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审美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8 16:44:52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例1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斯的人们的理想和情思,它体现了一个民系或族群的精神,构成了不同于他音乐的独具个性的一面。它从来都被各民系或族群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因而乡土音乐是我们与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它在乡土音乐美学特征及乡土音乐传承两个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

乡土音乐是民间自发生成、创造的音乐,它与地域内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倾向和音乐作品的目的可以看出,其音乐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特点。我们认为,乡土音乐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音乐,它立足于民系或族群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一般以简洁的旋律、率真的情感和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以娱乐民众自我的音乐形态出现。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性。任何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都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系或族群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浸润创造反映出来的。一般而言,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

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是这个民众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音乐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就音乐的本体而言,民系或族群音乐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系、族群最本质的特性,譬如它反映了一个民系或族群最原始的人文图腾、等,而这恰恰是一个民系或族群生成的根源或音乐产生的渊源,如果抛弃了这个根。就不能成为这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了。如富川县瑶族音乐,一直由古代传承至今。她那多姿多彩的音乐中留存着瑶族起源,迁徒历程,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信息,形成了令人神往的“边缘文化”。这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不仅延续了瑶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延续了瑶族神秘而瑰丽的音乐。

2.通俗化。作为自娱自乐的乡土音乐,它的形式往往通俗易懂。朴实的风格,率真的情感。平实的主题。简洁易唱的曲谱,浑然天成、没有留下任何修饰打造的痕迹。而是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与审美水平。创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民众喜闻的曲调、熟悉的生活素材等元素。不经意地创造出适合民众传唱娱乐的音乐作品。如贺州客家的民谣《摘得茶来秧又黄》:“三月一过日子长,田里农事乱忙忙:莳(插)得田来茶又黄,摘得茶来秧有黄”。它运用客家方言与平实的手法写农事,一二四句押韵造成了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匀称之美和流变之美。客家“四句板”山歌体的曲调客家人又非常熟悉,整个民谣通俗易唱。正因其通俗性,所以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这种歌体。

2.程序化。乡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往往秉承着一定地域的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文化传统,承传了历史积淀的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序化的审美形式,许多山歌、民谣、婚嫁歌、庙会歌、哭丧歌就如此。它用同一曲调复沓反复的方式建构不同内容的乐段,并保持旋律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反复之美。如广西富川县的“梧州歌”。它全部用“梧州话”歌唱,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构成。它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联结四句成为一节。每节押一韵,共20个韵,一首完整的梧州歌应有二十节构成,每节都用同一曲调,形成回环之美,加之它节拍柔丽,抑扬顿挫,袅娜悠远,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共享性。乡土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质与地域性。就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开来。但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感性的,而情感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因此音乐一旦创作出来。不一定局限在本民系或族群,它也可以超越地域或民族的界限,成为他民族的精神食粮。如客家的《月光光》、《落水天》等优秀歌谣许多非客家人也在传唱。因此,任何乡土音乐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系的,更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当然对于优秀的音乐资源,任何人、任何组织也无法实现对它的独占。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这就使音乐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4.持久性。一种音乐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民众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相反,一种音乐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音乐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优秀的音乐资源,一代人使用之后,后代人仍然可以重复使用,可以世世代代为民众造福。使用的人愈多,愈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人类优秀的音乐资源来说,除非人类遭受重大浩劫,否则,它就永远不会灭绝、消失。如平地瑶族“蝴蝶歌”、客家的山歌、竹板歌、鸡歌等虽然历经沧桑,今天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5.效能性。乡土音乐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除了每天晚上面对着电视节目以外,他们极少有别的娱乐方式,当然更不可能去阅读、品玩艺术作品。而乡土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山野田间都可以吟唱,给他们的情感以极大的宣泄。因此它对民众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的滋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如客家音乐中许多带有教化倾向的爱情、爱国、爱家等歌谣。对匡正民众的道德、养成民众良好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递增性。作为精神现象的乡土音乐资源不但不会越用越少,反而会越用越多,逐渐递增。我们认为,使用音乐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音乐的过程。音乐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音乐资源就是经过人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只要民众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不停止,乡土音乐就会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创新,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平地瑶的“梧州歌”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内容多样的音乐样式,如感恩的、爱情的、教化的等等,这不仅丰富、发展了梧州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音乐的需求,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二、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形成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审美需要是在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基础上派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凡属于人对生命的自由活动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都是人具有审美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上,审美需要与精神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层面联系得更加紧密,它可以理解为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它表现为人对感官、情感、心理、精神的愉快的追求。因此,审美价值也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与生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产生:与心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形象产生:与精神意识层次的审美需要对应的审美价值,由对象的内在蕴涵产生。乡土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样具备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其中对人们心灵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使乡土音乐得以产生及存在的深层根源,也是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生成的深层根源。原始的乡土音乐起源向审美活动的历史转变过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人们还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更无法控制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采用的是“精神胜利法”。比如,广西富川的“梧州歌”有部分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年秋季村民都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神祈福仪式。诸神都被请到村寨的庙宇供奉,在整个活动中,歌手们不停地唱着颂扬主神刘仙娘的“梧州歌”,祈求神灵保佑村民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这些精神性的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们的共同的功利目的上,但却有着独立的精神活动的形式。当人们把物质活动的成功与自己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精神活动起了作用,因而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极大的信任与满足感。久而久之,人们只要看到这种活动的样式就能感到愉快。为了让自己获得这种愉快,就会在并非是实际的生产活动如祭神时也吟唱。这时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祭神活动了,因为人们是出于审美需要去进行这种精神活动的。

现代的乡土音乐已经没有了原始的宗教色彩,它更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歌唱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好情感与美好理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客家歌谣中歌唱爱情、劳动、家庭、劝善、爱国、盼望、歌颂、生活内容方面的山歌就如此。像流传在贺州市黄田客家人地区的《软调竹板歌》:“自主婚姻感情融,早生孩郎添姣龙,民主家庭建立好,感谢主席……”。歌曲用将B调四二拍,乐谱简单易唱,这些乡土歌曲给民众以极大的审美娱乐。

三、乡土音乐审美价值发掘的现实意义

首先,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定的意义。

和谐社会最本质的内核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要让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文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离现代文明距离较远的偏远山乡农村,却往往是乡土音乐发育与保存得较好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开发,是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关怀,满足心灵与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从而建立人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这一方面,乡土音乐的作用也是特殊的,它能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多层次的审美需要。因为任何音乐活动都可能从原有的意义上脱胎成为一种审美活动,即使是原本看上去具有“宗教”意味的音乐活动,如敬神、祈祷等等,在现代社会由于脱去了那一层单纯信仰的成分而具有了相对纯粹的审美意义,只代表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一些原本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如庙会祭拜活动中的音乐,也日渐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只是留下对先人的追思:更有那些原来是娱神、娱鬼的音乐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娱人的活动,能带给人们无限欢乐,能激起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种精神家园的建立,特别是对人的信心与热情的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信心与热情使人把精力更执著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而和谐社会是需要调动一切积极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全体民众的激情投入的。

其次,在语境全球化的今天,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音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全球化,势必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为生活中大量的不需要规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规则约束,这就给人们以更多的选择,艺术审美也是如此。

文化的多样化并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因为各国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使国家生存发展并使其独立的特有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文化都一体化、全球化了。都是一种形态了,那就是不具有独立性的文化,这样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那么,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无法得到满足,社会就会畸形发展。

