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1 16:49:00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1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颜之推的第一本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中就提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小缺少父亲关注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较差,社交能力较弱,学业成绩不良者居多。因此,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和母亲角色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1、有利于儿童自我性别的发展

性别认知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精神分析学派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能直接向儿童提供性别角色示范,儿童也会将父亲的行为视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身言行越来越像男性。尤其是当男孩对父亲性别角色有了一定的认同,就会观察、模仿男性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模式,把父亲当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对于女孩来说,父亲角色中所具有的坚毅、果敢的男子汉气魄都将深化她对于不同角色的认知,更加明确男女性别差异,既能强化自身性别意识,又能从父亲角色中获得异性性别参照。

2、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曾提出,人类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而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互联系的8种智能。这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研究表明,男性在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比女性略有优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会在思维、创造、数学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的关注越多,与儿童的互动越多,越能够使儿童拓宽思维、以更发散的思维方式认识和了解世界。例如,在父亲与儿童的互动中,会经常出现起拆卸玩具、使用工具、球类运动、修理机械等行为,这些行为更能促进儿童运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所以父亲应发挥父亲角色的正面影响,付出更多时间参与家庭教育。

3、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父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游戏中,儿童游戏经验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从而出现“父爱缺乏综合症”,如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社交、沉默寡言等。父亲在儿童的互动中常常扮演着玩伴的角色,通过与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父亲应及时认清其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给予儿童许多陪伴时间,带给子女安全感,增强儿童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使儿童能更积极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在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中,儿童在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方面的得分要远远低于其他儿童。同时儿童在未来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所以父亲角色在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建策略

如上所述,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一样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父亲角色的作用更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但由于中国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根深蒂固影响,长期以来,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子女更多的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父亲角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应及时回归。

1、激发父亲学习育儿知识的兴趣

随着二胎人数的增多,人们对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社会媒体也在积极倡导父母共同参与的育儿观。所以男性开始逐渐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儿童潜力的开发需要父亲的全力参与。所以,父亲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如,通过阅读中外权威育儿书籍、网络查询育儿方法、参与幼儿园或社会组织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经常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育儿问题等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育儿活动中,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身的育儿行为。

2、帮助父亲明确自身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父亲角色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父亲角色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时代和生活的要求。只有父亲首先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积极从母亲背后走出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父亲角色的树立首先需要积极认识到自身角色作用,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有些父亲会认为母亲应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破裂。所以如果要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父亲就必须在家庭中和妻子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使自身角色受到妻子和儿童的认同。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2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儿童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职场,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作者:刘艳珍 宋晓晓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3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与母亲不同的教育责任。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其《傅雷家书》中也处处表达着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以及自身作为父亲的反思,他的家庭教育观时至今日依然有借鉴和反思之处,对于丰富、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个体家庭的教育水平都大有裨益。

一、父亲角色的内涵

父亲是家庭生活中的一种身份,是指有子女的男性,获得这种身份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有子女。然而父亲角色的定义并非如此简单,它还未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目前笼统定义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父亲所规定的职责或期待的行为。[1]据此,笔者认为“父性教育”就是为子女提供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说是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还有“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父性教育相对母性教育更具刚毅果断、注重理性、个性不拘小节的特点,因此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二、父性教育的得与失

在我国,一直以来由于传统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向来主张“天父地母”、“严父慈母”。傅雷教子严格,这是出于父爱,同时也说明傅雷在承担教子的责任,但多年后的反思却使他发现当初的很多不足,不仅折磨了孩子,也困扰了妻子。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它反映出中国大部分家庭中父性教育的得与失。

(一)教育之得

1.父亲严格要求、爱而不娇的教育态度有利于培养子女的坚强意志。爱子女是教育子女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爱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要使自己的爱对子女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应该对孩子爱而不骄,严格要求。

