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8-31 05:23:36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55-02

引言

对于每一位教师,不论是教哪一学科,都意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任何课程的任何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和训练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直接并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由于财务岗位在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财务知识对经管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也是重要的,而且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都或多或少与财务岗位有关系,有些甚至就是财务分析岗位。因此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自然成了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也成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开设专门的《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二是融入《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一个单元。

对于第一种途径而言,学生学习的财务分析内容会比较全面、系统。目前浙江的高职院校只有6所学校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阅读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存在着一种不适用的现象,学生一进入企业,让其做财务分析工作,仍然不知如何下手。这主要是因为,上课时学生的训练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脱节。对于第二种途径而言,由于多数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每周只开设4节课,财务分析章节安排的时间较短,而财务分析内容又比较多,因此相关知识只能讲个皮毛,等学生进入企业后,从事会计也好,从事财务咨询也好,对于基本的财务分析报告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分析,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基本评价,而企业恰恰又需要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技能。

因此,必须将与现有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进行改革,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通过一、两门课的教学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必须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国内针对财务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研究较多,关于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多,即便是关于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也缺乏针对岗位需求进行研究。

二、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指明了方向。工学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目前,在教高16号文件的指导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体系和课程的改革。为了使课程改革更有针对性,必须了解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针对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

财务岗位在企业的重要性及财务知识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都决定了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财务分析能力是指搜集各种财务信息,借以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并预测未来,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经管类专业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工作岗位的需求。如我院财务会计系各个专业每年都开一次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每次专家都会提到相关岗位对财务分析能力的需求,如会计专业、投资理财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及税务专业等。同时也指出学生上岗时财务分析能力的不足,如不懂得基本的财务分析步骤及要点、不能撰写简单的财务分析报告等,因此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迫切而必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必须针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能力岗位需求、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和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当前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势下,很多院校都在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建设工作,这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并不存在,鉴于财务分析能力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是必然的,更是现实的要求。

三、基于岗位需求设计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他的许多论著里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做,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重心在“学与做”的密切结合上。这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职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取决于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黄炎培先生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一。”

1.财务分析岗位能力需求。财务分析岗位能力有多种层次,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一般的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需求层次;二是财务分析专员能力需求层次;三是财务分析经理能力需求层次。

对于第一种层次,要求具备基本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对于第二种层次,是真正的财务分析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是很大的,是财务管理层次的会计。要求对财务数据进行评估,观察其变化趋势并了解变动原因,主要有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半年度分析、年度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公司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盈利情况、成本情况、销售情况、现金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等;通过期间比较,发现问题和异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公司收入、利润实现情况,提出增收合理化建议;负责撰写公司财务分析、财务报告、财务总结、会议资料等;负责建立健全相关业务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办法;负责相关业务单位费用支出、合同协议的财务审核;参与并指导业务单位的年度和月度预算编制和申报;对公司整体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书面报告。

对于第三种层次,财务分析经理需要根据公司要求,建立和完善财务及经营分析体系;协助收集、修订和制定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根据汇总的各业务机构及公司会计部门填报的内部报表与管理报表,分析各项报表与比率,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表。

2.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根据财务分析岗位的能力层次,在设计财务分析能力培养内容时,既需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当前需要,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首先,设计让学生大量阅读财务报告的项目,让学生计算报表中的一些合计数等,在计算过程中应用Excel的公式功能进行分析计算,在阅读财务报告和计算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同时分析财务报告中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其次,设计一个让学生大量阅读完整财务分析报告的项目,这些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财务分析的方法等。再次,设计一些与满足企业财务分析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项项目,如财务报表项目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向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现金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这些专项项目在设计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最后,设计一个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项目和一些拓展项目,如经营分析报告的撰写项目等,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必须熟练,对于一些拓展项目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了解。

这些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要求的层次、学生的专业和毕业以后的去向做出一定的选择。

四、基于岗位需求设计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途径

根据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讨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将原来仅靠课堂和校内实训的培养模式,转为课堂、校内实训、校内竞赛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所设计的培养项目和具体任务。

1.建设仿真的实训环境,采取理论课程边讲边实训的方式。校内仿真实训环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布置项目和工作任务时的实际工作环境描述来完成。同时,为更好地完成财务分析的实训,必须改变以前只在教室的黑板上或投影上讲解财务分析的现象,必须通过引导让学生更多的依靠自己进行思考、阅读、计算和总结。

2.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与校外基地签订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派学生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成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的指导老师来校上课,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实习任务。

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都有大量的财务分析数据的计算和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可以通过与信用评级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财务分析业务也可以将这些业务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让学生完成接近真实业务的任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也逐渐体会到职业教育在企业中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塑造企业文化,二是可以为培养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兼备的企业需要的后备人才。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普通教育的一个弱点就是重知识轻技能,我们应提倡“应知,应会”,只“知”不“会”,是不行的。三是职业教育能开创一种创新的环境,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实际上是企业的“树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国外也很强调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人,是员工。因此,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大胆改革考核方式。针对《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对于参加企业顶岗实习、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学生,可以依据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管理,根据企业的评价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积极组织与财务分析相关的竞赛,实现以赛促训的目的。目前浙江省的财会信息化大赛中涉及到财务分析能力的考核,浙江省“挑战杯”大赛和全国“挑战杯”大赛中的创业计划竞赛中也涉及到财务分析能力的考核,学生如果参加这样的比赛获奖,可以采取根据奖项的等级给予财务分析课程加分等方式,学校自身也可以组织相配套的院级竞赛,并给予课程相应的加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财务分析的兴趣。

通过基于岗位需求的财务分析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学习和途径的实施,相信高职经管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分析其他的问题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康碧琼.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7)

2.刘薇.我国企业财务分析的功能演进[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9)

3.黄珍.撰写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4.徐相昆.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科技和产业,2008(8)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6.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2

财务分析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财务分析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群体的重视,在专业领域和普通大众的理财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高等院校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内容、方法、考评机制和理念等方面都难以完全满足这一目标,这就给广大财务分析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作为从事财务分析教学的一线教师,本人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拓展教学内容,建立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中心的多维分析体系

