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6:59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1

一、歧视职工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

1些人认为,职工文化不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不凸起、不显明,既不属于轨制化的科学管理,也不属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这类认识削弱了职工文化的首要地位以及作用。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首要组成部份,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实践的统1。人是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核心元素;企业的主体是职工,因此,在必定作用上说,职工文化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表明,施行文化管理、民主管理以及科学管理,都离不开优良的职工文化作为保障以及支持;没有优良的职工文化,人心就会散漫,精神就会懈怠,企业必将缺少竞争力以及创造力,难以实现可延续发展。

二、对于职工文化的内涵认识偏颇

1些人认为,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就是体裁流动,吹拉弹唱,打球照像;贫病灾祸,爱心送上。这是对于金融职工文化内涵的浅陋化理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工文化内涵,首先是职工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如果职工没有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不可能有爱岗敬业,勤恳学习,敢于立异,忘我奉献的职业品质以及精神。这是金融职工文化的核心;其次是职工权力及其介入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力,介入民主管理是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第3是职工行动规范、职业操守的养成。没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涵养,就不会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执行力以及价值创造力;第4是职工专业知识以及履岗能力的晋升。这是企业职工的基本素质,也是从业资历的基本请求。舍此,职工文化建设则是空泛的、毫无实际价值的;金融职工既是金融企业的责任以及义务的承当者,也是社会 责任与义务的承当者;最后是维护职工身心健康。通过各种体裁文娱流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工作以及糊口品质。

三、在工作实践中重“形”轻“实”

金融职工文化的核心、灵魂是培养职工核心价值观,这是抉择职工职业道德、思惟方式、行动习气、知识技巧的症结元素,而物资形态文化是其表现情势。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单位只拟几句理念口号,挂几幅宣扬标语,弄几回体裁流动,美化1下硬件环境等,以为这就是在推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这类重“形”轻“实”,舍近求远,使金融职工文化的“形”与“实”相分离,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四、统1法人下的目标不统1、各行其事

同1法人的企业,各分支机构以及每一个职工都必需按企业最高决策机构精心策动或者经由民主讨论、认同而肯定的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引导、规范职工的职业理念以及行动,不能目标多元、各行其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分支机构另起炉灶,自弄1套职工理念、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等。这样的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不是在强化统1法人的价值观、企业轨制以及企业精神,而是在弱化统1法人价值理念以及组织化程度,削弱企业凝聚力,侵害统1的企业形象,是10分有害的。

五、过量模仿、缺少立异以及个性特点>

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必需不断立异,立异也是先进文化的内生机制。只有立异,金融职工文化才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充溢生机活气。目前,1些分支机构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中,新的工作思路不多、新的途径载体不多、新的方式策稍不多,老是在那几种体裁流动上作文章,视线不够开阔,效果也不够显明。先进的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毫不是闭门造车,必需开放性地斗胆吸收与鉴戒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的经验以及精髓,结合本企业的环境、特色,从解决实际理由,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延续发展动身,创造性展开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工作。

2、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难点理由

最近几年来,各金融机构高度注重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在职工代表大会轨制、职工介入民主管理、关爱职工、职业教育培训、职业生涯计划、职工文化流动等方面,获得了显着成效。然而从牢固建立以及践行核心价值观这1核心与症结来看,还有必定距离,还需要做良多工作。因为金融职工共同价值观的构成拥有繁杂性、冲突性以及多样性,因而,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拥有必定的难度,需要掌控规律,找准难点,捉住症结。

1是如何提高企业核心价值观学习、宣扬与教育效果,解决全部职工认知认同理由。认知认同是实践的条件以及基础。例如,最近几年来,建设银行了企业文化要素体系,其中核心价值观是“诚实、公正、稳健、创造”。并延续深刻展开了专题培训、知识比赛、网上答题及多种情势的宣扬教育流动。然而,多层次基层调研以及问卷抽查结果看,依然没有到达一00%的认知认同,有的员工背规操作,且多次产生;有的员工为完成任务或者提高事迹,搞虚作假;有的机构负责人等等,都反应出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2是如何使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施展示范带头作用理由 。各级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中坚气力,更是职工“言”与“行”的榜样与标杆。各级领导是不是自觉遵照规范操守,是不是勤勉敬业、虔诚企业,直接影响着普通职工的理想信心以及实际行为。现实中,有的领导没有真正起到榜样作用,言行不1,私欲膨胀,干1些背法犯法的勾当,不但沾污了企业名誉以及形象,而且给金融职工文化建设造成恶劣影响。3是如何施展

金融职工文化价值理念与经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内控融会,施展其导向、凝聚、鼓励与束缚作用。金融职工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晋升经营事迹,行将价值理念通过全部职工的踊跃性以及创造性转化为出产力以及竞争力。然而,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与金融管理、业务发展融会的有效途径、载体、模式、方式策略等仍需不断探索以及实践。 4是如何探索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延续有效推动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支撑以及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目前,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存在1些领导注重不够,核心内容不足,与业务发展融会度不高,工会部门“单打独斗”等理由。这些反应了金融职工文化建设在管理轨制、鼓励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需要探索立异、深层突破的方面。

5是如何立异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途径、载体、工具、模式以及方式策略,进1步晋升工作成效。目前,普遍存在着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与基层员工需求不够紧扣、途径载体不够丰厚、方式策稍不够别致等理由,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3、金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金融职工文化建设是1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也是1个拥有很强的理论以及实践的首要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咱们找出了理由关键,发现了难点理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关键与困难,则是有效推动金融职工文化建设的症结环节。

第1,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1项首要内容,构建全部职工的“精神共同体”。古人云:以利相聚,利尽则人散。可见单纯的“物资利益”难以长时间作为凝聚员工的纽带,仅树立起“物资共同体”的企业行之不远。现代企业组织应是1个物资利益与道德精神的统1体。只有树立起基于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共同体”,才能通过这条无形的最高价值纽带,实现上下“同欲”,构成强大的凝聚力。要将构建全部职工“精神共同体”纳入战略管理,明确目标、任务以及请求,并制订相应的落实措施。要学习鉴戒国际知名企业对于价值观管理的经验,吸取精髓,为我所用。

第2,强化企业价值理念的学习、宣扬以及教育,提高全员认知认同度以及自觉践行的文化自觉。要树立全方位以及立体化的传布渠道,包含经营管理轨制文件,机构网点、网络报刊等传布媒体;充沛应用中心组学习、各类会议、各种主题流动及业务营销流动,各种论坛、产品广告及公益性宣扬等,拓宽宣扬载体以及学习阵地。施行全员学习培训,重点强化领导人员的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纳入教育培训规划,使其深入理解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作用以及作用,并增强自觉践行的踊跃性以及主动性,有效解决金融职工文化建设中的核 心理由。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2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以及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目标、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经营理念、规章制度、企业风尚、企业环境、文化活动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企业面临的形势变化后,要随之有所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矛盾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金融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近些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但是说的多落到实处少。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争一朝一夕,缺乏现实紧迫感。有的只做表面文章,满足于换一个标识,定一个口号。有些管理者把企业文化理解为员工文体娱乐活动。他们重视有形的管理要素,而意识不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

