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5:31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1

时间考查主题归属领域

2014药品安全监管政治+社会

2014网络监管文化

2014安全生产经济+社会

2014城市交通拥堵经济

2014三农问题经济

2014突发公共事件政治+社会

2014耕地保护经济

2014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

2014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经济

一、命题趋势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分析出三点:

第一,近几年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文件的深入领会。

比如2014年的申论主题就是在201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和采取了一系列关注“三农”的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2014年中央第一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下发,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其实是一种前瞻。2014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内涵,2014年的国考申论中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角度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而2014年8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在安徽的一些考察都释放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2014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入命题范围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往往不会马上出现在申论命题范围内。

2014年的“非典”很多人一定还记忆犹新,这一事件成为了对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考验的重大标志,而06年这一问题才进入命题范围。因为一个新的热点事件升格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一个过程,申论考试的材料组织不大可能以一个事件作为例子,可能需要很多同类型的事件进行比较,需要一段时间使问题的表现更为集中。另外,新的社会热点事件往往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处理,进行事件的定性,社会各界对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申论考试不是“抢新闻”,命题者不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更不会拿一个连学术界都“悬而未决”的问题难为考生。

第三,经济与社会领域的主题居多。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9年以来,申论考试有4次考查了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4次考查了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1次考查了文化领域的问题,没有考查政治生活的热点问题。

历年的申论主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民生问题”,这和申论考试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试要求是密不可分的。从01到04年,以具体的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角度入手,考查的范围比较狭窄,从05到09年,开始偏向于宏观方向,这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特点是有密切关系的,要求考生具备大局观念和对全局的驾驭能力。

二、进入申论命题的热点问题一般特征

1.庙堂之事

历年申论考试的热点问题都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社会问题很多,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职能存在必要的限制。有些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的公共管理得到合理解决,另一些问题只能通过社会或社会成员自发调节,不适宜进入政府管理的范围。公务员考试考查的是考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主题必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应该是与政府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

2.问题意识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2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角逐,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总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在高考复习阶段,管理情绪、克服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一,优化情绪,摆正心态。宫本和柳生是日本近代的一流剑客,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时问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哇,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的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宫本平静地说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两眼只盯着一流剑客的招牌,而应沉浸于练剑,你只想着当一流剑客,哪里还有心思专注于练剑。” 实际上,高考复习也需要“执着努力、淡泊名利”,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把平时的作业和考试当作高考,认真对待、绝不马虎应付,把高考当作平常的考试,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可以了。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生活中愉快、开心的事情,把积极情绪调动起来。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不要试图自己独自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可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第二,感受成功,保持信心。很多学生的烦恼和痛苦是同别人比出来的,面对别人的成功和得意,咀嚼自己的失败和失意,盯着别人的巨大进步,反观自己的停滞不前,谁的心里能够不酸楚?因此,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有更高的起点,就应该知足了。成功不是超越别人、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再说失败也是一件寻常事,我们不要总是以常胜将军来要求自己,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近。

第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高考复习的时间很有限,我们应该最大效率地利用,同时也要避免心态过于急躁,进步总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对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学生要做的事情不是去畅想尚不确定的将来,为明日做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每天坚持不懈,把每一件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从某一天来看,也许你做的事情不一定很漂亮,你收获也不一定会很多,但积累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大超乎意料,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稳重的心态和稳扎稳打的努力。

第四,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到了高考复习阶段,特别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一些学生会没日没夜地学习,甚至以减少睡眠来增加复习时间。其实这是不可取,过度用脑,并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会适得其反。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焦虑。反之,在冲刺阶段过度放松也不可取,高三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人的大脑中枢已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如果突然过度放松反倒不适应。科学安排生活、劳逸结合更有助于减轻压力,消除疲劳,提高复习效率。

二、清理知识家底,构建理论体系

在高考复习时,如果仍然是简单地阅读教材、识记理论和观点,由于不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但影响对知识的牢固记忆,在解决问题时也难以有序地提取相关知识。高考复习要从整体去把握教材体系,透过一个个考点的具体内容,用教材之中的隐性线索将零碎的考点串联起来,结成知识网络。

高考政治试题的规定性一般由知识范围、行为主体、试题类型、研究对象等因素构成,试题常常以教材目录中的单元标题、课标题或框标题来限定知识范围,考生只有掌握每一单元、每一课或每一框的理论知识,才能在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准确调用知识生成答案。如果对理论体系不熟悉,就可能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在高考复习中,要熟悉每一本教材的目录,并以目录为线索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系统准确地理解知识结构。比如,复习《经济生活》模块,按照教材目录可用“程序性”的思路来归纳知识,教材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然后分析生产、分配,依次回答“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复习《文化生活》模块时,要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思路,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力量”、“怎么办――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展开。第一、三单元重点在于“感受文化”,一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感受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特点,二是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发展”的角度,感受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第二、四单元重点在于理解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发展中华文化。

准确把握试题的规定性,常常需要明确试题规定的行为主体,特别是解答措施建议类的试题,要以“主体为线索”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归类,才能顺利地将试题与教材正确地链接起来。比如,经济生活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业(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三类,按照这三类主体,有关知识可以作如下归纳:

国家(政府):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相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遵循价值规律,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货币财富的所有者――对待金钱的态度;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结构、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型的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维护劳动者权利、提高就业竞争力;理智投资者――家庭投资理财的方式、理性投资;诚信纳税人――奉献回报社会。

