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09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1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经济增长;引擎;协整;Granger检验

一引言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在理论分析中,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应该由消费驱动。尹世杰认为,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就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循环能力”,即提高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促进消费的提高[1]。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导致了投资比例过高,低消费、高投资使得经济过度依赖出口,而“出口模式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市场会饱和”[2]。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居民最终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陈波就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仍旧是投资,居民消费需求无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3]。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徐永兵、文晖利用双对数模型,对我国1978-1999年的GDP、消费和投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消费平均每增长1%,GDP平均增长0.755%的结论[4]。徐凤、金克琴分析了我国1978-2007年的GDP和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5]。刘春义分析了1978-2011年的GDP与居民消费数据,认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消费是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6]。徐晓丽、夏成孝对我国的GDP和居民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估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7]。常彬斌利用我国1978-2011年的数据,对人均居民最终消费与人均GDP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Granger检验,得出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因的结论[8]。徐永兵、文晖的分析所利用的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GDP、消费和投资数据,该数据中包含价格因素,进行回归时容易出现伪回归,且样本容量为23,存在样本容量偏小的嫌疑。徐凤、金克琴分析的也是市场价的数据,协整关系及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刘春义的分析中,Granger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10%,存在显著性过高的嫌疑。常彬斌从人均角度分析了居民消费与GDP的关系,使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包含了人口因素。在上述的实证分析中,除常彬斌之外的其他学者都是基于消费的绝对数据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消费是GDP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两个变量之间容易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居民最终消费的增加一定会拉动GDP的增长,导致出现伪回归。

二、居民最终消费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投资比例过高、消费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我国投资率自2003年超过40%以来,始终居高不下,2011年更达到了历史高位,为48.31%。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都在20%以下,2013年英国的投资率为14.79%,美国为19.05%,以上数据能否说明我国投资率过高,从而出现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呢?扩大居民消费是否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1.从居民收入增长率上看,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表1显示,2000-2013年,除个别年份之外,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福利有限。理论上来说,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为更多的消费打下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2.从消费收入比上看,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表2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比1991年最高,为87.47%,1999年最低,为71.37%,1991-2014年,消费收入比都在70%以上;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在2013年最低,为66.86%,1991年最高,为85.49%,1991-2014年,消费收入比都在65%以上。表3显示,1999-2012年,除了最高收入户外,其他组的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都在65%以上。表4显示,2002-2012年,除高收入户之外,其他组的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比也都在65%以上。表2-表4显示,不管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都比较高,较高的消费收入比使得居民“无钱可花”。也就是说,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三、居民最终消费率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消费是发展的目标,居民消费能否成为发展的手段,对此可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于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拉动还是由需求拉动的讨论,大多数研究文献是从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方面进行的分析。居民最终消费率用居民最终消费与GDP对比得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意味着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大,如果随着比重的增大,经济出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则经济可以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则居民消费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进行分析时,用居民最终消费率作为居民消费的指标,而经济增长用GDP表示。

1.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选取1978-2013年的GDP数据(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不变价GDP的基期有5个,为了去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GDP折算为1978年的不变价格的数据。折算时,将价格换算为年份市场价的GDP除以该年份不变价的GDP,得到一个折算系数,然后以该年份为基期的不变价GDP折算成上一个不变价的GDP。根据现价和不变价的GDP,计算出GDP的缩减指数。利用缩减指数,将现价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进行缩减,换算为1978年不变价格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用不变价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与不变价的GDP进行对比,得到不变价格的居民最终消费率。

2.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1)平稳性检验对于不平稳的序列,容易出现伪回归。为了分析GDP和居民最终消费率之间的关系,需要检验两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运用ADF检验法确定各时间序列的单整性。得到不变价GDP(y)和不变价居民最终消费率(x)的时间序列数据后,绘制出折线图(见图1、图2)。图1和图2显示,两个变量均存在趋势,经过ADF检验,两序列均非平稳。因此对GDP和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差分序列进行检验,GDP的差分序列用Dy表示,最终消费率的差分序列用Dx表示,ADF检验结果见表5。根据AIC、SC准则,选择最优滞后期,在最优滞后期下得到表5的分析结果,y的差分序列Dy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2)协整性分析GDP(y)的差分序列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的差分序列均平稳,都是一阶单整,即I(1),两变量间存在协整的可能性,但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要利用协整理论进行检验。本文利用E-G检验法检验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将序列y(GDP)对序列x(居民最终消费率)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序列e,对残差序列e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根据AIC、SC准则,在最优滞后期下,得到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7)。据表7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e不平稳,即GDP(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3.Granger检验对GDP(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进行Granger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GDP与居民最终消费率都是I(1),所以检验它们的差分序列。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期为3,在最优滞后期时,Granger检验结果见表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x不是导致Dy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Dy也不是导致Dx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对于预测GDP的变化没有帮助,而GDP的变化也不能预测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

四、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提高最终消费率,对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据实证分析结果,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增量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与GDP的增量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提高居民最终消费率不是GDP变化的原因,两者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也就是说,提高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没有明显效果。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不存在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概念,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因此,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相符。

2.拉动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拉动消费,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短期内能够提高GDP。但从长期来看,提高消费比例,无疑会降低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失去源泉。因此,从长期来看,加大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全新策略[J].中国企业家,2007(6):38-39

[2]尹世杰.略论优化消费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消费经济,2011(2):3-9

[3]陈波.居民消费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分析[J].社会科学,2014(7):53-64

[4]许永兵,文晖.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17

[5]徐凤,金克勤.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9-113

[6]刘春义.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3):12-17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19―03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高玉成(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政工师;赵庆光(1976-),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经济师;张群(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经济师。

国民经济的增长源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高达70%。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也给宏观层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扩大消费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是未来我国持续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

(一)消费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消费理论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四个最主要的消费理论框架和消费函数形式:

一是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C,下同)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函数表示形式为C=a+bY;二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Duesenberry)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棘轮效应”,消费支出受现期收入、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函数表现形式为C/Y=(1-a0)a1*Y/Y,其中,Y是现期收入,Y是从前的高峰收入;三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函数表现形式为C=a+hYp+cYt,其中Yp是持久收入,Yt是暂时收入;四是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R.Brumberg)等人共同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Ct与其未来收入的现值PVT有关,其函数表现形式为:CTk*PV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收入、消费支出、物价、贫富差异、地区和行业等因素人手,以上述四个理论为依托,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王军(2001)对我国的消费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但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实际状况的消费函数;姜波克、陈学彬(2005)从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方面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收入;刘颐权(2005)从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客体结构探讨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冯鑫明、田剑(2005)从改革预期角度提出了预期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等等。

(三)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思路

在目前国内关于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相关研究中,很少考虑心理和预期变量,或者仅对其进行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少有从实证角度进行定量的分析,这一方面由于研究中对该因素的忽略,另一方面拘囿于缺乏相关的数据信息。本文首先采取严谨的比较研究,通过实证比较确定最能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实际的理论框架;然后引入消费者心理预期变量,实证比较加入新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效果,并依据引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解释、分析和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变化和趋势,进而对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政策提出建议。

