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53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正处于对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不完全成熟的成人早期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积极的肯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需要。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积极评价[1]。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证明了自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其水平的高低对个体的人格适应存在重要影响。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并会通过不同的活动及人际互动来获得和提升自尊。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2]。个体通常在其克服了某种困难后获得的积极的体验中形成了自尊,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在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个体的自尊人格可以得到进一步地完善。黄玉纤,刘琴等人(201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其自尊有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正向,自责、自贬、自卑的感受相应降低,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和价值感,可以增加其自尊体验[3]。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是探讨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两个变量之间的直接联系,较少探讨自我效能感作用于自尊的中介机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引入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揭示自我效能感如何或怎样作用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即在社会中对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4]。梁九清(2008)通过调查后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两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在社会中对被支持的体验越强[5]。张静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家内支持、家外支持两个维度得分均与自尊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6],也就是说个体自尊感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个体领悟社会支持获得。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压力性生活事件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应激因素之一,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者王建平,李董平等人(2010)提出了压力易损性假说(stress-vulnerability hypothesis) ,认为在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因素往往失去了缓冲作用。换言之,拥有积极品质的个体虽然在承受较少压力性生活事件时适应良好,但在较多或较严重压力性生活事件环境下适应水平迅速变差[7]。不少实证研究为压力易损性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比如,傅俏俏等人(2012)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性生活事件较大或较严重的情况下,复原力、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对抗风险的能力会显著下降甚至丧失[8]。然而,资源保护理论却持有不同观点,认为周围的环境状况经常威胁或引起人们的资源损失,但人们努力去获得、保护和建立资源,使用其它资源来弥补此资源的损失。例如发展或增强个性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人们本身所具有的应对压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能力、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以期达到资源保护的作用[9]。也就是说,风险因素不会削弱资源因素的有利影响,无论风险偏低或偏高,资源因素对社会适应都具有有利影响。基于以上两个理论的不同观点,本研究提出假设2:欲通过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对压力易损性假设或资源保护模型的理论观点进行验证。

二、方法

1.被试

随机抽取兰州市的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8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1份,有效率为93.88%。其中男生330名(44.5%),女生411名(55.5%);大一211人(28.5%),大二150人(20.2%),大三188人(25.4%),大四192人(25.9%);独生子女246人(33.2%),非独生子女495人(66.8%);城镇285人(38.5%),农村456人(61.5%)。

2.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采用由张建新和Schwarzer等人于1994年进行修订的中文版GSES量表,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点评分法,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分别用1-4分表示。对GSES的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0.87,重测信度r=0.83(P

(2)自尊量表(SES)

采用罗森伯格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共有10个题目,采用李克特4点评分法,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用1-4分表示。受测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对应的级别来表示这些题目的描述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自尊相关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89。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采用姜乾金引入并修订的PSSS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该量表包括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级计分法。修改后量表的α值分别为:全量表等于.90,家庭支持等于.87,朋友支持等于.82,其他人支持等于.90,具有较高的信度,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采用该修订版本[11]。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6。

(4)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采用刘贤臣等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量表。该量表自评他评均可,共27个项目,共分为六个维度: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该量表采用李克特6点评分法,“从没有发生过”到“发生过且影响极大”分别给予0~5分的评定。ASLEC的27个条目Cronbachα系数为0.8492,分半信度系数达0.8809,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1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5。

3.程序

在征得本人的同意后,立即发放问卷并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认真、独立作答,被试完成全部问卷约需15分钟,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9.0和Mplus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

1.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表1列出了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矩阵,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2.自我效能感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采用Mplus7.0对模型进行检验,内建Bootstrap方法,有放回随机抽取1000次,对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压力性生活事件、自尊的关系模型进行分析。模型拟合指数为:χ2=13.815,df=3,RMSEA=0.07, CFI=0.965,TLI=0.919,模型指数拟合良好。具体模型图见图1。由模型图可以看出,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和自尊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

四、讨论

1.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由相关分析证实了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之间的关系后,探讨自我效能感如何影响自尊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即有必要探讨自我效能感影响自尊的作用机制,以解释两者关系的心理机制。本研究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这一变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在自我效能感对自尊起到促进作用的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具有部分中介的效果。自我效能感对自尊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的途径影响自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领悟社会支持这一间接途径实现,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自尊。在此,领悟社会支持起到了“桥梁”的中介作用。

