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1 22:11:21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1

2.学会本文的生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秧苗”“从从容容”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到桃花心木的不一般的生长历程以及种树人的种树态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桃花心木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你看到树有什么感受。

接着出示桃花心木的简介文字: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羽状复叶,小叶4~6对。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造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师小结:是啊,桃花心木广泛用于高级家具、钢琴、小提琴制作等,曾经还用来制作军舰,是当年英国皇室的御用家具木材,是多米尼亚共和国的国树。它可是有名的“贵族树”。

2.介绍作者林清玄。

你了解本文的作者林清玄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介绍。

过渡:是的,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课题是“桃花心木”,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描写植物的文章,猜想一下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地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并且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旁做上记号。

2.释疑。

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小结并板书:树 种树人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秧苗 枯萎 锻炼 依赖

规律 偶尔 懒人 优雅

勃勃生机 从从容容 莫名其妙

(2)你有什么词句不理解?

理解词语,要结合课文的语句来理解,相机让学生用词语“从从容容”来说话。

(3)你能用上面的几个词说说课文的内容吗?

4.指名(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教师引导读课文重点段落。

(1)课文描写桃花心木外形的句子是什么?

引导学生读桃花心木长成参天大树的句子,感受桃花心木的挺拔、高大、富有生命力。

再引导读出描写树苗和种树人种树像插秧的句子,引导质疑:这样的树,应该是需要精心呵护和培育的。但种树人是怎么做的呢?

(相机学习生字:秧。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个字,并且引导学生从字的内涵上记住并理解:左边“禾”字旁,表示禾苗,右边“央”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2)指导读描写种树人的句子。

(指名读、分角色对话读、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熟课文)

5.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用简洁的语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三、走进课文,初步触摸课文内涵

1.默读课文,你觉得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讨论,读读文字,多媒体课件出示种树人图片,你觉得这个种树人怎么样?他为什么这样做?

2.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是怎么想的呢?

3.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联系课文说说: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而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那以前种树的人不常来,而树苗为什么会枯萎呢?

四、学习生字

1.观察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读一读。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提示“锻”“雅”这两个字的结构,提醒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3.认真抄写这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它树形优美,高大笔直。我们还走近了一位独特的种树人,跟着作者从中知道了一个人生道理。下节课我们将跟着作者,一起走近种树人,去进一步理解这个道理。

【作业设计】

课后到家周围看一看都有哪些树,它们长什么样子。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并查一查,它们的种植和生长有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板书】

桃花心木

树苗 仅及膝盖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2

桃花,重要物候。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的白玉兰开出了准春天,而“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黄鹂啼鸣,鹰隼翱天”。大地“惊蛰(Waking of Insects),桃花将春分(spring Equjtqox)开出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至此,春分阴阳,均等昼夜,点豆种瓜,“麦起身”。

整整的一个月,雨天是雨桃花,叶也绿得逼眼,路上行人湿了衣衫,花儿厄自娇艳欲滴;晴日是桃花雨,随风起舞飘落行人衣襟。清明(Pure Brightnes)了,流水中依然可见桃花瓣,漾漾波心,点点嫣红,似飘零,且徘徊,美得只能取词:天上人间!

桃花便是人间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崔护将春日桃花里的一次偶遇,一段期年的恋情,写尽了春心。

因为春情,因为桃花太美好,太日常化,又有用情太滥者,累及到耽了情份之名的桃花。“轻薄桃花”一说,发展成“滥桃花”段子,媲美“酸葡萄”(Sour grapes)理论模式。吃不到的葡萄与得不到的“桃花运”(Desires of The Heart)。

关于此,较崔护稍后晚唐的皮日休,就鉴于诋毁而为桃花作无罪辩护,他说:其他的花儿,“或以昵而称珍,或以疏而见贵。或有实而华乖,或有花而实悴”,惟有桃,“其花可以畅君之心目,其实可以充君之口腹。匪乎兹花,他则碌碌,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他作《桃花赋》为桃花定的花品便是:“艳中之艳,花中之花”。皮日休也因此被后世推举做了三月的桃花神。

桃花开得当令开得没有压力亲昵近人,贬者嫌她够不上清高,也不够顽强其实不然。

《红楼梦》那“第一等的”女子林黛玉,便以桃花自况,借《葬花吟》愿“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宁愿“一净土掩风流”而终其“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理想的,藉桃花将那美好毁灭的悲切渲染到了极致。

叛逆的刚烈还在发展。孔尚任的《桃花扇》,桃花,竟是李湘君们喷薄一腔碧血点染绽放。在中国,任是何种花儿似乎都不如桃花这般地更能展示,将美好毁灭了给人看的悲剧意义。

桃花,进入生命与情感符号体系,担负人与人关系的至情至性。

《诗经・国风》接着唱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花开花谢,花瓣飞到天尽头,那果儿已经坐实在了胚珠里,成果叫桃子,“桃”字成因:“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十亿曰兆,言其多也。”多且优的桃子作为优果,进入社会价值体系从来担负人与人关系的媒介物。

桃子是中国的“金苹果”(Golden Apples)“二桃杀三士”便是名典。不过引发的不是相残而是自杀荣辱急冲,真叫是夺志又夺命!比厄里斯(Eris)那手厉害多了,她本就是个不和女神晏子则是有清名的,又过了一千多年,吴承恩笔下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落入这圈套,大闹天空,只缘王母娘娘蟠桃会的一个口谕一张入场券。

孙悟空,自石头中蹦出,落生花果山吃水蜜桃长成人模猴样。开始以为天宫必定好过落草,遂成圣斗士打上九层天上的天宫,终了明白了天宫最好吃的东西也不过是蟠桃,最高规格待遇也不过是蟠桃宴,还得王母娘娘钦定吃与不吃吃多少。孙悟空倒不是定不吃嗟来之食,圈套尽管是个俗套哪怕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再不食烟火照样免不了。问题是嗟也无人“嗟”,桃子成了导火索为自由而斗争,到最终成了“孙悟空”,随唐僧有了西去的使命之后屡屡被误读为修成“正果”便屡屡回归花果山食那疗心之创,养再战之气的果桃。不惟天宫。

最受尊崇的孙悟空,是个爱吃桃的猴,十二生肖中的“申”。女儿落生八零年桃花汛里属猴却不在细腰轻巧之属,长成个嘟嘟朵颐的桃,所幸下颌如桃之尖翘可爱。桃“食之令人益寿”。不光小孩被唤做水蜜桃儿老小老小,期颐老者称做寿星额凸如桃是典型面相体征。由来传说地上沧海之中南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海中的仙山,诱人代代寻访。明清以降养生增寿,寿星寿桃见诸生活设计的几乎所有的室内室外,器皿器具的平面立体设计。

吃的是桃齿止于桃核,砸开硬核却还有肉,那肉:性平,气甘味苦,泄滞血,生新血,良药一味,因为好极称“桃仁”,中国文化的伦理核心。

《国风召南》继续唱,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仁可入药,枝叶根茎皆可入药。

南朝梁宗懔写了本《荆楚岁时记》记那地域文化:“正月一日那天,”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洒,饮桃汤,“桃汤饮料后来进了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人的生命贵于干金。方子记着:“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细腰,标志矫健。今日分析桃汤成分富含山奈酚香豆精三叶豆甙和维生素AB,C等具活血悦肤峻下利尿化瘀止血等功效。

