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8 15:40:22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1

要想做一个合格药学技术人员,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做后盾,以药品质量为第一,保障人们安全用药,监督GSP的执行,时刻考虑公司的利益,耐心热情的做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熟悉药店的工作流程,每天营业前的准备:店堂卫生的清洁,药品陈列摆放检查等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才能确保营业工作井然有序地完成。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提前到岗,做好准备。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2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14-02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卫生部医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宏观层面针对医疗机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之一,有助于规范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我院的院长查房制是多学科、多专业合作,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自实施院长查房制度以来,监察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是查房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是我院从微观层面上对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管理体现。院长查房制通过进行现场调研,采用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手段对临床科室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质性干预。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院长查房在提高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上确实有效。本文通过对院长查房制在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探讨这一工作模式在拓宽药学服务工作方式中的意义。

1 关注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是否得以执行,督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是医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根据该原则要求,各地的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落实的实施细则。但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如何执行?这些问题均值得探索。我院为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本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但由于长期以来各级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相关用药规定不完全统一,加之临床医生形成的用药习惯、缺乏对抗菌药物的系统学习以及受非正规宣传渠道的干扰等原因,医生用药自由度太大[2],在临床实际操作的医生并未按要求很好的执行。那么,能否建立一种可行的方式,既可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又给临床留有一定用药余地的工作氛围呢?

虽然有了卫生部的《指导原则》,但在治疗用药与预防用药适应证、分级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具体细致,仍难指导临床规范用药。我院的院长查房制在查房过程中除了关注临床科室是否认真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措施是否到位以外,还针对不同临床科室抗菌药使用的特点,敦促药学人员配合部分科室逐步试验性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对预防用药的适应症及用药方案作范围规定并适时修订,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符合该科室用药特点的选用抗菌药物的范围,在现场检查时以此为标准,做到了有据可查,结果说服力强,也提高了科室对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临床直接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患者,加之越来越多的感染性疾病难以控制,来自患者方面的压力等诸多原因,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每一例患者都做到按条条框框使用抗菌药物确实很难。通过有多个专业参与的院长查房,临床医生可针对分级管理措施中与使用抗菌药说明书或使用实际中相冲突的许多问题进行学术争论,能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也为医生用药留有余地。此外院长查房时要求科室所有医师及部分护理人员参加接受抗菌药物使用点评,查房结束后还要针对该科室的重点问题进行后期的指导培训,这种针对性的强化培训是补充用药知识点的有效形式。

2 药师借助院长查房,参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实践

我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的工作十分有限。毫无疑问,不只是众多的医疗机构和药学界人士都在积极探索“临床药师下临床”适合的工作模式,我们也在积极开展符合我院情况的工作方式。在我院的院长查房中,通过借助行政干预手段,药师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为切入点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

临床药师在参与院长查房时,是监察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执行者。具体来说,就是药剂科临床药学的药师在参与院长查房前对该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了解科室的整体用药习惯和用药水平,同时到科室抽查病历,有重点的发现一些长期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问题,从药学的角度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在院长进行质量查房时提交给院长及科室主任,药学人员与医、技、护的专家进行沟通,并现场指导用药,相关的部门进行督导落实。

抗菌药物涉及到每一个临床科室,医师使用抗菌药的频率一般都较高。在参与查房的过程中药师只是重点查抗菌药的使用。发现许多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次数以及联合用药等细节问题不清楚,也不了解为什么β-内酰胺类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需要分次给药,而氟喹诺酮类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可以一次给药,出现不合理使用的几率也较大。如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克林霉素因制品有盐酸盐和磷酸酯两种,给药剂量有所不同,一般感染600~1 200 mg/d,分2~4次给予,但医生在开医嘱时很少根据药物的药效药动学特点来使用,常凭经验而给予1 200~1 800 mg,1 次/d,易忽略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时常还会与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基咪唑类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药师针对这一问题在查房时指出,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需要分次给药,而且单次给药剂量不宜超过900 mg,肝肾功能不良时排泄减慢,可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其同时有抗厌氧菌的作用,故不宜与硝基咪唑类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随后经过复查未再出现上述不合理用药情况,效果较好。通过对这些不合理的、常见的用药问题,在科室人员集体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纠正,阐述理由,不仅提高了药师工作的效率,也是目前临床药师人员较少情况下的一种有效工作方式。而要判断抗菌药使用是否合理,药师也需要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

除上述提及的药学方面的用药问题以外,临床上多见的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问题,尤其是外科领域。一般而言,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要以使用目的而定,许多临床医生不清楚预防使用目的,以为使用抗菌药物就是要覆盖所有的可能感染致病菌,两联、三联甚至四联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都有。不了解预防用药的时机,基本上都是术后预防性使用。通过院长行政查房,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多个专业人员参与下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临床医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得到了及时更新,相当数量医师已能做到术前30~60 min使用抗菌药预防术后感染。

3 医、药、技、护多角度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能

影响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因素较多,除了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医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更新能力以外,医务工作者之间如医、药、技、护的技术支持也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要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不是仅仅停留在医师层面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多部门的通力合作,涉及临床微生物学、医学、药物治疗学等众多概念和知识,还需结合临床研究的各种信息,才能合理地分析和应用。通过院长查房,各个专业在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基础上,协助临床科室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提升了用药水平。

比如药敏试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合理引用是临床长期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院也存在同一问题。在查房时感控办、临床药学特别重视临床是否已合理应用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有较多的临床医师常对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了解不够,当药敏试验结果报告某一种细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时以为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就可以了,其实,只要对苯唑西林耐药,应该对所有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耐药,经上述解释,弥补了医师专业知识缺陷,配合临床患者信息就能做到合理用药;另有医师认为医院药敏试验的试药太少,临床上不好选用抗菌药,其实国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均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该标准对药敏试验药物的选择制定了规则,一旦了解了微生物学检测的这些常识就迎刃而解。另外,照着药敏试验结果选对药不一定就能很好地用到患者身上,如果没有护理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要做到选用正确的药及正确地应用于患者还是较难。当前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变异,使得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困难,此时,多学科专业信息与临床信息的交叉融合能更好地提高用药疗效。

