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歌曲教学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4 16:47:55

歌曲教学方法

歌曲教学方法例1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92-0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幼儿园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模式主要三大模式:集体课教学模式、小组课教学模式、个别指导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歌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的教学方法是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方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准确把握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之间的关系

艺术歌曲的演唱是通过动人的歌声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要想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就需要较高演唱技巧,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做出平衡化的处理,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幼儿歌曲具有浅显易懂、内容简单、结构单一的特点,通常节奏是明快、活泼的,在幼儿歌曲演唱过程中,强调演唱状态的自然流畅,声音位置尽量靠前,要让喉咙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以口腔共鸣为主,使演唱声音变得亲切、自然。在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之间的关系,尽量训练学生在演唱两种类型歌曲时做到音色接轨。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的演唱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歌曲演唱能力上的,如识谱能力、节奏感以及音准等,但艺术歌曲主要是由成人来演唱,所以难度会相对较大,会更加强调发声技巧;而幼儿歌曲旋律简单,是适合幼儿演唱的,所以会更加强调演唱的流畅性和趣味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训练学生识谱能力、了解基本的调式、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并训练学生的音准,让学生具有基本的歌曲演唱基础,让学生既能够演唱好艺术歌曲,又能够逐步地去适应幼儿歌曲的唱法。在进一步的训练中,指导学生区分成人演唱发声与幼儿歌曲发声之间的区别,并请学生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逐步去适应幼儿的演唱方式,多进行扩大音域的练习,采用相对靠前的发声方式来演唱儿歌,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演唱歌曲时的气息问题

气息是歌曲演唱过程中的一种艺术手段,其自身具有一套特定的规律,通常需要经过后期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就强调了“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所以在高职歌曲演唱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演唱歌曲时的气息问题。[1]歌曲演唱中的呼吸方式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种,其中胸腹式呼吸是运用胸腔、小腹以及横膈膜相互协调配合而进行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吸气深、速度快和容量大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控制声音的长短、强弱以及高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训练学生的胸腹式呼吸。[2]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真假声交替混合的方式来建立基本的呼吸基础,在进入呼吸状态、演唱状态后来发声,尽量让气息做到具有弹性、并持久可变,实现自如的状态。

三、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师除了掌握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技巧之外,还需要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歌曲弹唱等活动。所以,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学生歌曲表演能力、歌曲弹奏能力的融合训练,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就要课堂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幼儿园歌曲教学中的内容放在日常课堂之中,如《萤火虫》、《水果总动员》等幼儿园教材中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的练习,将表演与演唱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幼儿园歌曲演唱教学情况。在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能力之外,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进行歌曲伴奏的训练,请学生学会视唱,掌握基本的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从而满足未来教学中的幼儿歌曲伴奏需求。在鼓励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应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如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微课的展示,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监督训练,共同配合设计教学,在模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歌曲演唱能力,增强自己的演唱表现力和感染能力,进一步发展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适应幼儿园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卓雅.歌唱活动[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歌曲教学方法例2

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

所以老师要用丰富饱满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和歌曲内容相符的一段故事,使学生的情绪迅速与作品拉近,引发他们想唱歌的欲望。如:教材第三册《小麻雀》,导入时我首先设问:大家谁见过小麻雀?谁来讲讲你和麻雀的趣事?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同学们争着想讲。我就采用“三讲”法。由“分组互讲”到“抽生讲”再到“教师归纳讲”这三个环节。既体现了师生互动,有放有收,同时使学生了解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讲述小麻雀的故事,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学习新歌曲。

二、律动参与导入

律动是以发展学生协调性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学生在伴随着音乐的活动中,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一定的形象,通过表演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趣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歌曲的时间距离和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歌曲教学。如:教材第二册《多么幸福,多么快乐》新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藏族舞的律动,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环境 ,引导学生展开情景联想,缩短学生与歌曲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达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角色扮演导入

角色表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变换成与歌曲内容相符的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新歌曲的距离。如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我先放一段《摇篮曲》,并轻柔地说:“夜深了天上的星星月亮都困了,小动物们也都累了,停止了歌声,我们家的小宝宝也睡着了。”老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轻轻地抚摸着孩子们说:“孩子们请闭上小眼睛,让妈妈的歌声伴随你进入甜美的梦乡。”由于老师角色的变换,话语中时时透露出像妈妈一样真挚的情感,给学生以温馨与关怀,孩子们渐渐进入情境。这时教师弹奏歌曲《小宝宝睡着了》的旋律,再进行新歌曲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欲望与浓厚兴趣,更能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形象思维等能力。

四、逸闻、趣事导入

老师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名曲、逸闻、趣事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助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材十一册《摇篮曲》,在学唱前,教师问学生:“你们说说一盘土豆能值多少钱?”再问:“你们知道曲谱、菜单、土豆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很惊讶、有疑问,会很想知道,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就把舒伯特在菜单上写出《摇篮曲》的经过向学生讲述,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五、儿歌朗诵导入

