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成长汇报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31

成长汇报

成长汇报例1

宣传工作是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突破口,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推动了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们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契机,认真组织宣传活动,通过过学校等途径将党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大力宣传政策。统一购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读本xxx余册,分发给各级、各部门关工委成员和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宣传,让政策深入人心。二是组织报告团宣讲。组建了教育局关工委宣讲报告团,由老干部、老教师等10人组成,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讲,收到了显著成效。仅去年一年,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78次,法制教育180次,科技教育136次,国防教育98次,习惯养成教育198次,革命传统教育181次,受教育青少年达5万多人(次),起到了良好效果。

二、抓好队伍培训,创建“四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

近年来,为了确保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工作措施,使我区关工委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xx(职务)xxx(姓名)任组长,退休干部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设专人负责。同时各学校也建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由分管领导、离退休老教师和有关负责人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组织。共全区教育系统共有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19个。做到了从上到下,层层有组织、层层有人抓的局面,形成了健全的网络组织。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组织的目标,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关工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为培训对象备齐资料。去年3月,我们共出资2000多元,购回省关工委工作条例1000余份,编印“条例”辅导材料400余份,翻印全国、省、市关工委会议传达提纲400多份,购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资料共计2000多份,做到培训资料准备到位。二是抓好骨干培训。去年3月12日,我们对19个中小学校关工组织成员中的常务副主任及专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对关工委全教育局23名新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及时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使基层掌握了方法,熟悉了业务,领会了政策,为关工委工作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为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序运行,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家访制度》等。教育局党委每年初都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对上年工作进行总结和对当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听取各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局党委和关工委还经常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教育局党支部非常重视关工委工作和关工委小组的自身建设,按时组织老同志学习上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使老同志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积极向老同志介绍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规划,听取他们对教育发展的建议和设想;节假日期间,慰问老同志,与他们沟通征求意见;生活上对老同志多关照,使老同志感到集体的温暖,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正是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有力调动了老同志的积极性,使各校关工委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三、发挥“五老”作用,增强工作实效

离退休干部、教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财富,这些老同志政策性强,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信高,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余热,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截止去年底,全局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xx人。在工作中通过宣传动员,我局“五老”队伍不断扩大,“五老”作用充分发挥,工作实效不断增强。局机关及各学校的老同志纷纷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加活动,就近开展工作,积极为青少年办实事、难事、好事切实提高我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效。

一年来,教育局关工委宣讲团到各中小学讲课21次,结合学生实际,拟定了题目为《谈尊师敬长》、《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四有”接班人》、《中小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等12个专题的授课内容,全区19所中小学的7490名师生和512名家长受到教育。宣讲团团长李光文还带领宣讲团成员深入到金荷社区、绿岛社区、滨湖社区为家长和同学分别讲授了“家长怎样关心孩子学习和培养良好品质”、“留守学生监护人的意义、任务、权利、义务”、“未成年人怎样预防被侵害”等方面的知识。08年7月,宣讲团和金荷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了地震逃生知识图片展,受到一致好评。

关工委成员一高中退休教师沈加兴老人,利用自己早年在车队学过的知识,针对车城汽车用户较多的实际情况,率先开设汽车驾驶课,主要讲授驾驶技术和修车技术。一高中的领导非常支持,专门腾出两间教师给沈老师作汽车教室。翻着自己编写的教案和学生上课操作的分数表,沈老师自豪的对我们说,起码我教的学生以后开车绝对不会是马路杀手。62岁的沈老师不顾年老体弱家务多,除了努力为青少年做实事外,他还利用休息日,免费给阳光城社区的居民培训汽车知识,教给他们省油的技巧。

四、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方式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关工委工作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创造新的科学的工作方法,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立足基层打好基础。为了贯彻中央关工委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在“深”、“新”两字上下工夫的要求,我们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立足点放到基层、放到学校、社区,形成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全方位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格局。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在所有社区建立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完善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家访制度》等。将各学校次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目标管现责任制考核。

二是典型示范精心引导。在全面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教育局关工委注重挖掘推广典型经验,达到一花引来百花香的实效。教育xxx、xxx等2人,在“十个一”活动中,捐助900元帮助两名特困儿童入学。福退休教师xxx,耐心帮助“双差生”何心波同学,使该同学在短期内成了双优生。全局范围内普遍建立起工作主体与对象的联系,加强了关工委组织与青少年的联系,增强了关工委组织的凝聚力。

