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1:5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

篇1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定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加速,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此时,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实践、研究、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必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将全社会的整体生产水平,生产力提高到足够高的阶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此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在共产主义整个发展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共产主义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形式存在。

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不再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通过在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得到了充分的实践经验,在与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以前瞻性的眼光,推断预测科学社会主义会首先在不发达的俄国取得胜利,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列宁之后,斯大林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关于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之路,马克思期盼“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紧接着引发欧洲大陆革命,出现“奇观”(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进程中产生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前后接续、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思想,坚持思想,同时,又根据时代特征、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思想,总结发展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从思想中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有机地融为一体,将继承与坚持、发展与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排斥市场经济,鼓励市场遵循价格规律发展,但是同时保持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适时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提高自身生产力,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变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建立经济特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邓小平理论是当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完美的诠释。

中国共产党依据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性。这是共产主义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地下斗争到建立政权一路发展而来,获得的最宝贵的经验。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

中国成长的六十年,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并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中国并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纵观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的原因,主要优势在于:

第一,敢于和善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要把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理论运用于解决近现代中国问题,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成功解决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问题。

第二,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党逐步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理论创新是中国制度创立、经济发展、战胜困难、走出危局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坚持理论创新,保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始终把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中国清楚自己的现状,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国的贫困人口仍然很多,要改变现状仍需要做很多努力。

第四,推进科学发展,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把社会主义发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很难作出预测。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在当代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们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内容。

第五,坚持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推进人民政权和民主法制建设,拓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把民主的实现,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最深刻地联系起来。实践证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有利于各党派团结,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的积极性,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特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第六,坚持执政为民,正确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建设,就是总结过去、躬身自省、面向未来的过程,就是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教育武装全党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和自身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的新的源泉。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脉络的分析总结,我们最后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情况归纳为以下三点:

1.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应该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保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保持社会主义本质不动摇;

篇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下简称“科社”)是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显然,不断采取措施增强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应该说是增强这门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导和前提,因为如果不先从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起来,要提高教学效果是无从谈起的。在这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觉得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了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了,没有必要“从头再来”,也有的学生认为“科社”课是经典作家在多年前提出的理论,跟现实难以对号,所以学了也没什么用处,这些情况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对此课无所用心,基本上是应付了事;从学校管理部门来看,不少学校仅仅是迫于上级要求来对待和开设此课,所以无论在教学投入还是在师资建设上都十分滞后;再从从事此课教学的教师来看,这些教师大部分属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或者是主要从事本科专业教学的教师,讲授“科社”只是他们的“副业”,再加上前两个原因,教师往往不大或不愿过问教学效果,而仅仅是单纯作为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还有一个问题是,有些学校对“科社”这门研究生必修课程在学时规定、教材选用等方面严重违背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1998年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如有的学校将规定的36个教学时数减少至1/2甚至1/3,有的甚至只开设一、两个专题讲座了事,而在教材的选用上更是五花八门,从而使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名存实亡。应当说,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理论水平,将对国家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即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也是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因此,对于“科社”这门重要的必修课,必须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这两个方面都能真正重视起来,否则,任何提高教学效果的主张和措施都很难落实。

二、加强针对性

针对研究生已经过本科阶段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科社”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对已有的知识重在强调运用,而不应简单重复。硕士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喜欢独立思考、交流和争论,所以,照本宣科、“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显然已不适用这个阶段。再有,他们从中学开始就与政治课“打交道”,大学又学几年,研究生还要学,如果教学内容过分交叉、重复,教学方法枯燥单调,考试又同样要靠死记硬背,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科社”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结合起来,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其重点是以全球科技、政治、经济发展情形为背景,给学生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兴衰得失,并对社会主义现状做客观的分析。

三、突出探索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性和探索性十分明显,这不仅体现在专业的学习上,也应体现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或者说,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是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停留在本科时的做法,即主要采取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式教学,学生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科社”教学中,不要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因为毕竟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重要任务则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同一类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不可轻下结论,用一部分学生去否定另一部分学生,而应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同一问题会有多种回答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做出错误结论的学生,教师也不可动辄批判,因为这样做最容易把学生“逼”向教学目的的对立面,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同样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四、注入创新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但它的诸多方面又正处于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是这门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增强时代感,即要在较为“古老”的体系和内容中注入创新思维。譬如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部分,重点应是引导学生立足国际大背景理解这一理论的产生根源及它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这一部分,应重点使学生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只有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取得最后胜利,同时,应着力讲清楚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尤其是要使学生理解,苏联、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模式、僵化的教条的恶果;在“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这一部分,应重点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弥足珍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五、顾及开放性

