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气象科技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5 11:30:53

气象科技论文

气象科技论文例1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气象科技论文例2

2县级区域气象科技服务创新对策

2.1牢固树立创新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气象科技服务不只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服务,同时还是一项开拓气象服务领域的研究课题。对气象科技服务进行拓展加快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速度。从某个角度来讲,气象服务与网络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服务创新方面。把各种现代化信息服务与管理观念应用到气象科技服务中能够构成一个服务管理模式,而其主要目的就是借助现代化基础与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再加上高质量的服务共同来加大气象信息服务自身的优势。不仅如此,西方国家气象服务企业已经成功开拓了我国市场,同时还带进了他们独特的服务理念,这对我国的气象服务来说是一大机遇。

2.2大力拓展服务种类,实现产品精细化

现今我国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就是将公众预报产品来替代专业服务产品的情况随处可见,同时还有将公众服务替代专业服务的情况。实际上现今我国专业气象服务的产品种类十分缺乏,很难顺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要想满足广大用户不断扩大的需求就必须要开发更多种类的服务产品。我国气象服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服务种类的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创造出新型的气象服务产品。

2.3加强技术创新,为服务创新奠定基础

要想从整体上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高水平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说气象技术实现了创新,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也就实现了一半。凭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实施科技兴气象的理念与战略,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这样一来气象事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加科技成果与应用范围,最终实现气象科技服务创新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做好3方面工作:为以市场与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来进行气象科技服务的研究工作;应加深产、学以及研3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整体上提高县级区域气象科技创新水平;要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的研究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气象科技论文例3

成人教育体系中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虽然没有范例可参照,但也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建。其基础首先是需求,其次是基于需求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我国气象部门而言,气象人员外语能力的培训需求也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积累,逐步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基础英语扩展到了与气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表1给出了气象部门2002年以来的英语培训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针对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大多数英语培训班都开设了气象英语课。其中,在2008年开办的“实用气象英语远程培训班”上,针对气象业务和相关人员的实际需要,主讲教师以“天气、气候与大气环流(Weather,ClimateandGeneralCirculation),云和降水(CloudsandPrecipitation);雾(Fog);温度与湿度(TemperatureandHumidity);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季风(Monsoon);中国的天气和气候(ClimateandWeatherinChina);英文天气预报EnglishWeatherForecast);天气警报(WeatherWarnings)及如何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和摘要(HowtoWriteEnglishScientificPaperandAbstract)”为主要授课内容,实践了将英语和气象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教学,使学员在学习气象知识的同时,学习了气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色,了解了基础英语和气象专业英语的区别。非常有意义的是,部分气象预报员在参加这期培训之后立即把所学的天气预报、警报的英文表达用到了2008年的奥运气象服务之中。此外,在近三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气象局高级英语强化班上,“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及科技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员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气象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很受学员欢迎。这些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气象科技英语对于气象业务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也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需求调查

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科发展,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学科发展和建设。高校的新型学科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建的,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专业人才。但是成人教育的学科发展是根据成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培训需求调查是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气象干部学院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进程中进行了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活动。虽然气象干部学院的英语/气象科技英语培训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而且目前已经明确了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但是,为了给该学科的建设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气象干部学院于2012、2013年先后在3个省气象局的8个培训班做了气象英语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部门学员的三大特点: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且大多数考过了大学英语4-6级(见图1)。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英语最多的方面是“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和写论文英文摘要”(见图2)。他们希望通过培训,在日常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资料阅读、气象英文论文及摘要写作及英语听力方面有所提高。在被调查的352人当中,236人(67%)认为“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包括气象英语阅读、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等(见图3)。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气象人员对于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需求可概括为: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论文写作和专业文献翻译,重点在于提高学员的气象科技英语综合英语能力。该结果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图1气象部门培训学员概况图2气象科技人员英语的使用情况图3英语培训需求