乡土音乐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量,每一种乡土音乐都内涵有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厚重的历史信息,因此,乡土音乐能体现出民族、民系的特色。是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它最能体现出音乐文化的特质,因为文化的特色就来自民众并构成传统。

因此,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坚持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保持音乐的独特性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发掘扎根于民间的优秀的乡土音乐,使之融合于我国民族、国家当代的精神文化,以坚持音乐的独特性。同时从中发掘出能够体现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东西,以丰富、发展地球村音乐。

再次,乡土音乐可以唤醒民众的乡土情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之所以称为情节,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一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土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乡土情节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一首熟悉的乡土音乐所勾起的绵延不断的乡土情节,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意识。激起民众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丰盈民众的心灵与精神,并使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工作中去。

我们不难想象,再过若干年,那些曾生动记录着民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的风格各异的乡土音乐将会消亡,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美玉将永远尘封在过去的时空里,这将是多么惨烈的文化悲剧!因而拯救那些有着厚重历史感,深蕴生命力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乡土音乐,是对历史的钩沉和对文化的淘沥,是对先人的告慰和对后人的交待。

参考文献

[1](奥)汉期立克,论音乐的美。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于润祥音乐美学史论稿。

审美价值例2

无审美的精神空虚

卑贱者更聪明。这句有反智倾向的著名论断,为赵本山的个人成长史做了一次颇有说服力的注脚。

和那些盘踞在北京的御用“喜剧”演员们不一样,他是真正来自民间的,他脑子里装满了各路农村人物——他们的淳朴厚道,对外部文明的拘谨、不信任,甚至是狡黠、小聪明和小心眼。

他的小品和影视小人物系列,那些有着一整套民间生存智慧、善于自我解嘲的普通人,那些为生活所累却还没丧失希望、烦恼中带着眼泪和笑容的生活片段,其实正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写照。赵本山说:“我从来都不是高雅的人,也从来没装过高雅,我也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人,没有大俗就不会有大雅。”

这曾是本山喜剧的价值,也使他从黄宏式主旋律小品演员和潘长江式丑角演员中脱身出来。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卡西莫多形象是经典的审丑形象。卡西莫多是“丑人王”,却爱上了作为绝对美的象征的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卡西莫多极丑,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原因就在于这个形象中贯注了很高的道德理想。

回想早些年,不论是鞭打干群关系的“三鞭子”,还是讥讽干部公款吃喝、不办实事的“扯蛋”等,赵氏小品都不同程度地干预了生活,抨击了时弊,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喝彩。

审丑,本身是审美领域内的叛逆。中国现在的审丑呢?是无审美的精神空虚。

在审丑的艺术上,本山大叔近些年似乎走上了纯粹搞笑、逗乐的“忽悠”之路,“卖拐”也好,“卖车”也罢,除了偶尔说了句乡长“扯淡”外,把全部的包袱放在了嘲弄口吃、胖子、傻头傻脑和锱铢必较的农民身上,除了赚取廉价的笑声,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春晚小品《同桌的你》,那些反复使用的逗笑招数,已经让人生厌,笑都笑不出来了。

“这样博得的笑声缺少爱和悲悯的情怀。”有人如是说。这种变化的轨迹,恐怕是赵本山曾经宣称过的“不碰政治”的直接结果。赵本山喜剧的衰落,是批判文化的误区,也是现实主义文化不可避免地萎缩的时代隐喻。

真正的幽默是“含着眼泪的微笑”

与赵本山自己也折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相比,同样是人到中年,卓别林拿出的是不朽的《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真正的幽默,是含着眼泪的微笑,而他呢?

任何事物都有高峰低谷,这并不奇怪。但就赵氏小品而言,之所以盛极而衰,除了事物的内在规律之外,仍然有其显而易见的缺陷:缺乏深刻和怜悯;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偏于琐细,作为喜剧的批判和嘲讽对象,有时指向的是残疾人和愚昧的村民;他的文化素养,也使他缺乏对时代的洞察力。

审美价值例3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38-02

审美价值的发生即审美活动中以人性为核心的审美意识的激荡,简言之就是人的性情的活跃、精神生活的满足。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生活的价值。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内在方面,它的重要性不亚于物质生活。本文即从艺术家的一度审美创造和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与再创造的过程中透视二度审美中审美价值的个体性显现,并揭示其潜在的主体精神。

一、二度审美中审美价值的显现

艺术家的一度审美与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乃是一种主体行的沟通,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是他对社会生活审美的结晶,是其思想的代表。其作品中表现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均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表现,即艺术家在其一度审美中审美价值的显现。艺术家对形象的审美中产生了思想、情感态度、意趣和思想,在内心里创造出了完整的审美意象;同样,欣赏者在其二度审美中对艺术形象审美的欣赏过程中,也会触发相应的思想、情感态度、意趣和思想,并显现出其自身的审美价值。

由此我们可知,审美价值不仅在艺术家一度审美中有些许意义,而且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发掘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中也具有能动的意义。艺术家把作品生产出来之后,作品就具有了潜在的审美价值,但这个作品如果真的被束之高阁或藏之名山,没有欣赏者的阅读欣赏,作品的潜在价值当然就无法发掘出来。只有当作品与欣赏者发生了联系,形成了审美关系,满足了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作品才获得了存活的生机,它的潜在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如果一部作品能够为不同时代的欣赏者所欣赏,那这个作品就获得了较为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有的作品,如古希腊的神话、雕塑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不仅能满足当时人民的审美需要,而且还为今天的欣赏者所喜爱,甚至成为艺术家审美创造的理想境界。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作者创造的,但离不开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发掘。我们认为欣赏者对于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那是因为:第一、欣赏者在欣赏中总体现出一定的意愿倾向、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这种欣赏时的意愿和追求如果是宽容的、开放的,就愈能充分地发掘出作品的潜在价值;如果这种意愿和追求过于狭隘的,就可能因主观的框架定势而难于发现,甚至不可能发现作品的更为深远的意义。第二、欣赏者的心理结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评价。每一个艺术家所受的社会历史影响、文化教育以及人格结构互不相同,因而审美心理结构也各不相同。不同审美心理结构的艺术家就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如果欣赏者心理结构恰好与某一类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同或相似,那么,对于这一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就更容易引起共鸣。这样,欣赏者对这一类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容易得到更为深刻的发掘,得到更高的审美评价;对另一些类型的作品则容易发生偏见,常常低估这一类作品的审美价值。第三、欣赏者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不同,时代的审美倾向及其要求对作品的补充创造理解深浅价值评价也会有差别,欣赏者生活阅历深、艺术修养好,对于文艺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就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掘;有的作品当时没有得到读者的重视,后来的读者则把它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而得到了社会的重视甚至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所以,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艺术家一度审美创造的,但对之进行能动的认识和发掘,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创造。

