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2:01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孩子创新精神的渗透,使他们从小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以其形象而直观的声像、图文和视听,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此,我谈谈自己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妙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

运用多媒体“开讲”,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情有意,它能给学生以时空感,还能给学生以一种特定的撩人的气氛。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有利于头脑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迟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学习情绪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注意力涣散,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上课开讲前一两分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本课的课题置于精美的画面背景上呈现于大屏幕,再配以优美动听的乐曲,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而且能为整堂课作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我一起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也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上。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更加活跃,渴望探索知识、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

二、利用多媒体,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创新。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利用媒体,可以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一下子拉近。例如《我们成功了》一课片断:

展示多媒体画面,出示句子: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师:人们是怎样相互击掌的,一边击掌一边会说些什么?

学生兴奋地相互击掌,嘴里喊着:耶!

师:还会说什么?

生:我们成功了!

师:是的,喜庆的场面我们经常能看到,为什么这次人们会如此激动?场面如此之大?

生:因为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功,大家太激动了。

教师再次出示人们欢呼、拥抱、挥舞红旗的课件。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这句话。

学生再次朗读,感情比较到位。

师:除了相互击掌,相互拥抱,热泪流尚之外,人们还会怎样欢庆?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声歌唱。

师:这时,会唱什么歌呢?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歌唱祖国》。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国歌。

生:人们挥舞着国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高喊祖国万岁!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生:我们成功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同时出示多媒体画面,学生配上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注重肢体语言与朗读的配合,如击掌、振臂高呼等。低年级的孩子又格外容易投入,在媒体、动作和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媒体、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有机的整合。

三、巧用多媒体,使学生善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更喜欢一些可爱逼真的形象。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多么精彩的发言啊。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活用多媒体,逆向求异,拓展延伸,使学生参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时,我就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面对狂妄自大的北风时小鱼的表现。再次播放课件,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学完课文,随后通过课件演示了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小鱼,梅花、雪松等也是不怕北风的,它们傲然挺立。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学生积极的求异创新的思维应该给予肯定,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沃土,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2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质疑问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式,以疑激趣,以疑促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一堂课是否该以问题的解决为终结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绝不是给学习活动画上句号,相反地,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学习的延伸、认识的升华。

从某种角度上讲,学习活动总是和问题相伴而行的。学生心中有疑问,必然会主动地去求解,从而变被动地获取为自主地探寻,最终学会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留下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向课外拓展,自学、自悟、自得。

让学生带着什么样的问题走出课堂呢?1.横向的拓展。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中外名人、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难以且不适于在课堂中全部解决,这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拓展知识,解决疑问。如学习第八册《赤壁之战》一文,学生质疑:曹操败走华容道后,结果怎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自行求解。2.纵向的深入。学习语文有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掌握外,还应启发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去尝试、发现。如第六册第六单元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告诉学生:如果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可是如果一个自然段的句子无重点非重点之分,应该如何概括段意呢?这就需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带出课堂。对于那些教学任务之内的、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力求在课堂上解决。让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应是那些知识拓展、深化的问题。

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呢?1.置疑。即对学生的质疑分类处理,选取属于知识拓展、深化的问题"置而不答",让学生在课外自行解决。如教学第六册《五彩池》一文时,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②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③为什么叫"五彩池"?④池里的石粉是哪儿来的?对于前三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解决,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则可以置而不答,向学生推荐《中国名胜经典》等书,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己弄清其中的奥妙。2.启疑。即引导学生生疑。如教学第四册《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说没有问题。教师告诉学生,黄山奇石除了课文介绍的外还有许许多多,顺势诱导学生在课外去图书馆里查阅有关介绍黄山奇石的文章,并做成卡片,准备开一个"黄山奇石研究会"。

总之,问题对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唤醒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3

(一)正确朗读是对学生朗读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应在学初抓好拼音教学,这是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抓好汉语拼音教学是正确训练朗读的关键。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应抓紧抓准,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拼读生字,扫清朗读过程中的障碍,教师要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正音,直到学生读准确为止。

(二)抓好字、词语、句子教学。学生首先要识得文中的字,懂其义,并且要知道哪些是词语,哪些单纯只是字。对于长句,要做到分节朗读但不能断其义,要分的恰倒好处,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分。低年级学生因为识字少,知识面窄,所以在朗读时易出现破字、断句等规象,要改善这种状况,还要狠抓朗读训练。一些学生在朗读中丢字、添字,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地看着书来读,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仔细地看课文,把每个字都看在眼里,认真地指着,准确地读出来,对于学生朗读中常常出现的丢字、添字、一字一顿、重复、拿腔那调等现象,教师要做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只有针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才能收到实效

(三)抓语气训练。在朗读中,使学生明白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不尽相同时,学生读文就不会只读成“一马平川”,而是高低不平,错落有致了。

其次、培养学生审美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力求做到语音标准、规范,不读错字、别字,不加字、不漏字,声调要有抑扬顿挫的美感,语气要抑扬顿挫,语流要轻重缓急,语速要有快慢变化,读出节奏感。使朗读要做到与文章内容一体化,有感情地表达文章中心意思。如二年级语文课《黄山奇石》一文,表达了对祖国河山浓浓的热爱之情,在朗读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语气,语气要轻、要缓,要表现出黄山的奇、黄山的秀,使黄山的美丽如生动画卷在读中再现在眼前。仔细阅读品味描写“猴子观海”、“仙桃石”等几块奇石的美妙词句,让学生、作者与黄山胜景交融在一起,犹如身临其境,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思考,然后再让学生把感受到的、想到的、领悟到的说出来,使其真正明白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怪在何处,真正感受到黄山之石蕴藏着奇特美妙,如此的读法才能体现出一个“奇”字。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优美课件,引发学生的创造美: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随课件画面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能激发他们的朗读情趣。低年级儿童易于接受感性知识,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切忌单纯模仿,这样易形成低年级学生厌读心理。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阅读情趣。如在指导一年级语文课《小白兔与小灰兔》时,先用动画的形式播放本文故事,将小白兔的勤劳,小灰兔的懒惰灵活的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一下子喜欢上勤劳的小白兔。在读有关小白兔的语句时,就能以亲切的语气去读。

