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理工类核心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18

理工类核心论文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1

“核心素养”培育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补充、促进,在不同情境中发挥整体作用。它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纽带。通过这一纽带,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中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提升大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现实必然性和客观必要性。

(1)现实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则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当前社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临的是“就业”还是“失业”。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以此为契机,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深化创业实践路径的探索,从而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现实必然性。

(2)客?^必要性

“双创”的内涵可简单的描述为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2]。工科类院校的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受思维模式的影响,相较于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特别是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处于弱势。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仅能弥补这一短板,还能进一步激发工科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不但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体现,也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

2 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工科类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成功推向市场进行应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与否。而在知识――成果――市场应用这一转化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经济转型的需求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努力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蜕变。在此过程中,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科类院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可直接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2)工科类大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不断趋于“科技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不断更迭换代的当下,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工科大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不是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具体环境时发挥的合力。从本质上说,“双创”教育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拥有更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工科类大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最终突破自我、脱颖而出。

3 如何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工科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其基本的特点,如:有创新兴趣但持久度不够、有灵感但创新技能缺乏、有研究成果但缺乏创业理念等。因此我们要把握其特点,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

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需要采用分阶段、分年级的分段式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可致力于的“核心素养”中的三个层面: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2

***中国免费-免费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资料|专业论文:/

电子机械13民法33通信学4统计学完文化战略3

农林学完新闻传播5法学理论22

**在线-论文,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医学论文,职称论文

51lun-/

**中国51在线免费论文资源下载网-各专业毕业论文,奥运会论文,2009各..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

***体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中教网:/Jylw/Sxlw/

**/一级

[工程材料论文]第一页

行政法17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数学论文2[人力资源管理2管理论文2

国际贸易149由后到前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各专业论:/

国际金融完

护理427由后到产前

管理体制7

历史学9

外汇11

审计2

政治其它相关7中间

民主制度完

医学28

经济理论8

平面设计室内设计5从后到前网站设计完

市场营销10

农村研究22

现当代文学2

(五)考核标准没有严格区分

新《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虽然该条款规定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但没有对非领导类公务员中不同工作职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标准考核。比如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司法类的公务员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责任大小都不同,对他们的考核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理。

(六)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不完善

新《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申诉。”该条款规定了不称职公务员有权提出复核和申诉,加强了对考核中公务员的权力保障,但对其他等次的公务员却没有规定有这项权利,如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自认为工作认真,完全达到称职等次,那么他的权力就难以保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达到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体现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合适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避免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二)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三)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

笔者认为,新《规定》中无条件地规定了各个参加考核的机关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为机关单位不管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明显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即先制定本部门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本部门总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适当的比例。比如,较好地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总目标的单位,可按2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而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只能按10%或更低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这样能达到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

(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五)实行分类考核制度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3

如何确认某种中文期刊是核心刊?目前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以那种为准?答:目前国内出版核心期刊目录的主要有四个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2)《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200多种。学科范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专业。该数据中心每年根据数据库论文收录数量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单位、各部门科技排名情况。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理工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纂。收录中文核心期刊1571种。学科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专业领域,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文化、教育;第四编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工业技术。每种核心期刊均有详细的书目信息和对期刊内容的简单介绍。该“核心刊目录”综合性强,在高校范围内影响很广泛。

(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2000、2001年度收录中文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社科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以上四种核心刊目录1、2以理工类为主,4为社会科学类,3是各学科综合性目录。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核心刊目录浏览检索。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47-02

一、社会思潮的基本类型

本文认为,社会思潮是以一定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思想体系。根据社会思潮的特点和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标尺,可以将目前中国存在的社会思潮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近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那些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相同性质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如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等。这类社会思潮虽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但其存在对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这类社会思潮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这类社会思潮,我们应该也可以将其用来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服务。

非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那些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既不完全一致但也没有根本冲突的社会思潮,如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人道主义思潮等。这类社会思潮也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任何一部分,但其存在对社会意识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加工改造和正确的引导后,其可以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广泛的理论资源。

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那些性质、思维和目的与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性质上根本对立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这类社会思潮代表着落后消极、反动和敌视,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这类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消极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此类社会思潮,我们必须坚决加以抵制和反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最大程度地保障中国意识领域安全。

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要促进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 [1]。在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起着补充、鞭策或者腐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边缘意识形态,处于被主导的地位。“事实上,在两者的关系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强化着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主导、统摄和引领作用,对其整体上进行改造、净化、提升和不同程度的包容。而各种社会思潮也以个别的形式,或以相互交织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渗透,施加影响,力图或融入、或认同、或改变其形态和内容。”[2] 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它们是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主导、控制和引领的社会思潮。

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又要包容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包容近代进步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潮代表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观念思想表达,它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成员的理念诉求提供了发泄的渠道,释放了社会压力,同时也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争鸣的环境和预警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包容多样的方针,与各种社会思潮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本质的东西引导和牵引社会思潮的发展。引领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为一个运作系统,其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某些积极方面丰富、补充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3]。作为引领客体的社会思潮,其本质上也是不同人群对自己利益的诉求和表达,其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对社会思潮的看待,并不能单纯地以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来区分。因此,这就凸显了引领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原则