二、二度审美中个体价值的实现

一度审美创造了基本价值,这价值决定着二度审美中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否,是再生价值的根源。但根源只是源头,还不是价值流,有了源头,还需要无限的二度审美扩大源流。一度审美创造的价值根源,为二度审美的个体价值流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欣赏者在二度审美中的审美再创造表现为艺术形象和审美情感的再创造。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心灵化的具体个性,欣赏者面对这个特定的对象,需要调动自己的表象与印象的积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特殊处境、文化修养等,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形象进行补充、丰富、扩大、改造。欣赏者的再创造活动始终在形象中进行,但其本质是一种“感情的创造”。情感的驱使可以扩大促进想象的发展,情感愈浓烈,想象愈丰富。黑格尔说:“在这种使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常醒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命的情感。”艺术家的创造如此,欣赏者的审美也是如此。强烈的想象和情感相互推进、相互影响,二者紧密结合。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审美愉悦的获得必须以欣赏者感情与作品感情的交融为基础,欣赏者必须将自己“感”到作品里去。作品在欣赏者内心激起特定的感情,这种情感又在作品中找到“外射”的对象,从而在感情的宣泄中得到愉快和满足。与其说是欣赏者入于作品中自化其身,不如说是欣赏者在这些人物身上找到了寄托情感、宣泄情感的对象,作品人物形象无非是移植欣赏者情感的载体。情感的感染和驱使,才使想象张开翅膀,才使欣赏者获得审美的陶醉与欢欣,并而实现其自身的个体价值。

总之,欣赏者二度审美的过程是艺术品的永恒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一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中,历代欣赏者把自己富于个性的、民族性的、时代性的审美体验赋予了艺术品,从而对作品做出特殊的阐释,并影响着后代的人们。这种不断的全新赋予和重新阐释,使作品内蕴不断创新、建构,赋予艺术品以永恒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得欣赏者在二度审美中个体价值得以实现。

三、二度审美中个体性的延伸

人类的社会群体系统是多层次的,因而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有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上的统一性。但是,事物间的统一性不是绝对的,不是没有差别的同一。人们的审美心理不仅存在着群体系统间审美心理的差异性,也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例如有的人爱春兰,有的人爱秋菊,有的人爱长江大河,有的人爱涓涓细流,如此等等,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其审美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对艺术品的欣赏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欣赏者也是一种创造力量。欣赏者的二度审美活动不仅是对审美客体直观掌握的审美体验过程,同时也是对审美对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它要求欣赏者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解释,不但把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充分地理解、体验,而且还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甚至能够对原来的形象进行开拓、补充,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体味到艺术家在创造这个艺术形象时不曾说出,甚至不曾想到的东西,深化原来并不是很深刻的东西,从而使艺术形象更为丰富、鲜明。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对艺术品的积极的、能动性的欣赏,不仅体验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而且在积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人格投入作品的同时,已经完成了对艺术“形象”的创造性“复现”。此时,欣赏者在二度审美中作为欣赏者,同时也成了作者的合作者,二者的合作才真正完成了艺术创造的任务。例如,马致远的小令《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诗中所传达的情绪是具体而真切的,但作品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意义和空白点。如诗中的“小桥”,是小木桥还是小石桥,桥面是平直的还是拱起的,都未明确交待,甚至那天涯远客的性别、年龄、容貌等都未做明确说明,这种以虚现实的手法,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创造、发挥、解释的余地。诗如此,其他艺术亦如此。艺术作品的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的空白,在舞蹈、音乐以及抽象艺术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常听到一些喜欢欣赏音乐的人这样谈起他们欣赏音乐的感受,听有词的音乐时,容易听懂,但一旦会唱了,或听了几遍后很快失去继续听的兴趣。然而那些无词的音乐,尽管抽象难懂,但每听一次,就会有一次新的收获。在我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刚开始听,我们也许只感觉到声音的柔美、凄婉及残忍蛮横;再听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到音乐中的主人公及花、草、树、木,活灵活现的音容笑貌,尽管音乐无法明确告诉我们主人公的胖、瘦、高、矮、着装等如何,我们甚至还可以感到自己也进人了音乐之中,看到了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姿态,并与音乐主人同呼吸、共欢笑、同抗争、共命运。当我们将自己的情感、想象、领悟,全部到音乐中时,或者说当我们将自己全部的身心到美妙的音乐中时,我们所感觉到的不仅是作曲家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作曲家对所有执着追求的人的美好祝福,这追求可能是对我们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伴侣的追求,也可能是对一个既定目标、理想、愿望、事业、美好的人生追求,或许还有更多的意义等等。然而这些被具体化了的意义,在作品中则是不确定的空白点。它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在超意象外的艺术境界中得到满足和享受。也正是作品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才使得人们对音乐百听不厌,才使得艺术具有了永恒的魅力,迷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使得人们每欣赏一次艺术,就有一次新的收获,或者说是一次新的创造。

综上所述,对于艺术作品的研究,不能不考虑到艺术家一度审美的意识活动与创造表现,也不能不考虑到欣赏者二度审美相应的意识活动与再创造表现。这样,我们就不会忽略艺术作品的本身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审美意识或主体精神。表现审美意识或主体精神的艺术作品不是主体精神运动的起点,也不是运动的终点,而仅仅是无限运动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后面有艺术家的心灵历程,还有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影响;中转站的前面有无数欣赏者的心灵,通过其二度审美广泛的扩散传播,形成丰富的新的意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审美价值例4

纵观建筑设计史的发展,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建筑师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的统一在建筑之中,是当前建筑师所应该关心的基本问题。建筑师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尺度,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融科学与美学,物质实用功能与精神愉悦功能于一体。

1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看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了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能躲避外界暴力具有实用功能的栖身之地,是人类为了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人类用建筑遮蔽了自己,与自然界分开来,建筑的作用是隔离性的和保护性的,它第一次以人工的手段把神秘的自然空间划分出一个人化的空间,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也使得人们有了永恒而安宁的“家园”。这时的建筑主要是为了实用,但也积淀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具有某种审美的因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对其“庇护所”具有深刻的感情,“家”的概念越来越有必要超越其居住的实用功能而趋向审美功能。人们对于建筑不再满足于实用了,更多的注重其艺术的特性,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把自己的精神渗透到建筑之中,这是建筑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第一次碰撞。中国古代建筑史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洞穴居住到仰韶文化时期房屋的出现,建筑从最初的实用性到受彩陶文化的影响建筑表现出一定的审美萌芽;夏商时期阶级分化在建筑上形成了穴居与宫室的分化,宫室内部陈设华丽,建筑物也有些雕饰,建筑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秦汉时期,建筑材料瓦当的出现以及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应用,是建筑设计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丰富了中国建筑,南北朝石窟的建筑与雕刻的装饰花纹以及建筑构件的多样化和装饰化,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拓展;隋唐时期的建筑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敦煌的藻井图案和壁画的发展趋于成熟,唐朝的建筑风格气魄雄浑,华美而不纤巧,是建筑与雕刻装饰融化的典范;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绚丽而多彩,室内的梁架、斗拱、垂莲柱以及具有各种棂格的格子门、落地长窗等既是建筑功能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又发挥了装饰作用;明清时期的建筑由于建筑构件比例的改变,使得建筑呈现出沉重、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这也体现出建筑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内在联系。清中叶以后,建筑装饰上过分追求细致和繁琐,出现了不必要的装饰,建筑的审美价值过分的被人们去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削弱,使得建筑缺乏生气。从上可见,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都认为建筑设计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实用和功效在设计中处于第一位的,因为没有一种建筑不是为了谋求某种特定的生存空间才建造的,或者供人居住,或者为生活生产提供设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又被称为“实用艺术”。但建筑的“美”,并不在其实用性方面,而在于建筑空间的营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建筑只能是供人居住或使用的“机器”。从这点可以看出装饰所带来的审美功效,尽管从属服务于实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称得上建筑艺术精品的建筑物,无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融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物质生产与艺术创造于一体。

