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8 16:59:07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1

“专业化”也称专业社会化,它有2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转变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3个阶段[1]。本文主要探讨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进行了第5次修订,与以往的教学计划不同(过去称教学计划),这次修订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库查询期刊论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为关键词,搜集2000年至2014年的相关论文,共113篇。从上海体育学院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专著6部,查阅教育部文件9部。共引用18篇文献,上述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搜集的文献,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进行了综述。采用分析、抽象、概括、比较、演绎等逻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根据辩第51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决定了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有助于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一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杨万林等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一文中认为新《课程方案》只重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而轻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实现“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定位的,这样的课程改革与其培养目标是异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向着教师教育本位回归[2]。又如王健等在《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一文中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3]。二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方案》的“宽口径、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思想会导致体育人才“运动能力”的下降,这引起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4]。另外,不同学者对“一专多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专”是指专项,“多能”是指多种运动技能[5];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专”是指体育专业,“多能”是指多专业的技能[6]。三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护理领域,主要是指医生护士针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教育能力[7];但随着“健康”一词内涵的变化,“三维”健康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8]。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课程性质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增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9]。从上述学者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以及从《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可以看出,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明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模糊。如何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要矛盾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主要矛盾当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客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223-230;所以,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应找出决定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2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2.1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逻辑学基础

在逻辑学中,定义的逻辑形式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其中“种差”即内涵,是指该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得出的主要区别[11]。由于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从逻辑学理论可以看出,确定本质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后,要与其他事物比较才能确定哪些共同特征能成为本质;三是要明确“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决定比较的范围,即论域。这一过程运用的逻辑学方法是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邻近的属概念”是被定义项和外部比较对象“共同特征”的概括,这一“共同特征”能否成为本质也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邻近的属概念”与同层的“比较对象”又同属于更高一层“属概念”,是更高一层“属概念”下不同对象的比较。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的逻辑学方法,此方法的“螺旋式”运用便会产生概念的层次性,概念层次性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

2.2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哲学基础

概念层次性是客观事物层次性的反映,也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任何事物都作为类的个体或属的种而存在,事物本质的层次关系是指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类或属的内容随着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属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属种关系的层次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分类标准既定,则类或属的内容就是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察事物本质的层次性[12]。如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与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这是认识论上2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前者是唯物论的路线,后者是唯心论的路线[10]125。“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概括等逻辑学方法构建,而不是按“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预设,即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是按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构建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在《资本论》中,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不必要3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10]129。在方法论上,列宁关于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指示,对今天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认识的方法论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逻辑学方法的统一。概念分层理论正是主体这一认识过程的概括。

2.3概念分层理论

概念分层定义为从低层概念的集合到他们所对应的更高一层概念的影射。这种影射将概念的集合以偏序的方式组织,例如,树(分层及分类的)、网格、有向图等。一个概念分层可以在一个属性域上或一个属性域的集合上定义。假设一个分层H是定义在域的集合Di,…,Dk上,其中不同的概念层次组成了一个分层。概念分层通常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以偏序的形式排列。最一般的概念是空描述(nulldescription,以保留字ANY表示);最特殊的概念对应着数据库中属性的具体值。正式定义如下:Hl:Di×…×DkHl-1…H0。其中:Hl代表最原始的概念集;Hl-1代表比Hl更高一层的概念;依次类推,H0是最高一层的分层,可能只含有最一般的概念“ANY”[13]。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

2.4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

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与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因为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要用到比较的方法,要找出专业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点以区别其他专业,亦即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内涵的过程;但在定义表述时,因其逻辑形式是“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表明被定义项必须有归属分类,否则无法确定比较的范围、对象和层次,因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定义,也就无法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专业、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同层次之间是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可以明确每一层的“邻近的属概念”,即明确论域,为认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

2.5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即本体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并分别给出每层本质对应的定义逻辑形式: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本体本质与一般本质、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逻辑形式显示,“3个层次”的本质是互相区别的,不存在包含于关系。这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般本质属于共性,是共性中的一个部分;特殊本质属于个性,是个性中的一个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是包含于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个性的一个部分。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不是包含于关系的原因在于确定本质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一般本质是共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特殊本质是个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有区别的。广义本体论,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14]。本文本体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是指与同层比较对象的主要区别。

3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探讨

3.1按本体本质的探讨

1)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1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同属专业,都具有专业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师范专业设置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区别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这一目标定位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过去称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15]。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6],2003年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7],2011年教育部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了修订,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体系,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是追求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所决定的。

3.2按一般本质的探讨

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2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专业同属师范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性;所以课程设置都要开设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体育专业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以区别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目标。

3.3按特殊本质的探讨

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3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主要区别。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同属于体育专业,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不同点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运动训练专业的目标定位则不同,运动训练专业是以培养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是以促进运动员的健康为主,而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主;所以,教练员要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科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规律。

4结束语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育能力,二是运动能力,三是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3种能力分别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三层理论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认识体育教育专业属性的思路,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价值;但这一思路对传统的本质一元论[18]提出了挑战。笔者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引进体育界,提供本质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建涛 戴俊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8.

