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46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1

二、活动范围及主要内容

对全区基层医疗机(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围绕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狠抓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逐一清查不留死角,全面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法律意识和依法执业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出租承包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违法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一)全面清理整顿,摸清机构底数(6月15日前完成)

1.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注册、审批、校验管理开展全面复核清理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进行更新,确保联网管理系统数据与医疗机构实际信息、数量的一致性。“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电子信息档案系统”的填报,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下一步的部署和要求办理。

2.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以及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重新严格核定诊疗科目,明确执业范围。达不到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许可审批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填写,登记号码与本级卫生统计部门共同确定,规范使用22位分类代码。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规范化诊所建设,区卫生局结合清理整顿工作,严把评审标准,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今年11月底前规范化诊所建设率达到100%。并且及时将规范化诊所的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

1.加强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和一级医院执业行为的监管,指导我区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规章制度建设,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严格抓好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及考核。区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一级综合医院要建立依法执业档案,规范日常管理,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按时限和要求向区卫生局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禁止只登记一级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复杂、风险大、难度大、配套设备设施条件要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

2.医务人员(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开展执业活动。

3.区基层各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参照病历管理规定,健全完善门诊记录制度,确保门诊病人和诊疗情况的可追溯性。加强处方管理和使用,规范处方书写及保存。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院设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或者指定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处方点评工作。区卫生局指定部分点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范围,负责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及时干预无适应证用药或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超越权限开具抗菌药物等行为。处方点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

4.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严格把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等。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证今年工作指标顺利完成。重点规范抗生素、激素等药品的使用。严禁使用过期药品和医疗器械。严格落实抗菌药物静脉输注管理制度,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应当经区卫生局核准。基层医疗机构和一级医院、专科医院依法享有处方权的医师、乡村医生和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药师,经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5.认真贯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纳入制度实施范围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网上采购及零差率销售等政策。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选用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6.规范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必须取得区卫生局的资质认证后方可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具备接种资质的医疗机构要认真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严格执行第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严禁强行推广第二类疫苗,及时处置和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三)严抓消毒隔离,杜绝感染事故

1.加强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手术室、透析室、口腔科、产房、消毒供应室及注射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杜绝一次性医疗用品复用。

2.加强和规范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并建立记录。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要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等文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防范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口腔诊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消毒。

4.严格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5.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标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交接时间、种类、重量等登记工作。医疗废物交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集中处置。确定本单位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方式,确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范、安全。

(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1.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执业活动的机构、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假医、游医。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

2.重点查处公立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给非本机构人员或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或销售药品、保健品及医疗器械的行为。

3.严肃查处违法医疗广告行为。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等13个部门下发的《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要求,落实医疗广告监测制度,对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医疗广告、篡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内容医疗广告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以违法医疗广告为线索,加大综合执法检查力度,对违法严重的医疗机构依法吊销其有关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省卫生厅网站及时公示《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及广告样本,每月公布撤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机构名单以及违规医疗机构的监测及处理情况,落实违法医疗广告黑名单制度,建立违法行为医疗机构法人告诫谈话、约谈和重点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市场秩序。

三、活动阶段

集中整顿工作分为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和工作重点如下:

(一)工作部署阶段(2013年4月下旬)。召开启动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案,部署集中整顿具体工作。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要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集中整顿和整改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和活动安排,抓好各项工作内容的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4月下旬-10月)

1.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按照集中整顿方案要求,结合2010年省厅印发的“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对临床科室、辅助科室、药房、实验室等部门全面梳理排查,查找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漏洞、薄弱环节,认真开展自查整改,不断加强管理,重点做好依法执业、制度建设、病历书写与处方点评、规范诊疗、服务环境、收费管理、院感控制和临床输血管理、医疗纠纷处理、安全管理、重点传染病防控、医护队伍建设、重点科室建设等十二项重点工作,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升依法执业意识和服务能力。(附件1)

2.医疗机构复核清理。在医疗机构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区卫生局将会下大力查找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夯实医疗机构监管工作基础,切实提升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区卫生局将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和一级医院逐一复核清理,复核清理结果应及时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同步进行更新,信息更新做到及时、准确、齐全、不漏项,并与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数量一致。

3.监督执法检查。区卫生局和区卫生监督所将按照本方案,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和一级医院开展自查自纠,各单位按要求上报自查报告。5月份,区卫生局和区卫生监督所将组成检查组集中开展一次监督执法检查,每个检查组至少3人,由医政管理、监督执法、临床和疾控专家等人员组成,对本局复核清理的医疗机构全部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将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有效方式,对重点片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督检查扎实有效,不走过场。检查人员要填写《医疗机构监督(督导)检查表》留存备查。建立监管档案,一户一档,确保每次监督执法的记录规范、齐全。

4.区卫生局结合集中整顿工作,加大规范化诊所创建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审批挂牌,建立和完善“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档案、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发牌”的管理制度,确保今年11月底前规范化诊所建设率达到100%。区卫生局每月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示规范化诊所的名单。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3年11月-11月30日)。区卫生局于2013年11月对集中整顿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研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整顿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专科医院要高度重视此次集中整顿工作,严格按照区卫生局集中整顿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查整改工作。区卫生局将按照集中整顿方案部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区卫生监督所及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要积极配合此次开展的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整顿活动,认真搞好辖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清理整顿、摸底排查和日常监管工作,及时准确的上报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和数据,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集中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二)科学设置规划,充实监督力量。区卫生局将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机构设置整体规划,科学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许可审批程序,规范许可审批行为,建立健全许可档案。疏堵结合,对符合设置规划及标准的,严格按程序审批;对符合规划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杜绝“不审批、乱审批”的现象。按照“谁许可、谁清理”的原则,逐一复核,该整改的整改,该撤销的撤销。区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力量,配齐专业技术和执法工作人员,安排专人负责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和集中整顿工作。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2