二、新兴学科建设的实现策略

学科建设是一种组织行为,是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一项长期任务,这种行为随着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存在,是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同于高校学生,成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性很强。因此,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要根据成人的培训需求,遵循成人教育培训的规律,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单一的思维倾向。要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体现成人培训过程中的行业特色和需求。新兴学科气象科技英语的创立,就体现了这一点。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可以从学科定位入手,通过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科梯队建设和学科管理等手段,逐步发展。

(一)学科定位

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要针对受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并随之围绕定位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比如。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定位就是针对气象部门高层次的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重点放在气象科技英语的实际应用方面,包括气象科技文献阅读、翻译、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提高培训学员在国际气象交流活动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科学研究

科研活动是学科建设的先导。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把握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授课质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要做好科研,必须首先获得科研项目。新兴学科建设很难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但是培训机构或院系可以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和资助,鼓励科研向纵深发展。气象干部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体系建设,从2013年起,对于在建的12个学科均给予了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也在其中。这是气象干部学院落实国家和中央的两个《纲要》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系了中国气象局各级领导对于气象科技业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重视。

(三)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的根本点就是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成人教育培训中的培训策划和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训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基点。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开发了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且贴近气象人员实际需求的气象科技英语应用性班型,开设了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在综合性班型“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视听、口语及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气象英语翻译与写作训练班”上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气象英语阅读、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在“气象国际交流口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听说、国际会议介绍”等课程;在“英文气象科技论文写作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及气象英文科技期刊介绍”等课程。同时,将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分群体、轮训式地举办气象英语类培训班,打造品牌班型,支撑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材建设

培训教材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科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是成人教育培训中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教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发展和建设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培训主管部门就必须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支持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符合成人教育规律、培训内容和目的的教材。比如,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对于学科的教材编写给予了很大支持。目前,《实用气象英语教程》、《气象英语口语教程》、《气象英语听力教程》、《预报员口语》已经出版并用于教学,《气象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指南》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还计划将编写《气象科技英语视听教材》、《气象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气象服务英语口语》等教材。

(五)学科梯队建设

不论是高校还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学科、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因此,在学科建设梯队里,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很重要,同时还需要有乐于钻研业务、开拓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较宽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很强的研究能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把握住学科的前沿问题,善于团结和带领学科梯队共同奋斗。因此,在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机会,改善学术和教学梯队结构,使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均得到提高。

气象科技论文例4

张静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象文化与气象文献研究,有着扎实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发表了一系列与气象文化相关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气象学思想》等),参与了国务院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气象科技史》(以下简称“张著”)是张静教授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结晶。张著勾勒了始于远古,止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历程。著者在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基础上,以人类对大气现象的认识、利用及干预为线索,从气象科技史的不同侧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气现象认识史、大气光象认识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气预报发展史、物候学和气候学发展史、气象仪器发展史等专题性研究,并对中国历代重要气象人物和气象典籍进行了勾稽和介绍,传播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该书文献丰富、考证严谨、结构完整,将气象科技史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气象”立校,以“气象”强校。中国气象史志研究会成立之初挂靠于该校,俨然该校是国内外气象科技史研究重镇。该校以王鹏飞教授、陈学溶教授等为首的气象学家们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气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的传统,发表了《王鹏飞气象史文选》、《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等气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气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该校的科技史硕士点也利用自身特长,突出科技史的气象特色,该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是传承而又发展着的。张著是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继承与发展的成果,是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二、谋篇布局的逻辑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张著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内容涉及气象通史和气象专题史的诸多方面。该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一)谋篇布局的逻辑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该著先是叙述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现象(风、雨、雷、电等)、大气光象(晕、虹、宝光、海市蜃楼等)认识的历史过程,接着展开人类对天气现象的利用与干预(风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气预报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并利用,才能预测未来天气状况,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过观察云的颜色及其变化、风向与风速的变化等归纳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报气象的方法等。古人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石头、炭、琴弦等对大气湿度的感知来预测晴雨。早期的天气预报就说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等变化的个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总结都离不开对物候与气候的观察与认识,所以著者在天气预报发展史的后一章内容中,补充阐述了物候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该著的逻辑性。