[2]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3]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70.

[4]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93.

[5]郑东霞,彭云志.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95.

[6]何祖新,成聪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5(3):77.

[7]万继平.培养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25.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

[9]闫万军,张武军,周利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490.

[10]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408.

[11]徐锦中.逻辑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8-39.

[12]杨世宏,刘冠军.本质层次性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295.

[13]刁树民,于忠清.概念分层在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47.

[14]百度百科.本体论[EB/OL].[2015-05-03].http://baike.baidu.com/view/61457.htm.

[1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1.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2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3

现代的健康观认为,健康不在仅局限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对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定义从三个维度衡量健康的水平,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中的具体体现,促进了健康运动的迅速发展。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了四维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新的健康概念的内涵为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上尽可能达到良好的状态。因此,可以给健康教育作如下定义: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二、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体育教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为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兼有“健身”和“育心”的双重任务。学校体育要更新观念与认识,充分利用体育的价值与功能,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在体育教育中采取的各种体育方法和措施,主要是教育大学生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唤起大学生对健康的一种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态度,要以提高认识和培养爱好为条件。所以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着自身的目标、形式、内容和方法,但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相互有交织。健康教育拓展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内涵,体育教育成为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体育教育对健康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育可以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实现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与追求。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要求身与心和谐统一起来,进行调节和锻炼,不仅可以防治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而且可挖掘并发挥出人体潜在的功能和作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已由原来的单纯生物体质逐渐向身心全面发展观转变。学校体育已成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体育教育完善健康智力教育。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开展健康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手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保健知识和有效的健身方法,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它是在整体上综合性地对学校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而提出的。中国居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活方式”就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对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体育运动对“生活方式”的干预。这个明显的事实说明,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健康教育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学校体育被认为是最佳的普及环境,这就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体育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从整体上使各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把握方向,制定出总体实施计划,为教师提供上课依据,同时给学生提供客观指标;具体到课堂上,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组织手段,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个性得到发展。其次,学生处的年龄段正是自我要求完善的时期,他们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经常想表现自己,而且接受事物非常快。而体育课恰好能利用他们这些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健康教育,达到完善健康智力教育、健康德育教育的目的。

2.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无论身体形态、生理过程、心理过程都有巨大的变化,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心理个性、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讲究卫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和健康理论与方法,懂得体育科学道理,体育不仅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涉及到合理的作息、营养、心理保健等多方面因素。学校卫生工作包括体育,因为体育不仅是从运动锻炼的角度,积极保护健康人的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防治一些疾病,增进人的健康。教育、体育疗法等。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17-03

【关键词】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生保健服务

2009年9月,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范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1]。2008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指出: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本世纪初,健康管理的概念传入我国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2005年10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健康管理师”列为我国第四批新职业之一。不少专家提出了在学校开展健康管理的思想[2],并在《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首次提出了学校健康管理的概念。

上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相关文件或文献,出现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3个不同的概念,这3个概念所传递的内容是否相同;学校卫生工作(包括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应主要是健康教育,还是健康促进或健康管理。如果不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理解,就容易导致学校卫生工作思路混乱,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1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的概念

1.1 健康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 季成叶[3]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向个体或群体传播健康知识,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并促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消除或减少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学者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强调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健康信息传播,实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行为干预活动与过程,核心目标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即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强化已有的健康行为[4]。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不同,具有传播对象针对性强,目标定位重在行为改变,信息流向以双向为主,传播途径是多渠道、多方法,重视传播对象“注意、知晓、理解、接受”4个方面的心理过程,行为作用特点表现为自愿改变、主动采纳,有系统的学科体系等诸多特点。

而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对象,针对其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和健康。

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为健康教育课、健康咨询与个人劝导、讲座、同伴教育、利用媒介技术、参加社会性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1.2 健康促进与学校健康促进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渥太华》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是一个包括社会和政治综合性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加强个人的技能和能力,还包括改变社会、环境和经济的条件来减少他们对大众和个人健康的影响。健康促进是增强人们对健康决定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其健康的过程。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办事处《健康新地平线》指出:健康促进是个人和家庭、社区以及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改善促进人们实施健康行为的环境,增强人们改善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其他能够促进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方向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2000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对健康促进作了更为清晰的诠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具备作出健康选择的能力。健康促进所阐述的就是做决定。健康促进的核心就是增权,使人们得到更大控制其影响健康的决策和行动能力的过程。

