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8 09:48:04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1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同心理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日益意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因此更加注重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预防保健。尤其是外科手术患者,良好的情绪、稳定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理对术后恢复、疾病的痊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胸外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的18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既往均无精神病、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史及手术史。按随机数字量表将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干预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2岁;农民28例,普通工人26例,公务员20例,教师13例,学生3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49例,中学38例,小学3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1岁。普通工人27例,教师14例,农民29例,公务员18例,学生2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48例,中学40例,小学2例;2组性别比、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于入院后即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分做基值[3],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学心理干预,2组分别于术前晚及出院前1 d进行sas、sds评估和血压、心率的测量。待自评结束后,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scor,y)[3]。

1.3 术前心理护理 改善护患关系,作好术前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必须诚恳地对患者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取得患者真正的信任,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所需,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向患者适当解释病情、手术目的、先进性、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可能感到的不适和术后的各种必要的引流管和费用所需及其价值等,使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总之,通过术前与患者沟通,使其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故而能较好的适应手术和手术后各种情况[4]。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鼓励患者配合手术。为了不给患者增加思想负担,一定嘱其家属不要把不应该让患者知道的事情流露出来,以免给患者增加忧虑。手术患者术前一夜常感到恐惧与不安,夜间不能入睡。还有些患者对手术期望过高,可能过分地应用“否认”机制对付手术的恐惧,而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与患者面对面进行心理沟通,告知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手术部位,注意事项等。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给予其适当激励的语言。必要时适当应用药物,对手术前情绪紧张、烦躁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情绪,以便使患者有良好的体力迎接手术。

1.4 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心情,因人而异的对患者施以不同的心理干预,严禁程序化的说教,及时解除他们的痛苦和不适。(2)稳定患者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援助。术后应及时体察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尽量给予满足。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科学的解释,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对术后形成躯体缺陷者, 应给予心理疏导, 尽可能减轻其焦虑、悲观情绪,鼓励患者不要自卑,要勇敢地面对人生。(3)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术后患者非常重视维护自己已有的治疗成效,极力避免出现新的意外。护理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应认真、细致、周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满足患者需要安全的心理。特别是重大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时,患者更需要安全感。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as、sds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术前晚收缩压、心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出院前1 d监测,恢复到入院时水平,2组与入院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作为对患者的创伤性治疗,术前会使其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手术本身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加之患者对自表1 2组各时段各项指标比较

我疾病有关状况、手术和麻醉医师的技术、将要实施的手术及其经过不了解,担心麻醉或手术发生意外及术后并发症,害怕手术疼痛,从而产生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上的应激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主要表现[5],以致术前产生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围手术期的准备、处理和术后康复。本文结果表明患者经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心率、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基本恢复到入院时水平,显示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其不良心态,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的康复。提示护理人员应术前采取个性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其实行系统的、连续的整体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常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对疾病的痛苦与烦恼的诉说,给患者安慰、支持和疏导,满足其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了解其家庭、社会背景,通过与患者单位、家庭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患者的支持,因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解决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6]。

在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与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巡视患者,了解其的康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护患关系,这样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工作更具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佟术艳主编.护理心理学.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9?122.

2 孙香珍. 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心理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16.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第1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2

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先心封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起搏器埋植术、扩瓣、支架植入术、射频等都属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很小的创伤、快速的恢复及治疗效果好是其具有的优点,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2例采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探讨护理干预对采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72例采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103例,女6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7.6±6.8)岁;其中例为47冠状动脉造影,58例为支架植入术,20例为射频,32例为安置永久起搏器,15例为先心封堵。将172例采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86)和未采用护理干预的对照组(8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介入治疗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护理还要采用护理干预。实验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充分的对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了解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患病后许多病人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以使得有的病人会患上严重的精神问题和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对其心理进行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是非常重要的,术前要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轻泻剂或者保留灌肠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切记不可用力大便[2]。在患者疼痛时要及时采用分散注意力、调节等非药物疗法缓解疼痛。如果未能缓解疼痛,也可按照规定使用镇痛药。术后病人要保持平卧24小时,用砂袋压迫穿刺部位至少6个小时,手术侧肢体在12小时内不能活动,防治伤口出血。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创口部位是否有渗血,是否有血肿发生,还要注意对足背动脉搏动和下肢血运情况进行观察[3]。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处理,检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与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手段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就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手术后严密监护护理,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并发症,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果断的进行处理[4]。护理人员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决定手术的成败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采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与护患关系的和谐,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护理治疗,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时昆.157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01-102.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3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prognostic influence on patients.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from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provided with cerebrovascular intervention treatment,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group B (conventional control group).The score of HAMD,HAMA,NFDS and GOS classification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 of HAMD,HAMA in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ostoperative recover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饮食、不规律作息、运动频率降低等均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1],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神经介入治疗作为当前促进脑血管疾病患者脑细胞功能恢复、提高其预后质量的重要手段[3],已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多数患者受认知局限性的影响,仍存在较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4],不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本研究选取本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及脑血管介入治疗指征。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48~72岁,平均(61.6±4.4)岁;疾病类型:急性脑梗死40例,颈动脉狭窄22例,脑动脉瘤23例,脑动脉狭窄15例,脑动静脉瘘8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组(心理干预组)和B组(常规对照组),各5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者;②临床治疗完整者;③意识清醒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相关手术禁忌证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③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④中途退出治疗、干预或随访期失联者。

1.4 方法

两组均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后给予饮食干预、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等常规干预措施,其中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心理干预:以聊天等方式同患者建立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在取得其信任的前提下,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个性化的干预对策;对治疗方法存在疑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健康宣讲干预,使其了解及早接受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主动转变观念,由抵制治疗转为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改善预后质量;对疾病结局存在疑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列举历年的成功典型案例、告知治疗有效数据、开展疾病知识讲座等措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加深对脑血管疾病的认知,使其了解该疾病的可治愈性以及及早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等;在给予上述干预后仍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重点干预,为其讲解手术步骤及术前、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有条件时可带其熟悉治疗环境,缓解其在陌生环境下接受治疗的恐惧情绪。②术后心理干预:部分患者在成功接受手术后仍易出现情绪反复现象,不利于预后提升,因此医护人员应依旧通过聊天、询问患者家属等方案了解其不良情绪产生的源头,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方案。对预后效果存在疑虑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从手术专业角度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治疗的成功性及其可获得的临床效果,使其了解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工作对预后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尽可能地为其营造和谐、舒适的就诊环境,若患者仍存在紧张、不安情绪,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帮助其平复心态。

