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算化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2:53

电算化教学

电算化教学例1

二、精选案例,实训室教学,教师监督与指导

会计电算化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精选案例在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案例选取,到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思考和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按照业务流程完成案例任务。案例必须接近实际企业业务,不能脱离实践太远。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师端,能够了解所有学生动态,整体归纳问题,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兴趣时候,发挥其潜在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某一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引发教学作用。案例是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学内容的引发点,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认真研究案例,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拿出一整套企业一个月的业务,让学生从账套的建立开始,熟悉整个操作流程,模块间的关系和信息传递过程的把握,会让学生真实体会实际的岗位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初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互联网上指导教学

电算化教学例2

会计电算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除需要传统的教学设施(如:教室、教师、黑板或者投影仪等)外,而且还必须要配有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及财务系统软件。虽然一些高校针对会计专业建立了实验室,但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及其使用任然不能正常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使用。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节省成本,所配备的计算机都是一些较为老旧的、快淘汰的电脑,或者是采购的二手的电脑,其硬件配置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另一方面: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把会计电算化教学老师等同于实验室管理员,对于实验室并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不合理,作为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计算机实验室,所安装软件较多,硬件配套不达标,计算机并没有定期进行维护,这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师资力量的及教学方面的问题。

因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不同,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师要求也就不同于传统会计教师。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不仅要求有较强的会计理论、计算机相关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应实践能力。目前,一般高校任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师只具备会计理论知识这一条,对于计算机也只是简单的应用,实际的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基本没有。既具有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目前较为缺乏。部分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能简单操作财务软件,并且相关教材只是单纯针对软件的操作流程进行介绍,对于软件的维护和如何运行并没有太多涉及。教材中所涉及使用账套业务也是只涉及简单的会计操作。账套练习资料也相对匮乏。

二、改进电算教学的措施及策略

1.课程设置合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全面。会计电算化所应涉及的课程不仅包括财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包含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及会计实践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在设置课程时特别是针对计算机这部分要合理设置。首先,针对会计电算化使用的主要工具财务软件的运作原理要做相关的课程设置;其次,对于财务软件运行中的数据的处理应开设相关的课程如数据库。对于,财务软件的选用不能仅考虑成本,对于财务软件所涉及的教材和配套资料也应纳入考虑范围。在学习完财务软件之后还应开设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能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汲取,在学习完成后,还能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对于财务软件学习的考评。

2.配套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及加强实验室管理。

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有专门的配套教学设施、设备。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计电算化,其教学必备的设备有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的教学设施。虽然一些高校专门设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其设施、设备陈旧,不完善。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需要配备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应配备专业学生电脑桌、学生椅、计算机、财务软件及教师电脑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对于学生使用计算机,时间较长,人数较多,应采用较高的配置,做为财务软件,其安装和使用对于系统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所安装软件除了教学使用的财务软件,不建议安装其他软件。对于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实验室应制定实验室使用准则并应该配备专门的实验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为保障学生能正常上课和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需要实验管理员定期对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实验员不只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修,还得对计算机使用环境进行维护,包括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的系统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两方面。

电算化教学例3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最优课时分配;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高校财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中,除了有大量的纯理论课程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实验课程。会计电算化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1-3]。自从20世纪4、50年代计算机出现之后,计算机与传统业务的结合,使得传统业务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新概念。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被视作当代会计的主要标志。目前,会计电算化有代替手工会计的趋势,因此,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4-5]。不过,作为实验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面对诸如理论课学时与上机课学时的划分,上机课较难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在本文中,将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改进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普通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与上机课的课时划分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它纯理论课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既安排了理论课,也安排了上机课[6]。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排这两类课的课时。会计电算化的课时总是有限的,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稀缺资源。为了达到授课效果的最大化,需要对这个稀缺资源进行分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双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时间分配的最优化。