三、解读时政热点,培养发散思维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有的时政热点直接作为试题载体,有的则是通过生活化的素材间接体现时政热点。在高考复习阶段,学习时政的目标主要有两条:一是提前熟悉试题模式和情景,通过学习时政热点,了解时政知识,在考场上遇到相关热点的试题,考生不会感到陌生,从而有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很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不能一一体现在教材上,通过学习时政热点,可以帮助考生结合时政复习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鉴于学习时政热点的上述目标,学习时政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以主干知识作为选择学习内容的标准。在高考复习阶段,要选择符合中学生实际,与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理解的时政热点,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以热点的主要事实和基本观点为线索,调动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把考点与热点链接起来,以理析事,以事明理,事理交融。对热点的剖析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如果不顾教材实际,过分深入地挖掘热点,浪费了时间不说,况且有些问题,也不是中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所能认识和解决的。

第二,该浅则浅,该深则深。对于大多数的时政热点我们都可以浅尝则止,并不需要我们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尽量扩大时政阅读面,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重大政策或热点事件的背景。但是,对于重大时政我们又不能满足于跑马观花,要依据重大时政重构知识体系,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时政专题在结构上一般应包括:热点综述,主要是简要概括热点的主要内容;内容分析,对热点相关内容作简要介绍,或分析背景和原因,或探究影响和意义,或介绍相关方针政策;链接考点,分析热点内容所体现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典型题例,回顾近年高考对该热点的考查情况,精选各地模拟试卷和复习资料中涉及该热点的新题,通过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识记和运用时政术语。从高考的评分要求来看,一份好的非选择题答案,要把基本理论与材料、时政有机融合起来,特别是适当地使用时政语言,既能够使答案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避免简单地就事论事,同时也能使答案具备鲜明的学科特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把时政术语正确地用到自己的答案中去,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记忆和训练。

四、聚焦真题和错题,优化思维程序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26-01

新时代下的中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由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化的普遍应用,让广大中学生接触外部信息范围和几率比以往增加许多。中学时期,不仅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强化价值观引导,中学生就难以明事理、辨是非,将来也难担大任。而高中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形成但又最不稳定的时期,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大众传媒、网络等,这些领域的某些片面或负面的因素影响会使得某些高中学生在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时政热点作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可以说具有前沿性和实效性,但现在高中政治教材的更换周期比较长,教材设计的时政热点不能与时俱进,造成上政治课感觉是在讲历史一样,这就给政治教学造成一定的困惑,使中学生分析材料靠陈旧的思维去考虑,从而政治课课堂和质量大打折扣。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肩负的任务就比较重,但也是必须要去做的,许多高中政治教师不仅担负着政治课的教学而且还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要有善于搜集、整理、解读和分析最新时政热点并且在政治课教学和思政教学中融入进去,要给学生解读分析。虽然有些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但高中政治课中对时政热点分析,一般都在高三年级高考前的第二次第三次总复习时教师才收集整理,但多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可以说老师生搬硬套的去讲,学生也是生搬硬套的理解。

2015年11月笔者在青海党校参加中学专职思政教育者培训时和多位中学政治教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而且在西宁二十一中观摩学习,发现政治课教学中都存在以上的问题,通过讨论学习也都认为中学政治课中对时政热点的解读和分析的重要性。同时笔者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也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始时笔者让学生通过电视新闻、网络、报纸等途径搜集最新时政热点整理,然后在课堂中就理论知识找学生和时政热点套用,发现由于本校深处青海大漠腹地(相信信息、交通、社会环境闭塞的学校不在少数)学生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必然性知之甚少,以至于受网络微信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比如,当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理解为由于反腐败造成的而没有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中速发展的新常态化;对毕福剑事件理解为是朋友的出卖和不义而没有用辩证的价值观去理解;对“三严三实”“不作为乱作为”的必要性有效性不能全面理解,甚至认为那是党员和公务员的事和自己没关系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时政热点通过归纳,然后查阅有关资料,在完全掌握和理解后在后面的教学中和课本知识点对应的时政热点先进行解读和分析。比如在经济生活部分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先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起,让学生认识到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扩大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等来实现方面去解读让学生去理解和认识,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的课堂教学中,有学生提到了在2015年15-16日在土耳其召开的G20峰会。

我就以G20峰会建立的目的,G20峰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存在的意义,以及从建立到现在对世界经济和我过经济做出的贡献,并且就这次G20峰会将人民币“入蓝”(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引出的“SDR”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分析。从而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时政热点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和案例,而单纯地记忆和积累会使得时事政治呆滞化,成为一种死的语言,而不是闪现在学生面前的一件件动态的事件,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中对时事政治的引入和分析。笔者认为除了课堂教师的解读外要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多角度的谈论,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媒体实时播报和评析。每天组织一个小组对今天的时事政治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播报,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政治理论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班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共同学习。二是不定期进行时政热点的辩论和比赛。方法决定成效。高中政治课教学在融入时政热点解读要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育高中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强化本校对时政热点的搜集解读分析研究外要发挥课堂和课下的实践,而且积极组织开展辩论等实践活动,通过解读时政热点学生对当下党的政策方针以及爆料的热点能够辩证的客观的去评价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贾玉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河北日报,2014年5月.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4

历史也是由许多“或许”组成的。对这轮经济过热,如果动手更早一些,或许调控成本 要小得多。可惜,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前期两轮过热之后,我们面对过热, 仍然有太多的犹疑和迟滞。地方和部门的局部利益冲突形成无形的压力,以至于在去年下半 年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官、产、学三界讳谈过热成风;甚至官方舆论对于中央银行的紧缩 信号亦是论非者多,言是者少。今年年初,国外冷静的观察家已经在评论中国经济硬着陆态 势或成,总理已经在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面临经济的新关口。然而,真正在舆论 的意义上不再回避过热,其实已经到了3月两会期间。此时,距去年4月国务院第一次请专家 分析经济形势,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

央行初次调整准备金率的决定是在3月24日宣布的。当时的说法,是为从2004年4月25日 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并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 0.5个百分点。及至4月11日,第一次决定还没落到实处,央行再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而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 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收紧信贷的步调如此频密,足见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 控、抑制经济过热势头的决心已下!

