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3 16:24:36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1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

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2

设计方案的确定是需要依据的,方可以保证设计定位的准确,才可以保证满足客户的需要。设计之初最先开始的工作就是对基础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下一步构思提供依据。园林景观设计资料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基地现状和历史人文等资料。基地现状资料包括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土壤状况、植被状况等),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状况、主风状况、降水状况、小气候状况等),人工设施资料(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等),视觉质量资料(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等),环境资料(物质、知觉、法规、周边规划等)。历史人文资料主要包括:对设计有影响的特色的历史资料(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当地的历史沿革等资料),人文状况(人口组成、民族组成、文化素质状况、主要从业方向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初步投资预算有所了解,以便在规划设计时控制成本。

1.2设计基础信息的整理分析

搜集好基础资料后,当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整理分析设计资料应根据项目设计的需要而定,分清主次,主要的资料应详尽调查整理分析,次要的可以做简要的了解。在整理分析过程中很容易找到灵感,在结合项目的功能设计构思便会快速地产生了。

2园林景观功能的基本定位

园林景观设计开始之前最应该做的是功能的定位,这是设计的最基本原则,一切设计都应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再做艺术加工与处理。可以称之为园林的景观种类很多,如庭园、小型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以及居住区园林景观、广场景观、道路景观等等。不同的园林景观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设计之前应做好调查,确保整个园林功能的准确性,才可以为后期的艺术处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功能定位主要依据园林景观的性质及客户和使用者需求而定。

3园林景观造型格局的确定

3.1定位景观风格

园林景观风格直接指引着设计的方向,影响着园林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功能和看点及工程造价等诸多问题。园林景观风格是设计构思过程中首先确定的项目,直接关系到景观的品味与档次,关系到项目的造价控制。确定园林景观风格主要从环境特征、气候因素、建筑格调、项目卖点、客户需要、园林主题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景观的风格。

3.2景点布置与主题的确定

园林景观中的景点指的是在大景观环境内,对区域景观或者节点进行功能和艺术的定位及命名。景点规划应以合理均匀为原则,对比与调和并用,使每个景点都有景可赏。园林景观主题是整体环境或区域环境内需要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对景观环境、看点、特色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4园林景观初步设计快速构思的程序

4.1景观概念的确定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形象设计的过程,但大体上应属视觉形象设计。无论声音形象还是视觉形象的设计实质上都是在表述一个概念,所以概念的确定是一切形象设计的前提,相当于文章的主题,没有主题怎么知道要表现什么,因此在造型之前应先确定概念。

4.2基本形象的塑造

确定概念之后就要研究造型,园林景观造型是一种视觉形象,其概念本质的表现主要是通过造型来完成。想要快速构思就应该根据表现的内容合理地选择形象来塑造整体造型,一切形象都应为表现概念而服务。形象的选择应根据调查的内容、景观的功能、艺术需求而定。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3

在日常的设计、评标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来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约束和判定,但是如何确定标准,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在设计行业特别是园林设计行业,已经存在一种共识,那就是难以确定主客观标准。一直以来,缺乏判断标准和将判断标准主观化,成了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和设计评审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1.1关于标准的概念。标准在《辞海》解释为:“衡量事物的准则。如:取舍标准。引申为榜样、规范。”正常来说,国标、行标是行业内的一种共同约定的规范和规定,对于其基本要求和内容,行业内必须共同遵守,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来说,这是设计行为的下限,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同时,国标、行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范围和内容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进行发展、修改和扩大。但是,在没有颁布新的国标、行标之前,行业还需共同执行原有的标准。

1.2我国有关的风景园林设计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风景园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园林术语标准》、《园林制图标准》等,但是这些标准大多是针对整个行业的,包括设计、管理、施工等多方面。然而在设计方面,更多是“规范”而不是“标准”,如《公园设计规范》等。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比,不健全、不完整的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标准体系,在客观上阻碍了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

