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56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1

医院市场部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呢?发传单、挂户外牌、以及进行车套广告的维护等。挂多少牌?做多少车套广告?以及内容如何组织,设计等?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策划人员的宣传工作。而执行这些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体力活(很多单位是将类似工作直接交给广告公司来完成的)。本院的具体挂户外牌等工作,交给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应该可以搞定。

市场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开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工作?决定于医院制定的市场思路、市场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高低和市场部管理水平等。如果说策划工作要求的是有创意,求新,侧重于文字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等方面,是点对面的宣传工作;那么市场工作则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开发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工作;工作本身更多的要求市场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好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如果市场人员总是等着别人来安排其工作,同时其又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那么这样的市场人员原本就不合格。

一般单位用人,是因为“岗位”而选择“人”、用“人”;而我们现在的市场部工作是因“人”而设置“岗位”。如此,市场部工作怎么开展?市场部的业绩考核如何进行?

二、本院市场部的工作职能描述

1、调查市场、分析市场、总结市场规律,制定市场开发工作方向。

①、通过适当方式深入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市场规律;

②、及时收集本医院病人信息,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找准市场方向。

上述工作,一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市场工作方向,二是检验市场工作的业绩。当然,对医院策划部来说,也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

2、适当的时候,进行医院全员营销培训,逐步提高医院整体营销水平。

医疗服务营销,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产品营销,可能是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医疗服务过程是病人来医院后的具体医疗行为,涉及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联系到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来医院接受比较满意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涉及到相关医务人员的营销观念,以及具体的营销行为。

提高我医院医务人员的营销意思、营销水平,进行医院内部的营销培训工作、营销工作,有时候更重要。

3、客服工作。

规范医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客服工作,提高医院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促进医院的良好口碑,从而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工作也是销售工作配套的惯例。这同时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能,有计划的有效率的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1、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市场开发

①、策划、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学生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女大学生人流总是比较多),针对农村市场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

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对市场人员要求的素质更多。工作本身涉及到市场人员对相关政府职能部的公关能力,以及有效举行活动的执行能力,活动效果的分析、统计能力。

年后计划在湛江各高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为此,市场部还需要配备一名健康讲座人员。活动能成功进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年后计划针对湛江农村市场,做进一步的市场开发活动。主要以乡镇、甚至有代表性的村为单位,组织一定规模的免费体检活动,或者专题讲座活动,进而发现病人,从而直接带来医院的经济效益。适时组织、安排周边社区相关工作。

②、活动类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毕业,25岁以上,性别不限,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团队意思强,从事市场开发工作一年以上,有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市场开发工作经验优先。

2、转诊类业务工作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2

医院市场部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呢?发传单、挂户外牌、以及进行车套广告的维护等。挂多少牌?做多少车套广告?以及内容如何组织,设计等?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策划人员的宣传工作。而执行这些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体力活(很多单位是将类似工作直接交给广告公司来完成的)。本院的具体挂户外牌等工作,交给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应该可以搞定。

市场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开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工作?决定于医院制定的市场思路、市场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高低和市场部管理水平等。如果说策划工作要求的是有创意,求新,侧重于文字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等方面,是点对面的宣传工作;那么市场工作则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开发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工作;工作本身更多的要求市场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好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如果市场人员总是等着别人来安排其工作,同时其又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那么这样的市场人员原本就不合格。

一般单位用人,是因为“岗位”而选择“人”、用“人”;而我们现在的市场部工作是因“人”而设置“岗位”。如此,市场部工作怎么开展?市场部的业绩考核如何进行?

二、本院市场部的工作职能描述

1、调查市场、分析市场、总结市场规律,制定市场开发工作方向。

①、通过适当方式深入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市场规律;

②、及时收集本医院病人信息,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找准市场方向。

上述工作,一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市场工作方向,二是检验市场工作的业绩。当然,对医院策划部来说,也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

2、适当的时候,进行医院全员营销培训,逐步提高医院整体营销水平。

医疗服务营销,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产品营销,可能是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医疗服务过程是病人来医院后的具体医疗行为,涉及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联系到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来医院接受比较满意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涉及到相关医务人员的营销观念,以及具体的营销行为。

提高我医院医务人员的营销意思、营销水平,进行医院内部的营销培训工作、营销工作,有时候更重要。

3、客服工作。

规范医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客服工作,提高医院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促进医院的良好口碑,从而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工作也是销售工作配套的惯例。这同时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能,有计划的有效率的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1、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市场开发

①、策划、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学生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女大学生人流总是比较多),针对农村市场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

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对市场人员要求的素质更多。工作本身涉及到市场人员对相关政府职能部的公关能力,以及有效举行活动的执行能力,活动效果的分析、统计能力。

年后计划在湛江各高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为此,市场部还需要配备一名健康讲座人员。活动能成功进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年后计划针对湛江农村市场,做进一步的市场开发活动。主要以乡镇、甚至有代表性的村为单位,组织一定规模的免费体检活动,或者专题讲座活动,进而发现病人,从而直接带来医院的经济效益。适时组织、安排周边社区相关工作。

②、活动类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毕业,25岁以上,性别不限,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团队意思强,从事市场开发工作一年以上,有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市场开发工作经验优先。

2、转诊类业务工作

①、工作性质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3

Abstract:Comprehensive healthcare pre-design proces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he how the hospital functions overall. Understanding the technical components of the progra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ll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healthcare facility. State-of-the-Art Healthcare facilities in America which push the limi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nnovat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rends are an excellent source for healthcare design in China.

Keywords:Healthcare architecture Preliminary planni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持续加快,以及社会老龄化日趋加剧,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有别于其他建筑形式的专业领域。美国的医疗设计事务所进驻中国,带来了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设施建设的成熟经验,其医疗设施规划设计研究方法科学、独到,尤其在建筑方案前期的建筑策划阶段,对整个医疗建筑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中美医疗建筑策划领域现状概况

医疗建筑策划属于建筑策划范畴,是对一个客户机构、设施使用者以及周边社区内在相互关联的价值、目标、事实、需求全面而系统的评价。美国医疗建筑策划阶段,是为项目提供建议书和任务书的关键阶段,它从医院的使命、愿景、市场定位等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讨论,由建筑设计机构与院方管理者联手为项目指引发展方向。

中国医疗建筑策划才刚刚起步,医院设计多采用竞标的方式来选择设计机构,这种方式会因为前期的商业规划(Business Plan)不足和后期设计时程过短,致使院方和设计方不能有效沟通。对于并不熟悉建筑专业的院方而言,由于不知道作为设计师需要什么信息才能帮助医院实现愿景和目标,因此对于提供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所需要改进的内容以及医院现有设施条件所需改善的问题和症结等关键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就造成了经过投资建设之后,医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二、美国医疗建筑策划的详细步骤及方法

(一)医疗建筑策划的步骤

(1)明确医院的使命

包括支撑慈善事业、帮助低收入群体、为退伍军人提供终身医疗服务、支助教学和科研活动等。这些将影响建筑类型、建设标准、空间氛围等重要因素。

(2)愿景

即业主投资所希望得到的实体医疗环境,满足其功能、审美、服务效率和经济方面的各种需求。

(3)市场策略

在医院的管理运营上,需要针对患者以及各类医疗人才制定一套市场策略。策略建立在对医院的准确定位和所在区域市场环境、需求条件的基础上。例如,用“医疗环境优雅宜居”以吸引需要静养的康复治疗患者;加入文化因素,以增加服务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调高新科技和高端护理服务以及高质量的治愈效果,供高要求患者选择等。

(4)设施需求

包含了医院每一级部门机构的需求和实现需求的必要空间大小及类型的数据。例如,从每个临床部门的医疗服务工作量中将住院、门诊、检验及急诊的划分比例,即可大致划定这几个部门的空间大小和布局。

(5)需求量化

医院员工和建筑师之间对设计要求及设计目标达成共识的文本,包含了医院中每个科室或每项服务按其当时具体的操作管理对设计提出的要求。

(6)量化数据实体化

设计机构将依据任务书各阶段抽象的和量化的前期信息,具象化到建筑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场地功能分区、组织交通、出入口与停车场、绿化用地与建筑的关系、分期建设建议、朝向与节能、防灾预警、市政工程设施等。在以上这些重要因素都得到充分的考虑之后,设计机构将出一套表示建筑在场地中的空间布局、出入口设置、市政设施利用情况的总图及建筑各层部门分区图。它作为总体规划设计的文件提交给业主。

(7)方案的评估报告

策划工作的末期,建筑机构依旧会和业主沟通,对所选方案的优势和潜在的劣势做进一步分析,单就将来建筑建成后如何保持优势、转换劣势等问题,为业主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二)医疗建筑策划的方法

美国医疗建筑策划团队主要有两种有效和科学方法运用到策划过程中(以美国医疗设施规划设计团队的HKS公司为例)――

(1)工作会议

同样是在项目前期与院方管理者的沟通会议,不同的是,美国团队将就每个部门空间(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等)与相关科室分别进行工作会议交流。例如,眼科门诊的空间需求,以及各类人员使用动线的安排是与眼科医护人员沟通确定而得到的。这种细致程度的工作,直接对应着需求量化的准确性,为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2)循证设计

循证设计是在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基础上诞生的一种设计思想,强调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来证实建筑与环境对健康的实证效果和积极影响。这正是需求量化的原因所在,依据这些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来组织安排医疗空间。这种方法对于医疗空间规划的意义在于不再依靠“经验”来主观判断这样的功能平面是否合理,而是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杜绝了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是由于遗忘而导致的设计问题。

三、美国医疗建筑策划团队构成

美国医疗建筑策划流程的推进和循证设计方法的实施,涉及医疗政策、医学模式、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建筑、医疗环境等多个学科系统,为多学科合作。这种实现医务工作者与建筑师沟通、衔接医院管理与医疗设施建设的工作,是由团队中的专业化人才来胜任的。

(一)医疗建筑设计专家“ACHA”

美国建筑师专业化程度从其建筑师资格种类可得到佐证。美国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简称AIA)是美国建筑师的专业组织,相当于中国一级注册师的资格。美国医疗建筑师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Healthcare Architects,简称ACHA)是在AIA之上,旨在提高全美医疗建筑设计服务的质量的高阶机构。通过提供医疗建筑专业领域的资格认证,向公众证实建筑师已经成功完成了学院的进阶教育、通过了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评估(包括资格考试、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作品集等)。作为为数不多的“ACHA”头衔的建筑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来胜任其使命。在建筑类别分工的部门系统中,大大提升了专业化的程度,成为高质量医疗设施规划设计的保障。

(二)绿色建筑设计专家“LEED AP”

LEED机构(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在医疗建筑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医疗绿色建筑指南(GGHC)的规范指导作用,使得美国医疗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体系。在建筑前期策划阶段,拥有节能设计专家(LEED AP)做专业设计,能够就能源流向、节能措施、节能预算等问题做合理规划。

(三)医疗设施的使用者

医院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在概念上有差别,使用者是长期在医院工作的人,为患者服务,并且受医疗建筑的影响大、时间长。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说明中国医院中使用者人数最多的是护士。美国的护士比例比我国标准更高,在执业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数量一般仅稍稍少于病床数量。相关调查显示,护士每天至少有40%的工作时间用在访视患者上,需要往返于护理站和病房之间看护患者、观察病情、照料患者日常生活。由此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医护人员在策划过程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美国,从医疗建筑策划的阶段开始,护理人员的想法和意见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识。HKS医疗设计团队中的高级注册护士(Advanced Practice Registered Nurse)和护理专家(Nurse Practitioner)是发挥重要作用的特聘专业护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在项目中,她们会参与医疗规划设计这一部分的工作,参与沟通和策划,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她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提供高质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护理服务的保障。

(四)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

HKS团队中还聘有酒店设计部门的专家,为舒适性医疗环境提供设计依据、经验和方法,使医疗设施空间从实质上脱离“病房”概念从而营造出“家的氛围”使患者得到身心的康复。另外,科技发展和医学模式变化使得机电设备成为医疗建筑中的重要部分,这一学科的专业人员将协助规划设计人员对机电空间的要求和空间布局进行准确的把握,以实现医疗设施设备的与时俱进。

四、结束语

医疗建筑策划是融合各方信息、真切满足患者和使用者需要,同时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的有效措施。由于这个过程的缺失,我国医疗建筑设施很难解决医院管理决策和运营方式与建筑规划设计的沟通协调,即使有国外优秀的方案予以借鉴,由于未能实现根据实际情况为客户“量体裁衣”,依旧难于建设出真正符合医院发展需要的建筑。从美国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科学的管理学方法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和策划医疗设施及医疗服务是医疗设施领域的发展趋势,需要以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医疗设施建设的策略,从而实现投资的减少和医院的长远发展。

另外,行业“专业化”是实现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从美国注册建筑师AIA到医疗建筑规划设计专家ACHA,从助理护士CNA到护理专家NP,美国行业呈现出向深度、高阶领域延伸的“专业化”倾向。这些专业人士将合力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科学而有效地以整体的方式来实现高质量的服务。 (编辑 许译心)

参考文献

[1]张维,李弘远.美国医疗设施建筑策划特点评介[J].华中建筑,2008.10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医疗服务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社会强烈要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公立医院彻底推行“管办分离”,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完全在医疗市场中公平竞争,“短兵相接”。我国医疗市场将逐步向全球开放,“新医改”在全国各个地区也正在稳步推行,部分地区计划按照城市地域性保证一些三级甲等优秀医院的财政全供拨款,其他医院将逐步推向市场,同时“新医改”也允许社会融资的方式进入市场,允许医生多点行医。所有医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市场营销成为所有医院管理者的必修课,医院营销策略也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头戏。