2.作为父亲,正确使用批评惩罚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子女形成知错就改、克制不正确欲望的品质。批评惩罚是对子女的不良思想、行为和品德给予否定的评价,旨在于使子女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促使其克服、纠正不良思想、行为和品德。[3]公正合理的批评惩罚体现的是父亲的爱护和期望,只有为接受惩罚的子女所理解的惩罚才能使其认真思考、改正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3.父亲重视教育、及早施教的教育原则有利于子女的长远发展。傅雷在其家书中说自己的童年和孩子的童年十分相似,他在家庭中接受了父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于是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家庭教育的这种继承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优势。

(二)教育之失

1.父亲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有消极影响。所谓“严厉教育”是指以打骂、惩罚为主要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4]虽然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的更好,但是由于它不尊重子女,不体恤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最终的结果会是一种强大的破坏力。

2.紧张、沉闷的家庭气氛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傅雷没有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致使家庭氛围不和谐,使其子女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我国古代重视“齐家”,目的就是要管理好家庭事务,处理好家庭关系,创造一个理想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家庭成员受到熏陶、感染。

3.过于权威而非民主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于“专制”的“独白模式”一方面容易导致子女性格软弱,独立性差遇事缺乏主见,自信力和创造力都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会使子女走向叛逆的极端,子女感受不到爱和尊重,即使孩子表现出服从,但实际上口服心不服,这不是真正的权威。

4.容易引发父亲自身及与其他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父亲作为家庭教育者,时常会引发其作为父亲和教育者的角色冲突,作为父亲,他与子女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对待子女的错误在批评惩罚时会心有不忍,但作为家庭教育者又会心有不甘,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父亲角色的矛盾容易使其剑走偏锋。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反差甚至对立,常见的就是家庭中严父、慈母的矛盾。

三、提升父性教育水平的对策

父亲作为家庭教育者一般都很重视子女的培养教育工作。然而,不同的家庭教育培养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因此,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恰当地选择、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去解决子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一)以身作则,导之以行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亲为子女做出好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要求子女做到某件事,自己首先要做到,从点滴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父亲的威信就高,就可以取得教育者的资格,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教育工作就会更加有效。并将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掌握分寸,宽严有度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很难掌控的问题,就是分寸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宽严有度、掌握分寸,既给子女一定的自由让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制定一些纪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意志力。

(三)沟通理解,适度妥协

理解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即它是家庭教育中家庭关系维持、教育目标一致性、教育内容内化活化的基础。以商讨、沟通的“对话模式”与子女交往,有利于增强子女的独立性,提高自信心和创造力。另外,父亲与其他教育者应适度妥协,协商好家庭教育何时宽、何时严,避免在年幼者面前的冲突,确立教育的“合力”意识,共同教育好子女。

【参考文献

[1]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4

一、节目中不同的亲子类型

从台湾来的L爸和儿子小k是最受观众喜爱的一对父子,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不仅仅因为父子帅气的外表,更可贵的是L爸较好的教育方式,良好的亲子互动。L爸十分擅长安抚孩子不良的情绪体验,沟通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证明的引导,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是当与孩子交流时总是与孩子保持平等直视。

著名影视演员G爸与儿子石头这对欢喜父子带给人们很多乐趣,但G爸“纯爷们”的教育方式让观众直呼这个老爸不靠谱,顽皮的儿子与不靠谱的老爸,给我呈现另类的亲子关系。

奥运冠军T爸与女儿Cindy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女儿长达四小时的哭泣这位冠军老爸也只能是在旁无奈的站在,可以说这位父亲的表现较之其他几对家庭来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而小Cindy一句“农村怎么是这样?我不要住这么破的房子!”反应当下在优越环境生长的城市儿童对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欠缺。

著名导演W爸与女儿Angela是一对“不专业父亲与交往能力超强女儿”的组合,W爸给女儿做的午餐可以用“恐怖”形容,相对老爸的不专业,女儿却彰显“社会化人”的本质,一句“谁给我拍的漂亮我就给谁奖励”,博得了工作人员的一致赞扬W爸与女儿间的沟通更是可圈可点,能够很好的安抚女儿的情绪,良好沟通。

