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程序员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5:09

程序员工作计划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1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通过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经验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刚到公司不久,我便开始负责.NET方面的网站开发和广告平台开发和维护,刚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因为各方面都还不熟悉,而且与之前的公司相比,节奏也有点快,不过我慢慢的习惯了环境,和同事相处的比较融洽,领导对我也比较关心,在公司里工作就像是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一样,我很快喜欢上了这里。

我到公司不久,第一个项目是xxx公司网站,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问题,我在以前公司做的时候没有在这么短的时候完成一个项目的,在效率上提高了我的能力。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我请教同事和朋友,还有借助网络一一解决了难题。

之后,我将B2B广告招商平台进行了改版,开发了xxx智能建站广告平台以及以后网站的维护工作。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项目xxx在线咨询系统。为什么说棘手呢,因为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而且我问遍了所有认识的朋友,搜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如何解决的方法,之后我翻书籍,接着搜索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找到一个聊天室的小例子,但是功能差的太远,于是我把这个示例一点点的研究,从一点也不懂到后来慢慢看懂,从对AJAX技术一无所知到基本熟练运用。接下来我就开始自己开发,到最后终于把它开发了出来,虽然不是很完美,功能不是很强大,但是它是我辛苦的劳动结晶,我相信以后会把它开发的更强大,更完美。

二、明确岗位职能,认识个人技术能力不足。

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虽然完成了一些项目的开发,我的技能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感觉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各种不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职员。

三、提出自己努力计划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4、努力提高自己的日常交际能力。

时光流转间,我已到公司工作三个多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这三个多月的试用期工作经历,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由校园步入社会后最大幅度的提高。

程序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人自20xx年2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六个月的实习时间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实践让我的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死,知识面很窄,以前做的练习项目的实用性也不是很好。在开始的几周公司给我们实习员工培训了XXXX平台的使用,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XXXX平台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随后我就加入到XXXXX税源控管系统项目的开发中,成为开发小组中的一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边是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一边是自己反复琢磨与理解,几个月下来大大提高了自己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技能,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技巧,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模块的开发。通过实践,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的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技术,面对技术难题我总是直接面对,没有逃避,也因此自学了好多新的技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要负责的信念。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在经理和同事的帮助下也顺利的解决了,在此表示感谢。在开发团队中,加强了自己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团队认真负责。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技术也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大体流程,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项目维护等方面,使自己不仅从一个代码编写人员的角度还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整个项目开发,加深了软件开发概念的理解。

不断学习使我对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不懂就学、就问,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有大学专业课的底子和参加过专门的JAVA培训使我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知识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工作中时常遇到新的问题,就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请教同事和经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克服,不仅将原有知识温习巩固,产生新的理解,而且学到很多新知识,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但某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

现场开发与维护使我不仅从一个开发人员的角度而且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项目的开发后期,也就是项目即将上线的阶段我与其他几位同事被派往现场去开发与维护项目。以前的开发都是根据需求分析来进行,功能要求一般在分析里面都写的很清楚,但是在现场开发直接面对客户,客户提出的需求一开始只是一个大体的功能描述,如何将这个只是语言描述的功能转化为技术实现需要很强的抽象能力和对业务的深入理解,这个过程大大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第一时间接触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更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更合理的设计软件的结构,功能。了解客户,了解需求,转化到技术层面。这个过程得到的经验很难得。

良好的心态转换。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员,自己做到了自然的转换过程,希望自己以后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新技术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2、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总之,短短的半年实习期,是我人生角色转换,不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对编程由陌生进而熟悉、热爱并愿意为之终生默默奉献的重要阶段。

程序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伴随着充实紧凑的工作生活,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一段时间里有工作上的收获,知识的丰富,经验的增长,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将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对工作进行总结: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失败和教训以及成功和经验;展望下一阶段的工作,确定自己的目标。以此作为惩前毖后的记录。

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这几个月,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学习公司的开发流程,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公司产品框架,主要技术,主动和同事沟通、学习经验,希望能更快的融入公司、融入开发团队,能够全心的投入工作。试用期期间完成的工作还十分有限,简单列了一些:掌握java开发语言和环境,由于在校学习时主要是以.net作为开发语言,所以在刚入职时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并基本掌握了java开发技术。

熟悉公司开发流程,熟悉cbp产品框架。了解了核三框架的总体结构和开发流程,并能在核三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开发。

参与了社保电子支付项目的开发。主要负责web端的模块开发,通过开发的过程,学习和掌握了flex界面开发,hibernate和oracle数据库

因为自己在经验上的不足,所以,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碰到开发进度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原因在于:

1、没有项目经验,没有经历过系统和完整的系统开发。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2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薪酬管理公平性一直是西方企业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西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性:(1)薪酬结果的公平性。薪酬结果的公平性是指企业员工对薪酬水平,加薪幅度是否公平的评价;(2)薪酬程序的公平性。薪酬程序公平性指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程序与方法是否公平的评价;(3)薪酬交往的公平性。(4)薪酬管理信息的公平性。薪酬管理信息的公平性指薪酬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及时向员工详细解释有关薪酬管理的信息和薪酬决策的依据以及薪酬管理的过程与结果。