2从设计流派看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

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上,强调前者的典型是功能主义的建筑师们。功能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方向。对功能问题的重视,可以上溯到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它一直被视为建筑学的经典公式。包豪斯校舍作为早期现代建筑的典范,体现了注重实用要求、发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性能和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的风格,具有极强的功能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设计中以实用功能为出发点,调整形态间的组合关系,整个建筑按功能分成几个部分,体现了由内而外的功能主义设计方法。美国建筑师沙里文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成为功能主义及现代主义建筑的灵魂。这种流派强调功能,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后来发展为“功能至上”就太过片面了。

国际主义设计流派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了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倾向。他们反装饰、求简洁,认为美即功能,以技术代替艺术,把使用者抽象为生理或物理上的人,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不同的精神及审美要求,把形式变成技术功能的产物,导致了“方盒子”建筑的泛滥。国际主义为了追求少的形式,甚至不惜牺牲功能,抛弃人文关怀,把实用功能和装饰绝对的对立起来,也就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绝对的对立起来,这是不可取的,终将被社会所抛弃,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关系问题上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重视建筑的外在形式及装饰,不注重建筑的内在功能。其典型代表是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洛可可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的装饰风格,具有代表性的是凡尔赛宫。这两种建筑风格虽然有肯定的因素,但因注重建筑的装饰,过分强调了建筑的审美价值,而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3从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看当今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中,构成了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实用价值是建筑设计的本质属性,是占主导地位的,审美价值应该服从并服务于实用价值,建筑的审美性绝对不应该损害其实用性和功能性;但离开了审美性只强调实用性的建筑,绝对称不上好的建筑。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是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为一身的。在当今的建筑,由于不同的建筑物,在建筑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上会有偏重。如仓库、一般性厂房以及低标准的公寓楼,只是单纯地为解决实际的物质需求而建造的,它们还称不上“建筑艺术”;学校、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宫,物质的实用功能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还得考虑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二者的比重根据情况会有多有少;而供人游览和观赏的纪念碑、园林建筑等等,其建筑的审美价值大大超过其实用价值。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比如埃庇道尔露天剧场如今孤零零地沉睡在荒凉的旷野里;欧洲遗留下来的古城堡屹立在山岗上;横亘绵延的古长城已经没有朝廷的驻军。这些建筑虽然在今天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但是我们仍然把它当成重要的建筑艺术品,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审美价值会与日俱增。

总之,建筑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建筑的实用性满足了人们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的需要,是主要的,基本的;建筑的审美性满足了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它在服务于实用价值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它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筑设计正确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建筑师所应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审美价值例5

其次,《快乐女声》所代表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选择所奉行的那种“草根”意识、全民偶像意识、那种与精英的结构性对抗及对权威的反叛中的自大与偏狭,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裹挟之下当下大众审美文化领域内的人格分裂与价值混乱。这一方面反映出在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缺席之下,知识精英所标举的人文关怀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在大众世俗化的诉求之中已经被日益背离。社会文化审美主体在个体层面的欲望满足与功利主义、理想追求与现实经验在市场经济之下的背离,导致了大众价值诉求与评判的日益世俗化旨归。在这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在这样一种主体价值诉求的世俗化、功利化前提下彻底消失了,大众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因此,审美主体的个体性利益考量,那种对本质主义的反拨反而使得观照对象本身不再那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11年《快乐女声》的选手宣言中、从现场评委的相互背离中、从网络评委的感性对立中、从大众评委的好恶判断以及选手们网络粉丝的相互地、偏激的攻击中得到最好的见证—喜欢就是喜欢,“没理由地”就是喜欢(当然,“没理由地”背后的潜在规则,外界是永远也无法知晓的)。较之于精英化的审美感受,大众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之中越发地感受和追求一种视觉的外在的与体验,趋向于一种形而下的现状的满足。因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取代了传统和精英主义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法则。它既反映了多元化社会语境中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文化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与长足发展,又暴露了当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价值判断能力的不足与准则的缺失。

审美价值例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Taste of Watercolor

BAI Luyang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 Watercolor is mainly carried out by water color painting of a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ith a clear and transparent quality of color in the water and a double off the lower body emerged watercolor charm. Watercolor paint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a very high demand, asking them to reflect the harmony and smooth lines, natural, and thus reflects the unique charm of watercolor to the maximum extent. In order to better appreciate the art of watercolor effect, it is necessary for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watercolor to understand explor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watercolor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appeal, made an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 watercolor; aesthetic value; aesthetic taste; ontology language; abstract form

1 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水彩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始形态、早期形态以及现代抽象形态的形式。从本质上来讲,水彩画属于绘画艺术中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都与绘画艺术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都是创作人员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个人的情感和诉求化为艺术情感的形式,填充到水彩画作品中。欣赏者将透过水彩画读懂作者的人文精神,并在良好的画面效果中,得到良好的视觉冲击。水彩画以水性材料为主要作画材料,在水性材料的合理搭配下,营造出一种透明、清晰、湿润以及流畅的艺术氛围。在水彩画的初始发展阶段,也就是水彩画本体语言,在此阶段的水彩画取材范围比较广泛,而产生的相应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也各有特点。虽然水彩画的风格有古典现代之分,有写实与抽象之别,但从本质的形式来看,其本体语言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水彩画离不开现实载体而单独存在,它需要一定的原材料来为作者情感的表达做基础。此外,它的本体语言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其发展和创新减少了阻碍。最后,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另一审美价值还在于,可以通过一定的符号或意象来抒情达意,体现出了较强的情感化特征。

2 早期形态水彩画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我国水彩画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画种,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留洋归来的思想先进画家的努力。正是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才使我国的水彩画领域于19世纪开启了新的篇章。那个时间段正是法国印象主义诞生,并对整个欧美国家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时期。从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的角度来看,早期印象主义的画作注重感官的体验,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并将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付诸于画笔之下。而对于物象的形反而不太重视,更多的是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象,而在意的却是所营造的画作意境。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中国艺术风格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画作大多以山水为景,普遍强调第一印象的感觉。并且水墨画在我国已有近千余年的历史,对于水彩画这种类似画料的画种更容易从心理产生认同。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当代的中国水彩画在素材上仍然以具象形态为主,但在具体的手法上以及题材方面却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并且目前的水彩画在审美价值上重视对抽象形态的研究和解读。

3 现代抽象形态水彩画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抽象性艺术是当代艺术领域中较为活跃的派系,无论是在形态内涵上还是审美价值与情趣中,都能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二十世纪辞典》中曾对抽象性艺术作出过这样的描述:“一切艺术都是抽象性的,但它记录着具体物象的联想。”抽象形态水彩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绘画中的线、色、形不用来表现具体的物象状态,只是单纯地用于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为了体味现代抽象形态水彩画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就要从抽象形态的内涵、结构以及在抽象形态水彩画中得到的启发入手,对相关要素予以把握。从其内涵上来讲,抽象水彩画的本质是一种直觉、情趣和意趣,与具体的形态事物没有直接的关联。水彩画的创作结构主要是在二维面上,创作者将点、线、面以及相应的形态和色彩进行搭配,来展现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而抽象水彩画则是对其进行的提炼、概况以及重构。抽象形态水彩画在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上,能带给欣赏者更多的感触和体会。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阶梯。抽象性水彩画不仅能在视觉和意境上给人以美的感觉和体会,更能在形式上和内容间给人以启示,影响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状态。

