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情报学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3 15:48:55

情报学研究

情报学研究例1

一 情报学的历史演进与回顾

情报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20世纪40年末前的萌芽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产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中。情报学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它没有被正式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其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图书馆学,文献学。第二阶段是情报学的产生阶段,情报学的产生有3个前提条件:文献学,信息论和计算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及其规律以及如何组织利用文献的方法。文献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30年代,当时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情报学产生之前,情报学的功能是通过文献学来发挥的。第三阶段是情报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正式提出来,其内容得到迅速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情报学的研究课题以及现象的认识上.这一认识基于2 0世纪3 O年代的文献学,并发展了文献学、文献计量学等理论。其次是情报检索理论向定向定量阶段发展.各种情报检索理论在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发展起来.从而导致各种情报检索系统的发展。再次是情报现象的经济研究,即把情报当作一种资源、一个经济要素、来确定社会中情报产业的比重和商品中情报量的比重,从而反过来确立情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最后是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在这个阶段.情报学的理论方面发展起来.扩充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从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情报学是存在的,它是对情报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同时它研究情报的产生、组织,筛选、管理和利用的规律。

二 情报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根据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情报是一种信息.但又不等于信息。对信息概念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情报概念的研究。情报是信息社会中人们进行科学交流活动的产物,它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动态反映记录。情报概念随着人们科学交流活动扩展而不断深化。情报现象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科学研究还是著名科学家个人或其小团体进行创造和研究的园地时,人们的情报需要量并不大.一般通过个人交流和个人阅读就可以满足。而当科学研究以集体工作方式进行时.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便迅速扩展,研究的承接性与系统性更加增强,人们对情报的需要量明显加大,单靠研究者个人力量,则无法满足情报需求。因此.对密布于人们周围的各种文献上记录的信息进行加工,并通过一定形式迅速传递,便成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这就是情报工作。结论是:。情报现象是随着文献信息的产生而出现,因此,情报的本质是文献信息”。这一情报学理论建立的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对情报的需求即为对文献信息的需要。科学研究中遇到的是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信息,通过人脑的思维进行分析和综合后.将这些信息系统地记录下来,便形成了知识。知识本身就是经过加工了的系统化了的信息。当知识以各种物质材料为载体记录下来时,就成为文献信息(如纸质图书、磁性材科、胶片、影碟、光碟等)。这些我们将它们统称为情报。第二,情报研究与分析都是以文献中的信息量为基础的,可见,情报是以文献信息为主体的,因此情报即为文献信息。第三,以前我们给情报定义时,总是强调它的信息特征,文献信息概念更是如此。文献信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其贮存与交流活动中,这些信息以概念、公式、数据、实例等知识单元的形式出现,这些知识单元就被称作情报的信息形式。因此,情报是指各种独立的知识单元形式的文献信息。即情报学是科学交流活动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情报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和进步。

三 情报的搜集、分析,与加工

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情报学是建立在部分传统图书馆工作一书目服务,参考咨询、图书宣传等基础之上。情报学又由于融合了通信理论、电脑、传播学、数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范围不断扩大。

(一)情报搜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情报源。情报获得的渠道,即从哪里得到文献信息的问题。很显然贮存于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散落在各处的文件.打印稿、草稿、笔记、图片以及电脑网络等信息,都是重要的情报源。在情报搜集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它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如视听型的、光磁型的等等。结合信息交流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情报载体转化的规律,在情报搜集过程中,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搜集策略为最佳途径。

(二)情报的分析。在情报搜集的基础上,对文献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劣存精的逻辑思维过程。但分析必须出自对情报源和情报用户的深入了解,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确定情报的利用价值和加工价值。同时,只有深入了解情报用户的情况,才能知道什么情报为什么人所需,从而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提供情报。情报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信息的属性进行定性分析,情报分析的结果。对加工深度、情报质量影响非常大。由此看来,情报人员进行情报分析时.要具备对学科知识的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提示标引文献的能力等等。

(三)情报的加工。它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报导方式(如题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其二,引得深度,即情报产品所具有的检索途径数(如主题词、分类、关键词、公式、著者等),其三,标引深度(可标引几个主题词、涉及几个类目、类目的级位等)。在情报分析之后,还应当以简明的方式把文献中的信息用标引的方式表达出来并集中起来,使情报用户能直截了当地获取信息。

情报学研究例2

[分类号]G350

目前,“元情报学”这个概念在国内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关于元情报学的定义和性质,它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功能,亦即什么是元情报学,什么问题属于元情报学问题,怎样研究和解答这些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元情报学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更是一个足以引起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把元情报学看作一般元理论在情报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化,试图从讨论一般元理论的起源、涵义出发,通过考察一般无理论的本质特征,对上述诸问题提出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1 情报学元理论研究概述

1.1 元理论的起源、涵义与发展

元理论是关于理论的理论,是学科领域理论建立的逻辑层面的起点,只有以元理论层次作为基础,理论才能得以发展并形成体系。元理论的广泛研究兴起于西方。“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之后”、“超越”,它与某一学科的名称相连构成一个新的学科名称,这一新学科专门针对一定对象学科进行元研究。目前已经建立起来元理论学科有元哲学、元数学、元逻辑学、元科学、元社会学、元心理学、元教育学、元伦理学等,这些学科通过对各自对象学科的元研究,对对象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每一个已有的或者随时有可能再发生的学科名称被冠“元”的现象,就都可以看作是这种一般元理论的一次具体化。对各种不同学科理论进行一般元理论研究,就分别形成与这些学科相关的无理论。

那么,对于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情报学,是否应该相应地建立一门元情报学来专门对它进行元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

1.2 情报学元理论研究概述

自1997年Vickery关于情报学元理论的后,西方国家尤其是北欧(丹麦、芬兰)的情报学界对元理论研究兴趣日增,在2000年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研究阶段,涌现出了不少的学术成果。实际上我国一些学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关注元理论的问题。其中的典型代表是范并思与刘迅两位学者。在通讯稿中两人认为“元理论研究的是某种对象理论的逻辑结构,研究这种对象理论的基本原理、概念的构成方式、证明方法以及这种理论和它本身所反映的现实的关系等等。元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哲学特征。”并提出寻找一种图书馆学的元理论体系,因为这种理论体系可能成为图书馆学的学科支撑点及其理论前提。他们在当时就能意识到元理论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元理论所构成的一种“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比2l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情报学元理论研究要早了近10年,而与第一届CoLIS国际会议对元理论的重视相比也几乎是同时的。早在1990年,张永东先生发表了《展开对情报科学元理论的研究》一文,该文认为,情报科学发展到今天,需要人们采用综合、整体的研究方式,以便从更高的层次上展望其发展的未来,进而导致“情报科学学”的建立,明确主张“展开对情报科学元理论的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者敏锐的理论洞察力由此可见一斑。只不过后来种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未能持续下去。

2007年南开大学的王芳博士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情报学身份的讨论,包括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多学科来源及基础概念的歧义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报学的元理论,并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情报学的范式变迁,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信息运动过程范式将是具有整合与包容意义的情报学基础范式。北京大学的王琳博士介绍了元理论的概念及其在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用现代哲学思想作为元理论基础,对情报学中实证主义、建构主义、语言游戏论和诠释学等元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进行平述。