篇3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87-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至今历经一个多世纪,尽管这一历史进程经历坎坷,时间跨度漫长,无可否认科学社会主义还是逐步走向了成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几经曲折,教训深刻,经验丰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作用。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同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蕴含着社会主义的萌芽思想,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越来越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障碍。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指导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走向最后的全面胜利。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经过20余年的艰苦的理论研究,最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显著标志是发表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及其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三:其一、它首次揭示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阶级力量;其二、科学社会主义首次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化为角度去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从而把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其三、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论断。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第一次对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挑战,开始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漫长历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战后,欧拉美等国家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各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经验与教训并存,本文仅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为根据做粗浅地探讨。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外环境恶劣,列宁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勇敢接受实践的考验,毅然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时调整战略,及时终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晚年的列宁以俄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和经验教训为借鉴,重新审察自己的社会主义学说,得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涉及各个领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直至今日,仍然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的短暂和历史的局限,列宁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创新思考并未得以实施。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继承人,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长达29年。在此期间,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并在二战中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性胜利,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此与世界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立。但是由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和极“左”的思想。使得苏联模式越来越偏离本国的实际,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种偏离发展最后使得苏联模式演变成为一个越来越脱离实际的僵化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应该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带给社会主义者最重要的教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中国共产党几代党的领导人借鉴他国经验,吸取他国教训,成功顶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剧烈冲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科学地结合起来,创制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解放初,就指出要反思苏联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至今已历经50余年,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针对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建国后的国情提出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实现了中国的社会形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型。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个人经验的不足,晚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也有失误,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历史经验,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创制了邓小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瞻远瞩地回答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进~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在关键时刻遏制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邓小平理论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任务、根本要求、最终目标等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对当时迷惘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是一剂及时的清醒剂;邓小平理论还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符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发展新形式,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情况,创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关系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具体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适应新的时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包含了马克思、列宁、、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兴衰的关键原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表明我们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由政治革命向全面建设的根本转换,首次实现了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根本转换,从根本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框架,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全新境界。

四、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及其发展前途

篇4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8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将这个词项进行一次逻辑概括后,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人的解放科学。解放的科学,内涵丰富,具体是指使人类在劳动中去除危险性与繁重性,在生活中去除贫困性与不可控性,在文化中去除愚昧性,在人类关系中去除剥削性,使全人类都能够因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而美满与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无产阶级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但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1]所以,这个解放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围绕“两个解放”这个主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十几个组成部分。[2]由于围绕“两个解放”的实践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这十几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关系。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并进行不断的实践。而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所以,这个解放又分为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定义通过两次逻辑概括,可知概念是解放的科学。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主题,不能单凭一腔热血,而是需要各种丰富的科学整合协作、浑然一体来为之论证。围绕马克思主义主题,又有几个问题相比其他问题是更加需要及时理论说明的,更加重要的。这几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门科学。但是这三门科学是一个整体,将它们分开只是便于更加深入细致研究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阐述规律来说明主题的目标和道路,其中的规律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起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通过揭示秘密与论证矛盾来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其中的秘密指的是剩余价值剥削,而矛盾指的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中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二个层次;科学社会主义通过阐明作用和使命,认定第二个层次中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认定两个阶级的斗争和对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统治被无产阶级统治取代,指明了主题的道路和目标。其中的作用指的是无产阶级的作用,使命指的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算作围绕主题的终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算是第三个层次。在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三门科学中,科学社会主义相对来说又更加重要。因为,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更具有直接性,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具有全面性。[3]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科学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由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因为,要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除了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内容,还必须要研究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还要研究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总体发展的规律。当然,这不等于说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就仅仅涉及这五个方面,而是说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各方面中,最主要、最迫切需要协同发展的是这五个方面,同时这五个方面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辩证关系。如前所述,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无产阶级是全人类中的一部分,但只有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基础才会有全人类的解放。因此,这两个解放要分先后。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时期,也就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时期。这个时期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政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革命,是开展改变资本主义的斗争,掌握政权。在未取得工人阶级政权时,大谈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还为时过早。所以,这个时期政治是中心,体现出较强的阶级性;其次是在过渡时期,这里的过渡指的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这个时期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权还未稳固,同时革命后要急于着手改善群众生活。所以,主要内容是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配合这两个内容协同发展;最后是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时期。由于在不同时期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同时,逐渐突出人民性。由于阶级性和人民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无论是阶级性还是人民性,都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日益明显和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等原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就随着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推进而逐渐显现。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推进,其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3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之一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解放。但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单靠一门科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科学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绕“两个解放”这个主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倾其一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成果。这些丰富的科学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两个过程(一个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另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世界)规律的科学,对马克思十几个组成部分的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这里面就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在科学社会主义全面的、系统的指导下,能够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的性质、目标和道路,能够更好地为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服务。由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量生态学成果,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性明显。因此,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之一。[4]