细腰美,表健康姜的尺度标准,中外相通古今致。古代中国“昔者楚灵王”,就有一段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著名典故,不过让人挨饿实在不善所以也就不美。楚灵王没什么好名声却颇具家族声誉自豪感: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毕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在蒙昧迈向野蛮,远程射杀,弓箭设计作用关键。桃木的韧性导致致用初为桃弧,后为剑为刃《考工记》中为匠官称作“桃氏”。一使用的普适性使用过程中材料美,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认知崇拜建立,象征成立。

早在周代祭礼“赞牛耳,桃。”牛耳好理解除了西班牙斗牛士优胜者那般地神勇执掌,执掌的还是天地祭献。桃,即桃枝扫帚,意在扫除不祥。煮沸的桃汤,除了饮用,还被用来鞭洒屋壁,杀虫驱邪。慢慢地,桃木成为“五木之精”(桑木榆木桃木槐木柳木)成为“仙木”。由桃木的门与窗也慢慢地变小,变成了象征性标志形态“百鬼畏之”的“桃符”,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挂在门旁。春节总把新桃换旧符,成为中国人的风俗,到了那位城墙上列檀木芙蓉立体绿化的孟昶,首创的中国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是写在桃木板上尔后悬挂起来的。五个字联,桃木还相当若今日,写上瘾,联二十来个字只能纸张写。

桃为神木,还有借了后羿名头的传说:射下多余的九日,后羿并没有得到奖赏与受封,依然一介草民,尽管如此仍不吝赐教,教射术给他的粉丝逢蒙,逢蒙料自己超不过所以不容师傅备下“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

桃也”。后羿到了阴间,依然技艺出众,放在哪里都是条好汉,成了统领百鬼的宗布神。反正之反正的逻辑常见的几个原型与桃相关同时与太阳有关,最著名的是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述这神话:“夸父与目竞走,入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旱与水,植物与民生。枝叶本末,桃,代表的集体着根本利益,而杰出人物护卫争取的就是集体利益的根本之一――桃。夸父,英雄处处引以为家乡人,如今日之申遗。

夸父山,现存数处。择其要,一是在河南三门峡灵宝灵湖峪和池峪之间广袤桃林,桃为特产。不远处就是函谷关,老子写下那旷世“五千言”的地方。一是在湖南省沅陵,一处森林公园,据说夸父在这里弃下的桃木杖。那木杖顺流而下,止在了桃源水溪河洲,最终成就一片桃林。因水成林,有桃因花。

暗恋桃花源

灵宝夸父山北上,到了河北保定张飞庄也就是古涿郡的这个地方,“三国”由此“演义”开的,“第一回”先是翼德遇见玄德,再到关羽也加入进来,应运英雄“桃园三结义”(Oath of the Peach Garden),风舒云长,翼之玄之。忠义情谊,团队精神由桃园象征。桃,演绎的是“义”。义中国文化的道德规范。仁是精神境界,义,是行为结果。

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中人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群人啊!对一个不期而至的武陵“渔人”,有问必答被断定有诚实之心,就接受了他。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不止如此“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还不止如此呢,“余人各延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客人是一村人共同客人,可见一村子人是何等地融洽,互助,友善。

中华处处“桃花源”,最著名有三处,一处是庐山脚下九江陶渊明故里:一处是湖南桃源的桃花源,汉高祖时设立武陵郡历史铁证如今武陵源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扩展到包囊张家界在内的自然风景地区:一处是黄山脚下黟县西递一带青瓦重檐砖雕粉墙的绕水人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明清的时代新创建。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3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49

肥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勤劳智慧的肥城人民培育了享誉九州的肥桃,创造了奇葩绽放的肥桃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一代代肥城人寻英向美,明德惟馨。

一、肥城桃文化的内涵

典史记载,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肥城境内就有桃树种植。肥桃是在原产毛桃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精心培育而成的特有品牌产品。到明清时期,肥桃已经名扬四海,成为皇家特供果品。在长期的培植过程中,肥城人民吸收借鉴中国桃文化的多种元素,创立了标新立异的肥桃文化,以其全新的文化内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肥桃文化的新特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桃仙崇拜

肥桃文化中的桃仙崇拜,源自中国桃文化中的情感寄托。桃花的娇妍美丽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吟咏唱和的永恒题材。“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将姑娘出嫁与桃花盛开联系在一起的诗歌,当推《诗经・周南》中的《桃夭》篇,借用桃花的“灼灼其华”,寄托了主人公美好的生活憧憬和愿望。纵观文学百花园中的桃花诗文,文家无一不是借花抒情,以花言志,或寄情托思,或伤春悲秋。宋之问的“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李贺的“桃花乱落如红雨”等,均是唐宋桃花诗的名句,意蕴各异,韵味迥然。[1]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世人勾勒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美妙幻境。五彩纷呈的中国桃文化汇聚到肥桃之乡,将肥桃的神圣地位永远镌刻在肥城人民的心中,释放出的文化光辉照亮了人们的灵魂,铺就了通向文明的心理路程。

2、孝道载体

作为孝道文化理想载体的肥桃文化,来自民间以桃祝寿的风俗。肥城素有“君子之邑”的美誉,民风淳朴,性情敦厚,自古就有以桃祝寿的良习。因为桃子甘甜味美,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寿的药用功效,所以乡间流行“桃养人,杏伤人,花红果子抬死人”的谚语。肥城民间在肥桃收获季节以桃飨老约定成俗,为老人做寿必先敬肥桃,深得长辈欢心可意。肥桃承载的孝道文化,在和睦家庭、稳定社会、友善人际诸方面起着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

3、吉祥化境

肥桃吉祥文化来自桃木辟邪民俗。桃树在中国民间作为辟邪之木由来已久。《山海经》、《典术》、《汉书》等典籍均有记载。作为象征降魔镇妖、保佑平安的桃木制品,真正获得文化新生始于肥桃的脱颖而出。因为肥桃树株均为嫁接而生,故树枝粗壮,木质坚实,有利于制作各类桃木工艺品,且经久耐用,不易变形干裂。“唐代以降,随着肥桃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肥城出现了桃木制作行当,各种精美的桃木工艺品应运而生,走进千家万户,渗透于日常生活,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

二、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举措

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在资源利用方式上主要于以赏桃花、品肥桃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通过对桃木的加工制作进行的桃木工艺品开发两个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

1.1举办桃花节。肥城桃花节自2002年成功举办以来,到2011年已经举办到第十届,肥城桃花节已在全国旅游节庆活动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四大桃花节之一。通过举办桃花节,不仅提高了肥城桃的知名度,使肥城成为享誉全国的“世上桃源”,增加了肥城的吸引力,更突出了肥城"中国桃都"的形象。

1.2举办金秋品桃节活动。肥桃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已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大桃园”的称号。为传播吉祥文化,打造中国桃都,进一步提高肥城和肥城桃的知名度,打造“中国桃都,四季田园”的旅游形象,自2008年开始,每年8月底9月初,在肥桃成熟季节,肥城都要举办金秋品桃节。金秋品桃节已成为继桃花旅游节之后,肥城又一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并通过举办桃文化展示会,对佛桃、桃木工艺品、桃酒等桃文化旅游产品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国内外友人了解肥城,了解肥城桃文化,推动肥城桃文化产业的发展。

2、桃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

2.1建立桃木旅游商品城。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城是集桃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展示等于一体的大型桃木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山东省桃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这是肥城发展桃木旅游工艺品的第一项举措。

