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消防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03

消防专业论文

消防专业论文例1

1.1教材建设

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积极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着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体系。在新教材编写上注意易教易学、深浅适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三基三新”(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内容,并在教材中设置一定的典型案例、讨论题、分析和思考题。

1.2多媒体教学

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促进交互式教学;易于补充和提高。

1.3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实验课教学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系统的构造和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然后由同学们提出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1.4加强实践环节

消防工程实习基地建在徐州、无锡、苏州、杭州、厦门等城市。实习分为三个环节,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环节与教学紧密结合,针对性强,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较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效果。

1.5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选择徐州国际饭店,徐州金鹰国际商厦、徐州金地商都等大型公共建筑作为蓝本,进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加强消防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1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消防工程本科教学相应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从事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师资队伍。

2.2培养方式

采用“下现场”、“上学历”、“引进来”、“导师制”等多种途径建设师资队伍,为消防工程专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现有师资和拟引进师资我们拟采用“导师制”、“国内外进修”和“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以尽快适应本专业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

2.3聘请兼职教授

根据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中国矿业大学已聘请了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高水平研究人员作兼职教授,定期来校作有关专题报告,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3结论

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现场实践动手能力较欠缺等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10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采取大类招生,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种课程安排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

消防专业论文例2

消防高等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较差,部分消防高等院校只偏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力度、深度不够。在教材的选择上,个别院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教材或编写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1.对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够重视。目前,在全国为数不多的消防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被设置为选修课或者考查课,一些消防相关专业甚至没有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消防高等院校对应用文写作不重视,学生也片面地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了,专业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要,因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存在非常尴尬,教学开展难度较大,实践教学难度更大。

2.教材针对性较差,整体难度偏难。目前,消防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适用的教材较少,多数院校均采用以公文写作为主体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写教材。这些教材的针对性较差,整体难度偏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用教材内容有些过于陈旧、缺乏新意,有些理论性较强,不能满足消防高等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写作需求;二是内容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为主体,涵盖了条例规定了全部文种,内容过于全面,不能结合学生将来工作实际需求,没有突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性工作的需要,导致教学难度较大,针对性较差。

3.缺乏双师素质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当前,多数消防高等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均来缘于地方普通高校中文或相近专业,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院校任教,没有行政公文工作经验,对应用文写作工作理论掌握不够深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理论教学上,不能满足消防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需要。

4.学生的文化基础不高,学习兴趣低,操作能力差。消防高等院校的生源多数为基层部队士兵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写作能力偏低。入学前,他们主要从事灭火救援和执勤训练工作,长期远离学校教育教学,对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理论性和格式化比较强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易造成满堂灌情况的发展。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多读多写多练,往往想着应付了事。

二、消防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对策分析

1.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消防高等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消防部队管理工作,工作性质的军事性、行政性,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需要倾向于工作中经常使用、行政性较强的公文文种,如:命令(令)、决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等,而行政性较弱、工作中使用频率较小的文种,如决议、公报、公告、议案等。只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才起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在教学中进一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

2.编写适合学生学情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教学活动依靠教材进行展开,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也不例外。一本优秀的教材既要能够讲清学科知识,还要能够明确教学目的,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当前,消防高等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最迫切的是编写一部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材。这本教材,不能贪大求全,要求写作学科的知识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消防专业论文例3

随着消防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对于从业人员职业化程度要求日趋严格,这也对消防部队院校职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学科教育也在消防部队院校教育中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其他学科与技术联系紧密,对于消防高等专科院校而言,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消防院校物理教育中,如何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切入点,提升物理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火灾险情事件频发,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与抢险救灾工作迎来更大的挑战。消防行业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消防院校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消防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也是消防职业的基础前提条件。消防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危化品处置、火灾扑救、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理论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职业技能的高低。而此类专业知识与物理学学科联系尤为紧密,例如火灾现场光线变化、浓烟流动情况,建筑物坍塌各部分支撑以及受力情况等,都需要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与处理,物理知识在灭火救灾方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消防人才的培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对职业院校教学安排也有着明确规定,要求职业院校应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能力培养,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消防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有限,所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也比较复杂,且消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消防工程技术、火灾科学、消防装备领域等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再加上火灾源头与形式的日益复杂化,给消防人员掌握新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消防院校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与技能,为其后续职业发展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消防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消防院校物理教育有着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与大纲,现用教材基础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与全面,但消防专业设施配置相对较少,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仅靠实验室无法让学生学习到较规范的操作程序,更无法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消防工作当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动手能力的项目较少。消防院校学生多为基层部队士兵,过于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其学习应用。具体来讲,当前消防部队院校所用物理教材为《简明物理学教程》,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而与消防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总体占比较少,少数知识点同消防专业教学也缺乏有效结合,职业针对性表现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对物理知识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认知不清,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随意与应付的心态,甚至产生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再加上物理教学职业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来看,当前仍然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过于注重规范化,强调概念认知,较少组织引导学生展开物理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是对物理概念进行死记,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实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以及人文理念的灌输也显得欠缺。总体来看,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同其他课程的关联以及对学生后续职业成长发展的关注。而在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也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即消防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不足。

