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科技产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8 18:11:21

高科技产业论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1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研究与开发,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模仿创新。原始创新是指通过完全自主的研究与开发,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已有的技术的集成(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模仿创新是指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创造出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实现。

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更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形式,适宜于具有不同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创新主体。一般地说,与技术基础与目标技术的差距愈大,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愈大,所需要投入资金愈大,而获得引进技术相对容易(因技术输出阻力小),进而实现模仿创新的可能性愈大,资金投入量也较小。因此,对科技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必须对其所辖地区总体技术水平有一个准确把握,明确创新激励导向,以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具体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合理选择技术创新策略。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必须符合企业实际。技术创新通常有率先型策略、追随型策略、吸纳型策略、合作型策略、创新孵化型策略、能力移植型策略、产业协作型策略等。以上不同类型的策略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模仿创新三种自主创新类型的适用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重视技术扩散的效用。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企业的技术进步绝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的关联就是技术扩散。社会总体技术进步必须依靠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技术的传播过程,是创新技术采用者通过各种途径从扩散源处获得创新技术,同时获得技术能量补充,然后通过消化吸收进而再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创新技术的采用都会获得技术进步,技术扩散面愈广,社会总体技术进步程度愈高。因此,技术扩散必定促使社会总体技术进步。

二、加强对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税收政策是指税收国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目的,通过制定倾斜性的税收政策法规来豁免或减少经济行为或经济结果的税收负担措施。

当前,世界呈多极化发展的新格局,世界各国都不断谋求在高技术、尤其在高端产业方面的领先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这些国家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运用税收经济杠杆调整产业,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谋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各国共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十一五”以及更长时间内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刚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至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到运用税收政策激励自主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税收政策功能作用深刻的认识,预示着税收政策将在更多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运用税收政策促进自主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科学地设计政策措施、实施范围和实施步骤,使政策切实可行,并落到实处。

三、我国运用税收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自主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对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特别是外资和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纵观整体税制结构和我国自主创新税收政策,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制订的立法层次不高

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在各种税的税法、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中的规定都不是很多,且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更多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依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以通知、规定等形式下达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况且,这种通知、规定由于不能广泛、有效的进行宣传,而有些税收政策的条款规定过于简单,弹性甚大,给税收政策的操作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用的发挥。

(二)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方式欠科学

1.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单一。目前,我国激励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主要是采用税收直接减免,优惠方式单一。税收直接减免固然有操作简便,易为纳税双方把握等优点,但它属于短期行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缺乏有效持续的激励。况且,税收直接减免作为一种投资后的鼓励,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效用不显著,且容易引发税收流失。

2.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偏小,且有失公平。尤其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例如,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对盈利的工业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发生数增长达到10%(含)以上,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在税前扣除外,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税所得额。我们认为,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必要的,也符合多数国家的做法。然而,这种优惠只限于盈利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大大缩小了优惠范围,对于非盈利企业或盈利但研究开发费用的增长未比上年超过10%的企业,显然是有失公平,容易引发人们误解为税收歧视,并可能会导致其陷入“亏损─不能得到税收优惠─缺乏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亏损加剧”的恶性循环。

3.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对象针对性不强。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是以企业为主而不是以具体的项目为对象。这种税收优惠规定使得一些企业的非技术性收入也享受了税收优惠待遇,造成税收优惠泛滥,而且使得一些经济主体的有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或行为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造成税收优惠政策缺位,最终降低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三)现行增值税制中的税额抵扣不彻底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高新技术产业比一般加工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其无形资产和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占高新技术产品成本的绝大部份,但这些投入,以及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能抵扣,这就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负担偏重。显然,这种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适时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妨碍企业技术装备进步。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重复征税。况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时,不能实行彻底退税,从而削弱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挫伤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四)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功能缺陷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都实行33%的比例税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税率3%),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收优惠条款多,实际执行差异甚大,造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负不尽公平合理。例如,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对新办内资高科技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只能二年内减免企业所得税。事实上,许多高科技企业是难以享受到这项税收优惠。因为高科技项目从研究开发、批量生产,到开辟市场,其周期一般较长,大多要超过二年。另一方面,我国执行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功能缺陷。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区内企业和区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尽相同,其弊病越来越为明显。在区内有些企业,并不是高新技术企业但也能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而某些区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却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五)需要税收政策扶持的领域存在着政策真空