(二)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师生较难互动的问题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讲授会计软件各功能子模块的构造原理时,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否则,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出现师生较难互动的尴尬局面。这一点,许多会计电算化教师有比较深的体会。每当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学效果往往最差,学生往往会觉得理解困难,有的学生会因此开小差,甚至会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三)上机课教学过程较难控制的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上机课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集中讲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当一次课有三个课时时,教师可能会用两个课时进行集中讲解,还有一个课时进行分散辅导,以解决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过,因为计算机本身的诱惑(在某些情况下,对学生来说,计算机提供的娱乐比上课内容本身更有吸引力)的存在、学生学习态度不同、学生计算机操作速度不一样,教师对上机课教学过程的控制往往比理论课更加困难。

三、影响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

(一)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不深刻

当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不深刻时,他们就会无法确定有限的课时究竟应该怎么在理论课和上机课这两类授课形态中进行合理分配,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教学课时分配最优化的效果。这种理解不深刻往往体现为教师不明白课本(包括理论课本和上机操作指南课本)中的那些章节需要重点去讲,哪些章节可以简略讲,甚至可以不讲。

(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相脱节

在教学时间过程中,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学生需要学习一部分计算机知识,也就是说计算机课程最好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授课。但不少学校这种授课顺序往往是相反的,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缺少计算机知识基础。很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重点讲授的是与计算机考级相关的计算机语言,对于计算机语言的讲授又侧重于语法结构,没有开设相应的软件开发课程。

(三)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教育较少

目前,很多高校都较为轻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过于依赖教师的课堂教育,往往缺少课前预习环节,从而,导致某些学生对书本内容不熟悉,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较为困难,逐渐失去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会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超过对会计电算化上机课的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使得上机课程显得较难控制。另外,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薄弱,使得学生在没有开设软件开发课程的前提下,不会主动学习软件开发的知识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得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学习受到基础知识不足的限制。

(四)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本身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会增加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当教师讲授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程时,可以增加具体的软件设计案例,可以运用模拟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模拟软件的开发过程,让学生们扮演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角色,进行成本核算,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辩论。通过上述办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本知识的理解。不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授课教师预先设计好剧本和方案,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四、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的培训

目前,不少教师在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还是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得辛苦,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受到抑制,因为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时,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就比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就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需要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长期保持集中的方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二)合理设置安排课程体系

在安排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需要首先安排一些计算机课程和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特别应该安排软件开发之类的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的安排需要学科教师之间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需要综合考虑软件开发课程的课时安排、软件开发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时间间隔,有时还有考虑软件开发课程教师方面的因素。

(三)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弥补相关课程设置缺失的不足。有些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没办法开设软件开发课程,那么学生可以自学这方面的课程,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会使得学生更富有创造力,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会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新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也会更强。

(四)教师需要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了解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只有对课程的理解加深了。任课教师才能真正对理论课课时和上机课课时进行最优划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真正重要的课程,才能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更加优化。要让任课教师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任课教师往往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活动,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讨教教学经验。当然,对于会计电算化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任课教师最好还应该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线,体会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形。另外,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最好与教学管理老师的交流沟通工作,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分配,达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沈斌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及教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0-81.

[2]黄东晶,戴蓬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6(7):65-66.

[3]赵桦.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7(1):77-77.

电算化教学例4

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也不具体的问题,是目前电算化教学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完全以电算化考证为纲倾向。这种现象具有代表性,绝大多数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个倾向。另一种倾向是纯粹以完成某本教材内容的教学为任务倾向,不联系社会实际,照本宣科,违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实用性不强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基本上采用授课和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由于脱离手工账实习课,导致学生没有比较性的认识和思考。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时间和良好的上机实习环境,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理论讲授,即使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内容照搬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在上机操作时只能按教材习题一个个模块生硬照搬,难以深刻理解相关理论,融会贯通各个模块知识,导致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仍然感到茫然。

3.讲授的电算化软件单一,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

目前80%以上高校采用用友软件作为唯一教学软件。其原因,除了用友是销量第一的软件外,也因为用友是目前财政部考证的指定软件。但是市场现状是多种财务软件并存。

4.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虽然学校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专业实践与从业经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试想没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5.教学评价手段落后,学生综合能力难以考核

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仍然有相当多的学校采用纯粹笔试的方式或者简单机试的方式考核学生,不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训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推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在电算化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利用信息系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做如下改革:

1.改革教学方式,加重实践课程设置

从电算化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评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应转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手实操电算化软件。我们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重视上机模拟实训、案例分析、学生岗前实习、操作技能考核等。从知识模块来讲,除重视对总账、工资、固定资产、往来、供应链等重要模块的操作外,更应提高各模块综合业务的处理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课和岗前实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这一部分比较欠缺,这是亟须改善的。

2.教学目标与考证结合应有度

以考证为纲的倾向是一个普遍现象。通过分析财政部的考证大纲,可以发现以电算化考证为纲是不太合理的,考证大纲内容共四章: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第四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社会对电算化技能的现实需求是:能熟悉初始化设置、基础财务环境架构、总账操作、报表生成、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资产管理等重要模块的各项操作技能。考证大纲第四章包括这部分内容但不完整。所以,电算化考证大纲并不适合作为教学大纲。而且,考证大纲中有大量计算机基础内容,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复。所以,会计电算化考证就需要结合有度,应该是参照而不能全部照搬,取消其中众多计算机基础章节,突出核算软件操作内容。

3.加强师资建设,建设高素质电算化教师队伍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操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培训或专业进修,应该深入企业,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来校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传授企业里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改进实训,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结合起来

现行的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学都是基于会计手工处理技术,手工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手段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为学生学好会计电算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将二者同步进行,相互比较,相互渗透,使学生掌握手工会计数据处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手工账与电算化账的认识。

电算化教学例5

会计电算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来代替人力来记录公司企业账目的一种新技术。会计电算化化的记录系统的精准性、系统性极大改善了传统人工记账的不精准、不系统等问题,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广泛应用让公司企业的人员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因此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他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课堂采用传统的“上课”加“上机”模式

所谓的“上课”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必要时会在用幻灯片来展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就是机械的在教室听课。所谓的“上机”模式就是学生在机房机械的把老师上课演示的内容重新做一遍。然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掌握老师所教的会计电算化内涵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操作要点。

(二)教学演示版软件没有网络版

我们的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本上所看到的操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浅析的财务软件操作。在软件操作中,我们目前使用的软件也不是专门为会计电算化学习而设计的软件。我们平时采用的软件大部分是各财务软件公司根据自己公司的财务情况设计的商品软件的演示稿。在实际工作中,用户都是网络用户,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三)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会计电算化在我们的课程中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有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我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充足的会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各大高校的老师多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并且他们经历很少,专业的知识也只是课上老师讲的课本上的东西。会计电算化在我们学习的课程里是一门与时代紧紧联系的学科,这门学科需要去不断的研究。我们的在职教师很多人都不去接受新的知识,还是单一的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

(四)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学会课本上的东西就行了,还要能把学到的东西放到生活中去。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而目前很多高校评判学生学得好不好的条件就是看其试卷成绩的高低。这样的做法不是什么好的做法,它忽略了我们学生要以动手能力作为主要能力的根本。这样就会使那些学生为了高分就去背卷子上的原题,导致学生只是一个书呆子。很多学生虽然试卷分数很高,但是他生活上遇到问题,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实践解决。

二、在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角

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学习、理解,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利用。在平时教课时老师要把学生不愿意学习变得愿意学习,爱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形式,结合会计学习的其他科目,让学生自己写案例。在课堂中向其他学生展示,并全班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二)我们应该把单用户版软件改为网络软件

以往的单用户软件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更加地体现实践。网络软件的存在可以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在教学时老师应该按照实际岗位的要求来进行模拟的,真实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觉再跟真的工作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兴趣,他们也会很喜欢去学习,所以说更改单用户软件很重要。

(三)我们需要培养既要有充足知识,又有经验的教师

日常的教学中,学校不仅要考察老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把老师的真正实践能力看成重点。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形式,为教师提供机会,例如:让教师进入会计电算化应用好的公司去实习一段时间等。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采用“走进来”的形式。例如:学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来学校进行高级知识教育,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这些新的方法和理念。

(四)将笔试成绩和上机成绩不能分开

在考核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上机考试不能忽略,这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一向把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只有抓住这一心理,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并乐于接受。上机考试不仅能让学生去真正实践,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我们也意识到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学校和教师只有先认识到这些不足,冷静的分析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会计电算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度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张静.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学术期刊,2014.4