1.3 元情报学是以情报学理论为对象理论的元理论

我们认为,元情报学应该是以情报学理论为对象理论的元理论。元理论本身属于一般科学层次;元理论研究本身属于一种科学分析和科学考察行为,因此也可以说,元情报学是对情报学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元情报学的基本任务是分析和研究情报学理论的论证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构成方式、定义和证明方法,提高情报学论证的明晰性,推进情报学研究的精密化和严格化;并通过明晰理论的结构,析出情报学论证所依赖的最高前提,推进情报学基本问题深化发展,预示情报学“转向”的前景、趋势和可能性。具体地说,元情报学分析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所分析的情报学理论进行重新表述。阐明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定义和证明方法,使整个理论的结构明晰化。②按照一般元理论的理论性原则或指标分析对象理论的论证结构,对情报学论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做出判断。③以其新的进展充实、深化和发展情报学基本问题,预示情报学“转向”的趋势和可能性。

元情报学作为一种元理论,它是把自己的对象理论(情报学理论)看作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对其进行后研究。元情报学本身也并不提出亦不试图研究和解答一些更高或更深邃的情报学问题,它只是把情报学理论自身内在的(包括那些未明言的)问题分析出来,通过发挥元理论研究的科学功能,推动情报学向更高或更深的境界发展。

2 元情报学建立的必要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情报学的探讨具有较为悠远的历史,但把情报学作为专门领域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则兴起于20世纪中期。

2.1 中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的简要回顾和存在的问题

从布什1945年发表情报学奠基之作《诚若所思》算起,情报学已有了60多年的发展历史。如果将学科的萌芽上溯到上世纪初La Fontaine和Otlet创办的国际书目工作协会,情报学则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不算短暂的发展史中,情报学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期间既有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又有信息文明时期的冲击与转型,现在更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学科融合与创新的问题。从此中外学者对,情报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我国,情报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现在已进入21世纪,人们仍旧在探索着情报学的方向,为学科的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在这里所进行的情报学元理论的探索,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能够为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基础和铺垫。

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情报学的学科性质、对象、理论体系等重要课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学科建设重要性认识模糊、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科建设存在许多先天性的不足。这几年,

随着各种各样的边缘交叉领域不断兴起、崛起,情报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甚至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等,这些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并成为情报学新的学科前沿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和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学科建设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却令人担忧。我们认为,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先导,基础理论研究应保持与应用研究的平衡比例关系,从目前我国情报工作的实践来看,加强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科建设研究乃当务之急。

2.2 加强元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情报学学科建设工作必须重新加以重视,而且要上升到元情报学学科的高度上来进行。相对于一般的学科建设中的元研究,元情报学是元研究的学科形态和高级阶段,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它是一种“超越”的视界。“超越”意味着更高一个层次的研究。元研究并不直接关注具体的情报现象,也不直接提出理论、构建体系,而是以已有的情报学理论、体系、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理论、体系、方法的正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构建情报学的理论体系;其次,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元情报学不停留在零散的思考层次上,而是以元理论学科的形式对情报学本身进行整体性反思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它的研究领域将比原来的学科建设研究有很大的拓展;第三,它具有一套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元情报学并不排斥原来学科建设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如比较法、文献法、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相反这些研究方法仍然是元情报学的主要方法,这符合情报学的学科特点。同时,元情报学还将引进逻辑论证和浯言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将和其他“传统方法”结合起来,使得元情报学的研究更为科学、规范和有效。总之,通过建立元情报学把原来对情报学学科零散的反思和研究综合到一个更大的背景框架中,这样使我们可以随时鸟瞰整个情报学,分析和批评情报学学科建设的缺陷,帮助寻找改进情报学的路径和发展方向,这对于情报学研究和情报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 元情报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明确了建立元情报学的意义。那么元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从元情报学的名称来看,它毫无疑问应该以情报学学科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指向”为特点的中国情报学研究,当前元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情报学学科的元研究,分析、检验、判断有关情报学学科理论的合理性、正当性和有效性,以构建科学的情报学理论体系。对情报学学科的元研究包括以下很多方面的课题,如: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情报学研究对象理论”的研究;对“情报学学科性质理论”的研究;对“情报学若干术语、概念、命题”的语言分析和逻辑论证;对“情报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研究,对“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实践关系”的研究;对“情报学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对“情报学学科史和情报学研究史”的考察;对“情报学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对“情报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研究,等等。下而以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元研究为例,来具体探讨元情报学如何对情报学进行元研究。

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是什么?这不仅是元情报学直接关注的问题,而且是情报学家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学科独立的基础,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尽管要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的情报学理论体系是十分困难的,但中外许多学者都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存

・布鲁克斯(B.C.Bmoks):属性结构情报理论。布鲁克斯认为,“从哲学上看,目前情报学还没有确定的地位,也没有理论基础”。他主张抛弃情报学萌芽时期那种狭隘的限制性概念,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虑情报的本质和情报学的一系列问题,使其在科学之林中获得应有的哲学地位。

・米哈依诺夫:社会传播和科学交流理论。他把情报学限制在科学交流范畴而提出了科学情报的概念,其学术思想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他的情报学研究范围主要限于科学情报;二是把理论建立在科学交流的基础之上。

・钱学森情报学的三个层次理论。第一是资料的搜集;第二是怎样把资料整理、贮存起来并能有效地提取;第三是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情报,即情报的分析与综合。

・卢泰宏:三个研究规范论。面向情报源,面向传递过程和面向情报用户。三个规范问轴向原则、问题域、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基点和目标不同,且三者间又存在迁移互补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序性。

・刘植惠:宏观情报学/中观情报学/微观情报学论。宏观情报学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中产生、传递、利用情报的现象及其规律;微观情报学研究情报单元及人脑吸收情报单元的机制;中观情报学研究起中介作用的文献。

・王崇德:全球情报外延论。提出全球情报概念的外延将得到扩展和延伸,对情报科学的学科发展和走向进行了清晰的描绘。研究了六大原理:相似原则、耗散结构原理、马太效应原理、最小努力原则、大世界悖理和随机过程原理。

这些理论的提出都是上个世纪的成果,由于各理论体系的局限性,未能形成有主导地位的统一的理论体系框架,但在情报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力,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情报学者已经提出了不同的情报学理论体系框架,有的是“属性结构情报理论”,有的是“科学交流理论”,有的是“社会传播理论”,有的是“三个层次理论”,有的是“三个研究规范”,有的是“原理体系,学科体系/学体体系论”,有的是“全球情报外延论”……。元情报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包括语言分析和逻辑论证在内的多种方法,来对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做如下思考和分析:为什么情报学要以“属性结构情报理论”“科学交流理论”、“社会传播理论”、“三个层次理论”、“三个研究规范”、“原理体系/学科体系/学体体系论”、“全球情报外延论”……等为理论体系?上述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体系是否揭示出情报的本质?是否超出情报学的研究范围?上述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体系与情报学的实际研究过程和内容在逻辑上是否保持一致?上述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体系研究具体表现为哪些情报现象和要素?是否注重情报本身,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上述学者所提出的情报学理论体系在语言表述上是否明晰和有效?