(三)抓朗读方式。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能逐步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但单一的朗读方式易在低年级学生中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而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则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朗读需求,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如教师可以采取个人朗读竞赛,小组朗读竞赛,轻声朗读,大声齐读等不同朗读方式。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4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88-1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在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畅所欲言,使他们情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开启智慧的闸门,竟展创新思维行为。如在《我坐上了飞船》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配乐朗读示范,带学生进入情境,接着重点指导读好两个带“啊”的句子,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看到中国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最后通过学生个人配乐朗读,想象自己乘坐飞船飞向太空,见到太空美丽多彩的景色,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随后我组织他们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画下来,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中,笔者也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打开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朗读时又借助电脑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大自然奥秘的片段。学生反复练读,激发出丰富的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二、拓展课文,发展想象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例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补续想象,使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延伸课文的文外之意。

三、利用插图,激活想象

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看图说话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它要求学生要观之有物,要察之有序,更要言之有理。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就必须要训练学生“会看图”,即不仅看到图上的内容,还要“看到”图外的内容;不仅看到静止的图,还要看到“动”起来的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然后想象图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变成语言表达出来。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配有插图,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观察《草原 星空》练习中,某教师不局限于教参书上现成的答案,抓住“草原与羊儿”、“星星与月亮”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很多孩子甚至说出了“草原上的羊儿回家了”、“草原上的羊儿在跟天上的白云捉迷藏”、“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在对话”、“天上的月亮姐姐在给星星讲故事”等等这样极富想象力的话语来。教师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学生感受到想象在看图说话中的作用,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

四、灵活运用省略号,发挥学生想象力

课文中有些省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文的结尾写到: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给那些新奇石起名字,并且用肢体语言将新奇石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黄山奇石“奇”的效果,还可以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深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神奇的同时,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71-02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全权代表,教师的职业是永远年轻的职业,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需是常流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教学相长,使教育工作也能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要想使自己的语文教育不断进步,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掌握各种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要改革创新,掌握各种现代多媒体方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教学课的形式新颖、容量大,相比传统教学要形象直观得多;另一方面学生们会从中学到平时不易接触的知识,备感珍惜和新奇,从而更加认真的上课,更加把握这多出来的惊喜。

在教学二年级上学期《黄山奇石》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们:“你们谁去过黄山吗?”只有两个小孩举手说家长带着去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是平原孩子,只凭嘴说恐怕他们难以理解黄山石头的“奇”,于是我用投影仪放了一段介绍黄山的视频,有图有介绍,学生如身临其境,再读课文文中的几块“怪石”好像近在眼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们还了解了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补充了课外知识。本学期教学《女娲和人》一课时,我们用多媒体还欣赏了《女娲补天》、《开天地》、《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

运用多媒我们师生欣赏了长江的雄伟,五彩池的神奇,领略了七月天山的优美,还走到鲁迅的故乡欣赏了绍兴的船与桥,感受到了山海关的威武……足不出户,全国美景尽收眼底。

二、终身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所谓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要有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除对本学科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要准确、熟练之外,还要旁通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与内在联系,以便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了解其发展缘由和社会意义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能够深刻揭示其人文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品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可见,在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当代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知识的更新又快,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渊博的知识,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不断变化,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才能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所以我们要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立于教改的潮头,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教师,我读了中外教育教学专著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如《学生第一》、《构筑理想课堂》、《静悄悄的革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还读了和语文学科有关的中外名著,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带领低年级的学生阅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优秀绘本,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写读后感,给文章画插图;和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在班里开读书交流会,交流彼此的读书收获。此外还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听专家讲座,学习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备课技巧、课件制作技巧、教材使用技巧,口语表达技巧等。尽可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当然作为小学教师,我觉得还必须懂儿童心理特征,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为此,我读了《学生管理的心理学》、《儿童心理百科》等心理著作,并且注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努力从儿童的视角来了解儿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打铁要靠本身硬,新时代的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业务,有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孜孜不倦地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三、平等对话,肯定学生

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语文教育就避免不了它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功能。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告诉人们好些道理,流传至今。可是在上学期综合学习讲解时,我去遇到了向“传统”的挑战。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这是我对故事的总结。

谁知才女商楚天把手举起来“老师,我觉得老爷爷一定事先知道神仙会帮助他,否则他不会去挖山的,谁都知道,靠铲子和簸箕是不可能把大山移走的。”

“不是的,老爷爷是靠自己的毅力感动神仙的,他事先并不知道神仙会来帮忙。他誓要把山移走,即使无人帮忙,他也一定要做到,后世子孙无穷,山一定会被移走。”我辩解到。

孩子摇了摇头:“那么大的山靠人力运走,愚公爷爷太自不量力了。”

“老师”王世更站起来,“我觉得老爷爷太自私了,他自己挖山,还让后世子孙也挖山那孩子也不能有自己的理想了,一出生就要挖山,太枯燥了。”

在现实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声情并茂地给小外甥讲了半天“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谁知小家伙嘻嘻一笑:“买一根多省事。”

是啊,时代在发展,“人文”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有限,对文章的人文内涵理解有所不同,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经验,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肯定学生的想法。学生如果错了,应及时点拨引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6

