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13 07:47:34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1

2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热点集中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伦理、法律和安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致力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来看,基本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也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笔者于2006年上半年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管理”进彳行检索,结果如下:从1999年到2005年共26篇。另外,笔者利用Dialog、Inspec、EBSCO等外文数据库和Yahoo、Google等国外著名搜索引擎工具,以“ElectronicCommerceManagement”、“E-Commercemanagement”为关键词,检索到较高相关度的文献数量也很少,仅有几十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成果较少。从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3-4]。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目前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5]。例如,RaviKalakota的著作《电子商务管理指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指导企业怎样从事电子商务活动。MartinV.Deise等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从战术到战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实践操作。

从2001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研究。2001年,大连理工大学杨德礼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等12个方面全面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了一个新的台阶[6]。在学术著作方面,程大为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在王学东主编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一书中,第一次论述了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运作平台等理论,随后又在“十五”规划部级教材《电子商务管理》中再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电子商务管理原理: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与职能、电子商务组织与管理体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运作流程。

然而,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2.2 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从2000年起,国内外学者探索性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化研究。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美国,RaviKalakota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以大量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践案例来指导企业应如何从事电子商务活a[7];MartinV.Deise等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阁;SandeepKrishnamurthy通过对著名公司成功或失败的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帮助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借助整合的商务模型、市场和因特网技术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管理过程[9];BrendaKiena探讨了企业如何规划和维护网站,从实务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活动[1。]。在国内,程大为研究了电子商务运行的经济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黄建康则主要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与战略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国内,最早初步系统性地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学东教授。2001年,王学东从三个部分系统构建了面向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明确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演进发展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概括和抽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原理,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运作流程,并运用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内容,即宏观层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电子商务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主线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随后,王学东于2005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三流”的协同与和谐的观点,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其性质、职能、对象与体制,架构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随后,在2003年10月,由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支持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电子商务管理问题。本次国际会议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地将电子商务研究引入管理领域,这次会议所倡导的从管理视角研究电子商务、“点面结合”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管理,必将掀起电子商务管理研究新的高潮。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

2.3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

在电子商务管理领域,协同思想的引入还只是刚刚起步,出现了一些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管理协同”问题研究,而“协同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必要性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思想、模式、对策。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关于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系统文献还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少量关于“协同电子商务”的文献。

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试探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三流”协同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模型2001年,王学东运用系统和协同的观点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理,构建了“三流”协同互动的5大平台;高维娜将网络企业、项目管理、协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网络企业中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WebSer-wces的网络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李灵运用了协同学、系统科学、博奕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了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机制。

2.3.2 探讨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问题王硕探讨了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企业各要素非线性关系,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目标函数;荆琦给出了虚拟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如层次管理、阶段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盟员管理等;王学东针对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冲突,对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协同管理体系。

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由国际著名的商业零售连锁店Wal-Mart等5家公司联合研究提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HauLee和Anderson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2000年,Ito和Salleh指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协同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系统基于电子黑板的协商问题;2003年,R.McIvor等人研究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支持;Akkermans和Paul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现协同的重要影响。在国内,有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李勇等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协同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张翠华等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三个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和谐理论与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也未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等。

3结语

综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没有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2

分类号 G250.252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Chen Minmin, Shao Bo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over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classifies related articles by the statistics and induction, reveal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and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re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combi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creating core research groups to promote the core influence.

Keywords E-commerc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formation ecology.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可谓是不负众望,硕果累累。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11月11日淘宝就创造了191亿的交易业绩,远超美国2012年“网购星期一”15亿美元交易额水平。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1]。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电商企业抓住了商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上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与转化也持续地发生创新与更迭。从信息生态的视角研究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演进和信息流转显得尤为重要,而将处于竞争与协作关系中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独立出来研究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中的关键。

信息生态链(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概念的提出相继产生的。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专门诠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文献较少,虽然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在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却慧眼识金抢占先机。早在1998年,我国李美娣就在其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2]。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3]。2002年之后,国内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逐步开始,大致集中在从概念、本质分析、类型划分、构成及流动方向及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面的描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本文尝试在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文献的分析统计与主要内容的归纳,了解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现状,掌握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文献检索情况与分析

笔者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的检索,输入(“E-commerce”OR“E-business”)and(“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等类似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年4月23日,得到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的外文文献3篇,Xiong GJ[4]在介绍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提到了信息生态链概念,Phan DD[5]分析了因特尔公司成功的信息生态系统案例,可见国外在具体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个主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输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作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等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4月21日,得到相关文献89篇,笔者经过仔细地阅读所得文献,考虑到主题相关度、文献被引频次、时间等相关因素,对检出文献进行精心筛选和去重,最终确定了30篇中文文献,以这些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和研究。

1.1 文献数量随时间分布情况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自2002年之后成为国内的研究新课题,笔者将文献按照发表期刊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并绘制了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通过对样本文献发表时间走势的描绘,可以大致了解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随时间分布的情况,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见,2009年至2012是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的高峰时期,其中2009年的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2011年,而最早将电子商务与信息生态链明确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出现在2003年的经济类文章中,图书情报类的文献出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相对经济类文献较晚。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未来的文献数增长指日可待。