在引领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整理,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详细考察不同社会思潮,针对性把握科学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原则,才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原则。一元是指一个主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源泉。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各个时期多元与多样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成果逐步完善起来的。多元是指多种社会思想,社会思潮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要不断从多元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正如所说:“任何国家的共产党,都需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4]

一元和多元是辩证统一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都需要一种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不然就会导致思想混乱,政治统治丧失意识基础。然而,多元又起到丰富一元的作用。对待多样化社会思潮,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另一方面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5] 也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懂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6]马克思和的论述总体上说明了一种“立”的概念,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进程中,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推陈出新,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的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这里的“破”是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判不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标准,坚决抵制和批判多样化社会思潮中落后的、腐朽的和消极的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揭示其理论基础,从根源上揭露其危害性,提高群众干部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以此吸取教训,引领各种多样化社会思潮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分类引领的原则。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将毫无意义。”[7]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得反映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各种社会思潮日益系统化和体系化,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8]。区别引领不同类型的社会思潮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必然要求。

近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在整体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或多或少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吸收和借鉴。这类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非对抗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这类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和谐发展为主体,以相互协调促进为工作方法,最大程度地消除其局部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之处,达到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目的。

非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较多的从技术层面关注社会发展当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理念、方式和渠道等形式对国家政策制定方向产生影响。这类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是非对抗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这类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以包容多样为前提,以促进转化为主体,以一元主导、兼容并蓄为工作方法,积极吸收借鉴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发展方面的有力因素,促使其朝着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发展。

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或在经济领域,或在政治领域,或在思想领域,直接攻击现行的国家政策和施政理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类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对抗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这类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以抵制取代为主体,以排斥消除为工作方法,不断消除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攻击,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永贵.论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理论探讨,2007,(5):25.

[2]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2.

[3] 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07-29.

[4] 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6] 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5.

[7]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114.

[8] 陈月媛.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发展取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126.[责任编辑 王晓燕]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5

根据党的十八精神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高度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战略要求时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艺术类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尤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多变,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同时云南地处边疆,边境线较长,地方高校中少数民族众多,比较易受民族虚无主义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对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努力提高艺术院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准确把握云南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又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学生,这对于我们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确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以云南艺术学院(以下简称云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为例,对抓住新时期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征,在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些初步探讨。

一、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近年来,云艺针对全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分层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相结合,调查内容涉及学习、思想、心理、就业、培养目标、民族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并着重整理了学生思想状况方面的调查数据,总的来说,与普通大学生一样,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由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成长过程以及专业学习的特殊性、社会交往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也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类学生从小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专业学习上,专业学习兴趣浓厚,重视专业轻视文化公共课。再加上高考本身对艺术类学生文化成绩要求较低,让学生形成“只要高考文化过线就行”的认识误区,各类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被专业课取代,造成艺术类学生基础文化课学习的缺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薄弱,人文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较差。

(二)自我意识较强

艺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强调支持学生发展和张扬个性,容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式,自我意识强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艺术类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烈,缺乏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崇尚自由散漫,时间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

(三)政治素质薄弱

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但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解放,活跃前卫,善于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但缺乏政治崆椋很少关心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和国家时事。在学习上,对以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敷衍应付。政治观念淡漠,再加上因本身擅长于形象直观感性思维,部分学生看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甚至极端性。

(四)价值观念迷茫

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西方思潮迅速涌入,网络日益发达,网络生活已经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虚拟和不可控性,良莠不齐的信息直接进入学生的头脑中,不良信息极易对艺术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产成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中,过于强调自我;与人交往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在生活中对社会关注不够,促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迷茫,弱化道德意识。

(五)竞争意识强烈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更倾向于追求张扬的个性,从小参与各类比赛,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从吃穿住行到专业学习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同时,在相对狭窄而又竞争激烈的艺术圈里,艺术院校学生更能体会到竞争的残酷,因此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学习较自觉,但也扩展到生活的各方面,导致集体观念更加淡化。

二、新时期云南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事物能够之所以区别于与其他事物,是由于其自身它的特点存在,“特点”指事物内在、外在的独特的地方。事物不只一个特点,一般都有多个特点。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由多个特点构成的,有些是我们自身独有的,有些是普遍存在,但在云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性

艺术院校是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而建立的,而云南高校大学生中少数民族众多,又地处边疆,境外敌对势力鼓吹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边疆蔓延。这就要求云南高校在对艺术大学生培养中要把讲政治放在重要地位,客观而言,这就决定了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政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要服从、服务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这一特点,落实中央政策,增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对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性但是不能“泛政治化”。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政治性培养也是为了学生成才的需要,是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但也不能事事都政治化,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2.导向性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一个多民族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云南又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相较东部沿海普遍落后。云南高校培养艺术人才,是出于推动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艺术发展的需要,所培养的艺术人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以云南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时代性

艺术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社会发展,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育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促进各类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对大胆的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沟通式转变,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

4.针对性

云南高校艺术大学生是各民族学生热爱艺术的知识青年群体,由于民族不同、发展需求不同、心理诉求不同等诸多不同,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心理特征学生开展工作。