【中图分类号】 J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53-3

石涛,原名朱若极,字石涛,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靖江后人、清湘老人等。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清兵入关第二年,其父靖江王朱亨嘉在广西桂林自称监国,兵败被擒以幽死。石涛尚幼,托内官存活,逃至武昌,剃发为僧。其后由湖广、江西云游浙、赣、皖等省,在安徽宣城住十五年,和宣城一带的文人墨客交往。游黄山,见“奇松怪石,千变万殊” “狂喜大叫,而画以益进”。又在南京住九年,南京是文人会集之地,与之交往的诗画朋友更多,艺术有了进一步成就。这时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固,民族矛盾比较缓和,康熙南巡时,石涛在南京和扬州曾两次接驾。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志康熙三十二(1693年),石涛旅居燕京(北京,当时又称长安),前后约四年的时间。他长住且憨斋,有时住岳归堂、海潮寺。曾与王原祁合作《兰竹轴》赠辅国将军博尔都。这次北行,接触了北方雄伟的山水与著名收藏家所藏的各代名迹,使他的艺术益进于成熟。1692年秋回到南京不久,渡江定居扬州,晚年以卖画为生,死于扬州。

他在诗、书、画以及印章方面都有高度成就,山水,树石,花卉、虫鱼,以至神像、美人都能画,突出的还在山水和花卉。石涛十四岁开始作画,终身勤奋。至今尚存大量作品:如《黄山图》轴(有多幅,其一为辽宁省博物馆藏)《庐山观瀑图》轴等是一种类型,笔墨豪放而有雄伟的气势;《细雨虬松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和《黄山图》卷,用笔略细,着重于对山水的真实感受; 《黄山八胜画册》等,则笔法老辣流放; 《余杭看山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又用一种流动如水波的线条来画山峰石皴,极其生动之致; 《淮扬洁秋图》轴(南京博物院藏)则笔墨秀雅致; 给人以清新之感。

石涛山水画的构图、笔、墨千变万化,风神面貌特多,特别灵动,赋予笔墨以自已的心灵与艺术的激情,有现实依据,但又不拘泥于真山水的如实描绘,有概括提炼,也有夸张。他在画面上追求的意境也是很独特的。他的笔墨有粗的、细的、光洁的、破烂的、干的、湿的、浓的、淡的、明净的、泼辣的、疏朗的、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来驱使,以达到所追求的画面效果。他的山水画是清代的最高成就,这种画格是前无古人的。当代著名美术史家俞建华评论说,石涛“能熔铸千古,脱去时习,独出手眼,无一笔浙、吴两派习气”。

一、《搜尽奇峰打草稿》形式分析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石涛曾为且憨斋主人慎庵作《搜尽奇峰打草稿》长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家潘正炜这样评价:“此画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以奇笔绘奇峰。石涛子,洵不愧为一代奇人已。”他一生的随意之作甚多,而这副却是经心结撰的,它是石涛艺术风格成熟时期最优秀的作品。

(一)卷首的七个大字

《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幅长卷是石涛晚期的代表作。卷首有石涛题隶书“搜尽奇峰打草稿”七字,可看作他山水画创作的纲领。

清代石涛《画语录・山川章第八章》云:“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条也。”现代黄宾虹《画语录》云:“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此最要紧,进而就得多打草图,否则奇峰亦不能出来。懂得搜尽奇峰是懂得妙理,多打草图是能用苦功,妙理、苦功相结合,画乃大成。”

总而言之,在广泛搜集、体验天下各地奇异山川景色的基础上进行山水画创作。山川景物与我的精神,与我的艺术修养、创作经验、冲动、灵感有机结合形成了绘画作品。

(二)卷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1.从风格上分析

“狂”是石涛艺术最突出的特点,石涛在世时,这一特点就为人们注意。费锡璜《松石引赠石涛上人》云:“吾师得名亦已久,写出青山福福奇。生面从前开未有,皴染破尽古人法。眼光如炬胆如斗,胸中丘壑日层出。顿觉倪黄翻在后,精灵岂必竹与松。君不见石上飞泉作龙吼。”费锡璜也注意到其画作狂涛涌起的特点,《宛雅》三编卷二十载,常自题曰:孤峰奥处补奇松。又曰:峰来无理始能奇。

石涛是脆弱的,敏感的,而且杂有一些阴柔之气,南国的细腻在他身上也有体现。他的狂不是粗犷,旷达,不是苍凉粗犷唱大风,而是一种酡然的生命沉醉。

石涛的另一面目是狂涛怒卷,他作画作诗,就是疯狂而发一大痴癫。石涛作画可以说直承张、王墨的传统,狂涛怒卷,大开大合,急速的笔墨,飞旋的意气,烂漫恣肆,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再就是石涛的惟我独尊。“我赋予了世界以意义”,石涛这一来自禅宗的惟我独尊的思想,在他的艺术中有充分的体现,这是狂禅的境界,也和浪漫的楚风豁然贯通。他说他画画完全融到了对象之中:“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这不是以自己的心灵去融汇世界,而是在生命的沉醉中,回到世界,恢复生命的自尊,而不是法度下的屈从。

可以这样说,这幅“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他大半生云游四方,登山临水,搜尽奇峰,之后的集作。

2.从技法上分析

卷首危崖层叠,中间群山起伏环抱,尖峰峭壁直插,奇峦怪石错落其间。山中溪萦洄,注入大江。卷尾一山屹立江心,烟浮远岫。全卷气势奇险,笔墨飞动,用坚实凝重的线条,勾取奇峰。石上皴法稠密,依山峰之势而盘曲交错,笔笔遒劲,“峰与皴合,皴自峰生”,二者紧密联系,十分自然。山间布满苔草,疏密浓淡有致。林木挺立,或斜出,或倾倚,或倒悬,彼此呼应。既有纵览群山之势,又与怪石、乱石相依为命。水波荡漾,长纹细路,与远山相接,由奇险渐趋恬静,使观者悠然意远。此卷皴多、点多、浓点多,却无滞浊板结之病。点与树的结构和动势有机结合,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命。