1.2 文献期刊来源分析

对文献的来源期刊情况的分析,可以探究不同领域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情况,明确研究主题文献的空间分布,揭示研究主题的主要刊载期刊。笔者将30篇样本文献根据其来源期刊学科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分别是:经济类、图书情报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与信息类。其中来源于经济类期刊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主要刊载的期刊有:《经济实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中国商贸》《现代商贸工业》《商业时代》《中国经济信息》;其次是图书情报类的文章,占总数的26.67%,核心的期刊主要有:《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其中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发表了3篇;另外还有一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分别发表在《软科学》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上的3篇计算机与信息类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研究阵营还是聚集在经济和图书情报领域的。

1.3 文献关键词分析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6]。笔者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的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中文检索的三大数据库导出文献题录信息,利用SATI①软件进行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构建,然后运用SATI软件的Netdraw②功能实现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的构建,进一步揭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文献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

由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之间的关联还不够密切,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三者之间形成交互圈,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理论、生长模型、企业价值等方面,企业生态圈和信息管理之间也进行了研究的交流,而在企业经营、战略资源分配、信息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略显独立,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研究分散核心研究优势尚未突显。

2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却有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如: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等。

胡岗岚[7]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张向先[8]、周璇[9]等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人之间以及信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王晰巍[10]、汪景粱[11]等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晰巍等人认为信息生态因子是指信息生态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包括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灵魂”,脱离了信息生态链,任何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都无从谈起。

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及构成

2.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

实现同一链条和相关链条之间的信息流转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功能实现的本质,而其本身必须具备一些特点。国内学者对其特征的归纳比较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是:徐绪堪[12]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一般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张向先[8]在认同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

2.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以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为基础,张向先[13]、郑金帆[14]认为信息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体系有四个组成成分: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信息环境;张向先[15]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由主干链和支撑链组成,主干链由信息生态环境的四个组成成分相互寄生、共生和转化而来,而支撑链由内外部的信息环境所组成,主干链和支撑链共同组成了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链。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中各节点发挥效用离不开以基础网络为支撑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支持。

2.3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与模型构建

2.3.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演化形式

信息在不同信息人之间主要表现为信息流动,而在信息生态链的节点上主要是信息的转化[16]。郑金帆[14]借用生态链的原理,描述了信息生态链的三个构成:信息企业、信息机构、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动方向;张向先[15]强调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用“供应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顾客”这样一条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来表示以互联网条件下虚拟交易为本质的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转方向。信息链的动态演化可以从信息链节点间的关系变化及其对信息链功能、结构的影响来考虑。张军[17]等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动态演化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特别的描述。

2.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构建

关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各学者研究的侧重不同,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生态链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生长模型的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技术框架、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模型设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等相互联系的方面。

王晰巍[10]等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特点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为主体构建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图;马捷[18]在知识流程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图;徐绪堪[12]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特征,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长模型,构建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生态循环模型;王俊[19]应用序参量理论对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设计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的价值协同机制框架,构建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基础上,郑絮[20]、刘鲁川[21]、张海涛[22]等结合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王娜[23]在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网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图。

由上可见,各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构建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核心内容却一致地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生态系统模型内外部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终端消费者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

2.4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具体应用的实例分析

纵观文献样本,笔者发现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尤其以阿里巴巴的商业系统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居多,其次是以淘宝网为例,以及近期分别以奇虎360和大学C2C商城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信息生态理论为主的分析研究。

谈进[24]、胡岗岚[7]结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目前最成功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关系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协调机制、运作协调机制在整个生态系统起到的作用。乐天舒[25]将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比喻成“达摩五指”,考究马云的商业逻辑、绘制阿里巴巴的商业梦想,将其商业模式归纳成一个CBBS的生态链。王晰巍[10]、张向先[8]都以淘宝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淘宝网中的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诠释淘宝网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情况。与前面学者分析应用的主体不同,汪景粱[11]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影响因子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因素,并结合“大学生C2C商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其成功运营的信息生态因子和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任翔[26]基于云安全技术的防毒软件商业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熟知的奇虎360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模式进行了分析。

众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实例研究丰富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当今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3.1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产生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成果,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1.1 概念的重复研究,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明显

我们在肯定学者们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所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的关键词仍然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两个概念之间,对一些名词的界定尚不明显,出现相同概念的重复研究的现象,譬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这些概念的定义不明确,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清晰,容易出现换个主题名词的重复研究。

3.1.2 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分析较少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界定、特点和构成、形成演进和运行机理、模型构建这样的理论层面,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案例较少,虽然已经结合了著名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实例分析,但是模式的构建和信息影响因子的分析略显重复,总体来讲,定性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偏少,所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3.1.3 研究重点分散,核心研究尚未形成

由绘制的关于文献关键词的网络关系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分散,各学者研究重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有学者为了标新立异另辟疆土,研究的中心内容相对独立,尚未形成研究的理论核心区和研究的核心人物群,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概念整合和拓展别人研究成果的表面,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值得深究。

