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1:23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1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发了400余张传单,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置,对就业的核心敏感的问题和相关看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相关的调查对象还进行了口头访谈。调查对象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到最真实最直接的情况,调查时间长达半年。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相关分析

在第一项问题调查中,对就业形势是否严峻的提问中,60.31%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很严峻,33.0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而只有3.99%的人认为可以轻松找到工作。总体而言,就业形势的严峻还是让人有所担心。在大学生扩招对就业影响的调查中发现,77.25%的大学生认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12.39%的大学生认为这会对就业有不良影响。可见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在心理上也有着充足的准备。在大学生每天在校自习时间的调查中发现,56.66%的大学生自习时间在1到3个小时不到一小时的占26.86%,不放松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或许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毕业后大学生的就业去向的问题上,我们了解了相关情况,30.04%的人选择直接就业,而其次占28.7%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占18.16%的大学生选择先工作后深造。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直接就业,但如果形势不妙或自己想获得更满意的工作,继续深造,或许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间接方式。在选择就业时,大学生最看重企业单位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选择薪资待遇的大学生占39.55%,选择看重个人发展空间的占37.53%,这两大因素是大学生看重的主要因素。在这大学生看重的作业素质中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诚信,本分,敬业的品格,一定的社交及谈判能力,扎实的业务功底,甚至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都成为了大学生看重的职业素质。但不同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是不同的,一线型的工厂企业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发明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商业集团的公司,或许对谈判,交流,管理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有可能在日后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接着,我们对大学毕业后预期月薪是多少进行了调查,发现49.32%的大学生预期工资在3000到5000,21.17%的大学生认为预期在1500到3000,相对而言,大学生对月薪的预期还是比较客观合理的,但工资待遇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专业和就业职位是否对口的调查中,70.88%的大学生希望能找到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不教条的定位于专业对口,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择业面和就业面。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39.81%的人会选择去自己喜欢的理想城市,31.02%的人选择到经济较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最后在对自主创业的调查中,60.41%的大学生想通过自主创业。在自主创业的看法中,52.74%的大学生可能会去尝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有独特的想法,良好的渠道,一定的运转资金,坚持干下去,说不定会取得意外的成功。

三、口头访问的结果和分析

在对大学生的口头访问中,对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尽管形势严峻,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社会忽视了,有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小的问题。还有的人认为,有的人凭借有后台有关系,进入企业或用人单位,这造成了社会就业用人的不公正。对于就业面临的困难,大学生该怎么做,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应该主动地适应环境和顺应形势。从细节做起,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要求,对企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和专业的走向要准确评估。也有的人也发表了对企业社会以及高校的看法,部分人认为高校应该推荐就业,企业单位和高校达成一些用人协定,还有高校招生时要注意专业安排的合理性,不能一昧地扩大招生,政府部门也应该落实与就业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引导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形势和总结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总数已达到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目前国际政治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将面临转型。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毕业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如果毕业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毕业大学生不能眼高手低,从基层做起,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谋求更大的发展,也可以尝试自主创业。除此以外,要抓住机遇,响应号召,了解相关就业政策,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08.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2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3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4

这里主要是指就业行业流向,毕业生就业的流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质”。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来看,以到医疗单位工作和专升本为主要流向,从问卷调查统计到的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主要流向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以下及二甲医院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45.3%、28.4%和10.4%。在问卷调查中,计划参加全日制专升本的毕业生比例为20%以上,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

2.毕业生就业期望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工作月薪,6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20%左右的毕业生期望在5000元以上;对于工作地点,80%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在省城或者临近省城。薪酬和工作地点作为就业的风向标,最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3.毕业生就业评估

大学中所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方面,4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相当多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性;89.8%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需要继续加强,其中意向参加函授专升本的学生比例达50%以上,说明很多医学类大学生对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提高;在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方面,52.5%的学生选择校园招聘会、老师或亲戚朋友介绍,只有少部分选择人才网站、媒体(电视、报刊等),可见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少,大学生应该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方面,72.5%的学生希望去事业单位,只有少数学生愿意参加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可见大学生应该转变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也应多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在大学自主创业方面,当今中小城镇医疗体制尚在完善中,自主创业机会多,但20.5%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不考虑自主创业,从事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创业有风险,但是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充分重视自主创业;在大学就业观念方面,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觉迷茫,有34.2%的学生感觉就业前景一般,分析原因是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就业信息获取不足,大学生应该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