二、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实证比较

(一)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一般实证比较

本文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1996年1季度到2005年4季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和人均消费支出C(扣除价格因素)数据,对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比较,找出比较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面四个消费函数进行回归,将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正相关关系作为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相对收入假说不适合作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而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

为了进一步验证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适用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居民的消费行为除了受制于收入变量外,还与其消费心理有关,因此我们引入居民消费心理变量对该三个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比较。

(二)引入心理变量以后的消费函数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的城镇居民消费意愿(CE)作为新增自变量,分别对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做进一步的比较。

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一般来讲,消费意愿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越多,本文将以此作为消费函数适用性比较中另一个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在引入消费心理变量后,生命周期假说通过了各种统计检验和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因此该理论最适合作为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下面将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做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三)对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的进一步实证比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居民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化,其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物价的预期将对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行为形成较大的影响。在此前国内外关于居民消费的研究中,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失等因素很少将预期因素纳入居民消费函数的定量研究中。我们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中1996年1季度至2005年4季度的居民对未来收入及物价的预期值,在消费函数中逐步引入收入预期(YE)和物价预期(PE)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做进一步实证比较研究。

引入城镇居民收入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29PVT+233.158CE+448.392YE (1)

(34.687) (3.438) (2.648)

R2=0.98 调整R2=0.971 F=4984.362 DW=2.8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收入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1)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拟合优度较高,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消费支出正相关,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

再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33PVT+166.763CE+702.908YE-232.323PE (2)

(33.821) (2.137) (3.073) (-1.611)

R2=0.998 调整R2=0.99 F=3914.481 DW=2.521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2)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收入、消费意愿和收入预期与消费支出正相关,物价预期与消费支出负相关,表明物价预期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中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拟合优度更高,达到0.999。因此,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引入消费意愿、物价预期和收入预期变量后,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

以下我们将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更合理的解释。

三、心理和预期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

收入作为居民消费的硬约束,其是居民消费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毋庸置疑,但近年来居民消费出现了难以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的现象。如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出现了高速增长(见图1),但收入决定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即使2002年第8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有所帮助,但从前7次的降息效果看,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们从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从图1可见,首先,居民在2002年对物价的预期相对处于低谷,根据前面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城镇居民物价预期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居民未来收入现值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其次,居民在2002年期间的收入预期较2001年及以前明显上升,增强了居民即期消费的能力;再次,2002年居民消费意愿处于高位,促使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充分释放。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促使2002年消费增速出现高于收入增速的超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了10.9%的近年来最高增幅,居民名义收入保持了11.59%的稳定增速,但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增速仅为9.57%,低于GDP和收入的增速,这不能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然而考虑到居民的心理及预期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此现象。

首先,尽管居民的收入预期相对平稳,但教育、居住、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较大,在相关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的情形下,居民不得不为未来的刚性支出进行足够的储备,进而缩减当前的消费支出;其次自2003年物价走高以来,物价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居高不下,居民物价预期总体呈高位振荡,未来收入现值减少,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能力;最后,居民消费意愿出现持续下降,在2006年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降至26%的历史新低,从而严重抑制了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水平(见图2)。

四、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2)式,本文力求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增强该研究结果对未来居民消费的预测能力,以增强文章对宏观决策提供前瞻性参考的效果。

考虑(2)式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在时点上的同步性,但在我国统计体系中,除居民心理及预期变量在当季中期能有效获得外,其他统计结果较滞后,不能为宏观政策及时调控经济运行赢得时间。为了达到预测效果和增强预测的前瞻性,我们在预测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当期收入值可获得时采用当期数,不可获得时采用上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未来一期和二期收入值采用去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物价预期可获得时采用实际值,不可获得时,基于消费者的心理和预期变量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采用上期值。

利用该预测方法,对近期及2006年4季度和2007年1季

预测结果表明:1.2006年1季度到2006年3季度的预测误差在4.5%以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2.2006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小幅增加。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取向和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改善国内商品生产相对过剩,都需要消费的快速增长作为有力支撑。

第一,继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以增强国民财富的总量,并致力改变在国民收入宏观分配关系中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改善国民收入微观分配关系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根据边际消费率递减规律,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有利于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第二,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扭转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势头。一是通过税收及转移支付等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公平;二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推进住房、医疗保险与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居民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未来开支的担忧而形成的储蓄刚性,以及挤出效应下降低的消费需求;三是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使居民刚性支出成本减少和对物价的满意程度提高,扭转居民消费意愿长期低迷和持续下降之势,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第三,加强对居民预期的引导,降低居民物价上涨预期。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尽量减小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在居民心理承受期内实现物价的平稳回落。若单纯采取紧缩货币供给,在微观主体预期高位粘住时,物价仍会继续上扬。经济因为严厉紧缩会出现衰退,甚至会出现滞胀,因此应将降低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降低居民预期,在预期黏性下可为温和的货币政策赢得时间。同时政府要增强政策的信用度和持续性,实现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刺激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陈学彬,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耿莉萍,抑制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05,(2).

[3]王军,中国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及其思考[J].财经研究,2001,(7).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3

一、引言

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过研究研究。在理论上,早期的西方主流经济增长模型曾经忽视消费对增长的作用,认为消费占国民收入比例越小,经济增长率越高。比如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及新增长模型等。有学者针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如罗斯托在其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曾指出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各国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中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向前迈进,消费的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改进。钱纳里等人研究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同水平时消费变化呈动态分布。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居民消费率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加快。

从凯恩斯开始,消费成为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寻找准确描述消费者行为的消费函数形式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西方主要消费函数理论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LC-PIH理论、现代社会的消费理论等。

随着城镇农民问题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居民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不少的成果。如Raghbendra Jha(2006)对印度14个主要地区的城镇消费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农民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制约经济增长。[1]赵卫亚(1999)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模式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到注重质量提高上来,消费结构中用品和服务型消费指出比例有增大的趋势。[2]王宏伟(2000)利用农民的收入-消费函数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已经不再是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3]张鹏、向家敏(2006)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认为我国农民的消费和收入在这一转变时期不存在特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辽宁的城镇化率近年来一直处于国家平均水平之上,2009年已经超过60%。2009年辽宁的非农人口数为2144.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0.4%。在辽宁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作用最大,而消费的作用不甚突出。在城镇化率很高的今天,城镇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扩大城镇消费需求,对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辽宁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辽宁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

这里我们首先通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及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率两个指标来分析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消费的增长量/GDP的增长量*100%;消费对GDP的拉动=消费对GDP的贡献率*GDP增长率。由此,可以计算出辽宁省2000-2008年的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贡献率与拉动率。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开始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这使得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开始实施之初,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就在总量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城镇居民消费瓶颈的制约。

(二)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1、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来作系统分析。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关联度分析事实上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即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

该方法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下有关统计数据列几何关系的比较,求出各行为因子序列与主因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与主因子序列关联度越大的行为因子序列,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主因子序列越接近,与主因子的关系越紧密,对主因子序列的影响程度也越大。