1.5评估标准

1.5.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标准[6] 严重抑郁:>35分;轻或中度抑郁:>20分;无抑郁:

1.5.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标准[7] 严重焦虑:≥29分;明显焦虑:≥21分;焦虑:≥14分;可能焦虑:≥7分;无焦虑:

1.5.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评估标准[8] 总分为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5.4 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标准[9] Ⅰ级:死亡;Ⅱ级(植物状态):仅有最小反应;Ⅲ级(重度残疾):清醒,日常生活需料理;Ⅳ级(轻度残疾):残疾,可独立生活;Ⅴ级(恢复良好):轻度缺陷,可正常生活、工作。优良率=(Ⅳ级+Ⅴ级)例数/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HAMA、NFDS评分及GOS分级等预后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D与HAMA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HAMD与HAM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NFDS评分的比较

A组的NFDS评分为(11.7±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2,P

2.3 两组GOS预后优良率的比较

A组的GOS预后优良率为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

3 讨论

本研究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健康及术后恢复的影响,选取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不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血管狭窄患者常因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病理疼痛等因素产生负面情绪,这使得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性状态,进而加快体内的缩血管物质释放,减缓血液流速及流量,诱导脑血管痉挛而加剧病情。多数患者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出现头昏、头痛症状,导致其难以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接受介入手术,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面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部分患者改善治疗心态,提升护理依从性,从而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改善了预后,使其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与陈敏、李晶[10-11]的研究结果类似。有研究显示,术后的两周内为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负面情绪高发期[12-13],以睡眠质量降低、护理及治疗依从性下降等表现为主[14],此时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能帮助其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15]。本研究中,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不同,术前多数患者因对介入治疗方法不了解而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存在疑虑,护理人员可通过相关疾病知识宣讲、典型成功案例剖析等方式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进而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介入手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则多以情绪反复、家属关怀欠缺等原因为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增强家属关怀力度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护理依从性。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显示,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建立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降低医患、护患纠纷,维持就诊秩序,提高医疗质量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刘小梅[15]的研究结果也对该结论予以认可,其还指出,在给予患者心理干预的同时辅以适当的康复运动及训练,能有效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颅内血管灌注,进而达到预防血栓再次形成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2] 王艳红,李立明.1990~2010年我国城乡成年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流行趋势[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185-189.

[3] 唐士婷,蔺心敬,黄浩,等.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江苏医药,2011,37(22):2690-2693.

[4] 覃瑜.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及其护理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0):1593,1596.

[5] 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32.

[6] 舒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1-203.

[7] 叶瑞繁,耿庆山,陈剑,等.3种焦虑评定量表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71-273.

[8] 廖琦,周冀英,常红升,等.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末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6):351-354.

[9] 程倩倩,杨锦月.颅脑损伤后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0-11.

[10] 陈敏,贺婕.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16(3):227.

[11] 李晶.心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0,22(6):1063-1064.

[12] 张荣华.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术后焦虑、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02-1903.

[13] 姚云,常丽,朱相华,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135-137.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4

内科疾病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引发的,治疗简单,引发疾病细菌单一。随着环境的改变,经济发展,呼吸内科疾病发病增多。疾病病种出现多样。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救治时间减少。有一些突发疾病病种,给医务人员治疗研究的时间越短。发病时间短,在治疗前患者错过最佳时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治疗上,患者容易发生精神紧张。病情严重患者,短时间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再有对常用药物过敏的情况出现。患者就会发生呼吸衰竭。给予心理治疗是必须的。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治疗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下面就将我科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6例的治疗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3.6岁;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1±4.2岁,患者中慢性阻塞肺炎者最多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7例,支气管哮喘14例,支气管扩张12例,肺癌5例。排除病情重,昏迷意识障碍和不能配合患者。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控制感染、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控制感染:呼吸内科患者多数人有感染发生,应用抗生素治疗时要留存痰液,做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留痰液前刷牙、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咽部受到细菌污染。患者病房温度保持在18~21℃,否则患者呼吸道粘膜会感到不适,病情加重。1.2.1药物治疗呼吸内科患者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有一些药物能使人体兴奋,抑制炎性介质,可以增强呼吸道粘膜的清除能力,可用雾化吸入,做好患者心律监测。临床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是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效的抗感染、抗过敏松弛平滑肌。要合理使用。建议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般药物和特殊药物输入治疗,能保证药物定时定量输入体内。为患者治疗时,对治疗药物,要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用药速度缓慢。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抽搐不良表现,发现不适,立即停药。1.2.2给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排除内心压抑感和紧张心理,保障患者心情放松,睡眠良好。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建立和谐良好亲切的我医患关系,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愉快轻松接受治疗。

1.3药物观察

呼吸内科年龄大的患者较多,经常使用多种药物,会导致肝肾等身体器官功能下降,药物耐受性差,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容易在成药物蓄积中毒。治疗过程中,输液过多、过快,引发患者肺水肿,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密切观察应用药物情况。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