五、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效

根据我局及各中小学实际,我们注重抓工作载体,以工作载体为突破口,发挥老干部、老同志作用,为xx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深入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结合全县党员、干部扶贫助困“一对一”活动,我局关工委及各学校关工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摸清了特困户、贫困青少年情况,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认真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救助弱势群体。xx初中xxx因做心脏瓣膜移植手术,需耗资6万多元,家庭不堪重负。局关工委得知情况后,向全区教育系统发出了倡议,号召学生、教师、职工为该同学捐资5000余元,为挽救xxx同学尽了一份微薄之力。据统计,近两年来,教育局共为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近12万元,救助青少年2678人次,380余名失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二是进一步深入开展“五老”义务监督网吧活动。教育局关工委联合区综治办、聘请了7位身体健康、积极热情、社会责任心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网吧义务监督队员,对全区四十余家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长期以来,“五老”志愿者们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社区网吧

进行巡查,对网吧接纳未成年、超零时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对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引导他们合法经营、守法经营;对进入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劝说,给他们讲道理,在他们的积极奔走下,滨湖社区的违规经营网吧已被取缔,保障了青少年的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成长汇报例2

作为当代中专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在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窘迫、情感和就业的烦恼。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些烦恼,将这些烦恼抛开,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有价值。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学习中我们有许多烦恼,为了解决这一烦恼,我们要早日做好职业规划,秉承有一技之长,将简单的事做到出神入化,将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我们要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个人注重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展望的方向。只要我们有学习目标,有远大的理想,我们就能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

有些中专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感到经济的窘迫,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贫困是一种财富,物质上的贫困不要紧,我们的精神不能贫乏,我们要学会接纳自我,不要自卑,不要自责,我们要坚强。

就业方面,只要我们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业应该不是问题。当今社会,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蛮好的,只要我们专业过硬,就业就不是问题。

成长汇报例3

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们党的殷切关怀下,我们这些小红花正在茁壮成长。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作。现在的我们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我们肩负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1世纪将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艰巨复杂的开创性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好至关重要。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党培养的“小红花”必须要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代代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始终不渝的献身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之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在奋斗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进行自我反省。我之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艰难和曲折是难以避免的,要在艰难时不气馁,在曲折时明方向,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还应当看到,共产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会影响我们。

因此,共产党人需要加强党性修养,经常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以便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去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树立,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如不注意人生观的改造,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地审视自己的入党动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思想成长的基本规律。周恩来同志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思想改造到老",正是共产党员不断追求进步的写照。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用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坚持拥护爱戴党的决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平,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汇报人:

成长汇报例4

区项目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一三五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围绕“项目就是生命线”的理念,坚持一个根本,抓住两个关键,强化三项保障,倾心助力我区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现结合自身职能,现将商和工业城市综合体建设有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项目建设这一根本,做大做强做优项目。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以春蕾3D打印产业园、盛世天成石油机器人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以长征汽车、红星汽车为依托重点引进推进一批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以德玉泉乳业为重点,以我省振兴奶业为契机,树立优质乳制品品牌,促进乳品加工、饮料加工等产业发展;以德贵纳米新材料、翔九石墨等新材料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向高精食品级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产应用等方向探索发展,大力发展上下游、左右岸相关产业。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挖掘新的产业集群。

二、抓住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工业综合体两个关键。

一是强力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已签约联想科技城、吾悦广场、中央厨房综合体、恒泰云商城万豪五星级酒店、金牛创业园、邢台国际医疗康养中心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13万平方米深圳市实新通科技装饰总部基地项目落地。重点推进君悦豪庭商业二期、金牛阳光苑商业综合体、易融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在建商业综合体建设。

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和已有的公共设施,推进城市工业综合体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工业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工业楼宇等工业综合体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城市工业,推动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功能升级,为全区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赋能提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造血功能”。