儿歌以其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恰当好处地运用儿歌导入,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小画家》时,伴着舒展柔美的音乐,我朗读道:学画画,小宝宝,学画画,大蜡笔,手中拿,画小鸭,叫嘎嘎,画小马,骑回家。学生们的思维很快地进入了恬静的意境中去,很快就导入了课题。又如在教学听赏《洞庭鱼米乡》时,我朗读道:天蓝蓝,水茫茫,洞庭湖,好风光。棉花白,稻浪黄,杨柳绿,莲子香。大雁飞落芦苇荡,水中蹦出红太阳。爸爸下湖把网撒,一网鱼来一网粮。把学生带到了江南鱼米水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观图、想象导入

通过观察图画有目的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创造了条件。如我在教学《堆雪人》一课时,我先展示第一幅冬天下大雪的挂图,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然后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最想干什么?”学生们兴奋地说:“打雪仗、堆雪人”。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歌曲的兴趣非常浓厚。

歌曲教学方法例3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干干巴巴,毫无情感可言。针对这种局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歌曲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力图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一、学生的兴趣需要师生共同培养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一首乐曲、一支歌曲,使学生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和热爱艺术。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音乐听众,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初中阶段我们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作法。这就是我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二、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共同营造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例如在音乐课上设计 "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也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或者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音乐课堂上激励学生上台表演唱,准备一些奖品鼓励大胆的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采用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装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歌曲教学方法例4

引言

部队歌曲是部队内部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部队歌曲是部队文化培育与传承的有效方式,是鼓士气、壮军威的重要载体,是一支部队的文化名片。部队歌曲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将生动直观地表现一支部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对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的过程中彰显出独特魅力。所以部队歌曲不仅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歌曲的教学对于学员思想指引,增强内部团结有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在培养的作用和方法上做详细探讨。

一、教学例子――《一二三四歌》

《一二三四歌》由石顺义填词,臧云飞作曲。这是一首描写军人的精神、军人的气质、军人的风格的军旅歌曲。歌词由军营中不可少的操练口令一二三四开始,开门见山的将严格威武的军人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紧接着由一、二、三、四分别引出了对军人内在情感的刻画。从“一把钢枪交给我”到“二话没说为祖国”,到“三军将士苦为乐”,再到“四海为家”,巧妙、风趣的道出了军人的价值观和乐观精神。形象的刻画了军人的情感,军人的美好和军人的品德。

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培养学员热爱人民军队,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光荣使命,使学员对部队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军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学员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启发学员从头到尾,整体的设计出歌曲的力度和速度变化的分析,正确的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从歌曲教学和学员的学唱中体会部队歌曲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带动人的情绪,达到了增强内部凝聚力的效果。

二、部队歌曲教学对培养部队凝聚力的作用

(一)形象塑造作用

部队歌曲激昂的旋律和独特的音乐感染力,能够塑造一支部队的外在形象、弘扬一支部队的优良传统、提振部队士兵士气。如短短155字的《八路军军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民子弟兵朝气蓬勃、威武前进的英武形象,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部队歌曲以鲜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节奏,鼓舞激励军人们的斗志,使广大官兵忘记了艰难困苦,更加勇敢顽强、精力旺盛。

(二)传播扩散作用

部队歌曲一经创作形成,就会在各部队官兵中传唱开来。当部队歌曲符合广大官兵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要求,歌词通俗、容易记忆,符合官兵生活实际,曲调旋律上口、节奏感强,容易激起官兵共鸣,且音域适中,易于学习和传唱。

(三)身份认同作用

部队歌曲的传唱有利于升华官兵的精神境界、加深对该部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部队凝聚力。官兵每唱一次部队歌曲,随激昂的旋律,唱响振奋的歌词,也就是品读部队历史的荣誉、感悟部队价值观的内涵,官兵心中会产生一种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认识到个人命运、荣誉与部队建设和发展休戚相关,由此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三、通过部队歌曲教学培养部队凝聚力的方法

(一)重视部队歌曲的创作和选择

第一,部队歌曲的创作过程应注意专家主创与学员参与相结合。如战争年代造就的歌曲创作者,有的本身就是部队基层的指战员,有的是与战士们并肩战斗的军队文艺工作者。第二,部队歌曲的选唱应注意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相结合。部队歌曲的教学选择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要看到,部队歌曲是传播部队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合理的艺术形式作支撑,即使内涵再丰富,即使大嗓门喊破了天,歌曲也无法鼓舞士气、凝心聚力。

