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22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1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从波及的范围,还是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看,这场金融危机都不亚于1929~1933年那场经济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体报道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使用,甚至互为替代,这是不对的。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当前金融信机的性质和影响是必要的。

什么是经济危机

当代多数中国人头脑中的经济危机概念基本上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其表现为生产减少、工人大量失业、购买力和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等问题。

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宽泛得多。从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发的结果。爆发于1929~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而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有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战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强,资本市场发达,金融领域创新活动频繁,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虚拟经济超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因素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举例来说,1970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引发的;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则是由东南亚国家放松管制和过快的资本自由化、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汇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经济危机则主要是资本项目开放过早且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国金融领域中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深层上还有社会政治原因:政府长期以来为满足民众的愿望而偏好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房贷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金融萎缩,股价下跌,资金供给不足,流动性低,并引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现代社会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迅速蔓延,这与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由于实体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制度硬约束的不复存在(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虚拟经济超常规发展。金融市场异常活跃,泡沫现象严重,这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加剧。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紧密,某一国或地区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立即会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经济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2

〔11〕〔15〕〔24〕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场的坠落〔M〕.李俊青,杨玲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27,213-216,230.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M〕.人民出版社,1973.181.

〔13〕〔17〕〔18〕〔21〕〔22〕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重新发现凯恩斯〔M〕.秦一琼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7,45,45,4,146.

〔1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理论也正在“自由落体”〔DB/OL〕.http:///20100408/n271378976.shtml.

〔16〕全球经济危机的“女王难题”〔DB/OL〕.http:///20090917/n266795778.shtml.

〔19〕保罗・克鲁格曼.经济学家们怎么如此离谱〔DB/OL〕.http:///publicforum/content/ develop/1/397594.shtml.

〔23〕胡祖六.凯恩斯从来没有消失过〔N〕.南方周末,2008-10-16.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3

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

汇率的内在波动性:汇率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汇率达到均衡。有所不同的是,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等于相对需求时决定了汇率水平。但有些因素会引起两种货币供求不平衡:货币政策变化是潜在不对称的根源,其它非对称变化,例如财政政策的变化、自然灾害、对世界货币的需求的变化,也能影响汇率,甚至是事件本身是对称的,如果市场参与者的反映不同,汇率也会发生改变。

一国的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必须不断地干预市场,如果干预政策有效,为了抵消起初的非对称变化导致的汇率改变,相对货币供给必须相应发生变化。

但是基于一些原因,外汇交易干预很容易变得不可能:一是外汇储备不是无限的,这适用于本国货币遭受攻击的情况,如果要使本国货币停止贬值,当局必须卖出外汇买入本国货币,但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无限的外汇储备面对全球市场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连续不断地买入而不断地卖出,每天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上易手的货币数量超过所有IMF成员国的外汇储备之和。

另一个原因与丁伯根定理有关,该定理表明,为了达到政策目标,独立政策工具的数量不能少于独立政策目标的数量。在目前环境下,工具是货币政策,目标是汇率稳定和国内经济稳定,一般来讲,一种政策工具不能达到两个目标。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就必须干预市场,然而却面临“两难选择”的困境,究竟是优先考虑汇率稳定还是国内经济?一个国家一般准备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或资本自由流动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尽管如此,外汇储备的匮乏会使该项目标成为不可能,汇率不能简单地一直保持固定不变。

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汇率是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它们的特点与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息息相关,金融市场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或劳务市场。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很低,交易迅速,短期内大量资金能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市场预期、传言和当局的可信度在价格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个原因和上面第一点原因,金融市场的价格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盛行,债务人比债权人具有更多的偿还债务方面的信息,这不仅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不良项目得到融资,而且“无知”市场参与者受到意外事件冲击时容易诱发金融恐慌。进一步地讲,由于金融交易的隐蔽性和低交易成本性,市场交易者和监管部门也具有不对称信息。金融部门的道德风险显著强于其他部门的道德风险。没有其他机构能取代金融中介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危机的诱因

在金融市场的这些特征中,前三个特征随金融全球化而得到强化,他们构成了触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有些经济萧条或政策失误就会触发金融危机。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跨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金融市场的特征足以诱发国内金融危机。

如果考虑到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危机就会更加严重。国际借贷增大了资本流动的数量;如果发生金融恐慌,国外资金比国内资金更可能被抽逃;当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时,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两个国际经济机构比两个国内经济机构更可能具有不同背景,当局获得国外企业信息更加困难,尤其是建立在“避税天堂”中的企业;如果一国货币是可兑换的,货币当局就不易控制货币事件,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