三、强化服务、效率、创新三项保障措施。

成长汇报例5

中国***建立之初,逢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由于没能认识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遭到***的四次围剿,濒临存亡之秋,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到忠诚的***人,党终于吸取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武装革命,“枪杆子里出政权”,确定了为中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团,正确的方针政策,革命取得了节节胜利,从长征胜利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三年经济恢复到五年过度路线,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断前进。但是伟人也会犯错,正当形式一片大好,社会蒸蒸日上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转折点,即做为执政党拥有了合法地位。但不同时期,党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遭遇到一系列挫折,如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开展“”和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了重大损失。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思想,大力发展经济。但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党在民众中的形象却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党员许多官员自身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贪污腐化,“落马”的不过是少数倒霉分子。这些官员作为一个合法公民都成问题,更何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成长汇报例6

在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意义重大。只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义,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全面成长成才。学院是在党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天府学院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着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头脑,两个工具”的育人理念,给天府学院的学生指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提出了“狩猎场”的理念,让每一个天府学子以学校为基点,不断的获得前进的动力。学院的“敏思践行,崇文尚武”的校训更是体现了天府人要求全面发展的信念。

为此,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深入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旨在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特别是我们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程上,我们认真学习、实践,不断净化我们的思想,注重自己的协调发展,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跟上精神文明的步伐,争做一个踏实、实干、思想觉悟高、创新能力强的当代大学生,为校园风气的净化做贡献,为学院的精神文明争光,为学院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了更好的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得做到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思想,由传统定式思维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上来,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领域,真正感受其时代魅力。

作为一名天府学院的学生,应该深刻领会学院的的“一个头脑,两个工具”的真正内涵,即要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熟练掌握外语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商务人才。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老师教导我们“凡事得先从自己做起,只有丰富了自我,才能有把握地解决周边的其他问题”。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所需。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把各种专业技能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不管学什么,都要和学习、工作、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促进下,在全院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解决困难的意识。

成长汇报例7

首先,通过党课的学习,我对党的了解又更加深了一步,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思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和谐社会观,我们党无时无刻不在为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夙兴夜寐,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

其次,通过党课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我们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必须要明确这一点,而我们的入党动机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一点而不能有所偏差。谭书记给我们讲课时提到了以下几种入党动机:功利型动机、虚荣型动机、盲从性动机、被动型动机、成才型动机和情感型动机。这几种入党动机都是不正确的,是不可取的。我们的入党动机必须是基于我们的信仰—****信仰。在当代,我们青年人必须要保持一颗对党的事业火热的心,对****事业的虔诚信仰,****不是遥不可及的,在我们党的带领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不断上新台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都表明在我们党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的向着****的美好未来迈进。因此,我们一定要坚信****一定会最终实现!

成长汇报例8

中国***建立之初,逢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由于没能认识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遭到***的四次围剿,濒临存亡之秋,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到忠诚的***人,党终于吸取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武装革命,“枪杆子里出政权”,确定了毛泽东为中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团,正确的方针政策,革命取得了节节胜利,从长征胜利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三年经济恢复到五年过度路线,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断前进。但是伟人也会犯错,正当形式一片大好,社会蒸蒸日上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转折点,即做为执政党拥有了合法地位。但不同时期,党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遭遇到一系列挫折,如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十年“文革”动乱,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了重大损失。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思想,大力发展经济。但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党在民众中的形象却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党员许多官员自身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贪污腐化,“落马”的不过是少数倒霉分子。这些官员作为一个合法公民都成问题,更何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成长汇报例9

记得初见马克思这一论断,是在中学时期。当时的自己正处在对未来懵懂的阶段,只知道大学是自己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只要跨过它,迎接自己的就会是那片期待已久的曙光。而今,再次见到这一著名论断,心中比较高兴。因为大学生活让我渐渐懂得了它的真谛,明白了人生道路上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只有不断实践,才能见证那曾经的足迹,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伴我们不断前行。

从唯物辩证论的观点而言,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主要是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实践的特点则是直接现实性。这样的本性与特点决定了实践对认识、对真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需要实践为我们指明方向。然而,这一方向的最终确定性则在于我们自己。

前不久,我参加了B区学研会所组织的“大学生思想动态”问卷调查。调查所统计的结果也证实了实践的重要性与指导性。通过该次问卷调查,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实践与否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重要的影响。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所体现出的自信与坚持,是那些从未涉及实践的同学望尘莫及的。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让我们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交往能力以及抗压抗挫能力。毫无疑问,这些能力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而实践则是为我们提供这些能力的基础。