(二)创新传播形式和提升传播强度

歌曲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第一,在传播形式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如对学员进行教唱、适时组织合唱比赛,在特殊仪式和重要场合播放,为部队歌曲录制MTV将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下发声像资料等,在多种形式的传播影响下,学员不需刻意地学唱,就受到潜移默化地感召,即使完全不懂乐理的学员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唱部队歌曲。第二,在传播强度方面,要有计划地定期在合适的课时进行重复循环播放,既不会让学员感觉到音乐审美疲劳,也不会因长期不进行演唱或播放而感觉生疏。要广泛发掘可以使用部队歌曲的场合,制定相对比较长期的计划,将部队歌曲的传播工作当作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三)注重将部队歌曲内化为学员的价值观

第一,要自觉运用内化规律。要加大部队歌曲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部队歌曲为广大学员所感知、认同并接受,使得部队歌曲融入学员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理性内化和情感内化等不同手段,在长期的“无意识教育”中,对部队士兵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得部队歌曲所表现出的部队文化能够渗透到每位学员内心之中。第二,要巩固内化成果。部队歌曲经过创作、传播和内化等环节,广大学员已表现出部队文化所要求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习惯。但是,由于受到原有思想、行为和习惯的影响,已经发生的改变有可能发生反复。因此,要善于结合时代特征,结合学员思想状态,通过演唱部队歌曲对学员进行提醒和强化,引导学员深入讨论部队歌曲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与部队歌曲的差距,从而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修正。

结语

好的歌曲可以给人的内心带来力量,音乐可以以内在的情感感染人,传递思想,安慰心灵。通过部队歌曲的教学和演唱过程,笔者体会到,部队歌曲的教学可以让学员感受到歌曲带来的精神力量,让大家在或悠扬或激昂的旋律中体会到歌曲传承的部队文化,在体会音乐内在思想的过程里,拉近距离,增强个人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这对于增强部队内部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歌曲教学方法例5

引言

民歌及地方戏曲作为艺术形式,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区中生成,是人们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从艺术层面分析,声乐教学与民歌及地方戏曲本质意义上密切相关,民歌及地方戏曲以其题材宽泛、内容丰富的特征,成为声乐教学中的有力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声乐学习能力,进而彰显出高职声乐教学的育人价值。因此,研究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十分必要,不仅是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培养的需要,也是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

一、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现状

(一)师资力量匮乏声乐教师是学生声乐学习的引领者,有助于学生学好声乐课程知识。但从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现状来看,高职民歌及地方戏曲师资力量缺乏,影响到民歌及地方戏曲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高职声乐教师大部分在学习欧洲唱法体系下成长的,许多教师由于不了解或者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之甚少,在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教师民歌及地方戏曲教育效度不足,使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停留在形式,没有达到根本性教育效果。

(二)学生本土知识匮乏从教育层面来看,“教”与“学”自古以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声乐教育实施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融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民歌及地方戏曲教学能力,更需要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了解,以此在教师的启迪下更好地感受民歌及地方戏曲作品内涵,进一步培养自身声乐学习能力。但从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现状来看,学生本土知识匮乏,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之甚少,不利于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的学习。

(三)声乐教学方法单一在高职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增强、激发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同理,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也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从当前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现状来看,声乐教学方法单一,不仅影响到两者教育资源的融合,更使学生学习声乐知识以及认知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兴趣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认为教育资源繁多,对自身学习形成压力,并没有认知到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声乐教学中的根本性教育意义,影响了高职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运用大都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传递声乐书本课程知识、民歌及地方戏曲文化知识等,使部分学生教学参与兴趣不高。

二、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民歌及地方戏曲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其生成于民间,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生活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普遍运用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对人们思想认知造成一定的影响,削弱本土文化的地位,影响了本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这对人们生活、国家发展造成不良的冲击。而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传递民歌及地方戏曲,可以让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具有正确的认知,增强学生文化探析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知晓民歌及地方戏曲更好地挖掘本土文化,以此促进本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必定会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背后的文化知识一同编排成声乐课程教育形式,通过教育路径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使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人。

(二)丰富声乐教育资源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起到丰富声乐教育资源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声乐知识、技能的传递,很少根据书本声乐知识向外延伸声乐相关知识,使学生声乐知识学习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而民歌及地方戏曲诞生于民间,题材广阔,故事情节丰富,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对学生基础声乐知识的学习起到辅助性作用,助力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升。因此,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能够丰富声乐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声乐视野,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

三、高职声乐教学中民歌及地方戏曲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声乐教育思想认知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需要转变声乐教育思想认知,重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融入,以民歌及地方戏曲拓宽、创新声乐教学形式,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首先,声乐教师重视民歌及地方戏曲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深入研究民歌及地方戏曲与声乐教学,找寻两者相融合的切入点,推进两者的融合,实现民歌及地方戏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例如:研究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教学知识,立足于声乐课程教学形式,根据声乐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民歌及地方戏曲中内容,推进声乐课程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内容的衔接,一同教育、引领学生;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民歌及地方戏曲宣传力度,不仅提升教师更提升学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认知,理解、了解民歌及地方戏曲,激发学生探析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欲望,以此促进本土文化的弘扬;最后,在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根据声乐教学形式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教育需要促进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声乐教育氛围,以环境感悟、带动学生声乐学习积极性,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

