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5:26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1

关键词:职业探索;职业探索行为;测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218-01

职业探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简单来说,职业探索是个人对自我特质以及各种不同的职业或者工作内涵,乃至对个人环境关系与资源进行探索,以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确立更明确的导向。[1]职业探索行为是指个人出于职业发展目的而进行的、有助于个人了解自我和了解职业环境的具体的行为(或活动)。

一、职业探索行为的理论研究

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同一时期Gelatt(1962), Tiedeman 和O"Hara(1963)等人的研究认为职业探索是职业决策的重要阶段,职业发展理论来源于super的人生换位理论,他于1976年将职业探索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成长阶段(出生――14岁)、探索阶段(15岁――24岁)、建立阶段(25岁――44岁)、维持阶段(45岁――64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最后他在1990年引入微循环概念,就是指每个阶段都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所以职业探索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Atkinson & Murrell, 1988; Blustein, 1997, JordAan, 1963, super, 1995; Tabeira, 1997),但明显表现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super,1990)。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职业辅导转变为生涯辅导的标志。俞文钊(1994)将各种理论模式按其理论取向分为三大类:个人取向、社会取向、综合取向。

二、职业探索的测量研究

虽然职业探索在职业发展理论中是主要的构成部分,但它的维度结构和他的预测性却很少有人研究(Grotevant & Cooper, 1986; Stumpf & Colarelli, 1980 ;Vodracek,1994)。早期,super(1951)和他的同事对职业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职业探索和职业建立之间的关系。Jordaan在1963年提出了多维度探索结构的概念。Stumpt等人(1983)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探索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并在1983年编制成了职业探索问卷(career exploration scale,CES),后来Blustein(1988)对量表做了一些修改,使其适合青少年群体。1997年Tabiera 等采用了新版的CES在2000年对葡萄牙青少年的职业探索进行了测量。

国内张淑华,施国春(2006)修订了CES问卷,在原问卷基础上以大学生为被试认真回译修订,对信息数量维度增加了一个项目,对自我探索维度增加两个项目,在外部探索手段维度上增加了两个项目。关于职业探索理论的维度和结果还在继续研究与探讨中,以后还会有大量的研究用在对CES的修订上。而且随着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职业探索忽悠新的突破,并为促进职业探索理论和职业辅导提供支持。

三、评价与展望

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虽然日趋增多,但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论与分歧,这也使得一些相关研究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1、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方面

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主要是进行相关研究,这种方法能能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职业探索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使用中仍然存在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应用CES时。CES问卷不能使之了解个体职业生涯探索的总体状况,其原因是各维度的分不能整合。研究者在研究时通常只取用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量表,使职业探索的概念变得狭义(Taveira et al., 2003),从而一些研究者对其研究价值产生怀疑。另外,此问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量表中的项目对于现代职业特点来说明显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横向研究是以往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虽然横向研究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上能很好地进行探讨,但是在因果关系上不能提供充足的信息。所以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范式,以便能对个体职业探索的影响因素和过程变化进行深入的认识。

2、影响因素方面

在影响因素方面,埃里克森的个体阶段发展论强调,人生的不同阶段中,对个体发展有影响的重要他人也不同。在童年期,家庭的影响可能最大,而到了青春期以后,同伴群体的影响及学校的作用日益重要,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尊、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等因素上。对同伴和学校影响作用的研究非常少,Felsman和Blustain(1999)对同伴关系与职业探索从关系理论的角度指出,亲子依恋、性别和年龄在被控制之后,同伴关系变量(包括同伴依恋、亲密性和相互性)对职业探索依然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2]可惜的是,后续及相关研究并不多。所以如何利用这些近端因素的作用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从以上的回顾可见,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主要是西方国家,而我国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即将或准备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很少研究青少年群体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这都值得研究者给予关注。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2

职业探索是一种以职业目标为导向的探索活动。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各种不适应变化和压力的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和职业的发展所知甚少,职业心理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择业和就业,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关注高职学生内心世界变化,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辅导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使其主动地了解自身、了解职业世界,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择业、就业前的心理危机,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

