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04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1

然而,也有一批学者站在一种较为宽容的立场谈了自己对于消费社会及其文化理论的理解。金惠敏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以“物符”为标志的消费社会和以“图像”为特征的媒介扩张的一个后果,一个新的文化事实;如果硬要追问“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那只能是“全民的”、“全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该看到一个“美学社会”的诞生,因而一个“社会美学”的研究是必要的。Mike Featherstone曾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最主要的提出者,这次会议他进一步提出了“消费伦理”的问题,认为美学应该在这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Douglas Kellner承认波德里亚的“符号”是理解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社会”理论也并未过时。他希望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以便全面阐释当代社会的文化变化。黄卓越从利奥塔尔的《后现代状态》说起,认为文学越来越受到消费的影响,学界应该关注这一变化。蒋原伦讲到了媒体文化对于消费的引导问题,他认为自麦克卢汉之后,媒体不仅支配着人的物质需求与方向,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媒体本身即是一种消费。刘悦笛站在全球化的立场,认为文学已经被纳入到巨大的全球市场里面,“图像转向”必然对文学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2

一、议价的动因

在众多的消费行为中,当我们从进入卖场到找寻商品,再到试用商品最终到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的议价行为的出现。这是在消费领域,我们从卖场的刺激到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并最终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在本文的“议价”,指的是消费者在销售终端与零售商的讨论价格并最终为达成一致而产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本文的议价是特指在价格谈判中,达成交易部分的对价格的讨论。即议价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交易。

在价格谈判的让步过程,我们一致推崇:三步让步法。即就是作为商家,如果有100元的让步空间,最多三次让完,依次让步的幅度为:60元、30元、10元。这种让步的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施加一种价格空间的压力。使消费者接受最终的让步,达成交易。

通过实践和统计。一天如果光顾店面为100人,如果直接按消费者还的价格销售,有20%的顾客会终止此次购买行为,另有20%的顾客会继续讨价还价。但是如果我们非让消费者再加单个商品10%的价格来购买,统计结果是只有5%的消费者会放弃这次购物行为。这中间反应一种怎么的消费者心理呢?这就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成就感。

二、议价的换位思考

很多学者总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研究“议价”,而站在零售商的角度,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在这个现代这个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在单次的购买行为中,消费处于信息不对等阶段。因此,商家在某种意义上控制者议价的最终底牌。为什么,我会提出这种观点呢?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在零售议价环节中,消费者和零售商都在追求一种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所有的人都明白,商业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增值的基础上。虽然不是每次一购买行为都要赚取丰厚的利润,但总的结果是获利的。总获利是建立在99%的商品获利基础上的。那如何增加单品的获利空间是每一个商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学过商务谈判的都知道:谈判是获取净利润的行为。因此,零售商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发现。

消费者在完成购买的行为中,顾客通过价格谈判来追求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体现在成交价格上。零售商通过抬高要价,让消费者感受到高价高品质。双方会在基于零售商报价的基础上进入议价阶段。这使让步的节奏最终控制在消费者手中。尤其在当今市场,更多得消费者推崇砍去“三分之二”得价格得法则。因此谁先报价谁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所以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如何把握对方得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在基于零售商得报价之后就会还价,在报价之后,实际上就暴露了自己的谈判底线。因此,消费者要在议价过程中掌握主动,应尽可能延迟报价时间。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如果消费者暴露了自己得谈判底线后,商家为了更有效和更快达成交易,会选择退步或者再追加最低价报给消费者。往往这个最后得报价都高于消费者得心理预期百分之十以内。这是商家长期经验所得。消费者得报价,往往还会有至少百分之十得让步空间。而这个空间恰恰可以保证零售商达到行业得预期毛利润。

在市场中,我们虽能看到很多的明码标价,但实际上这些明码标价都不是实价。也就是说有一定的议价空间。这种议价空间虽然掌握在零售商手中,但消费者的获益空间却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议价能力。这种议价能力又基于对该商品的熟悉度和认知度。

三、议价的心理研究

在议价环节,消费心理更多的研究的是消费者。其一,他对该商品表现出更高的占有,那在议价阶段就处于被动地位。其二,消费者在议价环节处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在议价行为中处于被动。站在零售上的角度,更多的零售商在于消费者的议价环节,因为同类竞争的存在,零售商也存在着消费者流失的风险。而且这种因价格流失是建立在客户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我们的三四类市场上,消费者虽没有品牌概念,但是却有很强的消费忠诚度。这里的三四类市场指的是农村或者小范围比较封闭的市场。