学校健康促进是在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学校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可以分为一级和几个次级。一级目标人群指学生(包括大学、中学和小学)群体。次级目标人群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区领导。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5个方面。而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涵盖了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服务和学校卫生环境三大范围。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包括学校健康政策、学校健康教育(健康课程教学、健康活动、健康咨询)、学校健康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事物环境、学校物质环境)、社区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学校卫生服务等6个方面[5]。

1.3 健康管理与学校健康管理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渥太华》中重申:“应将健康看作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缘于对健康内涵的新的认识,考虑到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需要管理,由此诞生了“健康管理”的概念。

目前对健康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陈君石等[6]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陈建勋等[7]则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 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该概念更准确地概括了健康管理的实质及特点,认为健康管理就是认识风险、评价风险和管理风险。

关于学校健康管理的概念目前只在《健康管理师》一书中有所提及,认为:“学校健康管理是通过学校健康促进、健康监测和常见疾病预防,教学过程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管理,积极动员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

2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的区别

2.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从上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可以看出,健康促进远远超出了以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要求调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广泛力量,改变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和物质环境条件,从而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健康促进可以看成是一切能够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或使人们得到更大控制其影响健康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健康促进或可简单看成: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政策。

从内容体系上看,健康促进缘于健康教育,又大大超出了健康教育的范围,是构建在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预防医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健康教育重在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是实现教育对象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而健康促进则在实现健康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调动更广泛的资源,强调学校领导、教职工、社区、家长的积极参与,营造更有效实现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效果的外部条件。

2.2 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 从健康管理的概念来看,健康管理就是认识风险、评价风险和管理风险,其更看重对个人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并通过干预减少危险因素可能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强调运用管理学手段实现健康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干预部分更具有针对性,体现出健康管理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维护效果的高效性。

从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上看,健康管理实施的内容是根据管理群体的年龄结构、环境因素、经济社会条件及存在的健康问题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内容更注重针对性、时效性,尤其是健康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管理效率原则)。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通过健康体检和监测,发现并评价可能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而后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健康促进或干预活动,以减轻或消除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则更注重基础性、全面性和教育性,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健康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和健康。

由此,可以将学校健康管理看成是建立在对健康资源实施高效管理基础上的,主要针对学生个人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或健康问题所进行的健康促进活动。

3 学校卫生工作新思路

通过对上述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笔者认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3个概念相辅相成,均是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结合多年来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实践,笔者提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3.1 以健康教育为学校卫生工作主体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健康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职责。

鉴于此,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9年9月颁布实施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纲要指出:“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纲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及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将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并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5级水平,把5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5级水平中,5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无论从其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还是内容体系,均体现了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

3.2 以健康促进为学校卫生工作理论指导 由于健康教育只注重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如果缺乏健康促进的环境支持体系,健康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卫生工作必须在健康促进理论指导下以健康教育为主体开展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条件相对比较简单,但学校健康教育要有效地开展起来,并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转化成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却并非易事,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师生员工、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很难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学校卫生工作目标。

因此,学校卫生工作一定要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强化健康教育支持环境的营造,充分利用各种健康教育资源,才能保障学校卫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

3.3 以健康管理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表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另一个是学生的健康保障任务。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工作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而健康管理则是实现学生健康保障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的学校卫生工作中,很多学校常常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保障任务。表现为学校一方面积极地对学生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活动,而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识别、干预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学校卫生工作在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活动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工作,即加强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或降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以完成学校卫生工作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保障两大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均是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概念,学校卫生工作要健康发展,一定要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以健康促进理论指导学校卫生的全面工作,并重点通过健康管理实现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有效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全面促进和提升学生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广泛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普遍存在“重测试而轻服务与管理”,以及缺乏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干预。这也是导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效果不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扭转的重要原因。通过上述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可能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EB/OL][2009-09-25]. moe.省略/edoas/website18/40/info1253859485150640.htm.

[2] 赵彦.我国学校实施学生健康管理新战略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13-16.

[3]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2.

[5]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98-306.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5

20世纪初,科学的性教育在中国兴起,但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性教育才在个别高校以选修课、讲座等形式走进课堂;到了90年代以后,高校(部分)才开设性教育选修课程。笔者认为,性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深广的科学,是一项始于儿童终于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在大学校园里所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等的教育是科学性教育的一部分,即性健康教育。

当前,必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不少研究者把性健康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性生理健康教育,即理解为性病的防治和身体的健康,甚至有的干脆把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对立起来。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存在模糊认识所造成的。

1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要搞清楚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我们必须对相关概念做一个区别与梳理,如性科学、性教育、性健康等。

性科学是以性、、和性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几个科学范畴,是以性生物学、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为四大支柱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复杂的、全面的和综合的理论体系[1]。