2从行业发展现状看风景园林设计标准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导致在该行业中大量存在“是”与“非”、“好”与“不好”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在经济规模上看,风景园林行业目前虽然行业规模比较小,但却异常“火爆”其极快的发展速度、复杂数量极大的参与人员,在全世界范围内用空前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以至于澳大利亚等设计任务并不多的国家也纷纷有“园林”或“景观”设计大师来到我国参与设计项目,甚至属于城市国家的新加坡,也令人吃惊地出现很多的设计大师,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在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咱有极大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辩证地看,对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正向的影响,即国外设计师的到来,可以为我国带来一些新的概念或相对成熟的技术;二是从负向影响来看,也可能使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盲目地引入和广泛地应用一些并不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概念或内容。关键的问题在于,国外的设计内容或设计者本人,不管是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也不论是否符合基本的“是”与“非”的标准,都不重要,一般国人总感觉“洋”的东西就是好的,只要与“洋”沾边,“是”与“非”的标准就都不存在了,就都是好的,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人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追念在转变着一偏颇的观念。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4

二、构成艺术的概念界定

构成艺术起源于20世纪后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从具象转化到抽象的探索之中,这也是萌生构成艺术理念的核心,最终形成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应该是在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受到荷兰风格派艺术的影响后,融合并形成了构成主义理念。构成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固有的一些形态模式,这也就不是留恋传统的观念,对传统观念进行再创造,当下的构成艺术是以一种利用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的在组合形式,虽然形式有些抽象,但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展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语言上的表达。这种对艺术的关注就显得更有内涵。构造艺术用纯粹的点、线、面、体来构筑崭新的形势,这也强调了点、线、面、体独立存在的价值意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色彩的已经不再是依附于自身的形态,而是通过自身形态增加了其独具的表现魅力,这在构成艺术中表现力极强。构成艺术在色彩材料上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一般选用环保且与工业技术相互补的,这样可以提高创新的能力。现代设计的历史潮流中,构成艺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价值也非常深远,构成艺术对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起着深厚的影响,它对其他现代化设计也同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构成艺术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欧普艺术、其活动艺术一直延续到80、90年代的高科技艺术,构成艺术的影响在每个时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上表现不同,分别为构成艺术的理念与艺术形式。在现代化设计的每个阶段,不同时期它的形成和观念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联系现代设计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尤为突出,这使得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受到构成艺术的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构成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为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创造的灵魂与理论的基础,在形态、空间等多方面寻找分景园林设计的表现模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化园林视觉形态的表现形式,这样与有利于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也满足了大多数人们对于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需求。这种构成艺术的形式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使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完美多样化。

三、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艺术

欧美城市公园被各国所熟知,因为欧美公园是具有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成品,它是受英国的启发,其他国家也先后加入到了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浪潮当中),法国、美国、德国也分别进行了现代化风景园林的设计热潮中,最为广泛的就是公园建设活动。初期,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风格,所以公园建设也就没有新的艺术形式,而是处于既留恋传统风格又渴望创新的困境之中。20世纪初,西方的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促使了人们的观念改变,在对一些艺术的欣赏和判定上都有着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欧美城市公园的建设艺术把混杂无序的风格给克服了,慢慢呈现了较为单纯的现代化风格。现代化设计风格并没有对风景园林设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始终都是一种参照。德国最为出名的学院包豪斯是构成艺术的发源地,这里就是现代化主义运动的起源。构成艺术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包豪斯学院在现代化主义中提出的和分派的思想而构成。这两个现代艺术流派都产生于同一个时期,所以风格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思想上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艺术上又远离客观的事物、造型上均格外在意形体上的结构。

(一)平面构成艺术

1、平面构成艺术、景观平面关系:

构成艺术就是把最基本的色彩、线、面、体等条件加以不同的组合,是这些新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内容性,但这些组合也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和依据。构成艺术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多都是把一些体、点、线、面、色彩、纹理等概念性的要素物化,让这些要素转换为直观的风景园林的元素,例如地形、植物、山水等。这不仅仅只是生态的属性,其中也有寓意与象征。