与央行动作相同步,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并特别明确要求 “各方面的思想要真正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 ,并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

显然,中央政府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经济过热的潜在危险,更看到去年来紧缩政策的实际 执行效果并不那么乐观。无论是央行去年控制房地产贷款的121号文件,其将法定准备金率 提高了1个百分点的决定,还是其发行巨额票据回收流动性的措施,对于控制流动性都有重 大影响;而发改委和银监会去年底以来加强对几个局部过热的行业的监管的部署,对经济也 产生相当冲击。但现实已经表明,在认识仍然存在分歧的情况下,这些措施收效甚微。特别 是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地方政府可以在中央有效落实调控政策之前加快项目的审批和上 马,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景况加剧,资源瓶颈约束日渐恶化 ,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更有效的紧缩政策,这种势头很难被控制住。

形势已经相当严峻。我们觉得,当前提高准备金率虽然不失为较强硬的手段,但更直接 有效的手段当为加息。在国内银行业,除中国银行外,其他三大银行并不缺乏人民币头寸, 因此提高准备金率影响的主要是其他金融机构,对整体信贷规模影响未必很大。而且提高准 备金率的方式比较激烈,以后继续使用的空间将非常小。在当前,通胀趋势正在加剧,如果 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将逐渐变为负值。只有通过调息加大资金成本,才能甄别好的投资 项目与坏的投资项目,促进经济基本面的好转。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5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20 ”就职演说时向岛内外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 ”,不搞“两国论入宪”,不进行“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 。从而改采“渐进台独”的做法,即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 为零、蚕食渐进、一点一滴地推动“台独”。一年多来,在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 联党的配合下,集中在8个“国”字上作文章,即将新台币定位为“国币”,把闽南话 视同“国语”,把地方歌仔戏视为“国剧”,把从祖国大陆搬去的原故宫博物院拟改为 福尔摩萨“国馆”。还有什么“国号”、“国旗”、“国歌”、“国父”等,认为都是 从大陆来的,孙中山也是“外省人”,不能作“国父”。凡此,统统要实现“台湾化” 或“本土化”,其基本程序和公式是:“民主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台独化”。其中 关键是“去中国化”。一切与祖国大陆有联系的标语口号、地图画册、徽章标记、机构 名称、街道名称、公司名称等等,都在“去”之列。

在“渐进台独”和“急进台独”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一脉相 承,形式不同,本质一致。陈水扁等一帮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又认为形势对己 有利,乃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他认为,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已成政坛第一 大党,自己集党政军警大权于一身,民进党及其本人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巩固,加上年底 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时间迫近,亦需制造对民进党有利的选举形势。认为,在中国 大陆,中共正忙于“党的十六大”,忙于筹备奥运会,忙于各项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台 湾,加上岛内的“大陆热”和“三通热”,亦需要借机压一下;认为,在国际社会,由 于美国自小布什上台以后,频频对台湾“示好”,尤其是不久前的两件事:一个是所谓 中国“军事力量评估报告”,强调“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一个是所谓“国会财 政拨款案”,把中国的台湾与北约国家、非北约国家相提并论,从而给了台湾当局以极 大“鼓励”和“误导”。还有,台湾当局也希望借机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等。总之 ,由于私欲的膨胀,适宜的气温,主观的误判,就像1997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样 ,陈水扁终于在去年8月3日也抛出了比“两国论”还“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说 明主张“渐进台独”的陈水扁也终于向李登辉的“急进台独”靠拢。一个时期以来,扁 、李不仅在目标上而且在做法上实际已经“合流”了。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由于他四面楚歌,处境尴尬,内外都很被动,不得已而动 员其身边大将们四处“降温”和“灭火”。然从近期种种迹象看,他不过是迫于形势而 有所收敛,或改变策略,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完全可以肯定,陈水扁“一边一国论 ”的命运不会好于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 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然从总体上看,两岸政治关系也还是不断前 进的

台湾许多朋友私下告诉我们,两岸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大陆搞政治挂帅,经济一路下 滑;如今是台湾搞政治挂帅,经济也一路下滑。

早在李登辉主政后期,台湾即愈来愈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使台湾经济出现不祥 兆头。陈水扁主政后,由于推动“渐进台独”的需要,更加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 曾持续出现“四降”(经济增长率、股票、进出口贸易、内外投资)、“四升”(失业率 、自杀率、破产率、痛苦指数)现象,至今仍无根本好转迹象。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两年多,岛内经济持续不振, 社会问题丛生;而相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却十分热络,经久不衰。

过去是“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 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现在是“1111”。即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

过去是“9个热”。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 、农畜业热、求婚热。现在是“16个热”。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 、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

尽管陈水扁当局千方阻拦,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有利润的 地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台湾当局被迫将原来的“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 有效管理”,然其重点仍在“有效管理”,并重提“南向政策”。虽如此,但仍无法阻 遏台商积极投资祖国大陆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出现“经济热”的同时,却又出现了“政治冷”。台湾当 局至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原则,不接受直接“三通”,不接受 “一国两制”。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几乎已完全没有往来。台“两蒋 ”时代有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如今却变成上述“四不” 了;蒋氏的“三不”,并未否定一个中国,而如今的台当局却连“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

在两岸之间,政冷经热,一个是愈来愈冷,一个是愈来愈热,南辕北辙,“二律背反 ”。于是有人怀疑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经济上的“热”支持了政治上的“冷”, 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两岸 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 到“1111”,从“9个热”到“16个热”,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 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 ,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 “统一无望”了吗?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 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也许 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 大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 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 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 力所能阻挡的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出于自身 的利益和所谓“全球战略”的考虑,执行的是一条“以台制中”的路线。台湾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所以美国实际上沿袭了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 的策略,所不同的只是“急进”和“渐进”的形式不同而已。台湾成了美国战后手中用 以对付和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棋子”。