5.综合性

综合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要综合协调各方面力量,需要党政工团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如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机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等。不仅仅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学校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云南高校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构筑青年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时代的要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关键在加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担负着对艺术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要在高校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是最重要的途径与渠道。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使教育入耳入脑。我们在进行教育时不仅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贯穿品德修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建设融入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特别是利用艺术院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的特殊性,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举行主题鲜明的书法绘画作品展、话剧、歌舞表演等,借助此类课外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参与其中的热情,寓教于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融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亲和力以及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时,艺术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阵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升自已的价值追求,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行为世范,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交流氛围,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自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代表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陶情养性、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同时承担着育人与承担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对艺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是滋生艺术的土壤,文化的倾向性可以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艺术院校要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德艺双馨”的专门艺术人才需要,就必须推进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打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艺术院校的学生形象思维力强,只有牢牢抓住艺术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结合其专业特点,通过通俗易懂的 、寓教于乐的、丰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社团活动、歌舞表演、戏剧小品、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等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影响人、鼓舞人、感染人。同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的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培养其优秀的道德品质。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系列活动形式,潜移默化的融入到青年学生的血液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含什么热荨⑹裁词锹砜怂贾饕謇砺鄣牧⒊ ⒐鄣悖继而达到相信、信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内化于广大师生之心,外化于师生之行。

(三)在社会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实践,着重在突出实践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艺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借助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良好机会,让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到孤儿院、敬老院开展教育等系列活动来深化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这些教育实践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爱国爱党,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理想和信念,让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引导艺术院校学生从自身、从小事做起,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广泛参与“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清楚的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力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志愿者服务计划,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和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它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发展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除了采用传统载体外,还要分利用现代各种载体,不断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网络的广泛运用,为宣传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发运用网络载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阵地建设,大力支持各类“红色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完善“我爱中国”、“民族魂”、“共筑中国梦”等类似的主题教育网站。同时,建立网上论坛,为师生就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便利的平台,使“红色网站”成为广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此外,充分利用飞信、微信等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普及的主要交流与沟通载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机互动平台,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云南又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云南的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思考和研究,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构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更加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新华出版社,2013.

[2]徐精鹏.三个倡导”语境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8).

[3]吴倩华,涂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01).

[4]王慧敏,史兆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01).

[5]韦科扬.谈高校校园文化的创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6]韩春凌.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6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falls into three patterns:The tree pattern,the plate pattern and the globe pattern. The tree pattern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type of line, twodimensional type of plane and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of space. The plate pattern includes the theory of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 of core curriculum. The globe pattern prefers mainly to the theory of globe model. The three patterns , whi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respective theories, may be followed by the designers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 words:[JP3]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curriculum system; plate tectonics; cor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 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 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 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 activity-experience 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 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7

南昌大学各院(系、所、中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除了提交学位论文印刷本外,必须向校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的摘要和电子版全文。硕士、博士毕业生提交的论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实习、实践的成果,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学成果,而且是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志,是宝贵的文献资源。今年我校有硕、博士毕业生3170人,均需要在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数据提交电子版论文。

学生前来提交论文时,手里拽着一份胶印好的纸质版论文,一份电子版论文,一份回执单。工作实效要求每3分钟要完成一位前来提交的学生,包括(回执单的核对,纸质版封面内的论文独立性、完整性签字,导师对论文授权认可的签字等)。提交的时间又都在酷暑和寒冬季节,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集中,论文审核步骤繁琐。不管是汗流浃背还是手脚冻僵的酷暑寒冬季节,也不管是由于加班、托班、久看电脑而出现的身体不适等情况,我们在这关键的时刻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做好毕业生的论文收集、审核工作。只有用心工作才能有工作细则的出彩。

1 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工作细则

1.1 提交内容和要求:全文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论文封面,包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号(针对论文内容并非专业的分类号),作者学号(请填写在封面“编号”处),中文、外文题名,论文作者姓名,作者学校、院系、专业,第一导师姓名,第一导师学校、院系,第二导师姓名(没有可不填),第二导师单位(没有可不填),论文提交日期,申请学位类别、级别(如文学硕士或工学博士等);

(2)论文摘要,包括: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外文关键词、外文摘要;

(3)论文正文,包括: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等;

(4)电子版要求与印刷版内容(含封面)完全相同;

(5)学位论文的所有内容请存为一个Word2007文件,并将文件名设为:

一级学科+学院+学号+姓名(例如:经融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姓名)。

1.2 网上提交步骤

(1)登录南昌大学图书馆主页( http://)__点击“论文提交”__“进入提交页面”。

(2)请使用学号注册、登录--->密码和学号一直--->(请牢记不随意修改密码)--->点击修改--->去提交我的论文--->摘要可在制作好的文档中粘贴复制--->方便快速填表--->粘贴复制:剪刀的第3个小图标。

(3)学科门类选项以选大类为主--->学科专业在表中选项,打*号的必须填写。

(4)上传的电子文档应去除书脊页并--->且不能有空白页--->正文的页码应与纸质版一致。

(5)上传电子版文档为:PDF格式(word2007全文可转换成PDF格式)--->PDF全文在最上面word全文在下方--->上传完毕后点击提交并存。

(6)PDF转换方法:请使用word2007版本--->点击文件--->输出为PDF--->确定到制定的盘--->输入的文件名与研究生院规定的一致:一级学科+南昌大学+姓名+学号