二、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

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对学生就业进行“统、包、管”模式,以前如护理、检验等专业以定单班的形式计划招生已经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其次,用人单位设置过高条件造成就业难。有些用人单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提高选招录用标准,重学历而轻能力。

2.大学生的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到环境舒适、待遇丰厚、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乡镇农村等医疗行业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基层单位工作。同时,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知识量储备不足、知识面狭窄,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诚信、敬业和责任心,适应能力较差等。此外,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极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机会成本的回报。个人职业理想与实际就业环境有着很大冲突和矛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择业定位存在偏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也必然要“就业大众化”。一味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大学生想去的地区或单位需求过少或者没有需求,而求才若渴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人,这样势必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应清醒地意识到“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个人能力、专长和素质。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努力操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多观察、常看书、勤思考,把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目前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考试、升学考试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考查,学好理论知识不仅为今后的各种考试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主动权,努力谋取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大学生必须意识到岗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竞争,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有良好的开端。

2.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面对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观念严重滞后。目前就业选择的市场化,要求学校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坐、等、靠”思想,要主动出击。大学生要增强竞争意识,多关注网上的招聘信息,同时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抓住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因此,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率,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主动出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3.树立新的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职业和岗位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走向了“大众化”,毕业生要合理定位,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做起,转变一岗终身制的思想,先就业再择业。大学毕业生应面对现实,从社会和市场实际出发,树立正确和客观实际的就业观,摒弃“基层医院招人难,基层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职称晋升机会少”等错误的思想。目前省会城市、沿海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且很多医疗机构已经饱和,招聘量少,即便招聘,在要求上也不断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达到标准。在中西部或基层单位,虽然条件稍差一些,但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可以锻炼加强基础的知识、技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协调医疗机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从而有利于个人事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现今,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大学生来基层就业,值得关注。

4.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充分重视自主创业

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各级政府不断放宽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创业资助和扶持、鼓励开展网上创业或以个体经营等灵活方式创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具备创业条件,大学生应尝试进行自主创业,但要清醒地面对自主创业可能遇到的艰难和风险,只要能发挥潜能,施展聪明才智,终将成就一番事业,走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6

一、引言

我国自建国开始,从小学到大学,全部收归国有。公办高等教育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明显优势,但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多种问题,在公办教育之外寻出路成为一种选择。据2010年教育部统计数据,当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76所(其中含独立学院323所),在校生约476.7万人,民办高校数量及在校学生人数分别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及学生总数的1/4及1/5。研究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及起薪问题,有利于透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毕业生的起薪状况和就业前景。我们以省内两所民办高校为样本,实施田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研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及起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形成相应政策建议。

二、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法,以获取毕业生的的信息资料,并对他们目前的就业、择业以及工作适应情况进行具体了解与分析。本次调查基于江西省L学院和K学院。主要调查共有调查对象170名,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三、调查情况分析

1.民办大学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但就业领域基本局限于体制外非公有单位

根据民办大学网公布的《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民办高校和学生清楚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能够摆正自身的位置,就业心态良好,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其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据分析,民办高校学生自感没有明显优势,期望值相对较低,就业选择更趋务实,就业领域得到较大的拓展。已就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受雇于民营企业,其中又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该比例达到76.3%。总体看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明显隔离于体制之外,基本局限于体制外的非公有制中小型民营部门,就业层次相对偏低。

2.应用型专业毕业生起点薪酬不逊于公办高校,部分专业因其定位合理甚至具有比较优势

据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2009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月薪平均为2756元、非“211” 本科院校毕业生月薪平均为2241元、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890元。相对以上数据,本次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应用型专业起点薪酬不逊色于公办高校,如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本科层次专业,建筑、工程预决算、数控等高职高专层次专业,都有不俗表现甚至具备比较优势。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39.7%的毕业生起薪在2001-3000元之间,24.1%毕业生起薪在3001-5000元之间,中位值达到2937元,上述其他应用型专业也有较理想表现。这些应用型专业因为定位合理、适应需求,其毕业生生薪酬分布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民办院校毕业生总体薪金水平不高