情报学研究例3

在美国,这正是19世纪晚期以来所发生的事。“大学革命”时期,各社会科学学科进入大学并在自然科学的旁侧确立稳固的制度地位;而在进步主义运动中美国版的科学主义勃然兴起,把新生的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加以倡导和实践。大学革命的知识运动和进步主义的政治运动在时间上大体重合,这绝非偶然。在这两个运动发生之后的20世纪,多个学科以系统和制度化的方式生产具有“科学”形制的知识,同时也不断地拓展其知识产品被运用的社会空间。在美国建国时期固然可以通过国父们的政治思考和辩论看到其具有厚重学养,但那时知识的形态和内容,以及知识运用的方式和范围,实在与20世纪的情况相去甚远。

20世纪美国构建“大政府”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专业化社会科学知识的利用。政府扩张其责任和权力、建立新的职能部门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知识被动员、被利用和向学术之外的领域渗透推广的过程。可以说,脱开对知识史的考察,美国现代政治史将缺失一个必要的立足点。以中央情报局为首的、由多个文职和军方部门组成的美国“情报共同体”是二战以来美国大政府中醒目的新分枝,而社会科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关于知识史和政治史的关联交叠的一个有趣案例。在二战和冷战中,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总能在各方面显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美国情报共同体的历史即为其一端。而美国情报史也显示出美国之注重和擅长动员利用学术、智力资源服务于国家目标,相比之下很多其他国家谈不上有这个优势。

情报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

在二战以前漫长的“孤立主义”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大体上是在不必考虑重大外部威胁和战争风险的条件下运行,其目标和活动范围相对有限。与此相关的是高层决策活动对情报的需求维持在低水平上,情报部门的发育不充分。陆海军和少数文职部门有各自的情报部门,但配置弱小、活动分散,缺乏海外情报的分析评估和汇总协调的中心制度设施。(而且美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对情报机构有一种内生的排斥,如成尔逊总统曾专门论述说,只有专制政府才豢养间谍,而民主政府不需要专门的情报机构。)但是这种情况在总体战时代越来越难以持续。时至二战前夕,美国人终于认识到,大规模的、日常的情报供给是美国对外政策有效运行的基础,于是生发出“战略情报”(相对于战场战术情报而言)和“中央情报”(面向高层决策的综合性情报)的理念,着手打造现代“情报共同体”。1941年7月,罗斯福总统下令建立情报协调办公室(COI);次年6月,COI改名为战略情报局(OSS)。OSS是1947年成立的中央情报局的前身,也是战后美国情报共同体的基石和母体。

美国“情报共同体之父”、OSS的创建者和领导人比尔

多诺万将军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清晰理念:情报工作本质上是处理信息的智力活动,有价值的情报更多地靠的是以合理、得力的方法对公开渠道资料信息、予以收集和分析,而不是秘密渠道和间谍活动;面向高层决策的情报工作必须系统地、大规模地利用社会科学家的专门知识。这使得多诺万属意于将情报活动建立在学术共同体的已有基础之上。早在1941年夏,多诺万就延请著名外交史学家、戚廉斯学院院长威廉-巴克斯特第三在COI内组建了一个分析家委员会,吸收各学科专家加入其中。在COI向OSS演变的一年内,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分析工作已在这个新生的情报机构落地生根了。于是当OSS正式成立时,就毫无争议地设置了一个力量强壮的研究分析处。此时巴克斯特因身体原因退出,杰出的欧洲史和外交史专家兰杰出任研究分析处处长。

兰杰后来回忆说:“多诺万对知识和想象力予以同等重视。他坚信,在许多美国大学里平静地从事教学研究的人中不乏专攻外国历史以及外国地理和语言的人,(情报工作)不去吸收利用这一巨大的知识储备,乃至于这种密集的学术研究训练和这种从更广阔的视野中看问题的习惯,是一个莫大的错误。”在这种理念下创建的OSS自始就拥有一种浓重的学术色彩。英国的军事情报工作有悠久传统,美国在创建其情报共同体的过程中对英国经验多有效法吸收。但情报机构从学术界系统地汲取社会科学智力资源,在两者间建立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却是美国情报系统甚于、胜于英国的特色。兰杰断言:“显然多诺万比我们的英国盟友更看重学术,也更努力地、更好地利用了我国的学术人。”

由社会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分析处无疑是政府官僚机构里的异类,不时会遭到些轻慢排斥。而且最初上司也没有对研究分析处的工作职责加以清晰规定。但是社会科学家在学识和判断力上的优长在战争环境中总能更快地表现出来。研究分析处下设一个项目规划委员会,大多数情况下自主选择重点开展的研究项目。而他们做出的研究成果被送达政府各个部门,经常被认为具有极高的价值。战后杜鲁门总统授予兰杰以“功绩勋章”(美国政府授予文职人员的最高奖章),授勋辞中称,兰杰“掌管着关于世界许多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地理情报的收集、密集分析和分发。应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和其他许多机构的要求,他率其部下开展先驱性的工作,生产r大批研究、调查、手册和指南,对战争的进行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价值”。这些话,当然也是对整个研究分析处的作用的恰切评价。

“学术明星的银河”

情报学研究例4

[分类号]G350

1 作为情报学基础的几种哲学观点

情报学的发展史表明,情报学界的研究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适合情报学发展的哲学基础,从布鲁克斯利用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哲学思想提出有关情报改变人类知识结构的情报学理论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情报学哲学基础理论,例如,以库恩的“科学范式”、“科学革命发展的动态模式”及以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以矛盾论为哲学基础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情报学界认可度较高的三种哲学基础。

1.1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

1983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在《情报学》杂志上发表“情报学基础”一文,直接引进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这是图书情报学界引入“三个世界”理论的开始。在此之前,1981年罗马大学图书馆与档案学院Alfred Serrai教授曾在其著作中指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在图书情报界应用的可能性。

布鲁克斯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人们要探索“世界1”,就需要同时探索“世界3”。人们从“世界3”获得所需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将“世界1”和“世界2”联系起来,“世界2”作用于“世界1”的结果,记录下来又成为“世界3”的一部分,整个这一过程就是情报过程,情报就是这种过程中的动态知识。

然而,布鲁克斯的情报学观点在我国并未取得一致的认可。穆安民等认为,波普尔是个多元论者,其“三个世界”理论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不能将其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情报学真正的哲学基础。朱奎华指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虽然对情报学哲学基础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它作为唯心主义的多元论仍不能成为情报学哲学基础。杨启全等人也认为,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不能单独将其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靖继鹏等人也指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认为“世界1”、“世界2”、“世界3”三个世界是并存的,并不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问题,是一种多元实在论,因此能将其视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

国内对其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如,严怡民教授指出,波普尔提出的“世界3”(客观知识)这一新范畴,把人类精神产品从以往的精神范畴中划分出来,视为精神财富而予以强调,是可取的。因为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客观知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波普尔的客观知识概念对于加深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拓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他所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基本符合宇宙直接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谢先江系统分析了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对情报学的指导作用,并将其视为情报学哲学的本体。靳娟娟中指出,波普尔三世界理论可作为情报学的本体论基础。刘植惠教授指出了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对情报学学科建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2“四个世界”理论