在中国、美国与台湾地区这个“三角关系”中,基本上有两条规律:

一条是:“大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决定“小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的 关系)。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 缓和。

一条是:美国历届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前期与后期往往存在明显差别。其前期,都是 反华,骂中国,对华政策向台湾倾斜;其中、后期,通过摸索实践逐步趋于务实。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2年1月17日的报道,小布什前的六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没有一届不是如此。所以,该报评论说:“从整 个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今日布什(小)的北京之行,‘白宫,条条弯路通中国’” 。

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摆动于“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霸权与务实、合作与遏 制之间,即所谓“钟摆”理论。小布什表现得最典型和最突出。其上台不过两年多,在 对华政策上时左时右地摆动不下八九次之多。“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总 的来讲,正向更务实和更积极的方向调整,这是好的。然而由于他一度向台湾摆动的幅 度较大,从而给了陈水扁以可趁之机,竟然有恃无恐地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他的 这个“一边一国论”因为没有正式告知美国,引起美国当局的颇“不愉快”,然尽管如 此,美国却仍对其暗存某种“疼爱”之情,看不出像当年对李登辉“两国论”那样的“ 震怒”。陈虽不得不适度“降温”和“灭火”,但不过是更加注意隐讳和包装而已,其 实质性的“台独”嚣张之气,仍无丝毫改变。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6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20 ”就职演说时向岛内外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 ”,不搞“两国论入宪”,不进行“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 。从而改采“渐进台独”的做法,即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 为零、蚕食渐进、一点一滴地推动“台独”。一年多来,在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 联党的配合下,集中在8个“国”字上作文章,即将新台币定位为“国币”,把闽南话 视同“国语”,把地方歌仔戏视为“国剧”,把从祖国大陆搬去的原故宫博物院拟改为 福尔摩萨“国馆”。还有什么“国号”、“国旗”、“国歌”、“国父”等,认为都是 从大陆来的,孙中山也是“外省人”,不能作“国父”。凡此,统统要实现“台湾化” 或“本土化”,其基本程序和公式是:“民主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台独化”。其中 关键是“去中国化”。一切与祖国大陆有联系的标语口号、地图画册、徽章标记、机构 名称、街道名称、公司名称等等,都在“去”之列。

在“渐进台独”和“急进台独”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一脉相 承,形式不同,本质一致。陈水扁等一帮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又认为形势对己 有利,乃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他认为,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已成政坛第一 大党,自己集党政军警大权于一身,民进党及其本人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巩固,加上年底 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时间迫近,亦需制造对民进党有利的选举形势。认为,在中国 大陆,中共正忙于“党的十六大”,忙于筹备奥运会,忙于各项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台 湾,加上岛内的“大陆热”和“三通热”,亦需要借机压一下;认为,在国际社会,由 于美国自小布什上台以后,频频对台湾“示好”,尤其是不久前的两件事:一个是所谓 中国“军事力量评估报告”,强调“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一个是所谓“国会财 政拨款案”,把中国的台湾与北约国家、非北约国家相提并论,从而给了台湾当局以极 大“鼓励”和“误导”。还有,台湾当局也希望借机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等。总之 ,由于私欲的膨胀,适宜的气温,主观的误判,就像1997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样 ,陈水扁终于在去年8月3日也抛出了比“两国论”还“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说 明主张“渐进台独”的陈水扁也终于向李登辉的“急进台独”靠拢。一个时期以来,扁 、李不仅在目标上而且在做法上实际已经“合流”了。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由于他四面楚歌,处境尴尬,内外都很被动,不得已而动 员其身边大将们四处“降温”和“灭火”。然从近期种种迹象看,他不过是迫于形势而 有所收敛,或改变策略,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完全可以肯定,陈水扁“一边一国论 ”的命运不会好于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 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然从总体上看,两岸政治关系也还是不断前 进的

台湾许多朋友私下告诉我们,两岸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大陆搞政治挂帅,经济一路下 滑;如今是台湾搞政治挂帅,经济也一路下滑。

早在李登辉主政后期,台湾即愈来愈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使台湾经济出现不祥 兆头。陈水扁主政后,由于推动“渐进台独”的需要,更加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 曾持续出现“四降”(经济增长率、股票、进出口贸易、内外投资)、“四升”(失业率 、自杀率、破产率、痛苦指数)现象,至今仍无根本好转迹象。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两年多,岛内经济持续不振, 社会问题丛生;而相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却十分热络,经久不衰。

过去是“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 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现在是“1111”。即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

过去是“9个热”。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 、农畜业热、求婚热。现在是“16个热”。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 、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

尽管陈水扁当局千方阻拦,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有利润的 地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台湾当局被迫将原来的“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 有效管理”,然其重点仍在“有效管理”,并重提“南向政策”。虽如此,但仍无法阻 遏台商积极投资祖国大陆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出现“经济热”的同时,却又出现了“政治冷”。台湾当 局至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原则,不接受直接“三通”,不接受 “一国两制”。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几乎已完全没有往来。台“两蒋 ”时代有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如今却变成上述“四不” 了;蒋氏的“三不”,并未否定一个中国,而如今的台当局却连“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

在两岸之间,政冷经热,一个是愈来愈冷,一个是愈来愈热,南辕北辙,“二律背反 ”。于是有人怀疑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经济上的“热”支持了政治上的“冷”, 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两岸 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 到“1111”,从“9个热”到“16个热”,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 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 ,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 “统一无望”了吗?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 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也许 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 大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 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 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 力所能阻挡的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出于自身 的利益和所谓“全球战略”的考虑,执行的是一条“以台制中”的路线。台湾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所以美国实际上沿袭了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 的策略,所不同的只是“急进”和“渐进”的形式不同而已。台湾成了美国战后手中用 以对付和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棋子”。

