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9:12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1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f16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

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分析社会需求的归宿。是制定培养计划的依据。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一般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样,要构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需要,系统掌握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剖析、电子产品组装与检测、电子测量与仪器使用及维护、家电维修及电工操作等技能,能在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生产、装配、调试、检验、维修、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要达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培养规格,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高职学生应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知识是一个学生应对就业后社会环境多变、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基础,专业知识是学生就业时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因此,知识结构的设计,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不可偏废。不能仅强调专业课程、实践而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力结构是指保证一个人顺利从事职业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综合,主要由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素质结构除了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若干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首先。思想政治课是硬性规定的必修课。其次,必须把与本专业最基本的若干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例如电路原理、数字电子电路、模拟电子电路、高频电子电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再次。应有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rotel辅助电路设计、EDA技术、PLC原理及应用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传感器技术等课程。为了使学生在学完上述课程以后建立起整机的概念,还应学习音响技术、彩色电视原理等课程。这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范例。当然。以上课程的开设需以所学知识“够用”为原则,不宜涉及过深的理论。要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高职高专教材。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电子企业第一线的工作,还应开设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电子工艺实训、电工安全技术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训等课程。

三、营造工程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必要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的实验不能只局限于原来的验证性实验,应该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选题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工艺操作性实验4个层次的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与几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约占实验课时的25%。设计性实验主要与设计性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rotel辅助电路设计、EDA技术等课程同时进行,但不受章节教学内容的局限,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电路。约占实验课时的35%。综合性实验和工艺操作性实验可以在开设整机课如音响技术、彩色电视原理等课程时进行,也可以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训课或毕业设计时进行,这类实验约占40%。

开展双证教育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双证教育是指将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和考核纳入教学总体目标,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中充分体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有关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参加有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使学生在完成三年学习后既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又持有一至几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教育将专业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紧密联系。既加强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毕业就能顶岗提供了方便,实现学生就业和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建设适应职业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要积极搞好校企合作。选择一批与专业对口、企业规模较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虽然高职院校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功能和校外实训基地完全不同。前者着重于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后者侧重于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二者互为补充,以保证高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实训大部分在校内完成。会导致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节:但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校内实训就进行校外实训。难以胜任独立顶岗操作的重任。学生通过到企业的实践,可以贴近生产一线,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并能够学到企业文化,培养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质。

四、优化双师结构。创建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学队伍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注重教师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要具有集教学和实践技能于一体,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4项条

件之一的专任教师。一是教师既具有讲师以上的职称,同时又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二是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三是近五年主持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应用:四是主持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等。

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为此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双师结构”教学队伍的建设。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激励机制为:

1,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技能等级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

2,充分利用学院已有资源进行双师素质人才培养,通过科研、技术服务和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生产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积累近五年中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增加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比重。

4,实施“访问工程师”进修制度。教师每2年为一个周期,通过挂职、合作研发、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技术业务流程,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5,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预备制度。对尚未具备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鼓励他们积极提高自身双师素质,考取一个及以上本职业国家二级职业技能等级资格,在其获取讲师职称后,直接认定其为双师素质教师。

此外,对年轻教师实施“访问工程师”期间的待遇和津贴给予优惠,对“双师素质”教师优先培养。在教材编写、科研等方面优先安排,并提高工资待遇等,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加入“双师素质”教师行列。

尽管在现行体制下,“双师结构”教学队伍的建设会有一定的困难,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一定能寻找到适合“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建设的最佳途径,逐年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42―0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实践教学则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实践教学中,实验室队伍是进行实践教学的第一线基本力量,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发展水平,影响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如何全面提高本院应用电子专业实验室队伍素质,调动其积极性,从根本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职责岗位明确、具有过硬实践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实验室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一 高职应用电子实验室队伍现状及成因分析

本院应用电子专业是由中职教育升格而成,实验室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是制约本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实验室人员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被看作“教辅人员”,人们思想中往往产生实验室工作无足轻重的偏见,从而使实验室队伍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具体表现为:

1 实验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通过这几年高职实验教学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实验室人员配置上存在随意性。以电子专业一组数据为例,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相比,无论人数、职称、学历上,都有很大差别,实验技术人员专科以下学历较多,高级技术职称占7.6%,(达不到《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标准》高级技术人员占总人数20%以上要求),中级职称占15.3%,初级职称和其他占77.1%,占总人数的多半,非专业人员占15%,45岁以上人员达81%,从比例数看高职称比例偏低,年龄偏大,没有构成合理的梯形队,急需补充新生力量。所以,改善实验技术队伍人员结构已迫在眉睫。

2 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

2003年,在教育部支持下,本院投资180万元又新建了两个应用电子专业实验室。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仪器设备数量增加,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加之高职教育特点,实践教学课比例不断增加,对实验技术人员数量需求日益增多,但实验室技术人员并没增加,使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比例不合理,只能达到6:1(发达国家比例较大,比如奥地利职业学校实验、实习按小班教学,一个大班配3-4名实践教师同时授课;西德职业学校双师教师比例达2/3);生师比例不合理,生师比只能达到21:1,多数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和进行知识更新,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实验技术人员数量的明显不足,致使高职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3 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院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从属于理论教学,使得与之相对应的实验技术人员一直得不到像专业教师那样的重视,因此缺乏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规划,认为没必要业务进修和技术方面培训,以至于先进仪器缺少先进技术,致使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实验室人才匮乏,实验室队伍水平较低;实验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没有政策性倾斜,致使职位、津贴低于专职教师;繁杂、辛苦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被认可,致使实验技术人员地位较低,比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从来与实验室技术人员无缘。

实验室“三不”是造成实验室队伍现状主要原因,给实验室建设带来极大影响,使实验室管理水平、实践教学水平远不能与职业教育相符,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 加强高职应用电子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实验室队伍思想水平、整体素质、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室发展和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电子科技、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电子专业在各领域占据较重份额,加之现代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特别是强调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实验室队伍建设就成为本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1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经过这些年改革、探索,在教学上提出“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特别强调技术能力培养,技能培养又是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上的动手操作过程。为此,实验室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中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实验技术人员具有了丰富实践经验、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 促进专业模式与教学改革