2.2建立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2011年,国内首家专业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在山东肥城开馆。博物馆以“吉祥桃都、如意五洲”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际国内桃木雕刻精品、历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作品;展示肥城独特的桃文化。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的建立是肥城形象的新名片,也为桃木旅游商品以及桃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2.3举办国际桃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国际桃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是充分发挥肥城市业已形成的桃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优势,面向国内外举办的国际性桃文化旅游商品交易盛会,博览会的举办,必将推动肥城市桃木和桃文化旅游商品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近年来,肥城市桃木旅游商品在设计研发、工艺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肥城桃木产品日益成为山东省标志性旅游商品。

2.4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2008年,肥城首次承办的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有1000多件作品参赛,开创了县级市承办部级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先河。到2011年,肥城市已连续成功承办了三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促进了桃木旅游商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桃木雕刻民俗”也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建议

1、加强桃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提倡树立品牌,以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为龙头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可以推动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文化实力的提高,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3]肥城要加大桃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力度,继续深挖“桃文化品牌”的内涵,同时做好肥城桃文化品牌的宣传工作,扩大肥城桃文化的影响力。

2、做好“桃木雕刻民俗”的保护工作。“无形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相当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可持续营运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二是现代的生产经营方式。现代的生产经营方式,商业化或商业化程度较高,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从经济的角度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注重经济效益和商业效益,是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主要方式。”[4]通过采用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桃木雕刻民俗”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的建立保证了桃木雕刻民俗的代代传承。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桃木加工产业的开发,以达到保护“桃木雕刻民俗”,这一传统工艺的目的。

3、加大桃木工艺品的创意力度。“创意可以从任何环节产生,可以从文化企业的内部产生,可以从文化企业的合作机构处获得,也可以来源于竞争对手,更有可能来源于文化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获得各种创意,而没有必要拘泥于传统和习惯的束缚。无论从哪个环节产生新的创意,或者乐于接受他人的创意。否则,文化企业就难开发出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5]设立专门的创意资金,对好的创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密切关注桃木工艺品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反馈意见,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及新的消费热点,及时发现市场的空白点,抢占文化创意市场。

4、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内容为王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作为一个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同时,这也可避免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企业实现无形资产战略的必由之路。”[6]肥城的桃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保证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我们今天研究桃文化,吸收它可取的东西,形成桃文化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造福人类。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宏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要防止封建迷信抬头。在桃文化研究中要分清良俗陋习,使桃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千年一瞬间。而今,古老的肥子国又因肥桃而焕发了青春。热情迎接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八方宾朋。相信,姹紫嫣红的桃花和流派纷呈的肥桃工艺,一定会让中华桃文化发扬光大,肥城的桃文化产业也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渠红岩: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陈西平:桃文化与山东桃民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4).

[3]余明阳、朱纪达、肖俊松: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5]李康化:文化市场与营销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4

冬日的昆明晴空万里,暖意融融。2014年1月22日下午,昆明海埂会堂报告厅座无虚席,群贤毕集,巨幅国徽悬挂在主席台帷幕中央,熠熠生辉。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幅标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云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596名省人大代表,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依法履职,共商云南发展大计。代表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时任省长李纪恒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丽江代表团的熊竹兰代表一边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在报告原文上勾画,她从“2013年工作回顾”中听到“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和‘森林云南’建设,完成营造林850万亩,改造低效林402万亩,新增木本油料基地257万亩”时,甚感欣慰;从“2014年工作重点”中听到“扎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时,满怀信心。

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熊竹兰代表为助力林农增收脱贫、发展致富建言献策。上一位代表的发言刚一结束,她就迫不及待地亮开了噪门:“我来发个言,代言反映一下我们那个地方核桃种植户的愿望。”她条理有序的说,永胜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391037人,农业人口就有365000人,且60%以上居住在山区林区,贫困程度较深。山大、人多、耕地少、林业资源丰富的县情,决定了林业在永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8年以来,中共永胜县委、永胜县人民政府力促以核桃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累计发展核桃939300亩,该产业现已成为全县的新兴支柱产业。但由于核桃产业发展速度快,而相关方面投入不足,致使核桃产业在总体发展上质量不高。开展核桃基地幼林抚育,提质增效核桃产业,成为永胜县广大林农增收脱贫促发展、增收致富建小康的迫切需要。但老百姓以林木脱贫致富才刚刚起步,资金运转捉襟见肘,对核桃幼林的抚育,单凭自身条件难以发力,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将核桃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为此,我建议在核桃造林验收合格后,把规模连片的核桃新造林地块纳入幼林抚育项目,编制作业设计并严格按作业设计进行抚育,一抚三年,每年验收合格后每亩兑现抚育补助款50元,以实现“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的核桃产业发展目标。

为了稳妥起见,熊竹兰代表又以书面的形式向大会提交《关于对核桃产业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的建议》。这一建议引起了其他代表的附议,受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办理。2014年5月9日,省人代会闭幕还不到四个月,云南省林业厅就对《关于对核桃产业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的建议》办理情况向熊竹兰代表作了书面答复。答复中说:“省林业厅正积极争取启动以核桃幼林抚育为主的核桃基地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并建议国家林业局在提请国务院出台的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政策中,将木本油料中幼林抚育纳入国家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给予支持。”

2014年 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开始对全省的核桃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仅向永胜县就拨款75万元,扶持5000亩核桃幼林抚育项目,每亩补助150元。丽江市和永胜县在财政紧缺的情况下,也相继给该县的核桃幼林抚育予以资金补助。

作为人大代表,熊竹兰积极发挥好人民与人大和政府的桥梁作用,不仅将群众的心声如实反映给人大和政府,而且将人大和政府的作为及时向群众宣传。她利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便利条件,在田间地头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关于对核桃产业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的建议》办结后,熊竹兰代表像报喜鸟一样,立即将这一喜讯通过“技术培训中心”第一时间告诉给林农。喜逢甘露的老百姓,在高兴之余深深感念政府的关切和扶助之情。

截至2015年,永胜县已建核桃幼林抚育示范基地49499亩。以核桃为主的生态产业从数量扩张迈步转向提质增效。

熊竹兰是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2013年1月,她第一次出席省人代会,那是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云南日报》《云南网》等媒体记者采访了她。“这是去年4月,我在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光美村委会母底小组指导120多名乡亲使用嫁接技术种植核桃。”熊竹兰指着笔记本电脑中的照片向记者展示农技培训场景。“我下乡连草帽都不戴,因为老百姓就不戴草帽,我得跟他们一样。你看我多黑。群众望见白白净净的农技员往往产生距离感,一看我这肤色,也就不见外了。”熊竹兰不但融入老百姓,而且设身处地为他们服务。2004年,她上任林业技术推广所所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改过去那种在县城办农技培训班的做法,带领农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因地制宜开展林木(主要是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既减除了林农进城食宿等经济负担,又免除了他们的路途劳顿,还满足了他们的实际需求。于是,乡村小学教室、村委会办公室、农家庭院就成了熊竹兰他们精心打造的流动性的“技术培训中心”。这个“中心”不分寒来暑往、天晴下雨,年复一年地把现代文明和富裕之道不断渗透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心田。熊竹兰还带领村民走进田地里、聚在果树下,通过实物向大家介绍病虫害情况,讲解防治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向大家示范种植技术,传授管理技巧,让群众既看得清又听得懂。

