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1:25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60-01

中国政治思想史,并不是一个中国古典传统思想中的独立学科,在我国的古典传统思想分科当中,是不存在政治、思想等要素的。作为一个缉拿民族因素、历史严谨线索的现代学科,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绝对的现代产物。本文从实际出发,就中国政治思想史究竟是什么学科,在何种意义上被人们接受等问题展开探索。

一、学科的自我规训与学术尊严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典型的新兴学科,在中西思想教会之际出现的新兴学科,都需要经过规训来获得学术尊严,中国政治思想史也不例外。

规训的英文词写作Discipline,在英语当中,规训这个次具有惩罚,使变得正确、通过训练获得控制等多种含义。可以说,规训呈现出的含义是讲某种东西规范化,而规范的方式则分为惩罚和引导两种。规训一词最初被社会科学规范定义,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当中。

任何一个想要进入某个学科的学者,他们都有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以及尊严。但是党他试图进入一个学科进行领域研究时,他就不的不接受这个学科形成的规则,从而使得自己具备进入研究的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前提之一,就是进行不段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指学科内部与外部对学科的塑造,额有新老代表人物对纪律的维持。一个科学的初学者,不得不接受此前形成的研究网络,接受压力性审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在自身的规训上越严格,那么他的学术尊严也就越能够得到公认。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自我规训的四个维度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并不具有学科悠久历史的声望支持。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撰著的《先秦政治思想史》,标志着中国政治思想史正式星期,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尊严就是由于规训不够,因此无法机身热门学科。这里所谓的热门学科,指能够吸引研究者全心进行深入探究。

从学科的自我规训来看,一个学科要界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就需要为进入这个学科的学者们提供能够良好整合学科资源的规训准则。就“中国政治思想史”而言,长期以来学科的自我规训,都没有清的呈献给研究者,也没有得到其他竞争学科的尊重。对“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来讲,直接的竞争者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占据了政治思想研究的优势资源。此外,由于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在仿照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规则很难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规则当中走出来,这就使得中国政治思想史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从属学科。

而要提高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门槛,加强学科研究的学术批评,增强学科竞争力,就需要对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自我规训的四个基本维度进行界定:

第一是国别辨析,应明确是中国的政治思想史,还是在中国的政治思想史,超越狭隘的爱国主义,能够建立起更为合适的学科准则,从而引得学术界的认可。

第二是定位,中国政治思想史不仅需要进行国别定位,同时也需要进行学术定位。现如今,人们在对政治思想史仅进行整理时。常常会采用古希腊意义上的政治概念,并且使用古希腊式的研究方式来处理相关概念,从而形成政治思想史。

第三,历史归类。中国政治思想史究竟是学术史还是观念史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就相对而言,观念史更注重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因此,丢星期较晚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而言,需要脱开无法凸显特质的学术史和思想史约束,从而对中国政治思想核心理念的披露,呈现历史学科的独特行政。

第四是理论尊严。从学科上来讲,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模仿西方政治思想史而兴起的。由于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认同是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因此附带性的模仿其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表达一种大同。这样的认同,不等于尊重,而是同情的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只有脱离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规训体系,并建立起自身便捷明确的规训体系,才能够具备理论尊严,获得学术敬重。

参考文献: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6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名称曾经历“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基础”、“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直至现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变化。每一次课程名称的变化,都与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紧密有关。依据中国社会、中国高等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等宏观政策变化过程,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1949―195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规定为相关部门制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新民主主义论”列为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此后,“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前身,正式进入大学课程体系。

事实上,1949年10月8日颁布的《办法》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献。例如,它对“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并没有详尽的规定,对政策如何实施也缺乏规划。这种情r到了1950年有了改变。195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任务,详细说明了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重点,应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等七个方面。

但是,各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1953年6月,高教部下发了《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正式将“新民主主义论”调整成为“中国革命史”。这一做法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将课程内容扩展为“中国革命史”是一种必然趋势[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1956年9月,高教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这是对以往课程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中规定了“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学期、学时以及课堂讲授与讨论的学时比,以及课程的考核要求等等,较为详细。

总之,自1949年到1956年这段时间,高校“新民主主义理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属于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相关部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基于以下背景:一是对学生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决定了高校“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的开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结合政治运动开展教育,使学生的政治认识有明显的提高[2]。二是国家的政治任务及全国高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发展和要求决定了该门课程政策的调整和变迁。三是在课程目标上,突出强调革命性。有的文件中就强调要让学生树立和巩固革命的人生观。因此,这一时期,反映在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于历史教育而言,更多的是基于政治需要的视角而制定政策。至于“新民主主义论”课,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上往往也是围绕着国家政治任务而展开。例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文提到的高教部于1953年6月颁布的《通知》中指出“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要“特别着重说明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以加强学生的反帝爱国主义思想。”[3]二是历史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这个指导思想也一直持续到“98方案”出台以前。“新民主主义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在全国各个层次的院校都要开设,在排课顺序上也经常排在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位,一般情况下,课时也最多。

