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正规教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8:28

正规教师论文

正规教师论文例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回归;进取;专业性;规范性;专门性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2-0025-07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 12JZD002。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徐龙(1989-),男,安徽淮南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德育原理研究;

杜时忠 ( 1965-),男,湖北松滋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德育原理研究;武汉,430079。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与改革领域,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可谓聚讼的焦点。“教师能否被视为同医生、律师类似的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应该着重于完善规范制度还是回归德性伦理”、“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重视专门性的手段改进还是整体性的目的统摄”等问题,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师教育诞生之初,就观点迥异,并延宕至今,反映着整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矛盾——实践话语的日趋昂扬,伴随着理想主义的顽强勃兴。在这种两极化的冲突中,一方是以朱旭东教授领衔的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团队,主要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操作和政策制定层面,致力于宏观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完善[1]。与此同时还有大量学者从“知识共享网络”[2]、“重建教师自尊文化”[3]与“学习型组织构建”[4]等更具体的应用层面去探讨如何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另一方以曹永国教授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反思和理论批判,致力于辨明和清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异化与危机。前者实践取向,聚焦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主张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后者理论本位,强调教育终极价值的坚守,重申有必要回归教师的道德使命。应该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整体工作而言,实践的改善和理论的省思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两种分析思路与其说相互竞争,毋宁说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两者着眼于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然而各居其位不意味着自说自话,为了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空间,促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变革,教育理论和实践间还应该加强交流和对话。可是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相对于实践层面对于有关理论成果的借鉴吸收,比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引入关怀伦理的向度,理论层面对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批判就显得要么失之空泛,要么无的放矢,很难经得起理性的审问。

一、教师专业发展“回归论”之缘起

具体而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以来,就不断有学者从人文传统的角度推论,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困境”。据此,学者们主张教师发展要回归教育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回归论”堪称“中国(教师)教育领域最大的增长性产业”,持回归论调的学者们认为凭借自己的理性就能告诉教师如何更好地安排好工作,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师自己内心的愿望,其实“回归论”者们自身便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建构的困境”,亟需一种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批判来缓解和解构。因为回归论者很多时候并不清楚教师专业发展论者在谈论些什么,他们对于“专业性”、“规范性”、“专门性”等的误解远大于对其的理解。大体上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不能着重于“专业性”、“规范性”、“专门性”等,论者所持的观点如下:

第一,基于特殊论的观点。在一些学者看来,教育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不应该向医生、律师等行业看齐,谋求专业化,因为[5]:

当我们把教师从一种神圣的精神行为降格为一种职业时,我们便不知道这种行为因何而受到尊重……当政策把教师、医生、律师和工商业者都定义为各行各业的职业者时。我们无法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职业的要求会使他们同质化起来。吸引一个未来教师的就并非是教育行为,而是一个职业而已。

第二,基于德性论的观点。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教师德性的涵养应该优先于规范的制定。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规范制度代替道德德性成为指导教师行为的标准,“在这里,规则就是一切”[6]8,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专业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资格认证制度,教师选任正规化了。然而,教师专业发展的这种制度化规范取向,偏离了教育职业追寻美德追问美好的特殊性,消弭了教师个人对教育崇高、神圣的信仰。

第三,基于目的论的观点。有论者认为教师发展的整体目的统摄应该优先于专门手段的改进。然而,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提高教师行为的功效和提升教育投入/产出的效益,一方面追求内部精细的专门分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内教师培养、教师资格认证、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教师教育课程审定、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等内容模块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另一方面推动基层教师教学活动的分科化与专业化。诚然这种专门化的分工为教师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越来越专门化的眼光限制了教师对整个教育的认识,使他/她无法清楚自己行为的最终结果……使得许多教育后果没有人自觉承担或相互推诿”[7]45,这种专业分工将导致教师角色的碎片化和责任的脱嵌化,根源于对教育整体道德目的的漠视和轻视,进而即为教育技能、手段对教育理念、目的的僭越和殖民。

由上观之,教师专业发展似乎陷入了困境。为了走出困境,论者主张有必要在性质上回归教师行业的特殊属性,价值上回归教师的德性伦理,方法上回归整体性的目的统摄。那么,这种回归论本身是否合理,能否经得起理性的审视?能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据此,就有必要辨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指向何处,是传统的回归还是现实的进取(在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继续通过专业地位的深化、规范制度的完善、专门手段的改进来促进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就此而言,有必要将论者看待和衡量实践的严苛标准来看待和衡量论者自身,以期凭开放而强劲的思想交锋来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促进真正规范的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需要言明的是,笔者辨析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工作是抽象性质的,不涉及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内涵的说明和实际政策的完善(朱旭东教授等已经在这方面做出很多有益的努力),探讨范围仅限于宏观层面上该如何把握和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而尝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工作给出理性的阐释,进而凸显教师专业发展所内蕴的道德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教师专业发展“进取论”之证成

(一)专业性是教师发展的逻辑起点

特殊论的逻辑是教师职业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有必要坚持不同于医生、律师等职业的特殊的职业规范。诚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存在的,但不应该被夸大,更不应该以此为由拒斥教师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职业与医生、律师等职业共享的普遍性。首先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职业,但所有的职业仍然是职业。譬如我们说教师是一种职业,医生是一种职业,就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地方。我们不会因为他们各有不同,便说他们不是“职业”。所以,我们不能只谈职业的“特性”,而不谈职业的“共性”。我们毕竟都是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都渴望过上一种幸福生活,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获取正当的权益。因此通过强调教师发展的专业性和标准性,将教师视作与律师、医生具有同样性质的专门职业,从而来提高教师专业的入场门槛,以保证从业人员合格的资质和较高的福利待遇,让教师活得好、活得有尊严,这无可指责,更不容诋毁。其次,有必要从组织趋同性的角度探讨教师职业进行专业化的合法性机制。

第一是强迫性机制。教育组织在从事教师培养培训和资格认证时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不然就会受到惩罚。“法律制度具有强迫性。简单地讲,是没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得接受,你不接受就无法生存”[8]8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及“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就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教师劳动的专业性和标准性提供了硬性的制度约束。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就必须符合有关的制度规范,比如教师的学历、资格、义务之类,如果违反了这些规范,他就不可能继续担任教师,并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是模仿机制。现实环境总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如此。模仿国外教育机构成功的做法,比如教师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化和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分科化,就是一种很自然的做法,能够减少不确定性。进而言之,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在国内的普及,大家就都会承认教师培养的专业性、标准性、终身性、实践性等理念或做法是好的,能够确保教师资质和教育质量。如果某个教师教育组织不采纳这些规范化或专业化的形式的话,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会被斥之为“不规范”或“不专业”。