这幅山水长卷,气势恢弘,构思奇特,自创高格,非胸臆旷达、寄托高远者不能作。前人评此画,既看到“浓存董意淡存倪”的囊括传统这一面,又注意到此作磊落奇藩、不守成法之另一面。此作意境高远,来自独特的构思,其构思又落实于具体的笔墨,“欲识老僧真笔墨,群山万壁见精神”,正是在笔墨中,山川精神得以显现。宝剑出匣,眩人耳目,细加辨析,究竟有规律可寻,石涛在无法中其实是有法度可以董理的。

石涛此作的笔墨到底有何特点?在这里我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我认为,这不仅是石涛的成熟之作,而且是体现石涛艺术风格特点的经典之作。点与圈的运用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前人评此画笔法苍古、奇特,的确有此意味,但有似没有说到根部。

石涛真可谓取进点的妙处,也可以说无所不用其点。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中,近处用淡点湿墨,轻轻点出,如落下的波谷,是低吟;山皴上用浓墨大点,穿起了荷叶纹理,如同浪尖,是高歌;其间杂草丛树,都以或淡或浓的密密小点点出,当是和鸣。山坳处如隐如现的小径,也多以淡点轻染,是路,却像是蜿蜒的溪流,似乎都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点或大或小,或隐或显,或乱或治,山脚下散乱地点,如乱石嶙峋,峰峦处整齐的点,如一峰迥立。

在这里,点再也不是线的辅助,不是画成之后的“点苔”,而是这个乐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乐本身”。而洒落满纸的万千苔点,或信笔直戳、或成“个”字铺排,或成“介”字密攒,犹如交响乐中的鼓点,或疏或密,或紧或缓,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成急促、繁密而又急有条理的节奏,既摒除了杂乱感与不安定感,又增加了蓬蓬勃勃的生机与朝气。这种强烈的书写性线条上却又用无数水墨湿点密密麻麻地点将上法,用点子来造成渲染的效果,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使线与点、墨与色形成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刺激着观赏者追求新奇的心理,从而产生难以名状的惊喜和喜悦。此图可以说是点与线的完美合奏,不愧为石涛生平最壮观之杰作,正如收藏家潘正纬所说:“此画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其笔也。寓奇思于奇笔,以奇笔绘奇峰。石涛子,洵不愧为一代奇人已。”

《搜尽奇峰打草稿》又体现出石涛的圈的特点。这幅作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近山如篆,远山如浪。

此画起手之一段正是以“篆法”写成的,体现出石涛之圈的妙韵。其笔法盘旋着、裹胁着游动,运笔迟滞,风格健朗。他画的虽是冬山,却无云林的萧疏感。用笔如卷,控笔而行,如以老辣之笔作篆,既苍莽,又桀骜。

这幅画体现出“远山如浪”的特点,兹可见以下一段山水。

起手处,是远山,淡墨写成,峰峰相连,如浪花相追,波光潋滟,悠然的唱着欢快的歌。

而其后经过中段平缓的过渡,则大率有些波翻浪涌的意思。山石斟酌采用的荷叶皴,据说此皴法创于王维,其特点是柔和细腻。而石涛又加以变化,他糅合了大披麻的一些方法,将荷叶皴的线条拉得更长更细密,如风乍起,浪才生,没有凌厉的气势,确如对答的群沤,自在奔腾,轻歌慢唱。这里还揉进了一些卷云皴的意味,使山势有一种飘动感。不守一家皴法,或南或北,只要有用于意,都尽情采用之。

此段正映证了石涛所说的山即海、海即山的思想。石涛的朋友徐云评此画说得好:“三车解悟吾师去,留此波涛觉后人。”石涛此画中的“奇峰”,毋宁以“波涛”视之。

就《搜尽奇峰打草稿》全画来说,可以说点中有圈,圈中有点,圈圈点点,点点圈圈,极尽奇妙。圈以线成,此画可以说是线与点的合奏,真将线点结构的意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就线和点二者言,点显而线隐,点多而线少。以较少的线穿起点,使点在散漫之中,又有内在的脉络,在迷离之中,又有了一些可以把捉的线索。点迷离,线飘动,在飘动之中出现迷离,在迷离恍惚之中有流动之韵。

而就其取古篆之法言之,其实就是点与线的结合。其用笔最似《石鼓文》,圈中有点,见其剥蚀;点中有圈,见其盘旋。这在其作品中表现非常明显,前有所述,此不重复。

黄宾虹《虹庐画谈》云:“清湘老人所画山水,屡变屡奇,晚年自署‘耕心草堂’之作,则粗枝大叶,多用拖泥带水皴,实乃师古人积墨破墨之秘……石涛全在墨法上力争上游。”

二、《搜尽奇峰打草稿》题跋分析

石涛题跋的千变万化、不可究竟是石涛绘画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色和突出成就。自有所谓“文人画”以来,画家们无不注重用题跋来补充画面的不足或生发画面的意境。石涛的题跋,有时题在画面的上方,有时在下方,有时在卷前,有时在卷尾,有时在边角,甚至有时在画面中间,一切服从于画面布局与效果的需要。题跋所用的字体也是变化多端,忽而行草,忽而隶篆,有时甚至多种字体并用,可以说石涛是同时代最为自觉地讲求题款书法与画面形式相协调的画家,细笔清雅的小幅册页往往用秀丽婉约的行楷题跋,粗笔奔放的大幅卷轴往往用古茂苍茫的草隶题跋。石涛题跋的内容既有阐发画面意境及阐述画法、画理的,也有慨叹身世际遇及针砭人生世事的,甚至有与画面内容无关而纯粹出于画面形试需要的。

而《搜尽奇峰打草稿》卷末的长题,全文如下:

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湖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土,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着。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可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哪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辨焉!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时辛未二月,余将南下,客且憨斋,宫纸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画并识请教。清湘枝下人石涛元济。