性教育是建立在性科学上关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和性发育的教学和研究,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人的性发育、的生理知识,还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规范[2]。性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深广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一项始于儿童终于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完成。而狭义的性教育主要指学校中的性教育,它包括性健康教育、爱情教育、婚姻教育等。

至于性健康教育的概念,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性健康。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一次关于性问题的研究会上,对性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的论述:“所谓健康的性,系融合了有关性的生理面、情绪面、知识面及社会面,亦以此提升人格发展、人际沟通和爱等等。” [3]由此可见,性健康涉及到性生理、性情感、性知识和性社会,并把是否积极增进人际交往和情爱以及是否提升自身人格发展作为性健康的标准。所以我们不能把性健康简单地理解为性生理的健康,事实上,性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性生理健康,还包括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健康,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性健康的最终价值是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性的生理健康是性健康的自然基础,是性别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性生理是指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性的物质结构和生理基础,即生殖系统和要求。生理系统的畸形和病变,的不健全,求的被压抑和过度放纵,都影响人的性生理健康,影响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尊重性的生理活动规律,规范,增强性病、艾滋病的防范意识,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以保护性生理的正常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健全。

性的心理健康是性健康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性别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性的心理现象是以人的生理机能为内在动力,通过人的感官、情绪、思维而获得的性感觉、性知觉、性想象、性情感、性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健康、美好、正常的性心理,如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个体性价值的确认、对爱情的向往、尊严的维护、名誉的珍视、自尊自爱等性心理得到满足,将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而性需要缺失、性心理饥饿、性心理闭锁、玩弄异性、缺乏自尊自爱、自卑沮丧等消极的异常的性心理,则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思想空虚、精神萎靡、人性扭曲和心理变态,若引导不力,就会产生反人性、反伦理、的危害。因此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就是要用社会道德规范人的性心理活动,为人的性心理活动提供是非、善恶、荣辱标准,从而改进人的性心理活动过程和性心理特征,促进健康、积极、美好的性心理活动发展,控制消极、变态、有害的性心理活动的冲击,使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性道德健康是性健康的伦理基础,是性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性道德是指规定人类个体、调节两性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性道德是发生于人们的感情、等私生活领域的意识和规范,是最隐秘、最内在的观念,良好的性道德观是提高个人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把握,升华个人人格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促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爱情和追求幸福生活。我们的性道德应与社会主义主流道德意识相一致,性道德教育应属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在性健康教育中性道德教育不是单一的伦理教育,是集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安全四位一体的教育。它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贯穿在性生理、性心理、性安全教育之中。

另外,为了保证大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健康,还应该进行性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认识性犯罪,防止害,提高性安全意识,增强性病、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性安全、性保护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由于缺乏性安全、性保护而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带来的危害是令人痛心的:受过害的孩子有的终日处于惊吓、惶恐、紧张的精神状态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的身体器官受到了严重创伤,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发育;有的女性小时候受到害而又没得到及时治疗,长大后会导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性冷淡,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还有的因伤害而憎恨异性破罐破摔,从此走上了性报复、性犯罪的道路。凡此种种,不但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和不安定因素。因此,在性健康教育中必须进行性安全、性保护教育,要告诉大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害;还要告诉他们受到不良侵害时,如何寻求帮助,避免更严重的危害。如果缺少了性安全教育,就不能保证性生理的健康、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健康,那么性健康教育就不完善。

由此可知,性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集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安全四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是促进性别人格健康发展的综合教育,它的核心是性道德教育。

2 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要澄清的两个观念问题

2.1 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会教唆大学生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开展起来就一直伴随着这样的呼声:性教育不能进行,会教会学生过早地进行。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的正确性,他们的理由是:大学生不知就不会做,知道了或者知道得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等级越高。正如潘绥铭教授在《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和》中指出的:“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出,对于异性的性心理了解得越多,人际的等级也就越高。相反,越是不了解,人际的等级也就越低。”“一些人完全可以用这个结果来论证:在大学里,尤其在中学里,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展性心理的教育,至少也不能讲解性心理。否则,一定会诱发更多的高等级。”[4]当然,潘绥铭教授这样讲的目的不是赞同这种评价,而是在否定这种观点:

“从学术上讲,了解异性的性心理,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要提前,提到很早很早以前,没有一个工程师是被任命才开始学的;二是要灌输,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因为将来不当工程师就能够免学数学;……这就是一切教育的规律,性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了解异性的性心理又怎么能例外呢?”[5]