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病理网络系统的建设,虽然各大小医院都在使用病理网络管理系统,但绝大多数为局域网,仅限病理科内部使用[1-2]。本文介绍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可与医院联网,实现全院共享。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集南京总医院病理科与南京捷达公司联合开发的病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检查管理、系统管理、科室管理、视窗及采集等模块。1.2方法2013年1月运行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将该系统的5个模块应用于病理标本签收、患者信息及检查状况查询、病理诊断与技术流程、切片蜡块归档、统计分析等方面。见图1。1.2.1病理技术流程①取材:技术员扫描标本袋或瓶的条形码,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从医院实验室自动化医院信息系统内调出,自然产生病理号,医师取材,口述标本信息,技术员录入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并根据蜡块数在蜡块包埋塑料模上打印相应病理号,放入标本。取材结束后,将病理号按序在载玻片上打印,最后打印病理申请单。②包埋:核对蜡块模的清单、包埋组织。③报告打印:门诊患者报告由病理科打印,病区报告由科室护士站自行打印(含冰冻切片的报告)。④切片与蜡块处理:当日病理切片由技术员根据切片清单交给初检医师;复检医师报告完成后,将切片、清单一起归档,最后,技术员将诊断内容在申请单的背面打印,归档。技术员根据蜡块清单按序排好后,交资料室核对、签字、归档。⑤外借切片:科室或医院工作人员借用切片后,将切片号分别输入系统内,归还时取消。患者外借切片会诊时,登录系统且打印借片单,归还时录入反馈意见,便于复查。⑥其他: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病理收费等工作人员从系统内打印相关项目医嘱清单,分别进行操作。1.2.2病理诊断流程初检医师根据病理号从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内调出患者的信息,把初步的病理诊断描述内容、结果录入系统,取图,复检医师通过再次阅片得出最终病理诊断,电子签名后对切片进行评分,如有必要下相关的医嘱,如: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检测及特殊染色等。1.2.3会诊与细胞学检查①会诊:从系统内调出会诊患者的信息,自然产生会诊号,会诊值班者把会诊的切片号、数量、医院、会诊专家的诊断意见输入系统,打印报告,住院患者由病区自行打印。②细胞学检查:技术员核对标本和申请单,从系统内调出患者信息,系统自然产生细胞学编号,完成处理标本等一系列操作后,将细胞检查诊断结果输入系统,打印报告,住院患者由病区自行打印。1.2.4查询与质量控制①查询: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病理报告、疾病、工作量等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②质量:医师阅片根据切片评分标准,对常规切片的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录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细胞学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在系统内查找到,月末统计,科室讲评。

2结果

应用的5个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模块运行正常,所有部门的操作及时准确,与医院联网的各个科室护士站不但能正常打印病理报告,还能在网上同步看到病理诊断结果。此系统贯穿病理检查全过程,从标本的签收到各项检查,申请单的打印到病区病理报告的自发打印,真正做到一体化管理服务。偶有发生网络脱线不稳定的现象。

3讨论

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很多医院病理科建成了网络信息系统。我院自2013年开始应用新的系统,实现了各个环节信息化统一运行管理,初步建立了以病理报告为核心的全新运行形式,形成了实时报告的信息网络化科学管理,促进了病理科信息系统的应用,病理信息系统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该系统的软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储存、处理医院病理科的相关信息,不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检测数据的汇总分析,还能确保整个数据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为医院病理网络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病理网络管理系统贯穿病理检查全过程,从患者信息的录入到病理诊断技术的进行、完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流程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流程,规范了操作程序,使工作更加细致,它是病理科最重要的工作组成之一。其优点:①提高工作效率:网络系统使病理检查进行的每一步紧密相连,交接、核对、记录,层层把关,步步相扣,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使得操作及时。避免了人为因素耽误检查时间,确保标本检查的快速、准确,明显缩短了报告发出时间[3]。②减少人为误差:患者信息一次录入,大家共享,省时,省力。避免因人工书写、字迹潦草造成误差,从而导致医患纠纷[4]。③资源共享:系统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网,信息系统的高效率可以及时为医院各科室提供病理诊断结果,使医师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相反,病理科医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以及查阅影像科等信息,改变了病理科“信息孤岛”的现象,与临床科室架起了一座桥梁,不断树立病理诊断“金标准”的地位[5]。④质量控制的依据:系统内设有切片评分的模块,诊断医师在阅片时边观察边评分,技术员可随时了解制片质量情况,改变了以往需另外调片评分的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便于及时总结,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制片质量。网络系统对病理报告质量的评价工作也纳入常规监测范围包括病理报告发出时间的统计,针对报告信息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报告及审核的及时性逐渐提高,减少了整个病理检查流程的差错率,强化了病理质量控制,做到科学化管理病理标本检查[6]。另外,外出会诊患者的反馈意见也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结果的质量控制依据[7]。⑤其他:病理申请单的“无纸化”减轻了临床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的工作,降低了因人工书写潦草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的风险,减少了电话通讯查询检查结果的工作量,杜绝了漏收费现象。在系统运行初期,每个模块均出现不同问题,软件公司工程师根据病理科工作人员要求对系统进行改进。目前系统主要的问题表现在:①网络的稳定性:这是整个操作系统最严重的问题,一旦出现,全科工作都要暂停,所以科室必须配有专门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如有问题,及时解决。②安全可靠性:网络系统覆盖全院,它的安全关系整个系统的运行,由于系统参与操作的人员多,所以应加强科室人员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病毒的防范意识,科内计算机用2套以上的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定期查杀,严禁安装、使用游戏软件,对科内服务器及有重要资料的计算机由专人负责使用并设置密码;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是长期工程,网络的稳定与安全有管理人负责,管理人应经常巡视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并及时与工程师联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③系统操作权限问题:由于科室的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系统的使用,根据工作的分工不同,给予相应的权限,特别是网络终端用户的权限要严格限制。由于诊断报告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考虑到责任问题,临床科室的医师只有了解和知道病理检查结果的情况,没有更改的权限,而且临床科室仅限打印一次病理报告。④数据备份:由于病理检查资料的重要性及计算机安全性问题,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内的数据必须每天自动更新,备份,以防万一[8]。综上所述,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运行形式,它贯穿病理检查的全过程,不但能提高病理科的工作效率,而且与临床科室架起了一座桥梁,及时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是值得推广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建云,何松,陶玉,等.应用JD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改变常规病理制片工作模式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2)201-202.

[2]陈东,王伟,商建峰,等.应用病理网络数字化平台培训及考核住院医师的模式探索[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3):129-130.

[3]陆珍凤,夏秋媛,夏春,等.病理诊断报告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6):701-702.

[4]朱衍馨,王与荣,杨国斌,等.提高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47-48.

[5]印洪林,周晓军,陆珍凤.如何做好病理会诊工作[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63-865.

[6]王玉梅,关戈历,徐建华.病理科质量控制和资料管理中问题及整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69-270.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为依据,结合当前全县正在开展的病死动物、“瘦肉精”、兽用抗菌药、生鲜乳等系列整治活动,认真排查梳理和整改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百日提升”整治活动,实现责任制度明确、队伍素质提升、监管措施到位、监管行为规范、安全隐患消除、法定职责落实、生产秩序良好,促进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整治内容和任务

根据农业局确定的职责,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屠宰、调运、贮藏、运输、动物诊疗环节以及兽药、饲料使用环节的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并突出做好病死动物、“瘦肉精”、兽用抗菌药、生鲜乳、动物诊疗、动物检疫等六个专项整治。

1、病死动物专项整治

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农业部、省政府、农业厅和市农业局一系列工作部署要求,切实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作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重点,摆到突出位置,狠抓综合监管措施落实,确保四个到位:

①宣传告知到位。各动物卫生监督站要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告知书分发给有关畜禽养殖者,将有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不按规定违法处置病死畜禽、出售病死畜禽的相关法律责任告知畜禽养殖者,切实增强畜禽养殖者的守法意识。