一、认识医院营销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学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目前,学者们广泛的认为,医院营销是医院以医疗消费需求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医疗经营活动,为健康需求者和利益相关者(通称为医疗顾客)提供满意的医疗技术及健康服务,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过程及一系列必要活动。

2.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中一直发挥着“鲶鱼效应”,灵活的经营机制,人性化的服务措施,高效的工作效率,在医院营销上先进理念的树立,人、财、物上巨大的投入,非常值得借鉴。面对竞争,医院要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在提高医疗技术、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价格、满足广大患者的同时,建立医院市场营销团队,运用营销策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大多数医院在市场营销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营销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目前,许多医院虽然在不断地学习“新医改”等相关政策,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一些“三好一满意”“廉医、诚信、为民”等活动,但是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医院已逐步从单纯性、公益性、福利性向经营性转变。医院的整体营销还停留在单纯做宣传的角度,以医院自身为中心,着重做的是党政宣传、服务口号,坐等患者上门,造成了营销管理与市场脱节。医院应当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在营销上也“以病人为中心”,营销的出发点是患者,传递给患者有效信息,如:患者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能够在医院得到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以及支撑这些服务的专家团队、医疗设备、就诊环境等等。这样才能挖掘市场,培养患者对医院的认知度、满意度、忠诚度,否则就会逐渐导致服务水平落后,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被患者和社会认可,慢慢失去市场。

(2)营销组织不健全。很多医院在实施市场营销时,没有设立专门营销机构,在很多医院营销工作多是由宣传部门、协作部门、门诊部门、医政部门等分别承担,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做些宣传展板、印发院刊院报、组织义诊咨询方面。诚然,部门的名称不重要,关键是切实落实部门在营销方面的重要职责,发挥组织机构的功能,负责医院营销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下好运用营销手段争夺市场的一盘棋。

(3)营销投入不够。当前,医院重点投入在引进知名专家和精英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单纯性的扩大医院规模上,其实在营销方面同样需要人、财、物的大量投入。不管是医院自身培养还是从外部引进,都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实干的营销队伍,给予营销项目必要的资金支持。部分医院管理者片面的认为,在营销上的投入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实,正确营销方案的投入,是一个长期受益的过程,有专家认为在营销宣传上的投入与产出比一般都在1:7以上。

二、医院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一切企业和产品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市场才有营销,所以做好医院营销的前提必须是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功能定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速了医院走向市场的步伐,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以什么医疗技术为拳头专业;以哪些医疗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依靠什么科研成果和技术实力去冲击并占有市场;医院通过提高技术,增强服务,在多大的范围内形成影响力;预计在多少患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多少患者认知医院并形成美誉;医院要发展成一个多大规模,具备什么样功能的医院;是以专科为主导,或者以综合取胜,还是走“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之路。这些都是医院市场定位要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定位时,医院要注重差异化竞争,展现个体的特色,展示出与其他医院不同的优越性、技术实力、专家队伍、先进设备,找准市场立足点、竞争点。

(二)确定营销的内容

当前医院营销只是停留在宣传的表面,医院要想做好营销,需要结合医院实际确定营销内容,树立品牌营销。品牌营销的核心就是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充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推介医院的优势,不仅使患者接受,更要让患者信赖,吸引患者。

医院首先要营销的就是医疗技术,医疗技术是开展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高精尖的技术是赢得患者的“必杀技”,比如:医院的部分专业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医院拥有特色技术,可以更好得解除患者病痛,降低医疗费用等;其次,知名专家和精英团队的营销也至关重要,比如医院有哪些国管专家、省管专家或者院士团队等;再次,就诊服务、温馨护理等作为医疗产品的附加值在当前也应该得到重视,在医疗技术、专家团队不相上下的两家医院,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中,梅奥诊所的服务人员为了让患者安心看病,可以照顾患者的小孩或者宠物,这是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做到的。当然大部分医院也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工作中努力解决排队时间长、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等现象,在门诊设立知识角,供患者参阅相关健康知识书籍,这都是很好的服务方式,使贴心服务真正助推医院的营销发展。

(三)医院营销的组合拳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5

(一)认真抓好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今年省、市安排我区的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2个:月峰卫生院改扩建938m2、保和卫生院扩建622m2,总投资90余万元。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按质完成,4月19日,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对项目建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部署。区卫生局按会议精神,紧抓工程进度,注重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财务制度,加强工作督查。月峰、保和卫生院项目建设已于5月份破土动工,计划11月份竣工验收,12月份投入使用。

(二)认真组织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制定了《**区2006年乡村卫技人员培训工作方案》,计划在5月20日—12月31日举办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急诊急救医生培训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乡镇卫生院内(儿)、外、妇产科医生进修培训班,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培训班,乡村医生培训班,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培训班。(三)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健康行”活动。按照区人大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4月中旬~5月份配合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在全区开展了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5~6月份开展了《湖南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例》实施情况综合调查及全区农村健康教育集中宣传。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疾病控制工作

(一)加强疾病控制基础工作。上半年对全区防疫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结核病、霍乱、人禽流感等专项业务培训。建立了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机制。贮备了一定数量的消毒药械、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等物资。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演练。

(二)加强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是与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防治责任状》,下发了《关于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召开全区重点传染病防治会议2次,举办了5期传染病防治业务培训。二是加强对医院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的督查,严格“专人、专簿、专室、专设施”的要求和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制度,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三是加大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1—6月份共完成了内外环境监测530份。疫情网络报告不断完善,疫情报告率大幅度提高,上半年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无甲类传染病报告)1063例,发病率为342.9/10万。4月28日,**镇报告发生疑似甲肝疫情,接到报告后,防控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个案调查、消毒、监测、采血等工作,全力以赴控制甲肝,截止6月1日止,共开展流调人数146人,采血样757人份,免费注射甲肝疫苗1396人份,丙球3974人份,确诊甲肝病例76例,均治愈出院,甲肝暴发疫情得到成功控制,现**镇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三)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一是成立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小组,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管理,实行预防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抓好了常规疫苗的预防接种,积极推广使用新疫苗。二是加强对全区计免工作的督导和检查,4月份组织3支计划免疫督导队对全区14个乡镇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督查。三是2005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及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卡证补建、“五苗”查漏补种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上半年完成计划免疫接种人数卡介苗1634针次,糖丸疫苗4573人次,百白破疫苗4694针次,麻疹疫苗1837针次,乙肝疫苗4450针次。“五苗”接种率均在90%以上。

(四)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一是印发了《**区2006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上半年对全区14个乡镇卫生院、城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结核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了结核病归口管理、转诊、网络直报培训。1-6月份结核病转诊率得到显著提高,门诊总人数达340人,确诊肺结核初治涂阳病人87人,涂阴24人;复治涂阳6人。辖区医院网报192人,转诊到位106人。二是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期间,组织医务人员到华塘镇、保和乡开展义诊咨询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5000份,张贴宣传标语20条,宣传画56张。

(五)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开展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IV/AIDS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完成艾滋病抗体筛查检测653份,阳性5份。指导市三医院建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今年2月16日启动的国家美沙酮替代治疗点已有214人接受治疗。同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开展街头咨询4次,展出大幅展板130幅,发放宣传资料5万张,悬挂大型公益广告2处,免费发放安全套1.5万只。

(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检验工作。上半年完成从业人员、学生、招工体检2952人次,查出“五病”150人,办理健康证2734人。开展食品、公共场所、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监测检验,上半年共完成食品检验35份,结核痰检400人份、阳性93人,碘盐监测288份,水质检测17份,餐具消毒监测268份、合格202份,公共场所消毒监测151份、合格148份。

三、妇幼保健工作

(一)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制定了《**区2006年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按照实施方案,各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市三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医院、石盖塘医院、永春卫生院、万华岩镇卫生院等已开始进行产房改造,保和卫生院、月峰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已动工兴建。产科器械采取填平补齐的方法,除项目配套外,另制定了配套计划。同时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严格剖宫产准入。给所有产科人员和妇幼专干发放了《产科十八项应知应会技术》,并于4月中旬和6月底组织了两次产科知识培训。

(二)加强乡镇妇幼卫生工作督导考核。一是实行量化考核,将妇幼工作具体指标加以量化,以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妇幼专干的报酬。二是加大对基层妇幼保健的督导力度。上半年分别于元月上旬和3月下旬组织了两次全面督导。走访了34个村,产妇131人,儿童192人。

(三)加强孕产妇婴幼儿两个系统管理。上半年全区共出生活产1547人,产妇1546人,系统管理142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97%。住院分娩1460人,住院分娩率94.43%,筛选了高危孕妇193人,全部进行了系统管理。全区3岁以下儿童10053人,系统管理9250人,系统管理率为92.01%。婴儿死亡21人,婴儿死亡率13.57‰。

(四)、加大贫困孕产妇救助力度,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一是继续实行限价接生,普及住院分娩,实行了孕产妇平产住院分娩最高限价,区级医院750元,乡级医院450元。二是加大了贫困孕产妇救助力度,扩大救助面。上半年共救助4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00%。三是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各乡镇均建立了高危登记册和高危转诊登记本,高危孕妇一律建双卡,专案管理,并实行分级转诊制度,上半年共下村面访高危孕产妇22人,保障了高危孕妇的生命安全。

(五)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管理。一是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准入制度不断加强,逐步取消家庭接生,严格母婴技术服务准入和剖宫产准入制度,严格母婴保健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执法。卫生局组织卫监所、妇幼院在今年上半年检查医疗保健机构46家,处理非法开展人流、接生的医疗机构7家,下达整改意见书12份,立案6起,较好地净化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二是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开展“两纲”中期评估。制定了《**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与健康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小组,有计划地开展了孕产妇死亡及婴幼儿死亡分析、围产儿死亡评审、孕产妇急救通道的完善、两个系统管理、计划免疫工作基本情况调查等工作。三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制定了《**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将新筛工作列入了卫生工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要求各医疗单位出生的新生儿接受筛查率达80%以上。同时加大推广妇女孕期增补斯利安预防神经管畸形科技成果力度,上半年在乡镇卫生院推广普及斯利安400余瓶,各乡镇妇女孕前增补斯利安达40%。:

四、卫生监督工作

(一)切实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一是加强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对辖区20所学校托幼机构的食堂、豆奶厂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将学校周边餐饮店整顿工作纳入了食品卫生整治工作的重点,共出动卫生监督员72人次,检查饮、副食店30家,取缔无证饮食店及摊贩8家,有效规范了学校周边餐饮店的经营行为,确保学校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二是认真开展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按程序做好卫生许可证的审批、验证工作。新办(核)卫生许可证406家。对7家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相关单位予以立案处罚,共罚款14100元。三是加强元旦、春节、“五·一”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元旦、春节期间共对182家餐饮店、超市、副食店进行了食品安全大检查,暂扣保健食品25盒,糖精钠20公斤,没收销毁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约50kg。“五·一”期间,出动卫生监督员92人次,检查饮、副食店113家,对龙女温泉、万华岩、仰天湖风景区及周边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卫生监督检查,确保了黄金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四是大力开展各种专项行动。(1)联合市卫生监督所于1月10日对下湄桥市场8家搭棚式小餐饮店进行了卫生专项整治,并对这8家小餐饮店依法予以取缔。(2)2月10日至12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对负责接待的迎宾馆的饮食安全、住宿卫生进行了全程卫生监督检查,确保了代表团120名代表的饮食安全和住宿卫生。(3)在**甲肝防治期间,加强了**镇食品卫生监督检查,4月26日至5月底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25人次,出动车辆31次,对**的饮食店、副食店等165家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共检查400余次,书写监督意见书170份。责令“三八”冰室停止制冰活动,责令**大市场内16家卤菜凉菜摊、5家米粉摊停止经营活动,责令**中学二食堂、豆奶厂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对13家诊所实行跟踪监督。(4)加强高考考点的卫生监督工作。6月1日~6月8日派出4名卫生监督员驻**市五中考点,对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卫生实行24小时监督检查。出动卫生监督员20人次,对五中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监督检查,共检查经营户32家,警告并限期改正3家,取缔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摊点5个,收缴不符合卫生的食品约20公斤,确保了高考期间五中考点未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五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出动卫生监督员42人次,对3家水厂的水源防护设施、水质消毒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厂提出了整改意见。六是加强对化妆品卫生监督检查。出动卫生监督员72人次,对31家经营使用化妆品的美容美发店、超市、药店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查处了9家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单位。

(二)切实加强对医疗市场卫生监督执法。一是加强医疗市场整顿。半年来,卫生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80余家,均书写了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和监督意见书,共立案27起,当场行政处罚13起,罚款3万元,依法取缔无证行医诊所6个,收缴药品、药械15箱120kg,较好地规范我区的医疗秩序,净化了医疗服务环境。二是加强了打击“两非”专项执法检查。4月份深入全区14个乡镇,对区属医疗机构进行计生专项检查,书写监督意见书14份。6月份组织人员协同计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开展“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集中活动,共检查医疗机构40家,收缴了一批节育环,产包、人流药品,责令违法单位停止非法诊疗活动,并协同计生部门对违法单位进行立案查处,立案金额10万元。

五、医政工作

一是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上半年来,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卫生局与各医疗单位、各医疗单位与科室、科室与医护人员层层签订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医疗质量与安全“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5月22日,我区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得到市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评估督查组的充分肯定。上半年及时、妥善处理辖区内医疗争议2起,向**市医学会移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5起。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与卫生技术人员聘任、评先、晋升、执业再注册四挂钩的精神,推动全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区卫生局提供了“好医生”、“双卫网”、“医教在线”等多个远程医学教育学习平台。

