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2 09:19:15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1

恩斯特・布洛赫(1885年~1977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布洛赫在其代表作《希望原理》中明确提出了希望哲学命题。本文无意深入探讨希望哲学问题,只欲以希望哲学为分析工具,从哲学理念的高度解读时下中国学术界流行的和谐社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同仁从不同角度、层面立论,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应该说这些分析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从希望哲学的角度诠释和谐社会理念,这方面的讨论目前还很少。本文力图以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为依据,去解读和谐社会问题,以求从形而上的角度把握和谐社会概念,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贡献绵薄之功。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一门新的形而上学学说,其立论基础是“尚未存在的存在论”。“尚未”的英文表达形式为“not yet”,意思应为“尚不是”、“还没有”、“还不是”等等。从布洛赫的思想来看,“尚未”并不表示绝对的“无”或简单的“没有”,而是指目前尚未存在或尚未生成,但面向未来正在生成、可能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东西。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不同,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不是追问世界的本原存在是于什么,而是探究尚未的、未来的存在是什么,即追问世界过程、物质运动、社会变革之中的趋势――潜能。布洛赫在《希望原理》中使用内在倾向性和需要、期待与可能性、希望与新奇性等范畴对其希望哲学进行逐层深入地揭示,本文将采用这些范畴为分析工具来诠释和谐社会理念。

一、内在倾向性和需求

“内在倾向性是指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一种潜在的目的和能量不断向外扩张,从而使事物处于由于内驱力而不断生成的状态,使世界充满了作为内在的倾向、目的和能量而向外扩张的尚未完成的东西”。布洛赫认为人存在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人的需求,人的生存总是受各种各样的需要所驱动和影响。人的需要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呈现出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搭建的梯级架构。事物的内在倾向性及人的需要不断驱动人超越现存,向着未来的理想目的地迈进。

和谐社会,从涵义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狭义的仅指人与人及其社会诸系统的和谐。“理念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观念和思想,而是高度抽象、处于最高层次的观念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理念作为一种概念或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对客观世界的根本性认识,是指导某一领域实践活动的最高价值尺度,是该领域实践活动的逻辑起点”。和谐社会理念是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进路、价值定向和行为常式,左右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进程。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形态,产生于社会状态的流变过程之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理性思维所达到的水平。人作为万物之灵,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人造的,和谐社会作为高度抽象的理念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也是人所赋予其上的内在规定性。换句话说,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概念还是和谐社会的理念均不是先在的,皆因人的需要而构造出的。客观地说,以人的需要来说明人的存在和价值的生成是很多学者的共识,如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从人的需要出发说明人的历史运动的。和谐社会理念作为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它是一种“尚未存在”的事物,尽管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还有遥远之途要跋涉,但它毕竟像指引航船的灯塔一样,照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期待和可能性

从内在的倾向性和人的需要的分析中,布洛赫又引出期待和可能性范畴,他把人受各种需要驱动的状态界定为“期待”。期待和可能性是布洛赫希望哲学的一对核心范畴,这对范畴比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的内在结构,具体地展示出希望的基本内涵,换个意思表示,期待在某种意义上即为希望的同义语。布洛赫认为,由于各种需要的驱动,指向未来的期待总是人存在或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纬度,即是说,人是期待的主体,不会永远满足或停留于现存,而是会不断产生超越现存的期待意识。和谐社会理念作为对以往社会发展理念的扬弃,来源于人作为会希望的灵智动物不满于过去和现在的存在而产生的对未来优良社会生活的期待意识。和谐社会虽是尚未形成的东西,缘于人的期待总是指向某种“尚未生成”的东西之故,它现在不存在,但不排除将来不存在,很可能是未来社会演进的目标。和谐社会理念作为一种期待意识,不会指向既有之物,而是聚焦于未来可能会存在的东西。因此,希望既是已知可预见的期待,也是对既成现实的预先超越。

前已论及,构成人存在的本质纬度的期待不是指向某种现成给定的东西,而是指向某种“尚未生成”的东西。这种“尚未生成”的东西并不呈现为纯粹的无,而是表现为可能性。基于此,可能性范畴同期待范畴一同构建起人的基本生存模式。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已完成的与给定的,而是在同人的活动关联之中作为一种潜在性而生成。人的期待意识应当指出这种可能性,只有朝着这种可能性领域扩张与推进,人的真实存在及人的历史才能得以展布。和谐社会理念作为一种潜在性期待意识,不是立足于实然之物,而是指向目前还未生成的社会状态。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唯有向着这种可能性领域积极施予能动的创造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的本真状态将得到完全展现,人类的历史亦将得以铺开。由于和谐社会理念天然地具备超越意识,本性具有对未来可能存在的社会形态的期待意识,人在期待意识的驱动之下,将会以积极的姿态超越既有,把世界创建成人类的家园,也就是布洛赫所谓的“世界的人道化”。

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基点在于人本身,它不仅要把人当作乎段,更将人视为目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是为人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同于生物界的丛林竞争法则,和谐社会理论透射出一种人文关怀,和谐就是一种终极价值关怀,可以作为衡量社会改革与进步的一个准则。这既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体现,也是人类文化追求的一个普遍道德价值理想。

三、希望与新奇性

由期待和可能性所构成的这一生存结构,进一步抽象就逻辑地推导出布洛赫的希望范畴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新奇性范畴。布洛赫认为,希望无所不在,它同人的存在息息相关。因为人的期待意识指向客观真实的可能性,牵引着人的希望的正是这种可能性。这种真实的可能性指向尚未生成的东西,即是说,它是作为某种“新奇性”而存在的。人受到此新奇性的驱使,激发起人超越旧事物,创造新事实,实现自己价值的激情。在此意义上,人方才成为希望和创造的主体,这个主体面向未来,面向新奇的开放的可能性领地推进。这是人最本真的存在状态。因为心中存有希望,并深深地认定希望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尚未存在的和谐社会,对现有的人充满了新奇性。为了破解好奇心理以及实现自己的美好夙愿,实践着的人必将迸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跨越现有,开拓未来的理想王国。

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是希望的重要特征,那么,“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布洛赫的回答是:“当然会!而且会变成极其深痛的失望!”因为希望指向未来的可能之域,它不存在于现存事物之中,而存在于未来事物之中。和谐社会是人们所希望的东西,在其没有实现之前,只能是虚拟的而不是现实的,它可能在现实中出场(实现),也可以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场的东西(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作为人的希望不会自动实现,在实现这个希望的过程中可能还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失望,但不能因为挫折和失望,就丧失对和谐社会的期待,更不能消极地通过放弃希望去摆脱失望。希望总是革命的。希望使人不满足于和不屈从于当前在场的现实,人只要活着,就应希望着。“希望不是空想,希望总是希望把尚未现实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把尚未在场的东西转化为在场的东西,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劳作”。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超越现实,挑战自我,不断创新。正因为人的超越、挑战和创新的实践活动,和谐社会才能从有希望的希望化为客观真实。

四、具体的希望:和谐社会的实现

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被各种各样的激情与渴望驱使的,而希望是人的各种激情与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它使人的生存直接指向未来,指向丰富的可能性,即“尚未存在”的东西,它促推着人展开自己的生存和历史。希望使未来向我们开放,因而人是希望的主体,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是尚未生成的实在进程的核心。建构和谐社会需要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参与,和谐社会能否由可能性化为现实,人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和谐社会理念坚持的价值基点是人本身,人既是乎段,更是目的。作为社会进步的理论指南,和谐理念是一个社会理想国的探索之路,它表现出了一种更高的道德和理想境界。

希望哲学的作用是每一个当下社会憧憬未来的依据。人类是由希望支撑着的,对未来的希望意识决定人类今后的发展方向。人类应当对未来抱有希望,没有希望人类就归于灭亡。正是在此意义上,布洛赫强调:“对于救世主弥赛亚必将降临的信念是关乎人间和天堂的思想精华:借助于它,不仅人间,而且天堂也就不会糟了”。为此,布洛赫勾画了若干种乌托邦,在这些乌托邦中,他更重视政治乌托邦和社会乌托邦,因为它们指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按照他的希望哲学的观点,对更美好生活的梦代表着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向,乌托邦是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变本质。“真正的人类精神的建立最终是以人类希望的极大的满足为前提的,而希望的满足又与物质利益的满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人类最根本的希望是与物质欲望密切相关的”。据此可知,布洛赫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间不乏思想上的相通和理论上的对接之处。

社会的进步也必须依靠希望的动力与乌托邦精神。人们对社会进步的希望,必然伴随着对新的社会前景的理论假设。没有理论假设,就没有希望,社会也不可能进步。当前我们社会发展的机遇可谓千载难连,只是人们的思想亟需多一些超前想象。假若一味强调现实主义,死死地把当前在场的东西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下,我们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人生的希望有大小高低之别,人生最大最高的希望应是希望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与万物为一,这种希望乃是一种崇高的向往,它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灵魂支撑。