汇率易变性和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是经济逻辑演绎的结果,具有普适性,每一个参与国际经济流动的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危机。换句话说,金融危机并不是新兴金融市场的个别现象,金融市场的特征决定了金融危机容易转化为经济危机。这是因为,金融中介维持着经济系统的血液循环,一旦货币或金融中介活动陷入无序状态,整个经济就会迅速而又严重地受到冲击。

对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启示

当前,在入世的推动下,我国正在逐步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国内金融领域向国外开放已经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前面所论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在我国也开始发挥作用。根据前面的论述,由于无法消除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我们的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政策并不能很好地改变诱发金融危机的两个基本因素,我们只能采取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程度和频率。

保持竞争和保护之间的均衡

如果一国想分享全球储蓄有效分配的利益,资本管制无论如何也无法永远存在下去,一旦一国解除资本管制,诱发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就会凸现出来,政策能改变的两个基本因素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开放金融市场放松资本市场管制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完银行造成的损失后,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应再替市场中的商业银行承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参与者确信没有最后求助贷款,道德风险就会减少。

逐步对国外竞争者开放我国金融部门。换言之,资本流动管制不同于禁止国外竞争者进入本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点对减少金融危机的频率与规模具有深刻含义。禁止国外竞争者进入本国金融部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导致一国金融中介标准的唯一化,如果一味排斥国外竞争者,金融中介标准就会促进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风险,一个方法是开放本国金融部门参与国际竞争,这种措施具有下列好处:国外金融机构一般要求更多透明度,规定与标准将愈加全面;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我国的金融机构不仅在产品数量而且在风险管理中也必须是有效和有效率的;在同国外金融机构竞争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可以学习到外国同行的先进做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如同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那样;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策当局将逐渐放弃对本国企业的特殊照顾,政策当局的活动将更加透明,这将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将会看到要求建立健全维持稳定的竞争性环境的法律框架的迫切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天生具有不稳定性,过度竞争会导致金融部门的不稳定,这与竞争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以稳定市场的目的抵触。显然,我国国内金融部门引入竞争要比在其他部门引入竞争需要更加慎重。

货币当局需要权衡,金融部门的过度竞争会阻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就是一个国家在早期发展阶段需要管制和固定的汇率的缘由。然而,金融部门的过度保护会诱发道德风险,降低金融中介标准的透明度。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

与世界公认的监管规则相协调一致,如果各国的金融中介标准一致,金融业务就会便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汇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变化,根据定义,趋于一致意味着更弱的信息不对称,从这种意义上讲,不考虑究竟会趋于怎样的共同规则,共同规则本身已经令人非常满意。如果共同规则能确保透明度和信息揭露度,它将更加有利。金融交易标准应该保证合同和原则向每个人公开,这种标准就是理想的“全球标准”。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4

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热门话题。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从本质上说,经济的实质是一套价值观念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物质价格系统主要以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本文所论述的虚拟经济,主要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定义的“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美国金融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虚拟经济泡沫短时间大面积破灭。由此,虚拟经济的规范运行对于全球经济平稳发展的权重,又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观点甚至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源已不是马克思认为的生产过剩,而是虚拟经济的过渡膨胀。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至少虚拟经济崩溃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同。本文对于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虚拟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其成因。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离

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停止与黄金挂钩起,美国就一直在分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从70年代开始,美国的实体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就一直在降低,而“零和游戏”的虚拟经济却一直在膨胀发展。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美国经常项目贸易逆差逐年增加,而为填补贸易逆差,美国只有通过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高度的泡沫化使虚拟经济所呈现的作用不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仅仅是在同一时间截面上以及不同时期的之间的零和的利益分配。例如,美国各大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近十几年发生巨大转变,在高收入的诱惑以及金融机构间高激烈竞争压力下,把利润来源由原来的以赚取佣金为主转向投资高风险的基金。而虚拟经济的泡沫终将破灭,而破灭的代价就是美元危机、美国股市持续走低和房市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以及众多美国金融机构因信用危机导致的破产、购并甚至国有化。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GDP总量为13.84万亿美元,而截至2007年12月2日的数据显示,美国股市总市值约为17.8万亿美元。另外,2007年美国金融机构杠杆负债比例则达到了GDP的130%以上,华尔街金融服务业全年利润占全美公司利润的40%。美国整个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单轨运行,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宏观监管失误