3讨论

“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人数增多。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会有新问题出现。为更好救治呼吸内科患者疾病,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分析。做好把握疾病特点、对症用药、定期复查。保障痊愈。重视对并发症的预防。做好预防疾病发作的健康宣教工作。呼吸系统疾病不仅仅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有很多社会和其他因素可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救治难度。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应用大量相类似的药物,细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细菌变异,繁衍出新类型疾病,治疗难度增大。小结: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掌握疾病发病机理,对症用药治疗。定期复查,确保疾病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减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痛苦。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玉杰.浅谈呼吸内科病例临床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20-21.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5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一种传染病,几乎可以发生于全身各脏器,但以肺脏发生最为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疾病传播的机会增大,结核病的发病率又开始上升。全球人口的1/3(约20亿)感染了结核杆菌,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生约900万病人,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据2000年调查,我国发病以青壮年居多。而青壮年患者多正处于事业、婚姻等关键时期,因此这一年龄阶段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表现较为复杂,常会因事业、家庭等社会压力影响疾病的治疗[1]。初治肺结核是指初次发现,未接受任何抗结核药物治疗,或发现肺结核后虽经不规则、不合理抗结核治疗,但疗程不超过1个月的病人。有效合理的全程化疗,其治愈率可达95%以上。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遵从医嘱、服从管理、完成疗程,争取一次彻底治愈。由于肺结核需长期治疗,因此患者生理、心理两方面都将承受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的消极、悲观、甚至对抗等心理状态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及时、规范、彻底的治疗对结核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可能导致复发、恶化或耐药等现象产生,最终形成难治性肺结核,成为社会传染源危害社会。因此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尤为重要。

1患者入院时的心理治疗

1.1心理分析:当患者知道自己患的是肺结核后,第一次亲身接触该疾病,由于非专业的原因对疾病认识不够,也可能对肺结核的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当知道患了传染性疾病时,患者往往会首先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对传染性疾病的恐惧,对是否家人亦可能患上同样疾病的恐惧;继而由于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患上这样的疾病,认为一定是被别人传染来的,因此产生抱怨、愤怒的心理状态;从既往的疾病认识中认为很难治疗,一辈子都得脱离不了这种疾病,因此精神抑郁,对生活产生失望的心理状态;患了传染性疾病,害怕周围的人知道,尤其害怕同事、亲戚、朋友们远离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

1.2 治疗措施: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医生和治疗人员从各自的工作角度,采取治疗对策:医生:(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亲切、耐心、细致的病情询问,获得患者的心理认同感及依赖感,稳定患者入院时的不安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感,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2)向患者讲解有关结核病方面的基本知识,让患者对病情有大致了解,树立患者对疾病的治愈信心。(3)对患者关心的话题如家人是否可能被传染等做出合理的解释及建议,解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能在住院期间安心治疗。(4)告知患者只要认真并重视结核的治疗,遵从结核的治疗原则,疾病是能够治愈的。护士:(1)亲切接触患者,对患者表示理解、同情,进行入院教育,介绍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解除患者初入院时的不安与孤独感。(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休息,指导患者进行入院各项检查,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为治疗做好心理准备。(3)从护理角度讲解肺结核的有关知识,改进患者的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做好自身及病员间的交往。(4)从疾病传染的角度分析病情,对患者做出合理的建议,解除患者自觉被社会遗弃的心理状态,恢复患者与人接触的信心,解除自卑心理。

从以上多方面、多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抱怨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医护工作,顺利完成住院期间的治疗。

2 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治疗

2.1心理分析:由于结核病的治疗相对于其它疾病来说,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可能对工作、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担心长期脱离工作会对自己的事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失去工作;长时间不工作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担心医疗花费等,患者会产生忧郁、焦虑的情绪。而且由于传染病需隔离治疗,住院以后社会交往显着减少,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担心周围的人群以有色眼睛看待自己,甚至远离自己,被人嫌弃,会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情绪,从而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放弃、对抗等心理,或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希望在短时间内治愈,出现急躁的心态。此外,由于结核病用药相对单一,无所谓的“新药、特效药”,患者会产生医生对自己病情不重视、不用“好药”、甚至认为医生可能是在拖延治疗时间等不满心理,这些心理因素的形成不仅不利于治疗,而且不利于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在这一阶段表现突出。

2.2 治疗措施:医生:(1)告知入院后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及时和患者沟通,告知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的不良和不适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正确分析与处理。(2)查房以外的时间多和患者接触,避免患者出现认为医生也怕被传染的心态,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3)和患者分别或集体谈话,对结核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结核病治疗的特点-有效才是治疗的关键。让患者对长期的治疗有心理准备。(4)对患者亲属进行谈话,告知患者生病住院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告知家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合理的隔离措施和治疗方式,解除他们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的心理。取得亲属对于治疗的配合,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5)及时告知患者每一阶段的治疗进展,使患者增加疾病的治疗信心,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护士:(1)治疗期间,始终亲切、和蔼对待病人,细致的进行治疗工作,取得病人的认同,让患者获得被重视感。(2)通过护理角度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疾病知识,督导患者服药,消除患者住院的紧张感,让患者能够放松、放心的参与到治疗中。(3)通过治疗范例,向患者告知有了好的身体,才可能更好的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早日完成治疗、成功治愈疾病才是生活的希望等,说服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方式上采取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5)通过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和锻炼如下棋、散步、交流等方式,重视病员间的交往,解除患者住院期间的孤独感,给患者营造一个宽松的治疗氛围。

通过以上心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长时间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敏感、急躁等心理状态,稳定医患、护患关系,做到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心、放心、有信心。

3患者出院时的心理治疗

3.1心理分析:由于结核病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治愈,患者在出院后仍需长期的家庭治疗。因此,患者出院时,一方面由于病情控制、症状消失,可以出院回到以前的生活中而高兴,另一方面由于治疗并未结束,担心出院后病情出现反复,在心底仍然认为自己是个病人出现忧虑的心理状态;较长时间离开工作,一方面担心不能适应工作,另一方面又害怕劳累对身体有害,产

生矛盾的心理;担忧自己仍有传染性,怕传染给家人、同事等,或遭到同事及周围人群的冷遇、受歧视等,加重担忧的心态,并产生了恐惧交往、自卑的心理。

3.2 治疗措施:医生(1)肯定诊断和前期住院治疗后的效果,强调院外治疗巩固疗效的重要性,强调治疗、按时服药的重要性,避免出院后因环境变化,人际交往增多等原因影响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2)对出院后生活方式提出建议,注意排泄物的处理、注意室内空气的消毒及通风等。(3)对疾病的传染性做出正确解释,解除患者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忧虑情绪,正确对待周围人群的态度,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氛围。(4)告知患者治疗持续期间,应避免过度的劳累,注意合理的休息与饮食,避免人际交往时对治疗不利的的生活习惯。(5)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正确对待治疗持续期间出现的与结核病相似的临床症状,避免引起疾病复发的恐惧。(6)告知患者联系方式,以便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治疗、用药等指导,给患者治疗的依存感,更好的完成治疗。护士:(1)向患者做出院后的生活指导,对饮食、休息以及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加以强调,进一步确认患者对出院后的治疗有正确认识(2)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在生活和工作上关心、体贴患者,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对长期的家庭治疗做好心理准备。(3)对患者出院后的社会行为做出指导,避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举止,并做适当的锻炼。(4)强调根据指导用药,按时复诊,对院外出现的异常反应做出合理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出院后自觉、自主、自律的生活和治疗方式,巩固疗效,为最终顺利治愈疾病打下基础、树立信心。