4 水彩画带给欣赏者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感受

4.1 构图章法的节奏美

水彩画的构图章法对于画面的虚实、亮度的比较以及光线的调整和空间层次感等多种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可以使水彩画在构图上给人以明快的节奏美感。比如,在我国的绘画中一般都强调意境和神韵,不拘泥于具体物象等细节上的问题。水彩画由于水墨材料透明、流畅的特性,使得其色彩的变化与形态的变幻也捉摸不定,可以根据氛围以及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在构图中适当的添加明暗因素,也可以为水彩画起到锦上添花的效用,给人以充实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是绘画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例如,在《大叶紫薇》中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构图形式的独到之处,无论是瓶花还是窗格和台布,都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并加入了良好的艺术表现因素,使得该作品在给人以清新幽静感觉的同时,在意境构建上也达到了光线交错,明暗有别的美感。

4.2 材料整体的形式美

水彩画,顾名思义是关乎水和色的艺术,所以对于水色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其作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色因素的影响。而水彩画又要在纸上创作,以纸为基底,所以同样不能忽视纸的作用。透过水彩画我们可以清晰地体味到作者在材料上的选择讲究以及图像形态的效果情趣。在水彩画材料方面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可以从纸、笔以及相关的素材上感受到。水彩画对于纸的质地要求是厚度和硬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并且具备较强的吸水、渗透性。良好质地的画纸将会承受住各种点、染、刮擦和挤压等技巧手法。例如,著名画家刘寿祥在进行水彩画的创作时,就常常先画成重色块,再用水反复洗成浅色,体现出虚实有序,合理结合的韵味和情趣。此外,还在选材定位后通过对画笔的正确使用来展现出作者的绘画技巧。针对选材的特质来进行塑造,或顿挫、或点缀、或粗或细的进行丰富和填充。在各项材料的综合利用下,展现出水彩画水色交融的韵律美以及情与境结合的意境美,完美的将中西方的艺术风格进行揉合,达到画境隽永的绘画艺术境界。

5 结束语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通过对水彩画的欣赏可以为欣赏者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使人体会到水彩画的魅力。水彩画被称为绘画中的小夜曲,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性,更是因为众多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水彩画仍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为越来越多的欣赏者所喜爱。

参考文献

[1] 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编.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邓海燕.论水彩画多元化发展与坚持其本体语言的关系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

审美价值例7

评卷人

*

*

论文题目

论丑的审美价值

完成时间

2019年6月

课程名称

美学原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7级

论丑的审美价值

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换言之,丑就是美的对立面。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丑的相对性和语境性存在,认为“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丑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但丑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从审美感受角度看,丑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种复杂或带有苦味的愉快,它富有刺激性,使人不安甚至痛苦,但却可以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渗入灵魂,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快。如果爱、和平、和谐是一种美,那么仇恨、打斗、不和谐就是相对的丑,但现代很多电影所采用的打斗场面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也能从这类影视作品中感悟到美的真谛,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电影。

如果说美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看到这世界美好、积极的一面,那么丑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不合理、不和谐,丑的存在就是为了从负面肯定美的存在,丑用自身的不合理、不和谐刺激着人们,并且告诉人们:这世界应当是合理的、和谐的,是美的。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从而为把世界改成美的方向而努力。

丑除了从负面肯定美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审美价值,即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伯虎一行人在门口看美女,唐伯虎喊了一句“秋香”,秋香回过头以后唐伯虎觉得一般般。他的同伴立即喊了句“美女”,一时间所有的女人都转过头了,与那些丑女人相比,秋香一下子就美若天仙了。电影虽然采用的夸张的手法,但也不妨碍它表现“丑具有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其实就是美的对比与陪衬。没有丑,美反倒一般般了,就像独自一人的秋香。鲜花总是需要绿叶,好人身边总要有坏蛋的存在。有了丑以后,美丑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刺激着看官的感官,美也就自然而然被凸显出来了。

除了做对比和陪衬之外,丑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即丑也可以当主角。丑要想当主角,它就要使习以为常的流行审美观念受到冲击挑战,从而

为传统的、单一的审美提供新的活力。例如每个新的潮流趋势初现之时,都是一种丑,因为它反传统、反流行,而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例如前几年被大人们嫌弃吵闹的说唱艺术现如今得到了认可,十几年前出现的露脐装被人诟病,现如今却成了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畸形、混乱、不和谐、反目的性和非理性等丑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反当年的陪衬地位而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一种另类美。丑突破传统美学的思想牢笼和禁区,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激活人们对美的感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审美价值例8

⒈什么是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而审美评价则是主观的,它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它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和评价的不同含义,两者的区别犹如客体和主体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的区别。那种把审美理解为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没有充分地划分“价值”和“评价”两种概念之间的区别,混淆了人们对现实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审美的特征不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人的认识的任何形式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列宁)。审美关系作为客体和主体的相互联系而存在。

⒉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和现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本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的“土节”依次有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

3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

3.1宗教价值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基于这些人们信仰的神或物而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华民族一向拥有卓越而朴素的自然主义信仰。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本民族的朴素信仰做了精辟的总结,同时从精神家园中彻底地扫除了迷信的蔽障,并为后世留下了呵护心灵、完满精神、抵御偏执的智慧良方,老庄哲学就是这些光辉思想的集大成者。后来,由于佛教在我国的兴起,其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也对后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的价值在于引领人的思维潮流,无论这股潮流是正确还是错误,宗教具有独特的权威领袖性和迅速蔓延性,在文化的传播中,宗教的这两种特性无疑成为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信仰相同的人类群体往往能广泛高效地调动热情和力量,并且在其乐融融的生存过程中创造更深层次的和谐。传统节日文化的存在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的存在,节日文化的挑战实际上就是信仰的挑战。

3.2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遵循了传统文化中对“天道”、“天理”的推崇,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是相当重视的,可以说是立世之本。

传统节日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忠义、仁爱等道德价值的集中体现。如端午节的来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农历9月9的敬老节、清明节,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让人无不动容。那些影响中国历史发展促进思想进步的人物的诞辰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之一,这些人都重视个人修养,留下丰功伟绩并且引人向善。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现代人陷入那种无度的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3.3人文价值

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它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载体,浓缩了几千年文明,包含丰富的礼仪形式。它们所体现的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天伦之乐的享受,对祖先的孝敬,对先烈的缅怀,对亲情的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对情绪的宣泄,对人性的回归,对和谐的追求,它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也具有潜在的生命力。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文化特殊的词语概括,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条件对人行为的影响,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知识本性:天人合一,自然和人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与社会、人与伦理秩序相得益彰,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合一的礼仪制度,将制度与道德化形式结合起来。这正体现文化即人化,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人创造自己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样法”,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并不断提升到优雅、完善和高尚的程度。

3.4政治价值

在中国古代,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是为政治服务的。一方面,约束统治者的行为。古时候科学发展很落后,人民靠着对神的崇拜和景仰生活,把一些自然现象归结为神的旨意,就连被神化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干旱,洪水被看做是统治者行为不当,有失天意的表现。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理解为是老天爷认为你这个皇帝当的不好,所以要好好处罚处罚你,等你悔过了自然一切就恢复如初了。另一方面,将统治者神化,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权利、巩固统治地位的有力武器。因为当时百姓的信仰就是神,而皇帝就是被神化了的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百姓是有奴性的。只要日子还算过得去,那么就叫太平。

3.5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更重要对于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它之所以能从远古到现在这么长时间的的存在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和整个国家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传统文化节日吸引游客这种促进地区的经济的手法已经屡见不鲜,但是确实非常的实用。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如此设置更多的法定假日在一方面是行说也是为了更好的刺激消费,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如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缅怀人民举行追悼仪式的祖先的祖先的节日,更是一个自然远足春季接近踏青仪式。