政府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一系列市场制度设置,为实现某些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美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的内在调节功能。而在利润分配极其缺乏规律的虚拟经济行业,美国政府的这种放任态度,已被证明是一种政府缺位。具体来说,美国政府在以下几方面的监管是缺失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房贷机构监管缺失导致次贷发放的失控,投资银行监管缺失导致对流动性和资本金缺乏约束,银行“表外投资实体”监管缺失使其亏损时重新并表引致信心危机,评级机构评级方法不够透明。更严重的是,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处置手段单一,被动的国有化使纳税人不满情绪激增,这也暴露了美国政府补救措施的匮乏。

三、金融系统稚嫩脆弱

许多国家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金融系统,其金融系统不成熟不健全,面对外来的冲击往往不堪一击。这a些问题已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这次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他们亦未能幸免。但是对于以美英为代表的有着完善金融系统的国家,由于其金融市场是自发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在市场调节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干预一般只出现在由市场机制失灵与政府监管失效导致金融不稳定或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它具有较少干预和被动干预的特点。而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美国银行大量倒闭,美国有关当局不得不插手干预,采取措施纾缓金融市场的紧张情况、挽救会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金融机构,以至支持房地产市场。美国一直以来奉行自由市场原则,这些干预行动可谓前所未有。危机出现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即使是最乐观的金融机构至今仍未敢表示已看到危机完结的迹象。对于美国来说,重建金融体系,重新设置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平衡点,已是迫在眉睫。

四、启示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与金融深化必然结果。虚拟经济既能起“杠杆作用”,十倍百倍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对虚拟经济泡沫的膨胀不加限制,它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损害,正如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的经济萧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对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决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应当认真研究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以尽量防范并消除其消极影响。从此次金融危机中,我们汲取教训,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2.加快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

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发展民间资本。

5.加强对虚拟资本的控制。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5

2008年9月,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并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进而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凭借实力的增强,在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阶段性进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制度改革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其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而震惊了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缺陷,从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认真思考。毫无疑问,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制度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美元地位及国际储备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虽然经历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的调整,但美元始终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支付手段;美元的霸权地位虽屡遭挑战,但却没有发生实质性动摇。因此,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本质上是脱离了黄金约束的国际美元本位制,这就意味着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任意决定美元贷款基准利率、美元汇率和美元供应量,从而危及他国利益和国际金融秩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昭示了美元霸权的根本缺陷,即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缺乏有效制约。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还进一步削弱了美国金融体系以及美元的信誉。鉴于美元霸权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改变以美元作为惟一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储备货币的国际制度,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制度,进而对美元加以约束和制衡,以期维护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问题

以国际经济新秩序倡议为起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纳入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阻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并没有取得积极进展。实际上,正是基于份额与投票权挂钩的决策机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长期把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权,而作为拥有独家否决权的国家,美国亦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推进其国际政治议程。冷战结束之后,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标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整体地位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组织中不平等的决策机制显然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投票权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严重不符,因此,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投票权分配基础的份额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国际经济关系的新格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展示了改革国际经济组织的决策机制、尤其是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无疑应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享有更大的份额。实行决策机制的代表性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就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

3、国际金融监管问题

鉴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建立相应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无疑是必要的。冷战结束之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金融监管成为全球性的课题,但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却长期缺失,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机构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应对全球性金融问题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能力。正是由于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的缺失,国际资本流动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国际资本的跨国投机行为日益猖獗,金融衍生品的发行与运转无拘无束,最终成为诱发国际金融危机并使其迅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机构以拓展并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实际上,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全球政治的最优先议程之一。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实施有效和有力的全球金融监管已刻不容缓,而且,这样的全球金融监管框架必须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多边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建立统一的全球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无疑是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一个重要制度改革问题。

4、发展中国家问题

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障碍,而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制度的不平等性则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正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因而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国际经济体系及其制度规则的不平等性更加突出。实际上,发达国家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却承受着金融自由化的风险与代价。鉴于国际经济体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必将损害世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因此,改革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制度规则、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平等参与和利益共享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则应是指导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并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为最终目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危机的源头在美国,而发展中国家却承受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发展中国家问题,实际上就是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综上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制度规则的重大缺陷,进一步昭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再次唤起了国际社会以及有关国家对国际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思考。因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其中,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设再度成为有关各方关注和角力的焦点。进而言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改革以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与契机。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议程与现实意义