实践的重要性,在我院的教学理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一个头脑,两个工具”、“以狩猎场精神育人”还是“小社会,大课堂”的教学理念,都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实践这股原动力对我们未来道路的影响与帮助,只有敢与实践、乐与实践,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成长汇报例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工作一次深刻的变革。它犹如滚滚的海潮,浩浩荡荡,席卷神州大地,翻江倒海间,激浊扬清,对沉积已久的教育教学观念来了个颠覆与重构,课改带来的生机如春风拂过,如春雨入土,新课程在古老的土地上百花争妍,竟相开放。我们18小学作为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一所学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奋勇争先,勇于创新,大胆实验,迎课改潮流而上,并跟随新课改一起成长。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求知,让每一位学生生动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理念,以“基础扎实、师生和谐、质量稳定、特色鲜明”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教科研为引导,以改革评价方式为手段等,坚持了“在实验中成长”、“在实验中思考”、“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的途径,几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少年军警示范校称号;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第五、第六届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美术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市级《课程目标与开放式达标教学》课题先进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乌市“十五”教科研工作优秀教研组;沙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基地;沙区“十五”课题先进集体;沙区校本教研先进科任教研组;欢乐六一“放飞绿色梦想”少先队环保课题实践展示活动沙区优秀组织奖;沙区教育工会开展的“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学习型组织等。

回顾新课程探索实践的历程,我们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研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全面构建了学校文化型模式,彰显我校课改特色。

一、以打造优秀教师群体为根本,走内涵发展之路。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改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课改”的不断滚动推进,使我们不再一味挑选优秀教师参与“课改”实验,而是致力于以校为本,加快每一位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和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优质化建设,坚持为教师搭建五个平台即:

学习、培训的平台:加大教师学习、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一切条件支持教师专业提升,力争青年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教师能力展示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成果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展、课件制作展示等。

跨学科互动的平台:坚持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举行教师论坛,教师沙龙。

交流合作的平台:校内合作、校际合作。

教育科研的平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成就人生。

平台的搭建增强了教师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五年的课改教师硕果累累:获全国级奖励约110人次,自治区奖励约130人次,市级奖励约160人次,沙区级奖励约300人次。

(一)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突破口,构建学校新的“学习”文化。

我们把创建学习型学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把创建学习型学校当作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

从校本培训入手,积淀教师理论基础。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的观念,所以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使教师在培训中养成学习的职业习惯,加快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

培训内容丰富

(1)细学课标。我们把每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定为重温课标,进行语数教师课标测试,让课标深记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彻底更新教育理念,逐步确立与课改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2)开展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①利用每次政治学习开展 “好书共赏”“快乐读书”读书交流,王瑞、马玉花、李粉梅等11位教师把自己读书的感悟与全体教师分享。②建立教师“读书摘记本”。我校教师每月摘抄四篇读书笔记,40岁以上教师不得少于200字,40岁以下教师不得少于400字,从校领导到普通教师无一例外,每一本都体现教师个性特点,每一本都体现教师成长的足迹。③开展“读书摘记”传阅交流活动,在传阅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④开辟“新书推荐”“好书推荐”栏目。由教导处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激发教师读书的欲望。⑤开展师生“半日读书日”活动。开放半天让教师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享受书中的乐趣,教师及时将所学、所感、所思、所悟记录下来,教师在交流中提升理论素养,在感悟中夯实基础理论,在参与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一个活动拉开了我校全面参与理论学习的序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少先队围绕学校读书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学生读书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学校十分重视“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口号、基本策略和具体实施要求。各班级根据少先队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了本班的读书活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向家长下发“读书倡议书”,倡议家长也参与读书,为孩子营造更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配合学校开展书香家庭,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学期末,同学们每人为班级捐赠一本书建立了本班小书库,学校根据活动计划和开展情况全校评出六个“书香中队”和80名读书之星。通过读书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积极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结合教师的困惑进行教学理论的培训。时时关注着教师的需要,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应写些什么?什么是校本教研等认识较为模糊,于是结合实例组织全体教师对怎样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进行等专题讲座,明确了教师的认识。

(4)以“致教师的一封信”形式提出教师假期自培要求,以鼓励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研修的意识。

培训渠道拓宽。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我们极为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架设平台,特别是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派教师参加“标本制作”培训班学习、党员骨干学习、全国小语阅读大赛等培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聘请市、沙区专家、教研员、外籍教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理念培训、解决困惑,鼓励教师与专家靠近,与专家对话,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空间。