三、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更新教学目标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应当从理论知识传授转为提升学生学习方法能力上来。学生在部队院校的学习时间有限,仅凭课本上知识的学习也远远不够用。因而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升其物理自学能力。消防部队院校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基层专业消防指挥人才,因而其物理教学目标应具备以下几点:结合生活中以及消防工作中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应用,导入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确物理学习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锻炼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技能。具体来讲,应注重物理学科学习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加强物理与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衔接,促进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提升课程专业性。有效发挥物理学文化思想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加强对我国尖端科技成果、物理成就等相关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其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学生实践情感与实践观念,培养其刻苦钻研的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需要转变知识获取为主的理念,消防院校物理学习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的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专业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

(二)完善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就必须要让物理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职业工作与生活实际,尤其是融入与消防工作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当中感受物理,进而提升自身消防职业能力。教材中内容有限,且无法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从实际消防工作出发,适当将教学从书本转移到课外,摆脱传统纯理论知识教学问题,与消防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具体可将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构,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搭配,使其与其他科目教学目标融合,进一步展现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需要注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注重均衡教育;加强工程技术以及生活中等物理知识与现象的介绍,积极导入物理基础理论,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消防职业中的重要性;适当向学生介绍新设备、新科技等,紧密结合消防科学技术发展更新动态以及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实际需求。促进消防专业与物理知识联系,关注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如物理力学知识在处理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等救援抢险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电路知识在火灾成因分析以及电器火灾引发的人为因素分析;物理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将物理知识教学内容延伸到同消防职业以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

(三)丰富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需采取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参与以及体验的机会,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教学上需摒弃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模式,不能过于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不可偏向知识理论的难度,而是需要由消防学生的兴趣入手,由具体形象的事例出发,与消防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不应过于追求学生物理考试成绩,而需要立足学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结合各类消防装备与消防器材,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演示,提升物理课堂感染力。例如可在教学中积极寻找切入点,将消防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与实践,例如将教材中的振动与波动知识同地震救援抢险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设计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地震灾害事故发生后的抢险预案;将动力学知识与交通事故救援工作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多发路段事故频发因素,并分析总结具体措施。此外也应加强投入,使消防物理教学跟上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教学需求,建立起灭火实验室、喷淋实验室、灭火训练基地等。

(四)优化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能够有效强化消防指挥作战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准备设备器材,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操作并完成,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总结报告,物理实验进行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消防救灾工作:有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实施阶段,并进行最后的经验总结。日常教学中结合大量具备职业针对性的物理实验,并且加强同后续业务训练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物理实验虽然灵活但极为严谨,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严格把握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培养发散而又理性的思维,务实严谨的实验作风,这对于未来消防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利用实验学习也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将步入基层的消防工作,火灾救援等工作中需要全体指战员积极配合。实验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实验设置,渗透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配合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部队院校承担着培养消防专业人员的重要责任。随着消防行业的不断发展,消防院校需更为重视消防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物理这一基础性科目的教学而言,应具体结合消防专业学科领域特征,渗透职业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消防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职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更具创造性的消防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宏伟.公安消防指挥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和教学模式构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03):10-13

消防专业论文例4

(修改草案)

(拟提交第二届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第一条:XX市消防协会(简称协会),英文名称为XX

an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缩写LFPA,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全市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群众团体。

第二条:本协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法令、政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市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以及热心于消防事业人员,面向经济建设,繁荣和发展消防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三条:协会受业务主管单位XX市公安消防支队的领导,接受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接受吉林省消防协会的业务指导。

协会设法人代表。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四条:消防协会工作范围

1、开展消防业务,消防学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

2、出版消防学术和科普刊物、资料,普及消防科学知识;

3、发展同国内外消防学术组织、团体、个人的友好联系,进行消防业务和消防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同各科学学术、团体的合作;

4、接受委托承担或参与消防科技项目的评估和火灾隐患的判定,消防设施、消防电气检测服务,消防技术服务,消防法律咨询,消防科技成果的鉴定和有关消防法规,技术标准的编写、修改。举办消防产品展销会,消防技术交流会、报告会以及各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等;

5、向党和政府反映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6、交流消防科技情报信息、推广先进消防技术、为经济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和消防科技发展进行决策与技术咨询和服务。

7、积极进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消防法律咨询服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协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六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个人会员代表、团体会员代表和上届理事会组成,每四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行。代表名额分配及产生办法由上届理事会决定。

第七条:会员代表大会职责

1、制定工作方针,任务和工作规则;