1.税收政策设计没有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然而,在税收政策设计上却忽略了其风险性。事实上,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开发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等,而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只是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予以一定的税收减免,对企业用于科研开发的投资以及开发过程中可能的失败,在税收政策上没有给予更多的考虑。

2.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缺位,高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我国的投资规模是有所减缓,但总量还是在不断的加大。相对来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明显不足,自我发展资金积累能力低,在技术密集程度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OECD成员因高技术产业研发投资强度超过20%,而2001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仅为5.1%,各个领域均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2002年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投入研发资金约为137亿元(16.5亿美元),不及一家跨国公司。

四、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在国家刚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年至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到运用税收政策激励自主创新。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税收政策功能作用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预示着税收政策将在更多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运用税收政策促进自主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科学地设计政策措施,实施范围和实施步骤,使政策切实可行,并落在实处。

(一)加快税收法制建设

我国现行的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通过对一些税收法规的某些条款进行修订、补充形成的,散见于各类税收单行法规或税收文件之中,且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长期稳定性。为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国家应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法》,从总体上考虑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财税政策,制定专门的《财政激励自主创新政策法规》、《税收激励自主创新政策法规》。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和判定予以鼓励的自主创新及产业标准;明确财税优惠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受益对象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方式;加强对自主创新税收优惠的管理与分析评估。

(二)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对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即不应按所有制性质,也不应按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确定优惠标准。即不论内外资企业,也不论企业是否有盈利,对符合自主创新企业条件的研究与开发,在初始年度都实行据实税前列支。

2.加大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税收优惠。为了激励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可以考虑按近几年来的平均数计算增长基数,从激励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的目的出发,只要近5年的平均投入比为每年增长10%以上,均可按150%的比例扣除,当年不能全部扣除的余额结转下年抵扣,办法可参照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的做法。

3.实行加速折旧办法。明确规定用于自主创新活动的新设备、新工具可以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办法;还可考虑对技术先进的环保设备、国产软件的购置和风险资本的投资实行“期初扣除”的折旧方式,允许在投资当年能扣除50%-100%,以利于提高投资回收速度,促进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形式。

4.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体系。为了与世贸组织规划相适应,需注意实现税收优惠范围内特定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从支持产品向支持竞争前技术研究转变,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重,改变过去以区域为标准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范围的做法。

(三)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增值税转型

我国已在东北地区试行增值税转型并取得一定成就与经验,可以考虑在高新技术产业试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即在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中,可对购进固定资产支出额进行抵扣,也可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研究投入巨大而原材料消耗少的行业特点,同时允许抵扣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和技术设备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金,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加入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企业研制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创汇且对本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产品,其缴纳的增值税可依据不同情况给予一定“先征后退”的照顾。

(四)建立规避投资风险的税收政策体系

高风险是制约企业扩大自主创新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应在税收法规中制订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并允许费用列支。即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规定科技开发准备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2.制订有关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对其实行较低的所得税税率;对法人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利润减半征收所得税,对居民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将资金投入高新技术获得的利润若再用于高新技术投资的,不论其经济性质和所有制形式,都退还其用于投资部分利润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

(五)健全税收优惠体制

众所周知,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说到底也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因此,税收政策应推动包括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教育的发展,制定鼓励民间办学、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对社会各界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许不受最高捐赠限额的限制。提高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鼓励企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的税收政策。同时,税收优惠政策适度向个人倾斜,进一步修订个人所得税政策。在基础扣除方面,充分考虑现代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因素,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等,鼓励个人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多种途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六)依靠关税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运用进出口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逐步从对进口整机设备的优惠,转变到对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产品、装备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优惠上来;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国内制造业的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研究提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逐步缩小内外资企业在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差距,利用进口税收政策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环境保护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领域中去;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对国家鼓励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投资;鼓励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并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2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对于控制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有着显著效果。

1搭架绑蔓

番茄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可选用长1.6~1.8m、食指粗的竹竿或树条,在离植株8~10cm的沟侧插牢,并联结成高“人”字架。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分次用布条或塑料绳绑蔓,以确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长。