总之,合理使用抗菌药涉及临床微生物学、医学、药物治疗学、护理学等众多的概念和知识,这些只有充分结合临床研究的各种信息,才能合理地分析和应用。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中对其他专业人员知识的充分尊重,及时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院长行政查房的过程中,由分管医疗质量的院长主持,医疗质量组、护理部、感控办、临床药学及科室临床医师都应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多个角度认真分析临床病例和药物等多方面因素,能更好地获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4 结语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再是单一学科部门可以处理好的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多个专业参与的院长查房制在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实现抗菌药物管理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临床科室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另一方面在院长查房中组织相关的专科医师及有关专家、药学人员讨论交流,调解各方的分歧,从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着手,能更好地提高医院整体的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3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要性研究

面对每天大量的需要调配的处方,医院药房需要一个能充分挖掘信息和评价药物的ADR信息源,这不仅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的根本点。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院药房ADR监测制度起步得比较晚,而且我们的药房工作人员普遍不具备对ADR报告的充足认识,再加上经费和人力资源上的缺乏,从而使得药房ADR监测工作不能很好地实现反馈。由于药房管理缺乏一套明确的机制以及患者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有存在太多的复杂性和随意性,从而给门诊药房开展ADR监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就针对我国各大小医院药房这一情况,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药房管理中强化药品质量监测的重要性做详细的分析,并试图探讨出一些更具有效性和可行性的ADR监测管理措施。

1、在药房管理中加强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遵循“药品是把双刃剑”这种说法,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药品在对疾病产生治疗改善作用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用量、种类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仔细的监控,但是依然有很多药品不合理使用造成不良反应的时间发生。例如“鱼腥草事件”、“PPA事件”以及“欣弗”事件,这些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医疗实践每次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1],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必须加强药房工作中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有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工作人员是严格按照医嘱的用法用量要求来进行配药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因为药品不良而使自己的身体遭受伤害。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在1998年底就统计出在美国本土每年有近200多万的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且这些情况还导致了病人的病情因此而加剧,甚至每年约有10.3万人死于这个问题上。“是药三分毒”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真话,任何药品一旦在用法或用量上出错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药品在上市之前,药品公司总会对其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但是,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都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反应停”就曾经作为一种镇吐药被投入了市场,但是后来的“海豹胎”事件却让大家发现,这种药物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是导致胎儿畸形的根本原因[2]。而且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中,需要很大的基数才能测出一笔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试验阶段这样的就得不到监测了,只能上市后通过众多的患者消费从而更深一步地认识它。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达到75%的药品是来源于医疗机构的,由此可见对医院药房加强严格管理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药房管理时,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的疑似病例就必须通知临床医生,并在患者的临床用药记录中填写详细的报告,再做及时有效的处置。要想实现对药房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就需要我们的药师和临床医生共同接受培训和教育,从而提高自身及时发现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房管理力度和成效。

2药方中ADR监测工作开展的重点

2.1从药房管理方面着手

(1)加强对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

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对ADR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医院应经常卒子ADR报告和监测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加深对ADR定义以及报告程序等方面内容的理解,并且还应帮助他们提高对ADR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新分配来的医院药房工作人员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就是ADR报告及监测方面的知识,并且最后通过考核的人才可上岗[2]。

(2)强化药师及护士的安全用药意识

护士是直接与病人接触的群体,因此他们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最为了解,基本掌握病人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手资料。所以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述ADR定义及其监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是极为有必要的,不仅能帮助护士们提高自己对安全用药方面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工作,更能对医院药房顺利开展ADR监测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3)不可忽视退药环节

在医院药房中经常会出现患者退药的情况,在对药房的管理中就应该抓住这一环节进行仔细研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多的退药情况就是因为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的药房管理人员认真进行ADR报表的填写,并进行适当的关联性评价,对造成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这是为了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今后配药过程中重复发生的概率。

2.2从几个易引起ADR的用药情况着手

(1)正常用药情况下

药品在进入临床使用之前都会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对其毒理、有效性以及用法剂量等都会进行各种试验,之后还会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在这一段过程中可能并不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但是当投入临床使用后,由于患者自身病情、体质以及个人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就可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尽管这并不属于用药错误或医疗事故的范畴,但是我们医护人员以必须对这种情况进行严密监测[3]。

(2)药物联合应用情况下

很多病人在住院时,医生一时不能明确患者具体的病因并怀疑是细菌造成的感染,因此联合使用了抗生素以免贻误时机。就是在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对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医生在联合用药时应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因此在药物联用过程中也需要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

(3)滥用药物引起的ADR

一些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滥用药物的情况下,例如对感冒病人使用大剂量的抗病毒药的同时还进行了大剂量的青霉素静滴,这就很可能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因为青霉素只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非病毒性感染。一些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还会在用药时添加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这样的药物滥用情况不仅可能导致病人产生药品不良反应,而且还增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于这样的情况医院在进行药房管理时也应作为重点进行ADR监控。

参考文献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4

2药学工作的开展

2.1药品供应渠道本地化

[2-3]药剂科主要任务是药品供应,因此建立药品供应渠道是新建药剂科面临的首要任务。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参加当地或区域内的药品招标是快速、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根据临床需求确定常备药品目录后,结合招标结果进行选择,不仅使药品品种、价格均有依据,满足财务及审计部门的要求,而且能够保障药品来源,及时送药,减少缺断货现象。同时药品价格与当地其他医院一致,不会造成医院间或医患间的矛盾,也能满足当地物价部门的检查要求。确定药品品种后,再根据药品的覆盖比例、企业实力(注册资本)、服务能力等进行配送企业的量化打分筛选。