设:母序列为X0= {X0(k),k =1,2,…,n},子序列为Xi= {Xi(k),k =1,2,…,n}其中(i=1,2,…,m)

第1步:初值标准化。

对主因子数据列和行为因子数据列进行初始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将主因子数据列和行为因子数据列中各时刻的数据分别用X0(1)和Xi(1)除之即得。

第2步:求绝对值。

i(k) =|X0(k)-Xi(k) |其中: (i=1,2,…,m;k =1,2,…,n)。

第3步:求关联系数ξi(k)。

计算各行为因子数据列与主因子数据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ξi(k) =Δmin+ρΔmaxΔi(k) +ρΔmax其中,Δmin= miniminkΔi(k);Δmax=maximaxkΔi(k);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一般情况取=0.5。

第4步:求关联度γi。

γi=1n∑ni=1ξi(k)

第5步:排序。

按γi的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的大小。γ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反之γ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

2、实证分析及结果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按照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可分为类,即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教育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居住支出、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

从《辽宁统计年鉴》(2001年-2009年),可以获得辽宁省2000-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数据。以城镇居民消费的类为子序列,以辽宁省人均GDP为母序列,可以计算出其关联度。见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为:食品支出>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教育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居住支出>衣着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辽宁省的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一些显著地特点,主要有:

(1)辽宁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波浪状的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呈现震幅很大的波动状态,并且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很小的,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

(2)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食品支出在辽宁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辽宁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0.7%下降到2008年的39%。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20%-30%为相对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照这一标准,辽宁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开始进入了富裕阶段。

(3)居住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关联度应该很大,但是辽宁城镇住房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不高,说明住房消费在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中主导作用没有体现,经济的增长对于改善城镇居住条件没有起到直接的刺激作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住房分配制度,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育。住房改革后,由于房价的上涨,居民有限的购买力与昂贵的房价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住房消费信贷不完善,使得住房消费的增加逐渐成为少数富裕人群的特征。

(4)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在辽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排在前三位。说明辽宁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紧密的相关性。自从教育产业化政策实施以来,人们对于子女教育的费用大幅度增加,导致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增强。

(5)医疗保健指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高。说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医疗价格的不断上升,导致城镇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也不断增加,从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项。

三、促进辽宁城镇居民消费的对策

1、继续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将会降低居民整体的消费水平。因此,要在继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同时合理调整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对于高收入阶层,应当适当增加税收力度,同时通过二次分配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使得收入差距缩小,逐渐合理化,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

2、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的领域。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娱乐、旅游、信息交通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人们对于现代生活业的消费将大幅度增加,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生活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是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些消费增长点将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建立和完善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辽宁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心理仍然较为保守,储蓄倾向较为明显。居民对于未来的收入和支出的预期不确定,导致居民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一方面多数城镇居民工作不稳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待业人口不断增加,在就业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部分居民对于未来预期收入下降。所以我们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

4、积极扩展和完善城镇消费信贷市场。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联系。完善我省的城镇消费信贷市场,将使一大部分居民的住房消费增加,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的同时,能够直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金融部门应该继续推出一些对于首套住房的信贷优惠政策,比如扩大抵押物范围,延长还款年限等,重点在于扩大居民对住房、汽车等的信贷支出,从而带动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居民在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消费,通过政策引导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和消费档次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国,于丹凤.对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理论分析[ 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 (4): 38-42.

[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年鉴2001-2009[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3]彭佑元.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预测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14.

[4]晏民春,杨桂元.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 (2):72―77.

[5]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6]陈捷.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定量分析[J].经济纵横, 2003, (1).

[7]谢昌浩.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J].统计与决策, 2004, (6).

[8]孙慧钧.我国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11).

[9]孙慧钧.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10]郑新立.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作为最终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经济活动的终点和目的,又是经济生产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间题,而消费函数是体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主要工具,消费同时又受收入和储蓄的制约,由于90年代前后物价快速上涨,本文推测90年前后收入与储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因此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90年代前后的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加以分析,并得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结论。

一、收入、消费与储蓄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消费的研究始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于消费的研究主要涉及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问题的微观观察以及消费理论的验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包括纯理论的探讨、统计计量验证,也有理论与计量方法相结合产生的具有良好预测功能的经济计量模型。具体来看,对于消费函数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著名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是凯恩斯在其开创性的著作中《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也增长,但消费不会以同一绝对量增加,也就是说,如果其它情况保持不变,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而平均储蓄倾向趋于上升。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开启了对于消费的研究,但同时它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绝对收入假说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的观点,缺乏对未来的影响分析,因此显示了这一假说的片面性。

杜森贝里在其《消费、储蓄和消费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现期消费,会受到自身收入和周围他人的影响,在存在着这种消费“示范”效应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可能不是递减的,即社会总需求水平不会轻易下降;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自己历史上曾经实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受“高峰时期”收入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因此家庭短期消费行为和长期消费行为的结合,产生了所谓的“棘轮效应”,即经济中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的多。

随着西方收入与消费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对于该问题的探究也不断深入。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上,早期的文献一般采用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各种假说下的消费函数进行实证分析。而近几年来,依托于计量经济模型理论及应用上的不断发展及成熟,学者们采用新的实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经典课题,以求在新的模型框架下对其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从国内的文献来看,赵卫亚(2003)利用变系数和变截距PanelData模型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了收入差异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杭斌、申春兰(2004)则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变协整分析研究了经济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沈晓栋、赵卫亚(2005)采用非参数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

另外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锐(2003)运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生活支出标准、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出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还不是很高,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变化,各类消费品的收入弹性差异比较大。

本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从量化的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改革开放以来收入水平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全面揭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对消费的影响。

二、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可以利用各年按收入等级分组的抽样调查资料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储蓄的统计资料,对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变化进行研究。

2.1 模型的建立

模型主要检验90年代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设定初始模型应该为:

其中:

CK――存款(使用的是农村人均存款(元))

SR――收入(使用的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α――常数项

β――随机干扰项

为防止时间序列数据各个年份之间存在差异,在这里对模型稍作调整,对模型统一取对数,一方面消除了历年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使数据更加平滑;另一方面,凸显参数意义,使模型估计更准确。

调整后的模型如下: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收入高低,但是在中国农村地区,影响消费的因素还包括储蓄等,由于农村居民受传统意识的的影响,收入与储蓄的关系也对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本文采用1978年到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收入的相关数据,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数据详见《中国统计年鉴》)

2.2 用OLS法估计模型

由于本文主要检验90年代前后农民收入与储蓄关系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对1978年到2004年的数据需要分开检验。利用EVIEWS 6.0首先取1978-199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具体模型为:

由此可见:拟合优度可决系数显著,说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的模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较好,回归直线与样本点拟合的很好,但由于DW值为0.838,说明变量至少存在一阶正相关,所以引入AR(1),AR(2)进行迭代修正,两次差分之后模型为:

经过两次迭代修正后,不但拟合优度较好,而且D.W.=2.01,说明模型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已经修正,同时再对模型进行LM(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已不存在序列相关。