2、审查理事会工作报告;

3、制定、修改协会章程;

4、选举新的理事成员。

第八条:理事会是协会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经过充分协商选举产生。理事会工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理事会成员每届更新不少于三分之一。理事会的职责是:

1、执行委员代表大会决议;

2、制定协会工作计划,审查协会工作报告;

3、领导协会所属机构开展活动;

4、审查协会经费收支情况;

5、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表彰协会工作积极分子;

6、审批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7、总结协会工作向下届会员代表大会提交报告和建议;

8、筹备召开下届会员代表大会。

第九条:常务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责。

常务理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理事及常务理事若干人组成。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十条:协会设秘书长1人。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主持协会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协会下设消防法律咨询委员会、消防学术交流委员会、消防技术服务委员会、消防培训教育委员会、消防设施与电气检测服务委员会。各机构设主任一名、成员若干。主任由秘书长提名,经常务理事会聘任。

第四章

第十二条: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团体会员。

第十三条:个人会员。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并承认协会章程,由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或本协会一名会员介绍,经协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均可作为个人会员。

1、助理工程师或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的消防工程技术人员;

2、具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的消防工作者;

3、热心和支持协会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

第十四条:团体会员。凡专业消防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管理部门和大、专院校,以及其他专业学(协)会所在的消防有关的科学技术组织,承认本协会章程。自愿申请,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均可作为团体会员。

第十五条:个人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个人会员的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参加协会组织的有关活动;

(3)在协会刊物上和科普作品;

(4)对协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2、个人会员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的决议;

(2)参加和支持协会的各项活动;

(3)研究、探讨消防工作中的学术问题;

(4)积极为协会撰写、翻译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做学术报告和科普讲座;

(5)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第十六条:团体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团体会员的权利

(1)团体会员的代表在协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优先参加协会的有关活动;

(3)优先取得协会的有关学术资料;

(4)优先利用协会刊物进行有关业务宣传;

(5)可要求协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服务;

(6)可要求协会协助举办培训班等活动。

2、团体会员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协助协会开展消防学术和消防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活动;

(3)按期缴纳会费。

第十七条:会员入会须按本章程有关规定办理入会手续。经批准后,由协会颁发会员证、会徽。会员有退会自由。

第十八条:凡触犯刑律和严重违反协会章程者经常务理事会决定,取消其会籍。会员被剥夺公民权,其会籍自然撤销。

第五章

第十九条:协会的学术活动,编制科普资料以及日常业务活动的经费来源:

1、消防事业费中列支;

2、挂靠单位拨款;

3、在核准后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技术服务的收入;

4、团体会员缴纳会费;

5、接受组织、团体或个人的捐赠;

6、其它收入。

第二十条:经费管理

施行协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在市公安消防支队后勤处设专用账户,并配备专业财会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和各项财会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

第六章

消防专业论文例5

 

1发展消防中介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发展消防中介组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中介组织的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中介机构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发展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消防职能转变,需要以消防中介组织为载体,通过消防中介组织推动社会的消防自我管理能力转变,形成一个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 

1.2发展消防中介组织是社会化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 

消防部门对各社会单位、场所承担建筑审核、消防验收、开业前检查、监督抽查、专项治理、宣传培训等业务,但是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管理是宏观性和强制性,而且不能面面俱到、事事俱细。消防工作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千家万户,这就需要消防部门把不具备宏观性及强制性的职能向社会及市场转化,充分发挥消防中介组织的作用,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以减轻公安消防机构的负担,这样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有限警力,还能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1.3发展消防中介组织是适应消防管理发展进程的要求 

消防工作涉及的专业面广,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材料、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使消防管理日趋复杂,要让所有消防监督人员全部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对一些复杂的消防管理,消防监督人员是力不从心。合理的管理模式应是由专业设计和咨询机构等中介组织出具专题论证报告,消防机构组织资深专家进行判断讨论,最后由消防机构进行裁决判定,使消防监督部门从事务的直接参与者变为名副其实的审核者,从而提高消防监督的透明度、公正性。 

2 我国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 

2.1 发挥管理职能的各类消防协会 

消防协会站在公正立场上,不受自身利益驱动,处理消防行业层面公共事务,属于非营利性的消防中介组织。如中国消防协会和各省市的消防协会,还有全国商业消防协会、石油化工消防协会等行业消防协会。这些协会通过开展各种消防业务、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普及宣传消防知识等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具有公证性质的技术鉴定组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建立和发展了具有公证性质的消防中介组织,如:在公安部所属的天津、上海、沈阳和四川等四个消防科研所内设立的国家消防技术检测中心,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火灾原因鉴定中心(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以及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等,使消防事业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国际化。 