市场营销者对消费者心理研究的核心目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达成交易。而在达成交易的过程中,议价成为一个必经的环节。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发现在有些时间段,自己的议价能力会较强。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议价能力的增长,而是在零售商中,对每天的第一位顾客都有一种较强的成交欲望,而这种恰恰降低了零售商的议价力。还有,由于在零售环节,零售商对货币的流转价值更看重,因此会在每天的下班前,议价能力再次出现低谷。这两个时间点会增加消费者的时间价值,也就是此次交易你可能议价能力最强,但你的总成本并不是最低的。消费者的购物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而我所谈到的议价成就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获胜感。

四、议价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而在议价环节的成就感就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的需求。

在议价环节消费追求的就是一种尊重的需要,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喜欢完全按照别人的价格,除非这种模式他已经认可,比如现在我们常去的超市。现在的大型百货还有我们日常消费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或多或少的议价空间,这个空间的存在就是为了使消费者得到尊重的感觉,满足他的尊重欲望。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3

    欧洲、美国等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控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他们的食品标准制定除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家参与之外,还强调必须有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规定。

    在消费者运动繁盛的国外,标准制定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中,如组建与标准有关的协会或者独立机构等。美国的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是依据1972年的消费者产品安全法建立的独立管制机构,不仅在许多方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还鼓励消费者通过参与监督的活动,提醒企业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建立之初,由产品导致的死亡和受伤比例下降30%。再如,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已成为喀麦隆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劣质产品常常引发火灾、崩塌甚至丧失生命,例如该国2009年发生的多起列车脱轨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为此,2011年11月,喀麦隆标准和质量局邀请消费者组织在雅温得举行了题为“了解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座谈会。会议认为消费者是标准制定技术委员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向他们进行大量征询,同时也要求所有的参与者都熟悉标准领域采用的规则。

    标准是一种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条文解释》中所定义的“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指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了全新的ISO手册,该手册阐述了标准如何影响消费者,使消费产品更加安全可靠,而该手册也正是在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的消费者利益论坛(CIF)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除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外,非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行为。他们通过成立非营利消费者安全保障组织,制定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等方式,保障消费者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在促进组织生产,规划发展及技术普及同时,也暴露了其局限性。总之,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专家与相关机构的参与,更加需要消费者参与。国内部分研究者如罗海林、刘广明等讨论了我国标准制定中的消费者参与问题,但仅于国内。本文认为通过对海外一些国家典型案例的分析,寻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二、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准则与方法:以USP为例

    那么国外是如何具体进行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呢?本文选择美国药典委员会(USP)为例进行展开分析。

    美国药典委员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它所生产的高质量、高纯度的药物、食品添加剂以及膳食补充剂被销往全世界。不仅如此,USP还是美国公认的法定公共标准设定机构,这些标准得到了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承认和使用。自1820年成立以来,美国药典(USP)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并与众多保健机构合作,帮助药物、食品补充剂等保健产品达到标准,确保世界各地能够获得优质的药品服务。

    随着专业志愿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监督,USP对公共健康业的贡献也日益增大,这些志愿人员包括了科学家、医生和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由此可见,美国药典委员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具有典型成熟性和参考价值。

    在美国药典委员会成立之前,美国在产品质量方面明显落后于日本。因此,美国药典委员会改善运行的基本方针是吸取消费者意见,全面改善产品质量。

    USP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可信、公正的过程制定标准和信息,允许所有重要客户参与的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其标准制定活动。该机构的使命是建立有助于提高药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性和效用的公共标准及相关方案,以改善全世界人民的公共健康状况,其标准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流程。

    (一)正式声明与解释规则下的公众审议制度

    考虑到USP的出版物会在其他地区可能存在法律问题,因此其使用语言必须尽量准确,不能在事后向一方当事人提供官方解释,使其当事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为此,USP认为公众的意见和参与交流对于这些标准的制定尤其重要。这些标准来自新建或修订现有各论和附录提供标准草案和相关数据的赞助商。负责审查这些资料的USP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志愿者认为若有必要将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测,就必须在《药典论坛》(PF)上修改后的各论或附录,供公众审议和评论。公开程序有助于完善在USP-NF中作为正式文本出版的USP标准。在作为正式文本出版之前,所有各论和附录提案都必须经过USP专家委员会的审批。

    (二)公开会议的公众参与规则

    公开会议的公众参与主要是指USP专家委员会的所有会议都应向公众公开,除非特殊情况下且有充分理由对某次会议或会议的某一阶段保密。一般来说这类原因可可能为审查或讨论某些事件或者贸易秘密和商业机密。专家委员会会议的出席应参照专家理事会“规则和程序”中说明的细则和USP公布的官方程序。除此之外,USP网站随时更新公开的日程安排,及时地显示专家委员会会议时间,以便公众能够准确关注。比如关于USP的研讨会,它通常情况下对公众开放,作为互动论坛,代表行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利益主体可由此获得行业基准信息,并通过与USP员工、成员和志愿者的讨论,为USP标准制定流程前期做出贡献力量。