“当选省人大代表,我就能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为民代言,把最基层的民意带到大会上。”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熊竹兰代表最关心的还是农技下乡。她说,农民致富离不开农业科技。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与群众“心贴心”的农技人员,把林科栽培技术传授给更多的群众,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科技致富的成果。

履行代表职务三年来,熊竹兰共向省人代会提出26件建议,附议16件建议,内容涉及“三农”、林业、交通、移民、教育等,件件关民生,事事显民意。她提出的大部分建议得到相关方面的采纳或办理,促使百姓关心关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谈及熊竹兰的代表履职,永胜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罗树荣介绍说,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基层人大代表,关注和服务“三农”成了她的首要任务和职责所在。她把农技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相糅合,在给山区林农讲解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之余,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听取意愿和呼声,并对此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向一年一度省人代会提交的建议。由于这些建议来源于实际的土壤,接地气、达民意、惠民生,相关方面办理起来易操作、易推行、易见效,群众因此而受益。三年来,她先后提出的《关于请求对核桃产业幼林抚育进行立项扶持的建议》《关于整合造林项目、增加造林投资、提高造林质量的建议》等,就是在日常工作中与林农交谈得来的。她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奉献勤劳、智慧和爱心,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老百姓因此信赖她。

心系百姓 爱播林间

1990年参加工作后,芳龄20的熊竹兰从林业行当中最基础的林木种苗培育启航人生,先后在永胜县永北林工站苗木基地、林业局撒马坪和天生桥等苗木培育科研基地担任技术负责人,不惜将花一样的年华挥洒在种子采集、整地、种植到出圃等一系列环节上,脏活、累活、技术活,一股脑儿全打包,一干就是13个春夏秋冬。她不但无怨无悔,反而喜于自己所“学”得到所“用”,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她潜心研究种苗培育技术,时光流进2003年之时,她与同事们已经累计培育出各类优质苗木600多万株,节约造林成本600多万元,还总结出多个林木品种的苗木培育技术并推广应用。

担任林业技术推广所所长后,熊竹兰得力于县林业局的领导和支持,结合永胜立体气候适宜多种经济林木生长的特点,带领同事在不同区域建立了核桃、花椒、膏桐、油橄榄、青刺果、油茶、油用牡丹、石榴、芒果、冬桃和梨等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点,研发出适宜永胜的多种经济林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生态产业建设。尤其是核桃幼树增根助长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山地核桃的生长速度,“草棍导伤流”技术的实施使核桃就地嫁接成活率提高了10%。她参与选育的“永11号”“胜霜”和“胜勇”3个核桃优良品种,已在永胜推广种植60多万亩,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永胜是云南省重点林业县也是部级贫困县。过去,一些农户主要靠在山坡上播种玉米养家糊口,广种薄收,温饱问题难以解决。也有人种植核桃,但不谙科学不善经营,修整嫁接茫然,治病防虫枉然,只好顺其自然;核桃树花开花落听天由命,果实体小壳厚产量低,林农年人均收入千把来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由于生活贫困,村里的女孩子纷纷到外地找婆家,本地小伙子因找不到对象而成为“老大难”。熊竹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用自己的特长帮助村民走出贫困。她围绕山区农民世代依赖的核桃和花椒产业,一边研发、推广优良品种,一边下大力气对林农进行科技培训,使核桃树、花椒树等经济林木在现代科技的催生下提质增效,变成货真价实的“摇钱树”,摇出幸福生活好光景。然而,把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传授给林农并非易事,她的初战说不上告捷。当初送科技下乡的那阵,稀稀疏疏的少许受训林农中,有人听不懂有人没兴趣有人不相信。对此,她并不气馁,看到农村的贫困和落后,她深感责任重大;望见受众中依稀闪烁着的希求目光,她满怀信心。

2008年,永胜被列为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乘着永胜县推进核桃产业大发展和林业科技项目实施的东风,借助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永胜辅导站等平台,熊竹兰意气风发,率队深入开展林业科普宣传和送林业科技上山入户活动。他们不仅把培训课堂搬到乡镇、村委会、自然村和农户家,为不耽误林农的劳作时间,还把培训安排到夜间进行。为了让林农对技术培训产生兴趣并使培训内容易学易用,针对当地林农少数民族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等实际情况,熊竹兰运用多媒体技术、现场演示与流动教学三结合的模式开展培训。她把经济林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过程制成图片做成PPT,免除了浅显并非易懂的理论说教,引导林农观看映射在投影布上相关图片的同时,再施以恰到好处的实例讲解和实地指导,让林农在“有趣和好玩”的不经意中学到了实用技术。

2008年2月的一天,熊竹兰到大安乡永安村委会,利用多媒体对林农进行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当时有80多人到场,不大的农家小院显得紧紧凑凑、热热闹闹。培训进行了一天,结束时已时至黄昏。熊竹兰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去,一位约摸70来岁的傈僳族大妈拉住她的手亲切地说:“姑娘,你讲得太好了,我活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听人这样明明白白讲过,我一听就懂。你在白布上放的‘电影’很稀奇很好看,我一看就明白。我儿子以前不会嫁接核桃树,从来没有嫁接成活过,我就叫他来听来看,他也学懂了。天快黑了,我请你今晚去我家住,我杀鸡给你吃。”听了这位热心大妈的话,略显疲惫的熊竹兰心里乐滋滋的,她婉言谢绝了大妈的一片好心,投宿乡政府而去。8年来,熊竹兰和她的同事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培训林农28800多人;编写培训教材8万多份,举办林业科普知识讲座26场次,听讲者6350多人次;制作、发放介绍种植管理技术的光盘2万多张,进行林业科普宣传200多次,散发宣传资料100多万份,受众38万人次。

通过培训辅导,许多林农正确掌握了经济林苗木培育、栽植、嫁接、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知识,种植技能不断提高;再加之地方党委、政府的极力助推和大力扶持,近年来,永胜县的核桃等生态产业发展势头喜人。2014年《永胜县林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全县现已累计发展核桃103.83万亩,产量10120吨,年产值1.01亿元;花椒6.8万亩,产量781.5吨,年产值1008.2万元。建成10万亩以上核桃基地的乡镇有2个,5万亩以上核桃基地的乡镇有6个,2万亩以上的核桃示范村4个,1万亩的核桃示范村35个;发展了仁和镇朝阳村、大安乡宝坪村、东山乡余子拉村、片角乡四角山村和大火山村等一批生态产业致富村。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5

中图分类号 TU98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06-04

Innovation Design of Peach Garden in Fuzhou Botanical Garden

WEI Li-shu

(Fuzhou Botanical Garden,Fuzhou Fujian 350012)

Abstract Taking peach garden in Fuzhou Botanical Gard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atus investigation,design concept,overall layout,design of environmental details and plant landscape designing of the peach garden were analy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specified plant garde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uzhou Botanical Garden;peach garden;innovation design;layout;plant landscape

植物专类园是指把形态习性上有相似之处,或有一定亲缘关系,或能表达相同主题的观赏植物配植在一起,具有游憩、科普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园区。植物专类园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按植物种属关系分的,如梅园、兰圃、榕属植物园;有按植物群落生境分的,如盐生植物园、荫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有按植物观赏特性分的,如观赏草园、芳香园、彩叶植物园;有按植物的特殊价值分的,如药用植物园、经济植物园。植物专类园以其绿茵遍地、繁花似锦、空气清新而被游客所喜爱,逐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1 福州植物园桃花专类园现状