还应必须指出的是,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亦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功能。一方面,希望哲学精神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批判渴望新生活,敢于向旧的价值秩序和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希望哲学体现了对一种尚未实现、尚未成为现实的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它是我们永恒的目标,是我们存在的超越性维度,是我们的良知与救赎。“现实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世界,种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把我们下降成为动物,使其丧失了对未来的渴望,而希望哲学精神的复活将导致一场彻底摧毁虚假世界的战争,这一精神的复活就是对于现实的虚假和罪恶的宣战”。就此意义而言,希望哲学的功能是探索可能的东西,批判现存的东西,提供每个社会憧憬未来的依据,促进人类自我更新和改善。因此,希望哲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完美的形式,也在于其批判的功能。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所以成为现实中国社会的共同话题,其原因在于现实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很和谐的社会,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集中表现之一的就是生命存在的不和谐,表现为精神的焦虑、信仰的迷失、价值的失范、人格的分裂、希望的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代价。作为对这种代价的反思和超越,和谐社会理论主张克服这种现代性追逐过程中的弊病和矛盾,最终塑造现代社会中的和谐之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换句话说,和谐理论最终落脚点就是更好地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中实现人的和谐、自由与全面发展。那时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人自身从异化中摆脱出来实现自由的理想,在人达成与社会、自然、他人矛盾的和解中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自由。从这种意义上说,和谐社会理念就是一种希望哲学。

参考文献: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3

[2]沈根华:和谐理念与和谐社会[J].实事求是,2009年第2期

[3]Ernst Bloch,Literarische Aufsatze,Frankurt a M.,1985

[4]张世英:希望哲学[J].学海,2001年第3期第6页

[5]Ermst Bloch,Das Prinzip Hoffnung,3Bde,Frankurt a M.,1973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3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90-02

语言学家威尼兹赫里兹认为,“大量的事实表明,儿童学习说话的过程是先听懂,然后再说话”。让我们回想一下婴儿是如何牙牙学语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0―2岁之间什么也不会说,但是他们的耳朵在无意识地接受着外界的语言输入,这些听到的语言信息可以帮助孩子模仿和学习说话。民间有“十聋九哑”的说法,事实上哑巴不能说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听到正确的语音语调。听不到正确语音语调,就无法理解,更无法模仿其音调而表达他们的意愿。英语学习者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话语,就无法与对方进行交谈。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说”是“听”的能力的一面镜子,听懂、理解得越多,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就越多,口语就越强。这一原理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听力训练是语言教学任务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每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语习得的过程在听觉上的语言输入无法与儿童习得母语时的听力输入同日而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听力材料的选择。目前的听力材料多集中以选择题为主,题型比较单一。听力材料都是专门为语言学习者编写的材料,包括课本听力,教学光盘,听力录音带等,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些材料都是非真实的材料。虽然这些听力材料发音准确,语速适中,但是这样的语言材料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因为这些听力材料的朗读者都使用标准的书面用语,和标准的英音进行朗读。学生对真实语境中单词的读音、语调、重音、爆破音、略读、连读、口音等比较陌生。《展望未来》教材弥补了传统听力材料的不足,它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展望未来》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听力材料的真实性。真实的材料一般指那些使用本族语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语言材料,它不是专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的。这样的材料大多是未曾“剪辑”或“编辑”的,因而是“原汁原味”的。这与传统的教材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首先考虑到语言的规范性,教学目标中的词汇和语法任务等有所不同。展望未来教材配套音带多是生活真实情景的再现。听力材料能充分反映人物因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不同而具有的说话特点。其中汇集了许多外国人的语音,有些人还带有地方口音,学习者可以接触到地道的生活英语。另外磁带中保留了真实场景中的背景音,以锻炼学习者在其他声音的影响下辨别所听内容的能力。

其次,《展望未来》教材遵循了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i+1”原则。克拉申认为如果语言输入材料过于简单,全部都能理解对于学习者来说非常不好。这样的材料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了学习者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必须输入新的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高中英语课本要求掌握的词汇量是3500词语,《展望未来》教材全套书达到4000多词语,涵盖了高中英语词汇和部分大学英语低年级词汇。由此可见《展望未来》教材符合克拉申提出的“i+1”原则,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提高听力水平。笔者以《展望未来》教材为蓝本,在教学中做了为期两年的教学实验,对如何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以及使用教材前后的测试比较加以论述。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对象(受试):

选择2011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普通高中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年龄从16―17岁;实验进行时间为二年半(5个学期);讲授展望未来第三册书。

2.实验设计:

受试对象是四个班级的学生,共计207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听力材料;实验的因变量为听力测试成绩。

3.实验过程

每天早上7:15-7:35利用二十分钟听《展望未来》听力材料,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对受试对象进行测试。

4.测试材料:

高考英语听力材料。

5.实验结果:

(1)受试对象2011年9月进入高中学习,使用《展望未来》听力材料一学期后,于2011年12月底进行前测。测试试题共30题,每小题1分,18分及格,27分优秀,高考听力水平。

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考听力材料远远高于他们的能力水平,一班51个同学只有19个同学及格,平均分13.2分,最高分25分,优秀率为0%;五班15人及格,平均分9.8分,最高分20分,优秀率为0%;八班16人及格,平均分10.4分,最高分23分,优秀率0%;十六班18人及格,平均分11.2分,最高分23分,优秀率0%。

前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班 51 13.2 37% 0%

五班 52 9.8 29% 0%

八班 51 10.4 31% 0%

十六班 53 11.2 34% 0%

(2)受试对象使用《展望未来》听力材料,累计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于2012年12月底进行中测。测试试题共30题,每小题1分,18分及格,27分优秀,高考听力水平。

一班51个同学有32个同学及格,平均分19.7分,最高分28分,优秀率为4%;五班30人及格,平均分18.6分,最高分27分,优秀率为2%;八班31人及格,平均分18.9分,最高分28分,优秀率2%;十六班32人及格,平均分19.3分,最高分29分,优秀率2%。

中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班 51 19.7 63% 4%

五班 52 18.6 58% 2%

八班 51 18.9 61% 2%

十六班 53 19.3 60% 2%

(3)受试对象使用《展望未来》听力材料,累计经过五个学期的学习,于2013年12月底进行后测。测试试题共30题,每小题1分,18分及格,27分优秀,高考听力水平。

一班51个同学全部及格,平均分25.6分,最高分30分,优秀率为26%;五班48人及格,平均分23.9分,最高分29分,优秀率为20%;八班49人及格,平均分24.7分,最高分29分,优秀率24%;十六班52人及格,平均分25.2分,最高分29分,优秀率25%。

后侧数据如下表所示: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班 51 25.6 100% 26%

五班 52 23.9 92% 20%

八班 51 24.7 96% 24%

十六班 53 25.2 98% 25%

基于《展望未来》教材的诸多优点,很多国内的外国语学校都把这套教材定为专业学习教材,长春外国语学校自从1996年起一直在使用这套教材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听力能力上,笔者选取了高中英语的两个班级做了为期两年的实验,实验证明《展望未来》教材的听力材料真实有效,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很大帮助,是一本优秀的外语教材。

【参考文献】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986年Markus.H和Paula S.Nurius提出可能自我理论,最早用于学业领域,经过发展和成熟后被Linda.M和P isarik.C.T.应用于职业领域,即职业可能自我。Pisarik.C.T.,认为职业可能自我是以未来为基础,个体根据所掌握的工作价值进行描述,在工作中表达和实现的自我表象。①同时Pisarik也提出了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假设。我国对职业可能自我的关注始于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牛媛媛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和特点的研究。随后有少数学者关注到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问卷编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和藏、汉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分类及重要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对解决大学生的职业困惑和职业发展问题都有积极意义。

1 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

Pisarik.C.T.基于对以往可能自我的结构,工作价值的评估,以及对职业渴望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假设:职业可能自我用来评估个体在工作中表达和实现自我的希望和预期。这些希望和预期均由5个因子构成:能力、成就、自主、发展以及创新。②5个因子对应着个体的职业发展趋势,自身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职场中表现能力,从而获得成就;对职责熟悉之后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获得职业发展;创新为职业可能自我的最高层次,通过创新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自我实现。

牛媛媛③在我国第一次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职业可能自我。大学生具有群体集中性,相对职业领域比较容易进行大容量的调查;同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系统的接受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和工作领域。牛媛媛借鉴可能自我理论以及以往学者对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职业可能自我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大学生对自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存在相对较多的恐惧成分,主要来自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舆论压力、未入职场前的普遍焦虑、对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大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潜在能力,能力如何运用成了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第一个因子。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出来为创造力(区别于Pisarik的创新性)。牛媛媛在自主性和个人发展这两个因子上与Pisarik观点一致。

2 职业可能自我的特点

由于个体以及群体的差异性,可能自我因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职业可能自我与年龄

职业可能自我是随着年龄动态变化的,或者是随着人的成长过程、经历多少而变化的。人的身心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身体的变化,思想、行为、观念、态度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阅历的丰富,对职业领域认识的深入,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职业预期以及在对职业领域的担忧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职业可能自我,即自我对未来职业的职业前景、工作自主性、工作强度、薪水福利待遇、同事之间关系等的预期。牛媛媛发现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大二和大三是职业可能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孔存慧④对高职生的调查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即高职生职业可能自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最高,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职业可能自我下降。但是在三年级的职业可能自我高于二年级,可能是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课程回归到专业课的学习(一年级二年级通常以通识课程为主),学生们对专业前景的认可增加了对自我未来职业的认识。