    (三)多渠道信息披露与征求公众意见规则

    USP披露与个人隐私、保护贸易秘密和其他专利性商业或机密性的金融信息需求有关的信息,努力致力于促进良好的内部审议和统一标准制定活动的信息。根据此政策规定,USP网站公布和保持有关USP标准制定的一般信息,包括与USP专家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工作与审议相关的信息,形成USP的文件披露程序。《药典论坛》(PF)是在线杂志,USP将其作为开发和修订USP-NF标准的重要平台,通过该平台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对USP-NF标准的更改和增补首先在《药典论坛》(PF)中提出,供公众进行评议。PF是一种免费提供的资源,旨在鼓励扩大标准建立程序的参与范围,征求意见期为90天。当全新或修订的待审各论可用后,将于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在USP网站上,为征集意见的各论草稿会说明提交意见的截止日期以及接受意见的USPZ_作人员的电子邮箱地址,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除了《药典论坛》之外,该机构还通过FCC论坛向用户提供对药典拟议修改进行审议和评论的机会。FCC订阅者和工业、学术以及其他领域人士所进行的评论和反馈,对于审批过程的透明化和科学化至关重要,这些反馈最终提交至一组独立、公正的科学专家(食品成分专家委员会)手中进行最终审批。

    可见,一个完善的消费者参与制度细化和落实是及其关键的环节,消费者参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挥了消费者的监督功能。

    三、国内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对策

    在消费者参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在吸取国内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以制度化的手段明确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权利、地位和路径。一般可通过法律和行政的双重要求来规范消费者参与标准。因为消费者参与标准的制定有法律依据,有权参与标准制定。如果有了法律的规范和支持,消费者也能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合法地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

    2.明确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步骤和范围。标准制定过程步骤的复杂性导致消费者参与程度和有效性不尽相同,因此明确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步骤和范围显得至关重要。明确参与的步骤与范围以为消费者参与标准的制定提供保障。而如果事先不能明确,则会引起消费者的不解和不满,也会使有关部门的工作和自身形象受到质疑。

    3.消费者需参与标准立项过程中的审批和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国家在制定标准过程中立项活动信息并不公开,导致企业与有关机构相互勾结,存在寻租的灰色空间。为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可以借助消费者给予监督。以前由于标准的立项制定中,政府给予的资金匮乏,使得部分承担标准编制单位为了缺口资金不得不求助于企业,原本是件合作契机,却易引起企业绑架标准的制定进程,在损害政府机构的形象和公信力的同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追求利益的企业出于降低标准的要求的内在动机,使其符合本企业的要求,这使标准本身失去了原有的公共功能——监督企业。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者之间需共同建立起标准和维护共同信用体系,来更好地为整个生产生活服务。

    四、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的意义

    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这项举措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的。

    1.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遏制了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相包庇行为。因此采取这项措施使得食品安全能够以消费者的要求来制定明确、严格的标准,让消费者亲自监督食品的安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信心,营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4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办学开放度的提升,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种类、层次与形式等更加丰富、文化消费投入不断增加,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为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提升大学生素质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误区也不断凸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

一是大学生文化消费投入明显提升。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受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从整体上看,虽然不同生活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文化消费增长幅度存在差异,但同比增长的态势比较明显,文化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的比重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结构更加复杂,新兴文化消费内容的比重显著提升。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报纸杂志及影视欣赏等状况,文化创作、文化休闲体验、文化会展、文化娱乐等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化活动全方位地介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阅读等新兴文化消费项目“异军突起”。

三是文化消费呈现出一定的“定向化”、“专业化”特征。大学生在文化消费项目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关联度,注重文化消费对专业素质提升的作用。比如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在课余语言强化训练与社会培训上的支出明显增加,音乐专业及艺术类的学生对新的艺术内容、艺术形态、艺术作品关注度较高,消费比重较大。

四是文化消费的关联效应不断凸显。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持续增长,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滋润力、影响力持续增强,有效激发大学生群体“关注文化命题”的热情和“践行文化使命”的激情,直接带动了大学“经典名著读书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动漫社”、“文化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加速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与条件。

二、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误区

一是在文化消费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扬新抑旧”、 “求大怠小”、“重普轻殊”等趋势。网络游戏、动漫赏析、网络文学、手机出版、移动阅读、微博、多媒体服务等新兴文化消费门类急剧增长,而传统的影视剧欣赏、戏剧创作与赏析等文化消费项目却增长乏力。在影视剧欣赏中,有限地消费投入都向大片、大制作汇集,一大批适合大学生年龄层次与心理结构特色、具有良好的制作水平与审美价值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往往不被大学生所接受。这其间除开客观上大制作影片与中小成本影视剧作品在制作手段与营销技巧的差异外,大学生群体盲目追求“名导名片效应”的主观认同误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虽然一些学生已经开始注重文化消费的定向性与专业性,将文化消费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形成一定的分层化消费模式。但从整体上而言,通俗性、流行性、普适性消费比例较高,具备大学生个性特征的文化消费项目有待进一步开掘,具备一定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的文化消费优势有待进一步凸显、新时期大学生文化消费品牌有待进一步构建。