科技发展使高职各专业日新月异,技术领域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实验技术越来越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视技术为例,从晶体管基本知识到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从逻辑门电路到组合逻辑门电路,从球面电视到平板电视,这些知识无一不相互交叉和渗透。针对这些综合实验,实验技术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这就要求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并能把握横向联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 促使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和实验室发展

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不仅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迅速掌握,而且要求迅速将新知识和新技能应用于学生实践教学。实验技术人员既是实践教学实施者,又是实验室一线工作者,肩负着实验室管理和发展的重任,关系着实验室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实验室建设的软件工程。

三 高职应用电子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策略

1 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准确定位

实验室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院自上而下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验室队伍置于正确位置。特别是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实验室队伍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培养,为其提供宽松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具体措施:学院设立实验中心和专家委员会,对实验室资源调配、岗位设置、实验室队伍规划起决策作用,并由学院人事部门制定实施方案。

2 科学设岗,建立和完善实验室队伍

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性质不同于一般教师,他们既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又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既是学生技能的培养者,又是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者,工作头绪多,技术含量高,所获得成果形式也多。因此,人事部门应根据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日常管理工作等不同工作性质科学定岗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用人模式,调整优化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具体措施:一是选拔学科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以其为核心,培养一支高素质实验室队伍,使实验室真正成为集教学、实践、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团队,达到以实促教、以新促发的教学目的;二是在实验技术人员配置上要敢于创新,根据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为2:1,配置较为合理,同时还要设置实验室机动人员,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合理梯形队。这样才可以满足日常的实验室教学工作,及实施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的需求。如04级应用电子班是我院第一级高职学生,当时班小,又刚加配两个现代实验室,师资力量也充裕,通过专业实训课明显看出,这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好,动手能力强,做出的电子产品在技能展示会上均受到教育部门好评,毕业后多数在专业岗位就职。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在实验室上课兴趣远超过课堂理论授课,所以实践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学习兴趣来掌握技能,从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目的。

3 健全机制,提高实验室队伍积极性

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室队伍建设重要性,改变目前实验室人员待遇低,不被重视的现象。具体措施:一是在职称评定上与教师平等,在政策上适当给予倾斜,设立奖励机制,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二是鼓励高职称教师进实验室,充实实验室队伍,加快实验室队伍水平提高;三是根据岗位设置岗位津贴、实验技术成果奖、实验室管理优秀奖、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奖、自制仪器和节能创新奖等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爱岗敬业。

4 全面深层次提高实验室队伍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大量电子仪器和电子产品出现和使用,应用电子专业由流通领域拓展到多个领域,这就迫使实验室队伍不得不全面、深层提高自身素质。具体措施:一是完善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纠正以往培训就是一种旅游的错误思想,建立合理、有效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提高实验室队伍业务水平。比如德国职业教育要求,必须在企业工作两年以上人员方可进入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二是精湛技术与品行兼备,不仅善于汲取传统实验教学优点,迅速掌握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施教,更要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比如在实验教学中,不但传授技能,更要教会做人。严格要求操作规范从自身做起,用教师协作、文明举止、敬业精神影响学生,用自己言行培养学生诚实、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实验技术人员轮流去企业实践,将最新的知识带进课堂,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比如每两年必须轮流一轮,利用假期集中下企业,进驻学生多的实习单位,现场指导并学习;四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学院讲授实践课,从而增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实践技能,如本专业开设的数码技术课,我们聘请当地的技术权威来上课,这样既传授了理论知识,又将最新的产品带到课堂,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深受学生欢迎;五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专业研讨会,了解前沿知识,及时改革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快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 教师进实验室,体现“双师”作用

实验室和专业发展是一体的,而不是独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是一体的。鼓励专业教师走进实验室,理论课与实践课他们都参与,使专业教学由原来的广而不专变成专而精。如应用电子专业开设的家用电器课程,是由本专业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授,他就采用带着学生走进实验室,全程教学自己跟踪,在制冷章节内容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台“纯透明”电冰箱,从设计到取材,从加氟到氧焊,再到调试,虽然在保温技术上还不是很完美,但整个实践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家用制冷设备的组装工艺和制冷原理,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全程,也真正体现了教师“双师”的作用。

总之,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队伍在实践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拥有一支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学院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不断优化结构,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如何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的要求,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实验室队伍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远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6):40-41.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163-03

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称评审是南京市社会化职称评审的系列之一,也是南京市电子信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审的主要职称系列。本文分析了2009―2013年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人员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1 参评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1.1 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数量稳步增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是申报的主体

2009年,南京共有106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其中企业74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32家;2013年,南京共有238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其中企业188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50家。图1给出了2009―2013年南京市电子信息专业职称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情况,可以看出,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数量稳步增长,企业数量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事业单位数量的增长幅度。

1.2 参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中级人员参评数量要明显高于高级人员参评数量

2009年,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342人,其中申报中级职称272人,申报高级职称70人。2013年,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共747人,其中申报中级职称529人,申报高级职称218人。图2给出了2009―2013年南京市电子信息专业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参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中级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增长率明显高于高级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增长率。

1.3 参评人员学历结构稳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主

从参评人员学历结构来看,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一直是申报的主力。在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申报比例更高。2009年,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共342名,其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32人,本科学历222人,大专学历86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申报人数的74.86%。2013年,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共749名,其士学历10人,硕士学历68人,本科学历469人,大专学历197人,中专或职高学历3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申报人数的73.03%。图3给出了2009―2013年申报人员学历结构情况,可以看出,高学历人员的申报比例稳步增加。

1.4 参评人员工作年限普遍偏长,企业人员申报积极性不足

2009年,南京市共有13名硕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2年,远超于职称评审要求的3年工作年限;193名本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的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9年,也长于职称评审资格要求的5年工作年限;66名专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的平均工作年限达到9.9年,长于评审要求的7年工作年限。图4给出了2009―2013年主要学历层次申报中级职称人员的工作年限情况,可以看出,2009―2013年各级学历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职称的工作年限变化不大,但都远超过评审职称的基本要求。这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可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论文、业绩或者继续教育实践达到职称评审要求的时间偏长。

