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集成电路发展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6 15:22:52

集成电路发展史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1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1、圆满完成《民营之路》后续工作。《民营之路》出版后,为了尽快与读者见面,我们善始善终地做好本书的有关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协助发行。《民营之路》出版后,我们迅即在《怀化日报》上刊发了短讯,对本书作了推介,同时向各县(市、区)和社会各界信息,为发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到目前为止,共发行和赠送书籍近2000册。二是认真做好稿酬的发放工作。我们对有关协编单位、编审和重点作者实行上门服务,同时利用全会和主任会议的机会,将赠书和稿酬发放到相关单位、委员和作者手中,此外,还与邻近地州市进行了交流。三是协同市委党校举办民营经济座谈会。7月8日,我们召集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调室、市统计局以及有关老同志和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就怀化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此次座谈会,是我们继《民营之路》出版后,对我市民营经济问题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深化,也是通过书籍促调研、通过调研促发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全面启动《怀化电力发展史》和《怀化铁路建设史》的征集、组稿工作。根据主席办公会议的安排部署,今明两年,我们将着重编辑《怀化电力发展史》《怀化铁路建设史》。为此,我们在年初就启动了两本书的前期筹备工作,多次与电力电业及铁路部门就两本书的有关事宜进行商讨和协调,并制定了编辑方案,与市水利局、电业局、电力公司联合下发了征稿文件。6月,我们又先后赴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对当地的电力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目前,征集、组稿工作正有序地进行。

3、建立文史资料库。文史资料是文史工作打造精品出成果的基础。今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史料的征集工作,明确提出了在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史资料库的目标,并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广征博采”的原则,全面收集反映我国建国前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史料,然后集中收归我委建档保存,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各县(市、区)政协文史资料110余册,近2000万字;外省(市)文史资料600多册,约1.2亿字。资料库已初具雏型,为今后编纂出版文史书籍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4、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文史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市县两级文史网络队伍。我们在各县(市、区)明确了13人为文史工作联络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县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二是聘请了16位阅历丰富、文化水平较高并热爱文史工作的老同志担任文史资料特邀编辑委员,3月19日召开座谈会,发行聘书,听取意见,通报工作,调动了特邀编辑委员的积极性,此举较好地拓宽了史料征集的渠道和社会接触面。

5、积极参与提案的撰写和督办。上半年我们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城区建立书报亭”和“关于整修怀化烈士陵园,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两个提案,均引起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市政协开展“提案督办月”活动,参与了由本委委员提出的部分提案的督办,有效地促进了提案的办理。

6、认真组织和开展了调研活动。启动年初安排的调研活动。6月29日,我们赴会同开展了对名人故居保护和管理问题的调研。约请了会同县文物管理所和粟裕纪念馆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纪念馆进行实地调查,对故居和纪念馆的保护与管理、开发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向省政协汇报并向兄弟市政协学习业务工作。4月19日至24日,童副主席带领文史委同志赴吉首、张家界政协学习取经,并就如何开展文史工作和完善文史资料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随后,我们赴省政协文史委,就今年的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8、积极完成省、市政协交办的工作。上半年,我们先后负责二届二次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参与了全国22城市横向联系会议的有关联络工作,热情接待了柳州市政协来怀考察的领导,加深了....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怀化电力发展史》史料的征集整理工作。目前,《怀化电力发展史》的编辑工作已进行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下半年,我们将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制定编辑总纲,深入各县(市、区)全面开展稿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的征集工作。

2、进一步搞好调研和视察。拟在8月组织本委委员完成“名人故居保护与管理的调研以”及“打造五溪文化品牌”的视察。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2

1、圆满完成《民营之路》后续工作。《民营之路》出版后,为了尽快与读者见面,我们善始善终地做好本书的有关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协助发行。《民营之路》出版后,我们迅即在《怀化日报》上刊发了短讯,对本书作了推介,同时向各县(市、区)和社会各界信息,为发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到目前为止,共发行和赠送书籍近2000册。二是认真做好稿酬的发放工作。我们对有关协编单位、编审和重点作者实行上门服务,同时利用全会和主任会议的机会,将赠书和稿酬发放到相关单位、委员和作者手中,此外,还与邻近地州市进行了交流。三是协同市委党校举办民营经济座谈会。7月8日,我们召集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调室、市统计局以及有关老同志和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就怀化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此次座谈会,是我们继《民营之路》出版后,对我市民营经济问题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深化,也是通过书籍促调研、通过调研促发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全面启动《怀化电力发展史》和《怀化铁路建设史》的征集、组稿工作。根据主席办公会议的安排部署,今明两年,我们将着重编辑《怀化电力发展史》《怀化铁路建设史》。为此,我们在年初就启动了两本书的前期筹备工作,多次与电力电业及铁路部门就两本书的有关事宜进行商讨和协调,并制定了编辑方案,与市水利局、电业局、电力公司联合下发了征稿文件。6月,我们又先后赴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对当地的电力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目前,征集、组稿工作正有序地进行。

3、建立文史资料库。文史资料是文史工作打造精品出成果的基础。今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史料的征集工作,明确提出了在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史资料库的目标,并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广征博采”的原则,全面收集反映我国建国前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史料,然后集中收归我委建档保存,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各县(市、区)政协文史资料110余册,近2000万字;外省(市)文史资料600多册,约1.2亿字。资料库已初具雏型,为今后编纂出版文史书籍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4、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文史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市县两级文史网络队伍。我们在各县(市、区)明确了13人为文史工作联络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县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二是聘请了16位阅历丰富、文化水平较高并热爱文史工作的老同志担任文史资料特邀编辑委员,3月19日召开座谈会,发行聘书,听取意见,通报工作,调动了特邀编辑委员的积极性,此举较好地拓宽了史料征集的渠道和社会接触面。

5、积极参与提案的撰写和督办。上半年我们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城区建立书报亭”和“关于整修怀化烈士陵园,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两个提案,均引起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市政协开展“提案督办月”活动,参与了由本委委员提出的部分提案的督办,有效地促进了提案的办理。

6、认真组织和开展了调研活动。启动年初安排的调研活动。6月29日,我们赴会同开展了对名人故居保护和管理问题的调研。约请了会同县文物管理所和粟裕纪念馆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纪念馆进行实地调查,对故居和纪念馆的保护与管理、开发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向省政协汇报并向兄弟市政协学习业务工作。4月19日至24日,童副主席带领文史委同志赴吉首、张家界政协学习取经,并就如何开展文史工作和完善文史资料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随后,我们赴省政协文史委,就今年的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8、积极完成省、市政协交办的工作。上半年,我们先后负责二届二次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参与了全国22城市横向联系会议的有关联络工作,热情接待了柳州市政协来怀考察的领导,加深了舜说牧私狻?br>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怀化电力发展史》史料的征集整理工作。目前,《怀化电力发展史》的编辑工作已进行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下半年,我们将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制定编辑总纲,深入各县(市、区)全面开展稿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的征集工作。