(例如:金融学+南昌大学+姓名+学号)。

(7)学位论文提交网址:http://210.35.251.204/(仅限校园网使用)。

(8)查询论文审核状态,若未通过审核,根据所给提示修正提交方式,重新提交;若通过审核,则携带好《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单》,将印刷本交至本室。本室将在论文作者所携带《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单(回执)》上签字并盖论文收讫章,博、硕士研究生凭此回执方可办理毕业手续。

(9)学位论文提交审核后,读者可在图书馆主页上查看浏览非加密的论文。

2 审核核对、电子版存档工作

(1)学位论文审核人员必须每天查看是否有新的论文被提交。

(2)将论文全文从FTP服务器上拷贝至电脑本地盘,对照论文全文对所提交题录信息进行核对,并且审核全文是否与纸质版内容、页码一致,图片、公式等是否能正常显示,不得有空白页、修改的标记符号。

(3)对审核合格的予以通过,不合格的给出审核不通过的详细原因,便于学生重新提交。

(4)审核合格并收印刷版后,在论文作者所携带《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单(回执)》上盖论文收讫章。

3 印刷版、电子版收审后的移交工作

(1)印刷版移交为保护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须将学位论文印刷版按加密与非加密分类移交读者服务部保存,并在封面注明密级(或加密年限)。

(2)印刷版论文按各学院分类、归类,包括同等学力、高师、在职的硕、博士提交的纸质版论文,整理归位后,移交指定的部门供读者查阅。

(3)加密论文另附作者清单。移交人与读者服务部接收人双方签名确认。

(4)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单(回执)保存工作,回执单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导师签字后方可认可,签字盖章后,留研究院、图书馆备案。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8

课程结构是指各类型课程间的构成比例及相互间的纵横关系。课程结构研究在职业教育课程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按照什么顺序来学习这些课程.以及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后将获得什么知识结构课程结构开发一直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研究高级技工学校课程结构需探明以下几个问题:(1)高级技工学校课程基本构成.即由哪几大课程门类组成;(2)不同课程门类之间按照什么模式排列.即相互间的纵横关系;(3)不同课程门类之间的构成比例.即课时分配。

一、高级技工学校课程基本构成

高级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掌握生产岗位关键性操作技能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解决生产操作中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具有刨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学员应达到高级工技术等级。为此,高级技工学校课程应包括: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核心技能课程

职业核心技能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各国学者对这种核心能力虽然表述各异.但对以下主要内涵却是彼此认同的。即: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我提高能力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容易适应各种职业的基本要求或实现职业变更可见.核心技能是一种“就业导向”的能力核心技能课程就是设计构建一个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案和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完整的教育过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旨在发展个体技术实践能力的课程.它是高级技工教育课程结构的主体.这是由高级技l丁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级技工教育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冈此,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课程在高级技工教育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工作分析可以把工作任务划分为一系列独立存在的任务模块: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这一类课程称为任务中心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专业技能课程的主体。虽然任务中心课程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应当“附着”在工作任务中.但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知识视野.促进他们的职业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在高级工阶段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是没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的.更为合适的办法是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把它们组织成课程。这种课程可称为拓展型理论课程。除了上述课程类型以外。开设出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获得综合的技术实践能力。这类课程称为综合实践课程。如上所述.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任务中心课程、拓展型理论课程、综合实践课程。

二、高级技工学校课程排列模式

为了培养出职业素质高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学校必须走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这是因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一个人的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职业环境的熏陶;离不开从事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和管理者的言传身教。因此.任务中心课程是高级技工教育的主体.而综合实践课程是高级技工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技能人才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核心技能是当今每一个社会人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其内涵和掌握程度视不同的职业要求可能会有一些区别.但都是必须具备的。将核心技能、从业的职业索质、所需的职业技术和一定数量的拓展知识结合起来.笔者对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提出了一个框架.如下图所示:

将上述课程结构进行内涵分析和关系解读.可以看出核心技能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支撑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两翼保证。任务中心课程是就业的敲门砖和关键所在.而拓展理论课程则是从业或创业的应变要素。

(一)枉心技能课程结构

核心技能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对人才素质的理解。该部分课程按照核心技能的内涵、种类、要求等进行设置。对其中一部分核心技能采取单独开课的方式.如思品活动课程、数学应用课程、外语应用课程、人文活动课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文体活动课程、就业、创业活动课程等.供学生自由选修。另一部分核心技能采取渗透到其他课程中的方式.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因高级技工学校大部分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在初级工阶段.核心技能课程凸显基础性的课程功能.如开设语文、英语、数学等;中级工阶段凸显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如开设专业数学、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等:高级工阶段凸显综合化的课程功能.根据

专业需要开设专业数学、专业英语等学生通过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价值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必修与选修、统一培养与个性发展、教学要求和学习必趣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专业技能课程结构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拓展理论课程在高级工阶段开设.一般在两门左右。下面主要对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结构作详细阐述:

1.任务中心课程结构。任务中心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就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在课程分析过程中.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准确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结构见表1)

按照这一顺序设置课程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能力发展.即从门外汉到高级工的过程。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按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采用从向核心发展的结构.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

2}综合实践课程结构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从“见习”到“顶岗”再到“就业”.设计为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几门具体课程。(其结构见表2)

认识实习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把教学场地搬到具备相关资源的企业现场.是学生对企业初步的、局部的接触。一般为时2周。

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二年级暑假.到专业对口行业的企业跟班学习.了解行业的产品种类、工作内容以及基本工作规范。比认识实习更进一步。是对企业相对全面的、广泛的接触。