钤白文“苦瓜和尚”、“冰雪前身”、“石涛”印。

石涛在此画卷后题上论画长文,自有深意。其一,他赞同郭熙画山的“三可”论,即“可望、可游、可居”,并举例加以说明,而且对闭门造车者提出严厉的批评,表现出石涛对“生活”的重视,贯彻了以山水实景为师的一贯主张。其二,他主张在对真山真水有深刻体验的基础上的创新,反对玩艺术(“交泛滥之酒杯”)和保守主义(“货簇新之古董”),反对一味摹仿古人今人。其三,从“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句,可以看出,石涛反对把艺术法则(包括艺术程式)固定化,同时又绝不否定艺术客观规律和具有指导作用的艺术法则(比如他的“一画”论)的存在和重要作用。从石涛文字的口气(“学者知之乎?”)看,他认为当时真正懂得艺术规律和借古开今的人是很少的。无怪乎石涛晚年旅居扬州后,要写他的《画语录》和《画谱》了。

参考文献:

[1]清・李.大涤子传[M]

[2]黄宾虹.虹庐画谈[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3]杨成寅.石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5]顾强先.石涛绘画研究[M].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三期,1981.

[6]朱良志.石涛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清・石涛.石涛画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8]韩林德.石涛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清・石涛.画语录[M].(知不足斋丛书)本.

[10]郑拙庐.石涛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7

(一)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二)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三)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怎样联系

分析:"一"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它是全文的总起."二"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一"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三"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二"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四"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一"的"奇"紧扣.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二)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

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三)如何理解本文多用短句和排偶句.

分析:本文多数单句,分句都极其简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长句,作者也顺应句子结构,将其分开成几段,以使其节奏明快,段落不分,采用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读来有一种奔腾直泻,不可阻遏的磅礴气势.

(四)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本文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而文章结构却脉络分明,严谨有度.作者将丰富的材料分成几类,然后依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借抒情议论,把它们联缀成篇.

联想丰富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的联想方式主要有:因果联想,如由"土地"的今天,想到"土地"的历史和未来;关系联想,如由"土地"想到"土地"上的人物和事迹;对比联想,如由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掠夺,想到劳动者对"土地"的珍惜;相似联想,如由公子重耳接受土块,想到古代皇帝的封疆仪式,再想到殖民强盗强迫太平洋岛屿上的土人接受的投降仪式.如此等等.作者娴熟自如地交替运用这些联想方式,思绪飞扬,无所不至.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真阅读《黄山记》,写出每部分的内容大意,运用工具书解决词语的问题.

内容大意: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黄山胜景(介绍黄山的概况);第二部分:回顾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第三部分:记叙从温泉宾馆至天都峰顶的历程;第四部分:在天都峰顶所见的奇观.

词语:

煞费苦心(sh4f8ik(x9n):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皖(w3n):安徽的别称.

悭吝(qi1l@n):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干粮.

卓越(zhu#yu8):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绝(zhu#ju6):超过一切,达到极点.

狭仄(xi2z8):狭窄.

诡奇(gu!q0):奇异.

摺(折)皱(zh6zh^u):折缝.

载(z3i)(沉载浮):又.

(二)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3.找出这一部分写出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

提示:"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

提示:填"奇"字.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三)第二部分写的是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讨论以下问题.

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

提示: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这一部分与全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提示: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是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

4.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

提示: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景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景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

(四)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8

一、创新性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创新思维是个体自由想象的认识活动,创造形象的艺术表现思维活动。不同的时代,会涌现出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但是无论哪种风格的美术作品,重要的是要带给人独特的感受。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前人的画作,那只能被称作复制的机器。例如明代的“四王”,他们承袭了董巨、董其昌、黄公望等人的绘画风格,所以大多没有新意,最后导致画面呆板。如王鉴,他的画作大多摹古,因而缺乏自己个性的风格。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一个极具个性与艺术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代表作《阿维尼翁的少女》,画面的人物都是由几何化了的平面组成的,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创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视觉习惯。

二、创新性思维是历代名家创作灵感的源泉

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想追求更高的境界,创新是不可缺少的。怎样创新?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艺术审美观。提高个人精神素质,广泛涉猎,这样可以使思路宽阔,放松身心,投入情感于创作中。

历史上有很多艺术家拥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典型的要数山人和石涛。

1.山人推崇意趣

山人推崇文人画与笔墨意趣,他反对画工画法,主张自由抒发,笔墨酣畅淋漓,构图简练有趣。以《荷石水禽图》为例,画面的焦点聚集在两只水鸭身上,水鸭的身体形象上刻画较简单,对水鸭的眼睛却刻画很独特:表现出翻白眼的感觉。仔细观察可发现荷叶乱成一团,山人抓住了荷叶的韵味,而不是刻意追求荷叶的形状。他的画作大多留有大片空白,这种留白的方式新奇独特,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山人的这种写意创作手法,使得画家性情与笔墨相结合,反而不会陷于僵化的模式。

2.石涛的艺术创作

同时代的石涛提倡师法自然,其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山人画风的营养。石涛虽然对前人的绘画有所借鉴,但他在笔墨中融入了自己的画法,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创造力。如前人用墨皴擦山石,而石涛用赭代墨皴擦;前人大多用墨作点,而他石绿作米点。并且他用藤黄、胭脂作杂点,以描绘灼灼的桃花,这都是前人从未用过的方法[1]。石涛主张从自然中吸收创作源泉,他的传世名作《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正是他游历山川创作出来的,其上的题跋很尖刻地批判了当时的“摹古”之风。石涛对“四王”的一味摹古进行了批判,他尊重自己的感受,绘画技巧灵活多变。

山人和石涛的绘画看似简笔泼墨,但每一笔都包含着自身的笔墨韵味,不应该只看到其表面的墨法,而忽略其绘画的深层意义。

三、如何培养艺术创新性思维

审美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审美能力不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能力,而是一种感性的情感把握能力。