②源头监管到位。各动物卫生监督站要把养殖环节,特别是动物饲养场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作为监管重点,切实加大巡查监管力度,有效督促业主单位完善动物防疫设施,落实动物防疫制度,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账,并依法落实病死动物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四不准一处理”措施。

③违法查处到位。严格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把查处打击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以及销售、贩运、屠宰经营病死动物和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建立畜禽饲养场违法行为“黑名单”制度,将查实有出售和随意处置病死畜禽的饲养场纳入“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畜禽饲养场不得享受政府畜牧业政策性补助和扶持项目。

④部门联动到位。加强与乡镇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信息沟通,根据属地管理和部门职责分工,各监督站积极做好无主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合力监管机制,健全病死动物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在巡查监管中发现有违法处置病死动物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县畜牧兽医局;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全力配合协查。

2、“瘦肉精”专项整治

①具体目标。“瘦肉精”监测合格率保持平稳,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的“瘦肉精”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生猪收购贩运和活畜交易环节规范有序。

②主要措施。

一是开展“瘦肉精”清缴行动。重点组织对养殖场(户)、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开展“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查收缴。

二是开展养殖环节整治。督促养殖场(小区)完善养殖档案和用药记录,健全活畜养殖安全承诺制度和出栏保证制度;加强养殖场户日常监督检查和“瘦肉精”抽检,对确证含有“瘦肉精”的活畜依法实施无害化处理,涉案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三是开展收购贩运环节整治。要督促收购贩运企业(人)建立畜禽收购贩运交易记录制度,落实活畜“瘦肉精”自检措施。严格查验养殖场(户)出栏活畜不使用“瘦肉精”承诺书、牲畜标识、备案单和检疫合格证明等可追溯性凭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规范活畜禽调运,严禁违法违规调入活畜。

四是开展屠宰环节整治。协调商务部门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生猪进场查验和“瘦肉精”自检制度,做好进场和自检记录;严格检查屠宰企业“瘦肉精”检测合格记录凭证;加大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力度;经确认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或生猪产品,要会同商务部门监督屠宰企业实施无害化处理,涉案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3、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

①具体目标。兽用抗菌药使用不断规范,使用主体诚信自律意识、质量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兽用抗菌药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养殖场(户)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兽用抗菌药现象明显改善,使用违禁药物问题基本消除,休药期制度进一步落实,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②主要措施。一是整顿和规范畜禽养殖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加强畜禽养殖环节安全用药监管,督促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用药记录,落实休药期制度,指导养殖场(户)科学使用投入品。各监督站要定期对辖区内规模畜禽饲养场进行巡查,发现有违规使用原料药和抗菌药物的行为和未按要求建立养殖档案的报县农业局质量监督科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进行依法查处。

二是开展兽药经营清理和规范行动。自3月1日起,未达到兽药GSP要求的经营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兽药经营活动,实施清理,收缴并注销其《兽药经营许可证》,并及时向本辖区工商管理部门通报兽药经营许可证注销信息,联合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兽药经营企业的兽药进行质量监督抽查。

4、生鲜乳专项整治

我县目前只有一家奶牛养殖场,存栏8头奶牛,其中产奶4头,专门落实了监管责任人,每周对现场进行检查;不断完善奶牛养殖场日常检查、不定期巡查、监督抽查、奶牛养殖档案等监管制度。

5、动物诊疗专项整治

①具体目标。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管理,严格兽医从业资格准入,强化动物诊疗活动监管,进一步提升兽医社会化服务水平,保障兽医事业健康发展。

②主要措施。

一是开展动物诊疗机构摸底调查。掌握动物诊疗机构情况,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将所有从事动物诊断、治疗等经营性活动的机构纳入本次摸底调查范围,全面掌握辖区内动物诊疗机构的数量、分布、从业人员、设施设备、诊疗活动范围等情况,以及《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况。

二是严格动物诊疗机构行政审批。国家对动物诊疗实行许可制度。对于已经开办但尚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动物诊疗机构,要责令其限期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逾期未办理或达不到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条件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三是强化动物诊疗机构日常监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加强对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检查。要加大力度,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经营活动,严肃查处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擅自营业、超出动物诊疗许可核定的范围从事诊疗活动、不规范使用兽药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动物诊疗机构定期报告诊疗活动制度,明确报告时间,细化报告内容。督促动物诊疗机构做到收费标准公开、监督电话公示、执业兽医信息上墙等,切实规范动物诊疗行为。

6、动物检疫专项整治

进一步完善动物检疫工作内部运行机制,严格动物检疫申报、受理程序和记录档案,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行为,确保检疫配套规程规定有效落实。重点抓好畜禽规模饲养场出场畜禽产地检疫申报率和检疫率的提高,动物防疫条件年度报告等各项配套制度的落实;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凭有效检疫合格证明入场,外省调入生猪的要凭备案单、检疫合格证明、省际公路检查站的报验单、无“瘦肉精”承诺书等可追溯性凭证入场,以及检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突出动物防疫场所主体责任,创新探索动物防疫法定场所监管模式。

三、时间安排和步骤

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管理“百日提升”整治活动时间为5月20日至8月30日,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5月25日前)。县局制定全县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管理“百日提升”整治活动方案,并进行发文部署和启动,各监督站也要按照县局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和具体部署。

2、排查整改阶段(8月15日前)。各监督站根据本方案确定的整治内容和任务,组织人员按照不漏一场、不漏一村的要求,对辖区内相关场所和环节开展地毯式排查,对辖区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专业户、定点屠宰场(点)和畜禽养殖行政村(户)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告知书的宣传告知和签订,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要及时进行当场整改,对查出的难点问题要进行逐条疏理汇总并尽快研究解决。各监督站要在5月底前完成告知书的宣传告知,并进行汇总登记造册;6月20日前全面完成相关场所和环节的隐患排查,6月底前全面完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隐患排查和整治行动。通过排查整改确保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面消除,确保要病死动物、“瘦肉精”、兽用抗菌药、生鲜乳、动物诊疗、动物检疫等六个专项整治的整治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确保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3、总结提升阶段(8月底前)。各监督站做好整个活动的自查和总结,对活动中好的做法及时进行推广,巩固和提高活动成果,并在8月底前将总结报县畜牧兽医局。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4

二、组织领导

为认真扎实开展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我县成立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三、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坚决整治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

医疗机构诊疗流程不科学、不畅通,群众看病挂号难、候诊难;一些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和违规收费,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

1.治理挂号难、候诊难。积极推进预约诊疗,实行电话预约、短信预约、诊间预约等模式,方便患者挂号就诊;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积极推进分时段诊疗、错峰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杨永中;责任股室:医政股。

2.治理不合理检查。认真执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制度。严格遵循大型医疗仪器检查的适应症,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二级医院CT等检查阳性率达到60%以上,大型X线检查阳性率达到50%以上,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达到90%以上)。严禁大型医疗仪器检查收入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挂勾,严禁检查中的开单提成。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杨永中;责任股室:医政股。