1程序公平理论的三个维度

对组织公平系的研究始亚当斯(1965)对分配公平的开创性研究。他认为员工会把自己与他人(参照对象)进行对比来判断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如果自己的得失较他人(参照对象)相当,则认为分配结果是公平的,反之,则可能产生不公平感。对公平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将公平分为两种类型:分配的公平(Adams,1965)和程序的公平(Thibaut和Walker,1975)。分配公平指的是作出决策的结果、资源的分配以及解决争议的结果是公平的;而程序公平指的是对过程产生感到是公平(Folger和Konovsky,1989)。对程序公平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区分具有不同特性用于评价过程公平的个别因素,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要素是重要的和怎样被视为是公平的,从而影响人们的各种行为(Folger和Konovsky,1989)。人们通常用三种标准来评价某一过程是否公平:影响结果的几率大小;作出决定过程的各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有效程度(Greenberg,1990)。

1.1影响决策结果几率的大小

个人对自己影响决策结果几率大小的认知对于决策者作出决策有着实际的影响(Lind和Tyler,1988)。当个人观点对组织决策的结果有显著影响时,这一过程就更加有可能被他看作是公平的(Shapiro和Brett,1993)。

1.2作出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

作出决策过程的结构是基于Lind,Karuza和Fry(1980)所给出的标准,这一过程与作出决策的程序规则有关(Eskew,1993)。而决策的结构包括陈述个人意见机会的大小、作出的决策与他人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决策者作出决策是否拥有完全信息。与第一种标准不同的是,这些方面并不是因为其将来影响决定的结果受到重视,而是它们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信息,这种信息能作为一种参照物在一个群体和关系中去评价参与者。

1.3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有效程度

程序公平理论的三个维度被运用于各种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大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但其应用领域包括法律的裁决、工厂的管理决策如绩效的评价,薪酬管理和最终决策等(Barrett-Howard和Tyler,1986)。程序公平理论的各种标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同等重要的,其效度要看问题的性质而定。哪一标准显得重要将取决于所处的场合是竞争还是合作,以及作出决定的方式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而且这些标准的有用性还取决于这一过程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在短期,个人更加关心结果如何,从而加强对程序公平各个维度的控制。而在长期,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也是双方的目标之一,所以反映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的程序公平的部分将显得重要(KarenRoberts和WillardYoung,1997)。

2程序公平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国外研究表明,在组织中如果分配的结果是公平的,则分配的过程通常被认为是公平的,若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则分配的程序将受到审查。一旦发现分配结果的公平是由分配程序的不公平所导致的,员工就会降低士气,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甚至离职;如果结果的不公平不是由分配程序不合理所导致的,那么员工也会接受这一分配的结果。所以在薪酬管理中,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同样受到关注。西方学者对程序公平的薪酬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2.1对在工作中受伤工人补偿的研究

Roberts和Young(1997)对在工作中受伤工人怎样评价对他们补偿的标准,以及产生争议时这种评价怎样影响争议解决的结果进行了研究。他们试图用程序公平理论来回答三个问题,即程序公平理论中的哪一个维度在受伤工人对其补偿的整体评价是最重要的;程序公平怎样影响这些工人再次受雇于原来雇主的决策;程序公平怎样对争议结果产生影响。他们运用的数据来源于密歇根劳工局所统计的资料,并运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对634位残疾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程序公平的三个维度对受伤工人评价其要求补偿的过程都会产生影响。但雇主与雇员之间相互交流的程度对整个程序公平的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这就证实了不同维度的适用性将取决于问题的性质,争议的特点以及争议处理过程的前提。这与Shapiro和Brett(1993)对第三公平(与第三个维度很相近)在整个程序公评价中占10%-27%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与Tyler(1989)发现雇主对雇员的权利与社会地位的尊重、信任是公平评价的决定性因素是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对结果影响几率的大小是仅次于雇主与雇员有效的交流程度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但其对整个公平评价的影响只是雇主与雇员有效的交流程度的一半。完全信息对公平评价的影响很小,这可能是由于争议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2.2对团队薪酬计划的研究

Dulebohn和Martocchio(199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六个因素影响员工对团队薪酬激励计划公平的评价:对计划的理解程度;对基本工资的满意度;对组织的责任感;对薪酬计划的认同感;计划尝付的数量和对组织的认同感。他们以位于Midwest世界财富500强中涉及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薪酬计划偿付的数量对结果的分配公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团队薪酬的理解程度严重影响团队成员对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的评价,这些发现扩展了组织公平理论和薪酬理论。研究发现,对组织的责任感与员工程序公平的评价没有显著关系,而这种责任感与对分配公平评价相关,这表明那些对团队有强烈责任感的雇员更加注重对团队薪酬激励计划的结果,团队成员对该计划效率的认同与其对分配结果公平和程序过程公平的评价显著相关。

2.3对员工福利的研究

根据上述程序公平理论,员工参与薪酬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机会的大小会影响其对薪酬设计与实施程序的评价。在理论上,雇员的参与程度是对程序公平认同的一种标志。Jenkins和Lawler(1989)研究发现当员工产生一种新的薪酬体系的预期时,其对薪酬体系的满意感将会上升。Williams、Malos和Palmer(2001)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实证研究,他们扩展了测量福利满意系统结构的测量方法;检测了福利系统满意度表达式的有效性;检测了与福利满意度联系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交易成本。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员工参与福利计划的设计与对计划的满意感正相关。

