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汇成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8:06

汇成实训总结

汇成实训总结例1

(2)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由质量负责人汇报。

(3)客户满意度、投诉和相关方的反馈: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年度收集或受理了多少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多少正面的、多少负面的。申诉、投诉及客户负面反馈如何分析、纠正、反馈、并获得客户认证的。哪些方面是最好或问题严重的、是否借此对体系哪些环节进行了改进的。

(4)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提交质量目标的核算记录,质量目标是否达到文件规定要求的结论描述,是否需要对质量目标进行调整的建议。

(5)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由管理者或其授权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外部法律法规、认证机构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要求变化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发展方向的变化情况;现行的体系文件对这些变化的要求的覆盖和细化情况;是否需要对体系文件描述进行调整的建议。

(6)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由管理层人员和质量监督员汇报。汇报要点:管理层人员针对体系文件中规定的职责对履行这些职责的情况、履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情况、职责范围内改进的建议。质量监督的范围、频次、发现的问题、纠正完成情况、纠正后活动的持续有效性、监督环节的调整、合理化建议。

(7)内外部审核结果: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总结:由内审组长汇报。汇报要点:内审的时间、内审的实施整体情况、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完成情况、因不符合项的纠正实施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内审合理化的建议。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有无外部机构的评审、哪些外部机构(认证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评审、评审的情况及结论、评审的整改完成情况、评审活动对那些环节进行的改进。

(8)纠正措施: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年度各项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总结数量、完成情况、改进的环节。

(9)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哪些项目开展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为什么开展、开展的结果如何、如何应用这些结果、有无对存在的不符合或不满意结果进行的分析和纠正、纠正是否获得认证。

(10)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现有的工作量和工作类型是否满足组织发展要求,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工作量和工作类型、为什么需要调整工作量和工作类型、调整哪些工作量和工作类型、需要什么支持、什么时间调整到位或执行、执行后如何验证、何时开展评审。

(11)资源的充分性: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人员、设备、环境等资源是否充分,更新、购置需求等。

汇成实训总结例2

一、总体设计教学时间 

能力立意型测试不直接考教材上的语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离开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只有知识,缺乏大量的实践,能力又无法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对于语言知识,我们可以在随教材进行的新课和复习中,适时进行操练和小结,而不必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一轮的时间集中训练;词汇的巩固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集中一段时间就能有突出效果的,因此也不宜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而应分散到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一天,与新课和复习分开,整体设计,循序渐进,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复习词汇,每天进行一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综合训练主要是针对中考的结构、形式、难度、时间等进行的模拟训练,不宜安排太早,也不宜安排太多,可以在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个月进行一次,在中考前一周进行两次。 

二、四条线索,齐头并进 

1.以教材为主线的新课与复习 

中考不考纯语言知识的题,总复习不安排专门的阶段复习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知识不重要。我们可以在上新课时,根据教材上该单元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操练;在分单元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全面复现、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读教材上的对话和短文,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印象和语感,对相关的语言知识,应前后联系,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 

2.以词汇为主线的復习 

词汇复习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强记,但强记的数量有限,遗忘得也很快,初中英语中1000多词汇,靠强记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周密计划,经常、反复地记,才能牢记。我们可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就安排学生每天复习一些词汇。如:从七年级的第一单元起,先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两个单元;第二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三个单元……在新课一个单元结束时,可以抽一天的时间复习、检查一下该单元的词汇。 