《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民办院校毕业生总体薪金水平不高,月薪1000元以内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1%,2000元―3000元的占9%,而3000元以上的仅占到5%,平均月收入为1550.7元,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相对公办院校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薪金水平相对较低。

4.毕业生普遍具有工作转换意愿,采取了实际转换行动的比例较高

调查显示,入职半年内,考虑过变动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100%,但真正实施了具体行动的则为53.7%,其中:换到所在单位其他岗位的比例为10.3%、换到所在城市/地区其他单位的比例为17.1%、换到国内其他城市/地区的比例为3.8%、离职学习深造及离职创业的比例分别为13.6%、8.9%,如剔除本单位内部的岗位转换,上述后四项合计的离职率达到43.4%。所调查过的某民办高职院校,其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到安徽某汽车制造企业后,半年内离职率甚至高达100%。相比较而言,据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民办高校毕业生离职率及工作转换频次总体要高于公办高校毕业生。

5.毕业生认为劳动强度高及工作压力大的比例较高,但是工作适应性较好

调查显示,民办高校毕业生对劳动强度及工作压力的感知与工作适应情况为70.30%的毕业生能够较好适应基本工作:民办高校毕业生对劳动强度及工作压力有负荷偏重的感知,但自身定位比较务实,相对较能吃苦耐劳,总体工作适应性较好,这些素质有利于他们克服困难,历练艰难,进而促进个人长远职业发展。

6.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以及外界对毕业生认可程度影响就业质量及薪酬水平

不同院校办学基础及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并在人才培养模式及促进就业等领域有具体体现。本科层次民办高校,一般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灵活,在促进学生就业的机制建设等方面极具特色。如所调研的本科层次的L学院,规模超过两万人,以其灵活的办学机制、良好的办学声誉及就业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其灵活的办学机制、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就业体系建设,使L学院表现出勃勃生机,毕业生就业质量及薪酬水平都有比较高的满意度;而调研中的J学院,属高职高专层次,因办学起点低,经费投入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该校培养的工科类高职生,基本被安排在车间流水线工作,与技校毕业生相比并无优势,工作强度很高,毕业生自己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的实训效果不明显,对学校教育及培养认可度偏低。

四、结论以及建议

1.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改进民办高校的办学及发展空间

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的补充地位,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及高素质人才培养。我国虽然于2002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但是民办高校在招生批次、生存空间、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实际上都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其办学和生存空间受到公立高校挤压,发展空间比较狭窄。当前极有必要真正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对民办高校性质进行准确定位,全力改进民办高校办学及发展空间,以全面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

2.推行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投入机制,引导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

我国民办高校财政基础普遍薄弱,基本都是靠收取学费维持运行,这对民办高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极大制约。事实上,美国等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高校的公私立界限实质上是模糊的,其公私立分野主要是基于历史渊源。私立高校也接受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在争取项目资金投入方面,公私立高校是公平竞争的,这是基于将私立高校同样视为国家教育事业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随着我国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如能推行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有效投入机制,必能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并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民办高校办学,在促进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质量。

3.推动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的模式改革,为民办高校办学提供更为灵活的制度空间

改进将民办高校置于较后招生批次的统一招生制度,给民办高校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更大的自限,出台消除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政策法规,允许民办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及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职称评聘、薪酬体系制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在劳动用工制度、税收减免制度、财政补贴制度等层面进行完善,鼓励产业界参与民办高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民办高校办学提供更为灵活的制度空间。

参考文献

[1]柏士兴,谷贤林.美国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管理[J].外国教育研究,1997(1).

[2]顾美玲,卢德生.日本私立大学的质量评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7

一、引言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初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外一般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目前国内一般将“非正规就业”定义为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既有在正规部门(依法设立的企事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独立法人单位)的非正规形式的就业,诸如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兼职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又有在非正规部门(正规部门之外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微型企业、家庭生产服务单位以及个体劳动者等)的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等”。[1]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大学生毕业首先选择的是在正规部门就业。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的就业领域在自身的技术升级换代中对大学生的吸纳力降低,新兴正规部门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滞后,短期内难以吸纳所有的大学生,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本着效率最大化的原则,控制着其机构容纳编制内人员,这些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逐年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在传统正规部门就业,必须在正规就业之外寻找新的就业途径。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格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从事被社会默认的所谓传统、正规行业的比例下降,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现象不断增加。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工作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特征是流向多元化,“十五”期末和“十五”期初相比,毕业生就业形式更为多样,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有所提高。[2]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了大学生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3]。“近几年有至少5%~10%毕业生转入到非正规就业中”[4]。非正规就业正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形式。