可见不同群体,职业可能自我随年龄的发展趋势可能不同,这促使研究不同大学生群体职业可能自我与年龄的关系,进而探求他们职业可能自我的特点变得有意义。

2.2 职业可能自我与性别

Segal,H.G.等几位学者以“预期生活史”为研究工具,对18到19岁间的223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对未来生活事件的预期,在取得大学学位、发生意外事故、疾病、物质滥用、退休这几个方面没有显着的差异,但在未来有一个职业、婚姻、有孩子、离婚或处于独居的生活事件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更多可能性的预期。⑤女性在职业方面处于弱势一直属于社会常态,女性自身对职业认识也没有男性强烈,因此在职业可能自我方面,女性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一面。我们通常主观的认为女生在学业上是比不上男生的,女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空间思维力都逊于男生,加上女生的生物弱势,使得在许多用人单位只招男生,即使招收女生也会添加许多附属条件。女大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就是同等条件下女生找工作难于男生,由此会让女性对自我产生怀疑,抑制自我创造力、自主性等的发挥。牛媛媛的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在职业希望和预期自我的创造力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大于女生,而在恐惧自我的自主性上小于女生。孔存慧对高职生的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2.3 职业可能自我与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毛瑞、万明钢⑥通过对藏、汉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预期与恐惧的分类现状进行探讨,发现藏族大学生更加重视能力、压力、创新与个人发展,汉族大学生更重视能力、经济地位、压力与人际关系;两位学者继续对藏、汉大学生在社会比较、时间比较下不同因素对职业可能自我评价的研究也取得明显成果。⑦

牛媛媛和孔存慧的研究均表明职业可能自我在学生中存在院校差异、城乡差异,孔存慧还指出,高职生的职业可能自我与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具有差异性。

3 已有研究的借鉴与启发

已有的对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比如国外学者的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并能发现重点,还原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真实面貌。但由于研究历史的短暂、学者关注的匮乏以及领域的局限,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突破。

3.1 理论的相对匮乏

职业可能自我在我国的研究刚刚起步,学者们关注的不多,理论也相对匮乏,目前职业可能自我的理论支撑仅仅来源于可能自我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观点。但是职业可能自我广泛存在于职业领域、心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社会学领域,我们必须多维度、深层次的从这些领域去探究某些群体的职业可能自我,而不是停留在臆想阶段。因此笔者认为职业可能自我的理论基础不仅仅应该来自于发展暂不成熟的可能自我理论和某些和自我相关的职业指导理论,还应该有其他领域与人的发展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

3.2 结构区分度不强

以往关于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结构的分析,并未解释职业希望自我、职业预期自我、职业恐惧自我的内在区别与联系。而希望自我和预期自我反映个体对未来职业的积极态度,恐惧自我表示个体对未来职业的消极方面,研究对象在区分希望和预期自我时容易混淆,造成调查结果的效度不强。如果按汉语中对希望和预期的相近释义,可将大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分为职业希望自我和职业恐惧自我。这样不仅更加有利于调查数据的分析,同时具有直观的信息传递效果。

3.3 研究深度不够

已有研究没有将职业可能自我的发展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联系起来,尽管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有所划分,但没有对各个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总的来说,既没有解释清楚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也没有关注到个体职业可能自我的历时性发展。后续研究可以重点探索不同群体大学生对于不同时间段的职业可能自我的希望、预期和恐惧,建构理想的职业可能自我模型,分析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群体发展特点。

注释

①②Pisarik,Christopher T. The relationship amongwork possible selves, work role salience,socioeconomic posi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 in early adulthood[D].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2006.

③ 牛媛媛.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初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 孔存慧.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可能自我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6.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4

布洛赫有其自身独特的哲学风格,他以公式“S还不是P”(主词还不是宾词)来表达希望哲学的讨论模式,揭示出“尚未”(还不是)这个范畴的中介性质。他首先在方法论上将主词与宾词分离开来,然后又在逻辑—价值层面通过“尚未”将二者关联起来,不得不说实现了一种高超的总体性。“在此,这一是的全部序列一下子浓缩为存在论的统一:否=零点,尚未=乌托邦,无或者全有=实质。”他指出,“尚未”不是绝对的无,它是一种目前没有生成而未来正在生成的状态。也正是源于这种对物质运动过程的追问,他得以构建起其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尚未存在的存在论”。“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不是追问现实存在着什么,而是追问未来的存在,并将这种存在定格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让“趋势—潜势”的自为发展去检验这种存在论的实际意义,从而让这种存在论赋予世界以永恒的“实验室”之美誉,大大跳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论的机械研究范式。“饥饿”。这是人的希望的根本冲动力,推定“饥饿”为希望的终极来源的过程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首先,布洛赫认为事实(Dass)的形成源于一种模糊的、无法确认的内驱力(Drag),这种内驱力起先表现为模糊的努力(Streben),而这种努力又是由特定的渴望(Sehnen)发展而来;这种渴望本源于感觉印象的感知,源于一种冲动力(Trieb)催促下的有计划的参与寻求。而饥饿(Hun-ger)这种冲动力是比任何冲动力都强烈而可靠的自我冲动,从而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刺激希望产生的冲动,它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根本冲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存,是一种生命的需要。

“具体的乌托邦”。布洛赫所描摹的未来社会的蓝图基于他的“具体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在希望哲学的语境中很大程度上和“希望”是同义词。他的“具体的乌托邦”意在指向一种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乌托邦形式。按照他的看法:“乌托邦是破坏和打碎现有社会或准备打碎它的那些集团的想法,并梦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具体的乌托邦”绝不是妖魔化,“一个表面上的自相矛盾(这种矛盾很容易为人占为己有)乃是某种乌托邦事物的稳固基础,而这种稳固基础在于历史物质,甚至在于自然物质本身的具体的开放性之中……具体的乌托邦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从而辩证唯物主义按照约定锁住自身的目标视点:辩证的和乌托邦的唯物主义的新事物”。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并非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目前,世界上的国家都“尚未”具备把乌托邦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因此,唯有传播乌托邦理念,导向乌托邦实践,才能真正开创人类所希望的未来。

二、现实价值的反思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迎接我们?这是《希望的原理》开篇提出的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布洛赫希望哲学的主题。布洛赫始终秉持恩格斯“用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论基本原则,并试图构建这样一种理论体系:以人类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饥饿冲动为推动力,将饥饿后的满足归为希望,又将希望上升为个人、社会的发展原则。如此一来,希望就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历史与社会也相应地成了永续发展的过程。哲学在传统哲学家眼里是一种静观与反思,黑格尔将之称为“密纳发的猫头鹰”,认为哲学总是出现于现实之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这种后知后觉,认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圈子,而应该是开放包容的体系。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也顺势完成了这样一种跨越,它并不等待“黄昏的起飞”,而是超越了现实的界限,开拓了未来的领域。他在《乌托邦的精神》中指出“哲学的任务不是描述现状,而是唤醒生活,是促成一个还处在潜在状态的、要是没有人的首创精神就不可能诞生的世界的出现”。他向世人宣告希望的意义,也隆重地将“首创精神”推到世人的面前。面对理论界的陈词滥调,希望哲学中蕴含的创新意识大大拓展了哲学的言说界限,为当代哲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思维就意味着超越”。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完成了对当代精神世界四重对立的超越,即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基督教、无产阶级社会的社会乌托邦与世界公民共同体的天赋人权以及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对立。对于当今世界而言,希望哲学的这种超越不容小觑,它就像马良的神笔,勾划掉了人们固守的思维观念中不可逾越的鸿沟。金寿铁认为,希望哲学的这种超越“对当代精神世界而言,意味着克服当今精神世界中各种陌生而敌对的世界观乃至意识形态的对立;对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来说,则意味着对迄今为止的全部哲学传统和政治传统进行新的解释和历史的获取”。由此观之,希望哲学“对于克服今日精神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态对立,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对话和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和进步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世纪中叶的西方世界面临人性扭曲与道德衰退的困境,布洛赫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搭建起了希望哲学的理论架构。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它蕴含着首创的因子,催人创造;它包含着超越的维度,引人深思;它更是一种具体的实在可能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为之拼搏与奋斗。这种现实需求,是学者们热心于布洛赫哲学现实价值研究的根本原因。

三、理论性质的判定

布洛赫哲学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者们研究的又一重点。东西方哲学界在关于布洛赫希望哲学的理论性质判定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夏凡将这一分歧列为“布洛赫之谜”,即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到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笔者发现虽然对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分类大不相同,但是就希望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属性问题而言,中国学界的观点却是出奇的一致。即使是坚持认为布洛赫希望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倒退的徐崇温先生,最后也承认布洛赫“是一个乌托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因而希望哲学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的。而国外学界则不然,他们或如本•阿格尔和佩里•安德森那样对布洛赫缄口不言,或如阿多诺那样将布洛赫的思想归为表现主义文学,或如莫尔特曼那样将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归为希望神学,只有极少数的外国学者坚持认为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那么,究竟如何判定希望哲学的理论性质就成为我们当下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毫无疑问,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至少他自己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自居。而面对学界如此截然二分的对立,要厘清希望哲学的性质,笔者认为首先需辨明学界对布洛赫哲学存在的两种误读。误读一:布洛赫曾用其希望哲学公开反对过马克思主义体系。这种误读源于布洛赫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斯大林主义似乎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人们的思维陷入这样一种僵化:布洛赫对斯大林主义的质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对,布洛赫提出的“热爱自由的或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离经叛道。其实大不然。他在与帕尔米尔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再是统一的体系,同样人们再也无法谈论某种惟一的社会主义体系。”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5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或话题,即使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也都是围绕观点或话题来进行的,很少有举例子来引出话题或者观点的。其实,以具体的事例引出话题,不但自然,而且生动形象。如《远望的智慧》一文中作者就是通过形象的事例来引出话题的。

放归小鱼的丹麦人期待着将来有更大的鱼吃,提倡“数罟不入洿池”的孟子让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他们没有急于一时的捕捞,而是以长远的目光,对眼前所得进行毅然的舍弃,过后得到的也许更多。这是一种远望的智慧。

作者运用“丹麦人放小鱼为了将来有大鱼吃”和孟子放小鱼为了“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两个中外事例,形象地说明了放眼长远的智慧,引出了文题“远望的智慧”,很是生动,让文题直观呈现的同时,也使得文章具有可读性,让读者禁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

二、辩证阐释观点

议论文中引出话题或者论点后,就要对观点、话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对之进行界定或者诠释,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内涵。一般而言,对观点或话题的阐述都是道理论证方式,通过语言来对观点进行申论。但是如果运用举例的方式,特别是运用多个不同维度的事例进行辩证说明,也能起到客观陈述的效果。如文中,作者就例举了关于有无“远望的智慧”的两种现象,辩证说明其观点内涵:

这样的智慧,有的人运用自如。“非典”期间,板蓝根成为抢手药品,供不应求。不少小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虽失去了一时的小利,但赢得了长久的信誉。“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神威药业的经营智慧不就是远望的智慧吗?