2整枝打芽

整枝打芽是人工调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秋季番茄一般采取双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壮的1个侧芽,形成结果侧枝,其他叶芽全部摘除。可视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打顶。侧芽约3.3cm长时应及时摘除,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雨天不宜摘芽,以防感染病害。

3施肥灌水

番茄是喜肥作物,按生产75t/hm2果实所需的氮、磷、钾计算,基肥应施入以厩肥为主的有机肥45t/hm2以上、三元复合肥375~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300kg/hm2。施肥方法可采用行间深施或穴施。有机肥施入量大时,可在厢面中间开深、宽各13~17cm的沟,撒入化肥后,再填入有机肥,盖土耙平;有机肥少而精的情况下,宜采用穴施,即按1厢2行、穴距0.4m的规格,用铁锄挖成13~17cm深的施肥穴,先撒入化肥,再施入有机肥,定植时将有机肥与土壤适当拌和后,秧苗定植于穴旁。番茄追肥以猪粪尿、复合肥、尿素等速效肥为好。追肥应视天气、苗情合理进行,干旱天气应稀肥勤施,雨后或灌水前可适当增施。还要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坐果前轻施促苗肥,尤其要控制氮肥,膨果期和采收期应定期追肥。第1台果实核桃大时需浇水追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要及时进行插架绑蔓、培土等工作。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是补充植株营养的经济有效措施,可结合喷洒杀菌剂,定期喷施绿旺一号或三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遇连续干旱天气时,应及时灌水防旱,灌水宜采取小水流沟浸灌的方式,切不可大水漫过厢面,晴热天应在夜间灌水,以免根部受害。灌水后要注意放风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4控温管理

在西红柿花期,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5~30℃,夜间20~15℃,低于15℃或高于35℃,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因此,如果温度过高,白天就应遮阳或加大通风。温度过低,晚上应加膜覆盖。适宜的昼夜温差是12~20℃。

5保花保果

开花坐果前以控水蹲苗为主,大棚日夜大通风,下雨天需关棚。秋季番茄开花期,多处于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不利于授粉受精,影响坐果。大多数品种均要求在开花的当日,喷涂0.020%~0.025%的复合防落素进行保花保果,喷涂时不要溅滴到叶面上。

6防治裂果

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现象。出现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调,与品种也有较大关系。预防番茄裂果的措施:一是选择抗裂、枝叶繁茂、果皮较厚且较韧的品种。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或厢面稻草覆盖栽培,维持较为稳定的土壤湿度,防止忽干忽湿。三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适度整枝摘心,保证植株枝叶繁茂,加强植株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防止强光直射果实。五是大雨前及时采收番茄。六是在果实膨大期,用0.30%~0.40%的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对防止番茄裂果有较好的效果。

7病虫害防治

7.1早疫病

发病后叶面具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水渍状。茎和叶柄、果实等发病后也有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2叶霉病

果实发病时蒂部周围有凹陷较硬的黑色病斑,叶片有不规则黄色病斑,潮湿时产生褐色霉层,使叶片枯黄、卷曲,然后脱落。设施栽培发病较重。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3灰霉病

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效果很好。也可对果实喷雾,但应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还可用50%多克粉尘剂,喷粉15kg/hm2。

7.4病毒病

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2~3次。

7.5晚疫病

受害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从叶尖叶缘开始,潮湿时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暗色转暗褐色,水渍状或云纹状,稍凹陷,病果坚硬。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也可用粉尘法防治,即用丰收10型喷粉器喷5%百菌清复合粉剂,每次喷15kg/hm2,傍晚喷施。

7.6脐腐病

危害番茄果实。发病时可根外喷施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等,每10d喷1次,连喷2~3次。

7.7斑枯病

叶片发病时呈水渍状,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稍凹陷,如鱼目状,后散生黑色小点,易穿孔。叶柄、茎和果实都可散生小黑点。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8青枯病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3