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改进策略

3.2.1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避免信息孤岛

学术交流和合作是研究保持新颖性和创新性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专研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各学者的研究除了要有个人独特的创新点之外,也要加强与各领域优秀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取其精华,把握相关联学科的最新脉搏,避免闭门造车式的低效率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的深入,带动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在协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3.2.2 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理论运用于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实际应用的检验都只是空中楼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尤为明显,加强理论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在电子商务实例中具体应用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这类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例如慧聪网、物友网、中国制造交易网这类以B2B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生态链发展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从整体来把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生态链模式现状,追求定性研究与实例应用研究的相结合。

3.2.3 建立核心研究群,推动核心影响力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453-0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学科,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电子商业专业的理解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该课程涉及到计算机学、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对网络相关的系统、软件的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1]。本文针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对该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1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进入迅猛发展期,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业专业,作为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电子商务概论》是大多数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第一堂专业课,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电子商务概论》教材知识点多且关联性差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兴起不久的综合叉学科,其内容包括新型技术、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学、国际贸易、法律、心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强是该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学习该专业的最大困难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只是将其涉及到的各学科的精简概述罗列在一起,教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融合不够,而且不同的章节之间的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与冲突,教材的编写缺乏规范性。由于《电子商务概论》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而且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课程显得比较散、脉络不够突出,这些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了困难。

1.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相脱离

目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一般包括电子商务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网站开发与建设、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法律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构建电子商务宏观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2]。任课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讲解,有利于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但是,如何针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组织教学内容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各高校电子商务课程通常是由计算机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专业背景单一,难以将电子商务所涉及到的各学科融合在一起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授课。

1.3 偏重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忽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多以大篇幅的理论讲解为主,而且课程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任课教师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教授与解释层面,这种以理论识记为主的方式,显得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进行理论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一个较为尴尬的现实就是,一方面电子商务行业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需求,而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是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仅以教材中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内容,则不利于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

2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目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实务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因此所有教材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已经淘汰的内容可以删减,对于目前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应该增加到教学当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认清电子商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任课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下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增加相关内容并及时调整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

2.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新,更新快,涉及众多前沿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例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很多新兴的理论知识的概念是从国外的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的,不同的组织机构、研究学者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做出的定义和解释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专有名词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对于一些抽象和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3],先给同学们分析案例,再进行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在给学生教授电子商务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应用领域时,考虑到学生的缺乏相关的实际体验,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讲解。

2.3 通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介绍了很多前沿技术,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可以跟踪分析用户的网上行为,挖掘用户潜在兴趣爱好,是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在物流领域中,供货商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寻找最优化的配送方案等等。上述问题都是相关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方面的难点,有些也是任课教师的科研方向,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某一研究方向为基础,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即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教研工作,也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4 通过校企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高校中从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的大多数为青年教师,这些教师中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各高校应鼓励这些教师去电子商务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方向的引导。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很多学校引入了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该平台仅基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计和开发,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任课教师在完成实验教学环节的同时,还应积极联系本地企业,争取建立企业实训基地。例如,在介绍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本地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实地参观企业物流运作情况。

参考文献: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4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 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范本: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获得了巨大发展,同时,零售业作为直接与消费者交易的行业有连锁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连锁企业经营的优势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是企业本身是否实现了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当前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改进实施策略,使电子商务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现状;论述了电子商务在国外连锁零售企业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在国外连锁零售企业中的应用,论述了我国电子商务在连锁零售企业应用中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建立了电子商务应用效果评价模型,最后列举了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实例,并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连锁零售企业 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效果评价模型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概述及应用现状

2.1 电子商务及连锁零售简介

2.2 电子商务与连锁零售企业的关系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5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5年引入以来先后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广泛关注,继而广泛应用、爆发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集中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额的逐年攀升、在线购物网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移动购物日益便捷,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的网络购物市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电子商务网站喷涌式的增加以及网民数量的大规模扩张,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与互联网交易相关的贸易公司、生产厂商、物流企业以及广告、金融、软件公司等主体的加入,相关的增值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多。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种类随之越来越广泛,囊括了一般零售业商品以外的服务、信息类产品。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各主体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相互关联和促进,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形成相对庞大的产业链和生态部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集群化的现象标志着其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与互动、促进共赢局面的产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涵义

(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熊彼特的经济进化论。商业生态系统最先由James F.Moore(1986)提出,Moore将其定义为“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将生态学观点应用到企业竞争战略中,为研究企业发展与市场运作提供了新思路,初步奠定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Peltoniemi和vuori(2004)在此基础上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其后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复杂适应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关联、价值创造以及均衡发展展开了探讨,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梁运文、谭力文(2005)利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阐述了企业战略选择需要基于对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认识;而田秀华、聂清凯(2006)等人指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同主体、不同系统之间的动态发展与共赢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从实际应用角度,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剖析了各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关系,显著优于供应链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等。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当前以共同客户链为导向、共生关系明显的集群化现象,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相比价值链理论等能够更好地解释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现象,强调成员共生关系及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与改变。因而本文立足商业生态理论对我国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演进展开研究更为合理。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就产生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本文所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即为一系列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局限,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作为竞争和沟通环境,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员各司其职,促进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和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既是企业的关键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系统中各成员间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标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战略选择、培养核心竞争力。