三是积极开展了无偿献血工作。元月16日,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无偿献血动员大会。元月20日、6月9日,全区共有118名健康适龄公民捐献血液47200毫升。在全市无偿献血工作表彰会上,我区获得“2003~2005年无偿献血先进区”。

六、安全生产、计生综治工作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6

今年以来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科教和中医工作重点任务目标,尤其是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医药特色优势培育发挥等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提高中医服务功能,不懈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开展顺利。

1、实施技人员专项培训和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建设。

一是各县(市、区)按计划落实了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公卫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报名任务,相关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二是组织全市69名住院医师参加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考,同时组织16所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三是按照省统一要求,市一院对省重点人才博士年度培养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督查;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全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建设培养合同项目的计划实施。四是组织“GSS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等10个项目申报省厅新技术引进奖,上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市级管理平台”等6个项目参加省厅重大科研课题招标,市一院“根治性膀胱切除及‘T’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等两个项目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市直单位30个项目申报了市科技进步奖。近期对申报的78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奖项目和148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项目进行了评审。

2、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等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列为省委省政府民生、卫生的重点工作内容。年初省厅电视电话会议上,厅长亲自到会部署这项工作;接着省厅、卫校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培训,我市根据省厅统一要求,月日至日组织学员报名、月日前完成资格审查和报名工作、月日发放入学考试准考证、月日进行全省统一入学考试,月旬至月组织了补注册及补报名,月日又进行了全省补入学考试;月旬进行了学员注册工作;月、、日根据省统一步骤,分三批组织了教学点管理人员培训,落实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学员注册及教学点设置工作;经市县两级统筹安排,完成教材分发、教学服务器安装调试等工作。全市10693名乡村医生中,有7407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全省统考、7308通过入学考试、6045人注册入学;全市设立了148个教学点、分204个班开展补偿教育活动,学员将集中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教学点、通过“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视频教育系统开展为期三年的教学工作。

3、认真组织中医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推进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带动,认真实施“十一五”建设规划项目。市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县中医院病房楼及市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基建规划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县中医院10800平方米病房楼及射阳县中医院2600平方米病房附属楼项目均已完成,近期内已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市中医院的门急诊综合楼也已列入地方政府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正积极筹措实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认真实施市中医院肿瘤科的国家“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任务,以及骨伤科的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加强了对市中医院创建国家地市级重点中医院计划以及市中医院眼科和射阳县中医院骨伤科建设部级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计划项目的指导推进。三是严格按照全省第三轮薄弱中医院帮扶建设方案要求,推进薄弱中医院建设工作,落实了帮扶县中医院、县中医院、市中医院建设专项资金;近期加强薄弱中医院的专科扶强建设的检查力度,进行了中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跟踪问效调研,促使薄弱中医院重点落实中医科室建设、专科专病培育和中医人才培养等建设任务,提高中医院诊疗硬件条件、服务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4、努力促进中医药诊疗特色的保持发挥工作。

年初,我局组织专家检查了年度二级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工作情况,专门印发了通报,对二级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年度考评积分情况进行了公布,同时对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和特色专病专科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组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加强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讨论,研究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措施,明确按“综合(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综合(专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加大对中医药科室和中药房建设的工作要求;近期,又组织专家对市中医院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工作进行了年中督查,针对目前中医药特色医疗指标完成不够理想的情况,进一步严格中医药服务特色评价考核,加强中医临床专病专科培育项目,规范执行中医药特色诊疗基础管理。

5、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中医工作创建。

一是积极组织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各地将建设国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作为农村中医工作抓手。已建成国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射阳县、市、市,保持一贯的工作力度,农村中医工作稳定在较好的水平;市启动了创建部级、县启动了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工作,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已进入总结评审阶段,年底前将接受部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评审。县经过认真准备,也向市局打了申报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报告,我局组织市级专家调研指导以后,认为初步符合条件,近期将向省中医药局申报。二是认真开展省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单位中心建设。下发了“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评估标准”,对近两年已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检查指导,强化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功能建设。在市、市等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的同时,组织了全市36个单位按照中医药特色建设标准开展了创建工作。继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之后,又申报了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现在距年底也就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今天组织召开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紧扣年初工作目标,强化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组织管理,推进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项目实施,稳步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进一步加强城乡卫生院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推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中医药保健预防服务体系建设。具体要落实一项农卫人员培训任务、三项科教管理、四项中医基础工作。

1、一项任务,即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实施管理。

这包括乡镇社区医护人员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工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和今年新开展的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一是根据年社区卫技人员培训工作计划进度,全面落实800名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1280名乡村医生全科岗位知识培训任务;目前各县(市、区)根据盐卫科教[]7号通知要求组织了培训报名,有的县已按计划完成了乡村医生全科岗位培训;但涉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第二批培训班,各地要按照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统一安排,督促相关学员及时入学,帮助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确保月日前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在月底的全省统考中取得好成绩。各地还要高度关注60名社区公卫人员培训和20名全科骨干培训任务的落实,及早筹备落实社区公卫人员在社区实践培训基地的社区实践和全科骨干在在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即全科临床培训基地为期8个月的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二是认真启动开展历时三年的乡村医生的中专学历教育。首先要严格按照教学标准和管理要求,确定教学场所、提供教学必须的电视机及通讯线路,确保落实视频教育系统远程教育的基础条件。20人以上的教学点均要添置大屏幕的背投电视或投影仪,教学点人数较多,不能保证视频教学效果的要及时分班。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加强统筹指导,让乡镇卫生机构切实承担起这项工作,加强对集中教学点、指定负责人和管理员的组织管理,保证学员考勤、学习活动告知秩序,严格学习场地、设施的维护等工作,确保每一教学点均做好开学授课和日常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其次,严格按照教学步骤,落实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任务。因为学员主要集中于所在乡镇教学点开展课程教学,因此教学点要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习进度,课时安排的形式要以县(市、区)相对统一,不得随机变动。管理人员要用管理员卡刷卡开机,学员刷学员卡开始学习;管理人员定期将学员的学习进展、单元测验成绩和考勤情况上传到教学管理网站;每个教学点都要按照计划组织学员落实每项授课教学任务,三年要完成的教学课程有必修24门、选修1门,其中考试课程16门、考查课程9门。目前一些县区、乡镇的学员卡和分班学习情况存有错漏,各地要进行一次全面督查,总结整理本地各类缺卡、漏卡、补报的情况,切实保证教学点常态运转,提高教学效果。

2、三项科教管理工作,即继续教育、科技进步和卫生科教人才工程管理工作。

第一,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组织管理。

继续严格实行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度,规范卫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登记卡”和“证书”使用;按要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度验鉴证,通过学分审验考核的方式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现经常化、规范化。继续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做好卫生部“好医生”网站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报名学习工作,设置学习、考试网点的单位射阳、、、盐都、响水等县(市、区)卫生局更要过细工作、规范管理,杜绝代考现象,优化、简化程序,融合管理与服务职能,使所有卫技人员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今年,全市明确了186项市级和经省认定的9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完成了3项省级、86项市级项目,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公布认可的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市一院、市三院和市、射阳县要精心筹办好已获省厅许可公布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按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审批内容、时间步骤和资质要求组织项目活动,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开展活动。

第二,加强新术引进创新的应用研究等技术进步工作

。各单位要围绕“增进两个效益”目标,立足年度考核任务目标,依托重点学科、重点人才等系列工程开展填补省市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应用,在临床和预防一线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实用型临床医学科研课题立项和成果报奖工作,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提高我市卫生科技开发研究水平。今年的省市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及科研立项课题已申报评审,相关结果我们将及时予以公布,同时,各地各单位也要相关技术专业分工协作,筹划今后的技术发展和科研进步的计划措施,要根据各自工作目标规划,组织科研课题立项,着力提高课题设计水平,认真组织科研奖项申报,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获奖。通过技术进步来推进业务发展,真正提高卫生服务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两个效益。

第三,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新一轮卫生科教人才工程确定了全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的24个医学重点学科、28位卫生科教领军型人才、72名医学重点人才。从年起,对省级重点人才,按每年5—10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对入选“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的重点学科、按每科每年4万元、每人每年0.5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各地各单位重点做好市县“卫生科教人才工程”专项资金的筹集,年统筹经费未交纳的必须于8月底落实。加强省市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的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力度,重点对入选重点人才、重点学科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合同内技术科研、培训进修等细节落实工作进行追踪,进行目标管理,对高层次人才进行临床科研、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参加学术活动,在创造工作环境、专项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宣传、鼓励、推广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各种奖励、激励举措,努力营造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的良好氛围。今年,市卫生局将继续按照《医学科技人才工程奖励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成绩优秀的学科和重点人才进行奖励。

3、四项中医基础性工作,即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农村中医、综合医院中医及中医规划建设项目工作。

第一,努力推进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工作。

一是经省局统一部署,第一周期评审已取得“二甲”中医院的中医医疗机构月旬将进行市级复评,复评主要以省中医药局年下发的“省二级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考评细则(试行)”为依据,达900分或以上为复评通过;达不到900分,则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第一周期未参加分等标准评审的中医医疗机构须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第一周期“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年下发的“省二级中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考评细则(试行)”为依据,进行自评,自评达900分以上,再申请进行市级初评。各地要按照中医院等级评审(复审)标准,认真搞好技术、服务项目等中医特色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强化医院的管理。、月份是医疗事故纠份高发的季节,今年、月份又是奥运会、残奥会召开之际,8所中医院更要将医疗安全防范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关键科室、关键岗位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强化督察,确保三季度医院的安全运行。

二是积极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按照部级重点专科创建计划,开展项目周期建设;市中医院骨伤科以及市中医院中医眼科、射阳县中医院骨伤科落实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标准的人才、技术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名中医的培养力度,命名表彰一批“名中医”,发挥名医的品牌效应。三是加强青年中医药人员的中医“三基”训练。各市、县中医院要按省局“青苗工程”要求,规范开展中医类别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带徒教育的组织管理,筛选新参加中医临床工作的青年医师,开展以院内跟师学习为主的临床师承教育;按照省局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研修计划,加强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加快中医技术骨干队伍建设;以省局印发“《中医临床“三基”训练考核大纲》和《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习题集》为依据,开展中医药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教育,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中医医务人员学习,组织安排每年不少于2次的考试考核,市局将进行不定期年度抽考,以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今年的抽考初定于月中旬。四是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构建以‘治未病’为核心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各市县中医院要根据国家局和省局要求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予”的运用机制,以主要应用中医理论和技术为手段,构建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模式),探索建立中医保健预防服务体系。“KY3H‘治未病’中心”由-公司与国内知名中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建立。目前,-公司已经与曙光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了“KY3H‘治未病’中心”,我市各中医院都要积极追踪、研究、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和服务方法,培养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实用型人才,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请市中医院、市、射阳县中医院先行在月底前拟定“中医”“治未病”工作方案,我们将适时组织此项工作的专项交流考察。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社区中医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中医先进县市创建。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转型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过程中,根据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建设标准,抓好中医科、中药房基本条件达标建设。市要不断增强县、乡、村医疗网的中医服务能力,提高农村中医工作水平,做好评审前各项准备,确保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通过省级和部级评审,县完成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年度工作任务,市、县争取列入部级、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二是继续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规范建设,区和市要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省级达标建设。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努力争取今年申报省级创建单位的评审验收。三是扎实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工程。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宣传工作。医院不光要从建筑设计、标牌标志、橱窗宣传等多方面注重反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更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灌输给全体职工,使中医药医务人员体现出在中医药文化熏陶下的高尚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各地要精心组织“中医中药中国行——站”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的具体时间初定于月份,活动具体安排,我们将根据省中医药局的具体部署,再召开专题会议予以落实。目前射阳县和市已筛选组织一些中医药适宜技术对镇乡两级卫技人员进行了培训推广;各地都要进一步扩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运用的范围和效果,使一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用农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广泛运用,真正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市局近期将编印中草药自种自采指导手册,鼓励乡村医生迈出第一步,开展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月份计划在射阳召开一次全市中医药“三进”现场推进会,请射阳县卫生局及早进行有关工作的准备。

第三,强化综合医院中医工作。

各地要按照国家、省下达的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标准,完善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等中医药服务功能,明确综合医院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方向,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对中医药科室的诊疗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它临床科室同步发展;要探索建立中医临床科室与医院其他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通过定期会诊、转诊和到病区开展中医特色服务等方式,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相关临床科室;月旬,市局将组织对各综合医院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考评,重点对综合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达3%、中医临床科室门诊诊室数、中药饮片品种数、中医专业门诊和煎药室的设置、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中医病床占医院总床数3%等硬指标进行检查,相关结果列入年度卫生工作主要任务目标考核积分。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强化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中药房的建设工作,促进综合(专科)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7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已由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17年2月17日制定,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7年3月30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4月1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及时、有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现场抢救、途中紧急救治及监护的医疗活动。

本条例所称急救网络医院,是指接受市急救中心指令,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

本条例所称急救站(点),是指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根据相关规划分别设置在医疗机构内部,具体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单位。

第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是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领导,将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纳入本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将院前医疗急救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健全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院前医疗急救保障体系。

第五条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是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活动。

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国土资源、价格、规划、交通运输、旅游、红十字会、通讯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院前医疗急救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对院前医疗急救的相关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院前医疗急救公共信息和指挥基础平台。