3启示与展望

在我国,虽然宏观上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微观的企业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在薪酬管理上,仍然停留在工资的发放上,这说明雇主还没有意识到薪酬管理中的公平问题。上面的研究发现,程序公平在薪酬管理中,对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对上级的信任以及对薪酬的满意度都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增加员工的程序公平感:

(1)尊重员工,在薪酬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程序公平理论中,员工对决策结果影响的大小是其三个维度的其中之一。管理人员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对员工的尊重,增加员工在薪酬管理中的发言权,让他们由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增强员工的满意感。

(2)管理人员坚持组织公平原则,防止个人偏见影响自己的管理决策,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始终采用相同的决策程序,及时向员工提供反馈信息,解释自己的决定,允许员工对自己的决策提出异议,纠正自己的错误决策。

(3)向员工提供薪酬计划设计与实施完全信息,重视员工的反馈意见。在有些企业中,员工不知道企业为其提供了什么的薪酬计划,对薪酬计划是怎样设计与实施也不够了解,当他们对所得的薪酬水平比较满意时,则通常认为这种计划设计与实施的过程是公平,一旦他们对所得到的薪酬水平不满意时,就会对这一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这样一些员工就会因不公平而离职。向员工提供薪酬计划设计与实施完全信息,不仅可以减少计划与实施过程的偏差,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意识。

目前对薪酬程序公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至少在两个可以做进一步研究:①虽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程序公平与员工薪酬满意感的相关性,但程序公平对员工薪酬满意感影响程度如何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②上述的程序公平理论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以西方个人主义为基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程序公平是否与员工的满意感相关,若相关,其相关程度如何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ies,R.,&Shapiro,D.Voiceandjustification:Theirinfluenceonproceduralfairnessjudgment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8(31),676-685.

[2]Lind,E.A.,&Tyler,T.TheSocialPsychologyofProceduralJustice.[J]NewYork:Plenum.1988.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3

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连续十多年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核查工作。但是,各地核查做法不尽一致,核查效果参差不齐,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会计信息质量核查的做法,以规范核查行为,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一、前期调查及核查方案的制定

在发出“会计信息质量核查通知书”后,由核查组派出人员到现场实施前期调查程序,在前期调查基础上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并编制核查方案和核查计划。

(一)前期调查

主要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注册成立、主要业务和相关政策、主要会计政策和方法、所核查的会计期间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变化、主要关联单位和关联事项、公司组织管理结构等。前期调查使用《前期调查工作底稿》或《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核查底稿。

(二)审计情况调查

主要按照《前期调查工作底稿》中“上次审计情况”调查确定的内容,查阅上次审计的审计档案,调查上次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审计风险领域和重要审计领域、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发表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理由、提出了那些调整事项和或有损失等。另外,特别应对上次审计的审计程序实施情况和工作底稿的规范程度进行初步调查和测试。除填制《前期调查工作底稿》底稿中“上次审计情况”的内容外,还要初步编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抽查情况表》和按会计报表项目填写的《审计程序核查表》,并做出评价。

(三)制定核查方案和核查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核查人员要对企业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核查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核查的重点领域、《核查方案》和《具体核查计划》。在核查方案和计划中,应包括财政部门确定的重点核查内容,在核查中,应将上次审计“是否按规定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完整、合规”以及“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真实,是否按规定披露了企业的相关财务问题”作为核查测试的重点。落实在具体会计科目上,对上次审计应实施程序而未实施的会计科目或工作底稿不规范的会计科目,以及对公司调查认为固有风险较大的会计科目原则上作为抽查的重点,并做出计划安排,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该会计科目实施较为全面的审计程序。对一般会计科目,可只安排实施余额核对程序。

整个调查和计划工作应控制在一个工作日以内。人员安排上,可在核查组进行前期调查和上次审计情况调查的同时,指派助理人员(一至二名)对上次审计的会计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档案进行已实施审计程序和底稿规范性的初步核查,并形成工作底稿。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性核查

在核查方案和核查计划作出后,由现场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核查组长可到现场核查审计程序的实施情况,复核核查工作底稿。

(一)会计基础工作核查

即“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以及上次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有资格等基础性调查,完成《会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会计账簿设置情况表》、《主要会计方法前后期对照表》等工作底稿。上述调查可先由一名助理人员进行,最后由现场负责人根据调查情况做出结论性评价。

(二)余额核对程序的实施

为了核查上次审计后的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核查仍需对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所有会计报表项目(会计科目)实施余额核对程序。余额核对程序可在编制的《审定表》中作出审计标识。将上次审计审定的会计报表所载数额作为“未审数”,与总账、明细账进行期初、期末和本期发生数的核对。在余额核对中,如发现不符数据需使用通用格式工作底稿作出《不符事项调整记录》,并调阅上次审计档案,追踪不符数据差异是否是建议调整而企业未作调整所致。上述审计情况必须如实记录于核查工作底稿。对特别异常的科目和核查计划列入重点核查的会计科目,还需继续按要求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进行测试。

(三)实质性测试

对余额核对中发现的特别异常的科目和列入核查计划的重点科目,需在余额核对的基础上,按《审计准则》、《核查方案》和《具体核查计划》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本方案所附相应的工作底稿,助理人员在按计划确定的程序实施时,应在工作底稿上写好审计说明,记录已实施的审计程序、未实施某种应实施程序的原因、在该会计科目中发现的不符事项和异常情况。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4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进度控制

(1)、工期计划管理

实现计划进度的方法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密切注视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间可能出现的差距,及时地督促承包人加快工程进度,以便按照计划完成工程。