(2)通过“学”与“教”,“帮”与“促”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遵循“发现名师、培养名师、用好名师、开发名师”的思路,1)开展拜师活动。根据教师的“双向选择”为各培养对象安排“导师”,并对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期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每个培养对象都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收获,期末,还要从公开教学、撰写论文等方面进行汇报。“导师组”成员并非清一色的中老年教师,其中不乏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各“导师组”和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议课、反思点评等活动,指导教师言传身教,毫无保留;青年教师勤学好问,积极锻炼,进步很快,拜师活动促进了各年龄层的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真诚同伴力量,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加大校内选拔、自培力度,打造名师工程,积极培养 “三种人”。采用“定点、定向”的办法,公开条件、自愿申报、学校评选的程序确定名师候选人,经过严格选拔,评选出成世莉老师为学科带头人、高艺、王瑞两位老师为骨干教师、王春娟、马玉花、李粉梅、高菲、鲁鑫五位为优秀教师。以构建教育理念,形成教学风格,编撰教学论著为基本内容,通过导师引、讲座、考察、学术研究等形式培养。优先选送我校优秀青年教师王春娟、李粉梅、马玉花教师到山西、长春、上海等地学习。3)发挥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开展“骨干教师汇报引领课”锤炼教师,实施培养工程,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3)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创建“教师成长档案袋”。45岁以下教师每人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计划,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师把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放入档案中,可以是自己满意的教案、学生作业、课件、自制学具,也可以是反思随笔、教育小故事、论文、荣誉证书等。“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项新的举措,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展评,使教师既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又能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促进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见证教师成长的足迹,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

(4)人文关怀。我们认为其核心是:理解、尊重、赏识每一位教师,只有进行对话沟通才能走进教师心灵,只有走进教师心灵,才能真正做到沟通、理解。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谈话、书信等等。同时做好:对教师及家属及时的关心与慰问,送生日蛋糕,为教师提供早餐、考勤制度人性化等等。努力使我们的教师感到在第十八小学工作有安全感、成就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辛苦却快乐着。

(二)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构建学校新的“研究”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对传统教学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即研究者,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校本教研的实质是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我们紧紧围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开展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一种学校新的“研究”文化,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

(1)自我反思的形成。

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职业习惯,五年的课改是我们深深意识到反思才能进步,反思才能提高。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强化反思环节,鼓励教师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剖析并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们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发展。

1)每日一反思。提倡以教学日记的方式,反思自己一天教学的得与失。2)每周一聊。以办公室为单位由负责人随时组织人员进行教学聊天交流,在不经意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3)每月一反思。提出月反思可以是①新理念的闪光点;②传统教学中的精华;③教学得失;④教材修订意见、建议;⑤典型片段剖析;⑥教师抒怀等等。教师在自我追问中、深刻的反思中不断的提升。4)教学随笔。以年级组为单位没有时间没有约定教师自觉主动记下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教学问题、成功作法等,逐步形成善于反思的行为。5)撰写教育教学叙事 。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解释,更深层的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成长变化。学期末教师们以“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成长的足迹” 叙写一学期的心灵感悟,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程回顾、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是更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训的过程,真正能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的目的。这种以实践——反思——实践的个人反思行为成为教师前进的动力。教师乐于将反思当作常规工作,并分享课程实施的酸甜苦辣。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校教师有几十篇论文、随笔、案例收入在各种书籍、教学杂志上发表。

(2)感受经历一种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对话交流。

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生涯的展开过程,在彼此互动中,在不断地反馈、调节、体验中,表达自已的思想,汲取别人的创意火花,领悟到教学的技艺,体味到教学的乐趣和自已生命的意义。