一、职业探索期理论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各异,但仍然有共性之处可以让人们看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脉络或轮廓,从而出现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划分和特征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家E.H.施恩(E.H.Schein)教授在其专著中提到:“每种职业都存在着一种从初学者变为某个专门领域的贡献者的内在逻辑。这种专门领域反映出了一个人在早期职业阶段日益纯熟和深化的具体技能。”[1]施恩教授基于人生在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职业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2]。成长、幻想、探索阶段从0~21岁,这一阶段个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申请者。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处在这一阶段中。同样也是美国职业管理学家的萨柏(DonaldE.Super)侧重个人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进行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这五个阶段。萨柏将探索阶段明确划分在15~24岁之间。萨柏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主要是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自身进行考查、角色鉴定,并进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从两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职业探索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但具体又是在进入大学前开始和从大学毕业后初步完成。同时,职业探索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历程。当个体受到对自身的认识、过往的经验、客观环境的变化等综合作用时,个体将这一受到综合作用的“结果”投射到未来的活动之中。是什么影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经验,本文认同影响个体职业探索的两大因素为: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子女在就读高校类型上呈现出的差异,实际上是各种家庭文化背景子女自身选择的使然[3]。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往往综合了家庭成员的意见。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其对职业探索的一部分。调查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家庭采取权威式的教育,且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独立时,来自父母对子女职业探索行为的支持也就越多。研究表明,个体进行职业探索的差异受到性别、人格、个体发展主动性以及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我们不难理解,每个个体由于性别、人格以及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不同,探索行为一定会产生差异。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中,自我效能是核心概念之一,是个体对组织和实施所要得到的行为结果的能力的信念[4]。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时,个体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设定职业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帮助他们提高或改善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他们进行职业探索。

二、职业探索对高职生职业心理教育的意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周晓玲和邱开金对四所高职院校1010名不同年级的高职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心理诉求的认知结构和价值取向方面职业化趋向较明显,但是高职生的职业心理基础薄弱。目前,高职校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心理咨询老师,设置谈心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讲座等。形成了应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服务的配套软硬件设施和工作机制。然而,职业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职业心理讨论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个体而言,职业认知、角色定位、职业情感和人格以及职业个性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无法剥离开来。就社会而言,个体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信念等包含了职业与职业者、职业者与社会等各种关系。高职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够满足高职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者在职业心理方面的需要。高职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应当融入高职生的心理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虽然个体的职业心理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取决于个人的,但是高职校依随高职学制,在学生入校时到毕业后初入社会都责无旁贷地要为学生进行与职业有关的各类指导,并创造有利条件。大学期间是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的阶段,将职业探索理论与职业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帮助学生顺利地从普通人向准职业人转变,找准职业定位,设定准确的职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职业探索观念,提高职业探索的主动性

高职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重技术学习、轻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了解模棱两可,对行业动态关注度不高。对于期望的岗位和就业单位的情况一知半解,有的凭自己的想象或者其他人提供的信息选择就业单位。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跟自己想象的或了解的不同,从而带来离职或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另一方面是就业的心理状态未调整适当。从而导致学生从一名学生向职业者转变的过程并不顺利。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是职业心理教育,抑或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探索的意识,并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主动、有效地进行职业探索,是职业生涯非常关键的步骤,也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是职业探索过程的两个方面[5]。在自我探索中,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教育课程中,应当从自身的优缺点、兴趣点、需求点、价值观等方面出发,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身心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深入全面的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探索,学生才能够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以及自身未来的职业愿望。环境探索是对外部职业环境的了解、信息的收集。无论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还是求职阶段,都不同程度、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外部职业环境的信息。例如工作行业动态、工作要求、工作场所的情况、工作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的发展前景。职业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将自我探索的情况和环境探索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从而设计适合自身的职业方案,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环境探索的形式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信息的搜集。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学校安排的企业实践等,都使学生能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工作的实际要求,从而确定自身的能力是否适合从事某一项工作。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环境信息,结合自身对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有效的结果。高职生在校期间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培养不能忽视职业心理教育,在做好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的基础上,职业探索能够帮助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塑造身心,以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避免在就业初期由于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不了解、不适应,而造成盲目的跳槽、改行等问题。