这一段是通过石家庄神威药业“非典”期间降价售药,通过让利于民销售,日后获得更好业绩的事例,来说明有“远望的智慧”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也举例说明相反的情况:

可惜也有不少人目光短浅,遇见“小鱼”便吃,失去了更大更多的“美味”。正如登山,在旅途中,有人往往会被道边一时开放的鲜花吸引,停步不前,也就没有了机会观赏顶峰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远望的智慧。放远目光,不被眼前风景迷惑,才能看到最终的绚丽风光。

作者通过登山如果被路边鲜花吸引而止步不前就难以登上顶峰欣赏真正美景的事例,来说明缺乏持久的韧性、长远的计划,就难以达到最终的目的,难以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样作者就是通过举例来辩证阐述了“远望的智慧”有无的意义所在。

三、对比深入论证

议论文论证的主要方式是举例。一般情况下,举例论证仅仅是就例子本身来说明某种情况,证明某种观点,如果将例证设置成对比的两个方面,就能通过对比论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增加论证的力度。如文中就挑选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举例论证: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占尽了天时地利,又有谋士范增相助。相比之下,刘邦不能不称作弱势一方。当他攻入咸阳宫后,他没有进行大肆抢掠来自己享乐。他明白物质上的享受只能是暂时的,而获得百姓的尊重与爱戴才会有更为长久的未来。鸿门一宴,他甘愿赔礼道歉,将胜利成果拱手相让。这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毕竟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倘若刘邦一心与项羽争一时高下,当时必败于项羽铁骑之下,性命难保,更遑论君临天下了。

首先举的是刘邦,主要从正面来突出刘邦的目光长远,再反过来举项羽之例:

反观项羽,灭秦之后,他想到的是车载秦的金银财宝,回彭城老家去。他只想到衣锦还乡,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到头来只能被围垓下,以乌江自刎给自己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

在具体写作中,因为刘邦项羽谋事策略截然相反,所以这种例证对比也更加直接明显,这样也就将“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和“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两个小论点直观鲜明地陈述出来,深入且深刻。

四、巧妙联系现实

对于高中生而言,写作议论文一定不能“空对空”,而要赋予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三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丰富的阅历和经历,与自己的生活现实相联系自然是比较困难。那么如果能以举例的方式来联系当前的客观社会现实,则比较容易,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文中就将“远望的智慧”联系到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发展经济而不注重保护环境的社会现实:

当今社会如项羽者不在少数。不少地方政府贪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引进重污染企业,富有盛名的香格里拉被肆意开发。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

作者并没有将过多笔墨纠缠在具体的事例上面,而是就这种现象进行简单的陈述,让大家很快联想到身边的客观现象。“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一句简单的评论,就将社会现象与文章的话题巧妙联系起来,而“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又很好地回答并赋予了观点以现实意义。结尾,作者进一步将观点与“我们”自己联系起来,赋予其更强的实际意义:

不管是人生之路,还是社会发展之路,我们都要有远望的智慧。作为高中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不要为了一条小河放弃整个大海,不要为了一时的辛苦而放弃日后的成功,放眼前方,更美的风景在未来。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6

二、希望哲学的可能性

乌托邦精神乌托邦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布洛赫不仅重视“医学乌托邦”还重视政治乌托邦和社会乌托邦等等,还重点分析了技术的乌托邦。从一开始,布洛赫就努力把他的乌托邦设想与以往的乌托邦理解区别开来。按照他的观点:“乌托邦是破坏和打碎现有社会或准备打碎它的那些集团的想法,并梦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乌托邦精神在本体论意义上就是‘希望’,是植根于人性内部的决定人和宇宙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布洛赫拒斥虚假希望的低俗之梦,主张一种真正希望的乌托邦形态。为此,他试图在年集,马戏,童话,杂志等理想形式中寻找真正的希望要素。希望何以可能?布洛赫认为,人包含着许多的可能性,一种积极的希望的态度是实现这些可能性的因素。希望作为一种情感情绪,它能够推动人们把思想变为现实。即“当尚未意识成为意识和知识之后,希望就不再仅仅作为心理情感,而是以有意识,有知识的方式,作为乌托邦功能出现”。布洛赫写《乌托邦精神》是为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精神。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乌托邦”,而是“具体的乌托邦”。“具体的乌托邦”不是怪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乌托邦”是用积极地,有意识地参加对社会经行革命改造的内在历史过程,是理论与实践,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高度统一。“抽象的乌托邦”是“以理性的形式出现,但是在现实历史条件下无法付诸实践的乌托邦”。因此,我们应该抛弃抽象的乌托邦,在具体的乌托邦精神指引下,把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起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三、希望哲学的现实性

面对未来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将物质世界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只关注现存世界而忽视了未来世界。在柏拉图理论中,所有的知识都是对前生的回忆,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回忆说”的知识模型支配了西方的哲学史,结果两千年来的哲学都不过是“回忆”,以前看见过的东西的再认。布洛赫提出“尚未意识”,就是为了反对这种“回忆说”。西方哲学史从柏拉图到费尔巴哈,两个世界都是抽象地对立着。在中世界基督教哲学中,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对立是干净的“上帝之城”和肮脏的“现实世界”的对立;在康德那里,两个世界的对立是“物自体”和“现象界”的对立;费希特也提出过“人是两个世界的公民”的观点;到了黑格尔那里,“历史”进入两个世界对立之中,两个世界变成一个世界,即绝对理念的世界。物质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异化,理念达到对自身的认识,历史就终结了。费尔巴哈从抽象的自然和抽象的人出发,也没有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因此,在布洛赫看来,他们的哲学都是抽象的,静止的,沉思的认识。马克思却试图沟通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在分析现实历史运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这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是不断促使“人的解放”的过程。按照布洛赫希望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就表达了一种“已知的希望”因为马克思主义让世界的未来前景掌握人类并且还动员人类去投身社会和政治变革中,让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未来前景。布洛赫对哲学任务的定义就是要使人有首创精神,要唤醒生活的潜在状态。他使我们认识到要面向未来,拥有具体的希望,用“尚未”存在的东西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充满信心和斗志,不仅认识世界而且去改造世界,把对未来的希望真正的实现在实践中。

四、希望哲学的超越性

在布洛赫的哲学中,基督教的弥赛亚主义要素,辩证法哲学要素,人类理想社会的梦以及幻想式自由文笔等要素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布洛赫曾多次重申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是一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全盘接受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不过他始终处于两者之间的紧张对峙之中。黑格尔哲学是一种指向过去或现在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哲学。他既接受了黑格尔的动态辩证法概念又接受了马克思的未来哲学概念,同时还融入了犹太教的神秘主义要素,他的哲学既是二者的综合更是对二者的超越。布洛赫不是一个朴素的无神论者,而是末世论启示宗教的无神论者。他的末世论的宗教哲学具有否定的创造性。否定意味着真理。人和世界是持续发展的可能存在,人并非终结于人,他以辩证否定方法描绘人的未来,揭示了建设一种尚未形成的本真宗教和社会的可能性。在布洛赫看来,马克思意义上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压根就没有开始,他把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合理的转为对乌托邦问题的追问。自由,平等,博爱的口不仅仅适用于资产阶级,它也是社会乌托邦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继承和发扬。要实现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就要继承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和天赋人权遗产,实现人权和公民权。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真正无产阶级的,民主的,世界公民共同体社会。这样,它超越了无神论与基督教的对立也超越了无产阶级社会的社会乌托邦与世界公民共同体的天赋人权的对立。布洛赫认为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的。对布洛赫来说,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继承启蒙运动思想和法国大革命天赋人权遗产是社会主义的最迫切的任务,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无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无民主的社会主义,这是决定未来的相互作用公式”。所以,布洛赫他是当代哲学家也是设计具体未来的未来启示哲学家。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5909

一、引言

2012年起,“90后”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职场,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人才资源。作为年轻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在中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管理及其队伍建设 [1]。不可否认的是“90后”大学生会很快成为未来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90后”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多数管理者普遍反映这一群体存在组织承诺低、离职倾向高[2]、沟通主动性差[3]等难以管理的特点。因此,如何更有效科学地管理“90后”大学生员工,缩短磨合期、降低人力资本、提高企业效益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研究者从管理体系、制度化管理等组织角度出发进行研究[4]。李智从变革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有效的制度化、个体化等组织社会化策略加强员工的组织承诺感,从而实现员工的积极在职行为,缩短磨合期,提高领导效能,降低人力成本[5]。李锡元与李泓锦通过研究得出,对