(二)创新声乐教学方法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需要重视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方法,推进声乐教学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相融合,以此丰富、拓宽声乐教育形式。基于声乐教学的开展,包含理论与实践教学部分,在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中,应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不同,分别促进声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不仅丰厚学生声乐理论知识,更强化学生声乐实践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从声乐教学层面来看,只有推进声乐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够实现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的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声乐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民歌及地方戏曲导向,重视探究性、思维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诸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多元化声乐理论教学方法,推进声乐知识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相融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知晓本土文化内容。针对声乐实践教学的开展,以民歌及地方戏曲为基础,重视学生声乐基础技能的训练,实现训练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声乐演唱能力。例如在声乐实践教学中,运用民歌及地方戏曲,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引领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加强学生声乐表演、演唱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声乐知识更好地进行运用,以此为学生今后发展、就业奠定基础。

(三)促进多元化声乐活动的开展将民歌及地方戏曲运用到高职声乐教学中,应借助民歌及地方戏曲教育优势,推进多元化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提升高职声乐教学质量。首先,整合民歌及地方戏曲资源,促进民歌及地方戏曲改编,实现民歌及地方戏曲现代化,满足师生对民歌及地方戏曲学习、认知需要。民歌及地方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在时代的发展中生成的,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生活愿景,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艺术、情怀是不同的,民歌及地方戏曲要想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弘扬,需要进行一定的改编,使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在民歌及地方戏曲改编中,一方面要考虑当代人的审美观;另一方面要考虑民歌及地方戏曲伴奏配器的选择,实现伴奏、配器选择多元化;第三方面要考虑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相融合的艺术特性,以此改编成符合学生声乐学习需要的艺术形式,辅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知识;其次,高职院校,依托于声乐教学形式,推进多元化民歌及地方戏曲活动的开展。诸如:民歌大赛、地方戏曲竞赛、声乐演唱会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知晓更好的声乐与民歌及地方戏曲知识内容;最后,高职院校以艺术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推进民歌及地方戏曲的有效运用与普及。

歌曲教学方法例6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题材丰富、内容健康、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地歌唱,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对小学低段学生唱歌教学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歌曲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从歌词入手

有些歌曲相对来说,歌词比较长,内容较为丰富带有一定的叙事性或抒情性,用词比较考究,文学性较强。这样的歌曲,通常可以先从歌词入手,带领学生反复熟悉和体会歌词的内容和意境,然后再来学习旋律和歌曲,就能够帮助学生较快、较容易地进入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理解歌曲内容,词曲结合上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向学生这样介绍歌词:“这是一首关于小青蛙的歌曲,同学们知道小青蛙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吗?它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它会不会叫啊?它是怎么叫的?它还有什么本领?我们要不要爱护它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把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自然地串起来了,并且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着重强调那些需要引起学生注意和掌握的词汇,像“炎热的”、“绿色的”、“可爱的”、“花丛”等等。

相反,有些分节歌内容比较简单,同样一段旋律有几段韵脚整齐、内容相近的歌词,这样的歌曲通常只要让学生先熟练掌握第一段歌词,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歌词韵律与歌曲旋律节奏之间的关系,再把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教给学生,学生们学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甚至能够自学自唱。

二、节奏导入

有些歌曲节奏鲜明,内容紧凑,词曲结合,朗朗上口,可以采用节奏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歌曲节奏,再按节奏学习歌词,最后加上旋律,进而学会完整地演唱歌曲。例如:

小红马

经过反复练习,在熟练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有节奏地、富有韵律感地朗读歌词,然后在学习旋律和演唱全曲。

三、旋律先行

有些歌曲旋律朴素、流畅、简单,词曲结合自然,易于上口,可以采用旋律先行的方法,即先教旋律,由旋律再到歌词,一步一步自然地学习、掌握歌曲。例如:

老爷爷赶鹅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于科达伊教学法所引用的柯尔文手势,利用视觉手段,运用手势所表示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来帮助学生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赋予抽象的音高概念以一定的形象特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更简便易行地唱准音高。

四、分句教唱法

分句教唱是典型的传统教唱歌曲的方法。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传统,被古今中外的歌唱教学活动长期运用,自有其道理。它的好处在于一句一句地分解教唱,能够帮助学生领会歌曲的乐句结构,便于学生掌握呼吸、换气、便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观察、倾听和模仿,易记易学。在进行新歌教学时,如遇到音程跨度较大或节奏较为复杂的乐句,采用分句教唱法能帮助学生较快地克服障碍,顺利地学好新歌。但是由于整首歌曲被分解开来,容易影响歌曲的整体性和思想感情的完整表达,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学唱时一句句地跟唱,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弱起小节的歌曲,分句教唱对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我认为,对于由完全小节开始,乐句结构划分清楚,相对来说比较长的歌曲,音程跨度较大或节奏较为复杂的乐句,较为适合采用分句教唱法。