二、当代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文选择某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该校学生非正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问卷310份,问卷回收率为98.4%,问卷有效率为100%。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见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情况:男生160人,占51.7%;女生150人,占48.3%。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涉及到财经类、文史类、管理类、理工类和其他类的各个专业,其中财经类占1%,文史类占19%,管理类占14%,理工类占60%,其他类占6%。各专业分布基本符合该校理工类学校的性质。

1.对非正规就业认识不足,将其做为临时的过渡就业形式

在“您了解非正规就业吗”选项中,56%大学生表示对“非正规就业”这个概念“不知道,这次问卷第一次听说”,29%的大学生表示“听过,但不了解”,15%大学生表示“了解,但没有具体研究过”。统计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大体处于“不知道”和“不了解”中。

在“您觉得哪种形式属于非正规就业(多选)”中,7个选项均有学生选择,并且比例相当,统计结果见表2。

在“如果您毕业在即,您会选择非正规就业吗”中,75%大学生选择了“会,在没有找到正规工作之前”。经过访谈了解到,他们中选择“会,在没有找到正规工作之前”的学生,往往把非正规就业作为通往正规就业的途径和跳板,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使自己的能力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以上几项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不足,非正规就业的现实存在并未得到大学生的理性把握,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然而,虽然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内涵模糊,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无奈地选择非正规就业。

2.就业期望值高,功利性强,对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充满热情

在“如果您选择非正规就业,您最能接受第5题中哪种方式就业”选项中,除了12%学生未填写(即:不会选择非正规就业)外,作为高智群体的大学生,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从事自主创业、自由撰稿等高技能、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方式,统计情况如表3。

在“影响您选择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因素是什么(选前三项)”选项中,

统计结果显示,金钱、生存、兴趣是影响该校大学生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因素,选择的学生百分比分别为29.5%、25%、25%,反映了该校学生择业的功力性很强,这与当代社会背景有关,也与现实生活压力相关。同时,在选择非正规就业时,该校很多大学生认为专业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就业优势。

以上几项调查说明,大学生选择非正规就业时,更多地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和务实的角度考虑,大多希望从事较高层次、能体现自主性的非正规就业方式,如25%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期望在非正规就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3.非正规就业层次不高,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在“您周围有同学在创业吗”选项中,93%大学生选择“有一两个”或者“没有”,仅6%大学生选择“有很多”。这一结果与在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访谈的结果相符。据了解,近年来该校一些大学生尝试自主创业,也涌现了一些成功创业的典型,但每年在就业指导中心正式登记的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而据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跟踪调查,大多数毕业生刚开始都是从事“打零工”等较低层次的非正规就业。

在“如果您选择不创业,您不想创业的原因是(多选)”选择中,25%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创业”,有24%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的潜质”,18%大学生认为“创业太辛苦”,还有12%大学生因为“家人不支持”,10%大学生“怕创业失败”。调查结果说明,该校大学生缺乏对创业的深入了解,还有求稳定、怕吃苦的心态等,使得他们对创业抱有较高热情,但投身创业实践不多。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在哪里(限选三项,按重要程度排序)”选项中,排名前三的困难因素分别是资金短缺、缺乏管理经验和对市场环境不熟悉。其中资金短缺问题是外部性因素,而缺乏管理经验和对市场环境不熟悉则是高校内部性教育因素。

在“您认为大学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学生就业能力”选项中,选择“创新理念及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更加结合社会需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就业观的转变”的学生达95%。

