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9:51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1

初中翻转课堂中,对学生学习最有益的改变并不是在课前的学习,而是在课堂活动中。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留出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需要在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我校在实施过程中,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课堂上学生主要通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另外,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等情况来完成课堂活动的设计。如科学这一学科课程中,应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而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对数学这一学科,教师则是在课堂上重新讲授多数学生仍然存疑的概念,并用大部分时间辅导学生练习,反馈学生在作业中所出现的有关问题。

(二)学习环境

初中翻转课堂有两个学习环境:一个是基于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环境。我校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搭建了学习平台,并为教师和学生配备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上传相应的、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微视频、导学案以及拓展资料,学生则通过平台获取视频,自主进行知识的自学,并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来选择拓展资料进行补充学习,完成预习测验题。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把自学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精确把握学情,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在线互动、答疑释惑,真正实现把“教师”带回家。另一个为真实的教室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的教室进行了重新布局,打破原先“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格局,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4~6人形成一个小组。

二、我校翻转课堂的学科教学特色

学习有效性有三个维度:一是学习速度,即学习效率;二是学习结果,即学习效益;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命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也是我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搭建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结构:课前———观看导学视频,达成知识传递,完成自学检测,提交疑难问题;课中———交流学习收获,归纳共性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达成目标,开展多维练习和巩固内化提升。课后———进行自主个性复习,完成下节内容自学。然而,我们认为学科特点不同,翻转课堂的目标定位和变革路径也应当有所不同。如何基于学科特点,寻求教学本质,丰富课程文化,改变课堂形态是各学科组实施翻转课堂的着力点。一年多来,各学科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研讨课、展示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积极研究,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此外,就不同学科的翻转目标,也已经达成共识。我们认为:文科翻转课堂的目标除了落实语言运用的工具性目标外,重在拓宽学生阅读领域,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理科翻转课堂的目标为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外,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探知欲望。

(一)语文学科———把语文书读“厚”

初中语文学科的翻转策略为:一是从分课型入手,针对语文教学的“无序无型”,进行“分课型”变革。我们把语文课分为了三大模块“课本教学”“经典阅读”和“综合写作”,并把笼统的语文课分为五种课型———课文精读课、课文略读课、经典阅读课、阅读技巧课、综合写作课。教师按课型组进行分工备课,群策群力,自编相应的教程,录制相应的微视频,设计导学案,力求达到有型、有序和有效。二是从丰富课堂教学入手。课前以任务驱动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PPT、视频内容,并完成相应任务。我们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科学地记忆文言词汇,形成高密度的词汇网,令学生思维过程可视化。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区,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交流区进行组内问题讨论,将细、杂、低质量的问题先行解决,由组长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统一回复在教师的主题帖上。教师基于自学问题交流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立足学情。而课堂上,不再是以往落实重点字词句,理清文章故事脉络的浅层次讲解,而是抓住文章的一个点进行突破,将情感、价值观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教师在进行文本分析的同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深入探讨,鼓励多元化的解读和表达,传递正能量。三是从拓展课程资源入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对课本知识的获得,更是精神品格的塑造。为了给学生精神提供“根”的滋养,语文组教师开出《温州二中作家作品导读》《古典的中国》两门校本课程,并在全校普及。每位教师再立足自身特长,根据自己既定研究方向,制订个性化的课程,以文学课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身的研究与发现。例如,我们现在有:尹俊杰老师的“文学史教程”;黄筱琳老师的“现代诗歌教程”;郑小红老师的“电影美学教程”;潘志敏老师的“红楼梦”解读教程;杜亦平老师的“温州乡土文学”课程;吴积兴老师的“中国风写作教程”和寓言创造社;倪海娜老师的“瓯潮诗社”;王璇老师的“青葵话剧社”;等等。通过上述途径,我们力求让语文课成为充满热情、激动、憧憬,情感荡涤和心灵互动,并将师生的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二)数学学科———翻掉“第三种负担”