岗位实习一般安排在中级工证书考核后,为时18周。学生到专业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了解生产或工作流程.训练岗位技能。比社会实践更进一步.是对中级工模块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检验和真正强化为高级工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毕业实习为时l8周。建立在一系列的校外实践教学基础上,使学生面对现实、适应市场、顺利就业。

三、高级技工学校课程构成比例及结构特点

根据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类型以及就业导向的课程观.核心技能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为3:7。综合实践课程占专业技能课程30%。这一构成比例.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但理论课程内容必然被精简。原有课程的学科结构被彻底改变。技术的进步逼迫人们不断地创新与学习.以适应可能面临的岗位变迁。因此.在强调技能针对性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岗位适应性的关系:在强调成才教育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任务中课程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但不能因为强调就业技能而忽视知识基础.不能因为强调零距离上岗而忽视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强调就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如下措施提高岗位适应性:一是在高级工阶段开设拓展理论课程.增加理论课程课时:二是鼓励学生多学两项技能、拿多本证书。除获得本专业高级工证书外.还鼓励学生获得相应工种的中级工证书。

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高级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专业技术技能.还要使他们的身心素质、道德、个性等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之成长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端正的社会公民。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措施提高成人教育:一是核心技能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让学生在工作环境、实践场所学以致用。增强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利用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三是改变核心技能课程考核体系。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一部分核心技能融会贯穿到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使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育人的作用。

高级技工学校课程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结构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两个不断线,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渐进性。一个不断线是:专业知识学习不断线。从第一学期就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尽早介入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专业兴趣,熟悉工作岗位环境。同时。专业知识和专业意识逐年得到不断加强和深化。第二个不断线是: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螺旋递进的富于弹性和个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基本技能实训到综合实训、从认识实习到毕业实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9

作者简介:刘韵清(1960-),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莉蓉(1980-),女,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文件第226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3-03

2013年3月17日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核工业精神是广大核工业人在发展核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的总和,是核工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为主要内容,[1]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严细作风和创新精神,其实质是继承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集中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核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培养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继承并弘扬核工业精神,是实现我国核工业由大变强的希望所在,也是对核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新时期核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核工业发展已经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大批核类专业人才。而核科技工业处于国际、国内人才激烈竞争的环境,核类专业人才紧缺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核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面临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机遇,核事业的人才实力储备与发展潜力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作为国家战略威慑力量构成资源之一的核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必须也只能依靠国内培养。而我国培养的较优秀的核类专业毕业生首选出国或到国内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工业,核工业有一定的艰苦性和危险性,较难吸引优秀毕业生。因此,必须培养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坚定核类专业大学生献身核事业的理想信念,以保证新时期核工业快速发展对核类人才的需要。

2.核类行业特殊性的需要

核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核工业的精英。从专业上看,核类专业大学生是21世纪核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核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了适应现代核工程与核技术建设与发展需要,核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根据核类专业所服务的核工业性质决定了核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核工业精神;从工作领域上看,一般来说核类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和核事业紧密相连的,必须明确核工业精神的重要性;从岗位的重要性来看,核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核工业的建设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核类专业大学生所坚守的岗位关乎国家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昌盛,就必须践行核工业精神。鉴于核类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工作领域和岗位上的特殊性,需要有强烈的核工业精神作后盾,所以,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是针对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方向进行一次意义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工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2]从这一理论来看,培养核工业精神是实现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必要保证,是核类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核工业精神是核工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等内容,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彰显了时代精神。可以说核工业精神的培养是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在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现状,笔者对4所涉核高校的核类专业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了6个核类专业大学生辅导员,访谈了关于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现状。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0份,回收率为96%。经问卷调查发现,涉核高等院校对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核类专业大学生对核工业精神普遍认同,大多具有高昂的热爱核事业之情,对我国近60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核工业精神能够给予充分肯定。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够明确

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基本是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的,对象是全部大学生,针对性不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较少,忽视了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角色定位,没有和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专业需求相结合,不具备核特色,对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认识不够明确。在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历史和核文化的了解”的调查中,认为对核历史和核文化“很了解”的占21.0%,“一般了解”的占31.6%,“不太了解”的占29.2%,“不了解”的占18.1%。后两项加起来为47.3%,说明核类专业大学生对核历史和核文化的基本知识还不够了解。在对“学校在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上是否合理”的调查中,认为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设置“很合理”的占17.2%,“比较合理”的占29.5%,“一般合理”的占34.0%,“不合理”的占19.3%。可见,在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有待改进。

2.活动不够丰富

通过调查发现,涉核高校组织相关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程度低。在对“学校组织活动”的调查上,认为“经常组织”的占23.7%,“偶尔组织”的占44.3%,“不组织”的占21.2%,“不清楚”的占10.7%。在“学生参与活动”上,认为“经常参加”的占20.2%,“偶尔参加”的占42.1%,“不参加”的占15.8%,“想参加没机会”的占21.8%,这说明学校在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活动上不够积极,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核类专业大学生参与核工业精神实践活动的热情。另外,在“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的方面”的调查上,“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占37.5%,“创新活动方式”占30.5%,“丰富培养内容”占17.9%,“增加经费投入”占14.1%。由此可以看出核类专业大学生试图参与核工业精神实践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在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中应该增加实践活动环节,让大学生在参与核工业实践活动中升华核工业精神。

