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协同通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4:19

协同通信论文

协同通信论文例1

针对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的频谱共享技术研究正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献[6-9]利用频谱拍卖策略解决非对称信息的频谱共享问题,然而,当PU自身对频谱需求大或者授权信道容量低时,可用于出售或拍卖的频谱资源就非常少,难以满足频谱共享的需求。于是,基于频谱合约的共享策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文献[10]侧重于研究单个PU和单个SU的频谱合约共享机制以避免拍卖过程中的人为操纵;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价格的合约以用于垄断频谱市场中的频谱交易;文献[12]研究了一种静态网络中基于合约的协作频谱共享机制;文献[13]在文献[12]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单个PU与多个SU的合约设计问题;文献[14]将合约机制应用于传统频谱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频谱交易;文献[15]研究频谱共享合约机制中的能量敏感度问题。然而,频谱合约签订后,由网络信息非对称性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16]:一方面SU可能不按照合约的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定提供协作中继服务,影响PU通信的质量;另一方面,PU亦可能不按照合约的规定向SU支付相应的报酬,影响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但是,针对基于频谱合约机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目前尚未见国内外专门针对道德风险问题的报道和研究。

本文将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映射成市场环境中的劳动力市场,将基于市场驱动的合约模型引入到协作频谱共享机制中,结合通信双方的自私性需求,研究和提出对称网络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合约系统建模方法。在此模型基础上,针对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结合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的约束条件,研究不同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建模方法,激励双方行为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

1 系统模型

假设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存在一个授权用户(PU)和多个非授权用户(SU),如图1所示。PU拥有授权频谱的使用权,但授权用户发射机(Primary Transmitter, PT)和授权用户接收机(Primary Receiver, PR)之间较差的信道状态,影响着PU的数据传输。M个SU的非授权用户发射机(Secondary Transmitter, ST)和接收机(Secondary Receiver, SR){STk-SRk}Mk=1均不同,每一SU都希望获得授权频带的接入机会,以传输自身的数据。于是,PU利用SU作为协作中继,通过两方协作,在PU容量提升的同时,PU也将一部分频谱资源释放给SU作为酬谢。

在如图1所示的协作频谱共享策略中,首先,在前一半协作通信时段(T0/2)内,PU的PT向PR和SU发射机广播数据;接着,在后一半协作通信时段(T0/2)内,收到PU数据的ST利用PU分配的时空编码将PU数据中继传给PR。由于采用时空编码,因此,每一SU的中继在PU的PR处不会相互干扰[17]。最后,PU给参与协作传输的SU分配一定的时间供其接入授权频段,SU使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接入该频段以保证相互之间无干扰。

然而,PU和SU是自私的,PU希望SU以较高的功率为其传输数据,以提高PU的传输速率,而这会提高SU的能耗;SU期望能获得尽可能多的频谱资源以改善其性能,但这会降低PU的效用。为此,本文借助合约策略来解决双方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合约参数包括SU参与协作通信的中继功率pk以及PU给予SU的接入时间tk。一旦PU与SU签订关于协作频谱共享的合约(pk,tk),双方就必须遵守合约的规定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SU需发射足够的功率以保证在授权用户接收端能获得pk的中继功率;协作通信完成后,PU需分配SU一定的授权频带接入时间tk作为报酬。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通过实验分析本文提出的协作频谱合约机制性能。实验参数设置如下:T0=1s和n0=1W。

从第2章和第3.1节的分析中可知,对称信息情况和pk隐匿tk可观测情况的最优合约设计相同,通过求解式(11),可获得PU的效用最大化。

首先,分析最优合约策略下PU效用随R0和χN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中实线标明PU直接通信所获得的效用。随着R0的增加,PU与SU协作频谱共享的动机将减弱。当R0足够大时,PU不会选择与SU进行协作通信。PU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直接通信实线将图2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当PU最大效用U*PU落到右下非中继区域时,PU将选择直接通信;当PU最大效用U*PU落到左上中继区域时,PU最优效用U*PU为χN的严格增函数,U*PU与实线的距离就是PU通过协作频谱共享增加的效用,且该增加的效用随着χN的增大而增大。因此,PU要选择雇用那些信道状态好、速率高、传输成本低的SU,以获得较高的协作频谱共享效用。

接着,分析PU最优总时间分配与χN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最优总时间分配随PU直接传输速率R0的增大而减小。

当R0=0时,PU只能依赖SU的协作通信,当χN较小时,PU需要分配较多的接入时间给SU以获得所需的传输速率;当χN较大时,PU只需分配SU较少的接入时间就能获得较高的中继速率,因而,当R0=0时,最优总时间分配为χN的严格减函数。

当R0>0时,PU分配给SU时间的动机较少,尤其在χN较小的情况下。随着χN增大,PU愿意分配较多的时间给SU以获得SU的协作通信。当χN足够大时,PU只需要分配SU较少的时间就能获得足够的中继服务,因而,最优总时间分配先随χN增加后减小。

图4也显示出本文方法与文献[15]系统容量提升性能对比。由于PU自身都需要SU协作频谱共享,以帮助其提高通信质量,很难有用于出售的空闲频谱,因此,在这里不考虑文献[15]中PU出售给SU频谱的情况。与文献[15]相比,本文综合考虑SU用户的速率、传输代价和功率等信息以及PU直接通信的情况, χN信息更全面,系统容量整体提升得更高,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协作频谱共享合约机制,可以提高整个认知无线网络的频谱利用率。

5 结语

本文针对授权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合约机制的设计与实现。将基于市场驱动的合约模型引入到协作频谱共享机制中,结合通信双方的自私性需求,提出对称网络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协作频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共享合约系统建模方法;针对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结合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的约束条件,研究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建模方法,激励非授权用户行为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在非授权用户行为隐匿情况下获得最优的协作频谱合约共享策略。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频谱合约协作共享方法可为无线频谱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提供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协同通信论文例2

从目前看,管理协同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侧重点不同的研究路线。一条是强调协作、配合等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路线。通常所定义的管理协同是一种状态或是过程,或强调协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即或强调协同管理或强调协同效应。另外一条研究路线则关注管理协同的方法体系,强调将协同学及其原理引入和运用于管理领域。这种研究路线下发展的管理协同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运用协同原理,探求企业协同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潘开灵等(2007)认为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管理协同的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获得协同效应。纵观现有文献,对管理协同理论和实践达成共识的是:首先,协同是一个在动态环境中考察的系统概念,是企业组织为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整合资源、协调人员、设置组织结构、协调技术研发等之间的关系,实现功能优化的系统过程。其次,协同管理意味着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业务单元在一起工作能够产生比独立运营要高的价值,即获取协同效应,因此应当从系统角度来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