于自我意识强烈的“90后”员工来说,建立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为前提,以心理进行契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满意度与忠诚度,激励新员工主动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6]。还有研究者从上级管理者的个人因素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Rablnowitz和Hall提出的综合理论模型认为,员工的工作表现不仅受到M织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管理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领导特质[7]。领导特质是管理者在不同情境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连贯的个体特征的综合体[8]。Kirkpatrick和Locke研究指出,成功管理者必然具备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质[9]。Huang等对37家企业员工研究结果表明,下属感知到上级的魅力程度越高,产出的绩效越高[10]。Babcoc等对企业员工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员工对管理者的魅力指数评价与下属的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11]。这说明员工对于上级的认知与评价能够影响其在职表现。Foti等指出影响下属对上级的感知与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体对于未来上级的期望被满足程度,这会影响上下级关系与下属的工作表现[12]。个体对于上级的期望与上下级关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下属的期望被满足程度越高,心理认同与接纳程度越高[13],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实现高绩效行为[14]。还有研究表明即使是高绩效的管理者,但当其特质或行为与下属期望的上级原型不匹配时,下属对其心理认同降低,影响工作效率[15]。

这些研究对于科学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好“90后”大学生员工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遗憾的是在研究“90后”员工管理的文献中,对“90后”普遍指责的多,而基于他们的心理期望及其被满足程度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从特质理论出发,基于“90后”大学生视角,对其所期望的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内容结构及其特点进行探究,旨在促进管理“90后”大学生员工的管理者进一步提升领导新一代知识型新员工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90后”大学生员工的科学水平。

二、研究假设

Spencer与Spence于2008年提出的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括能力与人格特质[16]。能力特质是指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17];人格特质是指个体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8]。Baumol针对美国管理者现状,提出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同时兼具多种能力特质与人格特质[19],二者缺一不可。纵观领导特质理论的多年发展与研究,多数研究者均强调管理者人格与能力特质的双重重要性。“90后”大学生作为入职新员工,更加期望追随能力水平高、人格完善的上级管理者[20],并以之为榜样,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1],提升自我。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假设。

H1:“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人格特质与能力特质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紧张、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压力增加,以及较高的自我追求导致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高要求[22]。研究表明,整体上“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自我要求与期望的定位较高[23]。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工作中承担的角色[24]、自我要求与期望等方面的传统差异已经越来越小[2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追求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研究指出,“90后”大学生普遍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素质水平较高[26];成就动机均高且不存在显著差异[27]。此外,随着高校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增强,以及社会招聘对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看重,“90后”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较高且不存在显著差异[28]。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不同“90后”群体对于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具有一致性

对下属的培养就是上级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递给下属,帮助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2005年有研究者对日本管理者成功特质进行研究,总结出有效管理必备的十大能力,其中就包括对下属的培养能力[29]。李志研究指出,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是人本管理的核心要素,因此作为优秀的上级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培养下属的能力[30]。“90后”大学生受到西方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加之社会经济压力增大使得其功利价值取向明显[31],更加看重他人对于自己的价值[32],注重上级对自己的培养。因此,对于“90后”的下属,上级的培养能力成为影响其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3]。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与其他特质相比,“90后”大学生更加看重未来直接上级对下属的培养力特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被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继而寻求满足[34]。一方面,“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一个和谐发展的时代,生理、物质与安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3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们更加追求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36]。另一方面,随着组织内竞争日益白热化,害怕社会排斥[37]等原因使得“90后”大学生亲和需求动机增强,更加渴望被接纳、与上级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90后”大学生更加偏好具备亲和性特质的未来直接上级

一方面,“90后”大学生大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层次较高,且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增强[38],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于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面临的直接上级大多数是“80后”、“70后”甚至“60后”。“80后”管理者工作认真努力、抗压能力强[39],“60、70后”管理者是在权威体系培养出来的一代,强调服从,缺乏柔性管理的素养[40],而“90后”追求民主、开放、自由,强调自主独立性,反抗权威[41]与强调柔性管理[42],由此可见,“90后”的需求与当前管理者特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当前管理者的领导特质现状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的期望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形容词法[43],通过对描写特质强弱的形容词评分来研究“90后”大学生期望的直接上级管理者领导特质内容及其特点。

(一)工具编制

本研究所用的形容词来自于相关学术成果与日常用语。具体来源:(1)在CNKI中,以“领导特质”、“领导能力”等词汇为关键词,收集40篇高水平的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并提炼相关的词汇。(2)采用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您期望未来的直接上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行为、人格、能力等方面(至少10个词)”。(3)参考两篇人格研究权威文献,王登峰等《解读中国人的人格》、黄希庭等《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和熟悉度的测定》,经过与专家讨论,从中选取熟悉度与意义度高的词汇。通过3种途径初步获得研究所需的形容词,作为初始形容词表。

对初始形容词表进行删选、归类。删选标准如下:(1)删除概括性太强的词,如:正大光明等;(2)删除易产生歧义的词,如:厉害的等;(3)合并词意相近的词,如:无畏的、勇敢的等。在删选合并的基础上对词进行分类,参照王登峰等的形容词归类标准进行[44]。标准如下:(1)描述稳定人格特点,它们主要是中性词,描述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如果断的、进取的、冷静的等;(2)描述u价性特点,这类词带有明显评价色彩的词,如:善良的、无偏无私的、胆识过人的等;(3)其他重要的相关词汇,如: 通情达理的、随机应变的、循规蹈矩的等。删选、归类编码工作由2名心理学硕士、1名高中语文教师完成,与专家讨论后,初步确定75个初始条目,包括3对反义词以剔除一致性差的问卷。

(二)初测问卷编制与分析

初测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与问题部分。基本信息要求被调查者填写性别、年龄、工作岗位期望、工作单位期望等人口学资料;问题部分要求调查对象在第一反应条件下,对75个形容词分别选取特定的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并在“完全符合(完全希望)”到“完全不符合(完全不希望)”里克特5点量表上进行选择,统计时依次记录为 5 分、4分、3 分、2分、1分。

初测问卷随机发放150份问卷,有效回收123份,有效回收率82%。对回收的12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剔除用以筛选一致性差的问卷的6个项目。采用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按问卷中总分高低进行排序,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结果显示,总分和67个项目区分度良好,达到显著性水平。剔除2个鉴别力低的条目。

(三) 正式问卷编制、发放与分析

1.正式问卷编制

根据初测结果确立的67个项目,形成“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领导特质期望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与问题部分。基本信息与开放式问卷一致,问题部分仅包括通过初测问卷分析得到的67个词汇。

2.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5所本科高校大学生,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5份,有效回收率80.7%;其中,男生317名,女生248名;一年级188名, 二年级110名,三年级144名,四年级123名;理工农医类342名,人文经管类223名;平均年龄21岁。

3.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565份问卷中随机选取其中400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2,巴特莱特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根据Kaiser的经验标准[45],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进行正交旋转,删除因子符合低于0.4、存在多重负荷的项目,且保证同一因子下至少包括3个项目。最终删除34个项目,保留33个项目,抽取得到6个因子,解释总变异58.37%。

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1)可知,“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内容包括6个维度。因子1主要是指管理者对待下属的态度,包括真诚的、尊重的等,命名为“友好亲和性”;因子2主要涉及直接上级对于下属的吸引力,故命名为“人际吸引性”;因子3主要指直接上级在遇到紧急状况时的心理状况,因而命名为“心理稳定性”;因子4是指直接上级在工作中对公平公正等原则的坚持,因此命名为“客观公正性”;因子5强调管理者在工作中追求进步的能力,故命名为“自我提升力”;因子6强调管理者对下属的培养能力,涉及到授权、用人、育人等能力,因此命名为“培养开发力”。对6个因子内在逻辑性进行发现,友好亲和性、人际吸引性、心理稳定性、客观公正性是指管理者人格方面的特质;自我提升力与培养开发力则是指管理者能力方面的特质。因此,将六大因子分别根据内容要素将其分为人格特质与能力特质。

4. 信效度分析

对问卷项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各个项目信度值在0.76~0.88之间,问卷整体同质性信度为0.81,表明问卷信度良好;对问卷使用专家判断法检验,表明内容效度良好;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良好,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46]。

四、 假设检验

(一)“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能力特质与人格特质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特质期望既包括可观测的外在能力特质,又包含深藏的个性品质、自我认知、动机等人格特质(表2)。对二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的能力特质与人格特质的偏好并不存在显著差异(t=1.12,p=0.26),说明“90后”大学生同样看重二者,这与用人单位对管理者的领导特质要求是一致的[47],意味着 “90后”大学生期望的管理者特质内容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90后”将社会对管理者的要求内化成为自己对上级的要求。

(二)不同 “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具有明显一致性

不同性别的“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管理者的领导特质期望是一致的(表2)。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女性开始挖掘自身潜力,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并且她们认为自己同样优秀,不希望上级管理者在工作中有特殊照顾,因此对未来直接上级管理者的领导特质期望与男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同样具有一致性(表2)。首先,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他们对社会的现实性有着充分的理解;其次,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仍然是在学校中学习,并没有经历社会的洗礼;最后,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27],因此,尽管是低年级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成功追求也与高年级一致,从而导致他们对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也不会存在任何显著性的差异。

而专业差异在这一方面也不显著(表2),本研究认为理工农医类的学生与人文经管类的学生在接受的知识、思维逻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与工作适配度并不高[48],因而导致他们对于未来直接上级管理者的期望并不会因为学科差异而发生变化。对不同岗位类型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期望从事科技类工作与期望从事管理工作的“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特质偏好具有一致性,这与Keeney等[49]研究结果一致。