(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成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与运转模式的特殊性,笔者在整理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做了阐释,如图1所示,描述了各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该模型自内而外、层次分明,包括由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供应商及客户组成的核心层;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相关组织,如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组成的支撑层;与电子商务交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延伸层以及最外层的支撑电子商务系统运作的外部环境。其中核心层的主体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在支撑层的关联企业的支撑下有效便捷地完成交易。各层次中主体之间的交流协作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共享,保障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演化路径

(一)电子商务系统的特征

1.系统更新迭代速度快。随着技术进步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整个过程中将会持续更新与优化,参与主体多样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子商务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而言,高速的更新特征只会在衰退阶段出现。

2.核心企业的领导地位。互联网所具有的正网络效应,使核心企业对其客户的价值随着客户数增加而指数型增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围绕一个核心电子商务企业的集群化现象明显,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更多的支撑性、寄生性因素涌入,围绕核心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共享以及共同进化。

3.系统边界的模糊性。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参与主体与市场环境的不断扩张降低了信息共享成本,突破了地域限制,由此衍生出了与交易相关的各类增值服务。和一般的商业生态系统专注于特定领域不同,电子商务系统本身的多样性促使其系统边界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不断延伸,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4.较高环境威胁。当前电子商务仍是上升势头迅猛的新兴行业,其发展模式、技术支持与政策环境等都没有定型,伴随着系统的高速更新,各种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相比,其面临衰退和死亡的威胁更高。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变化也将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

Moore从商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角度,将商业生态系统从产生并初具规模,到稳定发展最终走向衰退的过程为四个阶段。同样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也必然经历这一生命周期的各演进过程。基于上文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结合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本文在传统的对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分别是初步形成、扩展、协调发展、进化革新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化初期,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为目标,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或提升附加值的方式吸引其他的参与者与协作者。若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就将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张。通过开拓阶段后,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诞生并初具规模。

第二,经过初期的拓展过程且随着系统核心参与者的不断成长,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步入迅速增长的扩展阶段,参与系统的主体逐渐涌现。新的生态系统所形成的价值链条能够实现吸引客户、扩大生产的目标。与此同时,不同领导核心的同质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开始不断升级,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定。

第三,扩展阶段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系统发展变得日益重要而复杂。此时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多方利益冲突与价值分割,维持系统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规则和标准。此时市场资源和角色会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而进行协调和再分配,各类认证体系、规则制度的完善以及大规模协作的产生是抑制系统内部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第四,当既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受到新的模式或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冲击时,系统面临演进终止、被替代的威胁,转而进入进化革新阶段。进化阶段需要系统改变或颠覆原有的模式,进行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进化成为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本身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使得电子商务系统在演进过程中的任意阶段都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突发变化进入进化革新阶段。

上述四个阶段本质上也显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历程。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能够明确其当前所处的阶段有利于帮助其有效的预测潜在风险,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对于领导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

(一)初步形成阶段(1999-2002年)

在阿里巴巴集团初步发展阶段,也曾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威胁,通过大量的试错与探索之后,由功能单一的论坛转型为交易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的营销贸易,推陈出新得以生存下来。

(二)扩展阶段(2003-2007年)

随着网络设施的普及与技术进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成员规模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相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边界不断扩大。2003年建立C2C网站淘宝网,2005年收购雅虎中国,2006年收购口碑网等举措充分彰显了其业务功能的不断拓充完善。

(三)协调发展阶段(2008-2011年)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2009年成立阿里云公司,2010年淘宝商城独立运营,都旨在为客户提供定位更精准的服务。这一阶段为了实现协调整合,作为系统核心的阿里巴巴敢于调整战略,实现从电子商务服务商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转型,以图加强系统的开放性,规范各类服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成长。

(四)进化革新阶段(2011年至今)

当前阿里巴巴公司成长势头正旺,但仍为潜在的威胁做好了准备。2011年,阿里巴巴开始着手建设仓储网络,2012年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生态系统持续良性进化。与此同时,各类社交网络与移动互联的应用也颠覆了一些传统的交易模式,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也都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规避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系统健康发展。鉴于外部环境的高威胁性,虽然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上升期,未来也可能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促使阿里集团颠覆当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6)

2.胡岗岚.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62-02

“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理论是电子商务有关课程的重要内容。但现行的高职电子商务教材中,关于“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理论的结构、层次、内容等方面的论述却过于简单,分析不够透彻,不利于高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以笔者几年来使用的高教版高职教材《电子商务概论》[1]为例,虽然该书以其实用性、科学性、新颖性、可读性颇受师生的欢迎,笔者也因此延用了多年,且受益颇丰,但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该书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就该书第二章中“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内容提出商榷。

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从技术到商务应用必须具备四个层面的基础设施:网络基础层,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宣传层,消息、信息的传播层以及业务服务层;还应具备两项支柱条件:各种技术标准支柱和政策、法律、法规支柱。四个层次依次代表电子商务顺利实施的各级技术及应用层面,两项支柱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应用的坚实基础。这几个方面因素组合起来才能共同构筑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才能为全面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但是,大多现行的高职教材《电子商务概论》所涉及的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无论从层次结构或者是支撑支柱等方面的知识表述都过于简化,理论内容阐述不够全面。