2、进一步搞好调研和视察。拟在8月组织本委委员完成“名人故居保护与管理的调研以”及“打造五溪文化品牌”的视察。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3

1、圆满完成《民营之路》后续工作。《民营之路》出版后,为了尽快与读者见面,我们善始善终地做好本书的有关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协助发行。《民营之路》出版后,我们迅即在《怀化日报》上刊发了短讯,对本书作了推介,同时向各县(市、区)和社会各界信息,为发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到目前为止,共发行和赠送书籍近2000册。二是认真做好稿酬的发放工作。我们对有关协编单位、编审和重点作者实行上门服务,同时利用全会和主任会议的机会,将赠书和稿酬发放到相关单位、委员和作者手中,此外,还与邻近地州市进行了交流。三是协同市委党校举办民营经济座谈会。7月8日,我们召集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调室、市统计局以及有关老同志和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就怀化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此次座谈会,是我们继《民营之路》出版后,对我市民营经济问题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深化,也是通过书籍促调研、通过调研促发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全面启动《怀化电力发展史》和《怀化铁路建设史》的征集、组稿工作。根据主席办公会议的安排部署,今明两年,我们将着重编辑《怀化电力发展史》《怀化铁路建设史》。为此,我们在年初就启动了两本书的前期筹备工作,多次与电力电业及铁路部门就两本书的有关事宜进行商讨和协调,并制定了编辑方案,与市水利局、电业局、电力公司联合下发了征稿文件。6月,我们又先后赴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对当地的电力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目前,征集、组稿工作正有序地进行。

3、建立文史资料库。文史资料是文史工作打造精品出成果的基础。今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史料的征集工作,明确提出了在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史资料库的目标,并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广征博采”的原则,全面收集反映我国建国前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史料,然后集中收归我委建档保存,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各县(市、区)政协文史资料110余册,近2000万字;外省(市)文史资料600多册,约1.2亿字。资料库已初具雏型,为今后编纂出版文史书籍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4、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文史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市县两级文史网络队伍。我们在各县(市、区)明确了13人为文史工作联络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县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二是聘请了16位阅历丰富、文化水平较高并热爱文史工作的老同志担任文史资料特邀编辑委员,3月19日召开座谈会,发行聘书,听取意见,通报工作,调动了特邀编辑委员的积极性,此举较好地拓宽了史料征集的渠道和社会接触面。

5、积极参与提案的撰写和督办。上半年我们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城区建立书报亭”和“关于整修怀化烈士陵园,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两个提案,均引起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市政协开展“提案督办月”活动,参与了由本委委员提出的部分提案的督办,有效地促进了提案的办理。

6、认真组织和开展了调研活动。启动年初安排的调研活动。6月29日,我们赴会同开展了对名人故居保护和管理问题的调研。约请了会同县文物管理所和粟裕纪念馆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纪念馆进行实地调查,对故居和纪念馆的保护与管理、开发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向省政协汇报并向兄弟市政协学习业务工作。4月19日至24日,童副主席带领文史委同志赴吉首、张家界政协学习取经,并就如何开展文史工作和完善文史资料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随后,我们赴省政协文史委,就今年的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8、积极完成省、市政协交办的工作。上半年,我们先后负责二届二次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参与了全国22城市横向联系会议的有关联络工作,热情接待了柳州市政协来怀考察的领导,加深了舜说牧私狻?br>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怀化电力发展史》史料的征集整理工作。目前,《怀化电力发展史》的编辑工作已进行实质性的运作

阶段。下半年,我们将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制定编辑总纲,深入各县(市、区)全面开展稿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的征集工作。

2、进一步搞好调研和视察。拟在8月组织本委委员完成“名人故居保护与管理的调研以”及“打造五溪文化品牌”的视察。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4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然而,现实却让人们看到多元化经营使许多企业走上了加速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之路。巨人集团的兴衰就是这许许多多例子中的一个。其原因何在?学术界有各种分析。本文试图以巨人集团的兴衰为例,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些分析。 一、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1993年开始的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巨人集团毅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此,史玉柱的想这是: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但令人惊奇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用巨人集团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1994年3月,巨人集团推行体制改革,公司实行总裁负责制,而史玉柱出征集团董事长。1994年8月,史上往突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其总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2月,巨人集团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巨人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批“销售功臣”予以重奖。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二大战役”。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巨人产品广告同时以整版篇幅跃然于全国各大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也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于暴露无遗。1995年7月11日,史玉柱在提出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干部大换血。8月,集团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监察审计总监,财务总路和监察审计总监直接对总部负责,同时,两者又各自独立,相互监控。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5

1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微电子技术一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其具有工作速度快、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微电子技术是一项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现阶段大规模集成电力的集成度代表这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从集成电路在1958年被发明以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依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即DRAM的储存量每隔3年就变为原来的4倍,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元件数量每18个月增加1倍(具体见表1)。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下,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47年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这为制造体积更小的集成电路奠定了相关的技术基础。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比尔于研究员制造出第一个集成电路模型,并与次年该公司宣布发明了第一个集成电路。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将微型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平面工艺”经过一定的技术改进后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由实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的过渡。1964年相关的技术人员又研制出PMOS集成电路,大大减小了集成电路的体积,其与分立元件相比较PMOS集成电路具有可靠性高、功耗低、制造工艺简单和适于大量生产等诸多优点。到目前为止,与第一块集成电路相比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的尺寸缩小了200多倍,集成度提高了550多万倍,元件成本降低了100多万倍。

在当今社会中微电子元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享受这微电子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比如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交通医疗等领域。微电子技术对各种传统产业具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利用芯片更新技术,都可给传统产业注入活力。例如,像汽车的电子化使传统的汽车工业渗透进了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电子引擎监控系统“汽车安全防盗系统”出租车的计价器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上有时甚至要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微处理器又如,印刷工业采用了微电子技术排版不再采用铅字,文字的增添“删除“编排,字体的选取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全部按需要设置完成,与传统印刷工业改动一字就要涉及全局已不可同日而语。

微电子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同时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商场超市传统的记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账目的记录、查询、统计和存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随着其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相互融合渗透逐渐发展出新的技术。比如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造出数字地图,其通过无线电传输等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在地区的天气状况、地理状况等所有信息,为人们的出行和野外作业等提供便利。

2微电子技术发展展望

微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随着集成电路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其只要包括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研制、系统电路设计和封装组装等技术,简单而言主要包括材料、系统和器件三部分

2.1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制

其中,材料作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先进材料的研制一直是微电子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对于对新型半导体材、化合物和纳米材料的研发是重点。

新的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高热导率、漂移速度快、高击穿电压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能够保证元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工作,同时元件的功率比较大,能够进行高频工作并且集成度高。现阶段,新型研制出的氧化硅晶体管能够在520℃下进行工作并且击穿电压能够达到800℃。另外和其他宽紧带的材料相比较,碳化硅材料能够通过热氧化的方式生成二氧化硅(SiO2)。