电算化教学例6

会计电算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来代替人力来记录公司企业账目的一种新技术。会计电算化化的记录系统的精准性、系统性极大改善了传统人工记账的不精准、不系统等问题,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广泛应用让公司企业的人员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因此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他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课堂采用传统的“上课”加“上机”模式

所谓的“上课”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必要时会在用幻灯片来展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就是机械的在教室听课。所谓的“上机”模式就是学生在机房机械的把老师上课演示的内容重新做一遍。然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掌握老师所教的会计电算化内涵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操作要点。

(二)教学演示版软件没有网络版

我们的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本上所看到的操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浅析的财务软件操作。在软件操作中,我们目前使用的软件也不是专门为会计电算化学习而设计的软件。我们平时采用的软件大部分是各财务软件公司根据自己公司的财务情况设计的商品软件的演示稿。在实际工作中,用户都是网络用户,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三)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会计电算化在我们的课程中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有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我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充足的会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各大高校的老师多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并且他们经历很少,专业的知识也只是课上老师讲的课本上的东西。会计电算化在我们学习的课程里是一门与时代紧紧联系的学科,这门学科需要去不断的研究。我们的在职教师很多人都不去接受新的知识,还是单一的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

(四)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学会课本上的东西就行了,还要能把学到的东西放到生活中去。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而目前很多高校评判学生学得好不好的条件就是看其试卷成绩的高低。这样的做法不是什么好的做法,它忽略了我们学生要以动手能力作为主要能力的根本。这样就会使那些学生为了高分就去背卷子上的原题,导致学生只是一个书呆子。很多学生虽然试卷分数很高,但是他生活上遇到问题,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实践解决。

二、在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角

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学习、理解,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利用。在平时教课时老师要把学生不愿意学习变得愿意学习,爱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形式,结合会计学习的其他科目,让学生自己写案例。在课堂中向其他学生展示,并全班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二)我们应该把单用户版软件改为网络软件

以往的单用户软件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更加地体现实践。网络软件的存在可以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在教学时老师应该按照实际岗位的要求来进行模拟的,真实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觉再跟真的工作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兴趣,他们也会很喜欢去学习,所以说更改单用户软件很重要。

(三)我们需要培养既要有充足知识,又有经验的教师

日常的教学中,学校不仅要考察老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把老师的真正实践能力看成重点。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形式,为教师提供机会,例如:让教师进入会计电算化应用好的公司去实习一段时间等。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采用“走进来”的形式。例如:学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来学校进行高级知识教育,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这些新的方法和理念。

(四)将笔试成绩和上机成绩不能分开

在考核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上机考试不能忽略,这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一向把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只有抓住这一心理,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并乐于接受。上机考试不仅能让学生去真正实践,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我们也意识到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学校和教师只有先认识到这些不足,冷静的分析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会计电算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度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张静.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学术期刊,2014.4

[3]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电算化教学例7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在会计业务核算与会计实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如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谈几点想法与体会。

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强化上机实验是真正学好本课程的关键,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我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按照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编写好的一套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第二阶段,练习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上机实验。

1.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决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选择适用于中职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电算化会计实验教材。讲授会计核算软件知识时,要结合具体财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模拟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利用某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系统。

1.2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不能只包括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还应该包括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

1.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初始化设置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后正常工作的关键一环。初始化设置的很多内容一旦确定并投入使用,将不能更改,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初始化设置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的具体情况,按照实验的总体设想进行初始设置。例如,准备科目的编码时,教师按照编码的原则、会计业务资料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编制会计科目体系,确定科目的编码、名称、级次。

2.总账系统的日常账务处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模拟实验资料的日常经济业务逐笔输入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审核、记账、查询。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设置常用摘要、常用凭证。审核凭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更换有审核权限的操作员进行审核。

3.自动转账分录的设置和生成凭证。这一部分是总账系统的难点,特别是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根据业务性质,有的自动转账凭证要在一些业务处理完毕后才能生成。