一、高教版高职教材《电子商务概论》[1]中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的概述

该教材提出的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由三个层次和两个支柱构成。其中,三个层次包括网络层、消息和信息的层、电子商务的应用层;两个支柱包括社会人文性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和自然科技性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协议[1]。

结构模型三个层次中,网络层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底层基础设施被称为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商务最基本的保证。消息和信息层主要解决如何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和传输何种信息的问题。电子商务应用层是为实现网上的电子商务,如网上广告、网上零售、电子市场、网上拍卖等。

该商务框架结构模型中有一套政策、法律、法规,使电子商务活动能有序地进行。此外,技术标准、网络协议支柱是信息和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障。[1]

二、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

在综合参考各方面专业书籍、文献,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提炼总结,笔者以为,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必须具备四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因此其框架结构模型也应由四个层次和两个支柱构成。为此,笔者提出“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

(一)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必须具备四个层面的基础设施

1、网络基础层

该层提供了商务信息传输的基本线路设施。数据信息整合压缩后能通过电话线、无线电缆与有线电缆进行传送,非同步传输ATM技术使声音和数据得以结合,而ADSL、Cable Modem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宽带高速接入Internet,轻松快捷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各类信息[2]。网络基础层是电子商务框架的最底层,是一切内容出版、信息传输、业务服务和各项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前提。

2、多媒体内容与网络宣传层

最常见的网络信息表述工具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Java语言和全球信息网WWW等。HTML可以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项目集中于一体予以发表,Java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网络编程语言,WWW则是信息内容的展示平台,是制作产品并将其出版的一个配发中心[3]。

3、信息、消息与传播层

具备了基本的传输网络和出版的环境,信息便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传输。在商务实践应用中,有信息、消息的与传播。基础工具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多种形式。开展电子商务是为了完成商务目的,商务活动会提出原始性、真实性、及时性等要求,因此不仅要求信息及时传递到达目的地,同时还必须保证信息没有被截留、修改或复制,信息、消息必须在各种通讯设备、介质和网络间畅行无阻并精确流通。

4、业务服务层

业务服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安全、认证、电子付款、商品目录等。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由于开放,扩大选择集合,也因此增加受干扰的几率。为保证商务活动的持续、正常进行,必须保证交易安全有效,保证传递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付款服务的安全准确性。所以该设施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认证体系,运用具有加密及身份鉴别的技术方法,为安全电子商务提供服务。

(二)全面的电子商务应具备的外部支撑条件

我们知道,要进行商务活动,必须有一整套有形的法律和无形的道德规范进行约束和管理,使其能有序地进行。这规范主要包括税制、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等。技术标准是信息和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障。如果电子商务没有完整、统一的国际标准,势必将对发展全球电子商务形成阻碍。

1、政策、法律、法规支柱

该支柱指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电子商务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税收、隐私、国家政策及人才等方面。电子商务目前着重要解决基本政策和法律问题。世界各国对信息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96年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并制定《电子签名统一规则》。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方面立法也早已有所行动,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正式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这些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地确定了电子商务活动的边界,确保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运行。

2、技术标准、网络协议支柱

技术标准指的是对信息出版工具、用户界面和信息传输的具体规定。整个社会电子商务大系统必须采用同样的标准,应具有兼容性。制定全球统一的标准也是必要、紧迫的。目前,EDI标准、TCP/IP协议、HTTP协议、SSL协议等不断涌现并逐步发展完善,为电子商务得到全面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电子商务的全面应用

“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中所包括的四个层次,依次代表电子商务顺利实施的各级技术及应用层面;两大必备的外部支撑条件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应用的坚实基础。这几个方面因素组合起来共同构筑成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共同构成电子商务应用的运行环境平台,为全面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4]。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放心、顺畅地开展电子商务的各类应用活动。

电子商务应用是企业利用电子手段开展商务活动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在线营销广告、电子采购、远程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企业宣传、拍卖和视频点播、有偿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应用等。

三、对比分析“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与现行的高教版高职教材中的“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

(一)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模型的核心层次数量增加

参考了有关资料,从教学和实践中笔者提出的“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增添了原教材模型中第二层的内容——多媒体内容与网络宣传层。目前的电子商务实际活动中,在网络上信息是以HTML、Java的形式。应用HTML,可将多媒体内容组织得易于检索和富有表现力;应用Java,能够更方便地使信息传播适用于各种网络、各种设备、各种操作系统以及各种界面。

在“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中,笔者提出电子商务第四个层次——业务服务层。这主要从教学中认识到应该给学生电子商务整体化概念的认知。在电子商务的流程中,比较频繁的需要使用到一些通用性的服务,如:安全、认证、电子支付和目录服务等。这些服务内容均是为方便贸易所提供的通用性的业务服务,是所有企业、个人进行商务活动时必须使用到的服务。

(二)“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各层次的内容更加充实

对比可知,在新模型中适当的充实第一层——电子商务网络基础层,以及第四层——业务服务层的构成内容。网络基础层是信息流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及软件开发环境。网络环境是电子商务的通信基础。一般而言,电子商务的开展利用电信网络资源(就我国而言,电信部门专营的公共数据通信网络体系大体包括:China PAC、China DDN和China NET等),同时也利用无线网络和原有的行业性数据通信网络,例如:铁路、石油和有线广播网等。各种服务器和大量的外部设备构成电子商务系统的硬件环境。软件及软件开发环境包括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Unix,网络通信协议软件(TCP/IP、HTTP和开发工具等)。