国际名模Z爸与儿子天天,真的可以用“父子亦是朋友”概括,Z爸与儿子天天的亲子互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看到Z爸作为80后父亲的代表,在亲子关系的建立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他用行动教育孩子“承担、分享、谦让、尊重他人……”在跟孩子有效的沟通中反应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育儿观念、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话题在网络上得到热议,我们关注节目的过程中也看到其反应出不同教养方式下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众所周知,亲子互动在家庭教育影响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儿童发展水平,我们应该以此节目为契机探究有效的亲子互动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试图也从几对个性鲜明的父子(女)的表现中吸取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的有益成分。

二、亲子互动在家庭中的作用

亲子互动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自我情感体验的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包括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发展良好的认知能力(个人和社会)。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与其“重要他人――父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并有效的与儿童情感、情绪、行为建立联系这样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培养,有研究指出,父子关系好坏对儿童的自尊表现及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外一面对父母,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三、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的影响因素

1、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亲子互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节目中模特Z父的教养方式采用的即是一直开放的平等的方式,而另外一位父亲演员G父采取的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亲子互动类型。

2、儿童的气质类型。儿童的气质类型也会影响亲子互动,从传统气质类型分类,将气质分为胆汁型、多血型、粘液性、抑郁质等四种类型,不同的气质类型会影响到家庭中的亲子互动,相对粘液和抑郁质的孩子,多血和胆汁类型的孩子更加愿意与父母互动,表现出更加外倾型的性格,更加愿意与外人交往,儿童的气质类型是影响亲子互动另一重要的原因。

3、父母自身因素。父母是否原意与孩子互动,是否采取有效的互动方式与孩子交往是亲子互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父母发起的亲子互动在家庭教育中更加常见,更加有效,还是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父母发起的亲子互动更加适合日常亲子交往的有效获得。另一方面,父母自身性格特质也影响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性格外向的父母更加愿意与孩子互动,而且互动方式更加有效。

四、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的策略――基于《爸爸去哪儿》亲子栏目

(一)充分了解孩子是亲子互动的前提。良好的亲子互动是以充分了解孩子为前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是良好亲子互动的前提,节目中五位父亲充分了解自身孩子的特质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更加孩子的不同特质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同时照顾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保障。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亲子互动的重要前提,节目中五组父亲均在极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主要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其社会性发展的起始,家庭环境中父母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看见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因材施教是关键。良好的亲子互动更加要讲究因材施教,不同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根据孩子自身的特质因地制宜的开展亲子互动,同时父母发起的亲子的互动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需求,满足孩子的需要。

(四)正确的教养方式是核心。教育方式是亲子互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的教育方式能够给还从小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也是亲子互动中最核心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从而与父母良好的互动。

结语

当今我们存在各类的学校,没有一所为“父母”提供的家庭学校,父母为孩子提供第一个环境――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人教师父母也需要“培训”与“反思”,没有人就是天生“合格的父母”父母在于孩子的互动中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发展,也有利于父母的成长,《爸爸去哪儿》不但开创新的栏目形式,更给当代80、90新一代父母提供一个思考的蓝本,学习每位父亲良好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与父母在双向互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5

自2013年暑假开始,综艺频道热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收视热潮,性格迥异的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使观众们在笑过之后开始反思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之前备受非议的“80后”一代逐渐组建家庭并为人父母,他们能否胜任“爸爸”“妈妈”这一新的角色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节目热播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一系列思考:长久以来的父爱缺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何在?怎样的家教方式是科学的?父亲是否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来等等都成为人们热议的教育话题。

一、父爱缺失――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第一期“爸爸去哪儿”的第一站,我们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孩子们离开妈妈后大哭大闹的场景,面对孩子们的嚎啕大哭,爸爸们绞尽脑汁,但依然手足无措,一脸茫然与无奈,不知道怎样去照顾孩子。这就折射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爱缺失: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不会照顾孩子,因此,当孩子走出家门,远离母亲之后,问题频发。五位星爸一开始的表现也反映了在中国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外出挣钱养家,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妈妈的责任。或许正是在我国这种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得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淡出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知之甚少,对育儿更是一无所知。

