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循证护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1:52

循证护理论文

循证护理论文例1

1.2护理方法

1.2.1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循证护理的内容包括:①在医院外科的住院病房中成立专门的循证小组,小组成员的工作是首先找到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并发症情况。②循证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患者病情的相关临床病例和参考文献,针对患者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③对患者的病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其变化,并且在对其护理时要采取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在患者的饮食方面要指导患者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④在患者的心理指导方面,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最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常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①给予患者常规查房以及输液护理。②对入院后的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进行干预,然后根据不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③在护理时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实时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均低于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情感、角色、认知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护理论文例2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2.5岁;普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18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妇产科手术1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6例,初中及高中39例,大专以上20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2例,全身麻醉47例,局部麻醉16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5岁;普外科手术33例,骨科手术17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3例,初中及高中36例,大专以上26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0例,全身麻醉46例,局部麻醉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在术前对该组患者进行全面常规检查,并对其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要求。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以及病历,并将手术所需的用品提前准备好,并核对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进入手术室后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麻醉前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术中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术后注意患者保暖、清洁皮肤,并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摆放麻醉后等。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每例手术护理,具体方法:①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预定程序及细节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获得最佳循证支持后,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出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力求以最佳的护理细节和衔接处理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疏导,以利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则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以及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时予以护理干预,尤其是麻醉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应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术中应避免身体过度暴露,防止体温过度降低和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清醒后应及时与其沟通,告知手术效果,并根据患者的不良感受予以护理干预处理。③术后护理宜了解患者的心理、饮食、大小便和伤口疼痛及感染的情况,并予以处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项目及评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恐惧、焦虑和抑郁3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是否有在此项不良情绪的分解分值,<2分说明患者无此不良情绪,>2分提示存在此不良情绪。护理质量的评估主要由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是否顺利、配合程度、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效果,评估结果以优秀、一般及较差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感染、出血及其他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CL-90量表评分比较

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抑郁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而现代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是简单地配合手术医师,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减少心理刺激对患者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强应激源,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其中以焦虑情绪为主要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及麻醉的正常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反应,人们试图从加强手术室护理来缓解这些不良状态,但不同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护理方法多来自临床护理经验和逻辑推理,缺乏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而循证护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已有诸多报道循证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将循证护理融合到手术室护理中,重点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优秀率达88.0%,患者满意度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提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通过本组病例的循证护理实践,认为以下几方面有利于提高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①加强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②循证问题的提出要以现有最新、最可靠的医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提出护理决策和措施;③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手术患者个体情况,提出最佳护理方法,制订护理计划,并应用于循证护理中。

循证护理论文例3

选取2013年6~12月普通外科病房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2.3岁,男38例,女12例。患病的情况大致可分为:胃癌16例,直肠癌12例,急性胰腺炎2例,结肠癌12例,胆道结石8例。实验过程中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选择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提出循证问题

结合临床上普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如患者术后饮食情况、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健康教育及患者心理状态等,提出实验中需要循证的问题。

1.2.2寻找循证实证

依据所提出的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及术后饮食等问题,查阅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所需要循证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案。

1.2.3实施护理循证

按照所制定的循证护理方案的实施步骤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达到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目的。

1.2.3.1合理饮食护理

一般患者手术后,胃肠消化功能较弱,因此应根据医嘱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禁食结束后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饮食等。

1.2.3.2适当的心理辅导

术前患者会对即将实施的手术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术后又会因为疼痛而情绪焦躁。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尝试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耐心引导安慰,以缓解患者不良的情绪。

1.2.3.3正确的药物治疗

对于无痛及微痛患者可以不给予或遵医嘱给予适当止痛药物,对于其他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遵照医嘱及疼痛程度合理给予患者疼痛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给患者带去的痛苦与不良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比组4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实验组则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此次实验研究中,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组则是采用普通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在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比组;并且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也同样高于对比组(P<0.05),可以说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论文例4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手术患者172例,其中,男98例,女74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53.6±10.2)岁;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包括:普外科手术47例,骨科手术41例,泌尿外科手术21例,妇产科手术36例,胸外科手术19例,其他手术8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89例,全身麻醉62例,局部麻醉21例。将本组17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8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手术类型进行相应的手术准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做好细节及应急处理。