(二)营造“创新环境”是保障

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已深入到美国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方方面面。一是重视创新的关键基础建设,包括教育、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二是重视为创新的主体———私有部门创造良好环境;三是重视公共投资在关键领域的推动作用。创新驱动的重点也从过去侧重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向兼顾理念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过渡。整个社会对创新发展采取了支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创业失败者不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歧视和嘲笑,更多地是得到各方的鼓励:“没关系,让我们重新再来”。“创业美国(Startup America)”是政府在全国庆祝、激励和促进高增长的创业活动的持久活动,努力把全国最具创新性的企业家、企业、大学、基金会和其他领导者们汇聚成一个联盟,并激励和授权越来越多的不同的社区和个人去建立成功的美国企业。为此而实施了“启动美国伙伴关系”计划,主要是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使科研成果能尽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从而增加新公司成功的机会。国会通过了简化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的议案,出台了对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奥巴马在2010年9月签署的《小企业就业法案》,提供了一份额外的、超过140亿美元的经由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贷款支持,还为经由财政部(投放)的小企业贷款提供了超过3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为小企业减免120亿美元税款,以帮助这些企业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在这种强力的有效刺激下,新公司占了美国大部分净就业增长,而且小公司雇佣了30%高科技工人。与此同时,美国各级政府进行大量投资以促进汇聚了工业、大学和政府资源的区域创新集群。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区域集群计划”、美国农业部的“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伙伴计划”以及美国能源部的“节能建筑系统创新集群”都致力于推动主要技术领域的区域创新引擎。位于加州的硅谷就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大公司,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10000家以上,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使硅谷以不到全国1%人口生产出占美国总量5%的GDP。据统计,在硅谷每天都有上百家企业宣告破产关闭,但同时又有上百家新的企业注册诞生,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淘汰循环中,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经验不断增多,优秀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脱颖而出,每5年涌现一个新产业、产生一个新500强。而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监管和市场的响应也对创新中的风险防范和化解逐渐形成了制度化、系统化的模式和措施。启示: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和借鉴,应尽快在四川建立健全从政府到社会宽容失败、分担风险、鼓励创新的氛围和机制。四川科研院所众多,又有很多军工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巨大,应在如何营造环境、搭建桥梁和扶持政策方面下大力气,让科技研发与市场转化密切相联,及时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同时,还要加大对私营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使更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三)夯实“人才支撑”是关键

当前,人力资本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驱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作为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能够迅速崛起,并持续领跑全球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与其备受世界各国效仿的人才战略、包容并蓄的精英移民文化密切相关。美国特别注重对全球高级人才的招募和使用,采取各种手段,包括发放签证甚至给予国籍、股权激励,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世界各地高新技术人才到美国生活和发展,使美国成为全世界顶尖人才最为集中的国家,重大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源源不断从美国产出。2014年5月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总统行政令,推出移民政策新规,希望以此敦促美国国会众议院尽早通过移民法案,让其他国家的专业人士更便于在美国就业并永久居留。美国政府还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专利、资金等劳动要素作为投资和取酬的方式吸引人才,从而快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硅谷是世界的高科技产业中心,也是美国吸引外国高科技人才的中心,集结着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硅谷由外国移民参与创办的公司竟占全部高科技公司的52.4%,典型的代表是谷歌和雅虎。微软公司就专门设有人才招聘机构,每年到一些世界知名大学招聘优秀的、富有创造能力的天才。比尔•盖茨每次来中国都要到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学校与学生座谈,物色选拔人才。启示:推进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支撑,要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要摒弃盆地意识,立足四川、放眼世界,不拘一格地培养、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技术,不断提升四川人力资本水平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度。

(四)建立“共享经济”是趋势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以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特别是新能源技术)为依托和特征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各国发展的重要选择,人类将以前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协同发展中分享经济生活成果。近些年美国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均是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为前提。奥巴马总统坚决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保护用户及创新的互联网环境。为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采取行动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从而使用户和创新者可以根据本身的条件去竞争。当前,美国正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国已经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00多个科技合作协议,合作攻关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目前,美国的很多部门和地区都在探索和实践共享经济的新思路、新模式。如美国阿冈国家实验室,每年都由美国能源部投入大量资金维持其运行,尖端一流的设施设备如高性能计算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等向全球的科学家和企业免费开放,促进了大量一流的创新成果和公共产品在这里产生。在芝加哥的1871科技创新孵化园,每天都有超过300个创新团队在那里学习和工作,他们分享创意、激发灵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创新创业和分享智慧的热潮扑面而来,创新成果和创业成功的案例不断涌现。创建于1984年的美国思科公司目前是全球移动通信业行业的龙头,它以IOE(Internet ofEverything,万物互联)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目标,通过其“共享经济”的理念和领先的技术和设备,为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搭建无缝、高度安全、可从任何地点、采用任何设备接入任何资源的公共信息平台,革命性地改变了智能城市建设、远程医疗和咨询、现代制造业以及物流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系统整合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单个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更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需求,也更有利于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启示: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一定要有联接和共享的思维和意识,通过搭创建公共创新平台,强力整合现有产品、技术和资源,通过系统的创新和升级来突破局部技术落后以及单个产品缺陷的短板,促成合作、形成共享、实现多赢。我们必须主动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充分利用新一代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善于挖掘和把握其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商机,加快建立和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世界,分享成果,共享收益。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62-02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发展到由传统的资源消耗、投资拉动和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和内生增长模式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引擎,在其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把一切可能的技术成果都尽快地体现其中,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由于文化产业的内涵过于广泛,目前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并没有彻底的系统表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