2、造型要素:

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在艺术中得以表达。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是通过运用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色彩和形体的建造,最终塑造出抽象美的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点可以运用很广泛,它既可以是盆栽也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动物。然而点动成线,线有着直线、曲线。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直线与曲线又有着很多划分,但是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艺术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就像直线让人感觉大气,曲线让人感觉柔美。面又涵盖了点和线,面体现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体是园林设计的三位形态,因为体可以表现出不同角度的的美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可以更加吸引人们的视觉。

(二)色彩构成艺术

1、色彩构成三要素:

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通过光的刺激,引起眼睛产生视觉感知。然而色彩的三要素就是明度、色相、纯度。

2、实例分析: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的“色先于形”,这就是说明人们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中最初都是靠颜色来记忆的。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增加了情感。例如:故宫的金碧辉煌、徽居的黑白相间、江南园林的秀丽淡雅都是色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所以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建设中,色彩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

四、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的关系

构成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以及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构成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方法,也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在造型语速设计中构成艺术是它的基础内容。构成要的的基本要素中的色彩、材料等都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现代风景艺术园林中去了。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使视觉形态设计变得更加完善,构成艺术在一定的基础上为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艺术领域中构成艺术中的构成在含义上有很多,例如:建造、形体、构图、组织等很多含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研究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建筑、绿化、道路等很多方面做出具有人性化,抽象有内涵化的景观设计。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构成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风景园林是通过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来体现设计的感染力与设计特点。

五、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什么设计都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不例外,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必须与人们的审美统一,要想达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性,就必须运用构成艺术,因为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可以满足统一性,构成艺术可以将现代风景园林艺术的美感通过设计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大体上分为两点体现,第一点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要达到整体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所涉及到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要在设计内体现和谐一致。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整体与内部之间的和谐设计,使现代风景园林更加有感染力。

(三)体现地域特征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设计,而是结合原有的环境,再加以设计,使整体较为和谐的设计,设计中也可加入创新的设计理念,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变的更加具有感染力。

六、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体、色彩。这些基本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出艺术的美感。视觉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最为常见,这种艺术主要是通过色彩的在创作体现出一种抽象美。

(一)点决定形态:

点是构成所有事物的基础,在设计学中,点已超出原有的意义,点已经成为一种较小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让创作设计者赋予更多的想象设计空间,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点可以有很多形式表现,例如点可以是一个建筑物、点也可以使一个植物,点可以说是设计中随处可见的。点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以说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内容,点可以为现代风景园林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的感染力。

(二)线决定视觉语言:

线是由点组成的,线分为两种,直线和曲线。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线的设计在很多设计中都广泛应用,古典的设计中,直线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曲线给人一种庄重的美感。在现代设计中,曲线给人以活泼感受,直线给人以简洁明了的感受。因此,线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最直接的看法与感受。

(三)面决定整体效果:

面又是点与线的结合,面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决定着艺术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候,要先对面积进行一个有序的整体规划,也要合理的分配各个要素在园林中的体现。不同面的设计与规划,表现的美感也不一样,但在设计中也要通过因地制宜去对面进行规划和利用,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美。

(四)体决定三维形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能多角度表现设计的美感就要属体的视觉效果,体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们能够立体的欣赏设计,并且能感受到艺术的真实性。体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例如建筑物的造型、花草树木的造型等等。

(五)色彩决定内容:

古语说得好,色先于形,这就是色彩的效果比形态的效果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色彩具有很多的颜色,不同颜色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些色彩可以形象的烘托出设计环境的氛围,也可以赋予设计和更多的情感,展现文化上的特点。在设计中运用色彩时候,要结合色彩的多反面,例如色彩的结构和色彩的变化等很多特点,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为观赏者创造更多的视觉感受效果,这样就有助于跟好的满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审美要求。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鉴定了基础条件。

(六)空间决定视觉:

空间是通过其他的基本元素组合成的,其中空间包括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色彩空间。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是为构成艺术中的基本元素提供组成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填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层次,这样的设计可以巧妙的将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空间的存在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内容。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宗教赋予园林的境界

佛教早在东汉时己从印度经西域传人中国,是为“汉地佛教”。它的教义和哲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融会了一些儒家和老庄的思想,以佛理而人玄言。作为一种宗教,它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深重的人类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此得以广泛流传。佛学作为一种哲理渗透到社会思想意识的各方面,甚至与传统儒学相结合而产生新儒学—理学。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公元450年前后,中国的道家思想传入日本。其渊源为古代的巫术、合道家、神仙、阴阳五行之说。中国道教以阴阳变化、天人合一、形神并进为指导思想,讲求养生之道、长寿不死、羽化登仙。中国偏于儒,显现出人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属于“人”型。人定胜天,人类至上主义。中国园林中的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视觉中心,亭、台、楼、阁、厅、堂、榭、舫等诸多建筑形式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在园林的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二、园林设计赋予的设计理念

1、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2、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3、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4、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反映出设计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并通过设计手段加以表现。在各种园林景观形式中,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风景园林师对自然的认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是其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三、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息

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又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对景观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玄外之音,画外之境 ,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的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而西方园林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社会,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6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低碳园林景观概念的提出,起因是全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和传统石化能源的日趋短缺,人类自进人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各领域大量燃烧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石化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及环境事件在全球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能耗行业发展迅猛.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

一、低碳园林景观的概念与构成

1.低碳(Low―carbon),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的排放[1]。

1.1低碳景观的由来

低碳景观理念已逐渐继生态景观、乡土景观理念后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在中国,低碳园林景观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在如此的现实条件下,怎样能够在保证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维持其“低碳化”的本质,成为了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1.2低碳园林景观(Low Carb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以理解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增加景观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为基本特征的园林景观体系[3]。

2.低碳园林景观概念分类

2.1低碳概念的园林景观分类

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分为的减碳和固碳这两个方面对低碳环境进行营造。低碳是不仅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概念,也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不论在减碳或固碳环节,都需要同时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

2.2 园林景观中的减碳概念

其落脚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碳能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即低碳景观能量流的植入。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的碳源来自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因此减碳可以从其城市宏观战略上进行把控,同时在微观上对景观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改进。从规划战略方面,怀来的“零碳城”模式对低碳景观的营造具有启示意义,所谓零碳并非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碳源和碳汇可相互抵消的动态碳平衡。

2.3 园林景观中的固碳概念

固碳概念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主要体现于植物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不同品种的植物固碳的功能不同;同一品种的植物,被配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固碳能力也会不同。

二、以乌鲁木齐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低碳策略现状为例,提出问题所在及对低碳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营造提出新的思路的探索。

1.人工景观多,自然景观偏少

在近20年的乌鲁木齐区域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为宣扬政绩和排场,兴建的具有宏大气势的规则式景观大道和城市广场等。这种行为只重视了景观的形式与外观, 却忽略了景观的生态物种多样与伴生型的等属性。在这些建设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的高消耗无疑增大了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碳排放。同时,这种规则式的广场和大道中,植物的配置服从于形式的要求,或品种单一,或配置不符合园林景观的生态原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物的固碳功能。

在此大背景影响下的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的园林景观师,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追求 “风格化”、“现代化”,造成人工景观(如广场、小品等)或非自然式的植物配置的设计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实现。这样的园林景观无论是在减碳还是在固碳方面都无法达到低碳景观的要求。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适应这个当时很“时尚”的园林景观,并很快显现落后与陈旧,导致很多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二次翻新改造等重复性建设,从而又加大了碳排放。故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注意以上的问题,减少人工景观的盲目使用,多采用自然景观,保证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避免翻新改造,从而达到固碳减碳的生态园林景观目标。