五、整体教唱法

整体教唱法是相对于分句教唱法而言的。它是指老师完整地、有表情地、一遍一遍地重复演唱歌曲或播放歌曲,学生从头至尾、一遍一遍地反复听、跟唱。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初入小学的学生,识字不多,识谱有困难,但他们的听觉较灵敏,也善于模仿。用这种方法教唱新歌,可以保全整首歌曲的意义、情绪、形象的完整性。在学唱过程中,较容易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又因为是整首歌曲的跟唱,学生必须自己动脑筋去记忆、去想,这一句唱完了,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就使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使学生能够以主动的态度去学唱新歌。但由于是整首歌曲的跟唱,而不是像分句教唱法那样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旋律、节奏上的一些难点就有可能得不到解决,学生对于歌曲细节的把握也可能较为粗糙。

我们认为,一些结构短小、内容紧凑、形象集中、音乐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的歌曲可以采用整体教唱法。采用整体教唱法能使学生对歌曲产生比较完整的记忆,这就有利于增强和发展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视谱教唱法

视谱演唱无疑是学唱歌曲的最高境界,它不仅可以使人完全主动地去学唱歌曲,并且可以使演唱更加准确、细腻、富于个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认谱;(2)识字。因此,在低年段运用这种方法教唱新歌必须慎重,必须采用学生能接受的、形象化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采用视谱教唱新歌的方法可以选择那些旋律线平稳、节奏单纯、乐句短小的儿童歌曲。

以上是歌唱教学活动最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考这些最基本的方法,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所要教的一首新歌,面对所要教的孩子,深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内容等特点,了解孩子在语言、节奏、音准、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再结合教师自身的爱好、经验、能力与特长,去选择、运用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教学工作是极富创造性的一项工作,唱歌教学活动的组织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式,需要因曲而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歌曲教学方法例7

古诗词歌曲主要是指用古代诗词歌赋填词的音乐作品,如《乡村四月》、《夜书所见》、《月满西楼》、《蒹葭》等,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古代流传下来且较具知名度的乐曲,多数为诗人所创,新时代古诗词歌曲融入流行元素,成为音乐类型之一。然而,当前有些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未能充分运用古诗词歌曲,一方面无法引领学生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学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未能多渠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基于此,为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探析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关键、原则、难点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充实声乐教学内容高校声乐教材中有关传统古乐的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应用古诗词歌曲进行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充实教材内容,还可以古诗词歌曲为载体讲解声乐知识及专业技能,使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得以丰富,为提高新时代教改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仅围绕知识及技能进行智育,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此提出立德树人理念,在关注智育同时渗透美育、德育,助力学生在学习中锻造优秀品格,树立正确观念。古诗词歌曲在诗词歌赋基础上创作而来,可以体现出先辈的思想品格,教师指引学生秉持“见贤思齐”理念学习体悟,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攒教改经验古诗词歌曲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得到有效利用,成为教师需解决教学实践难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育人路径,确保学生古诗词歌曲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在此过程中积攒教改经验,增强育人实力,明晰本校声乐教学所需教法,找到教改方向,继而突出本校声乐教学优势,达到推动高校声乐教育活动科学发展目的。

二、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关键

(一)将声乐知识及技能与古诗词歌曲关联在一起为保障高校声乐教学科学有效,教师应结合教育需求做好古诗词歌曲筛选工作,确保有关歌曲蕴含的演唱技巧在高校声乐教学范畴,声乐知识能够以古诗词歌曲为依托面向学生高效输出,使古诗词歌曲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避免出现古诗词歌曲滥用,消耗师生“教”与“学”的精力等消极现象,继而有效应用古诗词歌曲进行声乐教学。

(二)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古诗词歌曲关联在一起新时代教改要求教师关注学情,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筛选古诗词歌曲,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应用有关歌曲,使古诗词歌曲成为学生开启声乐课堂大门的钥匙,在自学中有所收获,满足学生在声乐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将古诗词歌曲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联在一起教师为科学应用古诗词歌曲展开声乐教学活动需率先加深研究,找到应用古诗词歌曲的立足点,提升自身古诗词歌曲赏析能力,同时改进教法,为应用古诗词歌曲进行声乐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实况,将古诗词歌曲与之全面发展关联在一起,如提升学生音乐文化修养、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声音表现力等,使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更具深意。