氮化铝(AlN)是一种举要抗辐射性能高、高击穿电压和宽禁带的材料,并且绝缘体上的硅具有低功耗、高速、抗辐射、无栓锁等诸多优点。另外,铟磷化合物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它能够很好的将数字功能和射频集中在同一个芯片上,它的运行功耗更加低,运行速度比硅型芯片的更加快。

虽然上面有很多的新型材料但是晶体管的尺寸受到热效应、磁场效应和量子效应的影响,传统的微电子发展正面临严重的瓶颈。现在对纳米尺度下新的量子现象和效应的研究成为国际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新型纳电子器件得以迅速发展。碳纳米管(CNT)是其中的一员,它(CNT)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纳米线,由于是一维输运,所以它的电子迁移率比体硅高很多,特别是可能实现弹道输运。另外由于CNT具有非常高的击穿电场(最高可达108V/cm),所以CNT中的电子漂移速度可以远远超过硅反型层中的电子,故被业界一直认为最有可能成为硅材料的未来最终继承者。因为它既可承担导线的功能,又可承担半导体(即晶体管开关)的功能,但其技术走向市场还有待成熟。如IBM公司于2002年宣布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碳纳米晶体管,但同时宣称从硅电子时代过渡到碳纳米为代表的纳米电子时代可能要10年左右。在芯片集成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是SOC和SIP。

2.2工艺手段越来越先进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不断缩短光刻波长并且改进透镜的孔径,通过各种手段改进光刻技术。光刻技术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是深紫外线光刻技术和沉浸光刻技术。沉浸光刻技术是指在原来的光刻设备的透镜和晶圆之间灌满水,从而达到提高孔径数值和透镜分辨率的目的。沉浸光刻技术是下一代光刻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比如荷兰的ASXN公司采用190nm的深紫外光源并且采用沉浸透镜技术其应用极限达到30nm,很有希望突破遇到的光刻障碍。现在除了业界看好的沉浸光刻技术外,正在研究的其他新工艺也比较多。别如电子束技术、微型电子束阵列和X射线等等。

3结论

21世纪社会将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微电子技术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将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将成为本世纪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本文对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微电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看文献

[1]李冰,张立辉,李岩.微电子技术发展与展望[J].山西科技,2009,(4):53

[2]李辉,王子滨.多量子阱红外焦平面阵列研制进展[J].现代防御技术,2011,34(1):56-60

[3]张志国,杨瑞霞,李丽等.GaN基HFET中极化诱导二维电子气和电流崩塌效应[J].2013,30(7):50-55

[4]王阳元.历史机遇和我国微电子发展之路[J].中国集成电路,2010,(3):30-38

[5]肖德元,夏青,陈国庆.MOSFET器件回顾与展望[J].半导体技术,2011,31(11):805-809

[6]许居衍.半导体技术发展限制及其逻辑发展趋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21(5):15-18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6

袁牧之(1909―1978)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艺术家之一,无论在电影表演、编剧、化妆造型,还是导演、电影事业管理等方面均有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可谓中国电影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主演过《桃李劫》(1934年)、《风云儿女》(1935年)、《生死同心》(1936年)、《八百壮士》(1938年)等影片,编导过《都市风光》(1935年)、《马路天使》(1937年)等影片。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主义影片的经典之作,《马路天使》一经问世就获得了高度赞扬,被誉为“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它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早了好多年,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最高峰的标志之一,获得了乔治・萨杜尔等著名电影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袁牧之还曾深入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拍摄纪录片,1938年编导了解放区第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他受党的委派,赴苏联学习、考察,曾与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共同拍摄过影片。1946年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厂长,建国后袁牧之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致力于于开拓新中国电影事业,晚年还创作了长篇童话叙事诗《小小寰球》。同时在话剧艺术领域,袁牧之也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剧作家,他的“两个角色的喜剧”颇有特色;他早年还积极从事演剧活动,在上海曾加入上海戏剧协社和辛酉剧社。30年代初期,他参加左翼戏剧活动,曾协助复旦剧社主演洪深编剧的《五奎桥》、协助上海戏剧协社演出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编剧的《怒吼吧!中国》,并演出田汉编剧的《回春之曲》等剧目。到延安之后他还曾编写了反映革命根据地新生活的舞台剧《延安三部曲》。袁牧之还非常注意理论总结,著有《演剧漫谈》和《戏剧化装术》等书。

袁牧之著作的整理和出版还不尽完整和全面,长期以来只有1984年中国电影出版社整理出版的《袁牧之文集》行世,但所收录的袁牧之著述并不完整,当年陈荒煤为之作序,名为《不应被遗忘的人》,令人欣慰的是,袁牧之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尤其在电影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文化重要部分的今天,袁牧主的艺术成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按何种标准评选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马路天使》都高居前列。袁牧之本人在《桃李劫》中饰演的陶建平,赵丹、周璇在《马路天使》中分别饰演的小陈和小红,均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但截至目前,学术界对袁牧之的研究多为单篇论文,所论及的也常常只是袁牧之艺术才能的某个侧面,在此情况下,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关于袁牧之的两本著作的出版就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宁波出版社出版了《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学勤所著的《千面人生――袁牧之传》,作为“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人民电影的奠基者》是袁牧之家乡宁波市海曙区文化局、宁波工程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编辑的纪念文集,作为家乡的骄傲,该书编者在书名中突出了袁牧之新中国电影奠基者的身份。但文集中收录的论文比较全面,共分四个部分:友人和家人的纪念文章、回忆录;袁牧之的佚文;研究论文以及袁牧之生平,因而对袁牧之的艺术成就是有比较全面反映的,五篇佚文是尤其珍贵的原始资料,是袁牧之担任领导工作后的报告、总结,对于研究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进程,以及了解袁牧之后期电影思想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必读文献。自然,作为论文集的汇编,《人民电影的奠基者》不可能对袁牧之作出整体、系统的研究,文集中的论文,仍主要集中在袁牧之电影艺术的研究方面,大体反映出学术界袁牧之研究的基本态势。