3.方式不够多样

通过调查发现,长期以来涉核院校在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方式方法单一、培养载体不够新的情况,几乎全部关注于课堂培养,没有将培养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很难应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很难取得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成效。在对“核工业精神培养途径”的调查上,认为依靠“课堂”占43.7%,“网络”占30.5%,“电视”占16.5%,“书刊”占9.3%,表明核工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靠课堂传授,现存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方式不能满足核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充分调动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积极性。所以在核工业精神培养方式上还需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创新培养方式。

4.资源不够充足

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顺利进行需要涉核高校领导的重视、师资配比、财力支持、环境保障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而目前这方面资源还非常薄弱。在“对当前学校核工业精神培养设施建设满意程度”的调查上,“非常满意”占12.0%,“一般满意”占33.6%,“不太满意”占48.8%,“不满意”占6.6%,后两项加起来大于一半;在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调查上,“很有必要”占41.8%,“有必要”占45.7%,“无所谓”占10.0%,“没必要”占2.5%。这说明当前的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达到核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1.借助课堂教学培养核工业精神

(1)设置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没有专门的核工业精神内容,只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有少量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涉核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一是开设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必修课。选定针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教材,规定一定的课时和学分,让核工业精神培养成为每个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二是开设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选修课,比如核发展史、核文化、核伦理等等,供核类专业大学生选择。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设立核工业精神培养专题。核工业精神培养除了要设置专门课程,还要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根据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的特点,可以在“原理”课、“基础”课、“概论”课、“形式与政策”课、“纲要”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单独设立与核工业精神培养相关专题,比如核类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专题、责任意识培养专题、严细作风培养专题和创新精神培养专题等,使核工业精神培养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3)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在核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可以拓宽涉核高校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平台。涉核高校核类专业课程应与核工业精神培养相结合,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核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要结合核类专业背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核工业精神的培养,发挥专业课程的渗透教育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核工业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3]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舒畅心情,在此环境下进行核工业精神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建设文化载体宣传核工业精神。首先,建设彰显核工业精神的人文景观。如在核教学楼正门建立核模型,在教学楼走廊上悬挂为核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画像、格言等等,在校园景观处树立为核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塑像,同时建立核工业精神纪念馆、陈列室、展览馆等等,使核工业精神无处不在,深入核类专业大学生内心,到达“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其次,创建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资源网站,将体现核文化、核伦理、核历史、核安全等资源放在网上,开展网络版的核工业精神培养,通过大量不间断的网上核工业精神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核工业精神的认同。

(2)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核工业精神。首先,建立与核工业精神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如核工业精神宣传小组、实践小组等。鼓励核类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核工业精神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工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其次,开展核工业精神研究。组织学生研究会研究核工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核工业精神的科学内涵、核工业精神的当代价值、核工业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等等,让学生在参与核工业精神研究中学习和践行核工业精神。最后,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核主题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观看核工业电影等等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核工业精神文化活动中受到核工业精神的教育。

3.加强先进典型教育培养核工业精神

一方面,学习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先进典型。在核工业创建初期,核工业领域许多英雄人物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核工业精神颂歌。他们中有亲自参与领导“两弹一艇”研制的指挥者,有我国核事业的奠基人,有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带头人,有核材料核燃料和核电核反应堆工程方面的专家等。[4]这些先进典型人物已经超出了个人品质和风范的范畴,成了核工业精神的象征。在核类专业大学生中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号召大学生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核工业战线新时期先进典型。在核工业发展的新时期又涌出现了一批新的先进典型,他们用无私奉献抒写着核工业发展继往开来的新篇章。这些先进典型中有情系快堆几十年如一日的科学前辈,有倾心铀业奔波于戈壁大漠的勘探队员,有坚持真理技术精湛的青年骨干,更有舍家忘我坚守试验场的科研中坚,以及集使命于一身、置生死于度外的异国项目建设者。

先进典型人物崇高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严谨细致的优良品格感召和激励过无数的人们,用他们的事迹教育大学生或请他们到现场作报告现身说法容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积极挖掘核工业战线新时期先进典型有利于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的培养。

4.开展社会实践践行核工业精神

(1)加强核工业精神德育基地建设。核工业德育基地建设包括核武器研制德育基地建设、核电站德育基地建设、核纪念馆德育基地建设等。核工业德育基地以具体、形象、真实的特点,使其成为进行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宝贵资源和弘扬核工业精神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核工业德育基地的教育作用,使核工业德育基地真正成为人们,特别是核类专业大学生接受核工业精神培养的“第二课堂”。充分开发和利用核工业德育基地的宝贵资源,加强对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增强核类专业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开展核工业精神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核工业精神培养不仅需要理性的认知,还需要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通过实践,核工业精神才能被核类专业大学生理解、认同、吸收,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

第一,利用假期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实践活动。把核工业精神培养纳入社会实践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核类专业大学生到核工业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核工业精神的爱国、责任、严细、创新等内容的实质以及核工业精神在核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瞻仰、祭扫、参观等活动。

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探索涉核高校与核企业交流、合作共建的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培训,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核工业精神的理解。另外,涉核高校还可以邀请核企业的专家或优秀技术人员,对核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核相关知识讲座或短期授课,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并感受核工业精神,继而践行并弘扬核工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汪兆富.弘扬核工业精神 永葆党员先进性——解读“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J].中国核工业,2005,(3).