二、不可或缺――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相对于母亲而言,总显得不如母亲那么重要,孩子也总是更依恋、亲近母亲。然而,越来越多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与母亲不同的独特作用。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心理研究人员加利斯撰文称,从出生到入学前是子女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包括心智、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还指出,以协助子女人格成长而言,包括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现代家庭的父亲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又要扮演好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

我认为,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二者同样重要。母亲情感细腻,在生活上可以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亲子游戏中,母亲更倾向于和孩子玩较传统的、带有语言和教导性色彩的、非剧烈性活动的游戏,因为出于安全和健康的需要,母亲往往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从母亲那里,孩子学会了同情、善良、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情感体验;父亲则倾向于与孩子展开形式各异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游戏形式更多变,更具刺激性。另外,父亲往往偏于理性,从父亲身上,孩子们可以形成独立思考、果断、自信等品质。由此可见,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这类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这一点,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一期中林志颖儿子小kimi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离开父亲就会大哭,做什么事情都要父亲陪同,直到在第一期节目快要结束时,小kimi过分依恋的行为才有所好转,能够离开父亲,跟小伙伴一起去完成任务了。

我认为,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不容忽视,对于女孩来讲,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可以为女儿提供一个最初的与异往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以致影响到她以后的婚恋观。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而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可以为其提供男性的榜样,通过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做个“男子汉”的价值观。相反,从小父爱缺失的男孩往往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过分依赖、喜欢非刺激性的活动等。这也是许多学者建议加大力度培养幼儿园男教师,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男性缺位造成的性格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父爱回归――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事实上,“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热播之后,公众呼声最高的就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父爱回归,众多网友大呼,父亲们理应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确,通过节目的播出,人们认识到了我国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爸爸们的表现和孩子在一期期节目中的成长变化,我们也看到了爸爸们可喜的成长:他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会照顾孩子,爸爸们相互取经,对育儿越来越感兴趣。我走访调查后也发现,许多“80后”的爸爸在看完节目后,纷纷表示自己之前做得不够,以后一定多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去,因为节目让他们发现育儿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每个父亲都会是一个合格的好爸爸,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容撼动的。我也走访了几个家庭,爸爸们都表示看完节目之后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职,纷纷表示努力改正,这或许就是“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教育意义所在。

鉴于此,笔者呼吁家庭教育中父亲们的积极补位和归位,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做合格的好父亲。

参考文献: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6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亲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缺失,或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7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亲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缺失,或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8

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也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民工潮”的背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了河北、山东、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六省农村地区的2000多名留守儿童,对其生活与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冷冰冰的事实,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此外,据建设部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流动人口”课题组对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11市的调查统计,在这11座大城市31.7万流动人口中,农村男性占71.90% ,农村女性占28.10%,男性是女性的2.5倍。可见,留守儿童更为缺乏父亲的关爱与教育。

一、父性教育定义

所谓父性教育,主要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或提供具有父性角色特征的教育活动,它是与温柔、宽容的母性教育相对的,其具有果断、勇敢、幽默、自由等特点。而父性教育的缺失,就是指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的教育角色由于意识方面或行为方面的限制而隐退或放弃。

二、父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父性教育同母性教育一样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儿童健康成长必然的需求,同时也是平衡母性教育的重要角色。

(一)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

家庭原本就是夫妻组成,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缺乏了任何一方,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是有偏颇的。

(二)儿童健康成长必然的需求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陪伴。父性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必需品,它能给予子女力量,赋予子女安全感,能影响子女的性格和性别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影响子女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建构。

(三)平衡母性教育的重要角色

父亲与母亲性别角色不同,因此教育方面的特色也不同。以阴阳五行来说,母性属“阴”,是一种“地文化”与“坤文化”,相对来说普遍是慈祥、温柔、感性、亲切的,对子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性别特征,母亲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胆怯、拘谨、限制、脆弱等共性,需要父性的平衡与调和。父性属“阳”,是一种“天文化”“乾文化”,父亲果敢、自由、强健、理性,可以调和母性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美的统一。若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主见,缺乏创新,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有女性化倾向,这很大部分都是父母教育不平衡,父性教育缺失造成的。