毫无疑问,财务报表分析是整个财务分析工作的中心环节,但不是唯一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体制改革与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重组、资本市场、企业评估、绩效评价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财务分析提供信息具备多维性的特征,即财务分析中要兼顾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前景分析,做到内外部信息的结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定期与不定期信息的结合以及数字与文字信息的结合。很难想象仅凭分析几个主要财务比率就能做好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除了抓住财务报表分析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教学以外,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相关学科知识,如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的迈克尔·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以及市场营销各种竞争策略,这些知识都是可以渗透到一个特定企业的财务分析内容中的。只有建立多维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才能越透彻、全面而充实。当然如果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就具备这些学科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加以提示或引导,使之树立多维的财务分析思维理念。

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式教学和实训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被工商管理学科广泛采用。对于财务分析课程来说,教材中一般都有案例,这是一大优势,但教材里的案例往往是导入式的,更多的是例题类的,其特征要么太简单要么一个案例贯彻教材始终,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我们建议在保留导入式和例题类案例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的案例教学,最好有单独的课时安排,可以放在财务分析体系某个能力分析之后,也可以在全部教学内容讲述完毕后,以现实中真实的上市公司相关资料为蓝本进行局部或综合财务分析,同时遵循案例教学“准备——小组讨论——集中讨论——总结评价”的一般步骤。由于分析结论大都有专业分析机构分析报告的比较和参考,因此这种案例分析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教学对于财务分析课程来说,就是进行上机实验。这一般需要增加6-8个课时。通过实训课,主要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EXCEL)进行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讲解软件分析的过程,常见几种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该部分课时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实训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当然,如果无法单独安排财务分析实训课,可以考虑将这一内容放到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中开展。

三、改革考评办法,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门课程是否掌握的唯一手段,致使为考试而读书,忽视了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相悖。其实,教学评价不应是最后一个环节,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所以,建立财务分析课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就应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期末考试及总结反馈几个阶段,而不应只是专注于考试成绩的评价。

在这种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机制中学生课程总成绩可以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可以包括理论部分考试、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然后上交财务分析报告和上机实训三部分。总成绩由以上三部分成绩组成,但每一部分的权重可以有所区别:理论部分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大概占60%;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这是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学完了相应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并单独完成分析报告,大概占30%;上机实训可以考核学生上机操作情况,大概占10%。

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财务分析理念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错综变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等新特征,这就要求在校学生不仅需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时间空间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在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留白”,不要大包大揽,要留下充足的时间给他们思考和分析,并在思考分析方法上给予建设性的指导,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

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告诫学生必须树立财务分析理念,即任何时候只有对可靠的财务资料和信息进行充分的加工分析,才能发挥其诊断、监督、预测、决策的作用,才能为相关利益群体服务,否则财务信息和资料恐是枯燥、孤立的无用信息。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还是今后的个人理财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3

一、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新时代背景下所暴露出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会计财务报告本身信息的滞后性、不完整性,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低效率,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延后性和非公开化。

(一)会计财务报告本身信息存在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结果,而没有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行为的预测,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不完整性,主要表现为会计财务报告信息主要是反映企业的重点资产消耗,而对于固定资产等消耗的报告则有所欠缺。

(二)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低效率

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中,日常统计行为混乱,统计者没有对应的行为日常安排表,对各部门进行有序化的统计、核算和分析,而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低效率,则表现为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多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程缓慢,效率低下。

(三)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延后性和非公开化

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性,在信息披露时,总是无法及时将当季信息在季末及时披露,而是在下个季度中期才能够进行披露,这当中又再次充分暴露了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统计核算过程中的低效率,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非公开化,则表现为公开化的是会计财务报告数字,而数字的真实性无法核实,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核算过程没有实现公开化。

二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而外部原因则集中于政府的职责干预。

(一)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会存在运作过程效率低下、信息自身缺乏完整性以及披露的不及时性等问题,主要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设备建设、人才配备等方面有所忽视。

1、管理制度

企业在管理制度中,企业会对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程序有个基本要求,但是就每个程序的时间控制却没有丝毫文字来进行说明,可以说,企业针对会计财务报告的管理制度只是一种概念式的存在,而没有实际意义。

2、设备建设

企业对现行会计财务报告所配备的硬件设备为常规的计算机,软件设备为常规的财务软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高速信息时代,简单的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3、人才配备

企业在人才储备和管理上是没有做到位的,特别是在人才培训方面,企业目光短浅,着眼眼前利益,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所下的功夫自然也是远远不够的。

(二)外部环境

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职能干预作用方面,表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强和监督职能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

主要是政府相关机构并没有及时对会计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和焦点进行突出宣传,也没有采用必要的针对性方式,对相关企业进行宣导,在法律法规有所变动之时,也未能进行强调性地宣传。

2、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强

则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发现部分企业在会计财务报告方面有所违规,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其进行制裁,对一些企业特别是重点支柱企业,政府就对其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助长了社会的歪风邪气,形成了不良风潮。

3、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财务监督部门并没有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只是形式上的审核检查,并没有实地进行有效检查,这就给予企业更多的可操作空间。

三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措施

(一)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要克服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则要关注自身制度的完善、设备的完善以及人才的储备管理。

1、 制度完善的措施

企业要能够在已经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对其中应该以数字化明确规定的时间段,按照周内水平进行测试,进行明确的时间规定,并将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流程都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将其对内对外进行公开,而对于会计财务报告的格式等都要制定格式样本,让所有会计财务报告都规范统一,对于相关报表的管理,则要制定明确的借阅制度和管理制度、惩罚制度等等。

2、设备完善的措施

企业必须要在满足总体战略目标规划的基础之上,加大对设备建设的投入,确保会计财务报表运行的高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企业要能够为会计财务报告操作人员,配置良好配置的计算机设备,以及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为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提供高效的互联网,让会计财务报告的每一个程序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得到及时的解决,此外,针对固定资产等的统计和核算,企业可以适当地配备专门的自动感应核算设备和系统,方便快捷地对这些资产的损耗进行统计和核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针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安全性问题,则要企业为自身的财务系统配置专业的防入侵系统,甚至配备专门的风险预防机制。