[2]丁祥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时代诠释[J].理论月刊,2009,(1).

理工类核心论文例10

一、斯奈尔模型简介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斯奈尔教授提出了基于知识(knowledge)和能力(competence)的“人力资本框架”(The Human Capital Architecture)模型。该模型以价值(Value)和独特性(Unique)为维度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

1、核心人才

核心人才是对企业而言,价值很高,而且非常稀缺和独特的人才,这类人才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利益。核心人才与企业的核心价值息息相关,妥善使用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价值;同时,该类人员有如下特点:公司急需的、人才市场上难以获得、培训周期较长、人员价值需要较长时间工作的积累,因此,非常的稀缺和独特。比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

2、通用型人员

通用型人员是指对于企业而言,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直接相关,价值较高的一类人员。但由于该类人员在人才市场上较容易获得、培训的周期较短、不需要太长时间的工作积累,虽然价值较高但并非难以获得的人员,例如公司的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等。

3、特质型人才

特质型人才对企业而言,其战略价值较低,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并非直接相关,但特质型人才具有非常特殊、难以短时间掌握的知识,因此比较紧缺。比如某些公司雇佣的专业咨询师和咨询顾问等。

4、辅助型人才

辅助型人才总体来讲战略价值较低,因为在市场上较容易获得,仅具有一般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前台、司机等。

斯奈尔模型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出对四类人员应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出每一类型的员工在雇佣招聘模式、工作设计、培训和发展、考核、薪酬、绩效等方面都应做出不同的安排。本文侧重在雇佣招聘环节讨论该模型的指导性。

二、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的区别

传统面试又叫“面谈法”,它更倾向于一种非结构化面试,在面试中没有事先固定的框架结构,也不使用有确定答案的固定问题格式,信度效度都取决于面试官的水平。传统面试优点:1、简单易行,不拘场合、时间、内容,简单灵活2、应聘者防御心理比较弱,了解的内容比较直接;3、有重点地收取更多的信息,反馈迅速在具体的实践中。与此同时,传统面试容易出现如下问题:1.不作记录或很少作记录;2.遗漏重要的信息;3.提问无关的问题;4.存有偏见或先入为主;5.提问重复的问题;6、要求面试官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所谓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是指依照预先确定的题目,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的结构化,题目的结构化和评分标准的结构化。结构化面试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行为描述性面试(BDI)和情境性面试。

行为描述性面试采用的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其基本假设来源于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行为一致性原则,即过去的行为是未来行为的最好预测。该方法通过两方面来了解应聘者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该企业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的行为模式;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采取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标准与空缺岗位的要求进行比较。

情景面试是结构面试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同时也是目前最流行的面试方法之一。在情景面试中,主要考察应聘者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如何反应的。情境模拟面试的理论依据是动机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在面试中,面试考官问一些与当前工作紧密相关的行为问题,询问应聘者在以往工作中碰到类似的情景时是怎么处理的,根据事先拟定的评分规则给应聘者打分。

无论行为描述面试还是情景面试都是结构化面试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应聘者工作能力的高低以及是否能适应该岗位工作,同时也是对工作情况的预先介绍,进行企业形象宣传。结构化面试的优点有:1.对所有应聘者均按同一标准进行,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2.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3.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低。缺点:1、谈话方式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2、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大量的研究表明,传统的非结构化面试缺乏有效的信度和效度,不能给组织提供良好的雇佣决策依据。近些年来,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面试的主流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采用。

三、结构化面试中具体面试问题的分类

结构化面试的内容比较全面,通常会涉及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职业发展、自我评价、家庭背景、求职动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体现在操作流程结构化、考核要素结构化、考查试题结构化、评分标准结构化、考试队伍结构化以及考场选择和布置结构化等六个方面。

面试问题的类型大致分为如下七类: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维型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压力性问题和行为性问题等七种。下面分析针对核心人才、通用型人才、辅助型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面试时应采用的问题。

1、背景性问题。即关于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问题。四种类型面试人员均需要使用。

2、知识性问题。即与应聘者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既应该考察应聘者书本知识,也应该考察实践技能。例如招聘人事经理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也应该精通处理劳资纠纷的技巧;销售人员既应该了解产品知识还应该知道公司产品的市场饱和度等。更倾向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使用。

3、思维性问题。这类问题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理解、分析、辨别、综合、评价和推断的能力,例如:“你认为什么是一名优秀销售人员的标准?”、“你如何处理手下两名得力员工发生的矛盾问题?”适用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使用,尤其是核心人才。

4、经验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考察应聘者过去所做过的事情,例如,“你上一份工作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之前销售工作中你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哪一方面?”适用于四种类型人员适用。

5、情境性问题。该问题将应聘者置于一个假设的情境中,让应聘者设想在这类情况下会如何处理问题。例如,“假如你是人力资源专员如何平息员工对薪酬不满的情绪?”、“假如你是一名刚被提升的销售经理如何带动整体低迷的销售团队?”等。这类情境性问题更适合检验需要工作挑战的人员,如公司核心部门的管理者和销售人员即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

