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59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1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利用,科学地对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造价成本加以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然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既影响信息化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行业本身的稳定性。因此极有必要联系具体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其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信息系统基础较为薄弱

工程造价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业务信息与成本管理都被囊括在其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数据库信息、通信网络以及信息设备的信息系统。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成效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部分管理部门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投入也比较少。

1.2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

当前我国实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经有了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就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管理而言,至今都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参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部门较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信息共享的程度相对较低,造成了工程造价信息信息管理局面混乱,很难使信息化管理的协作开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1.3采集处理信息资源的手段较为落后

尽管计算机技术在当前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性较为广泛,但是就目前采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手段来看,依然较为落后。除了采集信息量小与样本少等问题,信息收集的时间也有些偏长,更新速度,在满足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很难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的实际信息动态。

1.4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足正随着信息化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显露出来。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所接受到的教育培训,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普遍偏少。这也是导致其业务水平与专业知识能力长久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2管理体系的建构及发展趋势

目前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而演变过来的,在这一管理体制之下,政府之于工程造价管理享有绝对权威性。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并不利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当前最为必要的是建立完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组织体系,以此来明确各组织的职能,再通过科学的管理指导,以及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来拓展其服务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具体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2.1政府当好信息化管理的把控者

为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①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一项市场经济活动。那么既是市场经济活动,就需要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以让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更加规范化。政府是信息化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对这一行业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扮演着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法律和法规建设、信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行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职能;②从信息内容与信息流通角度来看,政府既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引导者,又是信息提供者与需求者。因此必须对相关的产业促进政策以及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制定,同时还应该准确及时地政府所投资项目的指数及指标信息,对政府所投资项目的政府造价信息库及其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建设等(见图1)。

2.2行业协会当好政府和企业的协调者

行业协会是一个非政府自治组织,是将政府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中介机构,对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挥着不库而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的重要参与方,其既是行业自律的管理者和信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上传下图1政府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构达者与建设的主要支持者。因此行业协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供过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①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管理职责,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对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利害关系进行协调,以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使行业可持续发展得以继续;②作为工程造价信息的服务提供者,就必须要发挥好其服务功能,积极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行业信息,以更好地促进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③行业协会的最重要职能就是其在整个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沟通协调,作为活跃于政府和企业间的一个弹性介质,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配套支持。比如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那些遇到技术难题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及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见图2)。

2.3企业当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践行者

一直以来,企业既是工程造价信息的制造者和加工者,又是其最大的使用者。市场上流传的大部分造价信息资料数据都掌握在企业当中。因此企业才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的首要践行者。参与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企业有很多,比如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企业等。就造价咨询企业而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规模、地点、工艺特点、人材机价格、预算决算、量价分析以及变更资料等信息都被囊括在内。另外,就建筑材料和经销商企业而言,所有有关建材生产与销售所产生的价格信息都会涉及到其中。除此以外,其它任何一家企业的任何一项企业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工程造价信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造价信息,企业就能够节约更多的成本,其自身的生产效率与投资效益也会有所提高,那么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自然就会随之而得到提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除了要进行造价信息数据库建设之外,还要做好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系统建设,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商业服务平台建设也是极为必要的(见图3)。

3结束语

信息系统基础薄弱、缺乏较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采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手段落后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想能够改变现状,促进其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除了企业自身要重视这些问题之外,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彭小慧 单位:广州海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2

1信息集成化

信息集成化就是将工程项目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类、分析、处理、应用的全过程。信息集成化是将与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及资源要素进行快速的整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它能够为某一特定管理主体和管理层次提供的涉及特定信息的管理操作平台。它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储存效率,已经项目运行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变革。

2工程项目造价信息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是指通过资料、图表和规章制度来反映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的规模、状态和特征。它具有信息的基本特征:a.工程各参与方通过工程造价信息来评价各自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真实状态;b.工程造价信息是一个工程的全寿命动态反映过程,各参与方可以根据造价信息及时进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同时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a.建材的区域价格差异;b.计价方式的多样性;c.建设工程项目的专业性(水利、公路、建筑等);d.工程造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参数的变化会引起总体的变化;e.受天气与季节性气候影响;f.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控。