2.3 从事检测服务的消防中介组织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不端增多,建筑消防设施安装、施工企业大量出现,应运而生的大量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公安部出台了《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各地相继建立了相应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组织、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企业等消防中介组织,全国消防检测中介组织的数量大大增加。 

3 消防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消防中介组织发展缺乏规范性 

相对市场需求,消防中介组织规模小、不系统、服务种类少,在很多方面还不规范,这就抑制了消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用于规范消防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消防中介组织的建立主要依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而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消防中介组织的性质、责任以及与公安消防机构的关系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消防中介组织的运行以及对消防中介组织的监管缺乏法律依据,导致消防中介组织管理混乱。 

3.2 消防中介组织服务范围数量少 

目前我国消防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主要是消防产品生产的认证、产品的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以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其他业务开展得很少,很多时候是商家举着钱,却找不到需要的服务。对于已经开展的服务项目,其消防中介组织的数量也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消防事业发展的要求。很多项目都是独家经营,没有任何竞争机制,必将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收费一口价等问题的出现。 

3.3 消防中介组织人员培训机制差 

消防中介组织的业务技术性很强,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要求很高,而我国目前一部分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其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降低了消防中介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制约了技术服务范围的拓展。 

4 发展消防中介组织的思考和建议 

4.1 加强立法,确保消防中介组织有序发展 

根据市场经济和消防事业发展的要求,加强立法,制定消防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明确其性质、地位、职责、条件、服务范围和权利义务等一系列内容,使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要对《消防法》、《消防条例》、各种相关规章进行完善,形成较完备的消防法规体系。确保消防中介组织的执业向独立、客观、公正和专业服务的方向上发展。 

4.2 建立机制,发挥消防中介行业协会作用 

自律管理是消防中介组织走向成熟的标志。要充分发挥消防行业协会的作用,明确消防行业协会对相关消防中介组织具有行业管理职能,授权进行技术资格评价和认定等,以强化其权威性。由消防协会把好消防中介组织的入口关,对消防中介组织进行资质审查,规定消防中介组织的类型以及各种消防中介组织成立的资金及人员构成必备条件等硬指标。消防协会要积极指导消防中介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使消防中介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 

4.3 强化培训,提高消防中介从业人员素质 

消防专业论文例6

思想性,是一份期刊立足的制高点。实践证明,思想性强的杂志凭借其展现出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形成独具优势的传播亮点,赢得读者较高的接受度和亲和性。基于此,《楚天消防》在思想性方面始终把握好“三个度”:

办刊理念有思想深度。“凝聚智慧,播种平安”是《楚天消防》改版初期确定的办刊理念。这一理念指导我们,广泛团结专家学者、行家里手,集思广益地把《楚天消防》办成在湖北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专业品牌杂志,力争专业人必须看,普通人喜欢看。并规划了与这一办刊理念相适应的五大版块、20多个栏目,使宣传内容紧扣消防主题,力求做到传播专业系统、版式清新明丽、格调雅俗共赏。尤其是每期的专题报道,版面大、视角新、资讯多,成功展现了采编工作者“凝聚智慧,播种平安”的执行能力与思想深度。

社会履责有思想高度。《楚天消防》之所以改版,就是为了更好地担负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在策划、组稿、编排及发行工作中,重点强化“三个担当”:一是担当起“喉舌”的政治责任——我们通过“时政”版块的组合信息,让社会各界通过这个窗口,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担当起“教化”的社会责任——我们通过“人物”版块的先进事迹人物报道,不断影响群众价值取向,鼓舞大家争做消防志愿者,积极主动成为消防安全工作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如2012第六期“人物”版,专题报道了以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为首的90后消防志愿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三是担当起“监督”的导向责任——《楚天消防》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着眼大局、聚焦热点,发挥舆论的监督职能,讴歌真善美、鞭笞丑恶差,保持正确导向。

经营运作有思想力度。《楚天消防》按照市场规律办刊,主要突出“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拓展杂志覆盖面,争取更多的专业读者群。改版运营后,通过与消防龙头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利用杂志平台优势服务企业,取得了合作双赢的目的。2012年本刊实现盈利达300万元,为改版前的三倍多。同时,紧跟信息时展步伐,创办“楚天消防网”,实现网刊互动、资源共享。网站年点击量由合并前的3万人次,增加到118万多人次。二是大力开展活动,扩大社会影响面。2011年是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我们以此为契机在清明节期间策划举办了“公祭百年消防英雄”活动。省市领导、英烈家属代表、各界群众共千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先后有近15万人次在网上向消防英雄献花,8位不愿留姓名的社会人士争相捐款10来万元。同年,我们执行了中国消防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消防电视短片大赛”活动,收到全国400多部优秀消防电视短片,获得了免费在楚天消防网的转播权。2012年协助湖北省消防总队承办了“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大会”, 加快了刊物走向全国的步伐。三是极力创新消防文化。201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4次“红门雅集”品牌活动,先后有6位将军书画家、全国消防文艺精英和湖北文艺大家200余人参与,共创作书画、摄影作品1200余幅,深受基层消防部队欢迎。近两年来,我们还协助公安部消防局编撰了《在光辉旗帜下——新中国消防事业发展成就图册》、《最美消防员》报告文学集,出版了《防火减灾宝典》、《青春的光芒——王锟烈士画传》、《消防文化科普挂历》等多部图书,为消防文化呐喊、立传。