二是在大学生文化消费层次上表层性、泛娱乐化的消费倾向很有市场。在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持续增长、内容与类型呈现多层化现象的背后,潜藏着大学生文化消费肤浅化的危机。一些大学生在文化消费中满足于浅层次的精神享受,片面追求文化内容与文化产品的外在形式美感,将文化消费定位为简单的业余消遣,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在“无厘头”的快餐文化上,忽视内在文化内涵、文化特质及精神品质的提炼与吸收,忽视文化消费的道德涵养、情感体验、个性塑造等深层功能的发挥。还有部分学生奉行“实用主义”的文化消费理念,关注文化消费的“短期效应”,从众心理较强,盲目追寻文化消费热点,社会上热什么就学什么,各种考证消费持续增长。而基于文化涵养提升与综合素质养成的高层次文化消费项目增长乏力,在大学生整体文化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萎靡不前,由此造成文化消费的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与综合素质提上的作用进一步被辖制,文化消费的渗透性、内在滋润力更加式微。

三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导向有待进一步厘清。文化消费的导向问题直接体现着文化消费的性质,决定着文化治理态度。当前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感官与形式的刺激,热衷于“新奇特”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鼓噪审丑、媚俗的“出格”文化等。甚至个别大学生对“暴力、色情、拜金主义”等低俗、腐朽文化内容“别有偏爱”,对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其成长成才,甚至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还有一些大学生盲目崇拜名牌名品,贵族化消费、奢侈化消费现象反弹。这里面既有主观上对“腐朽文化”软杀伤的危害性估计不足的原因,同时更体现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与方式的单一性”在多元文化立体化冲击下在下的尴尬与局促。

四是文化消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主动消费、创造性消费、迁延性消费的意识与能力需要加强。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可以有效提升文化消费的效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当前大学对文化消费及其习惯培养的相关教育存在缺失,大学生群体自身对文化消费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当前大学生判断文化消费对象的质量、进行文化消费时的手段与方式等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移动多媒体的运用仅限于被动的信息接收与内容鉴赏,缺乏运用发达媒介载体进行自我艺术创作与创新实践;对于大量同质化的文化消费品,缺乏鉴别能力,一揽皆收,既无谓增加文化消费的经济成本,又付出了多余的时间及精力;在文化消费中的技术化手段运用不足、形式与模式单一、针对性欠缺,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感知式的消费方式。比如对于数字出版的理解局限于存储物质载体的升级带来存储数量及形式的巨大变革,而忽视了在技术创新背景下新的读写习惯的培养、新的学习形态的探索与养成。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误区的破解策略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5

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稳步发展,房地产行业也蓬勃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出建议

上海市房地产 市场 消费者 心理 呈现出以上特点,在市场 营销 过程中,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无疑将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本文试从把握房地产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销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需全面细致地进行 调查 ,把握需求信息尤其消费者心理信息分析

这一工作要摸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哪些消费习惯,消费者有怎样的 审美 观念,对产品有哪些特别的要求等,然后根据消费心理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开发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建造过程中使用哪此工艺等都必须围绕消费者心理需要展开。

(二)要善于从众多消费者多样性的消费心理中提炼具有共性的心理特点,准确地进行客户定位

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来看,房地产营销还没有到针对个人心理需要“量身定制”的程度,而往往是针对一批消费者开发一批产品。消费者心理需求各种各样,但是在某一层次的消费者中还是存在着带有共性的消费特点,如何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提炼出来,贯穿到房地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将共性心理提炼出来,营销人员才能准确地把准潜在的消费群体,实施客户定位。

(三)实施名牌战略,进行形象定位

名牌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对自身的产品、 管理 、服务、商誉等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形成习惯性消费心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利用某一方面信息对消费者实施影响,而是通过多种“良性”信息对消费者心理进行长期影响。

(四)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影响消费者惯有的消费心理,诱导其形成购买决定

房地产营销人员科学地运用一些营销技巧(如营销人员细致地服务、详尽地讲解等),同样可以与消费者形成心理共鸣,促成交易。

参考文献:

[1]尹志东,成都市主城区住房需求结构分析[d]. 电子 科技大学.2007年.

[2]张晓斌、张声东,试论我国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模式[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2期.