3.治理不合理用药。加强处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处方点评、不当处方公示制度,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不合理用药人员予以警告谈话、医德考评扣分、通报批评、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处理。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杨永中;责任股室:医政股。

4.治理不合理治疗。纠正医疗机构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小病大治、违规使用高值医用耗材、无限制选择高新技术等行为。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杨永中;责任股室:医政股。

5.治理违规收费。切实纠正医疗机构自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收费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度,落实国家有关价费优惠政策,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促进合理收费。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夏苍青;责任股室:计财股。

配合部门:县物价局。

(二)坚决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药购销和临床服务中擅自采购网外非中标(挂网)药品,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提成或组织的考察旅游活动,加剧群众“看病贵”。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将考评结果与岗位聘用挂勾,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和执业再注册挂勾。

2.加强对基本药物中标(挂网)药品采购和供应管理,杜绝采购网外非中标(挂网)药品行为;完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除急救和重大疾病防治确需网外采购药品外,其他药品必须全部在中标(挂网)药品目录内采购,坚决杜绝无正当理由的网外采购行为。积极推进其它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3.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的决策、采购、诊疗、用药、检查、收费等执业行为的廉洁风险防控。严格权限和审批程序,杜绝商业目的的统方行为。落实重点部门负责人定期轮岗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定期交流制度,切实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药剂、信息、财务等部门的监督。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责任人:王满云;责任股室:监察室。

4.加大查处和惩戒力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购销行为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对在医药购销过程中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网外采购非中标药品的人员,一经发现,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经济处罚、暂停处方权、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对执法执纪机关认定存在行贿行为的医药经销企业或个人,及时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并将不良记录上报市卫生局。

(三)大力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

江湖游医、假医生等非法开设诊所;公立医疗机构出租、外包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扰乱医疗服务秩序。

1.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严厉打击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查处以养生保健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为幌子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

2.严肃查处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出租、外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违法义诊行为;查处在职医务人员私诊私药行为。

3.坚决打击“医托”、“医闹”行为。严厉打击运用非正当手段拓展医疗业务的行为,对开展不正当竞争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从重从严处理。严厉查处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侵害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医疗机构落实安防措施,切实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就医权益。

(四)坚决整治套取骗取新农合和医保基金行为。

医疗卫生机构或个人采取伪造医疗文书、出具虚假证明、虚假结算票据、挂床住院、分解住院、串换诊疗项目和药品等手段骗取新农合和医保基金,严重侵害参合、参保人员利益。

1.加强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定期开展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评价,将次均费用及其增长幅度、平均住院日、个人自负费用比例、总额费用控制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警告、通报批评、扣减即时结报回付款、暂停或取消定点资格等措施。加强动态监测,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的疾病诊疗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及时查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以及重复检查行为。

2.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内部监督制约。积极推行县级经办机构向乡镇派驻经办审核人员的做法,通过异地任职、交叉任职等形式,确保经办人员的独立性。

3.严格落实新农合三级公示制度。县、乡、村三级按月公示本区域内参合农民门诊、住院补偿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内容核查、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4.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诚信管理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履约诚信”等进行考核评估,按考核结果进行诚信等级分级,对诚信等级较高的医疗机构给予倾斜政策,对诚信等级较低的医疗机构严格管控,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保险服务诚信档案,将医务人员违规行为及时记入诚信档案并与医保处方权挂勾。

5.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套取骗取新农合和医保基金的,一经发现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违规医务人员依法吊销执业证书,通报相关违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个人,移交司法机构依法处理。

(五)坚决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医疗市场秩序,损害媒体公信力。

加强对广告监测和违法虚假广告的查处曝光力度,加大对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的监测,发现涉嫌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查处,加大执法力度并曝光。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部署(2014年1月31日前完成)。2014年1月31日前,县卫生局等部门完成对全县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动员部署。卫生、人社、物价、食药、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对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认识,为专项整治奠定良好的氛围。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根据实际制订更加详细具体的实施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治理范围、工作进度,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具体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于2014年1月31日前报县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开展集中整治(2014年2月1日—2014年4月30日)。医疗机构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形成自查整改报告,自查整改报告于2014年4月30日前报县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要按照整治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作,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三)组织检查评估(2014年5月1日--6月30日)。县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专项检查、明察暗访、走访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县卫生系统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具体做法、推进情况、实际效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通报和督促处理一批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重大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提高检查的实效性、震慑力。县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6月,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形成检查评估报告,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市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机制、制度,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迅速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牵头部门是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积极统筹协调,负责制订专项整治工作的子方案,召集相关配合部门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各配合部门要按照牵头部门的统一安排,主动作为,认真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5

8月20日,西门子大中华区影像和知识管理总经理王峻就AVC的概念、价值及实现前提等问题接受了《e医疗》的书面采访。

AVC=高级图像处理+PACS/RIS

王峻介绍,以高度的系统整合更好地为医疗提供服务,是近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发展的热点,其中,AVC更关注的是将高级图像处理与传统PACS/RIS的高度整合。

| 您认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有何新的发展热点?

王峻:一般而言,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包括PACS/RIS系统、超声/内镜/病理信息系统、高级图像处理系统、远程诊断和影像集成平台等子系统,以覆盖整个大影像的图像存储、管理、处理、共享以及流程管理为主要建设目的。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单个系统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发展趋缓,高度整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前两年较热的影像集成平台,到近两年较热的新一代影像信息系统模式(我们称之为“AVC”模式或者“3D中心”模式),都是以高度的系统整合为诉求从而更好地为医疗服务的典型例子。不过前者更关注影像类型的整合,而后者更关注将高级图像处理与传统PACS/RIS的高度整合。

|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传统PACS的相关情况,它存在哪些局限?

王峻:最早的“全院级PACS系统”,不过是科室级别的PACS系统通过Web技术将图像发送至临床科室。之后,上述系统集成了超声内镜等设备,同时使用较大的存储和服务器,配合更强壮的网络系统,扩展了临床共享的范围,这是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的系统的状况。

再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级图像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检查没有图像处理几乎无法进行诊断了,于是PACS和部分后处理功能进行整合,开始具备了一些三维处理的能力。但是PACS系统拥有的这些基础三维功能,远远跟不上影像的设备发展和疾病诊断的需求,大量的检查是针对心脏、肿瘤和神经大类下的某些特定疾病进行的,只有经过大量的运算才能生成对诊断有实际帮助的图像,这使目前的传统PACS在整个工作流中只能完成一部分工作,流程无法得到进一步优化,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出现了瓶颈。

此外,提高诊疗水平需要诊断和临床科室的高度配合,目前的传统影像信息系统根本无法实现。

| AVC模式的概念是什么?与传统的放射科的工作模式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王峻:简而言之,AVC模式就是以临床需求为中心而设计的影像信息系统,其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临床的某些诊疗需求而设计的。