2.1计价特征对工程造价信息化集成的影响。a.工程项目中每个分项工程对应的价格都不一样,因此分项工程的数量与信息资源库成正比;b.计价与工程项目的进度是同步进行的,即预算、概算、招投标价、合同价、结算、决算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计算结果;c.计价方式分为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方式;d.计价依据的复杂多样性,必须准确判断抓住重点影响因素。

2.2动态因素对工程项目信息集成化的影响。a.关注市场波动中各类与工程相关的人、材、机的价格波动;b.关注已完工的工程造价信息,可以为拟建工程或在建工程提供纵向对比;c.关注同阶段的在建工程造价信息,可以进行横向对比。

2.3掌握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的传播过程。a.工程造价信息源。信息源分为外部与内部信息源,其中外部信息源主要有国家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的活动。内部信息源是指每一个工程造价活动的流程。b.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信息传播渠道。传统的载体有纸张、磁带、胶片、光盘等。现代载体主要有云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c.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用户对分析信息的能力。工程造价信息最终要实施到工程项目,因此接收人一定要正确、客观、冷静地分析信息表达的意思。

2.4工程造价信息主体间的关系。工程项目实施是多方参与的,其中建设单位以及业主委托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造价审计单位、招标机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各单位之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但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合同关系和协调关系(如图1)。

3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

过构建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系统,收集原始的真实数据、上报,利用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监控。

3.1利用知识理论获取造价信息。知识理论是将外部事实逐步转换为信息的全过程(如图2)。整个过程分为事实、信息、推理、智力、知识、智慧六个部分。事实:观察资料;信息:获取相关的事实;推理:消化信息;智力:提升信息;知识是对智力的确证;智慧:将信息提炼成知识。图中反映随着知识理论的深入获取的价值提升,结构层次递增,主观思维增强而数量、完整程度、宏观全面下降。

3.2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的采集。a.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采集: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工程类型、参与方信息、建设时间、计价依据、合同类型、层数层高、设防烈度等基本项目概况。b.工程项目特征信息采集:主要反映各分项工程的做法,施工工艺流程,选用的材料规格、型号等各种信息。c.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采集:造价 数据主要按照费用的构成进行采集,包括工程总造价分析、单位工程造价分析、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分析、措施项目费用分析、主要实际工程量分析、人工及主要材料(半成品)消耗量分析等。d.市场最新价格波动。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必须了解当地建设市场上的基本市场信息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用工价格、机械设备租赁价格等。

3.3项目工程造价信息集成标准。一个完整的信息集成标准应该包括以下部分:a.总则。总则一般是对于该标准的总体说明。一般包括适用对象、制定依据、技术标准、命名规则等。b.术语。术语是对标准中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c.规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数据取舍规则、命名规则和小数的取舍规则。d.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数据表之间层次关系。e.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工程造价软件需要导出的标准表单的数据描述。f.对接口的标准化计算机语法。3.4项目工程造价信息集成应用。a.各种信息模块组建在操作界面中实现。价格类信息可以随时跟上当地建筑市场的变化。界面呈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阶段信息:报建、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在网上可以直接套取各地市的定额与估价表。查询各类文件与规范。b.在操作平台实现对到任何一个地区的造价站官方网站的连接,调取造价信息集成化所需要的数据内容。

4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的问题与建议

信息集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工程造价又是一个影响因素多、数据内容庞大、工程涉及面广的领域,因此,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限制该方法的实施和开发的因素很多。a.研究的深度不够,不能够全面反映集成化过程中的问题;b.本文只是粗略地构建了模型框架和简单的功能介绍。c.本系统没有设计出工程各参与方的交互式连接平台。结束语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对于工程项目的规模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计价方式的不断更新,使得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以及政府监督机构对于工程造价信息集成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算化已经深入工程造价行业,但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各工程造价软件又不共享不公开造价信息资源。因此,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水平、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准确地掌握工程造价信息,有必要加快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的建设。

作者:秦莹 单位: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胡宏伟.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3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创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总劳动中,第三产业中的劳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值在发达国家中已达6096-7096 如何客观评价第三产业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哪些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反映这种现实,充分重视第三产业中劳动的作用。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界定及其崛起对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挑战