目前电子商务活动的缺点还是存在的,如目录不足、在线支付工具不足和信息安全不足等,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层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减少这些缺陷。它为电子商务活动定的商务应用软件如网络零售业、制造业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软件平台支持。它的内容包括安全、支付、认证、目标服务、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等。

(三)“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将应用层升级为独立的,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最高层

电子商务应用是企业利用电子手段开展商务活动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新模型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层被视为独立于四大基础设施层和两大必备的外部支撑条件以外的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的最高层次。

四大基础设施层中,网络基础层为信息的传递提供通道;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宣传层为如何传递信息和传递何种信息提供具体的做法;消息/信息与传播层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具体的交流方式,即信息传播格式的界定;业务服务层则提供电子商务各环节中所涉及的各项通用性的服务内容。两大外部必备的支柱分别提供技术标准定义的用户接口、传输协议和信息标准的技术细节,以及电子商务贸易中所涉及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约束人们行为的条款。四个层次依次代表电子商务顺利实施的各级技术及应用层面,而两大必备的外部支撑条件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应用的坚实基础。这几个方面因素组合起来共同构筑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共同构成电子商务应用的运行环境平台,为全面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开展电子商务的各类应用活动。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多年电子商务教学积累以及对电子商务多年的探究学习,根据电子商务活动的本身的结构,在参考多方面专业文献资料、书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框架结构新模型”。希望该模型理论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的整体化理解和掌握,也希望同行专家、同仁给予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费名瑜.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7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热点集中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伦理、法律和安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致力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来看,基本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也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目前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

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三、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和谐理论与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也未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等。

四、结语

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①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②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没有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8

[作者简介]林吉峰(1991—),男,汉族,四川人,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1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易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商务浪潮席卷世界,加强了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约束,节约了交易成本等。另外,会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特定的商业环境有密切联系。会计理论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1.1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也称ElectronicCommerce或ElectronicBusi-ness。世界贸易组织在《电子商务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一书中认为,电子商务通过电子通信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国际商会于1997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WorldBusinessAgendaforElectronicCommerce)上将电子商务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Database)、电子广告牌(BBS))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码(Bar-code))等。

1.2电子商务的特征

(1)实时性。电子商务所依赖的信息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网上的交易信息以及会计信息都可以实时地更新。商品和服务可以实现不间断的流动和供给,交易双方不受时间限制。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源源不断。

(2)无纸化。从购销合同到销售发票和运输单据再到货款结算,电子商务全过程都必须实现无纸化操作。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也使得会计记录的无纸化,这对传统的会计记录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3)电子化。由于计算机所处理以及传输的都是代表特定信息的电磁信号,于是以因特网为载体,计算机处理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各方的交易记录,使用的货币甚至商品本身都是电子化的。

(4)低成本性。电子商务不需要店面以及专门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库存压力,这是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务的优势之一。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性对交易各方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不论在电子商务实践中有多少模式,无一不体现了低成本的特性。

2电子商务与会计环境

会计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会计环境,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技术等。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会计理论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之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会计理论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而对传统会计理论构成了挑战。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导致了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而改变着会计环境。电子商务与会计环境互动关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与商务环境

第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生业务,例如网站建设、域名购置、数字化产品的产生等。这与传统商务环境截然不同。第二,企业内部的购销活动,支付手段,管理手段逐渐信息化和电子化。这些电子化的金融活动使得传统的会计确认出现一些问题,如电子货币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第三,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信息和人力资本重要性不断加强,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2.2电子商务与法律环境

第一,电子商务交易各方身份认证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交易身份认证程序和方法;第二,确定电子商务合同的规则与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条件的合法性程序;确认支持数字凭证与数字签名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规定,以及其他认证合法性的规定;第三,要明确电子支付命令签发与接收程序规范和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的规定,又称电子支付管理。

2.3电子商务与市场环境

传统企业面对的是简单、狭小的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的市场大幅扩张。互联网上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顾客。顾客需求也从传统的单一性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来达到增值效应。

2.4电子商务与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剧了本已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下和线上的双层次的竞争状态。与此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企业通过B2B等方式实现网络合作共赢。在互联网上的合作中,合作企业可以借此实现资源整合、业务互补最终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一合作模式直接导致了虚拟企业的诞生。

2.5电子商务与技术环境

第一,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活动过程全都可以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实现了无纸化运作。无纸化的管理是技术环境的重要升级。第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凭证也实行无纸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第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各方都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作为交易载体,具有电子化、无纸化与数字化的优势。

3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3.1电子商务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有关会计目标的研究早已有之。佩顿、利特尔顿等在其专著中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一般认为,会计目标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其本身也作为一种信息获取的渠道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例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做出决策。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和便捷。电子商务的出现支持并促进了决策有用观的发展。事实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互相排斥,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也是在于做出是否继续和终止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