词汇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领读。学生到了九年级,分化很大,有的学生学过的词汇基本都能读、会写,有的学生却有部分单词读不准、写不对,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大多数单词都不会读、不会写。读会是拼写的前提,因此,在最初复习词汇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应领读两遍,给学生正音是很有必要的。(2)词不离篇。词汇复习必须与读教材上的语段、语篇结合起来,要督促学生养成在文中记词汇的习惯,将词的发音、拼写、意思、语境结合起来记忆,既可以增强语感,又可以产生联想,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而孤零零地背单词表,记得快,忘得也快。(3)分层要求。既然九年级的学生分化严重,我们就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恰当的标准可以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性,过高的标准则会抑止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和已有基础,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的原则,我们可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掌握不同数量的词汇,如95%、85%、75%……5%。不要认为5%太低了,有的学生还可能达不到,但他们总不能定0分的标准吧;要求他们掌握5%,他们经过努力有时还是能达到的,他们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非要他们达到50%,那么他们干脆不学了。(4)严格把关。一部分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不很强,需要教师经常督促和检查。检查可每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听写等形式;不必把当天该记的全部词汇都写出来,重点抽查10个左右的常用词、词组和难记的词即可。检查之后要立即批改,亲自批改;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立即采取弥补措施,督促其达标;对连续多次不能达标者,要适当降低标准。 

3.以能力为主线的训练 

能力训练主要是指针对当地中考题型而进行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众所周知,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践。因此,和词汇复习一样,能力训练也应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训练一个方面的能力。 

能力训练切忌抓到什么资料就用什么资料,不加筛选地打题海战,要有整体规划,根据当地中考的形式,精选和改编训练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既然能力立意型测试淡化了纯语言知识的考查,我们在对学生分层教学时,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要求一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哪样的东西掌握,哪样的东西不掌握,哪样的题做,哪样的题不做,否则,学生就没有题可做了。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综合训练时,也应该和词汇达标一样,引导学生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 

4.以综合训练为主线的复习 

汇成实训总结例3

一、总体设计教学时间

能力立意型测试不直接考教材上的语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离开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只有知识,缺乏大量的实践,能力又无法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对于语言知识,我们可以在随教材进行的新课和复习中,适时进行操练和小结,而不必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一轮的时间集中训练;词汇的巩固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集中一段时间就能有突出效果的,因此也不宜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而应分散到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一天,与新课和复习分开,整体设计,循序渐进,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复习词汇,每天进行一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综合训练主要是针对中考的结构、形式、难度、时间等进行的模拟训练,不宜安排太早,也不宜安排太多,可以在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个月进行一次,在中考前一周进行两次。

二、四条线索,齐头并进

1.以教材为主线的新课与复习

中考不考纯语言知识的题,总复习不安排专门的阶段复习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知识不重要。我们可以在上新课时,根据教材上该单元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操练;在分单元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全面复现、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读教材上的对话和短文,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印象和语感,对相关的语言知识,应前后联系,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

2.以词汇为主线的拖

词汇复习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强记,但强记的数量有限,遗忘得也很快,初中英语中1000多词汇,靠强记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周密计划,经常、反复地记,才能牢记。我们可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就安排学生每天复习一些词汇。如:从七年级的第一单元起,先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两个单元;第二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三个单元……在新课一个单元结束时,可以抽一天的时间复习、检查一下该单元的词汇。

词汇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领读。学生到了九年级,分化很大,有的学生学过的词汇基本都能读、会写,有的学生却有部分单词读不准、写不对,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大多数单词都不会读、不会写。读会是拼写的前提,因此,在最初复习词汇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应领读两遍,给学生正音是很有必要的。(2)词不离篇。词汇复习必须与读教材上的语段、语篇结合起来,要督促学生养成在文中记词汇的习惯,将词的发音、拼写、意思、语境结合起来记忆,既可以增强语感,又可以产生联想,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而孤零零地背单词表,记得快,忘得也快。(3)分层要求。既然九年级的学生分化严重,我们就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恰当的标准可以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性,过高的标准则会抑止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和已有基础,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的原则,我们可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掌握不同数量的词汇,如95%、85%、75%……5%。不要认为5%太低了,有的学生还可能达不到,但他们总不能定0分的标准吧;要求他们掌握5%,他们经过努力有时还是能达到的,他们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非要他们达到50%,那么他们干脆不学了。(4)严格把关。一部分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不很强,需要教师经常督促和检查。检查可每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听写等形式;不必把当天该记的全部词汇都写出来,重点抽查10个左右的常用词、词组和难记的词即可。检查之后要立即批改,亲自批改;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立即采取弥补措施,督促其达标;对连续多次不能达标者,要适当降低标准。