福州植物园位于福州北部的晋安区,距离福州市中心为7 km,面积2 891 hm2。自1959年建园50余年以来,建设了10余个植物专类园,有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榕树园、荔园、桃花园、苏铁园、桂花园等。

桃花专类园位于植物中部,其西侧是赤桥溪,东边为正心寺,北边为山川水库,南边是水文观测站,占地面积约15 000 m2。地形为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坡地,坡度为10°左右,主要种植逾800株观赏桃,品种为赤花蟠桃、八重蟠桃、白碧桃和单粉。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桃花专类园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精品植物专类园还有很大的差距。

具体而言,目前桃花专类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桃花品种较少,植物枝型单一,都是直枝型观赏桃;二是专类园的园林景观吸引力不够,缺乏亭廊等景观配套设施;三是园内桃花的植物造景水平较低,缺乏桃花与道路、景石、水体等园林要素的配合,也缺少各种枝型桃花之间以及桃花与其他园林植物的配置造景;四是园内桃花树龄较大,栽植密度过高,衰老退化严重,桃花流胶病比较严重;五是缺乏桃花文化内涵与植物景观结合,没有发挥出桃花的特色;六是科普的作用发挥不足,仅有植物标牌,不能充分发挥游客了解和保护植物园的作用。因此,桃花专类园的改造建设已是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游客的游憩需要,也是植物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2 设计理念

2.1 指导思想

近年来,生态环境优美,融科研、游憩与科普为一体的植物专类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桃花专类园设计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功能性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从场地特性和桃花的文化内涵出发,科学规划分区和布置景点,力求建成一个集植物收集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赏为一体的植物专类园(图1~2)。

2.2 设计原则

2.2.1 强调生态优先,遵循专类园建设的科学原理。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基础上,遵循植物学、生态学、栽培学等科学原理,以桃花造景为主,配合现有常绿树种,利用桃的不同枝型,构建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并能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植物群落景观。

2.2.2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满足专类园的各项功能要求。在满足生态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要,配套设计系列休息服务设施、解说设施等,让游客更熟悉桃花专类园,能更自由地享用植物园。

2.2.3 形成浓厚的桃文化特色的园区,提高专类园的艺术内涵。在科学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桃花专类园的艺术文化内涵。桃花园不仅体现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且可以以桃花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女性的美丽,或以桃花隐喻友情等。只有形成桃花本身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游客才能欣赏和认同桃花专类园。

3 园区结构总体布局

3.1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图3)主要根据植物专类园的特性,侧重于桃花植物造景,以不同桃花枝型为分区依据,整体上形成“一心四片三节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布局。“一心”指的是以多型桃品种造景区为核心的中心区,本区各种枝型的观赏桃按照植物造景的方法,构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景观。“四片”指的是园区东面的塔形桃品种群区,种植以帚桃等塔形桃为主的观赏桃品种;园区西面的直枝型桃品种群区,种植以绯桃、蟠桃为主的观赏桃品种;园区南面的垂枝桃品种群区,种植以红雨垂枝等为主的观赏桃品种;园区北面的寿星桃品种群区,种植以寿白桃、寿红桃等为主的观赏桃品种。“三节点”指的是园区3个主要景观节点:园区中部体现朋友情谊的“义结桃园”;园区南部反映春日美景的“双亭映红”;园区北部表现理想生活境界的“桃花春坞”。

3.2 空间层次结构

在桃花专类园的空间组织设计上,构建了一个序幕小高潮过渡大高潮过渡小高潮的模式。首先,由入口处的桃花小广场拉开序幕,往里步行数步,进入双亭映红,由此进入欣赏春日桃花美景的小高潮。由此向里走,地形相对狭窄,游步道两边配植塔形桃,展现出桃花夹道的景观意境。沿着桃花道,逐步进入义结桃园处,至此,空间开阔,大片桃花美景扑面而来,颇有陶渊明笔下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意境,由此达到游园的最高潮。而后,通过一些铺装变化及植物分隔的过渡,引导游客进入桃花春坞、榕荫广场等景点,再形成一个个小高潮。整个空间层次结构有开合,有主从,具有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

4 环境细部构建

4.1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的构筑可使桃花专类园的景观更加丰富,更加突出。主要有义结桃园、桃花春坞、双亭映红3个景观节点。

4.1.1 义结桃园。该景观节点位于多型桃品种造景区,以自然式石雕的形式,展现“桃园三结义”的场景,体现团结的朋友之情。山石前配置低矮的寿星桃,山石后种植高大的照手桃,石侧配植姿态优雅的垂枝桃,娇艳柔美的桃花与刚劲有力的山石搭配,可谓刚柔相济、韵味无穷,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油然而生(图4)。

4.1.2 双亭映红。位于专类园的垂枝桃品种群区内,是休息、观景的极佳选择(图5)。景亭采用木质材料,风格古朴素雅,与周围环境很好地协调。周边种植数丛桃花,几株李花,配以溪边垂柳,正合刘禹锡“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的意境,洁白的李花与粉艳的桃花相辉映,更显出桃花的鲜丽浪漫,桃花春天的美景直叫人心驰神往。游人可在此小憩赏景,坐于亭内赏景,近观园内桃景,远眺层林叠翠,可谓“江山无限景,全聚一亭中”。

4.1.3 桃花春坞。位于专类园北入口一侧的直枝型桃品种群区内(图6)。以桃花轩和观景平台为主体,临水而建,闲坐其中,饮一杯清茶,观一湾碧水,赏一片绿意,轩台周边,尽是灿烂至极的桃花,展现出一片热烈鲜活、幸福怡然的理想境地。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人行其中,怡然自乐,流连忘返,如置仙境。

4.2 道路与广场

4.2.1 游步道。游步道是为游客提供游览植物专类园的设施之一。凭借游步道线路的设计,可增加游客和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游步道铺面材料的安全性、舒适性可直接影响游客的游憩体验。桃花专类园的游步道采用环状系统布置,尽量避免游客走回头路。在园区,一条宽2 m的环状主游步道,有机地把专类园的各个景区及周边道路联系起来。在局部区域,规划建设1.5 m宽的次游步道联接主游步道和各景点,把整个专类园紧密的联系起来,更好地组织游览路线,丰富游览空间。路面道路铺装以石材为主,主游步道主要采用青石面层,次游步道采用黄木纹石碎拼面层,并进行防滑处理。整个游步道在桃林中蜿蜒,依地形的变化,纵横交错,步移景异,有柳暗花明之意境。

4.2.2 休闲广场。休闲广场是植物专类园的游客休息、游玩、与人交流的核心场所,是专类园中最有公共性、最具艺术魅力的活动场所。在植物专类园中,大多数人喜欢寻找那些视野开阔或有利于自我防卫的场所,如聚集在路边、座椅及大树旁等(“阴凉”在很多场所中都相当重要)。桃花专类园休闲广场主要采用防腐木铺装,利用现有榕树、天竺桂等大树,在树荫下布设。从植物的空隙所形成的框景欣赏鲜丽而浪漫的桃花,是一件非常令人惬意的事。

4.3 建筑与小品

桃花专类园的建筑与小品主要有轩、亭、景石、厕所、座椅、垃圾筒、解说标牌、置地广播等。各项设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达到外部造型整体和谐,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桃花专类园温暖、安宁的风格。