二、加强社会主义教育的十年(1956―1966)

1956年底,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国家制定课程政策时也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为主,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为主的转变。与之相适应,高教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些文件,根据这些文件,高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取代了“中国革命史”。后来“社会主义教育”又被‘马列主义基础’取代。1959年以后,“中共党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在高校逐步开设。1964年10月,下发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过去的政策相比,该文件对“中共党史”的教学任务,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制方面都有更加详细的规定。

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高校历史课属于曲折发展时期。首先,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相较于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政治倾向性更加明显,这在当时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中有明确反映,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明: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当然,从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也是相关部门进行课程政策调整的原因。例如,鉴于“中国革命史”教师无一人是从大学本专毕业的,所以教育部主张建立专门培养和提高高校政治课教师的学校,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设立“马列主义基础”系或专业[4]。和以往政策比,在培养师资方面,这是一个进步。总之,这一时期围绕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有如下特点:一是党和国家依然重视历史教育。从1957年到1958年,高校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律停开,只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虽然这一做法并不科学,但足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二是这一时期历史教育方面的课程政策随着国家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有时摇摆不定。例如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课程名称亦曾频繁变化。课程名称变动大,内容变动也大。所以历史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这一时期缺乏相对稳定性。但总的来说,“中共党史”基本保持了正常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文革时期一度停开“中共党史”课(1966―1976)

“文革”是一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高校也是个重灾区。“文革”开始后,从1966年到1969年,高校在校学生被停开所有课程。1970年秋季恢复了高校招生,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得到了恢复。“中共党史”即为当时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之一。

“文革”时期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时的特点依然是以政治为中心,受其影响,“中共党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特性,在政策的制定上“无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要求,无视教学规律的特性,完全与当时政治气氛的变化相结合。”[5]尽管从1970年开始,高校恢复了“中共党史”课程,但是在林彪和“四人帮”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口号下,以“革命大批判”取代了课堂教学,政治理论课完全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6]属于历史教育的“中共党史”课程仅仅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四、“三大课改方案”:从“中国革命史”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977―20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三次改革,产生了三个课程改革方案,包括:“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

(一)“85方案”中的“中国革命史”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1985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对高校大学生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所以,这一时期,从课程设置上看“中共党史”又改回到了“中国革命史”,该《通知》也被称为“85方案”。

与改革开放前比,该阶段在政策制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政策制定时不但强调以政治为中心,而且也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从文革时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的课程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其次是对高校“中国革命史”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了深刻认识。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中也曾多次重点强调了这一点:早在1979年5月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中就曾明确“必须明确肯定每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科学。”[7]三是政策制定更缘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时效性的需要。例如,突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985年到1995年,涉及到历史教育方面的政策文本大约有十个,其中至少在七个文本中都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四是政策制定上注重中国革命史教师学历哟蔚奶岣摺G康鳌耙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培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8]在政策实施上除了和过去一样,在一些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本科专业外,更鼓励肯定试办“中国革命史”研究生班,这在以往的文件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应该说,“85方案”中关于历史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政策实施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思想性,影响了教学实效性。针对“85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出台了“98方案”。

(二)“98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

“98方案”出台的背景之一是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及规范“两课”课程设置,1998年6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被称为“98方案”。为了加强中国革命史教育的理论性,“98方案”用“毛泽东思想概论”取代了原来的“中国革命史”,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该政策使得高校历史方面的教育从理论层面上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国家对历史教育课程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有创造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发生明显变化,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度以“德育”这一名称代替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思想概论”即为德育课程之一。二是在政策制定上重视历史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课程名称的调整即为证明。在“85方案”中,将“中国革命史”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这一调整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从“毛泽东思想概论”到“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程逻辑[9]。可见,该阶段的政策在强调历史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对历史理论的重视。三是历史教育课程不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取而代之的是“邓小平理论”。

(三)“05方案”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5年3月, 、教育部下发了《实施方案》,史称“05方案”。“05方案”规定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与其他阶段比,这一时期课程政策的制定有一个突出的背景:那就是中国高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苏联“三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10]。进入21世纪以后,开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政策导向上,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05方案”及其以后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政策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提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的政策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价值取向上,则突出以人为本,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二是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会充分考虑一线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及需求,重视实地调研,制定政策。三是将教材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全国之力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改变了过去历史教育课程“一纲多本”的现象,全国高校使用统一教材,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四是重视课程建设。首先是出台相应课程建设标准。如2010年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指标具体细化,易于高校操作,如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鼓励小班教学等等。其次是在有条件的高校推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目前为止,较典型的有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等。最后是结合实际需要,多次修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五是抓学科建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已于2008年增设,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更加科学。

综上,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的变迁受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较深,政治性比较明显,体现出了该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时期的政策变迁充分体现了国家主体的意志,对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关注略显薄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目标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学科地位的确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除关注其政治性和思想性之外,更关注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学术性,尤其是拓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的有效途径,更关注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刘辉.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J].教学与研究,2008(11):92.