3.以能力为主线的训练

能力训练主要是指针对当地中考题型而进行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众所周知,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践。因此,和词汇复习一样,能力训练也应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训练一个方面的能力。

能力训练切忌抓到什么资料就用什么资料,不加筛选地打题海战,要有整体规划,根据当地中考的形式,精选和改编训练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既然能力立意型测试淡化了纯语言知识的考查,我们在对学生分层教学时,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要求一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哪样的东西掌握,哪样的东西不掌握,哪样的题做,哪样的题不做,否则,学生就没有题可做了。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综合训练时,也应该和词汇达标一样,引导学生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

4.以综合训练为主线的复习

汇成实训总结例4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际操作”的现象,对类似于国际结算这样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偏重理论的讲授而相对忽视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对习惯于“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弱,应用能力差,考核时得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求职时往往因动手能力差而影响竞争力。“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实训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增加了实训课时和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国际结算的实训分配10课时,最多只能安排5次实训。我们现在分配了21课时,可以排10次实训,实训占总课时(51课时)的比重大幅提高,从过去的约20%到现在的约40%。

(二)精心设计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实训项目往往是在购买的软件上进行,项目或脱离实际,或陈旧过时,或过于简单。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项目,项目资料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在解答实习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中收集大量案例,经合理改造设计成国际结算实训项目,把实际工作中的例子经过改造变成我们的项目,所用的单据也多是实际使用的单据扫描而来,比如真实的中国农业银行西联汇款收汇单、发汇单、境外汇款申请书,招商银行的本票和本票申请书,中国工商银行的支票等。

(三)同步安排理论与实训

过去我校的实训课集中安排在学期期末,即理论讲授完成之后,这样项目实训与理论讲授相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克服学期末集中上机实训所带来的信息遗忘,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应变能力,我们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应同步进行。为此,我们把实训课与理论课穿插安排,一般在讲授某种金融工具或结算方式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训。

(四)合理构建实训体系

实训体系要在体现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既应包含单个金融工具、单个重要结算方式的项目,又应包含综合性项目以体现不同情境下结算方式的选择与使用。为此,我们根据前述调查结果,增加了Paypal、西联汇款等项目;我们的实训体系包括汇票填制、本票与支票填制、T/T汇款、西联汇款、PAY-PAL开户、托收申请、开证申请、为信用证准备汇票和单据清单、审单、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等十个项目。其中前九个为单项实训,个人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项目为“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形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演讲时其他寝室学生当场提问,讲师点评,优胜者加分。

三、国际结算课程考试考核的改革

考试考核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的指挥棒。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考核采取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方式“,一张试卷定乾坤”,教师往往在临近考试时划出书中重点,让学生背诵;学生不管平时理解与否,只要考试前刻苦背读,一样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的过程,造成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只靠期末突击,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更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考试考核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仅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在于过程,很难仅体现在一次考试上。基于“一考定成绩”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应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实施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平时成绩、模拟实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相结合,变一次性考试为“激励性”考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核的权重,加强平时的评价记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70%降为40%;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10%增为30%。平时分来源为考勤、作业、回答问题奖励等。

(二)加大实训考核的分量

过去,实训考核是包含平时成绩之中的,为加强实训,单独考核实训,实训占总评的比重为30%。在期末闭卷考试中,安排一30分的应用大题来自实训项目(经过改造)。

(三)构建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考核内容

能力考核,除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实训考核外,还体现在期末试卷上减少识记层次的考核分量,增加应用和综合层次的考核。比如体现审单能力的改错题,体现应用能力的应用题;即便是填空题,也往往是各种结算方式或工具的比较。我们的学生成绩考核表使用EXCEL2010编制,内含表达式(如VLOOKUP函数),可以自动计算结果,工作量主要为平时的评价记录。