2.2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新医院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逐步运营。同样,药剂科不可能在医院开业之初就具备所有资源,需配合医院业务,逐步推进。海南分院首先开诊的是急救部及体检中心,为此,药剂科首先运行的是药库和门诊药房,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先集中在这2个区域,优先完成这2个区域的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中医科开诊后,中药房开始运行。住院病房运行初期,由于仅有3名药师,未立即展开住院药房,通过计算机系统调整,依旧从门诊药房调剂,基本满足临床需求。经过招聘、培训人员,及相应设施基本就位后,再开放住院药房,采取先试点磨合再广泛推广的方式,逐步开展片剂单剂量调配、静脉用药集中配置(胃肠外营养及化学治疗药物)等业务。医院开诊优先保障的是临床医技科室,药剂科需做好艰苦创业的准备,如医院试运行初期,拿泡沫箱、超市货架暂时顶替药柜、药架。

2.3做好与机关、临床的沟通

通过与机关沟通,一方面明确医院意图,提前做好下一步工作准备;一方面让医院了解药剂科目前的工作进展,尤其是存在的具体困难,以便申请到合适的资源。通过与临床沟通,知晓临床需求,从而排列药学工作的轻重缓急。尤其是可通过与护理部、护士长沟通,解决在药品保障流程中的问题。如病房开诊后,护士的第一需求就是片剂单剂量调配,住院药房运行后应首先解决该问题。其次,护理单元无生物安全柜,急需化学治疗药物集中配置,药剂科应抓紧静脉用药集中配置中心的建设,尽快解决,而对于药品下送、胃肠外营养配置、住院药房7天工作制等,则推后开展。

2.4开展药学服务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学技术服务是药剂科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国家试行药品平进平出后,药师参与医院诊疗,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药学人员的价值,已成为共识。新建医院招聘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立即从事药学服务工作基本不可能,但树立这种意识对学科建设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即使人员紧缺,依旧安排高年资药师设立了门诊合理用药咨询窗口,对新进人员起到示范效应。要求新进人员学习说明书,提炼用药注意事项,制作用药提示,患者出院带药时主动告知。对一些特殊药品装置的使用进行培训,要求药师给患者演示。制作用药教育卡片在门诊发放。充分利用院本部(总医院)资源,邀请专家培训,尝试开展处方、医嘱审核工作,并开设药剂科网站。

2.5药品监管早期介入

药品费用高被认为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强药品监管,防止药品滥用。在建院之初,通过培训、考核、点评、奖惩等措施,树立药品监管概念,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3药师培养

3.1明确药师价值

通过讨论,形成科室价值观,让新进人员明确,药师不是“发药的”,药师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为患者提供的不是药品,而是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是医院药师的价值所在。

3.2药师培训

我国药学院教育还多偏向于制药工业,所学内容与临床脱节,与医院药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培训至关重要。通过说明书学习有助于尽快熟悉药品,在此基础上请临床专家、药学专家的系统授课,让新进人员对药品有更全面的认识,并鼓励药师通过窗口将知识传递给患者。通过责任药师的选拔,让药师初步接触患者。

3.3建立考核机制

[5]结合医院每年的各种“练兵”活动,以日常药学工作为考核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调整和年底评比的重要依据。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5

查阅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8年5月病人投诉记录共150次,其中与药剂科有关75次,药品价格原因33次,药剂科管理责任及药师工作过失18次,其他原因工作态度、药房缺药等24次。

2 分析与药剂科有关的医疗纠纷

2.1 药剂科管理混乱发出超过有效期药品: 药品超过规定使用期限疗效降低或失效,副作用增大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也给病人增加精神负担。例如:患者陈某右手骨折到本院就诊,在药房取回10支骨肽注射液,价值225.8元,注射1支后回家发现该药还有两天过期,遂投诉到县消委会,经调解处理医院1次性赔偿陈某500元。药品的有效期标示不显眼且字迹较小,尤其小针剂包装盒有标示而单支却没有标示,所以容易忽视。药品在有效期内,但已经发生化学变化如片剂变色、潮解,未及时发现而发给病人;或玻璃瓶有裂痕未发现造成输液反应,都应引起注意。

2.2 药师发错药: 有时因药名相似发错。临床中有些药物药名相似,但作用却差别很大,如他巴唑当作地巴唑发给高血压病人,致病人血压仍居高不下,把地巴唑当作他巴唑发给甲亢病人耽搁了甲亢病人的治疗;可拉明为呼吸兴奋剂,阿拉明为升压药,发错时就会延误病人的抢救时间:10%氯化钾当作10%氯化钠注射液等。有因包装与剂型相似(特别是同一厂家不同药品采用相同外包装)互相搞错,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等针剂,扑尔敏、强的松、消炎痛、维生素B1等片剂大小、型状几乎一样互相发错;也有因一种药有多种规格相互拿错,如阿托品有针剂0.5mg、5mg,又有片剂0.3mg。也有因药架位置改变而由于习惯性拿错药。

2.3 调配有禁忌或慎用患者用药的处方: 由于医生工作失误给儿童及孕妇开出有禁忌或慎用的处方,药剂人员没及时发现。例某6岁儿童腹泻到本院就诊,前两天使用复方新诺明,第三天复诊用氟哌酸,病人家属在报刊上看到儿童不能用氟哌酸,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因氟哌酸属喹诺酮类药物对乳动物和人类软骨细胞均有特殊亲和力,影响儿童骨胳发育,18岁以下儿童禁用。