(二)内容的完整性。该著在天气现象认识史和大气光象认识史中,详细叙述了每种现象的观察认识史,每种现象的认识史都包括观察、记录、命名、分类和现象成因的探讨。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中西方的各自发展历程。

人类最初的气象观测以目测为主,随着观测的深入,气象观测仪器逐一诞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气象理论比较零散且主观,著者在书中第3章给我们列举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后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气认识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是源于气象观测工具的发明。著者另辟一章,叙述了气象观测与气象仪器设备的发展史,补充了前几章中气象仪器部分的内容,使得该著的内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献征引多途

该著汇集和综合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参考文献有古籍、国人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有国外气象文献等。古籍包含了历代史书、历代文人文集、还有历代农书、历书等;研究著作、论文有气象史志、气象学家文选、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辞)等;国外的气象文献不仅有气象研究专著,还有气象年报等。多方面的资料使得该著资料辑录翔实,文献征引多途,体现出该著内容的严谨与丰富。如:古人对海市蜃楼的观察与认识。著者指出,古人所记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对海市蜃楼的描述记载。举例了元末杨r的《观海市记》中:“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对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季节,以及其出现的气象条件,并提出海市蜃楼与风速有关的叙述。此外,张著介绍了西方人对海市蜃楼的记载,如英人合信说撰的《博物新编》中的“空中船像”。文献的引用,分别引自三种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国家,体现了该著旁征博引,文献取用多途的特点。

研读之后,笔者认为,张著如果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涉及,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第一,该著在梳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西方气象科技的发展作了整理,虽未在章节中对中西方的气象科技发展作比较研究,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开辟章节,系统整体的讨论二者的不同,并对二者不同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会让读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说的那样,“所谓史者,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基本具有两个部分,其一为史实,历史事件与史事述评,其二为对史情的发生、演变与影响的分析。”第二,该著的编写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学生在做研究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怎样搜集资料这个难题,如若著者在书的附录中可以跟读者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与心得,该书则更具教材意义。

综上所述,该著是我国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该著视角独特、立足史料、考证严谨,系统地探讨了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传播了历代气象学家的科学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 《气象分典》编纂委员会.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

气象科技论文例5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6345

国内刊号:11-2374/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气象科技论文例6

近期,“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在广西南宁市全面展开,作为“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一部分的“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和“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由广西南宁市委、市政府分别在邕举办。9月26日,“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南宁市启动。该届年会由南宁市委、市政府主办,南宁市科协和南宁市气象局承办。广西科协副主席方芳、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出席了开幕式。广西南宁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气象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等单位领导以及市属各学会、协会会员,教师,科研院所科技人员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广西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人才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学术交流是重要环节,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组织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努力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她希望,能以本次年会的召开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资源,广交科技英才,把促进学科繁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实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使更多先进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南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的胜利召开。

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开幕式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的东盟工程科技院院士黄汉腾、温国亮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苗世光,广西区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苏志等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成功经验,交流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本次学术年会分设5个分会场,共有1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经南宁市论文评审领导小组审核,择优推荐到各分会场参加交流的学术论文共38篇,论文分别围绕学科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城市气象与水利”、“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城市气象与人体健康”、“气象科技创新与综合风险管理”、“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论文集中关注当前社会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宁市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创新热情。

广西南宁市科协在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还汇集出版了《气候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论文集,邀请了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工程师协会的理事会成员来邕相互探讨创新科技知识和国际学术交流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气象科技论文例7

农业气象实验创新基地由农业气象试验站、应用气象实验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组成。

1.1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

农业气象试验站实验室现有面积250m2,有试验地45000m2,仪器设备资产280万元。包括实验基地仪器、设备总值约1000多万元,包括人工气候箱、Licor-6400R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8100呼吸测定系统、稳态气孔仪(产地:德国)、茎流计、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系统、大气气溶胶观测系统、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标准辐射站,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等、还有国内生产的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等设备。2010年,学校投资200余万,建设人工智能试验温室600m2、标准塑料大棚1000m2及水分控制试验场200m2,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实验研究平台。