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视角下的逻辑解构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认为,资源提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运营管理总是以一定的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拥有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一方面,企业在整合、开发和运用资源时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整合、开发和运用这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与企业外部环境动态地相互作用,也即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产生协同管理的客观要求。管理协同在一定管理情境和条件下,寻求企业管理所遵守的共同规律,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可控因素,进而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效应,是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序参量管理等协同原理和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基于管理协同理论,对企业管理机制和流程整合分析如下(图1)。如图1所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培养、提供、整合以及发展组织、集体和个人的专门化知识和能力而获得的创新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在企业层面上,是通过与社会环境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市场检验法则实现,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通过对各项经营业务的具体管理和操作获得,即是通过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项管理措施具体实现。企业管理协同机制由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和要素整合配置、创新和竞争优势管理构成。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确定了方向: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反映了企业管理各要素的协调和竞争状态;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和风险性,使得创新和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支配其他要素,完成企业生存发展的自组织过程。企业通过不断地缩小创新和竞争优势与市场竞争需求的差距,为企业管理协同提供动态的导向目标。协同机会识别是寻求企业管理子系统中可以产生协同的环节。通过分析企业行为共享如何影响创新和竞争优势,考虑协同效应价值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协同机会。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得协同价值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行要素的整合、配置,从而最大化地获得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依据协同管理的自组织原理,企业作为一个自组织开放系统,应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要求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系统,调整系统资源、制度程序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追求获得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当以此为基础展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的诸如经济社会、政治稳定、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微观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等。以社会环境协同为导向的管理逻辑下,企业以适应社会环境要求为目的,设置相应组织结构,并设计和组织工艺流程,制定执行运营管理的各项制度、程序和措施,为企业管理各主体设定行为规范。在企业层面上,培育企业组织内的社会资本,完善企业管理软环境,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组织的协同管理效率。同时,企业的组织机构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以及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和序参量管理等机制,实现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以使得企业管理系统从无序演化到有序,获得协同效应。在业务操作层面上,企业运营管理是通过对战略、经营环节等具体业务的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系列机制实施所完成的。因此,企业欲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不仅要对单项业务精益管理,还要能够注重对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各流程开展协同管理。综上所述,企业协同管理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合理确定能够表征企业发展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运用支配原理,建立协同运行机制,使得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耦合,产生协同效应。企业管理协同包括企业内部与企业内外协同,内部协同则主要通过内部管理要素的匹配、协调,内外部协同是指企业与外界的互动适应过程。作为企业协同管理的负向反馈和约束机制,管理协同审计通过对企业管理系统的协同效应为导向的协同组织全过程评价,有助于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水平和获得持续协同效应。籍此,本文搭建了管理协同审计的理论基础。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管理协同审计:一个理论框架

管理审计是对企业运营管理制度、管理活动及结果评价和报告的系统过程,其目的在于检查并揭露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缺陷和重大风险,帮助企业改善运营管理。通过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执行、协同效应等,对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企业协同管理的自我要求,也是管理审计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和方法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之一。企业管理协同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审查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及其运行,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效应获得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改善企业管理协同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以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获取为企业管理协同目标,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对管理协同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子系统在演变及与其他子系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关联放大效应,实现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协同效应。由此,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各类管理机制等协同的静态审查,也包括对企业管理系统、子系统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能量交流适当性审查。

(一)企业管理协同机会识别审计

企业管理协同机制是开展协同管理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协同机制审计能够评价企业是否合理确定表征企业管理宏观有序的序参量、管理机制运行有效性,其中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识别和信息沟通审计。协同机会识别是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缺乏有序性,协调性、合作性不足的各子系统或要素,以采取相应协同管理措施,促使企业内部子系统或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有序运行,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协同机会识别是企业协同管理的关键步骤和前提。在开放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识别协同机会,通过协同管理,获得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协同机会识别审计目的是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协同运作分析、协同机会评估制度,评价其有效性,并对企业协同机会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机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具有清晰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是否建立科学的战略实施机制,是否建立管理要素配合、流程衔接的信息收集和评估制度及其健全性、有效性;审查企业以协同为导向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战略管理、业务经营讨论分析会如联席会、部门际会等制度的合理和有效性;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经营环境变化、战略目标、经营管理风险等识别协同机会;审查评价企业针对潜在协同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企业协作、导致业务管理运转不畅的因素信息收集、传递、报告、评价和决策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二)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

充分、有效地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传递决策信息,并能够使得企业员工清晰地理解、认同和接受协同管理主题,是协同管理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协同的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改善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多样化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交流制度,是否建立有利于企业间管理协同的信息共享平台;审查评价企业信息沟通机制是否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匹配,以保障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审查企业战略、运营操作层面信息沟通制度及其与职能部门职责要求的匹配和协调性;评价管理协同所需采购、价格、销售、运输等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科学和有效性,是否存在阻碍信息传递的情形等。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危机或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制度。

(三)企业组织结构协同审计

企业组织机构是组织运转与功能实现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协同的执行主体。协同管理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利用,而且强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协调整合,强调企业资源利用开发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调整。因此,动态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管理协同的基础条件之一。组织结构协同审计的目标是,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设立的科学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管理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协调性,并对组织结构再造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结构协同审计具体内容包括: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以职能为中心,建立流程组织,在职责范围、权力分工、协作体系等方面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是否相匹配、协调;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职能层次、种类划分,部门、职务和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能否保证及时获取和反馈信息,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对业务运营进行有效监控;审查评价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外部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目标需要相匹配,是否与企业规模、所处成长周期、技术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等相匹配适应。组织结构协同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经营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对组织结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和柔性化改造。

(四)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

协同管理强调对管理制度、流程、程序的整合、协作,以使得管理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要包括:财务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营销协同、研发协同等。为达成企业协同目标,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从企业整体管理角度,形成管理子系统互补、关联的动态结构,并根据企业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及时地整合、协调和共享企业资源,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协同,一方面是在纵向上与企业战略目标导向的竞争优势需求相匹配协调,另一方面是企业各项业务运营管理机制,如计划、决策、执行、反馈和监督机制之间横向上相互协调一致。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各业务管理子系统的协调和一致程度,评价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机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分析制约企业运营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因素,从而对改善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建议。财务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精简高效的财务机构和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责权是否清晰明确、财务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评价企业是否具有管理协同相匹配的财务筹资、营运资金管理、筹资规模和运作能力。采购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企业采购业务管理机制和环节的协调性以及采购业务与企业战略、财务、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的匹配性;审查企业是否区分材料类型制订采购策略,评价采购策略与生产组织特征、库存管理、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等的匹配和一致程度;审查采购部门内部职员分工是否明确,职责是否分明,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否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及其运行;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制度,评价企业不同战略层次的供应商与战略匹配程度,评价订货响应时间和速度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程度等。营销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营销资源界定是否清晰,采取的营销协同方式是否适当;审查企业是否与协同企业间共享营销资源、共同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是否开展营销组织经验的交流沟通等,评价营销沟通、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合作的效率效果。企业生产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生产组织与企业战略是否匹配,生产要素与运营技能要素是否匹配协调;审查评价是否建立适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拥有与生产技术、设备相配套的技能素质。企业技术研发协同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有清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战略,技术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信息沟通、营销管理等是否匹配、协调;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与技术发展创新相协调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励机制,是否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扁平化、柔性组织结构;审查评价技术研发要素是否配置合理,管理能否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审查评价企业对市场技术创新需求的反应机制是否灵活迅速,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是否顺畅、及时,是否存在响应时间过长反应速度较慢等现象。

(五)组织社会资本协同审计

协同通信论文例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任何信息开展学习成为现实。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形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老师的传授,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互动,实现协同教学。人类社会有三大教育系统,即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协同教育理论认为,协同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中某一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个系统,并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的现象,并非简单地联系互动和叠加。南国农教授给“阳光通协同教育网站”的题词是:“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一、协同教学的基本概念