“四个世界”理论的出现是国内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三个世界”理论加以批判、继承的结果。刘植惠和秦铁辉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四个世界”的理论。刘植惠认为在自然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外,还存在着人工物质世界和精神产品世界,而秦铁辉将刘植惠的后两个世界统称为人工创造物世界,又将语言单独地作为准人造物世界,这两种理论都吸收了波普尔在哲学上细分世界层次的独到之处,试图为情报学提供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基础。严怡民教授指出,“四个世界”理论的划分比“三个世界”的理论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但对情报学而言,它们并未提供新的视角和内容。因为它们所继承的“三个世界”的方法论从根本上不适合人类情报实践的特点。这种方法试图为情报学对应的情报实践寻求一个“实体世界”,而事实上情报实践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领域,图书馆、大众传播、教育活动的实体是相互重复交叉的。

1.3信息哲学

20世纪末信息哲学的兴起为解决信息社会各种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也为情报学带来了一个建立自身理论基础的机遇。L.Flofidi分析了信息哲学、图书情报学、社会认识论之间的关系,指出情报学是应用信息哲学,并强调在哲学和图书情报学之间存在一种天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认识论所不能为图书情报学提供的。赖茂生教授指出,通过分析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层次、研究对象与规模和研究目标,可以得出信息哲学能够作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的结论。国内学者张福学也指出:“作为应用信息哲学的图书情报学是一门研究文献、文献生命周期与程序、文献管理技术与设施的学科,它应用信息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去解决待定的实践性问题和现象。同时,图书情报学所进行的以服务为导向的经验研究,也有助于信息哲学中基础研究的开展。国内学者陈忆金认为信息哲学是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情报学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情报理论与研究的指导

2.1对立统一观点

严怡民教授指出,认识情报和情报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使情报学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分歧能够得到广泛理解和有效融合的基础,靖继鹏、马费成等也指出了情报和情报现象中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①情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②情报的主观性和特殊性;③情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对立统一关系对于理解情报学具体领域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问题等有着指导意义,例如,在信息检索领域中,国外学者对信息检索中的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信息检索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如相关性、查全率和查准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以及信息检索的实证方法和实用方法等。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对立统一关系在情报学研究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2.2可知论观点

可知论是指世界上一切客观体都可以接受科学研究,都可以被人认识的世界观。在科学研究领域,情报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揭示规律的方法,在情报领域,没有什么是不可获得的。例如,通过获取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专利信息、用户信息等,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便可判断竞争对手的研发方向、经营策

略、产品和技术优势;通过对国外相关媒体报道的新闻或采访记录或其他信息的获取途径,获得国外军事武器装备的最新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掌握国外武器装备情况。再者,利用反求工程,搜集某类产品的技术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可以掌握该类产品的市场行情和技术发展概况。查先进教授在“情报研究的哲学思考”一文中论述了情报研究与世界的可知性之间的关系。

2.3联系和发展观点

从普遍联系的角度来看,情报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多因素、多角度、多层面的,情报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从大量搜集来的表面上看来不相关的散乱信息中发现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查先进教授对情报研究与事物发展的联系性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情报研究追求的是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跳跃,但这种跳跃又并非无科学道理的,其基本依据是事物发展的继承性和相似性。正是借助于这种思想,情报研究人员才能触类旁通,通过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达到类推未来和未知情境的目的。

2.4能动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查先进教授论述了情报研究与认识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举例介绍。

从目的性来看,情报活动目的是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用户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情报信息。从主动性来看,在情报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尽管有规律可循,但如果情报研究人员不积极、主动、大胆地揭示它,是不可能认识到的。任何情报并不是等着你来获取,而是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获取,否则该情报可能丧失它原有的高价值。从创造性来看,情报研究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信息整序和科学抽象劳动,其中的归纳整理、去伪存真、演绎推理、审议评价和预测都融入了情报人员的智慧成果和脑力劳动,情报研究工作是智能化工作,只有创造性人才才能够胜任。

3 情报学的哲学研究方法

哲学为所有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本文主要以常用的三种哲学研究方法为例展开讨论。

3.1归纳法

归纳法或归纳推理,也叫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与演绎法共同构成了哲学中的基本方法之一。归纳,即情报研究将思维扩展到各种新的事物和情报中,从中提炼和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所谓逻辑归纳,即采用逻辑的方法对情报进行分析组合,使分散无序的知识变为有序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纳。靖继鹏、马费成等等指出,情报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归纳法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莫作钦将情报研究中的逻辑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归纳:在文献调研过程中,把相关类问题,从学科内容的角度加以归纳。把蕴藏在大量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逻辑加以条理化,文献内容分析就是这种思维方法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内容归纳,发现本学科的研究热点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情报学的跨学科特性强调了对内容归纳方法的需求。

累积归纳:我们所需要的情报不是固定地出现于某一载体或停留在某一时间等待我们发现,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挖掘,从中找出对情报研究有用的情报。情报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是通过对微小数据的收集、分析达到的。

推理归纳:将众多的、静态的文献活化为情报,在掌握现有信息、情报的同时,对其进行充分理解分析,推理出新的、潜在的情报,这就是推理归纳。如我们要研究目前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现状,我们不可能直接通过一些综述或展望类文章进行分析总结,而是需要目前情报学中研究比较多的一些热点问题、关注比较多的论文、著作人手,探析其受关注的原因,从这些文章或著作中反映的主题或内容,推断或总结目前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现状。

3.2反馈法

反馈法的核心是循环,在哲学中也就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反馈法的精髓。反馈机制可以说是情报学的一个核心所在,任何情报活动都是一个反馈过程,无论是情报研究还是情报实践,反馈法都必须加以应用。莫作钦提出将反馈机制作为情报研究的哲学方法,简要进行了介绍。在情报理论研究中,我们通过反馈法从引文中看情报研究成果的社会运用情况,从已发表的情报研究文献或报告中发现哪些最适合科研需要等等,反馈法贯穿于情报实践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从用户情报需求的确定到情报活动的效果或满意度等,都是反馈法的具体应用。一个完整的情报研究过程需要不断地反馈不断地探索,即“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循环思维过程(见图1),情报过程的每一阶段或步骤都存在着循环、反馈过程,充分体现了反馈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

3.3选择法

在西方哲学史上,围绕“选择”这个哲学命题展开了长期讨论,选择学吸收了西方哲学关于“选择”讨论中的有益部分,运用量子力学、相对论、分子生物学、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集东方的思辨哲学与西方的实让哲学于一身,形成了双向选择理论。双向选择理论在情报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分析情报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双向选择理论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它既包括主体性的一面,又有客体性的一面,选择是主客体的统一;选择是双方的,既有主体对客体的正向选择,又有客体对主体的反向选择,主客体选择是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双向选择实现的过程既是客体规律体现的过程,也是主体目的性实现的过程,双向选择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在情报研究中,选择法在情报选择中的应用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李法运在文献中系统论述了选择法在情报选择中的应用。

情报研究中的情报选择不只是对信息实体本身的选择,还应包括传递方向(用户)、传递时机和传递方式等其他方面的选择。情报选择的准确、合理‘亏否,直接关系到情报活动的其他环节,所以,情报选择过程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兼顾到各个环节,双向选择理论为之提供了可能。双向选择原理是情报选择的基本依据,在情报过程中,情报机构与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这一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前提。

4 情报学理论研究中的几种哲学理论

4.1认知理论

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的情报学范式转移过程中,布鲁克斯将认知理论引入情报学,所提出的“情报认知理论”成为情报学的主流范式,情报认知理论随即发展起来。

