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0 10:22:28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1

作者简介:冯勇(1975-),男,吉林延吉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杰(1952-),男,陕西汉中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80133)、南京工程学院教改重大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01)、南京工程学院教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54-03

“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国内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培养模式现状

较多欧美高校的工程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这对我国工程类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行的是注册工程师制度。该制度可有效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准和道德水平,实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只有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去相应专业的工程师岗位独立执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注册工程师,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接受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然后,参加由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工程基础考试;最后,需要在实习工作中积累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再通过相应组织安排的工程实际和原理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职业工程师。

德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则采用一边在企业接受培训、一边在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模式被称为“双元制”教育。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订。学校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经过这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宽而深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联想的思维结构、综合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国内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一贯采用以教师、课程、课堂为中心。学校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上课形式和统一的考试办法,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时间少,一般是一学期一至两周的实习时间,学生动手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高校尝试对专业课程进行大量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朝多样性及目标性转变,课程教学逐渐开始尝试注重学生的技术素质和非技术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如清华大学“SRT”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合作性教学”、教育部主导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等。

从国内工程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影响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学生素质结构难以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十分注重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未能通过高校教育得到有效培养和形成。

(2)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现有工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工科学生实践和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解决途径及方法

(1)具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资质的工科高校应明确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为基础,从整个专业建设的高度进行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

(2)应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基础蓝本,按照“现场工程师”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体现专业方向、强化工程实践”、课程设置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独立开课、同步推进、相互支持”的原则构建分层次进阶式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3)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一刀切教学形式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转变以及智育教育为主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转变。

二、CDIO项目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南京工程学院是由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首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为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人才的培养趋势,确定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的办学方针,科学规划、分类发展、打造学科品牌,促进了学校更加科学地发展,更具特色地发展。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9-01

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中国经济领先世界所需的人才则主要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相当部分主要由中、高等职业教育来完成的。因此,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好找,技工难求的局面。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都及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看不容乐观,一是学校教的学生不爱学,二是学生学的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的现象,这些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校与各地中职学校一样,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来说,课程改革深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块式课程尚未形成。表现在:

1.学科教学体系还存在普教的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学校还在沿用普教模式的学科体系课程,学科体系主要是以知识储备的为主,内容标准多为陈述性、概念性知识,大多运用逻辑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并行的关系。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过程性、经验性等,大多运用形象性思维,各课程的关系是以工作流程为线索相互串联的关系,因此说,把普教模式学科体系应用在职业教育上,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

2.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不多。中职学校最大的制约点是师资的问题,由于教师人事制度的因素,专业教师中很少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专业教师是从文化课老师中改行的,或者是从学校毕业又到职业学校教书的,没有行业从业经验,如教服装设计的老师从没有去过服装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了解市场的行情,更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如教服装制板课的教师没有做过工业样板,让这样的专业教师去教学生,学生走向社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3.职业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的课程改革容易走极端。一是采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和课时的方法,二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开齐德育课,德育选修课更是不被重视。同时,一部分学校也没有把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

此外,还存在学生质量评价及监测还相对单一的现象。

二、服装设计与工艺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的设想

1.依据准则。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教、学、做”三者合一,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以项目课程、任务课程等工学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要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根据服装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岗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整合专业课程资源,要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二是学校自行解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结合”即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的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标准为目标,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按照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方法,整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不断实施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

2.目标和内容。一是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二是建立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三是制订专业能力测试标准。四是开发专业能力测试题库。依据专业技能模块化考核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测试项目,按照项目任务要求编制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形成试题库

3.实地调研。近年来,笔者通过到上海、广州、大连等服装产业基地调研服装人才需求情况,初步确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设三个方向:一是服装设计助理方向;二是服装生产技术方向;三是服装导购陈列方向。

4.工学结合。多年前国家就提出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口号,很多学校也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但是真正合作的也不多。如果我们的服装专业的学生能真正到服装企业实习,学生就能学好技能,就会安心且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就不会改行去了其他行业了。否则,就是对职业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5. 考核评价标准。教育部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近几年,股价也每年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各级技能竞赛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能反映全体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应该出台由职教主管部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制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淘汰现有的以知识体系的专业教材。

如果我们专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去做,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3

关键词:课程体系;系统;模块化;关联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12-02

一、原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模块划分不细致,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

原有的专业培养计划围绕工程学和设计学等两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课程。两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联系性差,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与工程相关的课程教学偏工科公式算法,不重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设计表达相关的课程教学偏艺术创作,唯造型论。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所学知识无法交叉应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由于教师布置课题的选题和时间分散的原因,使得学生无法系统、深入地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设计结果戛然而止在外观造型设计的表达上,无从谈及产品材料、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市场、经济等深层次问题。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对设计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薄弱