2.4 发出未做过敏试验的药品: 青霉素皮试为临床最常见的药物皮试试验。由于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的例子常有发生,有医生漏开皮试单,或医生开出皮试单病人未做试验就去取药,药剂人员未认真检查试验结果就发药;也有病人认为曾经用药不过敏就不必再试验;还有忽视青霉素与其它类抗生素有交差过敏的现象,给青霉素过敏者服用阿莫西林或头孢羟氨苄等。例如,一成年男患者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滴注青霉素,病人认为以前曾用过擅自决定取药后去小诊所输液。,药剂人员把药发给病人,结果刚点滴少许就发生过敏性休克,幸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

2.5 忽视发药交代 :由于病人缺乏医疗用药常识,药师在发药时没有详细向病人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造成用药失败或不良后果。例如,一患者张某,71岁,患有白内障,第一次用白内停滴眼液,将盒内药片口服,液体剂滴眼。当他第二次再取白内停滴眼液时听到药师交代使用方法,遂投诉上次发药药师,发药时没有交代使用方法造成他用药失败。因白内停滴眼液包装分两部分,临用时取药片放于溶剂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使用。农村老年人不会看药品说明书,有的将漱口液当口服液服用,有的外用栓剂当成口服,有的将药瓶内一小袋干燥剂也当成药品服用。有的药品剂量分不清,如说明书上写每次服10mg当成10片,5mg当成5片,一些液体剂服用的毫升数无法掌握等,造成用药超量或不够,增加不良反应或达不到效果。

3 防范措施讨论

3.1 转变观念,强化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从2009年我院全面推行5S管理理念,具体总结为整理、整顿、规范、清洁、自律。做到人有其责,物有其位,分工明确,交接有序。流畅整洁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出错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3.2 药房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的工作制度,耐心并善于和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的需要,积极面对患者,赢得患者信任,把一切差错和纠纷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这样也利于药师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建立起药师工作在患者心中的地位。药房人员除应具有药品的性质、贮存、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意识别各种药品的有效期的标示方法,防止有效期药品过期,造成浪费。或已经过期的药品仍继续使用,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健康。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6

医院西药房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一实习的时间转眼过去了,记得一开始我按照实习轮转的安排各就各位,是以积极的心态准备迎接每一轮的工作。

在刚刚结束的实习期里,我们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积极维护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处方方面的问题,进行处方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如此,我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实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得到众多老师的交口称赞。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各个药房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药库和制剂室的工作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勤奋好学的工作态度,虚心向上的学习精神得到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坚信在以后学习的日子里我会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踏实的态度对待每次工作,决不辜负医院各领导老师对我的教导和期望。

医院西药房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二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和睦与老师、同学相处。

现将整个实习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掌握了药品的分类与陈列

1、药品的分类

首先是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分开,内服药品与外用药品分开,然后按剂型或用途进行分类,按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剂、针剂、散剂、水膏剂、易窜味的药品。按用途分为: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易窜味的药品等。

2、药品的陈列

应有药品柜及中药橱、药品上架、摆放整齐有序并有拆零药品专柜和拆零的基本工具,拆零药品的要求是能保留原包装的尽量保留,不能保留的要在标签上写明其品名、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限,并有药品效期一览表。

对于毒性药品应设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二、熟悉了处方的调配原则

进行处方调配要掌握常用药品的名称(化学名、别名、商品名)、药理作用、用途、剂型、规格、剂量、用法,药物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例如:双黄连注射液与病毒唑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不能混合使用。处方按照审方、划价、配方的程序进行处方调配。对于审核不合格的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

期间重点掌握如下:

一、药物的摆放:同类药物放在一起,做到先进先出。

二、看处方:首先看病号,再看年龄,最后看用法用量。

三、拾处方,拾处方要认真、细心,要检查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四、处方的计价收费。

医院西药房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三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西药房实习之后,我又来到了中药房,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在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

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幕布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

单子叶植物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步,无髓部,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有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中药,全草类中药,澡菌地依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和矿物,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7

本院在2005年建立了综合药房,综合药房的调剂工作不但包括了门诊的中西药处方,还负责16个临床科室的住院患者的药品供应。这种全新的药房管理模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避免了因药房位置分散而造成患者取药困难。但是,综合药房药品数量和品种繁多,处方量大,人员配备不足。在向临床科室发药时,药师要在保证配方速度的同时,还要核对住院科室领药单,计算机收费,以及药品配发的正误,所有药品还需送至临床,由护士点收,与此同时窗口的门诊中西药处方以及特殊门诊处方工作量也很大,还要兼顾某些退药和换药的处理,工作很繁杂.这中间的某一环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差错,作为药师,不仅工作压力大,思想压力也很大。我们应调节好自身状态,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用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用温和谦虚的语言打动患者,将差错和纠纷降至最低。下面就综合药房的工作实际谈一些体会。

1 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1.1 配方差错

1.1.1 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 医生字迹过于潦草,似是而非,药师在核对处方时,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对药品的性状,规格不熟悉,对处方的审核不够认真,辨认不清,似是非是,造成差错。

1.1.2 药品名称、包装、外观相似 现在许多药品的商品名都比较接近,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药品的包装和外观都很相似,如果药师在配方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就很容易造成差错。

1.1.3 药品多种规格和剂型 许多药品都有多种规格,特别是注射剂,同一药品的含量不同,药师稍有疏忽,就容易出错。有些药品有不同剂型的,药师如果审方不够认真,就会出错。

1.1.4 药品位置 取药时或在补充药品上架时,对药品位置易犯经验性错误,又没有仔细核对,造成差错。

1.1.5 药品数量差错 ①药品品种繁多,生产厂家不同,包装各不相同,特别是注射剂,有每盒12支、10支、8支、6支、5支等各种包装的,数量相近的更容易混肴,造成多发或少发;②门诊输液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的推算误差,也是药品数量差错常发的原因。