英国的布鲁克斯(Brookes,B.C)、加拿大的贝尔金(Belkin,N)、美国的德尔文(Dervin,B)被欧美情报学界公认为情报认知观的三个杰出代表性人物。布鲁克斯“情报认知观”真正的哲学来源是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他认为,作为一种基本范式,他的“情报认知范式”是超越机构范式和情报运动范式的,但并不排

斥其他范式的科学成分。作为一种范式转移,他的情报科学认知范式包括四个主要因素:①客观知识的组织;②数据公开化、方法客观化;③情报知识是存在于认识空间的超物质的实体;④用新的定量方法研究认识空间。贝尔金的情报认知范式的理论主要是知识非常态理论,他提出,情报是文本结构,情报需求在于解决知识非常态,建立“情报检索认知沟通模式”,他的理论支撑是现象学和解释学。德尔文情报认知观的理论为意义构建理论,提出情报利用是构建的过程,建立“情景一差距一使用三步模式”,其理论支撑为构建主义。

认知观在情报用户、文献分类法、信息检索等研究领域都有重要意义,情报认知观的研究及其进一步发展将促进认知主义在情报学中的应用,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实际的理论。

4.2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与文化思潮,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反二元论、不确定内在性、反对实质化、去中心和反整体性。

美国情报学家Gemot Wersig提出了后现代科学知识变迁的概念,包括知识的非个人化、知识的可信度、知识的零碎化以及知识的理性化等。由此他认为,情报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应当成为一门后现代科学,即不应当像传统科学那样企图完全了解外在世界的运作,而是以问题为学科导向,并以解决科技引发的问题为发展方向。中国台湾学者赖鼎铭先生在其著作《资讯科学的思考》中引人后现代社会的概念,他指出,后现代社会对图书资讯服务的冲击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经典作品的解构、数字化技术对于教育和学习体制的虚拟化冲击以及数字化技术对图书资讯服务的质量、可得性和可用性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叶乃静较系统地论证了后现代社会下图书资讯服务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其核心观点是,后现代社会的出现,要求图书馆学从传统精英视角导向转化为大众服务导向。

中国大陆学者王知津等率先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情报学研究中,认为情报学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非表达特质、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去中心化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后现代主义是情报学发展的既成事实。他全面阐述了情报学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趋势,指出当前情报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情报学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趋势的体现。情报概念的模糊所凸显的非表达特质,学科边界的游移所体现的不确定性,研究对象与领域的不断变化所体现的去中心化的趋势,研究内容从实体到信息、智能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不同时代的研究目标的解构和重构过程,而摆脱技术至上的传统也体现了在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中科技信仰的一种背离和反思。抛开上述问题,情报学现在所具有的跨学科的多元基础、人文和经济色彩的逐渐浓重、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领域无一不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色。赖茂生教授在“数字化时代的情报学”一文中批评近年来情报学界存在的自我贬损太多、不爱护学科形象的问题时指出,这些现象都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反映”。俞传正认为后现代主义阶段的科学哲学的新走向――关注语境――必将继续给情报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季翔等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情报学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

4.3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作为科学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批判现实主义,有其独有的特征,主要包括现实存在的独立性和社会现实的层次性。

国外结合批判现实主义和情报学进行研究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Hjorland提出的人类信息查寻综合模型和Bates提出的信息查寻和搜集模型都与批判现实主义观点相吻合并证实了批判现实主义在人类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Marianne Wikgren指出批判现实主义观点能够为跨学科研究领域奠定富有成效的基础,尤其在用户研究方面,他在文中系统介绍了批判现实主义如何应用与情报学中的用户研究。国内学者王知津等人率先将批判现实主义理论引入到情报学研究中,从批判现实主义与情报学的渊源谈起,论述了跨学科研究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方法,研究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如层次性社会现实、语境化的重要性、环境和活动者之间能动关系等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批判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情报学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批判现实主义在情报学的意义所在。作为现实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批判现实主义对许多实证研究影响很大,而且在跨学科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的这些特性都足以引起情报学界的关注。

4.4设计学

设计科学又称为设计方法论或设计哲学,设计体现了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国内学者王烁、武夷山等率先从设计学的视角研究情报学,从理论基础、研究流程和任务特点三个方面探讨了从设计学视角看情报研究的可能性,指出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情报学与设计学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和交叉,从设计学视角看情报研究会对丰富情报研究方法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2005年普赖斯奖得主Howard D.White所提出的情报博采学将人定义为一束兴趣和问题,情报提要学将文献定义为一束对人之兴趣的满足和对问题的解答。所谓情报科学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两者之间的适配。由此可见,如果将情报学的任务看成一种工程,那么情报研究就有理由借鉴工程设计的理念了。澳大利亚Edit Cow-an大学的博士后T.Love提出了设计理论“元理论”机构,并参考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认为任何设计理论都必须与物质世界和主观世界保持一致。

4.5阐释学

阐释学是一门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阐释学研究的焦点是传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解释,这同样也是情报学关注的现象。阐释学研究的目的是确认一个词、文本的真正意义,揭示其普遍规律,情报学同样关注记录知识的传播。所以有学者将阐释学视为情报学研究的基础,是指导情报学研究的元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期,阐释学进人情报学研究的视野,欧洲几位专家掀起了阐释学在情报学中的应用热潮。1986年,Winograd和Flores率先提出采用以人为主的阐释学方法来设计信息系统。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理念”国际研讨会上,Hoel、CapulTO、CorneliuS和Brier分别就情报科学的阐释学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提出可将阐释学应用于信息分析、信息组织及信息检索等方面。1992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图书情报科学学术研讨会上,阐释学和行为科学在情报科学与图书馆学中的影响和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成为继认知科学之后的情报科学又一研究取向。

周庆山教授指出,情报交流活动的基本原理是交流与阐释原理,对文本信息的交流和受众接受与阐释活动的辩证统一认识,是对情报交流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系统的整体规律的把握,并以此建立起情报交流研究的新“范式”。

5 展望

情报学研究例5

1 引言

我国著名情报学家严怡民教授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运动的四个基本环节——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以及情报的吸收和利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情报学产生于情报工作的具体实践,必然会随着情报工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通讯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情报工作的范围,丰富了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内容。这一时期,是情报学技术发展的高潮时期。在情报采集、加工、处理方面,数字化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在检索技术方面,数据库技术、导航与搜索引擎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多媒体查询技术、跨语言检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知识发现技术、智能接口技术及元数据技术等取得了一定突破;在知识处理与表达技术方面,文本内容的自动处理、自动分词、自动标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及专家系统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此外,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都得到了重视和相应的发展。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情报现象认识的深化,情报学在国内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重要例证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于1996年在讨论调整博士学位教育专业目录时,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将“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者分别列为二级学科。今后有关情报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名称统一称“情报学”,而不再称“科技情报”了。同时,继武汉大学之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建立了情报学博士点。这个重要的变化,标志着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图书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报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新的分支学科,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信息经济学的完善。信息经济学是情报学与经济学结合的产物,表明情报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广义信息经济学和狭义信息经济学两个分支领域都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不少文献从经济学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信息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对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信息政策等现代社会的信息经济活动与规律进行研究;对新兴的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网络经济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图书情报系统在改革中提出的新观念、新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维迎教授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我国学者首次对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的开拓性研究。