而申报高级职称人员这一现象同样存在,2013年南京市共有57名硕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1年,而评审要求的工作年限为4年;共有115名本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为8.4年,也长于评审资格要求的5年要求;36名大专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则达到了11.6年。从图5可以看出,2009―2013年,各级学历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工作年限变化不大,尤其是本科学历人员取得工程师资格后的平均工作年限都在8年左右。

2 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化职称评审率低。从南京市人社局反馈的信息,目前南京市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职称评审初评的比例仅25%左右,大多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游离于职称评审范围之外。2012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89.3%的博士学历人员都没有取得中高级技术职称。

(2)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缺乏足够重视。从职称评审情况来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都远远长于职称评审要求,其中很多人员是因为在规定时间继续教育时间不够。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投入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成本,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减少培训费用,造成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第二,也有管理者担心,一旦员工经过培训后,离开本企业跳槽到其他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企业前期投入的培训费用将付之东流,因此很多企业因噎废食,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培训。第三,有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效益好时无须培训,效益不好时没钱培训,因此,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很多优秀的员工由于很长时间都没有培训的机会,技能始终得不到提高,对企业十分不满,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3 对策与建议

3.1 搭建信息平台,建立政策沟通桥梁

我们曾对1007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了问卷,问卷反馈的结果表明33.01%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而未评定社会职称。虽然,目前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但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没有专人负责,造成企业对政府相关政策不了解。建议相关部门搭建统一的政策信息平台,将人社局、科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的人才政策统一集成在此平台上。每当有涉及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人才政策申报时,可以通过短信或邮件的形式推送给相关企业,这样企业就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及时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3.2 加大财税支持,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的比例

现阶段,我国政府已认识到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但要保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及其质量,除了制定相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切实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从财力、物力上充分保证继续教育的正常发展。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要求各类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规定,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可以说,这1.5%的教育经费不仅绝对数量不多,而且就这1.5%的比例都难以得到落实,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制定规定,将继续教育经费提高到2.0%~3.0%,并应该进一步落实。[2]可以将这些继续教育经费直接计入企业的成本,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3 提高要求,激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评审

目前我市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复审及项目申报等都没有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进行要求,造成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游离于社会职称之外,职称评审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建议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政策宣传力度,将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人员职称资质相挂钩。比如,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推荐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通知时,明确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必须在80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20人以上。因此,建议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复审及项目申报等方面,均对企业的高级职称人数有所要求,这样的要求使得企业必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水平,从而激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评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4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检测使用;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技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制造、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到基于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技术”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布的学科分类表中可见端倪。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按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当然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类别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高职应用电子专业,重在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的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该专业再适当向上拓展一点,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领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初步知识。

从学科分类表中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级学科,其中三者各为二级学科,说明三者有割不断的联系,笔者认为,其中的“电子”是后两者的基础,或者说是手段、工具。从学科的内涵来看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内容是电子线路,包括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方法,笔者在这里称为“电路级”学科。而通信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具体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学科重点不是研究具体的电子线路,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算法,这种学科,是电子技术的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笔者在这里称为“算法级”学科。至于算法的具体实现,最终当然要用电子线路“电路级”或者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定位

首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面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较强的现场实践能力,其功能居于工程型(决策设计开发)和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介”性人才。鉴于这类人才工作的“一线”、“现场”和“应用”性特征,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的不是“算法级”人才,而是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电路级”人才。

其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的行业需求相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就拿苏州市来说,近年来,随着外资和内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苏州市的支柱产业。苏州生产的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手机、交换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大量电子企业的生产运营,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等文化基础并经短期培训的生产线操作工以外,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如生产线工艺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员乃至车间主管助理、设计部门设计助理等。这些规格的人才,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最为适宜。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的研发,需要用到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高深的专门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具体算法模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比较抽象,在此称为“算法级”的知识。算法级知识最终要通过电路来制成产品,研究电路本身的知识在此称为“电路级”知识。“算法级”人才由本科以上层次来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需求量较大的“电路级”人才。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落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应用、重技能的特征必然要反映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模块中,又可以分割出技能课模块(包括综合实训、考工培训等实践性环节)。公共课主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创新起越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电路级”课程,主要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课程。它们是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必须要用高标号水泥和钢筋打基础一样。它们不仅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以后学习电子技术在其他相邻学科中的应用课程(专业课)打基础,而且本身也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课,能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所以这几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看作高职的专业课。

专业课模块是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某个行业领域而设置的更深一层次的课程。专业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算法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介绍特定领域(如通信、自动控制)内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至于算法具体如何实现,是设计电路硬件实现,还是计算机软件实现,还是两者综合实现,一般教科书中不会详细介绍,这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属于“算法级”的课程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选修课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了解企业的运作,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作准备。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特色是它的实践性,它有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舍此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教学实验和单项技能训练,一般是配套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层面是专业实验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一般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线路板CAD、电路仿真技术等;第三层面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等,主要包括综合实验、综合训练(如中、高级电子工考工培训)、课题项目、技术服务、毕业设计(实践)等。

五、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电路级”还是“算法级”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电路级课程实际化

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等电路级课程中,本科教材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推导比较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高职教育,在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结论的前提下,数学的定量推导计算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同时为使学生更快了解实际、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差距,在讲授一种电路时,要补充介绍这种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算法级课程电路化

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很多专业课都是算法级课程。如在电子通信专业方向,典型的算法级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在本科教学中,《通信原理》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通信信号的拾取、变换、处理、传输等方面的理论,理论性强,数学分析推导多。《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授数字信号和离散数字系统的关系,分析的是抽象的系统,大量使用数学推导,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抽象。这两门课如果用本科的讲授法,高职学生会觉得非常抽象,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以至于根本学不下去,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所以,高职教学中,算法级课程的教学要“电路化”,即在讲授解决某个问题的算法时,算法要讲得简单一点,同时要介绍这个算法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具体电路的实现。

(三)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2-01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在校学生4届共计493人,已毕业学生10届共计756人。近年来,该专业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为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特色鲜明的专业。为把我专业建设成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作了以下研究和探索。

一、重点专业建设目标

(一)重点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立足黑龙江省,面向全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3年建设,显著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实力要显著提升,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力争经过3年的发展,把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重点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岗位职业能力,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师资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建成一支以 “双师”为主导,学历、职称、知识、技能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3.多方面筹划专业建设经费,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4.注重发展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建设高水平实验室。