3、人才储备管理

企业要能够从思想上积极转变,用战略性的眼光去进行投资,对现有的人员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包括制度的培训、会计财务报表运作程序的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各种设备操作的培训,培训渠道可以是自我培训,也可以采用外包培训,或者是与其它公司合作双赢的方式培训;在对人才进行有效培训之后,建议企业要采用文化价值理念,留住人才,以薪酬福利为辅助,促使会计财务报告的相关人员团结一致,为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整体质量共同努力。

(二)要真正克服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促使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还必须要政府从旁协助,才能够让企业更加具有自我改进的压力和动力。那么,政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结合第二部分的原因分析,政府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则是要加大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利用传统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嵌入,将手机通讯也纳入宣传渠道当中,对部门重要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动,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到个人,也可以通过聊天工具,直接用官方号码针对个人或者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也可以进行地方性的会议召开,让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三)政府要积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不能让法律作为一种摆设,必须要能够对发现问题的企业及时给予制裁,必要时就要“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坚决打击任何的违法操作行为,不姑息,当然,在发现问题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对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防备企业的故意隐瞒行为,从而提高问题发现的可能性。

当然,在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的同时,必须要对各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运作过程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可以是派人员入驻,也可以是定期抽查报表,或者适当地暗访,当然,政府的监督范围广大,难免出现无暇顾及的情况,因此,要积极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明文规定企业会计财务报表透露的标准,强制企业对运作过程和信息进行公开,并创建群众举报平台,让大家对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运作都进行监督举报,从而迫使企业不断自我改进。

四、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企业就要努力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从自身发力,做好自我的制度建设、设备建设和人才规划等工作,让会计财务报告能够在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环境中健康高效地运行,从而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和知名度,实现自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59-03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理财的能力。本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财务管理”列入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专业目录以来,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是作为一门会计学专业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其实践教学方法尚待摸索。

一、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之现状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各校大都开设了实训课程、建立了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但总体来说,各校的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岗位衔接度不够,导致学生工作后很难马上上手。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平台课,不仅是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甚至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与企业价值有关的所有方面的决策,所以是企业未来各类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往往只侧重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和操作能力,却忽视或尚未建立对培养合格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验课,或者开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但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对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但是会计实训所培养的能力并不能代替财务管理所要求培养的能力。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效果不佳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及财务会计专业资料的保密要求,加上一些单位不愿意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者是即使表面上有很多校外实习基地,实际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浙江有99%都是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财务部门能容纳的实习生有限,导致实习岗位不够,“僧多粥少”;反之,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虽然有很多实习岗位,但因为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导致有时几十人在一个基地短期实习,影响了实习效果;而且大多数实习基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做账能力,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内容几乎涉及不到,因此,学生校外的财务管理实践几乎空白。

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构思

为了便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个具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贯穿整门课程的总体实训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分两条线走,“双线结合”的总体实训模式:

第一条线是选取某一行业中的某一企业(企业资料由教师提供),按照课程体系,即各学习章节,也就是各工作管理模块,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训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教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案例的系列知识大多都是围绕某一家公司同一数据进行层层深入分析而展开的,下一个实例是在上一个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下一个知识点是对上一个知识点的应用与延伸,学习实例的过程也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这样,学习结束后,学生具备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条线是在前一项实训的基础上进行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企业资料由学生自己设计编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互补性进行合作,设计一份创业财务计划书,重点确定公司制企业的筹资方式、投资计划和投资方向、公司日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利润分配制度和利润分配方法,并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把相关内容写入创业财务计划书,并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大胆推销自己的计划。

这两条线结合的好处在于:一是模拟和全真相结合,便于加深学生对企业财务工作过程的了解;二是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模块的联系与理解;三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跟踪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尽快融入岗位角色;四是创业财务计划书的编制既可用于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也可作为今后创业时的基本材料之用。

三、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

(一)案例引导分析法

1.案例引导分析法的形式

采用的教学案例应主要来自现实生活。由于受案例、教学需求等因素影响,在具体应用中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方式(理论―案例)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第二种方式(案例―理论)主要应用于校内实训之中;第三种方式(理论、案例交叉)大多是在一个案例中分几个部分反映多个问题,每个部分涉及到不同的理论,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之中。例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问题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到超市、商场去了解分期付款商品的支付方式,有分6个月期、12个月期、24个月期的,每种方式的月付款额均不相同,然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讨论:到底是一次性付款合算还是分几个月支付合算?三种付款期哪种最合算?

2.案例引导分析法的组织程序

(1)课前准备。案例讨论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要根据教师安排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并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学生而言,应先通读案例,了解基本信息、基本概念和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为了增强说服力,最好能查阅相关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2)课堂讨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即可以进入正式的课堂讨论阶段。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自主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注意适当加以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另一方面在讨论中教师不应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错误之处不应立即纠正,而应在有针对性的提问中使学生自我纠正。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学生的任务则是把案例中的各种数据加以组织整理,使自己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讨论之始,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如: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其次在陈述并分析自己的观点时,应切记抓住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

讨论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因此,教师应随时留心、适时鼓励那些心怀胆怯、欲言又止的学生积极发言。

(3)课后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必须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自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的运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实现教学与工作的一体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和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选定行业,选定企业,结合教学内容,持续地关注、分析某一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同的环境。通过网络实训室,教师能便捷地得到相关资料,甚至能针对具体问题与企业高管提问交流。通过网络实训室,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企业的实训计划,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师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进行案例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和前面所述的案例引导分析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相同在于也是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达到该模块的学习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所使用案例的来源多样:可以是教师指定的挂到校园网上的案例,可以是推选由学生从网上了解到的最新、最热门的财务案例,也可以是某个学生将工作、实习中遇到的实际财务问题挂到网上请大家一起分析探讨、群策群力、立克难关,总之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寻找最新的、最合适的、最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讨论。

网络教学的组织程序:

1.由教师选定合适的上市公司或最合适的案例,将其资料数据、实训内容(针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分析)、讨论要求(针对案例讨论)等挂到网上,并同时公布实训作业完成时间或在线讨论时间。

2.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登录校园网,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然后从案例室找到资料,与其他组员就上市公司的经营或案例资料展开讨论。讨论由教师做主持,首先强调讨论的注意事项及程序,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作用,尽可能不表示自己的观点,讨论完毕再由教师做点评及总结。