以常见的心脏检查为例,传统模式是:临床医生开具检查单,患者去放射科做扫描,放射科医生在科内后处理工作站上手工进行心脏图像处理后,做出诊断并给出报告,患者把报告拿到临床科室做进一步治疗。

AVC模式下从临床开单就不一样:临床医生能开出针对性更强的检查申请单,例如“冠脉CT检查+

冠脉重建+冠脉狭窄分析+心功能检查+钙化积分”,然后患者前往放射科检查,放射科医生在做了临床科室需要的检查后,AVC系统会自动按照临床医生的需求处理该患者的图像,并自动将结果上传给放射科医生撰写诊断报告,医生在施加了少量人工干预后读片,系统会同时自动生成含有大量数据和图像的结构化报告,医生读片完成后写出最终报告保存。

读片结束后,AVC系统会自动将该患者的二维图像、三维图像以及其他图像处理结果、结构化报告和最终报告等所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供放射科和临床科室共享。临床科室和放射科一样可以看到全部信息,包括高级处理的所有结果,临床医生可以和放射科医生一样操作三维图像,而在传统模式下,临床医生是无法访问高级图像处理软件的。

AVC更贴近临床科室的需求

对于AVC的价值,王峻认为,它不仅改变了放射科的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发挥放射科的作用,为临床科室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AVC的建设,王峻认为,所在医院领导的重视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您怎么评价AVC的价值?AVC的出现,会提升放射科的地位吗?

王峻:首先,AVC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传统影像科的工作模式,使其更贴近临床科室的需求;其次,将大量之前只有在放射科才能访问的高级图像处理软件的浏览权限向临床科室开放,使临床医生大为获益。我们认为,AVC将大大增强临床科室和放射科合作的紧密度,使治疗更为准确,进一步提升放射科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AVC的建设,放射科能够更好地为临床科室服务。同时,由于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放射科将更加紧密地与临床的医疗行为相结合,这将大大提升放射科自身的地位。AVC模式还将改变放射科的报告不受临床科室重视的尴尬状态,使得放射科的检查、处理和报告可以全面地为临床治疗服务,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大量其需要的辅助信息。

相信AVC能为医院诊断和治疗这两个重要的医疗行为找到更好的合作模式。

| 多科室协同会诊(MDT)和AVC有何关联?

王峻:传统会诊很难普及,原因有二:首先,资深医生大都很忙,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参与会诊;其次,大量会诊所需的数据分散在各处,难以集中,目前的平台很难实现高效率的会诊。

当建设起一个AVC时,将同时搭建起一个多科室协同会诊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医生无需到同一地点即可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各种设备产生的二维、三维图像,以及各种数据和各种报告。大家在自己的桌面上就可以操作相应的图像和应用,再加上一些简单的视频和语音辅助系统,即可实现基于网络的会诊。

坚持做精品项目

王峻称,因为多年的行业积淀,西门子具备了建设AVC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对于西门子未来AVC产品的市场规划,他表示不会盲目开拓市场,而是坚持按照精品项目进行实施和落地。

| 西门子在建设AVC方面有何优势?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6

针对我国医疗改革要求和县医院现状,方案根据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对系统建设的关键点进行阐述。确立建设目标,进行整体系统构架。对于系统的安全性,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电子病历的整合进行重点设计。

1. 建设需求目标

通过实施PACS建设项目,将实现主要影像检查设备数据的计算机管理,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更新,逐步实现全院影像检查的数字化以及与临床科室间的影像、文字信息共享。整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四部分内容:实现医学影像信息(放射科)的计算机管理,包括图像的采集(受设备条件限制)、存储、显示等功能,逐步实现放射科的数字化阅片;实现检查科室(与影像有关的窥镜、超声、病理诊断科等)内部的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包括预约登记、检查、报告等环节的计算机化,实现检查科室信息系统(RIS);实现临床科室与检查科室、检查科室与检查科室之间申请、报告、图像信息的共享,实现HIS与PACS的集成;实现社区医疗管理;省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的院外医疗管理活动。

2. 设计构架

根据医院的需求目标,TCL所设计的系统具备了连接所有影响设备、全院诊疗信息共享的特点。连接的影像设备包括放射类(CT,核磁,DR,胃肠,核医学等)和视频类(超声,内镜,病理等)。全院诊疗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共享。其中,检查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科室的诊断信息可以互相参考,如: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可以参考该病人的DR图像、病理检查、检验信息等,以便医生更准确的诊断。对于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在本院做的所有检查信息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为病人做出最准确的诊断结果。而管理信息共享是指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无论是在临床科室、病房还是放射科、内镜室,都可以根据权限获得病人的检查信息、检查状态、收费情况等信息。

3. 流程的合理化设计

TCL结合多年在医疗行业得丰富经验,设计了合理的流程设计,这包括不同检查类型的流程设计和急诊及特殊病人检查的流程设计。针对不同的检查科室,设计了不同的系统流程,以方便医生最快的完成医疗业务,如:CT的检查过程是由技师完成,医生根据影像做诊断;而超声的诊断是由医生完成检查并同时做诊断报告,基本要求及时出报告。对于危重病人、急诊病人及其他特殊病人的检查,允许跳过一些如预约等流程,还可进行优先叫号,甚至不需要叫号就可检查。并在系统中提供特殊标记以优先处理该类型病人的信息。

三网融合为核心的家庭/社区医疗网络建设方案

目前,医院信息化的目的是让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能实现信息共享,TCL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这种需求的同时,还能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看病人。2011年初,TCL集团与河北大学合作,携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网融合基础上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照护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把自己健康状况的数据传输到医院,供医生进行诊断。医生也可以远程判断患者病情有无变化,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构架是:以病人、远程医疗设备、第三方医疗资源(医院、诊所、健康中心、保险公司、健身会所等)为平台的三大构成要素;HousPital平台的模块化设计,能快速建立远程医疗健康照护的各类应用。这套系统已具备了多种设备数据的传输能力和多项服务提供能力,包括:孕妇的胎心远程监护、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血糖/血压远程监护系统、远程睡眠监护系统、远程健康照护专家等。

在县级医院的合作项目中,TCL集团将为每家县级医院提供欢网支持能力,即:每家装备TCL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医院将来都可以实现和欢网的互联,这些医院的患者都可以在家上实现和医院的健康数据传输和共享。

基于区域协同的远程医疗系统

TCL的区域协同远程医疗系统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获得省地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是方案的核心,并最终使得县医院能够依靠获取的资源提升诊疗能力。远程医疗系统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远程会诊:远程协同医院医生可以将疑难病历发送至会诊中心会诊服务器;专家会接受到信息(手机短信)并在网上完成会诊。

病历集成:各远程协同医院的影像备产生的数据将由集成网关进行集成,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存入远程服务系统。

一体化的会诊报告系统:形成统一的一体化报告,包含不同影像设备所产生的数据。

其中会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诊中心的管理:会诊中心主要包括会诊医生以及医生出诊安排的管理;会诊医生除包括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专长方面的信息,需要维护会诊医生的出诊安排表,以便申请会诊时参考。