最近,携程网的网络调查显示,在新的假日制度,许多人选择调整旅行计划,原计划在“五一”黄金周游客旅行的旅客已经适应近两成清明假期旅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端午中秋清明三个小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将非常的乐观。

4审美角度

究竟美不美?究竟有没有价值?这既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的事情。但是传统节日文化既然能够传承至少五千年,那么对于它的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予肯定的答复。但是到底美不美呢?第一节就已经对审美价值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评判一个实体事物或者是一个抽象事物的审美价值,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去讨论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不能带个人的感彩并且要时刻明确价值和评价的关系。

4.1传统节日的文化审美价值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节日是传统和文化的体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从人们的主观思维的角度出发,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体现。所以传统节日就是人们从主观思维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许多传统节日在文化中而生,在文化中流传。还是用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的故事为例。屈原因国不将国,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而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其中以《离骚》最具代表性,继而投汨罗江殉国。为了祭奠他,端午节孕育而生。这个例子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虽然结局悲哀,但是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文化角度来说它是美的,它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日,而且必然延续到未来。从君到臣,从古到今,从文人到墨客无一人能将它忘怀。君王臣子以他的故事为戒。避免惨剧的再度发生。古往今来,端午节在百姓的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并且在现今也颇具商业价值。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人们阅读,讨论,分析这些文章的时候,心中是否会生出情愫种种和万分的感慨呢?

4.2传统节日的经济审美价值

传统节日之于经济审美价值可分为两个角度去讨论。

4.2.1、从小的方面说,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朝代——夏朝,以历法严明完整而闻名。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沿用至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也慢慢的融入节日的概念只中,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以清明为例,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节气,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难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做为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4.1.2、从大的方面说,传统节日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商家创造商机,拉动内需,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以端午节为例,模拟一次过端午节的过程。为了纪念屈原于是乎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首先第一步,我们要买木头,买糯米,买粽叶,买雄黄,买酒。然后我们得请人来帮忙做龙舟,要包粽子。最后我们需要把龙舟推下水把粽子煮熟。现在让我们找找商机:1)糯米,2)叶子,3)木头,4)劳工。假如你根本就不会或者没条件做粽子和龙舟那么你还得买现成的。然后有的商家就会请人来搞龙舟赛,接着就是拉赞助打广告。最后轰轰烈烈的就开始了庆祝活动,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来旅游来消费。商家就笑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体验了一次复古式的端午节,有滋有味,原汁原味。他们就会认为值了。这时你就会发现暗藏其中的审美价值。还是那句话,美不美是一回事,关键在于价值。经济是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在现代这么一个私欲日益膨胀的社会,经济是衡量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4.3传统节日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传统的节日中,人们用特有的方式广泛参与进来。特殊的服装、精美的年画、原生态的歌曲等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服装的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特色价值的一种体现,节日的存在,给了这些民族文化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保留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对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促进。原生态的歌曲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保留,对于音乐艺术的多样性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民间美工技艺的重要载体。为烘托气氛,每当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请来各业匠师,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而这些节日装潢工作又为中国民间各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如果取消传统节日,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工艺技艺也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失。这些东西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同时艺术的流传有序决定了艺术的血脉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心血和思想的结晶,在继承艺术的过程中新的创造和革新也将艺术的价值更加时代化和多样化。

4.4传统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

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的体现是通过节日文化价值。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的理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观念,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生存绵延不息的根据与价值的源头。中华民族整个的生命的精神、价值力量、以及伦理的、道行的、宗教的、政治的、艺术的精神生活与最高价值标准,全部来源于这个源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这源头。中华民族所以刚建文明、生生不息,所以能够生聚,所以能够积蓄力量,所以能够久经磨难而不绝,就在于它有大道本体论的哲学,就在于它有这个价值源头。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绵延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实践中不断把大道本体归复、还原为国家民族生命价值精神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凭着纯粹理性直觉不断领悟、观照大本体的纯价值、纯精神、“善货且成”的历史!因此,大道本体论乃是中国民族的生存哲学,其根本文化价值精神,也就是中国的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大道本体论的哲学,从来没离开过这个民族之魂。有本则存,无本则亡!节日的存在把这种文化深深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刻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价值和存在价值的正确体现。

5挽留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和重要载体,是民族生活、民族血脉、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过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会越来越全球化,而文化的走向却是相反的,会越来越本土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标志一个民族复兴的精神家园。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巨大的悲哀与不幸。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西学东进,西节也迅速在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头!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似乎已经成了光辉的“中国节”,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则推波助澜——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西方节日来势凶猛,但硬要说它们像当年的坚船利炮那么可怕或许有点夸大其词。西方世界的节庆文化虽然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开始萌芽,其真正壮大则是在基督教君临天下之后。自利玛窦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用儒学经典在中国传播圣经算起,基督教来中国已经四个多世纪了。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日却没有得到有力保护。1949年以后,大多数节日都被视为封建残余而废除,幸存下来的也只有春节、端午和中秋,其中只有春节被列入了法定节假日。1949年以来我们的全民放假日只有7天,直至1999年国务院《全国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才增至10天。这样的水平与中国宋代的69天、日本的15天、韩国的16天、澳门的22天和美国的23天相比,明显过于低下。传统节日的被贬与洋人节日的嚣张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戏剧化的景象。

出生在20多年之前的人还依稀记得每天翻页的老皇历上详细标注着的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翻开当下的很多日历,传统节日只剩下了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重要的节日都从日历上消逝了。同时消逝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那些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仪式,后人难道只能在古籍中体验?

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水土不服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无异于挥刀自宫。节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更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有趣但也让人不爽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我们自己却有意回避这一天。

中国人近年来还热衷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由于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普通话说多了,古老方言就容易被遗忘。现代文看多了,四书五经就成了专家和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中国人用着洋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的一部通用了几千年的传家宝——夏历。我们古老的道德观伦理观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显得力不从心了。但存在就必定有价值。如何改变这种渐行渐远的局面?

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审美价值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辅之从娃娃抓起,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结合文化植入孩子们的脑海里。与商业结合是个不错的方法,就像谁也不会忘了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一样。将枯燥烦琐的节日仪式变成一种对文化的享受对心灵的洗涤,才能既体现出传统节日的价值又创造出经济价值。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扎根于大众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张军涛,梁志勇;辽宁城乡互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4]陶景杜;"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李杰明;从百转千回到反璞归真——中国民间舞的现代际遇暨观念之检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张冬梅;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05年05期

[7]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民歌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8]张文镝,滕守尧,冯双白,方珊;透视我国美学教育[J];人民论坛;2002年11期

[9]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郭芳;文艺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本土实践[D];兰州大学;2007年

[11]凌学东;边缘活力与自恋力量[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2]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13]伍锦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4]钟明杰;黑衣壮审美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5]尹庆红;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6]魏文欢;罗杰斯发展传播学观对中国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17]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8]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9]王媖娴;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反思[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0]许连军,李云安;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1]张雯;中国乡村传播特点与消费文化的发展——以云南省郑营村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01期

[22]钟福民;论民俗表演艺术的当下语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3]曹茶香;“柳词”与北宋南北都市风情[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4]陈磊;从民俗文化看福州脱胎漆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1期

[25]李红艳;关于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审美价值例9

木雕作品由于其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技艺的不同,各自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在对木雕进行评判的过程中,也是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探讨。下文主要对木雕的价值和审美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木雕的价值评判