2、企业精神文化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不大。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对企业产生深刻影响、长期起作用的资源。但有些金融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层形式:如添一些娱乐设施,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美化一下企业环境。有些金融企业把传媒上的宣传口号和词汇,加以组合、拼凑,就成了本企业的精神标语,而不是从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要求和企业现实情况中去总结、提炼、提升。更没有从深层次上去认识,推动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

3、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企业是自主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却大多趋于雷同,效果甚微,缺乏创新和创造性,使企业文化建设处在迟钝滞后的状态,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文化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点密切相关,企业文化也必须着眼于适应企业的外在环境,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金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1、重视金融市场竞争与忽视企业文化竞争的矛盾。有的金融企业领导只注重在金融产品质量、科技进步、经营手段上下功夫、搞竞争,不重视企业文化竞争。金融产品、技术、经管谋略是快节奏变化的,而企业的精神灵魂和企业的学习力、创造力才是企业的生命之本。如果没有自觉的企业文化战略意识,在竞争观念上就落后了一步。

2、传统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之间的矛盾。金融企业在长期的自我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的影响和局限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完全消失,如长制文化、本土意识等。但是现代企业文化是伴随着现代化大生产而产生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文化必将走向多元化。因此,金融企业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的长处,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发展和创新本企业的特色文化,才能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3、现代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

现代企业文化是对管理的总结、继承和发展,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与时俱进的。然而相对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现代企业文化更着重于人的观念形态和精神状态,通过文化引导形成人的精神理念,从而规范人的思想行为。因此在金融企业倡导优秀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驱动力和吸引力。作为现代金融企业文化,应着力于深层次、全方位、高起点,要同科技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提高整体素质相结合,同形成经营特色相结合,同优化金融企业环境相结合,不断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4、企业制度文化与人本管理之间的矛盾。

文化管人体现了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关键在于尊重人的权利,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实施制度文化,重点是科学合理,启发自觉,体现人文关怀。但有些金融企业管理者认为制度万能,一出问题,就认为是制度上的毛病,就随意修改制度,认为弄几条制度出来,就把人管住了。其实任何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人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依照一种制度就可以有效管理。

三、金融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党组织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

党组织是金融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金融企业贯彻执行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因此,党组织必然要在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要从政治上保证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同时党组织在企业中负责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这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又因为金融企业的领导层一般也是同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力主推动下才能进行,所以要搞好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

(二)发挥工会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

工会在金融企业中拥有文化、宣传、教育和参与管理的多个阵地,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围绕金融企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肯定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创精神,充分听取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工会组织的各个阵地为企业文化出谋划策,既使员工展示了自我,又能促进企业文化有序发展。

(三)加强金融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3

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节约整个金融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金融企业内部的、全面及时的管理以及金融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无缝连接为目标,从而使金融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电算化系统。但是,要实施这样一个系统需要一个良好的、规范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需要金融企业内、外部各方面的支持。

一、营造良好的资金结算服务环境和物流管理服务环境

资金结算服务环境是金融会计信息处理电子单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的结算账户托管制和清算汇划体系等服务能否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畅通,是金融会计发展重要的环境制约。

物流管理服务环境是金融会计处理电子单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网络金融会计要发展,就必须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包括入库、质检、出库等。

二、网络经济的崛起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网络经济作为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并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统计资料表明,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有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形态,有别于传统金融与房地产经济,尽管有时可能在账面上出现巨额亏损,却同时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财富。比如,1997-1998年,美国GDP增长了4%,但能源消耗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这说明了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有助于节约能源。正因为如此,网络经济正处于规模效益递增时期,形成了资源、资金、人才向网络经济的转移,进而产生了使网络经济规模效益增长加速、再加速的效应。这便是网络时代的“梅特卡夫规律”——网络经济的收益与网络上的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说,当传统经济以匀速增长的时候,网络经济正在加速增长,其形成的规模效益远远超过传统经济。

网络经济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是端到端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直接经济模式,它将导致市场与行业的重构。网络经济中将会有更多的网上企业、网际企业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在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由于电子商务需要企业有基于网络的财务系统,即采用网络财务来经营管理,因此,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必然推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发展。

三、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财务上有一个一直困扰财政主管部门、会计和企业界的难题,即如何加强企业整体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实现有效管理。特别对于那些子公司和下属机构多,并且子公司和下属机构从事多样化行业的集团企业来说,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迫切需要能解决诸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等这些具有处理远程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功能的财务系统。此外,现代企业的管理,各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在分工上进一步细致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关联却是越来越紧密,运作也是更加精密,企业管理系统正向着对企业“人、财、物、时间、空间”各个方面综合的方向发展。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将财务作为切入点,因为财务部门是金融企业的“心脏”,财务信息化程度完善了,才能带动其他部门顺利地实现信息化。但要实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就要求网络技术不能单独片面地针对于各个单一部门,即金融企业所选择的网络方案中财务系统能和其他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做到“无缝连接”,以实现金融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这是金融企业选择网络方案的基本前提。网络金融会计的发展首先有赖于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四、质量可靠、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软件及软件商

财会软件是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的关键所在。因为作为网络化财会软件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一旦系统运行不畅,将使金融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另外,网络化财务是通过网络对金融企业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将金融企业整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软件质量性能不可靠或不稳定,将影响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甚至会使整个金融企业运营陷入瘫痪,给金融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考虑到软件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和可靠性的问题,软件维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对软件商的售后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新的环境对应用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网络化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此外,Internet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这同样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和商务惯例,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其次,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此,金融企业应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力量,使应用系统更加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使之更趋完善,也使企业可以在应用网络系统中不过分依赖软件商。网络会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创造性、灵活性;既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既会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视野偏窄,尚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银行必须加大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信息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保证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

六、完善金融会计制度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的产生,依赖于整个社会各利益集团对于制度变迁的强大需求,也就是说,利益集团的制度需求是决定制度变迁的重要变量,在制度需求不足的情形下,制度主体就难以成功推行制度变迁。而金融机构对会计信息市场的改革就处于这种典型的“制度需求不足”状态中。由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改革的制度需求明显不足,这就决定了金融会计信息市场的改革不可能采取“休克疗法”的模式,而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方式,在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上逐步改善。

金融会计制度的制定模式的选择理应遵循交易费用最低原则。政府和市场行为在制定会计制度的权利安排上均有其优缺点。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某一种安排方式任何费用都最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理想的安排方式是寻找政府与市场结合与协调的均衡点。中国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的制定模式是纯政府模式,是由政府直接颁布的,而不是从中国会计实践中推导而来,它是一种通过“逆向生成”的演绎法完成的纯政府制定模式。中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制定模式必须朝着“以政府为导向,引入市场规则”的模式发展,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中国没有顺向生成的土壤,而且还在于如果随意作出制度性变迁和转移,其变迁和转移成本将是惊人的,所得出的金融会计制度将与经济运行背道而驰。政府模式有其固有的缺陷,不能成为理想的制定模式,目前存在的假账林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逐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引入的市场规则更有助于金融会计制度的完善,可防止金融会计制度因市场不完善而走样。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制定模式应以政府模式为基调,适当引入市场规则,使金融会计制度的博弈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游戏规则,使出台的金融会计制度逼近帕累托最优状态。