过去一段时间,广西的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工业设计意识相对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淡薄,生产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数量增长相当缓慢,从而导致了专业在学科发展上,向区外谋求“产、学、研”合作机会。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多数也选择到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就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则依据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定,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整调人才培养结构,以致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本科四年,学生接触最多的设计内容就是电子产品,导入课程的设计项目的选题则多是来自广东、深圳等地的生产企业。但近几年上述地区的工业设计专业就业市场日渐萎缩,广西反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大量设计人才。作为高校,采取有效的教学体系应对就业市场的风云突变则是当务之急。

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拟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毕业生能够直接服务于广西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工业设计课程的改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很多具体企业的项目,让设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能够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让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第二,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广泛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实践课题,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设计及品牌的推广等设计活动。第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符合经济需求和发展的前提下对现行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并用相应的课题体系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一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革新,都以此作为衡量尺度。具体实施方案为,梳理知识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建设,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随意而松散的情况,使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更系统、全面。并通过相关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进而进一步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确保学生能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岗位的要求。最终,通过对专业主要技术和设计课程进行梳理,掌握各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程教学独立性的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的延续性。从模块化知识的系统性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

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实践

(一)明确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将一个专业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专业的课程计划。原有的课程体系分了工程学和设计学两大模块,但是不够细致,无法适应日益细化社会分工的就业市场的变换。因此,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出发,意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切合市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知识模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各自开展教学。在项目研究中,选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进行细分知识模块的优化改革。重点加强模块的划分、教学安排的层次性和合理性。以设计的流程所应用到的知识进行模块梳理,同时也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首要原则。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模块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为核心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

优化的课程体系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进行课程整合,并且在原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与市场发展、品牌塑造密切相关的营销学知识。将设计流程各阶段应用相关的相关专业课程通过核心课程而组织起来,打破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相互联系,建立“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从而增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提高教学实践环节效果”的全新体系。课程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依据上述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主要异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原有的产品设计(电子产品为主)课程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增设旅游产品设计方向,即划分“电子产品及界面设计”与“旅游产品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进行选课,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第二,人机工程学课程安排在产品设计课程之后,作业布置延续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针对已完成的产品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人机分析,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延续性;第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在产品设计课程后安排更深入的专题探讨,设置偏以产品改良为主的专题设计研讨和以概念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为主的设计研究等2个课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深度进行选课,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差异;第四,更改课程名称,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将“市场学”课程名称改为“产品设计与营销”,强调市场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组织中,基于项目教学法,引入一组与地区产业发展、地方市场有联系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其中1-2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实践。选定的课题,贯穿于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建立起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更便于学生理解各知识模块在设计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各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学生学习难以深入等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深入系统掌握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缩短教学与实际企业、市场的距离,同时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了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纯实践课程之外,还在基础设计、工程技术基础、产品设计等10余门课程的课时中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增加实践课时,用以完成各个课程中所布置的课题设计。另外,在课题的设计上,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具有实际生产背景的企业课题。设计实践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工作室制度教学或以设计竞赛组织的方式开展,并要求学生利用毕业实习和暑假社会实践,驻厂实践,使学生尽早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结构、经济成本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中贯彻这种系统设计精神,明确企业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感受企业的实际设计氛围。此外,还邀请企业设计人员直接参与教学,以座谈会、作品点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将企业课题以企业冠名的设计竞赛的方式组织所有学生参与设计,由委托方进行指导、评审,并将录用方案做出样机,拉近了学生和企业间的距离,减少对设计实践的恐惧感,这对增加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有益。全员参与竞赛的课题导入方式,相对传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而言,扩大了教学改革的受益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兼顾了教育的公平。

四、结语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的过程管理未形成规范,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建立体系,等等,都是下个阶段的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来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启动项目 “面向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C030)结题成果。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84-01

一、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突出教学核心地位集中体现,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涉及教学工作的诸多要素和全过程。高职院校要取得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为保障教学质量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具有连续性,科学、有效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模块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应包括教学的全过程,该过程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包含目标评价、过程评价、保障评价、效果评价方面的内容形成完整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目标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目标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价值观念等几方面应达到相应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纲,以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能力模块进行构建,培养对接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鉴于目标系统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应明确实践教学定位,为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可依据科学性、准确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目标予以评价。

(二)过程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过程是实践教学的执行过程,包括前期教学准备(大纲、计划、指导书、教案、教材)、项目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要评价要素。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执行过程的监管与评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的成败。其标准的制定应围绕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评定,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创造能力有机结合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过程给予评价。

(三)保障系统评价。模块化实践教学保障系统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这一子系统涵盖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设备设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模块化实践教学保障系统进行评价,应首先考察实践教学团队、师资配比、师资队伍结构、双师比例等相关问题,教学团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力保障。

(四)效果评价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效果优劣主要由学生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得以反馈。首先,学生作为模块化实践教学的受教育者,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上岗就业,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首先考察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