培养数学思想,提升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我们的教师不缺乏让学生得分的技巧,但知识和技巧只能解决具体问题,而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触类旁通的,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和思想应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更高超的技艺。基于此,我们的数学学科翻转策略是:翻掉“第三种负担”,激活数学思维。什么是“第三种负担”?它其实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里所产生的负担,是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负担,常常在课堂上产生。目前的数学课存在重结论、轻过程,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的弊端,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于是,便产生了“课上貌似听懂,课后却不会做题”的第三种负担。如何翻掉“第三种负担”?首先,我们按照“我预学—我梳理—我检测—我求助—我挑战”这样的思路设计好导学案,将核心概念和重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视频,在导学案和微视频的作用下,因为学生课前深度自学,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对其就印象深刻,能轻松掌握;课堂上,实行当堂作业,反馈学情,力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以减轻课堂所产生的学习负担,并创设相关的情境,精简练习,旨在实现情智迸发、充满灵性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由听懂变真会,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力;其次,借助网络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移动学习,布置个性化练习供学生在线检测。师生在线互动,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把数学教师”带回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点上有所成就。

(三)英语学科———在跨文化情境中快乐学习

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记忆性、应用性、新异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当孩子面对一段非母语的文字,他需要运用自己的学习意志去理解、消化,如果词汇积累不够、交流互动缺乏、语言环境生疏、文化背景缺失,那么英语学习必然也会枯燥无味,孩子将会变得被动厌倦、思维迟钝。任何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开始时都是“起源于兴趣,之后才是需要。”基于此,英语学科的翻转策略为:一是录制导学视频,铺设学习台阶。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学生一进初中就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培优和辅弱,须在“课外”下功夫。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语法微课程、阅读策略微课程和复习微课程在课前先自学,连基础薄弱的孩子因为有了事先准备,课堂上他们也能参与进来。学生在教师视频带领下,怀着一颗好奇心去阅读、去探索。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也变成了学生展示英语风采的舞台。二是利用平板终端,创设跨文化情境。平板上存储大量经典的英语原版电影、英语卡通片、英语歌曲、其他英语教材、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和图文等资料,随时随地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且平板的音频播放和录音功能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反复模仿语音的平台,积极开展开心词场、语音网络投票、情景对话微课程比赛、出题比赛等活动也锻炼了学生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这种潜移默化、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他们在无意中提高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跨文化的意识。

(四)社会学科———让知识鲜活起来

社会学科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上。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将思品、法律、历史、地理及人文有机整合,如果不对现有教材进行精心处理,社会课就很容易变成说教课。如何让社会学科教学能唤醒学生心灵,传送生命气息?我们对社会学科翻转的策略是:课前微课助学,课堂价值引导。将课程中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地理概念、历史事件等)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以价值引导为主,将重难点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探讨辩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改变和创造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枯燥的知识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探讨的形式变得鲜活起来,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2

2.课前准备工作。翻转课堂需要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自主学习的程度关系到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但教师难以深度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也不能第一时间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由此产生了对知识理解的分歧,因此,很多翻转课堂的实践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实验方法,比如,北京一所中学进行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会接受4~5个的问题检验,看看他们对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多少,并且根据检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3.课堂活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是一个将知识转为学生能够消化的过程,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学生已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深入到学生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4.结论与评价。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结论与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是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那么,如何才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呢?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除了要求学生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做出评价外,参与的教师也要互相指导,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讨论,从而提升翻转课堂这一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效果。

二、初中生物实验翻转课堂的支持系统

初中生物实验翻转课堂支撑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将教师和学生维系在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支持翻转课堂的进行。

1.在线课堂的实施。在线课堂分为教师上传视频和学生观看视频两部分,教师要上传知识资源,这需要教师专门制作,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学习资料,如初中生物实验的链接、实验练习作业,等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则应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源并提交作业,由此,翻转课堂才算得以成功开展。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3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准备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将课程按知识块划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开发制作教学视频、课件、案例等模块化学习资源,简单的知识点一般准备课件或电子文本即可,重点或难点内容则有必要增加准备教师讲解的音视频,以便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准备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课前学习设计在教学资源准备就绪之后,开始进行课前学习设计。在课前学习阶段,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设置学习活动,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或网络开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探究,完成课前的学习活动和要求。在这个阶段,教师不急于解答学生的疑惑,要设计相应的单元知识测试和交流反馈方式,检验和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掌握情况。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对课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掌握情况的了解和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如集中讲授、答疑解惑、讨论探究、小组任务、实验实践、个性化辅导等,对课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的交流探讨是翻转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后评价设计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反馈,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有效结合。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生的个人讲述汇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活动,师生一起对学习过程和收获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的难易程度、独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小组学习中的个人表现、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平时的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情况。