第七条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建立指导公众自救、互救的信息化平台。红十字会应当依法开展医疗急救知识普及、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等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急救知识和急救基本技能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在专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版等单位以及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常规医疗急救知识和其他应急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第一时间自救、互救能力。

鼓励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八条 鼓励单位或者个人通过公益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志愿者,应当接受红十字会、市急救中心的相关专业培训,服从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遵守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

受捐赠单位应当将捐赠资金、物资的使用及审计结果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条 对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体系建设

第十条 本市建立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及其设置的急救站(点)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并逐步提高市急救中心设置急救站(点)的占比。

本市积极推动陆地、水面、空中等多方位、立体化救护网络建设。

第十一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明确急救站(点)设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保障急救站(点)建设用地。

第十二条 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救护车活动半径三至五公里范围内至少设置一个急救站(点);人口密集的地区每二十万人口设置一个急救站(点)。其他区域每个建制镇(街)设置一个急救站(点)。

急救站(点)的配置标准,由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急救网络医院由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医院专科设置情况等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确定为急救网络医院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具有医疗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师、护士;

(二)配有救护车,车内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符合配置标准;

(三)具有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急救医疗资源短缺的区域,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确定由当地镇(街)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未经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冒用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点)名义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活动。

第十四条 市急救中心设置的急救站(点)不足的,可以根据急救站(点)设置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急救网络医院设置急救站(点)。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告购买服务的内容、规模、资质要求以及应当提交的材料等相关信息,依照法定程序确定承接主体。承接主体确定后,依法签订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购买合同,明确购买服务的范围、质量要求、服务期限、资金支付、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

院前医疗急救不得采取个人承包、变相承包等形式运营。

第十五条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履行院前医疗急救的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实施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确定急救网络医院;

(二)制定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三)制定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并组织实施;

(四)对市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履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考核,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行信用量化分类监管,建立严重失信单位黑名单制度和公示制度;

(五)依法查处院前医疗急救违法行为;

(六)依法组织购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并对急救网络医院使用财政补贴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管;

(七)对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六条 市急救中心履行院前医疗急救的下列职责:

(一)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负责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日常组织和指挥调度;

(二)负责对急救网络医院进行业务指导;

(三)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信息系统建设;

(四)参与大型活动急救保障、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七条 急救网络医院履行院前医疗急救的下列职责:

(一)服从市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承担指定的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二)实行院前医疗急救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三)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院前医疗急救资料、信息的登记、保管和上报工作;

(四)落实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操作规范;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八条 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点)不得擅自停业、中断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不得擅自减少急救人员。

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点)因故停业、中断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应当至少于停业、中断服务前两个月向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该区域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不受影响。

第十九条 下列重点单位、公共场所应当组建适应急救基本需求的专业性或者群众性救护志愿者队伍,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在突发事件中协助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进行紧急现场救护:

(一)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轨道交通站点等交通枢纽;

(二)幼儿园、学校、体育场馆、会展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旅馆、商场、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养老机构、市3A级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

(四)从事建筑施工、采矿、交通运输等高危险性作业的单位。

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养老机构、市3A级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医疗机构的旅游景区(点)及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等场所,还应当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器械,由专、兼职人员进行使用和维护。

重点单位、公共场所配备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的种类、标准及经费来源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条 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对突发疾病的患者实施初级医疗救护。

警察、消防员、乘务员、养老服务人员、保安人员、导游等公共服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发现需要急救的患者时主动救护。

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因紧急现场救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鼓励重点单位、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商业保险、奖励等形式,支持和引导公众参与紧急现场救护。

第三章 服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 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专用呼叫号码为120。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其他院前医疗急救号码、冒用120号码,不得对120呼救电话谎报呼救信息、恶意呼叫、骚扰等。

第二十二条 本市建立急救联动机制。110、119、122、12349等紧急呼叫平台接到患者需要急救的求助信息时,应当予以协助并及时联系市急救中心。

第二十三条 市急救中心应当设置与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呼叫量相适应的呼叫线路,配备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接听公众呼救电话,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者拖延受理呼救。

第二十四条 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应当熟悉院前医疗急救知识和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具备专业的指挥调度能力。

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应当在收到完整呼救信息后一分钟内向待命急救人员发出调度指令。急救人员应当在接到调度指令后五分钟内出车。

第二十五条 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呼叫电话录音、派车记录和救护车出车、运行的音频视频监控资料应当至少保存三年。院前医疗急救病历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六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业务需求增长量等因素,按照每四万常住人口至少配备一辆救护车的标准配置救护车。

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配备救护车,应当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救护车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卫星定位系统、通讯设备和音频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警报器、标志灯具、急救设施以及里程计费装置,并喷涂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标志图案,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救护车的日常管理。救护车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救护车开展非院前医疗急救活动,不得冒用院前医疗急救专用标识。

第二十七条 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应当配备三至五名随车急救人员,包括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护士,以及驾驶员等;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医疗救护员等辅助人员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急救人员应当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急救人员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时,应当统一穿着急救服装,文明待人,规范服务。

第二十八条 急救人员应当在保证交通安全前提下尽快到达急救现场,按照院前医疗急救操作规范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在到达急救现场之前,急救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自救或者指导其他在场人员采取适当救护措施。

患者家属或者现场其他人员应当协助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急救人员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需要送至医疗机构救治的,急救人员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者其家属意愿的原则,及时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

患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急救人员决定送往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一)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险的;

(二)疑似突发传染病的;

(三)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危害他人、自身身体以及财产安全情形的,应当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并协助运送。

第三十条 患者被送至医疗机构前,急救人员应当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提前告知患者有关情况,医疗机构应当做好接诊准备。

患者被送至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应当及时与接诊医生、护士交接患者病情、初步诊疗和用药情况等信息,并按照规定填写、保存病情交接单。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收治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拖延、推诿,不得占用车载急救设施、设备等。

对接收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患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救治,并通知公安机关和救助管理机构。

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需要再次将患者送往其他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的,由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

第三十一条 患者应当按照规定支付院前医疗急救费用。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费公示和结算清单制度,并提供有效票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并向社会公示。

患者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医疗急救费用的,有关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按规定支付。

第三十二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院前医疗急救监督电话,接受举报和投诉,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

第四章 保障

第三十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专项经费应当足额用于下列事项:

(一)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运行;

(二)购置、更新和维护救护车、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械、通讯设备,储备应急药品和其他急救物资;

(三)大型活动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医疗急救保障处置;

(四)急救人员培训和演练,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公益培训;

(五)购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对急救网络医院进行财政补贴;

(六)其他与院前医疗急救相关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提供下列保障: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负责将符合相关规定的院前医疗急救费用纳入医保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及时为参保人员提供院前医疗急救费用结算服务;对急救人员的招聘、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扶持;

(二)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处理侵害急救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院前医疗急救治安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市急救中心提供道路交通实况信息,保障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优先通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采取措施确保应急车道畅通;

(三)民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急救患者中符合社会救助对象的认定,协调落实相关救助资金;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养老服务组织参与急救的补贴经费;

(四)通信运营企业负责保障120通讯网络畅通,及时提供救护车到达前呼救者无线定位等服务。

第三十五条 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相关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依法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其正常工作。

第三十六条 救护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时,享有下列权利:

(一)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

(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

(三)在禁停路段临时停放;

(四)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应急车道;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 救护车执行急救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不得阻碍救护车通行。其他车辆和行人有条件让行而拒不让行的,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可以将阻碍救护车通行的情形通过视频记录固定证据,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因让行而导致违反交通规则的,不予行政处罚。

其他车辆和行人因主动参与救护患者而导致违反交通规则的,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实,不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八条 对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应当优先放行,免收道路通行费和道路停车费。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直接造成人身损害严重后果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急救网络医院拒不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或者不服从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的;

(二)未按照规定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的;

(三)未在规定时间内派出救护车的;

(四)违反院前医疗急救转运原则转运患者的;

(五)未按照规定登记、保管或者上报院前医疗急救资料的。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冒用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点)名义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活动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急救网络医院对急救站(点)采取个人承包或者变相承包方式运营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对院前医疗急救业务停业整顿,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市急救中心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拖延受理呼救的,由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动用救护车开展非院前医疗急救活动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动用救护车开展非院前医疗急救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未按照规定配备急救人员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疗机构拒绝、拖延、推诿患者交接,或者无故占用救护车的设施、设备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120呼救电话谎报呼救信息、恶意呼叫、骚扰的;

(二)阻碍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的;

(三)侮辱、殴打急救人员,或者以各种方式阻碍急救人员现场施救的;

(四)其他扰乱院前医疗急救秩序的行为。

违反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认定后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第四十八条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未能履行相关职责,不落实本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不按规定设立急救站(点),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对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院前医疗急救过程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8

(一)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位于南端,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6.2摄氏度。陆地面积19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是海南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设3个管理区,辖6个镇,境内有5个国营农场。年末常住总人口52.39万人。

是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具有典型的热带滨海景观,阳光、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长209公里,有19个港湾,海域水质良好,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著名景点有天涯海角、亚龙湾、南山、大东海、鹿回头、小洞天、湾、西岛、蜈支洲岛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年生产总值122.32亿元,比年(下同)增长22.1%。人均生产总值26414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22.09亿元,增长118.9%,城镇居民平均收入11642元,增长23.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376元,增长17.5%。凤凰机场近期年吞吐量为531.1万人次/年,已开通了96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5条。

(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卫生资源

卫生机构: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9家。其中,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2家,社会办医疗机构17家。全市综合医院有8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家(农垦医院),二级甲等医疗机构1家(市人民医院),分别设有医疗急救中心。市级公共卫生机构有3家,分别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监督所。市区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六镇设有6个中心卫生院、5个中心卫生院分院,5个农场医院。全市村卫生室91家,按国家卫生部规定,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

人力资源:年全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有32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75人,占78.5%。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1165人,注册护士1136人,药剂人员120人,技师(士)169人,其中检验师125人,其它技术人员385人。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68人。职称分布是:高级职称12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4.27%,中级职称55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18.63%。学历分布是:硕士以上占0.7%,本科占15.4%,大专占26.3%,中专及以下占57.6%。此外,全市共有91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91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医生数为0.36人

床位数:年全市医疗机构有床位1729张,其中市区医疗机构1511张,卫生院218张,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位数3.4张;

卫生经费投入情况:年,市地财预算内卫生事业费投入9887万元,基本建设经费4360万元。人均卫生事业费203元,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不含基建支出)3.9%。各项经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医院30.4%,卫生院28.3%,疾病预防控制11.2%,妇幼保健7.5%,中医事业14.8%,其他7.8%。

2、卫生服务状况

医疗服务:年全市完成门诊量近200万人次,其中市级医疗单位为1624743人次,占82.2%。农村为351820人次,占17.8%。平均每名医生年诊疗人次为1696.7人次(为1654.5人次,全国为1506人次);全年住院40005人次,其中市级医疗单位为32231人次,占80.57%,农村7774人次,占19.43%;手术人数为8647人次;病床使用率为53.6%(为59.1%,全国为70.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7.8天(为8.1天,全国为8.9天);住院病人抢救成功率90.27%。

疾病预防控制: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无甲类)12种共例,比上年下降7.31%,死亡20例,发病为366.24/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前5位病种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共2097例,占发病总数的81.7%。其中肺结核占40.0%,病毒性肝炎占19.8%,流行性腮腺炎占7.8%,梅毒占7.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6.9%。

计划免疫:全市计划免疫接种实行规范化门诊接种,“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7.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100%,糖丸强化免疫服苗率达97%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卫生监督:年全市实施卫生监督检查2889户次;抽检餐饮具4165份,总合格率为75.5%,抽检食品96份,合格率为98.5%;监测公共场所450户次,其中空气质量、微小气候、噪声、照度等指标的检测量为2110项次,合格率为96.5%,顾客公共用具抽检400多份,合格率为96.8%。另外,我市进一步加强食品与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共组织全市餐馆、幼儿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场所2000多家,2.5万人参加培训,培训覆盖率达80%,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

妇幼保健:以“卫IX项目”和“降消项目”工作为契机,加强孕产妇和0~6岁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年住院分娩率为96.12%,高危住院分娩率为99.69%,新法接生率为96.7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59.07%,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53.42%,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为8.33‰,婴儿死亡率为10.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23‰,孕产妇死亡率为35.44/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18‰,各项控制指标均低于省规定的范围。

3、卫生服务需求状况

在市区和农村分别选取了三个抽样调查点,分别是:市区,河西(红旗、建设社区)60户,儋州60户,月川(本地60户、外来60户)120户;农村,崖城水南村60户,崖城保港保平村60户,崖城三公里村60户。在抽样中,每个独立的60户分别按经济状况好、中、差各抽取20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发现,两周患病率在城市为58.3‰,外来人口101.6‰,均低于全国水平(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3.2‰),而农村151.1‰,高于全国水平(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慢性病患病率农村地区较高,为96.7‰,城市则为75.7‰,外来人口81.1‰,均低于全国水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状况差的家庭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明显增高。从患者住院就诊单位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在市级医院住院者居多,占61.5%,其次是省级医院23.1%,各类门诊部、卫生室和卫生院各占3.8%,农村居民在市级医院住院者占43.5%,卫生院21.7%,省级医院17.4%,各类门诊部、卫生室13.0%。城市和农村慢性病人未住院的原因大都集中在经济困难(城市70.8%,农村59.1%),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城市25.0%,农村29.5%)。