(二)正确引导职业动机,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项针对830名高职生的调查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于高职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高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成败的归因[6]。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学生轻易放弃并回避已经发现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应当从一进校开始培养。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职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对未来的目标是模糊的,学生在技能知识的学习上也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甚至会觉得课程对自己没有用。当学习效果不佳时,有的学生会将失败归咎于专业本身,并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学习信心降低,导致对专业的不认可,最终在毕业就业时盲目地寻找工作或达不到该行业的就业要求。高职生的职业动机因素由物质报酬、自我决定、愉悦感、追求挑战、制约、他人评价这六个因素构成。性别、地域、专业、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这六个方面对其自身的影响也完全不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动机,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一种信心的提高,这种提高是一种融入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实习实践,当学生感到能力信心不足时,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当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会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困难的决心,从而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不轻易做出逃避困难的选择。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3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探索性教学是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自主探究、解答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与时间能力,并提高学生合作、团结的意识,树立科学精神。探索性教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探索性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产生重要作用。

1.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从古至今,存在着许多教学模式,其在相应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其中教学要素是指理论基础、教学思想及目标、学科特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与一些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这些要素相互配合的产物。而探究性教学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国家与时展需求的,其理论基础是“创设情境-数学实验-观察分析-猜想结论-推理论证-拓展应用”,基本思想是现代教学观、数学教学观和建构主义数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思想,其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他人的帮助及主动查找资料等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成为主动建构者应该做到几点:第一,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第二,主动搜集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假设并论证;第三,把学习内容与实践相联系。

2.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模式构建

2.1 探究性情景创设

创设情境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设的情境分为三大类:一是物质性情境,包括自然物质、人造物质等物品;二是多媒体情境,通过网络、影视、PPT等资料,如爱迪生的成长资料,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养成主动问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榜样力量。三是现场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数学学习,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实践,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四是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五是问题性情境,提出有趣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一是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两者密切相关,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兴趣,并认识到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应该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数学有关的实践。例如家里装修需要多少块瓷砖,需要用到有关面积的知识。二是故事情境,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定性不足,喜爱听故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故事情境,增加吸引力。三是操作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打开思维,手脑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平面折叠等有关问题时,直面的讲解效果不大,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找到答案,再加上老师的解释,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牢靠,降低了教学的枯燥性。四是悬念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新的思维中,深入探索知识。

2.2 教学实验开展

教学实验是让学生结合知识动手实验,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实验中得到结论。教学实验是以学生为主导,结合相关仪器、软件。探索性教学实验的开展包括条件探索、结论探索、存在性探索。条件探索是指依据结论探索命题应该具备的条件。这类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能使结论成立就可以。例如在学习几何时,经常遇到等腰梯形的成立条件,老师可以画出模型,让学生应用尺子、量角器等仪器测量,或是应用计算机建立模型,然后得到结论。结论探索是指由给定的条件得出结论,这类问题需要我们大胆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结论探索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结合相类似的问题,得出结论,然后论证。存在性探索,是指“是否存在”这类问题,可以先假设存在,根据假设的结论推出命题中的条件,如果与已知条件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反之成立。也可以举出一个反例。

2.3 探索性结论总结

我们可以从上文看出探索性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不再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把所有相关知识一股脑的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探索性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第一,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探索问题时,可能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是跨学科的,有的可能与本问题无关,由学生联想的,总之教师要给学生的问题解答,教师可能之前没有关注过,也可能不在其专业范围内,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注入新鲜血液,充实自己。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众人的智慧结合起来可以爆发无穷的力量,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大家一起合作配合就可能得出答案。正如现在的企业,没有一个企业是单独一个人成立部门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不容的人员配备,负责不同的工作,共同完成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解疑答惑。第三为教师的发扎提供了新的机遇,不是指职称的升高,工资的增加,而是指可以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迎接挑战时应该关注探究性教学的主题、信息的收集分析、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探究过程,使探究性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动手实践的能力。

3.总结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的学科,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意识,形成严谨的态度,并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主动学习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遵循探究性教学的六大步骤,尤其是创设情境、教学实验方面。探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引导学生不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总结教学经验,不能流于形式,提出自己的一套探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4