三计量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学校具有Moodle网络学习平台,可在上面建设网络课程,用于课前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交流,Moodle平台教学功能完善,可跟踪学生的自学情况,方便教师跟踪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CamtasiaStudio工具制作微课件,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助教师制作微视频课件,设有助教协助教师日常维护网络课程;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校园实现无线局线网全覆盖,学生基本拥有笔记本、智能手机等联网终端设备;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准备教学资源,创建网络学习环境在Moodle平台上建设计量经济学网络课程,课程资源包含电子课件、教案、微教学视频、推荐的专题学习文档和网站等类型的素材。将教学资源分为基础和扩展两个等级,为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学生准备。其中,微教学视频的制作是教学资源准备中的核心内容。根据每节课的课堂目标,为学生精心准备1~3个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只介绍一个知识点或者呈现一个案例。利用CamtasiaStudio来进行微视频的录制与后期制作,画面清晰且操作简单。制作完成后,将视频和其他电子资源上传到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中,供学生网上观看学习。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班级人数为48人,将学生分为八个小组,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协作学习和探究。每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总结和反馈本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将教学资源给学生后,也将课前学习要求明确告知学生,并在学生自学完毕后设计适量的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利用Moodle平台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要求,学习教师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和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或协作完成知识的学习,并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由小组长将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集中解答学生的疑惑或共同探究问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

1)合作探究

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或任务,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和学习伙伴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个性化指导

个性化指导是教师为各个小组解答疑惑的过程。每一个小组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个性化指导,为每个小组解答疑惑,实现因材施教。

3)总结点拨

由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本次课程学习的收获及碰到的疑难点,之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将重点问题和知识集中讲解,对本教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习评价是课程的最后环节,教师从学生个人、各个小组以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整体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本门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小组表现和成绩、个人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4

2在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建立自主学习小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由课上向课下转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形成集体学习模式。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因此自主学习小组的建立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每组人数在5~7人,每一小组选择一名学,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和问题。教师和各小组间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组间关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课下自主学习和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目的,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时,要告诉学生小组之间的发言没有对错,小组成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小组成员只有充分发言,才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及时地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也才能快速推动课程的开展。课程的进展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决定的,翻转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是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为依据来决定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搜寻信息解答问题的一种自主知识建构。

2.2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小组学习

教师将有关新内容学习的导学问题上传至学习平台,各小组的学生积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并对导学问题题进行解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是2~3d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借助网络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交流的过程通常是,就每一个导学题,学生个人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汇总相关知识,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并确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然后继续查阅资料,通过互助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形式化的简单交流,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学生围绕问题搜集资料,通过多次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但是小组讨论仍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由于教材普遍没有提及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使用下应该有哪些特殊的要求。而实际上,由于手持设备的普及,基于电池供电的单电源运放的应用又十分普遍,因此,学生普遍会在此处遇到无信号输出或信号输出失真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收集了各个典型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运用时的典型应用电路,上传至学习平台,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即通常情况下,运算放大器应使用正负对称电源供电,但是电源条件受限制时,如果运算放大器本身允许单电源使用,则需要在输入端施加Vcc/2的参考电压,此时,运放的动态范围会缩减。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5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翻转课堂大范围地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实施依然存在着无法突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网络信息技术还不能达到区域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视频的观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条件,就不能达到教育公平。微视频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促使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讲授过程也是很难掌控的。课前自学、课上活动和课后巩固,能否做到环环相扣,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转课堂评价机制能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进展,亟待解决。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产生了如下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的希望所在

地理学科是集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图、读图、画图,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转变成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翻转课堂要想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地理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教学过程,因此视频的制作及特点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地理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同样重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视频最好做成主题视频,比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水循环的过程”等分别做成一个主题视频。并且视频需短小,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地理教学微视频中应该尽量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教学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声音的出现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中对教师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倦,更别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兴趣了。

2.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

有人说,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下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削弱了地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翻转课堂的操作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敏感度。①地理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敏感度。不是每一节内容、每一种课型都适用翻转课堂。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于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凭着专业敏感度进行安排和选择。②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前,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③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课堂上的活动需与微课程形成互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认知聚焦,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而不是像学生观看的微视频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之上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3.学校对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合理安排。