同理,再选取1990―200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迭代修正后,得出的模型为:

此处需要对1990年前后的估计模型进行经济意义的检验,由以上两个模型可以看出:

1978-1990的模型中:=4.24,=0.57

1991-2004的模型中:=-5.58,=1.67

即截距和斜率发生明显变化。截距上的变化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影响的逐步扩大,农村居民收入中储蓄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小,用于消费支出和其他性支出比重上升;斜率的变化也很显著,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储蓄额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本文在这里发现,1990年以前,当收入为零时,储蓄额为正,说明既有储蓄的存在,即,本期储蓄并不一定受当期收入影响,另外还有其他农村居民特有的因素影响;而1990年以后的模型中,截距为负,本文认为农村居民储蓄额减少,消费增加,只有当当期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农户才会选择储蓄,明显区别于1990年以前,本文认为是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户收入更多的用于消费,而弱化了储蓄的地位。

由于1990年前后模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在此引入虚拟变量,以期凸显模型的估计意义。

设XN为虚拟变量,以加法方式引进,仍然以1990为界:

XN=,并对模型进行了二次迭代进行修正,模型如下:

由此可以发现所有检验值均通过检验,证明引入虚拟变量是有意义的,在10%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所以已经证实有变化,进一步证明了1990前后物价飞涨对城市居民的储蓄和收入关系造成影响的事实。

三、结论

本文对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做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并对1990年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储蓄关系变化做了比较,从中得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除去收入这个主要因素外,还受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

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挺进,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中国广大农民逐渐感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农村居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必将成为全国消费的拉动者。推动农村消费,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逐年扩大,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不断扩大。

3.2 农村居民储蓄占总收入的比重降低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储蓄占总收入的比重也是逐年下降的,正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不再一味的把收入转化为储蓄上,而是积极的用于消费和其他相关性支出,收入与储蓄关系的变化也影响消费的变化。

3.3 农村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变小

90年代以前,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较大,其中,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被转化为储蓄,从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但90年代以后,改革思潮的不断涌入,农村居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促使消费成为收入的一大目的,农村居民储蓄受当期收入的影响逐渐变小。

3.4 农村特殊坏境的存在

由于农村这个特殊环境的存在,居民都生活在相当熟悉的环境中,村中无形的支出压力(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也给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村民储蓄的倾向更高,但是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也无形中减轻了村民的这种负担,加之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提高,村民的收入则更多的用于消费和其他性支出。

参考文献:

[1] J.M. Keyen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36.

[2] J.S.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3] 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系数PanelDat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0―54.

[4] 杭斌,申春兰.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J].统计研究,2004,2:21―24.

[5] 沈晓栋,赵卫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J].经济科学,2005,1:18―22.

[6] 李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5):12―17.

[7] 席凯明.论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1996,(07).

[8] 轩蕾,王逢宝.基于ECM模型的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33).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5

引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为消费、投资、净出口,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投资、出口都在逐年上升。因此,分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探索经济增长的动力,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东西部经济界限分明,所以本文采取了局部分析,本文选取了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作为研究对象,从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模型对其居民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明确消费、投资、出口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十二五”规划再度提及消费、投资和出口,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因此分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针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刘飞在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贡献率持续下降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制约因素与消费的内在关系。徐凤等依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在中国居民消费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马光辉等),以我国1978―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李欣则通过福建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陕西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李红霞),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短期的动态变化。

国内外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尝试运用另一种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探讨,针对西部的代表性经济发展区,得出重庆在西部的大环境下结合自己特色,提出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建议。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并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数学理论的系统工程学科,是一种解决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理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完全的信息,把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进行有关的数据处理,然后在随机的因素序列中找出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发现主要矛盾,并找到有关的特征和对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进一步判断其关联状况,如果两条曲线越相似,说明其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说明彼此的关联度较小。

四、灰色关联度比较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我们得知重庆市消费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6854,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21644,净出口对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836051。从数值上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后才是净出口。这说明本市甚至于全国,都应该致力于扩大消费需求,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联合投资和出口的作用,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推向更高一个层次。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来分析了重庆市消费、投资、出口对本市的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从中得出,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现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几条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越快,消费需求会增长越快;而收入增加缓慢,则消费需求增长也缺乏动力;所以,通过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比例,加大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渠道。由于重庆是个内陆城市、农村性城市,地处山地,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大,形成了重庆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或者外出务工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城市大量的劳动力外流,消费需求也随之外流。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三农”建设,使得城乡统筹发展。

2、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重庆市人多地少,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市场蕴涵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较快地提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可以采取: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扩大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促进油菜籽、豆类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贯彻落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战略举措,利用“家电下乡”,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

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消费信贷主要是把居民未来消费和现期消费结合起来,促使居民的消费计划成为跨时期的满意消费。要把信贷消费意识引入个人消费观念,重点是要引导中等阶层的收入消费,把自我积蓄型滞后消费转变为信用支持性的提前消费。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把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消费,如开放居民的消费信贷,推行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信贷,鼓励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4、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首先要改善消费市场的硬环境,加快生活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流通设施建设带动市场持续的改善。其次要调整传统的流通方式,加快发展连锁、市场、购物中心等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再次,要做好相关的售后服务、技术服务工作,是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无后顾之忧,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完善消费市场的软环境,将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完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体系,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

5、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消费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消费作为直接层次上的最终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引导文化和旅游的消费。重庆作为一个山城,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不仅有独一无二的“山城棒棒军”,还有出了名的重庆火锅,更有着热情似火的山城人民。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大型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官民结合,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结语

本文通过重庆直辖以来至今的年度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关联度,得出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国策的正确性,即经济增长最终要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来实现,特别是如今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无论如何,本国的经济最终还是要靠本国消费来发展,我们应该处理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共同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更高层次。(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俊秋,何辛锐.内蒙古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

[2]邓莉,冉光和.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3]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4]孙海涛,宋荣兴.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5]袁建文,蒙明忠.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1(16).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6

关键词:收入差异率;变异系数;短视消费模型

Key words: rate of income differences;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hort-consump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03-03

0引言

众所周知,要讨论收入差异和总消费的关系就必须在消费理论的框架内进行,但现有的消费理论并未给出二者之间关系的明确结论,一般来讲,这种关系隐含在消费函数逻辑推理的后面①。在直觉上收入差异对消费水平确有影响,该命题的支持者往往借鉴于凯恩斯(Keynes,1936)消费理论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来说明,坎贝尔和曼昆(Campbell and Mankiw,1989;1990;1991)的假说的理论核心也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而该命题的反对者则更多引用基于莫迪格利亚尼和布拉姆伯格(Modigliani and Brumberg,1954)与弗里德曼(Friedman,1957)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LCH)和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形成的标准生命周期理论来反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异对消费水平有一定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解释,然后讨论分析收入差异的衡量方法和适合中国居民的消费函数,最后在基于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1凯恩斯消费理论中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这样写道:“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从而,总消费量一般取决于总收入量(二者皆以工资单位加以衡量)。”②根据凯恩斯的论断,消费与收入之间可能存在如下所示的稳定的函数关系:Ct=χ(Yt),χ′0。