1问题提出

近年来,人格与职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羞怯是人际情境下的不舒适和/或抑制.这种不舒适和/或抑制会阻碍一个人对人际目标和职业目标的追求(lynnehenderson&zimbardo,2001)。因为羞怯可以通过外在行为的长期观察加以鉴定,有其生理基础fhenderson&zimbardo,1998;schmidt,fox,rubin,hu&hamer,2002,与其它特质相互独立(paulhus&trapnell,1998),并可以用连续的尺度加以度量fchavira,stein&malcarne,2002).因而有学者认为羞怯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加以研究(杨勋,2006)。

羞怯不仅能单独反映在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方面.更多时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hendersonl,1994)。王倩倩(2007)修订了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发现中国大学生的羞怯包含四个方面: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羞怯是一种逃避反应,阻碍个体潜能的开发。www.lw881.com个体的羞怯程度越高,对于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就越严重。

基于羞怯与职业发展的诸多联系,一些研究者曾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探索susand.phillips和monroea.bruch(1988)。。发现,羞怯与人际表达、职业信息获取频率、职业信念、面试自信呈负相关。羞怯程度不同的个体在职业兴趣取向、找寻职业信息的行为次数、确定职业的程序方面有显著差异,羞怯个体在职业策略的运用上与普通个体也明显不同(鸥淑芬,1990)。但是,以往的研究缺少对于羞怯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关注。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非常强调职业探索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职业决策之前必须有探索。对于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能代表其职业心理发展状况。因此,本研究将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两方面考察羞怯与职业心理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人格理论与职业发展理论的融合。为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职业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支持。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0份,回收率90.0%,其中有效问卷813份,有效率为90.3%。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shyq)采用王倩倩(2007)修订的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共有1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四个方面评价个体羞怯: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无反向计分题目,总分越高,羞怯程度越高。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l,解释率为55.58%。在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8225、0.7215、0.7256、0.6867。

2.2.2职业探索问卷(ces)

职业探索问卷(careerexplorationscale,ces)由stumpf等)~(1983)e编制而成,包括职业探索信念、探索活动、情感反映三大部分,本研究采用许存(2008),修订的职业探索活动问卷。该问卷测查的是个体在过去3个月时间内的职业探索活动,共18个项目,4个维度:环境探索、自我探索、目的一系统探索和信息数量。问卷形式为likert式5级计分。1~5分别表示“很少”到“经常”。得分越高,表明探索积极性越高c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该职业探索问卷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其信效度也已被很好证明。本研究中职业探索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780,其中环境探索维度为0.8367,自我探索维度为0.7428,目的一系统探索维度为0.7230.信息数量维度为0.7501。

2.2.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cdmse)

此问卷系彭永新、龙立荣(2001)eⅲ参考betz和taylor的“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并依据对学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修订而来,共有39个项目,由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五个维度构成。问卷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4—0.8098之间。总问卷的cronbach仅系数为0.9366,各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均在0.51i~0.601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56。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2—0.81之间。

3结果分析

3.1羞怯与职业探索之间的关系

3.1.1羞怯与职业探索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羞怯总分和职业探索总分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一0.119,p<0.01)。进一步对羞怯各维度与职业探索各维度的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羞怯的对拒绝的恐惧和自责两维度与职业探索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表达的自我限制与自我探索和信息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寻求赞成与目的系统探索显著负相关。

3.1.2不同羞怯程度的大学生职业探索的比较

按照羞怯程度高低将被试分为三组:高羞怯组、低羞怯组和中间组。以职业探索的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羞怯程度分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见表3)。

结果表明,羞怯程度的多元主效应非常显著,f(2.801)=9.824,p<0.01。对比分析显示,低羞怯组的职业探索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和高羞怯组,高羞怯组与中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一致性子集检验结果也表明.在职业探索水平上,低羞怯组于其它两组应归为不同子集.其均值显著不同。随后进行的单变量f检验表明.在职业探索的4个维度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事后平均数检验tamhane’st2)发现,在环境探索方面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在自我探索、目的系统探索以及信息数量方面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可以看出.羞怯水平低者其职业探索水平高。

3.2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羞怯总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151,p<0.01)。这一结果与舒春永(2008)h的一致。进一步对羞怯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羞怯的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三个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寻求赞成与其各维度无关。