1.提高个人自身素质是基础

提高个人自身素质是培养审美的基础。利用书籍了解艺术的知识,阅读一些艺术发展的历史书籍,还可以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思维的开阔。审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断扩大,审美观自然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在狩猎时代,人们对猎捕野兽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周围的花花草草。可是到了农耕时代,人们开始看重周围的花草树木,从而使得岩画得到发展,这正是生产力带动审美的变化。现在艺术纷繁复杂,我们要能看懂一幅画,如果不能看懂一幅画,就很难理解画的内涵,更别提欣赏了。所以,审美观和受教育程度,以及自己了解的信息的多少是有密切关系的。了解一幅画的大致含义,是真正欣赏这幅画的开端,美是没有绝对的,但是有个人的品位和理解之分。个人自身素质的增强,有助于审美品位的提高。

2.培养艺术的想象力是前提

在审美的过程中,要学会想象。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读这首诗,使我们想起这样的场景:靠河的人家,都栽种桃树,桃花开放,争奇斗艳,妆点这个村庄。在桃花村里,有一个如桃花般的姑娘要出嫁。诗情美如画,人在画中,这正是诗中有画的艺术观点。诗歌创作本身在意境创造上具备了“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的特色。通过艺术想象,有助于我们对绘画作品更好地欣赏。所以,学会有效的艺术想象,有助于我们审美的发展,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对艺术的创作就得心应手。

我认为培养艺术创造性思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欣赏一幅画。以我所有的美术实习的经验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从画面色彩、构图分析,学生就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有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我主要是通过三种艺术表现形式来给学生培养艺术审美能力的,即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在讲到具象艺术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写生珍禽图》,物体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具象艺术的特点在于对事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应该引导学生从“像不像”这个角度看待绘画。意象艺术在事物形体特征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揣摩画家的独特情感。例如欣赏《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这幅画,委拉斯贵支画笔下描绘的教皇和真实的教皇十分相像,抓住了教皇冷漠严肃的表情,而培根画笔下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背景是血腥的两片切割的牛肉。这两幅画画的是同一个主题,但是表现的形式与形象完全不同。提到抽象艺术,就不得不提到蒙得里安。例如他的名作《红、蓝、黄构图》只是不同颜色的色块的组成,他完全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

3.变换思维方式是催化剂

变换思维方式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发散思维的培养首先是在短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培养一种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想法。接着是多方向、多角度思考作品的灵活程度。培养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画作内容,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大胆突破常规的胆识,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最后是指对事物描述的准确度的培养,要能清晰描绘画面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培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结语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9

当绘画成为一种职业状态和日常习惯,张大千的个体性格和艺术追求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最终促成鲜明的艺术性格的生成。艺术性格是指艺术家个人长期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艺术家复杂的人生体验与心理历程的积累,是艺术创作与心理情感的契合。朱光潜曾说:"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生命艺术化","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个体性情和生活历程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性格相互对应,互为影响,共同呈现出艺术家的艺术特质和个性。作为一名在艺术上造诣高超、艺术影响深远的书画一代宗师,张大千生活经历丰富、艺术足迹遍及海内外、艺术探索和研究不断,精妙的艺术作品成为了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张大千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将个人的本质心理投射到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格又反映出艺术家的生活心理。

一、根植传统

生活中在家庭礼规和习惯上处处遵循传统文化方式。艺术上研学传统名师、严格依循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张大千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情节。布履长髯、道骨仙风的传统衣着是他最鲜明的外形特征,在海外几十年的艺游生活中,始终以中国传统装扮示人,宣扬了中国文化也体现出他的恋归故土之心。同时他遵孝重悌,尊对长辈、尊对兄长。家庭教育中,教导子女在生活习惯和日常礼仪中都要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如晚辈早晚给长辈请安、吃饭用餐尊敬长辈等。张大千自己也是一直在生活中尊重长辈,即使兄嫂也以长辈之礼对待。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海外生活时,始终书信不断并以自己之力照管远在国内的兄嫂侄亲。张大千强烈的家庭观念意识也反映出近代传统文化观念在个人心理上的影响。另外,家规有三戒:戒烟、戒酒、戒赌。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才能正确行事做人。张大千与兄长张善子开办了私人门堂"大风堂"招收徒弟、传道授艺,延承了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绘画师徒相授的教授模式。"大风堂"对入门弟子都有严格的传统拜师礼仪规定,弟子叩头行礼、接受老师训导、师徒互赠礼品,这些尽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和精神。张大千在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崇敬和依循同样也反映在他长期的艺术追求和探索中。年轻学习古人画作时,便苦学精研石涛和山人的画作和绘画理论。品评鉴赏石涛作品之多、临摹学习石涛之专都是同代艺术家难以达到的,因此张大千被誉为"石涛再世"。张大千曾经为了求得石涛的画作而"甑无米、榻无毡,弗顾也。",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名家的崇敬和喜爱。"习画,应先审选一家作为楷模,从勾勒名迹入手,打定根基;渐次参考各家以扩境界,但亦宜撷取各家之长,切忌不问精细囫囵吞枣;最后能化古人为我有,创造自我独立的风格。对传统的谦虚吸纳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根基。传统绘画中,传统文人画一直以文化内涵和抒发胸臆的特点成为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文人画中,在诗、书、画艺术各个方面,艺术家都要有很高的修养和积淀。张大千对传统艺术和文化也都有较高的艺术修为。他认为渊博的知识对于画画也是大有益处的。他对学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多读书。"绘画之外的传统见识和博学知识为他的绘画之路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广博全能