综上所述,模块化实践教学构建评价的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一级指标),围绕这四个一级指标再逐层细化,分别制定相应的二级指标和更为具体的评价标准,如此即可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三、构建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与举措

(一)系统建立模块化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体制。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得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首先应确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主体应由学校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共同组成。例如:可由校方分管教学院长负责、教务处、教学督导、系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高职模块化实践教学特点决定这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属性,该主体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政策和审定评价标准。

(二)加强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过程的管控和监督。模块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整个评价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控和监督。该工作的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这就要求整个评价程序科学严谨,评价主体要秉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其制定的各项评价指标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5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近些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研究生工作的规范化。

基于这种情况,我校开发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2 研究生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经过对本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系统调查和分析,主要将本系统分为培养方案管理模块、课程预告及管理模块、学生选课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名册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公告模块、系统管理及维护模块。

2.1培养方案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查询,个人培养方案制定、提交、修改和查询功能。

2.2课程管理及预告模块

(1) 本模块包含了对整个学年的全校课程预告,本学期各个专业课程预告,课程性质、学分、学时、任课老师及具体课程的时间和地点。也可直接查询任课教师在本学期内所教的所有课程,提高学生选课自由度。

(2) 自动排课模块:研究课程日益增加,自动排课模块根据教室容量实现学期课程自动安排,可提高教务工作效率,便于学生选课。

2.3学生选课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研究生选课功能,主要包括博士、硕士、硕博连读及进修生选课功能,查询相关课程的选修人数及学生名单。其中学生选课名单可通过具体的课程编号和班号进行查询,也可通过任课老师的姓名进行模糊查询。

个人课表自动生成功能:根据学生已选课内容自动生成相应的课表,方便学生管理及安排上课计划。

2.4成绩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对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有成绩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1) 教师对上学期和本学期考试

成绩提交及打印。任课教师通过教务的个人密码一次性提交该课程成绩,提交后便无权再次修改。

(2)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期成绩查询、全部成绩查询及上学期内具体课程的班级成绩查询。

(3) 进修生学期成绩查询及全部成绩查询。

2.5名册信息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导师、研究生、进修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其中导师模块分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两部分,分别显示了全校内各院系导师的个人信息及工作经历。老师可通过权限设置修改个人资料。

研究生信息模块可通过研究生的姓名或学号查看研究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出生年月)、入学时间、所在院系、主要社会关系、导师信息和联系方式。

2.6信息公告模块

主要包括了学期内最新公告信息及研究生教育表格下载。其中教育用表部分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又分为教务员(行政人员)表格下载、任课教师表格下载和研究生表格下载。

2.7教学评价模块

本模块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权限等级。

(1) 学生权限登录实现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 教务员(管理员)权限登录对学生提交的评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评审并将最终结果提交任课教师。

(3) 任课教师权限登录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参考各项目的评价(如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师态度等)完善自我,自我提高。

2.8系统管理和维护模块

本模块负责管理员、教师和研究生权限的修改和密码设置。管理员权限可设置和修改教师及研究生的权限和密码。教师和研究生可修改自己的密码。

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针对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及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本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结合网络数据库的方法。B/S结构的特点是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在服务器端安装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需扩展更新服务器端,从而实现客户端零维护。

3.2系统实现主要技术

本系统是在Microsoft Windows XP环境下开发的,采用的前台开发技术为,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根据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需要,数据库设计如下:

本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实用,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满足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极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管理手段和模式。在今后的研究中,会根据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具体发现的问题继续纠正,根据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扩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搭建一个良好的研究生信息交流及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敏. 改进规模扩张中的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5,(Z2):35-36.

[2] 马永斌.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83-86.

[3] 杨春节,房文娟. 基于WEB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2):86-88.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6

[作者简介]詹燕(1964-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广东广州5106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应用文写作模块教学在体育行业技能培训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T1200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22-02

一、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模块教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国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并应用到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最初作为一种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应用于企业培训上,后逐渐运用到学校教学中。

1.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学者们对于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作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多种研究成果。刘桂芝指出,“模块”来源于英语中的module一词,原意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赵有生认为,模块教学汲取了源于工业生产时代的模块化思想。丁芳林、肖小明、王洪生指出,“模块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认为,模块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应包括模块教学计划、模块教学教材、模块教学的四字法则、模块教学教案、模块教学流程五部分的内容。刘登高和李海玲指出,模块教学法(MES)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罗邑生认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当今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詹苏杭指出,模块教学以CBE和MES两种理论为代表,前者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后者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

2.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关于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基于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比较上。刘登高、罗邑生、于红、孙光中和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认为,模块教学是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员自学为主、以现场教学为主,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便于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要求教师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受过培训的学员动手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较容易融入业界。职业标准模块化的发展,将有利于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规模培训等社会管理需求。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和安燕则从学校教学的角度出发,在指出模块教学特点优势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模块教学和学分制管理能迅速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加办学效益;改革职业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推行模块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出路。