汇成实训总结例5

1.培训组织情况。一是在参训组织上10期培训共组织740名片区、加油站经理、委托团队负责人参训,整体参训率90%,其中,片区经理、专职副书记参训63名,参训率61%,站经理676名,参训率98%;二是在培训形式上,以开放式授课形式为主,增设户外素质拓展、专题研讨、迎检汇报专项演练等课程以及随堂问答积分制,丰富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习参与度;三是在氛围营造上,专门安排了每日党建学习“金句”分享、安全经验案例分享和培训心得推文推送等项目,充分突出交流学习氛围。

2.内训师授课情况。组织零售内训师授课396课时,围绕零售重点业务完成培训课件8项,分别为促销管理、客户管理、加油卡管理、员工管理、现场管理、精益服务管理、安全数质量管理、加油站迎检汇报,并通过授课培训使得内训师得到了充分的实战历练,授课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为河北销售内训师资力量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迎检汇报演练情况。每期培训除加油站迎检汇报课程外,另安排8个课时进行站经理迎检汇报模拟演练,要求各参训学员梳理迎检汇报初稿,上传加油站主要区域及亮点工作照片,结合照片进行现场模拟汇报,由加管处及内训师按照《加油站经理迎检汇报打分表》进行打分点评。目前100%参训学员已完成迎检汇报演练并完成迎检汇报初稿,演练平均成绩86.25分,其中,未达标297名,占比40%,在12月份零售运营中心重点工作会上,已明确零售运营中心将站经理迎检汇报纳入省、市日常下站检查项目,加强站经理综合业务水平。

4.结业考核情况。结合公司零售重点内容宣贯及培训课程重点知识,组织结业考试10场次,并将每期参训学员的考试成绩、迎检汇报演练成绩、日常表现、班级贡献等情况综合统计进行排名。参训学员平均成绩94.06分,其中,平均分以上分段438名,占比59%,平均分以下分段302名,占比41%,并将每期培训的学员综合表现成绩通过协同系统下发给个单位,要求各单位针对成绩靠后学员加强日常督导与培训。

5.培训亮点情况。结合学员参训综合表现,共评选优秀学员104名,其中,“优秀班干部”32名,“学习标兵”72名,10期培训共计发表心得推文966余篇,其中刊登省公司网站4篇,制作课程总结“美篇”10篇,逐一将各期参训学员培训亮点纷纷呈现。同时参训学员还自发组织各类集体活动,第二期培训恰逢“七一”,班长李晓东组织全体学员齐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党的生日献歌,第四期培训班长邢台王忠伟组织大家录制参训亮点视频,展现中国石油站经理良好形象等等各类活动,全体参训学员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企业归属感。

二、2019年培训组织工作不足

1.对学员培训管理仍需加强。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个别学员上课专注度不够,主要问题在手机的使用管控上,本次培训针对手机管理设置了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做出了明确保管要求,但个别学员仍存在多次外出接打电话等情况,在学习管理上必须持续严肃参训纪律。

2.对学习氛围的营造仍需加强。为带动参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每期培训围绕做好精益服务和发挥品牌优势等主题安排了专题研讨沙龙等多种经验交流分享环节,但部分学员在讨论发言和心得撰写等环节的参与上不够积极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委及小组组长在学习组织上的带头作用,加强学员学习主动性。

3.团队分组竞争氛围仍需加强。10期培训均采用分组排桌的授课模式,并采用学员积分制,但各小组间的竞赛比拼氛围不理想,培训组织方式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例如开篇的素质拓展分组未能跟课堂分组相结合,团队组成不连贯。应建立每日团队积分通报制度,有效调动起各学习小组的组内学习气氛。

4.整体课程环节设计仍需细化。一是在课程环节设计上,理论与实操的比重需进行调整,在课程引入上,多增加情景模拟、随堂测算等形式,以互动增强学习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课件中的典型案例不够丰富,要将当期公司重点工作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内训师对课程整体流程的把控不足,调动学员参与氛围不够充分,“培训收益”目标不清晰。