1.1.6 护士和患者在取药时核对有误 在取药高峰期,窗口比较拥挤,取药人在取药时,易产生烦躁情绪,可能导致差错发生。

1.2 退药

1.2.1 患者自动要求退药 患者认为药品价格昂贵或数量过多,难以接受,要求退药,一旦遭到药师拒绝,容易引起纠纷。

1.2.2 患者对某种药品有过敏史,但在取药后才发现 许多药品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易引起过敏反应,医生未经仔细询问过敏史,就开具处方,给患者带来不便。

1.2.3 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 要求退药或换药。

1.2.4 口服药品要求退药 口服药品按规定一般不给予退药,容易引起纠纷。

1.2.5 住院患者退药 由护士拿退药申请单,到药房退药,患者对帐目明细不清楚,引起误会,造成纠纷。

1.3 皮试类药品

1.3.1 患者未做皮试即来取药 患者对取药程序不清楚。

1.3.2 患者做过皮试,却没盖皮试章。

1.3.3 患者要求到其他医疗机构注射输液 患者已做皮试,但只买药,不在本院注射,要求药师给予提供输液及皮试证明。

1.4 特殊药品

1.4.1 处方书写不规范 品和第一类处方书写要求非常严格,并且不可涂改,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给患者造成麻烦,来回奔波而产生怨言。

1.4.2 处方剂量不符和要求 特殊药品的处方剂量具有严格规定。例如一般情况品和第一类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用量。

1.4.3 开具处方的医生未取得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

1.5 医保患者的特殊门诊处方 特殊门诊患者大多是出院后长期用药的慢性患者,所用药品大都与住院时所开药品相同,综合药房药品较其他药房品种齐全,门诊药房品种有限,患者每个月定期取药,现在我院所有特殊门诊患者全部到综合药房取药,处方量大,取药量大,许多都是既昂贵又稀有的药品,如果在药品购进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药品不能及时供应,患者一方面家中已经断药,一方面关系到医保办限时报销药费,心情都比较急躁,容易引起纠纷。

1.6 药品损坏和丢失

1.6.1 药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由于药品从生产到销售,需要经过许多环节,注射剂在运输过程容易出现破损。

1.6.2 患者损坏或丢失药品 患者取完药后,在途中不慎将药品损坏或丢失,却要求换药和补药,引起纠纷。

1.6.3 护士操作失误 护士在给患者配输液时,由于失误造成药品损坏。

1.7 药品价格

1.7.1 成分相同的药品生产厂家不同,价格有所不同 ①由于医生换药未向患者说明,使患者产生疑虑;②收费处将药品价格张冠李戴,出现价格差异。

1.7.2 药品突然降价或涨价 患者近期购买相同药品,价格却不同,产生疑惑。

1.7.3 收费处多(少)收或错收 给患者造成麻烦,易引起纠纷。

1.8 糖盐水等注射液登记错误 我院住院患者所用糖、盐水等注射液都是由临床科室记帐,药房登记数量,库房派人按照登记单送至临床。临床科室多,液体用量很大,药师根据每个科室的记帐单登记数量,稍有不慎,很容易错登、漏登,有时还会把A科室的液体登记到B科室,给临床科室的工作造成麻烦,患者不能及时用药,从而引起纠纷。

1.9 取药窗口拥挤 综合药房取药高峰期,窗口拥挤,声音噪杂,不仅有临床科室取药、退药,还有门诊患者和特殊门诊患者取药、退药等,有些患者急需用药,心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与药师起纠纷。

2 讨论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9-0052-04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for the review of 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

YE Yanrong*, SHEN Yun, DAI Pei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work of prescription review by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prescription review. Methods: The modules for general and special review of prescription were made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Results: The efficienc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was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ystem modules and the ratio of qualified prescription was increased by combination of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rescription review can make the review work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escript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review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daily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hospital.

KEY WORDS prescription review; rational drug use; hospital 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

原卫生部先后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转发的《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点评的方式方法,并为具体的点评工作提供了参考样例。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近几年我院在2009年逐渐建立起的处方点评信息化系统[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一般点评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的程序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作一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机构的设置与人员职责

医院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监控管理处方质量情况。门诊药房选派6名主管药师负责具体的处方点评工作。其中1人负责一般点评工作,另5人负责专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每月将依据点评结果出具分析报告,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给出书面意见。书面分析报告以及意见将被上报给门急诊部办公室,由其发送给各相关科室主任,各科主任将审核处方点评小组意见,并提出临床专业意见。门急诊部办公室根据上述双方的意见作出奖惩决定,对处方医师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作出答复,并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1.2 制定制度规范流程

根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以及《处方点评干预制度》。在药师调剂审方时即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通过电话联系医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的处理。而处方点评的结果也将作为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不断培训新发现的不合理处方情况,使调剂药师在处方审核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达成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1.3 程序的制作与优化

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Delphi、Microsoft Visual Studio在Windows 7环境中开发,并直接嵌入医院HIS系统。现已完成了一般点评、专项点评汇总以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程序的制作,并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中的格式编写其他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

1.4 “门诊处方点评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1.4.1 一般处方点评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运用信息化管理建立一般处方点评程序后(图1),在填报《处方点评工作表》时,只需选取处方日期,点击“查询”便会随机抽取处方,再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填写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完成一般点评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

1.4.2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按2011至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的要求由信息科完成处方的随机抽取。抽取的处方被平均分配给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的成员。处方点评小组成员打开“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信息化操作界面”(图2),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勾选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并填写不合理原因。完成抗菌药物专项评后点击“分析”,即可按点评结果自动生成《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报表(图3),汇总显示点评结果。再按照“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的要求制作了“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科室排名表”与“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医师排名表”定期上报门急诊部办公室,以便其进行公示。