休息轩亭:为游客提供休憩停留、观景及聊天的主要场所。采用南式古园林建筑风格,屋顶为青色歇山式,翼角起翘,纤秀玲珑;柱梁用黄色木材。整体风格呈明艳轻快、流畅灵巧之态。座椅:选择木制材料座椅或石木组合结构,风格简朴,易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景石:石上刻写描绘桃景的诗词,增添专类园的文化特色。解说牌:选择塑木标志牌,起解说景点,引导游客行为的作用。厕所:地点与游客主要活动区域有一定的路程,具有易达性及一定的私密性。垃圾筒:设在长时间休憩、滞留的地方,以仿树桩形式体现植物园的特色。置地广播:置于路旁和游人较多的地方,形状采为植物种子或山石的形式。

5 植物造景

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营建,既要达到专类园的整体景观和谐,又要考虑到专类园细部的植物配合与协调。主要选择生态适应性强、观赏性高的桃花进行搭配。其中多型桃品种造景区以群植为主要配植方式,展现观赏桃的群落美,重点区域采用孤植、丛植的方式,以展示桃花个体美;其他各品种区桃花配植以丛植为主,群植为辅。

5.1 植物分区

植物分区以桃花分类学中的枝型差异为主要依据,规划将桃花专类园分为5个分区:即直枝型桃品种群区(包括山桃花品种群)、塔型桃品种群区、多型桃品种造景区、寿星桃品种群区和垂枝型桃品种群区,树下则配以耐踩踏的假俭草,同时点缀菊科植物,构成缀花草地,总体上形成“一溪红白桃李树,四野青黄田”的景观意境。

5.2 配置手法

5.2.1 充分应用桃花不同枝型、花色,营造桃花植物群落景观。植物专类园中丰富的植物品种、优良的植物景观是其根本优势。在满足生态习性的前提下,配植各种桃花,充分应用桃花的塔形、直立型、垂枝型和寿星型4种不同枝型,来配置高低错落的桃花群落景观,给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观环境,同时通过微地形处理,形成高低起伏的丘陵缓坡,以增强桃花群落的层次变化。

5.2.2 应用悠久的桃花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桃花景观。只有充分表达出桃花的文化内涵,才能营造出桃花专类园的特色。应用唐诗宋词中许多对桃花景色的描绘,仔细推敲,以营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桃花景观。如数株桃花,几丛竹子,一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桃花报春的美景便呼之欲出。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则暗合“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意境。

5.2.3 以桃花为主景,加强桃花与道路、山石、水景及其他植物的配置。如在园区入口处,独置山石,配以桃花。娇艳的桃花与苍劲的山石搭配,与石上点明主题的黑色字体相呼应,整幅画面韵味无穷。在桃花专类园中,因桃花株高相对较矮,且上层不宜有高大乔木,用南洋杉、广东杜英等树体高耸、树冠较小的植物来与桃花配置,不仅满足桃花对光线的要求,而且南洋杉的竖线条的树形与低平的桃花树形,形成纵横的对比,一道优美的景观便活灵活现。

5.3 品种选择

综合考虑植物桃花专类园的场地条件、桃花树型、花色等,设计种植18种观赏桃花品种(表1)。

6 结语

桃花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文化内涵深厚,观赏价值高,以桃花为主题的专类园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赞赏。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桃花专类园仍存在桃花品种、枝型单一;景观吸引力不够,植物造景水平较低;缺之桃花文化与植物景观结合,特色不明显;科普的作用发挥不足等劣势。因此,对桃花专类园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桃花专类园的建设应尽可能收集桃花品种,发挥丰富的桃花品种的造景优势,应用美学及植物空间等理论,提高桃花的植物造景的水平,给人们提供优美的游憩环境。二是在桃花专类园的建设中,需要坚持以人性化的理念来指导公园的营造。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行为习惯、心理需求,使桃花专类园成为游客身心安宁、满足舒适的场所。三是对于桃花专类园来说,只有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才能为游客所欣赏和认同。充分地展示出桃花的鲜艳浪漫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游客在游玩中提高审美水平,更好地享受自然。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桃花专类园科普解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完善的解说系统可以让管理者和使用者密切沟通、相互理解,从而真正发挥植物园的科普作用。

7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6

植物文化优势。2003年完成湖区建设。人文古迹区由卧佛寺、曹雪芹纪念馆、樱桃沟、“一二·九”纪念亭、梁启超墓地等组成。十方普觉寺(卧佛寺)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雪芹纪念馆是国内第一个以研究展示曹雪芹身世为主题的纪念馆,曹雪芹在西山的传说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樱桃沟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护教育区。

北京植物园坚持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秀的文化、优质的服务、优化的管理”迎接国内外宾客,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先后荣获了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国家重点公园、北京市精品公园、北京市一级公园、北京人喜爱的公园等荣誉称号。

人才优势。北京植物园确立了“人才强园”战略,牢牢把握选、招、育、用、留等人才工作环节,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上的学科带头人。目前,植物园现有职工51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技术人员5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9人,高级工52人。其中1人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省部级劳动模范2人。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0人,大学本科102人。行业结构以园林绿化系列的专业为主体,共有121人,已经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占主体的干部队伍结构,基本形成了有利于植物园发展的人才梯队。

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园内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提高,对取得高一级学历的职工进行奖励;同时,公园在近5年期间先后派出9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美国、日本、波兰、南非等国家培训和进修,同时有多人攻读在职研究生以及高一级的学历,为公园今后发展提供保障。

邀请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英国爱丁堡植物园、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总植物园等国外同行和专家作报告,让技术人员对国外植物园的发展状况有更好的了解。还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观、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大家的岗位技能水平。

北京植物园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京城文明公园等称号。

创造优美园林景观

北京植物园各项绿化工程和项目提升了园区景观环境,植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景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科普游览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花卉展览等各项文化活动提升了游客游园的幸福指数。北京植物园多次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北京植物园自建园以来,一直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植物造景为主线,坚持“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优秀的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展示植物的多样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现已建成树木区、15个专类园、温室花卉区和盆景园。近些年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的“北京植物园景观彩化工程”、牡丹园西区改造工程、海棠枸子园改造工程、竹园绿化改造工程等多项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植物园的植物景观水平,同时也完善了科普、游览和服务设施。

海棠枸子园改造工程于2010年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立项,根据植物园总体规划,将西区约1.77公顷山地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地形和植物调整、道路和广场铺装、设置坐凳、木平台等景观小品,进行土壤改良,并栽植展示更多的海棠和子等新优植物品种。同时对东区过多过密的植物进行移植,梳理种植空间,优化整体景观和游览设施。工程共完成整地38000平方米,进行地形调整5000立方米,土壤改良1350立方米;移植乔木47株,移栽灌木15株,新植乔木170株,新植灌木101株,铺种结缕草13000平方米;透水砖铺装333平方米,青石板铺装690平方米,防腐木铺装53平方米,花岗岩铺装168平方米,广场砖铺装982平方米,砌毛石挡墙10.5立方米,坐凳24延长米,置景石20吨。通过植物调整,一批新优植物品种充实进了专类园,海棠品种由原先约20个增加到80余个,其中包括10余个海棠原种,使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我国收集展示海棠最多的专类园之一。

竹园改造在竹种规划的基础上,将集秀园和隆教寺作为竹子的展示区,扩大竹种的种植展示面积。通过地形和道路调整、水系修复、山石码置、植物更新、下竹隔断等措施,整体景观得到极大提升。移植竹子533墩,种植各类竹子760株,新铺青绿苔草907平方米。使竹园的竹类收集和展示达到14属78种,冬季景观明显改善。