首先根据业主要求的工期目标,由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编制总进度计划、里程碑及关键节点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须报建设单位审批。项目副经理(生产)按总进度计划进行年、月、周分解计划编制和控制,并按照相应计划编制物资、机械需求计划。

项目部每月对在建项目进行月度工期分析,保持工期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通过周、月生产例会对工期进行分析和相应措施调整,并进行工期预警、延期管理,及时修订进度计划并报审。 每天开碰头会,由项目副经召集,项目经理及施工等相关人员参加,对每日现场施工进度情况碰头,对人日进度进行核对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周例会,项目相关人员、分包单位参加,对本周进度等进行分析,对分包周计划进行考核,修订下周措施和计划。每月按时召开月例会,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全体相关人员参加,对全月施工生产管理重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措施,并对下月工作计划作出安排。

进度滞后超过30天,项目副经理(生产)须填写《工期预警报告》,上报公司。分公司副经理须组织专题会议,相关人员参加,分析原因,制定调整措施,项目经理部严格落实。相关资料报公司案。

(2)、工程收尾管理

竣工节点前3个月项目经理部应启动收尾阶段管理,项目经理组织召开收尾阶段管理会议,进行任务分工。由项目副经理组织盘点未完工程项,编制《收尾管理实施计划》,并逐项落实。剩余任务盘点、销项计划制定应按层次和阶段来组织,确保顺利销项收尾。第一层次为主要未完工程量(含分包);第二层次为按部位或房间整修项目、遗漏项目等逐项盘点销项,即关门计划;第三层次为按照验收移交区段划分进行最后扫尾销项,即交钥匙管理。

(3)、工程移交管理

移交管理包括作业面移交(或专业移交)和竣工验收移交管理,提前编制《工程验收与移交计划》。相关作业面具备移交条件时,由项目副经理组织质量总监、施工技术员及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验收确认,向专业分包移交作业面。

根据收尾实施计划中的移交及验收计划,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之后或同时,及时组织分区分段或整体向建设单位(物业)单位移交,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运用好网络图计划检查。用网络法制定施工计划和控制工程进度,可以使工序安排紧凑,便于抓往关键,保证施工机械、人力、财力、时间均获得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因此承包人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采用网络法确定本工程关键线路是相当重要的。监理工程师除要求承包人制定网络计划外,监理机构内部也要求监理人员随时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

二、质量控制

根据“人力、设备、物料、工艺、环境”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根据项目的不同特征,建立起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同时配备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对工程质量按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的要求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控制。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项目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要从下面几个环节重点掌控: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验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料主管(材料员)负责按照采购计划要求数量及质量标准组织进场,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和不同物资要求,按指定储存地点和规定条件进行贮存和保护,并对其状态进行标识。

做好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的验证、试验管理,试验合格后通知工施工技术员准予使用。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投入使用。施工技术员负责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场内运输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施工技术员)责建筑材料、构配件的使用过程以及设备安装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的交底;施工班组根据技术交底、安装说明书进行施工;质量总监(质检员)监督落实。

(2)、选择技术水平高的分包单位。工程项目的特点是手工操作的比重占据工程项目过程的最大比例。由于我们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技术工人的培训体系,目前的操作工人的水平相差太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熟练的操作工人,不仅效率高,还能很自觉的按技术标准要求,减少操作失误。能保证按限定的技术方案完成工作任务。

(3)、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至关重要。因此严格执行限定的工艺标准,加强检验至关重要。

质量样板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总工程师是质量样板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具体样板策划、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样板清单参考施工管理策划书、实施计划书格式文本,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特点选定,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通过方可实施。

样板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方案、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生产)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项目工长(施工技术员)负责样板施工的具体实施,即从材料计划、进场验收、施工合理组织、过程工序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等,到施工结束全过程一系列控制。质检员具体负责样板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参与样板验收。

(4)、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工序的控制有时并不太受重视。特别中有时候抢工期是,多种专业同在一个工作面的施工时要有一个底限,不能因为工期而破坏应该有的合理的工作程序。另外良好的工序控制对于成品保护至关重要。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专检和交接检。自检即班组工序完成后自行组织检查,自检合格后班组长填写《班组自检记录表》报工长(施工技术员)组织专检。专检由施工技术员组织,项目总工程师、质量总监、质检员、班组长、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等共同参加,质量总监(质检员)负责检查,合格后填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交施工技术员组织交接检。交接检由施工技术员组织前道工序班组与后道工序班组交接检查,质检员参加,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填写《工序交接检查记录》。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5

一、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实施村居

根据市《*市计划生育协会20*年工作思路》,在20*年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实际,经乡计生协研究决定在仰根村、洋下村、马龙头村、松罗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工作内容

(一)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机构

1、村民委员会一般应当设立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村可根据村民意愿成立计划生育协会;

2、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和计生协会,可由村党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或会长。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和计生协负责人,村级计生服务员等,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和落实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应事务,村级计生服务员可兼任村计生协会秘书长。

(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1、在形式上可以单独制订或者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民自治章程》中;

2、在内容上应当根据本村实际确立民主管理的重点,明确村民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及实现的途径,规定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目标要求、激励措施、管理方式;

3、在程序上要由村民委员会制订,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同时注意把握好宣传发动、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大会通过、乡镇备案等主要环节,保证内容、程序合法。