1.2应用气象实验教学中心

应用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应用气象实验室总面积900m2。包括4个应用气象实验分室,拥有先进的国外气象、生态、植物生理、小气候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主要承担我校应用气象学、环境工程、生态学、遥感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农业资源与环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7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含选修)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实验任务。实验室每年可开设39门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结合实习实验操作指南的多媒体课件与实验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对实验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暑期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1.3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属在建实验室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包括生物基础、土壤资源、植物营养和资源调控与信息管理等4个实验分室,为新建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实验教学提供基本条件,保障我校资源环境与生态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强为科研服务的功能。主要仪器设备有LRH-150S型恒温恒湿培养箱、LRH-250-G型光照培养箱、MMM型二氧化碳控制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BME型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SS-325型高压蒸汽灭菌器、1241近红外快速品质分析仪、GPS、植物生长箱、液相色谱仪、Agilent气相色谱仪等。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有基础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基础、土壤学、农化分析、仪器分析、植物营养学、农产品品质分析、水质分析、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土壤调查与制图、生态环境模拟与调控、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等课程的实验实习。

2.创新实验基地软件建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参与创新实验基地教学实验的教师有29人,其中教授7人(其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其中45以上的教师6人;36~45岁之间的教师9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人,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见表1和表2。基本形成了一支由省级优秀课程团队为主体,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教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队伍。同时,学院加强实验人员的配备,按3万人时数配备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占实验技术人员的20%以上,中级职称占50%以上;每年安排实验人员到国内外先进中心学习培训,紧跟国内外先进水平。

2.2图书资料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本实验基地提供了大量的图书资料,相关的图书现有5万多册,其中外文图书3000多册;订阅期刊78种,其中外文15种;另外还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时代圣典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SpringerLink、EBSCOhost、EBOnline、MGA、ElsevierScienceDirect等大型数据库。

2.3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管理建设

2.3.1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有:①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根据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实践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②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层次,努力拓宽受益面。全面实现实验教学、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③建立健全的书面记录和档案、统计资料。分类专人收集和保管,由实验室主任进行检查、督促,作为重要的年度考核内容。④完善硬件建设,购买实验中心必需的仪器设备,进一步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⑤规划、建设现有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努力成为国内现代农业气象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和业务示范基地。

2.3.2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要求:①实验教学实现层次化。基本实验项目应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建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即基本实验、提高型(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研究创新型。年更新实验内容数达总数的10%。②建立相关内容和渗透的课程体系。以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为基础,充实综合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强化平时实验,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5%左右。建立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档案。③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完善校内和校外开放制度,承接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单位的实验申请。④每年组织有特长的本科生参与学生科研项目。

2.4校外实验基地建设

近年来,应用气象学院还积极与江苏省气象局农业气象遥感中心、浦口区气象局、江苏省农业资源环境中心、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宿州市气象局、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慈溪市气象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建设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实习和业务培训。

2.5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学校、学院已经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实验实践规章制度,包括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聘任制、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中心运行经费管理规定、仪器管理规定等,各实验室有实验室规则、安全卫生制度、学生守则等管理制度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对外开放;(2)经费保障。校、院两级保障充足的实验建设经费,及时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改进和更新实验项目;(3)用地保障。在校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了应用气象实验教学基地用地,可根据实验基地发展和建设需要调整实验用地,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

3.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应用气象学走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1],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应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厚基础、强实践、多层面”的原则,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业务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4大板块构成[2],即利用基地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进行业务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在科研中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区别于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轻实践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难以提高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气象为农业服务、生态环境调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实验项目的开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在实验基地主要开设如下项目。

3.1基本能力训练的观测项目

针对应用气象本科教学目标,实验基地主要开设基本能力训练一些项目,供大一、大二学生实验。主要项目有:(1)气象与大气环境要素的观测。掌握太阳辐射、温度、降水、风、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和大气中一些气体成分的观测方法,各种传感器性能,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技巧,(2)主要作物生长发育形状和产量的观测。观测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的生育期、密度、株高、叶面积、产量等指标。让学生通过设计不同取样方法,获得数据后,进而通过不同处理数据方法,发现不同抽样方案、不同处理方法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不仅加强学生观测能力的培养,并且做到对学生在观测工作中的严谨作风的训练,为学生在今后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生态因子的观测。使学生掌握生态因子包括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的测定方法,其中土壤因子包括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N、P、K含量、pH值的测定。