    所谓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具体包括:公共事业(供电、供气、供水、运

输、邮电等);金融保险业(银行、信托、保险等);商业(批货、零售等)潍修保养;服务业(饮食、旅游、娱乐、洗理等);教科文卫事业;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简单地讲,第三产业就是工农两大基本物质生产部门以外的服务于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在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为整个社会提供各方面服务或劳务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占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3.7%增加到33 96,就业比重也由12.1%增加到26.996,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劳动价值论带来了一系列函待研究的新问题。由于马克思是着重从物质生产领域来研究劳动是如何创造商品价值的,他认为流通过程只是价值的实现,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因此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第三产业属“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只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及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不创造价值。而事实上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社会总价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把众多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划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者范围,会出现一个难以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伴随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二、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第三产业部分领域价值创造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对第三产业做出规定。当今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并能创造大量财富的部门不断涌现,社会财富的增长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面对的情况和研究的间题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正视第三产业的崛起形成的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参照马克思在考察物质生产领域时提出的原则,结合服务领域的实际情况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劳动加以具体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是实物形态的,也可以是非实物形态的,其区别只是在于前者可以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后者则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根据马克思对商品及其具有的二因素的分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虽然不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但提供的服务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同可以交换劳动的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一是使用价值,各种服务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例如,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教育活动能够满足人们提高素质的需要等等。二是价值,各种服务都是人的劳动付出,其价值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属于生产劳动。

2.1.1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信息传播要借助于中介机构。而信息化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利用数字信息极为方便,足不出户就可获知最新的消息。现代图书馆作为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的机构,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因此,加强对信息化的整理、建设对现代图书馆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2.1.2图书馆自身需要。开展信息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信息化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选取信息。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信息化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信息需要。其次,信息化资源将会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信息化传递的特点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信息化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方便读者相互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流,这也是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极大促进。

2.2打造人文化服务

在图书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对读者坦诚相助,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诸如图书馆网点布局,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上照顾读者的需求.为读者营造更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更为人文化的服务等。当读者日渐感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优良服务时.可引导更多层次的读者参与进来.逐步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最终目的。

2.3营造全民学习型社会

图书馆特有的“天然”文化环境、学术氛围和学习条件,是学习型理想的社会:艾化中心、学术中心和学习场所。它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其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它将带动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进程.积极促进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多种类的信息资源的传播。

2.4加强行业内信息共享与交流

首先要加强临近区域内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优秀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创新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比:如,可与同省的兄弟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课题,在合作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促进合作;其次是,有条件的图书馆要积极“走出去”,接触其他省份的优秀图书馆.学习其在促进当地特色化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工作中的亮点.积极引进全国范围内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国内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2.5服务与推广

要确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公益性服务.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文化部门要明确服务内容、方式和范围,采取多种手段,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要依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电子阅览室,为群众提供绿色上网空间,并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和为乡、村基层服务点提供硬盘镜像、光盘发送等服务。县级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要制定统一的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明确开放时间,维护、利用好设备设施。要采取多种方式,在广大基层群众中加快普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关知识.既要让群众了解它的资源内容.又要让群众熟悉它的设备使用方法,以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的基石和保障。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积极采取措施.以自有队伍和社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思想水平、业务: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坚持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通过集中授课、卫星广播、网络互动、光盘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对于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分级培训逐步形成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四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站维护等专业技术骨干队伍。使每个基层服务点都有获得上岗资格的操作人员。

2.7保障图书馆经费

为了快速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的购书、设备等方面的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或图书馆的设置主体的财政预算.确保图书馆的经费能够保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从理论上说.“列入财政预算”是对图书馆经费的一个基本保证.因为预算项目具有法律权威性。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4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创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总劳动中,第三产业中的劳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产值在发达国家中已达6096-7096 如何客观评价第三产业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哪些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反映这种现实,充分重视第三产业中劳动的作用。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界定及其崛起对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挑战