我国木雕技术是一门传承已久的古代技艺,并且从古代所流传下来的雕刻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但也不发油粗糙工艺的作品存在,这就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对其木雕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以下主要对以往古代的木雕作品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明清的建筑木雕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①首先是木雕的工,工也就是形容木雕作品在进行雕刻过程中所必须要花费的时间、雕刻技巧、雕刻图案、雕刻含义等几个不同层次进行判定。②其次是木雕的技,这方面主要是指木雕作者在进行雕刻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细节雕刻技术,也就是作者在雕刻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雕工手法等。③最后是木雕的艺,艺也就是指木雕在进行技艺施展的过程中,雕刻作者本身对于整个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创作思路以及整体性的审美理解,以此来充分的体现出作者对于这个木雕作品的图案和画意所具有的深刻理解,并且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雕工技艺是否达到了传神。

从我国明清木雕所遗存下来的实物价值观来看,其中也主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构成一个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①年代,如果说木雕作品的年代过于久远,那么其中所存在的时代特征也就极为明显,并且能够保证其品相的完好;②艺术水准的高超,个别木雕作品表现出了当时时代的领先水准,其中的精湛工艺是其他木雕作品所无法代替的;③画意独特,木雕作品之中所表现的画意是大量同时代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其自身有着极高的唯一性。

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总体可以通过“精奇古怪”几个字来进行概括,但是在实际进行木雕价值评判的过程中,还由于人与人审美的多方面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能够直接从评价人自身的艺术造诣以及艺术意境来体现,甚至是产生冲突。也可以说因时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对明清木雕作品进行研究、理解的过程中,不同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作品所产生的理解都是具有时代风尚的共时性。

特别强调的是明清江南建筑木雕的古旧美和木雕价值有一定的关系,古旧美表现为木雕在一定久远的时间作用下呈现的古朴之美。清水木雕的细致的风化,如同肌肤纹理,称之为肌肤纹。而有色彩的则已退去浮彩,留下凝重的古彩,斑驳中带着岁月的创伤,形成古雅之美,也是明清木雕价值的一种绝好的体现。大多仿古做旧者不知古美真谛,旧脏不分,做得脏黑不堪入目。

优秀的建筑木雕中的艺术成就已经超越了“概念”上所谓的民间艺术范畴,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希望学界、收藏家或爱好者能改变艺术审美中无谓的“民间”、“文人”和“宫廷”的分界。美是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没有社会层次的界定。传统艺术习惯上把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和民间工匠制作的工艺作品以雅俗分类,同时,对工匠的作品多少有些偏见。但是从史前到商周秦汉,中国美术历史多数是由民间艺术成就谱写的,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一切艺术源于民间。

二、木雕作品的审美

在木雕创作过程中,由于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结构较为单一、人文内涵比较纯粹,因此在民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青睐。本文首先对木雕的艺术形态、线条设计、色彩涂饰进行全面认知,通过感性与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然后对木雕的艺术性、差异性、内涵的普遍化与客观实际相互脱离,最终使其艺术性与精神相互融合,使其多元化。

1、木雕创作的表象形式

木雕是我国传统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品,其作为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从其表现形式来看,我们可以将木雕分为立体圆雕、根雕与浮雕三种,其主要分布于东部与西部,在我国东部,木雕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我国西部,木雕的分布点相对比较分散,其主要分布地区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区。其中,我国浙江等区域的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等区域的潮州金漆木雕;福建等区域的龙眼木雕等是木雕中最著名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与艺术美的特点。

正如以上所述,我国木雕创作集散群落基于地理空间概念而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区块,而其相对应的形式载体划分也当然地印上了各自单元的鲜明烙迹。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制约影响,就区域范围艺术美学形式表现载体的整体划分而言,东部区域,尤其是浙闽粤苏等地区的木雕创作的形式表现载体已经突破了其自身内涵位阶的原有容量,在其标榜民间美术创新化、多元式、再创性的内涵位阶的基本索求下,更多的延伸拓展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兼容并蓄的混合式层面,而且由于过多地依赖以新的美学理念改造旧的物质基体、新的物质载体反衬旧的美学内涵,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容形式再造,突出集中的典型瓶颈就是浙江地区的木雕创作品类的外观形式集体求新,同时也在造型设计、线条勾勒、雕琢打磨、着色渲染等流程层面渐次呈现出鲜活个性的时代特征。

而由于部分东部地区,尤其是浙西、闽西、粤北等区域在其自然环境系统相对稳定纯净、社会经济物质尚不丰盈的整体背景的熏染烘托下,还普遍维持着其基体自身孕育下所衍生的既有品类。诸如浙江地区仍以黄杨作为木雕作为创作原料,该原料木质坚实、色泽柔和,纹理密实,颇具象牙的视觉感观,且随着年轮见长,木质愈显深厚质朴,极具视觉冲击与触觉享受。其次还有福建地区、广东木雕也都相对保存着各自木雕传统品类的美术内核,虽然在商品经济物质潮流的冲洗磨蚀下,该区域系统之内的部分单元的木雕载体表现形式已经出现些微裂变,然而在整体上则依然维持了卓然天成、简约灵动的价值导向。这也是以浙闽粤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木雕创作群落在形式感官冲力持续鲜活强劲的内核所在。

2、木雕艺术的内涵位阶

木雕艺术内涵位阶主要针对的是复杂,变化多端的木雕群落表现载体的艺术内涵分类。整体分析,当前关于木雕群落表现载体的艺术内涵类别很多,且细目琐碎,不利于探讨和研究。但为了文章需要,笔者现从地理概念入手,对木雕群落表现载体下的艺术内涵作详细介绍。下面以我国浙江地区的东阳木雕、福建地区的龙眼木雕以及广东地区的潮州木雕为例,分析三种木雕的艺术内涵,并以这三种木雕作为民间艺术木雕内涵位阶研究的切入点,对我国民间艺术木雕的价值、内涵等作详细论述。

浙江地区的东阳木雕,从其创作初期发展到现在,其木雕形式、类别都已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大和完善,积累下来的艺术底蕴相当丰富。具有标签性的品类就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两大流派。东阳地区的木雕多以樟木、毛竹、树皮等该地区常见植物为创作原料,其木雕线条流畅明快、整体造型朴实无华,色彩以鲜艳的红绿色调为主,对象内容则多涉及历史人物、清雅山水、玲珑飞禽、幽丽花卉、小巧鱼虫等等,给人亲切古朴、灵动清新的视觉冲力,不仅使得观者得以获取愉悦轻松、赏心怡情的精神享受,而且也对于本地区的自然历史、社会人文、人情传统有了系统的基本认知;黄杨木雕的基调则以色泽微黄的黄杨为原始色调,同时也会辅以黑绿黄加以调剂,不仅勾勒简洁、染色大胆,而且更为侧重生活气息的直接表达,多涉及佛像、观音、罗汉等宗教人物以及农人、儿童等现实人物,而由于黄杨木独特的质地色泽,也使得观者的观赏欲、感染度得以迅速提升,且集中给人古朴幽深的精神享受。

其次是福建的闽东地区,这一地区的木雕创作历史悠久、传承深远,而尤以莆田地区为代表。提及莆田地区的艺术美学符号,那么就不能绕过宗教文化,从唐初、两宋及至元明清,该地区香火繁盛、佛学大成,进而也使得佛教文化在木雕创作之中的濡染至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民间木雕艺术在当前落入低谷,而社会群体之中的艺术精神也需要更多的养分去进行滋养和灌溉。木雕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无论是自身的审美还是价值观,都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内核以及所存在的孔洞,同时,也对于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泛途径、模式优化、拓展的重要契机。对木雕作品价值和审美进行挖掘,能够对我国的人文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审美价值例10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才子佳人小说 悲剧美 衷情美 娱乐审美