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

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即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实践的目标是人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自身需求来制定的,并通过实践的反馈来调节,最后总结成为理论之后,再为实践作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的起始点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同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包含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体当中。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是随着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过程的推进而逐渐显现的。20世纪初,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生态问题非主流化以及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下,苏联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苏联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没有结出成功的果实,但是其这方面实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是逐渐显现的。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显现。[7]十以后,我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大环境督察工作力度,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8]当今,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四国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比如:老挝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到21世纪以后,老挝意识到经济增长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组建了职能完整、针对性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制定、颁布多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多方筹集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积极开展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9]古巴通过长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框架。古巴将生态文明实践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建设实践相互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0]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李建建,金兆怀,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2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0

[3]陈永森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4]廖清胜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自由个性观[J].探索,2005(3)

[5]陈永森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7)

[6]刘希刚前苏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J].理论导刊,2012(8)

[7]汪琦佳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发展[J].青年与社会,2013(3)

[8]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批示张高丽出席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并讲[N].人民日报,2016-12-03(1)

篇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72-0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它具有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世情与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结合、真理与价值的结合等等一系列理论特性。这些理论特性是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各门课程应当紧紧抓住这些重要结合点,积极、深入地渗透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教学,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课堂、深入大学生头脑,为培养新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思想基础。

一、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变化中关于世界重大问题和中国发展问题的智慧结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位,人民利益至上是它的首要价值原则。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蕴,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反思性与前瞻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务实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等鲜明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向他们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的理论特性,要求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它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这个重要结合点,在历史性纵向联系与现实性横向比较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展示它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

首先,要让学生在历史的纵向联系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在历史中生成并在历史中具体化的。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抽象的,它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特征,这正是它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的一种体现。说明这种阶段和特征上的差别是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只有通过历史地揭示以往阶段与当前阶段的内在联系,才能说明历史进程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对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不仅可以通过历史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而且能够通过历史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其次,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横向比较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和社会要求,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 要阐明一个理论体系,就必须充分揭示这一理论体系植根其中的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既是理论体系的深刻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是社会现实的理论表现,从根本上说,它就是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高度思想概括和理论表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必须讲清楚它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客观依据,讲清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成就,从而使大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世情与国情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双重维度和本土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在强调民族性和本土特色的同时,它密切关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了它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性,围绕世情与国情这个重要结合点,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国内形成条件,尤其是其民族的、本土的理论特色。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视野和本土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 离开中国的国情,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具有世界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但是,它必须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影响中国社会,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始至终从中国实际出发,用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它立足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要求紧密结合,并熔铸于本民族的创造活力之中,凸显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具体化,使其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特性,从而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的、本土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也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它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视野和世界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注意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把握不同阶段的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发展,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揭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本性和价值内涵

大学生接受并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是深入理解并把握它的实践本性和价值内涵。在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牢牢抓住理论与实践这个重要结合点,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全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内涵,用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实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总结和提炼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有着鲜活的实践特色。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科学回答,也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实践催生理论、理论又回应实践的过程。这个辨证统一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本性。

理论从实践中来并由实践加以检验,实践由理论加以指导和推进,这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虽然其植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但它同时也是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是这一时期指导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就会迷失方向。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另外,理论自身的生命力必须通过干预现实生活才能得以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它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实践为目的。它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事实上,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到处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和实践原则,到处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立场和理性光辉。