3.模块教学的应用和实施。模块教学应用于职业培训和高职教育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罗邑生以农民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把培训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行业技能模块,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展示。于红、孙光中以“安全管理”为例进行了模块式教学培训的展示:把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大的一级模块,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管理手段作为二级模块,以此划分开来,一级一级模块来讲解分析。刘登高介绍了将MES应用于神东公司的技术工人培训中取得的成效。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指出,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 的培训项目中把培训的核心内容分为“一理论四技能”,即按五个模块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普遍认为,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引入模块教学即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特别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这种模块式培训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系统的培训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培训新模式,使培训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罗邑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了如何实施模块教学:制订合理的培训模块;规定基本课时;编制适合的教材;教学组织实施;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评估要求。郑浩、陶虎、王晓辉以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提出模块化教学模式按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子模块)、个性化模块(包括学科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的选修课程两个子模块)和实践性模块(包括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个子模块)的设计思路。杨俊峰强调,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必须处理好技师的职业能力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必须体现技师课程实施模块化设置的依据、关键点、教材开发、技术更新内容等四个要求,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加强职业能力的培训。卢莹根据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和课程特点,把教学内容整合出主题式、文体式和文史式三大模块;把课堂结构整合出理论讲解、能力培养和文学鉴赏三大模块。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并且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另外,从文献梳理中也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模块教学的理论研究较少,较多的研究则是借鉴模块教学运用于职业岗位培训中,特别集中在具体学院教学或学科教学的具体开发与应用中。

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而此方面的研究中,大部分是把应用写作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模块来谈,又或是从文章结构的四个部分去谈(严格意义上说,这只能是一种作文的方法,并不是一种写作教学的方法)。真正把应用写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应用模块教学于其中的研究目前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1.从教学体系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从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角度谈及语文课程由三大模块构成:普通话模块构建;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审美鉴赏模块构建。

2.从文体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在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中,提出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把应用文分为财经应用文、行政公文、日常事务类文体三大块教学。张立莉、张倩从“何为模块教学”“如何实施模块教学”“何以尽善尽美”三个方面介绍了模块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更多地考虑到高职教学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培养要求,将整个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分成了七大模块,分别为应用写作概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社交礼仪文书、司法文书、经济文书、学业文书。

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谈模块。艾美华就应用文发展现状,针对应用文体使用广泛、频率高且趋向标准化的趋势提出了提高写作技能、快速行文的方法,即模块组合作文法。将文章的写作结构分成四个“框”,即标题、开头、主体 、结尾四个模块。

4.从项目导向的角度谈模块。傅云辉认为可以通过引入模块式教学理论来改革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模块化”,打破应用文课程固有的知识体系,以项目为导向,重组课程内容,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5.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谈模块。詹苏杭认为高职语文的模块可以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衍生出来。而高职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面向职场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这三大模块又可以衍变为沟通能力训练模块、阅读能力训练模块、写作能力训练模块。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较分散和零乱,更多的是局限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缺乏系统和深入。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对模块教学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其模式用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培训,用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屈指可数,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应用的系统研究还未见。其研究具有“几多几少”的特点:介绍国内模块教学的较多,国外的相对较少;模块教学用于技能培训中的较多,用于课程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工科教学中的较多,用于文科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则更少。综上,国内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展望

1.明确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其课程安排和教授方法都能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并被学生接受。应用文写作课内容实用但是文种繁多,我们应运用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借鉴模块教学方式来进行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培训,并进一步寻求与高职课程教学的对接,完成应用文写作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2.界定研究内容。针对应用写作教学模块的含义没有具体界定的情况,为更好研究模块教学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作用,首先必须对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模块进行界定,更加确切地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应如何划分模块。高职应用文教学模块应把教材模块与行业需求结合来设置,最好是以行业、企业各岗位所需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行界定和划分。

3.开展系统研究。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教学模块的界定和划分上,缺少对模块教学中教学设计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张立莉从高职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选用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五个方面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究。在后续研究中,可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对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涉及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4.多样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等,一是寻得理论的支撑;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企业的应用文写作岗位能力需求;三是加强与高职其他学科的模块教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进行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2]李海玲.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3]刘登高.模块教学模式在神东公司技术工人培训中的实践[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刘桂芝.岗位培训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1(10).

[5]卢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6]罗邑生.模块化教学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J].广西教育,2011(10).

[7]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方法探索――模块教学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

[8]杨俊峰.试论技师培训的模块化课程设置[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1).