(三)相对于其他特质,“90后”大学生更加看重未来直接上级对下俚呐嘌开发能力

对六类素质进行均分排序(表3),发现未来直接上级的培养开发能力特质得分排序最高,均分达到4.62,说明“90后”大学生对于未来直接上级培养开发能力非常看重。究其原因,第一,“90后”受人本主义教育影响,看重自我需求与发展[50] 。第二,上级的培养开发能力越强,作为下属的“90后”大学生越能得到锻炼,提升自我。第三,目前单位对员工的考评体系仍是以结果或业绩为导向的占多数[51],而上级的培养开发能力直接影响下属业务能力的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强调上级对下属的培养开发能力特质。

(四)相对而言,“90后”大学生更加偏好具备亲和性特质的未来直接上级

对33个项目进行梳理发现,善待员工的、胸怀宽广的、善沟通的、真诚的、民主开明的、善交际的、善解人意的、平易近人的、乐于助人的等10个项目是描述一个典型的亲和型管理者,且均分高达4.57,显著高于一般水平(t=220.57,p

然而,“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拖延、懒散、逃避责任[54]等特点,亲和型管理者虽然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但很有可能会导致责任分散、任务拖延、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另外,当前单位的管理者多数是“70后”、“80后”甚至是“60后”,由于特殊的时代与成长背景,他们大多数采用的管理方式与“90后”大学生对其期望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协调二者的差异,促进双方更好地融合与合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当前管理者的领导特质现状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的期望

结合表4可知,“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较高(M=4.54±0.41)。 究其原因:第一,是科层制组织架构带来的弊端的反映。目前中国大部分组织形式仍是科层制架构,大部分下属直接将上级视为权威领导[55],导致他们无法客观真实地对上级做出评价,从而使得上级形象呈现理想化状态。第二,是社会对管理者高素质要求的折射,当前社会对于管理者素质的高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的期望。

为了探索当前直接上级管理者的领导特质能否满足 “90后”大学生的期望,研究者采用方便取样发放了350份企业员工问卷。企业员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选取自己的直接上级进行评价,其他部分与“90后”大学生调查问卷一致。回收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79.1%。其中,“90后”员工64名,非“90后”员工213名。将213名非“90后”员工作为直接上级领导特质现状样本,与“90后”大学生对其期望对比发现,直接上级在各特质维度上得分均低于“90后”大学生的期望值。这说明,当前直接上级管理者在人际吸引性、自我提升力、培养开发力这3个维度上的表现远远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期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直接上级管理者评价体系仍以业绩为导向[56],忽视与业绩无直接关联的特质培养。

五、结论及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偏好具备亲和性特质的直接上级,同时,他们对其整体领导特质期望较高;且不同“90后”大学生对未来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偏好具有一致性;结合当前管理者领导特质现状,发现“90后”大学生对其期望上不能够被很好地满足。因此,基于本研究所揭示的“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内容与特点,为实现新员工“零磨合”,全面发挥管理效能,本研究提出以下4点相关对策建议。

(一)重视“90后”大学生对直接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改革管理模式

下属对上级领导特质期望被满足程度影响下属执行力,进而影响管理效能提高与组织产出。一方面,“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型员工,他们个性倔强突出、不怕硬不服软,工作的驱力更多的是源于个人的意愿与兴趣,如果出现直接上级与自身的匹配性差,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降低组织效率。另一方面,由于“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物质环境丰富,所以单纯的物质激励手段的收效是有限的。有研究指出,下属对上级的心理认同在执行力提升方面的收效远高于物质奖励来的持久[57]。因此,直接上级管理者需要对以往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既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又能够实现“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同时,必须重视“90后”大学生对上级的领导特质期望,顺势转变管理风格,缩小心理落差来提升他们的组织认同,减少负面组织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合理引导“90后”大学生的领导特质观,弱化不合理成分

从整体来看,“90后”大学生对未来管理者领导特质的期望值过高,要求的综合素质趋近完美,这就容易导致现实与心理预期的落差增大,不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组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合理的领导特质观,弱化其中不合理的成分。一是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领导特质观的了解,发现其中不合理成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塑造;二是“90后”大学生自身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缩短与实际需求能力的差距,从而更好地适应组织;三是作为用人单位应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新进员工树立正确的领导特质观。

(三)注重培养管理者对下属的潜能开发能力,转变管理风格

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更加看重未来直接上级的培养开发力。对下属的培养与开发是管理者的职责之一,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为此,用人单位首先要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渠道[58]。其次,用人单位通过形式不同的培养帮助管理者习得如何更好地开发下属潜能的技巧;管理者也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成为下属行为的典范,激发下属进行自我提升。第三,加强上级与下级的双向沟通,构建顺畅的沟通渠道,有利于促进上更好地了解下级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潜质培养与开发。

(四)强化以员工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建立融洽的代际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更加喜欢亲和型的管理者,命令式、权威式的管理者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上下级关系又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到“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追求亲和型的管理风格与人本管理。为此,用人单位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第一,用人单位必须从根本上重视人本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人本管理理念在单位中得到积极的贯彻与实施[59];第二,满足“90后”大学生员工合理的心理需求,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融洽的代际关系,从而提高下属工作满意度;第三,对管理者进行再培训,使其意识到“90后”大学生对亲和型管理者的需求,主动地转变领导方式。

参考文献:

[HJ1.7mm]

[1]桂人研.《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J].人事天地,2010,(22):28-30.

[2]陈勇.90后员工“闪辞”离职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 2013, 12(8):21-23.

[3]苏文平, 苏嘉,张哲,等.大学生个体主动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4):109-113.

[4]李原,孙健敏.雇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 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 “组织责任” 的认知差异[J].管理世界, 2006, (11):101-110.

[5]李智.基于心理契约的 90 后员工管理探析――对 “闪辞” 现象的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3, 33(2):64-68.

[6]李锡元,李泓锦.90 后员工管理体系的构建――基于组织社会化策略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 (12):23-27.

[7]Rabinowitz,Samuel; Hall, Douglas T.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J].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 1977, 84 ( 2 ): 265-265.

[8] Yammarino, Francis.Leadership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13, 20(2):149-155.

[9]Kirkpatick, Shelley A., and Edwin A. Locke.Leadership: Do traits matter? [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1, 5(2):48-60.

[10]Huang, Min-Ping, Bor-Shiuan Cheng, and Li-Fong Chou.Fitting in organizational values: Themediating role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between CEO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ndemployeeoutco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5, 26(1):35-49.

[11]Babcock-Roberson, Meredith Elaine, and Oriel J. Strick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ismatic leadership,work engagement,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behaviors[J].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0, 144(3):313-326

[12]Foti, Roseanne, Tiffany Keller Hansbrough, Olga Epitropaki, and Patrick Coyle.Special issue: Dynamic viewpoints on Implicit Leadership and FollowershipTheorie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4, 25(2):411-412.

[13]Leventhal, Gloria, and Victoria L. Garcia.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which affect female managers and theiremployees[J].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1, 68(3):835-848.

[14]⒕耷眨 李淑钊.家族企业上下属关系和员工工作绩效的实证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4):77-86.

[15]Lord, Robert G., Roseanne J. Foti, and Christy L. De Vader.A test of leadership categorization theory: Internal structure,information processing,and leadership perception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84, 34(3):343-378.

[16] Spencer, Lyle M., and Phd Signe M. 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performance[M]. John Wiley & Sons, 2008.

[17]赵曙明,杨慧芳.企业管理者的任职素质研究[J].心理科学, 2008, 30(6):1503-1505.

[18]原涛,凌文辁.追随力研究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5):769-780.

[19]潘静洲,娄雅婷, 周文霞.等.领导创新性工作表现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 45( 10):1147-1162.

[20]Sosik John J, Jung Don I,Yair Berson, Shelley D. Dionne, and Kimberly S. Jaussi.Making All the Right Connections: The Strategic Leadership of Top Executives in High-Tech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alDynamics, 2005, 34(1):47-61.

[21]张建华.注重培养下属的成就动机[J].领导科学,2000, 10( 10):23-23.

[22]袁钰. 90后大学生工作观现状及相关对策研究[D]. 重庆大学, 2012.

[23]Ryan, Barbara.Feminism and the women’s movement: Dynamics of change in social movement ideology and activism. [M] Routledge, 2013.

[24]Beaman, Lori, et al.Female leadership raises aspiration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for girls: A policy experiment inIndia[J].science, 2012, 6068(335):582-586.

[25]Barnett, Ronald.Life-wide education: A new and transformative concept for highereducation[J].Learning for a Complex World, 2011,:22-38.

[26]余嘉. “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研与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36-38.

[27]张文梅.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3( 3):48-51.

[28]刘雪梅. 大学生职业成功观对就业意愿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3(5):76-82.

[29]晁玉方,王清刚.领导特质理论的历史与发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6(3):77-82.

[30]李志,罗章利, 汪庆春.企业 “人本管理” 内容要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 13(3):90-94.

[31]秦元海,刘明真.“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14(4):53-57.

[32]王海亮,孙竟博, 王博, 等.“9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思政工作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W社会科学学报, 2012, 30(2):44-46.

[33]张伟明,夏洪胜.魅力型领导、下属的信任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 31(8):109-112.

[34]Burger J M,陈会昌.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000.

[35]张明明,赵博.共青团所处的时代环境与90后青年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4):19-23.

[36]高法文.“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探析――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7):96-97.

[37]杜建政, 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6):981-986.

[38]王丽君.“90”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现状研究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26(4):109-111.

[39]苏华,肖坤梅.论“80后”员工的工作特点及管理[J].当代青年研究,2008(4):54-55.

[40]苗利娟.80、90后员工的特质及管理[J].企业文明, 2013(8):54-56.

[41]周治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3):30-34.

[42]叶志清.柔性管理: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范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4):105-108.

[43]钟杰,钱铭怡.中文情绪形容词检测表的编制与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9-13.