四、继承与发展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创新本质

解释和改造时代现实问题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体现了一种理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科学的,在时间上具有普适性。但是,随着时代和实践主题的变化,它必须丰富内涵,增添新的内容,必须对新的时代及其主题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使其理论符合当前新的实际,从而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始终体现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特质,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中华民族的本土特色,顺应当今时代的潮流与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生命力,也体现了它继承与发展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传统观点和认识做出新的科学结论,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和理论的重大突破;(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做出了科学阐发,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的突破性贡献;(3)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往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提出的新理论,如“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及其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另一方面表现为它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应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尤为特别的是,这三大理论分别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同历史阶段,它们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传承、延续,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本质。同志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4]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越发展,认识越深入,理论越完备,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创造性特征。

当代中国马思主义要被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就必须体现它对时代现实问题的科学解释和现实改造功能,体现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与发展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这个重要结合点,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充分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魅力,以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感悟。

五、真理与价值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基本观点,因而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原则。始终追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这充分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和价值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中。

首先,以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策判断的最高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的利益是实践的目的。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判断依据根本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以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地反映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不断地实现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可辩驳地体现和验证了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其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一切实际工作和理论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取向上的人民主体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二是始终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三是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要以人为目的,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思想,始终强调最广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强调要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意义和目的意义的统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反复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继而我们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进一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首要地位和基础意义。这些思想和理论观点都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

最后,坚持理论的实践检验标准与人民利益至上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就理论而言,真理性是价值性的前提,价值性是真理性的目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确认理论是否为真理,必须经由实践的检验和判断;但仅仅如此,还不是目的,还需运用真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其作为真理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与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凡是符合规律的要求通过实践主体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真理的实践检验标准和满足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的统一,强调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规律,成功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检验了其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它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大程度地实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把理论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机统一起来,既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又合乎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

在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和价值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这个重要结合点,积极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尊重规律,追求真理,尊重实践,注重创新,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积极宣扬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执政理路和价值理念,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深入地植根于大学生的头脑,以引导他们接受和拥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1.

篇6

二、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提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1969年,奎因在《自然主义认识论》中为摆脱认识论困境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通过将认识论自然化来拯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他指出:“认识论将继续存在,尽管是在新的背景下并且是以一种清晰的形象出现的。认识论,或与它类似的东西,属于心理学的一章,因而也是自然科学的一章。”[3]83他试图从客观事实中寻找认识论原因,并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自然主义认识论包含于自然科学之中,而自然科学又包含在自然化认识论之中。”[3]83为撼动科学社会学的哲学基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库恩等人发起的科学哲学革命,使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成为可能。随着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及其历史主义的建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库恩提出一个崭新、动态、非线性、非累积式的科学发展模式,将科学的发展描述为一个进化与革命、积累与飞跃的连续交替变化的过程。在库恩看来,不同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因为评判知识的标准不同,范式也就不同。[4]既然如此,默顿的规范在认识论意义上就难以继续成立。库恩的历史主义被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吸收,相对主义的成分又被激进地解读,爱丁堡学派代表人物巴恩斯、布鲁尔主张的强纲领将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引入认知层面,象征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他们关注历史、社会及具体的心理过程等因素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甚至决定性作用,以自然主义及纯粹描述为特征,与科学社会学规范化和规定性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社会转向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自笛卡尔提出“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定性的理想”以来,认识论者一直在寻求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竭力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辩护。如同其他认识论一样,科学知识社会学依旧致力于回答“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但不再追问“主体怎样才能获得客观真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理,知识是一种信念,是被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5]186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只依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信念等进行哲学或心理学的分析,社会性才是知识的本质特征。他们从经验心理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多个角度在自然科学内部说明认识的合理性问题,力图使社会认识论自然化。而自然主义在此之前完全根据内在、个体的心理过程解释认知现象的方式,忽视了认识主体的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到很多批评,甚至被认为不再能用以解决当代认识论问题。科学知识社会学借助相对主义认识论张扬了一种具有集体约定主义特征的、社会化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也使得自然主义从个人认识论转向社会认识论,沿着新的线索重构认识论。不可否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化认识论“即使以一种弱的形式,确实向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论探寻的新维度”,[6]曾在科学哲学研究中蔚然盛行。但与传统科学认识论依靠科学理论与自然秩序相一致的标准获得科学的规范性不同,科学知识社会学通过削弱自然界的齐一性和科学的体制性维护其社会认识论。对具有浓重相对主义色彩的社会化认识论来说,“并不存在与环境无关或超文化的合理性规范”,“根本不存在任何一组特定的关于自然的信念可以被认作是合理的或唯一的真理”。[5]187这种消解了科学的规范性的自然主义,遭到了坚决维护科学理性、反对相对主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激烈反对。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将科学知识看作社会建构的产物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本来是极有价值的,但如果试图以社会因素的外在建构替代科学逻辑的因果演绎、解释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则终将面临重构。