七、有效界定金融信息产权

金融信息产权,是利益相关者所共同接受的由金融信息的存在(供给和使用)引起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金融信息的产权界定和安排低成本地规定了利益相关者彼此发生利益关系尤其是利益冲突时必须遵守的和与金融信息有关的行为准则。金融信息产权的内涵正在于其作为金融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和分配规则共同发生作用,影响金融企业利益相关者对金融企业产出的分享结果和导致资源的不同配置结果。从金融信息的特征进行理解,金融信息产权不能够独立存在,它依附于金融企业的所有权和金融企业利益相关者对金融企业产出的产权,但是金融信息产权会与逻辑上的金融企业产出的产权发生背离。金融企业产出的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存在委托关系时,金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分配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总量,这是进行金融企业产出分配的基础。金融信息的存在至少可以反映可供分配的总量。其次,分配应该存在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金融信息虽然并不直接体现分配的规则,但是毫无疑问,不同的金融信息揭示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分配结果,因此可以认为其影响了分配的过程。金融信息作为金融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必然存在着作为替代变量是否具有充分性的问题。对于金融信息及其意欲反映的关于金融产出的耦合度,出于效率的考虑,投资者并不追求完全的100%的耦合,而只追求进行决策所需的具有“充分含量”的会计信息。但金融信息的充分含量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它取决于以下几项因素:投资者的决策模型;决策偏好;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和金融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若将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所需的金融信息的充分含量作为契约性部分,那么与金融企业产出100%耦合的金融信息含量和“充分含量”之间的部分就可以看作剩余(residual)部分。因此,金融信息产权的界定就可以表述为“在金融信息的契约部分和剩余部分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的过程”,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制约,金融信息产权并不旨在消除金融信息的剩余部分,尽管一些投资者对金融信息的需求具有“贪婪性”并希翼获取越来越多的金融信息。金融信息的契约性部分是否最佳?是否能够确保投资者的决策和利益?或者契约性部分和剩余部分的均衡是否具有稳定性?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如何恰当地进行调整,以使之向最佳逼近。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最终归因到金融信息产权问题。

八、建立信息披露监督与激励机制

在问题存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问题,降低成本,除了对管理当局进行适当的监督外,应对管理当局进行恰当的激励,诱使管理当局的效用函数尽可能和委托方的效用函数趋于一致,降低管理当局以牺牲委托方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个人私利的道德风险。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索取权是委托方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而监督的效率如何,则取决于委托方对金融企业剩余控制权的拥有程度。即所谓:监督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监督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和激励(张维迎,1999,P.132),监督需要信息,而信息的搜寻、获取、消化、转化为知识都需要成本,并在某种情况下十分昂贵,但激励机制的存在可以促使管理当局披露信息。由此分析可以得出,金融信息位于“监督和激励”、“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中间环节(剩余控制权——监督——金融信息——激励——剩余索取权),金融信息应该是衡量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相匹配、监督和激励机制是否相容的一种机制,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机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监督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而激励与剩余索取权相对应。对管理当局的激励意味着管理当局分享了部分剩余索取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监督是需要权威(authority)的(coase,1937),而监督的权威来自于剩余控制权(张维迎,1999,P.103),如果对管理当局进行激励,如允许管理当局对剩余索取权进行分享(sharing),即激励与剩余索取权相对应,管理当局在拥有剩余索取权后,遵循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应的逻辑,管理当局同时也拥有剩余控制权。如此通过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以实现使管理当局和股东趋于一致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九、金融信息的完善以有效市场为依托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4

1、增强道德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行为管理策略。企业道德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是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靠道德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以个人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自我约束机制。以此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调节企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在金融企业建立相应的道德操守,就要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提高全体金融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水平,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努力为金融企业作贡献的现代道德观念,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金融企业道德操守的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人的道德完善为目的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只是社会变革时期所产生的阵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是“八荣八耻”,只有不断地增强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才能使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道德是以人为载体而推行的一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规范,行为管理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要求。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第一资源。金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用金融创业精神鼓舞人,用现代道德观念凝聚人,用先进管理机制激励人,用优良经营环境培育人,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行为能力,提高员工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提高金融职工为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使命感以及在规范自身行为方面的自律能力。

2、强化道德意识,提倡“与人为善”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自身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要明确企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途径和方法等,以此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国有金融企业道德建设的基础是道德教育,从事金融工作的员工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金融企业经营活动要求的道德手段的同时,还需要金融企业的劳动纪律的配合,使道德观念得到强制性实现。同时,也需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托提升社会主义金融道德建设的品位。

政策金融企业要把“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作为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的核心理念。在员工中大力倡导,在工作中认真践行。

所谓“至诚服务”,是指金融业要把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金融行业的基本要求,作为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金融员工行为管理的基本点。要力求做到诚信、诚心和诚恳。在业务经营中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对客户的承诺要千方百计地兑现,要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客户的合理需求要诚心诚意地想方设法去研究解决,真正把客户奉为“上帝”,而不能想着法子应付客户、怠慢客户、或者忽悠客户;对客户要诚恳,不要居高临下,虚情假意。对待客户的观念、态度和服务要“至诚”,即使达不到极至的境界,也要尽可能地达到服务的最高标准。金融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就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就要加强行为规范管理,竭尽全力地为客户提品安全、服务优质、业务高效、办事便捷的金融服务。

所谓“有效发展”,是指金融企业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有效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发展;必须是把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发展;必须是在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的发展;必须是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是人与自然,金融与经济相协调的发展。

所谓“以人为本”,是指金融企业在客户服务中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客户也是由人组成的。如果失去了“以人为本”这个最基本的理念,既很难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也很难维护和壮大客户队伍,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具有核心竞争力了。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打造现代银行,要树立起金融企业的良好形象,就必须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先进企业文化和现代道德观念在金融和经济工作中对金融群体的凝聚作用,对金融发展的导向作用,对金融员工的激励作用和对后进职工的转化作用。

所谓“构建和谐”,是指金融企业要以和谐为目标建立新的道德理念。创建企业和谐,是金融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创建和谐社会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把国有银行办成和谐银行,既是金融员工的共同愿望,也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既定目标。要用改革发展促进和谐建设,用共建和谐来保障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既要强调金融行业内部的和谐,也要着力营造金融行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在内部,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行业风气端正,企业气和人顺,员工心齐劲足,经营业绩优异的良好局面;在外部,则要进一步加强与客户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协调,加强客户营销,维护客户利益,服务客户经营。用严于律己的态度去规范自身的行为,用与人为善的经营理念去拓展客户,用相互协作的精神去发展金融事业。