(三)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

1、需要村民直接监督的计划生育事项。包括出生情况、违法生育处理情况、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奖励倚仗优待政策人员名单及落实情况、流动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情况、需要村民直接监督的计划生育其它事项;

2、与村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包括计划生育收费项目及标准,基本生育政策及再生育条件,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奖励优待政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行政处理、行政处罚规定,其它相关规定。

3、需要村民了解并监督的属于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的有关规定。包括再生育申办程序、病残儿医学鉴定程序、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申请程序、《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办程序、《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其它相关办事程序。

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应根据计划生育工作内容及其重点的变化及时调整,并在固定的村务公开栏中设置的计划生育公开版面上公开。主要程序是由村委会提出具体方案,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同意后,由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

(四)计划生育民主评议制度

民主评议主要内容有七项:

1、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和工作效果;

2、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

3、落实计划生育事务公开的情况;

4、计划生育中有无弄虚假现象;

5、村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

6、村计划生育协会及秘书长作用发挥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及工作改进情况;

7、群众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等。

三、时间要求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在4-6月份建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

机构,在7-9月份制定村民自治章程等,在9-10月份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在11-12月份开展迎市验收。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6

1.精心筹划、构建项目团队建设

为确保标准工时测时及落地的有效开展,保证项目顺利推进,事业部精心筹划成立了专项工作推进组,由事业部总经理担任组长、经理团队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明确项目各部门的职责;从领导层和执行层两方面来组建项目团队。项目执行工作小组在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全面负责事业部标准工时项目的策划、沟通以及组织协调工作,测时数据的录入及输出,工作抽样数据输出及宽裕率制定。负责及时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项目推进管理制度及流程建设

为规范事业部标准工时项目推进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事业部各部门及车间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制定了《标准工时系统建设项目推进计划及管理流程》,同时为规范标准工时数据维护、调整和日常管理,还制定了《标准工时变更流程管理》, 通过两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保证标准工时工作的推进。

3.标准工时数据测时工作开展

(1)基础培训

事业部组织测时工作小组对标准工时概念、工序工步划分、工艺流程图编制、工作抽样方法与步骤等进行了培训,同时事业部以及车间深入班组开展工时项目的宣贯工作,使生产员工认知推行标准工时的意义,积极配合工作开展。

(2)项目计划编制

为确保测时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公司“标准工时系统建立项目总体计划”, 制定事业部标准工时测时总体计划,并将总体计划按周分解,每周下达测时的周计划。

(3)工步细分、工时实测及平推

以工艺文件为基础,对各工种、各工序开展工步细分工作,保证测时不遗漏工步,确保实测数据的完整性。测时方法采用秒表计时法。

(4)数据验证及优化

①在测时工作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事业部通过多种方式如EAS数据进行分析、现场抽查、车间反馈等方式对标准工时数据进行了验证,确保标准工时测时数据的准确性。

②为消除各模块工艺人员因主观判断选择疲劳宽裕,造成同类工步疲劳宽裕相差过大,在公司给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事业部从疲劳系数合理性、科学性出发,按照工步的作业连续强度、体力消耗、精神注意力情况、螺栓扭力值大小、物料规格大小等制定疲劳宽放等级,将事业部所有工序细分成38大类不同工步,然后分精神疲劳及肉体疲劳排序。并组织有经验的作业员工、现场工艺人员、工艺部工艺专家等对疲劳宽裕等级进行了评审。

4.开展标准工步库建立

因产品多样化特点,组装工序纯手工操作多、工序间频繁交叉作业等问题,制定新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簿时,不能实现标准工时平推,需组织大量的工艺人员下现场进行新产品工时实测。

为使标准工时数据能实现通用化平推,建立标准工步库,从模板研究开始,对试点工序工步最小单元化,组织有经验车间技师、工艺员、高级工等开展试点工步库及作业速度评定,对工序间交叉作业、工序作业不连贯、并行作业干扰等导致等待时间较长的工序进行了优化,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标准工步库的建立。

通过标准工步库的建立,消除因工艺人员主观评定员工作业速度快慢带来的误差,确保标准工时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标准工步库运用于多种产品工序工时借用平推,减少工艺人员测时工作量,消除车间作业人员测时过程中磨洋工现象,保证标准工时数据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二、标准工时管理的应用效果

1.生产组织

以标准工时数据为基础,制定标准作业组合票,编制工序排程模板,依据模板下达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并在班组作业过程中检验及保障组合票的操作性,使工序切分更加科学合理,提升班组员工作业平衡率,工位平衡率从88.75%提升至99.19%,人员作业平衡率由72.73%提升至90.97%。

在进行标准工时的排产后,改变之前生产计划粗犷、不符合实际的状况,实现了精细排产,加强工序间衔接,减少了等待、泡沫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2.薪酬管理

将标准工时在生产员工的计件工资核算中进行试点,围绕设备操作难度、技术难度、质量风险、劳动强度等四个维度综合确定工序价值系数,调节标准工时、工序价值及员工收入之间的合理性,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临时工时标准化,解决了之前临时工时核定的人为主观性偏差大、不规范的问题。

3.定岗定编

根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标准工时核算生产员工的需求,严格控制用工总量,有效实现人工成本动态管控的目的,做好年度人力资源策划;运用标准工时数据核定各工位理论配置人数,确保人员平衡。