张大千喜好广泛,在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出艺术的趣意。在书画装裱、书法篆刻、摄影、园林、戏曲、旅行、艺术评论、艺术鉴赏、艺术教育、美食烹饪、社会活动、石窟艺术保护和研究等方面才华出众,建树卓绝。张大千三次踏行黄山,饱览黄山风景,体味自然山川的奇秀神韵,"黄山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无奇不有。"张大千对黄山情怀深厚,黄山的奇、险、深、幽为他提供了创作上无限的灵感和感悟,直至晚年也仍在思怀黄山,构思黄山。不仅黄山画作作多达六十副之多,诗词文赋四十多首。除此之外,还以摄影的方式来记录黄山的自然风光,后来汇编成了《张大千黄山摄影画册》,奇秀的黄山美景终于为更多的人了解。张大千所拍的黄山《蓬莱仙境》在比利时的万国博览会的摄影作品赛中获得"金奖牌"。1930年张大千和张善子、黄宾虹、郎静山等画家一起组织了开发黄山的"黄社",号召所有社友都以绘画、摄影、诗词和文章等方式纷纷为黄山作艺术宣传。这对于黄山成为旅游名胜做好了开发和宣传,现在黄山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张大千情系黄山,以书画、诗歌、摄影和社会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展现了对自然山川的体悟和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张大千才能广博的一面。生活中的张大千爱好广泛,他的一生成为近代艺术家趣闻轶事的一段传奇。张大千在生活中广泛的爱好、洋溢的才情同样也投射到了艺术探索和创作中。张大千绘画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题材上,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各科均能,各科俱佳。画法上,工笔、写意、工写结合、泼墨泼彩样样精通。他是现代绘画中少有一位全才型艺术家,被徐悲鸿称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艺术尤以山水画著称,山水画学习从名家诸派入手,博采众纳,融会贯通。他的山水画学习追名家,师法众,起步高,因此能逐渐走向山水创作巅峰。人物画方面,自小受母亲、兄姐的指导和影响,古典人物、仕女、佛像人物、敦煌供养人和泼墨泼彩人物等不同人物类型都能神态尽显,各具特色。花鸟画及动物绘画方面也是独具神韵。花卉、蔬果、禽鸟、虫草、猿猴,甚至常人不屑一顾的哈巴狗也能成为他画中的表现主体。晚年借鉴古人泼墨之法,创新了泼墨泼彩艺术表现方式,最终艺术水平到达艺术的高峰。

三、行万里路

纵观张大千一生的艺术履痕,拜师学艺、旅居生活、艺术交流,从中国内地的四川、上海、北京,香港到海外日本、印度、阿根廷、巴西、意大利、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美国等地,其艺术足迹真可谓纵横万里。以自然造化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古代的画理中就曾强调画家亲身观察体悟自然的重要意义。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畅游中国内地各大名山,饱览山川胜景,黄山、华山、莫干山、雁荡山、桂林、青城山、峨眉山等山水,地域气候各不相同,因此山水韵致也各具特点,为之后的山水画艺术创作打好了腹稿。步履万里,同样艺术之行也是艰辛艺炼几十年而终达佳境。张大千画风气质几经变化,从30岁的"清新俊逸"、50岁的"瑰丽雄奇"、60岁后的"苍深渊穆"到晚年的"自然淳化"。同时期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家毕加索,也是在不断地艺术探索中前行,历经了多种艺术风格。包括蓝色时期、粉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和田园时期不同的艺术尝试和探索。由此可见艺术之路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漫长的艺术追求之路犹如行走万里,艺术高峰的攀升渗透着艺术家一生的勤学与精研。持之以恒的长期的艺术坚持和探索,张大千最终到达艺术的至真之境。

四、明丽大气

张大千性格豁达开朗、慷慨大方、义气豪爽,具有乐观自信的心理特点。张大千一生卖画养家,收入不菲,但往往没有多余的钱财。除了热衷古画收藏而"富可敌国,穷无立锥之地",张大千对朋友、对亲人都是慷慨大方,尽全力帮助。曾为社会低下的茶房服务生画画,也曾买画捧场,提携穷困潦倒的画坛后人关山月。张大千与挚友江南才子谢玉岑的情谊相投,友谊深厚。1934年当朋友贫困和患病之时,几乎每隔一日从苏州去常州专门探视好友,并作画相赠。据称,张大千与谢玉岑的交往中,赠画达到了200副之多,显示出张大千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在朋友病故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不顾自己经济的拮据而倾囊相助谢玉岑遗孤,帮助度过难关。张其昀评其为人:"内重外轻,至诚怛恻,具有真性情的人。"张大千曾教导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没有开阔的心胸,怎画得出雄伟壮丽的山河;不喜欢动物、飞禽,怎画得出奔腾的骏马、可爱的小鸟;不热爱大自然,怎画得出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张大千豁达大气的真性情的性格心理也反映在了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中。张大千在绘画色彩上,无论是仕女、花鸟设色上总是明丽清朗。如在花卉花瓣上着色生动、花卉娇艳之态体现得恰到好处。他喜好画荷花,以此体现自己的性情。彩墨荷花中,荷花花蕊的暖色与荷叶的冷调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明丽的色彩是艺术家内在心理开朗豁达的外化与表现。另外,张大千的艺术还还呈现出豪迈大气的画面势气。早期艺术较为工整严谨,但画面构图布局层层相因,体现出浑然的势气。中后期艺术笔法自然,更增势气。如画荷花,喜好画数丈之长的根茎,墨色淋漓的荷叶,浑厚大气之势呼之欲出。82岁时,创作泼墨泼彩大作《庐山图》,画作巨大,气势磅礴,水墨酣畅。将庐山神韵苍茫之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庐山图》高1.8米、长10.8米,山峦叠嶂、云雾飘渺,屋宇楼台、山峦树木、气雾云层在变幻的丹青中亦虚亦实,势气庞然。