三、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保留古韵我国有许多知名度较高的古曲,如《离骚》、《海青拿鹤》、《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等,这些古曲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特征,歌曲意境各不相同,教师为有效应用古诗词歌曲需保留其原汁原味,用古诗词歌曲的古韵感染学生,调动其学习探究自主性,充实高校声乐课堂教学内容,赋予教学歌曲不同风格,为学生传承优秀音乐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以人为本为保障教师古诗词歌曲的应用与学生声乐学习需求相契合,教师需从学生声乐基础、文化内涵、兴趣喜好、审美能力、学习情况等角度出发应用古诗词歌曲,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确保学生乐学、好学,在学习探究古诗词歌曲进程中萌发声乐学习兴趣,掌握相关技能及基础知识,继而降低声乐育人难度,使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三)适度创新古诗词歌曲创作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与新时代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为赋予古诗词歌曲亲切感,引领学生通过认知迁移、实践经验深入体悟古诗词歌曲,学习掌握声乐知识及技能,教师需做好古诗词歌曲育人创新工作,旨在增强乐理共鸣,通过创新拉近学生与古诗词歌曲的距离,为教师开展声乐教学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创新需掌握分寸,避免教师将古诗词歌曲改的面目全非,失去其本身的华彩与意义,继而有效应用古诗词歌曲进行声乐教学。

四、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难点

(一)研究滞后当前与高校声乐教学相关古诗词歌曲应用研究成果较少,教师通常情况下乐于应用国外声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讲解专业技能,主要源于国外声乐教育经验丰富、历史悠久,出现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研究滞后消极现象,影响古诗词歌曲应用成效。

(二)理念陈旧部分声乐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将自己视为课堂“主导者”,“教师为主”育人理念大行其道,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够关注,对学生学习心理知之甚少,不了解学生兴趣喜好及其全面发展教育要点,使学生无法接纳古诗词歌曲,与古诗词歌曲缺乏共鸣,降低学生声乐技能及基础知识学习效率。

(三)方法陈旧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离不开科学可行的育人方法,然而高校声乐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习惯应用灌输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出现学习方向模糊不清,无法在古诗词歌曲与声乐知识之间建立关联等学习问题,无法利用古诗词歌曲提高其声乐学习效率。

五、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做好古诗词歌曲教学应用研究工作首先,高校声乐教师需以传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文化,优化配置声乐教育资源,有效完成教改任务为导向,树立古诗词歌曲教育研究意识,从古诗词歌曲韵律、内涵、演唱方式、配乐等角度出发展开声乐教学活动,使古诗词歌曲得以分解为若干元素,为教师声乐教学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声乐教师需根据本校教育特色有针对性的选择古诗词歌曲进行教学应用研究,旨在突出本校育人优势,如选择高校所在地相关古诗词歌曲开展育人活动,创编地域性“校本化”声乐教材,整合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古诗词歌曲,使高校声乐教学研究更具有效性,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得以遍地开花;最后,结合高校声乐教育专业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如从选学、必学角度出发研究应用古诗词歌曲的方法,以此为由整合教育素材,使古诗词歌曲的应用体系更为健全,疏通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管路,达到提高我国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有效性的目的。

(二)转变育人理念科学应用古诗词歌曲高校声乐教师需积极转变育人理念,摆正自身在授课过程中的位置,用“引导者”的角色规划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声乐学习“主导者”。例如,教师在应用《秦王破阵乐》讲解声乐知识及技能时,可先给学生5min自主赏析该古乐,而后引导学生围绕该古乐进行讨论,感受古乐魅力,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学生声乐作品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播放若干演唱版本,引导学生探讨其中声乐演唱技巧应用的优势与劣势,同时跟随伴奏尝试运用声乐技巧进行演唱,教师期间予以点评,确保师生互动具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讲解声乐演唱技巧。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探究《秦王破阵乐》创作的历史背景,感受先辈为保卫祖国河山的英勇之情,与学生爱国意识产生共鸣,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继而使教师能够应用古诗词歌曲完成新时代声乐教改任务。

歌曲教学方法例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English Class

WANG Lei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Tongliao Vocational College,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Abstract English song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by listening to the song,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level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rain students' moral and humanities.

Key words English songs;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 notes

1 高职高专英语听、说现状

听、说在传统的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的水平这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传统的听力及阅读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要想把听力的课堂组织的活泼生动,引入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 英文歌曲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听说水平也参差不齐,容易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甚至惧怕,对于枯燥、冗长的单词记不住。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对,最后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样,教师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英文歌曲正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一次偶然机会,笔者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英文歌唱得很好,该生基础很差,却对欧美的音乐十分感兴趣,这让笔者很受启发。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认识,而且,学生也容易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去琢磨、研究,甚至模仿、学习。因此,教师就要创建这样一个轻松、有趣、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的环境,为学生传授更多的感性知识和感性的材料,为学生搭建起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英文歌曲教学,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把歌曲和英语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用听歌的方法,对歌曲里面的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作出解释,使学生能够想象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的意义,从而达到在欣赏歌曲中学习英语的目的。同时,听英语歌曲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与歌曲相关的歌手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些歌曲背后隐含的文化知识。好的歌曲能让学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很多的英语歌曲都有非常强的思想性、知识的科学性和歌曲的丰富性。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感受英语在思想和情感中表现出的意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目的。