〔2〕〔3〕〔4〕〔7〕〔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16、34-35、76、120.

〔5〕姬丽萍.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J].中共党史研究,2010(11):33.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3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政治和情感的各项认同度,促使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献策。当前的世界实力是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要想认清当前世界,就必须建立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本文中主要分析了世界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世界史的教书育人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学习世界史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思想领导的重要作用,建设完善的意识形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我国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在2015 年 1月19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在该项文件中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校担负着输送人才和理论支持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实际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兴起了许多的国际问题和思想理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受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对学生们的价值追求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阻碍。导致大学生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理解越来越弱。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民族教育和国家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传播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他们担负着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政治和民族各项认同感的重要任务。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安国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的意义在于保存民族记忆、促进文化认同和维护善恶平衡,维护公平和公正等重要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中的历史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等各项能力,帮助他们认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研究和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上,都有需要从世界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学习世界史。世界史教师在传授世界史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和精神以及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搞笑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由此可见世界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1、学科体系方面要加强世界史的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

通过学习世界史的理论、观点、方法借鉴和交流融合,将世界史和思想政治理论相融合,提高学生将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相关能力。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要同时具备思想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各项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跨学科素养研究能力。世界史的授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西方社会的各项理论和思潮。同时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历史的角度,为学生深入讲解各项问题,在大历史和全球史的前提下,通过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的深刻意义。

2、加强世界史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来说,科学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校内外所有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不仅仅是世界是教师,还同时包括各学科的教师,摒弃过去的教书匠思想,从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是教师在做好第一堂课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强与政治思想理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构建世界史第二课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和论坛,以及学术讲座等活动,专门邀请和聘请世界史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此外可以通过读书会、辩论会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学习世界史的兴趣。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水平。

3、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世界史的教学和学术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综合成长,特别是对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有重要的培养意义。高校中,教世界史的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之中,以学术为本,在校园多开展一些世界史的公开课、选修课和读书会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开展世界是学术讲座,或者是通过图书馆来普及世界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世界史的学术性、知识性和思想性,提高学生们学习世界史的兴趣。此外,将世界史通过相关学术教学活动,来向同学们展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正确树立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掌握世界史的各项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同时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体现。通过学习世界史,大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掌握更多知识,用历史来沉淀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学习我国历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

[2] 高希中.“书名竹帛”:历史承载民族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5).

[3] 苏几.今人该怎样研读世界史[N].中国青年报[J].2015(2).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35 ― 03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体系,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身又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脉络,就必须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总结每一阶段的理论工作和实践经验,才能形成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体系,增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划分力求既立足于历史,又能结合学科建设的特点,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为线索,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进行划分。

一、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历史分期论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的划分是为一定的研究目的服务的,不同的划分标准折射出不同的理论成果。学术界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划分的标准争论不休,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无论哪一种划分,都有特定的合理性,当然也都存在不足,关键是看它的认同度。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有三种:

(一) 建国论

这种观点以党史为线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为界点进行划分。主要代表人物有邱伟光、黄小蕙(《思想政治工作70年》,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6)、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等,他们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21.7―1949.9),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49.10―1976.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76.10以来)。

(二) 史论

这种观点以中共党史、革命史分期为标准来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龚海泉等。史论与建国论具有相似性,但比建国论更加细化,在三大分期的基础上,每一个分期又划分为几个阶段。如龚海泉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划分:建国以前创立和形成时期,分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端(1921-1927)、创立(1927-1937)、形成和发展(1937-1949)三个阶段;建国以后发展与挫折时期,分为新发展(1949-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1957-1966)、严重挫折(1966-1976)三个阶段;恢复与创新的新的历史时期,分为拨乱反正(1976.10-1982.8)、改革探索(1982.9-1989.6)、吸取教训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1989.6-)三个阶段〔1〕。

以上两种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史学紧密相结合,围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由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原理,阐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史、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要获得更多的科学依据,就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历史学、党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划分如果过于依赖史学,就成为历史学或党史学的附属学科,它本身的特点或独立性就会被占有。陈桂生提出,“以学科标准来衡量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其关键在于他是否形成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2〕P41如果要以学科的标准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以上两种划分理论对历史学和党史学的学科依附性太强,出现了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领域被侵占”的问题。

(三) 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划分。

这种观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自身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发展阶段。张耀灿、刘建军等认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应分为初创与形成时期(1921-1935)、成熟时期(1935-1945)、发展时期(1945-1956)、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1956-1976)、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1976-)五阶段〔3〕P18-20。这一划分依据体现了较强的学科独立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联系,以学科的理论形成发展为线索划分阶段,弥补了上述两种观点的缺陷,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影响也是很大的。但也存在某些问题,如界点是否明晰、各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等等。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未成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划分标准。比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依据划分为“思想”为指导的时期、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时期等;毛锡学、李其然等依据党的重要会议和历史文献为标准划分为形成时期、逐步成熟时期、发展时期、曲折进行并遭到严重破坏时期、创新时期等;以领袖人物的领导时代划分为毛、邓、江、胡等阶段……这些划分依据都是将各学术领域中的独到见解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中的体现,但这些都是并非专治“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况且有些表述还值得商榷。比如,以指导思想为依据,而指导思想本身就有一个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界定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也有人指出这些划分“跨越了新旧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这样的分期就显得很勉强。”〔4〕P121