1)狠抓教研,力促课改实效。教师的课改新理念从量化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是需要长期课堂改革的磨合与撞击。改革集体备课。出台《第18小集体备课流程》各备课组严格按照自研教材、集体研讨、分工主备、修改施教、二次备课五个流程进行每一次备课,主备人写出详细的发言稿,其他人略写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的发言稿,主管学科的教导主任依据各组备课计划深入备课组参与、检查、指导,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让教师静心研究教材,强化了合作意识,做到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提出“资源共享,留有余地,个人增删,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开展“我当主持人”及“我的教研我做主”教研活动及展示活动。以学科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需要向学校提交教研并填写申请表,教导处依据申请表协助教研组开展活动,教师独立主持了教研活动,以课例研讨,以与学生对话,以观看特级教师精彩片段,以辩论会等新的教研形式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积累》、《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效》、《在反思中成长—做研究型教师》等11个专题的研究,活动赋予教师教研自主权,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热情,驱动教师全身心投入教科研之中,在浓浓的教研氛围中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实现了教师自主教研的愿景。依托“集体备课观摩展示”,促教师快速成长,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不仅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同时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了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实践,决战课堂,唱好课程改革重头戏。为了营造课改的浓厚氛围,以科研带动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让新课程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让新的课改理念真正在课堂上生根开花、结果。

抓住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我们以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确定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努力推进课改的全面实施。做到带题研究,带题上课。每学期末向每位教师下发《教学问题征集表》征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对问题困惑进行梳理汇总作为新学期教学研究的重点,分学科年级填写《小课题申请表》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制定实施计划并具体操作,保证了小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几年来语文学科针对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课的教学?如何进行阅读、作文课教学?进行探索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自我;数学学科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进行研究;科任学科为如何提高学生对科任学科学习热情?如何把握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研讨;围绕问题组织开展“希望杯课堂大赛”、“同题异构”“二度教学”的课堂研讨活动,教师紧紧围绕研究主题按照专题一备课一一度教学一重构教案—二度教学---群议—提炼的基本流程。进行“说一讲一评一议—思”等系列交流互动活动;开展教师案例分析会。由教导主任分别选取一线教师随堂录象课组织教研组教师对其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通过观看课例—课例学习----课例分析(反思)----课例讨论----评价课例的过程分析讨论,在讨论中解惑,在分析中总结,较快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展“三阶段二反思” 听课活动:即一名教师要听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教师两节课并分别二次与听课教师进行反思交流;开展了“对话----引领----成长”与专家共探新课程课堂教学现场交流会,与专家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吸收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储备;组织“教学问题大沙龙”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语文、科任学科“教学问题大沙龙”活动的开展,以教师自由发言和现场随机采访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教研;了解课堂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通过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无论什么学科,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进行校校间的专题互动大讨论,在教师当学生,师生同学习的微格片断教学的引发下不同学科谈到了自己评价学生的点滴经验;尝试实施分层作业、特色作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去疑、去猜、去试、去探、去说、去发现、去解决,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体现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

立足科研,推进课改。没有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课题研究是新课程实验的灵魂。我们提出了“人人参与课题,个个都会研究”的口号,促进教师逐步向“科研型”“创造型”转型。我们紧紧抓住每年“教科研活动月”这一契机组织一次次扎实有效的教研科研活动,驱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的活动之中。五年中我校确立了六个课题分别在国家、自治区、市级立项。一是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小学创新学习指导的行动研究与实验》于2005年8月结题;二是国家实验课题《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研究实验》;三是市级课题《课程目标与开放式达标教学》于2005年7月结题;四是国家“十五”课题自治区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在实施。五是自治区课题《新疆地方课程实施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实施;六是自治区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实施,研究中我们注重“实”与“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拓宽了研究的渠道,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

3)瞄准方向,拓展资源,创办课改集《足迹》、《求索》校刊、网站。2006年5月乌市第18小学第一本校刊《求索》诞生了,涉及“每期一星、我成长我快乐、学习园地、推荐推荐、身边的事情、校园风采”6个栏目的校刊以丰富的内容、真实的信息,人文的理念展示出学校特色、教师风采,为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窗口,至今已承办9期。2006年6月18小网站创建。设置学校管理、教学天地、名师工程、学生园地、家长学校等9个窗口33个二级目录。校刊的承办、网站的成立拓展了学校、教师交流和发展的空间,让教师拥有更广泛的平等对话的平台。网站的建立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使学校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教育绩效。2010年9月创办《启航》教育科研专刊,展示我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加强特色教育研究,构建学校新的“校园文化”。

1、进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和探索,以此来加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特色构建,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

我校以体现学校办学的特色,挖掘教师特长与潜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宗旨开设军警班、铜管乐班、轮滑班、葫芦丝等特色班,民间剪纸、小记者、七巧板等校本活动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不足,每周四下午定为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 “多彩的童年” 校本活动课程汇报。