4、社会与医疗保障服务

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9112人(覆盖率为82%),保险费征收19636.64万元,支出14499.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578人,保险费征收457.5万元,支出233.0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3845人,保险费征收7569.68万元,支出5256.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230人(覆盖率为95%),保险费征收658.27万元,支出66.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255994人(覆盖率为98%),资金筹集1459.16万元,支出1069.2万元。

5、其他卫生工作

中医事业得了长足发展,市中医院开办的按摩、针灸等中医特色专科吸引大批国外游客到来进行治疗和康复疗养,中心卫生院开设中医科,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扬。“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共派出医疗队24批次,医务人员126人次,为4230人次义诊,免费药品1.8万多元。健康教育蓬勃开展,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稳步提高。红会发动组织无偿献血人数10507人次,无偿献血达306.4万ML,全市临床用血全部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卫生救护培训、善款筹集、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医疗市场整顿成效显著,取缔大批非法行医诊所,食品、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

(三)主要优势

1、卫生资源总量呈增长态势

年全市医院卫生院床位达1729张,比上年增加138张,增长8.2%;卫生工作人员达3290人,比上年增加276人,增长9.2%;卫生技术人员2975人,比上年增加724人,增长32.2%。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2.22人、护士数2.17人、床位数3.40张,均高于以及全国水平。近年政府对卫生投入不断增加,年市地财预算内卫生事业费投入9887万元,比上年增加5456万元,增长1.18倍;人均卫生事业费203元,比上年增加100元,增长97.0%。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医疗方面,以农垦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为核心,农村卫生院为枢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为基层网底;预防保健方面,有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结核病、麻风病、慢性病和中心卫生院防保所、社区预防等专线网络。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投入的增加,全市卫生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和改造,尤其是通过改造业务用房和购置先进医疗仪器,较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城乡三级医疗预防网的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缺医少药的状况,为全市防病治病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市卫生事业面貌焕然一新。

3、公共卫生体系运作成效显著

我市公共卫生体系比较完善,形成了政府领导、卫生系统主导、相关部门协作、社区参与的运作机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鼠疫、霍乱、登革热媒介控制、病毒性肝炎监测与控制、SARS、人禽流感监测和预防等重大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年全市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581例,发病率为476.20/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3.761%,无重大疫情发生。

年“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7.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100%,糖丸强化免疫服苗率达97%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艾滋病疫情监测全年累计监测5590人,自愿咨询检测154人,并开展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工作。行为干预共对188家公共场所发放合格安全套26230多个,发放合格针具30752支,回收30683支,回收率为99%;全年共报告疟疾143例,发病率27.29/10万,比去年下降17.36%,无疟疾暴发流行;全年共接诊肺结核病人及可疑者205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06例,其中涂阳病人324例,新发涂阳病人304例,初治涂阴病人581例,均超额完成全年指标。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顺利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年有25万多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完成了年合作医疗的征收工作,共有25.1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全年受益人数4.2万人次,共发放补偿基金1069.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5445人次,补偿金额880万元,平均每例出院病人得到补偿1615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为38.53%,补偿比比年有明显提高,全年共有133人报销达到万元以上,参合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合作医疗工作荣获省政府授予一等奖表彰奖励。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卫生投入不足,影响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卫生事业费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年全市卫生事业费投入只占财政经费总支出的2%~4%。由于长期投入不足,造成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用房不足、设备配置欠缺、设备落后和人员培训经费短缺等,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

2、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未能满足群众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总量明显增加。但当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缺乏,针对旅游产业需要的特色专科发展滞后,设备落后等弱点突出,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卫生服务缺乏多样性、保障能力不高,对琼南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强。此外,医疗急救设备落后,救治水平不高,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较弱。全市还未全面建立与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定位相对应的、以上级医疗机构为指导、市级医疗机构为技术核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一级救治(院前急救)机构的医疗急救网络。

3、公共卫生工作任重道远,有待加强

(1)预防保健工作任务繁重。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蔓延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其传播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市是霍乱、登革热的老疫区,艾滋病感染处于快速上升期,医源性及血源性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要。作为旅游城市,人口流动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的难度。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问题突出,但防治工作严重滞后。慢性病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防治层面上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综合防治的负担将变得越来越重。通过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管理与保健,可有效降低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但此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相当艰巨。

(2)卫生行政执法力量不足,执法能力有待加强。一方面由于我市旅游业迅速发展,饮食等服务业发达;另一方面医疗机构数量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执行的操作规范、标准多,要求严格,给卫生监管带来大量工作,但全市卫生执法人员编制太少(目前只有33人),快速监测手段缺乏,交通工具不足,造成执法力度不够,非法行医、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超范围行医、医疗操作规范执行不严等问题,医疗事故和传染病传播的隐患未能完全消除。

4、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首先,全市较优良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院以全市30%的医疗卫生资源承担着全市51%人口的基本医疗、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有3790人,其中城市卫生技术人员2489人,占83.66%,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只有486人,占16.34%,全市医疗机构有床位1729张,其中市区医疗卫生机构1511张,占87.39%;而农村卫生院只有218张,占12.61%。农村基层卫生院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落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整体功能,城乡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和补偿水平不高,年全年受益率只有16.30%,且住院受益人数仅为2.13%,住院实际补偿比例只有38.53%,农民疾病的经济负担还较重。其次,卫生院人员编制过少,工作压力大。随着社会发展,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增加、质量要求更严格。我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量扩大,各卫生院的业务范围必然增加,目前的编制人数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由于投入不足、条件落后,导致农村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少,人员待遇低,不安心工作,吸引不了人才。

5、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未全面铺开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全程的、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与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人群的需要。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停留在提供医疗服务上,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还未到位,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还未真正得到落实。

(五)卫生服务需求预测

1、服务人口增加,总需求增大。一是我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年末常住人口数为5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预计至年,辖区常住人口达60万人,流动人口(非本市户口在本市务工、经商人员及随同家庭成员,一次连续居住本市时间达三个月以上人员)13万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口(包括辐射周边市县)将达200万人;二是游客医疗卫生需求总量扩大。预计至年,我市年接待旅游人数将达1000万人次;三是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必然提高,因此,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将构成我市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

2、服务需求呈多层次化、多样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全市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将成为居民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我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游客特别是国外高端游客逐年增多,对卫生服务需求将出现明显的多层次性和多样化局面。

3、服务模式改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我市作为省外各地人民的第二故乡,已成为大批老龄人口居住养老的圣地,这些激增的老年人口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卫生服务的体系和模式。

4、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控制压力,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将迎来更多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5、人才要求更为迫切。学科发展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将成为应对医疗卫生系统面临各种挑战的关键。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手段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卫生工作者需要拥有更高学历和专业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满足卫生服务需求的最迫切因素。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委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围绕省提出的“南北带动”发展战略和我市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科学规划,整合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建设与我市城市定位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实施高端战略,构建高水平的医疗急救与重症处理平台,开发高端健康产业以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行业发展与健康需求相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的卫生服务网络,满足卫生服务多层次与多样化的需求。

2、以农村卫生为重点,优先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优先发展和保证辖区内居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重视传统中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建立起高水平的医疗急救平台和支持网络,加强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专科建设,为高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4、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实现卫生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总体目标

至年,建立起适应“海南南部中心”和“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发展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城乡居民健康需求、辐射琼南地区的承受能力比较完善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发展目标,使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服务指标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三、规划内容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我市医疗事业发展必须围绕服务于“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在全市建立起以重点医疗机构为支柱,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其他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资源配置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

要建设成为琼南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满足琼南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急救和医疗保健平台,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要引导社会民营资本向有规模、上档次的专科医疗、康复疗养方向发展,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需医疗服务项目。

至年,实施“九个三”工程,即引进培养30名博士;通过国内外名校名院培养30名学科带头人;培养300名学术骨干;所有医务人员得到3个轮回的培训;建立3个重点学科;政府支持30项重大科研项目;建立3个重点实验室;建设300套职工周转房和300套经济适用房。

1、机构布局

综合考虑目前综合医院数量、布局、技术人员数量、技术水平等因素,至年,原则上不再批办新的医疗机构,只对现有医疗机构的规模做相应的调整,并根据医疗服务市场需求,配置医疗技术人员,主要是做强做精,形成技术优势。重点支持市人民医院、农垦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形成对琼南地区强有力的辐射。加快和完善城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三级网络:在本规划期内重点建设一间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医院,使之成为琼南区域性重点医疗中心,主要承担所在区域人民群众对重大疾病的医疗需求和对其周边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并承担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所必须具备的急救医疗和重症疾病处理。

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

方案一,将人民医院和农垦医院整合成中心医院,并按三甲医院标准分阶段投入建设,床位达800张,扩展康复疗养病床600张。在规划期内实现与301医院合作,共建部分核心专科,并争取成为中山大学(或其他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预期投入2亿元人民币。

本方案是首选方案。

本方案的优点是:符合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强强整合,避免低水平重复,政府投入少,效益高,短期内就可实现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缺点是需要升级政府和农垦总局调整关系,在体制上进行突破。

方案二,以“不为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由省、市和农垦总局共同投入,以三甲医院标准建设新的农垦医院,实现省、市、农垦总局共建共管,最终划归政府建设管理,规划期内实现800张病床规模。在全市形成以新农垦医院为核心,其他市级医院为二级架构的琼南医疗中心群。新农垦医院主要承担重大、疑难疾病的医疗服务和对其他市级、镇级医院的技术指导,其他市级医院在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医疗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发展若干互补重点学科。预期投入2亿元人民币。

本方案下,人民医院仍为二级医疗机构,负责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接受来自乡镇医疗机构的转诊。

本方案为次选方案。

本方案的优点是在农垦系统逐步划归地方管理的过程中,共同建设好农垦医院,为地方服务,通过多方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投入少、效果好、不浪费、层次定位明确的效果。缺点是不同体制可能影响经费的落实,医院的归转及管理有困难,等。

方案三,由市政府全额投入,在人民医院的原址上进行整体改扩建,病床600~800张。现已完成一期工程,包括门急诊综合大楼、医技楼、外科大楼;二期工程内科大楼、综合大楼正加紧筹建,一、二期工程完成后,床位将达到600~800张规模,并按三甲医院标准配套设备,总投资额1亿元人民币。

本方案为三选方案。

本方案的优点是:本级政府投入构建本市高水平的公益性公立医疗机构,便于管理,便于实现市、镇、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便于执行市政府的行政命令。缺点是,在范围不大与人口不多的情境下拥有两所三级医疗机构,会出现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和不良竞争。

方案四,考虑到市人民医院目前的占地面积只有74亩,而且与农垦医院比邻,有碍于市人民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欲规划300~500亩土地,按三甲医院标准重建人民医院,使其成为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疗中心,病床配置600-800张,总投入3.5亿元。本方案下,对农垦医院只给予政策支持,不给予经费投入。

本法方案是四选方案。

本方案的优点是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公立人民医院的建设,使其成为市级三级医疗机构,直接归属市政府领导,有利于贯彻执行市政府的医疗卫生政策,为地方人民群众服务。缺点是,重复建设,投入较大,成长周期较长,需要在人财物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分阶段投入建设。

(2)二级网络:以农村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结合农垦系统改革和本地实际情况,整合农村卫生院和农场医院,强化卫生院服务功能,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按地域划分,将立才农场医院与育才中心卫生院合并,南新农场医院与田独中心卫生院荔枝沟分院合并,南岛农场医院与凤凰中心卫生院高峰分院合并,南田农场医院与林旺中心卫生院藤桥分院合并,南滨农场医院与崖城中心卫生院合并,崖城中心卫生院按二级医院规模发展。其他卫生院保持现有建制。要加大这些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3)一级网络:以村卫生站为基层网底,保持现有的“集体举办、政府补贴、个人经营”的模式,集基本医疗与部分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重点支持每个行政村建造120平方米卫生室及正常维护,进一步严格乡医准入,规范行医行为、医疗操作、用药和管理等。

2、床位设置

全市到年需要病床共2630张,比现有病床(1729张)增加901张。其中城市区域病床2350张,比现有病床(1511)增加839张;农村区域病床280张,比现有病床(218张)增加62张。

主要的依据是:病床设置原则以需求为向导,并兼顾到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年末常住人口数为5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预测到年全市常住人口达60万人,流动人口达13万人,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包括辐射周边市县将达200万人。病床需求以每千常住人口3.0张(每千常住人口病床数年全国为2.7张,年为2.5张、海口市为4.7张、为3.4张)、每千流动人口1.5张计(包括游客需求,计算以流动人员总数计算,游客总数不作为计算基数)、琼南地区127万人口以每千人口0.5张计,全市需设置病床600×3.0+130×1.5+1270×0.5=2630张,比现有病床(1729张)增加了901张。其中,农村病床设置以每千人口1.0张计(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全国平均为0.80张,年为0.98张、海口市为1.45张、为0.86张),预测到年全市农村人口约28万(年农村人口25.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农村病床设置为280×1.0=280张,比现有病床(218张)增加62张,市级医疗机构增加839张。市级增加病床数在规划期内只考虑在市人民医院、农垦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粤海医院、425医院及部分专科医疗机构中增设。

3、人力资源

(1)人员配置:全市医疗技术人员按每千人口4.5人配置,后勤管理人员按医疗技术人员总数的15%配置,考虑医疗卫生服务辐射琼南地区,医疗技术人员配置应相应增加200~250人,医师、护理和医技人员比例按1:1.2:0.7配置。则至年,全市医疗技术人员数为3575~3625人,管理后勤人员为536~544人,总人数为4111~4169人。其中执业医师为1233~1250人,护士1480~1500人,医技人员862~875人。