袁牧之在电影方面的成就较多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仍有不少研究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掘。文集中对袁牧之电影的研究多集中在《马路天使》、《桃李劫》这样的经典电影作品上,《都市风光》则少有提及,的确,与《马路天使》相比,袁牧之编导的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的研究还相当少,由于蓝苹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只出现几秒钟,连姓名都没有的小角色,这部影片一直难以被一般的观众和研究者所看到。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 “”中拍摄的今天看来有明显政治错误的影片,都有正版音像制品发行,有的甚至被发行商称为“红色经典”,而历史已经证明被错误批判的影片如《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武训传》等却难见天日,2005年上海举办的赵丹诞辰九十周年研讨会上,蓝为洁宣读了汤晓丹的书面发言,其中要求有关部门公映《武训传》,并称票房定可与张艺谋、冯小刚媲美,可以收回影片成本,并告慰艺术家的辛勤劳动,但第二天《文汇报》发表汤晓丹的文章时,这段话已被删去。蓝苹参加演出的影片也是如此,所幸目前《都市风光》的影碟已经出版发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墨盛赞《都市风光》与《马路天使》两片都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瑰宝,而“以艺术创造的成就与对中国电影的贡献论,前者当在后者之上,然而后人提及袁牧之,多半只知《马路天使》而不晓《都市风光》。”显然,长期以来,《都市风光》的真面目少有人得见,在文字书写的电影史上,一直作为普通的音乐片被接受,电影形式上的开拓反而淹没了影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文集中的论文对袁牧之30年代编导的影片的社会现实主义手法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但对于袁牧之在电影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创新,以及影片与都市文化的深刻关联,还较少触及。袁牧之在电影艺术的先锋性、探索性与其面向市民阶层的平民性,世俗性,以及电影的意识形态倾向性间达到了极好的平衡,他的影片体现了精英文化与都市通俗文化间、喜剧形式与严肃深厚的社会关怀、人文关怀间极为融洽的结合,袁牧主的电影艺术既是紧扣时代进步脉搏,融入左翼电影大潮的,又是超越时代的。袁牧之的代表作品《都市风光》、《马路天使》等,完全可以进入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峰之列,在研究中应将之放置在世界电影史的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文集中的《袁牧之与新现实主义电影》一文将《马路天使》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电影大师的作品进行了比较,但与卓别林等世界喜剧大师作品的比较则较少有人注意,袁牧之电影中的世界性因素仍然有待我们仔细发掘。

袁牧之建国后更多地从事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和开拓工作,这部分历史一直较少得到详细披露和研究,但这段历史却是袁牧之电影活动的一个不可抹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集收集并组织撰写了《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袁牧之与“电影村”》和《袁牧之“商业电影”思想的历史回眸与评析》等论文,在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整 理和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袁牧之的电影活动,及其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文集中有关话剧艺术的论文仅有两篇,均是对袁牧之剧作的研究,指出了袁牧之剧作的启蒙品质和唯美倾向。但袁牧之的早期话剧活动及袁牧之的戏剧理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袁牧主的话剧活动开始得很早,他14岁时就参加了上海戏剧协社,18岁加入辛酉剧社,并因出色表演而受到戏剧界重视,他在辛酉剧社对“难剧运动”的倡导,推动了现代话剧中“文艺戏剧运动”的开展,在话剧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0年代他更积极参与了左翼话剧运动。他早年的话剧活动使他成为在舞台艺术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重要剧作家,而他后来电影创作中的喜剧感又与他在话剧创作中的探索是分不开的,因而对他的话剧活动与话剧创作的研究不能孤立起来看,不但要将之放置在现代话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来考察,对袁牧之在话剧史上的地位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且要将之与他的电影剧作进行比较,揭示其潜在的影响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脉络。《千面人生――袁牧之传》由宁波工程学院教师郭学勤所著,作为第一部袁牧之的传记,其价值和开拓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写作难度也正在此。相对来说,由于采访了十多位曾与袁牧之共过事的电影界前辈,《千面人生》对于东影时期、建国后袁牧之的活动的记述更有史料价值,虽然采访痕迹较明显,没有按人物传记的写作要求有机地融合起来。而越是早期的活动作者的描述越显得捉襟见肘,对于袁牧之的舞台生涯和左翼电影活动的描述,都相当简单,作为戏剧家,舞台演出自然是他最重要的活动,但书中却几乎见不到演出情况的描述,袁牧之在辛酉剧社的重要演出,《文舅舅》、《狗的跳舞》的日期都没有确定,《桃花源》的演出竟完全没有记载,事件发生的前后线索也不清晰,没有达到传记作品重现历史事实的基本要求,此外如《妒》的演出、联合剧社赴南京的演出等,均是袁牧之话剧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书中都未提到。四次《酒后》演出的情形,《父归》演出中的意外事件等,书中则记述得很详细,但这些内容《袁牧之文集》中《四演(酒后)而未得成功》、《Accidents》等文章已有,仅是根据《袁牧之文集》所进行的转述而已,是对已有资料的重新整理。作者的资料准备工作明显不足,没有查阅《申报》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只引用了极少数原始资料,如1946年《影戏周刊》上发表的《千面人――袁牧之》等。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7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30-03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决策部署,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和《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配合“中国玉帛之路与齐家文化考察活动”,创制了时长240分钟的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该纪录片分《玉出昆冈》、《驿路寻玉》、《玉振金声》和《玉耀陇原》四部分。通过“中国玉帛之路暨齐家文化考察活动”这一“现实事实”的客观纪录,全面反映了专家学者对玉帛之路的背景研究、路线研究、玉资源研究、齐家古国研究和华夏史前文明探讨,集中展示了产生于陇原大地上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火浇沟文化、沙井文化、辛店文化的独特魅力,全景再现了华夏史前文明时期“玉石之路”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真实”,理性探讨了玉石神话信仰、神话王权建构和玉所承载的以“和合精神”为代表的核心价值,阐释了陇原大地对华夏文明发祥、传承的必然关系和积极影响,说明了甘肃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化改革开放融汇的前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先后在中国甘肃网、《丝绸之路》杂志、《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甘肃六艺传媒、非常道传媒、武威电视台、《武威日报》、《甘肃广播电视报武威周刊》、乐活武威等省内外大型网站、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平台及至人民网、网易等手机客户端等媒体亮相,或全文刊发纪录片文本,或连载视频,或专题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它使“玉帛之路”这一全新的概念严格意义上第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进而对助推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乃至研究“一带一路”人文精神、推进华夏文明探源行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结合纪录片创作实践,浅谈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如何更好地处理“历史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关系,在实际创作中更加有效地提升纪录魅力。

一、编导与撰稿:明暗建构,巧妙叙事同频共振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纪录片《玉帛之路》以为期15天的“中国玉帛之路暨齐家文化考察活动”这一事件入口,跨越式地拉开史前4000多年跨度的华夏文明叙事。以考察团所经甘肃、青海等地的七八种文化类型为背景,梳理出庞大的丝绸之路、玉石之路、青铜之路、彩陶之路等文化概念,用实物例证出专家学者的理论构想。最终,还将在文化考察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升出有关华夏文明的探源发祥、文化基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面对受众对纪录片创作日益提高的期待和更为苛刻的挑剔,如何建构科学合理、富有品质的文化框架,需要宏大的架构设计。如何让没有任何有关史前文化信息积累的受众在短时间内接受或者感受悠久而多样化的史前文化,唤起观众的集体无意识,需要重构现实叙述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纪录片本质上是一种影像的叙事文体,它与文学的共同之处都是要求叙事的推进、变化和突出主题。《玉帛之路》纪录片不是对田野考察的游记式回顾,也不单纯是甘肃史前文化的讲述与整理,叙事的主体或主旨应该是通过对“玉帛之路”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现,即“现实真实”,来揭示蕴含在“玉帛之路”其间的民族信仰、价值认同和精神向度,即“历史真实”。如何巧妙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现围绕主题叙事的有序推进,不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便成为该片编导最关键的问题。为此,《玉帛之路》坚持合理叙事,科学架构两条叙事线,一条为明线,即以考察活动的日程安排为基础故事,强调现实真实;一条为暗线,即玉帛之路的背景介绍、路线研究、玉资源研究、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阐述,强调历史真实。在明暗交替的叙事中,推进纪录。