4.工艺优化

在测时过程中,发现部分工序存在工艺流程不合理,组装交叉作业耗时长,工序作业时间不饱和等问题,为消除以上问题,提高员工的作业效率,缩短组装制作周期,事业部组织工艺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工序优化工作。

三、标准工时定额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1.强化标准工时定额管理意识

标准工时定额管理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作为直接涉及一线生产员工经济利益的工作,如果员工存在认识偏差,定额管理工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要转变全体员工的观念,充分认识标准工时定额管理的重要性。

2.制定相关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明?_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确定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事项,为固化工时定额管理经验提供制度支撑。

3.加强定额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公司负责定额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管理提升的形势,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定额管理涉及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数学统计知识、生理学和管理学等诸多知识,同时涉及员工的利益,政策性较强,要求相关岗位员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议扩充定额管理人员队伍,多开展标准工时定额管理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岗位素养。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7

二、W公司情况概述

W公司位于我国中部,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为国资委下属子公司,是拥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承包和管理功能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是科技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W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W公司是一家以人才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职工1000多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95%以上。高级职称300余人。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W公司普通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和中层干部为调查对象,来收集研究数据。1.研究目的。(1)分析W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审计活动。(2)研究员工对W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与审计政策的看法。(3)判别W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审计措施是否适应于该公司。2.研究对象。100名普通员工及来自人力资源部的10名中层领导和员工。3.研究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分别有针对10名人力资源部职工问卷1和针对100名普通员工的问卷两套问卷2。问卷1共12题,问卷2共8道题。对问题的描述采用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四级评价。

四、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员工对W公司人力资源的工作总体满意,并且认为W公司是一个工作的好地方。W公司的员工分属于不同的年龄段,并且他们为企业服务的期限不同。一些员工认为在工作中心理压力较大。员工更致力于通过他们的工作来获得更高的奖励和赞赏。大多数员工都认为工作分配是存在不公平性。薪水和休假是两个激励员工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员工认为,晋升没有严格根据工作表现,而是考虑资历。W公司的管理层已经确定了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和制度。并且认为人力资源审计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部分的领导倾向于考虑所有有利于审计过程中的因素。60%以上的员工满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表现,部分员工期望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审计政策的改进。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8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工序;管理;影响因素

民用建筑是人们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人们 的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并且由此导致工期延误、施工工序受阻等情况,由于民用建筑对于 使用人群的重要性,因此工期延误等情况会造成居民的困扰,并且 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施工成本加大的问题,因此如何避免施工工序受 阻等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对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管理进行探 讨。

一、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的影响因素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的控

制管理效果将决定能否顺利推进工程工序,避免工期延误。这些因 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等,其中其最大 影响的是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首先,在工程施工前,没有做好策划工作,没有充 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特别是政府资源的掌控能力不强。没有对建设 项目的特点及实现条件进行准确认识,许多条件没有具备导致施工 过程中工序受阻。其次,项目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也是工程工序受 阻的一大原因,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工序计划不够重视,没有制定详 尽的工序管理计划,并且没有严格遵照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来 对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一个工序产生质量或安 全问题,就会严重拖延了下一个工期的开展,导致工期延长。因此, 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也是影响工期工序的一大 因素;最后,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管理力度不够,是工序影响最 大的因素。

2、2、资源与环境因素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 保障材料的供应,或者材料运输条件差,导致供货不及时或者供货 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期延误;并且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环 境仔细勘察,如出现地质问题,就会出现返工的情况,对于工期工 序推进是严重的阻碍。

3、3、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组织的准备不够充分,策划不细 致,当出现突发情况应对策略缺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 更的情况较多,变更幅度较大,并且采用的施工技艺过于超前导致 施工人员难以掌握;对每一个工序的施工没有进行充分的评估,低 估了施工难度,导致工程施工受阻。

二、民用建筑工程工序管理的基本原则 1、系统控制原则民用建筑工程工序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管理工

程,只有形成一定体系的项目管理系统,才能有效的对所有项目的 工序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总工序、年度、季度、和周工序等内容。 2、弹性管理原则民用建筑和过往的区别在于其施工周期不断拉

成,期间受到的干扰因素也不断增多,因此其施工工序的变数较多, 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的按照工序计划完成目标,应该允许实际施工 工序与计划工序有一定的偏差,只要偏差在合理控制的范围之内即 可,这就是弹性管理原则。

3、分工协作管理原则对于工期工序的管理,一大关键在于落实 各个子项目的工序责任。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划分,横向管理 系统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纵向管理系统由监 理单位组成,从两方面对工程工序进行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

4、封闭循环管理原则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工序管理应该由几 个封闭的阶段相互衔接,包括计划、实施、调整和协调等阶段,这 几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封闭循环。当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 计划工序的情况时,就会反馈至工序控制主体,由后者进行纠正, 做出调整和协调,使实际工序尽量接近计划工序,在项目施工工序 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对工序进行协调管理。