(2)人员学历、职称结构:

至年,市级医疗机构:医师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占10%左右,本科占80%以上,护理人员本科占5%以上,大专占50%以上,医技本科占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比例达到1:3:6:8。

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占30%以上,专科占50%以上,护理大专占20%以上,医技专科以上占3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和初级比例达到1:5。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占20%以上,专科占40%以上,护理大专占15%以上。

村卫生室:全部乡村医生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并具备执业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4、设备配置

以保证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符合成本效益,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的原则来配置医疗设备。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融资、合作渠道,淘汰陈旧落后设备,更新先进设备。在优先配置常规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范围的拓宽,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适应医疗市场需求,适当配置一批大、高、尖、精医疗设备。重点装备市级医院。大中型设备的配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市级医院、425医院及区域二级医院急救中心设备配置标准相应提高。中心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按标准配置,以满足院前急救及基本医疗需求为主。

5、学科建设

针对市的功能定位,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尤其是加强医疗急救与重症医学救治(心血管科、脑外科、意外伤害等)的能力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医疗保障。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农垦医院)建立6~8个重点学科(专科),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425医院、粤海医院等各建立1~2个重点专科(专科)。至年,重点学科(专科)水平达到全省同类医疗机构先进行列。

6、制度建设

全市医疗机构都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常规,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所有医技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鼓励和支持市属医疗机构追踪医学技术前沿,积极开展医学科研,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特别是高、新、尖、难的医疗项目。诊断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院内感染率、平均住院日等医疗指标全面达到相应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水平,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7、中医药事业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中医药条例》,全面振兴中医药事业,加快中医事业的发展。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中医院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规划期内政府投入0.5亿元支持市中医院二期建设(中药制剂楼、康复楼、后勤服务综合楼),另外通过医院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和银行融资,加快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建设,发展“中医旅游”事业。至年,市中医院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专科成为全国有名专科,争取建成以中医推拿、针灸为主要特色的中医国际疗养及针灸医疗中心。社区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95%,力争有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医药特色专科,培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4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名。80%卫生院设有中医科,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80%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培养市中医专科(专病)技术骨干20名,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30名,乡村医生达到中医中专以上学历10名。

(二)高端健康产业发展

结合海棠湾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的空气、阳光、沙滩、海水、森林等优势,大力发展康复、疗养、保健等相关的健康服务产业,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把健康服务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规划期内预计海棠湾居住人口规模将达25万人左右,其中过夜旅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住民4万人左右。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运作,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向社会开放、引进国际资金投入,以人口规模3~4床位/千人标准,规划建立疗养床位规模达750~1000张的集医疗、查体、营养会商、亚健康恢复、慢性病调治、心理调适等功能为一体的、设备与服务一流的国际康复疗养中心,以满足高端游客、高层次人才对医疗保健高水平需求。

(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思路是:加强领导,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快速实现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用三年左右时间构建覆盖市、镇、主要景区(景点)、辐射周边市县的医疗救治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救治和信息传输网络。加强市级医疗机构的急救、重症的前期处理能力,建立畅通的转诊机制和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对接。

(1)网络建设

指挥体系:以市医疗救治指挥中心为主体,对120求救、突发事件医疗救治、疫情处置进行调度指挥,并负责向上级请示报告。建设标准达到:120指挥中心工作用房300平方米,救护车辆装备卫星定位系统。

信息网络:以120指挥中心为平台,开放120服务电话,24小时接受医疗求救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建立上连市人民政府、省卫生厅、中心城市医疗应急救助协作单位;下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区各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景区景点和中心卫生院急救站的信息报告、反馈、指挥网络。建设标准达到:各急救点网络配置设备到位并与市120指挥中心联网,市120指挥中心与省120指挥中心联网。

救治网络:采用统一指挥模式,医疗救治和疫情处置由医疗救治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分三级网络。

一级网络:由中心卫生院(农场医院)、主要景区景点(大东海、亚龙湾、天涯、南山等)和社会医疗机构等组成,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急救站。负责辖区内的院前急救,并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辖区内疫情,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对疫情进行处置。

二级网络:由市人民医院、农垦医院、425医院、市中医院、区域二级医院急救中心组成。负责全市及周边市县的医疗急救、接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市的疫情处置。

三级网络:由市医疗救治指挥中心请求其他中心城市医疗应急救助协作单位予以技术支持。

医疗救网络同时建立与西沙地区的医疗救治衔接。

(2)能力建设

救护直升飞机配置:1架,具有山区、海上、岛上救援能力,停靠点设在市直属医院。

全市救护车配置:25台,其中各急救中心配置3台,各急救站配置1台。至少一台具有车上施行手术条件。

急救中心:市人民医院、农垦医院、425医院三个急救中心工作用房面积总量1500平方米以上,其中,市人民医院800平方米以上。设备按急救中心标准配置。

急救站:各急救站工作用房40平方米以上,设备按三级急救站标准配置。

人员配备:急救中心、卫生院人员数量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配备,并随时从医疗人员中调配。景区景点急救人员按每个急救站2名医生、1名护士标准配备。

人员培训:由市医疗救治指挥中心负责组织,设立市级培训基地。年以前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院、农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旅游景区景点急救站)全部急救人员培训。市级单位的培训由市120指挥中心负责联系上级培训单位进行培训。

选定医疗应急救助协作单位:年底前,市医疗救治指挥中心与2-3家国内医疗急救能力水平较高、与有空中交通便利条件的中心城市医疗单位建立起医疗应急救助协作关系,并作为人才培训的选送基地。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在省的统一指挥下,承担或协助琼南地区市县处置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任务,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1)网络建设

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分三级网络,一级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由各级医院防保科、中心卫生院防保所、农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组)形成网结;三级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组成。传染病、麻风病、结核病、皮肤病、慢性病等防治机构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报告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系统,利用现有卫生系统自动办公网络,建立起包括卫生业务、管理决策和公众卫生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卫生信息化网络系统,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利用能力。

(2)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按3人/万人口的标准配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卫生院聘用防疫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85%以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人员占6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70%。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聘用的防疫人员中,专科以上人员占6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30%以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

能力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条件和人力资源高于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重点传染病的控制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行列,能开展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的科研工作,有2—3项以上省级科研成果。按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共同下发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用房面积占全中心工作用房总面积不少于40%,拥有先进的检测、检验仪器和技术,检测、检验水平达到国家地级市中心实验室的基本能力要求。

(3)主要任务和目标

重点传染病控制:全面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漏报率低于5%。以预防控制鼠疫、霍乱、登革热、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疟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等疾病为工作重点。“十一五”期间,力求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加强性病、艾滋病监测哨点建设,“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达到规范建设标准;调整和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有效降低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痰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巩固丝虫病和麻风病控制成果等。

规划免疫:规范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推广安全、有效、经济的疫苗。儿童免疫以镇(区)为单位“六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成功率达8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首针接种及时率以镇为单位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流脑、乙脑年均发病率均控制在0.1/10万以下;尽快推广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并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加强碘盐监测,碘缺乏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年前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做好地氟病区的监测、治疗和防治工作;健全生产性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和从业人员就业前健康体检和定期体检制度,工业企业有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达100%,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率达85%以上,有毒有害作业点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年前,构建以市慢性病防治院为中心,市、镇医院为中间力量,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居民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治网络。摸清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开展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死亡登记;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家庭、个人健康档案,逐步实施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障碍等疾病工作模式和工作规范;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重点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早期诊断和病人规范化管理,降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障碍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水平。

卫生监测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把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降低到最低可能,提高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放射事故、生活饮用水污染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市医疗机构、托幼机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测率达100%,卫生指标合格率达95%以上;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的饮用水监测覆盖率达100%,水质合格率分别达99%和95%以上。

3、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装备水平,通过定期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覆盖全市、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作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指挥系统: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指挥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卫生局。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处置本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技术指导小组:成立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指导诊断和救治工作、消毒隔离工作和医务人员防护等工作;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工作;病原学检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病人样本采样、运送和病原体检测等工作。

在指挥体系的领导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做好疫情处理工作;各级医院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收治管理等工作;卫生监督执法大队负责监督落实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及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4、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执法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和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实行卫生监督综合执法。

(1)网络建设

贯彻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关口前移的工作方针,推进卫生监督工作进社区、进农村,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卫生执法监督网络一级网由市卫生监督所组成,二级网由两区六镇设立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组成。由各社区(村)干部或社区(村)卫生室医生兼任卫生监督协管员,及时传递和报告有关信息。

(2)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建设:建设市级独立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建设规模不少于240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

设备配置:配备照相机、摄像机等监督执法取证工具和电脑等先进的办公设备;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卫生监督执法车和现场快速检测车。

(3)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到年,全市按照2人/万人口的标准配置卫生监督员。50%以上卫生监督员、助理卫生监督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所有监督人员具有综合执法能力。

快速检测能力:拥有先进的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健康监护、放射防护等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检测水平高。

信息化建设:建设适应信息化政务要求的信息网络,实现卫生监督办公自动化、信息公开化。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迅速,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能力。

(4)主要任务与目标

卫生合格率: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95%以上,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达98%以上;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分别达99%和95%以上。

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餐饮业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公示制。至年,30%餐饮业单位达到A级标准,50%餐饮业单位达到B级标准,其余达到C级标准;20%的学校、幼儿园食堂达到A级标准,50%达到B级标准,其余达到C级标准。食物中毒逐年下降,无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达85%以上。

加强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重点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的监督,开展餐饮营养指导等。

加大对“五小”行业的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对小餐馆、小旅馆、小发廊、小泳池、小舞厅的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工作,尤其加强镇辖区和旅游景点的卫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健全卫生执法监督稽查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保证医疗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强化传染病监督执法,控制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的暴发和流行。

健全卫生执法监督稽查机制: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卫生监督行为,健全卫生监督人员考核制度,保证公正执法。

5、妇幼保健体系建设

全面贯彻《母婴保健法》、《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抓好两个系统管理,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率为目标,加大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1)网络建设

按照“提高市级、完善镇级、加强村级”的原则。一级由妇幼保健院、市级医疗机构及区域二级医院妇产科、儿科或妇幼保健科组成,二级由各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农场医院)妇幼保健部门组成,三级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级妇幼保健员组成。市妇幼保健院实行差额补助政策,其妇幼卫生服务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助,医疗服务部分由政府差额定项补助。

(2)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结构:参照国内其它省市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妇幼保健医师按2.6人/万人口配置,村级网络按每行政村至少配一名专职保健员的原则进行配置。至年,妇幼保健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80%以上。其中,市妇幼保健院大学本科人员占7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40%以上,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人员占3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20%以上。

服务能力:至年,市妇幼保健院规模、设备、技术水平等达到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址建设,新院址占地50亩(34000㎡),全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6000m2,其中保健业务用房面积18000m2,床位至少达到200张,医疗设备总值达3000万元以上,总投资1亿元。能对影响本地区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应用性科研,在规划期内取得1~2项实质性成果。发展以妇产科、儿科、计划生育等为主要特色专科的医疗诊治业务,业务能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建立以儿科、妇产科为重点临床专科,重点专科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开展各项计划生育服务、咨询,开展常见的妇科、儿科病诊治、健康教育,指导村级妇幼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和培训。市级医院妇幼保健科(妇产科、儿科)的人力资源结构、能力水平按市级医疗机构发展规划执行。

6、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

(1)网络建设

重点规划和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3~5万服务人口设立,科室、岗位设置和技术服务上要体现预防保健、全科医学特色。至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到100%,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70%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地、房屋和设备要求。规划期内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用房问题,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2000平方米以上,工作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根据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3)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政府对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基本设备,把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工作经费,医务人员工资、保险纳入财政预算。对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到年,财政平均每年每人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低于40元。

(4)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7、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1)网络建设:一级服务网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组成,负责规划、统筹、指导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二级服务网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负责组织辖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三级网络由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和行业协会等组成。同时充分利用公众传媒全方位、多形式参与健康教育工作。

(2)仪器设备配置:健康教育所配置摄像机、照相机、多媒体制作器材等设备。二、三级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配置设备。

(3)人力资源:按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关于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应达到当地人口的1/万的要求进行配置。

(4)工作目标:至年,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城市学生90%,农村学生80%;城市居民80%,农村居民60%。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学生达70以上%,农村学生达60%以上;居民达60%以上。

8、爱国卫生:健全市、镇(区)、各单位三级爱国卫生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组织协调、发动、督导检查的职能。2009年前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通过加大对农村改水、改而的投入,至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9、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卫生信息中心,其中心设在市卫生局。以市信息中心为主体,以卫生信息网为依托,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网节,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等信息进行网络化收集、储存、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将其完善为总体信息网络的一部分。信息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和必备的电脑等设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信息员。信息网络的服务宗旨是准确、及时、高效、综合、全面,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查询、疫情、健康教育、防病宣传、公共卫生信息、网上审批等服务。利用现有“双卫网”,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科研与技术交流等作用,为卫生科技人员提供医学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年,卫生信息服务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医疗保障事业发展

1、发展目标。我市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将依据中央和省政府的文件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建立以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力争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人均筹资标准在全省领先。

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按国家、省政府相关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国家、省政府相关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设管理系统,改善居民医保补偿管理。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近100%。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作为我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大病统筹为主的同时,开展门诊统筹工作,不断扩大受益面,使更多农民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同时,做好广泛发动,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资金规模,加强基金监管,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等工作,资金使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此外,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设立医疗救助基金,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以上三种保障制度争取在规划期内合并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探索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制,实现全市统筹,分层次享有。