在每一集的编导策划中,纪录片围绕主题,精心布局,努力做到立足考察活动故事点,延伸玉石学术知识点,点破纪录主体关键点。第一集《玉出昆冈》以明线叙事开篇,铺设明暗叙事线,重在解决暗线主旨。以史前大传统的神话观为背景,从玉帛之路考察活动启程谈起,穿插讲述了丝绸之路概念遮蔽的史前文明渊源,拉长了丝绸之路概念的时间跨度。在时长一小时的明线、暗线的交叉叙述中,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和阐释,帮助人们厘清了有关“玉石之路”概念性的问题,同时明确了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集《驿路寻玉》重在明线叙事,重点介绍了考察马家窑文化、皇娘娘台、永靖县王家坡遗址、临夏州罗家尕原遗址、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四坝滩四坝文化遗址、东灰山、西灰山、黑水国遗址和火烧沟文化、酒泉兔葫芦遗址、流动的玉门关的相关情况,对齐家文化玉礼器进行集中阐述,揭示出了史前文明的传承和西玉东输的进程。第三集《玉振金声》是对玉帛之路考察的叙事延伸,重点介绍了同样出现在这条路上的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突出了玉文化与金文化代表着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侧重反映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第四集《玉耀陇原》继续在明暗交替的叙事中揭示主题、升华主题。通过考察活动和考察成果的纪录,重点阐述玉石所象征的华夏文明、民族信仰和精神向度的内涵,阐述甘肃这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不是文化的荒漠,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化改革开放融汇的前沿,亦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通过明暗交替的叙事,同频共振的交响,《玉帛之路》纪录片巧妙地抓住“行走”这一核心问题,将受众带入了纪录片展现的当下语境中。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叙事空间,而成为一台社会性极强的广义文本,每个受众在各自的阅历与理解里感受着不同的体验。

二、画面与编辑:以实补虚,借助纪实激发想象

在《玉帛之路》纪录片中,“历史真实”是本体,是目的;“现实真实”是客体,是手段。“现实真实”为“历史真实”服务。纪录片创作需要完成如何以现在发生的“现实真实”为对象,讲述、还原、解释“历史真实”的任务。如何通过画面叙事来完成这一任务,成为该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重点课题。对此,可以选择专家访谈,可以选择情景再现,可以选择影视素材。

《玉帛之路》立足甘青大地,走过史前古道上的一个个文化驿站,寻找“玉教”文化的深邃基因。短短15天时间的匆匆行走,沿途驿站大多分布于戈壁沙漠间,纪录片摄影师冯旭文、何成裕提着笨重的摄影机,奔波在考察团队员的左右,抓拍着一个个难得的瞬间。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拥有丰富的一手素材保证该片的画面叙事。面对基层纪录片创作的成本投入等客观因素,也不可能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宏大的情景再现。面对时空跨域幅度较大的史前文化和庞杂交错的文化信息,缺乏醒目的文化信息,而让毫无专业储备的观众通过专家的讲解去实现对史前文化的感知,受众不能接受。作为影视节目,主体方面所需要的素材缺失成为该片创制最大的短板。

编导《玉帛之路》纪录片,希望该片能够突出史料性、学术性、艺术性和文学性,力戒枯燥单调的学术介绍,通过故事化的情节,通过细节的叙述,通过情感的渲染,赋予文化遗址一定的情感,让物质化的文物承载一定的思想,让那些永远长眠于史册中的信物活起来、立体化起来,努力打造一部如玉的具有品位的作品。这是创作团队一直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如何在客观可行的条件下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坚信,纪录片创作的魅力不仅在于纪实,更在于思想。在画面的采用选择和编辑手法的使用上,后期编辑制作冯旭文、赵建平按照编导意图,坚持以实补虚,虚实结合,借助纪实激发想象,激发思考。而这样的编辑手法,同样在实现着以“现实真实”再现“历史真实”。

坚持写实。在力所能及的时空里,充分调动摄像机镜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纪录“现实真实”。该片中既有对陇原大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使枯燥的田野考察活态化;又有对沉睡在博物馆展厅里一个个文物的定格,使考察主体具体化;更有对考察活动全景纪录、重点展现、细节刻画的抓拍纪录,使纪录故事影像化。跟拍、长镜头、现场音效、同期采访等纪实手法的运用,有效地保证了纪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品质。

坚持写意。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现实生活的存在是一种含义模糊的存在,在影片中也应具有一些含义模糊的镜头,以便去“触发各种不同的心情、情绪和内在的思想活动”。这“不单纯限于交待情节纠葛,并且还能抛开它,转而表现某些物象,使它们处于一种暗示性的模糊状态”。这种暗示与触发是为了给受众提供体验的可能性。这种体验又可以去引发想象,可以以本能的认同去诱发心理的认同。纪录片《玉帛之路》中,河西走廊上蜿蜒而去的长城,夕阳下戈壁滩上渐行渐远的身影,地上孤单爬行的甲壳虫,沿途烈日暴晒下的砂砾,扬长而去的车辆扬起的尾尘,荒漠里孤独挂在枝头的沙枣,大头山上丛生的野草,还有用玉石在大地上拼写出的“玉帛之路”四个字,这些被常人所忽略的小细节和特别的创意,在镜头下敏锐而独特地再现出来,给受众以想象,进而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也构成了“历史真实”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符号。

虚实结合。“现实真实”是丰富多彩的,本身蕴含着美,纪录片在展示“现实真实”的美时更需要体悟、感受,然后通过对现实素材的选择与处理升华出一种情思。后期编辑中,编辑制作人员按照“用画面造句,用镜头讲述,用思想编辑”的理念,对拍摄资源进行吃干榨尽式的利用,对同期采访进行碎片化处理,对拥有的影视资料、地图、文物、写意镜头进行充分的特效处理。当纪录片讲述故事时,受众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并因着碎片化的叙事而留下不间断的悬念;当纪录片渲染西部景观时,受众被甘青风光所吸引,同时提供了视觉阅读的休闲时刻,进而形成了一张一弛的叙事节奏;当纪录片展现文物时,受众被新鲜的文物所吸引;当纪录片讲述人物时,受众被这些执着的学者所感动。在这样起承转合、错落有致的画面表达中,穿越千年的玉帛之行,在隽永的镜头下一一再现,并引发了受众的联翩浮想,引发了受众对玉文化、帛文化的更多启迪和思考。就在技术、设备、资金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创作团队通过考古发掘、文献梳理及亲历行走与田野图像,重新展现出了作为史前文化的立体片段,用“现实真实”表现了“历史真实”。

三、解说与旁白:唱和相协,情理相融注重品位

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固然与主题密不可分,但是创作风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人认为,纪录片的解说等声音部分属于创作风格的范畴,与内容和意义无关。其实不然,纪录片的声音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部作品的品位。以声不仅传情。纪录片不是自然主义,不能成为纪录主体的自然状态,应该是创作者对被反映对象投入了情感与评价的“参与的观察”,更是“参与的表达”。在这种参与的表达中,实现“历史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协调统一。