3.2.2不同羞怯程度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5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羞怯程度分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羞怯程度的多元主效应非常显著,f(2,794)=14.809,p<0.01。对比分析显示,低羞怯组的职业探索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和高羞怯组,高羞怯组与中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一致性子集检验结果也表明,在职业探索水平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应分别归为两个子集,其均值显著不同。随后进行的单变量f检验表明,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5个维度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事后平均数检验(lsd)同样表明.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各个维度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羞怯水平低者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高。

4讨论

本研究尝试探讨了羞怯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羞怯与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推论羞怯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发展,即羞怯水平低的个体其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较高。

从羞怯与职业探索的关系可以看出,低羞怯个体敢于面对失败,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或者尝试各种工作角色,因此他们拥有的就业信息数量大,对职业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较为充分。恐惧遭受他人拒绝的个体则不愿或不敢从他人那里获取各类就业信息或者尝试各种工作角色以获得对职业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因而他们的就业信息数量较少。羞怯的个体往往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个人特点缺乏深入反省,遭到拒绝往往认为是自己不好,动辄责备自己,而不是分析原因、改进自己,这难免对其职业探索活动造成消极影响。缺乏自知,就容易妄自菲薄,这样在别人试图了解该个体时,他常常会感到焦虑.限制其自我表达;而这种自我限制反过来又会阻碍其职业探索的各个方面。过于关注他人想法或赞同,可能会缩小个体职业探索的范围,对于职业发展同样不利。

由此不难理解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低羞怯者有勇气通过各种方式考察自己的能力以及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职业。有信心搜集相关信息,甚至主动找老师或从事其所感兴趣的职业的人交谈,得到切实的指导后,就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制定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低羞怯者同样会遭到拒绝和失败,但是他们对于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满怀信心。相反,害怕遭到拒绝、自我表达受限或者陷于自责之中的个体。常常感到难以对自身能力作出全面评价,查找职业信息似乎也力不从心,对目前或未来某职业的就业趋势及工作事务一片茫然,在这种情况下难免缺乏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以及为该目标制定规划的信心,他们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总之,我们认为,低羞怯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比较成熟,其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高,更有希望放下虚荣心,采取适当的自我展示策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应该积极开展对于学生社交技巧、情绪控制的引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水平。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本项研究主要用了相关分析方法,所以无法推断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实验室的情景研究。以得到更为明确的结论。

同时,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羞怯与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内在过程的研究,考察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其它社会认知变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内敛持重,认为“满招损,谦受益”,不过度地自我表现才能“明哲保身”。所以羞怯并不一味是消极的。但是本研究所采用的henderson羞怯定义强调的是对于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提倡的谦虚忍让的品格——发自内心的自知和自尊的“羞怯”相去甚远。这就是羞怯的跨文化差异。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5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今情况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是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就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指导学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进行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比,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于是我立刻借助多媒体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了解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业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发,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水淹死在河里?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而多媒体能够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95-001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其中,她讲到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那怎样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索呢?

一、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探索时机,让学生在思考中自主探索

因为“自主探索”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很多教师的课堂上都能看到“自主探索”。但有了就是好的吗?不合时机的探索只能是花架子。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探索时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课时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或是直接让学生探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在这里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比如我先让学生拿出熟悉的三角尺,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反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引出学生探索的动机和探索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调动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去发现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或者让学生自学课本看一遍书上介绍的方法和过程,那么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但是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用绳子自己动手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并且进行计算,通过多次的实验来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得到计算公式,这样的话,一来可以调动他们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来的话,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再次感知圆的周长的含义,再者,将绳子化曲为直也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通过动手实验得出自己的数据并接近圆周率的话,更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鼓励质疑,发挥自主探索的创造性,让学生在验证中自主探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往往就是教学中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教学信息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同时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解决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的学生,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我总巧妙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学生自主探索出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来的,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质疑: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梯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能不能拼成其他的图形?为什么非要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不一样的行不行?为什么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什么关系?每当我听到学生的这些质疑声时,总是能为他们叫好,并且让他们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疑问进行不同的自主探索,同时我进行现场指导。在探究三角形和梯形是不是存在着什么关系?我惊奇的发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就变成了三角形,所以这两个图形的计算公式的得来是如此的相似。