3.各小组应在教师规定日期之前提交实训报告或案例讨论报告一份。要求提交到课程主页的网上讨论区里,且在结尾处注明各组成员表现情况。

4.教师将从各小组提交的案例中选出一组有代表性的实训报告或案例报告,将其放到论坛上供各位学员参考,同时另外公布时间就本次讨论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将答疑及点评内容挂到网上。所有提交案例报告的小组的成绩将计入本人期末综合考评成绩。

5.学员可以登录校园网案例室或教师主页,查看教师点评资料。

(三)侧重财务管理的沙盘模拟对抗训练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以一套沙盘实训教具为载体,将每班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注册成立一家虚拟公司,运作四至六年,每组五至八个人分别充当总裁、财务总监、财务助理、生产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车间的员工等职务。各组之间相互竞争,共展开六个阶段的运作,每个阶段结束后都会由教师(或总裁)召开全体会议,分析上一阶段中各公司的经营状况,传授公司经营运作理念去帮助各公司规划下一阶段的行动,而每家“公司”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并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公司策略。经过几年的经营,比较最后一年各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在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驱使下,每位同学都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总裁带领下拟订一年的投资计划、市场开发计划、产品开发研发计划等,财务总监提出资金预算,采购总监及生产总监进行本年度产能的计算,营销总监制订销售计划和广告费的预算等。各个岗位各司其职,亲力亲为。在整个沙盘模拟运行中,学生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通过体验“悟”出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集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把企业搬进了课堂,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变成具体的活动,从而提升了知识的运用。但目前企业沙盘对抗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演练,重点在于运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进行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决策能力,所以必须对现有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进行改造,使其向财务管理沙盘对抗转变。

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一项实训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时要以资金流为主要线索,并提醒学生时刻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预测表等,这些报表清晰地展现该企业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实验数据是由学生自主进行财务决策产生的,学生由此可在实验中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体验承担的经营风险与责任。到了模拟训练的最后,有的企业不得不宣告破产,有的企业依旧保持平庸的状态,有的企业却使总资产增长了。通过模拟运营,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解读财务报表、比率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术语,如盈亏平衡点、比率分析、部门财务特点、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增进与财务部门沟通的能力,学习制定有效具前瞻性的商业计划,学习多方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学习用财务原则考虑问题,改变财务枯燥难懂的传统看法,透视企业如何运作。

参考文献:

[1]李桥英.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

[2]张立.浅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J].市场论坛,2009,(6).

[3]王娟.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ZHOU Gu-yu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5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资产运用效益的检查与总结,也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先进性、对社会创造贡献性的检验。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决算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组织、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决算管理的作用以提升企业效益水平。注重利用财务决算结果分析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成效和资产负债增减变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推动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流程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贯彻上级对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关于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结合广铁集团公司情况,制定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文件和填报说明细则。二是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传达铁路总公司对财务决算工作布置要求,结合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提出集团公司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目标、任务。三是清理各项目数据工作。全面核对债权债务往来、资产盘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等。四是完善报表软件系统。细化报表主表个别项目,满足经营管理重点数据分析及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等需要,对报表软件测试,修订完善报表格式和审核公式工作。

(二)决算过程的卡控

一是分级组织、逐级审验。要求控股子公司会审所属单位全套财务决算报表,以全级次法人数据接受集团公司决算会审,依据集团公司现场审验反馈结果,加紧纠正报表数据,形成最终上报集团总部数据。二是合并调整、整体复检。集团公司以会计制度、法规为准绳,合并抵销内部关联交易、债权债务等数据,借助计算机审核校验报表数据,人工检查工作量指标合理性,与业务处室核对全集团公司工资薪酬、人数指标是否一致,人工填报客货运输指标工作量。三是审计整改、修改完善。依据内、外部审计意见,纠正决算报表编制差错,校稿整理,完善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各指标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批上报、会审整改

一是内部审批上报。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经财务处长、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逐级审批,形成正式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二是上级审核和修改。参加铁路总公司决算会审工作,依据铁路总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意见,细化、完善各个项目说明,解答各指标数据填报是否合理,修改不合理数据的填报,形成正式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分析考核、总结经验

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决算资料,查找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开展财务决算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结构和现金回报水平,关注重点项目增减情况及行业经营成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三是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将所属单位包括决算在内的各项财务工作都纳入考核范围,对各子公司进行考核,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举一反三,这既可以起到鞭策作用,又可以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算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每次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差错,如报表数据审验表内试算不平、表间勾稽错误、工作量指标漏填错报、内部债权债务挂账不一致、审计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报表编制中耗费人力、时间,合并报表数据合理性不符合实际、逻辑性错误,分析材料不透彻等,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不力、责任心不强

一是未认真学习当期决算文件要求,甚至连本单位报表上报时间都记错,未关注最新会计核算调整、填报说明,而是凭借以往历史经验做法来完成报表编制。二是未查收上级对决算工作的最新要求通知,导致报表会审时,错误较多,影响集团公司汇总进度。三是未完成材料上报,在会审现场匆忙补救,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报表质量。

(二)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分析材料前后矛盾,数据解释不够充分,变动数据应重点分析而未分析。二是过分依赖决算软件效验功能,忽略人工审验,导致一些指标的合理性错得离谱,存在漏填错填。三是决算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各功能联动使用的整体意识,导致会审现场修改报表数据。

(三)硬软件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是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相互穿透抓取数据不准确,各子系统数据各自独立,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个别报表编制需要人工填报。二是子系统开发不完善,如未开发内部关联债权债务核对子系统,造成各子公司相互提报往来数据差异较大,事后逐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抵销不充分。三是个别单位无法连接内部网络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为单机版操作,上级无法查询其数据,异地无法登录财务信息系统。

三、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整理汇编文件。收集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及薪酬、社保管理等的制度、办法,整合印刷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手册,以便学习查阅。二是制定文件,明确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和铁路总公司文件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的文件,明确会计核算变化项目、审计整改、税务问题、报表报送时间等。