4讨论

肺结核的治疗是一个较为长期、持久而且单调的过程。精神、心理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可以影响到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2]。对初治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渡过患病的初期心理障碍,使患者对医生和护士产生心理依赖和完全信任,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对于出院后的长期督导治疗以及全程用药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为肺结核的最终治愈提供保障。因此,良好的心理治疗是完备的住院治疗效果得以保障的需要,在治疗中与药物同等重要。它不仅能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性和必要性、遵守医嘱的重要性、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理状态以及免疫力,增加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起重要作用[4]。本文通过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住院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多样性的、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利的附加因素,提高患者的住院治疗效果,从而对疾病的有效治疗打下基础。

[1]陈明敏.临床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68-72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6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一种传染病,几乎可以发生于全身各脏器,但以肺脏发生最为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疾病传播的机会增大,结核病的发病率又开始上升。全球人口的1/3(约20亿)感染了结核杆菌,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生约900万病人,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据2000年调查,我国发病以青壮年居多。而青壮年患者多正处于事业、婚姻等关键时期,因此这一年龄阶段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表现较为复杂,常会因事业、家庭等社会压力影响疾病的治疗[1]。初治肺结核是指初次发现,未接受任何抗结核药物治疗,或发现肺结核后虽经不规则、不合理抗结核治疗,但疗程不超过1个月的病人。有效合理的全程化疗,其治愈率可达95%以上。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遵从医嘱、服从管理、完成疗程,争取一次彻底治愈。由于肺结核需长期治疗,因此患者生理、心理两方面都将承受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的消极、悲观、甚至对抗等心理状态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及时、规范、彻底的治疗对结核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可能导致复发、恶化或耐药等现象产生,最终形成难治性肺结核,成为社会传染源危害社会。因此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尤为重要。

    1患者入院时的心理治疗

    1.1心理分析:当患者知道自己患的是肺结核后,第一次亲身接触该疾病,由于非专业的原因对疾病认识不够,也可能对肺结核的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当知道患了传染性疾病时,患者往往会首先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对传染性疾病的恐惧,对是否家人亦可能患上同样疾病的恐惧;继而由于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患上这样的疾病,认为一定是被别人传染来的,因此产生抱怨、愤怒的心理状态;从既往的疾病认识中认为很难治疗,一辈子都得脱离不了这种疾病,因此精神抑郁,对生活产生失望的心理状态;患了传染性疾病,害怕周围的人知道,尤其害怕同事、亲戚、朋友们远离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

    1.2 治疗措施: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医生和治疗人员从各自的工作角度,采取治疗对策:医生:(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亲切、耐心、细致的病情询问,获得患者的心理认同感及依赖感,稳定患者入院时的不安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感,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2)向患者讲解有关结核病方面的基本知识,让患者对病情有大致了解,树立患者对疾病的治愈信心。(3)对患者关心的话题如家人是否可能被传染等做出合理的解释及建议,解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能在住院期间安心治疗。(4)告知患者只要认真并重视结核的治疗,遵从结核的治疗原则,疾病是能够治愈的。护士:(1)亲切接触患者,对患者表示理解、同情,进行入院教育,介绍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解除患者初入院时的不安与孤独感。(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休息,指导患者进行入院各项检查,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为治疗做好心理准备。(3)从护理角度讲解肺结核的有关知识,改进患者的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做好自身及病员间的交往。(4)从疾病传染的角度分析病情,对患者做出合理的建议,解除患者自觉被社会遗弃的心理状态,恢复患者与人接触的信心,解除自卑心理。

    从以上多方面、多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抱怨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医护工作,顺利完成住院期间的治疗。

    2 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治疗

    2.1心理分析:由于结核病的治疗相对于其它疾病来说,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可能对工作、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担心长期脱离工作会对自己的事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失去工作;长时间不工作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担心医疗花费等,患者会产生忧郁、焦虑的情绪。而且由于传染病需隔离治疗,住院以后社会交往显着减少,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担心周围的人群以有色眼睛看待自己,甚至远离自己,被人嫌弃,会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情绪,从而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放弃、对抗等心理,或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希望在短时间内治愈,出现急躁的心态。此外,由于结核病用药相对单一,无所谓的“新药、特效药”,患者会产生医生对自己病情不重视、不用“好药”、甚至认为医生可能是在拖延治疗时间等不满心理,这些心理因素的形成不仅不利于治疗,而且不利于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在这一阶段表现突出。

    2.2  治疗措施:医生:(1)告知入院后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及时和患者沟通,告知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的不良和不适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正确分析与处理。(2)查房以外的时间多和患者接触,避免患者出现认为医生也怕被传染的心态,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3)和患者分别或集体谈话,对结核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结核病治疗的特点-有效才是治疗的关键。让患者对长期的治疗有心理准备。(4)对患者亲属进行谈话,告知患者生病住院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告知家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合理的隔离措施和治疗方式,解除他们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的心理。取得亲属对于治疗的配合,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5)及时告知患者每一阶段的治疗进展,使患者增加疾病的治疗信心,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护士:(1)治疗期间,始终亲切、和蔼对待病人,细致的进行治疗工作,取得病人的认同,让患者获得被重视感。(2)通过护理角度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疾病知识,督导患者服药,消除患者住院的紧张感,让患者能够放松、放心的参与到治疗中。(3)通过治疗范例,向患者告知有了好的身体,才可能更好的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早日完成治疗、成功治愈疾病才是生活的希望等,说服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方式上采取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5)通过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和锻炼如下棋、散步、交流等方式,重视病员间的交往,解除患者住院期间的孤独感,给患者营造一个宽松的治疗氛围。