其中C和Y分别表示第t期的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同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消费函数:Ct=a+bYt。

其中Ct和Yt分别表示第t期的消费和可支配收入,a和b是两个常数,a0而0b1,a表示自发性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C),(a/YT+b)则表示平均消费倾向(APC)。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b是递减的:收入Yt越高,则b值越小。可以说这一点符合我们的日常观察,但凯恩斯认为这一关系的存在是先验的人性使然。由于a0、0b1,则a/YT+bb。又由于a是个常数,b是递减的,所以平均消费倾向a/YT+b将随着收入Yt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一个人的收入越高,消费在其收入中的比重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而言,如果采取“劫富济贫”式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即缩小社会居民整体之间的收入差异),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APC)就会越高,社会总消费必然越高;但如果相反,极端的收入分配不均(即社会居民收入差异值接近于1)就会使社会整体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必然产生社会需求不足。

这是当前整个理论界关于收入差异和消费需求关系的讨论中,缩小收入差异有利于提高总消费的最有力的观点。然而,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凯恩斯对消费心理的主观判断上的,缺乏经济学意义上的微观基础。

2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关系论证

虽然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已经给出了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负相关性关系这一结论,但他的论述是以先验的人性来说明的,缺乏逻辑性。

在本节中,文章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推理论证。为此,本章首先寻求衡量收入差异的指标,其次是在引用了叶海云(2000)③的短视消费模型的基础上对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加以论证。

2.1 收入差异的衡量方法居民收入差异的衡量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迄今为止,有关度量收入差异的方法有几十种,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其中基尼系数法是经济学界最常用的研究收入差异的方法。张平(2000)④在《收入差异、利率与消费》一文中对收入差异的衡量采用的是样本中所有研究对象的最高最低收入比,并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指出收入差异拉大、收入增长与平均消费倾向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和基尼系数相比,张平采用的最高最低收入比计算比较方便,更能直观地反映收入差异。本文用以衡量个人收入差异的是收入差异率δi,即个人收入与总体平均收入的差距与总体平均收入的比率。如果以yi代表个人收入,以y代表总体居民即期平均收入,则收入差异率表示为δi=(或δi=×100%,本文取δi=),其中yi-代表个人收入与总体平均收入之间的差距,可正可负,而则可以反映这种差距的程度。若δi为正则说明个人收入高于总体平均收入,若δi为负则说明个人收入低于总体平均收入,δi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个人收入偏离平均收入的程度越大。通过比较发现,个人收入差异率的概念与基尼系数、最高最低收入比不同,它反映的是个人收入对平均收入的偏离程度,是从微观的角度来描述个人收入差异,而基尼系数和最高最低收入比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表示总体居民的收入差异。因此,本文采用变异系数V= 来衡量总体居民的收入差异,其中表示收入为y的居民数pi占居民总数p的比例。当变异系数Vn=0时,说明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公平;当变异系数Vn的值比较小时,说明居民收入差异比较小,收入分配比较均衡;当变异系数Vn的值比较大时,说明居民收入差异比较大,收入分配也不均衡。

2.2 收入差异与消费水平的关系论证要研究收入差异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我们还必须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从而得到我国居民的消费函数。对于消费函数的研究,本文直接引用叶海云(2000)③的短视消费模型,即:C=A+y-R+(1)

其中C表示消费者的现期消费,r表示利率,A0表示其初始流动性资产水平,y0表示现期收入,y1代表下期收入,R*是消费者本期的实际储蓄目标。

下面本文试图将上面所讨论过的用于衡量收入差异的变量(即变异系数Vn)和适合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短视消费模型结合起来,将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这两个变量放在一个模型中来分析收入差异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选用了个人收入差异率δi(δi=)和变异系数V=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而且将δi代入V可以得到V=,这也是居民个人微观收入差异和整个经济体宏观收入差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分析中国居民短视消费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得到:对于消费者i来说,在假定利率r不变的情况下,其本期消费C0i主要取决于其初始资产A0i和下期收入y1i以及储蓄目标R*i,即消费者i的消费行为满足下式:C=A+y-R*i+ (2)

将个人收入差异率δi(δi=)带入(2)式得到如下所示的消费模型:C=××δi++A-R*i+(3)

下面我们来寻找变异系数Vn和总体居民总消费∑C之间的函数关系。由V=,我们可得p•V=δ•p。进一步,我们假设在整个经济体中每个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都不相等,即p、pi满足pi=1,p=n。那么,nV=δ成立。又由δi=可得:δ=y+-2y•,对于含有n个消费者的经济体来说,求和可得:2yi=y+n-δ,将nV=δ带入上式可得:

2yi=y+n-•nV=y+n1-V

上式中的yi代表消费者i的可支配收入,我们用y0i表示消费者i的本期可支配收入,则对于含有n个消费者的整个经济体而言,他们的本期可支配收入满足:2y0i=y+n1-V(4)

由(2)式我们可得含有n个消费者的经济体的总消费:

C=y+A+-R

将(4)式带入上式我们得到如下所示的收入差异和总消费的函数关系:

C=+•1-V+A+-R(5)

通过对上式的分析我们发现,整个经济体居民总消费∑C和变异系数V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V变小,则居民消费水平将增加。其实这一论断还不够精确,因为还存在Vn的值域问题,也就是变异系数Vn的上下界还未确定。所谓上界就是在居民收入最不等的情况下的取值,即一个人占有所有的财富收入而其他人一无所有。显然,在无穷总体(即n取∞)时,变异系数Vn的上界为无穷大;在有穷总体的情况下(在这里设总体中有n个样本),变异系数Vn的上界为。所谓下界就是在所有居民收入最平等的情况下的取值,即总体中所有居民平均分配所有财富或收入。很明显,无论考察的总体是有穷整体还是无穷总体,变异系数Vn的下界均为0。综上所述,在数学意义上来讲,在无穷总体的情况下,我们有:0Vn∞;而在有穷总体的情况下,我们有:0Vn。但是,在现实的经济体中根本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根据本文的计算结果及其他经济学者的考察,我们可以从经验上也可以证明得到:在变异系数Vn用以衡量一个现实经济体中居民收入差异时,0Vn1是成立的。此时,我们再来分析一下(5)式,如前所述,整个经济体居民总消费∑C和变异系数V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并且通过论证可以证明0Vn1(即0V1)亦成立,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调整整个经济体中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通过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则该经济体的居民消费水平将增加。这也是本文所要求证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

通过本节对居民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关系论证,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调整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可以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从而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这一结论在先前的经济理论中不止一次被提到,但这些理论大都是通过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来寻找解释,而本文主要是将二者结合在一个经济模型中,通过寻找二者之间内在的数学逻辑关系来加以证明解释的。同样,任何一个结论都需要通过检验,下面本文将对上述结论进行检验并加以分析。

3中国居民收入差异与消费水平关系的验证与分析

通过第二章的讨论,我们论证了居民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就是: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将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为了使上述论证更具可靠性,在本章中我们将对下式所表示的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行验证。