要增强金融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精神,一方面,领导要关心职工,各级领导要时刻把职工的困难和冷暧挂在心头,了解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心情。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在职工中倡导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倡导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倡导协作共事的友好精神,使广大员工真切感受到银行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而增强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颠倒“金字塔”。在金融企业,历来是上层机构臃肿,下层手忙脚乱;上层机构里人才济济,基层单位则人才馈乏;基层为上层服务多,上层为基层解难少。要将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颠倒过来,就要下决心精简上层机构,尽可能地充实第一线的力量;就要改变机关各自为政,互不交流,几个处室向下级行索要同一数据,几个领导从不同的角度指定下级单位报告同一业务的资料等问题。发挥金融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首先要从机关做起,要从机关领导与领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科员与科员之间的协作做起,要从规范上层机关的道德操守和操作行为做起。上面有了榜样,下面就能效仿。上级如果能及时给下级提供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技能指导、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服务,则下级就有望在思想上与上层保持一致,在业务上不断提高,在技能上经常提升,在政策上不偏不倚。与人为善,是人的本能,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发挥金融企业的团队精神,必须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5

近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化工企业的影响正在蔓延,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减弱,大多数企业处于半停产裁员状态,个别企业甚至倒闭。由于曾多次遭遇经济危机,国外化工企业,特别是跨国化工企业的自保能力要远远强于在危机中“初来乍到”的中国化工企业。国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制定了各自的应对之策,对我国化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掀起裁员潮 全球搜寻McShayne公司人力资源咨询师李道瑞(Doreen Lee)去年底曾预言:“发生在全球化工行业的裁员风波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未来6个月内愈演愈烈。”现在,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面对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全球主要化工生产商纷纷宣布前所未有的裁员减产计划。据ICIS的最新报告显示,自2008年9月以来,全球化工公司已经削减超过4万个工作岗位。 今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全球已经有数十家知名的化工公司宣布了裁员决定。从行业细来看,裁员正在从基础化学品生产领域扩展到专业化学品生产领域。 2月17日,美国化工生产商Georgia Gulf公司总经理兼CEO保尔•凯瑞科(Paul Carrico)表示,公司在第一季度裁员5%,这是其削减4700万美元营业成本计划的一部分。 瑞士专业化学品生产商科莱恩公司表示,2008年第四季度公司亏损达到2.07亿瑞士法朗,这主要受累于皮革和纺织市场需求恶化,公司将裁员1000人。2月24日,美国道康宁公司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8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8%。据称,这是对全球经济低迷作出的反应。裁员将在今年上半年进行,涉及到道康宁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40多家工厂。 3月2日,美国塑料配混料生产商舒尔曼公司表示将裁减104名员工,同时削减产量5%,因为市场没有复苏的迹象。 美国Hexion专业化学品公司表示,计划在今年裁员约15%,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低迷将持续。该公司当前拥有7000名雇员,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9.21亿美元的亏损,因此将通过裁员节省1亿美元的成本。 在全球经济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一些跨国化工公司为了进一步削减成本以应对比预计更为严重的形势,在先前裁员的基础上再次宣布裁员决定。这些公司包括伊士曼化学公司、迈图高新材料公司和美国涂料工业巨头PPG工业公司。这已经是过去六个月中,这些公司实施的第二轮裁员。 PPG工业公司3月12日宣布,计划2009年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500人,约占公司总员工数的6%。此外,PPG将关闭位于法国Saultain的一座涂料工厂,同时还将关闭一些小型生产、实验、仓库和销售点。这是公司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将为公司降低1.4亿美元的成本。这次PPG裁员的重点是汽车OEM涂料和工业涂料业务。去年9月份,该公司曾宣布关闭一些装置,同时裁掉了一部分员工。 伊士曼化学公司3月9日宣布,公司将在未来2~4周内裁员约2%~3%,同时从3月30日起削减美国员工的基本工资5%。为此,公司在第一季度将计入约3000万美元的税前开支,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使得公司2009年的成本削减约1.2亿美元。此前,该公司在2008年12月份也曾实施过一次裁员计划,预计2009年将削减成本8000万美元。 迈图高新材料公司日前表示,将在第三季度前裁员100名,约占公司总员工数的2%。其它措施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减薪10%,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减薪7.5%。该公司称,裁员和其它降本措施的支出约为800万美元,不过可以为公司节省4000万美元/年的成本。此前在2008年12月份,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裁掉了约250名员工。 开工不足时减薪水 通过人事部分减少开支的途经,除了裁员,就是减薪了。这一举措基本上是从今年开始的。 巴斯夫今年1月宣布,在关闭北美及亚洲部分生产线及生产基地的同时,将缩短若干欧洲生产基地工作时间。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贺斌杰博士1月19日表示,对于受减产计划影响的生产基地,巴斯夫尽可能通过休假和减少加班等方式实施弹性工作时间制。同时,巴斯夫也利用其一体化生产方式的优势,让员工在不同产能利用率的生产装置之间实行转岗。目前,巴斯夫在意大利的两个较小的涂料生产基地,已有约150名员工缩短了工作时间。今年2月,德国巴斯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6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调适和辐射的功能,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也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1、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至今仍处于转型升级的起步阶段,各种理论极其零碎。而近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我国金融企业的很多不足之处,这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通过金融企业文化引导、约束、凝聚、激励企业成员,调试矛盾,辐射社会大环境,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1.1、金融企业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金融品牌缺乏保护

金融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它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整合到企业战略中,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只要抓好经营工作就行,致使金融企业都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在企业文化的组织管理方面主动投入少,被动应付多,从而使企业文化传播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步伐。

目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名称屈指可数,而注册商标更是寥寥无几。据报道,我国申请商标并已获得初审公告的个案已超过123万件。其中,金融服务类仅占500件,这说明我国金融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

1.2、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分离

金融企业企业文化说到底也就是金融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但是事实上,有些企业却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某个专门部门的职责,这种想法割裂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联系,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变成两条平行线,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没有在深层次上挖掘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与实践相脱节,不仅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也使经营管理工作失去了正确的导向。

1.3、企业文化内容陈旧,产品定位同质化

创新是制度管理的必然要求,如果企业形成了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及管理理念,就能产生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发展。打造金融品牌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产品同质化,可事实上国内金融企业市场定位大同小异。不论金融企业如何定位,最后似乎都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在服务人群、业务提供上并没有本质差别,而在品牌认知上,中国对外资企业的认知度正逐渐上升。

1.4、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金融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个人品质修养参差不齐,金融企业的员工没能达到“干一行,爱一行”的理想效果,企业人员无法融入企业中,团队就变成一团散沙,企业各部门之间就得不到协调发展,再恶化下去就形成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再加上部分金融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使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形式单一且枯燥乏味,不仅没能让员工认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反而还产生了排斥心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亦不容忽视。