2.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效应

外部环境与自身内部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都是自尊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自尊发挥作用的影响,从而深入分析压力易损性假说及资源保护理论。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由模型图1可以看出。压力易损性假说认为风险达到一定水平时,保护性的因素可能会丧失其对抗风险因素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压力性生活事件较少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者比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者的自尊水平更高,但是,在压力性生活事件较多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者比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者的自尊水平下降更快。也就是说,在压力性生活事件较严重时,无论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如何,其自尊水平都不高。然而,本研究的结论与此观点不同,压力性生活事件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正是支持了资源保护理论,即无论风险偏高或偏低,资源因素对社会适应都具有有利影响,个体通过发展或增强个性特征,如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去获得、保护和建立资源,使用其它资源来弥补此资源的损失以期达到资源保护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即认为,当个体在承受或遭遇或大或小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时,个体会通过发展自我效能感或领悟社会支持等积极特质来弥补资源的损失,以达到对自尊水平的保护。

3.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自我报告法进行数据资料地收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后续研究可采用多种方法更为客观地收集数据资料。其次,本研究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层面上的横断研究,今后可采用实验研究或进行纵向研究进行补充验证。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2

运用电教媒体,引导感悟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认识的巨大动力。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是通过声音、色彩等具体形象来感知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每课的感悟点,充分运用投影、录像、录音乃至电脑等直观教学,不仅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而且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领悟道德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教学《诚信真可贵》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曾子杀猪》的影像短片,观后让学生辩论:曾子该不该真杀猪?正方与反方展开激烈的讨论争辩。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感悟曾子的可敬、诚信的可贵。然后,教师将话题引入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随机出示平时生活情景画面的课件,让学生自己评判画面中主人公行为的对错,并讲出理由,再由画面上的人物联系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谈谈感受,这样,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深刻地领悟到:与人交往时,都希望对方是一个讲信用的人。诚信是一个人最可贵的财富等,使这些优秀品质、道德观点植根于学生心田,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精心设计提问,引导感悟 精妙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做到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都能为完成道德认知目标,落实道德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同时,要注意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如揭示课题可采用故事引发式提问,学文明理可采用逐层分析式提问,深化导行可采用激发辨认式提问等。

借助榜样感染,引导感悟 通过榜样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观点具体化、人格化,使学生在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榜样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行为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可用课文中的榜样人物,生活中的榜样,引导学生去分析,透析榜样的内心情感世界,以榜样的高尚情感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领悟道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比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名人勤奋好学的镜头,如《华罗庚阁楼著书》《匡衡凿壁借光》《高士其身残志坚》《宋濂冒雪访师》等故事,再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使榜样形象更加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感、可知、可为。学生在主动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积极性很高,纷纷表示要向伟人学习,像他那样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

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主感悟

在游戏活动中感悟 游戏是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针对孩子们不爱惜学习用品,老师可设计一个小品,请几个小朋友分别当“橡皮”“铅笔”“尺子”“文具盒”“书包”,由他们向全班小朋友控诉小主人不爱惜学习用品的行为。接着请学生们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小品中的那位“小主人”的坏习惯呢?然后请大家畅谈认识,从而使学生悟出要“爱惜学习用品”这一道理。教完《上超市》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超市”游戏 ,分别扮演“收银员”“送货员”“值班经理”和“顾客”等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同角色有不同社会规则,认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钱与物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涨。

在操作实践中感悟 人类一切真知始于客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如教学《我也会当家》一课时,让学生学着当一天的家,从制订“当家计划”开始,再进行一天的体验生活。进行这一活动后,有的学生认为:当了一天的家,才知道妈妈、爸爸平时真不容易。当家费心费力,从早要忙到晚,真辛苦!看来,当家可真不简单啊!学生真正明白了勤俭持家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

在竞赛活动中感悟 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组织开展擂台赛、辩论会、格言答辩以及评选故事大王、金点子博士等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竞赛活动中实现自主感悟。如教学《寻访大师的童年》一课时,开展“大师的童年”故事会,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钱学森、爱因斯坦、霍金、爱迪生、李时珍、林巧稚等名人的童年故事,上课时请他们上台讲给大家听,评出故事大王。再根据故事开展讨论: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明白:原来大师也并非生来就是天才,他们和我们一样。但他们从小好奇、好问、好探索!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3

体验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它更多的是指一种情感的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的外在表现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感体验的心灵之桥。很多知识,不通过学生自我的体验、思考、感悟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如工程问题中用数量表示事物和用关系表示事物的区别和取舍,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不能用几个平均数的和除以平均数的个数,简便计算中多加(减)了几要反过来减(加)几等等,这些不通过学生自我的感悟是很难理解的。