所谓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具体包括:公共事业(供电、供气、供水、运

输、邮电等);金融保险业(银行、信托、保险等);商业(批货、零售等)潍修保养;服务业(饮食、旅游、娱乐、洗理等);教科文卫事业;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简单地讲,第三产业就是工农两大基本物质生产部门以外的服务于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在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为整个社会提供各方面服务或劳务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占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3.7%增加到33 96,就业比重也由12.1%增加到26.996,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劳动价值论带来了一系列函待研究的新问题。由于马克思是着重从物质生产领域来研究劳动是如何创造商品价值的,他认为流通过程只是价值的实现,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因此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第三产业属“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只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及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不创造价值。而事实上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社会总价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把众多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划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者范围,会出现一个难以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伴随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二、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第三产业部分领域价值创造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对第三产业做出规定。当今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并能创造大量财富的部门不断涌现,社会财富的增长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面对的情况和研究的间题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正视第三产业的崛起形成的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参照马克思在考察物质生产领域时提出的原则,结合服务领域的实际情况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劳动加以具体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是实物形态的,也可以是非实物形态的,其区别只是在于前者可以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后者则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根据马克思对商品及其具有的二因素的分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虽然不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但提供的服务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同可以交换劳动的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一是使用价值,各种服务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例如,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教育活动能够满足人们提高素质的需要等等。二是价值,各种服务都是人的劳动付出,其价值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属于生产劳动。

2.1.1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信息传播要借助于中介机构。而信息化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利用数字信息极为方便,足不出户就可获知最新的消息。现代图书馆作为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的机构,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因此,加强对信息化的整理、建设对现代图书馆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2.1.2图书馆自身需要。开展信息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信息化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选取信息。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信息化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信息需要。其次,信息化资源将会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信息化传递的特点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信息化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方便读者相互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流,这也是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极大促进。

2.2打造人文化服务

在图书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对读者坦诚相助,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诸如图书馆网点布局,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上照顾读者的需求.为读者营造更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更为人文化的服务等。当读者日渐感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优良服务时.可引导更多层次的读者参与进来.逐步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最终目的。

2.3营造全民学习型社会

图书馆特有的“天然”文化环境、学术氛围和学习条件,是学习型理想的社会:艾化中心、学术中心和学习场所。它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其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它将带动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进程.积极促进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多种类的信息资源的传播。

2.4加强行业内信息共享与交流

首先要加强临近区域内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优秀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创新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比:如,可与同省的兄弟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课题,在合作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促进合作;其次是,有条件的图书馆要积极“走出去”,接触其他省份的优秀图书馆.学习其在促进当地特色化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工作中的亮点.积极引进全国范围内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国内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2.5服务与推广

要确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公益性服务.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文化部门要明确服务内容、方式和范围,采取多种手段,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要依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电子阅览室,为群众提供绿色上网空间,并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和为乡、村基层服务点提供硬盘镜像、光盘发送等服务。县级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要制定统一的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明确开放时间,维护、利用好设备设施。要采取多种方式,在广大基层群众中加快普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关知识.既要让群众了解它的资源内容.又要让群众熟悉它的设备使用方法,以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的基石和保障。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积极采取措施.以自有队伍和社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思想水平、业务: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坚持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通过集中授课、卫星广播、网络互动、光盘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对于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分级培训逐步形成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四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站维护等专业技术骨干队伍。使每个基层服务点都有获得上岗资格的操作人员。

2.7保障图书馆经费

为了快速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的购书、设备等方面的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或图书馆的设置主体的财政预算.确保图书馆的经费能够保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从理论上说.“列入财政预算”是对图书馆经费的一个基本保证.因为预算项目具有法律权威性。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合理确定工程控制目标是施工阶段重要保证

1、合理确定工程控制目标(1)确定控制目标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工程造价组成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其它项目清单总价+规费+税金;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2 、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工作内容和方法

2.1造价控制的内容和方法2.1.1造价控制的内容工程造价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它与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

2.2 .2造价控制的方法在五要素中,材料费的开支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左右,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控制材料消耗费用主要包括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材料价格的控制二个方面。

3、工程造价及相关目标控制的步骤和手段3.1 抓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和永久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程造价所以,必须抓好前期准备工程的目标控制。(1)认真审核《施工规划报告》,重点是施工总布置;场内交通网络;大临辅助工程的设计;标段划分;外建材规划;永久工程的施工方案;

(2)其它:编制招标文件;标底编制;土地征用;地面物的搬迁;招投标、合同谈判等。3.2审查和协调(1)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相应资金及材料使用计划由业主组织审查协调和批准;(2)月、周计划和相应资金及材料使用计划由监理单位组织各方审核协调批准。目的是要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季度计划;以季度计划保年度计划;以年度计划保总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3)协调关系是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包括施工干扰问题,参建各方的相互协助和配合问题,以及人员间和组织间的矛盾问题等。3.3提高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能力目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把经济工作看成是与己无关的概预算和财会人员的职责,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和目标系统,因此,要提高技术和经济观念相互渗透力度,拓展知识面,不断改善提高目标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水平。3.4 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等的优化,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选择以降低费用、保证功能不变而价值高的方案。3.5 采用“网络计划法”、“香蕉曲线法”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3.6 提高施工过程的全要素的控制加强对设计方案、施工规划、资金、材料及机械设备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全要素的动态的主动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二、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建筑工程产品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是在建筑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是建筑产品价值货币表现的基础。