3.2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虚拟企业对传统的会计主体理论构成了挑战。虚拟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在完成既定的目标后即宣告解体,因此与传统的会计主体理论有冲突,甚至有人们认为不应该将其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对待。笔者认为事实上虚拟企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现金流和运营管理机构的组织,本质上和传统的会计主体并无根本区别。因此建议仍将虚拟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虚拟企业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虚拟企业的明显特征就是存续时间短。这与传统的会计假设相矛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无限经营下去,这也产生了会计分期报告的需要。而虚拟企业的特征是存续时间短,这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进而也没有会计分期的必要。

3.3电子商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第一,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相关信息。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相关性。第二,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采用的计量模式更加丰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的采用可能减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三,电子商务影响重要性。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一些其他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但未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资源(如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电子数据产品等等)将被纳入会计管理。第四,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及时性。第五,电子商务带来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第六,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新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透明度有助于增强信息使用者对于真实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了解和判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以用下图表示:

3.4电子商务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数据产品也异军突起。围绕电子数据产品的会计确认问题,会计界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电子数据产品是数字化的音乐、软件、书籍、杂志等。电子数据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对传统的会计确认理论构成了挑战。由于销售模式较常规的商品销售模式有较大差异(如确认时间、确认条件),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与成本难以进行配比。即使对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进行确认,也存在着具体分类的问题。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应当确认为一般收入还是使用费收入也存在较大争议。

3.5电子商务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葛家澍教授指出,“随着会计电算化以及商务活动网络化的普及,计算机系统可以及时和有效地搜集和处理大量的市场价格资料一并处理以及计算不同的预期交易模式和计量结果,信息处理成本相对低廉,计算相对准确,从而为应用非传统计量模式提供了操作可行性”。庄明来教授也认为计量技术作为会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是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打破货币计量之框框,变仅有的货币计量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3.6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语言从最早的电子文本发展到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延伸性标记语言XML,再到现今流行的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体现出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深远影响。早在2005年4月,上证所就以单位会员的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为国内第一家加入该组织的会员。特别地,XBRL现今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业报告语言。XBRL降低了用户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难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4结论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理论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如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指出的:“会计主要是适应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电子商务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笔者对于相关问题的论述不免陈旧,这也要求研究者持续地关注电子商务和会计理论的动态发展,深入思考两者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坚争.杨立钒,张建新.电子商务统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9

[DOI]10.13939/ki.zgsc.2016.02.118

1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易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商务浪潮席卷世界,加强了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约束,节约了交易成本等。另外,会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特定的商业环境有密切联系。会计理论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1.1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也称Electronic Commerce或Electronic Business。世界贸易组织在《电子商务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一书中认为,电子商务通过电子通信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国际商会于1997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 Commerce)上将电子商务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Database)、电子广告牌(BBS))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码(Bar-code))等。

1.2电子商务的特征

(1)实时性。电子商务所依赖的信息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网上的交易信息以及会计信息都可以实时地更新。商品和服务可以实现不间断的流动和供给,交易双方不受时间限制。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源源不断。

(2)无纸化。从购销合同到销售发票和运输单据再到货款结算,电子商务全过程都必须实现无纸化操作。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也使得会计记录的无纸化,这对传统的会计记录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3)电子化。由于计算机所处理以及传输的都是代表特定信息的电磁信号,于是以因特网为载体,计算机处理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各方的交易记录,使用的货币甚至商品本身都是电子化的。

(4)低成本性。电子商务不需要店面以及专门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库存压力,这是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务的优势之一。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性对交易各方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不论在电子商务实践中有多少模式,无一不体现了低成本的特性。

2电子商务与会计环境

会计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会计环境,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技术等。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会计理论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之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会计理论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而对传统会计理论构成了挑战。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导致了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而改变着会计环境。电子商务与会计环境互动关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与商务环境

第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生业务,例如网站建设、域名购置、数字化产品的产生等。这与传统商务环境截然不同。第二,企业内部的购销活动,支付手段,管理手段逐渐信息化和电子化。这些电子化的金融活动使得传统的会计确认出现一些问题,如电子货币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第三,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信息和人力资本重要性不断加强,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2.2电子商务与法律环境

第一,电子商务交易各方身份认证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交易身份认证程序和方法;第二,确定电子商务合同的规则与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条件的合法性程序;确认支持数字凭证与数字签名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规定,以及其他认证合法性的规定;第三,要明确电子支付命令签发与接收程序规范和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的规定,又称电子支付管理。

2.3电子商务与市场环境

传统企业面对的是简单、狭小的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的市场大幅扩张。互联网上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顾客。顾客需求也从传统的单一性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来达到增值效应。

2.4电子商务与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的出现加剧了本已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下和线上的双层次的竞争状态。与此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企业通过B2B等方式实现网络合作共赢。在互联网上的合作中,合作企业可以借此实现资源整合、业务互补最终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一合作模式直接导致了虚拟企业的诞生。

2.5电子商务与技术环境

第一,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活动过程全都可以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实现了无纸化运作。无纸化的管理是技术环境的重要升级。第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凭证也实行无纸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第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各方都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作为交易载体,具有电子化、无纸化与数字化的优势。