1.2.2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术前对患者的手术流程、环节等细化方案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评估,并将两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结合,同时着重就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问题,并将提出的护理问题按照循证理论查阅既往相关文献证实,如相关成功护理的案例、经验等,找到最适合的护理方式解决,并结合整体护理、常规护理的优势与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在手术室护理细节和衔接上具有统一化、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模式。此外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以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使其能够较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1.3评价标准

手术前1d及术后1d,分别对两组手术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90,SCL-90)及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医患满意度调查评分并比较。

1.3.1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评价。

自拟评分量表分值为0~100分,积分>90分为优良;70~90分为一般;<70分为尚待改进。护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手术顺利度、配合度、术中护理效果及术前、后护理效果;工作效率评分内容包括:手术环节衔接、手术时间及术中无谓的耗时、并发症预防方面。

1.3.2医患满意度调查。

患者满意度评定: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肯定及认可程度设定选项为满意或不满意。医师满意度评定:根据医师对手术及手术室护理效率的评价及认可程度设定选项为满意或不满意。

1.3.3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

主要针对患者表现突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抑郁、焦虑、偏执及人际敏感)每个项目均可单独评估,以2分为基线分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此项负情绪。<2分表示患者不存在此项负情绪,分值越低,情况越好;>2分说明存在此项负情绪,分值越高,负情绪情况越严重。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及医患满意度的评价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及医患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因子评分比较

手术后1d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反应心理状态的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出血1例,其他1例,发生率2.33%;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感染1例,出血2例,其他1例,发生率4.6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护理论文例5

1.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循证医学模式教学,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构成和平时成绩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实习教学模式,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式。

1.2.2试验组的带教老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学生和老师针对具体患者提出内科护理中的主要问题。(2)查阅文献收集解决问题的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患者的护理。(5)经过临床实践后作出效果评价和总结。

1.2.3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试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教学模式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评分结果两组学生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操作及病案分析的评分别为(79.4±6.9)分、(88.6±6.1)分和(89.3±5.7)分,对照组学生评分分别为(75.3±7.8)分、(74.1±7.2)分和(70.4±6.5)分,对比两组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和病案分析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内科护理学实习期间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教学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肯定率分别为86.67%、76.67%、86.67%、100.00%和93.33%,均优于对照组的56.67%、46.67%、53.33%、40.00%和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73-01

循证护理实践是综合相关的最佳证据、护理经验、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的取向与价值观成为新的护理知识[1-2],起源于1970年。1997年香港建立亚洲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2004年上海与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合作建设。循证护理实践是将科研结论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在实施过程中激发团队精神和协作气氛,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1应用现状

1.1 在临床疾病护理方面

自从我国临床护理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以来,在不同科室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种提供循证护理实践。以往常见病的护理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而循证组中通过循证护理实践采用步骤为: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2)发现并解决临床中的健康问题,防止并发症发生;3)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4)选出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5)效果评价。在临床实践中对有争议的问题,应用循证护理实践,对问题作循证研究,对查询的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实用性进行了认真评价后得出结论,不仅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能给患者带来最大利益,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危害,而且避免了增加额外费用。循证护理实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果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实践使护理人员以最科学的方法制订完整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1.2在健康教育方面

运用循证护理实践,可以针对健康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建立专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找,通过分析与评鉴,结合专家经验和患者意愿,拿出最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

同时循证护理实践提倡个性化、从患者利益出发,进行更符合患者实际需要的护理,在护理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意愿和价值观,促进了健康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1.3在护理教育方面

循证护理实践思想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一方面,对教师来讲,不但有利于提高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打破了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观念,对自己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及系统评价而得出结论。循证护理实践在实习护生临床实习的应用中,可通过通过循证护理实践知识的培训、专题讲座。实习期间,不定期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学生提出1~2个循证护理实践问题,分小组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实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审,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所需,制定相应护理计划,通过动态评审方法监测实施护理计划的效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培养实习护生调查性研究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循证护理实践教学打破了教科书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的这一观念,通过循证方法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循证护理实践基础知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1.4在护理管理方面