二、凸显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楚天消防》之所以能在改版不长时间里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是因为她十分注重宣传内容与宣传形式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图说消防”的独特办刊风格,还凸显了与此相应的办刊艺术的系统性。

我们把“淡雅、大气”的基调,贯穿到封面、栏目、版式等视觉要素的设计中, 巧妙凸显刊物视觉系统性。如,2012年每期的“卷首诗词”,每一首都紧扣消防部队、消防工作主题,紧贴时代脉搏、时政敏感话题,严格按照相关词牌的韵律要求来表述,并请多位地方和部队著名书法家书写,尔后从中选出一个字,套红印到封面上,“一字独大”,特别醒目,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消防专业刊物的特征。一年下来,12个字,组成一副与消防有关的佳对:“龙吟雅道献瑞,虎跃雄风呈祥”。2013年,封面主打“金石文化”,每期紧扣当月宣传内容来提炼主题词,并将其篆刻成印章,使封面视觉更新颖、更具表现力。我们把诗词、书法、篆刻、绘画等文艺元素始终有机地融于宣传内容中,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题报道,其审美娱悦浸入读者心中。

《楚天消防》力求在宣传形式和报道内容上出新出彩。如:在报道消防信息性新闻时,开辟“微博消防”栏目,采用“短平快”形式突出信息量;报道国际国内的重大灾情时,每期在“灾情月读”栏目中安排4个版面,以一灾情、一图片、一句话的形式传递灾情信息;在宣传防火减灾知识时,采用科普漫画形式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和防火灭火常识;在揭示热点重点问题时,采用专题报道的形式,深度解析群众关心的诸多疑点。比如,《火吞孤儿,兰考烧心》表现手法与众不同、构思谋篇独辟蹊径,责问中蕴含着理性思考。同样的重大火灾专题《巴西大火 狂欢烧出惨烈悲剧》,既有案例分析、警示思考,又有简短评论、专家解读,还有相关链接、编后寄语等。这样的深度报道刊发后,对读者震动很大,教育很深。

我们深知,专业性期刊以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见长,要确保宣传报道的系统性。改版以来,我们每一期报道的重点内容,都经过认真策划、精心安排。比如《2011“年度汉字”盘点消防》,37个版面,紧紧围绕“亮微救秀灾”五个字,图文参半,全方位回顾展示了过去一年国内外消防大事,给人一种透视万里、一览无余之感。《2012龙年那些撼动人心的消防事儿》,图文并茂地盘点了最给力的消防隐患大整治事件、最新潮的消防微博秀案、最美丽的消防英雄人物、最伤痛的国内外重大火灾事故,既显大气,又见系统。在策划上保证报道系统性的同时,还注重通过专题和言论来深化报道的系统性。如,《三米限高 消防车咋过高架桥》一文,从道路设施“三米限高”栏杆入手,通过大量调查,反映了大型消防车无法通过“三米限高”栏杆、影响火灾救援的现实话题,探索性、思考性跃然纸上。又如,《校园消防伤不起》,编者在开栏语中写道:“又开学了!新学期伊始,我们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在为学校的消防安全状况担忧。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各类学校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触目惊心的数字,已然在每个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类似这样的编者按、开栏语,较好地强化了内容的系统性,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

三、以大众化和通俗性为抓手

作为一份消防专业性期刊,《楚天消防》的价值和灵魂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把握本领域的特点,为业内外人士提供其他媒体不能提供的专业信息服务。我们从费孝通经济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只有社会化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专业化。因此,《楚天消防》把行业期刊的专业性融入服务性之中,把深刻的道理大众化,把专业的理论通俗化,努力追求“三有”:

办刊质量有专业水准。改版以来,《楚天消防》始终在“四扮”上下功夫:扮靓图片。本刊作为画报类杂志,要以画说话,以画取胜。为此,我们力求每一幅画都生动、新美、感人。比如2011年第6期“应急救援”专刊,因“好策划、好文章、好图片、好设计”,获得全国画报2011年度优秀作品比赛二等奖;《公祭百年消防英雄》珍藏册,赢得海内外英烈家属的赞赏,纷纷致信致电表示感谢。扮靓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楚天消防》把每一个重点题目都拟得很鲜活,如《叹襄阳,七个月无有效降雨;驱旱魔,两千兵有无畏虎威》,《晒晒消防兵的年夜饭》,《2013,与平安相伴》,《巴西大火,狂欢烧出的悲剧》等等。扮靓文章。凡是重要文章,都在精心锤炼的基础上,配以画龙点睛的短评、切合主题的画图,使文、评、画相映成趣,熠熠生辉。扮靓刊物。每一期都用心谋划,巧妙植入诗、词、书、联、画、印等带有国学性质、散逸古色古香的文化艺术元素,使刊物大为增色,极大地提升了刊物的品位。