笔者认为持这种错误观点的人太小看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大学生是求知欲很强的群体,随着自身身体发育的成熟,思维也积极活跃,本能的性需求加上大量鱼龙混杂信息的涌入,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性信息,因此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而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出格的行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接受了科学的全面的性教育后,并没有刻意地去尝试行为,那种认为了解、掌握性知识会导致大学生抵挡不住性冲动而去实践以获得性经验的观点,是没有客观依据的,是一种主观害怕论[6]。笔者在本学院的性健康教育课前课后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个观点,例如在回答“当你和恋人之间的性冲动被唤起时,是否能控制自己时”,回答能控制的课前为78.9%,课后为84.8%,上升了5个百分点;在回答“当你在恋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性冲动的主要原因时”,选择“与自己的道德规范不符的”课前为40.7%,课后为52%,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错误观念的困扰,部分高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这必然影响到已经开展起来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推广,即使推广起来了也会由于性教育的某些实效性的欠缺而备受冷落。所以要顺利开展并推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就必须消除这种观念。

2.2 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必然减少婚前

这种观念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健康教育的脚步是极其艰难的,要么反对,要么支持了就给予不切实际的希望。这种观点就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

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是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好像只有听之任之,他们幻想有一种教育能减少婚前的发生率,似乎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就是万全之策。但是这又要让一些人失望,因为“开设大学生性教育也并未降低大学生婚前的发生率,且课后‘发生过’婚前的比率还略有增加。” (课前行为的发生率为16%,课后为17.1%)[7]。笔者在本学院调查也是这样:课前行为发生率为32.6%,课后为35.4%。分析认为:在性健康教育课后,更多的同学对性有了科学的理解,更能坦然面对性,敢于直面自己的性生活,甚至也增加了说真话的勇气。“对此,我们要阐明一个观点,开设性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给青少年以性健康之道,让他们自己进行认真的、健康的、负责任的选择,如果因此指望减少青少年的的发生率,我们只会对性教育失望。”“我们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给大学生性健康的指导,提高了大学生的性保护意识,采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保护对方(如果发生行为,采用避孕方法的大学生增加),这就是性健康指导课的最大的实效性。”[7]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等性问题,在性的方面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避免影响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和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通过性健康的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性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辨别力、选择力和鉴赏力,培养自身健全完整的人格,使大学生获得幸福的人生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应该是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一厢情愿希望减少婚前的发生率。

3 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全面推进性健康教育并把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任重道远。相应地,性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以更高的定位来思考性健康教育问题。

3.1 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利益需求呈多样化,如何把人的价值和性的发展需要整合起来,进行合理调适,朝着和谐方向前进,是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性健康教育只有直面现实,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性健康教育把提高人的性道德素质和性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进行性健康教育怎样指导大学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性道德、性法律观,怎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始终要作为一个难点认真研究和逐步完善。另外,性健康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性健康教育在部分高校的开展,是与开明人士的努力并遇着开明的领导分不开的,在许多高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高校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继续努力。

3.2 研究方法取向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照现实、立足于现实是性健康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性健康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能够使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携手,共同探讨理论与操作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性健康教育要向纵深发展和不断深化,作为理论研究者,不能只用哲学思辨的方式研究,还需要回到实践去发现性健康教育的机制与规律。一线教师是重要的发现者和经验提炼者,同时也是将思想理论用到实践中去的中介者。因此,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携手互动,共同探讨性健康教育问题,才能真正推动性健康教育的进程。

从目前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研究者和实施者都需要广博的知识背景,提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单靠教师本身解决不了性健康教育的问题。同样,单纯的教育学研究也不足以构建性健康教育理论。当前亟待开展性心理学、性教育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等多学科在性健康教育问题上的对话和交流。

3.3 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性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为在我国全面推行性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

在中国的人文背景下,要从事“性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所有任课老师的人格素质要求都极高:既要求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必须打破自身对性的“神秘感”和“耻辱感”,还要以科学的态度,老老实实地从头开始艰苦的、古今中外关于性的生理、心理、文化、历史、审美、道德、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可见性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关键在于师资的不足,就是在四川省内已经开设性健康教育的院校,大学生学习该课程踊跃,却缺乏能胜任此课程的教师,其中除了观念上的障碍,还存在知识和方法的不足,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担任此课程的教学。因此,师资的培训是推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关键。尽管从2004年起,成都电子高专胡珍教授就承担了四川省卫生厅继续教育改革项目“四川省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及师资培训”的任务,对省内部分高校及中学性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培训,但仍然不能满足师资队伍在更大范围的需要。为了完成这支庞大的队伍的培训,需要先培训一些骨干,然后由骨干再去培训一线教师,从而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4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

在大学校园里,一部分同学或对有不良反应、或失恋后感情不能自拔、或无法应对恋人的性要求、或遇到害而难以启齿等性心理的问题与困惑,要解除这些问题与困惑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对话,以此来有效缓解性心理矛盾,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相反,如不及时指导,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可见性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是紧密联系的,两者都不可偏废。