三、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的缺失现状

外出务工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父亲外出务工,这些父亲多数学历较低,他们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观念不科学,对子女的教育缺位,外出务工后对子女的关爱不足,导致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

(一)父亲教育观念错误

一些留守儿童的父亲认为自己外出务工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环境,子女的教育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学校或者母亲,所以他们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外出务工,而几乎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即便是在家时间,也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而是忙于其他。

(二)父亲教育角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亲在外出打工之后,很少回家,有时甚至一年都无法回家一次,而且很少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子女,对其进行教育。因此他们对于子女可以说是“零教育”,而其本身也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子女。

(三)父亲关爱形象不足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亲会将外出打工所得寄到家里,但是对于子女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久而久之,“父亲”这一形象在留守儿童心中逐渐淡化,父性教育更是无法实现。

四、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父亲外出打工,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与人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影响了留守儿童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形成,影响了留守儿童自信与和谐人格品质的形成,也影响了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一)影响留守儿童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形成

父亲是对孩子进行积极情感教育的重要来源,父亲在家庭生活、游戏、户外活动中,与子女交往,能够诱发子女的快乐感与幸福感。尤其是带领子女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能够锻炼子女的体能,培养强化子女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培养子女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而那些留守儿童很小便与父亲分居两地,缺少父亲的关爱与教育,受到的是母亲特有的女性性格或者祖父母那具有老年人年龄特点的影响,因此可能会比较多愁善感,或者孤僻、斤斤计较。纵观留守儿童群体,男孩多缺乏男孩的大大咧咧、豪情壮志等性格色彩,唯唯诺诺,胆怯内向。而留守儿童中的女孩也多因为缺乏父亲角色形象的影响而有着对男性不全面的认知。现实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会退缩,遇到挫折时难以树立勇敢坚强的心态,甚至到了今后长大成人,也难以形成坚强与勇敢的人格品质。

(二)影响留守儿童自信与和谐人格品质的形成

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男性显得更不拘小节,有男子汉气概,做事果断勇敢,而女性一般娇小,做事思前想后,容易犹豫不决,有父亲参与进去的家庭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男性特质影响,显得更大气,尤其是男孩子,有父亲的陪伴会更自信。留守儿童多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本身就有着不自信的特点,加之缺乏父亲的影响,更容易不自信,甚至自卑。

(三)影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并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学者们同时强调,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男孩子更受到了父亲点滴影响,父亲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所体现出来的男性的阳刚之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男孩子,使其具有这方面的发展倾向。而对于女孩来讲,父亲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孩子成人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也更多地受到早期与父亲关系的影响。

五、留守儿童群体父性教育的重构建议

父性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群体是不可或缺却已然缺失的,这十分令人痛心,也十分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构建议,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日常联系。

(一)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父亲作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应该从根源下手,强化父亲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如,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父亲进行科学教育观念的灌输,使其正确认识到自己教育角色的重要性,社会上也应该改革一些户籍制度,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跟随父母一同生活,而父亲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于子女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多地去腾出一些时间,抽出精力去教育子女,影响子女。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日常联系

即便是父亲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切实地陪伴子女成长,也要与子女加强日常联系,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亲教育角色的存在,感受到父性教育的魅力。尤其是现在的通讯手段比较发达,父亲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途径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使子女感受到父亲依然在身边陪伴他们成长。在联系的过程中,父亲应该加强关爱与教育,使子女的家庭教育保持完整的状态,人格发展才能更为和谐。

六、结束语

前段时间,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获得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使人们反思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现象,需要留守儿童父亲、母亲、学校乃至社会的全方位努力,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2] 李晓敏,袁婧,高文斌,罗静,杜玉凤.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9