强调科学证据的循证管理思想,对科学决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必须注意管理决策与临床决策间的差异,通过循证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护理管理者须致力于引导护理人员进入循证护理实践领域,并为循证实践提供相应行政支持,具体职责表现为:1)制定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引导循证理念在临床的普及,形成循证中心;2)改善文献查阅和科研条件,如图书资料、数据库、网络资源的建设;3)鼓励创新,支持并推广研究结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4)组织人员编制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并定期更新,着实促进护理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指导;5)改革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勇于突破传统;6)促进临床实践、护理科研及教学的互动与沟通,教学、科研成果推动临床护理实践的开展。

2困境

实施循证护理面临的困境是:护理科研质量不高;护士缺编,日常工作压力大,再教育空间小;护士学历偏低,缺乏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研究人员还比较缺乏。

2.1观念滞后

循证护理论文例7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83-01

循证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明确、谨慎、明智的将科研结论与患者愿望、临床经验结合的一个过程,可以看出,循证护理强调文献的筛选、明确的意见以及证据的有效性。目前已经有多位专家学者了关于循证护理的文献,这一趋势也表明,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的重点问题。但是由于循证护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也成为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循证护理方法的误区

循证护理这一概念在我国实践的时间还相对较短,特别是关于循证护理的实践还未在临床中深入,很多护理人员将文献中的护理方法直接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认为这一过程就是循证,但是实质上,这些文献的质量评价大多都较为简单,没有使用统一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直接将这一护理方式引入临床之间中必然难以达到循证护理的既定效果[1]。

2 循证护理文献中存在的误区

2.1 循证护理问题过于宽泛。以文献《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为例,该文对于循证护理的分析使用确定循证问题―问题分析―做法举例的方式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好患者潜在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好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压疮、急性肾衰的预防措施,再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继而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可以看出,这一文献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并未制定好明确的检索循证问题。按照循证实践的具体要求,关于循证问题的界定必须要符合PICO的实际要求,也就是说在界定循证问题时,必须要对目标人群进行界定,并分析好干预因素,对于对照组使用其他的干预措施,再对种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这样才能达到循证护理的分析要求。

2.2 文献检索过于简单。循证实践对于文献检索要求相对较高,必须要求检索是全面、准确、透明、可重复的,这样才能够减少文献选择的偏移,提升其可信度,为此,在循证过程中,应该将检索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详细的报道出来,其内容也应该包括临床实践、系统评价、再检索原始文献、其他实践报道等等,在具体的检索过程中,可以先使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再对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这样才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完善的支持[2]。

2.3 缺乏对于文献评价过程和质量筛选的报道。纵观现阶段下一些循证护理的有关文献,多存在文献质量筛选和评价单一的情况,大部分文献也未针对文献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的报道,这就导致文献失去了“循证”的内涵。

根据JBI循证护理中心和Cochrane循证护理中心的要求,如果在检索时找到具有价值的文献,必须要明确该种文献的类型,如果该种文献是研究型论文,就必须要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设计,再根据相关文献评价标准对研究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的严谨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同时,检查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是否客观,如果文献属于专家建议或者案例报道,则必须对资料的合理性、可靠性、逻辑性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在此,需要对文献的情况进行陈述,同时可以使用表格列举出评价结果[3]。

2.4 引用证据时未标注好论据的来源与等级。很多文献都未标注好循证护理论据来源,对于证据等级推荐意见也未进行详细的标注,单纯文字难以判断出护理措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也失去循证的特征,实际上,关于循证护理各项措施在数据库中都有着丰富的文献,如果在写作时没有进行科学的检索,就难以追随到文献的出处,也就难以评价循证护理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引用论据时必须要明确的标识好论据的等级和来源,保证阐述方式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根据参考的文献查找具体出处和原始数据的来源,以便增强循证护理论据的可靠性,便于科学论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应用。