五、雅俗共生

张大千内心心理既与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一位眼光开阔、热爱生活的积极入世的社会活动家,这也是近代社会形态发展与变更在艺术家个人身上的体现。生活中,张大千喜好传统戏剧,京剧、川剧、豫剧、秦腔等,甚至票戏自己扮演戏剧角色,与戏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马连良等都是挚友。一生中喜好凌然傲雪的梅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自己的私家园林中摆置梅花,水塘种植荷花。曾以梅花为主题举办"梅花宴"以文会友。这些都体现出艺术家追求高雅的生活趣味。但生活中张大千也是一位喜好热闹、乐于摆谈的人。常与友人同道一起畅谈,画坛艺事、新闻趣事、个人经历都能让他侃侃而谈,尽情畅聊。另外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他善于处理自己与社会各种角色的关系,社会名人、政客商贾、艺人画家、平头百姓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熟络的人际关系网也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作为一位美食家,张大千乐于烹饪美食,也时常邀约友人一同品味美食佳肴。这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张大千"大隐于社会"的出色社会能力。生活中张大千雅俗并举的心理在绘画艺术中也有对应的体现。张大千的艺术呈现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性格和特点。绘画中一方面画传统风雅之物,梅兰竹菊、名人高士、山水隐士之类,另一方面也画牡丹、瓜果蔬菜、虫草鸟禽。画作中既有象征富贵的金碧辉映、艳丽夺目的牡丹,又有体现超脱避世的雅致脱俗、静穆秀逸的山水。既画古代隐士高人,又画现代女性和孩童。雅与俗,文人绘画与现代绘画在张大千的艺术中找到了恰当的契合。因此,张大千绘画虽然根植于传统,但一定程度上也呈现了现代社会的情趣,具有雅俗共生的艺术性格特点。

结语

张大千的生活中渗透着艺术的精神,艺术中又融合着生活的性格。性情心理与艺术性格浑然一体,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张大千生活的真实体现着张大千艺术性格的本质。艺如人生、人生如艺,艺术家生活中的性情和个性孕化了艺术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风格。张大千个性生活心理成就了张大千艺高才广、承古开今的艺术性格和魅力。

参考文献: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例10

语文阅读教材中,如何指导学生批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文本理解的疑惑点;二是文本留有的空白点;三是文本内容的矛盾点;四是文本描写的精华点;五是文本描写的着重点;六是文本蕴含的丰富点;七是文本角色的冲突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如能按此线索,提出疑问,寻找答案,写上批注,对全文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现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粗略论述。

1、依据阅读节奏,指导学生有顺序批注

阅读是一个从浅入深,从表入里的层层推进、逐步感悟的过程。为了体现批注的层次性,依据阅读节奏,可让学生在三个时段进行有顺序批注,课前批注,初读感知;课中批注,再读感悟;课后批注,研读深悟。

1.1、课前批注,预习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后,一定有疑问,有思考,有感知,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比如《黄山奇石》一课,学生读了课题后在旁边两次质疑:一是破题质疑(黄山有哪些奇石?这些奇石奇在哪里?为什么称之为“奇石”?);二是破名质疑(怎样破解这些奇石秘密?观赏这些奇石之后,有些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学生初读课文后又写了这样的批注:“黄山之石真是奇特呀!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站在了神话般的黄山之上。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难怪古人会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课前批注,以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思考课文后问题为主。

1.2、课中批注,复读感悟

课堂上,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有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获得了精神滋养,就会流泻于笔端。同伴引发的批注,教师诱导的批注,自己再发现的批注,一定会相得益彰,精彩纷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例,一学生在课文中第二次描写爬山虎处写了这样一段话:在与叶圣陶先生聊天中,“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而是一个大人,一个叶圣陶先生的老朋友。“我”感受到了叶老的认真、亲切、质朴,此时“我”再看爬山虎,自然就觉得它绿得浓郁,绿得可爱。绿着的爬山虎,象征着叶圣陶先生对下代的关爱,“我”难忘爬山虎!三言两语,却是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亲切对话。

1.3、课后批注,深入研读

课后的批注是课堂对话的意犹未尽,也可以是对课堂对话的反思、提炼、总结。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后,在谈“我的幸福”时,学生这么写道:幸福就是为村人挖一口井,幸福就是治病救人;幸福是学习中的一份满意答卷,幸福是课堂上老师的一个微笑;幸福是他人困难时伸出的一双援手;幸福是公交车上的让座,幸福是遮风挡雨的伞;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只言片语,却是学生对幸福意义的独特感悟,是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是对文本主题的升华。

2、依据阅读个性,指导学生有指向批注

学生的阅历有深浅,理解有强弱,触角有长短,对文本解读的层次有不同,层面也不同,批注的指向也随之不同。依据学生的阅读个性,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批注:

2.1、批注理文法

这是对文本表达方法的梳理。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的。这与文章的题目表达的意思相同,有的学生这样批注:这是在篇末点题,与题目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可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作者的印象是那么的深刻。作者难忘爬山虎,更难忘的是叶圣陶先生。以后写文章的时候,我也要用到这种方法。再如,这篇文章是写事的,为什么写在叶老先生家做客时,作者两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的绿绿的爬山虎?这景物描写的目的是什么?有学生这样写道:作者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见到斐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内心异常紧张。随着与叶圣陶先生的接触,叶老平和待我,使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消失,正如“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甚至连火辣辣的太阳也变成了“绿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作者在借描写爬山虎的绿,表达自己心情的起伏变化。这样的批注,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读懂了文本,感受到了语文的含蓄之美。

2.2、批注展联想

这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激活。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在诗旁边写满了学过的表达离别之意,抒发惜别之情的诗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读古诗,叙别离,抒情意,此时让学生批注,激活了脑海中优美的诗文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运用,丰富了学生的真切情感。这样的批注提升了学生的辨析能力,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与外延,真真切切体现了语文是人文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