[3]万浩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行为分析[j].江西 社会 科学.2006年06期.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6

**同志的上述研究涉及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对象、立法体制、消费者权利、消费合同、政府在消费者保护中的地位、消费者受害的社会经济原因等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具有开创性意义。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理论界的充分肯定。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7

手术开始,手术工具:Philip Kotlers的4P。

第一P:产品(product)。我们来看看会议营销销售排行榜的前两名:排名第一的应该是睡眠系统,无论是中脉磁疗睡眠系统,还是天年素睡眠系统,还是夕阳美睡眠系统,还是其他品牌的睡眠系统,都属于这个类别;排名第二的应该是离子水机,包括天年离子水机,华脉离子水机,还是夕阳美离子水机。这两个产品类别份儿够大的,我就从这两个大佬身上开始。(对不住了,各位!)

产品本身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出售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产品利益,当导入到产品利益时,麻烦就来了。

进入睡眠系统。先需要声明的是:我记得好象从2000年开始国家已经取消了纺织品(包括服装、床上用品等)的医疗器械号,然后在搜索了无数次“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基础数据库后证实:市场上现销售的任何睡眠系统都不是医疗器械号,只是普通的床上用品!

先来分析“天年素”睡眠系统。 “睡出健康来”是所有睡眠系统的诉求,有些不疼不痒,因为良好的睡眠就能够睡出健康来!“天年素”睡眠系统实质上是远红外纤维床上用品,远红外纤维能够发射对人体有效的波长为4-14微米的远红外线。4-14微米是个破绽,试想如果你睡觉的时候穿上一件睡衣的话,那么被远红外纤维反射的远红外线是无法接触到皮肤的(一件无论怎么薄的睡衣的物理厚度都会超过4-14微米),不接触皮肤,何从来微循环改善?当然不排除你是光着身子睡觉的,那被被子盖住的也只是局部身体。微循环改善了带来“活血”的效应是真的,但能够对人体的脏器起作用吗?现在科学家都无法统一说法,我也无法说清楚。

下来是中脉磁疗睡眠系统和夕阳美磁疗睡眠系统。磁疗睡眠系统的原始创意源于Japan life。磁疗睡眠系统一般是远红外纤维和永磁片的结合体。我们承认:磁疗有着2千多年的历史,对疼痛、焦虑失眠、高血压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记住是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更何况不是医疗器械,为何误导消费者,说磁疗睡眠系统有很多神奇的疗效。再者,现在没有对长期理疗进行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长期理疗究竟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还是正作用没有准确的说法。

进入离子水机。弱性电解离子水是有保健作用的,日本厚生省认为:弱碱性电解离子水“对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胃肠异常发酵、制酸和胃酸过多有效”。我相信这一点,不过会场中神奇的演示(太过神奇的东西应该得诺贝尔奖学金)却让人以为它包治百病。重复一遍,弱性电解离子水也就是个水(活性水),它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吗?所以实践中说离子水机太多的神奇,就在给消费者设骗局!最后,好象绝大部分离子水机也没有医疗器械号呀,为何疗效漫天飞!

这些在行业中的大佬都有些这样“说谎话不脸红”的毛病,那些会议营销中的小鱼小虾们为了“个人快速致富”还不吃了水里的浮饵“消费者”!消费者是倒霉鬼!

病症总结:会议营销中的产品,没什么问题。但由产品延伸出的产品利益就好比东施,本来长得不美,也没有西施出生证,可东施就有这个本领把自己打扮成西施,化妆品用了可真不少。那些没见过西施的男人可真就以为是西施了,害人呀!

结论:牛皮症加虚荣症。

第二P价格(price)。

我们仍就朝睡眠系统和离子水机开刀。下面是一个零售价格表:

看了价格,我心里庆幸了一下:好歹咱没做冤大头,咱没买呀!

还是睡眠系统先来。对照这个价格,再对照一下自己家里床上用品的价格,再用计算器这么对比一下。哎吆!它们的纤维和磁片是用金子做的呀!即使其中的所有纤维都采用了东丽的电热纤维,价格能有多少?何况有几个采用了东丽的电热纤维?纤维中又含有百分之多少的远红外纤维?高支还是低支,多少高支?等等。答案不得而知。再说永磁片,我们就用1050高斯钕铁硼医用保健磁片来做标准,那么1000片1050高斯钕铁硼医用保健磁片值多少钱,2000片值多少钱?做工业的人都知道,如此的睡眠系统成本不过在小几百元左右。怎么零售价格就好象孙猴子的空翻一样翻了30-40倍呢?更何况你也不是医疗器械呀,只是普通的床上用品呀?这样的睡眠系统不要多,一年只要有10万名消费者买了,那也凑成了10个亿呀!哈哈,原来繁荣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再者离子水机。离子水机我是个外行,不过按照行业的规则,水家电的成本范围不会超过小几百元(本来准备写不到百元的,可害怕发生口角战)。同样的事情发生了:零售价格就好象孙猴子的空翻一样翻了30-40倍。我不知道,这样的定价法是基于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太高,还是厂家的心都黑了!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让州官放火,不让百姓点灯”呀!于是乎,会议营销所牵涉的产品价格就都得了虚胖症,胖得连厂家、员工都不知道为何物了!