以上几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从事的非正规就业层次还不高,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投身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数不多,迫切需要政府、学校在创业相关政策、创业活动训练、创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当代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虽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已普遍为大学生所接受,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环境以及父母和同辈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落后于市场对人才配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潜意识自加“身份标签”,更多地选择更为体面的工作。如在A高校调查中21%大学生认为“摆地摊”是非正规就业形式,但是只有4%大学生表示“摆地摊”是最能接受的就业方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上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如果依然将自己定位为“精英”,应该从事“精英的工作”,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的就业期望和不良的择业心理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制约了他们树立主动、灵活、多形式的就业观,也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或者无奈选择较低层次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就业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大量高科技、专业化服务的新型产业部门的迅速成长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进一步变革,一大批新型的非就业方式将催生更多的具有高知识型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但是从对A高校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目前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毕业生还只占少数,特别是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从事高技能的非正规就业形式的毕业生更少,很多大学生因为落户、档案结转、地域选择等方面原因,暂时性地被动选择“打零工”、成为“蚁族”,从事较低层次的非正规就业。

另一方面,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有效的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和社会福利难以保障,而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行业保护主义主导下的户口地域限制使得大学毕业生难以在整个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一些扶持政策较难操作,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观望的态度。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热情。

3.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虽然“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还处于“卖方”市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就学”机会,而不是未来的“就业”机会,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忽视了按需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缺少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的预测与规划。而在长期不变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期望值之间的反差,使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更多表现为被动的适应,独立意识薄弱,对非正规就业或恐惧、或忧虑、或排斥”。[5]在A高校调查和访谈中,大学生期待从事自主创业、自由撰稿人等高技能、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特别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的课程,以扩展自己的就业面。但是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与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高等学校在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教育与就业相联系,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事高技能型的非正规就业。同时,增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合作,尽可能多地给大学生提供锻炼就业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补短扬优,在实践中积累实现就业必须的工作经验。

2.呼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从事非正规就业大学生权益

针对非正规就业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大学生权益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申请相关主题方面的课题研究等体制内方式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关注,同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非正规就业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制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3.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通过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指导理念,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调试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寻求各种就业渠道。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信息互通网络平台,及时有效的学生实习、兼职、就业等信息以及政策方面的就业信息,提供全方位服务。

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非正规就业中的高级形式。高校应当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开设相关创业指导课程,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承波.鼓励非正规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

[2] 课题组.2006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调查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8

一、研究的目的

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大学生人数不断在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成为了一项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质量。为了更合理地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研究者将根据内容分析法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种文本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通讯地址等基本信息,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协议单位性质、工资水平、地域类型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对比有利于了解学生专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某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者随机选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整群抽样的方法。[1]这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详细了解特定专业的就业状况,所得出的数据更加具体和实用,可为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提供实时数据,但所获得的样本数量少、分布不均,代表性比较差,需要在实际中就行纠正。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内容分析法以客观存在的文字记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将能用语言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化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并将分析结果用统计数字描述。内容分析法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的特征,其根据一定的操作步骤对文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定性的分析以得到结论,从而尽量避免个人分析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其他研究者根据研究的过程可以进行重复的验证。[1]在实践中,研究者以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收到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分析基础,主要收集毕业生的姓名、用人单位名称等信息作为第一类项目;同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家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行业分类,根据用人单位经济成分内部的生产关系对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进行了分类,根据江苏区域划分标准,对协议单位地域类型进行了分类,这些根据客观标准制定的项目作为分析单元。

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为四年,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其专业的毕业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熟悉主流软件开发及管理工具或典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具备较全面的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就业适宜在信息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研发、项目管理、IT服务、移动终端开发、数字家庭与智能家电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从对就业协议书的统计来看,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68名,其中截止目前共收到毕业协议书60份,其协议就业率为88%,这种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为准,协议就业率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学校专业的就业质量,达到了一般院校的就业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协议就业率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协议单位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

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家统计局起草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进行划分,基本涵括国民经济活动。[2]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研究者把毕业生的协议单位进行了分类,表1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32.4%的毕业生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22.1%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还有5.9%的毕业生从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分析表1,研究者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口的计算机类的就业岗位,一些毕业生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公司主要以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开发、服务、咨询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为主体的科技型公司;或者一些毕业生以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制造业工作。这两类学生占到了就业人数的50%以上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同时,也有毕业生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工作,这些产业虽然和他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但这些行业具有工作强度不大、工作自由等特点,所以也有较多毕业生从事此产业。其次,研究者发现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能够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的人员较少,这受到这些单位招聘时间较晚、周期较长的影响,即使有同学被录取,因还没正式签协议,他们这类人员就按未就业进行处理的,所以未就业人员比例有一定的比例。