[9]于红,孙光中.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职业与培训,2011(3).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7

一、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科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思维欠缺,创新意识亟待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因素。

1.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为期1年,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论是公共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等大多参考国外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国外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新颖、授课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造成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忽视了理论传承和创新,过多注重实验技术培养,且局限于细胞、动物等基础实验,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会做”实验,而不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现象,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研究生培养平台资源不足。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硬件与软件等条件欠佳,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仅能满足一些常规实验,高精尖实验仪器较少。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调,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缺少及精力所限,往往由学长传帮带,缺乏正规的指导与培训,大部分研究生习惯于理解、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很少主动思考和实践,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活动不够活跃,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和讨论,研究生获取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机会较少,也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研究生缺乏个体化培养。研究者应该在学术上都具有极强的个性,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有独到的见解,而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不具备逆向诊断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总是采取赞同的态度,不善于将不同的看法和反对意见表达出来。分析研究生个性缺乏的原因发现,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科研过程和临床能力,研究生能独立操作、思考、得出结论的机会不多。研究生个体化培养方式在传统的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束缚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难以完成从医学生到医学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二、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指出,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技术支撑高水平研究培养”[4]。学术型研究生的素质能力需求特征具体表现为:学术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思维能力、科技发展前瞻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多层次谋划能力[5]。针对当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形势,滨州医学院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作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始终将参与科研训练与传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参与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了能将科研化教学彻底融入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我校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导师团队、平台资源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对课程满意度进行了学生调查反馈。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设置学位课程群,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开展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课堂等方式为学术型研究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融合国内外优秀资源,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确保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三、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推行模块式课程体系,将科研引入教学环节

课题组针对我校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使研究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为进入高层医学人才培养和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将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按照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与科研专题课程体系的模块形式开设,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内各门课程之间体现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注重专业基础与前沿进展的有序衔接,使研究生既能扎实基础理论,又能顺利获取足够前沿知识,满足课题研究和做出开创性成果的需要。通过模块式课程体系,可以将高水平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模块,从课程设置、选课制度、授课方式及教学氛围等方面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当前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1.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分为:①通识教育课模块,包括思政类、外语类、计算机类等课程,旨在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人文、科学等素养。②医学基础课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如临床解剖学新进展、病理学新进展、分子生物学、临床基因诊断与治疗等。③医学技术课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如形态实验学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掌握科研课题开展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巧。2.科研专题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科研专题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分为:①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主要对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尤其是今后学科的发展趋势介绍。②学科教学实践模块,引导研究生参加本科生带教活动,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带教和科研的能力。③研究生科研论坛,组织研究生对学科知识及科研活动进行交流汇报,通过互相借鉴学习,吸取经验,在科研学术上互助发展。科研专题课程体系要求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使科研活动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硕士研究生阶段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二)科研化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科研化教学,是指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把培养科研创新性思维运用于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其本质在于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7]。我校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将科研化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可通过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实验实施、撰写论文及申报课题等多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求知、独立思考、亲身实践,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品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1.借助多样式教学平台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平台,如“慕课”、“微课”、网络教学平台、智能APP教学等,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医学基础课模块教学为例,将授课内容以“微课”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可以兼顾课程学习与科研实验,较好地完成自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中《SCI论文写作》课程采用智能APP教学,课前、课堂与课后均能实现师生互动,进行问题解答与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同时,通过“慕课”建立课程资源库,将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引入研究生教学,突出学科知识的前沿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2.开展专题系列讲座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更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使其拥有更强的实践和实验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推进学科理论向前发展的能力。我校针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开展了学术专题讲座,紧密追踪学科前沿信息,开拓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如医学前沿进展模块,教学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完成,组织名家讲堂、学术沙龙、博士讲坛等活动,同时开展小范围讨论会,让研究生与学术专家进行近距离互动交流,专家分享各自科研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研究生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参加一定场次的学术讲座,完成模块学习任务,紧密追踪学科的前沿信息,有利于自身主动式、探索式学习能力的提高。从广泛性到深入性的专题性学术讲座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对最新学术前沿动态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建立了学术专家与研究生交流讨论渠道,专家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培养阶段科研选题的创新性,实时解答科研进展中遇到的难题,协助研究生将最新的学术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融入具体的研究工作中。3.通过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按照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安排,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需要进入不同教研室或学科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各项工作,还要完成所属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带教任务。我校每年选拔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作为导师助教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位研究生指导2—3名本科生组成科研小组,从课题申报、实施到结题等各环节协助指导本科生。我校由研究生带教的本科生科研小组参加省级大学生病理生理学实验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种采用“科研—教学—社团”一体式的培养方式,强调研究生的带教地位,发挥其主体能动性,锻炼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应具备的科研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人才,此外,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研究生参加部级等各项科研创新技能大赛,全面培养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综合实力。我校研究生三位研究生科研成果被第16届人类蛋白质组学会议收录,被受邀作大会报告。