3.2业务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

针对学生就业,开展业务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主要对大三、大四学生开放。实验项目有: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气象科技服务、GIS与遥感数据处理。、土壤调查与制图、植物营养成分和土壤肥力测定、作物生理指标测定、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种群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上述实验针对应用气象、农业资源环境与利用专业的学生就业进行系统的业务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3生产技术方面能力训练项目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和设施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的生产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知识储备。开设实验项目有:作物病虫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的观测与研究、主要农作物丰产栽培管理生产环节实践、观赏花卉和蔬菜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实践、土壤配方施肥技术实践、园林植物(树木、花卉、草坪)的生产管理技术实践。上述项目以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为对象。

3.4创新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实验项目

气象科技论文例8

2.1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2.1.1理论依据

新世纪的中国大气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从中国大气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我国应用气象研究的科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为重点,将我国由气象大国变为气象强国,不但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己的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重大地学问题,而且在科学理论、研究思想、研究成果等方面对世界大气科学有所贡献。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最关键因素或条件是需要有大量优秀人才。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应用气象事业;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文化底蕴,广博全面的知识背景,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即最终为就业、考研、出国三个方向。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宽厚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并经过融会贯通,经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而素质是把从外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因此在应用气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通过课内外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

2.1.2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2.2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21世纪应用气象学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理工科大学应用气象学人才的知识体系应强调以下几点。

2.2.1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

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外语等,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出现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将来能否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宽和知识的新。

2.2.2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质教育

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的有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等)以及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坚持把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加强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2.2.3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指从事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气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指系统的应用气象学理论和知识,主要体现在所设置的各专业课程中,它们应反映学科前沿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应用气象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2.2.4专业技能知识和应用气象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包括产业工程气象学、微气象学、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候资源学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践课时,一般为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增减。

2.2.5建议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气象科技论文例9

好的预报成绩是每一名预报员精益求精、努力钻研的结果,预报员们为了把预报报准,开展了"温度预报方法"、"海上大风预报方法"、"雾霾天气预报方法"等多个预报方法研究;预报工作经常进入一种"忘我"的地步,每一个实况资料、每一条预报数据,预报员们反复分析、对比、思考,甚至中午都不休息,把女性的坚韧和耐力充分的体现在预报工作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营口市气象台的预报员们硕果累累,多次获得了"中国气象局优秀预报员"、"辽宁省气象部门优秀预报员"等荣誉称号。

在常规预报预警工作的同时,决策气象服务也是营口市气象台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的春运、母亲节、中高考、海蜇保护和捕捞、秋菜上市、海上搜救等重要活动,营口市气象台都会提前制作相应的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及时、准确、周到的气象服务多次获得市领导的认可。在2013年的海蜇捕捞工作中,营口市气象台准确把握天气趋势,出色的完成了预报工作任务,时任营口市委常委、副市长曲广明对海蜇捕捞气象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气象报》对此进行了全面报道。

"创新"是用科研工作提升气象精神的精髓。创新既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气象综合实力的支撑,是气象工作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体现。营口市气象台非常注重业务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营口市气象台承担了辽宁省气象局和营口市气象局《营口城镇气温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研究》、《营口地区乡镇天气预报方法研究》、《营口市气象台预报服务业务平台》、《营口市气象台WRF实时预报系统》等10余个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各项科研成果均应用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大大提高了预报员的预报技术能力和气象服务工作效率。同时积极进行科技论文的撰写,近几年营口市气象台在《气象与环境学报》、《气象科技》和《资源科学》等多个核心期刊上发表10余篇科技论文,并多次参加环渤海地区气象防灾减灾、沈阳雨雪冰冻论坛、松辽流域预报技术等论文交流活动。

气象科技论文例10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2095-1973

国内刊号:10-1000/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