2.1直接费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两个部分。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2.2间接费间接费是指不直接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主体,而又实际发生的用于企业组织管理活动的费用。通常,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和规费。

2.3利润利润是指承包人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为了持续生存与发展,承包人必须获利润。费用定额规定的利润率是按拟建单位工程类别确定。2.4税金税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计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施工企业向税务部门缴纳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等。它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向纳税人按规定税率征收的货币金额。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一个现代化的组织机构实现其主旨目标的前提.它为管理和经营工作提供指令或依据。

1、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内容(1)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建设工程造价资料积累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目的是为了不同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料来完成各自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任务。

(2)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用量的价格管理设备和材料的支出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存储它们的用量和价格。特别是用量,其与价格相比有相对的稳定性。

2、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对企业信息的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流的管理过程。其主要工作如下:(1)信息收集主要指原始信息的获得,包括:确定企业的信息需要;规划信息收集的途径、方法、程序;组织实施收集工作。(2)信息处理对大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排列、比较和计算,是指系统化、条例化,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适应性。(3)信息存储指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全部存储起来,供以后参考备用,常用的方式有两种:手工建立信息资料档案;使用计算机将信息资料编码存储。(4)信息传输包括:建立有一定容量的信息通道;明确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

四、论述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

1.1 加强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时,重点是要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充分论证。

1.2 增强观念、提高素质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概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两结合”的脱节状态。

1.3 推行设计招投标方法 建设项目实行设计招投标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使那些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功能符合使用要求的优秀方案入选,更主要的是中标项目做出的投资估算更能控制或接近招标文件规定的投资范围,从而更好地控制造价。制定本办法。

1.4 方案比选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 要使那些真正构思新颖、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方案成为最后的入选方案,在方案比选时就要严格把关,采用符合实际、操作简便、一致性好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2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方式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6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互联网速度不断攀升,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运用越来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逐渐改变着工程造价的操作方式,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正缩短与外国先进技术水平差距,切实加快了建筑造价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步伐,使其从传统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从而加速建筑造价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进程,为其更好管理与有效监督开辟了广阔应用前景。现就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量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手段,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工程定额计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是“量价分离”。将过去完全由政府计划统一管理的定额计价改变为“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对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等,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和指数,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计算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阶段的变革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推行更加需要造价信息资料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伴随管理模式的改革,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市场迫切需求。最近几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围绕“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进行改革,放开价意味着把定价权还给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但面对浩瀚的材料名称和品种,瞬息万变的材料价格显然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方式和纸上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都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信息网络得以提高。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因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差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对于定额价格和调差文件价格目前主要是由定额管理部门制定下达,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往往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如有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差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差价格。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准确性、重要性尤其符合现在对据实调差材料价的确定上。由于不同的工程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而且,定额和调差,但在据实调差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良问题,如由于种种原因同一材料可能有几张不同价格的发标,施工单位报高不报低等情况。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这类事情就可以避免,从而可以直接地控制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点多、线长、面广、量大,这就为工作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的应用,能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科技含“金”量,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距离,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其应用原理为:建筑工程造价数字化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以计算机的高效、精确与智能运算为出发点,以服务器、电子大屏幕、终端与打印机等硬件为依托,以网络传输为载体,以计算机软件的智能管理为途径,走以工程量清单录入为着力点,以系统自动计算概预算结果为总抓手,以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造价结果为目的的新路子,逐渐排除外界行为的干扰,为工程造价更加真实、更加直观注入生机与活力。

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议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这一根本目的,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2.1着重做好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把建库、联库作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信息标准化。研究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将各类信息划分为文字型、数据型、混合型,制定信息交换协议、存取格式标准及规程,实现信息处理便利、快捷,杂而不乱。

信息合理分类。。将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分为: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建材供求信息标准规范、文件刊物、建设信息、服务台、电子公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构不同以网页和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以两种形式组合来表现信息内容。