2 结果

从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门诊药房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共抽查了100 320张门诊处方(表1),其中,判断为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3 715张,平均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达86.33%,且处方合格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院内公示点评结果与通报医师进行处方整改与处罚扣奖等措施,使点评工作起到了提高处方质量,监控不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经数据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内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应与用法、用量不适宜上,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70%~80%,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合格率总体低于单用1种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这也是日后工作改进的重点内容。

3 讨论

处方点评工作如果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能够对用药过程中医师、药师、护士的工作质量作出综合考评,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2]。与传统纯手工模式相比,“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优势突出:查询便捷、迅速;样本量大、准确度高;数据均可导出,节省输入时间,杜绝输入差错;数据可筛选排序、易于分析以及发现问题;可随时调整统计内容,灵活性高、可塑性强等[1]。而这些优势带来的改善都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能将所有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能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课件,也可按药理分类查询它们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现阶段门诊药房已经使用处方点评结果汇总制作了多份培训资料作为部门内业务技能继续教育的教材,通过对审方药师的不断培训,为其指明了不合理处方干预的方向。从而达到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方向,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随着《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的不断推广,各类处方专项点评的抽样方法、点评内容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其内容编写的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将作为近阶段我院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相信通过自身实践,定能使用好这个信息化工具使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能力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点评工作能真正起到监控不合理用药的作用。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9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selected drugs in the opened original packaging bottl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the dismantle medicines management, storage, use, ensureing the hospital drug safety. Methods Pack and sample the selected drugs in the specified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e the content and observe the changes in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time schedule. Results The labelled amounts of chlorphenamine Maleate, ketotifen fumarate tablets, aminophylline tablets and vitamin C tablets in opened original packaging bottle in the pharmacy remained stable at each observation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effective periods of these medica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al packaging period. Conclusion In the hospital pharmacy, as long as the dismantle drug sale i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Good Supply Practice”, no matter how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drug, it can be regarded that the drug remained in the original packaging bottle has the same period as the original packaging period or that the drug quality remains unchanged.

【Key words】 Dismantle medicines;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Period of validity

根据处方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以及患者的病情实际需要, 医生开具处方时势必要求药房窗口提供拆零药品。拆零药品是指拆除药品原包装后零星使用的药品。拆零口服药品的包装主要有铝锡板、水泡眼塑板和瓶装。瓶装药品由于经过打开、再包装这一程序, 其密闭性和避光性已经大打折扣, 容易接触到空气中的水分、氧气或其他物质而影响到药品的稳定性, 导致药品有效期或保质期发生改变, 例如维生素C片、阿司匹林片等药片分装2周后, 药片表面就会变色分化潮解, 有粉末脱落[1]。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各自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证其质量的时间期限。在药房的工作中, 药师往往不能确定拆零药品, 特别是不常用的拆零药品的有效期, 只能凭自身的主观判断决定药品是否继续使用。这就容易因判断错误导致对没过期的药品弃用造成浪费或对过期的药品继续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 对拆零药品进行稳定性的考察是减少浪费、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这也与患者要求药学服务水平、药学服务质量日益提高的时代呼声相符合。

本研究对汕头市中心医院药房4个具有代表性的拆零药品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研究, 研究药品在药房环境中其外观(颜色、性状、潮解)和含量的变化, 从而了解化学性质相近拆零药品的保存时期, 为药房对拆零药品的管理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药品与仪器 在进行试验药品选择前, 首先对各拆零药品稳定性进行文献调研, 从药品的稳定性、在药房的使用频率、外观性状的变化情况等, 选择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和氨茶碱片、维生素C片为试验药品进行含量测定。因为:①氨茶碱片、维生素C片稳定性较差, 见光易分解、易氧化、易潮解。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有利于获得多数稳定性较差药品的拆零后有效期的范围。②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性质稳定, 多数情况下含量均不易产生变化, 进行含量测定后, 可用于推测化学稳定性高的药品拆零后的保存期限。

1. 1. 1 试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1012071,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富马酸酮替芬片(1011091,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和氨茶碱片(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100903)、维生素C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01001)。

1. 1. 2 仪器 天折天平 (TG328B, 上海天平仪器厂)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UV-1601, 日本岛津)。

1. 2 方法

1. 2. 1 药品保存条件 各取药品200片(置于已开封的指标测定原包装瓶)留样观察, 存放于药房。且为了尽量与实际情况接近, 采取每天打开瓶盖2次, 10 s/次。

1. 2. 2 含量测定 取试验药品氨茶碱片、维生素C片分别于拆封后0 、7、14 、28 、56 、84 d进行含量测定。取试验药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分别于拆封后0、1、2、3、4、5、6个月进行含量测定[2]。在每个规定时间点取4份样品进行含量测定, 得4个标示量, 计算并记录其平均标示量。①氨茶碱片:每次取样品20片,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275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7H8N4O2的吸光系数为650计算即得。按无水物计算, 含茶碱(C7H8N4O2)应为84.0%~87.4%。②维生素C片:每次取样品20片, 用碘滴定液(0.05 mol/L)滴定。每1 ml碘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8.806 mg的C6H8C6。本品含维生素C(C6H8C6)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③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每次取样品10片,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264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6H19C12・C4H4O4的吸收系数为217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 含C16H19C12・C4H4O4不得少于98.5%。④富马酸酮替芬片:每次取样品20片, 用分光光度法, 在301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9H19NOS的吸收系数为465计算即得。本品含富马酸酮替芬以酮替芬(C19H19NOS)计,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1. 2. 3 外观留样观察 主要观察样品的颜色、性质、潮解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学分析, 得出回归方程、置信区间。结合药品的外观(颜色、性质、潮解等)变化、含量测定值, 得出各拆零药品的有效期。