二、以理论与实践为标准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

(一)以理论与实践为标准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阶段具有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划分标准的具有多元性,但是历史事实是唯一的,这些划分又都是要质疑的。针对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事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阶段划分既要有学科的标准,又要结合历史。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划分依据就可以提出来,这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的标准和研究的独特性,又凸显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陈桂生在《教育学的建构》中将学科作了“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的区分,并指出“每一类型的实践教育学,同指导实践相关的批判的、分析的教育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它们各有“代替不了的独立价值”,“重要的是每一种教育理论都须名副其实地起到各自所能起的作用。”〔2〕P80思想政治教育史作为一门学科,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学,又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史学。

其次,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其研究的对象和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有曲线性前进的过程。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不能脱离历史,必须要依托历史事实,史论结合。

(二) 以理论与实践为标准,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1.思想政治理论借鉴为主的阶段(1917-1927)

这一时期称为理论借鉴阶段,并非否认这一时期的实践经验,而是说这一时期以理论借鉴为主,包括借鉴苏联以及中国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是一个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借鉴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无组织的宣传时期,即1921年以前,包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陈独秀、陈望道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

这一时期主要是宣传“十月革命”,学习和借鉴苏联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理论和制度,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化和制度化探索时期。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翻译了30多种马恩的经典著作;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同时在自己周围组织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向他们灌输新思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各种新思潮流派之间的论战等,都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借鉴苏联、日本等国理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宣传。但这一时期的宣传是零散的,甚至有误解和扭曲,因此称为无组织的宣传时期。

(2)比较有组织地领导宣传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共一大召开,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行动纲领和决议,开始有目的、系统化地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即扩大党的政治影响、领导工人运动。但一大的召开仍是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进行的,宣传工作更是直接借鉴苏联经验,理论宣传除《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经典著作之外,还介绍《俄国共产党纲领》、《国际劳动运动中之重要时事问题》、《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俄国革命纪实》等社会主义书籍,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并引导工人运动;1924年实现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由于当时共产党各方面不成熟,一无军队、二无政权,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共产党的独立宣传工作只能紧跟的步伐,听从的指挥。最主要的就是等在黄埔军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制定军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组织讨论会等,发表《现实政治斗争中之我们》等文章,组织《军队中政治工作》、《战时政治工作章程》等演讲,将党的理论宣传与军队训练相结合,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军人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批革命军人。同时,党开始在农民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代表有、彭湃、邓中夏等,这些宣传体现出不同于俄国和的创新性的一面,也是共产党独立开展思想宣传工作的开端,为以后建立工农联盟、开展农村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3〕P50-60。

2.思想政治革命实践为主的阶段(1927-1949)

1927年南昌起义,共产党逐步走上独立开展宣传工作的道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以实践引导理论,从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重要的历史会议和革命事件为标志,贯穿党的思想、政治宣传的线索,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体系。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成时期。

(1)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地位的确立,主要以三湾改编、赣南“四整”和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实践内容。赣南“四整”加强了军队的团结和纪律,是开展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的成果体现;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进行了党内民主的宣传教育和保持无产阶级性质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体现;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造地方武装等活动,团结了农民和大量的无产者,扩大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同时启发了他们的革命思想和阶级觉悟。

(2)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决议上通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标志。提出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有效的内容和方法,如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等。尤其是“从思想上建党”的提出,成为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政治训练的首要原则,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3)确立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引导政治工作在实际革命斗争中发挥作用。主要的实践活动有在游击战争、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4)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革命实践既受到的影响,又形成自身独特的实践理论。国共合作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围绕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宣传全民族抗战政策。由于统一战线的曲折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曲折开展的。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成就是共产党开展的独立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发动运动,加强党内教育和干部教育,形成了正规化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方法、特点和经验。在这一时期,等已经开始系统地总结中国共产党20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矛盾论》《实践论》等奠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哲学基础,有效地指导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P99。

(5)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党内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人民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和瓦解敌军工作;通过开展农民运动,进行解放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过整党运动、七届二中全会等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一阶段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最强的阶段,大部分的经验和理论都是在这一时期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升华形成的,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成时期。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曲折探索阶段(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其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关系也发生的转变,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经验的总结和探索,其实践的开展也是围绕这一目的。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三大改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整党整风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等提高了党的威信,加强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中共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初步总结,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并开始在高校中适当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形成初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框架。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但这一时期也存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如庐山会议党内开展的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化”运动也是在人民群众中灌输急于求进的“超越”思想的结果。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入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