2、弘扬我国书法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写字上星级活动。

本着对祖国传统文化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传承,铸造儿童的民族之魂,从小就把民族的根深植于儿童的心中,从2001年4月,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写字课,启动了写字上星级活动,确立“人人写好一笔字”的培养目标,做到写字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色的思路,普及:做到三个保证,时间上保证每周每班一课时排进学校总课表;师资上保证——配备专职、兼职写字教研组长及教学教师;教学内容上保证——自编写字教材。提高: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二是进行双姿检测活动提高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三是开展“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提升学校写字文化。2006年初在写字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自编写字教材。教材含概:前进中的校本活动课程--让“墨香”永飘校园、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利用评价提高学生写字水平、中国书法发展史、名人小故事五个章节内容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与能力;举办了十四届“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形成每天固定20分钟全校性练写字的氛围,凸显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写字上星级活动采用滚动式评比,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始终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近五年中,我校已开展了十届写字上星级评比活动,共有680名同学获得了“星级生”称号,680名学生家长收到了学校发的喜报。

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技实践活动。我校在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上,以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勇气和精神。如: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物理光束传递仪式,参观了板房沟新华联温室大棚的荷兰迷你黄瓜、樱桃番茄、无公害蔬菜种植,开展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知识传播活动(科学环境知识讲座);举行七巧板比赛、风筝比赛、四驱车车模比赛、航模比赛等,学生们结合生活常识发明出“防盗信箱”、“吃垃圾的螃蟹”、“环保筷子盒”、“节水洗衣机”等分别荣获市级小发明奖;学生的科幻画获奖在市级也榜上有名。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智力七巧板”比赛,获奖面超过95%以上,学校三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科技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4、拓宽渠道,活用资源。我校充分利用资源,让“课改”“立体”起来,将校园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将资源配置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把学校建设成为花园、学园、乐园,使学校本身就是一部“课改”的大型“教科书”,每一面墙,每一块标牌,每一片绿地都能充分体现丰厚的文化底蕴。一进我校,最醒目的是校训“我努力、我成功、一生一世学做真人”,随处可见“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育人的名人名言和“快乐地学习、高兴的成功”“相信自己、我也可以”这样激励性的凡人凡语。校墙以“四有”、“行为规范”、“课间生活”为内容进行了美化,让校墙“会说话”,渲染了育人的外部氛围,校门口、校内的橱窗、科技长廊,分别以“党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为内容展现教育的方向,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楼内悬挂“市民文明公约”,放置本周校务公开栏,每周文明提示。悬挂人性化的提示标牌、名言警句,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悬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了解世界。旧楼墙体由美术老师创作了以“喜迎奥运”“民族大团结”“儿童乐园欢迎你”为主题的大幅宣传画,就连厕所的墙体上也布置了“我是文明的小学生”的画面,新楼一侧还为学生准备了一块可以自主写写画画的大黑板,楼后巧用废旧轮胎为原材料,建立有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的攀爬、秋千、坐垫等娱乐设施的儿童乐园,操场上画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棋盘、跳方格等场地,这一切不仅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审美需要,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富有装饰性和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发扬个性、增强友谊、强身健体的场地空间,从点滴之处形象地引导学生的文明言行。这些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塑造美好心灵。

三、尝试评价改革,形成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是课改的指挥棒,被称为“课改”的“瓶颈”。

1、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1)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新课改需要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队伍,面对新时期的需要我们把教师日常工作与质量效益紧紧捆绑,2004年3月我校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赋予每人基数为100分,再依照德、勤、技、能加分与减分条例的考核细则进行自我评价、年级组组评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考核及教师聘任制的依据。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出了优质+创新的工作目标,以人文的管理方法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2)出台教研组(年级组)团队建设评价细则。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其中教研组(年级组)更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教研组建设直接关乎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它建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因此,我校改变以往由学校单方面评价为教研组自评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含师德、教研计划、活动实施、教育科研、资料归档、成果、创新与特色,其中前五项评价为100分满分,后两项为附分。评价体现教研组(年级组)与组内教师的评价主体意识,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将团队文化建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成绩的提高等综合评定,使每位教师都融入并参与教研组(年级组)文化建设之中,体现教研组(年级组)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创新的信息中心、指导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教师是推进课改的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之中。

2、形成学生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