    通过以上心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长时间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敏感、急躁等心理状态,稳定医患、护患关系,做到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心、放心、有信心。

    3患者出院时的心理治疗

    3.1心理分析:由于结核病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治愈,患者在出院后仍需长期的家庭治疗。因此,患者出院时,一方面由于病情控制、症状消失,可以出院回到以前的生活中而高兴,另一方面由于治疗并未结束,担心出院后病情出现反复,在心底仍然认为自己是个病人出现忧虑的心理状态;较长时间离开工作,一方面担心不能适应工作,另一方面又害怕劳累对身体有害,产生矛盾的心理;担忧自己仍有传染性,怕传染给家人、同事等,或遭到同事及周围人群的冷遇、受歧视等,加重担忧的心态,并产生了恐惧交往、自卑的心理。

    3.2  治疗措施:医生(1)肯定诊断和前期住院治疗后的效果,强调院外治疗巩固疗效的重要性,强调治疗、按时服药的重要性,避免出院后因环境变化,人际交往增多等原因影响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2)对出院后生活方式提出建议,注意排泄物的处理、注意室内空气的消毒及通风等。(3)对疾病的传染性做出正确解释,解除患者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忧虑情绪,正确对待周围人群的态度,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氛围。(4)告知患者治疗持续期间,应避免过度的劳累,注意合理的休息与饮食,避免人际交往时对治疗不利的的生活习惯。(5)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正确对待治疗持续期间出现的与结核病相似的临床症状,避免引起疾病复发的恐惧。(6)告知患者联系方式,以便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治疗、用药等指导,给患者治疗的依存感,更好的完成治疗。护士:(1)向患者做出院后的生活指导,对饮食、休息以及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加以强调,进一步确认患者对出院后的治疗有正确认识(2)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在生活和工作上关心、体贴患者,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对长期的家庭治疗做好心理准备。(3)对患者出院后的社会行为做出指导,避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举止,并做适当的锻炼。(4)强调根据指导用药,按时复诊,对院外出现的异常反应做出合理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出院后自觉、自主、自律的生活和治疗方式,巩固疗效,为最终顺利治愈疾病打下基础、树立信心。

    4讨论

    肺结核的治疗是一个较为长期、持久而且单调的过程。精神、心理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可以影响到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2]。对初治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渡过患病的初期心理障碍,使患者对医生和护士产生心理依赖和完全信任,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对于出院后的长期督导治疗以及全程用药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为肺结核的最终治愈提供保障。因此,良好的心理治疗是完备的住院治疗效果得以保障的需要,在治疗中与药物同等重要。它不仅能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性和必要性、遵守医嘱的重要性、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理状态以及免疫力,增加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起重要作用[4]。本文通过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住院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多样性的、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利的附加因素,提高患者的住院治疗效果,从而对疾病的有效治疗打下基础。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7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4-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口腔疾病所占的比例较大,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在现代口腔科中,必须关注老年口腔疾病临床治疗问题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口腔科2011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108例,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53-82岁,平均(71.4±2.5)岁。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其中伴有高血压79例,冠心病57例,糖尿病51例。

1.2方法:本组病例均拍摄和记录局部牙片或全景片,对于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双侧颞颌关节的张口与闭口位片,彻底拔除口腔内的残冠、残根及Ⅲ度松动的牙齿;对于牙周病患者采取牙周治疗方法,并去除牙周袋、牙石、菌斑等,必要采取牙周翻瓣术;对牙体牙髓病的患者采取根管治疗方法;对于缺牙时间长、颌牙伸长等症状,而导致颌曲线不良的患者,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恢复正常颌曲线与咬颌关系[1];对于咬颌垂直距离过低,颌面磨耗严重,并伴有颞颌关节等症状的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制作颌垫,以恢复患者正常的颌间距离,治疗3-6个月后为患者进行修复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2]: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均根据资料中提示的标准进行定性,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的颌垫无明显的磨损痕迹,经过检查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撤除颌垫后,义齿修复3个月未见复发;有效:患者戴颌垫后的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颌垫上有轻微的磨损痕迹,撤除颌垫后,义齿修复3个月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病症部分复发;无效:患者戴颌垫后,感觉较为明显的不适或磨损严重,以及自愿放弃治疗的患者。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62例(57.4%),有效37例(34.3%),无效9例(8.3%),总有效率为91.7%。

3 讨论

结合本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笔者总结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自身的机体耐受力明显降低,客观增加了出现口腔疾病的几率;②老年口腔疾病具有病情重、病程长、治疗相对复杂的特点;③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缺少明显的症状、体征,初期临床表现不易察觉,症状出现后具体变现多样化;④一个老年口腔病患者可能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及并发症;⑤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诊断及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治疗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①针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特点进行治疗,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口腔组织对于各类疾病的易患性明显增加,患者口腔自身的修复能力则逐渐减弱,加之牙周组织病理性萎缩、生理性退缩,以及牙间隙变宽等,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嵌塞或滞留,在治疗中必须注重患者的口腔病菌问题,以避免龋齿、继发病的发生[3];②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注意患者循环障碍、血流淤积、代谢产物堆积及牙周组织营养不良等问题,选用对症的治疗药物,并且治疗后期的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③针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治疗前期应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注意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以保证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治疗。

综上所述,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症、身体机能、心理特点及并发症等,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必须注重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从而保障患者及早恢复口腔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8

中图分类号 R7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150-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84

皮肤科疾病特点:多为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且治疗效果参差不齐,部分疾病迁延不愈,但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患者多数以门诊治疗为主[1]。因此,如何在门诊临床诊疗过程中融洽地医患沟通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变的尤为重要。