“协同”一词来自协同学,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an)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与规律,我们在研究教育系统中应用这一理论,故称协同教育。

运用协同理论开展协同教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到60年代、90年代各兴起一波协同教学的热潮,使其成为广受中小学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国内研究中,对“协同教学”的概念具体阐述的并不多。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教学助理人员以一种专业的关系,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在一个或几个学科领域中,先由小组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再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依教师专长,应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设备与器材,经由各种不同的协同方式,进行大规模教学活动,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实施教师间的交互评价的教学模式。

简单地说,协同教学是指以小组、团队的组织形式,合作开展学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如今,协同教学已演变为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有效整合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广义概念,不仅强调多个教师之间专业性的合作,而且将教师之间的合作作为推动课程整合、发展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特性

协同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学有别于传统协同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互动式协作教学。从建设与应用两方面看,协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合作共建性和教学互动性。

(一)合作共建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的协调,也需要数位教师共同合作计划、教学和评估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实现需要一个协同工作的信息技术平台,这个平台是关系到协同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平台需要有专题学习网站、QQ、E-mail、移动电话等多种现代学习交流工具。专题学习网站要展示与学习项目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提供与学习专题相关的资源库,这些资源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共建。

(二)教学互动性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对文本的对话与沟通,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动态发展、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过程。协同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方法对另一种方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实施需要依托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时、非实时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支撑平台互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调节其相互作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协同教学的新探索

下面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为例,探索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参与协同教学的新方法。

(一)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共建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要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景性。小学语文习作专题学习网站应具有教师备课、习作资源、习作学习、习作答疑、习作管理、习作辅导、师生交流、教师论坛、学生论坛、家长论坛等功能模块。

1.教师合作构建网站

开展小学语文习作写作教学活动所需的习作教学专题网站是小学四、五、六共三个年级学生共同使用的,网站的设计和资源的开发要由这几个班的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形成一个教师共同体来完成网站建设任务。参与研究的教师合作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方案,讨论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分享资源,收集教学信息,共同开发习作教学专题网站。从个人思维转向集体智慧,从单兵作战转为团队合作,合力同心协同教学,发挥教育团队的效能。

2.师生共同构建网站

协同通信论文例4

第一条 定义

1.1 各方:是指加入本论坛,签署本协议的所有成员。 1.3 其他各方:是指各方中排除上述一方之外,其他所有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论坛成员。

1.4 协议外其他方:是指除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各方以外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1.5 倡导性建议:是指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针对某项移动终端新技术或新业务的技术文件,该文件将在本论坛成员中获得广泛的推荐和应用。

1.6 有权成果:是指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提交到本论坛的,在本协议生效前及生效后,该成员或这些成员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

1.7 知识产权(IPR):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或协议外其他方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专有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着作权的文件、技术及相关成果的合法权利。

1.8 许可方:是指拥有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并给予其他成员当中的一方或多方实施许可或授权其他各方使用的一方。

1.9 被许可方:是指对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获得其所有人(许可方)实施许可或使用授权的其他各方。

第二条 许可范围

除非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就有权成果的知识产权达成的许可协议(以下称“许可协议”)另有规定,在本论坛所涉及的全部研究领域内,有权成果的许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在中国境内从事用于GSM、GPRS及其演进技术领域内的移动终端产品或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制造、销售等。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3.1 各方应各自保证资源,致力于符合和推广使用本论坛最终形成的各项倡导性建议。

3.2 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倡导性建议,以及或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除论坛成员在其中已拥有的有权成果和知识产权外,其他知识产权属于论坛成员共同享有。

3.3 论坛成员在倡导性建议的形成过程中应如实向论坛其他成员告知其提供的文件、资料和技术成果中是否包含知识产权或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其他论坛成员应在倡导性建议形成之前对涉及的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提出主张。若倡导性建议形成后发现存在论坛成员尚未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则各方可根据有关论坛规则,重新对倡导性建议进行讨论和表决。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拒绝在议案中加入其知识产权并拒绝许可。

3.4 若上述倡导性建议,相关成果中包含一方的有权成果,该方将继续拥有该方对有权成果的所有权利。

3.5 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撤回其议案,并拒绝向其他各方进行知识产权的许可,具体的时间和处理方式,各方将另行讨论,并在有关规则中确定,但论坛成员不应随意撤回其已经提出的议案。

3.6 一旦被论坛通过成为倡导性建议,在倡导性建议中包含其有权成果的成员可根据各方已经达成的一致,与其他成员签署有关许可协议,许可协议的签署应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若该成员拒绝进行许可,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合理理由,上报理事会。

3.7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许可方依据本协议做出的知识产权许可是非独占的,非排他的,不可撤销的和不可转让的。同时,许可方可向协议外其他方进行许可,其条件不受本协议的限制,由许可方自行决定。

3.8 倡导性建议被通过后,其他各方可自愿按第3.6条的规定与有权成果的所有者签署协议,签署的时间,范围由成员自行决定。

3.9 对于论坛未形成的倡导性建议,提交原文件的成员有权自行选择进行专利申请或对其作其他处置,但不应侵害其他论坛成员的合法权利。

3.10 许可方向被许可方的授权范围和许可的期限以各自另行签署的许可协议为准。

3.11 各方同意将在本论坛内尊重和保护协议外其他方的知识产权。任何一方将含有协议外其他方知识产权的文件、资料、成果提交到论坛,均应获得权利所有者的许可。

第四条 与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

许可方应当作合理的努力及时向被许可方提供与其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上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权成果数量;有权成果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

上述信息提供的具体安排依照双方达成的许可协议执行。

第五条 保密

5.1 除非是法律另有要求或履行本协议所合理需要的,各方均应对本协议及与本协议相关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其他各方的书面许可,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及相关保密信息披露给协议外其他方。

5.2 本保密条款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及一方退出本协议后或者本协议终止后持续有效。

5.3 各方另行签订的保密协议的条款适用于各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保密义务。

第六条 费用

6.1 除非许可协议另行规定,许可方没有义务向被许可方提供任何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6.2 本协议下发生的各方的各项费用,包括专利费用、其他费用等,由各方各自承担。

6.3 论坛形成的倡导性建议,以及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进行登记、申请专利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由权利所有者承担。

第七条 通知

本协议下要求或准许发出的所有正式通知、要求、请求、同意和其它通讯往来(以下称“通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同时采用电子邮件或其他便利方式发送给应接收通知的一方。

第八条 仲裁及适用法律

8.1 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首先应当提交给本论坛,各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在三个月内未能达成一致,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参与仲裁的各方均有约束力。

8.2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九条 其他

9.1 本协议自本论坛发起成员的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_________年,除非根据_________或本协议有关规定被提前终止或取消。各方可以在本协议期满前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是否延续本协议。

9.2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或论坛成员另行达成其他协议,本协议终止时,本协议项下授予被许可方的所有许可也应终止,而且被许可方应立即停止使用许可方的任何知识产权或信息;且被许可方应归还或销毁由许可方向其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文件资料。

9.3 未经其他各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修改或解除本协议。任何对本协议的补充,修改或解除须经各方授权代表签字后成为本协议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协同通信论文例5