2. 植物配置单一化

在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为了达到或满足业主的景观视觉观赏效果,往往忽视植物生态链共生伴生性群落的原则,在园区内设置树种过于单一,种植大片草坪,或孤植一株或几株大型乔木,视觉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但养护维护大面积草坪,需要人工机械,消耗石化能源进一步加大了碳排放,在这里我们以乌鲁木齐地区举例说明:草坪养护,一年中7个月属于草坪的养护期,以每周一次草坪修剪养护,一台8马力自走式割草机,一小时消耗1升汽油,产生2.25KG碳排放计算,一年草坪养护的直接碳排放量达到63KG ,园林绿化是实现低碳的主动性途径, 因为绿色植物具有碳汇的功能。通过园林绿化提高公共绿地的质量,科学布局绿地的分布和结构,使树木生长茁壮茂盛,促使绿地吸碳放氧的能力最大化。在园林植物在配置上,按照一般要求应注意的是:要满足功能的要求;要适地适树,根据不同的场所对植物的要求不同;要注重突出景观风格和特色;要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等

2014年7月16日乌鲁木齐市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内容中充分认识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建设目标,科学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落实低碳排放措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深入开展低碳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为城市低碳园林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植物品种的选择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以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固碳效益,营造出低碳园林绿地。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

3.1 经济原则

为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更遵循经济原则,应更多的运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较其它植物在适应性和抗性方面表现得更强,并且乡土植物资源丰富,选择面广,选择余地大。乡土植物的应用除本身的优势外,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是就近取材,所以在交通运输上会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有效地做到低碳要求的低能耗。并且乡土植物已适应了本地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植物本身的固碳能力。

3.2形成合理的群落

还要注意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的互补优势,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营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一是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的合理配置。根据相关的试验表明,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明显高于乔木树种,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同时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因此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增加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的配比,除了美化环境的功能外,也能增加绿地的固碳能力,体现低碳理念。二是幼龄树与老龄树的合理配置,合理有效的保护古树名木。从低碳的角度考虑,年龄较低的树种,其固碳能力要高于老龄树。

3.3 水景设计方面

水能使园林产生更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在低碳发展的今天,水体景观的营造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要更多注重其生态性,创造更适宜人类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水景设计在设计时要营造低碳理念,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渗透低碳理念。在地址的选择上,就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这样“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消耗。第二就是避免过分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第三就是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灯光等辅助设计效果的应用要注重对其的控制性,这样既可减少水的消耗也会降低能量的损耗。最后就是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不仅可以软化景观效果,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的程度。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中,设计师会更成熟地营造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

3.4 园林材料的选择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例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

3.5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技术及产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已崭露头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到的应用就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landscape,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analys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garden plants; Town green spac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 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 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 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 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 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8

地形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相应的设计,在城市居住区营造出一种接近自然的园林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改善的要求,在很多程度上也应用在对园林环境的设计上。使地形设计更好的为园林环境设计服务,讨论地形设计和园林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关于园林环境和地形设计的相关分析

1、园林环境分析

园林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从广义上来说,园林环境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手法对自然界原有景观或地形作适当改造,并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运用地域工程技术、艺术设计和创作手段,通过种植花草、布置道路路线、建造建筑景观等方式,将其所需要打造的环境变得更加美观、自然,以便给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自然的休憩和娱乐场所。

所谓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实际就是在城市居住环境中引入园林的概念,力求将人们所居住的城市小区打造成景色优美、布局合理,内部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住宅小区。如果园林环境的概念是针对居住区室外环境而言的,那么居住区园林环境便正好相反。

2、地形设计的概念

地形设计这一概念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提出的,属于风景园林设计的一种,同时也是营造户外环境的一种基本手段。地形设计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工程结构,以及艺术造型上的设计、改变和创作。地形设计中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是因地制宜,实际就是指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的特点,在其基础上稍作改动或调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拿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旧管用,尤其是在城市竖向规划中。

城市竖向规划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建设需要而对城市原有地形、地貌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造与利用,包括高程控制网的建设、土石方的平衡以及城市地貌的利用等等。从某种角度上说,地形设计其实是城市竖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城市原有地形的设计结果将直接性,或间接性的对城市竖向规划多个方面上的内容产生影响。