北京植物园园林景观彩化工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北京市植物园承建,在植物园内选取适宜地段,选取适合在北京地区生长的彩叶树,经合理配置,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同时达到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在植物园试验成功后,将把适宜的彩叶树种及植物的配置方法向全北京市进行推广。项目栽植新优乔木18种,灌木67种,花卉26种,共计栽植乔木305株,灌木15251株,花卉8079株,铺草坪10550平方米。春季,“金山”、“金焰”、“小公主”等多个品种绣线菊组团种植,色彩富于变化。夏季,金叶复叶槭、杂种胡颓子、花叶芦竹、彩叶草、金叶番薯等增加了色彩。秋季,‘弗莱明哥’复叶械、‘秋紫’白蜡、‘红王’挪威槭、金枝国槐等色彩斑斓,达到春、夏、秋三季均有彩叶植物可以欣赏的效果。

牡丹园西区绿化改造工程对牡丹园西区杂乱的环境进行整理,通过地形调整、土壤改良、基础绿化恢复以及牡丹新品种的栽植展示,达到扩大牡丹种植面积,增加牡丹品种的目的,满足牡丹的引种和展示需要,提升了园林景观效果。

2006年完成孙传芳墓及其周边环境改造,隆教寺、龙王堂三亭修缮和卧佛寺西跨院的普查工作。2007年投资59万元对卧佛寺东西配殿进行了恢复。2008年,曹雪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修缮展陈。2009年国庆节前,投资200万元完成卧佛寺佛像修缮保护工作。全面保持了文物古迹和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据初步统计,仅最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4亿元,用于景区基础建设、景观创造、生态改善、文物保护、古建修缮等建设管理与保护工作。

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建成了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蓄水量15-2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实现雨水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满足灌溉用水,同时形成了植物园一个新的亮点。修建了105万平方米的智能灌溉系统,构成一个遍布全园的绿化用水管网系统,节能、节水效果明显。铺装透水砖1万余平方米,能使降雨除形成径流之外的部分充分渗入地下,及时补充地下水源,保护生态。实施水体净化工程,以高效生物生态基为填料,形成高效微生物处理体系。加强水体监测和水面保洁,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维护水体景观效果,水质符合景观水2级以上标准。园内输电、通讯线路、管道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性铺设。绿化覆盖率达至94.6%,取暖、餐饮等全部使用天然气、电能等清洁燃料,建筑设施采用环保型材料。

推动科技进步

北京植物园积极创新管理方式,绿化养护由原先的按地域分块管理方式转变为按业务内容管理的方式,让管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使得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同时由小班的管理模式逐渐转为大班的管理模式,资源整合,分工更细,也便于管理。部分绿化实现了社会化管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启用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类园的管理,给他们压担子,班组的管理焕发了活力,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敢于采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植物养护管理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主要游览区绿化养护达到特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非主要游览区绿化养护达到一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植保工作采取天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和树干涂胶、围塑料环等物理防治方法,对园林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控;坚持使用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的生物药剂降低农药对益虫特别是天敌的影响;在樱桃沟实行无农药防治,完全靠天敌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古树保护采取加围栏、修复树洞贴假树皮、仿树艺术支撑、挖复壮沟等措施,全部达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

注重科技创新,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北京植物园不断丰富科学内涵,科研科普工作实现新突破。八年来,共完成科研课题29项,其中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两项,中心科技进步奖18项,在国际、国内园艺专项展览中荣获各类奖项100多次。从国内外新引种植物6252种(品种),其中具有我园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园”丁香、“品霞”和“品虹”桃花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钻石海棠、桃等26个品种获北京市颁发的良种证书。2005年,我园完成的第一个人工杂交新品种——粉花山碧桃开花,北京植物园成为世界上收集栽培桃花品种最多的植物专类园,也是全国园林系统唯一的植物新品种测试基地。2011年5月27日,经过精心培育的世界珍稀植物巨魔芋在我园成功绽放,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北京植物园自建园以来,依据技术人员和植物资源优势,结合植物园功能和定位,承担科研课题70余项,先后共获得各类奖项48个,其中获得部级、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专利11项。近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课题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课题1项、北京市农委课题1项;承担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课题40余项。在桃花、丁香、海棠、月季、兰花等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育及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10年来植物园技术人员在各类刊物上上近200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0余篇,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园林花卉应用设计》、《中国月季》、《观赏桃》、《世界观赏兰花》、《园林树木选择与栽植》等专著20余部。

目前全园共收集展示植物10000余种(包括变种及品种),有水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3种,樟子松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3种。对引种栽培植物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植物管理的科学性和信息化。新优植物的育种、繁殖、推广成绩斐然,共有314个种及品种(包括红王子锦带、紫叶矮樱等)推广到我国北方各城市。其中具北京植物园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园’丁香、‘品霞’桃花和‘品虹’桃花3个新品种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钻石海棠、桃等26个品种获北京市颁发的良种证书。

为提高植物园的发展水平,共同完成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植物资源,北京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其他植物园进行种子交换。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美国旧金山Quarryhill植物园、美国Morton树木园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日本东京都神代植物园、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植物园等世界植物同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植物园保护国际联盟、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园艺学会、美国园艺学会等组织的重要国际会议,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植物园学会、北京园林学会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是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或理事单位,积极组织行业学术交流,多次荣获北京园林学会优秀组织奖。

加大科普力度。北京植物园在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北京植物园圆满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为百年奥运和六十年国庆做出积极贡献。全力做好2008年迎奥运“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工作,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国和地区的109种国花国树及代表性植物,开创了用国花国树来诠释奥运精神的先河,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出色完成全国第七届花卉博览会“花与科技”专题馆布展,布置了国内最大的多媒体球幕阵及航天育种等各类科普展项30余个,荣获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展区)突出贡献奖和最佳创新奖。成功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盛世华章”大型花展,在首都庆祝建国60周年花卉布置评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完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入口等对外绿化工程,多次荣获“奥运精品工程奖”和“北京市精品工程”等奖项,为建设绿色奥运和绿色北京做出了积极贡献。

管理创新上水平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北京植物园瞄准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的目标,提出了“发展科技为先导,加强管理为依托,广泛育人为根本,创建一流为目标”的建园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分析,各项工作循序渐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植物园管理发展需要,重新修订《北京植物园管理制度汇编(试行)》,做到依法治园、制度管园,大力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制定了《北京植物园质量/环境管理手册(C/0版)》和《北京植物园程序文件(C/0版)》。特别是依据ISO管理体系制定了《北京植物园综合检查规定》、《北京植物园规范化综合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着力加强科学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安全有序运行。制定了《北京植物园管理制度汇编》,完善IS0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对人财物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完成网络安全升级和新办公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化办公。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切实加大对车辆入园工作的管理力度,全面做好防火、防盗、防汛、防拥堵和“打非治野”各项工作,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北京植物园着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游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编写《北京植物园规范服务案例》,大力开展奥运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着力开展微笑服务、亲和安保、志愿服务行动和厕所文明行动,免费为游人提供手纸、洗手液、饮用水等“九项公共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好评。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意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达到95%。