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关于雅俗、言志、载道论争不断,吴立昌认为:“‘五四’之后,特别自革命文学论争以来,可以说,凡重要的派别论争,几乎没有不与如何看待文学功能这一问题有关。”①没有成为政治革命工具的自觉意识,使得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审美价值遭到漠视与批判,也就导致鸳鸯蝴蝶派在当时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文学界没有任何地位。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对鸳鸯蝴蝶派的文学研究也逐渐增多,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也有所改观,甚至有的学者提出鸳鸯蝴蝶派是现代文学的“另一只翅膀”,即“两个翅膀论”。②虽然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可以看出评论家开始用新的分析方法与研究视角,从鸳鸯蝴蝶派作品的文学内涵人手,探讨和发掘文本内在的悲剧之美与艺术之美,以及其外在形式的创新与突破,试图在鸳鸯蝴蝶派本身的美学意蕴探索中发现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魅力。

一、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鸳鸯蝴蝶派文学审美价值的形成是受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规律影响的,唐传奇和宋元话本中演绎的悲欢离合、感人肺腑的爱情主题和离奇的故事情节,影响了通俗文学建构小说的思维模式,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极大盛行更是为鸳鸯蝴蝶派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好逑传》《李娃传》里的“后花园里定终身,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成为这类小说的惯有模式,男女主人公经历的磨难只是爱情的调味品,最后两人一定会冲破层层阻碍比翼双飞。“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不完满的,给他完满;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这种理想的大团圆的模式填补了生活中的不完满与缺憾,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心态,以及传统的道德观念,满足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主观期许,但是因为单一的故事结构与情景设置,使得小说缺乏长久的审美力量和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推敲,长时间的太多重复也会造成普通大众的审美疲劳,题材和叙事模式都出现固有僵化的局面,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只能让人感到不切实际与乏味。于是鸳鸯蝴蝶派将创作重心放在表现不幸爱情的主题上来,故事的基本模式仍然是才子佳人,男主人公依然是才子,女主人公依然是佳人,但是,此时的才子佳人已然不是陈旧僵化的人物形象,而是具备了现代人的现代思想,他们不畏艰难真诚地守护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时代和爱情的冲突依旧摧毁了他们美好的梦想,使他们挣扎在爱与恨的苦海里,他们的结局大多劳燕分飞,从此天各一方。这一对对被拆散的“鸳鸯”“蝴蝶”在赚取读者眼泪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读者的审美口味,颠覆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由于鸳鸯蝴蝶派作家中西交融的教育背景,使他们能够创作出苦情、哀情、孽情、怨情等多种类型的言情小说,打破传统大团圆结局,大肆渲染悲剧的美和力量,突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之美,可以说是对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挑战。显然,鸳鸯蝴蝶派对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但是由于自身对封建思想的依赖和对新思想的不完全接纳,使得小说家们还不能为塑造的人物找到一条完美的出路,只能在情与理的矛盾挣扎中、在理想和世俗中苦苦徘徊。尽管如此,鸳鸯蝴蝶派还是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的,为现代通俗小说的繁荣兴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言情中的悲剧与哀情

鸳鸯蝴蝶派小说对才子佳人小说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具备了自觉的悲剧意识,作家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一定的现代性和深刻性,其笔下的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坚守和同命运的抗争往往感人至深,无论是时代的原因,还是家长的阻挠,抑或是礼教的束缚,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呈现出感人肺腑的美感和力量,悲惨的爱情结局在主人公坚定的情感中得到升华,完全颠覆了大团圆结局的圆满之美,凸显了伤感哀艳的悲剧美。鸳鸯蝴蝶派作品引起巨大轰动的原因在于,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曲折的爱情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更多的是在封建礼教和时代禁锢之下人们对于爱情求而不得的矛盾心理。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思想还弥漫在社会中,而五四新思想和外来思想又不断冲击着年轻一代,使得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与封建旧势力发生严重冲突,个人理想也在动荡和变幻莫测的时局中渐渐迷失消磨殆尽。如《八十一梦》《孽海淘》《魔海》《秋海棠》等都是对社会环境造成悲剧的初探。“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是当时人们给鸳鸯蝴蝶派的定位,预示了鸳鸯蝴蝶派小说哀情感伤的基调。鸳鸯蝴蝶派在刻画情感方面下足了工夫,扩展了言情的种类,当中尤以哀情最盛。鸳鸯蝴蝶派影响较大的作家,如张恨水、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等的作品都有浓浓的衷情感伤色彩,他们笔下主人公的爱情结局往往带有浓重的哀伤成分,这与作家自身的情感遭遇和悲观的人生观有密切关系。鸳鸯蝴蝶派作家的自身情感经历和彷徨失意的人生体验使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情天恨海,他们用一支笔刻画、表现人世间的一切哀情。正是这种哀情感染和震撼着读者的内心,也是鸳鸯蝴蝶派能够吸引大批读者的一个支点,同时还扩展了读者心理层面的审美张力,使得哀情美的审美价值得以体现。

三、“俗”的娱乐和“雅”的审美

“实际上,追根溯源,消遣娱乐倒是小说刚形成之时具有的功能,可谓小说的当行本色。”文学的娱乐性正是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功能,应该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鸳鸯蝴蝶派小说回到了文学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爱好,用小说把文学的娱乐性开拓到极致,关注普通小人物的情感,把笔墨投向世间普通男女的爱情描写与叙述,迎合了普通市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这也是它“俗”的地方,并不像主流文学和精英文学那般追求传统理性与写作立场以保持自身的特立独行与高洁品行,对通俗性的开拓使鸳鸯蝴蝶派与普通大众有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他们的创作也力求贴近生活和大众本身,有意避开媚俗和低俗,坚守自己的美学理念,彰显文学通俗性的追求。而正是这种“俗”使得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其趣味性、传奇性、大众性得以接近读者并深受大众喜爱。正如刘笃平所言:“就文学的特性而言,如果作品不能抓住读者,读者的思维活动不呈现紧张状态,作品的思想和认识上的教育作用便不可能得到最大发挥。”鸳鸯蝴蝶派表面看起来俗气十足,但是它做到了文学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读者,任何的审美都是建立在读者之上的,再高雅的作品如被读者抛弃,那么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学性又怎样体现呢?鸳鸯蝴蝶派广大的读者群的建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的审美品位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张恨水的小说可以说是达到了雅俗共赏的顶峰。他的巨著《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在把小说的通俗娱乐性发挥到极致的同时,道家的出世观和儒家的道德观等被视为雅的内容也灌注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唯美的意境和纯粹的情感随处可寻,对民生的关心和时政的反映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一方面,他力求真实地叙写人生,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来描绘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在作品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一个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充满了真善美的品格。

总的看来,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并非像文坛抨击的那样一味地取悦观众、读者,他们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刻画各个阶层的生活面貌,让读者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感受人生的多难、悲苦与凄惨,在强调娱乐性的同时,追求着美的形式和表达,对读者进行美的熏陶和提升,涤荡读者的心灵,阐释了娱乐与审美的密切关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①吴立昌:《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②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⑤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03页,第82页。

④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