2、完善企业文化,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

2.1、建立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强调金融企业品牌意识

整合各种金融企业企业文化理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培育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积极建设金融品牌,重视人才培养,创造客户价值。以上乘质量支撑品牌建设的同时也要培养文化创造力,对金融产品文化进行细化、丰富、美学设计、个性化和民族时尚化的同时要注重文化的创新,构建金融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树立金融企业品牌意识。

2.2、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和营销理念相结合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经营目标等具体情况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要体现企业的经营思想,并得到员工和社会的共同认可,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可以让人从中获得一种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学的金融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手段,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以及建立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为主的考核体系,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进金融企业管理和服务,进而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2.3、增强企业文化创新力度,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

增强企业文化创新力度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机制,形成能够吸引、留住并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又要创新竞争机制,在金融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还要创新教育机制,加强理想信念和法律法规教育,提倡和谐发展,更要创新经营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缩小与其他金融企业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2.4、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金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金融企业要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制订招聘要求,在招聘过程中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较高且具有职业道德的人员,对被聘者进行严格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应改革用人机制,反对用人唯亲,支持用人唯贤,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品味,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虽然仍存在重视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进行有意识地改革,金融企业将在优秀金融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必将走向差异化竞争力的道路,最终求得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冬平,白庆祥.文化决定成败――中外企业文化镜鉴案例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2]李义奇.国内银行服务管理问题探讨[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3]陈少峰.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陈青.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01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7

在后金融危机中国企海外并购活动频繁时期,以往产业资本参与支持的海外并购已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金融资本的加入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完美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顺利完成。在当前跨国并购已逐步替代绿地投资成为中国海外投资最主要形式的背景下,对于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理论上以微观企业分析和宏观金融支持相结合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为海外并购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有关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研究较少,主要有Gary C.Hufbauer, Rita M. Rodriguez(2001)《21世纪的美国进出口银行―一条新途径?》收录了美国进出口银行成立65周年的相关研究文章,主要介绍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环境、对美国企业出口的支持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等。

国内学者对于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中国“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将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持与商业性金融支持相结合宏观总体把握金融服务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严明(2005)在《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第一次全面的阐述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专著。其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研究对象比较广泛,其所研究的海外投资支持问题主要指“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包含了对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绿地投资、海外并购等“走出去”内容的总体支持探讨;第一次建立了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此专著理论上沿着钱纳里“双缺口”理论分析思路,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框架下,建立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分析模型,其突出的理论贡献弥补了以往此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对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外投资及金融支持风险分析和手段分析,其涵盖内容全面深入;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客观全面,同时介绍了国外发展情况并予以中国借鉴,提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发展与战略选择等。

另一方面是单纯从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角度讨论其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佟志广(1996)以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实践探讨了政策性进出口金融支持功能。白钦先、徐爱田、欧建雄(2003)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管理体制并予以比较。虞瑾(2006)从理论论证和最小二乘法实证论证外汇管制放松、国内金融深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等三大政策量化指标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影响力,并提出完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黄人杰(2007)认为政策性资金的运用应当以间接模式为主,通过以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带动巨量社会资金的杠杆效应,改变商业性机构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分布,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型金融和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政策性目标的运营机制等问题。

以上文献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定性分析“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问题,其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对外输出,即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还包括资本的对外输出,即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等跨国合作经营开发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对于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还尚属空白。同时还发现,以往文献中定性研究居多,主要讨论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功能作用,及其与其他形式的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视角主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和宏观政策层面。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自身而言,海外并购过程中何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是其迫切需要的,如何针对企业金融支持诉求因地制宜地实施金融支持促成企业海外并购,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的应用分析

本文试图将微观企业金融实力融入宏观金融支持分析中,一方面在理论上将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中,论证政府与金融部门对企业海外并购支持需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将企业自身金融优势置于OIL框架下作为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一部分,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通过企业财务金融实力表现出来,表明宏观金融支持有利于增强微观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以此研究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海外并购金融支持“双缺口”需求理论

本文借鉴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沿用“双缺口”理论的分析思路,对海外并购的金融支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支持需求。设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的资本数量为Ct。封闭条件下,一国资本供给来源于企业自我资本积累E、金融储蓄S和政府税收T之和。资本需求主要由企业自我资本积累的使用E、社会资本I和政府支出G组成。因此有:

Ct= E +S +T =E +I +GS +T =I +G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将外国资本(仅讨论跨国并购的对外直接投资形式)流动考虑在内,用Ci表示外国资本流入,Cx表示跨国并购对外资本流出,有:

Ct= E+S+T+Ci=E +I +G+CxS+T+Ci =I +G+Cx(Cx-Ci)=(S-I)+(T-G)(1)

通过变形推导得出上式(1),等式左边代表一国跨国并购资本流动情况,等式右边(S-I)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对企业资金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T-G)表示该国政府部门财政支持(政府财政补贴资助及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式(1)说明一国的国际资本(跨国并购)流动与该国国内的资金供应状况和国家财政情况有关,当一国出现资本跨国流动、本国的资本存量发生变动时,本国金融部门与财政部门也相应调整,最终达到国家经济均衡。

当一国跨国并购形式的资本输出大于资本流入(Cx-Ci)>0,金融部门的融资支持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之和必大于零,说明如果出现因企业跨国并购引起的资本输出除了有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支持,必然会引起金融部门的外源性融资和政府部门的财政资助。

将外国资本流入移至等式右边,等式(1)变形:Cx=(S-I)+(T-G)+Ci(等式2)由于外国流入的资本Ci大多进入国民经济各个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领域成为生产性资本或准生产性资本来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其以现金形式流入金融系统的量很少,转化为本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成为融资来源)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外国资本流入很难有效支持本国跨国并购,Ci趋向0,由此等式(2)可简化为:

Cx=(S-I)+(T-G)(等式3)

如等式(3),当本国进行海外并购的资本输出时,Cx>0,为保持等式平衡,相应的本国的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财政支持也增加,且跨国并购规模越大,商业性金融支持和财政金融支持需求也越大。跨国并购资本流动Cx规模受到金融部门融资支持(S-I)和政府部门财政支持(T-G)限制。当金融部门认为当时海外投资风险太大,不愿意承担融资支持而导致商业性金融支持不足时,出现“金融支持缺口”。此时为保持经济平衡,需要财政部门提供财政政策性支持来填补此缺口。相反,如果政府因财政支持力度较弱出现“财政支持缺口”时,需借助民间金融储蓄的力量,调动社会中潜在的商业性金融资源支持跨国并购。若此支持来源因高风险而意愿不强,政府可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措施免除商业性金融支持的风险问题。

以上理论分析表明,企业海外并购有强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诉求,其规模受限于金融部门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部门的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