(二)加强决算组织

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的领导,是提高决算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财务关联数据对账。针对年度决算对账难题,建立预对账制度,提前一个月组织内部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的核对,提早了解和解决子企业间存在争议的关联事项。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借助内部网页、微信,搭建财务问题交流平台,方便对决算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布置,并进行沟通解答,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面要到位。在每年召开全集团公司决算布置会议上,对集团公司决算工作进行部署培训,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单位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决算岗位会计。二是培训内容要活。决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受培训人员情况不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制作课件,既要考虑到刚接触决算工作的新手,也要让从业多年的老决算人员感到学有所用,尽量做到培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强调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以及决算报表的调整变动说明。三是挑选案例、现场答疑。培训既有新内容、新要求,也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及容易填错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说明,组织现场答疑,提升培训效果。

(四)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财务决算报表质量。建立一个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业务协同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基础应用、会计核算、集团查询、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会计核算应包含分线核算、决算辅助审核、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应收应付、会计报表、债权债务管理、关联交易核对等子系统功能,形成基础数据与业务规范的统一,实现集中核算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优化决算报表体系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决策需要,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报表基础上,不断研究财务信息需求,规范决算报表体系。一是关注非运输企业收支利各个项目收支情况,将非运输企业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细化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装卸、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具体业务,深入掌握每个非运输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变动情况。二是为满足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增设重点项目动态附表,如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表、教育经费提取使用表。为了优化报表体系。三是满足各方需要,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各科室,对决算报表征集修改意见,对报表进行梳理、优化和调整,剔除不符合现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确保决算报表体系可以满足各方的信息需要。

(六)加强决算审核,严把决算工作数据质量关

一是做好审核报表前准备工作。明确重点关注科目,统一审核标准和方法,制定审核流程。如重点审核资产负债表数据前后两年数据、客货运输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等。为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效率,结合往年报表数据的出错和铁总考核通报情况,增设必要的审核公式。积极与工资薪酬管理处室核对职工薪酬、人数指标,确保财务、业务数据一致。二是组织会审小组人员对接会。明确会审人员职责,制定审核流程及特殊情况下沟通机制,统一审核标准,讲解近年工作审核重点项目。三是严格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公式效验、纸质报表与审计报告一致性审核、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解释审核等审核。在报表审核期间,针对大家提出的审核公式纠正建议,及时付诸实施。四是把好报送关。随着铁路基建投资增加,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社会越来越重视铁路企业经营效率情况,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属子公司上报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认真复查,做到无差错且符合合理性,统一口径数据一致性,所有数字与财务分析报告保持一致,重大差异变化应有解释说明,力求将分析报告写全、写深、写透。

(七)加强决算分析利用,服务企业决策

财务信息结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充分利用财务月报和季度决算的数据,加强数据整理分析,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一是严把数据关、文字分析关,注重企业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二是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企业信息库,在部门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为开展企业产权登记、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八)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月、季、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上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本次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经验,查找差错原因,落实责任,依据决算考评制度,量化评分,综合评比,将评审结果以电报形式逐条反馈给各子公司,以便于改进工作,不断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切实加强决算编制工作,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利用财务报表相关数值揭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运用报表数据,捕捉有价值、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充分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社会监管数据披露需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指南(2013版).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6

一、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实施情况

(一)实训内容

本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筹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2)项目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3)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实训。(4)利润分配决策案例分析实训。(5)综合案例分析实训。(6)案例分析结果汇报。以上前四个模块讲义各附3个大型案例。

(二)组织实施

每班学生根据指导教师要求,以8-10人为一组成立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小组,组内再进行合理分工,推举一人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实训任务协调和实训结果汇报。

(三)模拟实训进度

学生的课堂实训时间是8课时,课后需要有20课时的时间去完成讲义的各模块案例任务,写在实训报告册上。

(四)考核内容与方法

财务管理学案例模拟实训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根据学生在模拟实训期间的实际表现和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强调实训过程管理,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实训情况、课堂案例完成情况和综合实训报告编制质量评分。(1)平时成绩占20%。(2)课堂范围内小组案例作业及表现占30%。(3)综合实训PPT汇报、实训报告书、实训总结占50%。

二、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使用效果对比及差异原因剖析

(一)实训参与度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教改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改优化后学生总是参与实训和经常参与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主要原因总结如下:(1)案例实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普遍认为老师在实训阶段运用大量国内外现实案例,启发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学已学过的理论去解释具体案例并找出财务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案例实训的方法通俗易懂并且实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乐意参与到实训中来。(2)团队精神的督促作用在实训中成效显著。教改前采用每个学生各自做题目训练的方式,这样他们只负责“各扫自家门前雪”,由于每个学生自控力不一样,对自己学习的要求高低不一,造成大家的实训参与积极程度不一样。教改优化后采用分小组的“头脑风暴法”对实体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强化训练财务管理各模块的学习,通过模拟实践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成绩对比

(1)组织实施上,教改前没有明确实训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案,各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做自己的实训作业,做完提交即可。教改优化后每班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小组协调实训任务,以强带弱,共同进步。(2)考核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成绩提升。教改前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作为平时成绩,最终提交的实训作业作为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单一。前述教改后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三)掌握程度对比

(1)教改优化后,本课程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相关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发散思考、集体讨论,避免了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财务管理学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尴尬境地,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2)案例实训借助教改优化项目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便于学生在实训中查找理论依据。找上市公司近三年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也激发同学搜集实时数据,进入角色,主动学习。(3)会计学专业作为经济系的应用型专业,符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结合更为优化的课程建设,为历来学风浓厚的会计学专业掌握理论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三、结语

总之,案例实训不仅符合财务管理学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更顺应了整个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只是根据一届学生的应用,设置教改前的实训情况作为参照组,结论难免偏颇,希望能抛砖引玉,以学习同行更好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做精做好。

作者:陈兰艳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03-02

财务分析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而且可作为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其他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必选课。同时,财务分析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作为高校教师,在本科生的财务分析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除了想要学习基本的分析方法外,还渴望了解更多的对纷繁复杂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和归纳的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应该进行财务分析教学改革。