从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演进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经济制度改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内涵和追求目标;而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原则及其阶段性成果也为寻求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借鉴,并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规则而提出的全面的改革方案,并以联合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作为改革平台。实际上,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动荡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了有利契机,进而全面开启了改革战后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历史进程。

1974年5月和12月,联合国大会分别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等三份有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宣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相互依赖、合作互利和共同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的就是推动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实现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总体目标就是在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基础上推动世界各国平等分享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世界经济环境。因此,国际经济新秩序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现行国际体系的框架内寻求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的努力,是体系内的变革。

在确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目标之后,发展中国家随即同发达国家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议程展开了积极谈判,持续推动国际贸易(以普惠制及“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的确立为标志)、国际金融(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融资结构改革)、国际海洋(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生效为标志)、国际环境保护(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确立为标志)等领域的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进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制度改革亦构成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透过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内涵及其阶段性进展不难看出,随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纳合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议事日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其他机制变革的主张就成为南北关系互动的诸多方式之一”并“在南北关系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而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谈判及其阶段性成果亦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与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着国际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战后国际经济关系诸多领域的制度改革与规则发展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与理念,由此彰显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议程在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影响,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改革再次凸现;而且,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制度改革问题从根本上讲亦是国际经济新秩序长期追求的改革目标。就美元地位以及国际储备货币制度的改革而言,尽管国际经济新秩序倡议没有直接涉及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制度问题,但反对美元霸权本身就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应有之义,推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贯主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彰显了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地位问题以及国际储备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亦成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方面,基于份额分配的加权投票权原则无疑是发达国家主导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制度基础,也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参与有关决策进程的制度根源。因此,国际经济新秩序首次以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明确提出应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其目的就是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参与相关决策。由此可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问题本身就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就国际金融监管而言,鉴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成为国际金融动荡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因此,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就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目标。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纳入国际议程之际,消除汇率动荡以稳定国际金融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重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防止有关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成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理念。应当看到,发展中国家问题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改革和发展亦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理念。因此,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议程均致力于改革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制度规则,推动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发展中国家问题及相关的制度改革,本质上就是国际经济新秩序制度改革议程的历史延续。

综上所述,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由此进一步彰显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理念在国际经济制度改革中的指导意义。首先,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方案顺应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其次,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以联合国决议作为基础的,体现了国际社会就改革国际经济制度规则所达成的全球共识;而且,国际经济新秩序倡议亦为发展中国家全面参与国际关系并寻求制度改革提供了合法的平台和政策指导。第三,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制度改革问题(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等)本身就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改革目标,因此,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揭示了依据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原则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时代性和紧迫性,其中,通过国际金融制度的改革寻求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无疑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简言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国际经济领域的改革目标就是充实并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涵,以国际经济制度规则改革的阶段性进展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十国集团”机制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制度改革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寻求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召开为标志,国际社会在改革国际经济制度规则方面取得了新的阶段性进展,进一步彰显了改革与发展的原则理念。鉴于此,“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成果无疑是迈向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新步骤。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第一次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在此期间,出席“华盛顿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就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阐述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强调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应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并以此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作为“华盛顿峰会”的谈判成果,“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共同确认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时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尤其是采取措施强化国际金融监管机制。

由此可见,“华盛顿峰会”就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及国际金融监管的强化等重大国际经济问题达成了原则一致,从而给危机阴影下的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线曙光,同时彰显了“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并拉开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并就有关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首先,“伦敦峰会”确认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为1.1万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本金将由2500亿美元增至7500亿美元。其次,“伦敦峰会”强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将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等)、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纳入监管的范围,为此,“伦敦峰会”决定建立以“二十国集团”为主干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第三,“伦敦峰会”决定加大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力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增发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其分配应向最不发达国家倾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应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60亿美元的贷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伦敦峰会”的成果更加具体。除决定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以强化国际金融监管之外,“伦敦峰会”还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普遍增资,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由此进入了实质性运作和具体谈判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伦敦峰会”强调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别关注,明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分配及贷款应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因而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鉴于此,“伦敦峰会”无疑是国际金融体系重大变革的起点,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设由此获得了新的动力。