消防专业论文例7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校铁路公安特色课程。课程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我国铁路公安消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及其新型大型枢纽站的大量修建,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铁路公安消防人才。所以作为我国“铁路公安的摇篮”,探究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的现状,查明课程的优缺点,践行公安教学练战一体化,便成为了学校、专业最为急迫的事情。

一、铁路消防管理(专科)课程现状

1.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现状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1980年我校迁建郑州以来长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过长期的积累、总结和探讨,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如教学目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配置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现专科阶段,课程只对本校治安管理专业开设,共34课时,其中讲授26课时,实验实训8课时。

课程基本思路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铁道部规章及有关的文件规定为依据,通过对铁路建筑及环境、设施及列车燃烧规律的讲解,总结铁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建(构)筑物消防设施、电气、运动空间防火原理及相关消防科技的先进成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铁路站场、线路、房屋建筑、列车等防火原理,特别是熟悉铁路车站、列车等公众聚集场所、重点行车场所、物资集中场所、机车、车辆存放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理论知识。

消防管理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授课内容不能拘泥于对实际工作和应用的概括,应力求原理性解释和对本质的揭示。因此,铁路消防课程将铁路消防原理同物质燃烧原理、建筑防火原理、电气防火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铁路消防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既强化了铁路消防课程的理论性,又突出了铁路特色。授课具体内容见下表。

2.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校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所以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50%。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路公安教育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在实训课程设置时加强了实训课程的比重,目前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及场地条件,安排实训课程8学时。具体内容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主要涵盖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灭火器使用、逃生及疏散训练属于基本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自救、逃生技能。灭火设施及建筑防火检查、消防法律文书制作属于专业消防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业务警察必备的基础专业技能,也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执法活动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技巧。

由于实训对象为治安专业专科学生,所以实训整体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为指导思想,在实训内容设置上紧扣“如何做”这一核心标准,在实训形式上力求贴近实战。使学生在实训中独立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通过实训,学生基本掌握灭火设施器材的使用,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掌握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方法;了解火灾现场和建筑火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火场情况正确使用避难器具逃生自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铁路消防课程实训仍有一些不足。1.课程特色不突出。本课程为铁路消防管理,全课程突出铁路特色,并且毕业生也多就职于铁路公安,消防管理工作也以“站、车、线”为主。虽然理论课程详细讲授了铁路消防管理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实训场地及列车种类复杂性的限制,目前在实训课程设置时未能安排列车或车站的消防检查相关内容。2.实训对象相对单一、落后。由于课程时间及教师人数限制,目前实训课程还仅限于校园范围内开展。因此不论建筑防火检查,还是灭火设施器材检查,检查对象均是校园内部建筑。但是目前校园建筑相对简单并且建设年代相对较长,所以实训对象不具广泛性,未能充分反映当前消防设施现状。3.实训未能紧贴实战。在实训课程设置时,虽然设置了灭火器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了解这些基本自救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火场指挥,火场救援及基本医疗急救等救援技能。但是由于课时量及师资力量不够,所以未能开展准备些实训科目,因此未能做到紧密贴近实战。4.学生动手练习不足。在灭火器材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一些器械配合性实训科目中,由于器械数量有限,因此只能分组进行,致使一些学生只能近距离的感受,不能实际操作。

二、实训部分在铁路消防管理课程中的地位

铁路消防管理作为治安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有普通警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也包含一部分理工科专业的特点。这是因为课程管理的对象为铁路消防,而铁路消防是典型的理工专业,并且只有充分了解掌握管理对象,才能更加高效、安全、全面的进行管理。因此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实训部分,使学生在必要的实训中掌握管理执法的程序,理解铁路消防的基本知识。

1.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在课程体系上,实训教学是课堂课程的补充、延续。课堂教学多是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这些理论、知识、方法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较多的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必要的、合理的实训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教授的基础理论,更扎实的掌握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更熟练的使用课堂传授的基本方法,做的“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2.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知识的讲授,多把系统知识、方法分割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样虽然在讲授时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每一个单元,但是独立化、片段化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知识应用。所以只有通过必要的实训课程,才能帮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单元化的知识,再一次系统的纵向串联起来。另外在实训中往往也涵盖其它课程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实训也可以帮助学生横向的串联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3.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掌握知识的标准,依次为知识是否被记忆,是否被理解,是否能应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或以问答的形式均可以进行有效的考核。但是对于考核知识的应用,实训是最有效、最直观的考核方法。并且实训在考核知识应用的同时,也可以对知识的记忆及知识的理解进行考核。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4.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目标都是要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各种形式的应用,或用已学到的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或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工作、创造价值。而实训正是这种应用在教学中的体现,即实训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自主融汇贯通后,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并从中熟练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铁路消防管理(专科)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和专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课程在执行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实训方法,便成为了下一步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克建.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0,(4).