篇7

的实践观是马克思立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它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更加明显。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揭露当时腐朽的旧世界,积极努力开创新世界的初衷和使命。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产生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些思想理论观点。一切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根源在于实践,一切问题和实践的起点在于实践。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它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指导,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方法论是极其重要的,即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告诉人们如何用它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像在中国人眼里,数字越大意味着分数越高,而在德国人眼里,则相反。数字越小,分数越高。这说明,我们不应总是只承认一个真理,而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待事物的发展过程。换言之,无论事物如何发展,我们都必须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看待这个问题。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永恒的。一旦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以中国为例,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团结全世界,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办法。但从21世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封建君主制是一种完全禁锢人民的落后制度。因此,事物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

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的产物是一切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形成、丰富和发展一切理论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本质。早在2000年前的原始时期,没有语言的帮助,群居部落就通过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理解,这表明实践在很久以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如何总结这一科学真理。但是,从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也经历了许多变化。虽然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对某些理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推翻了以前的想法,他的最终目标没有改变。他仍然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这是马克思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从实践出发,改变现有的东西。

。正如马克思本人一样,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对某些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时期,实践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理解。事物发展的不同变化,不仅由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导致了不同的理论形态,而且在许许多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特点。与以往的理论相比,它忽视了实践性,只简单地重视精神活动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没有突出实践本身的主动性和自动化。要么简单地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看成是实践,过于注重实践的统一性。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就其普遍性、影响力和普及性而言,应该具有非常深远和广泛的总结和解释能力。因此,无论是涉及衣食住行的各种日常生活,还是探索复杂的科学研究理论学习,无论是具体的物质探索,还是道德精神的理论研究等等,,这些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中,供大家探索和学习。

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也经历了不同的丰富和发展阶段。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出版和马克思主义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次飞跃。从太空获取科学的想法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开出版对社会主义30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苏联上的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这是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的原因是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空想主义失败的原因是,他们也试图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实践自己的想法和想法,以便最大程度地关注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以及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期望和愿景。有些人甚至因为追求过度而破产,生活无望。空想主义已不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也可以说,空想主义由于过度追求而产生了错误的结果。《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马克思不仅继续了大量的科学理论研究,而且积极参与了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虽然革命运动的效果不是很好,但他在革命失败后并不气馁,并很快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马克思的经历不禁让人们想起了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中国,当时中国也受到了来来回回的攻击。一方面要抵制外国侵略者的肆意掠夺,另一方面要抵制中国内战带来的痛苦。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一些留学知识分子开始向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给迷茫绝望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线希望和胜利之光,随后,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有效地引导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打赢了这场战争。

的20世纪苏联模型和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型将马克思主义与该国的现实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解释为四个方面:一系列经典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让我们谈谈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这是最经典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例子。从中共到十八大,中尼结合的成果之一就是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统一。当前,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具体的实践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应了当代人面临的当代问题和现实挑战。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当代实践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最需要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每周的思想政治课正是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最有利的时间。

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和基于实践的革命性的统一。归根结底,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就是为实践服务。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和发展阶段,让人们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闪耀出更加灿烂的真理。