会诊的申请:申请会诊时应能够方便地查看会诊中心的当前状况,会诊专家以及专家的出诊安排,会诊时支持将普查人员的基本信息自动提取到会诊申请中。

会诊的预约:会诊中心在收到会诊后,根据会诊申请的要求确认会诊专家,并将预约的信息反馈给申请者。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7

SYNAPSE PACS系统

富士认为,一套符合新时期影像诊断要求的信息系统应该至少具备如下四个特征:先进和开放性的架构、灵活的部署和使用模式、优秀的图像质量和图像处理能力以及模块化的流程设定工具。

富士Synapse采用全新的虚拟化技术架构,并通过良好的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在虚拟化平台之上获得运行性能的最大提升,并可减少计划内及计划外的停机时间,使服务器更有效地运行,节省设备投资。富士Synapse还是最早采用全B/S架构的PACS产品,为实现真正的全院级部署扫清了道路。与单纯的软件厂商不同,富士为Synapse提供了最好的影像呈现质量和丰富的图像处理工具。富士同时为适应中国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了完全本地化开发的RIS产品Fabric,通过同样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客户对影像诊断工作流程的个性化需求。

3D图像后处理系统

CT、MRI等2D图像通过富士独有的图像处理技术合成3D图像立体显示。在3D图像后处理方面,有测量血管内径、自动测量脏器容积、去骨和脏器抽取等丰富的功能。在呼吸等领域的高精度3D后处理可以自动检测出1mm以下的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等。SYNAPSE 3D自2008年在日本及美国市场应用以来,以其卓越的图像处理技术和临床所需高精度后处理图像获取的便捷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取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系统主要特点有:拥有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包括冠状动脉、心脏、肝脏和肺切除后处理,血管提取,容积计算,气管管镜模拟,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自动提取,以及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诊断;系统采用服务器集中处理方式,通过单独的高压缩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Thin Client(瘦客户机)快捷浏览和操作后处理3D图像,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设备投资;操作简单,通过一次按键即可实现血管、骨髓、支气管提取和去骨等功能。

心血管图像报告管理系统

心血管图像报告管理系统由富士胶片和美国著名心脏超声领域的专家共同开发,具备心脏疾病诊疗所需要的动画表示、管理功能及针对每个病状的报告模板,可以简单生成检查报告,有效提高了诊断效率,在美国及日本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系统主要特点有:拥有与各种心血管领域检查相对应的多彩的应用模块,对心血管造影、超声和核医学等各种诊断设备所生成的动画统一管理,能够与过去的检查图像在一个画面中进行比较,辅助医疗诊断,支持LVA、QCA功能;有适合各种不同检查的报告模板,从而提高检查报告的书写效率,可对图等进行自由编辑,丰富检查报告的内容;通过和Synapse的无缝连接可以在任何终端浏览其他检查的影像和报告,极大改善了工作流程。

类似病历查询系统

富士胶片和日本静冈县癌症中心共同开发了类似病历查询系统,特别是对肺癌诊断提供CT图像的类似病历检索。肺癌是癌症中死亡数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肺癌诊断通常是专业医生通过胸部X线、CT检查,就阴影的大小、形状等进行判断,需要很高的阅片能力。随着CT设备的高性能化,可以提供更多更清晰的图像,但同时也给放射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本系统利用大量已确诊病历的检查图像及诊断结果,与富士胶片的高度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把检查图像瞬间和病历库进行比较,按照相似度的顺序排列出类似病历,医生可参考比较结果来进行诊断。根据日本静冈县癌症中心统计,约90%的病历得到了有效的查询结果,并通过参考这些病历而缩短了书写诊断报告的时间。

系统主要特点有:可对病变特征相似的图像瞬间进行查询,按照相似度排列,医生以过去的正确诊断图像为参考,进行图像诊断;系统保存有肺癌等约1000个确诊病历库,丰富的病历库可对医生的图像诊断提供支援,医院也可以登录本院的病历来丰富病历库;把检索到的病历诊断报告作为参考,提高检查报告的书写效率;过去大量的诊断图像及诊断报告可作为参考为实习医生提供教学素材,提供科研教学的资料。

富士检查影像综合管理系统

医院各个部门产生的各种图像和报告分别保存在各部门的系统中,很难实现统一调阅。

富士检查影像综合管理系统把放射、超声、内镜、生理、病理和心血管等部门的影像及报告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以Web形式实现和HIS、EMR及各部门系统的融合,通过HIS或电子病历画面点击一次按钮就可以浏览患者的所有图像及报告。

富士远程影像诊断系统

国家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医疗设施,购置医疗设备。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近年发展迅速,医疗环境和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了极大改善。大量市属二级医院亟待寻找发展空间,医疗联盟发展模式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认可,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催生远程影像诊断医疗服务模式走入临床应用阶段。

富士公司技术团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基层医院在国家投资和扶持下,快速改善了医疗环境,添置了大型医疗设备,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医院的服务能力和诊断能力。但也面临着一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比如缺乏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生,有经验的拍片技师不足,对复杂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应对不足等。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8

患者姓名:

病案号:

检查者:

上级医师:主治

副高

正高

住院医师:

项目分值与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扣分及理由

得分

病案首页5

各项目填写完整、正确、规范

某项未填写、填写不规范、填写错误

0.5/项

一般项目1

一般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0.5/项

主诉2

1.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字,能导出第一诊断

主诉超过20个字、未导出第一诊断

1

2.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原则上不用诊断名称代替

主诉不规范或用体征或用诊断代替,而在现病史中发现有症状的

1

现病史8

1.起病时间与诱因

起病时间描述不准确或未写有无诱因

1

2.主要症状、体征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描述;伴随病情,症状与体征描述

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伴随病情描述不清楚

1/项

3.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与体征

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阴性症状与体征

1

4.疾病发展情况,入院前诊治经过及效果

疾病发展情况或入院前诊治经过未描述

1.5/项

5.一般情况

(饮食、睡眠、二便等)

缺一般情况描述

0.5

6.经本院“急诊”入住,有急诊诊疗重要内容简述

缺或描述不准确

2

既往史3

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的疾病史

缺重要脏器疾病史,尤其与鉴别诊断相关的

1/项

2.手术、外伤史,重要传染病史,输血史

缺手术史、传染病史、输血史

1/项

3.药物过敏史

缺药物过敏史或与首页不一致

1

个人史1

1.记录与个人有关的生活习惯、嗜好和职业、地方病接触史及冶游史

个人史描述有遗漏

0.5

2.婚育史:婚姻、月经、生育史

婚姻、月经、生育史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家族史1

1.记录与疾病有关的遗传或具有遗传倾向的病史及类似本病病史

如系遗传疾病,病史询问少于三代家庭成员

0.5

2.直系家族成员的健康、疾病及死亡情况

家族中有死亡者,死亡未描述;或未记录父母情况

0.5/项

体检检查5

1.项目齐全,填写完整、正确

头颈五官、胸、腹、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缺任何一项;心界未用表示;肝脾大未用图示