5.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可行性。

6.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备教学文件,健全制度,完善所有教学文件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并严格执行。

7.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积极申请科研立项等。

二、专业特色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根据学院“侧重人才培养,全员成才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注重发挥与电子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形成具有结合电子产品制造业、网络信息服务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建设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方向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两个学科专业方向,培养拥有较高的知识理论素养、信息素养等基本素养和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与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社会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访问进修、培训、企业锻炼、项目开发、学习交流、人才引进等措施全面提升的专业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及专业素质,使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电子产品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能力。提升现有专职教师学历,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有相应政策支持,使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比例达到70%以上;提升专职教师教学能力和职称资格,争取达到高级职称比例为20%,中级职称比例为80%;提高科研能力,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专职教师2-3名,培养名师1名,力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教学体系建设

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组织针对我国电子生产企业的调研,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产业政策、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应职岗位人才规格等进行调查,完成专业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工作流程、企业人才规格等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修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教学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大纲。

五、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在院内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配置基础上,按照课程改革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建SOPC、FPGA、传感器专业实验室,改建电子技术实验室,优化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紧跟专业发展需要,学有所用。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6

2011年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以下简称冶炼厂)面临着奥斯麦特炉达产达标、硫酸新三系建设投产、30万吨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等许多难题,厂工会认真履行职能,从建“家”入手,致力打造“家文化”工作品牌,用文化引领职工,以活动塑造团队,打造“体育锻炼之家”、“文艺创作之家”、“温暖幸福之家”、“文明和谐之家”。

一、强身健体,打造职工体育锻炼之家

冶炼厂工会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号召,广泛发动职工成立了职工体育兴趣协会,下设篮球、足球、羽毛球、兵乓球、登山等五个分会,大力发扬“官办”活动成功经验,支持协会独立开展活动,大胆放权给协会骨干,形成了“自转”与“公转”相结合,“官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活动机制,引导出一股“热爱生活、喜欢运动、爱惜身体、珍惜工作”的良好风潮,达到“娱乐工作两相宜”的效果。2011年厂职工体育协会共开展羽毛球、兵乓球、篮球等各类活动8000余人次,开展体育比赛40余次,职工体育中心平均每天接待职工30人次,体育运动氛围空前浓厚。在一系列活动和比赛中,体育协会逐渐形成了“天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健身健体促生产,达产达标做贡献”、“登高望远壮胸怀,东方览胜激豪情”等一系列富于冶炼人独特魅力的文化标示。体力助推智力。职工在精神愉悦的同时也激励着在工作上的不断追求。在澳炉生产紧要关头,职工踊跃参与献计献策,共提出“金点子”231条,其中“澳炉喷枪尖挂渣操作方法”、“11#皮带改造”、“建立自动控制模拟平台”等9项金点子为达产达标作出了较大贡献,也被公司列为“十一五”期间班组创新成果进行。粗铜、阴极铜、硫酸产量、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二、互学互勉,打造职工文艺创作之家

文学艺术作品有着强大的凝心聚魄、鼓劲加油作用,职工文艺创作更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厂工会重视文艺人才培养和职工文艺创作的引导,成立“职工文学艺术协会”,下设文学、摄影、书画、声乐、舞蹈等五个分会,形成了“春节团拜会”、“四自演唱会”、“熔炉”杂志等一系列文化品牌。结合“创争”活动,厂建立了“两室一基”,即职工图书室、电子科技图书室、通用工种技能培训基地。职工图书室拥有各类文学、历史、地理、工作、生活等书籍、期刊5000余册;电子科技图书室分为内网、外网两个系统,其中内网建立了公司和厂级资料、科技论文、科研成果本地镜像系统,有期刊、论文7000多种、电子书10000余册,外网链接万方数据公司数据库,有冶金科技论文、法律法规、专利科技等相关书籍10万余册;通用工种技能培训基地建立了手提电脑及投影设备和车、钳、铆、电、焊等专业技术工种培训设备。职工文学艺术协会组织文学交流、摄影采风、书画切磋、音乐比赛百余次,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催生了大量宣传骨干。

三、扶贫帮困,打造职工温暖幸福之家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7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检测使用;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技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制造、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到基于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技术”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布的学科分类表中可见端倪,见图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按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当然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类别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髙职应用电子专业,重在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的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该专业再适当向上拓展一点,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领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初步知识。三级学科(部分)电子电路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微电子学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自动化技术应用机器人控制图1电子类学科分类简图从学科分类表中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级学科,其中三者各为二级学科,说明三者有割不断的联系,笔者认为,其中的“电子”是后两者的基础,或者说是手段、工具。从学科的内涵来看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内容是电子线路,包括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方法,笔者在这里称为“电路级”学科。而通信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具体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学科重点不是研究具体的电子线路,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算法,这种学科,是电子技术的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笔者在这里称为“算法级”学科。至于算法的具体实现,最终当然要用电子线路“电路级”或者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定位

首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面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较强的现场实践能力,其功能居于工程型(决策设计开发)和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介”性人才。鉴于这类人才工作的“一线”、“现场”和“应用”性特征,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的不是“算法级”人才,而是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电路级”人才。

其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的行业需求相适应。髙职高专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就拿苏州市来说,近年来,随着外资和内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苏州市的支柱产业。苏州生产的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手机、交换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大量电子企业的生产运营,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等文化基础并经短期培训的生产线操作工以外,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如生产线工艺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员乃至车间主管助理、设计部门设计助理等。这些规格的人才,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最为适宜。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的研发,需要用到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髙深的专门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具体算法模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比较抽象,在此称为“算法级”的知识。算法级知识最终要通过电路来制成产品,研究电路本身的知识在此称为“电路级”知识。“算法级”人才由本科以上层次来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需求量较大的“电路级”人才。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落实,髙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应用、重技能的特征必然要反映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模块中,又可以分割出技能课模块(包括综合实训、考工培训等实践性环节)。每个模块的具体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电路级”课程,主要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等课程。它们是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必须要用髙标号水泥和钢筋打基础一样。它们不仅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以后学习电子技术在其他相邻学科中的应用课程(专业课)打基础,而且本身也是提髙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课,能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所以这几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看作髙职的专业课。