在中国、美国与台湾地区这个“三角关系”中,基本上有两条规律:

一条是:“大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决定“小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的 关系)。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 缓和。

一条是:美国历届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前期与后期往往存在明显差别。其前期,都是 反华,骂中国,对华政策向台湾倾斜;其中、后期,通过摸索实践逐步趋于务实。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2年1月17日的报道,小布什前的六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没有一届不是如此。所以,该报评论说:“从整 个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今日布什(小)的北京之行,‘白宫,条条弯路通中国’” 。

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摆动于“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霸权与务实、合作与遏 制之间,即所谓“钟摆”理论。小布什表现得最典型和最突出。其上台不过两年多,在 对华政策上时左时右地摆动不下八九次之多。“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总 的来讲,正向更务实和更积极的方向调整,这是好的。然而由于他一度向台湾摆动的幅 度较大,从而给了陈水扁以可趁之机,竟然有恃无恐地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他的 这个“一边一国论”因为没有正式告知美国,引起美国当局的颇“不愉快”,然尽管如 此,美国却仍对其暗存某种“疼爱”之情,看不出像当年对李登辉“两国论”那样的“ 震怒”。陈虽不得不适度“降温”和“灭火”,但不过是更加注意隐讳和包装而已,其 实质性的“台独”嚣张之气,仍无丝毫改变。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7

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的教训,曾于2000年“5·20 ”就职演说时向岛内外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宣布“”,不更改“国号 ”,不搞“两国论入宪”,不进行“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和“” 。从而改采“渐进”的做法,即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 为零、蚕食渐进、一点一滴地推动“”。一年多来,在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 联党的配合下,集中在8个“国”字上作文章,即将新台币定位为“国币”,把闽南话 视同“国语”,把地方歌仔戏视为“国剧”,把从祖国大陆搬去的原故宫博物院拟改为 福尔摩萨“国馆”。还有什么“国号”、“国旗”、“国歌”、“国父”等,认为都是 从大陆来的,孙中山也是“外省人”,不能作“国父”。凡此,统统要实现“台湾化” 或“本土化”,其基本程序和公式是:“民主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化”。其中 关键是“去中国化”。一切与祖国大陆有联系的标语口号、地图画册、徽章标记、机构 名称、街道名称、公司名称等等,都在“去”之列。

在“渐进”和“急进”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一脉相 承,形式不同,本质一致。等一帮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又认为形势对己 有利,乃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他认为,在台湾岛内,已成政坛第一 大党,自己集党政军警大权于一身,及其本人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巩固,加上年底 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时间迫近,亦需制造对有利的选举形势。认为,在中国 大陆,中共正忙于“党的十六大”,忙于筹备奥运会,忙于各项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台 湾,加上岛内的“大陆热”和“三通热”,亦需要借机压一下;认为,在国际社会,由 于美国自小布什上台以后,频频对台湾“示好”,尤其是不久前的两件事:一个是所谓 中国“军事力量评估报告”,强调“中国”和妖魔化中国;一个是所谓“国会财 政拨款案”,把中国的台湾与北约国家、非北约国家相提并论,从而给了台湾当局以极 大“鼓励”和“误导”。还有,台湾当局也希望借机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等。总之 ,由于私欲的膨胀,适宜的气温,主观的误判,就像1997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样 ,终于在去年8月3日也抛出了比“两国论”还“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说 明主张“渐进”的也终于向李登辉的“急进”靠拢。一个时期以来,扁 、李不仅在目标上而且在做法上实际已经“合流”了。

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由于他四面楚歌,处境尴尬,内外都很被动,不得已而动 员其身边大将们四处“降温”和“灭火”。然从近期种种迹象看,他不过是迫于形势而 有所收敛,或改变策略,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完全可以肯定,“一边一国论 ”的命运不会好于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在“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 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然从总体上看,两岸政治关系也还是不断前 进的

台湾许多朋友私下告诉我们,两岸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大陆搞政治挂帅,经济一路下 滑;如今是台湾搞政治挂帅,经济也一路下滑。

早在李登辉主政后期,台湾即愈来愈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使台湾经济出现不祥 兆头。主政后,由于推动“渐进”的需要,更加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 曾持续出现“四降”(经济增长率、股票、进出口贸易、内外投资)、“四升”(失业率 、自杀率、破产率、痛苦指数)现象,至今仍无根本好转迹象。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上台以来的两年多,岛内经济持续不振, 社会问题丛生;而相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却十分热络,经久不衰。

过去是“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 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现在是“1111”。即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

过去是“9个热”。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 、农畜业热、求婚热。现在是“16个热”。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 、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

尽管当局千方阻拦,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有利润的 地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台湾当局被迫将原来的“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 有效管理”,然其重点仍在“有效管理”,并重提“南向政策”。虽如此,但仍无法阻 遏台商积极投资祖国大陆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出现“经济热”的同时,却又出现了“政治冷”。台湾当 局至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原则,不接受直接“三通”,不接受 “一国两制”。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几乎已完全没有往来。台“两蒋 ”时代有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如今却变成上述“四不” 了;蒋氏的“三不”,并未否定一个中国,而如今的台当局却连“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