在实践中,性健康教育任课教师所接待的心理个案咨询中80%以上,涉及到大学生因性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有的学生得到了老师非常尊重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走出了性压抑、性扭曲和性绝望的困境,为一些心理危机事件起到了很好的事前干预作用。所以需要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两个方面联手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3.5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阶段,如能通过性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在性问题上应该遵守哪些准则和规范,应该培养哪些优良品质和防止哪些不良倾向,使他们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善于帮助异性、自尊自爱等优良品质,从而为他们将来正常健康的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只有我们性健康的课堂教育和心理咨询已经能够为大学生最无助的性问题“传道、授业、解惑”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真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真正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的“以人为本,学生为先”的宗旨。

可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和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好比鸟之两翼,只有同时扇动才能飞得又高又远。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单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难以解决的,只有将性健康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晓辉.性科学概论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2 梁燕芳,徐作英.大学性教育两个基本问题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6.

3 晏涵文.性教育[M].转引自:严明,董珊主编.大学生性健康教程[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175.

4、5 潘绥铭.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49、250.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6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1-03

Abstract:With the respective statement of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courses as to the definitions of sports and health, this article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is article deeply studied school sports, social sports and universities competitive sports,discussing and exploring the questions as to how sports is combined with health, what questions sports can really solve in health, and how sports improves health.

Key words: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sports; three-dimension outlook

1 前 言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与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目前的两大热点问题。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断发展,健康内涵的逐步深化,体育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大众体育实施战略以及“奥运争光计划”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向提出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 体育与健康自身的形成发展问题

要想清楚地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必须先从两者本身的问题开始入手,弄清两者各自内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对其本质联系揭示的前提。

2.1 “体育”本身的一些问题

“体育”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和起源在学术界上没有什么争论,都认为是一百年前从日本传入的。问题是随着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体育”一词的内涵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变化,主要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体育界出现了两种态度:对体育总概念的肯定和对体育总概念的否定。所以不同的社会体育群体和个体对“体育”均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韩丹将体育理解归纳为五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体育”作为总概括性的总概念;第二是指教育领域同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第三是指竞技体育;第四是指大众体育;第五是指人们各种自娱性身体活动。[1]

然而在当今对体育总概念持否定态度的已是少数,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整体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绝不是人们的臆想,而是体育这一复杂社会文化活动的客观存在。不管体育社会形态或结构如何,他们各自的特性都寓于共性之中,这个共性就是他的总概念。[2][3]

体育的总概念观点的认同必然要对体育领域的划分进行科学的讨论,至于体育被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大类的现状来说,其分法的确有着不妥之处。我国学者任海早在1989年就提出这种分法不符合逻辑分类的原则。首先不符合“同一标准”的原则;其次是“子项相容”的错误;还有就是“没有穷尽整个体育的外延”。任海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要按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对体育进行重新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对体育的分类能完全达到以上标准的。当前体育的三分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的前提下笔者也很赞同熊斗寅同志的观点:将竞技体育成为“高水平竞技体育”用来区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竞技体育成分。[3]这样更有利于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审视。

2.2 健康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当前健康概念的三维健康观,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乡镇中学的初中生们都能异口同声的将三维健康观的内容说出来,这也能看出我国实施“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

健康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这体现出“健康”的进步性与完善性;另外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健康有着不相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健康标准,这体现出“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疾病观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本体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自然科学疾病观。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也随着疾病关的发展不断深化,远古时代由于本体疾病观的影响,人们认为疾病是由鬼神等主宰,即健康是由鬼神决定的,人类无法抗争,特别是传染病的几次大肆虐更加剧了人们的这种认识。近代社会生产力开始飞速发展,解剖学和生理生物科学已经形成,但对疾病的原因还是无法揭示。由于受到“人是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的影响,认为健康就像机器正常运转,保护健康就想保护机器,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无病)就是健康。19世纪末,自然科学疾病观的形成,认为疾病是由单一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这个时代认为健康就是保持病原微生物、人体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这种健康的概念只涵盖了自然因素,忽视了疾病的多元病因。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的日趋成熟和社会生态学观点的提出,人们认识到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认识到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使健康的概念延伸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行为,逐步形成了综合性协调发展的健康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将人类几千年对疾病、自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高度概括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至今最为普遍,可认度最高的健康概念。[4]

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同,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由于这两个维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具有阶级性并为某特定的阶级服务,所以在针对某些健康指标是不可能有完全的统一标准。如一般人的特质焦虑问题,对待同性恋问题、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问题由于受主观性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非常的难于确定。

人类健康概念是动态发展的,健康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理想目标,由于健康概念的三维性,使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受到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当然我国所提倡的一系列健康政策中健康的含义必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体育与健康的结合也是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对于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及如何在体育中促进健康等问题,都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促进健康”这些较为肤浅的认识上,应该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笔者认为,不能流于表面判定,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笼统的概括在学术上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必须对他们之间有一个较为细致的分析。基于我国体育概念等问题本身的缺憾,现阶段要分别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只能是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三个方面讨论。