专业课模块是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某个行业领域而设置的更深一层次的课程。专业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算法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介绍特定领域(如通信、自动控制)内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至于算法具体如何实现,是设计电路硬件实现,还是计算机软件实现,还是两者综合实现,一般教科书中不会详细介绍,这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属于“算法级”的课程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选修课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了解企业的运作,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作准备。

髙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特色是它的实践性,它有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舍此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教学实验和单项技能训练,一般是配套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层面是专业实验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一般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线路板CAD、电路仿真技术等;第三层面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等,主要包括综合实验、综合训练(如中、髙级电子工考工培训)、课题项目、技术服务、毕业设计(实践)等。

五、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电路级”还是“算法级”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电路级课程实际化

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等电路级课程中,本科教材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推导比较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高职教育,在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结论的前提下,数学的定量推导计算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同时为使学生更快了解实际、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差距,在讲授一种电路时,要补充介绍这种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算法级课程电路化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8

在职能层次的划分中,各层次人员是互相联系的:其中工艺技术人员是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和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间层次,属过渡性工作的人员,在技术业务上工艺技术人员充当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与技术操作工人之间联系人。在技术业务上,工艺技术人员的核心业务是工艺设计,两翼则与上下层次之间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其中工装设计与产品设计开发同属设备设计,有共同之处,现场工艺服务与技术操作同属应用技能,有相通之处。这样,工艺技术人员与上层或下层人员之间才能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当好联系人,同时做好对上、下层的工艺服务工作。

在三个层次中,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产品设计,但必须了解工艺,否则设计出产品难以制造;工艺技术人员侧重工艺设计,但必须了解设备和技术工人操作,否则设计出的工艺将难以实施;而技术操作工人侧重操作,若不了解设备和工艺也无法进行操作。因此,各层次人员的素质上具有主辅结合的综合性。阶梯状人才结构系统中,各系列人员在纵向上具有从低到高的等级,在等级范围上具有交叉性,即下一系列人员的高等级和上一系列人员的中等级横向处于同一级水平线上,技术业务水平相当,无地位高低之分。这样有利于各个层次的人员在自身特性及延伸的前提下,发挥个人特长,通过实际工作钻研和各种途径、方式进修,由初级向高级延伸发展;也可以逐步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纠正“重设计、轻工艺、鄙薄操作技术”的不良倾向。

三个层次人员的分布呈三角形:最上层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人数最少;中间层是工艺技术人员和技师,人数稍多;下层是广大技术工人,人数最多,是产品制造的基础,离开技术工人和技师的话,不但产品造不出来,质量也不能保证,制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品更难以实现。我国很多产品因竞争力弱,为保证优质品出口,只能把一般品及等外品销在国内。而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以上海电站汽轮机制造为例,从德国西门子引进的技术,只能生产30万千瓦以下机组,60万机组要合资合作生产。现在能生产120万千瓦机组,其汽轮机制造关键技术的解决,是靠几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技术人员,带领技术工人和技师共同研究,经过上百次工艺试验而攻克的。没有技术创新,没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再先进的产品,如超超临界的超大型发电机组,也是造不出来的。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能以优良产品供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必须在战略上重视技工―技师培训和工艺技术教育,重视青年工艺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工人、技师和工艺人员的素养,以适应走向现代化的需要。

我们必须有战略眼光,将产品设计和开发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和产品制造所需要的技工、技师的技能型人才和工艺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重视技工、技师和工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促进这类人员成长。在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和技师上,我们需要拓展阶梯式人才结构系统,完善技工―技师的技能型人才系列等级制度,大力加强对技工和技师的培训和技术教育。

二、机械工程认识论基础

工程是自然科学的应用学科,包括物理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信息工程四大类,其中物理工程又分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核工程等。工程属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没有生命的物、物体、物质、物质生产、各类工程等,研究的是物的理,物质的化合和化分等,化合化分中物质有活动,是自然的,没有思想支配的,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完全是两回事。既然提到物的理,理是什么?理有两种含义:一是条理,二是道理。将小道理、中道理和大道理组合在一起,就升华为某项理论。

人们对工程的认识是从观察、实验和思考中得来的。具体说来:人们生活在工程领域里,参加了一些技术性劳动,观察到大量的物体的表象,经过梳理归纳,得到同一物体的几种表象元之间或表象元与内因的关系(元是物体内因和表象描述的基础单位,又称参元,含有元素、因素的意思),进行调查和思考,加深印象,得到对物体的初步看法,经过大脑加工,即分析和组合、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知识上升逐步形成理性知识,即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等的认识。然后进行限定方向的实验和必要的现场试验(没有把握,有一定危险),经过论证,得出同一物体的性质、工作原理和变化规律等,即得到技术知识和理论。如刚体的直线运动,有几个表象元S、v、a、t,得出相互关系的公式S=vt+(1/2)at2,再如牛顿第二定律F=ma,表示外因――力F是产生表象元――加速度a的原因,是其他物体对该刚体的作用,加速度a的大小与刚体内因――质量m的大小成反比。若为转动工件切削加工,切削速度v=πdn,其中d为工件直径:米,n为工件转速:转/分,切削速度v:米/分,所需电动机功率N=F・v/612,其中功率N:千瓦,切削力F:公斤力,切削速度v:米/分。若物体不是固体而是流体,研究的是一个液压系统,则要从两个方向进行观察研究和思考,一是从油泵流出的油液到工作油缸,沿程对各个截面的相关参元的关系p+(1/2)ρv2+ρgh=恒量,p为压强,ρ为油液的密度,v为油液流动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截面处油液的高度,这就是伯努利方程;二是油液流过管路和流经局部的压力损失之和P=∑p+∑p.,P为总压力损失,p.为管路沿程损失,p为局部损失(上述P.p实际代表压强,俗称压力);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描述就知道液压系统的性质。为了增加油缸中活塞移动的稳定性,还可引入伺服控制,即在油缸内流量或压力发生小的变化时,将其变量v、p反馈至伺服阀,引起伺服阀的开口微调,使v0,p0,减少及消除这变化,使油缸中活塞移动稳定。加了伺服控制,原液压系统就变成液压伺服系统,增加一个方向的观察、实验和思考,其参元的相互关系用二阶微分方程表示。