知识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近十年来,知识组织的研究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知识组织协会”(isko);1996年,isko华盛顿会议决定将isko秘书处迁至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学院。此外,自1993年1月1日起,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名为《知识组织》(ko),由isko主办。虽然基于网络的超文本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布鲁克斯“知识地图”的设想,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恰当的知识表达和计量方法。因此,我国学者马费成教授1996年在《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知识组织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围绕这一问题,情报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元数据、知识结构、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库管理系统等等。

知识管理研究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网络化、信息化而来的知识管理热潮方兴未艾。情报学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文献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知识在组织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创新、增值等规律;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进行研究。近年来,知识管理新的动向和趋势主要表现在:①1999年11月召开的美国情报学会(asis)'99年会的主题为“知识的创新、组织和利用”,它对世界范围的图书情报学研究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asis(后改为asist)还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专业委员会;②国际图联(ifla)召开了主题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知识时代的变革”的2001年年会,其目的是增强图书馆员在知识时代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感;③2001年6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机信息和教育2001年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图书馆如何管理知识”;④国际文献信息联合会(fid)在其网站中专门开设了“知识论坛”栏目,旨在促进全球图书情报人员就知识管理的学术与经验进行交流;⑤国外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著作与论文;⑥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外许多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课程,并出现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各层次的专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不断升温。据报道,已发表了知识管理及其相关论文350余篇,分别从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究、措施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知识管理研究进展。国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比较赞同邱均平教授引用yogesh malhotra的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

3 情报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技术是情报学发展的推进器。近十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情报工作的模式,推动了情报学的发展,使情报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基础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得以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因特网和网络技术,就没有网络信息计量学与网络信息检索。

社会信息需求是情报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情报学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它的发展是人类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和情报学自身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社会提出了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情报活动从传统情报活动发展为现代社会情报活动,情报学理论从传统情报学理论发展为现代情报学理论。

分化与综合的交替运动是现代情报学的发展规律。20世纪90年代,现代情报学发展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态势。一方面,表现为主体对象——情报范畴的迅速扩展,即由“部分对象发展为全对象的对象趋全性”,即情报的概念由科技情报向人类社会的全情报——社会信息延伸;另一方面,表现在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而全面的交叉、分化与整合的相互作用过程。近十年来,情报学与其他基础学科之间不断地交叉、分化和融合,产生出许多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孕育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

时代观是情报学发展的显著特征。情报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这是符合科学的“运动观”和“发展观”的。从科技情报观(小情报观)到大情报观(信息观),再到知识观的演变,在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突出地反映了情报学研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情报学研究例6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

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的“花架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情境创设认识的片面理解。教师只注重开课前的情景创设,觉得情境创设只限于课前的导入,实际不然,教学的整个活动都应该处于一定的情境中。

2.只注重创设情境,而不能有效的挖掘其使用的最大价值,使得情境创设如同搭了漂亮的“花架子”,只中看不中用。

3.“生活味”浓厚,“数学味”淡薄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老师的确每节课都注意从生活中引入,但往往就像“菊花加糖糖过量”一样,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味浓厚,而数学味淡薄。

4.形式丰富多彩,但性实效差。

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进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课堂实效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现在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好像并不好找到生活中的情境,从我校的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些高年级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只是比较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态度、情感没有太大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

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形成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方式及方法。在研究过程及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能指导教师不滥用学习情境,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研究促使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研究使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时更加规范,合理,驾驭学习情境更加自如。使我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踏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本校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预期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有意义,效果更好。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此外,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中对有效教学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作了简单的论述。以上这些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理论指导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情境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第二学段提出: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进行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是课改的需要。

(二)预期的研究突破

1.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生活情境”的基本途径、内容组织、方法选择、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现今社会,知识已不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所说的“情境”不仅仅指“生活情境”,学生的认知起点、思考性的问题等都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二)实践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让情境更好的促进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六、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一)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

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而创设出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教学情境。

2.情境主义的学习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范畴:即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到情境主义的转变。情境主义主张按照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的迁移。

3.心理学家潘菽指出,心理活动是由“知”和“意”组成的,即分成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种。所谓认识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活动,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情绪、意志,欲念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心理活动二分法。心理学理论中的二分法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学的情境应是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课堂上所创设的情境都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2.一致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情境必须从学生出发,从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3.灵活性原则

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的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对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来把握这种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4.科学性原则

在情境的创设中,所创设的情境应要规范,不能发生与科学知识

相悖的知识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完成课题的基本条件

1.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我校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中青年教师全部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信息,并及时交流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有丰富的经验作指导

本课题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并且都是多年带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师,他们对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有初步的实践经验,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培训、学习、研究、积累,我们是很有信心完成这项课题研究的。

3.有求真务实的研究成员

本课题负责人和所有参与者平时都能严以律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且都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和开展研究的能力,都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成员中既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领导作为指导,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均在40岁左右,精力充沛,积极进取,都能挤出时间学习探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

4.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将确保课题人员参加研究的时间,并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及满足其它的有关条件。

(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积极投入到“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探究中来。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现实的教学情境已被许多学校和老师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教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且关于本课题的基本理论、实施

方法等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之路。所以,本课题研究有很强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

“有效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

”,是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对创设教学情境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客观、系统梳理,探讨有效教学理念在教学情境中的落实,从而改善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设置低效或无效现状的一项行动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提高我校教师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克服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等误区,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克服三维目标的不同步现象,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的有机统一。

3.以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为载体,正确处理新课程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

4.我校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技巧,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明晰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标准,不断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从课程实施的微观入手,关注教学细节,抓住关键环节,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为突破口,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变课堂,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究内容

首先要研究合理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对提高课题研究效率的作用。怎样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什么样的教学

情境才是合理的教学情境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还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寻求适合我校学生的一整套的情境创设素材。

三、课题研究的举措、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研究举措

1.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教师有效情境的创设,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教师们能重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努力探求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并能结合实际教学反复实践与验证,最终形成个人教学能力和特色,从而达到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有效情境”的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3.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有效情境学习的意识与参与情况。

4.问卷法。了解学生对有效情境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5.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6.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惠农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和高年级10个班的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步骤

我们是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这项研究课题。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组建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商讨研究课题计划,健全实验研究制度。

2.分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有效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9年2月~2019年7月)

1.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有效教学情境”研究的意见。

2.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3.深入课堂了解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并对存在原因的进行实践、研究、分析。

4.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途径、方法,调整上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以便形成一套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体系。

5.完成“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

1.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进行成果汇编。

2.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预审。

3.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4.课题成果鉴定。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课题的预期成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情境创设意义的深层认识,掌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策略,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二)课题的最终成果

1.《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调查问卷。

3.优秀教学设计

4.优秀教学反思

5.优秀教学论文

6.优秀课例集锦。

7.课题研究过程图片集锦

8.结题工作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课题主要成员:

(二)人员分工

1.课题负责人:

全面主持课题的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具体负责课题方案的制订,组织实施,在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主要成员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相关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带领组员共同学习。

郭冬玲: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资料。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撰写案例分析并作好课后反思,收集过程性资料,积累经验。