1 皮肤科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的必要性

1.1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般来说,就皮肤科患者而言,因年龄、性格及所受的教育不同,患病种类的不同,特别是长期患病的患者,心理状态都不是很健康,对于就诊患者而言,渴望沟通与倾诉的愿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及心理折磨,内心充满自卑感,那么这时皮肤科医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就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2]。在皮肤科就诊过程中如何能通过和谐而有效的医患沟通让患者真正地获得被理解感、信任感,能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显得至关重要。患者特别恐惧在与医务工作者交流时被歧视,特别希望获得所患疾病相关的医疗信息。皮肤科医生应本着和蔼、耐心、专业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给患者安全感、信任感,这样就为形成有效的沟通打了一个基础。在向患者解释疾病信息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从言语及行动上照顾患者,形成良好的切实可行的沟通方式,让患者建立安全感,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再者建立有效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与患者勤沟通,时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这样既能消除与患者的误解又能减少医患冲突。创建和谐而有效的医患关系,是优质、满意门诊诊疗服务的需要,是塑造科室乃至医院的服务形象的需求,也是现代医疗模式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1.2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首先了解皮肤科患者的性格特点、所患疾病的特点、治疗过程、目前生活工作状况以及心理状态,便于建立较为完善的疾病档案,为下一步进行医患沟通奠定有力的基础。耐心引导患者,让其懂得压抑或情绪波动对于治疗疾病的影响,引导其产生积极的向上的情绪,必要时可与患者家属或要好的朋友沟通,以期共同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文艺等活动方面,这样既能锻炼身体,还能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放松的效果,使患者以积极的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也可以将以往治疗成功的患者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积极的有信心的坚持长期治疗,疾病一定能有所转归。切忌患病乱投医,向患者细心地讲解所患疾病的病因及病机、治疗的必要性、个人护理措施,使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疾病的信心。和谐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既能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还能使皮肤科医生更全面完整地进一步掌握患者的疾病信息,各种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为患者选择完备有效的治疗方案,还能使皮肤科医师的诊疗水平在另一个层面上有所提高,可以满足患者对疾病信息及治疗手段了解的需求,让患者积极参与到医疗活动中,从而减少医患沟通渠道不畅,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增加,达到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3]。据文献记载,严道全教授曾经通过和患者有效的“听”、“查”、“说”、“药”沟通,成功的为一例寄生虫妄想症精神病患者解决了痛苦,最后完全治愈该患者,其就是靠有效的沟通实现的。

1.3 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每位医生都在努力避免,然而又是不可规避的问题。据统计有相当大一部分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俗话说“于情不通、于理不达”。对于皮肤科而言,疾病病程长,迁延不愈,病情复杂多变,很多治疗不尽患者所愿。长期的治疗经历,使患者无论从经济还是心理均产生了很大的负担,对产生这样那样的纠纷埋下了伏笔,此时如果就诊医师沟通不顺,医疗纠纷的产生就成为必然结果。如果此时皮肤科医生用委婉的方法告诉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出现不良效果及出现不良效果以后的处理措施;所采取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目前医疗对疾病治疗的困难和病情的转归等;让患者尽量全面的获得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所采取治疗手段对于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必要性。那么很多医疗纠纷将减少或避免。据以往所处理的医疗纠纷记载,患者投诉时往往指出的不是具体医疗行为过错,而是对医生诊疗行为不知情或是一知半解,尤其部分医务人员过大的夸大治疗手段的效果,致使患者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太高,因此认为医院、医生存在隐瞒和欺骗[4]。综上所述,对于皮肤科来讲,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至关重要的环节。

1.4 提高皮肤科医生的职业素质

注重沟通,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和技巧,一名合格的皮肤科医生必须具备良好职业素质:(1)必须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耐心。皮肤病患者经长期疾病的煎熬,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对于治疗已经失去信心,认为皮肤病治疗哪都一样,治了还会犯,对于长期治疗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在这种情形下医务人员亲和的态度,耐心真诚的解说,就成为医患沟通的剂。(2)必须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能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解释正规医疗诊疗的缘由和必要性,得到患者对你治疗手段的认同,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实际夸大其词。(3)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疏导能力。多数皮肤病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患者心理状态有关,积极的心态是治疗皮肤病治疗不可或缺的支点[5]。只有患者心理舒通了,认识到治疗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可行性,才能高效地实现医疗目标。因此,优良的亲和力、广博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心理疏导,是皮肤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上述几点做到了,医疗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也就不言而喻了。

2 皮肤科门诊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的要点与技巧

2.1 仪容仪表

纵观全社会,在人们社会活动中,90%的人是通过外在形象,在其心灵建立关键的第一印象。当然作为一名医生也在其中,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讲,大多以门诊为主,每天接诊很多患者,特别是对于皮肤科的一个特殊患者群――求美者,他要求在正常人的基础上更加完美,如果一个不修边幅的医生接诊,给人一种责任心不强、很随便的感觉,甚至一部分患者会完全失望,会大大降低医患的亲和力以及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甚至引起患者的反感。上门诊时,医生要以整洁的仪容、矍铄的精神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用文明的语言、温和的语气与每位患者交流,给患者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在患者面前展现出积极的形象面貌是皮肤科医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2.2 态度诚恳

大多皮肤科患者受歧视,很多人认为“皮肤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充满畏惧害怕心理,如果皮肤科医生能以热情、耐心、温和的语气,面带微笑对待患者,则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紧张与不安,能给患者很大的精神抚慰,这样有助于与患者沟通,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将患者的问题形成一个系统的总体印象,避免直达主题,直问其痛,尤其对性病患者上述询问方式是非常避讳的。对患者心理及病情综合分析,通过委婉的语气与患者达到充分的沟通:多问几个我讲的问题听清了吗?要实现医患互动式就诊。避免“为什么”、暗示性、是与不是的提问,尤其避免复杂问、诱问、逼问、套问、略问[6]。