第三是观念的共享性机制。个人在服从特定的社会规范中,往往会浸润一种共享的身份观念或行为方式。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例。学生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时,往往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些当教师的基本规范,会越来越注意“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变得越来越像“老师”。当这些学生走向教师岗位时,这些规范已经成为自己专业规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这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必备的师范生技能,但更重要的是习得基本的行为规范。完成这个过程时,他已经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一个制度化的专业性人才。“正因为如此,专业化程度高的组织在组织结构和人才管理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例如,医院、法律事务所、学校、研究机构)”[8]88。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从性质上被视为一门专业,进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法性已经大致清晰,这相当于审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之逻辑起点——专业性。

(二)规范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特征

德性论者在阐释自身理由时,总是强调规范与德性之间的不一致性,如“如果你履行了自己的道德责任而没有遵守规则,那么等待你的必是处罚;相反,如果你遵循了规则而漠视了道德,那么一切正常”[6]8,这种说法隐含的逻辑是,规范制度本身是反德性的,或者它与责任相抵牾。然而,首先(教师)规范与(教师)德性之间可能并不矛盾,而且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对于规范体系的两大主要派别,功利主义和康德(Immanue Kant)义务论,前者认为利他和助人是最重要的德性[9]35;后者也认为“有道德地行动意味着出于义务——为了道德法则——而行动。道德法则由一个绝对命令构成,也即要求我们尊敬地将他人当做目的本身而加以对待的原则”[10]。所以,教师德性应是从教师规范中引申出来的,抑或从严格地遵守道德规范的性情中生发出来。德性即“那些按照基本的正当原则去行为的强烈的通常有效的欲望”[11]。也就是说德性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其有助于教师履行正确的规范。“更准确地说,规范论者认为,每种德性都有一个相应的道德规则与之对应”[9]36。

其次,教师规范不仅不与教师德性相矛盾,而且某种程度上这种规范是有助于教师德性的涵养。“就像一座大厦,它必须先有坚固的基础,但它真正灿烂壮观的部分还是在它的上层”[12]58。这里的教师规范制度,就相当于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遵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等教师规范的基础上,教师个人可以去追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式的崇高美德,对此教师规范应给予教师个人充分的信任和主动权,但不宜用规范的方式来强制推行,因为[12]58:

强制或利诱只会使本来高尚的事情也改变味道。我们相信,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里,道德的最高境界总是在个人那里达到的,社会一般的道德水平与这种境界相距甚远,道德的真正情怀、真正韵味、真正感人的东西总是只在少数个人那里感受到,总是只在少数人那里体现出来。

进而言之,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教师职业规范建设优先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请注意,这里的优先决非指规范建设高于教师德性,凌驾于教师德性,相反,优先性毋宁说是起码性和基础性。也就是说谋划教师专业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有关的基本制度规范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基本福利待遇制度、教师荣誉授予制度等是否合理,是否完善,以此来保障教师培养的质量以及教师个人对教育职业获得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当然也要提倡教师自身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式的崇高德性,但我们对此不应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在某些方面可以观察到的成功纪录令人怀疑,虽然这里我们不想断言这种努力(人类道德的改善)没有价值或没有必要”[13]。更可靠的办法是通过制度设计或规范保障,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奖励名师,惩治“庸师”,把更多的“庸师”变成名师,把更多的事变成名师可为之事。总之,绝不能随性地“用心去感受”[14]或者浪漫地“(祈求)生命自觉”[15],而是要着力于改良我们的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的正面激励,从而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承担责任或履行义务。

为了更好地明辨教师职业规范建设之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优先性,我们还有必要切入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转向。现代社会师德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看到种种对师道不彰师风不显的痛心疾首和激烈反应,并因此质疑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对此有人主张“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使教育行为回归到对人性或人文的尊重与关注之上”[7]46。可问题首先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有没有可能这样做(历史有无回头路),且不说这样做是否恰当。毕竟一方面“传统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可避免地断裂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期望也似乎过高”[16],与此同时现代社会[17]:

公共结构的开放和扩展必然提出全新的社会制度化、规范化和普适化的秩序要求。在传统社会条件下,社会本身是封闭的、基于自然人伦、甚至是基于血缘——家族之亲缘关系基础而构成的……无需寻求某种平等开放的普适型规范,更缺少公平正义的道德规范,道德伦理主要是针对个体自身美德修养和亲缘人际伦理的。与之相对,现代社会结构的公共化转型使得现代人的基本身份越来越具有社会公民的特征,其“自然人”的特性日趋萎缩;与此相应,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具有公共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现代人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公共生活领域”而非“私人生活领域”。问题的关键在于,当现代人进入“公共生活领域”后,就会发现传统的美德伦理已然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基于社会“公共理性”或“重叠共识”(罗尔斯语)基础上的普适型社会规范伦理,由是,麦金太尔先生所说的那种“普遍理性主义规范伦理”不仅应运而生,而且盛行其时。

也就是说,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公共化转型和公共领域的急剧扩张,使得关涉教师职业生活(而非私人生活)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得不逐渐跳出教师德性的传统框架而趋向于教师规范制度的现实理路,越“己私”而致“公心”。原因在于,相对于德性,规范制度更具有一种公共品格。因为德性本身难以普遍化,我们无法要求每个教师都践行“甘于奉献,自我牺牲”的圣人德性,即便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表现出高尚的美德(例如某教师感人的事迹“多少次早饭未吃就出现在教室,多少次含着午饭赶到阵地,多少次强忍着阵阵头晕,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多少次拔下针头,就往学校赶;多少次手按疼痛的胃,喝下药又继续上课[18]),”我们会尊敬并敬佩这样的教师,但是我们不认为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相反,我们认为他们是圣人,他们的无私和献身精神早已超过教师规范的要求。据此,我们有必要区分责任(遵守规范的职责)和值得赞扬而不严格要求的行为(份外的行为)。需要言明的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二者的绝然分立,如前文所述,规范制度可以兼容德性,更具有普遍适用性。一般的教师规范要求,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适用于所有教师,当然也涵盖少数道德高尚的教师,只是对于这些教师而言,规范已经内化为一种习惯和性情。总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规范制度的建设优先于教师德性的涵养,亦即规范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特征。据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什么”的答案已经基本明确。接下来,我们就有必要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地展开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去追问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三)专门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进路

目的论者声称,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门领域,与其他教师缺少交流合作,放弃了教育整体目的的统摄,而这将导致对学生整体教育责任的缺失。当然,笔者不否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将所谓的‘专业性知识’与‘整体性知识’结合起来”[7]48,可问题是目的论者往往假定了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整体性的目的统摄,要么接受专门性的手段改进。然后,通过将后者描述得“像只有傻瓜才会接受的疯狂学说,使这个选择的答案看起来极为明显”[19]。