[2]郜阳.公安专科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32).

消防专业论文例8

随着我国工业化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新型的煤化工企业开始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煤化工企业内部的生产、储藏以及运输等过程中都会存在许多非常危险的安全隐患,这也直接影响人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对煤化工企业内部的具体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消防管理,如今的消防管理存在众多的难点,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的是煤化工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存在的主要难点以及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

1 煤化工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重点难点

1.1 企业对内部的消防管理缺乏准确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具体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有效的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具有的意识,首先需要从工作人员自身抓起,这对于企业内部具体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今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的工作人员都缺乏这种安全意识,并且对消防管理具体的内容缺乏准确的认识。在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参加各种消防安全专业培训的过程中,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对具体工艺流程以及引进的一些新设备新技术的具体培训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缺乏对各种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全面认识,直接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具有的实效性。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工作人员具有的消防安全意识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效果。

1.2 企业内部的义务消防没有真正落实

对重大火灾的扑救工作,最佳灭火时期是火灾刚刚发生的最初阶段,而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最适合的人就是距离火灾最近及时发现火灾的工作人员。在煤化工企业中都会组织一定的数量并且分布在各个地方的众多义务消防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的组织中,义务消防人员只存在于数量上,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主要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专业的消防知识重点培训,企业内部组织的各种义务消防人员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具体的火灾原理以及在面对发生重大火灾的情况下基本的灭火常识。

第二,义务消防的工作人员缺乏一些灭火的主要技能,甚至还存在部门员工都不会正确的使用灭火器等工具。

第三,对于义务消防工作人员使用的各种灭火工具缺乏日常的维护动作,灭火的工具长时间都没有使用。在煤化企业实际的消防安全工作中,义务消防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灭火能力,如果真的发生重大的火灾,企业的这一团队很难发挥关键的作用。

1.3 专职消防队自身具有的稳定性较差

对企业内部专职的消防队缺乏稳定发展有利的政治保障,即使国家机构出台了关于建立消防队伍具体的要求等,但是内容的设置比较笼统,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消防队伍具体的规模以及人员具体的情况和经费等问题都没有准确的规定,企业内部专职的消防队伍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建立和执行。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一次性就业,这一情况导致整个消防队伍逐渐走向老龄化,并且,部分煤化工企业内部的消防队员没有解决编制等问题,不好招聘相应的工作人员。只是通过各个基层单位挑选适合的消防队员。随着煤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消防人员逐渐趋于老龄化,最终无法适应消防安全的相关工作。

第二,队伍自身的稳定性较差,现代的煤化工企业内部的消防人员达到一定年龄会选择二次就业,但是,消防人员并没有较多的适应生产工作的具体技能,这就导致这些员工会出现二次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同时,由于专职消防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生产中,没有为整个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因此,薪金待遇比价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队伍自身的稳定性较差。

2 针对目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2.1 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足够重视

想要有效的加强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安全工作具有的重视,首先需要从企业内部的领导做起,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重点培训,并通过煤化企业与社会共同努力。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属于一项比较特殊的企业,需要企业能够不断提升内部工作人员具体的安全意识,无论是从事什么岗位的员工,在投入工作前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此外,还可以在企业的内部组织各种关于消防安全知识的具体活动,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例如,知识竞猜等,对于消防安全相关工作做的比较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有效的激发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具体的消防管理工作中。

2.2 提升义务消防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

想要加强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知识的相关的培训工作,想要调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促进每一位具体的工作人员都能成为比较优秀的消防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做好自己岗位的消防工作。

第二,对员工自救意识的培养,了解在火灾发生时最佳的自救方法。

第三,组织员工参与自救技能的相关培训活动,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基本的自救方式,并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好正确的处理工作。

2.3 转变传统观念,提升专职消防队伍正规的组建

消防专业论文例9

1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的规律性

消防安全检查区别于别的行政类检查,这是关于企业自身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的大事,任何时间都要注意,除了必要的例行检查和消防行政检查,化工企业也要做自查。企业要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成立应急预案小组,组内成员需在全企业范围内选拔。对于参选的职工经常性的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消防演练。企业内部要有自己专门的消防检查规定,每日的检查记录,月检查记录以此类推。每一次检查的内容和结果都要记录在案以备下期使用。企业的消防检查要形成规律性,消防安全检查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而是本着对企业负责和对职工人身安全负责的态度检查。