1/项

2.与主诉现病史相关查体项目有重点描述,且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体检项目充分

与本次住院疾病相关查体项目不充分;肿瘤或诊断需鉴别者未查相关区域淋巴结

2/项

3.专科检查情况全面、正确

专科检查不全面;应有的鉴别诊断体征未记或记录不全

2/项

辅助检查1

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写明检查日期、外院检查注明医院名称

有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

诊断3

1.初步诊断疾病名称规范、主次排列有序

无初步诊断;仅以症状或体征待查代替诊断;初步诊断书写不规范

2

2.有医师签名

缺医师签名

2

3.入院记录(或再次入院记录)由经治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无入院记录,或入院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或非执业医师书写入院记录

单项否决

首次病程记录5

1.首次病程记录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将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归纳提炼,写出病例特点,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照搬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未归纳提炼

2

3.拟诊讨论应紧扣病例特点,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论断;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分析讨论不够

4

4、针对病情制订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出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诊疗计划用套话、无针对性、不具体

2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5

1.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未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1

3.记录上级医师对疾病的拟诊讨论(论断依据与鉴别论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或分析讨论不够,或与首次病程记录中的内容相似

4

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5

1.按规定书写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病危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每周至少二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者

2/次

危重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者

3/次

2.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内容应包括对病情演变的分析,明确诊疗措施,评价诊疗效果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无内容、无分析及处理意见

2/次

3.按规定书写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每周至少一次);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应有对病情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诊疗的意见

疑难或危重病例一周无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单项否决

一般患者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

2/次

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无分析及指导诊疗的意见

3/次

日常病程记录15

1.记录患者自觉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记录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对新的阳性发现无分析及处理措施等

2/次

2.按规定书写病程记录(病危随时记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至少每三天一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病程记录者

2/次

对病危患者未按规定记录

3/次

3.记录异常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有分析、处理意见及效果

未记录异常的检查结果或无分析、判断、处理的记录

1/次

4.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与重要医嘱更改的理由及效果

未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未对更改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说明

1/次

5.记录住院期间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及他们的意愿,特别是危重患者,必要时请患方签名

对病情危重患者,病程中未记录向患者近亲属告知的相关情况

2/次

6.普通会诊意见应在申请发出生48小时内完成

无会诊意见或未在发出申请后48小时内完成

2/次

7.会诊记录单填写应完整并记录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会诊记录单未陈述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1/次

8.病程中应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未在病程中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1/次

9.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应由操作者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无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或未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0.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穿、骨穿等)记录应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记录未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2/次

11.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2/次

12.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中应有记录,内容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种类及量、有无输血反应

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无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次

13.抢救记录、抢救医嘱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抢救记录、抢救医嘱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4.抢救记录应记录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相一致

无死亡抢救记录(放弃抢救除外)

单项否决

抢救记录有缺陷

1/项

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不一致

2

15.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无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单项否决

交班与接班记录,转出与转入记录雷同

单项否决

16.出院前一天应有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病程记录

缺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记录

2

17.其他

病程书写有其他欠缺、缺项、漏项

酌情扣分

围术期记录15

1.术前小结是手术前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论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无术前小结或有缺项、漏项等

2

2.择期中等以上手术应有手术者参加的术前讨论记录

择期中等以上手术无术前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3.应有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3

4.有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无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2

5.有麻醉师术前查看、术后访视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前、后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的病程记录

2

6.应有患者接入手术室后手术者、麻醉师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缺手术者、麻醉师术前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2

7.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术中出血及输血、标本等情况

无手术记录或未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无手术医生签字

5

8.麻醉记录由麻醉医师于术后即刻完成

无麻醉记录

单项否决

9.术后病程记录由参加手术者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缺术后病程记录或记录不规范

3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10.应有术后连续3天,每天至少一次的病程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手术者查看患者记录

缺术后每天一次、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

1/次

术后3天内无手术者或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的记录

1

出院(死亡)记录10

于患者出院(死亡)24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主诉、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死亡记录内容同上述要求外,应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具体到分钟

缺出院(或死亡)记录或未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某一部分内容或记录有缺陷

2/项

出院记录缺医师签名

5

死亡记录无死亡原因和时间

2/项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符合规范,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缺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

2

知情同意书5

1.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单项否决

2.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记录规范,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2/项

3.使用自费项目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使用自费项目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2

4.患者病危,应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并发“病危(重)通知书”

病危(重)通知书应发未发

5

5.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应有患者近亲属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放弃抢救无患者法定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单项否决

6.非患者签名的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非患者签名无授权委托书

5

非授权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5

医嘱单及辅助检查5

1.每项医嘱应有明确的开具或停止时间

医嘱开具或停止时间不明确

1

2.医嘱内容应当清楚、完整、规范,禁止有非医嘱内容

医嘱内容不规范或有非医嘱内容

1

3.每项医嘱开具或停止均应有医师的亲笔签名

医嘱无医师签名

1

4.住院48小时以上要有血尿常规化验结果

住院48小时以上无血尿常规化验结果;也未转抄门诊化验结果

1

5.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5

6.手术病例术前完成常规检查(肝功、肾功、出凝血时间、HBSAG、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心电图、胸片等)

未完成术前常规检查

0.5/项

7.所开具的辅助检查医嘱应与检查报告单回报相一致

检查医嘱与报告单不一致

5

8.辅助检查报告单粘贴整齐规范,结果有标记

检查报告单粘贴不规范,异常结果无标记

1

9.化验单张贴准确无误

化验报告单张贴错误

2

10.住院期间检查报告单完整无遗漏

针对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单项否决

书写基本原则5

1.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记录

有涂改或伪造行为

单项否决

2.修改时,应在错处用双画线标识,修改处注明修改日期及修改人签名

修改不规范

1

3.各种记录应当有书写医生的亲笔签名并字迹清楚,不得模仿或代替代人签名

记录缺医生的亲笔签名或非本人签名

2

4.病历中各种记录单眉栏填写齐全(姓名、病案号等),患者一般信息记录准确无误

记录单一般项目(如姓名、病案号等)填写不完整或信息记录有误

1

5.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相一致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

单项否决

6.医嘱所开具的诊疗措施应与病程记录内容相一致

诊疗医嘱与病程记录不一致

5

7.病历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应与原报告单内容相一致

病程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与原报告单内容不一致

5

8.病历内容应客观准确不得互相矛盾

病历中记录内容互相矛盾

单项否决

评价结果说明:

总分:

日期: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9

南宁市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提高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居民的感受度。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解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真实水平和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12月组织开展了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抽样调查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一定比例的医疗卫生机构共计50家,其中乡镇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