(三)协议单位经济类型分析

企业经济类型亦称“经济成分类型”,指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基本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成分的划分为观察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工具,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毕业生协议就业单位经济类型的分布,研究者可以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为接下来的毕业生就业作出借鉴。通过观察表2,研究者发现有58.8%的毕业生进入到私营经济领域,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他们就业时主要以参加招聘会或者以网络投递简历的方式进行,通过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就可以进入相应岗位,相当其他经济类型来说就业更为简单、灵活,同时有些毕业生所进入的私营经济企业是自己家庭或者亲戚开设的公司,就业相对容易。股份制经济所占比重为10.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经济类型所占比例都不足6%,所占比例较小,这说明毕业生到这些经济类型的企业就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资源均衡等方面的因素是相关的。

表 2

(四)协议单位地域类型分析

1994年江苏省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界定。[3]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市。这种划分是根据省内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影响而划分的,而其经济差异较其他方面则更为明显,其协议单位地域类型也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表3显示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南的占61.8%,协议单位地域在苏中的占16.2%,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北的占7.4%;而在生源地地域方面,苏南的占39.7%,苏中的占39.7%,苏北的占20.6%,从而明显发现毕业生在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尤其向苏南地区则更为明显,这和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等方面是分不开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就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专业,是随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其就业面较广、劳动力需求较大,但调查发现毕业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不能在其对口的专业就业,这受到毕业生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学院和毕业生必须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务部门应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改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自学生入学起就开始进行有关专业教育,并科学有序地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形成一批具备就业指导能力并热衷学生教育工作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力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技巧指导等一系列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中给予学生指导。[4]

(二)接受社会现实,提高学生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期望毕业后能够到大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工资、福利待遇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事与愿违,冷酷的现实往往给他们迎头一棒,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5]就业与指导部门要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正确认识自我,择业定位不要太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择业期望放得过低;同时,学生自己要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学生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消极、低沉。

(三)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展就业领域

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6]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与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其中一方面,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将越来越多,而当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时他们对专业知识需求量会相应减少;如果出现暂时或不能就业的现象,这时毕业生就业应选择其他一些不对口的工作去做,做到“先就业,后择业”,这时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将与其专业无关,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一些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必要的,这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04)p55-56.

[2]方宽.统计研究[J]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2002(7)27-31.

[3]沈山.江苏省经济地域划分与空间组织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3):6-8.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9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导致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加之农民工、下岗工以及往届未就业人群造成劳动力市场饱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趋势不容乐观。观察麦可思研究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3年)数据,应届本科毕业生全职工作签约率比例逐年下降。1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长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思维的制约,综合技能较之发达地区女性大学生薄弱,加之女性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代表各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探寻其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社会化水平以及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就业率回顾、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相关理论相联系,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和毕业去向等深入研究,意图挖掘其在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从西北少数民族2010-2013届女性毕业生的毕业分流情况可知,主要去向是考研、签约专业对口或不对口单位、待业和出国等(见图1)。分析图1,2010-2013年签约专业不对口学生、待业学生的变化趋势波动最为明显且人数最多。签约非对口工作的学生人数由2010届的693人下降到2013届的530人,变化幅度高达25.28%。与签约非对口工作、待业在家情况不同,四届学生的考研、签约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平稳变动。因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此次问卷发放对象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应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为278份,问卷可利用率92.67%。共包括保安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囊括西北地区的城市(镇)、乡村户籍。此次抽样调查涉及西北民族大学所有本科学院,包括会计学、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文科、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女大学生,调查范围广、涉及面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意愿。(1)工作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意义。 统计显示工作选项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选择比例最多,例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比例高达90.48%、82.78%和88.31%。较高的比例说明,