病症总结:会议营销中的产品定价,就好象小孩吹的肥皂泡,越吹越大。会议营销也就是这么被吹死的。

结论:这回可是绝症:黑心症。

第三P渠道(place)。这是会议营销最具创造力的地方。会议营销创造了一个虚拟化的现实终端,在这个终端状态下,通过销售员(sales)与消费者的“一对一”(one to one)的沟通实现销售。会议营销是一种直线型的营销模式,它避开了经销商、市场终端等复杂的营销环节,厂商的利益得到了最大保证,得到了避税、避开政府部门监管、不引起竞争对手注意、让消费者冲动购买等的种种功用。从理论上讲,应该消费者收获最大,但在国内完全不是如此!

会议营销中的虚拟化的现实终端,是虚拟终端(dummy terminal,简称DT)中的一种终端状态。虚拟终端(dummy terminal)指任意一个销售终端(包括旅游营销中的旅游场地、联谊会营销中的联谊场地、社区营销中的社区场地、健康课堂营销中的课堂场地、餐饮会营销中的餐饮场地等,也包括直复营销中的家庭课堂,奢侈品营销中的沙龙、Party场地等等)在性质上不具有销售功能(牵涉到法律、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管理的),但都是实际销售场所的,统称为虚拟终端。虚拟终端的特例是网络终端(internet terminal),如网上商店(shop online)等。

不过发展到05年初的今天,会议营销最具创造力的渠道却成了会议营销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会议营销渠道所具有的虚拟性避开了高昂的进店费,诸多的环节,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由于会议营销进入的低门槛,导致会议营销成为了一种常规手段,那么那些虚拟终端场地必然成为稀缺资源,也就意味着场地费用的大额上升。

再由于终端的虚拟性,会议营销中所销售的产品往往几乎没有知名度,那么消费者的认知度就很低,也就意味着按照常规的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比例就会大幅度的降低。终端的虚拟性又导致了这是唯一的销售场所,所以必须提高消费者购买比例,企业才能获得销售,获得生存、发展。因此会议营销赖以为豪的营销技术登场了,恐吓、产品功能浮夸、虚假消费者证言一一炮制。然而这是一个向坏的循环,消费者在营销技术的作用下,购买了产品,但由于产品本身骗不了人,消费者信任度再度下降,又导致消费者购买比例下降,那么在没有更好的营销技术的情况下,只有提高产品单价来维持或提高销售量,这么循环着,会议营销所有的弊病都来了:功能浮夸,价格像翻筋斗一样往上翻,消费者满意度越来越低。

会议营销成为常规手段,但消费者资源是即定的,所以消费者资源又成了稀缺资源,也就导致了骗取消费者数据库、消费者数据库买卖、消费者赶会如赶集的种种现象。再由于消费者的满意度越来越低,消费者的戒备心理越来越大时,种种突破消费者心理戒备的营销技术又登场了:什么老年人办公室了,什么健康排查了等等。这也是个向坏的循环,消费者发现不是心理期望时,消费者投诉就来了。

不过中国人比较多,很多企业再筛过了一遍之后,就变成了实力企业。这也是会议营销被一哄而上的深层次原因。

病症总结:会议营销的渠道是个新创造。不过,会议营销人的热情、短视让这种新创造走向末路。

结论:狂热症;短视症。

第四P促销(promotion)。在会议营销中,促销的三大件是:理论科普推广,赠品设计,大量的人员推销。

理论科普推广:这里包含了很多理论体系,比如睡眠系统的磁疗和微循环理论,比如离子水机的酸碱平衡理论,比如核酸的基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医学专家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我更挑不出。

但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分析方法就是:会议营销的理论科普是教条主义。这些理论是会议营销产品的大帽子,遇到什么毛病套用一下,然后得出结论:你这个病是因为什么什么的,你吃或穿或睡或用我的产品就好了。消费者也就趋之若骛了!这个应该不用说出来,这是行业的潜规则。我自己做产品也会这样的。(我也一样的!)