人们对工程的行动是从技术知识、理论到实践应用取得经验的过程。知识从广义来说,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经验相对应地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知识才能说是完全的知识;否则将造成片面性或局限性。人们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了能力,解决了实际问题。操作经过多次重复,熟练而形成技能,进一步提高则转化为技巧,形成技艺。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个部分,操作技能属体力技能,心智技能属脑力技能;只有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对应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技能。完整技能水平有高低,只有达到技师(一般工艺水平)和高级技师(高级工艺水平)要求,才能称高技能;若技能不完整,则施工将发生困难,甚至陷入险境。工程技术领域里,实践是指产品和工艺设计、现场技术性劳动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艺试验,实践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除产品和工艺设计、技术性劳动、工艺试验外,还可包括其实习、见习等方式。在接受工程项目时,人们先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若别人已做过这事,则要了解实施情况和经验,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对技术操作项目,要检查工具、设备及材料是否备好,对技术设计项目要检查有关资料和技术文件、手册是否备齐,然后进行工程项目实践。工程实践的主要作用,一是促进了解和理解实情;二是养成技能,发展能力;三是积累实践经验,或获取较为完整的试验数据;四是检验所用的技术理论、采用的手段方法是否正确。

三、技术操作工人的类别和知识、技能、能力解析

通常我们称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为技术操作工人。对手工工艺劳动、操纵设备生产或控制设备运行等我们均统称为技术操作。人们的各项具体劳动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技术操作工人也不例外。不同岗位的技术操作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的比重和强度不同,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水平高低和复杂程度不同。按照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技术操作工人可分为技艺型、技能型、智能型三类。

1.技艺型:工人使用工具进行手工劳动,操作具有技艺性。这种类型工人要求有一定的技术知识,但更注重操作训练和实践锻炼,在操作技能上能达到高度技巧,有的还和一定艺术相结合。如币模雕刻工、金银首饰工、古建筑雕塑工、厨师和服装技师等。

2.技能型:实际是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并重型,简称技能型。工人熟练地操纵机器(包括使用工夹具、专用装置等工艺装备)进行劳动。它既要求具有部分技术理论知识,又需要通过操作训练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机械加工工人、印刷工人、炼钢工人等。

3.智能型:工人使用仪器仪表,调试设备或控制小型设备运行等。工人操作较简单,但必须以相当的技术理论知识为指导,要求有较高的心智技能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如电子计算机的软件调试工、机械自动线的调整工、制药的流程试验工、发电厂的锅、汽、电值班运行工、化工设备的岗位操作工等。

下面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各类技术操作工人的技能和能力结构。分别选择各自具有代表性工种,如车工(技能型)、钻工(技能亚型)、厨师(技艺型)、计算机软件调试工(智能型),对其具体的技能和能力项目组成逐一分析,然后进行抽象和比较,从中找出反映本质的特征(具体内容略)。可以归纳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对技术操作工人可以实行两种技术等级制:一是“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二是“技工――技士――技师――高级技师”。前一种适合于技艺型和技能型的技术操作工人,后一种适合于智能型技术操作工人。

第二,从技术操作工人系列中晋升技师的主要条件,一是工艺型技术操作工人中具有较全面的技术知识和特高技艺水平,有绝招或杰作,并能总结经验、编写教案者;二是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中具有一定的工艺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较为完整的高级技能,能完成一部分高级作业,并从事现场技术操作指导相关或一般的工艺服务者,或能从事专项工艺试验者;三是智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中具有较高智能水平,能对运行程序和参数提出意见,并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者。

四、技师职称和职能方面的讨论

当前对技师职能、职称的认识,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均不够一致。人们一般对人员档次和职能层次往往混淆在一起,如认为技术员就是工艺员,实际上两者只是职能相当而不是相等。由于人们对职能和职称的认识模糊,不能认识到技师既是职称又是职能的双重性。

笔者认为,职称是规范化的职业档次,是人们在社会上所处地位的反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初级职称涵盖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中级职称是工程师,副高级职称是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缺少涵盖技术工人的低级职称,因此尚不能覆盖全部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操作工的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称号,同时也是职能,其中应知、应会标准是技术工人职能的具体化,工作实例是技术工人的实际工作,能反映从事的工作岗位。技师和高级技师称号既是职称,分别属工程技术人员的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也是职能,负责完成部分高级作业、现场技术操作指导和工艺服务,或负责工艺试验,是工艺人员中的施工人员或工艺试验者。

我国在1954-1956年实行职务工资制时,曾规定技师的工资等级与工程师相当,条件是工人技术等级在六级以上、现从事技术工作者,这规定至今仍适用;在实践中,有些单位将从事技术性管理工作的工人出身干部也定为技师。在“”前后上海市又任命一批工人工程师,其中有“技术革新闯将”、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等,工人工程师大部分脱产从事技术工作,也有少数留在生产岗位从事高技艺性劳动;在1980年,又根据本人的文化技术理论水平和工作情况分别套改为工程师或技师。后来人事劳动部门提出在企业中开展工人技师评定,选择技术工人中尖子,授予工人技师职称,与工程师相当,但不占用干部编制。另一方面劳动人事部门又提出在事业单位系统,在有些部门或地区实行技师聘任制,并开展技师职务考评工作。上述情况说明我国对技师设置问题的认识有摇摆,政出多门,前后不一,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未能统一,尚未定型。

这里顺便提一下英文字technician的翻译问题,可译为技术员(职业档次和职能)或技师(职称和职能);《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将从事一般工艺工作的人员定义为技术员,而将从事工艺试验工作人员定义为技师,英文都是technician,顾名思义说明了在职能上技术员和技师具有对等性。

各国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的传统上也不一致。欧洲一些国家将经过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作为培养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基础。如德国双元制的毕业生,几年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可经行业协会的专门培训和考试成为师傅,也可通过二年制专门学校教育成为技术员。而德国培养工艺人员有两个层次,除了技术员(职能为工艺员)属一般工艺和工装设计人才以外,还有经过应用科技大学教育的工艺工程师(职能为工艺师)属高级的工艺和工装设计人才,这点是可以借鉴的。另外,本文提出技师、高级技师,其职能为完成高级工作、现场施工指导和工艺服务,或从事工艺试验,具有较全面的技术理论知识、经验和较完整技能,属于一种工艺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应当进入而且实际上也已进入工艺人员行列,只是有人不承认技师具有职能罢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张逐步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但在实际执行中有摇摆,加上旧传统影响造成“唯有读书高,工字不出头”,学生争先恐后去读高学历,以致社会上产生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亟待做好人事劳动有关制度建设,改变当前倒挂局面。