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即e-Science(或译为“信息化的科研活动”)。E-Science一词由英国学者John Taylor提出,其意义被解释为“在重要的科学领域中的全球性合作,以及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下一代基础设施”。一般来说就是在科研活动中系统地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发展新的科研手段、科研模式、科研环境,从而实现科学技术新的革命。

信息化科研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的具体体现。那么,在科研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新一代基础设施提供可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资源,通过海量的数据存储技术提供分布式数据库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同研究的虚拟环境支持(Sargent,2006)。研究人员借助信息化科研软件和基础设施服务,建立起相互依赖和互信的协同研究关系,进而协同地开展数据的挖掘、数据的模拟、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利用领域特定的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能够开展更具建设性的研究实践活动[1]。

2 在线协同研究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 在线协同研究主要是对其协同研究的环境进行了限定,是对传统研究环境的一种改善或拓展。本文将在线协同研究界定为:不同的研究者个体,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或选题,借助网络在线支持平台,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组织开展协同研究活动,使得传统的研究工作流程在网络在线平台中也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促使研究者进行跨时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探讨,从而也有利于创设出良好的协同研究网络环境。

在线协同研究和线下协同研究 随着信息化科研的深入,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如何将信息化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然成为时下探讨热点。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正像网络在线协作学习不是利用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一样,网络在线协同科研也是试图通过利用一切信息技术手段和服务来改善和促进传统的线下科研环境和过程,而不是取代传统的科研方法。

在线协同研究与线下协同研究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线下协同研究活动包含确定研究选题、研究综述、现状调查、收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成果等过程,而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源的获取、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成果共享等操作过程更具可视化。虽然线下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在研究活动的具体要素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组队方式、成员管理、成员交流、成员定位和研究成果等几个维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1)从组队方式来看,研究人员的线下协同研究因时间、地域、专业学科的限制,所能选的成员范围比较窄,常常是由同专业方向、同门的师生组成,成员比较固定;而在线协同研究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实现跨地域、跨专业的成员组队方式,可选范围大,但是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研究活动的稳步推进。

2)从成员管理来看,一般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是由研究导师带头牵起,导师为主要的上级管理者,参与的研究人员则负责执行、服从导师的安排;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由于是自发的因共同的研究兴趣组成,各成员间优势互补、平等协作,管理上也相对比较注重自由平等的氛围。

3)从成员交流上来看,传统的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主要是基于固定的时间、地点,采取面对面的一对多会议模式来进行,形式比较单一;网络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各成员可选择的交流方式则更显多样化,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如QQ、Email、论坛回帖等渠道进行,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成为线下协同研究活动交流方式的有力补充。

4)从成员定位上来看,受成员管理方式的影响,线下协同科研活动中的管理者往往承担着指导、监督、把控全局的职责,普通成员主要是作为任务执行者而存在;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的管理者则是负责协调、引导参与者研究活动进程,普通成员则可参与到研究活动各阶段进程方向的讨论制定,更具开放自主性。

5)从研究成果的共享上来看,线下协同研究活动更倾向于通过正规的会议期刊来学术研究成果,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在线协同研究活动中,可通过学术论坛、博客、工作空间等途径共享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当然也可通过正式会议期刊。

3 在线协同研究的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

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化科研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给科研领域带来的创新和挑战,相关网络在线协同科研的文献也在逐年增加,研究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视角对各学者近年来关于在线协同研究所做的相关实践研究工作进行简要概述。

在线协同研究环境构建的理论探源 理论指导实践,在线协同科研的关键是协同工作环境的创建以及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它的构建必然有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原理,由于不同学科科研领域的多元需求,其在线协同研究环境的构建的理论支撑势必也是各有学科特色,然而就从学术交流、数据共享这块来看,不同领域的协同科研却又是异曲同工。归纳来讲,主要有如下理论。 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通常从CSCW角度出发对协同研究设计、协同研究平台开发等方面进行应用。比如兰灵在《基于Web的CSCW系统:合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将CSCW的群体工作理论、协同控制机制、共享应用和并发机制等应用到协同研究平台的建设。中山 大学的刘超在《数字化校园中的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这篇论文中,在基于CSCW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数字校园中科研协作的一个模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科研工作(CSCWRW)模型,实现了用户管理模块、知识共享模块、协作沟通模块等数字化学习环境相关系统的集成。

2)知识管理理论。协同研究作为知识密集型活动,其研究实践就是一个知识共享、转化、创新的过程。如于书红在其《高校科研团队网上协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就将知识管理应用于平台设计中,对显性和隐性知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流程。

3)信息架构学。信息架构学是关于信息环境设计及其过程管理的一门科学,对于信息化科研协同环境的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如刘军在其《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将信息架构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设计者和研究者呈现了在面对环境时所应该遵循的思想,并给出在架构信息环境、系统和平台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应该遵守的原则,同时也对设计者(架构师)提出技能要求和工作要求。

4)系统理论。将在线协同研究活动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网络研究资源的随机性、广泛性,更体现在由研究者、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及其之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构成。

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建立和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在线协同研究团队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研究团队管理方式、团队研究任务分配、团队知识共享以及共享途径的选择、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团队成员参与的激励机制、归属感等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团队组织形式,合作与共享是其存在的根本(Zakaria,2004)。协作与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依赖于有效的团队领导(Mann,2005)、成员间的互信互惠关系以及冲突的有效管理(Zakaria,2004)。为此,需要建立协作研究团队的目标、规则,利用技术协商进行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以及互相学习等(Zakaria,2004),如我国学者王琛将Twitter技术应用于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对于基于项目的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其主要影响因素归为项目管理者的权力、经费机制、项目目标、系统的相互依存性、组织结构方式及过程方式、沟通工具等(Gassman &Zedtwitz,2003),且更依存于研究团队的形成、发展与成熟的IDEAL模型(Rad&Levin,2003),如Kratzer等对团队成员组成方式、通讯方式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Kratzer等,2006)[2]。在线协同研究中,团队沟通的社交真实感会使团队成员的研究更具满足感,从而能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协作(殷秀兰,2010)。

上述这些研究,综合起来已经系统地分析了在线协同研究团队建立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其制约因素的影响分析,但是同时从这些研究现状也可以发现,对于如何促进研究团队协同过程中的有效合作,尚缺乏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这也将是本研究努力探讨的一个方向。

在线协同研究的技术架构、工具和平台支持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关于在线协同科研的实践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外学者更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技术架构、工具和平台的开发。目前针对支持在线协同研究的相关技术和应用研究可归纳如下。

1)在线协同研究平台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Duckling技术、CNGrid技术、P2P计算技术、XWiki技术、VMWARE虚拟管理和云计算技术等。例如:有虚拟知识创造系统架构(Bieber等,2002)、多的虚拟团队支持系统、知识共享的支持技术、支持协同研究的虚拟环境资源查询系统(Ackland&Shorish,2007;Anderson & Carlson,2006;

Maybury等,2001)[2];面向云服务的科研在线平台(于建军、狄焰亮等,2011)、中国国家网格(CNGrid)的科研协同平台(马永征、孙鹏,2010)。

2)在线协同研究过程支持工具,包括研究资源获取的信息门户,搜索引擎,研究数据集成、共享、统计分析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文献组织工具等。例如:Google Scholar、Citeseer、Scopus等开放式的学术资源检索工具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arXiv、DOAJ、PLoS等开放获取期刊和机构库平台,是发表和获取学术成果的多样化途径;Zotero、Mendeley和Endnote等文献组织工具以及Connotea、CiteUlike等社会标签工具的使用,成为学术资源分类和共享的新模式[3]。