3 英文歌曲在课堂上的运用

首先,英文歌曲题材多样,如爱情、亲情、励志、战争、政治等。选择歌曲时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还要考虑到选用该歌曲的目的。要选择有意义、乐观向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歌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促进的作用。常用的教学方式如下:

以英文经典歌曲“昨日重现”为例,歌词是这样的:when I was young,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lim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3.1 听歌曲,体会歌词大意

在听第一遍前,让学生思考歌曲大意,体会歌曲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听第二遍,边听教师边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这首歌曲是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的插曲,入围了奥斯卡百年金曲。理查德・卡朋特和约翰・贝迪斯为回应七十年代早期的怀旧风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夺金单曲在美国和英国两地都取得亚军的成绩。现在这首歌已成为永恒畅销单曲之一。这部名叫《生命因你而动听》的美国电影,讲述的是音乐家荷兰先生始终追求并热爱交响乐。但是由于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去高校教音乐。就这样,他把自己近三十年的时间都献给了音乐教育事业。最终,他喜欢并爱上了所从事的事业,并为自己能够培养千千万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改变他们的命运而骄傲。同时,他也通过学生及家人明白一个道理:生命中有些事情并不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而执行,我们应该努力接受,进而为之奋斗。在理解了歌词大意及时代背景之后,听第三遍,让学生试着把歌词默写下来,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歌词含义,学习英文歌曲,提高英语的目的。

3.2 改变歌词形式

首先,教师把歌词做成PPT,按照完形填空的模式,把其中的若干单词略去。可让学生听三遍歌曲。第一遍,了解歌词大意。第二遍,在空缺处填上所听到的单词。第三遍,把歌词和歌曲结合,自测所填的单词是否正确。如果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听的歌曲。或者进行首字母练习,给出每一句歌词的首字母,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把整个单词拼写完整。或者在听完歌曲后,让学生试着把歌词翻译出来,以锻炼他们的翻译技巧。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记住单词及句子的含义,比死记硬背更加有效。

3.3 听歌曲,将歌词排序

在听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将歌词的顺序打乱,还以歌曲“昨日重现”为例,教师可将其中的第二句歌词变成times happy ago so long those such were and not,学生在听完两遍歌曲以后,就能够按照所听到的歌词进行排序。此外,教师也可以把歌词打乱顺序后给学生做出几个选项提供选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又可以轻松地记住歌词,培养语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

4 运用英文歌曲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英文歌曲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这是值得发扬的。但是,在整个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辅之其他方法。这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用这种单一的方法提高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各种形式丰富教学,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4.2 对英文歌曲要进行有效的筛选①

认为凡是英语的歌曲都可以用于教学的想法是错误的。笔者的建议是在选材这方面,要选择思想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歌曲。欧美流行音乐流派很多,歌曲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在校学生。英文歌曲的选择和课堂活动设计,应注重与基础教材相互补充。

4.3 对歌曲要进行简单的评价

课堂上播放英语歌只是让学生听听就算了,而没有对此歌曲进行任何评价和学习,这样只能起到娱乐的效果,却没有实现“学习”的目的。评价和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学习这首歌曲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如“昨日重现”就是作者一生对音乐的追求,这些内容的歌曲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英语的热情。二是有些英文歌曲为了让歌词和旋律相和谐,歌词往往比较口语化,甚至还有些跟语法规则不一样的现象。如gonna(= going to), wanna(= want to), gotta(= have/has got to), ‘cos(= because)等等书写并不规范的单词常常出现在歌曲里。②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并告知他们要从流行歌曲的角度来看,这些就是可以理解得,能够接受的,但也要告诉学生如果在书面表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出现类似这样的错误,更不要为追求潮流,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歌曲教学方法例9

艺术歌曲的演唱虽然采用传统的美声唱法,但在演唱风格上却和歌剧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对于声乐基础较差、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广、音量适中的艺术歌曲来演唱,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的。下面笔者在阐述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就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和解决的方法陈述笔者自己的思考,进而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一、中外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诗人的诗词经典,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平。主题思想明确并和音乐结合成完美的整体,能够在较小的篇幅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感情。作曲家在作品中根据诗歌的主题思想用优美抒情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展示诗歌的诗情画意,使得旋律和诗歌的主题思想结合得浑然一体。艺术歌曲的演唱以钢琴伴奏为主要伴奏形式,伴奏和声乐旋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旋律声部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还能够为歌曲营造音乐氛围、描绘音乐场景,这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艺术歌曲具有艺术思想深刻,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声乐演唱技术高雅之特征①” 。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作曲家舒伯特,以及舒曼、勃拉姆斯和沃尔夫等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充分展示了19世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发展轨迹,这为后来法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础,他们也相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为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发展和二十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他们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作曲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作曲的《春思曲》、《玫瑰三愿》等。这一批作曲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优秀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品质和民族情感表达的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②”。“就目前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传统技法的艺术歌曲;现代技法的艺术歌曲;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③”。而传统技法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主流,它们既借鉴西洋的作曲技法,又保留中国民族特有的调式风格,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爱人送我向日葵》、杜鸣心作曲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黎英海编曲的《小河淌水》、陆在易作曲的《我爱这土地》、《盼》等。