C=+•1-V+A+-R

如前所述,通过对上式的分析我们发现,整个经济体居民总消费∑C和变异系数V的平方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因此如果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即缩小变异系数Vn,则整个经济体居民消费水平将增加。

表1是1991-2000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列表。

根据表1中的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我们可以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1991-2000年消费值稍做处理:首先是分别计算出历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均值;其次是扣除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值的影响,即将所得到的各消费均值除以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此处虽然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的基年不同,但不影响最后结论)。最终我们得到如下表2所示数据。

如表2所示,经处理后的数据扣除了消费价格指数和收入指数的影响,因而在经济学上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述数据是全国居民经过多次不同收入再分配而得到的10组不同收入数据。在此,为了便于和变异系数比较,我们还需对表2中的数据加以处理,即将表中数据由城镇居民消费值计算得到的数据除以1000,而由农村居民消费值计算得到的数据除以500。由于每次收入再分配均会影响变异系数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将再次处理得到的数据和根据1991-2000年历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计算得到的变异系数加以比较来说明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将历年变异系数和处理得到的数据结合在一个图表中即得如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居民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负相关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当城镇居民的变异系数比较小时该年份的居民消费值比较高,相反,当变异系数比较大时该年份的消费值比较低。在1991年城镇居民的变异系数为0.205065,经处理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值为0.29335;从1992-1996年间城镇居民的变异系数不断变大,而城镇居民消费值基本上是逐渐变小的;在1997年,变异系数再度下降,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值升高;此后,变异系数逐年升到2000年的0.280699,而城镇居民消费值由1997年的280.52下降至275.30。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的负相关关系却不是那么明显。其实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我国农村一直存在农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这主要由于:一是在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尚处在解决温饱阶段;二是农民教育、医疗支出大幅增加以及盖房、子女结婚等其他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三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不好,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消费信贷环境欠佳。这些因素明显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力。因此,整体而言,不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其消费需求变化均不如城镇居民那么明显。因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对消费水平的变化没多大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上述分析,验证的结果不如直接由理论推导得到的结论明显。考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我们仅仅以全国31个省、市的收入和消费均值来验证,所选的数据虽然具有代表性但缺乏普遍性,因此数据的选取对验证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验证结果与理论的不一致;二是在寻求居民总消费时,我们是将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函数直接加总得到的。虽然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具体的验证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把微观变量加总为宏观变量时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即宏观消费函数的函数形式和系数不仅取决于微观消费函数的形式和系数,还取决于整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状况。虽然这一点还需更多的理论支持和计量验证,但不可否认,该效应的存在无疑对验证结果增加了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对居民收入差异和消费水平关系的验证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确存在负相关性,因此调整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异将有利于提高整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注释:

①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②凯恩斯编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出版社,2002:101.

③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11).

④张平.收入差异、利率与消费[J].财贸经济,2000,(8).

参考文献:

[1]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

[3]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疲软之间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11).

[5]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6]张平.收入差异、利率与消费[J].财贸经济,2000,(8).

[7]孙稳存,彭彩霞.中国消费函数的分析与估计[J].经济科学,2002,(6).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4-0015-06

Abstract: Using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private consumption. From the total perspective,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has the positive effect on consumer spending,but the effect become weaker than before,and the overall trend appears the inverted L shape. From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economic construction expenditure has always suppressed private consumption, the role of social expenditure on consumption becomes strong, and the role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expenditure on consumption becomes negativ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effects of these three type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all residents,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Key word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ynamic effect;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1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大相径庭。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可以通过乘数、加速数原理对国民经济起到倍增的刺激作用,带动居民收入增长,从而刺激居民消费,因此该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补关系。一些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Blanchard和Perotti运用美国经验数据构建了SVAR模型,以分析二战后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认为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刺激了消费[1];Athanasios Tagkalakis运用1970~2001年19个经合组织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更能刺激私人消费[2]。但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派则认为,在完全理性、消费期界无限和资本市场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债券融资与征税的影响是一样的(李嘉图等价),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有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Aschauer采用永久性收入的方法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 [3];Ahmed在跨期替代模型中发现英国政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私人消费[4];Tsung wu Ho用1981~1997年面板数据对经合组织24个工业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5]。

近十年来,为了应对内需不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启动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因此扩张性财政支出在拉动内需上的有效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较早的实证研究以政府支出总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为主:谢建国、陈漓高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分析中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短期内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但就长期而言政府支出则会完全挤占消费支出[6];李广众基于消费者最优消费选择欧拉方程,推出用以分析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实证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为互补关系[7];陈太明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会导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8]。近期的研究则转移到了政府的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官永彬实证分析表明,在政府支出结构层面,政府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长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引致效应,而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9];苑德宇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分类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教文卫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出作用,经济建设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微弱[10]。

以上的文献回顾表明,已有文献在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研究方面,由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同时已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总量研究较多,考察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较少;其次,由于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相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可能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影响不同,已有研究在这方面考虑欠缺;第三,不少实证研究局限于利用具有固定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静态分析,没有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其结论解释力不强。本文从我国居民的消费特征出发,将政府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并选择时变参数模型,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分析政府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以及分别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影响。

2理论模型设定与计量模型选择

2.1理论模型设定

居民有效消费函数是一个关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支出的函数,国外学者如Bailey、Tsung-wuHo等都假设它是一个线性的有效消费函数,即C*t=PC1+θGCt,C*t为居民有效总消费,它包括人均实际消费PCt与人均实际政府支出GCt两部分,参数θ为表示人均实际消费支出与人均实际政府支出之间的关系系数。

其次,所有的α2t的值都为正,说明政府在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对居民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系数在1986~2000年之间在0.2~0.6之间低水平波动,2000~2011年增长较快,从0.57增加到1.14,这表明最近十多年社会文教支出大幅度增强了居民消费意愿。社会文教费是指国家用于文教卫生、科学研究、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等方面的事业费支出,政府增加该项支出相当于间接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消除了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减少了强制储蓄,增强了消费预期。据统计,1978~2000年社会文教支出大约占政府支出比重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开支比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1992~2000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时期享受的相关福利待遇被相继取消,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被推向了市场,极大地限制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2000年以来,政府十分重视改善民生,大幅度增加了社会文教支出,目前该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现在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职业教育费用减免力度也很大,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形成,各类居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房建设,所有这些保障民生的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最后,系数α3t在1984~2003年为正,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2004年以后变为负值,这说明行政管理开支对居民消费的正面影响越来越小,负面影响逐渐增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费用开支占政府开支的比重呈上升趋势,1978年该比例仅为4.71%,但到了2004年该比例高达19.4%。一方面,财政负担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不断增多,机构臃肿,服务效率低下,严重挤占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费用的来源是国家税收和行政收费,过高的费用必然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税收负担,降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两方面的叠加效应必然导致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弹性为负。