3)在线协同研究功能支持平台,主要是基于不同学科领域科研需求而开发功能各异的、极具专业学科特色的协同研究平台用于支持研究共同体的合作、交流以及分享。例如:会议活动的科研协同云平台(郑依华等,2011)、卫生政策研究的协同科研系统(安新颖等,2013)、计算机化学研究的网格科研协同平台(张瑞生等,2007)、基于工作流的科研协同平台(陈丹等,20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信息化环境下在线协同研究支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从基于各种新兴技术的架构,还是社会性软件工具的支持上,或是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协同研究平台的开发,都对本研究后续平台设计理念的形成和总体架构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具体分析现状来看,各类在线协同研究平  台的“信息技术气息”过浓,然而实践表明,要实现“信息技术所强化的研究”,除了信息技术这一个变量以外,可靠的协同合作分享机制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较为欠缺的。

参考文献

.Common wealth of Australia,2006.

[2]顾小清,查冲平.信息化协同科研机制及其使能技术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8):9-14.

[3]赵康.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研究[J].科技传播,2014(2).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协同通信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F273.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52-04

1 引言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提出日益严峻的挑战。以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为例,虽然多个部门都具有监管权限,但总体协同监管能力不强,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如应急机构繁多且各自为政等,已不足以适应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跨领域演变的现阶段突发事件,因此,应急组织协同能力成为我国应急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JP3]政府应急管理协同如同企业一样,通过部门间伙伴关系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促使所有应急机构按照协同方式进行整合,增强应急管理实施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本文在借鉴应急管理中跨部门协同能力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跨部门协同能力的理论模型假设,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以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跨部门食品药品应急协同能力的影响因素,测度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最终的理论模型,从而为提升应急管理中跨部门协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现有研究

Chen等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突发事件也存在生命周期,并将应急管理协同依据灾害生命周期分为灾害前、灾害中、灾害后的协同,应急资源的充足性对不同阶段的协同能力程度有着重要影响,丰富的应急资源将会保证各部门协同作用的最大化[1]。同时,他们提出事件本身也会对应急协同能力产生影响,事件的严重性及不确定性等都会对应急协同产生挑战[1]。

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信息因素、资源共享、事件影响等多个角度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展开研究。Comfort等人通过调查分析美国一系列多部门协同灾害演习的案例,开发了初步救灾行动的动态模型,指出信息的传递共享是影响部门间应急协同能力的重要因素[2]。赵林度等提出城际间的应急管理协同模型应以信息协同为根本目的,在电子政务为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城际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城市应急指挥模式、应急信息标准化三方面内容一体化[3]。与此同时,林冲等从理论上提出了资源也应作为应急协同的一个方面,并从技术资源共享、物资资源共享、专业救援队伍共享三个方向阐述了资源协同建设[4]。Warm在分析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时指出充足的应急资金可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保证合作的持续和深入[5]。Quarantelli在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中提到了事件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会使得应急协同充满挑战,对于应急部门来说,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越广,危害越大等都会增加部门所承受的时间压力和紧迫感,不利于协同配合的完成[6]。另有学者提出部门间交流也应成为提高应急协同的考虑要素之一。

2.2 研究评述

现有文献研究存在三个方面不足。第一,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国外的案例研究,国外救援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NGO等机构,这和我国政府主导的应急联动体系有较大差异。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很难直接移植到我国背景中。第二,以往跨部门协同救援问题研究,多是以自然灾害的联合救灾为背景,很少采用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不同的实证背景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和影响变量。第三,少数学者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应急协同进行实证研究,能够测量变量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但其无法测度各因素的变化对于协同能力的间接影响,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的实证研究。

3 理论构建

3.1 理论框架

为了解决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以上海市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展开调研,探索应急协同影响要素在该背景中的适用性,构建基于食品药品联合监管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研究模型(见图1)。现有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得出资源因素、事件因素、部门权限因素和信息沟通因素对应急协同能力产生直接影响[7](见图1实线部分)。经过初步的实证调研访谈,发现除上述要素外,技术因素和部门交流因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这两个因素与因变量“跨部门协同能力”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还存在中间变量的介入和作用(见图1虚线部分)。本文将访谈中所发现的两个新变量集成到现有模型中,提出新的研究模型,更为全面系统地挖掘了“应急协同能力”的影响机理。

3.2 理论假定

Chen等人研究表明,在部门应急管理中如果政府拥有的应急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共享程度越高,同时人员和资源能够较为合理分配,则部门间越容易协同合作,从而提升了应急协同能力[1]。因此本文认为:

H1:资源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在实际的应急管理中,事件的严重性及其所带来的压力等都会在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上予以体现。Comfort等认为,突发事件的状态将会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2]。对于应急部门来说,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越广、危害越大等都会增强部门所承受的时间压力和紧迫感,不利于一致共识的达成以及协同配合的完成。因此本文认为:

H2:事件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负相关。

Kapucu等人提出部门权限因素会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产生影响[8],处于同一应急体系中的各应急部门,组织网络相互交织,形成了若干个交叉点、重叠点,或是部门间的权力范围差异性大等都不利于良好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的建立。因此本文认为:

H3:部门权限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负相关。

很多学者在开展案例研究后,提出了信息沟通是影响部门间应急协同的重要因素。其中,Gonzalez等在提出了相关的概念性框架模型后,通过对鹿特丹港危机应对的个案研究,得出应急信息沟通共享的质量越高,即信息的精准度、及时性、一致性程度越高,越促进协同合作的完成[9]。因此本文认为:

H4:信息沟通共享与跨部门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部门间的交流互动是维系政府运转的重要活动之一,Bowers认为部门间交流越频繁,内容越全面,会使部门间的共识增多,这些都会促进部门间共同目标的形成,强化部门间的合作,从而提高跨部门的协同能力[10]。与此同时,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会促进部门间的交流。Bharosa等人从灾害信息共享协调方面出发,通过调查一系列美国应急机构的灾害管理工作,检视了应急信息工作的相关障碍与作用,指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共享会增进部门间的了解,加强相互合作,从而促进部门间的互动交流[11]。因此本文认为:

H5:部门交流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H6:信息的沟通共享与部门交流因素呈正相关。

当今突发事件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通过对美国“9·11”突发事件的分析,Kapucu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可以为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可行性的技术方案,分析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缩减事件波及的范围,减少事件的不确定性[8]。同时,信息的沟通共享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Landgren 等以手机交互通信技术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2005年、2006年瑞典两起火车事故案例,详细说明手机交互模式在部门反映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等会提升信息沟通的质量和有效性,加强部门间的连通性,促进部门间的沟通[12]。因此本文认为:

H7:技术因素与事件因素呈负相关。

H8:技术因素与信息沟通共享呈正相关。

4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与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此次问卷为李克特7点量表问卷,问卷中测量指标由已有文献改编而来,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其中,资源因素[1]、信息沟通因素[9]、事件因素[6]、技术因素[13]、部门权限因素[7]、部门交流因素[10]、跨部门协同能力[14]等变量均参考引文文献中的成熟量表。本文随机选取上海市J区食品药品联合监管部门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样本的客观性,使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总体情况。