三、项目工程工序计划的编制

作为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施工工序计划对于开竣工时 期、工序、施工工序安排等要进行确定。民用建筑工程工序计划应 该先对主体进行确定,要对重点工序进行规划,后对一般工序进行 计划制定。对于住宅建设的工序计划的顺序为先低下、后地上,先 主体、后维护的施工原则。在进行施工工序计划编制前,首先要对 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包括实物工程量、需用工日数、需用机械 台班数等内容,这些信息是编制计划的基础。对于工程施工的工序 编制,我国一般采用横道图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直观的反映 各项工序的时间工序,但是其缺点在于不能准确的反映各项工序的 施工重点,不能反映各项工序之间的联系。因此,近年来逐渐采用 网络图进行工序计划编制,其编制依据主要如下:施工合同中的开 竣工日期、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预算文件等。制定施工工序的步 骤主要如下:首先要将工程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工程,接着计算工程 量,确定劳动和接卸台班数量,并且合理的对工序进行排序,计算 各个工序的计划时期,并且对其衔接进行设定,通过网络图编制整 体工序计划,接着从整体上对工序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完成 工序计划的制定。

四、工程工序计划的实施 在制定较为合理的工序计划后,就要在施工过程中予以严格实

施,保证工序计划的顺利推进。 1、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应该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确保由各个分项工程对各自的施工工序进行管理,施工单位对总体 的工序进行控制,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保证工序推进的要 予以奖励,对延误工序的予以处罚。

2、定期检查对于计划工序的实施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将实际 工序与计划工序进行对比,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分析实际 工序偏离计划工序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做出相应的调 整,保证计划的有效性。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于计划的考核和信息反馈的工作应该由 监理人员进行,或者由专业的施工计划员进行信息反馈。对施工项 目的工序进行每日跟踪,实行实时动态管理,适时的对工序计划和 各种设备资料、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同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层,为 领导决策和项目宏观管理协调提供依据。

4、采用网络计划控制采用网络计划控制法可以对重点工序进行 标识,对工序之间的衔接可以做到紧密安排。合理的调配各种资源, 并且对于已完成情况可以与计划工序进行对照和检查。

五、工序计划的调整 当实际工序与计划工序发生偏差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措施进行纠偏。其基本原则是不改变总体计划,通过适当的调整分 项工程的计划工序,达到计划工序的按时完成。采用网络计划控制 的,在不打乱整体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减少相关的工作项目, 并且充分考虑减少后会产生的影响,在不影响原网络计划工期的情 况下,可以调整组织方法。

结语:作为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管理 是民用建筑按时交付、避免工期延误、造成经济损失的一大关键, 因此要重视科学合理的工序管理,确保工期能够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向丽.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途径[J]. 赤峰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9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96-02

作者简介:王海(1978-),男,硕士,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韩冬旭(1984-),男,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各大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对本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当前,国内企业较少采用规范化的员工培训管理系统,存在培训档案无法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培训管理的现状,开发出一个基于MVC2框架的培训管理系统,本系统是基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内网的,B/S模式的,面向全体员工的管理软件。

本系统使用起来效果良好,实现了培训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同时采用的MVC2框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系统的后一步功能扩展打下了基础。

1关键技术

1.1MVC设计模式

MVC全名是ModelView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Model:包括数据、验证规则、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等应用程序信息。模型对象是实现应用程序数据域逻辑的应用程序部件。通常,模型对象会检索模型状态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View:视图是显示应用程序用户界面(UI)的组件。封装了应用程序的表示层,是呈现给使用者看的信息。

Controller:控制器是处理用户交互、使用模型并最终选择要呈现的视图来显示UI的组件。包括控制流逻辑,控制信息流和应用程序的执行。

MVC设计模式具有耦合性低、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部署快、可维护性高、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的特点。

环境下的MVC2与三层架构

MVC2强制实施“任务分离”,在任务分离过程中,应用程序被分成离散的松耦合部件,即应用程序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器部件,具有支持丰富的路由机制、测试驱动开发和团队应用程序开发等优点,这使MVC应用程序更易于测试和维护和具有可扩展和可插入性。

MVC2实现了应用系统的职能分工。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根据用户操作,调用Controller层进行处理,通过A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实现应用程序逻辑,完成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View层。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开发环境

本系统利用.NET技术,以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VC2框架,以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了CSS和Javascript作为页面的界面设计工具进行设计,来完成对系统的实现。

2.2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分析

本系统已在集团开始使用,各部门内勤员工通过网络访问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培训工作的申报、查询、修改;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管理人员通过登录管理系统,对单位下属各部门内勤申报的培训相关情况进行审核、修改、,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集团网络访问培训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培训学习情况,浏览的培训课程信息。

图1为培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培训管理系统分为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留言管理、系统设置、学时学分查询、密码设置这六大部分。其中的密码设置和新用户注册是MVC2自带的Membership的功能,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业务进行处理,学时学分查询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部门,选择相应的时间段对自己学习的学时和学分进行查询。

2.3数据库设计

培训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MVC自带的权限管理的Membership数据表,对注册、权限这些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第二类是为处理培训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的数据表。本系统主要涉及到的表:

(1)培训计划表。培训计划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目的、培训时间、持续天数、培训地点、主讲人、主讲人简历、培训内容、培训范围、是否对外开放、课程类别、课程等级、学时、学分、培训费用小写、培训费用大写、费用明细、部门意见、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2)培训信息表。课程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日期、培训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3)培训照片表。照片编号、照片名称、照片类型、照片、课程编号。

(4)组织机构表。机构编号、机构名称、上级机构编号。

(5)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编号、二级部门编号。

(6)选中员工暂存表。课程编号、选中员工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名称、二级部门名称。

(7)员工培训信息保存表。员工培训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二级部门、培训课程编号、培训主题、学时、学分、是否审核。