①翻转课堂的实施肯定针对的是所有学科,是学校课程整体的变革。这样问题就应运而生,一个学期要开设十几门课,如果每一科都要用翻转课堂,那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完成练习,不能迎合学生减负的倡导。这样严重地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需要观看的视频增多,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本身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不会像视频里那样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对视频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进行的活动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那么翻转课堂的意义就不大。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时应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补性,课程内部之间的互补性。比如,一天的课程里使用翻转课堂的课程不宜超过四科。同一门课中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地理课程中课型主要分为讲授课、练习课、巩固课等,在地理课中可以把练习课与巩固课等其他课型交互使用翻转课堂。

4.地理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

现阶段人们对翻转课堂更多的关注点在视频观看、视频制作及网络环境中。但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某一个环节做好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学习上应用翻转课堂时,不要只关注微视频而忽略其他环节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知识的讲授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学会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把新接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构中。如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学生就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意识。真正的翻转课堂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习场所,应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观看视频这一单一的行为,应该关注富含地理教师、学生、媒体、环境、内容等多种因素交错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在线视频观看,应关注智能诊断系统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5.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评价的转变都会成为其核心内容。翻转课堂也不例外,没有适合的教学评价就体现不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评价主要注重两点:①注重过程和情感评价。教师可以发放学习记录档案袋,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也可进行学习过程心里变化的跟踪,让同学写课后感想。如学习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后观察学生是不是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中是不是有所行动。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也参与了进来。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学生间可以互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也可参与评价。此外,教师是整个课堂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评价不可缺少。最后,学校管理者的评价会使整个评价更为完整。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6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高校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应力求在遵循统一指导方案的同时突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特色以及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宿迁学院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发展阶段,按照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要求,我校软件工程系积极探索并建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强化了企业的深度参与性培养以及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一批批能直接上一线工作的本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于软件人才的培养,进行引导性、启发性以及贴合实际的实践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校软件工程系加强了课程改革建设,从课前、课中、课后多角度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知识点的内化转换为自身的实际技能。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呼之欲出了。

(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以我校软件工程系的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大多的理论和实验课都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理论课主要是以教师讲为主,上机实验围绕课堂上讲解的案例,学生按步骤操作完成,教学方法单一。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有不少弊端[4],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课堂上仍是以老师教授为主,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主动融入,学习效果不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课上主要是围绕理论课上的案例进行学习,这样就不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和进行创新性的深入学习,属于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也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受实验室使用的局限性和课时的影响,学生在2~3节上机课上无法完成一些复杂的环节,如从系统建模的角度对数据库项目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等。

这些教学问题成为制约课程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的瓶颈,所以探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进行知识传递[5]即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细化、整理,录制小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知识的内化[5],教师根据学生前期学习的困难情况组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给予辅导,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课后,通过项目练习等作业形式达到让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了学习中的互动性,让学生获得了个性化教育,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我校软件工程系3+1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企业和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应的技能训练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和实践。例如,教学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题库管理系统等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以项目驱动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开发中,通过项目案例的分析、设计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建模,让学生了解数据库课程的原理最终要如何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同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这样就为专业课程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改革的基础。

(二)信息化网络平台的保障[6]

我校有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支撑。教师可以在网上课件、教案、视频等教学资源,可以根据知识点布置任务、作业,与学生交流讨论并提供答疑,还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测验等。该平台还有手机APP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同步自主的学习。泛雅网络学习平台为数据库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软硬件环境的保障。

(三)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保证

文献[7]调查显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其中64.13%的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22.34%的学生能在教师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我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大多要通过在校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然后能直接到一线工作,所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性和主动性较强。学生根据各自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定位,对所学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利用碎片化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构建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构建中,以我校软件工程系实施构建的数据库系统原理翻转课堂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时做好小组分配,因为软件专业的学生大约有50人左右,所以每班就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配有相应的组长,负责组织和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和集中性的讨论。[8]

(一)课前的知识传递和自主学习[9]

教师主要是将每次课(理论课和上机课)的重难点进行碎片整理,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相应的短小视频,在课程资料中还可放入教案和幻灯片课件等扩展资源。例如,在第一章节中我们给数据库基本术语做了一个短小视频,附上了相应的术语的幻灯片课件,教师提前一周通知,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即课前根据视频和课件完成自学,达到前期知识传递的目的。