1.2调查方法

传染病报告质量主要通过查阅2014年1—11月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记录,抽取8例法定传染病病例(病例不足时则调查全部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核对,登记病例未进行网络直报为漏报。核实是否及时报告,比较医疗卫生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时间与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生成日期,两者间隔时间甲类传染病≤2h,乙、丙类传染病≤24h为报告及时,否则为不及时。找出调查病例的相应传染病报告卡,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9项填写任意一项缺失为不完整。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指上述关键字段完整,同时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信息相符,无明显逻辑错误和涂改诊断或填卡日期视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纸质卡片与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内容信息中任一项不符为不一致。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调查主要通过听取被调查单位工作情况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文件和填写问卷等方式完成。

1.3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为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以及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计算公式如下:漏报率(%)=(漏报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实查纸质报告卡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填写准确纸质报告卡数/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100%;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汇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传染病报告质量

2.1.1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中共抽查338例,进行网络直报331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07%。其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抽查291例,进行网络直报284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47例,进行网络直报47例,无漏报情况。2.1.2不同病种传染病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共查出乙类传染病8种,漏报率为1.75%;丙类传染病4种,漏报率为2.23%。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1,P>0.05)。漏报乙类传染病2例,丙类5例。查出4种漏报疾病,分别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手足口病2例,乙肝和淋病各1例,见表1。

2.1.3及时报告率:本次调查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报告率为99.70%,查出1例未及时报告病例,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报告率为100.00%。

2.1.4纸质报告卡填写质量: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分别为96.07%、83.99%和92.15%,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93.62%、70.21%和87.23%,乡镇卫生院分别为96.48%、86.27%和92.96%,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略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出填写不完整的字段是职业和病例分类;不准确字段是现住址、职业和发病日期;与网络报告信息不一致的字段是姓名、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见表2。

2.2传染病报告管理

4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规范,1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缺失职业和发病日期;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和就诊日期。41家有住院床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39家的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规范,缺失的项目为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年龄、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有检验、影像部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100.00%的医疗卫生机构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项目设置规范,但有3家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异常结果反馈机制。除1家乡镇卫生院外,其余49家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其中46家医疗卫生机构有分管院长或临床科主任参与自查;49家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奖惩制度;48家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46家医疗卫生机构在2014年开展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45家有培训人员签到表,41家有考核记录。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人员,配有专用的台式计算机,均实现宽带上网。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2.07%,明显低于2012年广西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平均水平[1],但高于包头市2013年的漏报率[2]。提示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之后,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强,但与其他城市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从漏报病种分析看,漏报数较多的为手足口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丙类传染病,与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不重视,报告意识淡薄有关[3],部分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病病种不熟悉,造成诊断病种填写不规范。乙肝和淋病漏报的原因与患者直接拿走化验单或化验室医生未将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有关。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4个指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中,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和与络网报告信息一致率均高于2012年广西地区水平,但准确率偏低[1]。填写不完整、不一致的字段常常是被医生忽视的,如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和病例分类等,主要是接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不严谨,网络直报人员在进行网上录入时不认真核对造成的。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又明显低于其他3个报告质量指标,与天津市2013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相似[4]。说明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存在缺项和登记不全的问题,与纸质报告卡的填写不符,造成准确率较低。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上,南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非常重视传染病的网络报告工作,均配有网络报告人员和专用计算机。但仍有少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缺失和填写不规范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个别乡镇卫生院尚未建立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导致传染病漏报。

4.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制度,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和化验或影像结果反馈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医务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认真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杜绝漏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以全面提高传染病信息的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革红,吴秀玲,付志智,等.2012年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1):21-24.

[2]张娜,金艳辉,徐卫和,等.2013年包头市医疗机漏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56-2460.

诊所自查整改报告例10

【中图分类号】R8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2-01

为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对2009――2013年医院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进行连续性监测,将采取改进措施前后迟报率及漏报率进行比较并评价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3年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共3593例。

1.2 方法

由专职疫情报告人员1次/d对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和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登记以及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查统计。

1.3 评价标准

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诊断为依据,超过传染病规定的上报时限为迟报病例,凡在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记录中无记录的为漏报病例。

2 结果

2009――2011年传染病迟报率平均为30.41%,漏报率平均为25.68%;2011年12月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医院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明显降低,2012――2013年迟报率平均值下降至0.84%,无1例传染病漏报。见表1。

3 讨论

传染病迟报和漏报均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引发医院感染,所以医院传染病的迟报率和漏报率,是衡量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我院传染病迟报、漏报因素有:(1)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无专职人员固定管理,加上有关传染病制度不健全而导致迟报、漏报。(2)医师责任心不强:各科室医师不能主动去核查放射科或检病科的阳性结果,导致部分传染病阳性结果未及时发现而造成漏报;预防保健科虽每日对漏报医师及科主任进行电话通知要求补报,但个别医师不重视导致漏报、迟报;医师填卡字迹潦草、内容不齐全使传染病报告卡未能准确上报。(3)疫情网络直报流程不畅。

3.1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自2011年12月我院开始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3.1.1 健全制度

健全传染病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重新调整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传染病应急救治小组等管理组织,分工明确。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了一系列传染病管理制度,如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3.1.2 强化培训

疫情报告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防控意识,医院感染控制科重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并执行培训签到制度。

3.1.3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门诊各诊室及临床科室使用医院设计的传染病报告及监测系统,在每个医师工作站,嵌入传染病报告卡,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流程。规范传染病诊断:医师诊断传染病时必须录入ICD―10编码,使系统自动弹出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医师上报,如医师不按标准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工作站将实行拦截功能,无法进入下一个工作界面。解决了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弊端,提高报卡的质量,确保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1.4 持续改进环节质量管理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监测,是预防与控制医院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我院采用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和程序,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预防保健科疫报员每天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接收全院网络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卡片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检查门诊日志情况、出入院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登记必须与辅助科室的阳性结果登记情况相符合;每周由预防保健科管理人员对门诊、住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辅助科室的阳性结果登记及反馈情况进行自查;每月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成员组织1次检查分析;每月对传染病报告卡资料进行1次全院疫情动态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每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1次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的讲评,了解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漏报情况,对漏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存在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情况,使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持续改进。

3.1.5 奖惩严明

在检查中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瞒报、谎报以及报告卡填写不符合规范的,给予院周会通报及扣分处理,与个人及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增加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重视。

3.2 效果评价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成效。我院自20011年12月改进以上措施后,经过近3年的实施,收效好,降低了传染病迟报率,基本杜绝了传染病漏报情况。从传染病迟报率及漏报率监测结果显示,2012――2013年平 均迟报率、漏报率明显低于2009――2011年,而且2012――2013年医院传染病漏报率连续为0。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医疗机构疫情网络报告的专业指导机构,须动态了解医疗机构的网报质量,通过网报内容、现场指导、医务人员培训考核、漏报调查、定人定岗、奖惩制度等等综合手段,切实提高辖区医疗机构的疫情网报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