1.父性教育

父亲是情感,是认知,是意志,更是责任。人类社会赋予男人更多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父性。所谓父性教育,即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角色特征的家庭教育活动。从教育方式上来说,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相比,特色不同,效果不同。母性教育较为阴柔、慈祥、亲切、文静,注重感性;父性教育较为阳刚、果断、强健、刚毅,注重理性。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如今,我们的孩子普遍刚性不够、骨气不足、意志薄弱,许多男孩有“女性化”倾向,女孩则有“软弱化”倾向,这都源于父性教育的缺失或偏颇。我们在充分肯定母性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指出阳刚式的父性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2.父性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男性、女性生理构造的不同,人们总爱偏颇地认为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职,而男人则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被视为养育子女的局外人。

但社会学家发现,许多罪犯都来自父亲缺席的家庭之中,心理学研究也认为,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截,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弱的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忧虑、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性等,社交能力受到影响,对婚姻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无法养成健康的性别观和恋爱观,被专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追溯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史,古人用“天下无如父子亲”来描述父子关系的亲密程度,用“父当以教为事”定义身为人父的责任,用“养不教,父之过”强调父亲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可见,自古以来父性教育就被视为家庭稳定和谐决定因素,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父性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逐渐增大,家庭分工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父亲为养家糊口,专注于在外打拼,教育子女的重任落在了母亲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

父性教育长时间的淡化,也导致了父亲对于教子观念、保育知识、育儿方法等的缺乏,即便“在其位”,也很难“谋其政”。调查显示多于50%的父亲虽与孩子在一起,但很少教育子女,存在严重的“父亲缺位”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迫形成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即父性教育物理性缺失,这种情况是指父亲这一人物实体不存在或不在场,它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父母分居、离异、父亲去世等原因而形成的单亲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缺失,这其中尤以因为离婚率攀升而导致的父性教育缺失现象最为严重,它已成为众多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之一。另外一种情形出现在留守儿童家庭,越来越多的农村男劳动力在中国城市化的大潮中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父亲的环境中。相较于完整家庭“存”而“不在”的功能性父性教育缺失,不完整家庭及留守儿童家庭实质上父亲“身”不在场的物理性父性教育缺失的情况还要严重很多。

4.在游戏运动过程中,父亲的陪伴对儿童身心健康塑成方面的影响

父亲带领孩子参与游戏、运动有利于健康体格的塑造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在体重、身高、动作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接触正常的儿童,并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较前者为高。这是因为父亲和母亲在与儿童的交往方式上存在差异。母亲会更多地运用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等方式与儿童沟通,而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给儿童以强烈的身体活动刺激。

20个月的婴儿对父亲发起的社会交往游戏明显地感兴趣,反应积极;30个月的婴儿能兴奋、激动、投入、亲近、合作而有兴致地和父亲一起游戏。父亲区别于母亲的教养方式,让即便是各方面认知发展尚不成熟的婴儿,也自发地选择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亲除了与儿童有着共同的操作和探索类的游戏活动之外,还经常带儿童到户外,到大自然中进行摸爬滚打,这些身体活动对于提高儿童身体发育速度和健康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父亲带领孩子参与游戏、运动有利于良好品格的培养:

孩子天性好动,而男性喜欢运动。在生理结构方面,父亲拥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带领孩子运动,从小帮助孩子树立珍视健康,热爱运动的意识。父亲带着孩子出去跑步、打球,运动场上不仅是挥洒汗水、强健体格的动感地带,也是培养坚持、团结、拼搏、忍耐等许多可贵的运动精神衍生地带。在运动过程中,儿童通过运动调动四肢和各方面感觉,加深对某一精神品格的理解,同时来自全身肌肉的强烈刺激促使大脑兴奋,有利于促进儿童情商发展。

同时,男性喜欢冒险,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予以鼓励。父亲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比母亲更放心让孩子爬出的距离平均比母亲容许的距离多一倍,然后再把他们抱回来。如果男孩从高台阶上往下跳,母亲多半会严厉批评,但是父亲却会在下面随时做好安全救援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胆量。

父亲作为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当父亲参与儿童游戏时,有助于扩大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丰富儿童的社会活动内容,满足儿童社会交往的各种需要。有利于儿童积累社交经验,感受更多社会信息,掌握更成熟的社交技巧。此外,父亲在与儿童的游戏过程中具有新奇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儿童对父亲产生依恋,以此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父亲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大多是以鼓励儿童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性活动为主,这种鼓励性的游戏活动,可以将父亲的男性风格表现出来,促使儿童养成坚强、果断、刚毅的人格品质和富有探索精神的生命激情,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沈玲玲.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陈荣芳.父性教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11.