专门化理论通常被描述为:“将教师完全放在专业性的学科和技能中去哺育,就会有使他们丧失人性而沦为教学机器的危险,使他们变得凡俗不堪而无法展现教师的魅力和心智状态”[7]48。如果这就是选择,那么其他观点(包括整体的目的关照)比较而言看起来都不错。但这并不是对这一选择的公平描述。首先,教师本来就“只需要对自己的科目、班级负责”[6]5,不应该也不可能对学生的其他科目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负责,因为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什么都做,而且想什么都做得好,这是不可能的。显然,只有在一个小的领域里劳动的人,才能做得最好”[20]。毕竟,只有当教师持续地专注于特定的科目和班级时,其工作的熟练程度才将会提高,教师才有时间花心思去专研教材教法和理解学生,去寻找更科学更高效的教育方法,这在当前知识累积日益精深和学生发展日趋多元的时代尤显得重要。退一步言,逻辑上如果宣布教师也应对其他科目、其他班级负责,这样其实他可以不对任何科目、任何班级负责。如果语文成绩下降了,他可以说,这段时间主要负责数学成绩的提高。反过来,某班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的时候,他也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他不光对该班负责,还要考虑把其他班级的成绩先稳住保证不下滑。当然,如果其在中高考前,为了提高升学率,劝退某些学困生,他也有道理,因为他要负责维护学校整体的声誉。在这样的概念下,“对所有人负责”其实是对任何人都不负责。

事实上就现实情况而言,教师在对自己科目、班级负专门责任的同时,也不得不去关注其他教师的工作情况或其他班级的学习情况,这就涉及到学校内部教师的“连带责任”。当你加入一个学校成为一名老师之后,你就和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形成了一个连带责任关系,你要对学校里其他老师的行为承担责任,其他老师也对你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个责任即使不是制度上的,也是声誉上的。由于有连带责任,每个老师都要为其他老师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老师之间会形成一些约束,彼此会相互地关注和督促。进而言之,教师作为学校共同体的一员,这本身就预设了一种共享的身份。当你作为一名老师在全区学生演讲竞赛上看到本校的学生因为太紧张而发挥失常时,你就会感到尴尬,即使你本人并不认识他。其他学校的老师可能替他感到遗憾。反之,当你看到本校的学生表现优异,你就会感到骄傲。其他学校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值得称赞,但他们却不会为他而感到骄傲。这种对学校成员的行为感到骄傲和羞愧的事实,表明教师作为反思性、情境的存在对学校的其他成员具有一种特殊的义务,即便这个成员不属于自己专门负责的班级。如果教师不愿意将任何学校成员的表现纳入自己的责任,以及那种可能伴随着这一责任而来的各种道德负担,那么,教师就不可能真正为自己学校的荣誉及其成员的卓越表现而感到骄傲。

简言之,由于公共生活和共同分享的传统与荣誉,教师对学校其他成员(包括老师、学生)的幸福发展肩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这种责任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对于承担主体的约束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情感上的,不具有强制性,这与目的论所内涵的积极性立场是有所区别的。言已至此,就有必要厘清目的论者积极性立场背后“理性的自负”,同时明辨专门性所持立场的必要性。

目的论者往往标榜教育的终极价值和神圣使命,试图使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按照某种崇高的目标而积极地行动,对此杜威(John Dewey)表示[21]319:

作为道德理论家的科学家应该放弃对等待认可的目的或善的关心,转而关注认可此类价值的方式或方法……如果我们承认,寻找确定、规定、终极、先验的善是错误的构想,那么,对道德理论来说,最重要的道德问题就不是在每个需要道德判断的事件中,如何做才是有利的——这在事前是无法知晓的,因为每件事的性质和情况都不同——而是在每个事件中如何对有利的做法加以确定。这也许就是“把方法和手段提高到前人单独给予目的的那个重要地位上去”。

就此而言,基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行为的复杂性,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秉持一种消极性的态度,放弃对“先在”的确定性、整体性、目的性等过分的持守,进而抱着审慎谦恭的态度,着眼于专门性的方法和手段的改善,并且认识到寻求教育效果的改善(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种开放和永恒的实践,只有在不断面向实际问题的具体应对中才可能获得。对此,目的论者可能会给出“教育手段对目的的殖民”等质疑,即专业化背景下“‘容易’、‘省时’、‘省力’等表征着效率与方法的词语等同了‘正确’。……教师发展便在于对种种教学方法、技巧、法则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优良的‘工匠’:省时省力且成绩斐然”[7]44。对于这种质疑,我们只能说这“表现了有闲阶级对于工匠和偶然性的蔑视,以及他们对于以实用知识为标志的世界成果的轻蔑”[21]378。对于目的论者而言,“工匠”令其“高贵的心灵”难以忍受,可在杜威看来,“工匠”恰恰是最好的描述教育方式的隐喻[21]532:

杜威指出,描述其立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学习过程视为传授木匠手艺的这种行业教育过程:这一行业的习俗,方法和工作标准构成了“传统”,通过向学习者传授这种传统,学习者的能力得到了释放和引导。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使传统在个人能力和自由的发展方面起到作用,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就是,个人渴望并感到有必要加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并且,个人必须着眼于自己的利益,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与所达成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据此,教师可被视为某一专门技艺的重要传播者,这与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视教学为“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22],裴斯泰洛奇(Pestalozzi)“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23]以及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认为教学必须注意到“清楚、联合、次序与按这种次序展开的进程”[24]相类似,都强调现代教育教学过程的专门性、技巧性、高效性,以保证教师尽可能广地传播知识和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这在一些学者看来,“反映的是对教的‘放纵’和对学习者的贬低(现代教育发展以道德为代价)”[6]8,原因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教育的目标从精神的升华降低到技能的掌握[6]1-9。对此论断,笔者不敢苟同。教育从仅仅满足古代少数人高贵的精神需求发展到关注现代多数人一般的生存需求和兼顾少数精英高贵的精神需求,期间人类走了很长的路,无数人为之努力,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进步,而且肯定是将教育目标提高了,因为人不再由于家庭环境或阶级背景的不同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及机会平等受到普遍重视。应该说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产生。但是直到以专门分工和技术革新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积累起巨额财富,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从而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具有了社会全体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可能性[25]。就此而言,专业分工居功至伟,不仅促成了教育公平理念的践行,保障了所有人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同时教师专业化本身,保障了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扩大了教师教学的影响。有鉴于此,专门性应该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进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师发展的手段革新和方式创新上。

三、结语

总体而言,调整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总体基调应是现实的进取而非传统的回归,亦即需要通过专业地位的巩固、规范制度的完善、专门手段的改进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前进。当然事实上,注重特殊属性、德性伦理与目的统摄的教育人文传统于教师发展而言仍然具有可资利用的价值,但惟有在现代的专业发展的框架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处于过去的专制社会时,所谓的人文传统、精神财富只不过是少数贵族子弟享用之特权而已。只是在现代的教育专业发展阶段,教师发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促成了所有人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得以实现,背后反映的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利益都同等重要的人权理念,这一点非常重要。诚然,趋向于规范化和高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追求自主的理想存在着张力。这种张力反映的也许是规范化抹灭了教师追求自主的可能条件,但更主要的是教师在现代专业化的背景下对何谓自主自尊有了更踏实、更深入的理解,对外界的支持与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言之,教师发展专业化的推进与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一直在竞争,在辩证的过程中相互砥砺、共同提升。

(需要言明的是,这篇文章的宗旨恰好与之前已刊的《教师教育的批判与重构》(《教师教育学报》2014年第3期)的宗旨想抵牾。虽然在《教师教育的批判与重构》一文中笔者也坚持教师教育要回归古典目的论智慧的观点,但通过后面研读何怀宏教授的《公平与正义》和万俊人教授的《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伦理问题》等文献,笔者有关教师教育或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观点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笔者的思想随着读书体会的增加而不断改变的事实。)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20;朱旭东.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未来教师教育的方向[J].教育研究,2006(1):30-36.