(二)OIL框架下外部金融支持与企业自身实力结合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分析

海默(1960)在垄断优势论中提到跨国公司一方面自身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借助其在国际上良好的资信顺利获得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融资,而邓宁在OIL框架下概括为企业的融资信用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1983)、金融资产优势(1993)。Jens Forssb・ck, Lars Oxelheim(2008)则将金融要素纳入企业所有权优势中论证其对促成跨国并购的重要性,其将企业金融特有变量总结为企业股票价格销售率、海外上市、负债成本、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补助、税收减让、自由现金流等。Oxelheim(2001)提出支撑所有权优势三大金融策略:获得并保持全球性成本和资本可获得性;获取财政补贴或税收减让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实施价值创造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项目。

由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企业情况加入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服务的政策性支持因素,形成基于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的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资金实力是海外并购企业的金融优势的中心,企业需考虑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本进行海外并购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其中包括资信实力、融资来源和成本、相关政策支持三大要素。企业拥有良好经营业绩形成的资信实力并能获得低成本的外源融资和政府财税政策支持的优势就是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具体而言,资信实力体现在企业控制内部现金流能力(自由现金流)和反映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公司信用评级(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模型Z值)两方面;低成本外源融资表现在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资本性融资(市收率、海外上市)和债务性融资能力(负债成本);政府财税政策支持是使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财税支持(税收减让、政府补助)、融资便利及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的能力(融资担保与保险);通过内部经营和外部支持结合增强企业的金融实力形成所谓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

本文认为,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应盲目进行金融支持,应以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提供针对性多形式多渠道支持,不仅可保证国家资产安全,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使一些本身实力较弱、资信较差的企业逆向选择而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支持思路如图1,对企业自身实力测评基础上,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商业性融资和海外上市融资服务以填补金融支持缺口,政府针对性政策为实力和资信不同的企业提供相应的税收补贴支持和政策性融资支持填补财政支持缺口。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将国内有关海外金融支持理论与国外学者OIL框架下对企业金融因素的研究成果研究相结合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认为应在企业内部资信实力基础上提供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财税金融支持来增强企业的金融所有权优势,从而促成海外并购。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在理论视角上为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黄人杰.政策性金融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7,4

3.陈群.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探讨.福建金融,2006,6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金融论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二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三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另外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

目前金融论文,我国尽管有了一些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中小企业自身层面

1.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的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金融论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实践证明,凡是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同样能够享受国有和集体企业一样的待遇。为此,每一个中小企业要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金融论文,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甚至大胆采用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新方式。其中所谓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不用的物品到有资金的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团体和个人进行质押,到期赎回的方式;所谓商品贸易融资就是给基础商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加快金融创新。第一,激励商业银行向优质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款。在考察和发放贷款时,不分企业性质和规模,只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就大胆支持,确保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中“两个轮子一起转”;第二,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如不能则应从利率补贴入手金融论文,政府有责任为此垫付改革成本,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支持;第三,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固定资产的贷款权限因为风险较大可以适当的向上级集中,而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相对较小,要下降;第四,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第五,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第六,大胆尝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式,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议政府适当开办中小企业股票小盘交易,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地方企业股票,并允许在地方小盘上市交易。

2.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金融论文,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层次﹑多途径来建立。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永久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共同体提供再保险业务和资金支持,分散担保共同体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的担保共同体,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可以是中小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为特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担保额度。除上述两方面外,也可以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非盈利性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

(三)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论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首先,国家要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从客观上逐步理顺相关机制,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这是提高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法力”力度的基础;其次,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的执法力度金融论文,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再次,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期)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新《会计法》实施的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以援助中小企业。这些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优惠于其他金融机构。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当然前提是资本安全。其次,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目前金融论文,除开大型企业,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就大多局限于少数“特”、“优”企业,但是非“特”、非“优”企业却毕竟占现实多数,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实行“非歧视性贷款政策”。根据国外的经验,除了银行贷款外,国家有必要单列资金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这笔钱并不是说放出去不要回来的了,要是得要回来的,只是由国家来承担出资风险而已。此外,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论文,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看企业危机诱因》

[2]王化成、荆新、刘俊彦,《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普,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中小企业》,CN11-3465/F

[4]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5] 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03,(2):95—96.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金融论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二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三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另外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

目前金融论文,我国尽管有了一些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中小企业自身层面

1.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的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对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金融论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实践证明,凡是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同样能够享受国有和集体企业一样的待遇。为此,每一个中小企业要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在生产经营和向银行贷款过程中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切实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金融论文,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甚至大胆采用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新方式。其中所谓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不用的物品到有资金的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团体和个人进行质押,到期赎回的方式;所谓商品贸易融资就是给基础商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加快金融创新。第一,激励商业银行向优质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款。在考察和发放贷款时,不分企业性质和规模,只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就大胆支持,确保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中“两个轮子一起转”;第二,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如不能则应从利率补贴入手金融论文,政府有责任为此垫付改革成本,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支持;第三,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固定资产的贷款权限因为风险较大可以适当的向上级集中,而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相对较小,要下降;第四,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第五,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第六,大胆尝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式,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体系。建议政府适当开办中小企业股票小盘交易,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地方企业股票,并允许在地方小盘上市交易。

2.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金融论文,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层次﹑多途径来建立。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永久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共同体提供再保险业务和资金支持,分散担保共同体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的担保共同体,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可以是中小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为特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担保额度。除上述两方面外,也可以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非盈利性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

(三)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论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首先,国家要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市场,从客观上逐步理顺相关机制,适当降低新市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这是提高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法力”力度的基础;其次,政府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的执法力度金融论文,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障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再次,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期)以适当支持,还要加大新《会计法》实施的检查力度,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

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以援助中小企业。这些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优惠于其他金融机构。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当然前提是资本安全。其次,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目前金融论文,除开大型企业,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就大多局限于少数“特”、“优”企业,但是非“特”、非“优”企业却毕竟占现实多数,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实行“非歧视性贷款政策”。根据国外的经验,除了银行贷款外,国家有必要单列资金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这笔钱并不是说放出去不要回来的了,要是得要回来的,只是由国家来承担出资风险而已。此外,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论文,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看企业危机诱因》

[2]王化成、荆新、刘俊彦,《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普,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中小企业》,CN11-3465/F

[4]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5] 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03,(2):95—96.

金融企业文化论文例10

摘要:基于文化创意企业特征,对外源融资约束时投资支出依赖内源融资能力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和投资机会对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的影响与企业的成长性有关,低成长性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外源融资受限时投资支出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能力,而对高成长性企业,外源融资约束与投资支出正相关。

关键词:内源融资能力;外源融资约束;投资支出;文化创意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74-04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nancing and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on Investment Expenditure

——Take Cultural and Creative Listing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WEI Yaping, SONG Jia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enterprises, researches the 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spending depends on internal financing ability when external financing is limi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cultural creative enterprises′ internal financing ability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investment spending, the effect of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to investment is related with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low growth enterprises′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 ha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investment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spending mainly relies on internal financing ability when external financing is limited, but as for the high growth enterprises,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r with investment spending.