必须指出,技师的具体要求是随着时展和技术进步而发展变化的,因此有传统技师和当代技师之分。以机械加工和机床产品装配调试为例,单一车工或铣工完成高级零件已成历史,因一方面高级零件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机械加工分工细了或走向高级综合化,单一车工不可能完成机床主轴、长丝杆等加工工作,需磨工等配合才能完成上述工作;机械加工中正齿轮加工,由车工完成齿胚,然后由一系列滚切(或粗滚和剃齿)、齿表面渗碳淬火、磨或绗磨来完成,对伞齿轮或螺旋伞齿轮要通过特种机床和刀具加工来完成;同样单一铣工也不可能完成主轴箱的加工工作,还需经过镗工等配合,或由加工中心,才能完成上述工作。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机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机床的操作要求降低了,而对各道工序的刀具位置、空行程工作行程以及切削参数等的调整,则增加了要求,这是一种心智技能要求高、操作简单熟练的高技能。以产品装配调试为例,这是以钳工为基础的工种和专业工艺,但其对钳工传统手艺要求降低了,只需要简单的榔头敲击、锉削、錾削、锯割、钻孔、攻丝即可,现需要加强立体画线、轴瓦研配、部件研配和装配手感手艺,机床床身导轨可用铲刮机铲花(若对修理钳工,还需要铲刮手艺),因为机床床身导轨已经铲花、表面硬和绗磨,总装时只要对其相关部件配合研磨即可;若为精密机床,还可采取静压导轨系统;对装配质量的检查,早已不靠听运转声来判断,而是靠各种仪器、仪表来检测;机床装调技师同样要求较高的心智技能和动手相结合的高技能,如能看懂机床装配图、总装图和主要零件图以及电气原理图,能根据机床性能要求进行装配和调试。因此当代技师是以工艺划分类别,再划分技师和高级技师等级,如一般机械加工技师、局部机械加工技师(可分为车磨、镗铣、齿轮、大件等)、高级机械加工技师、一般机床装调技师、数控机床装调技师、高端机床装调技师等。当代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降低了,而心智技能要求提高了,所需的技能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完整的高技能,所需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理论水平要求相应地提高了,对技师要求具有高中文化和一般的或局部的工艺理论水平,对高级技师则要求具有大学专科文化水平和全面深入的工艺理论水平。过去强调经验积累,现在需进行较多的工艺试验。我认为学校不可能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论点早已过时,完全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师,在学校打好基础,工作两三年后即成为专业技师。

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有一批高技艺或高级作业的生产者、技术工人出身的施工人员、工艺试验人员和高水平的智能操作人员,这批人的出身主要是技工学校等中职毕业生,需要解决职称以利于发挥其积极性和促进其队伍成长。某一机床厂有一位中专毕业生长期做钳工,能胜任外圆、螺纹和齿轮磨床的总装和调试工作,被派往美国从事产品技术服务,够得上评高级技师,也可评为工程师。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某汽车零件公司系统内技工大多为技能亚型,即熟练工(技术等级只有初级和中级),有一次要在工人中找一些有绝招的尖子评工人技师,结果非常难找,最后找到一名车工中的熟练工,单一做加工活塞环外圆用的凸轮(特殊曲线)的上报充数。这说明要根据技术操作人员的不同类型,按照不同条件来选取评定技师,不能把高级工与技师混为一谈,不能取消高级工,不能搞一刀切。

五、技工―技师系列等级制模式

为了全面培养懂技术、会操作、会管理的操作技术人才,可以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阶梯状人才结构系统,以及技术操作工人分类来确定技师、高级技师的条件,可在技术操作工人及延伸中试行下列技工―技师等级制。由于智能型操作人员情况多样,难以归纳,本文先针对技艺型和代表性技能型操作员工,提出其各个级别在职能上的原则要求,列表如下: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9

第二条凡在全省(含地、州、市)从事信息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人员均可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组织审查,推荐参加评审。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经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批准,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组建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负责评审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工程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四条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统一领导。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省通信学会,负责处理评审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安排部署日常工作。

第三章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第五条本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任职资格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是对从事信息通信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置的专业技术职务。在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内设立的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定为:高级工程师。

第四章评审组织

第六条信息通信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是负责我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机构。

第七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专家组成,其中,中青年专家占二分之一以上。评委会由25人组成,所有成员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正高职不少于1人。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评委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应适当调整成员,每次调整人数不应少于三分之一,同时为保证评审工作的连续性,调整人数不应多于三分之二。

第五章评审条件

第八条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身体状况良好,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副高)任职资格的条件:

1、获博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职务二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2、获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并担任工程师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3、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五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第九条推荐评审通信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专业之一:

1、通信类;

2、信息与电子科学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信息科学、无线电波传播)

3、计算机科学技术类;

4、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

5、电子类(无线电技术、电子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

6、非以上专业者,必须有五年以上相关信息通信专业的工作经历。

第十条在职取得学历(学位)的人员,任职资历从取得学历(学位)起计算。

第十一条根据人事部规定,凡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并取得《人事部门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云南省人事厅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方可推荐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六章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对参加评审人员的参评资格进行审查,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和整理,提交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一、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首先由工作人员向评委介绍参评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单位推荐意见,其次由专家阐述对论文的评价情况,然后评委对参评人员的综合情况进行评议,最后评委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出席会议委员的三分之二(17人)以上,投票通过方能有效。评审后,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填写评审结论,经评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字。任职资格证书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印制,并加盖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公章后,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发文公布,各单位人事部门存入本人档案。

二、为保持评审委员会结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评审工作不搞复议。

三、召开评审会议,到会的评审委员人数不得少于评委总数的三份之二,未出席会议的委员不得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三条凡国家已统一组织开考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系列,本高评委不再进行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对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需跨系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在相关信息通信岗位工作满一年,经所在单位确认,并通过参评资格认定后,方可参加评审。