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第三次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并取得了新的改革成果。首先,“匹兹堡峰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明显提升。根据“匹兹堡峰会”的决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至少应增加3%;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至少应提高5%。尽管此种调整尚属微调,但这不仅意味着新兴国家将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而且开始触及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核心结构及游戏规则,同时也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长期倡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次,“匹兹堡峰会”确认“二十国集团”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为此,“匹兹堡峰会”决定,“二十国集团”峰会将每年定期举行,由此开启了“二十国集团”机制化的进程,标志着承认发展中国家力量并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国际经济协调新机制的诞生。至此,“匹兹堡峰会”正式确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具体改革目标,确认了“二十国集团”的国际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呼声。更为重要的是,“二十国集团”机制为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及其制度规则与组织结构、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阶段性进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落实“匹兹堡峰会”的有关决定,世界银行年会于2010年4月通过决议,对世界银行的份额分配作出调整,中国的份额从2.77%提高到4.42%,位居第三;美国的份额则从16.36%下调到15.85%,仍居第一位;发展中国家的总份额从44.06%提高到47.19%。由此可见,世界银行新的份额分配顺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中地位的上升;基于份额与投票权挂钩的原则,新的份额分配同时也是改革世界银行决策机制的一个重要步骤。至此,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关改革世界银行决策机制的努力取得了新的阶段性进展。

2010年6月,“二十国集团”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此次峰会强调应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改革,推动发展中国家人员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并以此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制的改革。由此可见,“多伦多峰会”再次确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目标,从而有助于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其决策机制的改革进程,进而促进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制度建设。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6

一、前言

金融危机,可以定义为起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及至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生过金融危机150多次,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32次,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2008年,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下同)的全面爆发引起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

简单的说,“次贷危机”是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不断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度上升,从而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在房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购房者依靠出售住房或抵押住房进行再融资变得十分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危机。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并进而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下降,进口大幅萎缩,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虽然中国目前始终未全面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使得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对外依存度较高,经济发展结构不均衡,因此,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目前,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从宏观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出口增长放缓。这一点目前已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有所体现。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进出口额增速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的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17.8%,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出现全面回落。伴随金融危机的深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额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国内的经济低迷也导致进口需求不足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进口额急剧下滑。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2009年1-2月,进出口状况仍然趋紧。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月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下降21.1%,进口下降34.2%。进入3月份,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0.9%、17.1%和25.1%,虽然下降势头有所放缓,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远不止外贸方面。中国目前拥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00多亿美元表现为美国的国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接近于零。还有一些以公司债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收益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出现了风险。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其他一些如中司的投资,也已出现巨额浮亏。

在微观层面上,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那些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产业和企业肯定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玩具等基本上依靠国外市场生存的企业,也包括纺织业等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国市场的企业。而中国那些依靠资本市场的行业情况也十分严峻。如美国的房产市场不景气,中国的钢铁产业就很受伤,据称,目前中国钢铁产业闲置的产能已超过一亿吨。

以上还只是一些静态的情况。实际上,动态来看,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比如对行业的影响就会导致失业,进而影响到投资与消费。这种相互影响,很有可能把整个社会经济拖入下降的轨道,带来全面性的衰退。

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演变到今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部经济环境何时企稳、何时走出颓势尚难预料。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与趋势的不明朗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国际市场需求的萎靡不振,而外需萎缩恰恰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从近期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上升、德国与日本出口大幅下降、美国私人储蓄率上升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等种种不良倾向由蠢蠢欲动到逐渐抬头,对中国促进经济复苏的努力也构成了消极影响。

三、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长期的结构调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危机的发生是突然的,但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许多人把目前的经济困难归因于金融危机。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难,而不是导致经济困难的唯一原因。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确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中国早期的经济增长是靠大量的资源投入来驱动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又转为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用出口需求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由粗放型增长向以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投资在中国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5%左右。高投资率造成了消费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提高过慢和收入差距拉大。外部失衡则表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经济失衡导致货币供应量激增和流动性过剩。例如,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房地产投资浪潮,中国的老百姓从房地产的按揭贷款里逐步理解并接受了超前消费的理念。巨大的需求将房地产价格不断推高,使这些未来虚拟资金进入到社会经济中。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着大量虚拟财富。当受到冲击时这种气泡破灭,继而出现了流动性短缺。2007年,沪深两市股指到了最高点的时候,总市值达到33万亿。之后股价下挫,现在只剩下不到10万亿,20万亿的股市价值蒸发掉了。宏观上是这样,微观上也是这样。一个基础很好、现金流充足的企业,突然发生资金链断裂,会传导给其他相关联的企业、行业,于是就发生了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正在慢慢浮现扩大。这是一场灾难,但对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进行经济转型的机会。应当指出,即便不存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也面临着经济体制转型的难题,所谓“长痛、短痛迟早要痛”。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中国如果能够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经济调整和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经济长远的持续平稳增长。