2014届西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规划未来职业。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虽小,但也反映出部分少数民族女生还保留有“女性的全部就是家庭、孩子”的过时想法,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更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对于新时期国家号召女性就业的宣传力度不足、普及工作不到位。(2)选择就业单位的依据。题目设置为可多选项,综合分析各族女生的选项,“就业环境”“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是择业需要考虑的前三名因素。这一现象说明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自我定位,与惯常思维认定的位于偏远民族的女性考虑问题过于单纯相悖。一方面体现现在就业压力是全民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经历了四年本科的系统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女性变得成熟。(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岗位。统计显示选择行业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金融保险”“党政社团” 和“电力煤气水供应”等。由此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已经逐渐跟随主流择业群的脚步,开始以环境优越、相对稳定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其中回族女性毕业生选择“金融保险”的人数为96人,占其总人数的

36.09%;选择“房地产”人数占27.82%;“教育传媒”占19.55%。观察蒙古族女性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选择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党政社团”“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水工业”等,分别占比为

55.19%、38.96%和25.97%。说明蒙古族女性毕业生着重以工作稳定、环境优雅为主,兼以高收入为辅作为自己的择业、就业观。(4)薪金期望。由于回、蒙、藏和维的女生人数比例占到2014届女性毕业生人数的54.08%,相较于其他参与问卷民族更易于统计出规律性,因而罗列这四个民族的薪金期望来说明问题。观察各民族的共同之处是,“2000元以下”的选择比率较大,维族女生选择率为43.70%;回族女生选择率次之,达到38.35%;蒙古族和藏族女生选择率分别为37.01%和23.81%。选择“2000-2999元”和“3000-3999元”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次之,该民族学生可能考虑到周围物价水平和一般薪资比例,以此估算自己的期望薪金。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行为(1)择业渠道。各参与问卷的西北少数民族女生选择的择业途径多集中于传统的面试,家里介绍等方式,对形式新颖、讯息更新速度快的网络应聘或自主创业的选择人数非常之少,这一点可以表现出她们择业积极性不高、讯息来源面较窄、过分依赖父母亲人的态度明显等。以参与问卷人数最多的回族为例,选择“参加招聘会或人才市场应聘”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6.47%,选择“参议同意应聘考试”的人数比例为32.71%,选择“依靠家庭背景”的人数比例为27.44%。(2)求职费用。求职费用包括在求职过程中的所有花费,例如:服装、简历、交通以及住宿费用等,这些都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开销,求职费用的多少也可以作为衡量求职者对择业、就业付出的努力程度。

图2给出的信息是,参与问卷学生的求职费用所占比例分别是:27.24%、26.23%、22.70%、11.60%、8.45%和3.78%,说明求职费用的多少与比重呈反比例,每名学生平均花费不足500元,在求职中的花费较少,间接反映没有去远途或多个单位应聘,求职次数较少。

三、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分析

(一)实现就业情况分析。(1)就业地区。就业去向统计:西部地区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8.55%;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为

20.30%;中部地区占19.17%;最后是国外或境外占11.98%。这个比例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地区期望的估计,也比较符合传统教育下少数民族女生顾家的特性。东部地区选项之所以不高,除了当地就业门槛、学历背景要求以及综合素养评价高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导致学生不知道招聘信息而丧失很多就业机会。选择国外或境外的学生集中在回族、蒙古族等民族,一是由于生源地靠近边疆;二是该地区思想开放,鼓励年轻人出外打拼。(2)就业率。这里统计的就业率是通过统计参与问卷学生签署“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人数占总参与问卷人数的比例,根据统计,签署“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总人数为103人,就业率为37.05%。(3)实现就业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广义就业情况下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择业状况,特别设计了如下问题:

专业对口统计。统计问卷结果可知,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同学中,所属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人数所占比例为

34.9%;工作性质、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所占比例高达

61.2%;空缺比例为3.9%。各人数比例反映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情况较为突出。

(二)未实现就业原因分析。(1)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与教育相对发达城市的学生拉大差距,会产生无力感,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来看,成绩单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测评工具,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软肋”。(2)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在考核一个择业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用人标准时,经常会注重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是否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这些都能够体现一个学生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从问卷统计来看,各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民族传统思想制约,她们都较为拘谨,害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缺少锻炼胆量、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3)社会认知。现代社会仍然有严重的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现象,虽然表现的很隐晦,但是从招聘信息的要求来看,对性别、年龄、民族等要素严格界定,各行业本着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态度,偏爱抗压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男性,认为女性由于生理、家庭、心态等因素共同制约,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加之民族因素会影响部分行业文化,所以企业对于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的选拔任用格外苛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例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28-02