(三)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拓展研究生培养平台资源

国际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大多源自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贯通。我校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导师互补,采用多位导师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克服单一专业知识面狭窄和科研思维单向的难题,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优势共享,为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学术型研究人才提供保障。我校导师团队建设还采用校内跨学科导师联合、校内与校外导师联合、国内与国外导师联合等多种方式组建导师团队,协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网络课程等方式互动交流,加强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进行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建设,为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资源。此外,还借助我校工作站、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学科举办与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的最佳学术交流平台。取得了积极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将科研能力纳入考核指标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职业能力及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知识点,完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改革加强考试方式当中的实践环节,提高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当前急需并深入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1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分析

实验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断下降,但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能力、态度却没有得到及时的适应。通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学生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以下特点:

(1)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初始学习相关课程时,学生虽然带着兴趣去接触相应的知识,但毕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又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在缺乏督促和监理的情况下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2)在学生中,虽然很有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韧性,实验环节效果不理想,遇到具体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能解决和实现。

(2)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对课程进行操作实验并且干与课程无关的事。

2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不断深入。

项目化实验研究的含义是:一是以项目为载体,二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最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完成阶段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至于完成最终任务。也就是说课程项目化实验认为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任务式的,项目是工作实践当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其作用在于让学生运用需要掌握的知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课程项目化实验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知识与任务间建立有机联系,以职业岗位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将知识与对应的职业岗位活动有机结合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掌握的。

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含义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将模块组合的整体性、灵活性运用于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课程模块化实验认为课程是由许多独立的课程子系统(即实验内容)构成的一个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若干课程子系统;而各课程子系统又彼此构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单个的课程子系统并不能自成体系,只有通过与子系统结合起来,才可以构成课程体系。每一个课程子系统有对应的教学子目标、评价要求,有独立的考核要求与评价标准。每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通过对课程子系统的学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每个课程子系统以技能或能力训练为中心,有效组织课程结构内容,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并且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每个课程子系统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综合实践性,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是目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师资环节、实验资源环节诸多方面考虑,认真把握研究方向并在实践中检验。

3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现状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在中国期刊数据库和期刊网上检索,成果还非常有限。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3.1 教学研究不断深入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研究内容如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研究。其中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研究主要改善和重新构建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考核与评价,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理论考试机制的完善。

3.2 根据课程内容构建模块

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改革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满足高职学生易于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为目的,分析模块化组织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解决方法及“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设计与实施,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3.3 模块与课程教学实践相融合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方面都有所涉及。对专业、相关课程都进行了项目化、模块化构建的有益摸索。比如以基础教育专业就业岗位为基础摸索构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画制作专业等就业岗位为基础摸索构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类主干课程体系。进行“职业导向”方面的课程教学研究。

4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具体实施

我们选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实验课程。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它们是高职院校各类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课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参与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教学的班级,相关课程的教学都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进行。授课教师主动指导使得“教、学、做”完全融合同时给出评价,评价结果要对学生有积极促进作用。课程内容分成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个子系统又自成体系,能独立完成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针对性;每个子系统间的知识成逐步渐进关系,同时相互关联。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实质。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实验的实践教学研究中,对现有实验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过程中再现知识的逻辑体系。使我院学生学会“学习”,明显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官能动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逐渐独立面对并解决各种问题。目前,我院已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并投入使用,此外,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材也正在编写中。

5 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本文将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方法灵活应用到整个实践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相对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反映比较好。此方法还可推广到其他课程的实践实验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实验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伟,周鸣争.程序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121-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尤为不足,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亟需解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式改革的问题。本课程组对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进行了模块化、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依据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和主线,将教学内容重新建构为若干个模块专题,每一个模块由若干个专题组成,促进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全面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与实验室实验、现场实习、专题研究过程紧密结合,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通过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教学的模块化、专题化

1.模块化

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的教学内容包括能源与环境污染现状、燃烧理论、燃烧污染物生成及其形态转化机理、污染物测试与控制方法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等。在全面系统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内在逻辑、基本内容及其框架,结合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课题研究需要构建教学内容,将各部分内容设置模块(能源与环境现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对策、燃烧理论、污染物减排控制等模块),使教学内容更清晰、系统,有利于学习和掌握。

2.专题化

科学设计课程模块中的专题。模块中具体专题是模块内容的支撑点,每一个模块专题中设立若干个专题,围绕模块的核心内容全面展开对核心内容的阐述,如污染物减排控制模块分为SO2、NOx、PM、重金属减排、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烟气CO2吸收等专题。

专题的设计与问题导向结合起来,结合教学的重点、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电厂污染物控制问题等进行模块的具体专题设计。通过对问题解析式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课堂知识的建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吸引学生探究未知,把着力点放在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实践过程