[2]石艳.在知识共享网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3(20):74-79.

[3]翟莉,王守恒.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自尊文化的寻根与重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9(5):19-22.

[4]雷晓云.试论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及其超越[J].现代大学教育,2006(6):28-31.

[5]曹永国.从信仰到职业——一个对教师专业化的省思[J].教育学报,2012(2):16.

[6]高德胜.论道德作为现代教育之代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

[7]曹永国.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些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8]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李建华,胡祎赟.德性伦理的现代困境[J].哲学动态,2009(5):36.

[10]桑德尔,M.公正——该如何做是好?[M].朱慧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37.

[11]罗尔斯,J.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38.

[12]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3]布伦南,J;布坎南,J.宪政经济学[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前言2.

[14]伍叶琴,等.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1):123.

[15]叶文梓.觉者为师——教师专业化的超越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3(12):99.

[16]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9.

[17]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3):23.

[18]中共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教育总支.杏坛追梦——刘晓琳班主任成长之路(内部资料)[G].2014:2.

[19]雷切尔斯,J;雷切尔斯,S.道德的理由[M].第5版.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2.

[20]董志强.经济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0.

[21]威斯布鲁克,R.杜威与美国民主[M].王红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夸美纽斯,J.大教学论[M].第2版.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

[23]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8.

正规教师论文例2

现在著书立说的教师多得无法统计,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授,不少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忙于笔耕,论题小到“婴儿降生为什么要啼哭”,大到“若干年以后地球要爆炸”,都在他们关注的范围之内。

著书立说属于科研基础理论研究,一般有“务虚”、“务实”之分。“务虚”是指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务实”是指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但无论是“务虚”与“务实”,都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研究的价值。我们这里所讲的“价值”,并不单纯指商品社会里“社会必要劳动”及人们的“使用价值”,还应包括广义价值领域里“一切客体对主体有用的成分”。

教师著书立说本来无可非议,但其价值不可不议。教师著书立说的动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巨大研究潜能的人想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某个领域里有所创新与突破,研究出一些真正具有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成果;一种是有人纯粹为了评职称或某方面需求而被动为之。

一、教师著书立说的现状

著书立说,本来是高校教师的长项,曾几何时,竟变成所有层次级别的不少教师共同的“爱好”。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具有研究潜能的专家学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所作的理论贡献,而是要提醒有些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自觉维护科学殿堂的神圣性。

现在有极少部分教师论文,在填写“科研成果”表格时注明“独撰”,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仅观点“参考”了名家之说,内容也是东抄西摘、七拼八凑,自己实在无能力撰写,就花钱去找“”。重复研究的论著不胜枚举,仅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例,内容大同小异不同作者的版本就不下几十种。有些所谓的“论文论著”由于质量低劣,在出版单位审查时无法通过,于是他们就利用出版行业里的“潜规则”,动用各种手段,求得发表。尽管现在有论著论文相似度检测机构,但如果“作者”把别人的文章变换一下文字,果真全能分辨出真伪吗?

在我国几千万的教师中,谁也不能精确统计,著书立说的人究竟有多少?每年出版发行的论著论文的数量又是多少(包括自费出版的以及在三类以下期刊发表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一些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名所累,误解了科研的内涵。他们以为科研就是利用出版界的“潜规则”在期刊上发几篇所谓的“论文”,或是自费出版几本所谓的“论著”。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能反映自然、社会、人文、思维领域里具有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这是一种极其艰难漫长的探索与思考过程,有的人耗费毕生的精力才能发现一两个规律,如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爱因斯坦只有“相对论”最著名,李四光一生最大的亮点是研究出“石油地质构造理论”……不像今天我们有的人,不说一生,就是在一年之内也能“研究”出几个“新成果”。同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偏要复杂化,一人一个观点,一人一种说法,如对于《红楼梦》的作者的争论,有人说是曹雪芹写的,有少数人竟说有待考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2.教师的论著论文,与个人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高校教师如果想评上讲师、教授,没有一定数量的论著论文,即使你的教学业绩再好,也是无法跨入这个门槛的。大学以下级别的教师,评职称时也讲究论著论文,有的单位领导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极力鼓励教师写,如能发表,年终评先进,选用中层干部都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同时,作者还可以领到一笔可观的奖金。

二、教师著书立说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论著论文一般是在探索、思考、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前提下写出的,并非主观臆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内涵与外延相当深邃广阔,由它们所产生的分支领域、分支学科不胜枚举。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千百年来耗费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某一科学领域某一学科的研究,因时间跨度大,历史久远,可以说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文本图书汗牛充栋,电子文库目不暇接。今天的专家学者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而进行的各种研究,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责无旁贷。现在大学校园里及社会上都不乏精英之士,他们具有巨大的研究潜能与优越的研究环境,我们是否应该把著书立说的重担放在他们肩上,而让那些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从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呢?社会本来就有分工,分工的原则是看你从事什么工作更具胜任力。否则,必将造成人力、物力、财才资源的浪费,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应该奉行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让教师量力而行。

缺乏研究能力的教师搞科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教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种是有的教师被逼无奈。虽说“研究”的动机不一样,但目的却完全相同:都想出点“研究成果”,写成“论著论文”,以期为将来职称晋升与个人业绩提高积累一些资本。

看论著论文的数量决定教师的职称晋升,这里涉及一个辩证思考的问题。如果是大学教师,以此为尺度合理成分较大,但如果是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可能有点勉为其难。我们可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某中学只有一个“高教”名额,但却有两名竞争者,一个教学业绩突出,无论文,另一个教学业绩一般,但有几篇东抄西摘的论文,不知职评者会作怎样的考量与取舍?