二、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和地形设计的关系

1、地形设计对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居住区景观形象上的设计,突出要求的是因地制宜的地形设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对居住区原有地势上的充分利用,并且适当的结合相应的人工改造过程。这不但可以树立起比较独特的居住区较为自然原始的景观形象,同时也可以增加居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居住区的环境绿化设计方面,只有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地形进行设计,才会营造出更好的空间环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较为自然的居住区的生态系统,有利用居民亲近自然;而对于居住区的日常活动使用场所的设计,如果可以充分的顺应原始地形来进行布置,就可以避免较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在节约资源成本的同时,实现对场所的有效利用。

2、地形设计和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相融合

2.1 城市规划的地形设计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规划,首先就必须要在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上作为着眼点,从城市的整体设计层面出发,努力的寻求一种单独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和谐规划,寻找出最符合要求的局部形态。城市规划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就是要在城市的总体规划过程中把握城市的自然地形特征,城市的原有地形是山地、平原还是丘陵,这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是有很大区别的。城市周围的气候、山水、植被等方面的自然因素都对城市的环境和资源等状况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地形设计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本身不但包括对建筑等实体的规划,同时也包括对居住区内除了建筑之外的其他环境上的规划,因此需要建筑业和园林专业的人员来协作完成,这是属于大景观设计的范畴。居住区总体规划中,建筑布局的设计对园林的环境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居住建筑的价值体现不在于空间范围的大小,而是在于建筑空间的和谐和完整。而一般而言,在对建筑的设计规划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其建筑的轮廓和建筑的空间,以确保整个居住区规划的完整与和谐。

3、地形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与园林两者之间的差别仅在于“看”与“被看”。在进行园林建造时,设计师往往更加重视“看”,即更加重视园林周围环境的建设,强调园林景观和外界景观的协调性;而建筑建造则不同,早期的建筑物更强调实用价值,即使有美观度的加入,也往往侧重于“看”,侧重于建筑物本身的审美价值上。在今天,当我们把园林设计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希望创造和设计一个美好的居住区园林环境时,就必须对建筑和园林之间的“看”与“被看”关系作重新审视,创造出新的设计理念。

有园林意识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会按照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理,将建筑物与其所在环境的景观状况联系起来,在考虑建筑和环境的协调性时,地形便成为了影响建筑“看”到风景,以及作为建筑景观“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从“看”与“被看”两个方面来考虑其设计的合理性。举例说明:位于山地的建筑,一方面,要站在建筑物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视野、结构和功能等各方面情况,对建筑进行合理化设计;另一方面,要将其作为一种建筑景观,借助天然的山峦景色来考虑建筑的朝向设计,以使建筑由里向外看去能获得理想的景观感受,让建筑与园林环境紧密的融合。这种与地形紧密结合的住宅本身已经成为居住区园林环境的一部分,建筑与园林互为风景,彼此之间都是“看”与“被看”的对象。

三、结束语

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居住区景观形象设计、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和居住区日常活动场所设计。这三方面设计内容都或多或少的与地形设计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关联。比如景观形象设计中的因地制宜地形设计,城市规划层面上的地形设计等等。由此看来,地形设计在居住园林环境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始终贯穿于整个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所以在城市居住区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居住区的地形特点,引进园林设计理念,打造出城市特有的园林规划设计,突出城市风格。

参考文献

[1]陈杰,李莉.自然式园林地形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现代园艺,2006,(10)

[2]田志勇.浅析高校外部空间尺度的层次性[J]山西建筑,2005,(02)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9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32-01

在做园林设计的时候,人们发现,西式的园林设计虽然有种种优势,然而中式的园林设计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既能具有中式园林设计的特点,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功能需求的新式园林,新中式园林设计由此而诞生。