四、师生互动,促进自主探索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探索

这里的师生互动,不是指师问生答这样单一的互动模式,而是指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交流。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使得每个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见解与思路广泛交流,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能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合作能力得到培养。教学中可以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发现或概括规律时、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时、解决开放性问题时组织师生进行讨论互动,促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学生在自主探索怎样用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时,我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摆一摆,问一问他们的想法,同时让小组内的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摆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并且怎样做到有序的排列。在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充分交流,提高认识。另外在学生探索出怎样围成长方形花圃及面积最大时,提出问题:“围成的面积是和什么有关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这一问题富有思维含量和讨论的价值,时机正好安排在学生个体经过独立思考,处在“愤”、“悱”迷惑之时,接着开始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和激励作用,掌握好讨论的方向,逐步将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使讨论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7

本文沿着"数学开放题与探究问题的探讨"的研究思路,先从初中数学开放题与探究问题的现状调查出发,从而引发揭示数学开放题学习规律的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从解决问题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统观近几年我省九地市中考数学试题发现,基本上每份试卷中至少有一道开放、探索题,而且占的分值一般在20-30分之间,它们选材独特,构思巧妙,在考查学生探究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我认为这又将是今年中考命题的新趋向。

探索、开放题常常条件或结论不明确,解题依据和方法往往不唯一,需深入探索方可求解。一般可从五个方面来研究。

1.条件开放探索题

给出问题的结论,让解题者分析探索使结论成立应具备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往往不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是条件开放探索问题。它要求解题者善于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多途寻因。

例:在ABC中,AB=6,AC=8,在DEF中DE=4,DF=3,要使ABC与DEF相似,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此类题考查三角形的相似,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假设结论成立,逐步探索其成立的条件,添加条件可是BC/EF=2或者∠A=∠D。

2.结论开放、探索题

给定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甚至要求解题者探索条件在变化的结论,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探索题,它要求解题者充分利用条件,大胆而合理地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这类题需要学生冷静思考后,大胆探索、大胆模拟、大胆猜想,从"变"中找出"不变"的量。这道题自始至终的并不变量是S为矩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抓住这个量,再求S可用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管n取何值,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3.策略开放、探索题

策略开放探索弄问题,一般指解题方法不唯一或解题路径不明确的问题。这类要求解题者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善于标新立异,追求一题多解,同时,给解题者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积极思考创新求索,活用解题思维和方法,优化解题方案和过程。本类题考查学生对切线判定的基本知识的运用,以及如何得到一个角度等于90°的最简单方法。通过比较得出较好的方法。

4.情境开放、探索题

给出问题的实际情境,要求解题者建立数学模型、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数学设计各种方案。这类问题为情境开放型问题,它常以实际情境或现实生活为背景,涉及社会生产、科技经济以及数学本身等各个方面,解答这类问题的本身就是创新。

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该题的评分标准打破了数学试题都有标准答案的固有传统,只给定评分原则,没有标准答案;着重考查考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确定考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策略,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让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唤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开发其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呢?

一、在巧妙设疑中,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设疑,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巧妙地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如教《斑羚飞渡》一文时,当讲到斑羚们陷入一个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时,就向学生设疑:面对困境,斑羚有哪些表现?斑羚是怎样飞渡的?飞渡的结局怎样?在此读潜台词,充分挖掘教材,对理解把握课文主题是非常有用的。此处提问巧妙设计情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甚至能起到“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

(二)创设悬念情境,形成自主探索的动力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如学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烧害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一个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能否创造生命的奇迹?请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便可以为我们解开谜团。

这样,导语就成为学生思维导航,有目的地设置疑问、悬念,提供暗示和思考的方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自由选择中,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的反映是多元的。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确,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课堂的主角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亲历实践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体验,让他们自己去读懂、去品味、去揣摩和感悟。这是尊重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学习语文上的天赋。

三、在激烈辩论中,促进自主探索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即有些问题不是唯一答案,每一种答案背后又有不同的逻辑推理、事实依据支持,这些问题最具讨论价值,组织学生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机会,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辩论中,老师是“首席”,学生是“辩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辩论,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明白是非曲直,辩明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在情境演练中,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因此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演练中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中实践、感悟,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一)画乐