一、应转变财务分析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法,一味地要求教师在规定的学时内,既要完成基本理论的传授及相关计算的讲解,又要介绍财务分析的实际操作情况,使教师讲课的难度相当大;再加上教学手段落后,知识输出量少,使学生对口头说教缺乏兴趣和耐心,结果导致教师费力地讲而教学质量却不高。这种教学观念下所培养出的人才思想僵化,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当前财务分析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观。旧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在离开学校后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方面表现为难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人才市场中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就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人就业之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拓展业务上的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应重视人才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离开校门后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二、进行教学案例的补充

众所周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更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所以,在财务分析教学中也需要较多的典型案例。然而我们所用的《财务分析》教材,很多都是单一的教学案例贯穿始终,即每章案例用的都是同一资料。就教材本身而言,这种情况无疑有利于保持全书内容的系统性,书中的案例也是较好的案例。可是对教学来说,就显得案例不足,且单一的案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真正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案例的补充,就显得非常迫切。

在补充教学案例时,很多人都是采用一些现成的案例,如果这些案例中的内容繁琐,用词较深,学生难以理解,案例教学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能利用现成案例之外,还应该仔细、深入地进行案例的研究,针对所面对的学生,把案例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出更加适合教学需要的好的案例。

此外,如果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案例中的公司是真实存在的,其报表等资料是未经任何修改,完全保留了原始信息,则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案例中的主要事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能够体现国家最新的经济动态、经济政策,属于经济改革中的难点和热点,就会更乐于被学生所接受。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到网上找上市公司,找该公司的企业背景资料、财务报表及其他的数据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或者选取当地企业的实际经营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些真实性的案例如果被带入课堂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优质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学资源系统的核心。在财务分析教材选用过程中,我们应该追求高层次、系列化、求新务实的目标。近年来,财务分析研究者及实际工作者们不断编著新的财务分析教材,这些教材对教学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里面不乏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不高的东西。因此,为了保证财务分析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把好教材选用这一关。要密切注意改革开放的新动态,掌握新形式对教学的要求,选用的教材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实践、内容新颖、同国际接轨、应用性强的特点。另外,在选用教材时也要注意难度适中,要满足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要求。避免是好教材就用,也不管教学对象的层次和程度。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此外,为提高教学质量除使用高层次的主教材外,还应以主教材为主加大辅教材建设的力度,在开课前要给学生列示授课参考书目,以此来满足学生拓宽信息量需要,满足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的需要。

四、进行实训教学

财务分析是应用能力很强的一门课程,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该加入实训教学环节。财务分析实训也就是进行上机实验。通过实训课,主要使学生掌握财务报告的分析及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企业财务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实训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Excel进行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并提高学生的方法运用能力,把财务分析方法和Excel相结合,也可以大大节省分析所用的时间。

通过财务分析实训还可以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图的绘制方法。对于财务分析图的绘制一般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较少,其基本内容和方法学生知道的也较少,但是通过实训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练习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充实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财务分析实训的课时不需要很多,可以开设6~8学时,实训课后学生需要根据实训内容填写实训报告,在报告中要填写实训目的、意义、实训步骤和实训总结等内容,又进一步对实训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该部分课时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实训课取得的教学效果却非常好,可以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

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包括考试也具有教育性。所以,考试方法在整个财务分析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一贯认为考试只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实际上这种看法没有真正全面地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和功能。

考试的目的一般可分为直接目的、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直接目的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也就是上述所说的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评定教师教学效果;间接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培养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先天的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此外,考试还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功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试题的选材和试卷的编制,通过考试把学生平时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和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使这些知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中的能力试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操作试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的能力;口试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题可以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等等。要真正全方位的做好财务分析教学工作,就要全面认识考试的目的和功能,认识到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财务分析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从素质教育理念与思路出发,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也应突破传统的考试方法的局限。学生课程总成绩可以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可以包括理论部分考试、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然后上交财务分析报告和上机实训三部分,总成绩由以上三部分成绩组成。理论部分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这是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学完了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并单独完成分析报告,这种考核方式实战性很强;上机实训可以考核学生上机操作情况。通过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业务素质,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发展。

提高财务分析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无止境的实践探索过程。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目的是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8

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是分不开的,是新时期国家财政改革任务的要求和推进动力,为市场经济运行下的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反过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它能够从全局出发,反映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及时监督政府的债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融资偿债计划,为政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便于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全面及时的政府财务信息,有利于政府接受社会的监督。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必定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

一、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1、是划清政府与市场职能,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的,用以确认和披露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制度。它能够分析政府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政府财务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调节政府资本与市场资本的合理分配和比例,将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划清界限,更是调节市场资源,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该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推动财政管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突破了原有的狭窄范围,从整体和全局把握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在不断丰富理论性和政策性的同时,提高技术性相关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要求。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政管理各方面水平,为国家财政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3、是政府履行职责,接受公众监督的必然要求

社会公众依托于政府运用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在公共财政范围内政府必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反映政府履行职能的状况和运行情况,它是通过统一的制度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等的要求,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当下财务状况和其他情况,能够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关系等,体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所采取措施的履行情况,满足公众对财政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掌握。

二、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1、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由除了政府财务报表以外,加上政府财务报表附注、政府财政经济状况以及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四部分组成的。其中,政府财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构成的;政府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是起到了说明的作用,包括主体范围,表内项目的明细内容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政府财政经济状况是用以分析政府财务和运营状况的研究政府财政能力及中长期可持续性作用的;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是政府财务管理政策、措施以及获得成果的说明。

2、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编制政府财务报表,应以公共财政决算会计报表、政府性基金决算会计报表、国有资本经营决算会计报表、财政专户会计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物资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等为基础,结合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经济实质进行抵销、调整以及合并。

三、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1、会计数据和制度存在差异

在我国目前的预决算制度中,很多诸如行政事业单位等的报表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并且延续已久。会计制度等相关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运营中的转移价值,应提取折旧,使得各单位的数据和信息不能进行直接合并。债券融资等的信息虽然易于掌握但是却分散于各个部门,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信息的口径都存在着差异,给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是接下来工作推行的一个难点。