1.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胡惠林的《文化产业学》[1],归纳了文化产业运动的特殊规律,其中提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前导规律”,认为生产技术与传播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解学芳在《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2]中指出文化产业演化周期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循环发展。尤芬、胡惠林的《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3]比较具体地分析了熊彼特等人提出的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的关系,认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4]中提到科技创新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科技业发展的原动力。”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5]中则进一步深化,涉及到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认为科技创新有利于加速新兴文化内容的兴起与发展。科技创新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

2.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洪霁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一文中指出,加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建设要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6]。王志刚在《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文中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应当积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研究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用高科技成果来提升传统的文化产业;二是推动文化内容和科学技术的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业态。中央相关的文件里,也就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2009 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3.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方式研究。方卿在《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到,文化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通过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通过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8]。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道,“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战略研究,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文化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优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及保障措施。”常莉在《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9]中提道,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究;提高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化含量;促使文化产业增长与技术创新周期的融合,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战略。

4.关于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的研究。国内相关理论经过了不断的变迁与创新,产生了一部分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历来十分注重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的研究和决策,同志在《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10]中宣布:“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科技大会的开幕式讲话中定义了“自主创新”,并对“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进行了描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从科技创新中政府职能角度分析,郑传锋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11]中从政府的职能作用角度考察科技创新,并对中国科技创新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12]一文中,刘江翔提出,政府应是科技创新的“掌舵者”、“助推者”“护航者”,“市场”的“补位者”。从基于科技创新的政府行为对策探讨的角度,刘兴远认为科技创新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要从政府角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在政策扶持、宏观环境、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金融支持、风险投资机制、人才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章新华指出科技创新政策对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外在的集约性作用、内在的倍加性和关键性作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政策推动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效率低下和制度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后,有更多的学者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

5.关于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企业战略资源来发展文化科技。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但是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概括来看主要有:对于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政府政策研究多是从具体的角度出发,从区域或行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宏观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国外经验与当前中国的国情结合不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把握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解学芳.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尤芬,胡惠林.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4] 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17-21.

[5] 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艺术科技,2009,(4):33-35.

[6] 洪霁.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3-01-01(007).

[7]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54-56.

[8] 方卿.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出版科学,2012,(4):9-12.

[9] 常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4):25-28.

[10] 主席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J].中国青年科技,2000,(7):5-7.

[11] 郑传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师,2003,(5):12-13.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5

甘肃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铸就了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文化成果,但文化的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1万亿元,文化产业占GDP总量的2.75%,而我省刚刚达到52亿元,仅占GDP总量的1.26%。为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甘肃省决定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突破甘肃文化产业结构性问题,支撑文化产业升级与创新。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6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7

构建科技“思想库”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共享、开发和运用,是企业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长炼科协从2006年开始,利用企业局域网,创建知识管理系统。2010年初,长炼科协进一步升级完善了该系统,在“知识库”上新建了“论坛精华库”,新增了“专家黄页”、“个性化主页”,收纳了长炼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建立了“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等,逐步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

长炼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讨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论坛组织开展各类技术讨论418项,提出建议近100条,其中35条经专家讨论评审认为具有可行性,12项已经采用并实施完成。长炼科协还设立奖励制度,以评选“论坛之星”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截至到目前,“长炼知识论坛”已有论坛学组24个,论坛版块9个,论坛会员2891人,累计主题24632个,累计参与59813人次。知识论坛已成为长炼科技人员共享资源、交流学习、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智囊。