1.与实验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培养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创新型研究生的关键环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是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操作以及创新能力。污染物控制模块细分为多个专题,以专题为中心点,通过让研究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一系列湿法脱硫、SCR脱硝、CO2吸收、PM测试与控制、烟气中重金属汞测试与控制、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的实验方法探讨,并在实验室进行烟气污染物控制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更加清晰地理解燃烧污染物的控制机理,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印证,极大提高深入研究的兴趣,为自主学习指明方向,提高多方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也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技术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设计规范、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科研雄厚的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能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更好、更快地发展。

2.与现场参观学习结合

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归根结底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在“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上,主要是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控制,部分学生在本科并未去电厂参观实习,对于现场的整个系统结构尚无系统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抽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带领到上海本地及周边百万机组进行参观学习,充分认识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与工程师专题研讨,对电厂污染物控制设备的运行过程及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加深对系统和设备及其运行特性的理解,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为使实验室研究更有针对性、后期研究生课题研究及就业后更好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离不开科研的支撑。科研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专题的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强化基础、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在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研究生课题、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及研究生自身兴趣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专题讨论与科学研究,并结合导师科研项目、横向课题进行,学以致用,科研过程反过来促进课程学习的深化。

4.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与上海电力学院承担的上海市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该中心涉及火电厂电力清洁生产技术、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技术、烟气脱硫技术、SCR脱硝技术、烟气脱汞技术、烟气脱碳技术及脱硫副产物处理技术等,与“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程契合度高,满足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并为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融课程于学科建设,为学科平台建设服务,高屋建瓴统筹教学过程,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品质。

三、取得的成效

1.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为目标,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依托实验室平台、科研实践和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程教学模式。

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研究生以模块和专题分组,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创新实验活动,逐步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科研过程中钻研课题和课程的内容,既加深了理解,更在运用中升华了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与大量的电厂等实习实践基地有着长期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合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在参观、与工程师的专题研讨、参与导师横向课题等过程中加深了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极大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模块设计,专题教学。多人一课,多位老师共同承担本门研究生课程,精心备课,讲透、讲活了每一个专题,体现出模块专题教学的特色和魅力。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透彻分析问题。模块专题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讨和实践,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模块专题教学中组织研究生走出课堂,进入实验室和企业,提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了研究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进行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方向的研究生、对节能减排有兴趣的研究生,甚至别的一级学科点下的研究生也来旁听、参与专题讨论与研究。

3.获得累累硕果

通过该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在《Fuel》、《Energy & Fuels》、《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了发明专利40余项,近一半授权,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节能减排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上海市科创杯、陈嘉庚发明奖等竞赛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获得各类奖项50余项。这些成果反映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成效。

4.为走出校门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并进入相关电厂参观实习,与工程师专题研讨,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训练,为之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从课程追求卓越的理念与基于实践的务实精神中受益匪浅,不少进入单位不长时间便能独挡一面,成为技术与管理骨干。

四、结语

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所形成的依托实验室平台、科研实践和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具有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课程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专题化教学,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为目标,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取得了累累硕果,为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就业及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了基础,极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江,等.基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30-31.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例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次以课程的形式设置了实验化学模块,它和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其他五个模块共同构建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满足学生兴趣和未来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实验化学作为其中的技能性课程,无论是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还是在课程建设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作用和价值。但从当前实验化学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对实验化学的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得不够深入,对实验化学与化学实验的功能区别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实验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模块整体价值的实现。我们有必要从课程论、认识论、方法论和教学论等角度对实验化学和化学实验的功能加以辨析。

一、课程论视域下的分析

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从教科书编写来看,化学实验隶属于各个课程模块,是各模块内容的一部分;而实验化学是一个独立的课程模块,是以实验内容为主的一门学科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那些对化学实验有兴趣、有潜力,有实验特长的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

化学实验虽有一定的实验目的,但没有独立的课程标准,它只是实现所在模块课程标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能够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该模块中的化学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实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验证并正确理解化学反应原理。而作为课程形态的实验化学则有着自己的课程标准,总体要求是“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没有单独的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其开设顺序、所用课时由所在模块整体课程计划所决定。除了旧课程设有独立的学生实验外,新课程不再刻意划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基本上不单独占用教学课时。实验化学有独立的课程计划,包括开设顺序、教学课时和课时分配等。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化学模块应在必修化学之后开设,教学时段为18周,共36学时,2学分。

二、认识论视域下的分析

化学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化学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化学认识过程的本质规律等一系列问题,即化学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化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等。

按照化学实验论的观点,化学实验具有以下认识论功能:一是化学实验是引发化学教学问题,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化学实验能够克服人的生理限制,提高人自身的感觉能力和分辨能力,能够在严格控制外界条件下去变革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丰富人的感性认识内容;三是化学实验能够超越生产实践的局限性,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直接推动化学科学理论的研究,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又是化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四是化学实验具有客观陸、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能够为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由化学实验构成的实验化学课程除同样具有上述认识论功能外,更强调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论功能。