6、压力性问题。是指有意制造紧张,以了解应聘者将如何面对工作压力。面试人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使候选人感到不舒服,针对某一事项或问题做一连串的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无法回答。其目的是确定应聘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这类面试问题往往显得咄咄逼人,例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今天的面试我很不满意,你知道你有那些回答不符合我们的用人需求吗?”适用于需要在压力情况下工作的辅人员如保安、前台等岗位,同时也是用于业务压力及心理较大人员尤其公司的通用型人才,例如公司的销售人员。

7、行为性问题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来提问的,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键的行为事例。例如“你是如何完成这个项目的?”、“你认为在完成这个项目中你最为看重的能力是什么?”更适用于公司通用型人才。

四、结构化面试中的方法分类

斯奈尔模型主要用在确定公司的薪酬战略上,但其对人员的分类在人员招聘的方法选择上也具有一定意义。下文将罗列出一些结构化面试中的方法,分析它们的具体做法,并将它们与斯奈尔模型确认四种类型人才相匹配。

1、现场操作法。该方法是针对操作性较强的岗位,通过在现场实际操作来确认衡量应聘者技术能力的方法。例如,企业招聘电器工程师可以让面试者现场修理一台坏掉的电风扇或者组装一台台灯。这种面试方法可以用来招聘一线岗位人员如前台、司机、秘书、一般技工等辅助型人才。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主要用以测评应聘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面试官设置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要求应聘者应聘者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面试官通过对应聘者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相关素质。

在角色扮演中,面试官对应聘者的行为表现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角色适应性、角色扮演的表现以及角色扮演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策、问题解决、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能力。

采用角色扮演法所选拔的人才多为高层次的管理者(即公司核心人才),重在考查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抽取一些案例交给应聘者,并让其回答遇到这些情况时会如何处理,进而考察应聘者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取案例越真实,跟公司的实践越吻合,就越能检查出应聘者的真实水平。这种面试的方法适合检验难以让应聘者实际操作的情况。例如管理岗位的核心人才。

4、体验互动法。目前,在一些企业的招聘中,开始引入一些团队训练、拓展训练过的方法,这样做主要是要考察一些应聘者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团队合作能力。适合公司中的通用型人才。

5、文件筐测验,又称为公文处理、公文包测验,被认为是DDI中应用最广且最为有效的一种人员招聘方式。它将被评价者置于特定职位或管理岗位的模拟环境中,由面试官提供一批该岗位经常需要处理的文件,要求应聘者在一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处理完毕,并且还要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解释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则和理由,主要涉及财务、人事备忘录、市场信息、政府的公文法令、客户关系等十几份材料,要求受测人员在规定条件下(通常是较紧迫困难的条件,如时间与信息有限、独立无援、初履新任等),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公文处理报告。文件筐测试对面试官的要求较高,要求其了解测试的内核,通晓每份材料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每个可能的答案了如指掌,评分前要对面试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和公正。该面试方法特别适用于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面试测评(即核心人才)。

6、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面试官对应聘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价的一种测评形式,小组中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全面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特质。该方法适应于挑选具有领导潜质的公司核心人员或在公司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在市面试交易获得的营销人员(即通用型人才)。

7、管理游戏。管理游戏测试是一种以游戏为形式、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的面试方法。通过管理游戏测试,可以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在该测评中,应聘者模拟的现实工作情境,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在测评过程中,面试官并不是简单的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矛盾制造者,通过给应聘者施加工作压力和难度,使矛盾、冲突凸现出来,进而369度近距离观察记录应聘者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特征。管理游戏中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事管理、生产管理,也可以是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因此,该办法使用于挑选公司各级核心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财务、人力等技术类通用型人才。

五、结论

为了更加直观,下面以表格形式展示与斯奈尔模型相适应的面试问题、面试方法和模型中的典型岗位:

斯奈尔模型人才类型该模型分类的典型岗位适用的面试问题适用的实战分类

核心人才高级管理人员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维性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文件筐测验、管理游戏

通用人才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压力性问题体验互动法、管理游戏

辅人才秘书、前台、司机、保安背景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压力性问题现场操作法

独特人才专业顾问、建筑设计师背景性问题、经验性问题、知识性问题-

根据上图标可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面试问题还是面试方法适用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的都是最多的,可见上述两个岗位是企业所最为看重的,他们虽然在稀缺性上有区别,但是对企业而言都有较高的价值。

2、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共享了很多的面试方法,这也反映出,通用型人才和核心人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通用型人才通过自我提升、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可以进化为核心人才,例如许多公司高级经理都是由出色的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提拔的;同样,核心人才如果停止知识更新、丧失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性也有可能降低为通用型人才甚至辅人才。例如,现在很流行的人员转岗和人员再培训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3、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更倾向于采用情景面试,他们需要更强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因此企业在完成招聘选材的阶段应该立即进入培训阶段,在实践中磨练上述两类员工的能力。

4、与第1条相对应,辅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适用的面试问题和面试方法是最少的,因为就企业而言,这两个岗位可以创造的价值较小。特质型人才的面试方法尤为稀少,侧面反映了目前企业对独特人才的管理理念:相对于直接聘用该类人员而言,企业更倾向于与他们建立更单纯的协作关系。特质型人才的工作类型也更像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5、关于辅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面试方法的缺失可能也恰恰是未来管理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