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对于人们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对于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许许多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和形式,但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两者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实用性,这在科学和革命领域得到了简洁的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在具体实践中,它会给人们一个很好的解释和阐述。当人们清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情况时,他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践。通过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很好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如果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也就有了马克思主义在自己国家传播和发展的更强大的条件和机会。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支持和理解。不难看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相关意识形态理论。然而,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思想只是为了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困难,但其观点具有普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想中,现实生活和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他认为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的现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对人民来说,一个国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明确的举措,但我们必须首先纠正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对该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进步外,中国的发展还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科学指导。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都归功于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应用。特别是马随着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相结合的进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蓬勃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且与其他学科交叉,科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和融合。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应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在

的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它不仅应该停留在文字上,停留在思想上,而且应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实践中,做到发展为民、发展依靠民、发展成果共享,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这些实践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明确的社会制度和正确的文化制度与具体的实践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人一方面要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牢固树立实践观点,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落在方法上,即解决办法和正确的路线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肩负起历史赋予人们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夏洛克·丁素。马克思主义的实用性与中国化[J]。学习论坛,2007年(1)。

篇8

卡尔·科尔施是德国共产党的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是与卢卡奇并驾齐驱的人物。1923年他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在书中,科尔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和历史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对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完全将理论与实践隔离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的、抽象的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这本书科尔施被视为“极左派”、修正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而被开除党籍,从此他作为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者著书立说。从科尔施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始终都是从辩证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同时又是革命的现实的哲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基础。这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相符合,因此,科尔施对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一、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哲学内容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哲学,进而转变到历史和唯物主义哲学上来,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科尔施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有哲学内容的科学理论,并且批判各个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误读。

首先,科尔施将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关于马克思和哲学的关系的论述描述为:“资产阶级的哲学教授们一再相互担保,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它自己的哲学内容,并认为他们说的是很重要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也一再互相担保,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从其本性上来讲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并认为他们说的是很重要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还有由各‘研究哲学的社会主义者’所组成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体系是需要哲学的补充的,他们也就使人们明白了,在他们的眼里,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缺乏哲学内容的。”从科尔施的描述中可以理解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态度,他对于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视为两个相互分离、彼此孤立的观点坚决地给予否定,并且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们完全漠视黑格尔哲学,忘记了辩证法原则的原初意义,完全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这些所谓的哲学家并不知道他们所批判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从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转变到历史和社会的唯物主义观念上来。

其次,科尔施对科学社会主义取代哲学并且废除哲学的论述。科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废除哲学的论述基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到的必须废除哲学,以及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中对哲学的终结的解释等等,致使各个流派的理论家纷纷对此观点做出评价,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不需要任何哲学的基础。对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为:“德国古典哲学,这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意识形态表明,并未退场,而是转变成了一种新的科学,这种科学以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般表现而出现在观念的历史上。这就是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40年现和系统论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科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后期就不再把他们的新唯物主义的和科学的见解表述为哲学的见解,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将废弃和消灭哲学,并用科学社会主义来代替哲学。就如同要废除国家一样,这里的国家等同于资产阶级国家。

资产阶级哲学家们从科尔施的论述中歪曲地认为科尔施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而马克思所倡导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一些纯粹的科学观察,与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没有任何的直接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废除哲学解释为用抽象的和非辩证的实证科学的体系去取代这种哲学。在没有搞清楚科尔施所谓的哲学的概念之前,他们不但错误地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定了唯物主义的革命的辩证原则。科尔施对这些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感到惊讶并解释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全部资产阶级的哲学和科学之问的真正矛盾,完全在于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过程的理论表现,这个过程将随着这些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的全部废除,以及在他们之中找到了其意识形态表现的物质关系的废除而终结。这和科尔施论述的“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的观点具有一致性,反映了科尔施对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的理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但要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会革命,也要在思想领域引领人们冲出资产阶级的束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并且用来与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进行争论的理论,它将最终取得胜利废除资产阶级哲学。同时,人们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进行反对阶级统治的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随着各种矛盾的化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资产阶级的哲学(即哲学)就如同马克思所讲的废除国家一样被废除。只有实现它,才能够废除它。

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哲学

科尔施高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超越”哲学,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当作一个完整整体。他发现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点就是把实践引入本体论。强调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即把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强调人类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