4.总账系统的月末处理,主要是结账。

5.工资核算。在做工资系统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和传递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工作要在当月工资业务处理完毕,并将工资数据汇总后才能进行,工资转账凭证传送必须在账务系统每月结账前进行。论文大全。

6.固定资产核算。

7.存货核算。难点是存货的业务科目设置和凭证的生成。

8.编制会计报表。报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会计报表的手工编制方法,熟悉模拟实验资料,这样才能编制出正确的报表系统的计算公式。本部分的难点是报表计算公式的设置,开始时可先采用软件提供的引导输入方式生成计算公式。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报表公式的含义,以便学生理解并掌握。

1.3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转换、对比

学生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过程中,已经做出了手工会计核算的汇总表、账簿、报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

把手工会计实验中所用到的资料财务软件进行实验,练习了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2.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可以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学生。在广播教学时,学生机完全接收教师机的屏幕,并且键盘被自动锁死,此时学生不能自行操作,只有等广播教学活动停止后,将学生机切换回原来状态下方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边学习边实际操作。例如,在开始建立账套时,一般学生对过程都不是太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在操作演示完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继续进行广播教学。

在广播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电子举手提问。只要学生机一按电子举手按钮,在教师机屏幕上该学生机就会立即显示一个举手的标志,教师看见后即可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教师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就可以解答学生的提问。论文大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地将某个操作很好的学生的屏幕及声音转播到其他学生机上进行演示操作,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它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飞跃。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1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总结操作方法,归纳实验规律,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验中,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故障,教师不能仅着力于亲自对个别故障进行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看懂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可能导致该故障的各种原因和故障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在将来的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身边的计算机及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财务软件的操作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两三种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财务软件进行重点教学,如用友、金蝶,通过两三个财务软件的学习,使学生不仅会操作一两种财务软件,而且要掌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原理。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3.3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财务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使用得已经相当普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水平较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于单位的、社会的专业需求信息,以利于学生将来就业。

4. 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

各省市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已经开展多年,目前有初级和中级,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初级合格证是取得“会计执业资格证”的条件之一。论文大全。我校已经连续多年在开设本课程的学期中,组织学生参加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内容,全部取得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

5. 调整考核方式

过去采用的主要依据理论试卷评定学期成绩的方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上存在较大的弊端。应该调整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取按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重视实验考核。

电算化教学例8

1.学生基础不扎实,教学效果较差

通常,会计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就转入到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学习,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预测及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它实质上是一种在理论基础上的操作加强,课程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能系统地完成一整套的账务处理,包括记账、过账、审核、编制报表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因为前面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非常困难,主要表现在在填制凭证的过程中、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做会计分录,直接导致课程无法进行。

2.教学方式不完善,学生实操机会较少

有的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没有让学生真正接触到财务工作的实质内容,造成很多学生对电算化操作的角色意识比较淡薄。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1.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前后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不应只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还要注重对基本理论的系统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全貌。授课内容除了详细介绍账务处理和报表管理模块,对于采购、销售、成本及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等模块也要介绍,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上手快。

2.加强EXCEL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例如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另外在讲授财务分析系统时,还可以利用Excel进行投资组合决策分析、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和企业负债结构模型的分析等。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

3.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法、手段应更新。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导入问题要形象;学生动手操作时,引入角色法、任务法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斗志。教学手段上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如果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那么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模拟实训则是对手工模拟实训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学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这种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

电算化教学例9

1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科中主要的一种,是依托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介来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手段,能够将会计的工作与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合并,从而加快了会计的处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上也有了新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普及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进行实践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有关教育机构和学校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

2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方法

(1)验证式实验教学,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实验过程也容易进行组织,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2)探索式实验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也不给定实验内容,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3)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也可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完全属于自己掌握的知识。

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育活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课程的结构不合理上,具体表现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设置上,结构比例往往是实践课低于理论课,这样学生动手实际的操作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特别是现在学生的课程比较繁重,还有许多其他的学科以及事情需要去做,没有太多的精力再接受额外授课,因此,教育机构安排的课程时间就是有限的,在这样紧张的时间里,理论部分居然占了主导,这就导致课程的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状况,大大阻碍了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从而只是对于报表制作、固定资产分配等方面停留在了理论上,光有知识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学生的会计综合能力下降。