学生在课前自主查看和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制订学习进度,下载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为了确保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在进行任务点设计时,都会有相应的问题设计,这些问题也要体现出层层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回答部分或全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答疑和引导性指导。例如,在基本术语任务点中,教师提供了5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完成小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统计的作业成绩开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二)课堂知识点的内化

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要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高度参与。进行数据库理论教学时,首先在刚上课时我们会让学生进入泛雅手机APP端,要求学生现场完成10~15题的选择题。这些选择题的设计难度要超过学生在自学时的作业难度,题目设计要体现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且要能够体现出这次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做好后直接能看到自己所错的选题以及正确的答案,也就明白自己所学知识点哪些掌握得不透彻,继而在课堂中就知道自己要特别注重哪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了。而教师可以利用统计功能查看到每题做错的人数,教师会根据错误结果对共性的一般知识点做统一示范讲解,对扩展性知识做引导性、启发性讲解,对个性问题进行小组化指点。

实验课的翻转课堂教学采用的是项目训练研讨式[10]教学,教师也是先提供实验内容的基本素材,和理论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似。不同的是,实验操作中教师是通过小型项目驱动教学的,这些项目既要覆盖教学目标,又要有拓展训练的余地,对于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可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完成。教师通过实验课上各个小组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小组个别化指导。

(三)课后的巩固复习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7

目前,国家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软件工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是理工科物联网等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实践提高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建立软件开发工程化思想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运用科学、系统、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二、《软件工程》课程的现状分析

1.知识点丰富,学时短,难以保证讲授所有的知识点。《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抽象、抓不住重点。随着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和技术要点越来越多,而教学学时却是不增反减,不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2.综合性强,难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充分理解。《软件工程》课程的内容包含了计算机、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涉及内容太多、太宽,知识点丰富,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仅通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面授讲解知识点,难以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

3.实践性强,难以保证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相关课程难以比拟的。必须结合实际项目和实际应用加以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仅通过有限学时的课内实验环节,难以达到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的目标。

4.时效性强,难以保证教学适用性和内容先进性的统一。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类型的软件层出不穷,开发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总结和提炼软件的开发技术和方法需要一段时间的積累,因此教材中总是缺少最新技术。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完成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资源的自主学习,师生在课堂内交流和讨论并完成习题。本文分析并研究了翻转课堂中一刀切的缺点(即将所有知识点的都以视频这种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自学),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知识点划分为适合翻转教学、传统教学、混合教学三类:翻转教学采用课前视频+课内讨论,传统教学采用课内面授+课内讨论,混合教学采用课前视频+课内讨论+课内讨论;再辅以课内联系、课内实验等手段。翻转课堂+是一种以翻转课堂为主、传统课堂为辅的混合教学方式。

四、《软件工程》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江苏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课程,是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计划学时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8学时,实验4学时。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Roger S.Pressman编著,郑人杰等翻译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7版)。受学时数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特点的限制,精心选择了其中的12个章节。为了能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知识点重新划分、组织和设计,学时安排如下所示。

第1章软件和软件工程:软件本质、过程、神话,Web App特性:翻转教学:0.5+1.25学时;补充手机App的特性:传统教学:0.25+0.5学时。第2章过程模型:通用、惯用、专用过程模型,过程评估:翻转教学:0.5+1学时;统一过程:混合教学:0.25+0.5+0.5学时。第5章理解需求:需求工程:翻转教学:1+1学时;开发用例混合教学:0.5+0.5+0.5学时;构件需求模型:传统教学:0.5+0.5学时;课内习题:1学时。第6章需求建模:场景、信息与类分析:需求分析、基于场景建模、数据建模:翻转教学:1+0.5学时;补充用例的UML模型、基于类建模:传统教学:1+0.5学时;补充Rational Rose:用例图、活动图、类图:翻转教学:1+0.5学时;课内习题:2学时。第7章需求建模:流程、行为模式:需求建模模式、Web App的需求建模:翻转教学:0.5+0.5学时;面向流程建模:传统教学:0.5+0.5学时;补充手机App需求建模:传统教学:0.25+0.25学时;补充Rational Rose:时序图、状态图:翻转教学:1+0.5学时;课内习题:1.5学时。第8章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翻转教学:0.5+1学时;设计模型:传统教学:0.5+0.5学时。第9章体系结构设计:翻转教学:1.75+1.25学时;补充Structure Chart:传统教学:0.5+0.25学时;课内习题:0.5学时。第10章构件级设计:翻转教学:0.5+1学时。第13章Web App设计:翻转教学:0.5+1学时;补充手机App设计:传统教学:0.25+0.75学时。第14章质量概念:翻转教学:0.5+1学时。第16章软件质量保证:翻转教学:0.5+1学时。第22章软件配置管理:翻转教学:1+1学时;补充手机App配置管理:传统教学:0.25+0.25学时。