四、任务与指标

五、政策与策略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国务院明确指出:区域卫生规划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结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把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开展。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努力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此,要把区域卫生规划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我市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保证卫生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辖区卫生工作和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情况,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有效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人才培训制度,定期对医疗技术、医疗管理及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

建立有效的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制度,包括技术帮扶、管理帮扶、设备帮扶等。从而促进基层医院的发展及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卫生经济政策,增加卫生投入

充分认识完善的财政投入政策是实施我市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展我市卫生事业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比例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比例。到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争达到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的6%以上。要进一步规范对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对公共卫生服务和符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项目,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部分以财政编制全额拨款,预防保健业务经费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财政预算安排。重点科学研究、医院发展建设支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等,财政予以财政支持。

要正确引导社会办医,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模式办医体制和经营形式。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财政给予定项补助,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享受政府补助,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三)提高质量与服务层次

调查表明,我市区域内卫生资源的质量和服务层次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卫生服务需求。在规划期内要实现我是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质量和能力的整体提高。要明确在提供和发展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职责和主导作用,增加基本医疗投入,支持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履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布局一定要合理、以方便群众就近得到服务。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老年保健和康复疗养领域,构建部分高端服务,以满足高端人员的旅游与健康度假需求。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卫生人力资源开发

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否取决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医疗卫生机构要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包括两类,一类是专业人才,如学科带头人、专家等,是医疗卫生机构所不可或缺的。另一类人才那就是管理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招聘、培养和管理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引进和贮备工作。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激励机制,鼓励现有人才终身学习,促进其自我完善和提高。

按需及时增加编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提高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设立卫生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广辟渠道培养人才,例如:聘请“候鸟专家”对市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带出一批学科骨干;实行逐级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市级卫生机构的作用,有序开展基层专业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运用政府奖励、重点资助等手段,引导人才开展科技攻关、承担重大医学课题研究等。

(五)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

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必须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安排,消除浪费与不足并存的现象。市卫生局是市政府管理全市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代表市政府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全市卫生资源,包括卫生机构、设备、床位和卫生人力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监督、统一管理。行业、系统、部门和社会办的卫生机构及其设备、床位和卫生人力是我市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本规划,实行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在本区域内,所有营利性、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及新增卫生资源,任何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要求,依照相应管理程序,严格审批。同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优质高效的卫生审批服务,进一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与此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大对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市场执业行为,建立完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六)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以解决社区人群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要通过统筹规划,发展具有综合服务能力,贴近和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把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全面推进卫生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合理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和社区流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动社区首诊制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评价,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

六、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一)规划的实施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9

区人民医院建立与__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办医关系,挂牌__大学附属一院__医院;区中医院与__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合作办医,挂牌__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区妇保院与__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办医,挂牌__省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____分中心;区慢性病防治院与__医学院、区二院与__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区社管中心与__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签订合作办医协议。植入式合作办医显著提升了我区学科核心技术水平、学科管理能力与影响力。

20__年,我区率先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推广至全人口(持人__身份证或居住证人员),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便利、体贴和被尊重,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增进医患互信,有效缓解看病“三长一短”难题,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央、省、市多家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全年“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惠及患者94.7万人次,截止12月,诊疗人次已占区属医院院本部总诊疗人数的71.5%。

(1)“双百工程”引领全民健康教育。深入社区、学校、幼儿园、企业、机关等场所,举办讲座160场,参与群众约1万余人次。在全区各街道办行政服务大厅、各社区工作站建设健康书吧104个,配置健康图书200余万册。

(2)健康五件套促进健康自我管理。倡导控油限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放首批20万套“居民健康五件套”(控油壶、限盐盒、限盐匙、bmi测量尺、健康素养读本),设置健康自助检测点10个,供居民免费自助测量血压,提升健康自我管理水平。

(3)健康细胞助力健康城区创建。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医院等“健康细胞”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创建活动,现已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各2家,以点带面推进健康城区建设。

(4)九大项目推进优生惠民工程。开展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地中海贫血干预、优生知识百场宣讲、不孕不育诊疗、生殖健康筛查、伤残儿家庭再生育关怀、避孕节育优质服务、优生健康爱心扶助、科学育儿指导等九大优生健康项目,完成健康筛查1.7万人次、风险评估1.5万人次。

通过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发挥卫生的技术资源优势和计生的行政资源优势,明确由区计生中心负责项目的协调、督导和数据统计工作以及宣传、培训和对街道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区妇幼保健院落实技术服务工作,专门成立婚前及孕前优生检查工作项目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两支队伍负责专项业务工作;街道计生科、计生服务站负责宣传发动和对一般人群进行随访,扎实推进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卫生计生服务一体化,提高卫生计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设立区质量控制中心,结合基础条件、运行管理与发展潜力等因素设立9个专业分中心并

挂靠在相应医院,标化医疗卫生行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与管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区属医院住院病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覆盖,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加强阳光用药工作督导,深入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7家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及辖区其他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区属医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任工资兑现工作。以高校定点招考、社会公开招考、英才计划等形式广纳贤才,全年公开招聘职员、规范化培训学员177名,选聘博士或高级职称人才11名,启动区卫计系统“英才计划”,吸引10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区属医院实习(引进8名)。组织系统干部参加__市干部在线学习,组织卫计系统管理干部59人赴港参加卫生管理知识培训,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累计189班次,规范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管理工作,外送进修学习__8人(境外进修4人,境内进修__4人)。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年申请并立项128项。进一步强化科研课题阶段性报告与结题工作,全年完成结题170项,

8.完善机制促进医疗卫生均衡发展。

在区属医院取消定人定额补助方式,推行基本医疗经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核拨的分配制度,卫生经费分配适度向公共卫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倾斜,统筹兼顾供方和需方的卫生投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步发展,促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趋合理化。

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全系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区人民医院后期建设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及60%的基坑开挖任务;区中医院后期建设工程完成83%基坑开挖任务;区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分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总工程的90%;区妇保院住院部二期工程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区二院住院部大楼重建工程拟采取股权收购的形式完成莲花山园林综合楼所有权转让,现正在办理股权收购的前期工作。

本年度区属医院政府投入43622万元,分别比2011年(36794万元)、2012年(33655万元)增长18.6%和29.6%,平均增长8.9%。其中:部门预算39426万元,分别比2011年(27702万元)、2012年(30275万元)增长42%和30%,平均增长19.3%。政府投资4196万元,同比增长24.2%(政府投资为决算数)

20__年,区属医院陆续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面临病床萎缩、空间受限、交通受阻等不利条件,区属各医院积极应对困难,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数量与质量的逆境抬升。区属各医院总诊疗量达659.5万人次,同比增长__.1%,门急诊患者4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出院病人5.1万人次,同比增长5.1%。区属各医院业务收入101,475万元,同比增长11.2%,完成《白皮书》下达任务的100.5%。在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中,4家区属医院均获评a级单位,为全市唯一的参评医院均获a级的行政区。

(1)扎实推进社康中心网底建设。一是成立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提升社康中心统筹管理水平;二是拟定《__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置规划(20__-20__年)》,规划设置80个社康中心,包括10所区域性社康中心;三是研究区域性社康中心设置标准,完成首批3所区域性社康中心选址;四是探索建立非公立社康中心以奖代补工作机制,实施服务绩效与经济绩效相结合的绩效考评体系;五是完成__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2)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全面覆盖。自20__年5月27日起,全区正常营运的社康中心100%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实现辖区94个社区全覆盖,家庭医生总量达257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计划累计签订服务协议89503户和253343份,累计提供家庭医生服务994808人次。

按照“继承传统、规范管理、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和优势学科,进一步推进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工作,修订完善《__区中医药事业发展__规划》,开展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并形成一定的特色,20__年,区中医院获列入__省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制定《__区中医馆建设服务标准(试行)》,并对中医馆及中医坐堂诊所进行检查评估,全面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条龙服务成效显著,婚姻登记27456人,婚检孕检19332人,婚检孕检率70.41%,位列全市第一。__辖区三大公共卫生项目(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3岁以下户籍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两癌”筛查)全年共服务9002人次,核拨专项经费96.23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以“社区孤独症早期筛查、户籍儿童神经发育筛查和集体儿童心理行为筛查”为主线的“社区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模式”,全年筛查39162人次。完成乳腺癌筛查32088人,宫颈癌筛查74763人,增服叶酸6478人、生殖道感染防治人数702626人。全年救助贫困孕产妇448人,发放救助费用74.3万元。辖区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7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07‰,全人口早孕检查率81.86%,系统管理率为80.03%,各主要指标保持全市最优,区妇保院连续7年获评__市妇幼卫生先进单位。

启动35岁以上患者测血压工作,全区管理高血压人数38784例,管理率52.53%;管理糖尿病人数12693例,管理率49.22%;结核病电子督导服药系统实现社康中心全覆盖。加强慢性病监测,恶性肿瘤新发病例6083例,同比增加18.05%,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脑卒中新发病例报告数为2982例,同比增加__.34%;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病例报告数为874例;伤害报告26016例,同比上升7.84%。全年排性精神病人5328例,新纳入社区管理重性精神病人3092人,启动精神疾病主动式社区治疗(act)项目工作,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报告制度。全年甲类传染病“0”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3922例,丙类传染病报告574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434人,报告性病7868例,现症麻风病人4例;严密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在辖区内3家大型农贸市场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的应急监测工作,对发现阳性标本的农贸市场停业整顿并开展大规模的消杀处理,紧急采集50余名从业人员血清样本送检;完成hiv抗体检测355369人次,查出hiv抗体阳性351人,全年发放安全套37万只;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完成脊灰疫苗接种34323人次,麻疹疫苗接种32125人次,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6.40%、96.42%。调查处理

公共卫生应急事件366起。区疾控中心获评__省十佳医疗卫生机构。组织控烟专家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明查暗访活动,对医院戒烟门诊开设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巩固禁烟成果。在区委大堂举办“5·31世界无烟日”创建“无吸烟机关”活动,播放控烟宣传片,展出“珍惜生命、远离烟草”图片展32版,发放宣传资料12种3000余份(册)。与市健促中心联合举办“__市首届千人劝阻吸烟活动”,组织100名志愿者担任控烟劝阻员并到医院、学校、地铁、公园、机关单位、酒店餐馆、百货商场等场所进行控烟宣传,派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与市健促中心、市控烟协会联合开展“无吸烟场所示范点”创建活动。

全年受理社会医疗机构设置申请100件,受理社会医疗机构变更107件,受理医务室申请10件,受理注销19件。社会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81个,组织专家现场验收169人次。完成医师执业注册(含变更)1112人,护士执业注册(含变更)565人。出动执法人员471人次、车辆92车次,清查无牌无照诊所98间,依法取缔26间,拟立案处罚10间。全面启用“__9”信息系统行政处罚子系统,共实施处罚188宗,警告49宗,罚款__0宗,罚款金额29.93万元,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组建区卫计系统医疗保障队伍、卫生应急队伍,承担并圆满完成包括文博会主(分)会场医疗卫生保障、地铁9号线万科金色家园围墙拆除现场应急医疗保障、全国助残日__温暖行动医疗保障等各级政府安排的或社会大型文体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派出医疗保障队伍45批次,派出医务人员约__0余人次,出动车辆近80余台次。

调整20__年计生挂钩帮扶责任分工,抓好区、街道、社区三级挂钩帮扶工作,落实计划生育责任人述职制度。关注计生队伍建设,全年对在社区计生岗位工作满10年的52名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协调解决计生协管员待遇问题,培训计生干部600余人次。

健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建卡、删卡和管卡管理与信息安全维护,做好全员人口数据的“查漏、补缺、纠错”工作。开展计划生育弄虚作假专项治理行动,抓好信息采集、核实、录入和汇总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瞒报出生、刻意错报性别和政策属性,保证源头信息质量。

制作打击“两非”宣传版画,张贴打击“两非”有奖举报电话,在辖区医院、门诊部、诊所、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张贴严禁“两非”行为的警示宣传画,全年开展“春风送温暖”、“关爱女孩”、“扶助计生贫困母亲”等宣传服务活动358场,慰问计生困难家庭910余户,送出慰问金90多万元,借助微博等新兴媒体,积极营造和谐计生社会氛围。

深化与__市、__市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户的摸底、核对、信息反馈和上门服务管理工作,__籍问题户约三分之一签订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协议,五分之一签订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协议,解决一批流动计生管理“三难”问题,健全区域协作和信息互通机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依据《__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办法》,启动对失独、伤残家庭的特别资金扶助、特别养老扶助、特别医疗扶助与心理扶助工作。20__年,为符合扶助条件的112户家庭(188人)发放特别扶助金__5.6万元。全年共合计发放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独生子女保健费、避孕节育奖励补助等各类奖励扶助金约__47.8万元,落实率为100%。

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认真查找在改革创新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办会、办文效率,严格执行接待、出差、公车使用等有关规定。为每名工作人员加装姓名牌,为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加装满意度测评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培育务实亲民为民的工作作风,深入群众调研,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对区属公立医院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与领导班子的绩效、评优挂钩。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客服中心工作站前移,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患者的投诉,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减少医患矛盾。落实出院病人跟踪随访制度,每周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一次,对特殊病人提供上门回访服务。

组织学习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八不准”、__“五条禁令”等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基层各单位实际,对重点岗位、敏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廉政谈话,促使全系统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党纪、政纪、法纪观念,提高医务人员遵守医疗卫生职业道德操守的自觉性,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编辑廉洁从业短信发给职工,强化教育和警示作用,对药品经销商进行警示谈话,筑牢抵御商业贿赂的防线。