2 结果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和氨茶碱片、维生素C片的拆零药品, 从拆零之日起, 按表1、表2中的时间间隔进行含量测定。发现拆零药品中, 4个药品在目前的实验过程中, 含量变化不明显, 且均在合格范围内;而在拆零分装袋中的存放期有待后续实验确定。

3 讨论

3. 1 本实验研究的药品, 开封后仍置于原包装瓶内, 仅在调配药物时打开瓶盖, 取出处方剂量药品后迅速盖上瓶盖, 瓶内剩余药品的存储条件可视为不变。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提示, 无论化学性质稳定或不稳定的药物, 在观测时间内(84 d或6个月), 其外观和含量测定均无显著性变化。作者可以认为, 开封后仍置于原包装瓶内的药品的有效期限应可视为与原包装期限一样或至少6个月, 这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82条规定是相一致的。实际上, 在本院药房实践中, 开封后的药品往往在2周内就销售完, 一般不会存在有效期问题。

3. 2 本研究只探讨了留存在药房中的拆零药品的有效期, 但是, 对于销售给顾客的、分装在拆零药品包装袋上的有效期则应更短。因为很多情况下, 包装袋的密封条件往往比不上原包装瓶, 药品更容易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的影响, 无法保证其有效期, 这需要的通过另外的研究获得。但实际上, 拆零药物往往是短期服用的, 医师一般不会开出超过1~2周的用量, 不可能出现有效期问题。

3. 3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是建立在对实验药品的简单干预(每天打开瓶盖2次, 10 s/次)基础上的。在药房实践中, 应落实管理制度, 规范操作规程, 加强对分装环境和分装工具的管理[3]以及工作人员的, 避免调剂过程中人员、取药工具、配药工作台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药房试用期工作总结例10

1 前言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开挖尺寸为162.0m×24.0m×53.3m(长×宽×高),岩壁吊车梁以上跨度为25.5m,以下跨度为24.0m。桩号厂右0+18~厂左0+125.50为厂房岩壁吊车梁层,岩壁吊车梁长143.5m,岩台的上拐点EL226.591m,下拐点EL225.250m,岩台横断面宽0.75m,高1.441m,斜面长度1.62m,斜面与铅垂面的夹角为27.5°。

岩锚梁开挖处于厂房Ⅱ层开挖之中,第Ⅱ层开挖分Ⅱ1、Ⅱ2、Ⅱ3、Ⅱ4、Ⅱ5(岩台)五个区块进行,中部Ⅱ1块宽14.0m,高8m。为保证岩壁吊车梁开挖质量及方便施工,两侧保护层施工时分三层进行开挖,分别为Ⅱ2、Ⅱ3、Ⅱ4三个区,保护层Ⅱ2块宽5.75m,高2m,保护层Ⅱ3、Ⅱ4块宽5.0 m,Ⅱ3块高2.5m,Ⅱ4块高3.5m。岩台Ⅱ5块为岩壁吊车梁岩台开挖,是开挖的关键部位。

2 爆破试验目的

岩锚梁是整个地下发电厂房最重要的受力结构,也是施工难度最大、质量要求最高的重要部位,岩台成型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厂房吊车能否安全运行。施工时要采取保护开挖措施,严格控制超、欠挖,尤其是控制斜面倾角偏差,确保岩壁开挖成型和减少围岩松动范围,其施工是地下厂房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右岸地下电站主厂房岩锚梁在正式开挖之前,通过多次专题技术讨论和开挖模拟试验,对开挖施工程序和爆破开挖试验参数进行了合理调整;选取最佳钻爆参数,使岩台开挖达到最佳光爆效果,为岩壁吊车梁岩台开挖提供施工依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3 爆破试验部位

根据厂房第Ⅱ层拉槽施工情况及第Ⅰ层开挖后揭露的不同岩层倾角、走向,爆破模拟试验部位选择在厂房第Ⅱ层开挖区主厂房厂左0+080~厂左0+100段下游侧中槽内进行。首先在厂房第Ⅱ层厂左0+080~厂左0+89桩号进行了岩锚梁开挖的第一次爆破试验,第二次爆破试验选择在厂房第Ⅱ层厂左0+089~厂左0+100桩号。

4 爆破试验过程

4.1 第一次岩锚梁岩台开挖爆破试验

(1)Ⅱ2、Ⅱ3、Ⅱ4三个区竖向孔光爆试验

在岩台Ⅱ5块试验段爆破前,均在Ⅱ2、Ⅱ3、Ⅱ4三个区竖向孔光爆试验,孔距均为50cm,药卷均为φ27的乳化炸药。

因厂房Ⅰ开挖时底板欠挖0.5m左右,所以Ⅱ2区开挖高度为2.5m,即EL231.5~EL229m。Ⅱ2、Ⅱ3区竖向光面爆破孔装药量如下:

Ⅱ4区竖向光面爆破孔装药量如下:

根据爆破试验效果来看:Ⅱ2区上部岩石破碎,爆破后由于结构面较多,顶部岩石顺结构面滑塌,经现场分析是由于在第Ⅰ开挖时对Ⅱ2区产生爆破影响,Ⅱ2区表面岩石收到破坏;Ⅱ2区下部稍好,残孔率为50%。Ⅱ3、Ⅱ4二个区竖向孔光爆效果较好,爆破后残孔达95%,半孔率达85%以上,残孔中看不到明显的爆破裂纹,总体爆破情况较好,钻爆参数合理可行的。Ⅱ3、Ⅱ4区竖向孔光爆效果见下图:

(2)Ⅱ5区岩台竖向孔、斜面孔光爆试验

岩锚梁开挖试验段第一次选择在厂左0+080~厂左0+89,共计18个孔,孔距均为35cm,药卷均为φ27的乳化炸药。装药量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试验段爆破后主要表现为:残孔率为100%,半孔率在90%左右,残孔中存在不明显的爆破裂纹,斜面孔存在八字叉(打钻时样架有移位),垂直孔的成型好于斜面孔,总体爆破情况较好,线装药密度稍大。岩台Ⅱ5区光爆效果见下图:

4.2 第二次岩锚梁岩台开挖爆破试验

(1)Ⅱ2、Ⅱ3、Ⅱ4三个区竖向孔光爆试验

因第一次试验Ⅱ3、Ⅱ4爆破效果较好,所以第二次试验钻爆参数不变。第二次Ⅱ2区上部1m左右出现岩台滑面,下部1.5m竖向孔光爆效果较好,爆破后残孔达95%。第二次Ⅱ3、Ⅱ4二个区竖向孔光爆效果较好,爆破后残孔达95%,半孔率达90%以上,残孔中看不到明显的爆破裂纹,总体爆破情况较好,钻爆参数合理可行的。第二次Ⅱ3、Ⅱ4区竖向孔光爆效果见下图:

(2)Ⅱ5区岩台竖向孔、斜面孔光爆试验

岩锚梁开挖试验段第二次选择在厂左0+089~厂左0+90,共计17个孔,孔距均为35cm,药卷均为φ27的乳化炸药。根据第一次试验情况装药结构做如下调整:

第二次试验段爆破后主要表现为:残孔率为100%,半孔率在95%左右,残孔中看不到明显的爆破裂纹,斜面孔的成型好于垂直孔,而垂直孔存在八字叉。总体爆破情况比第一次试验效果好,线装药密度适当。岩台Ⅱ5区光爆效果见下图:

5 爆破试验结论

从以上两次光面爆破试验情况来看,Ⅱ2、Ⅱ3、Ⅱ4三个区竖向孔光爆效果较好,爆破后残孔达95%,半孔率达85%以上,残孔中看不到明显的爆破裂纹,总体爆破情况较好,钻爆参数合理可行的。

第一次Ⅱ5区光爆孔间距较为合适,但线装药密度稍大,致使爆破后半孔率不是很高,且残孔中留有爆破裂纹;第二次Ⅱ5区试验段残孔率高,且看不到明显的爆破裂纹,岩台成型效果较好,总体爆破情况比第一次试验效果好。

综合以上考虑,岩锚梁岩台开挖的光面爆破参数初步确定如下:

(1)Ⅱ2、Ⅱ3、Ⅱ4三个区竖向光面爆破孔距为50cm,药卷均采用φ27的乳化炸药, 线装药密度控制在170g/m左右 (以上线密度均包含12g/m的导爆索炸药量)。若遇到岩石破碎带、块体或断层部位,可适当调整孔距为40cm孔距布孔, 线装药密度控制在120g/m左右。

(2)Ⅱ5区垂直光爆孔及斜面光爆孔均按35 cm孔距进行布孔,药卷均采用φ27的乳化炸药。Ⅱ5区垂直光爆孔线装药密度控制在q=90g/m左右,Ⅱ5区斜面光爆孔线装药密度控制在q=80g/m左右。若遇到岩石破碎带、块体或断层部位,可适当调整孔距为30cm孔距布孔,垂直光爆孔线装药密度q=30g/m~50g/m,斜面光爆孔线装药密度q=20g/m~40g/m。

(3)以上装药均为设计孔深时的装药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实际孔深调整装药量,但线装药密度不宜改变,在岩锚梁岩台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的影响,应先进行生产性试验,即岩台逐段爆破,从爆破后的效果再逐渐掌握最佳爆破参数。

6 改进措施

根据二次试验情况来看,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改进措施如下几点:

(1)加强样架的稳定性及准确度

斜孔样架设两根立杆、两根横杆及两根纵向钢管,钢管用点焊进行连接。竖向导向样架采用1.5寸钢管排架搭设,管扣件连接,边墙及底板开挖面采用手风钻先造φ50mm的孔,深50cm,再用钢管插入孔内加固样架,定位导向管长1.5m,具体根据孔位要求布置。

搭设完成的样架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时必须由测量队对样架搭设的位置准确性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的样架测量队提供样架校核数据给现场当班技术人员;

在测量队对定位样架位置复核合格的基础上,岩壁吊车梁工作小组当班技术员同时要对定位样架的结构及固定情况进行检查。

(2)定人定位钻孔

由熟练钻工严格按测量定出的开挖轮廓线和测量布孔进行钻孔作业。分区、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钻。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师按“平、直、齐”的要求进行检查,确保孔位无误后再继续施钻,并在钻进过程中注意检查,不合格的孔用砂浆回填后重新施钻。做到炮孔的孔底落在爆破规定的同一个铅直断面上。光爆孔的偏差不得大于5cm,其它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

核心部位Ⅱ5区岩台竖向光爆孔在Ⅱ2区开挖后进行,斜向孔在Ⅱ4区开挖后进行,竖向孔和斜向孔同时起爆。竖向孔施钻后,由于需待斜向孔钻完后才能爆破,为防止堵塞,竖向孔每孔钻完后采用PVC管插入孔内进行保护,爆破装药时将PVC管拨出,若PVC管被石渣卡住拨不出,则直接在PVC管内装药。

(3)加强光爆孔验孔质量

光爆孔的钻孔验收应在正式装药前进行,验孔由当班技术员与专职质检人员共同完成,严格执行“三检制”和“联检制”,验收工作必须通知现场监理,验收时现场带班人员必须在场;

光爆孔的验孔主要检查孔深、孔向(钻孔角度)、孔距三项指标,必须对每一个孔进行检查,同时要逐一做出记录;

孔深检查要以控制孔底的绝对位置为准,检查时采用在孔外设置基准线的方法进行。孔向采用地质罗盘及测量进行逐孔检测,竖直孔量垂直角度,斜面光爆孔量倾角。孔距采用钢卷尺检查。

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