Key words: internal financing ability;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investment spending;cultural and creative listing enterprises

1引言

文化创意企业是按照商业运作方式运作,最终实现企业盈利的微观组织结构[1]。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基本约束一样,在市场化竞争环境的动荡性和多变性中,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成为稀缺资源,内部融资与外部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多数文化创意企业以人力资本、版权、知识产权作为主要资产,具有典型的无形性,创意产品形成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其高风险性,而创意的独特性使得创意产品的盈利具有可持续性,一旦创意成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衍生产品及其他服务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文化创意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轻资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进而其投融资行为也表现出一些特性。首先,文化创意企业轻资产的特性使其缺乏有形资产抵押物,加之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性,容易增强投资者风险厌恶的程度,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利率;其次,文化创意企业生产的是融文化、创意、时尚等为一体的产品,有着时尚潮流、个体嗜好、社会环境、文化差异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决定了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把握需要更及时、准确,从而使其投资表现出明显的高时效性。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较大,这些特征是否会导致企业依据自身融资能力和外源融资约束在融资顺序选择上做出调整,是否会连带影响投资支出水平等问题目前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将对文化创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和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进行研究。

2相关文献回顾

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将留存收益及可动用的金融资产转化为企业再投资资金来源,内源融资能力即企业从自身内部融通资金的能力[2]。外源融资是从企业外部通过股权和债权筹集资金,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或配股等外部股权融资的审批程序复杂,且要求较高,并不是其可稳定依赖的资金来源,所以本文的外源融资主要指外源债权融资[3]。

早期的MM理论认为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下,企业的融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本身价值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投资决策只与公司面临的投资机会有关。而在非完全资本市场上,外部融资成本大于内部融资成本,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渠道都可能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3]。Bernanke[4]和Gertler[5,6]等从问题的角度发现,当公司内外部融资成本存在差异时,投资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司的内源融资能力,外源融资越困难,投资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性越强。Fazzari研究了1970~1984年美国422家大型制造业公司的投资行为,按现金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将样本数据分为财务受限(即外源融资受限)组和不受限组,发现在控制投资机会的前提下财务受限组的投资受经营现金流的影响较大[7]。Hoshi(1991)、Schaller(1993)、Elston(1993)等分别研究了日本、加拿大、德国的情况,大致得出类似的结论,即财务受限越严重,投资受经营现金流的影响越大[3]。

我国学者冯魏将国内上市的135家制造业公司1995~1997年间的样本数据划分为财务受限组与财务不受限组,实证发现,在以TQ控制投资机会的前提下现金流可以部分地解释公司的投资行为,且财务受限组现金流的解释能力更强[8]。陆正飞等通过对2000~200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进一步分析了融资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投资支出同投资机会和内源融资能力正相关,同外源融资限制负相关,但外源融资限制越严重,企业投资越依赖内部融资能力的假设没有得到证明[3]。

综上所述,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和投资机会与投资支出正相关,在控制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外源融资约束越大,企业投资越依赖内源融资能力的假设没有得到一致的证实。那么,文化创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及在外源融资约束情况下对投资支出的影响是否也具有传统企业的特点?本文以文化创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实证检验,以期揭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能力与投资支出的关系。

3模型与假设

新古典投资理论认为,在完全资本市场上,投资机会成为均衡资本量的唯一决定因素[3],而文化创意企业的高时效性决定了投资机会对企业投资支出的作用更加明显,用平均Tobin Q来表示投资机会,则决定投资的方程为[3]:

I/K=α+βTQ+ε(1)

其中,I为投资支出额;K为期初资本量,一般指上期期末总资产;为了消除企业规模的影响,将I除以上期期末总资产(K)进行标准化;TQ指Tobin Q值。

虽然这个结论是在完全市场假设下得到的,但对研究非完全市场的投资行为也具有借鉴意义[3]。在非完全市场上,外部融资成本的增加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投资不足,当外源融资受限时,企业只能依靠内部积累进行投资,而内源融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积累,从而影响投资行为,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论,投资机会一定时,企业外源融资约束越严重,企业投资支出受内源融资能力的影响越大。可通过以下方法验证上述理论与推理对文化创意企业是否成立:在原方程中加入代表内源融资能力的变量,以经营净现金流量(CF)表示,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加入表示外源融资约束的变量,用哑变量D表示,受到约束用1表示,不受约束为0。于是回归模型如式(2):

I/K=α+β0*(CF/K)+β1*TQ+β2*D*(CF/K)+β3*D+ε(2)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支出与内源融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2: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机会对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假设3:在外源融资受到约束时,文化创意企业投资支出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更大;

假设4:外源融资约束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

4实证研究

4.1变量选取

(1)投资支出(IK)。 传统的长期性投资支出(I)为本期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及在建工程增加值之和,而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及开发支出在长期性投资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本文把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也纳入考虑范围[9]。此外,工程物资用于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对文化创意企业来说,尤其是影视类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拍摄器材及辅助配件都属于企业的工程物资,因此将工程物资也考虑进来。修正后的长期性投资支出为:

长期性投资支出(I)=本期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增加值

IK=长期性投资支出(I)/上期期末总资产(K)

(2)内源融资能力(CFK)。衡量内源融资能力的变量在国内外已有研究中大多使用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文延用这一度量方法,并将经营现金净流量(CF)标准化为CFK[9]。

CFK=CF/上期期末总资产(K)

(3)投资机会(IG)。 已有的研究通常用TQ反映投资机会,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文化创意企业大多以无形资产为主,某一时点的股价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用TQ表示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机会不太准确。Christie(1989)用消除规模影响后销售收入变动的方差作为投资机会的替代变量[10],为了简化计算,本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G)作为投资机会的替代变量。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G)=(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4)外源融资约束(Div/Det)。 本文将样本分为融资约束组和融资不受约束组,采用两个变量表示,第一个变量为现金股利支付率情况(Div),当单一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率高于平均现金股利支付率时说明企业外源融资不受限,用0表示,相反则说明企业外源融资受限,用1表示[11]。第二个变量为资产负债率(Det),资产负债率越高,外部融资约束越大,资产负债率是一个连续变量[3]。

确定变量后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IK=α+β0*CFK+ β1*IG+β2*Div + β3*Div_*CFK +ε(3)

IK=α+β0*CFK+ β1*IG+β2*Det + β3*Det_*CFK +ε(4)

4.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2011年及以前上市的文化传播类公司,共28家,以2009~2011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为了保持数据的有效性,剔除 ST的公司,在样本期间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只选取正式更名后的样本数据,经筛选最终选取了 2009年17家、2010年20家、2011年23家,组成60个样本数据。相关数据来自新浪财经数据中心、凤凰财经网站。