3 结语

循证护理实践以其独特的特性已经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兴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区,为了防止这种误区的扩散,医院方面必须要切实的做好循证护理培训工作,强化文献检索、严格文献评价、规范文献引用,以便全面促进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全面推动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避免护理实践过程的变异性,为临床活动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4]。

参考文献

[1] 胡雁.循证护理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误区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08):89-90

循证护理论文例8

         收稿日期:2011-01-14

         作者简介:丁艳波,郝冰,王晶茹,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消化科。(牡丹江/157011)

         循证护理(ebn)理论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观察,指实证或求证护理,以向患者提供最可靠和最新的科学证据的运用为其核心思想[1],其科学研究证据具备可信和价值性高的特点,寻找实证、提出问题、对患者用实证进行最佳的护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研究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兴趣[2]。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循证护理在胃肠镜室护士实习中的应用做研究分析,旨在培养护理方面优秀的人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护生120人,其中大专72名,本科48名;年龄19-2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

        1.2 方法 在护生入科时对其了解一般资料和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循证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评估,其中有117名学生对循证护理有特别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想学习者为1名,一般为2名。其中不了解循证护理知识的护生有92名,了解的为28名,很了解0名。结合护生在胃肠镜室的实习时间、目的和对循证知识掌握情况,依据实习大纲,有针结性的制订讲课内容和实习计划。循证护理包括5步,分别为循证问题、支持、观察、应用及评价,要求护生应进行理解和掌握。选择合适的病例,对循证护理程序进行实践。针对实习大纲中的要求,就一种疾病提出循证问题;待确定问题后,可利于现有的文献检索和医学护理信息,向学生传达主要的方法和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确定结论,进行严格筛选,最终达到获得循证支持的目的;对实证进行查出;循证观察。带教老师应改变护理教学模式,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得以改变,引起和鼓励学生在胃肠镜室仪器操作或患者护理上多提出问题,并用循证的思维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 

         实习结束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采取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在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胃肠镜室的特点,抓住护生对新鲜事物和环境具有好奇心的心理,鼓励护生积极参于循证护理理论学习的过程,做好示范教学,包括对病人身体状况的评估、器械的准备和操作方法及过程,都要注意每一个细节,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且在以后的护理中应经常强调,让护士自觉的形成一种意识,主动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注重临床与实际的结合,做好操作前后的观察,做好技能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娴熟的操作技能,为日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循证护理又为实证护理,起出发点为临床实践中特定的、具体化的问题,将最适宜的护理依据与患者实际情况和愿望与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结合起来,为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2]。本次研究观察,虽然护生对循证护理理论了解不多,但特别渴望学习,故将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胃肠镜室带教,注重其在教学中的临床应用,使护生接受了先进的护理理念,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使护生改变了以前的思维方法,自觉的发现问题并寻求实证,使临床实习的效果提高,增加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查阅文献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使理性思维面拓宽,值得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

 

循证护理论文例9

收稿日期:2011-01-14

作者简介:丁艳波,郝冰,王晶茹,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消化科。(牡丹江/157011)

循证护理(ebn)理论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观察,指实证或求证护理,以向患者提供最可靠和最新的科学证据的运用为其核心思想[1],其科学研究证据具备可信和价值性高的特点,寻找实证、提出问题、对患者用实证进行最佳的护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研究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兴趣[2]。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循证护理在胃肠镜室护士实习中的应用做研究分析,旨在培养护理方面优秀的人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护生120人,其中大专72名,本科48名;年龄19-2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

1.2 方法 在护生入科时对其了解一般资料和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循证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评估,其中有117名学生对循证护理有特别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想学习者为1名,一般为2名。其中不了解循证护理知识的护生有92名,了解的为28名,很了解0名。结合护生在胃肠镜室的实习时间、目的和对循证知识掌握情况,依据实纲,有针结性的制订讲课内容和实习计划。循证护理包括5步,分别为循证问题、支持、观察、应用及评价,要求护生应进行理解和掌握。选择合适的病例,对循证护理程序进行实践。针对实纲中的要求,就一种疾病提出循证问题;待确定问题后,可利于现有的文献检索和医学护理信息,向学生传达主要的方法和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确定结论,进行严格筛选,最终达到获得循证支持的目的;对实证进行查出;循证观察。带教老师应改变护理教学模式,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得以改变,引起和鼓励学生在胃肠镜室仪器操作或患者护理上多提出问题,并用循证的思维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