课内实验:分析与设计给定课题,4学时。

在所有知识点中,翻转课堂(课前视频+课内讨论)14次;传统课堂(课内面授+课内讨论)9次;混合教学(课前视频+课内面授+课内讨论)2次。其中,课前视频16次,共10学时;课内面授11次,共5学时;课内讨论25次,共18学时;课内练习4次,共5学时;课内实验2次,共4学时。课外10个学时用于视频学习,课内28学时用于面授、讨论和习题,课内4学时用于实践提高。每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如下。

1.视频学习是上课前的学生自学过程。实施时选择一个固定主题或知识点录制视频,时长为0.5学时(即2025分钟)。有些知识点由于内容较多、逻辑性较强或完整的软件操作过程演示,视频时间为1学时(即45分钟)。某些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同时采用视频+面授教学,视频时间为0.25学时(即10分钟)。本课程的学习视频根据章节知识点内容,总共安排17次。

2.针对课本内容先进性不够的问题,补充了手机App的相关知识点,采用面授的模式;针对即具有实践性又具有概念性的知识点,采用面授模式。

3.针对既有实践性又有时效性的知识点,采用视频+面授的混合模式。

4.课内讨论是知识内化的必要环节。課程中的每个章节都有设置课内讨论,这是翻转课堂+中极其重要的内化环节,是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消化知识点的关键环节。

5.课内练习是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针对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设置了4次练习。该环节是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有效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8

二、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基于以上模式,课题组成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中进行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以《PoperPoint自定义动画制作》为例,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很快掌握进入动画的操作要点。但是,灵活应用“进入、强调、退出”3种动画的设置方法,尤其是路径动画的高级使用却是难点,需要课中设计任务重点解决。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自定义动画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自定义动画的制作方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自定义动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设计

《PPT自定义动画制作》学习单元的教学流程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知识补救。

(三)教学案例评析

1.课前

教师将精心录制的微视频分发给学生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边学边实践PPT动画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安排和控制学习进度,视频播放快进和倒退可以自己掌控,为他们思考、做笔记、罗列疑难问题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学求助,或带到课堂解决。通过课前的微视频学习,学生对自定义动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深度学习,实现了知识传递。微视频的作用较传统教学中看书做题式的浅层预习效果更加明显。录制微视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课中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学生深度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认真示范,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通过布置任务,分组实践,巡回检查和个别指导,尽可能地将知识内化,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知识的应用创新。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预习的水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课后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9

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需在课程开始前,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的知识点组,并确立每个知识点组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法,确定每次课的视频录取内容和课堂设计方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分解为3个模块,即电路图和电路板的制作(使用ProtelDXP软件)、电路图的仿真分析(使用mul-tisim软件)、VHDL程序设计基础(使用Max+Plus软件)。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熟练掌握电路图的设计,掌握单层电路板、双层电路板的制作;掌握电路的仿真和分析方法;掌握VHDL的基本知识。将三个模块内容分别细分为13+3+4个知识点组,每个知识点组录制一个教学视频,确定好每个知识点组的视频录制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即教会学生何种技能、达到何种目标,另外还应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师准备——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供学生学习。在教学视频中,针对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应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分析讲解,抓重点,咬难点,促进学生细节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一般人在学习枯燥专业知识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半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则会出现烦躁或分神。所以为了微课学习的有效性,每次视频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所以称为微视频,又称微课。由于本门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要求绝大部分微视频内容围绕实践项目的展开进行,将理论的讲解穿插在项目的实施中进行;项目的选择要紧密配合教学内容,并且要易于上手,便于学生学习并实践;为了便于理解、吸引学生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尽量辅以图片、动画等直观的形式来表现,同时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和形象。视频制作完成后,要上传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微视频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1.微视频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时间短、知识点少,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要考虑到微视频的完整性,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3.微视频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

4.微视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应用:是为谁服务的?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学生基础如何?达到何种学习目标?适合何种学习方式?适合什么时间学习?