本文问卷分析采用PLS法(即偏最小二乘法),相比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其他方法如LISRE法,PLS法对于样本的要求量比较宽松,一般为变量的10倍即可,由于本文问卷发放是在政府部门随机进行,其回收率不能得以保证,因此,采用适合小样本量分析的PLS法。同时,本文在寻找影响协同能力因素的过程中,存在中间变量的介入,传统的回归分析不适合解决中间变量问题,而PLS法除了能够进行有效的变量因子分析外,还能够分析自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

4.2 描述性统计

本次共发放372份问卷,回收154份,达到414%回收率,其中在去除极值问卷等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数量为133份,问卷有效率8636%。通过对样本基本信息分析,得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约占总人数的80%,能够较好保证被调查者对问卷题目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深入理解,[JP3]同时员工和领导者所占的比例较为适中,相差不大。总体上,所收集的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使得问卷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5 实证检验

协同通信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244-02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f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协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在这种情况下,协同教育的发展被协同教育的主体对协同教育的一些认知,比如认同度、现有协同教育情况、协同教育障碍因素等影响着,因此该文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

通过设计并分发、回收问卷,对安徽、海南、山东三地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2 332份,回收2 199份,有效问卷2 099份,有效率为90%,得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育现状分析如下所述。

1 协同教育的认同度:认同度高

对于教师而言, “协同意义”和“协同重要性”与教师的年龄没有显著差异。

家长对于“协同教育意义” 和“协同重要性”的认同度非常高,这个情况是不论城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龄的家长对协同的认同度不同:年龄在“25岁以下”和 “35~45岁”的家长都比“25~35岁” 年龄的家长认为三方协同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能力培养这个重要性很高。

而教师和家长对于协同的意义和重要性认同度为反向计分,为1.29和1.27,也就是说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协同教育是非常认同的,认为很有必要。

2 协同教育的现状:满意但仍需改进

从社区协同教育活动来看,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比,由于地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较之城市少,因此农村地区参观这三个地方的活动明显比城市少。而不同阶段比如小学、初中参与协同教育的活动倾向都不同,而高中阶段很多选择了没有组织过,升学压力大削弱了协同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而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参加了 “去公园做义务清洁工、农家乐、社区卫生服务、植树”等社区教育活动,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希望学校多组织,基本都是家长自己带孩子去参与这些活动。

从交流群的开展情况看,山东省开展校讯通的较少,而安徽地区和海南地区开展的较多,体现了地区差异。而在使用交流群的倾向来看“QQ群、校讯通、班级博客/主页”的使用很多,尤其是安徽,而飞信群由于不够普及,使用的人并不多,海南只有一个老师选择了该选项。而由于城乡差异,虽然选择“校讯通”的一致很多,但农村选择 “班级博客”的就很少,只有1个人,这说明农村在信息化上还有待提高。而大家也普遍认为这三种交流群很有利于协同教育。

从教师和家长的协同沟通方式来看,城乡之间因为通讯网络的差异,也有一些区别:农村较之城市选择“校讯通”方式的要少不少。而不论教师还是家长更加依赖于传统方式:比如电话、短信、家校联络簿,因此可以启示我们,应将传统的协同教育方式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方式相结合起来,来更好地促进协同教育。

而从家校联系的频率来看,家长和教师的联系还是蛮多的:一学期会开1~2次,而选择一周至一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都比较多。而从联系内容来看,城镇和农村的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出勤情况,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这也说明了农村地区家长不在孩子身边的留守儿童现象。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内让人的关心也有差异:大专以上的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以及学生个性人际交往。而身份为班主任的老师明显更加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

由于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协同教育的现状满意,也有一小部分表示不满意,说明目前安徽、海南、山东三个地方的协同教育开展的还是蛮不错的,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3 协同教育的障碍因素

无论从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家庭的因素是主要障碍:超出了2万教师认为家长没时间,而家长选择“家长没时间”的也是最多的。另外选择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案例的也有317人,说明家长忙没有时间以及缺乏典型的可借鉴的家庭教育案例是主要原因。其他比如“家长文化程度影响、缺少平台、缺少社会教育、追求升学率”等也是影响因素。

从教龄的角度来看,教龄小的老师在与家长合作与交流上会感觉自己能力和技巧有所欠缺,但教龄在7年以上的老师,也就是随着教龄的增加,对此作方差分析,发现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教龄增加,老师对于家长交流的能力是有所增强的。而是不是班主任对于此问题的看法也有不同,班主任觉得主要是家长的因素大,科任老师会认为自身和社会因素较多,这也属于常理,毕竟班主任花在班级事务的时间会比非班主任时间多。

而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障碍因素,学历较低的家长觉得自己“操作不熟练”;而学历高的觉得“上网受限、操作安全问题、家长参与度不高”更影响;而发现“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的家长都没有“大学或大专”的教师参与度低。是班主任的教师与“操作不熟练、上网受限、信息安全问题、家长参与度不高”这四项都呈显著相关。班主任觉得自己“上网受限”,这可能是班主任的事务较多,时间有限,同时班主任也更加担心“信息安全问题”考虑的较为全面,而科任老师觉得自己“操作不够熟练”以及“家长参与度不高”。开放题中有家长说因为与孩子的交流不够,孩子不够听话;以及家长和教师时间难以同步,希望有网络教育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4 网络环境下协同教育的需求分析:教师和家长都很需求

教师和家长对协同教育平台的需求度都很高,81.4%的任选了期待或者非常期待有一个三方协同平台,而近90%的被调查者愿意加入一个三校协同教育支持服务的网络平台。而教师的性别与协同教育需求度也有相关,对此作方差分析,发现男老师没有女老师愿意加入平台的热情高。说明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目前的协同教育障碍都是希望能有一个平台来解决的。

从协同教育平台的功能来看,教师选择“相关通知、作业”是最多的,说明教师最需要的是体现方便性。而家长最需要的是“建立教师、家长、社区论坛”希望能更进一步探讨,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教师其次选择“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表现、论坛”也非常多。而家长更关注的是“校务公开、相关通知、家庭作业、留言评论”。

从三方协同教育平台功能的呈现来看,教师最需要的是与实际最相关的“相关通知、作业”,因为这个功能很大方便了教师。而家长最希望可以互相交流与学习,最希望的是“建立教师、家长、社区论坛”,与之前家长选择“缺少家庭教育案例”也可以对应起来。另外,选择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表现、论坛、校务公开的也非常多。

总之,目前协同教育的现状还是不错的,但仍需改善,并且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与传统的协同教育相结合应该是未来协同教育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162-163.