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人们思考,就是人为地把学术期刊分成“三类”:在第一类上发表的论文是“权威”,第二类上发表的是“准权威”,第三类上发表的是“平庸”,三类以后期刊发表的文章就有“垃圾”之嫌。我们时常都说自己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发表在“一类”期刊上的文章有的可能是“金子”,但发表在“三类”以外期刊上的文章不见得全是“垃圾”。这个道理虽然人所共知,但职评者却顾不了这么多,教师的职称材料送上去,评审者第一步先看你的论著论文刊号,如果不符合杠子,哪怕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会把你的评审材料给退回去。这种用“论著论文”决定教师职称晋升的做法的确让人感到无奈。

三、从教师的职责看著书立说问题

对于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这个问题,1993年10月“人大”八届四次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第二款[1]、1995年3月“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家“教育法”总则第十一条[2],里面的文字阐述或者说是“支持”、“鼓励”,或者说是“权利”,现在评职称似乎成了硬性规定,从法理的角度看,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教师的职责是“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并没有明文规定教师一定要“著书立说”。

我国古代的圣贤对于教师的职责一般都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感化与知识传授,而对于“著书立说”,他们看得并不是很重。汉戴圣在《礼记·文王世子第八》里说,教师是“教之(指学生)而喻诸德者也[4]”;唐代韩愈在《师说》里更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5]”;孔子除了作《春秋》与撰写《易经》“文言传”等少量文字以外,一般情况下他是“述而不作”的;老子的《道德经》也只有区区几千字。

现在的政府职能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淡化教师的本质职责而看重论著论文之嫌。鼓励、提倡教师著书立说是对的,但从辩证角度看,应该考虑一下教师的层次级别及能力分别对待。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师,此做法也许有较大的合理成分,但对于大学以下的教师,则又当别论。

著书立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作者应有一定的洞察力、厚重的知识积累、较高的学术水平、缜密敏锐的思维、深邃的思想、历史的概括性与前瞻性等素质因素,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有价值的成果。不具备这些素质因素的教师应量力而行,切不可滥竽充数。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排斥普通的教师著书立说,但在下笔之前不仅要考虑它的价值,而且有些行情值得深思:

前文说过,三大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前代圣哲留下的论著论文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各级各类图书馆、电子资料库,像康德、黑格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级的著作,除了有的专家学者要研究有关问题去查阅他们的资料以外,平常很少有人会耐心去阅读。就是当今著名的专家学者的论著论文,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读者(受众)也不是很多。有学术界人士透露:不少论文作者只欣赏自己的大作,而同期刊载的其他作者的论文一般不太留意看。

这样看来,不少教师的论著论文,真正的读者也许只有他自己与刊物的编审者。既然如此,有些教师论著论文的价值的确让人感到怀疑。

四、引导教师回到正确轨道的措施

应该承认,教师著书立说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确有些不和谐因素。要想消除上述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弊端,使之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以下两点措施可供参考。

1.看能力,分层次。教师著书立说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看能力、分层次,不搞一刀切。大学教师著书立说因是其长项,评职称时应以科研成果为主,教学业绩为辅;大学以下教师应视其个人研究能力与意愿,提倡鼓励他们写点教育教学方面的小文章,但不作硬性要求,评职称时应以教学业绩为主,论著论文为辅。只有这样,各个级别的教师才能人尽其才,各取所长。

2.严格把住质量关。把住了教师著书立说的质量关,就是把住了价值关。教师论著论文的出版发行单位,要以其理论价值、应用价值作为最终衡量标准。权威出版单位的刊号、“一类”期刊也不应作为其“形式化”的质量标准,评审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耐心看看他们论著论文里面所阐述的内容,真正奉行质量第一的科学价值观。马克思的一个“剩余价值”理论体系,胜过千百万个“《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谬论。

著书立说是一项严肃神圣的事业,不是儿戏。我们不能让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理论”、“学说”害己害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文责自负”,有些谬论公布于世,不仅他个人负不起这个责任,就是给谬论发通行证的人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参考文献:

[1][3]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5.

正规教师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43-02

近几年,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在综合分析所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学位论文指导和评审的实践经验,依次从明确论文评审目的、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内容分类与评价指标定量化以及明确评审教师的资格与职责等方面,探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我院大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水平和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水平。

一、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目的

学位论文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占用学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最能衡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一项科研学术型实践教学环节[1]。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学生要提交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才能取得相应的专业学位。然而,近些年来的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在受到因大众化教育扩招带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和教育需求的层次化和多样化、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以及学校在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普遍存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文本格式不规范等各种问题[2,3]。

论文质量评审标准对于教学管理者、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制定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目的,应从与论文质量相关的各责任主体进行统一规定和规范,实现全面论文质量教学管理目的和目标。(1)教学管理者:评价检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系统性、有效性、执行性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教学管理能力水平。(2)指导教师:评价检验导师的论文教学能力水平和责任心,确保严格按照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要求进行正确、准确地教授和指导,调动和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责任心。(3)评审教师:评价检验论文评审教师在执行论文质量评审标准的能力水平和责任心,确保评审教师严格依照论文质量评审标准及其指标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打分,杜绝评审过程中的因人主观偏向性、学术能力偏差、评审流于形式等问题而在学生及其导师中带来不良影响和消极作用。(4)学生:评价检验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初步掌握基本科研程序和方法的学术科研能力水平,这应该通过纸质版的学位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仍普遍存在着评审目的不清、定位不明、指标分类不当、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单一、指标权重分配不当、评审过于主观化和简单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不断下滑问题的根源性因素。

基于问题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在改善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上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更好的实践效果。在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指导评审过程中,本文总结本校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特点质量问题,并结合我国国内教育工作者已发表阐述的相关论文质量问题,提出了如表1所示的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及其重要性排序,其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论文关键内容解答、论文仿真实验解答、论文方案技术路线解答、论文内容率、论文写作表达质量、论文文本格式规范共6项。

论文质量评审指标权重的确定应该以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目的为导向,尤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论文答辩质量和书面论文质量两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目标。其中,论文答辩质量可以通过“论文关键内容解答、论文仿真实验解答和论文方案技术路线解答”三个评价指标来体现学生在论文研究深度、技术难度、内容理解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基本科研素质能力,而书面论文质量则可以通过“论文内容率、论文写作表达质量、论文文本格式规范性、文献格式规范性、答辩报告完备度”等6项评价指标来体现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和对待论文的认真态度。因此,表1列出的12项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是在综合了本校学位论文教学管理目标和论文质量评审目的的基础上,采用主观赋权法而确定,其具体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运算过程就不在此详细介绍了,因为主观赋权法已是广泛普及的一种通用性方法。

三、论文评审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评审教师是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能否得以正确和准确地进行论文评价的关键环节。在现实中,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有时会引起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质疑和不认同问题,甚至还会发生学生申诉的特殊情况。究其根源,评审教师在学术水平和责任态度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这种不良的论文评审行为和结果会在学校师生中造成非常不好的消极影响和不健康的教学氛围。为了彻底解决和避免此类不公正的论文评审问题,应明确制定以下有效措施:(1)论文评审组的人数原则上为5人,人数过少不利于评审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2)论文评审教师应具有思想态度端正、责任心强、良好的科研教学水平或博士学历以上等基本资格条件,但评审组长的资格应在具备基本资格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且近3年内在学位论文评审中无重大过错等问题的关键条件。(3)评审教师职责要求应正确、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要求与评价指标,做到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地给出学生及其导师都能接受或满意的论文评审结果。一旦出现论文评审结果有争议的情况,评审组长担负相应的解答或解释工作,且对错误评审结果应该负较大的教学事故责任。