[3]常春红.试论父性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的关系[J].新课程(小学),2012,11:119-120.

[4]李娟.儿童早期成长中父性教育缺失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5:77-79.

[5]胡海燕.浅谈“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基础教育,2008,08:32-35.

[6]公风华.论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的缺失[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5:65-6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例10

父爱缺失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导致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不同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父亲角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重视。但近些年来,父亲的重要角色渐渐被人们忽视。由此,社会展开了诸如“父亲为何淡出家庭教育”、“怎样做父亲”等热烈讨论。跨入新世纪,终身教育与毕生发展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等综合素质,某些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儿童抓起,需要父亲这一特定角色的投入与参与。

一、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父亲的关爱和照顾对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建设意义

父亲在家庭成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向儿童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他能激发儿童对外界的兴趣,能引导儿童观察周围事物。父亲要像母亲一样精细、勤快、有耐心、有爱心,儿童喜欢跟父亲一起相处。在儿童时期,孩子对父亲的接纳反应比母亲更积极。孩子对父亲显现出的直接接纳行为比对母亲的更多,因为父亲比母亲精力更充沛、更勇敢,能带儿童玩得更忘我、更开心、更过瘾。特别对于一些内向性格的儿童,父亲能帮助孩子学会坚强和勇敢等。

(二)父亲的教育对于儿童心理性别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阶段是孩子心理性别形成的重要时期。许多心理性别出现偏差的人,大多与小时候心理成长过程有关,因此,儿童心理性别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男孩和女孩来说,父亲阳刚的气息和母亲温柔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的带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孩子对于来自父母双方的意识是十分敏感的,只有父母双方共同关注和培育,孩子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过程)会使儿童将父亲视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而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做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而模仿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很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的身上体现出来;对于女孩,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参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父亲看做异,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从女孩的情感发展来看,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往往更强,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认知观点强调儿童在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会通过处理大量不同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有研究指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将会发展出不同也可能更少的传统性别图式,父亲存在家庭中的男孩在很小时候就表现出拥有更多性别类型活动的知识。

专家提示: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男孩子仅仅在母亲的抚养下,性格会女性化而变得缺乏阳刚气;即使是母亲抚养女儿,孩子的性格也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有些妈妈将希望寄托在学校,但实际上,父爱是无法替代的,学校同样不能替代父亲这个角色,学校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能给予孩子的是母亲的那种温柔的爱和老师的那种理智的爱,而父亲那种阳刚而厚重的爱,孩子们是无法得到的。为了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人父者谨记尽到责任。

(三)父爱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父亲的知识面要比母亲的宽。例如:大多数父亲都会关注政治、军事问题,而母亲很少关注,大多数父亲会对逻辑性极强的游戏感兴趣,(如侦探游戏、迷宫游戏等),所以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知识面会更宽广,逻辑性思维能力会更强,智力得到发展。很多儿童专家通过观察和研究证明,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孩子智力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大于对男孩子,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更佳,父亲的教育方式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极大地推动孩子的智力发展。

二、父爱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一)主要表现

1.性格缺陷

缺乏父爱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产生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害羞胆怯、情绪沮丧、不求上进、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过于内向、感情冷漠、游离集体、不喜交际、反复无常、害怕失败、自私自利等。