4.思想政治工作严重挫折发展阶段(1966-1976)

“”是党的历史上的特殊的时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由于错误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指导,这一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和组织基础都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大搞形式主义,否定优良传统。如在理论上宣传“破四旧”,而在行动上宣传个人崇拜。因此,这一时期是需要作为独立的发展阶段,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反过程。

5.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1976-)

结束以后的拨乱反正是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反思,之后展开的全国性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标准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0年代,重点高校开始正式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党中央把思想政治工作做为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加以重视。宋任穷同志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工作,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在这个岗位上的几百万干部要努力钻研这个专业,造就大批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去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5〕P22。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国内外的重要实践活动和事件相结合,而且立足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历史时期,并不断向前推进。

以上的划分是为了说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开始就是向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趋势发展的,这一特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越来越得到重视,越来越深入化。尤其在当前政治格局多极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西化”暗流涌动的浪潮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关注国际政治动向,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并用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才能凸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并保持永恒发展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龚海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毛泽东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文革”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6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如何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的学科。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民族现象而产生和发展,不同时空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理论基础必然有差异。我们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必然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出发,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出发。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但他们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即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观点和理论,而且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此这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观点,也必然成为科学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的理论基础。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因而也是他们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没有这个根本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不可能诞生,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就失去了依托。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没有发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他们就不可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当然也就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不可能用社会经济原因来说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人们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根本理论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以及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解决;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以上内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实现了理论上的与时俱进。这些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质的,是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最新总结与行动指南,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3.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

    从学科的角度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亟待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建立分支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既可以推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同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还必须把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自己的具体理论基础。

    二、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客观现象。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主要表现为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中国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同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既体现在族际血缘的融合上,又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互动上,也体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扞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正是党和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基础,也只有在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满足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历史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历来对民族问题高度重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对社会成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使得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经验,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族问题依然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国际敏感热点问题极易引起国内的反响和回应,国内民族问题也极易引发国际关注和干预。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导致民族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相对落后;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之间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有所强化;三是频繁的人口流动造成民族之间的误会和摩擦有上升趋势;四是因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五是国际敌对势力极力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

    民族问题无小事。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如何使社会成员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在内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针对和适应这种现实的需要。因此,民族问题的存在,就构成了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识基础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56-03

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初年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事迹主要保留在《史记》和《汉书》的本传中,而其思想则存现于《新语》一书中。陆贾在西汉初总结秦灭亡教训,为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陆贾作为汉初的重要思想家,自然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21世纪以来关于陆贾与《新语》的思想属性进行梳理。纵观21世纪以来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关于陆贾《新语》的思想倾向及归属主要分为:哲学思想属性、政治学思想属性和史学思想属性。以下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哲学思想属性

(一)儒家

徐复观把陆贾思想归为新儒家,他的《两汉思想史》中《汉初的启蒙思想家――陆贾》对其进行了专篇的论述,并从中得出了如下结论:汉代经学的发端、西汉知识分子的尊经“而其端,实自陆贾发之”。

张立文在《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中说:“儒家学说在秦王朝统治时期受到打击,在汉初又受制于黄老之学,但其势力却处于上升阶段。综观西汉初年的儒学,有三种发展倾向:1.侧重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发展先秦儒学理论,这种倾向以陆贾、贾谊为代表。……”

金春峰的《两汉思想史》中谈到汉初儒家思想的崛起时提到“汉初儒家复起的代表人物,是陆贾、贾谊、韩婴等人。他们宣扬儒家的仁义德治……”。金春峰还论述了虽然汉初黄老思想具有深刻影响,但是陆贾的思想主线以及著作的主要内容并不属于黄老思想,而是适应时代性的在儒家的立场上进行了重新解读的儒家思想。于迎春在《秦汉士史》中也从儒学的角度对陆贾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除了以上对陆贾和《新语》研究的专书,单篇专门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是琳琅满目。

刘德贵在《汉初儒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总结了陆贾等学者的思想属性的新的共同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陆贾等人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兼收并蓄各家思想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文中指出:“《新语》的中心思想就是儒家的仁义德治思想。”

李禹阶对陆贾和《新语》的研究贡献颇大,成绩卓著。他的《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对西汉王朝封建政治哲学本体论“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提出汉初思想家陆贾以五经为本,并结合当时汉初王朝的实际,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了新的改造,运用了儒学的“天道”观的方式对“君道”的制约意义进行了新的论证。另外,他在《陆贾新“无为”论探析》及《论陆贾的“礼”、“法”思想》中也论述到陆贾思想对董仲舒的今文经学的重要影响,并指出陆贾是汉代国家思想中政治、法律伦理化的肇始者。除此之外,李禹阶撰写的《陆贾新儒学的文化独尊思想》,从哲学方面进行解读并将陆贾的思想归为新儒家。

高伟洁的《儒风嬗变与儒术独尊》一文,论述了通过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导致的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进而趋向功利、皇权、等级等基本方向,使儒学经汉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