搭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平台,是长炼科协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是发挥科技论坛的主阵地作用。“长炼科技论坛”首创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论坛创造性地与“院士专家企业行”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求,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现场诊断、作适用性的前沿学术报告,为长岭地区的技术进步献计献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参加论坛活动,收集论文近1100多篇,其中经专家评审,具有重大价值122篇。二是组织专业学组开展技术学术交流。与中科院开展了环氧丙烷项目研讨,与美国S-zorb技术创始人进行S-zorb装置优质高效平稳开工的探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协同企业有关部门,支持各学组组织、参加一系列内外技术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每年达200多场次。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论文交流。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将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行交流。仅2011年就组织撰写论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交流中获奖。四是通过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长期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洛阳工程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工程设计、工业应用开发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讲、比”激发活力

长炼科协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科技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执行的《“讲、比”活动实施办法》、《“讲、比”活动组织及奖励办法》,使得“讲”有依据,“比”有标准,“创”有收获。截至目前,长炼科协“讲、比”活动已连续举办24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讲、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长炼科协以“讲、比”为平台,特别针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项目申报,推动技术攻关。如2011年,“讲、比”滚动立项418项,内容涵盖了生产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内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和“RSH液相循环加氢”,就是通过“讲、比”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炼科协的“讲、比”活动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业生产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活动中锻炼了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全国科技标兵刘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胡先念、沈刚,岳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罗世贤、朱铁光、龙伟灿、刘郁东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激励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的精神动力。三是对企业节能创效作出贡献。近两年来,通过“讲、比”活动,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7000余条,“金点子”10多个。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讲、比”活动的比例达95%以上,累计创效10多亿元。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4.031

Analysis of Output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Papers of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ZHANG Yu-wei, WANG Xiao-rong, JIA Bao-hong, SONG Bi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has statistical analyzed the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b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AS) between 2003―2013,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disciplines of TAAS has been analyzed through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the cited frequency, H index, the distribution of cited countries,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etc.

Key words: TAAS; Web of Science; SCIE; paper output; cited frequency; 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农科院)成立于1979年,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具有较强实力和地方特色的社会公益类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历经几代农科人的艰苦创业,天津市农科院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已成为天津农业科技战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为天津乃至全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0年来,天津农科院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全院协同创新,打造了一支由院士、国家和市级专家、高中级研究员为主体的500余人规模的科技创新队伍,各研究机构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目前,已经建成了14个研究机构,分别为: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简称黄瓜所)、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简称蔬菜所)、天津市农作物(水稻)研究所(简称作物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简称畜牧所)、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简称林果所)、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简称植保所)、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简称园艺所)、天津市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简称资环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简称保鲜中心)、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简称区划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简称生物中心)、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简称质标所)、天津市设施农业研究所(简称设施所)等。

科研论文是体现科研单位工作成效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单位、一个学科和一名科技人员产出科研论文是体现该部门、领域或该人的科研活力的重要参考。Web of Science是一个基于Web而构建的动态的数字研究环境,兼具知识的检索、提取、分析、评价、管理与发表等多项功能。在内容上,Web of Science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为核心,有效地整合了学术期刊等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将Web of Science的信息产品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在我国,Web of Science的信息产品,尤其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简称SCIE)收录及引用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成为评价学术单位科研成效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天津农科院科研水平不断进步、重视国际间合作,陆续有优秀论文被SCIE收录。分析天津农科院科研论文的SCIE收录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客观地评价该单位的科研现状和水平。

1 数据收集

通过Web of Science的SCIE数据库,于2014年11月对天津农科院各研究所2003―2013年被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利用数据库的检索、分析功能结合手工统计,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农科院论文发文量及变化趋势

2003―2013年,天津农科院共有76篇论文被SCI收入,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为33篇,如图1所示。11年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总体呈波动上涨趋势,其中2003―2005年无,2010年以后增长较快。

2003―2013年,天津农科院各研究所发文量中,如图2所示,保鲜中心发文量最多。保鲜中心、植保所、畜牧所发文量大于5篇,蔬菜所、黄瓜所、作物所、生物中心、林果所发文量小于5篇。质标所、园艺所、资环所、信息所、区划所、设施所无。