在两岸之间,政冷经热,一个是愈来愈冷,一个是愈来愈热,南辕北辙,“二律背反 ”。于是有人怀疑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经济上的“热”支持了政治上的“冷”, 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两岸 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 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 到“1111”,从“9个热”到“16个热”,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 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 ,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 “统一无望”了吗?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 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也许 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 大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 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 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 力所能阻挡的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归根结底是美国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出于自身 的利益和所谓“全球战略”的考虑,执行的是一条“以台制中”的路线。台湾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所以美国实际上沿袭了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 的策略,所不同的只是“急进”和“渐进”的形式不同而已。台湾成了美国战后手中用 以对付和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棋子”。

在中国、美国与台湾地区这个“三角关系”中,基本上有两条规律:

一条是:“大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决定“小[:请记住我站域名/]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的 关系)。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 缓和。

一条是:美国历届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前期与后期往往存在明显差别。其前期,都是 反华,骂中国,对华政策向台湾倾斜;其中、后期,通过摸索实践逐步趋于务实。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2年1月17日的报道,小布什前的六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没有一届不是如此。所以,该报评论说:“从整 个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今日布什(小)的北京之行,‘白宫,条条弯路通中国’” 。

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摆动于“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霸权与务实、合作与遏 制之间,即所谓“钟摆”理论。小布什表现得最典型和最突出。其上台不过两年多,在 对华政策上时左时右地摆动不下八九次之多。“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总 的来讲,正向更务实和更积极的方向调整,这是好的。然而由于他一度向台湾摆动的幅 度较大,从而给了以可趁之机,竟然有恃无恐地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他的 这个“一边一国论”因为没有正式告知美国,引起美国当局的颇“不愉快”,然尽管如 此,美国却仍对其暗存某种“疼爱”之情,看不出像当年对李登辉“两国论”那样的“ 震怒”。陈虽不得不适度“降温”和“灭火”,但不过是更加注意隐讳和包装而已,其 实质性的“”嚣张之气,仍无丝毫改变。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8

一、高三一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教材知识联系时政热点

从复习要求和目标来看,政治第一轮复习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复习,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是政治复习的重要使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当然一轮复习要求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以显性问题为主。所以,建议一轮复习方针是:知识联系热点,热点升华知识。结合热点,同时又重点突出知识,这和一轮复习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此做法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学生迅速入门,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一: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难治理的多。2012年6月CPI同比增长2.2%,创22个月新低,许多经济学家发出通货紧缩预警,9月CPI回升为重要拐点。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的措施有( )

①调整汇率 ②降低利率 ③增发国债 ④提高贷款利率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简析:此材料考查的是对通货紧缩实质及解决措施的理解,问题比较明显。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供过于求,解决此经济问题,需刺激消费,应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因此答案为B。

二、高三二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时政热点联系教材知识

如果说一轮复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通过显性问题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二轮复习则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当然在二轮复习中,要对时政热点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无论在材料的难度上,还是在时政的针对性上,都要较之一轮复习由较大的提高。可以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例二:“财政悬崖”,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2012年2月7日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是指美国将在2013年1月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如果国会两党不能在2012年这成协议规避这一局面,减支增税措施将自动生效,2013年美国将增加5320亿美元税收,同时减少1360亿美元政府开支。据此回答美国财政悬崖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

①财政悬崖的实质是紧缩型财政政策

②财政悬崖会延长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期限,将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

③财政悬崖会导致美国经济下行。从而加剧中国出口困境

④赤字货币化,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A.②⑧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简析:本题以美国“财政悬崖”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对当今时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能从材料中提炼出和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进而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分析问题。无论是材料还是选项的设置都隐含着知识,但又仿若与知识无关。解决此题首先理解“财政悬崖”的实质,所谓“财政悬崖”,即美国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因为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政策到期而可能导致的巨大财政缺口。这些政策的到期相当于增税和削减财政支出。体现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不利于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因而会影响到中国的外需市场和出口。但为了阻止“财政悬崖”的发生,美国会延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期限,从而会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说政府债务货币化,指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美元是世界货币,这样大量的美元流向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从而增加本国的通胀压力。而就此题而言,对中国的影响只有③④。

如果说客观题的考查角度比较单一的话,那么主观题恰能弥补这一点,可以从不同的知识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对同一时政材料进行淋漓尽致的考查。例三:2012新课标39材料略。

三、根据高考时政考查特点,研究具体对策

(一)要认真总结分析时政热点中出现的新概念,发现材料背后的隐性问题

时政热点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很好的做到了与时俱进,而教材知识相对现实生活来说则不能面面俱到,且教材知识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例:2012新课标12,传统认为纸币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导致好多学生因此做错)。所以要及时的总结新概念,不但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弥补了教材知识的不足。如:例一中的“同比”,例二中的“财政悬崖”“赤字货币化”,还有“环比”、“PPI”、“GDP”“GNP”“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锻炼思维,提高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能力

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复习,都需要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需要理论与材料进行恰当准确的结合。这就需要学生让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在材料与答案要点之间穿梭,切忌死记硬背,要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的依据,防止知识与材料两张皮现象。

(三)根据高考设问,研究复习方法

近两年高考越来越呈现出宏观把握,细微入手,注重理解的特点,例:2011新课标39(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2012新课标39(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简单的列举知识点,需要一定的分析结合才能得高分。也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记住知识,而道不出所以然来。

(四)基础知识,常抓不懈

不管是一轮还是二轮考查的都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每一道题答案的得出都是材料与头脑里知识的碰撞结合,如果知识储备过少,很难提炼出时政热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完整规范的答题。尤其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切勿忽略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查漏补缺。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2008年,新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大纲》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能够体现新时代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由此,有效探索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德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为今后提高德育课堂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德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2.1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理论性强

从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来看,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教育。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囊括了国家的大略方针、发展策略等等,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与中职生年纪小、阅历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学生在知识接受上的障碍。