总结20__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卫计局向关心、支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领导,向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忠诚为人民健康和优生优育服务的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__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优秀卫生人才下沉(双下沉),实现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公众满意度提升(双提升),推进我区卫生计生事业长足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中心思想,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正面教育为主、批评与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领导带头”的基本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深入查找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重点查找和解决“门难进,脸难看”、收受“回扣”与“红包”等问题,完善医疗卫生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考核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与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院长接待日”、“就医体验日”等活动,重视患者、市民意见的收集,完善患者投诉首诉负责制,加快各医院一站式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集中开展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免费无线网络覆盖、就医指引与秩序维持,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进法人治理试点改革。选取区妇保院为我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深入调研论证,召开由相关部门、专

家和试点事业单位参加的研讨会,制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方案,牵头筹建理事会,指导试点事业单位草拟法人章程、理事会章程及相关配套文件,按程序报批后推进落实。二是探索建立区属医疗联合体。推进医疗机构联网运营,探索在区属各医院间建立以技术为纽带的医疗联合体,选定一家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其余成员单位为“合作医院”,注重医院之间技术互补互助及资源共享。以医联体的运营,促进医院间先进管理理念、优良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三是深化“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设立“先诊疗后付费”特服短号,提高信息公信度与管理针对性。争取公安、社保等部门支持,将“先诊疗后付费”个人诚信评价列入金融、保险、社保等行业诚信评价体系,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落实区委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启动“阳光心理,幸福__”重点项目。搭建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全年完成心理健康体检10000人次,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4场,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2000人次,心理危机干预师资培训50人。启动青春健康进校园项目。开设青春期健康专科门诊、热线电话、网站宣传专栏,编写和印制青春期保健知识宣传册等,举办校医培训班、校园专题讲座,提高中学生青春期保健、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与医疗保健服务便捷性。强化健教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继续开展百场健康讲座,保障健康书吧有效运作,满足群众健康知识需求。围绕重点传染病、重点场所与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居民健康行为习惯。

二是完善慢病职业病联防联控机制。探索辖区重点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机制,将专家下社区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健全辖区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提高慢性病、伤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职业病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配合,协调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定期督查、及时反馈、有效联动的防控机制。

三是探索行业监管与审批新模式。依托行业管理功能,聘请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专家为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加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自律,健全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行政服务窗口开展qc小组(品管圈)活动,进一步优化卫生计生行政许可流程,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简化办理程序,推进全部十四项区属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事项网上预申报和网上审批工作,实现行政许可与“织网工程”、商事登记改革系统的无缝链接。

一是探索“1+n”社康服务模式。试点“1+n”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区域性社康中心为龙头,辐射周边多个(n个)小型社康中心并提供诊疗、检验、影像等资源与技术支持,带动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加强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解决社康中心业务用房、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问题,初步完成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工作和3家以上区域性社康中心建设工作。

二是完善“院办院管”运营模式。制定《__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改革方案》,强化区社管中心服务管理职能。明确举办医院对社康中心的“院办院管”责任,健全举办医院责任考核评估机制,完善人财物相对独立、责权利基本统一的管理框架。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常态化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社康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结合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提高专家下沉社康中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在社区应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争在50%以上的社康中心提供红外线治疗、拔罐、刮痧等2种以上的简易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治未病”的技术指导,举办专题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四是深入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计划。与加拿大__大学、澳大利亚__大学、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及香港大学等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国外成熟的家庭医生培养模式,推动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专家的综合服务能力。深化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内涵,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和健康管理率。会同民政部门,开展居家养老“365工程”,为3万多名65岁以上户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

继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优先支持高水平、专科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举办,严格落实社会医疗机构监管责任,宽进严管,健全社会医疗机构考核评估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规范运营、优质服务的正确发展导向。充分发挥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用,赋予行业协会参与政府决策、行使行业管理的权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社会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配合建工部门,保障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后期工程建设、区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分院改扩建、区妇保院住期部三期改造工程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注重内装工程的心理暗示、环境扶助诊疗价值,全面启动投入使用后的人员、设备、网络等配套工作,确保无缝衔接,协助完成莲花山园林综合楼收购及改造工作。

推动“三库一平台应用”(简称“318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即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病历资源库、健康档案资源库三大数据库建设,建立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综合管理、计划生育、药品管理、医疗保障、智慧便民、信息运营等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实现区属医院、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确保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就医负担,加快项目立项论证和招标采购,实现全区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与智慧__“织网工程”的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立植入式合作办医考核与激励机制,推进办医项目由普通扩面向专项深耕、由落地发芽向开花结果转变,推动合作办医向纵深发展。区人民医院与加拿大__大学__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神经医学中心,区中医院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建立转化医学中心。加大高层次科研立项与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发科研积极性。完善9个专业质控分中心运行机制,挂牌成立第二批专业质控中心,实现区属医院质量控制专业化、医疗服务同质化、专业管理扁平化。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方式方法。20__年计划引进各类卫生人才240名,其中,学科带头人10名,骨干人才30名。推进柔性引才工作,借助植入式合作办医,引进知名专家、团队,开展业务帮扶、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建立我区卫生人才引进优惠配套政策,申请设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争取在医疗科研、住房租赁、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建立人才全周期培养制度。搭建职业发展框架,提高卫生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增强人才凝聚力和向心力。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区分各层次人才,科学制定人才成长全周期培养

学习计划。强化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改善卫生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与高校合作举办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加强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考核评估。三是健全人才队伍激励机制。评比表彰一批医德好、医术高的杰出医务工作者,形成精业务、优服务的良好人才成长氛围,进一步传播福医好风尚,弘扬__正能量。建立首席专家队伍。分专业评选首席专家,并对获聘首席专家发放优秀人才津贴,实行三年为一周期的聘期制。建立学科发展激励机制,对于成功创建各层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给予突破现有薪酬标准的年薪待遇。对于成功创建各层级重点学科的团队,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技术职称聘任职数等方面的给予适当倾斜。建立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期制、择优竞聘上岗,并按照一定比例预留职数,为优秀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留足空间。

全面规范我区人口计生信息应用操作,切实保障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核__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资格,签署保密协议,做好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员的备案存档工作。加大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力度,切实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质量。

医院市场专员工作计划例10

医药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__年_月_日至_日,药品营销公司隆重举行了20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培训会议,集团总裁、营销总监、各总经理助理、各办事处经理、新员工和公司内勤部门经理及相关人员60余人出席了会议。

在药品营销公司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会中,__总指出,上半年药品营销公司健全了内部组织与制度,运作越来越独立,部门职责更清楚,下一步运营更加规范。截止_月_日,药品营销公司成立了28个办事处,销售队伍扩大到58人,但是目前销售队伍较年轻,整体经验不足,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社会阅历等都有待提高,公司将会给予支持,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销售队伍的整体水平。__总还明确指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方向,强调办事处管理模式、职能与办事处经理职责的转变,保证团队发展。

会上,内勤各部门以幻灯片形式汇报六月工作总结及上半年工作总结,以__总的要求“以数字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为宗旨,从销售、客户以及市嘲四率”几个方面,用数据的方式分析各省区的工作情况,指出优势与不足。外勤汇报半年以来的销售工作情况、进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计划,并且采劝问答”方式,外勤人员提出存在的问题,__总逐一给予明确答复。通过总结报告,充分达到内、外勤工作透明化、程序化的效果,同时使内、外勤之间的工作得以互相理解,为今后的沟通、协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员工培训通过自组和外聘老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特聘请北京__管理顾问公司讲师__老师进行培训。整个培训围绕着提升办事处经理管理能力、执行力、营销技巧、产品知识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和交流,全面提高公司各办事处经理的营销能力,完善各办事处的管理模式。

会议最后,经全体参会人员公开投票选举的方式,评选出半年度优秀员工,并对评选出的优秀员工以及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综合考核第一名至第五名的员工进行了表彰。

__总对药品营销公司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深度营销,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向二级、三级市场推进。对产品合理定位,组成产品群,同时细分市尝细分产品,销售不走单一路线,慢慢渗透到终端,更贴近终端市场,下半年将启动OTC市常加强团队建设,使我们的员工队伍更有战斗力、凝聚力,员工要适应企业文化,与公司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0__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我市“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目标,把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中心任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强化药品市场监管,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医药销售经理工作计划20__年已经逐渐远去了,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药品销售情况,能更好的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业务发展。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年来公司组织了有关电脑的培训和医药知识理论及各类学习讲座,我都认真参加。通过学习知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也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工作实践作好了预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药品招商工作。

招商工作是招商部的首要任务工作。20__年的招商工作虽无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还是在现实中谋得小小的创新。我们公司的商比较零散,大部分是做终端销售的客户,这样治理起来也很麻烦,价格也会很乱,影响到业务经理的销售,因此我们就将部分散户转给当地的业务经理来治理,相应的减少了很多浪费和不足;选择部分产品让业务经理在当地进行招商,业务经理对商的情况很了解,既可以招到满足的商,又可以更广泛的扩展招商工作,提高公司的总体销量。

三、任劳任怨,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

本年度招商工作虽没有较大的起伏,但是其中之工作也是很为烦琐,其中包括了客户资料的邮寄,客户售前售后的电话回访,商的调研,以及客户日常的琐事,如查货、传真资料、市场销售协调工作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的完成。对于公司交待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以我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工作得失。

反思本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药品招商工作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招商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药品招商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药品招商工作方面本年加大了招商工作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药品招商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招商工作中没有自己的理念,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药品招商的路子,为开创公司药品招商的新天地做出微薄之力。

4、工作观念陈旧,没有先进的工作思想,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百分百的投入,融入不到紧张无松弛的工作中。

“转变观念”做的很不到位,工作拘泥习惯,平日的不良的工作习惯、作风难以改掉。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公司新的补充力量,“转变观念”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重中之首。

总结20__年,总体工作有所提高,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完满的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

医药销售经理的个人工作计划营销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本地医药市场,并在周边地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着用心服务的原则,与国内的厂商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营销策略:凭借优质的服务,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去开拓市场。计划在初期采用如下策略: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重点培训销售人员的药品专业知识,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凝聚力强的优秀销售团队。

具体营销工作计划:

一、建立团队:

医药专业销售需要高素质的、有成功进取心医药代表。以往的销售员仅有送货和签合同等的功能,现代医药代表是企业与医生之间的载体,公司产品形象的大使,产品使用的专业指导,企业组织中成功的细胞。

通过招聘的形式,建立一支5-10人的销售团队,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药物知识、沟通技巧的全面培训(3-5天)。以便快速的了解公司及药品情况,并迅速进入市场。以后每周进行培训,月底考核,制定详细、科学的培训考核方案。

二、开发市场

重点开发二、三级医院(县、市级医院),同时普及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规模大的门诊部),以销售“区域_”品种为主,确保客户享受_销售权和区域保护政策。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1、销售目标:争取1-3个月,完成县内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品销售目标,3-6个月初步建立全市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品销售目标。

逐步覆盖到全省及周边。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和院长、药房主任、临床医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实现共赢互利,对客户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有效说服及定期拜访,为应用我们产品的客户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清除障碍,及时收集市场综合信息和竞争对手产品及市场信息。

2、药品提成方案初步建议:

院长:5%

药房主任:2%

临床医生:20-30%

以上提成均按药品供货价百分比计算。(根据具体药品价格再做进一步明细)

3、产品进入医院的具体方法:

(1)通过行政手段使产品进入。可以到医院的上级部门,如卫生局或政府部门进行公关,从而使他们出面使产品打进医院。

(2)召开新产品医院推广会。时间、地点确定好以后,。将该区域内大中小型医院的院长、药剂科主任、采购、财务科长和相对应科室的主任、副主任以及有关专家请到,邀请比较有名的专家教授、相应临床科室的主任在会上讲话以示性,进行产品的交流,发放礼品或纪念品,以达到产品进入医院的目的。

(3)通过医院临床科室主任推荐。在做医院开发工作时,若感到各环节比较困难,可先找到临床科室主任,通过公关联络,由他主动向其他部门推荐企业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临床科室主任点名要用的药,药剂科及其他部门是会同意的。此外,医院开发工作本身也应该先从临床科室做起,先由他们提写申购单后,才能去做其他部门的工作。

(4)通过间接的人际关系使产品进入医院。对医院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调查后,若感觉工作较难开展,可以从侧面对各环节主要人员的家庭情况和人际网络进行了解。了解清楚医院相关人员的详细个人资料,以及与他最密切的人(朋友、孩子、亲属),然后有选择性地去间接接触访问,通过他们间接地将产品打入医院。

(5)试销进入。先将产品放到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试销,从而逐步渗透,最终得以进入。

总之产品进入医院,成为临床用药,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需要销售人员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三、市场促销与维护

医院市场的促销与维护工作方向是:以建立、联络感情为主,介绍公司、产品为辅。如涉及相应科室较多,要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抓重点科室,抓重点医生。具体方案:

(1)一对一促销

由医药销售人员与某个科室主任、医生面对面的私下交流来实现的。药品销售人员事先备好工作证、产品说明书、产品样品、产品临床报告、产品宣传册、产品促销礼品等资料,这样进行交流时才会更方便。

(2)一对多促销

主要是指药品销售人员与在同一个办公室里的三、五个医生交谈的形式。在此场合下必须做到应付自如,遇乱不惊,运筹帷幄,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整个交流过程中药品销售人员以一位学生求教的身份出现。

(3)人员对科室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