4.3描述性统计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

表1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Div=1

(30个)IK0.1480.0420.380CFK0.1170.1240.153Det0.3940.3240.220IG0.2220.1150.504Div=0

(30个)IK0.1980.0560.649CFK0.1220.1080.212Det0.2890.2650.179IG0.3220.2000.460从表1可以看出,标准差都较小,表明样本数据较稳定。具体来说,文化创意企业外源融资约束组(Div=1)的平均投资支出(IK)低于外源融资不受约束组(Div=0)约5%,基本说明假设4成立;而反映内源融资能力的经营现金净流量(CFK)两组相差不大;对于投资机会,外源融资不受约束组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率(IG)高出外源融资约束组10%,说明外源融资不受约束组的文化创意企业成长性也较高,反过来也可能是因为投资机会多(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能够吸引投资者资金,因此外源融资没有约束。

此外,无论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文化创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Det)都较低,外源融资约束组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不到40%,而不受约束组(Div=0)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比约束组(Div=1)还低近十个百分点,这可能是文化创意企业缺乏高抵押性资产而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歧视的结果。同时也可以得出反映外源融资受限的两个变量正相关。

4.4回归结果

本部分使用SPS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

从表2模型整体的检验效果来看,两个回归方程调整后的R2分别为74.2%和72.7%,说明自变量在总体上解释了投资支出变动72%以上的原因,方程拟合程度较好。P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α,说明回归方程有效,且两个方程的D-W值都表明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内源融资能力和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具体为:

表2回归结果

变量系数标准差t值P值以Div为替代变量CFK1.7500.2616.6920.000***R2=0.742IG0.5270.0935.6820.000***D-W=1.512Div0.1130.0891.2670.210P=0.000aDiv_CFK-0.8750.428-2.0450.046**以Det为替代变量CFK1.1660.4552.5610.013**R2=0.727IG0.4700.0935.0430.000***D-W=1.187Det-0.1450.216-0.6730.504P=0.000aDet_CFK1.3261.4420.9200.362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1)以Div和Det作为外源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文化创意企业投资支出都与内源融资能力(CFK)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文化创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越强,投资积极性越高,对投资支出具有刺激作用,假设1成立。

(2)投资机会(IG)作为影响文化创意企业投资支出的重要因素,以不同变量代表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进行回归得出相同的结论,即投资机会对投资支出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投资机会越多,投资支出越多,这也符合文化创意企业对投资时机把握要求高时效性的特点,假设2成立。

(3)Div为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的替代变量时,IK与Div的系数为正,与假设4相反但不显著,而IK与Div和CFK的交互项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假设3相反。这可能由于以现金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判断企业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不太准确,也可能是文化创意企业对投资时机把握要求高,一旦有好的投资机会,即使外源融资受限,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筹得资金进行投资,减弱了投资支出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此外,为了弥补文化创意企业因投资风险较大、回报期较长降低投资者预期收益的缺陷,上市公司可能会用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吸引投资者,出现外源融资受约束依然分红的情况。

(4)Det为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的替代变量时,虽然Det系数小于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源融资受约束对投资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假设4无法得证。Det与CFK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可以从直观上说明外源融资约束越大,企业投资支出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越大,但也不显著,假设3不能被证明。这也验证了描述统计中文化创意企业负债率相对较低,削弱了负债对投资的约束作用。这可能是文化创意企业因缺乏传统的抵押资产使外源债权融资受到约束,因此在选择外源融资时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融资优序理论,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偏好降低了投资支出在外源融资受约束时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

4.5分组回归

上述回归中假设3和假设4没有得到显著证明,这可能是由于文化创意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要求非常高所致,因此有必要按照不同投资机会对企业分组,进一步研究内源融资能力与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由于以Div作为外源融资受约束的替代变量具有一定的缺陷,后面的研究以Det作为外源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

Lang等的研究结论指出负债水平与投资规模负相关只有在低成长企业中才成立,对于高成长企业负债的约束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有时出现负债水平与投资规模正相关的情况[12]。但Ahn等人(2003)得出了相反的结论[9]。本文将样本数据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分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为高成长性企业,用1表示;反之则为低成长性企业,用2表示。分组后的描述统计如表3。

表3分组数据描述性统计

分组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 Det 1230.3140.257 2370.3580.169从表3可以看出,标准差都小于03,说明可靠性较好。低成长性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比高成长性的公司高近5个百分点,说明文化创意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与其成长性高低呈反向变化,即成长性越高,资产负债率越低,外源融资约束越小,这可能是成长性好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吸引投资者的青睐,以股权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原因。也符合一些实证研究成果,即成长机会高的公司应该选择较低的财务杠杆[9]。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

表4分组回归结果

系数标准差t值P值低成长性组CFK0.2430.6110.3970.696IG0.6200.2043.0410.007***Det-0.5800.307-1.8890.075*Det_CFK5.5892.2212.5170.022**高成长性组CFK0.2550.4790.5320.598IG0.2410.0962.5000.018**Det0.2970.1442.0530.048**Det_CFK-0.9371.079-0.8690.392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1)不管是高成长性组还是低成长性组,CFK与IK都具有正相关关系,但都不显著。这可能是根据成长性进行分组后,每一组内的文化创意企业成长性相差不大,因此内源融资能力对投资支出的影响也较为相似,显著性降低。

(2)投资机会在高成长性组和低成长性组都与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投资机会对所有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支出都具有促进作用,再次证明了假设2成立,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受投资机会的影响很大,突显了高时效性。

(3)低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的外源融资约束在10%的水平上对投资支出有显著的限制作用,且在外源融资受到约束时,投资支出显著地依赖于内源融资能力,约束越大,投资支出对内源融资能力的敏感性越大。高成长性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约束在5%的水平上表现出与投资支出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高成长性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广泛的投资机会,能够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增加了投资支出。这与Lang等 (1996)的研究结果一致。

4.6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证明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将表示投资机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G)替换为净利润增长率(PG),得到的结论与前文所述结果一致,说明该模型的可靠性较好。本文在对文化创意上市公司进行分组时选取现金股利支付率情况的高低和资产负债率作为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的替代变量,在显著性水平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5结论与局限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创意上市公司因其特殊的文化与经济属性,其内源融资能力和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因成长性的不同而不同。但内源融资能力、投资机会对不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支出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上市公司仍然要增强内源融资能力,同时特别关注投资机会,在外源融资能力受到约束时仍然能够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必要的投资,减少外源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抑制作用,即减弱对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选取了文化传播类上市公司代表文化创意企业样本,按条件进行剔除后样本容量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证结果的普遍性。

(2)变量的选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的特点作了一些修正,但仍有不足。比如以现金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判断企业外源融资是否受约束不太准确,这可能也是造成回归结果与假设相反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丛海彬.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活力,2011(1):72-75.

[2]赵亮.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陆正飞,汤睿.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限制与企业投资行为[J].会计论坛,2005(8):3-11.

[4]Bernanke,Ben, Mark Gertler.Agency Cost,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14-31.

[5]Bernanke,Ben, Mark Gertler.Financial Frag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105:97-114.

[6]Gertler,Mark.Financial Capacity and Output Fluctu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Multiperiod Financial Relationship[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2,59:455-472.

[7]Fazzari Steven, R Glenn Hubbard, Bruce Petersen.Financing Constration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9:141-195.

[8]冯魏.企业投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9]张斌.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