任怀国在《试论陆贾对儒学的改造》中论述了陆贾适应汉初的社会现实情况,着重于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在结合道、法等思想精华的同时调整了传统儒家思想,重新进行了阐释。作者指出:“在儒学的这一转变中,人们较多注意的是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实则这种改造在汉初即已开始,活跃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著名儒生――陆贾,便是汉代儒学改造的先驱。”

胡兴华《从〈新语〉的天道观看陆贾思想的源流与归属》一文通过对陆贾“天道观”的论述,指出“汉初陆贾、贾谊等人所强调的已不是孔孟所代表的原始儒家,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融合了法、道、阴阳各家之长的新形态的儒家思想”。孙宇男的《陆贾的天道观论略》也是从“天道观”的论述中得出陆贾思想属于儒家思想。

徐平华《陆贾无为思想的属性辨析及其价值》一文运用了全新的视角,和传统认为“无为”属于道家思想的观点正好相反,而是从无为的角度论证陆贾的思想属于儒家。并得出陆贾的无为属于儒家的“道德导向无为”,源自儒家的仁义。

胡蝶所写的《陆贾的儒学思想及其治国理念》一文,从陆贾的思想特点和“仁义之治”及“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分析了陆贾的儒学精神。

郭延成《试析西汉前期儒学攀升的原因》从儒学思想体系不断融入的新活力、统治思想的新转化以及儒学社会阶级基础的扩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陆贾思想的支点、基干和结构毫无疑问是属于儒家的”,“两汉儒学开山鼻祖非陆贾莫属”。

总之,把陆贾与《新语》归于儒家思想的大部分都是基于其仁义德治的思想。

(二)道家

和上述诸多学者把陆贾与《新语》归于儒家思想不同,部分学者把其归于道家思想。

肖父的《中国哲学史》一书认为陆贾强调统治者在政治方面要顺其自然,他所坚持的“无为”是直接承袭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奠定了自己“新道家的特殊地位”。

熊铁基在《秦汉新道家》中认为,《新语》的指导思想显然是道家思想,……把‘道法自然’的思想创造性地用之于人生和政治,是新道家的主要特点,《新语》正是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新语》是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因此,“应该说陆贾是汉初新道家的一位杰出代表”。

于斌的文章《论汉初道家治国思想的勃兴与衰落》指出,陆贾思想带有鲜明的道家思想的色彩,这从其总结秦代亡国的教训并提出新的建设国家的意见中可以看出。文中同时指出:“陆贾运用道家思想对秦亡的教训作了很好的总结和诠释,并且提出了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为主导的治国方针。”因此说应当把陆贾归于道家人物。

阮忠《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擅变》一文从文化转型的角度分析论证,指出陆贾属于道家思想。因为社会主导文化思潮是在“清静无为”的旗帜之下充满极端仁爱的新道学。而这在刘邦时期已经萌芽,陆贾即是典型代表之一。

高华平的《道家文化与两汉文论》一文从汉初哲学思想、帝王的官方哲学、文人学士的个人情趣、以及陆贾的《新语》来论证了陆贾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也可称之为新道家。

李库的《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指出黄老思想指导了西汉前期的主要政治活动,黄老“无为”政治在当时适应社会实际情况,取得了成功,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这些消极影响也是由于黄老思想的影响。

总之,把陆贾《新语》归于道家思想,大部分是基于其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继承发展。

综上所述,把陆贾与《新语》归于哲学思想属性,主要是基于其对先秦诸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二、政治思想属性

唐国军《汉代学者对先秦典籍改造的目的及原则》从“典籍改造对政治理论选择的依违性”、“两汉学者的典籍改造与先秦传统文本的经典化”、“汉代对先秦典籍改造的基本原则”等角度提出了不同于学术界大部分学者的新观点,指出“至今仍在学者中就其学派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有言(新)道家者(如熊铁基先生),有言儒家者(传统说法),有言杂家者(如胡适之先生)。依笔者的认识,陆贾所开出的政治药方不是儒家,不是道家,也不能归并为杂家,而是‘因世而权行’的开放政治思想。”并最终得出两汉学者对先秦典籍的“改造的最后结局就是以儒术(而非原始儒家学说)为中心的诸子百家之学大整合后国家政治学理论――中国传统政治学的诞生”。

陈倩《西汉刘邦时期社会控制思想初探》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指出陆贾的思想是一种社会控制思想,因为陆贾所作《新语》,他是以统治集团的成员的身份,从刘邦的角度,以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为目的而寻找的新的治国思想和理念,以达到维护大一统的统治以及安邦定国的目的。另外,陈倩《陆贾思想研究》在《西汉刘邦时期社会控制思想初探》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结合社会学理论“从政治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反映出陆贾在刘邦时期的思想不是从学术派别继承角度,而是从统治政治的角度来构筑自己的思想”。