(8)留言管理表。留言编号、标题、内容、上报部门、填报时间。

2.4系统界面与实现

培训管理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通过系统登录界面以合法身份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主界面选择相应的操作。登录后呈现出系统的主界面,主要作用是根据不同用户的权限,调用其能访问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各个功能模块所要进行的操作。主界面把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模块调出,把必要的参数传递给各个模块。

对于没有登录的用户,可以浏览培训的课程信息和根据自己的姓名、所在部门查询学习情况;部门管理员登录以后,可以修改个人密码,可以申报培训计划、已开展的培训课程、参训员工申报等。人事部门登录后,进行员工管理、课程管理等工作。

下面通过培训计划申报模块来举例说明系统具体的实现。

2.4.1模型实现

模型封装了应用程序的状态、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应用程序的属性,响应状态查询,提供了访问显示数据的操作。

在Model层里面定义了DepPlanModel实体类,定义了PlanNo、FirDepContactPerson、ContactTelephone等属性,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培训计划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操作。

2.4.2控制器实现

控制器是通过接受来自视图上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在控制器定义了培训计划申报的行为。

在Controllers目录下创建DepTrainUploadCotroller.cs负责处理所有培训工作的控制处理。通过publicActionResultUploadDepPlan()创建培训计划申报的控制器,接收来自视图UploadDepPlan用户的请求,然后调用模型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通过视图UploadDepPlan响应给用户。

2.4.3视图实现

视图提供了用户交互的界面,发送用户的需求给控制器。

培训计划申报通过控制器创建视图,自动生成位于在Views文件夹下DepTrainUpload文件夹下的UploadDepPlan.aspx页面,是培训计划申报功能的View层展现,管理员录入相应的数据,完成培训计划申报。

图2为培训计划申报的界面,使用CSS和Javascript进行页面的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程序员工作计划例10

中图分类号:TV675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0801

一、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并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及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质量管理网络由项目经理组织策划,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检查机构中间控制,各专业负责人及质量检查员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由职能部门到各个专业施工队纵向由项目经理到操作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为保证该项工程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各施工过程质量满足合同及设计要求,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

1、认真贯彻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有关部门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质量责任制,以试验室试验结果为依据,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保证质量创优目标实现。

2、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过程控制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具有可追溯;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推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3、针对工程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制定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项目工作程序框图。原材料试验程序、测量工作控制程序、单项工程验收程序、取样试验工作程序、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检测质量保证程序 。

二、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以质量目标为核心,以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为指南,遵循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合同文件要求,制定工程的质量管理办法,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合理的分配质量体系要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建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质量检查部门。设置专业质检工程师,各施工队设立基层质量管理组,成员包括各队技术负责人,专职、兼职质检人员等。在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和“自检-互检-交接检”等两个层次质量控制过程。各类人员做到岗责相符,现场监督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不符合标准的工序和部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严格内部“三检制”的基础上,认真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

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业主即为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通过过程的再造与优化,更快、更佳、更经济地一次就符合要求,把一次做对和次次做对作为我们工作质量的执行标准,追求零缺陷管理。质量是战略和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技术活动。队伍进场后,按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各个工序、单元工程的专项质量教育、工艺技术交底,做到人人明确质量标准、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把提高工程质量落到实处,实行岗位责任制,执行公司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奖优罚劣。

2、抓工序、保整体

确定以各施工队质检员自检为基础,开展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其程序是:工序质量由施工队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即施工区自检),与下道工序质检员进行交接检(即工区检查),然后报项目部质检员进行终检(即项目部检查)。终检合格后方能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3、坚持“五不施工”,即:施工准备工作有缺陷不施工;保证资料要求的检验与试验合格结果文件未到不施工;未确定施工方案、工艺标准、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保证措施不施工;设计图纸未经过会审不施工;没有技术交底不施工;各工序在转序过程中确保一次合格。

4、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及QC小组活动

组织全体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读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按设计要求、强制性标准和施工规范施工,严格使用合格产品、按程序办事,坚决履行合同,追求零缺陷管理,并做到服从设计、尊重监理。

结合工程特点,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推动者的提高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QC小组,通过确定工程的技术难点、质量难点、关键工序等做为QC小组的活动目标。通过PDCA循环的实际成果来解决施工中的关键性质量问题,实现精品工程,降低物能消耗,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

四、质量情报信息管理

质量情报信息,主要是指反映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情况,同时还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等。为搞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管理,保证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准确地掌握质量信息资料,通过计算机管理及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五、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及项目划分情况制定项目质量检验、控制计划,分部分项(单元)质量检查计划,并确定各工序的质量关键点、控制点。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做好质量缺陷备案工作,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处理好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严格按施工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决不因抢工期而忽视质量。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验收一次通过,进而保证施工进度;同时加强例会制度,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保证按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六、试验、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按照设计、施工技术条款和监理人要求,建立现场质检机构和试验室,做好各项试验、检验工作,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数据。

2、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测量、试验、检查及计量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公司程序文件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使用前送国家计量检测认可的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后报监理人审批方可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到期重新检定,履行使用手续。

3、组建强干的测量队伍,配备精度高的测量仪器,从轴线、高程、几何尺寸及预埋件位置、设备安装精度上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设专职测量复核员对测量成果复检。

4、在设备、电气仪表等安装完毕后,接入主线以前,按要求进行调试,以保证系统的控制、保护、仪器、仪表功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