5.要注意微视频的整体设计,注意设计的连贯性和前后衔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视频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

(三)学生准备——课前自学

教师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终端,如手机、电脑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础知识的自学过程,记下观看视频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视频中布置的实践作业。为了鼓励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资源并能掌握相关知识,将课前练习设计成积分形式,完成习题即可得到相关积分,提问也可以得到积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教学——知识内化

课堂的作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来实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如何设计课堂练习来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讲解,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实践,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和实践应用,提高他们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开始,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既可以鼓励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讨论和总结,将重点、难点、疑点讲解透彻。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布置一些针对性强、要求更高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难点、疑点而设置),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针对性强的实践性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穿插复习理论的讲解,从而更易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实际,合理谋划,精心组织,适时施引,使课堂成为学生质疑、解决问题、消化吸收的场所。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决定课堂是以交流讨论为主,还是以实践操作为主。如果作业存在问题较多、教学内容复杂,可以将课堂设计成讨论式;如果问题不多、内容较为简单,则可以设计成实践式。讨论式课堂指的是以学生提问、教师讲解为主,当然课前教师应该摸清主要问题和难点,对这些难点和疑点着重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思考,最后进行梳理和总结。实践式课堂指的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可在课堂一开始对课前的学习视频知识点进行总结,讲解一些要点和难点,然后以项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升华——巩固和复习

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需要不断的巩固和复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后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可以再利用一个比较大的实践性较强的练习来加强巩固。本门课结束后,有一个一周的集中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企业的小型实践项目,从而加强对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检验。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创新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反思,给学生更多的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二、教学效果分析与总结

2013年下半学期课程结束后,我们对电气1203班25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学微视频效果、课堂组织设计、实际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教学视频效果调查分析

课前自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因此,视频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因此,一个清晰明了、逻辑性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视频是能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调查主要是从视频时间长度(10-20分钟)是否合适、视频能否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讲解(语言表达、逻辑性)是否形象生动清晰、画面质量和音效质量是否优良、课前实践作业难度是否适中共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至少60%以上的学生认同了教学视频的学习效果。部分同学认为视频越短越好,最好能够控制在5-15分钟以内。

(二)课堂组织设计调查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作业分析反馈、难点疑点讲解、交流讨论、实践练习达到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调查主要从课堂组织是否有序合理、教师讲解是否能切中要点、讨论交流是否有效、课堂作业难度是否适中、是否能够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和内化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说课堂组织设计得到了64%以上的学生接受认可。

(三)实际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该项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更能激起学习的兴趣;二是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提高。结果显示,虽然有一小半学生认为该模式没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但是80%的学生还是认为确实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论文例10

将同一门课程的老师组成一个课程团队,集中讨论这门课程,并将该课程划分成多个小知识点,分配给不同的老师,由老师将自己负责的部分按知识点做成视频,每个知识点的视频不能过长,在十分钟左右。视频完成后,课程组老师相互观看,集中讨论,改进其中不足的地方,完善课程视频。

(二)课前学习环节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学习指定的教学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或任务,以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边看视频边做笔记,消化各个知识点,将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以便在课堂上讨论解决。

(三)课堂活动环节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学习专业课程,具有了相关专业知识,课堂重心不再是以前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而是重点解决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一过程,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最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答疑,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在高职会计中的应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转变了师生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中,不仅需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而且需要加强学习,扩展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二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前通脱视频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没有自觉性,缺乏自我管理,是无法完成学习的。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对于一些学习意志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愿动,懒得动”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态,如何打破这种心态,改变学生们的传统习惯,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主动学起来,需要付出较多的心血和汗水。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存在风险,所以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二)班级规模的局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大部门的班级都是大班教学,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小班教学。班级规模过大,人数过多,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因材施教相对比较困难。新型课堂教学里的核心思想,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大班教学的限制,实施效果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