三、2020年加油站业务培训改进提升措施

在一季度完成内训师队伍建设和培训课件完善的基础上,4-10月份,以公司内训师队伍为授课主体,分10批次开展2020年度站经理培训工作,参训人数达到800人次以上,确保公司现有站经理的100%全覆盖,

汇成实训总结例6

    二、成本会计实训教学改革趋势

    (一)结合实际自编教材

    当前,成本会计教学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学生只学习成本会计理论是解决不了成本会计实际问题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只有接触不同体制的工业企业的实际知识,融入成本会计实践中去,才能真正领会成本会计知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自编教材,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领会知识。如笔者动员会计教研室的教师到不同的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成本会计的运作,并选定一家水泥厂(校企合作企业)作为成本会计实训的对象,制作水泥厂模型,并自编《成本会计实训教程》、《成本会计教学指导书》。选定水泥企业作为实训对象,是因为水泥厂较为普遍,水泥产品较为单一,原材料不复杂,而且,学生对水泥产品不陌生,易于接受。教师自编实训教材,一是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编着能力,二是学生使用教材后,能完整地体会到成本会计的严谨性,会计技能明显提高。

    (二)采用模型教学法

    采用模型教学法讲授成本会计实训教程,与传统板书教学法相比效率有所提高;与案例法教学相比更真切、直观;与任务驱动法相比,目标任务更明确;与项目教学法相比,更全面。模型教学法与PPT结合使用,实训效果更佳。

    三、模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可采用的模型很多,本文所采用的模型为“水泥厂模型”。

    (一)模型教学法的优势

    成本会计知识点较多,而且计算多、表格多,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该课程难度较大。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实践的依托,学生很难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难以跟上课程的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在成本会计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引入水泥厂模型教学法,可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模型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模型教学法在相关专业如医学、机械工程的教学中经常用到,其本质是通过在课堂讲授中引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模型,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感性认知。有研究者还利用统计学工具,分析了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并证实了其有效性。

    (二)水泥厂模型展示

    从图1可见,水泥厂教学模型展示了水泥厂整个生产流程。作为成本会计教学,着重展示原材料名称及物料流向、车间名称、辅助生产车间名称,学生在模型前如同置身于工厂。

    (三)水泥厂模型教学的要求

    采用水泥厂模型教学法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每个小组在教师讲完具体要求后,独立开展实训,小组内成员可自由交流。各组员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二是先完成的成员可以帮助未完成的同学整理资料,未完成的同学应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三是各小组在模拟实训完成后,将实训成果交由教师初审,教师给出整改意见,并交小组讨论修改,定稿后再上交。四是以小组为单位将其学习过程和成本计算结果进行公开展示,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其他小组实训结果进行对比并综合点评。五是学期末,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小组综合实训结果,自己整理一份实训结果并上交指导教师,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水泥厂综合实训内容,消除因成员间岗位差异而出现的技能差异。

    (四)根据水泥厂模型确认企业会计岗位与会计任务

    综合模拟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大约分4组,每小组设计为12~13人,会计岗位及会计任务为:材料会计1人对应材料汇总分配表,往来会计1人对应应付账款登记,薪酬会计1人对应工资薪酬核算,成本会计5人分别对应固定资产及折旧核算、其他支出核算、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含直接分配法或交互分配法)、制造费用汇总分配(含产量法或车间原值法)、生料及煤成本核算、熟料成本核算、水泥成本核算,出纳1人对应现金、银行日记账,会计2人对应明细账、多栏账、总账。每组财务经理负责稽核原材料、工资、其他支出、制造费用、明细账、总账、报表的审核。财务总监负责车间成本核算、报表分析及成本报表说明。另外,因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方法不同,作如下规定:第一、第二组承担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制造费用按产量分配法。第三、第四组承担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制造费用按车间原值分配法。