四、结语

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是有效评价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据。针对当前学位论文质量评审中常见的评审内容分类简单、评价指标定性化和主观化等问题,文中在结合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论文评审目的和评审教师资格与职责,改革建立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体系分类内容和评价指标定量化,为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的教学评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向指导,并切实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正规教师论文例4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

2、科学规范常规教学,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学期要结合上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推荐几个教学常规免检人员的名单。

3、充分进行语文教学理论交流,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本学期每位教学组成员至少进行一次理论主讲。。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在教学组里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研讨活动。

6、建立语文组博客,指定全组老师每次教学检查时上传资料的检查制度。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1)明确学习内容。

(2)突出学习重点。

(3)完善学习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根据理论学习的内容、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采用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办法,注意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意学习、实践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一次教学理论主讲。

2、科学规范常规教学,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抓好常规教学。本学期教学常规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语文素质为宗旨,以抓学生的"双基"和学习习惯为立足点,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以月考为教学常规评价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学常规中教学知识点的落实。

2)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仍然是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之一。让每位教学组成员有计划地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准则进行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教学组活动的常规要求。教学组活动至少每周一次,每次至少两小时,形式多样,做好记录,记录时要书写规范、整齐、详实,以备参加优秀教学组的评比活动。

4)备课组抓好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重在讨论教材的处理,每位成员要因材施教,实施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条件,备课前要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统一认识,并做好讨论记录,然后分工备课,认真修改,直至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5)在学校阅览室完工后要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优势,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本学期要通过个教学组员,成立我校文学社,出校刊。 

3、抓好教学组的教学理论学习,本学期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写出教学论文。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坚持正确导向,九年级老师要认真研究中考动态,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四、活动安排

1、做好七、八年级的月考命题、阅卷等考务工作,做好资料积累。

2、落实教学教研常规,做好备课组内的教学工作。

3、做好每位教师公开课教学活动工作。

初中语文教学组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教研内容

开课教师或主持人(主评人)

2

制定计划

金文海

3

文学社组稿(每班具体篇数,社员推选的有关要求。)

全组教师

4

语文组博客开通,制定老师每次上传博客资料的有关制度,文学社刊定稿、封面设计等

金文海

5

月考、周朱和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周朱和

6

黄丹娜开课《春酒》八(1)班、吴云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黄丹娜、吴云

7

翁周一开课《海燕》八(6)班、金文海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翁周一、金文海

8

周雪环校级公开课《诗五首》八(4)班,郑建华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周雪环、郑建华

9

李梅开课《竹影》七(5)班,林玉云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李梅、林玉云

10

期中考试

 

11

五一放假

 

12

林玉云校级公开课《猫》七(8)班、李梅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林玉云、李梅

13

郑建华开课复习课九(1)班、周雪环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郑建华、周雪环

14

金文海开课《狼》七(3)班、翁周一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金文海、翁周一

15

吴云开课《俗世奇人》八(7)班、黄丹娜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吴云、黄丹娜

16

周朱和开课《真正的英雄》七(1)

 

17

教学组总结

 

18

复习迎考经验交流

全组成员

19

期末考试

 

正规教师论文例5

一、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确保学生的主置,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讨论活动。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控制学生讨论问题的思路及轨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如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某些分歧,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时纠正化解矛盾,同时根据原文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准确理解原文内涵。

二、注意学生讨论方式

学生的具体讨论形式在自主讨论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正确的讨论方法与讨论形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讨论的质量,达到学习阅读理解的目的。在自主讨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表达学生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意见,同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讨论,即讨论的策略就有了一定的技巧。例如,首先进行讨论的学生人选,讨论的话题意见等等,都需要教师严格认真地思考过后再实施。这样阅读讨论的质量和意义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缜密的素质。同时,纪律问题也很关键,学生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具备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师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制度,让学生懂得遵守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进行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以后每次进行讨论的时候都可以根据该制度进行讨论,渐渐形成规模。这样就会提高学习讨论的效率,同时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规教师论文例6

文件的真实性得到了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高福新的证实,他表示:“教育局并不排斥教师通过正确渠道反映正当诉求。”

(2)9月4日,网友所发帖子中提到的红头文件正是邳州教育局编号为邳教发()89号的一个红头文件,共两页,落款时间是今年8月27日,盖有邳州教育局的印章。

红头文件称,邳州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但个别教师为了一己私利利用网络发帖跟帖散布不实言论,不到一年时间已有3人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为此,红头文件中指出,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邳州广大教师要“讲政治,讲大局”,要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正当的诉求,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此外,各校要加强师德教育,要把文明上网纳入师德教育内容。对违反规定的教职工给予批评教育,坚决杜绝新的网络违规违法现象发生。

(3)题为《关于查处个别教师网络违规违法行为的通报》的帖子后,引发不少网民的热议。网友“浅浅的笑”说,“教育局,我真对你无语了”;网友“7788”称,“还让不让人在论坛上反映问题”……

对于教育部门下发的红头文件,邳州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确有教师因为工资、招聘教师考试、公积金等在互联网上反映问题,或许是觉得影响了当地的稳定,教育局这才发文。

上半年,邳州有教师在网上反映邳州某中学教师公积金被挪用的问题。5月21日,邳州教育局专门公告,要求各相关学校将教师公积金补缴到位,不得出现新的拖欠。“从这个情况来看,教师在互联网上反映的问题是属实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邳州教师称,现在教育局出台文件要求教师“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实际上是限制教师的言论自由。他反问记者,“红头文件要求教师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正当的诉求,现在是网络社会,互联网难道就不是正确的渠道?”

(4)9月13日,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高福新确认了文件的真实性。他称,去年以来邳州先后有3名教师因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或散布谣言扰乱稳定大局,或中伤他人侵害他人权益被公安机关拘留。还有1名小学教师在网上对正常绩效工资以及工作落实不满,造谣中伤,侮辱谩骂。经公安机关调查,他们反映的问题都是在造谣,并不属实。

高福新坦然,教育局出台红头文件的初衷,就是杜绝网络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教育局并不排斥教师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合理正当的诉求,但不能侮辱谩骂,影响教师形象。”

(5)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关于互联网的话题,此前曾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作为网民,如果他了虚假的信息,发表了诽谤性的内容,他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这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是一样的。我们有现成的法律,我们的公安机关也有能力,不用费多大的劲就可以找到网络中的他。网络有一个逐渐成长、被大家所适应并熟悉的过程,网民也有一个文明习惯的形成过程。有关部门应该少管为宜,所谓的管理,实质上是限制了网民自由表达的权利。