3.1 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后,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着重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也不得不经历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无疑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传统的学校体育,其自身的体育观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它的问题不只是在于只重身体,不重或不顾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还在于自己在实践中,用“强身”取代了“健身”,用“竞技”遮掩了“体育教育”。这样导致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出现: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过程技术化、体育教学组织的一体化,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化。[5]很明显,这样的学校体育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也不可能达到目前健康的三维观标准,只能对学生的生理指标有些影响,但积极的作用却很不明显。

现在,学校体育以健康为理念,以健康的标准出发,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都做出了针对性的改革,通过体育课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化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个科学的健身手段。改革后的学校体育在理论上是完全符合促进学生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但终究还没有完全被实践证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正确,意义深远,但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3.2 大众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6]从这一定义来看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人民大众健康。体育的本质特点是身体活动,它对人的作用也是在人的生理技能变化上,有人说体育对人的心理影响也很大,也能促进社会适应性,但这不是体育的本质作用,其他的社会活动也同样能起到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作用。这提示我们科学的锻炼方法对大众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要使社会体育对大众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必须加强大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动机、体育价值观等。总的来说社会体育对参与者的健康来说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健康促进功能的前提是“科学性”,据调查中国沿海城市居民有90%的体育爱好者不知道什么是“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7]

通过目前的调查提示,我国社会体育对大众的健康功能效果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社会体育还没有体现出健康人民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严重不足、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的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之中、社会体育辅导员严重不足、大众体育健身的科学性极低。另外,我国体育场地开放率很低。有人对北京海淀区一个社区体育场地进行调查,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社区,真正属于居民锻炼身体的体育场地总面积为798m2,人均0.08%,这意味着在社区范围内几乎所有的社区居民都无法参加体育锻炼。

据1998年《中国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我国有4.2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31.4%,在4.2亿体育人口中也不乏体育锻炼方法不科学无法起到健康效果的人群,这一事实可以从我国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得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非常匮乏。在德国,人口8000万大约每40人就有一名体育辅导员,全国共有200万辅导员。在我国人口13亿,目前我国所有的体育工作者也就12万人,如果我国要达到德国体育指导员的水平保守的说也需要半个世纪之久。[7]

在我国社会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是相互促进的,社会体育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上讲我国的社会体育还没有体现出它的健康功能,这与我国基本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有待于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此状况及时的做出调整。

3.3 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争议很大,目前我国学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水平竞技体育可以对运动员造成大量的运动损伤,运动员的平局寿命低于正常人,这足以说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不能“增强体质”,[8]而且对健康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这种观点所说的事实的确有说服力,也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一观点,通过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任玉衡等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得出:6810名运动员中伤病者有4049名,患病率为59.46%;急性损伤占21.10%;急性转慢性损伤占45.95%,慢性损伤占32.95%;共查出317种创伤,6699例,人均0.98处损伤。[9]

由于健康的判定是定性的,目前还无法将健康指标量化,定量的判定健康。所以另一些学者否认高水平竞技体育对竞技参与者有消极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体质上”的质疑。如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的毕世明在针对目前有人总是否认体育总概念时提出:“虽然竞技体育给身体带来损伤,但身体教育就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吗?也会。不过是多少而已。很明显,不能因为竞技体育带来较多的身体伤害就否认它的增强体质的作用。” [3]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熊斗寅认为:“从体育的功能角度来讲,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教育、健身、娱乐,无论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高水平竞技体育都包含这三个因素,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2]无疑他的观点也认为高水平竞技体育也有健身的本质功能。

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在于:专业运动员必须在高水平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下掌握高难度运动技术,要赢得比赛也离不开高水平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另外,某些运动损伤只能影响体质的某些指标或某个指标,而运动员的其他生理指标要大大优于常人。而对这两种体质状况的优劣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田麦久对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态度是:运动损伤和运动疾病是现代竞技体育给竞技选手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本质上可以认同为煤矿,纺织等专业工人的职业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参与者而言确实是增进人类健康的主体目标相悖,但着眼与社会整体,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1]

高水平竞技体育是服务于全社会整体健康的,他具有极强的促进健康功能,但他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促进人类健康的运行机制不同,具有间接性和推动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健康功能是以运动员自身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全人类的健康。我们也能看出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一项社会活动的影响能大于奥运会的影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标对运动员个体或某群体来说是获胜、提高竞技水平,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归根到底的目标还是为了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

4 总 结

4.1 体育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关系,这是由于他们各自概念不断的发展所决定的。对体育应该有一个总体概念并在考虑体育与健康关系时应该具体的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在健康的判定上要根据 “三维健康观”的三维指标判定。

4.2 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健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使学校体育从传统学校体育的误区中走出,理论上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4.3 社会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并对大众心理、社会适应性有的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根据我国目前社会体育现状,社会体育实际的健康功能却不明显,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体育场地严重短缺、体育指导员非常匮乏,人民大众享受体育锻炼的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在实践和整个社会上讲我国还没有收到社会体育带来的健康功效。

4.4 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他为竞技运动参与者自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运动创伤和运动疾病,但他以竞技体育运动参与者的牺牲为代价换取了全人类的健康。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标对于运动员自身是获胜、提高竞技水平,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丹.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1,(1):20-23.