[44]王登峰,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45]孙晓军,周宗奎.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5, 28(6):162-164,170.

[46]Bagozzi R P, 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88, 16(1):74-94.

[47]何心展.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与个性品质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3(3):233-236.

[48]成志.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基于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49]Keeney, Benjamin J.et al Early predictors of lumbar spine surgery after occupational back injury: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workers in Washingtonstate[J].Spine, 2013, 38(11):953-964.

[50]Guerra-López, Ingrid, Karen Hicks.The participatory design of a performance oriente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J].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015(48):21-30.

[51]靖建新.论领导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基于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协同性的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 25(3):45-47.

[52]朱少英,齐二石,徐渝.变革型领导、团队氛围、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J].软科学, 2008, 22(11):1-4,9.

[53]丹尼尔,戈尔曼, 张达文.领导人的风格 (上)[J].现代领导, 2005, (1):42-43.

[54]向必进.“90 后” 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9):26-27.

[55]陈虹.中国城市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15(2):12-16.

[56]邱伟年,张兴贵,王斌.绩效考核方法的介绍, 评价及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 2008(3):81-82.

[57]Dukerich J M, Golden B R, Shortell S M.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identity,and image on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s of physicia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3):507-533.

[58]李志,张华. 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需要特征与激励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6):70-74.

[59]邓碧会,李志,罗章利.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评价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3):65-69.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8

我们需要坚硬理智的物质追求,但同时也需要给人以温暖希望的理想信念。黑格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仰望星空,同样不可或缺。小而言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科技的进步,往往能成为催化剂,才能带来这个世界方方面面的发展,它带来的是社会根本上的真正变革。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有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在意识形态上促使人类意识的提高。大而言之,着眼于未来的科学精神,探索未知领域,是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审视自我,带给人全新的技术,挑战以及坚持不懈乐观进取地解决问题的精神。这种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意义所在。科学探索能促进人类意识上的进步。

人文和科学,我们需要兼顾。那么能否兼顾呢?这两者是否注定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我想,当然可以兼顾。用马克思的观点看,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而科学和人文两者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意识上升,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人文情怀,人文对于现实的关注有利于改变现状,有利于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提高,投身于科学事业。我相信,科学和人文两者需要兼顾,也可以兼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67-03

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国防生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军队干部,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专业优秀的后备军官人才。高校迫切需要结合国防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分析国防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国防生认清“当国防生为什么、在大学学什么、到部队做什么”三方面的问题, 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准军官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一、期望―价值理论[1]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与动机相关的很多研究都会与期望价值理论相关。期望价值理论作为动机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提出其观点:认为个体完成各项任务的动机是由两个变量决定的,一个变量是个体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另一个变量是个体对该任务所赋予的价值。个体自我判定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

当然期望价值理论并不是单指某一个理论,而是指一系列研究人类动机的理论。

本文运用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进行分析。该理论将个体动机强度用公式表示为: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也即说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具体解释为:成就需要的含义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用M来表示;期望的含义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用P来表示;诱因的含义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用I来表示。一般而言,个体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会越强,所以I=1-P,P与I之间呈现互补关系。

个体在追求成就时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Tf),即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Ts),即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因此,上述成就动机公式根据其方向的正负,可分别表现为:Tf=Mf×Pf×If ,Ts=Ms×Ps×Is。其中,Pf=1-Ps,即失败的可能性越小,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个体追求某种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可以用公式表示:T=Ts+Tf =(Ms-Mf)×[Ps×(1-Ps)],也即总体强度T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

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如果MsMf,T为正值,当Ps=0.5时,动机强度最大;如果Ms=Mf,T为0,此时个体不会出现追求目标的行为。

二、期望价值理论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指出个体在某一行为上付出的努力取决于需要、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本身的价值。将这一观点运用到国防生学习过程中时,可以理解为是否需要努力学习、达到与普通班同学同等成绩的可能性以及达到优异成绩后所得到的回报。国防生只有感受到了需要努力学习、体会到达到优异成绩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以及清楚优异成绩给自己带来什么回报后,才能激发并保持国防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努力学习的行为。目前从学习效果来看,在各年级的同专业横向比较中,国防生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水平比专业平均水平低16.8%、英语四级通过率比专业平均水平低15.6%、计算机二级通过率比专业平均水平低30%。

三、运用期望―价值理论对国防生学习

动机进行分析 1.缺乏工作竞争压力,国防生学习动机下降

按照国家政策,国防生修够相应学分,身体素质合格,均能分配到部队。大多数国防生认为工作已经稳定,人生犹如进入保险箱。正如期望―价值理论所分析的,在这种前提条件下,Ms=Mf,则T为0,国防生学习成绩好与差的区别不大,通过好成绩寻找好工作的成功与差成绩寻找工作的失败对国防生失去了激励作用,即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失去了作用。这种情况下,国防生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动力丧失、学习成绩差强人意,导致最终有人可能会被淘汰。

2.缺乏经济压力,国防生学习动机下降

国防生虽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与普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相比,无论是在学习动力上、学习劲头上、学习效果上都均有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防生的学费、生活费基本已经由部队提供,不再为生活来源发愁的国防生,在这种前提条件下,Ms=Mf,则T为0,对于奖学金的渴望不再强烈,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其经济上的影响不大,失去为之而奋斗的动力。国防生获得学校奖学金的人次屈指可数,班级获奖学金率约为15%,远远低于普通班约40%的平均水平。

3.缺乏正确的学习效果归因方式,国防生学习动机下降

国防生在校期间是按照准军官的标准来培养的,要求思想政治过硬、军事技能过硬和专业技能过硬。由于思想政治训练、军事体能训练、内务训练等事务,比起普通同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学习任务。同时国防生还承担有部队的出公差、紧急任务等事务,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这给部分同学提供了学习成绩差的外归因借口,将学习成绩差归结于自身的训练任务重等原因,不断降低P值,即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由此学习动机降低,对于学习效果差也心安理得。

4.缺乏对未来职业世界的认识,国防生学习动机下降

大多数国防生对未来到部队做什么一无所知,对军队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训练、体能训练等初级阶段。是去做技术还是去做管理,国防生对未来的工作世界认识不清。对未来没有了解,意味着缺乏目标,不知道未来的工作岗位对现在的国防生要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需要什么样的军事技能。此时动机强度中的一个决定因素P,即期望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为0,直接降低了国防生的学习动机。

四、合理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1.厘清国防生需要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

动机背后是需要,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产生动机,没有动机就不会产生行为。因此首先要厘清国防生的真实需要,才能寻找到激发国防生的学习动机的方式。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这是社会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虽然报考国防生的原因很多,但是成为国防生后,必须将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相结合。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国防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五个层次的需要与国防生身份紧密联系起来,将社会、国家的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将国家的使命与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需要相结合,才能激发自我的学习动机,获得优异的专业知识成绩和过硬的专业素养。

2.制定可行目标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标。依据目标的远近关系与动机行为划分,我们将国防生的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目标需要服从远景目标,以远景目标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多个近景性目标最终达成远景性目标。[3]根据国防生的特点,不宜用普通学生的学习要求对其进行要求,而应根据部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目标的制定。所以学校从事教学的部门应与部队进行沟通,根据部队的要求给国防生按照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制定学习目标;同时辅导员、班导师及选培办的老师根据这一原则,协助每个同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能够达到的个性化学习目标,以激发其学习动机。

3.了解未来岗位需求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

只有了解未来的岗位需求,才会明确现在为什么学习、应该学习什么。学校应该扩大国防生对部队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针对未来可能从事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让国防生发现更多需要了解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从内心引发国防生为未来的工作岗位储备知识的需要,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部队进行观摩,见习锻炼;也可以进行人物生涯访谈,邀请专业技能教官到学校进行宣讲会、知识讲座等;甚至可以为每个学院的国防生配备一名专业的军事技能专家顾问,学生对未来工作需求了解得越多,对目前的学习需求越明确,学习动机越强烈。

4.塑造典型人物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

国防生中不乏思想政治过硬、军事技能过硬、专业知识过硬全面发展的同学,在国防生管理工作中要着力宣传此类同学,树以楷模,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提升国防生获取优异成绩可能性的预期;同时塑造典型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学习效果的好坏转化为内归因,提升学习的信心,激发国防生学习动机。

作为现代的动机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非常活跃,本文运用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进行对国防生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对高校教师和驻校选培办干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只有在国防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国防生明确其为什么要学习、达到优秀学习效果的可能性和获得优异学习效果的价值,才能激发国防生的学习动机,为部队和社会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后备军官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报,2006-03-12.