2.3 保持宽松的环境

在皮肤科就诊通常为一医一患,首先注意保持内心的安静。由于患者皮肤病患者长期受病魔的折磨,精神及神经上往往表现的较为急躁,他们说的话很多不能完全同意或不同意,也不要急于与患者争辩或是解释,而是应当倾听患者的诉说,做一个优秀的听众。倾听是沟通的一项基本技巧,是及时了解患者需要、期望和性格的好方法。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述,并要做出反应,用目光告诉患者你在用心听,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边倾听患者说话,一边用关切的目光注视对方,让患者感到你在关注他,鼓励他,支持他[7];集中所有注意力、倾听患者的表述,可以点头作以示肯定,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回答“是的、是这样的”等,不可以随便转换话题,更不可以打断患者的思路,不过早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倾诉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释放和安慰。患者得到了发泄,同时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病情、心态有所了解,才能帮助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缓解思想上对疾病的恐惧和解除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2.4 将沟通内容范围扩大

由于皮肤科门诊量大,多数医生沟通深度不够,局限在基本病情的问答上,沟通时问短,交流信息量大,满足简单的问答,而忽视心理、人文、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不能达到疾病有效治疗。充分良好的医患沟通一方面可以传递诊疗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分摊患者内心感受,卸下心中重担,人际关系。通过语言接触和闲聊,是患者情感、心理、精神的需求,也是更重要的沟通内容。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充足的时间。在门诊特殊时间里,要控制节奏,要言简意赅,更应该有有效的沟通。

2.5 合作

随着患者自我意识增强,现代医患关系不再是一种家长式的医患关系,而是一种交换、合作的人际关系[8]。在长期的皮肤疾病诊治过程中,再加上现代网络便利条件,患者或多或少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对于传统的医患沟通的过程,偏重于医生,医生主导沟通的进展、方向和长短。然而在现代医疗模式中互动式医疗模式已经逐渐走上了诊疗活动的舞台,尤其对于皮肤科患者来讲,传统的沟通方式已经完全不易被患者接受了,皮肤科患者疾病特点注定就医时患者可能已经对自己疾病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只有患者和医生达成互动式诊疗模式,才能调动患者的主动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的诊疗计划,才能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很好地诊疗。

然而在所有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注重沟通,增强医生主动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详细说明医疗操作和治疗的必要性,尤其要对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效果不佳的原因充分说明,争取取得患者的认知和认同。只有达到医患互动式救治,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因此,在皮肤科这个特殊的环境工作中,应重视加强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掌握正确的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将有力地提高疗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华丽,张丽芬,钟悦.医患沟通障碍原因及对策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88-289.

[2]李强,张承丽,李彩霞,等.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应用技巧[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48-1050.

[3]盛惠英,肖金华.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几点认识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90.

[4]卢珊蓉.浅谈建立有效医患沟通的现实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2.

[5]王刚.银屑病患者教育与医患沟通[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5):262-267.

[6]严道金,骆文香.门诊医生医患沟通技能探要[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4):419-421.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9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对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肝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重要方法,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1-3]。护理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对患者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本次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6±0.8)个月;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6.4±8.6)岁;男25例,女21例;患者体重41~77 kg,平均(53.8±8.2)kg;单发病灶患者32例,多发病灶患者14例;观察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9±0.5)个月;患者年龄35~83岁,平均(56.9±8.2)岁;男27例,女19例;患者体重44~72 kg,平均(53.3±8.0)kg;单发病灶患者35例,多发病灶患者1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症化疗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和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病房整洁干净等。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在栓塞术开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将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向患者进行介绍,着重应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使患者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将疾病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帮助其树立信心。(2)术中。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是否出现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呕吐物导致误吸和窒息。(3)术后。患者在化疗栓塞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症状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会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后应该对胃肠道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时候应该将头向一侧偏,预防发生误吸,呕吐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对其适当禁食。化疗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治疗后2 d先进流食,并鼓励其尽可能多的饮水,减少肾脏损害。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此时应该及时向相关医生报告,遵医嘱给予相关的有效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将导致发热症状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进行物理降温。对体温水平长期不降的患者可以进行药物降温治疗。降温的患者出汗量较大,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其补充水分并注意保暖。治疗后腹痛症状的出现与肿瘤组织的血供通路被切断有一定的关系。血流被切断之后肿瘤组织就会处于缺血状态并坏死,局部组织还会有水肿出现从而导致腹痛。应及时说明腹痛出现的原因,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腹痛程度较为轻微的患者,可以使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其疼痛感,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穿刺点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嘱咐患者保持平卧,一旦有出血事件发生要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在肝癌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以不记名打分的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肝癌疾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46例患者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有3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84.8%,观察组46例患者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0.0%,组?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46例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为(26.94±4.61)d;而观察组46例患者的治疗总时间为(19.80±2.67)d。观察组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例10

(二)年度目标。

1.2009年:初步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和城乡统筹的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精神疾病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例达到100%;被关锁的精神疾病患者解锁率达到60%;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率达到60%,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率达到70%。

2.2010年:被关锁的精神疾病患者解锁率达到1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达到70%,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率达到80%。

3.2011年:建立稳定的精神卫生工作经费财政投入机制、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防治能力较高的精神卫生服务队伍;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率达到80%,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率达到90%;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75%。

二、工作要求

(一)推动我市精神卫生工作法制化进程。积极开展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立法调研,起草形成《*市精神卫生条例(草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市、区(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的投入。

1.改、扩建现有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不断改善房屋、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3年内全市精神科床位总数达到5400张,达到国家“中等配置”要求;

2.保证精神卫生防治专项工作经费满足市、区(市)县常规精神卫生防治管理、人才培养、应急处置、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和督导评价工作的需要;

3.在社区(乡镇)公共卫生经费中,按每人每年1元标准列支,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开展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管理。

(三)完善精神疾病医疗保障体系。将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实现精神疾病患者参保率达100%,参保费用由市、区(市)县两级残联解决;城乡精神疾病患者参保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定额拨付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

(四)建立精神卫生专业防治网络。建立以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为主体,综合性医院为辅助,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为依托的精神卫生专业防治体系。*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临床诊疗和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其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开展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服务;各区(市)县卫生部门指定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成立精神卫生防治科,统筹管理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负责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

(五)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精神疾病防治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六)建立精神疾病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全市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普查,掌握精神疾病患病基数,建立精神疾病健康档案,准确掌握患者现况,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市科技局“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结果,建立全市精神疾病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