2.2 天津农科院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为反映天津农科院的发文质量,分别统计了2003―2013年天津农科院各研究所的SCI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以后简写为TC)、篇均被引量、TC≥20、10≤TC<20、1≤TC<9、TC=0的占比,以及潜在被引指数和H指数,从而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

表1显示,2003―2013年天津农科院SCI发表的论文总被引量为175,篇均被引量为5.30,潜在被引指数为-3.03,H指数为7。被引频次1≤TC<9的论文最多,占到了发文总量的60.61%。其次是TC=0的论文,占发文总量的24.24%。TC≥20、10≤TC<20的论文分别只占6.06%和9.09%。

农科院各研究所中,保鲜中心的总被引量和篇均被引频次均为最高,分别达到了87次和10.88次。总被引量排名前4的从高到低依次为保鲜中心、植保所、作物所、蔬菜所。篇均被引量排名前4的从高到低依次为保鲜中心、作物所、植保所、蔬菜所。

潜在被引指数统计的为各单位零引用发文占比与最近一年(2013年)发文量占比例之间的差,差值越小,被关注度越高。各研究所的潜在被引指数,黄瓜所最低为-66.67,畜牧所最高为33.33。发文被国内外同行关注程度排名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所、作物所、植保所。

各研究所的H指数方面,保鲜中心的H指数最高为4,其次植保所、蔬菜所的H指数为3。

2.3 天津农科院论文施引文献的国家分布

施引文献是指引用天津农科院发文的SCI文章。通过分析2014年11月统计的引用了天津农科院2003―2013年发表SCI文章的施引文献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天津农科院的研究成果被哪些国家所关注,从这个角度可以反映天津农科院科研的影响力。

从图3中可以看到,天津农科院的研究论文受到22个国家科研人员的关注,关注度(引用次数)最高的为中国,引用次数占所有国家的42.44%。对天津农科院论文关注度最高的前5个国家从高到低依次是中国、美国、巴西、伊朗、韩国,5个国家的引用次数超过了总引用次数的70%。

2.4 天津农科院各学科论文产出量分析

天津农科院整合院内科技力量,促进软硬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了学科齐全、优势突出的良好局面。目前,该院已形成了作物、蔬菜、林业果树、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农业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观赏园艺等11个学科大类。

如图4所示,天津农科院2003―2013年被SCI收入的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集中在林业果树、作物、畜牧兽医、植物保护、蔬菜、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6个学科,其中蔬菜、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两个学科的论文最多,分别为8篇。观赏园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等学科还未有论文被SCI收入。

2.5 天津农科院各学科论文学术影响力

表2显示,天津农科院各学科论文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的总被引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为最高,分别达到了87次和10.88次。总被引量排名前3的学科从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植物保护、蔬菜。篇均被引量排名前3的学科从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作物、植物保护。作物学科的总被引量排名第4,但篇均被引量排名较高,排名第2。

各学科中,被引频次1≤TC<9的论文,林业果树、作物、蔬菜、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4个学科均超过了学科论文总量的50%。畜牧兽医学科1≤TC<9,TC=0的论文分别占50%。植物保护学科TC=0的论文最多,占到了57.13%。

各学科的潜在被引指数,作物最低为-33.33,畜牧兽医最高为33.33。发文被国内外同行关注程度排名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作物、蔬菜、植物保护。

各学科的H指数方面,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的H指数最高为4,其次植物保护、蔬菜的H指数为3。

3 结 论

2003年以来,天津农科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总体呈上涨趋势,2010年以后增长较快。尽管论文数量还不算多,但表现出了较好的增长趋势。这是天津农科院近年来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引进人才、加大科研投入的结果。

天津农科院下设14个研究机构,分为11个学科大类。2003―2013年发表的SCI论文集中在8个研究所、6个学科。这说明天津农科院学科优势明显,在林业果树、作物、畜牧兽医、植物保护、蔬菜、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等学科论文产出量较多。而在观赏园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等学科还未有论文被SCI收入,反映出天津农科院在学科布局的完整性、均衡性上欠佳。今后,天津农科院在保证优势学科发展更强、更高的基础上,要注意学科的均衡发展,通过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年轻力量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提高整体的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优势学科突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2003―2013年天津农科院SCI发表的论文总被引量为175,篇均被引量为5.30,受到22个国家科研人员的关注。天津农科院的科研成果正在受到世界上科技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发表的论文中被引频次1≤TC<9的论文最多,占到了发文总量的60.61%,TC≥ 10的论文只占15.15%,高质量论文较少,在提高论文质量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天津农科院要通过制定各种奖励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鼓励与其他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做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更高质量的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婷,刘敏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产出及学术影响力评价:基于论文、专利产出的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王婷,颜蕴,续玉红,孟宪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产出及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2):54-63.