四、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调整思路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经济能不能够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但关系中国自身的兴衰,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今后走向的世界性问题。为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适时地推出了以“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为主线的经济政策,尽量减轻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确保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对中国来说,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较快的速度尤为重要。我们每年有几百万新增大学生要就业,农村还有不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公共事业、民生问题有很多历史欠账要还,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些事情都无法得到解决。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加剧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一非常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尤为重要。

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扩大内需是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内需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例如,美国一直是靠内需拉动经济的,居民的储蓄率低而消费率很高,这已经是其根深蒂固的习惯。与此相反,中国的居民长期保持很高的储蓄率和很低的消费率。中国的经济增长多年来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危机,美国只有靠减少进口和减少居民的消费来度过难关,所以众多的中低收入居民生活陷入困难。但是,中国正好相反,由于出口下降,拉动经济只能靠刺激国内消费。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高居民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按照支出法计算GDP,包括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库存调整),以及净出口(顺差)三大部分。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其表现之一在于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中国的投资一直居高不下是造成个人消费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滑。也许我们可以以韩国、日本为例,将此解释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但与这些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投资比例远远高于这些国家40%左右的比例,同时在消费的构成中,政府消费构成比重过大,居民消费率则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据摩根斯坦利的一份报告称,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其个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35%,而美国约为50%。中国的消费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可能是最低的”。世界银行发表的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虽然自从1998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启动内需,但是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以每年一个点的比重在下降。中国目前的消费率不仅低于美国的70%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印度的50%-60%水平。在中国政府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中,通过大量增加国内投资的方式扩大内需,很可能是几年稳定经济的着力点。但如果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刺激,两年后中国GDP的结构将更加向投资倾斜,投资占GDP的比重很可能超过50%,跨入世界最高的行列。

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资、劳动者报酬、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过低,致使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以国有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以速度为中心的赶超战略和片面的工业化战略。与此相适应,一方面实行高积累和高投入的政策,另一方面实行国民收入分配向国家、工业、城市倾斜的政策,例如低工资、“剪刀差”、低收入、低消费的政策,以及城乡隔离政策,等等。由于时间过长、力度过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累计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绝对地说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居民收入的绝对增长很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扩大。这就出现了一个比重足够大的低收入阶层。因此,虽然中国当前的居民储蓄存款有14万亿元之多,但绝大部分储蓄存款来自极少数富裕阶层,而他们是因为没有其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形式而储蓄,这部分储蓄即使释放出来也主要是转化为投资,而不是消费。就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来说,储蓄倾向的难以加大主要是经济不景气和缺乏社会保障的结果。

全面提高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是中国扩大消费措施的一个重点。要尽快实现各种社会保障全覆盖,较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一标准,较快提高各种社会保障的保障标准。通过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全体国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其所、困有所助”,以完善的社会保障解除国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激发国民的消费潜力。

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就业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要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对可以大量解决就业问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扶持。促进服务业发展,利用服务业就业弹性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小,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发挥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要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对就业带动作用大的投资项目,给予优先权或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其发展;鼓励各种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发展,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努力解决每年500万-60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尽快提供再就业岗位以使倒闭企业员工和被裁减员工得到安置,确保社会稳定。

五、结论

世界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这既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克服危机的思路也正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只有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才能真正拉动消费,消费在GDP中比重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可以弥补出口的受损,带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园,王达学.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晓光,房勇,程棵.次贷危机的系统科学分析[J].管理评论,2009(2).

3、孙杰,李柯勇.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中国发展[J].研究与实践,2008(6).

4、2009年一季度经济评述:打好对外贸易发展持久战[EB/OL]. stats.省略/tjfx/ztfx/2005sbnjjsp/t20090421_

402553598.htm.

5、强兴华.冷静看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N].金融时报, 2009-01-06.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7

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作为世界经济支柱和农业大国的中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如今,我们要重新审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二是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三是国际游资的威胁。

1.1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陷入到经济失衡的漩涡中,为了应对这种失衡,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但是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体系下,影响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一个国家从短期看经济是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对于全球来说却不一定是。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引起的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在世界各国之间产生相应的变化。小国影响的是区域性经济变化,大国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变化。

1.2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

美国是世界货币国际市场的霸主,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是按照美元作参照的。美元的霸主地位是依靠二战时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减弱,日元和欧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渐加强。这种国际货币储蓄的币种多元化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将矛盾分化了。货币储备国家会在世界经济发生问题时,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动荡。