1.1 按级别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按照从最普通到最高级别进行检查,依次分为由安全员和消防员,每日进行的例行检查。每周企业消防中层责任人的例行检查,最后每月最高消防安全负责人的例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生产线、仓库、运输管道等方面。检查时候形成双向检查准备,第一队检查之后第二队进行复查,以避免因疏忽造成的漏洞。

1.2 消防设备的检查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中一般分为3个方面的检查,其一化工厂区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其二消防设备的检查;其三消防安全岗位人员是否到岗。化工厂区的消防检查一般为消防通道的检查,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或者占用。生产设备是否存在泄漏运输管道是否需要维护,消防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这些都需要严格的检查。化工企业作为消防的重要管理单位,所以一定要严格的管控其消防设备。提前备好需要更换的各类灭火器,检查消防管道是否通水。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岗位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3 行政检查

行政检查这一点上,各国执行的标准都差不多,行政检查一般分为正常检查和特殊检查2种。第一种新成立企业的消防审批检查,已成立企业的年审固定检查。第二种特殊检查一般指国家在举行盛大节日,大型法定节假日时的检查。例如,我国的春节检查,国庆检查等。这种检查一般带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问题严重甚至会被停业休整。

1.4 重点检查

化工企业在生产和运输以及仓储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严格重视的环节。所谓重点检查不同的化工企业之间的检查也不尽相同。一般即为生产运输中的管道检查,电气化设备中的线路检查和防静电检查,主体生产设备的检查,外部设备防雷电方面的检查,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气压,通风问题检查。从薄弱环节入手从根本上灭掉消防安全隐患。

1.5 自请检查

企业自检中难免会忽略一些地方,做不到完全彻底的检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检查,最佳的选择就是申请所辖区域内的消防支队进行检查。专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内容一般涵盖安全通道是否通畅,火灾隐患区域是否附和标准,应急灯指示牌是否达标,消防水龙头是否通水,各类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在电器明火的应用方面是否违规,企业内消防责任人以及队员的专业知识是否达标,消防重点岗位人员是否到岗,易燃易爆的物品的仓储情况是否符合标准,企业内部检查时所检查项目是否准确等项目。利用专业人员检查的结论和自检中出现的问题比对,不断完善和改良企业自检中的漏洞,以此建立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2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方法的简要分析

消防检查方法,指的是消防安检人员或企业消防安全员,在检测安全隐患时候所用的方法,动作,以及记录等流程。依照整套的检测流程之后,分析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消防安全检查的主要方法,如同中医看病中的“望闻问切”,企业消防安全检查中也要实施这几个方法。所谓望就是通过眼睛去观察,观察一切需要检查的地方;闻,化工企业中一些化工原料和生产材料都有自身独特的味道,闻就是直接通过鼻子嗅觉闻味道是否有原料泄漏的问题;问,通过询问生产线职工还有消防安全员,是否有异常事件的发生;切,中医中的切就是把脉,这里的切只是的切身实地的去感受,直接通过触摸或者仪器检测发现问题。然后记录在案供给比对正常数据得出结论。

问和切,望闻问切中其中问和切尤为重要。问,在询问时候需要有着重点的询问,从专业的角度询问,比如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仓储的过程如何处理易燃易爆类产品或原料。

切,在切实观察的时候,自身感受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懂得运用仪器,诸如温度测试和压力测试,这都是人体无法直接感受的,就必须要用仪器进行测试,然后得出准确的结果。还有容易引起火灾隐患的电气问题,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电路是否完好无损等问题。外部防雷电设备是否完好并且正常使用。仪器可以得出具有量化的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得出结论。既可以为下次的检查做参考,也可以为以后的火灾预防提供经验。

3 消防检查中的等级分类

化工企业在消防检查中,一般会把检查区域分为3个等级,甲级防火区,乙级防火区,丙级防火区。不同的企业中级别分类的定义不同。这里单独说明从甲级到丙级依次升高。甲级防火区一般为办公区和职工活动区,这里的检查主要就是防火门,消防通道,以及消防设备问题。乙级防火区有部分的易燃易爆物品和生产线,这里主要检测的是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有无超过正常指数的高温高压问题,运输管道是否有完好无损有无泄漏问题。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消防指示牌这些也是必须检查的。最后一个等级丙级防火区域,整个区域都属于重点防范的区域,其中涉及甲乙两个级别所有的检查,还要涉及到安全员巡防检查,仓储检查,电气检查等。

3个等级的防火区检查完毕之后,还要检查相应的预案文件。甲乙丙3个区域分别有不同的应急消防预案。

4 化工企业消防检查的流程问题

消防专业论文例10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文革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  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  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  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 

    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  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  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  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