“玉石之路”所经的河湟流域地处文化融合地带,文化类型众多,要把复杂多类的文化类型一一展示在有限的纪录片中,不仅需要很好的架构,更需要很好的形式。不仅需要电视画面语言的理想组合,更需要电视声音语言的科学优化。《玉帛之路》纪录片坚持唱和相协,共舞共鸣,情理相融,形成品位。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8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03

相对于文学,电影(尤其是注重娱乐性的非现实主义电影)在反应社会问题时往往具有滞后性,但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现实主义电影)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及时性,当然这种及时性也是相对而言(左翼电影是左翼文化运动在电影领域的延伸,仍然是先有文学的表述再有电影的表现)。

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频仍、国破家亡,尤其是在举国无望,传统知识分子的改良国策数次遭遇破产之后,代表着无产阶级新主张的“左翼文学”应运而生,这股革命力量随后进入电影领域,形成“左翼电影运动”,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之下,“左翼电影”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电影人文景观――爱情叙事表象下的历史、社会、政治叙事。

笔者将以《风云儿女》《大路》《夜半歌声》《马路天使》《十字街头》 等左翼电影作品为例,详细论述之。

《风云儿女》中辛白华与生性多情的李太太走到了一起,导演许幸之,编剧田汉、夏衍在设计这场爱情戏时已然奠定了悲剧的基调,辛白华走投无路才去投靠李太太,这基本是一种利用关系,辛白华成为一个物质上的俘虏,李太太看重辛白华的才情和风情能满足她的身与心,同样也是一种利用关系,以功利为目的的爱情必然具有悲剧色彩。与李太太的风情万种相比,新凤的朝气与进步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新凤(凤凰涅、浴后重生之意)才是辛白华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新凤走后,辛白华在沙滩上写下的“凤”字可以说明一切,辛白华在英勇殉国的梁贤夫的启蒙之下,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导演在辛白华爱情观的变化中为当时的青年指明了方向――小资爱情的力量是那么微小,而革命者的爱情的力量是那么强大,个体在集体面前“溃不成军”。本片叙事的目的不在爱情本身而是借“爱情”之口诉说政治。

《夜半歌声》中虽然故事的主线仍然是爱情,剧情发展的动力也是爱情与社会的纠葛,在爱情叙事的主线条之下却无处不在地透漏着政治叙事的成分,宋丹萍和孙晓鸥的革命者身份,以及他们出演的戏剧和现实中的对话,诸如“争取自由,我是革命的领袖”, 孙晓鸥与李晓霞的初次相见,“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全人类身上”,“光明光明光明”,“打破黑暗的势力,为大众争取自由,完成丹萍的志愿”等等,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影片中的爱情是结构剧情的方式,导演马徐维邦真正要表达的却是“革命”,唯有革命,这个陈腐的中国才有出路。

《大路》中青年男女的爱情一改《夜半歌声》中的阴霾,而变得健康阳光、魅力十足,丁香和茉莉面对爱情不再羞羞答答,敢爱敢恨、敢生敢死成为他们生活的原则,这种率性,使他们活得自在、狂放,就像影片里的《大路歌》一样雄赳气昂、豪迈无边。在影片中爱情只是他们人生态度的一种具体的反应,君不见丁香和茉莉的爱情观――“我爱金哥,我爱小罗,我爱老张,我爱章大……”,礼俗约束下的爱情从来都不能随随便便,但在两位姑娘的眼中,这些男人们是那么值得去爱,在此与其说姑娘是爱他们,倒不如说姑娘欣赏他们处于当时乱世的人生风范,所以在爱情的背后是无产者的政治取向在作祟。

《十字街头》展现了几个失业知识青年的艰苦生活,以及老赵和杨芝英之间令人捧腹的爱情故事,出门在外时,他们是相互钦慕的恋爱对象;回到住处时,他们又成为相互捣蛋的对手,当老赵和杨芝英之间误会消除、真相大白时,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分离,好在爱情的力量之伟大使他们超越物质匮乏的阻碍,最终肩并肩走到了一起,在“十字街头”终于不再踟蹰。影片中的爱情仍然渗透着社会和历史因素,老赵们的失业、就业、再失业的悲剧,青年们苦难生活拜社会动乱所赐,爱情“老赵们”失落到极点时的一句温柔的寒暄,仅此而已。

《马路天使》如今看来都不失为一部极富观赏性的优秀电影,影片前半部分的滑稽与后半部分的悲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影片中吹鼓手小陈和歌女小红最终喜结良缘,而报贩老王最后没有与心仪的小云走到一起,小云为救小红,最终成为“马路天使”完美的注解,爱情在这里仍是影片故事叙述的重心,但导演真正的目的还是抛出“爱情”引出“社会”,以反思社会,像“半个上海,半个汉口”“粉饰太平里”等等,都能说明这个问题。

《风云儿女》中的辛白华,《夜半歌声》中的孙小鸥,《十字街头》中的老赵,《马路天使》中的吹鼓手“小陈们”终于在强烈的“社会/政治叙事”中受到新文化的启蒙,从追求“个体性愿望”最终转化为追求“集体愿望”,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大路》中金哥一样的真正“男人”。

这种电影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

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如电影这般与现实政治联系之密切,这与电影强大的舆论功能有关。电影作为文化先锋,创作者经常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的想往幻化为影像和声音,使观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示、教育和鼓动。三十年代初,中华大地战乱频仍,人民苦不堪言,激发出当地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和资本家唯利是图的丑恶鬼脸,成为“左翼电影”迅速发展的历史前提。新文化者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一改知识分子的保守观念,服膺马克思主义,主张以阶级斗争方式改变既存统治秩序,建立无产阶级,[1]在这种激进的政治心态下浮出水面的左翼电影,在诉说爱情时不可避免地渗透了浓烈的“历史、社会、政治”的因素。

爱情往往与“个体”联系紧密,而在三十年代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独立、国家富强”的集体愿望才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所以在这种艰难的境地中,柔美爱情中的卿卿我我和莺莺燕燕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政治诉说,左翼电影创作者强烈的历史意识,使影片中原本浑浑噩噩的角色(代表着普通民众)的“集体主体性”得以启蒙,进而喊出了久违的“反抗与革命”的声音,此时集体的国家理想成为追逐的愿望,对个体愿望的追求遭遇严厉批判和嗤之以鼻,这个时期的“个体”往往带有“集体”的烙印,是“集体的个体”,每个人是集体这台大机器的零部件,个体的价值只有放置在集体大环境中才有意义,这是左翼电影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样的文化环境也开启了中国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集体诉说”,直到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后,知识分子阶层重新获得独立思考和话语权利之后,“个体”才慢慢地从“集体”中解脱出来,走上了独立思考的道路,普通民众也继知识分子之后产生了反思历史和社会的冲动,虽然此时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并没有彻底摆脱“集体”的困惑,但终归是开启了个体独立的道路,直到第五、六代导演,这种“个体”才真正走出“集体的禁锢”,重新成为电影表现的主体。这样看来三十年代之前和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的中国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似性――表现的主体是“个体”,重视“个体的主体性”,而其间的五十年表现的主体则是集体中的个体,或者索性就是集体,当然这种表现对象的回归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历史曲折向前发展的表现。