1.3国际游资的威胁

当国际游资规模非常大时,就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极大的威胁。据调查,当大量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会在短时期内带动这个国家金融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游资所衍生出来的工具会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威胁。

2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回首金融危机问题,以当时的经验和现在的眼光审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值得参考。一是要及时稳定农产品价格,想办法协调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二是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五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1稳定农产品价格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稳定农产品价格,平衡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2.2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返乡劳动力就业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农村经济稳定和安全生产。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能用国外的理论简单套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解决城乡的二元结构,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要组织农村劳动力参与水利工程、道路和林业的就业,这样既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3促进农民增收

金融危机背景下,要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要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可凭借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手段,同时放宽对非公有制市场的准入政策,加大国家调控,扩大内部需求,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4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金融危机使农民不得不返乡重新进行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现出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出台的政策将要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以达到土地作用的弱化;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进一步发展起来。

2.5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要以乡村为基础,向城市看齐。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要支持回乡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2.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对于大型的农业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进一步开放外商农产品市场,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争取世界银行联和全国粮食组织的贷款和援助等。

3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我们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减小城乡差距,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丰慧.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9,(02).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8

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10月美国第一家银行倒闭开始,此次经济危机波及整个欧洲,它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垄断经营所导致的。此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法律等手段,罗斯福依据这一正确的理论,提出了国家新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在美国取得成功。欧洲等国家学习这一经验,迅速纠正了市场经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负作用,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灾难,使经济走向较好的持续发展阶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指导,创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生机和进步。

在1944年7月,以美国和英国为首,发起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开会,确定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45年12月27日签字内容:双挂,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971年8月,美国的黄金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自由浮动兑换。

自美元与黄金脱钩,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以后,金融市场进入了自由市场。金融货币企业―银行和自由的金融市场,不断创造出的浮生产品(也称作是新的金融工具)迅速发展,资本运营企业从而大规模诞生,如: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等浮生产品,这些公司都在经营货币这个特殊的商品,它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

金融市场的这些浮生产品,一方面促进了实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发展,同时又产生了严重虚假泡沫--经济指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现了这种严重的危机存在,但对它没有监控组织和措施保障。

1987年底,国际清算银行“库克”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银行资本适度的国际标准,于1988年12月获得12个国家官方的正式认可,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从1990年开始正式实行。它的目的是:发挥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积极方面的作用,克服它的负面风险和危机。

理论的误区

从1990年《巴塞尔协议》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并没有防范了金融自由市场的负面风险和危机。直至2007,还是爆发了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实业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它的根源是从世界金融组织到美、英及各国没有一个制度对世界各国和本国金融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其主要原因,也是美国国家对金融失去监控管理。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是由美国银行倒闭引发,这次又是由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导致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需要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以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共同认识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必须严格监管金融系统的经营活动,制定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赋予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一定的权力,对世界金融市场进行监控。

但是,我们从深层分析问题,这次次贷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理论的误区导致的结果。政府可以应对性地解决矛盾,但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这是理论家的责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由调节经济发展,而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就是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引向资本垄断阶段,导致毁灭性世界经济危机。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金融危机,也是这只“看不见的手”负面作用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说亚当・斯密的理论也有严重的历史局限性。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再到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这漫长的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都是从生产研究开始,他们的研究链条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研究的结果是:生产决定一切。用这种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必然会引向误区。

消费与国家管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消费和创造消费过程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消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它们相结合过程的消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过程又创造出生产,生产又创造出消费需要的产品,创造出消费方式,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水平。

消费社会生产力又是继承积累的生产力。人类消费社会生产力是世代相传的。人类消费是人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物质生产力,有措施有方法地向自然界索取消费物质,和创造消费物质产品。

在三大消费活动过程,对人类自身的消费过程的管理,对人类在生产消费过程的管理,对人类为三大消费向自然界索取消费物质和创造消费物质的活动过程的管理,要求人们尽最大的能力并要有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的管理,以最少的科研经费和生产消费创造出最好、最多的有使用价值的生活消费物质和社会消费物质以及精神文化消费,并达到社会总的消费财富较公平的分配,较好地解决国内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幸福富裕的和谐社会。

这就需要实行科学的组织管理,这种管理从整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一是消费与宏观管理;二是消费与微观管理。

消费宏观管理是国家上层建筑对三大消费的整体管理。消费微观管理是企业的生产消费经营和销售经营服务的管理和家庭生活消费管理。消费与宏观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一个国家三大消费的、正常活动的、正常科学的有序进行,并迅速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消费需要,同时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并为人类世界和谐和三大消费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国家的利益也就在其中了。