实习结束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采取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在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胃肠镜室的特点,抓住护生对新鲜事物和环境具有好奇心的心理,鼓励护生积极参于循证护理理论学习的过程,做好示范教学,包括对病人身体状况的评估、器械的准备和操作方法及过程,都要注意每一个细节,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且在以后的护理中应经常强调,让护士自觉的形成一种意识,主动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注重临床与实际的结合,做好操作前后的观察,做好技能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娴熟的操作技能,为日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循证护理又为实证护理,起出发点为临床实践定的、具体化的问题,将最适宜的护理依据与患者实际情况和愿望与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结合起来,为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2]。本次研究观察,虽然护生对循证护理理论了解不多,但特别渴望学习,故将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胃肠镜室带教,注重其在教学中的临床应用,使护生接受了先进的护理理念,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使护生改变了以前的思维方法,自觉的发现问题并寻求实证,使临床实习的效果提高,增加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查阅文献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使理性思维面拓宽,值得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

循证护理论文例10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了3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步。

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

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evidencetriggered)、循证支持(evidencesupported)、循证观察(evidenceobserved)、循证应用(evidencebased)。从护理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循证护理模式比全面质量改进(totalqualityimprove-ment)的模式意义更深远。EBN模式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此循环,不断地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循证护理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

1·循征护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是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护理理念是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1]。传统护理是以个人经验为主,强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临床经验为指导。而循证护理是以客观证据为主,强调以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以最佳证据为指导。循证护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是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循证意识,不仅注重护理技术的提高,更应通过客观证据发现并提出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利用循证护理的现有成果,积极开展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为病人健康服务提供最佳和有利可行的“证据”。循证护理是一种观念,应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传统护理阻碍了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护理决策的行为方式,护理人员只有树立了循证护理理念和意识,才能在护理实践中,始终学习循证护理基础理论,改变个人习惯和行为,投身于循证护理临床研究,用最有力、最可靠的护理证据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务。

2.循证护理充实、丰富并促进现代护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护理学是以自已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模式,作为护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领域新兴发展的临床护理模式,具有广阔的外延,所提供的实证是科研结果、专家经验以及病人意见的综合体,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并注重终末质量评审,它的诞生为临床确认和解决健康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并促进现代护理理论的发展。

3.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使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证明了护理对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并支持护理人员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权威和自治。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订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加拿大多伦多医院的Simp-son强调,护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应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有利于:(1)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2)发现护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3)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将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结合,可在医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对疼痛、脱水、失禁、生活状况改变、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皮肤完整性受损等问题的处理。我国的护理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科学的整理、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学术水平、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循证护理使护理管理发生变革。21世纪的医院,无论从组织、经营、服务方法和范围均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临床护理管理,仅凭经验去应对,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对象和时代要求,循证护理注重以“实证为依据”的科学管理,管理者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继续管理教育,系统进行循证护理管理理论、信息、方法、科研、教育等学科的学习,用循证护理管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管理实践[2]。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aine和Kenrick护理管理者促进循证护理的角色研究中,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在预算分配、目标和政策制订等方面的调查表明,临床护理管理者如果试图用职位和组织权威来促进循证护理的实践必将面临着失败。

5·循证护理使现代护理教育面临新挑战。

(1)护理教育理念的挑战。循证护理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它的兴起促使护理教育者本身需要反思。首先,在护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里,有多少是有确切的基础研究和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系统分析的结论?其次,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循证的临床思维方法,主动研究性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将传授护理实践中的临床经验与循证护理和临床证据结合起来,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观;第三,学校护理教师应积极主动接受循证护理教育,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中最新的科学论证,传授给护生,要求护理教师首先应树立循证护理教育理念,有责任在护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临床护理问题从循证护理中来,回循证护理找答案”的科学思维态度与方法,这样才有助于护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建立,在教与学的决策中,应使学生转变观念,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证,积极思考,勇于探讨,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