[3] 马桂莲,张琴,姚佳,等.基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4(2):115-119.

高科技产业论文例10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陕西省作为科技文化大省,2016年2月,陕西省正式颁布《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别强调“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陕西支柱性产业”。

文化和高新技术的天然的耦合性,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规律。美国学者罗森博格(N.Rosenberg)在阐述“技术融合”这一概念时提出了“融合”的理念[1]。此后,国外学术界主要围绕数字技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讨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如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的产品都得到了融合[2],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市场[3]。但国外对于技术和文化的融合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研究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4]、[5]。2、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互动机制,两者从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资源层面的融合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独立的,是需要进行交互和协同的[6]、[7]。3、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在文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实施技术对接,在科技产业价值链上融合文化元素或文化服务,整合资源形成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8]、[9]。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的实证研究不足,对二者的关联度分析缺乏,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特征和程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将用该模型分析陕西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系,以期为陕西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邓聚龙教授在其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该模型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和程度[10]。其实质是对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几何比较: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11];关联程度越大,则说明序列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大[12]。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对实物发展趋势进行量化比较。它对样本量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样本满足某些典型的分布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2]。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者的相互作用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将会导致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信息呈不对称态势。由于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是在近年来刚发展起步,其数据属于小样本数据,并且具有不确定和不全面性。因此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两者的融合关联度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Y n(k)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比较数列X m(k)。其中Y n(k)和X m(k)分别为Y n和X m在时刻的观测数据。

第二、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将用初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

第六、计算关联度

二、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1、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代表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的“文化产业增加值(Y1)”、“文化机构数(Y2)”和“文化机构从业人员(Y3) ”作为参考数列。选择高新技术产业10个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用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X1)和高新技术企业利润(X2)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绩效;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X3)和高新技术就业人数(X4)衡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情况;用科研成果(X5)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情况;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X6)、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7)、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X8)、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X9)和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X10)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投入情况。

2、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依据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区域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1.

3、两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按照上述灰色关联分析的6个步骤,可以分别计算出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

由表3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各指标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从以上结果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后依次是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高新技术就业人数、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和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

(二)结果分析

1、所有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证明所选取的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最大。它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的指标,说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

3、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两个指标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分别排在的第二和第三,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其科研水平关联性强。

4、固定资产数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具有差异,说明投入项目的数量虽多,但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性质、以及项目的质量有区别,会影响到项目的效果。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量,更能影响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5、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中,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关联度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

6、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重视自身效益以及R&D经费支出对文化产业投入不够,不利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7、值得注意的是,在R&D经费支出的三个指标中,企业资金的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最大,说明R&D经费企业资金的支出更能影响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近年来,陕西省R&D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低,极大的制约了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和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选取的10个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都较大。但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两者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2、针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需求领域的科技诉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给予满足,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为使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更好的融合发展,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强其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研能力;加大R&D经费支出,尤其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较高的R&D经费企业支出部分。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强技术要素融合文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技术为重点,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13]。

(三)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陕西省应依托现有的部级高新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推动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培育文化服务的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速互联网、多媒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陕西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院校林立,特色专业齐全。各类相关院校应得到充分利用,培养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进而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政府在税收政策体系上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文化项目和企业。设立专门用于文化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一般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在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宏观指导,要注重长远利益,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1963:414-416.

[2]Yoffie D. B.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M]. Boston: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3]Wirtz B.Rco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

[4]胡晓鹏.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6,01:125-129.

[5]张洁.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社会科学,2013,11:36-45.

[6]余菲菲,张颖,李宗泽. 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9:5-8.

[7]彭英柯,宋洋洋. 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75-78.

[8]秦月.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9]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07:72-75.

[10]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