(七)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危机干预。全面开展地震灾区各类重点人群的心理康复服务工作,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由市卫生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残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参与,建立*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指定1名业务处室负责人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并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该项工作的联络员。

各区(市)县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和指导本地精神卫生工作。

(二)部门职责。

1.卫生部门负责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开展精神疾病普查,负责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立卡工作,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对精神卫生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2.民政部门负责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优抚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

3.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将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并逐步提高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定额拨付标准。

4.残联组织负责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协助组织患者就诊,建立社区康复站、工疗站(社区精神康复日间照料站)、庇护工场等,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的后期康复工作,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解决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

5.公安部门负责对具有肇事肇祸行为和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强制治疗和保护性治疗。

6.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精神卫生工作经费,保障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持续发展。

7.教育部门要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

8.司法部门负责做好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以及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工作。

(三)技术保障。成立*市精神卫生防治专家委员会,负责为工作决策提供咨询、论证,并拟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精神卫生个案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精神疾病患者随访和质量控制工作。

(四)经费保障。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投入,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经费纳入城乡公共卫生经费统筹安排。

2.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经费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等制度报销范围,残联组织为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经费,民政部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五)加强督导。各级政府要将精神卫生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加强督导和检查,确保精神卫生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阳光救助工作实施意见

为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切实做好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精神疾病患者的阳光救助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救助目标

2009—2010年,对全市2000余名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批次解锁,开展阳光救助。2009年底,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解锁率达到60%;2010年底,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解锁率达到100%。

二、救助程序

(一)确定医疗救治机构。

1.选择定点医院,实施分片医疗。以100张左右精神科床位、20名左右精神科医务人员、具备相应医疗设备设施、能组织开展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为标准,在我市现有精神卫生机构中确定定点医院。并依据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和区域解锁病人数量,实施划区分片救治。

2.准备后备医院。在实施就近分片定点医疗救治的基础上,指定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市德康医院作为后备医院,负责收治其他定点医院无力收治的以及疑难重症患者。

(二)制订救助计划。市残联负责对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市卫生局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全市医疗救治计划。市残联将线索名单下达各区(市)县,由各区(市)县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组织残联、卫生、民政、公安等单位开展解锁工作。各定点医院根据接收病人计划,提前做好床位安排。

(三)确定救助患者。

1.开展入户调查,确诊病人。各区(市)县卫生部门根据残联提供的线索,负责安排定点医院精神科专业人员在当地政府协助下进行入户调查,对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核实诊断并出具《疾病诊断意见书》;相应定点医院组织2名精神科执业医师入户对每名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确定诊断,提出救治方式建议,填写《诊断通知书》和《个人一般情况表》,建立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数据库,将诊断结果报当地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向残联、劳动保障、民政和公安部门通报。

2.核定有关情况。各区(市)县残联根据诊断结果对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认定,并会同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共同核定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险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

2009年由残联资助未参保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标准不足者进行补足。2009年以后根据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是否享受低保的情况,由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分担参保费用。

3.发放阳光救助卡。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凭《诊断通知书》填写《阳光救助卡申请书》,由残联发放阳光救助卡,实行“一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一卡(阳光救助卡)、一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随访表)”。

(四)开展住院医疗救治。经认定后符合住院救治条件的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由残联审核批准下发阳光救助住院通知单,患者持住院通知单到定点医院享受最高不超过6600元的免费住院救治。患者在定点医院的住院医疗费用,在按参保水平报销后,符合低保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按政策实施医疗救助,剩余部分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救助费用按每人每日12元进行补助,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

(五)转入社区管理。对于不需住院治疗或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由定点医院建立与阳光救助卡同号的随访表,拟定社区治疗方案,将患者转入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进行社区管理。此类患者凭阳光救助卡在定点医院享受每年每人800元的免费门诊救治。社区医生对患者服药情况、病情等进行随访。

三、救助要求

(一)救助原则。

1.坚持医疗质量第一原则。认真执行有关精神疾病诊疗规范,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坚持低成本、广覆盖原则。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诊疗目录实施救治,最大限度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尽快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人员培训。市卫生局负责做好相关管理人员、定点医院业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

(三)信息报送。各定点医院将救治患者的情况、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将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的情况,每月汇总后逐级上报卫生、残联和民政部门。

(四)督导评估。市卫生局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对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单位实施阳光救助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各区(市)县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要定期对辖区内阳光救助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资金筹集和结算

(一)资金筹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所需资金主要包括患者参保费用、院前处置费用、住院期间治疗和生活费用、门诊费用、社区管理费用等。

社区管理费用按社区人口每人每年1元标准,列入社区(乡镇)公共卫生经费解决,其余费用由以下三个渠道解决,即先由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符合低保条件者再由民政部门实施救助、最后通过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阳光救助专项资金托底。

(二)费用结算。定点医院安排专人负责救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管理。在患者入院时要确定其医疗保险关系(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确认是否符合当地的低保条件。定点医院根据患者医疗保险关系、是否符合低保条件等情况分别向医疗保险部门、民政部门和残联进行费用结算。

五、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9年7月底前,由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卫生局)牵头负责,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印发各项具体实施方案;下达线索名单,开展线索调查,确定救助对象;核定患者参加医疗保险方式,帮助未参保者参保,为参保标准不足者补足标准。

(二)住院救治阶段。2009年8月底前,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解锁率达到20%,2009年10月底前达到40%,2009年12月底前达到60%,2010年6月底前达到80%,2010年12月底前达到100%。

(三)社区管理和门诊救治阶段。不需住院治疗的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在确诊后即纳入社区管理,启动门诊救治;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出院后即纳入社区管理,实施门诊救治。

六、部门职责

市和区(市)县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管理、协调日常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卫生部门。承担阳光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组织各定点医院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根据划片医疗的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救助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二)残联组织。负责提供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组织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负责阳光救助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发放阳光救助卡,建立阳光救助费用结算制度和流程,参与患者的入院安排工作,建立康复站、工疗站(社区精神康复日间照料站)、庇护工场等,开展患者的职业康复工作。

(三)民政部门。按有关政策对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优抚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被关锁精神疾病患者开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