协同通信论文例8

2.CSCW协作理论模型

CSCW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协同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和协同工作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内成员间的协作模式,用以指导协同工作技术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的协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协作成员间的关系,可分成集中控制下的协作和平等协作。集中控制下的协作是通过一个集中控制方来协调其它各成员间的工作;平等协作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既有协作关系,又存在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当前,CSCW领域中常见的协作模型有:协调理论(Coordination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和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

协调理论是MIT协调科学中心的Malone[4]提出的一种管理一组协同工作的活动及其相关性的科学。协同过程的组成元素包括共同的目标(goal)、完成目标需要执行的活动(Activity)、活动的执行者(Actor)以及活动之间的相关性(Interdependence)。协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管理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5]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被应用到人机交互设计领域,并引入到过程建模中来。活动的组成分为项目、目标、规则、团体、任务划分、结果和工具。活动可视为人类从事某一事件的过程集合,即利用工具从某一项目出发,在目标的指引下,在相关规则的约束下通过团体,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果。一个活动可以包含几个项目,每一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就其实际应用而言,“团体”相当于一个开发小组;而规则是表明小组成员如何与全局工作相联系,并限制其内部关系;任务划分则是如何将各种活动通过开发小组划分出去。

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6]是针对协同工作的规范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工具。任务管理器的核心概念是任务。其基本思想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人们利用共享的文档或服务,并且通过交换信息来进行通信。一个任务(Task),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含义:可以是一个项目;可以是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子任务集;可以是文件夹,作为类似于子任务、文档和消息等共享目标的容器。资源(Resource)包括计算机化(Computerized)的资源和非计算机化(Non-computerized)的资源。前者是指参与同一任务的协同人员所共享的计算机化文档;后者是指类似于车间、机器等非计算机化的广泛对象。根据不同人员(Person)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任务管理器的人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和观察者(Observer)两类。参与者对任务的属性、文档、服务和消息拥有访问权限;观察者只能浏览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参与者还可根据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不同,分为责任人(Responsible)和不同的协同工作者(Collaborator)。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交换电子邮件。

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7]的目标是为CSCW系统提供集成框架。OOActSM的核心概念是活动(Activity)。一个活动就是一个结构化对象,它可能包含任意个子活动。活动由执行者(Actor)来执行,执行者可能是一个人或一组人或自治Agent。活动有上下文(Context),它表示多种元素(Element):一种是由活动创建或操纵的元素,比如文档(Document);一种是用来完成活动的元素,比如工具(Tool)或文档;一种活动所牵涉其它的人员(OtherParticipant);一种是活动所需求的信息(Information)。

3.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通过对上述四种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包含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资源(Resource)和工具(Tool)。同时,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8]。为此,本文对一种综合这四种模型的通用CSCW模型进行论述,称这种CSCW模型为扩展活动理论模型(ExtendedActivityTheoryModel,EATM),其UML模型如图1所示。

EATM框架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信息(Information)和服务(Service)。另外,该模型通过指定的关系对这些概念进行连接,其中主要的连接关系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关系。

活动是ETAM的基本单元,它表示协作进程。其基本属性有目标(goal)和状态(state)。一个活动可分解为多个子活动(Sub-activity)和行为(Action)。子活动能进一步分解,而行为是不能分解的基本单元。活动之间通过关联关系予以连接,这些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包含关系)、顺序关系、同步关系等。

执行者是负责完成活动的实体。执行者在协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通信通道(Communicationchannel)交换各自的意见,这些通信通道包括:Email、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或者面对面交流。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执行者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发送意见的称为发送者(sender),接收意见的称为接收者(receiver)。另外,在活动和执行者间建立一种称为协调关联(Coordination)类,该类的属性主要包括角色(role)和一系列的协调规则(rules)。

信息(Information)表示活动所涉及的任何一种电子数据,比如消息、文档或数据库记录等。通过并发(Concurrency)控制机制来处理多个活动同时访问同一信息的情况。

服务(Service)表示任何一种支持活动执行的计算机化或非计算机化的服务。

图1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4.产品浏览与批注模型

产品模型的浏览与批注是指在网络的支持下,协同设计人员就设计的产品数字模型进行实时地交流,参与各方可以实时地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批注在模型上,相互交换意见。这种实时交流方式可极大地提高交流效率,减少参与交流人员之间的误解。

根据扩展活动理论模型,按照一般产品模型浏览与批注的工作过程将其分为三个总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浏览产品数据模型和发送批注意见。如图2所示。

图2基于EATM的产品数字模型浏览与批注模型

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是在PDM系统(比如SmarTeam系统)的支持下,由浏览批注者完成。该活动又可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活动:存储产品数据模型和拒绝新的数据模型。当执行者同意批注后,获取产品数据的元信息和几何信息。该活动模型如图3所示。

图3“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模型

“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如图4所示。在活动中,批注者运用对产品模型的圈红批注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其它的含义与“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类似。

产品浏览与批注和PDM系统集成后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如图5所示。通过网络将客户端和PDM服务端连接起来,安装在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可以发出对某个产品的浏览请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浏览与产品相关的批注信息或添加批注;在PDM服务器端主要有产品浏览服务和产品批注服务,以及存储产品元信息的数据库和产品模型信息的电子仓库。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有大量的嵌入式的浏览和圈阅工具允许被授权的使用者在图纸上添加线段、箭头、文字和对象,但仅用于浏览,而实际的图纸文件不会改动;使用者也能用平移、缩放等观察工具更好地理解文件。

图4“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

图5产品数据浏览与批注工作流程

协同通信论文例9

一、介绍

个人信息管理、文献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员的角色功能,在预警和思维层面上的协同工作,在实践中很重要,但这一实践行为,涉及到合作的必要性,但在三者的合作上,目前还有很多漏洞没有解决,所以仍然要在探索协作以及关于协作复杂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关注于个人信息管理和文献资料管理,本文的特征及支撑观点是由一个软件所提供,该软件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在信息合作检索、趋利避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以包括文献资料管理软件、尾注、图书馆工具、文献参考管理器、包含多个数据库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展示。关于个人信息管理,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总是在正确的地方,以正确的方式,获取正确的信息,并且同时保有足够的完整性和所期望的质量来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1]。与此同时,科学合作的重要性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因为它能以独特的方式处理一些关键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处理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科研等方面的发展。个人信息管理与合作,都包括了信息合作检索,却同时都面临着自己独有、复杂及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许多学术研讨中被充分讨论,许多科学家正在寻找答案,并尝试获得解决方案。还有更多的文献[2],在关于图书馆员的角色、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协同信息搜索三者关系的问题中,可以被参考和引用。技术的改进可以使人们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设备的即时访问变得更加便捷,协同作业系统能使不同的人保持互通,但人们的生产力、创造力、信息实践和信息行为的能力,却很可能保持不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会真正受益于所谓的“群体智慧”[3],但有研究表明,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在科研方面,如:信息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中大有用处。概念及环境介绍:目前学术界关于“个人信息管理”的权威定义为[4]:人们获取、组织、维护、检索、使用各类信息或电子邮件,以完成生活和工作中,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如家长、老师、员工)的职能要求。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还增加了创作和存储的活动。合作是积极和互动的,通常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在合作上,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协同学习、协同工作和协同信息搜索。“合作”与其他概念一样,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没有一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本文将着重探讨协同信息搜索。协同信息搜索属于研究领域,也是一个过程,它以专业为基础,强调信息处理、搜索、检索和交互的能力,以支持协同工作。通过研究系统的运作和实践活动,能理解单个人在协同信息搜索的具体作用,发现规律,得出改进方法。作为一个过程,协同信息搜索包括:选择信息源、确定搜索词、制定搜索策略、评估实体的相关性、实体的选择和查找、二次搜索、信息监视和订阅警报服务。科技的进步,促使在信息管理、信息应用和信息创造方面的合作变得更加便利,凭借新的协作技术,人们可以更好的观察数据,进行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创造,让团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为了研究新的协作技术,需要对每个参与者做出的贡献进行深入和准确的评判,以达到改进的目的。协同信息搜索和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可以是暂时性的,不需要有严密组织形式;也可以是有完整计划,且组织结构明确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对其研发部门、学者、设计和管理的人员来说,应当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考虑具体事件,得出完整的处理结果,并与他人分享,以此帮助研究者合作撰写文章或共同制定计划,使研究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二、相关文献的检索