3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3.1电子商务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有关会计目标的研究早已有之。佩顿、利特尔顿等在其专著中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一般认为,会计目标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其本身也作为一种信息获取的渠道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例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做出决策。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和便捷。电子商务的出现支持并促进了决策有用观的发展。事实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互相排斥,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也是在于做出是否继续和终止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

3.2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虚拟企业对传统的会计主体理论构成了挑战。虚拟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在完成既定的目标后即宣告解体,因此与传统的会计主体理论有冲突,甚至有人们认为不应该将其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对待。笔者认为事实上虚拟企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现金流和运营管理机构的组织,本质上和传统的会计主体并无根本区别。因此建议仍将虚拟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虚拟企业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虚拟企业的明显特征就是存续时间短。这与传统的会计假设相矛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无限经营下去,这也产生了会计分期报告的需要。而虚拟企业的特征是存续时间短,这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进而也没有会计分期的必要。

3.3电子商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第一,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相关信息。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相关性。第二,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采用的计量模式更加丰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的采用可能减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三,电子商务影响重要性。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一些其他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但未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资源(如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电子数据产品等等)将被纳入会计管理。第四,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及时性。第五,电子商务带来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第六,电子商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新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透明度有助于增强信息使用者对于真实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了解和判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以用下图表示: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4电子商务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数据产品也异军突起。围绕电子数据产品的会计确认问题,会计界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电子数据产品是数字化的音乐、软件、书籍、杂志等。电子数据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对传统的会计确认理论构成了挑战。由于销售模式较常规的商品销售模式有较大差异(如确认时间、确认条件),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与成本难以进行配比。即使对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进行确认,也存在着具体分类的问题。电子数据产品的收入应当确认为一般收入还是使用费收入也存在较大争议。

3.5电子商务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葛家澍教授指出,“随着会计电算化以及商务活动网络化的普及,计算机系统可以及时和有效地搜集和处理大量的市场价格资料一并处理以及计算不同的预期交易模式和计量结果,信息处理成本相对低廉,计算相对准确,从而为应用非传统计量模式提供了操作可行性”。庄明来教授也认为计量技术作为会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是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打破货币计量之框框,变仅有的货币计量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3.6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语言从最早的电子文本发展到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延伸性标记语言XML,再到现今流行的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体现出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深远影响。早在2005年4月,上证所就以单位会员的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为国内第一家加入该组织的会员。特别地,XBRL现今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业报告语言。XBRL降低了用户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难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4结论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理论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如查特菲尔德在 《会计思想史》 中指出的:“会计主要是适应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电子商务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笔者对于相关问题的论述不免陈旧,这也要求研究者持续地关注电子商务和会计理论的动态发展,深入思考两者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大一电子商务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以学科知识传授为基础,理论脱离实际是传统教学突出的特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求。以至于在各个高校中,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站在教育发展的客观角度,建立全新的电子商务教育模式,培养出经济信息时代下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很显然,从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教育模式予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数据概述

简单来说,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能运用传统数据软件工具进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概念最早是由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的。它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前沿技术,可以分为多个不同领域。比如,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对于大数据来说,它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一是:具有巨大的数据量,数据的类型丰富多彩。二是:大数据具有实时快速的特点。比如,在网络格局中,每秒有五百万笔交易进行,每天将会有五亿个童话记录产生。三是:大数据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比如,在大数据中,只有那些准确而真实的数据才能使数据管控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二、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经济时代下,想要使高校电子商务教学能够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需要先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很显然,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呈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一些予以了相关的探讨。

第一、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的内容落后,单一化。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合当下学生能力的教材,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二是:电子商务课程内容的设置脱离了实践运行轨道。在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换句话说,在课程设置方面,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所占比例不协调。三是: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不符合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宗旨。高校没有以当下人才市场为导向,而是以教学大纲为准,严重违背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第二、教师不具备综合素质。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校没有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这些教师只是懂得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他们并不具备专业技能,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种状况下,电子商务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已有的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在高校中,传统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中心,没有对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操作等方面引起重视,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融合。

三、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教育模式的完善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电子商务教育模式已迎来一场全新的革命。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完善教育模式已是各个高校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作者以大数据时代为媒介,对电子商务教育模式改革策略中的一些予以了分析。

1.师资培养

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方面,师资是教育模式得以完善的重要前提条件。第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聘请方面。高校需要以企业为纽带,从中高新聘请一些专业的电子商务人员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电子商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的讲座,邀请一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者讲学。第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需要定期对电子商务教师进行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需要制定一些合理的激励措施,不断鼓励教师参加不同专业教学会议,具有技术性质的学术会议,把其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电子商务教学中,完善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专业技能。

2.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

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方面,需要引入产学研模式。对于产学研模式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教育模式,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以产学研模式为基础,各个高校需要和知名企业强强联手,增加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学校和企业办学的模式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以实际工作岗位为纽带,以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成为新时代下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3.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是:关于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子商务教学需要以案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需要以多媒体为导向,以互联网为基点,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理念、新思维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加思维”的方式,对电子商务课程予以合理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已有的教学方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教师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收集各类信息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课堂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自主进行学习。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钉子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教育模式的完善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可以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电子商务教育模式的完善是对时展规律的顺应,能够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前行,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童婧."互联网+"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5,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