赠品设计不谈了。

人员推销得重点谈谈。为什么要重点谈呢?会议营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营销方式,这同时也是建立在中国国情的:人力成本低。我们来看看销售人员的角色:销售人员是会议营销的纽带,他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是天使,是因为企业为了实现销售,强行对员工实行洗脑,你不销售你就拿不到工资,你不接受培训你就失业;是魔鬼,是因为你的执行,才让消费者被卷进了企业早已为消费者设好的局。最终的结果培养了一大批不谈良心的优秀销售员。

我们对现今优秀的会议营销员做个类比:他们就像火眼金睛的鹰隼,每当看见肥肥的猎物,便滑翔而下,豪不犹豫地将猎物叼在嘴上,然后慢慢地吃掉它!这个猎物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消费者。

病症总结:会议营销的促销是最销售力的。不过没有消费者的捧场,销售力从何而来!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8

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研讨会平行会议一围绕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调等问题展开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会上表示,文化消费是凝聚和打造都市气质最佳的途径。一方面,书店、剧院、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个文明都市的地标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气质。同时,文化消费能够使市民回归本真,尊重文化,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但与此同时,业内众多专家也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存在不足,这与市民的文化消费观念、文化产品供需不对位等问题有关。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副总经理李德刚建议,从政府层面讲,文化消费的供给、需求和渠道都需要由政府引导。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调研,根据不同人群、产业特点,在尊重观众、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在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去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同时,市场是文化消费最好的试金石。“把文化场所的选择交给市场、交给文化人、交给商人、交给文化经纪人,市场的发展就交给市场去调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就会越来越趋向合理。除此之外,企业也应当认真研究产品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供给市民所期盼的文化消费产品。”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龙吟说。

平行论坛二从文化需求寻找投资方向

文化消费和文化投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一个是拉力,一个是驱力,在文化产业下一轮发展当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把握物质文明丰盛下的文化消费需求,寻找文化投资的商机,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不少企业关心的问题。

研讨会平行会议二主要围绕“文化消费与文化投资”的议题展开。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表示,当前北京文化消费尚不及生活消费的10%,与之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已达30%。目前文化消费呈现高端化趋势,中低收入人群难以承担高额的费用。

与会嘉宾认为,消费和投资密不可分,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当中,自2009年以来主要消费的增量来自于两个因素,第一是来自于消费能力的提升,第二是来自于产品供应的提升。另外, 目前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观念还不强,而如何能更新消费观念,培育国民更好的消费意识,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

在新元文智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德良看来,文化消费关键点不是在消费金额,而是在消费时间,如何能够提升每个人的文化消费时间很重要。从长期来看,提升文化消费,要从教育抓起,要从幼儿园、小学抓起。有些高端的文化消费之所以没有成功走向大众化,原因在于其要求消费者有一定的知识和鉴赏能力。

平行论坛三文化创新须以消费需求为根

在平行论坛“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创新”上,与会专家指出,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总收入突破了1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12.3%,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支柱型产业。2012年北京市的人均GDP达1.3万美元,即8.7万元人民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65万元,但2012年北京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只有1658元,只占可支配收入的4.5%。

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应进入一个需求旺盛期。但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现状与经济的增长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很不匹配,文化消费潜力为何没能充分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在哪里,文化产业创新的发力点又在哪里?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9

一、导论

201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共有2385.63万人,然而大学生逃课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有25.53%的学生表示经常缺课,有70.85%的学生表示有时缺课,仅有3.62%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未缺课。这是我国高校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很多,但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本文中,作者以大学生为消费者,将上课与逃课分别视为商品,基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的分析,从数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对于上课与逃课的选择,探究大学生的逃课行为现象并提出建议与措施。

二、理论分析

如前所述,下面基于消费者理论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分析:

(一)效用理论。效用就是指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这里的商品包括服务和物品。对于效用,经济学中有两种观点: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而边际效用满足递减规律,即指单位时间内,随着消费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增量不是以恒定的速率增加,其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在大学生对于上课还是逃课的选择中,易见也满足效用递减规律。上课能为大学生带来效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理论素质),而逃课也能为大学上带来效用(娱乐、休息或课外活动),但是,从心理角度来讲,随着上课时间的延长,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及热情会降低,即每节课带来的效用会逐渐降低;同理,随着逃课次数的增加,大学生会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低,边际效用也满足递减规律。

记大学生的效用函数: U(X1,X2)

其中,X1表示上课的数量,X2表示逃课的次数。

则将上课、逃课的边际效用分别表示为MU1,MU2:

边际效用递减即指MUi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假设两种商品有多个组合方式,这些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水平,得到完全相同的总效用水平,就称这些组合对消费者来说是无差异的。将不同的组合点以一条平滑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无差异曲线。而在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消费者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同时,必然会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这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设大学生的上课与逃课的总效用水平U(X1,X2),MRS12表示选择上课对逃课的边际替代率: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也满足递减规律。这是由于消费者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1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对于大学生也同样如此,当上课的课时逐渐增加时,增加1单位课时对大学生的重要程度也就是能带给大学生的满足的程度越来越低,他为了上课而放弃逃课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用图形表示如下:

(三)预算线分析。每个消费者都会面对一个受限制的消费能力,在消费者理论中,这个限制来自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对商品的预算)和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预算约束,必须在可能物品间进行选择或替代。所谓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预算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预算能买到的商品的各种组合。

在本文中,大学生的“收入”即固定的精力,每个大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记为M。而上课、逃课分别耗费的精力记为Pi,i=1,2,即上课、逃课的“价格”。所以预算线约束为:

P1X1+P2X2=M

如图:

预算线的斜率。

(四)均衡理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一定的,而预算约束线也是一定的。把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图结合起来就能决定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选择。当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如图:

切点E就是在大学生精力一定条件下,上课与逃课的最佳组合。

由 maxU(X1,X2) s.t:P1X1+P2X2=M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X1,X2,λ)=U(X1,X2)-λ(P1X1+P2X2-M)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必要条件为

该式说明:当效用最大化时,对上课、逃课而言,大学生单位精力增加的效用,即边际效用是相等的,此时,处于均衡。表示上课和逃课的边际替代率,而为逃课与上课的精力耗费的比。

三、相关建议与措施

由均衡条件可得,要想提高大学生对上课的“消费量”,必须提高M的值、提高MU1的值或者降低P1的值。由于大学生的精力是一定的,提高M的值不太可行,故应将重点放在提高上课带给学生的边际效用、降低上课耗费的“精力成本”上面。

基于此理论,提出具体建议与措施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爱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可以找成功的校友来学校作报告;可以加强学校的宣传等方式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同时健全学校的转专业制度,提供学生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

(二)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现在有一些课程与现实生活脱离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背景下,今天的大学,教学型高校应更加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即向应用实践的一方略有倾斜,而研究型大学可以更专注于学术前沿,即在学术方面稍微倾斜。与此同时,丰富现有的课程,多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特别是任选课,使学生找到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三)改革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现在老师一般都是从高校走到高校,缺乏在社会上工作的经验,学校可以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到实践中去,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和丰富。此外,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也不合理因素。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更重视科学研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重量不重质,导致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轻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探讨和学习。学校应更重视教学效果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从而对教师工作起到导向作用。

(四)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加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的不理,往往是因为缺乏专业和大学的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得到足够的指导。所以学校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了解专业的情况,使专业教师跟学生更深层次的接触。

(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而理性的心境和态度并不是很常见。为此,学校应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课程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六)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启人深思、研讨会、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如果允许学生参与课程中去,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逃课率。

参考文献

[1] 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院,2005(8):84-88.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例10

此番言论出自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哲之口,它不仅“雷人”,更让人热血贲张。言下之意,我们每个人都应忘却后顾之忧,只要大手大脚地花钱,该买房的买房,该买车的买车,此番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就能被我们踩在脚下了!

如果这样的言论是出自坊间的戏言倒也罢了,可它偏偏出自一位代表着广泛民意的政协委员之口。1月13日,在包括北京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参加的“扩大内需、促增长,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哲提出此项建议,并且十分严肃认真地说:“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我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可见,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随口一说”,而是经过认真酝酿和思考的“郑重声明”。

此番言论一出,引起社会上一片热议。“积极消费就是爱国?”“把一年的收入都消费掉就是爱国?”这究竟是高涨的爱国热情,还是膨胀的非理性情绪?

将“消费”与“爱国”捆绑

李哲的此番言论立即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政协委员代表广泛民意在“两会”上献计献策,为“迎战金融危机,努力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这一当前“两会”的核心议题所献出的居然是“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我们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这样的计策。一些网友用“荒唐”、“不可思议”、“充满想象力”甚至“弱智”表达了他们对这一建议的看法。

更让许多人感到不能理解的是,李哲委员的“爱国消费论”还拥有一大批的同盟军,有的是知名经济学家,有的是政府部门领导,他们近期的言论都不约而同地将“消费”与“爱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早在去年12月13日,号称以“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为治学根本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就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旗帜鲜明地说道:“在目前情况下应该意识到,买房子就是爱国。”随后还以一套经济学家的逻辑推理来论证这一观点。

今年1月11日,韩保江、窦勇两位经济学专家所写的名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文章刊登在了《望新闻周刊》上。在文中,韩、窦两位专家这样教育我们:“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而爱国就是爱自己。若需求不足,经济持续低迷,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经营状况必然恶化,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失业或降薪的风险。”

几乎在同时,为支持楼市拉动内需,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亲自在当地某电视台公开为推销楼盘吆喝,并高喊“买房就是爱国”。

“爱国消费论”从浮出水面以来,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消费与爱国有必然联系吗

从赵晓教授宣称“买房就是爱国”,到韩保江教授说“积极消费就是爱国”,再到李哲委员要求“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我们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人们的直观感受是:经济危机实在太厉害了,以至于专家们的建议“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只是人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消费和爱国之间到底有什么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