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关于人类了解、研究物质世界过程的认识。实验化学的内容编排按照分离、提纯(获取纯净的物质)物质的组成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物质的制备与合成的研究的顺序展开,这也是人们通常认识、研究物质的过程。通过对物质定性、定量两方面的研究,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二是认识到化学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实验化学以课题为组成单元,每一个课题即是一个任务,通过任务分析、方案设计、实验实施等来解决给定的化学问题。

正是由于在认识论功能上的不同,二者在处理学科知识与实验的关系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其他学科知识模块中,实验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的一种方法,各个模块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实验的安排要服从知识体系的需要。而在实验化学中,实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验证化学原理,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人类研究物质的过程和实验方法。学科知识仅仅是完成某一特定实验任务的“准备态”,是为实验服务的,学科知识的选择和安排要服从于实验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要求。前者依据知识选择实验,后者依据实验选择知识。

三、方法论视域下的分析

化学方法论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等。化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如化学符号语言系统、化学观察与实验、化学假说、化学模型、化学推理等。其中化学实验方法最具化学学科研究方法的个性特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

学科知识模块中的化学实验,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会学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如蒸馏、过滤、萃取以及各种元素化合物的检验等。但这些技能学习是零散的,缺乏内在联系,很难有系统性的提高;而且多是操作层次上的实验技能,较少含有理性思维的方法。相比之下,实验化学模块具有自己独特的、整体的方法论功能。

一是构建完整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基本实验方法系统化。课程中的实验编排遵从科学家开发和研究物质世界的逻辑顺序,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物质的性质研究方法、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反应条件的控制方法(包括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物质的制备、合成方法等系统地介绍给学生。根据学生实验能力发展的规律,又将实验按照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探究和综合实验活动三个主题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组织,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各实验间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其中的每一实验都是该课程系统学习和训练链条中的一环。因此,实验化学除了单个实验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之外,还具有了课程系统学习、训练上所承载的整体的功能和价值。

二是重视理论方法与经验方法的相互转化,强调实验方法论对化学实验的指导作用。感性的实验方法只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更好地揭示化学运动的规律,也才具有更高的迁移、指导价值。实验化学在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方法的同时,更重视对这些方法的归纳、概括,使之上升为解决同类化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对各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教学,概括出物质提纯和分离的原则、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反过来再指导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化学实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相比,实验化学更偏重于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实验探究的程序和方法的学习,而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融合到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如: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探究某个因素的影响等。这一点也体现在两种化学实验的教学活动的编排模式上,以鲁科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本)为例,学科知识模块中的化学实验编排模式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和结论;实验化学模块中的化学实验编排模式为:活动背景活动任务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

三是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例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物质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现代合成技术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手持技术、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等。

由此可知,实验化学更重视基本技能的系统化,实验方法的理论化和实验技术的现代化。

四、教学论视域下的分析

化学实验和实验化学模块同样具有如下教学论功能,但由于受在课程中地位的限制,知识性模块中的化学实验,很难充分实现这些教学功能。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实验化学,其内容选取上的丰富性,组织、结构上的完整、系统性,以实验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等课程特征,决定了其能够在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

(一)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根据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和水平高低不同,化学实验的兴趣功能可划分为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感知兴趣是指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现象和各种实验仪器装置产生的兴趣,属于一种浅层次的实验兴趣;操作兴趣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产生的实验兴趣,也属于直接兴趣;探究兴趣是指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及其变化产生的原因而形成的一种兴趣,是间接兴趣,水平更高,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而创造兴趣则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兴趣,是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

知识模块中的化学实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虽然新课程中通常将部分化学实验冠以“活动,探究”的名称,但由于教材编写的原因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多数都是在教材或教师给出原理和实验方案、甚至在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仍然停留在感知和操作层面的兴趣上,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实验化学模块以问题解决、实验探究为主要课堂活动方式,很多实验只提出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实验原理并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些综合性实验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的知识、实验技能创造陸地解决问题。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情景创设是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有效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很多,如化学实验、化学问题、科学史实等,而通过化学实验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直观、生动的特征,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他模块的化学实验往往只限于是通过一个实验情景引入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产生的背景。实验化学则更重视驱动性问题的创设,所创设的情景具有驱动性、参与性和生成性。实验化学以课题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将问题隋景与实验情景融为一体,任务贯穿于整个实验活动过程,并随着活动的进行提出新的问题,强化并调控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探究是通过以实验方法为主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实验探究具有问题性、活动性和体验性,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化学教学从当前的“学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转变。

其他模块中的化学实验,虽然也提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因为实验只是课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受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的限制,这种探究只能是片断的、一定层次的,是在教师强力主导下的探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实验化学不同,它以实验技能的获取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课堂活动方式,有较充裕的时间作保障,因此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四)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化学实验以其体验、经历的特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实验的积极情感,体验化学实验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