二、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

歌曲教学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70-02

无论是中文歌曲还是外语歌曲,都融汇了它们本身文化流动性的语言。因此通过歌曲的学习,可以对相应的语言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就理论依据和实例相结合,论述歌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 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第一,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过程,他们喜欢形象地记忆词汇。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歌曲,就可以创造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获得了快乐,又激活了大脑。

第二,学生的认知是从感知向理解渐进的过程,将歌曲引入英语教学也符合这一规律。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言内容的理解。

2.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学规律

第一,人大脑的右半球主管的是形象思维,而歌曲的形式属于其中的一种。因此学习歌曲有利于刺激大脑,激活右脑神经,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语言学习与音乐。人对语言和音乐的处理同时发生在右脑的同一区域,两者的处理过程是平行的。因此,将音乐和学习结合起来,将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的作用。

二 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词汇量方面

学习歌曲对学生词汇量的扩大有所帮助。因为歌曲的主题丰富,涉及面广,大量地道的词汇、词组和句子在歌曲中反复重现。而且每一首歌曲都被作者和歌手赋予了一定的情感,从而让歌曲充满了生命力。因此,学习这种歌曲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2.口语方面

歌曲在学生的口语训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一些古典歌曲和乡村歌曲,它们有着较慢的旋律和清晰的歌词,从中可以体现英语的节奏和发音的变化。学生们可以通过学唱歌曲来提高英语口语的准确度,掌握好连读、不完全爆破、省略等语音现象,从而增强音乐的节奏感。

3.听力方面

语言教学中,听说是紧密相连的,而利用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准确的发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选择发音清晰、节奏适中的歌曲用在听力课上,让学生做听力练习,让他们写出歌词中重要的单词、连读、爆破等,学生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听力能力,可谓两全其美。

4.文化了解方面

歌曲中的喜怒哀乐,往往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而且不同风格的歌曲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有着时代的印迹。因此,语言教学中运用歌曲可以促进目标语的文化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歌曲中学习地域文化。如在圣诞节教给学生一些圣诞歌曲,这样既增添了情趣,又增强了文化了解。

5.翻译能力方面

歌曲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翻译技能的提高。在选择翻译材料时,可选取难度适中的歌词来做练习。翻译歌词时除了要求通顺,还要注意雅致。如在学习歌曲“Seasons In The Sun”中的“Goodbye Papa,please pray for me. I wa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时,很多学生会把“black sheep”(害群之马)误译为“黑羊”。这时就应向学生介绍英语俚语的翻译方法,此句准确的翻译应是:再见爸爸,请为我祈祷,我曾是家里的捣蛋鬼。

6.语法方面

某些歌曲中的歌词会重复同一种句子结构,体现一些语法现象。熟练地演唱这种歌曲,无形中也就练习了这种语法,让学习英语语法知识不再枯燥。

三 巧用歌曲资源

1.填空法

它指的是让学生在边听歌曲的同时边填出所缺的内容。此时,教师要有技巧性地播放歌曲的次数。开始时,教师可以完整地播放曲子,让学生感知歌曲;然后再成段地播放, 让学生初步理解每段的意思。接下来再逐步播放,让学生跟唱,反复模仿歌曲中的语言和微妙的语音变化,直至能熟练地演唱。

2.组合法

教师首先把一首歌曲的完整歌词写在纸上,然后再按照意群把它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再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把分割好的歌词组合还原成完整歌词的方法。而教师在播放歌曲时,可按照成段——成句——成段的顺序播放。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按正确的顺序把歌词组合好为止。之后教师可就歌曲内容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以达到同时提高口语的目的。

3.听写法

它指的是学生边听歌曲边记歌词。教师播放歌曲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先完整播放曲子,然后反复地逐句播放,让学生边听边记,直至记下所有歌词。最后教师再完整地播放几遍歌曲,学生跟唱。

4.模仿法

模仿在语言和语音教学中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歌曲的学习中,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才有如此多的“模仿秀”,并获得成功。让学生仔细听歌,模仿歌曲中的发音和语调,仔细感受英语的语速及语音,培养语感。有些学生未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发出的音是中式英语。实践证明,单纯地练习音标,由教师口授或听磁带纠正发音,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学生在长期非“地道”的英语环境之中所形成的不良语音很难改变。而有效的方法是将他们置身于歌曲所营造的地道的英语氛围之中,让他们去模仿,去找“感觉”。在播放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辨自己的发音与地道的英语发音之间的区别,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四 总结

总之,通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对歌曲进行自动练习和模仿,快速地掌握英语发音,提高听力水平和口语的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这些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方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歌曲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中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胡蓉.音乐在英语中的作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