对于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纯粹”的、观念的、非辩证的理论,科尔施进行了剖析,指出资产阶级哲学史的三个局限性:“纯粹哲学的”局限性、“地域的”局限性、“纯粹观念的哲学”局限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本质就是这种带有局限性的哲学本身。要克服这种局限,就要超越自身,废弃自身的哲学,这是资产阶级哲学家都明显感觉得到的。科尔施举例论证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理论家由于缺乏革命实践的辩证观念而导致哲学发展的衰退。例如:在宇伯威格和海因泽的评论中,他们发现自己的这个时代“处在一种普遍的枯竭状态之中”,“日益失去了它对于文化活动的影峨”。宇伯威格解释到:“人们既厌倦了自我膨胀的唯心主义,也腻烦了形而上学的臆测,并且需要有丰富的精神养料。”对于这些衰退,科尔施认为只要资产阶级的哲学发展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形式来对待,就会以全新的形式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仍然在于资产阶级哲学家固守自身的局限,将哲学仅仅局限在观念的领域之内,不愿涉足社会实践之中,去研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科尔施对马克思主义“三阶段论”中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分析

科尔施根据他所理解的辩证法,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线索将马克思主义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1848):在这个阶段内,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将自己的哲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其主要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这个理论,把社会革命作为活的整体来把握,是实践的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的分支的把握,都是以历史的忠实性去分析和批判的。科尔施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初形式,是充分运用辩证法,富有青春活力的时期。

第二阶段(1848——1990):在第二阶段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被血腥镇压,人们的解放运动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的控制更加严厉,思想领域也不可避免地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占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初形式不可能在这一时期仍然保持不变。从表面上看,科尔施承认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处于分离状态,但是从他对其他哲学派别的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二阶段他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真正理解。

科尔施认为在后期的论述中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革命理论的唯一整体。与第一阶段的马克主义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在较后阶段,这个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要素、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进一步分离出来了。虽然肯定理论和实践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仍然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但是在这里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只是潜在的,表面显示是一种分离。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中他解释道: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不再直接涉及工人运动的实践,但他们的理论还是不断进展到从未有过的理论上尽善尽美的较高水平。

对于科尔施的论述,资产阶级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纷纷给予评价,认为科尔施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二阶段和革命实践是相互分离的,是“纯粹的”理论哲学。他们将社会革命的理论割裂成了碎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将其说成是纯粹的理论批判,与政治的或其他阶级斗争实践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现实中只是对脱离革命实践的理论进行考察,是孤立的伪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现在是纯粹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这些理论家们由于传统的重压而企图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来保持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形态的社会革命理论。这种理论是全然抽象的和没有实际结果的——它仅仅企图拒绝新的改良主义理论,在这种新理论中,历史运动的真正特征被表述为非马克思主义的。

面对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以及对自己的批判,科尔施以肯定的语气阐释自己的观点为:理论和实践不可割断的相互联系,作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类型的最独特的标志,在他的体系的较后期形式中,无论如何也没有被废除。认为一个纯粹思想的理论似乎已经取代了革命意志的实践,这不过是肤浅的一瞥。

第三阶段(1990——):科尔施将第三阶段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初形式的“重建”,是在长期衰退的第二阶段之后的复苏和本质的回归,这一阶段的代表为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再次回到第一阶段的原初状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法的再次肯定,是无产阶级斗争在新的革命阶段的实践需要。科尔施认为俄国掀起的马克思主义浪潮,是以革命的形式表达了工人运动以及共产主义者的理论概念,预示着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已经被“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一个辩证的发展:一种关于包括整个社会一切领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必须解决的不仅是“国家对于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对于国家的关系问题”(列宁语),而且,还有“意识形态对于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对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篇9

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时期。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这就有了一个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国情基础上,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不能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依据时代要求,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质的规定,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其具体要求。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推进于江泽民及其后继者,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活水,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活水的源头。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到19世纪 90 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也就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848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此后 50 年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共产党宣言》集中论述的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被未来社会所代替,亦即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

(二)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和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来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逐渐转换为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共存、交流和冲突、对抗中发展自身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同时,中国和苏联两党之间的裂缝已经显现,到60 年代爆发了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引发了对原来苏联模式弊端的揭露和反思,也引发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而后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取向的思考,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机制中的合理因素,包括吸收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由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二)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本国情,其理论支点是时代主题转换论和初级阶段论,其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即“产品经济论”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定我国人民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向世界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将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而成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范例,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