3.3政府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关系

再次,根据图6,系数β3t和γ3t在1986年以前波动幅度较大,1990年达到最高点后两系数逐渐走低,并在2009年后先后变为负值,说明1990年以后行政管理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逐渐降低,并最终变为抑制作用。对此现象的解释前文已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述。从1988年开始,β3t始终大于γ3t,说明行政管理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大于农村居民。对此本文认为,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三公”开支和庞大的政府采购等,这些费用的提高有利于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提高和增加从事“三公“等相关行业的城镇居民人员收入,但对农村居民来说影响很小。

4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先后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全体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以及政府不同支出结构对全体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根据方程(7)、(9)和(10),从总量上来看,政府支出对全体居民以及城乡居民的消费都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1998年以前表现明显,此后稳中有降,大致呈现“倒L型”,说明财政政策已经出现效应递减现象。

其次,根据方程(8),从结构上讲,政府不同性质的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总体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一直抑制居民消费;而行政管理支出在2003年前促进了居民消费,以后则相反;社会文教开支始终促进居民消费,且程度不断增强。

再次,根据方程(11)和(12),经济建设支出总体上讲是抑制城乡居民消费的,但对城镇居民的抑制程度更甚;社会文教开支2000年以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很小,但对城镇居民消费起抑制作用,2000年以后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日益明显;1990年以后行政管理开支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并最终变为阻碍作用。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政府支出虽然在总量上能够促进居民消费,但是从结构上看真正起促进作用的是社会文教支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从国际上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过去;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很高,但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今后必须牢牢抓住扩大内需(关键是扩大居民消费)这一战略基点才能抵御危机,扭转结构失衡问题。为此本文的建议是:

一是不宜长期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实证表明财政支出政策能有效地增加居民消费,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促进效率不断下滑,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居民消费,导致政府支出乘数降低,从而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政府应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医疗、保障房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预期;把更多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到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三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问题主要靠市场解决,政府应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这样能有效降低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同时精简机构和人员,缩减部门经费支出,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对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四是扩大居民消费不能仅靠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还需要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优化消费环境等组合政策。

参考文献:

[1]Blanchard, Perotti, An Empi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es on Outpu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17(4):1329-1368.

[2]Athanasios.Tagkalakis,The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on Consumption in Recessions and Expansion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92:1486-1508

[3]Aschauer D A, 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117-127.

[4]Ahmed.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n Open Economy: Some Evidence for the United Kingdom[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6,17(2): 197-224.

[5]Tsung Wu Ho.The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on Consumption:A Panel Integration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1,10(1):95-108.

[6]谢建国,陈漓高.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J]. 当代经济科学,2002.

[7]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2005(5).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江苏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国前列。但是江苏经济发展呈现“南高北低”的差异,因此江苏经济问题无论是在统计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苏北区域为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五个地级市区域。过去十余年中,苏北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长率稳居全省前列。各项数据表明,苏北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处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变的过程中。对苏北这样具有典型意义区域,进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回顾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从研究方法看,大部分文献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看,主要研究居民消费或将居民消费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研究的地域范围看,大部分文献从全国的角度分析消费的影响,也有部分文献选取某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

关于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代表性观点。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2),经济增长应从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范剑平,2003),特别是全社会消费增长应该予以更多重视(刘伟、蔡志洲,2004)。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保持联动关系(梁、陈维娜,2009)。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拉动作用(李银秀,2014)。

关于居民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代表性观点。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增长 (尹世杰,2006),应发挥消费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张贡生、吕良宏,2006)。如改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制度(刘东皇,2010),促进我国经济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迟福林,2012)。

关于居民消费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分析等方法(徐晓丽,2012);部分文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刻画了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进趋势(段景辉,2013);也有运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孙亚静,2014)。

关于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农村消费不足导致消费升级不快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李明贤,2006),而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人均GDP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姜惠芬,2008),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高月梅,2012)。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消费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极大的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但是也存在不足。首先定性研究文献中缺乏实证的支撑。其次,实证研究普遍对变量的选择过于少,很难精准的探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已有研究大部分关注的全国或者部分省份的较大区域的考察,缺乏对省内部分区域的考察。鉴于此,本文选择处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型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苏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居民消费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两个部分,引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模型与变量选择

根据统计口径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苏北地区主要为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五个地级市区域,因此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旨在研究苏北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居民消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因此本文研究选取以下四个指标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各变量初始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苏北区域各项经济指标数据。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本文数据选取的期间为2000-2012年,并将2000年设定为研究基期。

为满足模型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地区生产总值使用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Y),并以2000年为基期的CPI指数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其次,人均城镇居民消费(UC)由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以2000年为基期的城镇CPI指数剔除价格因素影响;第三,人均农村居民消费(RC)由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以2000年为基期的农村CPI指数剔除价格因素影响;第四,人均固定资产投资(I)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对应年份的常驻人口总数获得,并以2000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最后,为减少数据非线性变化对实证分析的影响,对上述四个指标取自然对数,即得到本文研究的变量:LNYit、LNUCit、LNRCit和LNIit。本文使用Eviews8进行实证分析。

(三)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Levin, Lin & Chu t*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根据线型图和散点图判断四个数据序列皆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序列。经检验,在10%临界值水平上,四个序列都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原序列平稳(见表1)。

表1 面板数据的Levin, Lin & Chu t*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C,T,L) 统计量 概率值 10%临界值

是否平稳

LNYit

LNUCi

LNRCi

LNIit (C,T,0)

(C,T,0)

(C,T,0)

(C,T,0) -2.37635

-2.78220

-1.49451

-14.2063 0.0087

0.0027

0.0675

0.0000 平稳

平稳

平稳

平稳

注:检验类型(C,T,L)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截距项、趋势项及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含C或T。

(四)实证模型选择

通常有三种形式面板数据模型: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模型。模型选择与设定过程如下:

1. 通过似然比检验,摒弃混合模型。

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然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似然比检验。该检验的零假设是固定效应模型是冗余的,若概率值大则接受零假设,选择混合模型,若概率值小则拒绝零假设,摒弃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然比的检验结果见表2,概率值小于1%,拒绝冗余,于是摒弃混合模型。

表2 固定效应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

Test cross-section fixed effects Statistic d.f. Prob.

Cross-section F

Cross-section Chi-square 6.878477

25.601216 (4,57)

4 0.0001

0.0000

2.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先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然后选择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该检验的零假设是随机效应模型成立,若概率值大则接受零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若概率值小则拒绝零假设,摒弃随机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3,概率值较大,为0.7152,接受零假设,即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表3 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

Test cross-section

random effects Chi-Sq. Statistic Chi-Sq. d.f Prob.

Cross-section random 1.359026 3 0.7152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如下:

, ,

从上述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参数估计值的t

由回归方程的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得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可以拉动人均产出增加0.7734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可以拉动人均产出增加0.54885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可以拉动人均产出增加0.12655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择苏北地区的人均产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以2000年为基期,运用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四个指标因素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均产出弹性依次减弱。其中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对人均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更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的数倍。这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实证支持。

(二)建议

第一,对比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苏北经济增长方式应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投资在过去十余年的高增长,有效的带动了苏北经济的增长。特别是苏北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大量的投资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如交通、城市建设等。但是持续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贡献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实证结果表明投资的产出弹性已经较弱。而消费的产出贡献的边际效应较高,远远大于投资的产出贡献。因此,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及时根据发展的实际作出调整,构建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对比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出弹性,苏北地区应加快城镇化,提高城镇消费所占比重。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但是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苏北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对人均产出的弹性要大。因此,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还需依托城镇化实现。

第三,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目前苏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较大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而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但导致投资效率降低,也使得政府在提高当地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方面捉衿见肘。因此,苏北地区政府应调整支出结构,放缓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鼓励消费,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芳.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4,30:16-18.