消费微观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一个企业在生产消费过程中,要以最少的消费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较好的、较多的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以最佳的优质销售服务满足直接消费者的需要,获取较多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消费社会生产力的最大化,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解决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和摆正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企业生产消费与自然界的关系之间的矛盾。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9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的产生作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虚拟资本是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而发展的,信用制度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保证,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分离时,就产生了生息资本,生息资本在借贷形式上的发展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意味着,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提供的收益,这样收入就资本化了,收入的资本化表明虚拟资本的形成。马克思将有价证券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国债、各种股票等有息的证券。从广义上说,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存款货币)、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等形式的资本的总称。可见,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凭证。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1)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持。发展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渠道。虚拟经济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将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生产扩张,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需求。发展虚拟经济还可以促进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人们把资金投向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购买有增长潜力的公司的股票,这样就使该企业更加发展壮大,淘汰掉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首先,虚拟资本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一般都是股份公司在发行股票,如果没有发行证券的这些经济实体,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会出现,虚拟资本也就不会产生。其次,虚拟资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的利润的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演化而来的,而生息资本是不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它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从虚拟资本中得到的利润最终来源于实体资本,没有了实体资本的支持,虚拟资本的增值运动也会难以进行。(3)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当虚拟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危害,形成泡沫经济。股市价格剧烈波动,尤其是价格急剧下降时,就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另外,虚拟资产出现非理性变化,带动实体经济中各类资本的价格剧烈波动,当虚拟资产价格剧烈上涨时会引起通货膨胀,同时导致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从而推动资本品价格上涨,这进一步推动虚拟资产价格的急剧上涨,从而形成大量的资产价格泡沫和虚假繁荣,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隐藏风险。而当这种泡沫破裂,金融市场上的虚拟产品价格就会急剧下降,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或倒闭,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核心:打好实体经济基础,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起来

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出发,要防范金融危机,在加强对虚拟经济管理的同时,还必须从实体经济入手,只有实体经济结构合理,虚拟经济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发展虚拟经济必须着重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只有把实体经济建设好,才能为虚拟经济打好基础,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合起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胡军利.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M].当代经济.2006(12)

[3]庞仙君.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再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A].商业时代.2011(12)

[4]裴晓鹏.真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A].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冯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述论[A].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5)

[6]张仲芳.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经济论坛.2010(22)

[7]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8]陈凌岚,陈永志.美国经融危机的成因及启示[M].学海.2010(6)

[9]赵波.浅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M].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例10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借助于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2002-2007年经济的扩张始于一声巨响——美国股市泡沫2000-2001年的破灭,这次泡沫的破灭对美国家庭财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为了最小化随之而来的持续深度的经济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局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27次降低了联邦储备基准利率或贴现率,通过这27次调整,存款利率从6.5%下降到1.0%。这种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产生虚假繁荣来掩盖经济的深度衰退,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很快演化出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由于房产在居民财富中占据很大比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给居民带来的财富大大超过了2000-2002年股市衰退而带来的损失。至此,虚假繁荣开始升级。推高的非理性的房价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美联储采取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防止美国经济陷入困境3。在美国持续的低利率背后的另一个本质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待储备美元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他们总结了之前几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下促成的,在几次金融危机的考验下,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视储备美元为一种安全的投资方式,例如中国,储备了大量的美元外汇资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的盈余使他们更有能力去储备美元资产,为发展中国家对美元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上述原因使得美国拖延偿还其巨额的财政赤字成为可能,并且也无需突然的调节真实利率和汇率。同时,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取得高收益愿望的驱动下,华尔街出现了繁杂的金融衍生品。很多公司的行为并不合乎规范,而他们创造出的金融工具却一直在市场参与交易,还有一些新创造的金融工具的形式过于复杂,以至于规范它们都很有困难。由此得到的结果是,政府希望倡导一种无政府干预的金融市场,然而有时却伴随着过度松懈的金融监管。其他发达国家面临着同样不利的影响,当互联网泡沫破灭,其他各国中央银行纷纷降低利率的时候,虽然他们降低利率的速度赶不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但是他们的经济很快就能恢复如初。在很多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膨胀,有些甚至比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吹得更大。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下,加之对市场心理的把握,在短暂的2001-2002年全球经济低迷之后,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又出现了新一轮强劲的经济增长,并且是低成本的经济增长。

二、发展中国家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