2、资产信息缺失,资产价值难以核算

综合财务报告信息采集难度大,报告如果想要全面公开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政府资产价值核算是其中之一,例如: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情况,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造时间久远,历史成本很难获取和计算,因此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是没有反映在财务核算中的,建造移交时,资产账面反应不完整,并且还有设施没有进行核算反映,而只是由相关业务部门做了数量的统计,造成了管理分散,缺失管理主体,后期的维修等也没有管理主体,资产价值难以进行准确核算,此外,披露公共资产价值对政府来说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造成了设施确认困难和计价困难。

3、政府债权债务难以进行内部抵销操作

我国财政等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和组织合并主体的债权债务特别大,而且地方政府的债权债务也存在种类繁多,等级较多的情况。而在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时应该对内部债权债务进行内部抵销,否则就会造成债权和债务各自总额的分别虚增现象。采用目前使用的在财政报表体系合并之后再进行调整的方式是不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政府债权债务内部抵销活动的。另外,目前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范围没有包含政府融资平台的债权、债务和国有股权、股息,会使政府的真实资产负债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4、培训力度不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编制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水平是达不到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这就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培训力度不够,很多单位组织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员工和单位的重视,没有严格与考核评价挂钩,工作人员水平的层次不齐也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要加快制定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相关实施方案和配套方案。明确规范该制度的目标、内容、原则、编制流程、职责分工以及配套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全面规划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操作和规范。制定统一执行、规范有效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规范和公开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等相关内容,扎实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数据质量,为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2、转变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信息是对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规范性的更高一层要求,政府应该在债务融资方面加大规范性的约束,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加快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政府应该勇于披露自己在目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在思想上,应该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组成工作小组统一统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克服过程中的障碍,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3、对汇总后个别财务报表进行抵销、调整等措施

根据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需要披露和公开的内容,准确确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等。合并的范围除了包括本级政府财政以外,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国有企业等。将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进行统一的设计,并且由财务报告合并范围内的各个单位和组织按照统一制定之后的财务报表口径对原先的单位财务报表加以转换,以此能够形成格式统一的个别财务报告。在这些财务报告之中,内部债权、内部债务等项目应该进行单独列项,这样有利于所有财务报告合并的时候进行统一抵消,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要进行披露的相关内容应该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附注中。最后,由财政部门对处于合并范围内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统一汇总,个别财务报表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应该作为抵销和调整的依据,然后完成合并。

4、优化会计核算及相关配套制度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无法跟上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的优化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以此对正在试编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进行完善和补充,将先前的编制调整数据与日常的会计核算汇总数进行相互协调。目前我国政府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应该尽量以日常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且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理规范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样有利于提高该综合财务报告的准确有效性和可靠性。

5、提高公开性,加大监督力度

政府的财务报告提高公开程度和范围是推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的良好推动器。因此,鼓励优秀省市率先公开综合财务报告是首选,然后再将公开的工作扩大范围,逐渐实现财务报告的公开,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能够有效提升政府财务信息质量。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方面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和绩效评价制度,政府以此来提高效率和增强质量意识,注重打造阳光财政,及时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国家会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得公众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增强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更有利于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不断推进。

6、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并且技术性高的工作,其对专业化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定期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培训比如视频会议培训等,每个单位都应该派代表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调研的力度,注意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是培养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并且提供支持,有利于确保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已经成为公认的政府财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产品”,它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的财务状况和信息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监督,它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编制过程中,应该根据重点难点逐一化解,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协作,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对我国政府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1(6).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9

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日趋严格,这就对决算编制等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部分事业单位简单的将决算编制等同于年度财务工作总结或者数据的汇总,没有将其作为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与下一年度财务工作的基础素材,从而限制了决算编制作用的发挥。

一、事业单位决算编制的基本内涵

虽然事业单位决算编制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但其工作成果主要是决算报告,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主要由决算报表、报表附注、财务分析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

1、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编制

首先,填写决算报表主表的有关内容,这主要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年度内资金的收支、资产与负债等内容填写,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这种数据大多可以直接从财务软件中获取。其次,根据需要填写补充指标表,这部分内容根据需要填写,并且各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四川省就出台《事业单位统计报表补充指标解释》做出了专门的说明,在填写这些补充指标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再次,完善报表其他内容,这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有关责任人的信息。

2、事业单位报表附注的编制

在完成报表编制后,事业单位要对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如编制的基础、依据、原则、方法等,此外,还需对会计年度内事业单位的一些重大事项、特殊事项进行说明,以提高整个决算报告的质量。

3、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编制

财务分析即通过对比本年度与上一年度的决算报表,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二、事业单位会计决算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从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大多注重从财政等部门获取资金,但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资金使用后的总结重视程度相对不够,这就使得会计决算编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定位不准决算编制质量不高

在事业单位内部部分领导将决算编制作为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求的工作之一,因而在编制的定位上可能存在不重视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而是从满足这些要求出发,从而导致决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决算报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际上,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相对宽松,大量的经济活动发生后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如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可能由于有具体的责任人而出现“监管上的放任”,导致出现帐实不符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为决算报表的编制带来了挑战。

2、投入不足编制能力有待加强

决算报表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但受制于事业单位编制等因素的制约,财务部门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在需要维持财务部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真正投入到决算编制中的人员数量、规模等都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决算编制过程中的财务分析等活动需要深入了解一些重大经济活动,但决算编制人员可能并不熟悉这些情况,导致财务分析等活动停留于表面,或者简单的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此外,从财务人员本身的素质来看,部分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等理解应用能力不够,甚至业务能力方面都还存在不足,这都使得整个决算的编制面临挑战。

3、决算编制的管理有待加强

首先,从决算编制过程管理来看,事业单位在指定决算编制人员后,在整个过程中对这一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一旦决算编制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整个决算编制信息失真。其次,从决算编制结果管理来看,其审核缺乏各业务部门的参与,更多的可能是负责人根据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查式审核,从而难以发现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事业单位决算编制的思考

完善事业单位决算编制,可以从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积极促进部门合作保障决算编制信息质量,加强管理保障编制质量等方面着手。