二、核心观点

(1)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再三申明“这不是禁止言论自由”,但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来看,什么是“不该说的”“不该做的”,似乎都“由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此举有可能打击教师多渠道反映问题的积极性。面对网络带来的失实、诽谤等负面效应,地方行政部门应“到位不越位”。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面对网络舆论,对失实的言论迅速澄清,对各种诉求迅速回应,不让网民“投诉无门”。另一方面,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应高度重视,在查清事实基础上解决问题,一些问题难以一时解决的也应及时回应、解释,做网民的“贴心人”。

正规教师论文例7

主人管理是魏书生同志最常用,也是他最见长的一种管理策略。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每当出台一项新的规章制度,或修改一项原来的规定,都要通过全校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最后才能决定。一旦走下来,就不轻易改变,要通过一个阶段的运作后再来验证其是否合适。魏 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 在这一管理策略中,大略要分如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主人身份。魏书生同志经常提醒自己,校长是全校师生的服务员,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于是他也经常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全校师生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让全校教师们都知道只有教师真正明确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事情才会好办,教师的事情才会办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教师们自己反复讨论后,定下来的;学校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教师们参与,教师策划,教师们亲身去做而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们怎能不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呢?

正规教师论文例8

 

师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1]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人格是照亮着青少年心灵的阳光。人类的知识文化由教师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教师的劳动发扬光大,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创造。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优良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媒体的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快,影响范围广,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新方式。毫无疑问,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校园,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穿过学校的“围墙”,成为一把双刃剑,给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网络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1.1 网络使教师道德更容易展现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交往模式,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赋予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论文参考。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共享资源,显示本来的自我,因此网络使教师的道德更容易展现。网络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在加快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速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拓宽了教师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使广大教师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1.2 网络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网络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特点,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一是可以借助网络优势,挖掘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不受制度、体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当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2]

2. 网络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内修其身,先正其心”教师形象,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延伸至今天的“崇德厚教、为人师表”为基本内涵的师德规范,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树立“崇德厚教、为人师表”的崇高理想信念。论文参考。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和所有个体一样,通过网络自由地与他人交往,网络文化结构的多层性和价值导向的多元化,对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网络功能区域配置的失衡、网上不健康信息的泛滥,容易误导教师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基本上是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和传播信息。这就使得有用的和无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等等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在多种观念相互撞击、多种思想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造成了有些教师价值目标的模糊。[3]

3. 网络环境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网络作为一种对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的媒体,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思路与新的手段,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给师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师德建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势,把握网络环境影响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势必会大大提高师德建设的时效性。

3.1 构建学校网上师德教育体系

在教师大量融人“网络社会”的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网上师德文化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开辟成师德建设的新阵地。

一是可以建立网上师德教育资料库。围绕师德建设的主题,收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方便教师阅读、查找、下载。可以链接一些著名教育网站或德育网站,通过链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可以在网上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才华横溢、为人师表的中青年学者等先进事迹在网上;三是可以在网上建立教师集体博客空间,每位教师在建立个人博客、发表个人教育理念的同时,可以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师上网的自律功能

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达成共识。认识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教师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师德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上网成瘾症的发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络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4]

3.3 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

学校应该利用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优化和净化网络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网络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网络环境。首先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构筑网络“防火墙”。论文参考。其次,加强法律控制,对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学校自身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制订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是一项新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得以实现。同时,要从制度上、校规校纪等多方面保证教师道德的真正养成。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才能把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122

[2] 乔安娟.论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J]. 农业网络信息.2007(6):92-93

[3]石潇纯,徐建军.大学德育环境的网络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74一76

正规教师论文例9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就从师德文化对教师的影响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师德文化能够帮助教师排除干扰,清理心灵污垢,正确认识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属于自己的道德权利,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教师劳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社会价值、人生观、人格作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困扰人们。因此,要倡导师德修养,关注师德文化建设对教师的影响。师德文化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思想认识的清理疏浚

师德文化能够帮助教师排除干扰,清理心灵污垢,正确认识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属于自己的道德权利,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教师劳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总是要面对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和国家等方面的道德关系。社会一般文化对这许许多多的复杂道德关系有不同角度的照察。例如在师生关系中,可能有人会坚信古埃及“儿童的耳朵足长在背上的,你不打他便不听”的教条,主张体罚学生;有人可能从“人人生来平等”的理念出发认定学生是教师的太阳,如此等等。师德文化可以清理形形的观点,具体规定对教师的思想行为的要求,使教师明确区分哪些思想和行为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师德文化向教师提供确切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帮助我们形成深刻的认识、明确的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使我们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由于各种外域道德文化蜂拥而入,我国原有道德文化体系和新型社会结构还处于交错磨合中,造成一个时期以来某些人的“道德失范”。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凸显师德史化,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师德文化建设的传统,可以使教师提高认识能力,明辨是非,解除思想认识中的疑虑或困惑,奋然前行。

总之,对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人格影响作用、劳动的关系、荣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要让这些问题变得透明,需要依靠师德文化的独特视角的照察、独特方法的梳理。当师德文化结构合理,并且外征于事内显于心时,所有上述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倡导师德修养,关注师德文化建设,不能不首先注意师德认识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向善避恶、择善弃恶的认识能力,强化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遵守道德的积极性、自觉性。

二、对教育行为的校正调节

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师德的基本功能。这里所说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评价、命令、教育等方式,指导或校正教师的行为,协调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矛盾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需要一种调节机制,师德是帮助教师选择行为方式的最主要和有效的调节机制。师德以其特有的形式向教师呈现明确的行为准则或规范,鼓励和支持他们采取有利于教育目的实现、教育过程展开的行为,对于相反的行为则给予抑制和反对,从而促使教师和进入教育过程的其他各方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顺利完成教育任务。

在教育实践中,调节教师行为的机制限于师德一种。它的特点是“法治化”,即依靠法制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法制的完善,教育管理的法治化,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法律同样是教师行为的调节机制,与师德在目的层面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法律是以具体条文的形式呈现,由政府专门机构特别制定并按一定程序强迫推行,因此它的优势和劣势都表现在外部强制性和不可随情势而论的呆板机械性。与法律相比,师德对人行为的约束、调谐更具温润圆透的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国家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校的各种制度、条例或规定等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有调节、约束、校正作用。这样的调节机制和师德比较起来有两方面的局限性,从另外的角度可以说是其优势:第一,这些法律条例、规定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更变,因此它不能迅速准确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例如教师守则中可能规定教师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明确说明在何种特殊情况下迟到早退是合理的、被允许的。第二,这些条例、规定“就事论事”,在内容方面缺乏广泛包容性,因此对教师行为的调节在范围上有限。例如,“教师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擅自离岗”、“认真备课、讲课”等规定,都是针对某种或儿种教育行为,而没有“爱岗敬业”这一道德教条来得大方和游刃有余。