一、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概念

中式的园林,有一套独到的审美艺术特点。比如中式的园林重视园林的“意”,它要求园林的整体设计能够体现出一种余味不尽的意境美;它要求园林体现出“真”,它认为如果园林露出人工的匠气,就显得矫柔造作,这就落了设计的下乘;它要求园林体现出“趣”,这是指园林的山、水、亭、阁等每一处都能体出现如诗如画的意趣,使每一处山水都能供人品味、赏玩。

中式的园林设计至今被人们借鉴、模仿。然而中式的园林具有风雅有余,活泼不足的特点,人们希望现代的园林创作能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神韵,又能满足现代人人的功能需求,部分园林设计者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提炼出古典风貌,又具现代风味的新中式园林设计。

二、新中式园林的传承方式

1 设计特征上的传承

中国的古典园林一般为贵族使用的园林,它们的占地面积大、对环境的要求高,这些园林有个人赏玩和品味的味道。新中式园林传承了古典园林风雅、美观、大气、对称的特点,然而在表现手法上更加灵活,新式古典园林在整体设计上强调风雅,在局部设计上结合欧州园林设计上多种方式组合的特点,这种组合方式既适合现代人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也能让现代年青人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古典神韵。

2 设计形式上的传承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形式讲究疏密有致、虚实有致、动静有致等。它要求纵观整个园林,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细观园林的每一种景点,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中看,都能构成一幅风景画。中国古典园林还要求景中含诗、诗中含景,即园林的每一处景色都要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新中式园林不仅结合了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还揉合进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比如它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整个园林的风格;它用符号化的元素来代表整个景点要描述的意义等。

3 设计功能上的传承

中国古典的园林在功能上比较单一,它仅仅只为满足贵族的生活需求而设计,新式的古典园林结合古典园林与四合园的设计方法,在中式古典园林中设计餐厅、KTV、洗浴等功能建筑,使古典园林本身既具有审美的功能,又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

三、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方法

1 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

中国的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讲究层次的设计,即要求多种植物共同配合构成一个景观、多种形状的植物构成一个景观、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构成一个景观。新中式园林既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又要突出简洁、环保的设计思路,这使园林景观设计在具有中国气息的同时又具有现代设计理念。

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植物生态墙为例,参看图1,它依生态墙的高矮与功能需求,布置了竹、乔木、植物盆景、水生植物等,这些植物既高低错落,显示自身的生态美,又使原本单调的水泥生态墙具有生趣,使人们看到这些绿色植物,就联想到绿色环保的概念。这种既结合古典园林的层次性设计方法,又体现出现代设计功能概念的设计方法,这种新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审美艺术效果。

2 颜色风格的设计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很重视颜色的应用,比如人们谈到“朱门酒肉臭”,就是指人们认为红色代表着威严、正统的意思,同时红色也代表喜庆的意思。中国古典园林会把自然景观与颜色的布置结合在一起。新中式园林的景观承袭这一特点,然而在颜色的应用上更灵活。

以北京易郡的四合园设计为例,参看图2,该园应用青砖制作仿垂花门、应用青灰石色构筑四合院的颜色、用土黄的门显示出古老的色彩,而绿色的植物又给古老的建筑带上自然的古典气息。这座四合院用古老的色彩营造出古老的氛围,人们进入这座四合院中,仿佛回到中国过去的那个四合院建筑为主的时代。

3 符号意蕴的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很重视符号的应用,它应用符号的意蕴传达一种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较常用的符号为:五行符号、植物四君子符号、动物纹样符号等,应用这种符号,它能创造出一种诗意。中国古典园林承袭了这种设计方法,且突破了这种设计方法。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小庭院设计为例,参看图3,它的房内布置以竹为盆景、以梅为虚拟像框、象征吉祥的纹样布置在座椅上;隔着窗棂,人们能看到廊外的灯笼,灯笼上有抽象的福、禄、寿纹样,这种符号的虚实相间用法、内外结合的用法,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吉祥、长寿等中国古典意蕴。