大学生展望未来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作为20世纪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因其较高的哲学造诣被人们尊称为“哲学家中的毕加索”。米歇尔・福柯曾这样说:“闪出一道光,这道光将有一个名字:德勒兹。新思想有了可能,新思想重又有了可能。新思想在德勒兹的文章里,在我们面前,在我们中间跳跃、舞动……也许有一天,这个世纪将成为德勒兹的世纪。”①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德勒兹的著述,我们发现,德勒兹虽然没有完整、系统地论述其社会历史观,但是其著作中散见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深刻剖析和正确评价德勒兹的社会历史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后现代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实质,而且对于我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欲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何为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给予了终极阐释,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之间所构成的矛盾,二者之间相互对立,且又辩证统一,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决定的。

与此不同,德勒兹认为在限定的社会条件下,生产仅仅是欲望生产本身,再无其他的东西。在他看来,欲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德勒兹从未否认精神分析学的贡献,他认为欲望机器根本就是精神分析学的发现。但是精神分析这件本身了不起的事从开始就存在着唯心主义的倾向,它使“欲望生产简化为一套被称作无意识的表现的系统,简化为谈话、表达或相应理解的形式;无意识工厂简化为一种戏剧舞台,简化为俄狄浦斯、哈姆雷特;利比多的社会包围简化为家庭包围;欲望被叠合在家庭的坐标上,叠合在俄狄浦斯上―又是俄狄浦斯。”②与此同时,对于欲望概念,德勒兹指出它的传统逻辑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柏拉图迫使我们从生产与习得中间做出选择。从那时开始,我们就认为欲望是一种习得。而这恰恰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欲望成为了一个唯心的概念,被定为客体的匮乏,而其生产的方面,却被彻彻底底地忽视了。不仅仅柏拉图如此,此后的哲学家,无论是黑格尔、弗洛伊德,还是拉康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将欲望解释为一种匮乏,而不是生产的过程。黑格尔认为“欲望和由欲望的满足而达到的自己本身的确信是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的,因为对自己确信是通过扬弃对方才达到的”③。

德勒兹摆脱了弗洛伊德狭小的家庭领域,将尼采对于权力的力本论解释以及对主动力的肯定,转移为欲望的生产性理论。作为生产性的欲望并不是由需要来支撑的,正好相反,现实中的需求来源于欲望。作为欲望对立面的匮乏,分布隐藏在自然与社会中。与传统欲望匮乏逻辑相对立,德勒兹认为“欲望不缺少任何东西,它也不缺乏它的客体。事实上,主体是在欲望中消失的,或者欲望固定的主体。没有固定的主体,除非受到抑制。欲望和它的客体是同一个事物:机器,机械的机器。欲望是一架机器,欲望的目标是与另一架机器连接。”欲望机器作为一种自由流动的生理能量,不断地生产着、创造着与外界的连接,从而弥散于整个社会领域,生产出一切社会关系及其现实。于是,欲望不是上层建筑,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属于“基础建筑”。欲望是根源,而不是结果,欲望推动了需要的产生,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微观主体是革命的主力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到在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随着资本―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关系逐步变为了垄断资本主义。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阶级分化与阶级对立也不断加深,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经过不断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产阶级特点、阶级属性、剥削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无产阶级的受压迫程度、无产阶级的觉悟和斗争意识,对无产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并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结果进行了预测。他称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正是由于此,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制度的主力军走上历史舞台,它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制度最终一定会走向消亡,而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是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

德勒兹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始于法国“五月风暴”。“五月风暴”是法国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社会运动。最初是由于法国学生对当时大学人数激增带来的硬件设备与教学品质不满而引起的学生运动,而后造成了全国性的反政府示威运动,引发了长达两周的全国性工人大罢工,并导致了戴高乐政府。

对此,很多学者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霍布斯鲍姆认为“60年代末期学生的反抗运动,是旧式世界革命的最后欢呼。这个运动,从两个方面看皆具有革命意义。其一,在于其古老的乌托邦理想追寻,意欲将现有价值做永久性的翻转,追求一个完美的新社会。其二,在其诉诸行动的实际运作方式:走上街头,登上山头,架起防栅,爆炸袭击。这也是一股国际性的革命运动。”④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评论五月风暴为“一种崭新的社会运动的雏形,表示了新的主题和行动者,这种‘自发性’造反,并不是先从工厂里的工人大众中冒出来,而是从大学里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冒出来,学生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直接作用力的‘物质’力量,这种力量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⑤对于此次运动,德勒兹认为无产阶级与法国共产党缺席了“五月风暴”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无产阶级在社会中和政治上的重要性日渐衰落。

另一方面,对于二战后人们普遍关注的法西斯主义,德勒兹认为正是由于希特勒从一开始就操纵着渗透于社会所有单元的具有无可匹敌能力的微观组织,才使得希特勒获得了部分胜利。这种胜利不断提醒我们虽然分子运用于细微之处,但是其范围却并不比克分子的组织少,而是更广泛地存在于整个社会领域。微观政治或者分子性的力量会成为一种群众的运动,在慢慢像一个癌症的身体一样发生变化,法西斯主义的危险性正是在于此。传统的宏观政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文化等方面视若无睹,但恰恰这就是主体被生产和支配的领域,也正是法西斯的发源地。因此,德勒兹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潜在的激进后果。人们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导致激进的革命后果。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个体的欲望及无意识投资,工人阶级在斗争中已经不再处于核心地位,传统的工人阶级也不再能代表社会的大多数人。由此,德勒兹解构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理论,而将微观主体视为革命的主力。

未来理想社会模式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角度出发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在他的构想中,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条件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将超越以往落后的、腐朽的、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阶级和社会制度。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人的自由发展,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将成为社会全体成员发展的条件。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勒兹运用不同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未来前途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方面,德勒兹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经济,摧毁了封建行会制度。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解体,代之以商品经济,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一切都要通过交换进行,市场关系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正是资本主义对于前现代世界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消解了前现代世界所有的联盟,摧毁了一切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这种革命性使得资本主义冲破了以往社会及其编码,社会生产、市场和资本积聚的膨胀,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另一方面,德勒兹同样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缺陷,资本主义虽然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一切束缚生产和交换的结构,但是同时“又以抽象的等价交换逻辑(交换价值)对所有事物进行了‘再制码’(recode),将它们‘再辖域化’(reterritorializing)到国家、家庭、法律、商品逻辑、银行系统、消费主义、精神分析以及其他规范化制度当中。资本主义以一种‘极端严格的通则’取代了质性符码(qualitative codes),从而量化地(quantitatively)管理和控制所有的‘被解码’之流。”⑥德勒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疯狂制造财富和苦难的工厂,虽然资本主义中也有人权的因素,但是这种人权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快乐!

德勒兹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资本主义不仅不能给予人类希望的幸福和自由,而且还更严格地控制着人类。德勒兹批判资本主义,批判现代的话语与制度对欲望的压抑。德勒兹试图将现代社会引向的是游牧部落式社会,在那里,人们可以摆脱一切商品、法律、制度、国家等规则的束缚和压制,获得彻底解放。社会也不再是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而是一个平滑的空间,一个无规则、无中心的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纵横驰骋,他们形象地称之为“千高原”。

唯物史观视域下德勒兹社会历史观评析

第一,德勒兹是通过将欲望概念及马克思的社会概念相融合创造出了欲望机器,从而消解了马克思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乍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细细琢磨之后发现德勒兹欲望动力论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德勒兹的欲望概念本身的革命性和生产性值得商榷。德勒兹是在对于弗洛依德的无意识压抑假说的理论基础上论述其欲望概念的,他对于欲望概念的匮乏性进行了批判,但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本就是假说,没有经过实证研究,那么经过改装过的欲望概念其本身仍是假说,对于欲望即匮乏的驳斥无任何依据。其次,德勒兹将欲望设想为机器,从根本上解构了主客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二元对立,代之以一元论,其实质仍然是客观唯心主义。最后,德勒兹否认了欲望在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性与历时性,认为欲望存在着不因历史而改变的本质,这仍然是一种假说。

第二,为了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彻底解辖域化,德勒兹寄希望于两个后现代主体,即精神分裂者和游牧者。在这里,精神分裂者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指那些摆脱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原则,摆脱了自我与超我的限制与压抑,在主观上接近精神崩溃但是又未达到精神病患者程度的主体。精神分裂主体摆脱一切社会关联,摆脱了受约束的一切符号,反对一切阻碍欲望的机制、话语、制度、专家和权威,实现彻底的解辖域化。这种主张个体为自己代言,抛弃组织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思想实质就是无政府主义。其后果就是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政治信仰,社会动荡。通过德勒兹的再辖域化,资本主义非但没有实现解放,反而成为了一个混乱的社会。另一个后现代主体游牧者是国家机器进行压迫、控制和监督的对象,为了躲避国家对他们进行辖域化,游牧者在广阔的解辖域化空间进行游走、躲避。由此可见,对于游牧者来说,其对抗辖域化的策略是逃避。这样的两个革命主体很显然无法实现德勒兹关于解辖域化的社会理想。

第三,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德勒兹不指望全球性的革命变革,而是寄希望于积极的政治实验。他认为政治不是一种具有必然性的科学,而是通过不断地实验、摸索进行运作。为了进行积极的政治实验,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提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国家装置”和“战争机器”。前者代表对各种欲望流进行辖域化的权力组织;后者代表对国家的辖域化进行反抗的外部集合体。“国家装置”与“战争机器”存在本质的不同,“战争机器”具有与“国家装置”截然不同的起源和本性,其从属于另一个门类。战争机器用各种连接来对抗统治装置所强加给它的宏大联合。战争机器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不管是艺术、科学,还是意识形态都有可能成为战争机器。未来是“战争机器”与“国家装置”的持久斗争。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德勒兹的政治实验,亦或是“战争机器”的顽强抗争,都没有论证如何获取成功的一整套措施,不是一剂求取解放实现游牧式社会的的灵丹妙药,这就使得德勒兹的理想社会无法实现。

总之,德勒兹的社会历史观抓住了人类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但是它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对于未来社会的畅想及实现途径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不具有操作性。尽管德勒兹并不相信那种不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进行分析的政治哲学,也一直坚信自己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最终在理论上,却处处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德勒兹的社会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来说,在德勒兹思想的冲击下,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质疑和冲击,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在国内将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阻碍中国梦的实现。在国际上,它将会阻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正因此,在当今西方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拨开其华丽的外表,揭露其本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历史观冲击下唯物史观的自觉与自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AKS013)

【注释】

①②[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2页,第19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1页。

④[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