然而,数学的感悟也并非纯粹的让学生无目的的思考,数学的感悟需要多种方法的铺垫和辅助,力求让学生感悟数学水到渠成。本人觉得感悟数学知识要注重这几个方面。

1.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小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们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表象支撑,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数学经验往往是零散、肤浅的,有的甚至是不为学生所觉悟的,如果将有序而系统的数学学习与学生这些经验结合,可使学生主动对这些经验产生数学化的感悟。

1.1数学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对生活的感悟;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现实中生存的。数学的产生首先源于生活的需要,小学阶段学习的常量数学更是如此。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我在教学时,数学概念的引入,计算方法的得到都注重从生活中得到。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中都是简单的叙述和数目较小的计算。 超过1600元部分的一般都不会跨越3个收费标准。所以如果学生遇到较大数目的计算他就会出现错误。在教学中,我税务部门找来几张个人所得税的收费单出示个学生看,让学生从收入和所缴税中加以比较,从中总结出它们的计算规律,进而总结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纠正了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即使遇到再大数目的计算也能很轻松的计算了。

1.2数学的感悟还在于把数学运用于生活;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也应该运用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也是感悟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如在学过圆柱的表面积后,如何让学生体会我们理论计算的表面积一般比实际的表面积要小,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测量出实际物品的相关数据,然后计算出表面积,然后在用这些数据制作出相应的材料,自己做出这个物品,当学生用这些材料做不出相应物品时,学生自然真正的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适当铺垫,感悟数学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4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5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1-01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是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生活,更重要的是不善于感悟生活,不能从生活中感悟思想、人文精神、个性品质、绚丽多彩的世界。学生只有学会感悟生活,笔底方能涌波澜。所谓感悟生活,就是让学生多体验观察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只有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力,才能有感而发,让自己的文章内容鲜活而富有个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力呢?

一、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学生高尚道德品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的作文是其个人的思想品行修养、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写作技能、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展示。古往今来的名家,无不是崇尚德行的典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英勇赴国难,为国而献身的思想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正是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一个思想平庸、情感鄙俗的人,是不可能对生活做出深刻感悟的。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生活中感悟那些最优秀、最美好的东西,你才会胸中有激情、笔底涌波澜。

二、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新鲜感。平时,让学生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对凡人常事、一切司空见惯的景象都充满新鲜感,对生活充满无限激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着感情和想象去看待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触发学生发出“每一天,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的感悟。多角度去观察周边的一切,用好奇的眼光去看熟知的东西,让学生感悟古人“夕阳芳草寻常物,鲜用都是绝妙词”的感叹。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感悟,从感悟中不断让自己的情感升华,让自己对现实生活有着更深层的认识,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激起学生写作欲望,情不自禁提起笔来。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爆发出的最美丽动人的火花。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生活对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表白,而是默默的暗示,让你去真情的感悟、去真情的抒写。这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热情追求,从日常生活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现实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6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六年级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白蝴蝶之恋》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本文中对白蝴蝶高度赞美的语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知道的?(2)你在困难面前你会怎样做?(3)通过白蝴蝶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感悟到了:人在困难面前,要勇敢面对,在白蝴蝶身上,懂得要珍惜生命。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说道:通过养白蝴蝶,我认为生命非常珍贵,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哺育自己成长,懂得应珍惜生命,这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报答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白蝴蝶在暴雨之后还努力地寻找新的生活,在阳光照耀下和我的关爱中,正展翅飞翔,我们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在困难面前,要勇敢,不能退缩,这样才能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

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去感受生活。”所以从一年级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潼关衰落的景象,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再如,盲聋哑的海沦・凯勒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领会到老师对她的真挚的爱。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心灵的体验。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等,要能心领神会,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描绘水时写道:“斜晖脉脉水悠悠,悠悠流水,一云不回,这本是自然现象,可流水无情,更更象流去的岁月即逝的时光,永不回头……”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7

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感悟能力呢?这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呢?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一总结,与同行们商榷。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你养过猫吗?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3.你是如何对待委屈的?4.本文的作者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感悟到了什么?作者感悟到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养猫和其他动物的感悟是什么。学生说道:通过养猫,我认为人应该有爱心,我曾经养过金鱼,由于太爱它们,一会喂食,一会儿加水,结果没几天鱼就死了。我想这是爱的悲剧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咖啡·茶》中写道:充满了时代气息的深圳都市兴起了咖啡屋,挺适合洽谈商务或是谈情说爱等等,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满足新鲜感、好奇心,我就是这一类。我看咖啡与茶的结合也是必然的了。结尾又写道:“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人们又会不以为然,忘却了曾经的渴望,曾经的憧憬,曾经的洒脱,又着眼于下一个未知的事物,就像是生物链,一直这么循环……”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初一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学生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每次出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每次出书,都有一份无尽的期待;每次出书,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出书的心情。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还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学生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这只是第一步。初二时我又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讲评。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8