篇10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而也成为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无论是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一概念的理解上,还是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路径选择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为此,本文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就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实践基础和现实条件及其路径方法等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首先涉及到我们所要建构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目标和任务,即我们所要建构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广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还是狭义的,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问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其主流的趋向显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新的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和理论建构,否则就会因为远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这个中心,而偏离正确的方向,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220这是哲学发展的道路,也是哲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是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46-249正如所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联系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2004年会见出席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会议全体代表时也强调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和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我们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基本内涵,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中国国情及其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因为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面对中国实际和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巨大功能,就必须掌握群众;而要掌握群众,就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都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科学,都是与自己的时代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如果我们所建构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还是囿于“意识哲学”、“教科书哲学”和“改革教科书哲学范式”的范围,势必就会因远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远离大众的现实实践和现实生活而成为“空中楼阁”,要为大众所接受、所认同,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才能真正建构起富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才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也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条件

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必然孕育新的哲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不仅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孕育了作为这一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哲学。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升华,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就是要在“深度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三大创新理论为根据和依托,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一体,构建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又称“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本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其思想主题和本真精神就是“以现实的人为本”,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其中心话语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条件。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哲学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本质。而之所以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三大创新理论为根据和依托,就是因为它是在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之所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实践为基础,则不仅是因为它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实质性内容,而且更是因为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新的理论生长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五大建设”实践为基础,切实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研究,乃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新阶段上的新成果,既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崭新理论形态,也是以时代中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实践中的反思思维为特征,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等在内的系统开放的科学体系。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活的灵魂,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研究,才能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鲜活而丰厚的思想资源,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从实践层面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创新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无疑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形态,已经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标志性的成果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是我们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最为直接和最为丰厚的思想资源。

尽管,从目前来看它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特有的哲学的形式或哲学化的叙述方式,但却并不缺乏作为哲学所必须具有的思想内容。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有着自己坚实的哲学基础,而且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哲学思想内容,这就是“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唯物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以和谐为特征的辩证法”、“以统筹兼顾为根本的方法论”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唯物史观”。[4]目前来看,人们在对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内容,以及与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关系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大家都不否认其中所蕴含的哲学内容。

正是从上述意义上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深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内容,建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质言之,这里的问题并不是有没有哲学思想和哲学内容的问题,更不是有没有必要和可能的问题,而是应当如何建构的问题。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路径选择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既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主题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当代人类价值重建的历史高度,从马克思的“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理论视域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思想主题和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既是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在当前的必然选择。

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实现形式。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论视域来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对当前流行的哲学范式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反思,以便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各种各样的“意识哲学范式”和“教科书哲学范式”,以及“改革教科书哲学范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向“实践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其次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进行纠偏。所谓“纠偏”,就是要在强调“中国化”的同时,充分凸显“时代化”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看来,所谓“中国化”,在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与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的实际)相结合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概念。所以只有将“中国化”和“时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强调“中国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从“中国化”到“时代化”,乃至“具体化”的根本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再次还必须处理好“返本”与“开新”的关系问题。所谓“返本”,就是要“回到马克思”,就是要回到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上,并将其作为“开新”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开新”的出发点。“返本”是“开新”的前提和要求,“开新”才是“返本”的目的和归宿。离开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和本真精神,必然会失去意义的历史前提和理论根基,但必须明确“返本”并不是终极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正确处理好“返本”与“开新”,即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辩证关系,才能为真正建构起反映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对于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言,哲学研究的思想主题的转换无疑带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以马克思的“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哲学观为指导,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在当前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主题从“革命”到“建设”、从“意识哲学”的本体建构到“实践哲学”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转换。哲学思想主题的转换既是哲学话语言说方式转换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哲学对话(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以及中、西、马哲学内部的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哲学思想主题的转换要求我们必须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只有在解决和回答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过程中,才可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言说方式,才能为不同哲学之间的对话创造可能的前提和条件,否则所谓的“对话”、“交流”、“交锋”和“融通”,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或者说只能是一句空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现哲学思想主题的历史转换,才能为造就真正属于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充分必要的前提,并开拓出无限的生机和可能。惟其如此,也才能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乃至西方哲学研究真正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使之真正成为或转化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思想资源,也才能使我们所建构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更富于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从而能够真正为当代人类的价值重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