提高信息质量。将采集的信息筛选再加工,去伪存真,系统化,数据化,并持之以恒地建立一批实用的数据库,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有效运行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2.2加快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大量的各类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要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必须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这里所说的管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竞争力指在国内建设工程市场保持竞争优势能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个主要目标来开展。为了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必须掌握信息资源。许多有远见的领导者都已感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工程造价管理竞争能力的核心,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是买不来的。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务必明确,并需要把它用来作为衡量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成败的标准。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7

近年来,世界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震撼了各个行业,使世界真正迈人信息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需求也快速扩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提升管理质量、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人了快速发展期。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解决了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量不易采集、加工、的矛盾,提高了原有工作效率和预决算编制精度。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使用材料价格信息,并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

工程造价信息化从功能上划分,由四大模块组成: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

(1)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两大类:一是本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其中人工和机械价格相对稳定,而建筑材料的价格则起伏变化较大。二是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造价指数指标是说明不同时期单项和综合价格的相对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指标,是研究工程造价动态性的一种重要工具。工程造价指数分单项价格指数和综合造价指数两种类型。

(2)建筑造价动态价格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衡量其系统有效性的一是其准确性,二是其时效性。

目前各省市采集材料价格大多采取现场询价的方式,然后定期将采集的数据上报采集单位,由采集单位进行加工整理和,的形式大多在相关刊物上发表。由于信息员队伍人数有限,加上时间紧,对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其堆确性则大打折扣。传统的方式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许多材料刚刚就可能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时效性。

(3)利用互联网快速、广泛、便捷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动态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价格采集环节,尽量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快速提交,缩短采集周期。在数据处理环节,可根据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开发专用的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在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覆盖面广,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造价管理和技术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析。

(1)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主要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和各种指数指标。上述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压缩打包,格式转换等,再拷人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地还可据此对市场的走势作动态分析和预测。

(2)建立典型工程资料库。大量收集汇总已建成的、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资料,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

(3)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面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各地区、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规范等计价依据资料。

3工程造价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

目前国内已开始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各种基础定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市场各方参照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现阶段计价方式的特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消耗量定额相结合。所以造价软件就有着多元化和过渡性的特点。要研制开发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同时并存,交叉使用的新一代造价软件系列。

(1)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即套价软件。包括传统定额方式的概预算软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两大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要求建筑企业进行清单报价,企业定额成为计价依据。但是无论从市场还是企业,都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期和适应期。而且招投标过程中的标底编制,评标审价等目前也还是多以基础定额为主要参考计价依据。现阶段的计价软件开发要求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消耗量定额相结合,定额方式与清单计价方式相结合,符合当今改革过渡时期的需要。目前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造价软件开发商,如上海神机电脑软件有限公司等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图形算量软件。主要是从施工图计算工程量。这种软件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如何识别和使用设计图纸。目前主要有直接作图法和CAD导入法两种。直接作图法是预算人员借助造价软件自带的作图功能,将现有设计图重新画到计算机中,然后计算出工程量。这种方法计算出的工程量比较准确,但需要预算人员重新绘制图纸,工作量比较大。CAD导人法就是将设计人员的CAD电子图纸文件直接导入到造价软件平台,由计算机计算工程量。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预算人员的工作量,是将来研究和使用的方向。在国内,上海神机软件公司的《鲁班算量Lubancal》、(鲁班钢筋Steel》等软件就已具有直接导入CAD图形文件计算工程量的功能。