[2]李银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消费经济,2014.2:33-36.

[3]高彦. 河北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 河北企业,2014,08:42-43.

[4]段景辉,陈建宝.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参数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3,29:43-45.

[5]李洪英.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面板协整检验[J].商场现代化,2010,28:83-84.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9

一、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旨在研究消费行为。消费函数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函数之一,它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国民收入的使用动向,研究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从而帮助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施宏观调控等。消费函数模型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总消费与影响因素,主要是可支配的总收入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根据这一理论假设,可建立消费函数:,其中,为横截面样本数据中第t(时间序列里是第t期)样本的消费支出,为相应的绝对收入(可支配收入),截距a表示自发性消费,a>0,b为边际消费倾向,0

深人研究和分析长三角的消费函数及其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有助于判断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的取向是否正确、政策效应是否能充分发挥,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消费需求这一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本文即用上述模型对我国长三角近二十五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二、数据的收集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二十五年上海、江苏省、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根据这25个统计数据资料,对长三角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这样得到了用于协整分析的25期数据。

三、长三角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

1.上海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根据消费函数:,其中,为横截面样本数据中第t(时间序列里是第t期)样本的消费支出,为相应的绝对收入(可支配收入),截距a表示自发性消费,a>0,b为边际消费倾向,0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平均而言,上海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随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以及从回归方程的残差图可以看出,变量之间存在异方差。

用0Ls方法估计回归方程Xt= 0.742650131*Yt+ 251.7862985,可以观察到Xt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Xt序列的ADF检验如下:

由结果可以认为1992年没有发生结构的变化。

四、结论

我国经济正朝着预期方向快速发展,但消费和收入增长不协调、消费率偏低,势必会影响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消费支出偏低呢?1.高价房透支了居民的未来消费。房价持续、非理性上涨,房价水平和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背离,使越来越多的购房族被迫背上沉重的房贷,抑制了居民正常、健康的投资和消费,透支了居民的未来消费。2.社会保障不完善挤压中低收入阶层即期消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我过社会保障形式不容乐观,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偏低,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健全,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和中低阶层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相当多的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费者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稳定,即使收入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为可能出现的失业、医疗支出及养老等进行储蓄。3.商业环境不佳限制居民消费潜力释放。近几年,我国市场上消费环境缺乏诚信和竞争无序化等问题日渐凸显,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统计,欺诈消费者投诉数量明显上升。针对我国市场上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商业欺诈、消费陷阱等现象,信用缺失让市场有序公平竞争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失灵,消费者对现实消费的不良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即期消费,有钱不想花的心态将限制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进而影响国内总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潘爱民: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4]吴承业:福建省整体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分析和政策建议.东南学术.2005.2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例10

一、消费问题的基本理论

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短期内当期的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量小于收入的增加量,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可以建立如下消费模型:C=a+βy,其中a为自发消费部分,即当收入为0时,通过借债或动用前期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自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β是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βy即为由收入增加所导致的消费增加额。因此C=a+βy的经济意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加引致消费。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于1949年提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他认为当期的消费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平影响。在长期内,根据杜森贝利对居民消费习惯的研究,他认为居民增加消费容易,而减少消费却比较难,因此消费量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却很少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少。因此长期消费函数如下:C=βy。在短期内,随着经济的波动,当收入增加时,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会赶上高收入者的消费水平,当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的降低程度有限,因此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不同,短期消费函数为:C=C0+Cy。

3.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于1954年提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居民会在现期消费与延期消费之间做出最优选择,计划消费支出,以此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根据该理论可以建立如下模型:C=aWR+cYL,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比例;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工作收入的比例。

4.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1957年提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而不是由现期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在长期内可以预见的收入,因此居民的消费等于持久消费与现期消费之和。

二、消费模型的建立

1.数据的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模型。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经历高通货膨胀,所以选取了1994年-2013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数据库。本文对一年期居民定期存款利率进行算术加权平均,以此得到最终所用数据。

2.多重共线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的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精确的线性关系或者近似的线性关系,多重共线性的产生会无法正确反映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单独影响,同时使得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变成无限大。

3.异方差性检验

同方差假定是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即是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解释变量,其随机扰动项的条件方差都为某一个常数,公式为=E()=2同方差性指的是相对于回归线来说,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的分散程度相同,而异方差性则是指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的分散程度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模型中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解释变量、数据测量误差、模型设定误差等,异方差的产生会增大模型的预测误差,降低预测精度。异方差的检验方法有:图示检验法、Goldfeld-Quanadt检验法、White检验法、ARCH检验法、Glejser检验法等。本文采取White检验法,White检验法认为模型中如果存在异方差,则其方差和解释变量有关系。对安徽农村居民消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后,可以得出其伴随概率p=0.060953,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由于p=0.060953>a=0.05,所以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

4.序列相关检验

序列相关又称自相关,是指总体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序列相关性产生的原因有模型设定偏误、经济活动的滞后效应、随机因素的影响等。

四、提高安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分析

1.有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本文在实证分析部分,已经证明农村居民消费金额与人均纯收入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收入水平是消费金额的根本影响因素。因此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直接途径,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安徽经济,有效提高安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2.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在我国当前金融市场还不太发达和农村居民金融理念相对保守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动对农村居民储蓄金额有较大的影响,这进一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金额。利率的下调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方面利率下调会导致利息收入减少,而使得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利率的下降又会使得居民实际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支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根据上文实证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这会导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金额减少16.856445元。因此应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既使得居民的储蓄金额能够满足未来所需,也使得农村居民提高当前消费水平,实现效用最大化。

3.维持物价稳定,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能力。本文在实证部分证明了CPI每提高1个百分点,在居民原有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来说消费金额将提高31.84743元。因此要提高安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仅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而且还要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特别是在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上。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安徽省各级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支出,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应该逐步完善医疗、养老、住房、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树立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5.发展居民消费贷款,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消费信贷规模较小,这导致了居民消费支出的流动性约束增加。因此政府应借鉴国内外关于消费信贷的发展经验,健全消费贷款制度,改善消费贷款环境,丰富消费贷款品种,为农村居民申请消费贷款提供便利。

6.制定相关消费政策,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同时各级政府应当针对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加强对居民的在消费理念方面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居民转变消费理念,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提高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海凤.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探析[J].现代营销,2014(09).

[2]肖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

[3]韩星焕.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

[4]柯瑞芬.对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进出口经理人,2014(5).

[5]曹文方.基于消费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分析-以绍兴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4).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2014.

[8]郑玲玲.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