情报学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20-02

1 图书情报科学概述

1.1 图书情报科学的概念  

图书情报科学总的可以归结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的专业学科,主要是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参考文献的提供,读者文档的审阅,为读者服务的全方位科学。然而有人简单的把“情报科学”与“情报学”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情报科学和情报学两者都包含: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情报,内容也都是由于情报产生、从而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规律和属性。同时也都有对情报的研究和技术手段的探讨。然而,情报科学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一种综合科学,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显然来那个这还是有区别的,总而言之图书情报科学是研究情报的创造、存贮、检索、传递及其效用发挥的理论、方法与规律的科学。   

1.2 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在当今社会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我国的学者主要把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个主要方面:1)信息情报科学,自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图书情报科学主要是信息研究为主的科学,注重信息资料的收集把握和整理动态的科学交流过程;2)知识情报科学,到了80年代末,图书情报科学就慢慢转变为以知识为主的动态科学,知识慢慢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知识也逐渐的发展和更新;3)手段情报科学,到了90年代,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又转变为手段,手段慢慢成为主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情报科学的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情报科学论文周刊》系统全面的把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情报的产生、特点和结构;情报的传播;情报的标准;情报的用户需求。

1.3 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热点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集全球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图书情报科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也都希望能够完整的了解未来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那么究竟它的研究热点有哪些呢?情报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会怎样?经过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反复研究后,大致的认为,未来情报科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会在教育和科技方面。而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为:一是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数国家会重视计算机在图书情报科学工作中应用的教育;二是重视培养情报科技人才,提高社会情报意识,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科技社会的需要[1]。

2 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必备手段创新

2.1 当前图书情报科学的必备手段

当今社会,一方面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其发展历程也充满了坎坷和纷争。伴随着社会主义科学信息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广大知识爱好者资料收集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同时也为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手段也成为一时的焦点,众多学者在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必备手段上有着不同的说法。为此,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学者成立专门研讨会针对此现象做出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经过学术论坛会的激烈探讨与协商,终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关于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信息资源管理手段;2)知识管理手段;3)情报检索手段;4)竞争情报手段;5)数字图书馆手段

2.2 图书情报科学必备手段优化创新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生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社会主义科学事业上重要的推动力。这就要求必须充分了解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影响因素,同时也要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优化创新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必备手段,进一步推进图书情报科学的健康良好的发展[2]。

随着众多学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图书情报科学的发展因素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相关学科,服务对象,等三个因素。信息技术的影响主要由于信息载体形式的变化以及信息传递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而相关学科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图书情报科学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研究,一旦相关学科的产生和变化,必然会导致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调整和手段的创新。而图书情报科学只有不断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才能进一步完善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发展。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图书情报科学研究主要是为读者,社会,教育等各行业提供一些列的资料信息,服务对象的变化,同样也需要图书情报科学研究手段的创新来劲以更好的服务与众多对象。由于此,图书情报科学的研究必备手段也就随之优化创新为:1)社会调查手段,通过现场调查针对社会现象搜集数据,进行分析;2)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对以记录形式进行交流的各个方面进行计量统计,如对于某国、某学科的论文数量、年度增长率、利用状况、对文献中所附参考文献种类、数量等进行计量统计;三数学分析法,即利用各种数学函数针对不同的情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3 结论

总而言之,图书情报科学研究必备手段的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相考虑,坚持实事求是应对不同形式变化的方针。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同推动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重大发展,真正体现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具体意义。

参考文献

情报学研究例8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知识管理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在今天的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了众多学术前沿领域中的重要一支。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从而掀起了学术界一场激烈的学术大讨论。图书情报学是以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加工、传播等传统内容研究为主的学科。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管理相关研究逐渐受到 到情报理论研究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因此,在知识管理所影响的一系列传统学科基本概念、研究范围等的变化中,以图书情报学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科学而系统地研究图书情报学与知识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图书情报学未来发展方向,是情报学界目前为止特别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知识管理概述

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当代正在经历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管理作为管理领域里的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还未形成完全被大家认可的精确定义,也正因如此各国学者便就此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斯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善雇员对特定问题的理解。阿比克则是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对企业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一部分研究者的观点,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将知识管理的对象限定于知识或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观点从其他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作出了界定,例如美国的卡尔・弗拉保罗以知识管理的目的为出发点,认为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力量来提高其应变和创新的能力,是为企业提供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的新方法。

尽管有关知识管理定义的研究各式各样,但是从它所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来理解,还是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达到统一的。研究者们认为,对于“知识管理”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解释。所谓广义的“知识管理”一方面包括了对知识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无形资产和各种资源的管理,主要涉及了知识组织、知识资产等方面的管理。而狭义的“知识管理”,则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进行的管理,包括对知识从创造到应用的整个过程的管理。

二、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相互关系

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内容和适用范围。但是两者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研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说,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带动发展的关系。总的来说,二者的基本研究对象都是知识。图书情报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信息的收集、组织、加工、传播的学科,在经历了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过程后,其研究的知识化已经在图书情报界站稳了脚,知识已俨然成为了图情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知识管理来讲,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考虑,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都是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各样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且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和情报学紧密相关。

三、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目前,随着知识管理的广泛应用,其对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思想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在图书情报界地位的不断上升,也使得图书情报学打破了常规研究,将研究高度上升到客观知识的主观化,即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人的技能或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知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既包含显性知识,也包含隐性知识。因此说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势在必行的。

(二)图书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变革

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为这种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研究对象、立足于更广阔的实践基础之上;二是将理论与技术相融合,创造学科发展新优势;三是以知识组织为核心,强化管理学科色彩。

(三)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一般来说,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图书情报学专门研究方法。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影响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化趋势。在知识管理条件下,图书情报学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和知识管理的方法将共同服务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研究。

四、图书情报学领域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情报领域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主要是目前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来说是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表层研究多于深入研究,并且研究仍处于一种自发零散与无序的状态,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指导。

五、对知识管理影响下图书情报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知识管理对情报学的影响,将决定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将从文献领域逐渐向知识领域转进。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的内涵、范围拓展以及理论覆盖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知识管理的影响,情报学界应变换研究思想,以此去适应知识管理的发展需求。然而,面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情报学科自身的理论研究,其研究重点应该从文献的物理层面转向知识的认识层面。因为,只有在知识层面上不断地量化,才能为图书情报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重视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和利用。信息的表达和传播通过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数字化信息的发展不仅将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而且还占据了情报研究中心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的主导地位。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研究将极大地推动科技情报事业的繁荣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思想影响下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图书情报学界在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寻求图书情报学科与知识管理的联系点,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出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应用研究也不可忽视。只有从实践中才能体现出理论的意义,应用研究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一环。总之,知识管理研究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成为图书情报学科发展进程中―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武秋和.对“知识管理”的各种理解.1999.

[2]邱均平等.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

[3]宋蓓玲.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研究创新探讨.

[4]黄欣.论情报学和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情报资料工作,2002.