正因为法律和行政规范、制度无法完全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所以才需要更灵活方便、广泛有效的师德规范莅临“指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律、行政制度和道德作为调节教师行为的三个方面,不是互不相关、截然分离的;实际上,法律和行政制度等都需要道德的支持,具备道德的基础,体现道德的精神,否则它们就是非人性的或反人性的东西。之所以在师德之外还要建立各种法律、行政制度,是因为师德的调节作用方式是有限的。

总体说来,师德的行为调节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来实现的,其基本作用方式是诉诸人的内心的自觉自愿。所以,师德总是被人称为教师的内心大法。

师德文化造成的社会舆论是调节教师行为的外在力量,但这种力量的最终实现需要教师的内心自觉。当教师的行为符合师德要求时,社会舆论就会给予正面评价,教师会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并强化已有教育行为;当教师的行为有悖于师德要求,社会舆论就会对其进行谴责或批评,教师会有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倾向于纠正原来的错误行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法律等比较有两点差别;其一,它的强迫性是通过被强迫者个人的内心自觉实现的;其二,它一般是在法律、制度等强制手段无能为力时发挥独特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实行“攻心为上”的“心罚”,贬抑学生的人格,当法律还不能惩罚他时,道德法庭会执行对他的审判。

三、对教师行为的激励作用

道德不仅具有规范性,是社会约束个体成员的工具,而且具有主体性,是社会成员自觉把握自己和社会的手段,社会成员通过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可以实现人生的主体性超越,从一个道德境界向新的更高的道德境界跃进。在此过程中,追求道德进善取向的社会成员会得到社会道德文化的支持和协助,他的进善取向会被社会舆论鼓励和倡扬,这就是道德对人的激励功能。

师德文化对教师同样有激励功能。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评价实现。比如社会主义的师德文化支持教师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所有具备此种道德取向的教师都会得到积极的舆论评价,被倡导、被赞赏、被鼓励。教育领域中评选优秀教师、特级老师、模范班主任等活动,就具体体现了这一点。

有一点也许应该特别强调,即师德对教师进善取向的激励,不仅仅局限在我们前面所说的“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这一方面。师德的激励功能有广泛的表现,它不仅看教师的道德行为效果,而且看道德行为动机;不仅看道德行为,而且看道德思想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意志等素质发展情况。这充分体现师德的丰富内涵。德漠克里特曾说:“不作不公正的事还不是善良的标志,应该甚至连不公正的意向都没有。”只有道德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说明拥有道德,师德的激励就不单纯指向教师的道德行为。

把师德单纯理解成外在的教育行为规范是很可悲的,因为这样的师德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束缚,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而实际上,师德不仅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应干什么,而且明示我们如何干得更好,并使思想与行为统一。师德从不鼓励我们为沽名钓誉而做表面文章,从不逼迫我们成为道貌岸然、具有双重人格的伪君子;它提倡我们言行一致、心口统一,它鼓励我们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教师真正拥有师德,表现为他自觉皈依师德,崇敬师德;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文化,表现为教师自愿投入师德怀抱,并使它成为自我追慕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教师,或者是教师集体,他的道德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师德的约束、规范功能是有限的,它只在教师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体现,师德的激励功能却伴随教师进善过程的始终。孔夫子说自己七十岁已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到了这样一个境界,师德的约束性调节作用隐没不彰,然而它的激励性调节功能却仍然生机勃勃。

总之,新时期师德文化对教师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师的社会价值、人生观、人格及地位、荣誉均有校正与激励的作用。因此,提高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的问题。

正规教师论文例10

2.各教研室根据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审题和任务书的制定;组织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组织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负责毕业论文工作总结等。

二、毕业论文前期工作及实施

1.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在对前期毕业论文工作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毕业论文实施及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和《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对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管理、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评分标准、毕业论文的答辩要求,制定细则,为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加强选题的指导。师生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组合”的模式。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科研课题选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与就业相结合选题。毕业论文选题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有一定的创新性。然后由指导教师填写选题审批表,明确选题要求;由教师与学生沟通后,学生在广泛阅读资料情况下,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的研究内容、进度计划。最后进行开题。开题报告包括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创新点、实施进度、经费预算等内容。开题答辩是学生通过多媒体汇报形式,向答辩委员会陈述开题报告中的内容。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内容、实验材料选择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提出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再进行改进,为毕业论文能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首先,院领导要十分重视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并予以足够的资金支持;学院教学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毕业论文实施及写作和答辩的细则和质量管理监控的制度;教务秘书或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教辅人员能与指导教师和学生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各阶段的论文教学工作任务及时下达并落实。其次,教学委员会针对指导教师对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进行质量评价,包括教师是否认真与学生讨论论文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是否定期召见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是否重视实验数据的翔实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作风;对论文的审阅是否认真,对答辩后论文的修改是否认真。最后,教学委员会针对学生对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能否认真对待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各阶段的任务;学生是否能够严格执行论文实施的计划;能否定期参加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教学活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指导教师的意见,学生能否虚心接受,并加以改进;学生撰写论文的态度是否认真并很重视细节问题;学生毕业试验计划能否按时完成,学生是否提供真实的实验数据记录;学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三、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检查

1.初级检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类型、范围、可行性;选题审批表填写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的情况;进程安排、预期困难及解决途径;学生的开题报告、调研与资料查阅等情况。

2.论文中期检查。①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有无变更课题内容;前阶段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与进度;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指导教师是否定期召集学生进行答疑、辅导,了解学生能否如期完成课题并制定相应措施。②在指导教师和学生自查的基础上,各教研室负责人进行中期检查,要求各教研室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掌握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院在各教研室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学院中期检查材料提交给教务处。中期检查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必要监控措施。

3.后期检查,主要包括:答辩组织、落实情况;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程度;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审阅及评语质量;答辩小组的答辩记录;答辩成绩评定等情况。在答辩前要教务秘书采用随机抽查形式,对提交的毕业论文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方能答辩。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结合选题的类型,考察论文的题目、论文研究内容,检查实验设计是否与研究结果一致;主要研究内容是否有基本的数据分析和图表;论文是否具有一定创新性;文献综述是否有参考文献来源;论文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阅。答辩不合格的学生经过修改后进行二次答辩。答辩后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合格后方能提交学院。

四、毕业论文的处理

1.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确保管理的落实。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管理循环运转,对上一阶段检查出来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经过改进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运作,若不再出现问题,则可以把实施细则形成学院教学文件存档,以后继续使用。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提,要使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使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并尽可能地对学生和教师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量化,建立一套络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实时对毕业论文各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及时进行改进和纠偏。

2.建立指导教师、学校专家和学院专家三级评估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反馈毕业评价信息。首先,学院成立毕业文领导小组,制订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标准。组建院内专家评估检查小组,在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时期采取普查与抽取相结合的方式,从毕业论文的工作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检查毕业论文。聘请学校专家来学院抽查毕业论文,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专业负责人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而学院管理人员则要密切关注整改措施是否真正有效实施,若发现纠偏效果欠佳,则须及时阻止并实施更为有效可行的整改措施,以确保纠偏效果以及毕业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