第七章破格评审

第十五条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任职资格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经组织推荐,可破格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六条破格推荐参加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累计工作20年(含20年)以上,具备中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工作累计25年(含25年)以上,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二、已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履行工程师技术职务5年以上的优秀技术骨干,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三、在任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中主要专业技术骨干或主要业务骨干;

2、有突出的发明创造或专业技术方面的重大建议,在实践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国家或部、省组织的科学技术及其专业领域的获奖者或荣誉称号获得者;

4、具有特殊技艺、技能,被省内同行公认的专业技术带头人;

5、担任大、中型企业技术主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拟写过系统技术政策、法规或管理办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促进了企业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水平的提高,经业界专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认定取得显著成效;

6、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或部、省级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具有较高价值的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第十七条破格推荐参加评审高级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需报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审核,方可推荐到评委会参加评审

第九章申报及申报材料

第十八条评审委员会只接受单位推荐材料,不接受个人申报材料。单位推荐材料前,其人事部门应按照推荐评审规定条件对申报人员进行参评资格认定,要求进行认真核实,严格审定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力、确保真实可靠,复印件须加盖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要求进行认真核实,写明推荐评审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交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

第十八条申报材料及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

2、任职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式三份;

1、与现从事专业相关的论文,一式三份;

2、本人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3、有效的外语考试合格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4、本人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5、推荐单位审核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一式三份;

6、破格评审人员《破格评审人员审批表》一式三份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份。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所需的评审费以及考试报名费等项费用,原则上由申报个人承担。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评审费应全部用于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不得挪做他用。

第二十条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开展一次。

第二十一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一、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品质上犯有严重错误,受记大过及以上行政处分或党(团)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不满一年或处分期未满者;

二、犯有严重错误,正在接受审查者;

三、工作中严重失误,或因责任事故造成政治影响、经济损失者;

四、无故不接受组织决定,严重违纪或多次违反规章制度者;

五、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在评审工作中搞不正之风者;

六、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

七、脱产学习、进修、出国一年以上,评审前不能返回复职者;

八、已办理离退休(退养)手续者。

电子技术职称论文例1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外语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备互动性。外语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包含诸多侧面与环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也要适应高职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这就需要先进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辅助和支持。

1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表职称论文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等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由模拟信号为主的传递教育信息的电教室及语音室。外语教育信息基本使用电视机、胶片幻灯机、录像机、胶片电影机、磁带、录像带等媒体来传递和保存教育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网络设计开发、摄像采编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及管理。

    对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比较,电化教育由模拟信号为主传递教育信息,只是单一地实现了外语教学的形象化,而无法实现一对一的网络互动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由数字信号与网络教学平台为主传递教育信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更好地实现了形象化、生动化和网络互动性。

    就内涵和外延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比电化教育更广泛和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有宏观的技术,如课程开发技术、课程计划技术等,又有研究具体教育过程的微观上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课堂教育技术、远距离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技术、多媒体个别化教育技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等。而电化教育一般只是具体的教育过程的技术。

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不相同,这是最本质的区别。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把重点放在现代教育媒体上,并过分强调其作用,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媒体论。现代教育技术则除了强调多媒体的应用外,更注重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称为系统科学方法论。

    通过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对比,可知现代教育技术中包含了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上看,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特别是对当前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能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应该把电化教育融人现代教育技术中,实现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转变。表职称论文

2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教育技术时代的外语教学是建立在信息贯通、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库体系基础上的教学,其教学资源将从单一的课本信息转变为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它是对一系列提供教学、支持教学与改善教学事物的总称,是高职外语教学教育技术化的核心,可分为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外语各类试题及VOD视频点播等子目。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教育资源库能实现“6A’’标准,即:Anytime、Anywhere,   Anyaccess、 For Anyone Leadingto Any information, Anyservice(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对象、获得任何信息、享受任何服务)。

    从非技术的角度讲,本着一切为了外语教学的宗旨,网络教学模式的诞生,直接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步伐的迈进,同时,也给传统教学模式注人了新鲜的活力,顺应着时代潮流发展。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运用和学校软硬件建设的日趋完善,计算机网络资源库体系也随之健全,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这种新型时尚、经济实惠、快捷便利的教学模式已深受广大学者的欢迎。

3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在网络教学资源库日益健全的同时,也建立了由计算机网络架构的外语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可概括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互助互进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外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外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形象的动漫和视频代替了单调的文字,原本很抽象、教条的题目变得具体生动了。自主学习系统为学生营造了信息化的外语学习环境,寓教于乐的外语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且电脑会指正学生学习性的错误,具有较好的效果。

4现代化外语考试环境

    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外语教学语言训练是重心。组织一次全校性大规模口语考试的难度很大,教师需要面对面给每个学生进行考试(通常是两个老师面试一个学生),因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很多学校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高职外语教育中,更加需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都希望能对外语专业和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英语口语能力有个统一的检测,以便更好地掌握并适时调整听说教学,但是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这个情况,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力量,由计算机代替教师对学生实施口语考试,从而节省时间和人力,使得高校大规模口语考试成为可能。

    我国已组织了全国英语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和全国四六级口语考试等各类外语口语考试,其考试模式从单一的人工对考转变为计算机代替教师对学生实施口语考试,彻底改变了口语考试的传统模式。口语考试系统是高职外语语言教育技术化的核心应用,一般分为设置维护子系统、试卷管理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现场考试子系统、阅卷评分子系统等。口语考试系统能真实地模拟高校实施口语考试的全过程,从试卷命题到考务管理、考前准备、考试过程、答卷批阅及最后的成绩处理,整个流程符合实际操作,针对性极强,提高了组织大规模口语考试的效率。

5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表职称论文

    要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外语教学,改善相对于被动的外语教学。单靠教育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技术人员只是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是基础,教师要利用文字、音像、图片课件等多种媒体通过教育技术平台组织教学,需要具有熟练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教育技术模式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传输系统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远程教学的要素并科学组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当教师把工作重点由课堂转换到导修、导学时,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教育技术的新发现、新思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新技术把外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前沿内容开发出多媒体课件,把教学素材和课程元素进行科学组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