2.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这样在实际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得不纠结与现实生活现象与道德规范之间统一性的矛盾。比如说:现实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加大、腐败现象频发、拜金享乐主义横行,这样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样如何将学生从现实中的困惑引导出来,指引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实践性较差

知识目标是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运用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是主体,是弘扬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运用目标是主导,是认知能力和行为养成的关键。从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安排来看,社会调查、实践都无从下手,这样就导致学生要想将学习到得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只能靠抄写书本,难以实现真知的目的。

3.“经济政治与社会”中有效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3.1 有效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

针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这样可避免过往教学中空洞说教问题地出现。比如说在“企业生产与经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课本中提供的事例进行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触动学生内心,使说服教育性大大折扣,也形不成有效地情感体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收集不同专业往届毕业生在求学工作中的艰辛历程作为教学实例,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肃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为中职生今后的求学和工作指明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3.2 结合热点话题,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内容更具职业特点,更加切合社会实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现场教学等方法,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结合。使学生可以从德育课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知识,得到提升。比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可安排播放一组11年有关朝鲜女主播频换发型的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朝鲜主播频换发型这样的“不起眼”的小事可引起国际社会的热议。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主播发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鲜国家的脸面,频换发型是否就意味着其政府想改变形象的端倪。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朝鲜政府改变形象的意图是什么”,诱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3.3 以生为本,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

以生为本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改革的根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去引导、开发。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奇异之声,不可立马否决,更不要否决其问题提出的不可取之处,而应该诚恳地接受其提出的问题,并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巧妙处理不和谐声音和突发事件。比如,在民主政治的教学中,中职学生可能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阅历上的浅显,部分学生会窃窃私语道:“家里人说了民主政治就是一坨狗屎!”。这个时候,教师要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可就势以“民主政治就是一坨狗屎”这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这样可有效缓解尴尬气氛,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 有效利用课内外资源,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课内外资源包含了“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在范围上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切有效资源,其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可有效实现突破课本局限,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教师要利用好课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做到恰到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要涉及到“人大代表”教学名词的使用。教师可根据注解进行简单的讲解,同时结合本地区人大代表选举事例进行人大代表选举现场模拟教学,将选举条件、选举方式等等融入场景教学中,使学生切实明白“人大代表”一词来源及含义。

4.结论

总之,“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有着理论性强、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实践性较差等课程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认识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侯胜华.中职德育热点问题的冷思考――《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5)

[2]张伟.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以经济政治与社会中“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例10

一、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议题

不同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学的认识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E.胡佛的观点,他在《区域经济学导论》(1971)中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等问题来加以概括。这与地理学近乎雷同,不甚可取。区域科学创始人艾萨德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等等问题的科学”。经济学家则把区域经济学看成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从生产布局的角度认为,将这门学科看作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片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基于上述,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区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特别是行政区域;所关注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尤其是具体区域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战略策略包括要素配置、外资引进、出口加工、增长极培育等。

二、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看当前区域研究热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选题,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整理工作。

2013年全国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类项目。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批60个招标课题中,有28个与区域研究有关,说明区域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契合国际研究趋势――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克鲁格曼,而克鲁格曼是典型的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学者,他的代表作《地理与贸易》、《新区域经济学》等,都是经典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著作。

这28个招标课题中,除了5个常规问题之外,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内外统筹(7/28)、新型城镇化(6/28)、转型与跨越(6/28)及安全与可持续(4/28)。由此可见,区域发展的内外统筹、新型城镇化及转型与跨越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

2013年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以文史哲学科为主,基本要求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这次招标的158个课题中,与区域有关的是17个项目。因为第一批已经把区域、空间课题列入很多,所以,这次招标的重点领域不是区域/空间。即便与此,仍有17个课题与区域或空间有关。在17个项目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占到了一半(12/17)。由此可见,区域或国家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2014年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的对象,以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为主。基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本次招标共95个项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项目33个,达到30%以上。这33个项目中,除2个常规研究外,有10个属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容,9个新型城镇化;6个转型跨越;7个内外统筹。

2014年第二批重大项目共192个招标选题研究方向主要是文史类,包括基础类选题148个,跨学科类选题44个。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192个项目中,与区域研究有关的是55个,超过1/4。除了4个常规项目以外,有22个属于内外统筹和走出去战略的项目,13个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3个转型与跨越发展研究;3个新型城镇化项目。

汇总2013、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4批重大招标课题分类结果,得表1。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是: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外统筹发展、转型与跨越发展、新型城镇化。

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之所以成为近年区域研究的热点,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及大国崛起引起的国际反应有关。其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危机自不必说,国土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和存放等,都面临严峻挑战。资源瓶颈更是严重制约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依赖进口国外资源用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能源、铁、铜、铝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6、1/3、1/5和1/3,其中,铁、铜、铝消费量世界第一(刘阳,2011)。特别是一些战略资源对外依存相当严重,许多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需求缺口均将超过50%,石油消费量至少要415亿吨,然而国内石油产量预计为118亿吨至2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60%,与目前美国58%的水平相当。

和其它大国崛起引起世界强烈反响一样,中国的崛起也刺激了周边国家和个别大国的神经。美国开始重返亚太,国际上“中国”甚嚣尘上,中国部分周边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多种挑战,中国需要在战略视角上直面和区分与区域外大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同时在策略层面降低周边环境变动给自身崛起带来的阻力。这就是基于世界背景下中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热点的客观原因。

面对资源、环境和地缘形势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只能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唯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和大国崛起。正如总理反复强调的那样,转型与调结构是新常态。“转型与跨越”成为当前区域研究热点,既是对客观挑战的被动应对,也是新一届政府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内外统筹成为区域研究热点,既与区域发展阶段有关――区域发展早期阶段以内循环为主,工业化和城镇化高级阶段则以外循环为主,因而必须注意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内外统筹也与大国崛起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详见后述。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现代化车之两辙,鸟之双翼。我国的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近年虽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但传统城镇化已经走到尽头,急需转变城镇扩展方式,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应急之策,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三、从近年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看区域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的目标诉求