(3)定额管理软件。定额管理软件的功能主要在以下两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政策规定和市场变化,组织编制新定额,或定期调整、修订现有定额。企业根据主管部门的指导性定额生成或调整自己的企业定额。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BIM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依托三维技术,创建与管理建筑信息,应用建筑信息数据对进行整个项目模型化的技术。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包含着各种建筑信息与建筑参数,可以为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管理、建筑造价等提供数字化管理平台,让建筑项目在各个阶段过程中均可以实现有效管理与控制。建筑信息模型属于完全数字化形式,其模型应用支持各种工程信息的修改增删,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各种要求。建筑信息模型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际项目施工进行四维、五维模拟,通过工程施工模拟,可以发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模型信息的动态化,为实现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推动着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多是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之后进行概算编制,在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预算编制,工程施工竣工进行结算编制,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属于不连续的被动的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造价过程彼此孤立,容易引起工程后期索赔与反索赔的问题。且传统工程施工中,其工程造价信息实时性不足,往往各种造价信息是后期所获得,缺乏造价数据及时确认措施,容易出现工程造价伪造等问题,引起工程造价增加。因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不利于整体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BIM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且该模型可以保证造价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其优势明显。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工程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本文在分析BIM造价信息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一)BIM对工程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BIM技术的应用,其重大变革之一便是实现了可视化。应用可视化技术,将建筑线条构件形成一种仿真的三维可交互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可以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招投标、建造、运用等过程的协调与沟通。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将工程造价的各种数字信息与BIM建筑信息模型相结合,将抽象数字与立体图像完美结合,生成各个施工节点与空间部位造价信息。可以通过限定条件进行统计与区域选择,能够进行信息搜索与查阅。其模型所有操作均可以在BIM可视化模型中实现,极大提高了数据检索效率与精度,提高了工程造价资料利用率。从工程设计到工程竣工,大量数据信息的输入可以让可视化模型趋于完整。BIM工程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的过程是进行工程项目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的过程,其处理获得的造价数据为信息的传递共享提供了基础。一般可视化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勘察报告、设计图纸、会议记录、设备信息、施工记录、技术核定单等。

(二)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工程投资阶段造价管理的BIM应用

在工程投资阶段应用BIM数据模型,应用模型模拟功能与可视化技术,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模拟决策提供支持。通过BIM数据模型,可以调出与拟建工程项目基本相似施工造价数据,获取区域范围内材料成本、机械费用等信息,还可以获得相似工程建设单位平方米造价,通过对相似工程项目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为拟建工程造价估算提供参考,提高项目总投资估算准确性,避免投资估算出现较大偏差。

(二)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BIM应用

虽然工程设计阶段所消耗的费用占整个工程项目费用的比例在3%以下,但设计阶段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过了70%,进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应用BIM数据模型,将BIM数据库造价信息与工程CAD图纸设计要素进行整合,能够以时间维度将工程中部分或分项内容造价信息选择性输出,从而让工程在设计阶段便可以明确认识工程造价信息,有利于限额设计目标的实现。在传统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过程中,其图纸均是采取2D平面图纸,且图纸中各个专业之间的设计是分开进行的,在人为检查中很难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用BIM数据模型,可以将工程设计的各个专业整合在同一个BIM平台上,图纸审核可以通过立体化观察的方式进行。应用BIM可视化模拟功能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3D、4D、5D模拟碰撞检查,从而有效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综合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三)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BIM应用

因工程项目一般施工时间较长,市场变化频率较快,为进行工程造价过程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施工阶段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可以根据设计优化与变更状况对工程量进行动态调整,能够将项目施工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全部造价数据储存于BIM系统中。BIM数据模型的应用,让工程造价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工程造价信息,且通过BIM可以对投标书、结算书、工程进度审核预算书等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对比。

(四)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BIM应用

在工程竣工阶段,很多工程容易出现资料不全、图纸丢失等问题,导致工程竣工结算无法顺利进行。BIM数据模型的应用,可以将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众多新型进行存储,其数据信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结算效率,避免了出现相互扯皮等问题。

四、结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实现其经济效益,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存在着较多问题,无法实现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为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在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通过应用BIM技术,在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实现工程施工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0):58-61.

[2]刘渝.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BIM的分析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9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文化,推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关键要立足于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首先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郑州市造价管理部门从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出发,积极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争创学习型单位”活动。一是结合开展“讲、树、促”和“三优”读书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中,严格按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求深、管理干部理论学习求严、职工学习求实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二是加强了全市造价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续期教育工作,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文化素质,从2009年至今,郑州市造价管理部门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包括六县一区在内的上万名造价员分批进行了文化、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三是把业务水平提升活动当成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郑州市造价管理部门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为企业“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为从业人员解决技术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高了管理人员和专家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努力把工程造价造价建成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以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市场化的需求。