蔡志军《论陆贾政治思想中的民本主义特色》探索了作为汉初的政治思想家通过对秦王朝暴政反思而提出了仁义之治和无为之治,并充分体现了民本主义的特色。

总之,把陆贾与《新语》思想归于政治思想属性,大部分是基于陆贾是从统治国家政治的角度以及汉初社会的实际情况来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

三、史学思想属性

汪高鑫《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一文把《新语》作为一部历史著述进行分析,对陆贾丰富的历史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很明确地把陆贾归为史学家,《新语》归为史学著作。

“秦后史学的创立,陆贾居有第一功。”文章还对李禹阶的《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中提出的“陆贾提出的‘性与天道’蕴涵着‘天人感应论’”的观点用历史学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陆贾的历史观是把人看做历史的主体。

总之,把陆贾与《新语》思想归于史学思想属性,是基于陆贾对历史的认识和借鉴的角度。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陆贾与《新语》的思想属性的界定以哲学思想属性为多,而哲学思想方面又以儒家思想为多。同时,学者在政治和史学思想属性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说明学术界对陆贾与《新语》的思想属性研究正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

参考文献:

〔1〕肖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于迎春.秦汉士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增补第3版.

〔6〕胡兴华.陆贾及其《新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7〕陈倩.陆贾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

〔8〕刘志霞.陆贾《新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9〕阮忠.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擅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0〕刘德贵.汉初儒学发展的艰难历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2).

〔11〕汪高鑫.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2〕任怀国.试论陆贾对儒学的改造[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8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即在高校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践。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一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当今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共同纲领》提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为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人民政府在接管、接收公、私立高校时,废除了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特务统治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重视对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的抗大、陕北公学均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政策知识课程。新中国初期,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措施。

1949年上半年,燕京大学自动添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史、历史哲学、共产党宣言和联共党史等新课。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以“废除反动课程(******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同时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和政治经济学为文学院与法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前两门为各大学专科学校各院系共同必修课。这个规定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文法学院的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七个系的课目进行改造,各学科添加不少与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课程,这“是用新民主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代替******反动统治时充满唯心论、机械论,以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课程的重大措施。”

1949年11月17日,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这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49年12月和1950年6月先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新型骨干,高校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并由教育部于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列为高等学校任务的首条。教会学校亦不例外。195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之前,即5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经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约占本科各系全部课程的15%。同时强调,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规定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予以法制化。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9

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可对学生开展系统性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开展的前提下,高校应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应用,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使用,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行提高,历史文化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文化知识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一)结合大学生需求嵌入历史文化知识。历史文化资源是各个地区在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后所形成的地域精神、时代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一些杰出人物、烈士陵园、历史遗迹、纪念馆、文物、展览馆以及纪念馆等可对其历史精神进行反映,教师可对这种历史文化资源向学生进行展示,为其构建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使其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近距离体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对于理论系统学习较为缺乏以及约束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历史文化知识更加形象与直接,可帮助其对学习的共鸣点以及兴趣点进行获取,从而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来说,可提高对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以及心理特征来寻找不同的历史文化知识,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对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进行提高。(二)历史文化知识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利用以及开发工作来说,受到思想政治课程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功能的影响较大。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抽象性以及理论性,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课下不能掌握所学知识,严重对其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影响,甚至会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将较为形象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较为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融合,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教学平台,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其思想的升华,从而把教学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对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三)渗透历史文化知识。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市场所需人才不仅应具有较好的团结合作能力与人际关系,还应拥有开阔的创新意识以及视野。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进行的探索与交流可提高创新意识,开阔视野,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进而在毕业后可以快速地适应社会的环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学习动能性进行充分发挥。由于实践教学包含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生活,因此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换为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历史文化知识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满足教学需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包含社会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革命学、哲学、改革、国防党建、发展稳定以及内政外交等多门学科。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知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其教育的时效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快速开展,我国思想观念开始变化、经济体制开始转变、利益格局开始调整、社会结构开始变动。此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方向使得多种思想开始出现碰撞与交融的情况。对于国内外的新挑战与新形势来说,思想政治教学应对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明确,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对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与创新,从而对教学时效性进行提升。对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应强化历史文化知识的使用,帮助学生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正确认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二)顺应教学改革发展。对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来说,存在知识灌输以及空泛讲授的不足之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落后。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视野较为开阔,思想十分活跃,因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较为枯燥无聊,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历史文化知识的综合使用可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课程中所包含的科学理论以及历史事件进行解析,提高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三)培养素质全面人才。在人们形成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观念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帮助学生将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进行融合,推动理论知识朝着形象化的方向改变,进而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说服力以及吸引力进行提高,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行动职能与思想职能。对于高校学生来讲,不仅应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同时应具备健康的人格品质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而历史文化知识的使用可有效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