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先后批准了与区域有关的规划数十项。从规划目标看,这些规划可以分成五大类。

第一,培育竞争力、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如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沿海地区开发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地区。

第二,扩大和推进对外开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的,如海南国家旅游岛、横琴岛、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沿海、沿边开放地区。

第三,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的,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区域多是不同行政区的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试图通过要素互补或强强联合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培育新的增长极。

第四,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如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等、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等。这些地区大多属于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规划和引导,保证生态功能,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

第五,加强对问题地区的扶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健康的,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等。通过多种途径的支持和扶持,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实际上,上述的五类规划,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提高效率、培育增长极、加快发展的规划;第二大类是注重协调、强调可持续,推进协同发展的。这种基于规划目的的分类指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或热点。

注重效率、加快发展是由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的――中国正处在崛起的关键时期,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而注重协调、扶持问题区域的跨越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仔细考察这些规划可以发现,这些规划中,大部分规划,都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域而是类型区域,不是单纯的行政区域而是空间比邻的地域,有的涉及到两个省区,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的涉及到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如辽宁省五点一线规划、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规划、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规划。甚至有的涉及到不同政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如横琴岛开发规划等。这反映了区域研究对象的新变化。

从重点关注行政区域发展到更加关注类型区、跨行政区发展和跨国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追求的是利益和利润,与行政界限没有多大关系,这与我们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是完全不同的。正是因为我们对跨行政区域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使得跨行政区域的一些地域,成了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域。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就能够迅速地改善该地区的目前状态,甚至可以很快地培育出新的增长极。

其次,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在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要素的流动既迅速又便宜,因而跨区域合作开发成为可能;在由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这必然要求区域研究更多地关注类型区和跨行政区地域系统。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的规划,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既是这种思路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大国崛起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奇计妙招。

四、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在党的十,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逐渐明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包括三点,即中国梦、市场决定和新型城镇化。这些都对区域研究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1、中国梦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用的话来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说,中国梦就是崛起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幸福梦。

要崛起就必须考察崛起的条件,明确崛起的目标,探索崛起的路径,分析崛起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就要研究地缘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性资源、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等问题。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但从整个国家或民族来看,幸福不外乎富裕、平等、和谐和生态等,要实现幸福梦就必须建设美丽中国和和谐社会。因此,福利分配、民生保障、反腐倡廉、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此对应的新增长极培育、城乡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就是区域研究的热点。

2、市场决定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014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运行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企业。因此,区域研究必将从过去主要关注资源供给、要素配置和政府管治转向市场需求、品牌竞争和企业家成长等;区域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从区域自身发展走向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必须做出调整,即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化、重化工业化、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新型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转型与跨越发展。与此对应,区域规划的形式和做法也必须做出调整,应突破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多地强调参与性规划、上下互动式规划、弹性规划、有限规划、战略性规划,以及管制性与引导性结合的规划。由此推断,企业家培育、消费和福利分配及跨行政区的协同发展和规划,必将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3、新型城镇化与四化互动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四化进程不同,四化内容及形式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除了研究全国整体的四化推进外,还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四化及其互动的途径。2014年全国区域科学年会的主题和分论坛(专题)设置恰好反映了当前区域研究热点――201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14)的主题是“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这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响应。会议下设的10个专题(分论坛),除了空间分析、信息技术、新经济地理学三个专题外,其余7个分论坛实际上可以归属于“区域协同发展”(包括一路一带、长江流域发展、京津冀协同、优化国土空间四个专题)、“转型与跨越发展”(包括创意城市、创新导向两个专题)和“常规研究”(包括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专题)三大类。其中前两类,即“区域协同发展”和“转型与跨越发展”可以看作是当前区域研究的热点。

五、总结和讨论

区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从近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选题方向、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成果和新一届政府的施政要点看,和传统的区域研究相比,目前的区域研究热点及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区域研究对象,已经从节点区域、单独的行政区逐渐转向类型区、功能区(均质区)和地域系统(跨行政区);从国内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的内外统筹和协同发展。

第二,区域研究中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生产和供给转向消费及福利分配;从制造业专业化及其分工转向服务业、产业链分工与集群发展;更加注重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以及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互动。

第三,区域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战略策略,从引进外资与技术、加工制造与出口、经济实力提高,转向地缘环境、国土安全、文化软实力提高和构筑外经外贸新格局等;从城市建设、城镇化和劳动就业转向新型城镇化、产城互动和城市群建设。

第四,学科热点的变化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二是外部需求的刺激。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看,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的这些变化,与日本的经济地理学的转变非常相似――战后日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变化特点是:从狭义的经济地理学向广义的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转换;将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纳入研究视野,从物质生产和流动的空间过程及空间结构向非物质方面转换;从地方尺度向全球制度转换。此外,由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属于跟踪性研究,所以,世界上相关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学科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例,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提出21世纪议程,此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才开始掀起高潮,并一直延续至今,并将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由此导致转型与跨越发展策略的出笼。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国外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治理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的结果。

外部需求刺激对学科发展的影响,这在中国体现的特别明显。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还是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都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设计的,包括全国党代会报告、国务院决议、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规划等。至于政府的施政纲领,更是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选题方向。

第五,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观察视角,对区域研究热点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热点”本身的界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选题方向、近年的国家层面与规划以及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提出了区域研究热点的初步看法。

【参考文献】

[1] 艾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曹立:中国经济新常态[M].新华出版社,2014.

[4] 崔大沪: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增长模式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2004(9).

[5] 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2).

[6] 高程: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