由此观之,左翼电影中的爱情叙事绝不仅仅是为了讲述爱情故事,博得欢笑或者骗取眼泪,爱情只是帮助诉说政治意愿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爱情只是背景,它将青年男女合法地组织在一起,进而进行政治熏陶,这样的恋爱双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身和心的爱恋上,而是具备了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这也就形成了爱情叙事表象下的社会/政治叙事。

综上所举所述,左翼电影中的叙事确为“爱情”其外,“社会/政治”其中。情节的设置基本以爱情的发展为依据,其间不间断地介入社会现实,表面是在说爱情,实质上在表述对社会和历史的看法,这种叙事策略,是当时创作者适应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必然选择。

左翼电影对中国电影发展影响巨大,它改变了电影的创作倾向,抛弃“风花雪月”“鬼狐神怪”的娱乐倾向,转而走上猛醒救国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从而使中国电影取消了与世无干的消闲地位,扮演起影响世道人心的文化角色[2]。虽然左翼电影存在诸多不足,周斌、姚国华认为, 左翼电影不足在于,过分为政治服务,未能做到倾向性与真实性的有机统一,重意识不重技巧,缺乏创新意识。[3]虽然据考证当年的左翼进步电影的票房很是一般,基本无法与鸳鸯蝴蝶派的“软性电影”相比。

“文化境遇”不同决定了“创作倾向”的转变,“创作倾向”的转变又决定了导演叙事策略的变化:从二十年代的“爱情和伦理”,到三十年代初的“爱情叙事掩盖下的社会/政治叙事”。“为了爱情而爱情”注重的是个体欲望的追逐,强调影片的趣味性,这符合当时的娱乐风潮;“爱情叙事表象下的社会/政治叙事”看重爱情的同时更加注重爱情背后的历史和社会逻辑(集体愿望的追求),在三十年代这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之下,导演把爱情中的政治因素提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当我们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境况后,再去思考左翼电影的“叙事策略”,这种电影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十年代初,左翼电影的叙事策略――“爱情”其外,“社会”其中,这是历史的必然。

注释

【1】汪朝光,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J], 2003年01期

【2】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56页

【3】周斌、姚国华,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飞跃―――论左翼电影运动的发生和贡献,当代电影[J],1993 年第2期。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9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B)

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罗贯中

D、《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人物

2、写作要有题目,就是要有中心思想,要有内容。目的性要明确,例如这篇文章是记载一件事情,或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等等。总之,要有所为而作。无?quot;为"的文章,尽管文理通顺,语气连贯,但是内容空洞,只能归入废话一栏,以不写为好。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B)

A、写作要有题目

B、写作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C、文章有很多种类,要根据不同的种类确定不同的写作内容

D、不要写废话

组选:

3、主题:

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八亿年,其内部逐渐变热使局部熔融并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同时,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可达约2014℃),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溶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时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所以说,我们的地球是原始地球再生的,这个再生过程大约发生在40亿年前(或说37亿年前至45亿年前之间),即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古老岩石的形成时期之前。氢和氧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洋。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万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万分之间发生反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化。

(1)不属于"分异作用"的一项是:()

A、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流向地球中心部位

B、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

C、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D、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

(2)按产生先后次序正确排列的一项是:()

A、地核、地幔、地壳、水

B、地核、地壳、地幔、大气

C、地核、地壳、有机小分子、细胞

D、地核、地幔、地壳、大气、细胞

(3)原始地球再生过程发生在:()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几亿年

B、地球平均温度达2014℃时

C、液态铁质地核开始形成的时期

D、大气和海洋开始形成的时期

(4)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地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至今依然如此

B、地球形成的历史不超过50亿年

C、生命产生于大气成分之间的反应

D、氢和氧结合成的水最终大部分汇集成了海洋

4、主题: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幻想研制一种航空航天运输工具,它既能从机场跑道起飞,又能以高超音速穿越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完成航天任务后再入大气层,在机场水平着陆,而经过简单维修后,短期内又能重上蓝天,重复使用几十几百次,这类既具有高超音速运输功能又具有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功能的重复使用有翼飞行器,被称之为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这是一种新型运输工具,具有一般飞机和航天器所没有的优越性。首先,与普通运输客机相比,它能够以更高速度在大气层上层(或近宇宙空间)机动飞行,从而大大缩短远距离运输的时间,如德国桑格尔空天飞机(第一级改进型)由法兰克福经洛杉矶飞至东京仅需3小时15分钟,美国"东方快车"由华盛顿飞至东京仅需2小时,而由欧洲飞至澳大利亚仅需1小时。再者,与以往的一次性使用飞船和多次部分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相比,它在重复使用性、机场水平起降能力,利用大气层能源、灵活机动性、发射操作费用、可维修性和复飞间隔时间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改进。如其重复使用次数可增至50至数百次,发射(运输)费用仅相当于运载火箭发射费用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大型航天飞机发射费用的五分之一,比起用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机的费用也要降低10-30%。再如复飞间隔时间,空天飞机一般在着陆后数小时或略长时间内即可重新起飞。这是航天飞机所无法做到的。因此,空天飞机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不仅可以进行全球性的高超音速运输,而且可以完成各项成本较低、效益较高的航天运输使命,为空间站往返运输人员和货物,执行各种航天军事任务,展望21世纪,它必然会成为遨游于大气层中与宇宙空间的骄子。

(1)空天飞机是指:()

A、兼具飞机与火箭功能的运输工具

B、能从机场起飞,穿越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的运输工具

C、具有高超音速运输机功能,又具有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功能的重复使用有翼飞行器

D、是航天飞机的一种、使用费用较低

(2)空天飞机的优越性表现在:()

A、机场水平起降能力超过飞机

B、灵活机动性超过飞机

C、大大缩短远距离运输的时间

D、能够在大气层上层机动飞行

(3)空天飞机发射操作费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运载火箭发射费用的三分之一

B、是大型航天飞机费用的五分之一

C、是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机的费用的10-30%

D、完成任务各项成本较低,效益较高

(4)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普通飞机从华盛顿到东京将会超过2小时

B、空天飞机主要以载人运输为主

C、航天飞机也能完成天地往返,但完成下一次航行,要进行大量部件更换

D、空天飞机的成本及用途,决定了它在下个世纪的美好前景

5、主题:

微电子技术的研究重点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在基片内部、表面可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和系统。微小型化电路简称微电路,是一种结构上比最紧凑的分立元件的电路小几个数量级、重量轻几个数量极的微结构电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指标之一是集成度。所谓集成度就是指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这个芯片的尺寸比小拇指的指甲还小)能做出多少个晶体管。也有的用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能做出多少个门电路(一个标准的门电路是由一个或几个晶体管组成的)来衡量集成度。集成电路发展的初期仅能在这个小面积上制造十几个或几十个晶体管,因而其电路的功能也是有限的。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到60年代中期,集成度水平已经提高到几百甚至上千个元器件。我们把集成100-1000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是集成电路飞速发展的时期,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这期间已出现了集成20多万个元器件的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不仅仅是元器件集成数量的增加,集成的对象也起了根本变化,它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功能部件,也可能是一台整机(如单片计算机)。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已达10万以上,而且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生产集成电路的原料是硅、铝、水、某些化合物和一些普通气体,这些材料都不昂贵,但是,制造集成电路的过程却相当复杂,对所有的设备要求很高,所以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是相当巨大的。而芯片价格的下降,只有依靠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才能达到。在硅片上制造微电路是成批地制造,在微小的面积上制出晶体管、电阻、电容而且按要求连成电路已属不易,而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制造出性能一致的芯片就更加困难。集成电路的生产,大多是从硅片制备开始的,硅片的制造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严格的生产条件。集体成路的制作过程很复杂,为了保证工艺质量需使用大量昂贵的设备。而且,对生产厂房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清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集成电路的生产一般都要在超净车间中进行,这种厂房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大大地高于一般生产厂房。

(1)对集成电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一种微小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B、包括微电路,结构上比最紧凑的分立元件电路小几个数量级、重量轻几个数量级

C、以集成度作为水平指标

D、由基片、晶体管、元器件、互连线组成

(2)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集成度越高,晶体管也就越多

B、集成度同晶体管的尺寸成反比

C、集成20多万个元器件属大规模集成电路

D、集成对象是元器件,也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功能部件或单片计算机

(3)选择正确的一项:()

A、芯片的原料是硅、铝、水,某些化合物、或普通气体

B、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巨大,产品价格昂贵

C、集成电路元器件存在于半导体晶体材料内部

D、集成电路制作精细,材料昂贵

(4)芯片价格下降,只有依靠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下列叙述中不是其原因的是:()

A、制造集成电路的过程相当复杂

B、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制造出性能一致的芯片非常困难

C、建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巨大

D、生产集成电路设备要求高,材料价格昂贵

答案:

1、B2、B

集成电路发展史例10

0 引言

 

现阶段微电子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和集成电路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础。微电子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逐渐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微型化是现代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核心是系统集成(SOC)和集成电路(IC)。

 

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微电子技术一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其具有工作速度快、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微电子技术是一项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现阶段大规模集成电力的集成度代表这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从集成电路在1958年被发明以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依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即DRAM的储存量每隔3年就变为原来的4倍,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元件数量每18个月增加1倍(具体见表1)。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下,美国贝尔实验室于 1947年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这为制造体积更小的集成电路奠定了相关的技术基础。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比尔于研究员制造出第一个集成电路模型,并与次年该公司宣布发明了第一个集成电路。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将微型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平面工艺”经过一定的技术改进后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由实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的过渡。1964年相关的技术人员又研制出PMOS集成电路,大大减小了集成电路的体积,其与分立元件相比较PMOS集成电路具有可靠性高、功耗低、制造工艺简单和适于大量生产等诸多优点。到目前为止,与第一块集成电路相比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的尺寸缩小了200 多倍,集成度提高了550多万倍,元件成本降低了100多万倍。

 

在当今社会中微电子元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享受这微电子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比如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交通医疗等领域。微电子技术对各种传统产业具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利用芯片更新技术,都可给传统产业注入活力。例如,像汽车的电子化使传统的汽车工业渗透进了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电子引擎监控系统“汽车安全防盗系统”出租车的计价器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上有时甚至要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微处理器又如,印刷工业采用了微电子技术排版不再采用铅字,文字的增添“删除“编排,字体的选取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全部按需要设置完成,与传统印刷工业改动一字就要涉及全局已不可同日而语。

 

微电子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同时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商场超市传统的记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账目的记录、查询、统计和存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随着其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相互融合渗透逐渐发展出新的技术。比如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造出数字地图,其通过无线电传输等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在地区的天气状况、地理状况等所有信息,为人们的出行和野外作业等提供便利。

 

2 微电子技术发展展望

 

微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随着集成电路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其只要包括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研制、系统电路设计和封装组装等技术,简单而言主要包括材料、系统和器件三部分。

 

2.1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制

 

其中,材料作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先进材料的研制一直是微电子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对于对新型半导体材、化合物和纳米材料的研发是重点。

 

新的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高热导率、漂移速度快、高击穿电压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能够保证元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工作,同时元件的功率比较大,能够进行高频工作并且集成度高。现阶段,新型研制出的氧化硅晶体管能够在520℃下进行工作并且击穿电压能够达到800℃。另外和其他宽紧带的材料相比较,碳化硅材料能够通过热氧化的方式生成二氧化硅(SiO2)。

 

氮化铝(AlN)是一种举要抗辐射性能高、高击穿电压和宽禁带的材料,并且绝缘体上的硅具有低功耗、高速、抗辐射、无栓锁等诸多优点。另外,铟磷化合物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它能够很好的将数字功能和射频集中在同一个芯片上,它的运行功耗更加低,运行速度比硅型芯片的更加快。

 

虽然上面有很多的新型材料但是晶体管的尺寸受到热效应、磁场效应和量子效应的影响,传统的微电子发展正面临严重的瓶颈。现在对纳米尺度下新的量子现象和效应的研究成为国际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新型纳电子器件得以迅速发展。碳纳米管(CNT)是其中的一员,它(CNT)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纳米线,由于是一维输运,所以它的电子迁移率比体硅高很多,特别是可能实现弹道输运。另外由于CNT具有非常高的击穿电场(最高可达108V /cm),所以CNT中的电子漂移速度可以远远超过硅反型层中的电子,故被业界一直认为最有可能成为硅材料的未来最终继承者。因为它既可承担导线的功能,又可承担半导体(即晶体管开关)的功能,但其技术走向市场还有待成熟。如IBM公司于2002年宣布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碳纳米晶体管,但同时宣称从硅电子时代过渡到碳纳米为代表的纳米电子时代可能要10年左右。在芯片集成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是SOC和SIP。

 

2.2工艺手段越来越先进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不断缩短光刻波长并且改进透镜的孔径,通过各种手段改进光刻技术。光刻技术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是深紫外线光刻技术和沉浸光刻技术。沉浸光刻技术是指在原来的光刻设备的透镜和晶圆之间灌满水,从而达到提高孔径数值和透镜分辨率的目的。沉浸光刻技术是下一代光刻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比如荷兰的ASXN公司采用190nm 的深紫外光源并且采用沉浸透镜技术其应用极限达到30nm,很有希望突破遇到的光刻障碍。现在除了业界看好的沉浸光刻技术外,正在研究的其他新工艺也比较多。别如电子束技术、微型电子束阵列和X射线等等。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