三、历史文化知识运用思考

(一)将教育价值观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对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以人为本的方式开展现代化教育,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提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主要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以及知识传授等三方面内容,三者之间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对于整体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知识传授作为连接桥梁,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价值观。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式,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认识水平,及时批判拜金主义以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等,一旦学生不具备相应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将无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将问题解析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结合。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可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教师的任务是纠正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现实处境以及疑惑进行解释,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不理解以及关心的问题,从而对其思想理论水平进行提高,培养其对现实问题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其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进行提升。(三)提高历史文化传播能力。思想政治课也可看做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民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内以及国外的多项复杂问题进行了解决,积极构建了革命建设的道路,对建设以及革命的经验进行了累积。这些内容需要教师使用历史文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讲授,使用历史的角度来引发学生对科学理论的思考,再和历史背景进行融合后进行深入解析,将社会问题以及国家问题的智慧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其实践能力以及认识能力进行推动,从而帮助学生对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含义以及必然性进行了解,帮助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其思考能力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四)引导式教学实施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自发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与研究,激发其自身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对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进行提升。引导式教学作为一种非线性的、需要开发以及多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较大不同,有效对其单一、枯燥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高校作为获取信息以及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信息化教学已经在德育工作、科研工作以及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新观念、开阔视野。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引导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封闭性以及单一性进行改善,对学生的排斥心理进行减缓,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思想政治课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历史文化知识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历史文化知识的应用可帮助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并且在对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融合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历史文化,从而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创新,为社会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可辉.历史文化知识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益中的运用[J].三江高教,2012,4:46~50

[2]王涛,李永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历史知识的创新融合方式研究[J].青年时代,2020,5:97~98

[3]卜凡珊.浅谈和谐社会背景下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10):290~291

[4]陶言诚.利用茶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2):232~233

[5]赵图雅.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令思政课“活起来”[J].人民论坛,2018,5:124~125

[6]王国成.运用历史人文知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5):92~93

[7]敖丽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与建议[J].产业科技创新,2019,7

[8]赵书瑞.民商法保护在网络交易安全中的作用[J].法制博览,2020,2

[9]朱国娟.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J].华夏教师,2020,3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例10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学者们也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这些意见和见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目前,这种讨论正在深入。本文就这个问题中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其意义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论证: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动因。

  中央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是从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特别是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出发的。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求紧密联系的。应该说,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重要动因。从另一方面说,有关材料显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联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统一考虑的;并且,正是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改革的文件中正式提出来的。因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关系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大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根本宗旨是为了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的重要方面。现在,在高校学习的本专科生、研究生数量大、分布面广,这一代一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将成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栋梁之才。这些青年的思想理论素质如何,社会主义觉悟的高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程度,对共产党的信任状况,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历史和现实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个局部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充分认识它的意义。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关键历史时刻的迫切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中央组织编写的四门课的高质量教材已经全部出版,2007年秋季,全国高校都将全面启用新的教材。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四门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观点、科学方法有效地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这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但我们以为这里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使之适应高质量教材的教学要求;二是对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说明,把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科学论证、科学认识同教材中的原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大学生作出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阐释。不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即使有高质量的教材,仅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仍然难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而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的改革、"98方案”的改革,应该说都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当时的一些设计也不乏有创新思想,但是后来都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状况不适应改革的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这一次改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改进和推进这项工作。

  这里要说明的问题是,我们强调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等同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说,一个是学科,一个是课程,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赞成把一个学科特别是一级学科等同于一门具体课程。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综合的课程,展开来,它包括四门具体课程,但毕竟它只是课程,不同于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担负着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任,其理论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远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要丰富得多、宽泛得多。然而,不能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注意从两个层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自己的重要建设任务,并以自己的建设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要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贯穿、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中。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层面说,各二级学科都应有高度的自觉性,把为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当作自己的任务,不能认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仅仅是别的学科的任务,与己无关。关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认识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有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证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的任务。

这种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其它四个二级学科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展相结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主要内容仍然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由此可见,各二级学科都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紧密联系,因此各二级学科都应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都要充分注意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把有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规律的探索、教学中的难点热点以及如何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问题,纳入学科建设整体工作之中加以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武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如何将中央组织编写的高质量的教材内容和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对应关系上,明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任务。

  我们强调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单等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等同于某一门具体课程,强调要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认识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某个二级学科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某门课程有某种对应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对应关系是存在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联系就更直接一些。因此,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某门具体课程有比较直接对应关系的二级学科,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为有对应关系的课程服务的问题。认真研究有关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典型案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形式,用新的结论、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新的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

  我们以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尚无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比较直接对应的二级学科。这当然可以从一级学科的构成上考虑和解决问题,但就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构成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作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较明显对应的支撑学科是合适的。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吸取“85方案”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进行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以及“98方案”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进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新课程。它把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正是专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为背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它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三、解放思想,努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途径和渠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设置以来,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论文,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注意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学科点上的导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线的教学,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问学者等。现在要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探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方式和渠道。

  要根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要求,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作相应调整,培养能胜任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办专业培训班,培养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提高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理论素质。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特别是难点、热点问题,将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写成教学参考资料,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考,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吸收他们参加课题的研究,或者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以提高其理论素质,提高其对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科学认识,提高其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