    (五)水泥厂成本会计实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

汇成实训总结例7

中考是能力立意型的测试,很少直接考查教材上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离开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能力是知识的运用,缺乏大量的实践,能力就无法形成。

因此,教学时必须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对于语言知识,我们可以在新课和复习中适时进行操练和小结。词汇的复习在考前进行集中强化会有明显的短期效果,但遗忘得也快。所以,要遵循遗忘规律循环往复,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复习几十个词汇。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大量的训练作支撑,在分单元的复习结束之前应打持久战,每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某一方面的能力训练。综合训练主要是针对中考试题的结构、形式、难度等进行的模拟训练,不宜安排太早,也不宜安排太多,可以在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个月进行一次,在中考前一周进行两次。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多在六月二十日左右进行。按时间倒排的话,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新课和总复习可以这样安排:考前三天学生自由复习,放松心情,查缺补漏;六月十日开始进行两次综合训练。现行教材共有70多个单元,平均每天复习2个单元,需要30多天(7周),减去节假日和每月一次的综合训练,四月十日开始总复习是比较恰当的。也就是说,结束新课不必早于四月十日。

二、四箭齐发,扎实推进

1. 以教材为主线的语言知识教学与复习。

中考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总复习不安排专门的阶段复习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知识不重要。我们可以在上新课时,根据教材上该单元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操练。在分单元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全面复现,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读教材上的对话和短文,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印象和语感,对相关的语言知识应前后联系,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

2. 独立的词汇复习主线。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五级目标)应该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词组,现行教材中一般安排有2000多个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词和词组。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词汇,必须周密计划,经常、反复地记,在对话或短文中记。

我们可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安排学生每天复习一些词汇。比如,从七年级的第一单元起,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每天复习两个单元;第二轮结束后,每天复习三个单元……在新授课一个单元结束时,可以抽一天的时间复习、检查该单元的词汇。

词汇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领读。

会读是拼写的前提,因此,在最初复习词汇时,教师领读为学生正音是很有必要的。

(2)词不离篇。

词汇复习必须与阅读教材中的语段、语篇结合起来,要督促学生养成在文中记词汇的习惯,将词的发音、拼写、意思、语境结合起来记忆。这样既可以增强语感,又可以产生联想,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

(3)分层要求。

九年级的学生产生分化,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恰当的标准可以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性,过高的标准则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和已有基础,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的原则,我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数量的词汇。如:95%、85%、75%……5%。5%并不低,有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这个标准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动力。

(4)严格把关。

有的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需要教师经常督促和检查。教师可每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检查,用听写等形式;不必把当天该记的全部词汇都写出来,重点抽查10个左右的常用词、词组和难记的词即可。检查之后要立即批改;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立即采取弥补措施,督促其达标;对连续多次不能达标者,要适当降低标准。

3. 以能力为主线的训练。

能力训练主要是指针对当地中考题型而进行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和词汇复习一样,能力训练也应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每天用几分钟的时间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今天听力、明天阅读、后天写作。

能力训练切忌抓到什么资料就用什么资料,不加筛选地打题海战。要有整体规划,根据当地中考的形式精选和改编训练材料,由易到难,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汇成实训总结例8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汇成实训总结例9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汇成实训总结例10

一、立足课本,落实双基,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先决条件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决不能像上新课一样全面开花,填鸭式的灌输,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复习。在讲解每单元重难点前,先给1~2节课时间进行自主复习,主要复习词汇、词组、句型、语法,既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个全面了解,又让老师了解他们在上新课时未掌握的困惑。自主复习完后,老师对学生的困惑和本单元的句型、词汇、词组、语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落实他们的基础知识。每单元复习完后,要进行一次过关检测,以便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通过检测,也能弥补学生复习过程中的漏洞。通过三个环节的复习,落实了双基,学生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抓重点、难点和热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到位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学的语言知

识,并在所学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使知识为能力服务,而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这样既能实现高三