通过知网、维普、EI、SCI、ACM、谷歌学术的检索,结合目前主流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献管理系统,我们发现,这些系统也适用于组织信息管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人员的实践,也能论证那些本文涉及的观点。

三、协同信息搜索和个人信息管理活动中要考虑的问题

人类之间的合作,不受环境和项目的约束,有的人还可以与不同学科的不同团体进行合作。但存在一个问题:但多个人进行合作时,是否需要多个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如果每个人只使用自己的系统,并与他人进行信息的共享,是否需要一个包含多种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不同的人因为工作不同,使用同一个系统的不同模块。如何解决人类合作的隔阂,对个人信息管理的规划和协同信息搜索而言很重要,本文只能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叙述。

四、规划、维护和使用

1.个人信息管理与协同工作的目的个人信息管理可以使临时项目中的文件创建和共享变得方便快捷,对长期项目中对参考文献频繁需求和其他目的也有促进作用,如:对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寻求实际解决方案、激励创新、增加培训效率、理论实例化和市场调研。为研究所准备的参考文献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为了研究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包括重点关注、大数据收集、人群抽样和数据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像上文说的一样,研究会有众多的合作伙伴,每个合作伙伴都有不同的目的。此外,该研究还存在一些相关问题:这项研究只是在获取文献的时进行共享?还是在获取文献的的同时,对注释进行信息捕获?有研究者曾经提到过注释的价值:注释可以提供辅助记忆标记,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记录作者创造出的抽象概念,也能追踪读者的关注点。2.使用频率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频率如何?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还是在撰写文章时才使用?3.信息搜索资源和使用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搜索习惯,搜索工具应当针对相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在在参考文献的相关性表现出来。因为搜索工具给出的结果往往会受用户当前任务的影响,而不同用户的不同搜索技能和策略理应获得最佳效果,所以,当多个用户在搜索相同的问题时,要给出相同的答案,使结果不受用户当前任务的影响。多名研究者在研究与参考文献和内容相关的领域时发现,即使是注释、关键字这样,相关度不太高的内容,也对研究大有帮助。4.涵盖的实体类型文章、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网站。5.兼容性如果信息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共享,应当提供易于共享的信息目录或信息组,同时,对特定人群和特殊需求来说,简便性尤为重要。6.重点问题是在将精力重点放在合作初始阶段?还是把精力用在合作的改进和监督上?或者说,为了培养合作的默契度,是否需要与用户协同进行信息管理的活动?为了持续合作,从而达到相同的目标,就要确保在架构开发、标准化制定以及后期维护方面有高效的协同工作效率。另外,在特殊的数据库上,如何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

五、人员的组成及相关问题

人类的许多特性,例如,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分享信息的意愿、不同人的可靠度、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工作经验,可能对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产生影响。同时,信息理论的研究人员和信息操作人员,在对信息的看法、风格和习惯上固然存在差异,要予以理解。正如研究者所说[5]:“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通过信息研究者来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我们处理过许多实体和电子化的的文本,它们的诞生基于不同的文化和认识论,反应了其文化的精华和价值观,共同塑造了被相同文化圈所认可的一些规范和共识。因此,要进行学术创作,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并非没有关联。”通常,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的信息,是关于信息的再利用,如果不能成功利用所保存的信息,那么决策和管理活动只能是徒劳。

六、深入研究的建议

如前文所述,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对“协同信息搜索”进行研究,引申到对信息科学、信息检索、人机交互、计算机的合作支持以及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研究会受到学科本质、学科探索状态和现有理论的影响,有研究者在研究了学术界和其他行业的相关合作情况后,在报告中指出[6]: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没有以专业人士的角度,向研究对象提出能增强其服务水平的建议。因为除参考文献外,研究者更希望能从实际角度出发,向研究对象提出建议。调研内容:--有哪些的机构和部门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的活动,使用哪种软件--如果企业有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合作,了解合作对象、合作目的与合作基础--了解企业在实践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企业如何从个人信息管理中获益明确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的性质和范围后,就可以为了后续的研究,进行干预,如对研究对象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的概念模型库的培训。

协同通信论文例10

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概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al/intemal protocal)译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族,也称为因特网协议集。被用于因特网并广泛用于不同网络的互联。TCP作为IP的上层协议是支持端节点之间通信的传输层协议,可提供面向连接的流式通信形态的应用程序。TCP相当于OSI第四层(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修正错误、顺序控制、流控制阻塞控制等功能,为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可靠的通信。因此通信程序对通信时的错误或阻塞等低层的通信情况勿需考虑即可进行通信。IP是网络的基础性协议。处于OSI七层曼协议中的第三层(网络层),它规定了INTERNET的网关之间、网关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IP的功能如下:决定下面应该传送的网关的路由控制功能、根据实际要通信的各个网络以及通信媒体的最大传送单位,把IP的数据报进行分割及重组处理等。

TCP/IP目的是相互合作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共享彼此资源。所谓协议是用来协调不同的网络设备间信息交换的规则集合。一个协议规定了交换信息的格式,信息的正确顺序以及可能需要采取的附加措施。TCP/IP协议也称为网际协议族,TCP/IP只是这个协议族中最著名的两个。由于人们最熟知它们,通常用TCP/IP称呼这个协议族。早期的TCP/IP协议目的是支持ARPANET、PRNET(无限分组网)、SATNET(卫星网络)的互联。虽然这三种网络已被别的网络取代,但TCP/IP协议被证明是成功的网络互联技术,并蓬勃发展。

2 TCP/IP中的协议

2.1 IP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的英文名直译就是:因特网协议。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IP协议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进行货物运输时都是把货物包装成一个个的纸箱或者是集装箱之后才进行运输,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传输的。IP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时的基本单元和格式。如果比作货物运输,IP协议规定了货物打包时的包装箱尺寸和包装的程序。除了这些以外,IP协议还定义了数据包的递交办法和路由选择。同样用货物运输作比喻,IP协议规定了货物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路线。

2.2 TCP协议

我们已经知道了IP协议很重要,IP协议已经规定了数据传输的主要内容,那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是做什么的呢?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IP协议中定义的传输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发出去的货物对方有没有收到我们是不知道的。就好像8毛钱一份的平信一样。那对于重要的信件我们要寄挂号信怎么办呢?TCP协议就是帮我们寄“挂号信”的。TC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的规则和约定。简单地说在TCP模式中,对方发一个数据包给你,你要发一个确认数据包给对方。通过这种确认来提供可靠性。

2.3 TCP/IP协议特点

①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

②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

③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

④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龙剑,李凤保.工业以太网与OPC[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李金贵.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雷鸣.基于TCP协议的工业PC与PLC以太网通信[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张亚魁,魏臻,刘征宇.轻量级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汪成林,黄艺海.一种改进的SSL加密隧道的FTP系统[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6]孙秋实.基于TCP/IP的分布嵌入式检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