4 空间层次的设计方法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虚实相间的布置方法。即它的空间分隔可用墙壁、栏杆等实体;也可用景、水等自然景物;还可以用光、影等虚体。它讲究空间的布置要虚实相生,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新中式园林借鉴了这种设计手法,并在功能上进一步突破这种设计方法。

比如以深圳万科园的框景设计与对景设计为例。参看图4,图4的左图为框景设计,它利用围墙分隔出空间,用栏杆分隔出另一道突间,而这道围墙远远观去,如一个相框,它框住人们视线之内的美景,形成一种独特的画面感和层次感。右图为对景设计,该图上红色的木走廊既圈出步行道的范围,又构成一种几何形状的空间美感。(见图4)

四、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有其独特的艺术美,人们希望能在享受古典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又能让这种美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于是这就形成新中式园林设计的风格。新园林设计的风格,既能设计出大型古典园林,也能设计生活建筑、商业写字楼等,它是一种既具古典风味,又有实用价值的园林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丽倚.李娟.许先升.新中式景观对传统景观的传承[J].北方园艺,2012(01).

[2] 李琦.现代环境空间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再现与演绎――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个案的解读[J].装饰,2011(06).

风景园林设计概念例10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居”、“精神家园”,不仅要拥有田园、惬意和文化底蕴,还有具备现代、时尚和精致的特色,更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可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要求下,为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各地房地厂商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花园式小区、生态小区和绿地小区相继出现,“生态”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1当前我国生态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设计”这一概念提出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我国的生态住宅小区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很多先进的理论研究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发展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理论研究的更新与注入,阻碍了住宅小区生态化发展的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对生态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

目前,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对“生态住宅小区”这一概念没有明确的解释,导致各建筑开发商对住宅小区生态化建设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很多房地产公司相继推出生态住宅小区、绿色小区等房产项目,但由于市民对这些绿化的概念认识比较笼统,这就使房地产商对小区的宣传带给人们一种炒作的印象,降低了对生态小区的信任感。

1.2将生态化简单的归为绿化率

大部分开发商对生态小区的认识非常局限,认为提高住宅小区的绿化率就是对小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因此,开发商在小区的绿地建设中大做文章,甚至为了较快达到预期效果,不惜从国外移植大树、名树,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研究

2.1全面理解“生态”的概念,景观设计要符合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就是要遵循自然,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这是新时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和发展目标,既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又要凸显现代生活的时尚和智慧,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生态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此同时,住宅园林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环保型和新型材料,在确保用户拥有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状态。西安•绿地城项目,是2014年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重点打造的首个中式风格产品,景观跟随整体建筑风格定位,结合绿地理想•家社区景观人居标准体系,展开了一系列设计,在景观风格、功能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既融合了中式的传统理念,处处表达了“道法自然”的境界,又与大自然紧密接触,是一个春赏花、秋赏月、天人合一的风水居住宝地。此外,绿地城小区的儿童活动场所采用的是柔软的全塑胶作为地面材料,环保、降低污染的同时,又能保障儿童的安全,提供适合各阶段儿童的活动玩具,与老人活动场相结合,方便实时看护儿童。

2.2确保设计工作的实用性

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是因为人是住宅园林的观赏主体,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修建一些常用的休闲娱乐场地;第二,利用景观小品提高住宅园林景观的实用性,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烘托氛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的效果,还可以供人们观赏和休息。

2.3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园林植被

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避免对现场地形进行改动。比如,在小区挖湖时剩下的土堆,不要盲目地将其运走,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将土堆设计成为一座小型的假山,不仅满足了业主休闲娱乐的要求,还符合艺术美的特征。同时,园林植物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考虑不同植物品种间的生态特征,合理搭配组合,从而突出景观特色。西安•绿地城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不同植物品种的生态位特征,采用西安当地常见的树种,如国槐、女贞、石榴、紫荆、木槿、梅花等,并依据植物属性配置植物群落,形成种群稳定、季相变化丰富的复层群落结构,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态化植物景观。

3结论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建筑开发商要充分理解“生态”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化住宅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