如教读何其芳的《秋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乡村秋天的景致,获得美的享受。我布置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把文中的意境美描绘出来。学生纷纷响应,经过他们的感悟、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第一幅“农家丰收图”:山谷伐木,丁丁之声悠远地飘来,震落了清凉的露珠,香飘飘的稻谷,使人满口生香,肥硕的瓜果,让人们流露出欣欣然的、笑盈盈的喜悦。第二幅“霜晨归渔图”:渔人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一网,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船,悠闲自得地在渔船上游戏。第三幅“少女思恋图”: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开始萌动起来。这三幅流动的画面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读者体验到: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

(二)演乐

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本剧表演,在“动”与“乐”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领略文字内涵的丰富意蕴,捕捉字里行间闪现的灵动美,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了生活。他们独到的见解与表演让学习活动变得愉悦多姿,他们相互的激发与启迪让闪光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在教《变色龙》一课时,我组织同学们分组合作表演课本剧,“演员”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叶尔德林、赫留金、小狗、旁观者粉墨登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对人物形象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正直、表里如一的品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做乐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学习了《风筝》一文后,正如鲁迅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去寻找童年的回忆,去体验孩提时代的无穷乐趣。学习了《散步》一文后,我倡议学生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步,感受一家人和睦温馨、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浓浓亲情。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人心灵深处唤起个体创造力的觉醒。知识像海水般浩瀚,每天都注入新的活水,任何人无论有多大的精力都是无法完全传授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创造,才能真正让学生插上翅膀腾飞。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9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所谓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讨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解。在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形式中,应该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师生的合作机制引进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我们探索教学方法,其实更多地探讨学生的学习方法,把着眼点放在想方设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目和动口,我们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引导学生自学、督促学生独立练习、教会学生合作讨论和指导学生大胆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哪些呢?

一、真正做到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过程中做发现者、参与者和探索者

在教学中,“教”要为“学”服务,老师必须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给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改编加工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学会创造、学会探索、发展自我、也使所学的知识学得更宽、更活。例如,在回答某个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观察角度,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就不能一样,甚至千差万别,在这种时候,就可展开讨论的教学形式,让大家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谁的看法更合理,看谁理解更深、更透。这时,老师可保留学生的看法和想法,表扬他们 的参与和发现。这样做,既尊重每个同学,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参与,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还有必要创造一些可以自由选择内容的机会,比如在理解一些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喜欢哪句就把哪句读给大家听,喜欢哪个词就针对哪个词谈理解,自己理解了哪句话就读给大家听,自己人喜欢哪些词、哪些句子、哪一段……就把它背下来,摘抄下来,积累下来,读给家人听等等。这些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积极性高,特别是在讨论和背诵时,他们的思维更积极,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等,特别还能在优美的文学海洋中遨游,树立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性和自主性,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会学生合作讨论

学习的独立性与交换性都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在现代教学中,信息由单向交流扩展到双向交流以至于多向交流。为了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能够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合作讨论的机制。

新课程强调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学生的合作交流频繁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一些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上,认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象征性地讨论一二分钟,就请学生代表发言,这样课堂虽然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像一些字词的解释、作者信息、写作背景、段落划分、词句的分析等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让学生合作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合作意识和语文素养,让学生的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只有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识不一,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需要再展开讨论,才会收到实效。

三、指导学生大胆探索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例10

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语言警察巡逻、语文游艺宫、相声表演会、绘画日记展、社会考察录、语文联谊会、信息擂台赛、新书介绍会、十分钟演讲、影视评析论坛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适时地开展。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活动课不是以学生一时一事的个人兴趣为基础的,而是以语文知识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作为活动的开始,学生不仅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而且这些活动与系统语文知识的掌握密切联系,从而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的、持久的探索动机。例如:在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课内容,老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的内容主动探索。这样,活动课就成为连贯的、有一定次序的活动。前一次活动为后一次活动打下基础,后一次活动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新的内容,以积累的方式向前推进。学生就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学生的能力就会持续发展。

二、端正主动探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