情报学研究例9

2.2 从情报学的研究方法来看 在这个社会信息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的时代,情报研究方法的创新刻不容缓。信息化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总量的激增和新旧信息更迭的加快。为适应这一挑战,情报研究在以下3个方面有所发展[4]:一方面,面对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必须通过提高搜集、分析、处理、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增加信息“吞吐量”,以提高情报研究成果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面对新旧信息更迭加快,必须提高情报研究工作的节奏,缩短从搜集情报到产生和情报研究成果的周期,以提高情报研究的时效性;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情报研究成果的精度和可信度以满足信息社会情报用户的需求,情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定性分析的水平上,必须逐步提高定量分析的比重。

目前情报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5]:a.社会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针对社会现象搜集数据,进行分析,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为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b.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 年代初以来, 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 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c.文献计量统计方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对以记录形式进行交流的各个方面进行计量统计,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达到掌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脉络,进而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d.数学分析法。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在情报学的研究中都在应用,如在情报检索理论、情报传递的机制、情报采集方案的确定中,概率论、集合论、模糊数学、微分方程、运筹学等均在应用,甚至数论、图论、泛函分析、变分法等,也可以应用。e.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对于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等各个侧面与总体,可通过引进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规划与设计,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由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众多,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来说,就需要比较不同的方法,从中选择最佳方法,以期获得最优的结果。f.历史的研究方法。进行历史的研究一般先鉴别一个历史问题,搜集有关史料,形成假说;然后进一步严格搜集与组织史料,认真加以核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报学是如何形成的,促使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与方式。g.其他方法。包括德尔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哲学研究法等,这些方法多综合加以运用,近来又出现空白点分析法、聚类映像法等。

情报学研究例10

2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知识管理起源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由于学者们的切入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差异,目前对知识管理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概念。一般来看,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一种可开发的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和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相关事物进行综合、系统化和有效管理的科学[4-8]。

知识管理是知识的运动过程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确认、知识表达、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基本环节(见图1)。知识创造是组织开发新颖的有创意和解决方案的能力;知识确认是在现有组织环境下考察并评价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组织是组织对得到确认的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结构化处知识管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往复的转换过程,强调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扩散与共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扩散与共享,首先体现在知识是在社会、组织与个人三个基本层次上进行的[4];其次在每个层次上由人员、设施及相关活动三大基本要素实现知识的转换、扩散及共享[5]。可以说,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它们仅是知识管理的客观对象,能否通过知识应用而创造新知识是一个组织区别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这种创造是时时刻刻都发生的,只是大部分都保留在相关当事人的头脑中没有明确编码化,所以没有纳入或很难纳入组织的知识循环体系。其实,知识管理是每一个人或组织时时都在进行的工作,只是在以前没有显式化地发掘,如今因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成为一种组织的必需。所以,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朴素的管理思想,是当前管理科学的新发展[7]。

3知识管理视角中的情报学研究范式

3.1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相互比较

从文献[9]可以知道:目前情报学主要是以用户情报需求为基础,以编码化的显性知识为重点,以信息交流为媒介,以决策为直接作用对象,以改变用户的认知结构为目的,来探讨情报在整个人类社会环境中的交流、决策和认知的作用机制与基本规律。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比较如表1所示:与知识管理相比较,情报学目前更侧重于编码化显性知识的收集与分析,而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发现;情报学追求的是普适性的情报实践领域,期望能找到既适合个人、组织,也适合社会的情报模型,而知识管理以组织的知识资产管理为主要服务目标,研究更为专指和具体;情报学追求的是概念模型上的完美,知识管理追求的是技术上的适用;情报学侧重于客观外化行为过程的把握,知识管理更着力于知识的认知作用过程;情报学多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信息交流的规律,知识管理多立足于系统观来解决信息(知识)交流的技术实施;情报学主要研究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生产、加工整理、传播与共享的问题[12],而知识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组织层次的信息交流与传播问题。所以情报学与知识管理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只是作用方式和领域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在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该有效吸纳知识管理的成分,使情报学更为完善。

3.2知识管理研究对情报学的启示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情报学的发展有以下启示:①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②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方法及方法论:不仅要对传统的文献收集、文献组织、文献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革新,还要引入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或相关方法,使情报学构建的理论体系能够与实践领域较好地契合;③有利于创新情报工作流程: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与途径;④有利于情报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必须有新的管理体制。

3.3基于知识管理视点的情报学基本观点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必须形成以下基本观点:①知识是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情报过程是知识的利用与创新;②情报事业是社会范畴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它不仅是社会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管理与控制,更多地应研究组织中知识管理;③实现情报工作流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它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点与发展关键,是情报学参与整个社会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④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从海量、分布、异构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符合需求的知识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⑤知识管理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情报学解决知识需求无限性与知识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不意味着情报学的消亡,相反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促进会使情报学更加走向成熟与完善。

3.4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学交流体系重构

情报学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情报系统构成要素、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情报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的研究,核心是知识交流过程及基于交流过程的行为研究。以知识为基本对象和核心概念重构情报学的交流体系是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4.1情报学信息交流的总模型情报学所探讨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大领域彼此间及内部的信息交流问题。认识这三大领域内部及相互间的交流特征、规律是由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人来实现的,因而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基于此给出了情报学信息交流总模型,如图2所示: 这一模型较之于其他模型有以下特色[13]:①突出了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人的存在一方面使整个交流过程由自发的过程变为自觉的过程,同时使整个信息交流成为一个目标性更强的过程;②每一对象内部存在自交流过程,通过自交流过程在对象内完成信息(知识)的自组织和积累过程,从而使对象不断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③对象彼此间的交流,过去我们更多地在社会范畴内研究知识(信息)的交替循环过程,较少从自然、社会与思维三个基本范畴来研究问题。

3.4.2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知识的价值(即情报化)是通过知识(信息)与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质是知识传递与吸收过程;情报工作流程必须提供完整的交流渠道以实现交流的顺利进行;情报体制必须创建相应的制度,并应用相关技术方法有效支持交流传递过程。因而要实现情报价值:①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②整个交流过程不是信源到信宿的简单复制,而是信宿基于需求的信息寻求过程;③整个交流是以认知结构改变即知识(信息)共享为最终完成形式。而且这三个过程,在每个个体内部都存在,只是该过程是以显性的方式还是以隐性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给出了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

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传递过程,即知识创造主体基于对相关性原理把知识向相关需求者传播的过程;交流过程,即用户基于知识需求判断从信息交流渠道中获取需要知识(信息)并对之进行选择的过程;认知过程,即用户利用解释或重构的知识满足需求并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此交流模式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反馈:对获取信息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反馈,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信道反馈,对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信息来源的信源反馈。

上述模式的主要特色有:①促使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②整个过程是主体有意识的积极主动行为,不仅关注知识(信息)以编码化方式传播的社会过程,更关注知识(信息)在主体内部作用机制;③模式能够解释引起信息交流与共享不畅的原因及分析影响因素;④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而且也适用于自然和思维的信息交流过程。

4结论与讨论

以知识为核心对象和概念是情报学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唤醒的基本理念,以组织层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知识管理为情报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重构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提供了诸多的新思路和启示。在此笔者仅给出一点自身在学习研究过程的想法与体会,很多内容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具体化及深化。

参考文献:

[1]柯平.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情报学报,2004,23(5):377-384.

[2]翟秀云.图书情报学中的“知识流派”观点述略.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2):54-60.

[3]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3):193-198.

[4]刘春茂,徐久龄,张辉,等.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的综合研究∥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编.情报学进展(五).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7-135.

[5]李君君,韦淼.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动态阶段模型.图书情报知识,2006(3):96-99.

[6]邱均平,张荣.基于两种模式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14-17.

[7]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柯平,王平.从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基于知识构建的第二代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4,48(6):20-24.

[9]严怡民,刘晓敏,丰成君,等.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何佳讯,楼天阳.论信息管理:情报学特色与管理学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15-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