[2] 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2):8-12.

[3] 毕世明.在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体育”总概念不能否定[J],体育文化导刊,2004,(6):17-19.

[4] 扬忠伟.人类健康概念解读[J],体育学刊,2004,(1):132-134.

[5] 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29-33.

[6] 卢元镇.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4-216.

[7] 张华达.体育促进健康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0,(6):44-45.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7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首先,本书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全书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与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十二章,它们全面系统地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基本内容。其次,本书十分注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例如书中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等问题均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有的甚至多达二十种观点,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再次,本书重点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过程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的方法与步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与运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式与方法等专题与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得本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体系严整,建构合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注重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之路。作者在深入考察和探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心提炼和概括,不拘泥于微观和具体,突出宏观和整体,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性质、历史与发展、目标任务与原则、内容、途径与方式、技术手段、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规范、伦理与督导等线索展开。与此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当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 以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为主线, 在事实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及其解决和超越策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并探索实践之路时,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具体的实践中开创了一条创新之路,是一本体现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著作。本书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然而本书的出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探索和创新,作者一方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9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是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传统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无疑为培养高等健康管理技能型人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1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1合理利用授课学时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三年制高职学生,他们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健康管理概论只有60学时。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避免有限的授课学时被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也可以避免因理论教学在前、实践教学在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理论知识遗忘,上实践课时教师不得不对理论内容进行复习,既造成了教学内容重复,又浪费了有限的授课学时,进而影响教学效率。1.2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内化程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教学侧重于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解,实践教学侧重于学生健康管理基本技能与岗位意识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不仅可以解决理论实践分离造成的教学内容脱节、影响学生探索精神培养的问题,还可以在课堂上同时完成“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以及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非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简单、直接的组合,而是将健康管理概论的理论教学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验证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解释实践结果。2.1分析健康管理职业能力,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常规的健康管理概论教学按照教材章节安排进行内容讲解,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联系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为了加强健康管理概论课程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联系,可以根据健康管理职业能力打破章节限制,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包括6个学习任务:健康管理的认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健康状况的评估,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和咨询指导,健康管理评价,健康管理知识拓展。模块化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健康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了解。2.2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设计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载体是教学设计的转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健康管理案例分析和其他健康管理岗位任务,并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际健康管理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工作技巧,并能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3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2.3.1认真分析学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式学习、实践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如典型健康案例、典型教学视频、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等。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实施教学,以“学生该如何理解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如何正确进行健康管理实施,如何应用健康管理知识更好地服务健康管理对象”来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使教与学更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进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3.2准确把握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模式。以“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课堂教学实施为例,教材的内容编排次序为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意义、任务、流程和方法。认真研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发现,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次序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实际不能很好地对接,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方法、流程及意义。授课过程中以健康案例分析为引领,讲授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概念后,给出案例:患者,男性,18岁,大学生,因左下肢肿胀、麻木一天就诊;就诊前,患者连续六十多小时玩网络游戏,长时间保持静坐不动状态,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说出作为健康管理人员应为该案例中的大学生提供哪些健康服务,从而确定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具体任务。之后请学生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的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方法,画出对案例中大学生进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工作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学重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突显出来,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健康管理理论知识,还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健康管理对象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在课堂内的直接内化吸收,强化了课程与工作岗位的联系。2.4学知识,长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除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手脑并用,提高了专业素养及沟通、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典型健康案例和岗位工作任务来创设情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王艳霞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例10

1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Wll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川图。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来自两方面的激励和支持: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专业自身的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1.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常处于紧张无序的脑力劳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广东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有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1乃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而剩下约7/l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数据意味着高校教师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旦因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或心理创伤,营养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导致某种严重疾病发生。如果这样,不但妨碍了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妨碍了整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最后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特点,如心血管疾病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从30岁开始就已经有明显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等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2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酒。

3.3作息指导:不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短期过度劳累,保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注意调整工作、锻炼、休息与睡眠的关系。

3.4用药指导:应经常告戒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程序(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z]: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方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论的重要性

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与通力合作。而护士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健康,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两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