一 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就业品质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毕业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但就业品质不高,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因“就业率”这个指标往往只是简单地反映出就业的“量”,无法体现就业的“质”,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的公信度和适用性受到质疑。当前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品质的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单一,无法说明大学生就业实际状况。目前的大学生就业评价,只能体现出大学生就业的数量,无法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2)重视大学生就业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大学生就业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这样才客观合理。(3)政府是大学生就业评价的唯一主体,缺乏公正性,应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4)就业状况界定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有难度。有些是自由择业者,但由于没有固化,也算“未就业”,可操作性有待加强。(5)过分重视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在毕业时“被就业”,实际数据缺乏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品质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将精力投入到学校内涵建设中,切实提升学生就业品质,而不是疲于应对。

二 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0~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专业没有限制,共有672名毕业生参与答卷,调查问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

个人基本情况:在提交者中,发现男生是女生总数的2/3,其中88%是团员,10%是党员或预备党员,62%人际交往能力一般,30%认为个人交往能力较强,在校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有15%,担任过一段时间学生干部的有28%,在工作前具有相关工作实践经历的有6%,36%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在良好以上,42%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一般。从调查数据来看,基本上符合二八定律,既约有2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较高,表现优秀。

工作情况:从调研数据来看,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私营企业占71%,其中国有企业12%,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和计算机行业等,和我校开设的专业有关,目前55%的学生从事基础技术、管理工作或是营销人员,16%的学生担任项目经理或部门主管,说明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基层生产的骨干力量。66%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在大型企业占9.47%。65%集中在发达城市或省会,选择目前工作的原因56%因为福利待遇,25%因为发展前景,说明学生刚毕业的前几年,比较看重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率为68%,说明大部分学生工作后还是从事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

社会保障: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所在单位具有带薪休假制度的占36%,所在单位具有加班薪酬制度的占72%,所从事的劳动强度35%认为一般,40%认为较高,24%所在单位具有工会组织,90%所在单位都购买了工伤保险,32%购买了五险,其中有45%的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说明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给予劳动者以保障,但也有部分公司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毕业生月薪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所占比例为26.89%和34.13%。62%每周的工作时长为40~50小时,对现工作岗位和福利满意度为65%,93%的人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从调研数据显示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工资达到了国家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水平线,对现有单位基本满意,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工作单位不满意,这将导致以后工作的不稳定。

工作稳定性和发展空间:调查结果显示,43%的毕业生都有离职经历,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37%)和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毕业生选择现工作单位原因的数据基本相符,说明毕业生较看重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认为所在岗位对应的职业素养中爱岗敬业占66%,积极主动占60%,诚实守信占59%,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要注重这三方面的培养。在发展空间上,56%的毕业生选择现就职单位工作3年后预期月工资5000~8000元,15%选择8000~12000元,从学生预期薪酬可看到,企业前景较好,51%的毕业生选择3~5年后能够晋升,37%选择可能晋升,选择不能晋升的只有12%,75%的单位每年给予1~3次培训机会,15%的单位每年有4~5次培训,说明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个人成长。

三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品质的策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要求将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而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三型”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学校应转变思想,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升内涵。(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较单一的结构向实际的“双师”及多元结构转型,形成具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复合团队。(2)强化市场导向,加强教学改革:强化以教学做一体与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形成学生自主式、交互式、协作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新理念,在注重培养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基于技术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三型”人才。(3)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由小规模、浅层次向大规模、深层次、多元化转变。探索和实践“多主体”合作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在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双主体”办学机构,引入企业为学校提供能代表行业最先进水平的产品技术和现代企业文化体验中心、实训室等,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并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积极利用各种资源,竭力拓宽就业渠道,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招聘会和网上各类招聘信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二,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1)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择业竞争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自己设计职业生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2)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社会需求,切忌功利主义。(3)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寻找机会,从被动的求职者向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跨越。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个人潜能、职业理想、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并不断付出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三,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品质。(1)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学校资金不足、师资不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2)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来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消化吸纳能力。(3)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要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体制,从根本上保证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

高职院校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品质问题折射出整个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面对问题,民办高校应苦练内功提升内涵,尽快转型升级,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