一、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

关于阅读,叶圣陶有过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而我们的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我们可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们对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例如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通过教师对创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对关键词句的讨论、分析品味,学生很容易得到“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这样的感悟。这是作者的创作本意,而通过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把握,有的同学还得出了“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越需要努力地开花”这样独特的感悟。我认为这就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生活和写作实践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创作之源。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但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呢?这就要平时引导学生“留心”于生活,“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在平时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这些好习惯外,还要告诉他们,他所记的那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这一点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尤为重要。比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纯客观的收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三、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地熏陶。”“感”是对语言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基本特征。感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感性、悟性和灵性,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在读中整体感知。读是感的前提,感知必须以读为基础。有时在课开始就范读,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并把课文读通、读准。在解决生字新词后,我又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是否发现文章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从而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先让学生通过读从整体上感知,获得初步的感受。

2.在读中领悟。感悟的悟性层面是在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精读、熟读课文。精读意在抓住重点词句来领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以至背诵。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为了让学生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时我抓住“盯”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把“盯”换成“看”“望”等其它词读一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从而领会“盯”这个词生动刻画出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一心想要葫芦的形象特征,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本上朗读课文,进一步悟出种葫芦的人之所以一无所获是他只盯葫芦的结果。通过重点词句的点拨体会,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鲜活的语言形象,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3.在读中启迪灵性。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灵性,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着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揣摩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质疑品评交流中就会展示灵性的一面。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学生读麻雀的话产生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麻雀向来叽叽喳喳的,语速应又快又急,有的人认为麻雀与燕子争论不应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有理说得清,不可太急,语言要自信、坚定,电视中的辩论赛就是这样。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灵性飞扬的场面。学生坚持己见,敢想敢说,标新立异。对此我感到很欣喜。

二、积累促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

1.开放阅读汇报体会。广泛地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积累量。我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迁移到课外,这样不仅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每天我布置的作业中,常常留有课外阅读时间。同时我也推荐一些优秀文章、读物,让学生们“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通过读书汇报会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和大家交流。学生们常常各抒己见,表现自我,尤其是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与体验,使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学会了读书,内化了语言。

2.拓宽空间丰富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仅仅局限于课本,语言积累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有一个丰富的大积累宝库,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

三、交流促感悟

小学生限于认知能力水平,他们在学习探究中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在合作交流中加深感悟的平台。

1、引发合作交流,扩大感悟效应。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展开灵活多样的交流,引导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补充,以扩大感悟的效应。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可以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一关键点设问: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用了一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思考: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以此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深入交流,感悟隐藏在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信息。

2、改进交流方法,提升感悟力度。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改进交流方法,刻求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与培养;要以个性观念指导、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推行个性化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学习方式独立地参与学习过程;要尊重、信任、指导学生,让他们以“交流”促自主学习,以“交流”促自我感悟。

3、扩大交流范围,推进感悟深度。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引导他们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讨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景、人、物,使交流“增值”,感悟加深;要实行“超文本”交流,(如给课文“补白”--《赤壁之战》中:黄盖怎样向周瑜献计?)大胆地跳出课文议课文,以促进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要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敢于除“旧”布新,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课内的交流,将学生引向课外的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

四、演练促感悟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思维是感悟的关键,好动又是学生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动手中激活悟性,在演练中深化感悟。

1、画一画。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非常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但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强,阅读时往往一带而过,不能充分地形成“表象”,怎么办呢?课堂上我让学生去画一画,在画的同时加强理解,加深感悟。

我的大学生活感悟例10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六年级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白蝴蝶之恋》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本文中对白蝴蝶高度赞美的语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知道的?2、你在困难面前你会怎样做?3、通过白蝴蝶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感悟到了:人在困难面前,要勇敢面对,在白蝴蝶身上,懂得要珍惜生命。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说道:通过养白蝴蝶,我认为生命非常珍贵,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哺育自己成长,懂得应珍惜生命,这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报答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白蝴蝶在暴雨之后还努力地寻找新的生活,在阳光照耀下和我的关爱中,正展翅飞翔,我们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在困难面前,要勇敢,不能退缩,这样才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去感受生活。”所以从一年级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潼关衰落的景象,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再如,盲聋哑的海沦?凯勒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领会到老师对她的真挚的爱。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心灵的体验。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等,要能心领神会,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描绘水时写道:“斜晖脉脉水悠悠,悠悠流水,一云不回,这本是自然现象,可流水无情,更更象流去的岁月即逝的时光,永不回头……”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