2.心理影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师针对哈尔滨市855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82人心理有问题,包括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10种。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师们表示,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常被父亲拒绝、否定的孩子,容易焦虑。调查同时发现,父亲暴躁,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几率大约是32%。嗜好多的父亲容易沉溺在自己的嗜好中,无暇照顾或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父爱、母爱不均衡,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学家甚至指出男孩的“父爱饥渴症”,即男孩在青春期,往往疏远甚至厌恶父亲,这种疏远和厌恶掺杂得不到父爱的失望与凄苦。他盲目地尝试种种可能补救的办法,包括抽烟、喝酒甚至性放纵或吸毒。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层的心理需求。男孩与父亲在一起,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个人前途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父爱是帮助男孩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指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调创新发展;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是坚强、勇敢、承受力强等阳刚之气,母亲传递细腻、呵护、富有同情心等阴柔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造就了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原因分析

1.时间投入少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时间通常少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时间。父亲通常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状况过问较少。另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离婚率不断上升,随之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单亲家庭,而离异家庭的出现造成许多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很少与父亲见面。

专家指出,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因为失业或单位效益不好等原因,有些妈妈索性当起“全职太太”,而大多数父亲忙于事业分身乏术,便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了妻子。在教子过程中,妈妈往往更有耐心和责任感。但是,家庭教育不能只靠“半边天”,父亲的言传身教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

2.教育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育观念信奉“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很多父亲往往采用隐藏内心真实想法,以训斥、讲规矩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忽视儿童身心发展,导致儿童从小与父亲关系疏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不但是严厉的象征,而且逐渐融进了亲情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既是朋友,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孩子的榜样、楷模。很多成功人士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都是经父亲的教育、指点,从而确定了自己所走的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父亲能给予勇气和信心;当孩子犯错误时,父亲会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解决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过失,鼓励身处困境的孩子,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当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迁就时,父亲会充当教育的主角,采取严格乃至严厉的教育方式,最终使孩子接受正确的、健全的教育;当孩子内向、胆小的时候,父亲会以男人的阳刚之气感染孩子,带着孩子亲历山水,到大自然中磨炼孩子的性格,使孩子逐渐形成勇敢坚毅的品质;当孩子在郊游中走得累了,父亲就会背起孩子,这时父亲宽厚的脊背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却无法看到时,父亲会把孩子放在肩膀上扛着他,这时孩子会感到父亲是那样高大。在中国家庭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国传统和习惯是分不开的。尽管传统的父权在现代社会中的踪迹越来越淡,但是它对于家庭尤其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使得父亲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父亲往往以事业为重,是家庭的供养者,却忽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三、在家庭教育中提倡父爱

(一)明确“文化父爱”的意识

所谓文化父爱,即父亲对孩子的爱应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要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技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成功的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高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实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日常行为习惯直接被孩子模仿。要想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父亲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优秀“模特”,还要拿出“滴水穿石”的恒心和耐心,把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作为自己的任务,做好表率,与孩子互相督促。

父亲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如今复杂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不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设置的“小真空”里。上下学不一定要天天接送,但回家后,父亲要每天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快乐和烦恼,做孩子情感的“仓库”。家长可以与孩子谈一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一同评论,分析好坏,辨别是非,以此达到锻炼孩子独立适应复杂环境能力的目的。

(二)掌握教育儿童的正确途径

1.给予孩子充足时间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资料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儿童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缺乏父亲的儿童情感障碍尤为突出,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与自制力弱等缺陷。父亲要抽出足够时间陪孩子,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予孩子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父亲给孩子的时间越多,在孩子成长中起到的作用就越大。父亲应尽量做到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安排好儿童的生活、学习,时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亲子互动,儿童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还能从父亲那里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收充足的心智发展养分。

2.利用谈话抓住教育机会

利用谈话做儿童的知心人。父亲应经常与孩子进行较深入的谈话交流。通过谈话,父子相互了解,能增进父子或父女感情,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满足其求知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世界,逐步引导孩子走上真善美的人生轨道。

总之,家庭教育是孩子起飞的跑道,父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德国哲学家E・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父亲虽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引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可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视父亲的培育对孩子今后对社会的认知、处理问题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时代的感召下,我们应深入思考父亲角色的定位,一个“新父亲时代”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2]张兰馨,季如.父亲应撑起家庭教育半边天[J].家庭与家教,2006(5).

[3]纪成双.父亲不能淡出家庭教育[J].现代家教,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