3.2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参与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忽略学生的情况,具体是指学生的参与度降低了。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在进行授课时,多采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效指导,但是这也有弊端,老师在利用课件进行授课的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就降低了,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所下降。就是在实践环节,学生遇到问题也没有清晰的思路进行分析。所以课程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不要让冷冰冰的课件阻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及应用能力。

4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而进行实际课程结构的调整。因为会计电算化这个学科就是要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为满足这一需求,在课程上就要注重理论与实践部分合理安排,注重比例协调,分布均匀。在教学结构上注意把握。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性,以求达到仿真的效果,让学生们进一步切身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有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其次,加入一些实际的操作环节后,让学生们自主的分析问题,有助于和社会接轨,最后能为社会所用。另外,课程调整的同时,内容上也应该做一些改变,多加引用现代企业中的会计模块,例如会计的应付款、成本控制等方面,这样才能有助于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会计人才。

4.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求有关教育机构方面做到能够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会计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老师应该对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熟悉的操作,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老师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创新,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最后,老师的实践能力应该加强,所以在相关有进修和企业授课授课时,应该主动去进行深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实际中的知识是怎样运用的,有助于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应用,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以后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避免出现误人子弟现象的发生,同时这也是当下时展的要求。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这个行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运行和最终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此,会计的有关学习工作不应该放松,在会计这一学科中,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性比较强,因此这方面应该格外重视。对此,有关学校以及教育机构进行了深化的教育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岑仔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地采取有效的策略,为国家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建设性的人才。

电算化教学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是会计和财务信息类中职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各类会计结构及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中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大型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定位

首先是师资的培养,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实践技能双师型队伍。

其次是设计出符合中职中专教育思想的“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

再次是建立和改善实验条件和环境,满足试验教学需求。

还要加大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

课程特色应该与企业核算密切结合,重视实践环节,围绕“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中职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学生的职业或岗位技能训练,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和其他行业上手快,操作作技能强。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已成为我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适应行业和社会会计信息化需求的一门特色课程。

二、我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尝试

1、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理论课内实践、校内集中实践、校外实地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内实践主要是分模块的单项实践,例如会计核算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会计报表模块等单项上机实践;校内集中实践主要是让学生使用用友、金碟、速达、润衡等财务软件,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电算化综合处理,是一种综合实训;校外实地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到相关企业财务部门等进行实地实习操作、考察,与企业实践零距离,学生毕业后马上上岗,上手快,实践操作技能强。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企业(商品流通业、工业企业、制造业等)从事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工作,普遍反映该课程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得当,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实行小案例教学,在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的教学中,将全部核算工作分为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出纳、固定资产核算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次上机课完成一个单元,针对不同单元编制相对独立的小案例,每个案例能完整地解决一个问题,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加强课堂讨论,采用互动教学(如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课堂讨论)及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参与;采用模拟企业岗位职能、职责的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些内容直接在实验室授课,学生实际操作均是每人一台微机,以用友EQP――U8、金蝶K/3ERP软件公司财务软件为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采取边讲边实践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活力。

3、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实际,实训环境真实化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紧密结合企业业务特点,模拟会计核算实践教学资料,同时兼顾到学生到社会其他行业就业的需要,设讲了工业企业模拟实训资料,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实习资料贴近企业实际,缩小与企业的距离。在实训环境上,我院投资3万元购置金碟正版网络财务软件,满足学生在真实软件操作环境中完成电算会计业务流程,我校还选派教师到财务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培训,学习财务软件的使用。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在课上使用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实习,并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给学生讲课辅导,收到良好效果。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本课程的实训环境更加真实化,学生在样期间就接触了真实的软件操作环境,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溶入本职工作,就业能力大加强。

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

1、高层次的有关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不多,在部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成果较少。

2、会计电算化的课件制作模式比较单一。

3、近年来比较注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完善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研究还不够。

四、《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综上所述,中职院围绕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课程的总体性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队伍,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条件。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加强课件建设,人力推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利用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依据,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2、进一步结合课程特点,采用更加实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采用课内实验与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