复习的最终目的,又能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词汇复习

词汇复习是落实基础知识的重中之重。在一轮复习中,要总结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方面,要扩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抓住每单元的重点词汇,再结合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中出现的这些重点词汇的词义进行一定范围的拓展和延伸。在平常教学中,千万不要照抄词典上这些词的所有词义,这样无限拓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使学生有见到不会的词就怕的感觉。比如,strike这个词,词典上有几十种意义,而在教学中,学生只需掌握下列常考用法。(1)名词。go on strike/be on strike(罢工)。(2)动词。①It strikes sb.that...(使某人意识到;使某人突然产生某种想法);②I was struck by her idea

(打动);③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敲击);④strike a match(划火柴);⑤The clock had just struck two.(敲钟;报时)⑥strike a deal/bargain(达成协议;达成交易)。其次,在词汇复习中要归纳常考词汇的用法,注重词义辨析,要做到以点带面,形成词汇网络。《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大纲词汇约有3500词,每年湖北省考试院还有一个补充说明,里面还补充了一定的词汇,约500词。如此多的词汇,每一个都要讲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一轮复习时,就要归纳和总结常考词汇的用法,更要注意这些常考词汇与其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另外,湖北还喜欢考一些动词或介词引起的词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的区分和选择。比如,在讲set时,就应讲解一些与之有关的短语,例如,set in/set out/set off/set about/set an example to/set fire to等,再比如介词in引起的词组在湖北高考中考过很多次,(1)2008年高考单选考了in need/in time/in prep-aration/in store这四个词组;(2)2009年高考单选考了in search/in the form of/in need of/in the direction of这四个词组;(3)2010年高考单选考了in preference to/in place of/in agreement with/in exc-hange for这四个词组;(4)2011年高考单选考了in terms of/in need of/in favour of/in praise of。说实话,把这些词组都汇在一起,然后结合高考题进行讲解,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词组量,又在具体语境中形成了知识网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记忆。

当然,在词汇复习教学中还应加强对重点单词和词组的巩固,这个环节可落实到每一或两单元的周测或一月一次的月考中,做到常考精练,紧扣重点,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2.句型和语法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各单元都有几个重点句子。这些句子实际上大多暗含着一或多个语法点,并且在高考的完成句子这个题中经常会出现。因此,我们不仅要讲解而且要结合一些模拟题或高考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BookⅡ Unit 3这个单元,就出现了下列

句型:

(1)By the 1940s,I had grown as large as a room...

针对by(到……为止)这个考点,我出了下列针对性练习:

①By the time my mother comes back home,we .母亲回来之前,我们就做好饭了。(cook)

②By the end of last month,we .到上个月月末,

我们已复习了两本书。(review)

③By the end of next month,he .下个月月末之

前,他将动身前往武汉。(leave)

(2)It took nearly 200 years before I was built as an analytical

machine by Charles Babbage.

针对性训练题如下:

①It took a long time .我们花了好长时间才到达目的地。(arrive)

②It will take 2 years .要过两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再见面。(meet)

③It wasn’t long the top of the mountain.没过多久我们就到达了山顶。(reach)

④ we meet again.没过多久,我们又见面了。(before)

通过课本上的例句,以完成句子作为切入点和载体,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某些语法知识,在实现知识的重温与巩固的同时,达到了知识的系统化以及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

用能力。

三、听力训练

听力非一日之功。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就要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音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听力技巧,如,听辨时间、地点、语气、身份等,能分清信息主次并根据提问的内容抓关键点和核心点,从而达到听后能做题的效果。除了这些必备条件外,我们还坚持每周一、三、五、七进行全年级听力训练,每周的英语晚自习基本上以考试为主,听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学生的听力一定会有所突破。

四、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

培养阅读能力一直是各类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因为阅读理

解能力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坚持两周进行一次限时阅读训练,其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二是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三是通过限时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觉得,只有通过阅读技巧的传授,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速度的提高,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才能带动一轮复习质量的提高。

五、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