二、用行业精神凝聚职工力量

行风是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素质和行为取向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工程造价管理职工的精神风貌和行业形象。按照市建委的部署要求,郑州市造价管部门在全办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行风建设活动。一是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全国建设系统涌现出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加强了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做践行党的宗旨的模范,做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做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模范,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三是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郑州市造价办坚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宗旨,经常性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这项活动成了工程造价管理职工扶危济困、发扬行风的有效载体。郑州市造价管理部门每年都要为地方贫困帮扶点和单位困难职工进行多次捐钱捐物活动。通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下基层服务”等活动,树立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职工奉献社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普法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工文明意识教育,引导职工文明服务、文明指导、文明执法、文明接待,郑州市造价管理部门每年被评为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年来,全体工作人员立足本职,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参与“1号线地铁工程”“西环立交桥工程”等省、市政府重点工程的建设,服务于现场工地,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献计献策,为国家投资节约了大量资金,为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工程造价管理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用积极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工程造价信息化论文例10

引言

随着人类逐步走向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是同物质、能源并列的三大社会支柱之一。成为材料、能源之后又一基本生产资料,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信息相关的工作,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纵观公路建设行业,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公路交通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加,而且在质量上提高更快。这些大到高速公路,小到农村公路,国家建设投资动辄上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使得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公路建设的造价管理就成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系统建设目标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与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工作,属于价格管理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为两个层次: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调控,并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是合理确定造价;二是有效控制造价。必须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并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以提高工程业主的投资效益及工程相关生产企业的经营效果。

2. 公路造价管理的相关信息

按工程造价信息的反映面来分,工程造价信息可分为宏观工程造价信息和微观工程造价信息。宏观工程造价信息的实质是从全局角度来描述工程造价管理活动变化与特征。这类工程造价信息综合性和概括性强,反映的工程造价管理面大,它主要是为宏观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微观工程造价信息的实质是从微观的角度反映工程造价管理活动各个具体情况和变化特征。这类信息的数量大,时效性强,时刻都在生存和发展,它主要为造价管理部门、投资者、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服务。这些信息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1)区域性工程建设中的建筑材料数量多、重量大、体积大,产地往往远离消费地点,运输量大,费用高。建筑材料信息交换和流通范围往往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

(2)季节性由于工程建设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施工内容的安排必须充分考虑季节因素,使得工程造价的信息也不能完全避免季节的影响。

(3)多样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各种市场均未达到规范化要求,要使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完全满足现实要求,无论在信息的内容上还是信息的种类上,均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4)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特征也同样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从多方面分别反映出来,因而从工程造价信息源发送出来的信息都不是孤立、紊乱的,而是大量的、系统的,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上来反映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变化和特征。

3. 系统流程

(1)系统输入的数据系统需要入库的数据包括经过分析得到的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编制和审批文件。输入形式:①表格(excel格式);②文档(主要为word格式)。

(2)系统输出的数据系统输出的数据包括原始造价资料和经过细度分析的造价资料。输出形式:①表格(excel格式);②文档(主要为word格式);③各种图表。

4. 系统功能

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出功能包括造价管理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查询结果的输出和项目数据的输出。输出的媒介有屏幕窗口、打印机、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其它类型文件。

(1)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模型分析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对原始造价数据整理、归类分析的结果,如各阶段造价分析对比表,一般以造价分析表的形式直接入库,供以后查询分析使用;第二种是模型的计算结果输出到输出窗口中,以文本和数据的格式显示出来,如各相似工程某分项工程的造价对比、材料价格的预测结果等。第一种分析的结果直接入库,当然也可导出为其它文件,但意义大,第二种结果输出到电子表格中,可以导出为xecel表格文件,也以以报表的形式打印。

(2)查询结果的输出查询结果的输出也有两种,一是造价表的查询,一般以电子表格形式显示,可以对其进一步处理,导出为excel表格文件或直接打印报表;二是非表格数据的查询结果的输出,一般以原文件的形式输出,可以导出为外部文件,在系统中对这类文件只能浏览,不能进行编辑操作。

(3)项目数据的输出此功能可实现单个文件(表格或文档)的导出、打印,也可实现整个项目各阶段数据的导出,打印。

5. 系统的作用分析

通过造价信息专家系统的分析,能够计算出工程准确的造价,为行业成员提供合理、准确的造价信息。本芦苇嫩所研究的造价管理专家系统,就是朝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从目前系统完成情况看,该系统己基本达到初步的设计要求,能够对过往大量的造价信息进行输入、存储、分析,能够计算出许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造价指标,对造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核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