1、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首先,要加强财务业务素质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决算编制人员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提升财务信息甄别能力。其次,要加强财务分析能力培训,要帮助决算编制人员从事业单位发展的角度了解各项财务指标的真正内涵,在事业单位内部所包含的内容,同时帮助这些人员提升利用各种统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为深化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再次,要加强预算编制相关报告撰写能力培训,事业单位可以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较为规范的预算编制相关报告,并对这种编写过程进行培训,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语言组织能力。

2、积极促进部门合作保障决算编制信息质量

首先,在决算编制过程中要积极与各部门进行合作,一方面,决算编制人员要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了解是否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得到真实、准确的反应,是否存在漏项或者差错项,另一方面,决算编制人员要针对各部门的重大经济活动与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沟通和协调,全面了解各部门主要财务指标的内涵。其次,在决算编制完成后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决算编制人员要加强与财务部门其他工作人员、审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的沟通,对决算编制情况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完善。

3、加强管理保障编制质量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决算编制方案,在决算编制开始之前,要对决算编制的进度、财务信息来源等进行明确,并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其次,要加强对决算编制部门的管理,事业单位要明确决算编制部门的具体权责,明确部门内部职工分工,建立完善的责任分工与责任落实机制,使整个决算编制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落到实处。同时,要对决算编制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对工作不力的职工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职工则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例10

目前企业财务部门缺少的是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而现在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总体上表现还不错,基本上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知识面不够宽,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整个会计工作的认识还略嫌不足;对会计核算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比较呆板,尤其是分析、判断能力明显不足;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另外,像文字书写、写作等基础素质也明显欠缺。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创新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会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首次提出适合我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在感知、认知、参与、介入、实习五阶段,教师对学生全程跟踪指导,把构建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实践工作。

一、目前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求亦越高,我们现在的会计教学能基本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教学模式:

1、重传授知识和吸收知识,轻知识技能应用的教学

目前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是基本上采用教师写板书或者ppt演示,学生记或者教师讲、学生听讲或者记笔记的模式。尽管传授了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识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这种模式着重于传授知识和吸收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的教学方法,是不能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和决策能力的,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难以培养出开拓创新型人才。

2、重课堂实训,轻课外感知与认知实训

从目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改革还是集中在课堂实践教学的环节。会计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结合专业课的理论内容,对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理论转换,加强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欠缺自我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只能完成基本层次的理解,没有形成系统认识,更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勾稽关系,因此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而加强课外感知与认知实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

3、重课程考试,轻能力考核

从各项教学改革的实施者看,由于改革是从教师主体出发,而教师是具体课程的承担者,也是学生考核的执行者,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往往集中于某一门课程的考核,虽然从各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上来看,各课程的考核标准都加入了实践环节的要求,但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往往还是有侧重的,不可能涵盖会计工作的所有技能。而由于会计技能属于知识型技能,一个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会计工作,应该从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而不单单是课程考核。

4、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主体

不管是现在网络课程还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管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还是情景式教学,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分析,目前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仍然落脚于教师主体,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者,很少参与教学改革。而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作为教学目标的贯彻者,应该是教学和过程中的主体,只有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改革,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目标。

二、“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内容和实施方案

1、具体改革内容

建立“四期三地”会计教学模式,系统的规划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以提高会计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养和后续发展能力。“四期”指新生录取进校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第三学期假期;第四学期假期。“三地”指教室、实训基地、分次实习单位。

(1)新生录取进校期:感知:要求学生现场观察附近或熟悉的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企业会计观察表。

(2)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认知:要求学生初步参与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1——企业会计认知实训报告。

(3)第三学期假期:参与:要求学生参与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2——企业会计参与实训报告。

(4)第四学期假期:介入:要求学生初步介入一家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完成实训报告3——企业会计介入实训报告。

(5)教室:主要解决会计各专业课程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

(6)实训基地:主要解决处理学生一般会计核算与电算化、纳税申报、综合会计业务、财务分析等会计技能培养。

(7)分次实习单位:主要解决学生熟悉会计环境、人际交往、规范操作、沟通能力等问题

(8)实训报告的填制是指导学生逐步了解会计工作要点和文字表达能力

2、实施方案

(1)入校后通过在教室和实训基地进行的专业教育和入门课程—会计基础,使学生对会计专业和职业有初步感受。

(2)在入校一个月内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观察自己熟悉的企业的会计部门的工作状况(注意与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每位同学完成由专业教师设计的观察表,寻找观察单位有困难的学生由会计专业安排观察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

(3)完成第一期感知企业会计后,上交实训表给会计基础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会计基础的授课完成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一期考核。

(4)在进行第二期认知企业会计之前,由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出纳实务的任课教师在教室完成的课程教学,并通过实训基地完成会计核算技能、出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

(5)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假期前分别由会计基础和企业财务会计(一)的任课教师布置第二期的认知企业会计,每位同学到熟悉的企业中进行为期2-4周的认知实习,了解会计机构的运作,熟悉会计核算的流程,并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协助企业完成基本会计业务(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习结束后完成认知实训报告,回校后分别交给企业财务会计(一)和企业财务会计(二)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企业财务会计的授课完成第二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二期考核

(6)学生继续在教室完成企业财务会计(二)、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成本会计的学习,并通过多种手段在实训基地完成财务分析技能、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计算与分析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7)第三期的会计参与实习由企业财务会计(二)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尽量选择工厂完成第三期实习,参与实习要求学生具体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并能参与企业的成本分析与财务分析(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参与实习结束后完成参与实训报告,回校后交给税务会计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税务会计的授课完成第三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三期考核。

(8)学生继续在教室学习税务会计、会计准则应用、统计实务等课程,并在实训基地完成纳税申报技能、财务分析技能等各项会计技能培养与提高。

(9)第四期的企业介入实习有税务会计教室布置,要求学生到已实习过的企业,因已实习过几次,对原企业业务较熟悉,尽量能完全介入企业的会计业务,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纳税申报(注意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介入实习结束后完成介入实训报告,回校后交给审计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结合审计的授课完成第四期实习成果汇报、讨论和点评,并完成第四期考核。

(10)通过教室、实训基地和分次实习单位的四期实习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会计综合技能,再通过第五学期的课程巩固、完成会计综合实训,提升会计技能,最后以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迎接毕业实习和就业。

参考文献:

[1]夏淑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Z].林区教学,2011,4.

[2]张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