不断完善基本建设。顺利完成了东南门、南门、西内环改造等工程,门区环境焕然一新,樱桃沟亲水栈道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全园电视监控系统,新增数十处休闲小广场,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了卧佛寺佛像修建、贴金和古建彩绘工程。完成湖区水体净化、温室供暖改造、全园节水灌溉系统、道路和厕所改造工程、垃圾资源化管理试点工程等,全园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禁止设置广告和标识牌示。购物网点采取竞拍形式由职工个人承包,明确责任、权利和违规处罚标准。所有经营点实行“门前三包”。定期邀请地方卫生防疫、工商、税务、公安、消防、旅游等管理或执法部门来园检验指导,做到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采取十项措施严格从业人员管理:一是在规定区域内经营。二是禁止设置广告和标识牌示。三是严格执行公园统一制定的商品价格,明码标价。四是严格按照经营协议和安全责任书合法经营。五是统一着装,佩带工作牌,“三齐”上岗。六是落实“门前”三包。七是说好第一名句话,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唱收唱付。八是严格落实进货验收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把商品质量关。九是严格按照规定的经营项目经营,不得销售散装食品和炸烤类食品,严禁销售过期食品。十是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游客服务中心建在东南门内,位置优越,标识醒目。整个建筑采取庭院式设计,木本色建造,造型与四周景观有机结合,能够烘托景观环境。内部配备电脑触摸屏,内容丰富,性能完好,设有独立影视播放设备。提供游客休息的座椅,游客能获取主要导览宣传材料,免费提供植物园导游线路图。配备了拐杖、轮椅、婴儿手推车、雨伞、报纸、小药箱等物品。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佩带工牌,提供咨询接待服务,职责明确,服务优质。有景区活动预告及阶段活动预告,在主要门区公示,在报纸,并利用网络宣传。提供全园导游讲解服务,满足饮料、纪念品等购物需求。

三是景区牌示标准化、规范化、双语化和人性化。公园5个门区入口各有1块导游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公园门口及主要景点周边共有70块引导牌,并且安装了导览图,标明游客所在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还设置了景点说明牌、标识牌、警示牌、电子公告牌、留言牌等牌示,布局合理,牌示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牌示设计制作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撰稿、统一校对、统一标准”的原则,图案根据不同位置采取不同造型、规格、材质、工艺和颜色,牌示与四周环境有机结合,游客在游览阅读的同时,产生与欣赏景点一样的美的感受。材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与景区协调。各种牌示全部实行中英文对照,植物名牌采用了拉丁文说明。有专人负责对各种牌示进行维护。

植物园现有果皮箱320个,路椅564个。果皮箱为深咖啡色、小木屋型,路椅有米黄、乳白、咖啡三种颜色,布局合理,造型、色调与景观环境相协调,而且制作精美,材质环保,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及时。园内各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全部采取国标图案,如:厕所、无障碍、茶室禁烟、防火等符号,图形符号设计规范,位置、数量科学合理,与景观相协调,突出文化特色,视觉效果精美,有专人维护保养。

四是加大科普力度,提高非紧急救助服务工作水平。北京植物园现有专职导游讲解员21名,高级专业讲解员10名,可提供英语、日语、法语导游讲解服务。展览温室可提供便携式语音导览器,根据需求可选择播放语言。两万余字导游词主要介绍了各景点的历史、发展、现状、规模、作用、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并全部经过专家论证。语音导游词为专业导演、演员录制。导游讲解服务做到服饰整洁、吐字清晰,耐心解答游客询问,严格遵守外事纪律,满足游客需求。特别是外语服务,我园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讲解方式,重大活动从全园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轮流到重点门区支援,充分发挥外语骨干的作用。对于重要领导、贵宾、外宾团队或外事接待任务,由管理处统一调配力量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做到“外语服务无障碍”。

北京植物园设入园门票、展览温室票、卧佛寺票、优惠套票四个票种,曹雪芹纪念馆免费开放。我园严格执行市政府定价制度和门票减免政策规定,并且将各种票价、优惠办法、减免规定在各售票处公示。各种票种设计力求突出本景区特色,制作精美,便于游客收藏。各种票背面有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和温馨提示,方便参观游览。

打造植物文化品牌

科技创新促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

古树管理网格化。古树被称为活的文物,进行了重点管理。对全园638棵古树进行GPS定位和测定,建立一树一档案的数据库。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专人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轻重缓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修复、复壮等措施。

古树保护方式有围栏、支撑、清理周围环境等措施。对游人量集中地区的重点古树进行围挡,避免人为破坏,做到围挡材料、质地和样式与周围环境相宜。在重点部位对部分古树采取艺术支撑方式,改善了景观效果,得到了好评。对古树冠幅内的杂木进行清理,为古树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与古树争夺光照、水分和养分。杂木清除后有利于保护古树正常生长。

采用先进技术,对容易出现空洞的国槐古树进行无损测定,分析不同高度树干空洞情况,制定计划,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处理。通过空洞清理、填充、埋导水管、贴树皮等方法,使树洞修复后的古树基本恢复原貌。

草坪地被植物多样化。坚持“适地适草”,根据不同地段的立体条件和景观要求,采用适合的草种,形成了野牛草、结缕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多种草坪。草地上安装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控制喷灌时间和水量,达到节水、节省人工的效果。

地被植物坚持本土化和多样化相结合,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应用大叶铁线莲、甘野菊、鳞毛蕨等乡土地被植物,同时适当选择玉簪、萱草、矾根、景天等地被植物品种,形成丰富的地被植物景观,达到景观与生态相结合的效果。

草本花卉新颖化。植物园应用的草本花卉品种超过1000个,每年都有新品种亮相,以新方式展现。举办世界名花展时,筛选了100余个郁金香、番红花、贝母、观赏葱等球根花卉品种,在设计上注重植物材料特点把握和层次搭配,采用多种搭配组合;以冷季型草坪作为底衬,突出图案设计表现力。在花卉种类应用上注重了推新求变,球根花卉中加大了蓝色的葡萄风信子的用量,突出了展示主色调和铺垫了底衬。通过技术手段,使不同种类球根花卉花期都能连续不断,开花一致。对洋水仙品种区进行了冬季覆盖催花,使其在早春桃花节初期就能整齐绽放;还应用郁金香5度球使桃花节期间球根花卉观赏期提前了十多天。

病虫害防治综合化。北京植物园坚持以生态友好型方式防治病虫害,加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力度,尽量减少农药的用量,使用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物理防治措施有悬挂诱捕器、诱虫灯、糖醋液,树干涂胶、绑草绳、缠塑料带等措施。生物防治方式有放养瓢虫防治蚜虫,以双条杉天牛作为中间寄主规模化繁育蒲螨和肿腿蜂,用来防治美国白蛾、柏肤小蠹和松墨天牛等害虫。还在树上安装鸟箱,达到以鸟治虫。

打造特色品牌

按照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首都生态文明,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的战略思想,北京植物园本着“传承、挖掘、创意、创造、创新”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单位主办、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大力挖掘弘扬植物园“植物文化、园林文化、科普文化、红楼文化、寺庙文化、花卉文化、生态文化、西山文化、旗营文化、餐饮文化”等十种文化,打造树立了北京桃花节、月季文化节、科普夏令营、文化节、曹雪芹艺术文化节、腊梅迎春会等文化活动品牌。

北京兰花展。北京兰花展迄今已举办了8届,成为北京市民春节期间赏花的重要场所。2012年兰花展共展示各类花卉400余个品种,2万余株。分洋兰和国兰展区两部分。洋兰展区位于热带展览温室,占地3500平方米,共设九个主题展区。蝴蝶兰、大花蕙兰、卡特兰、兜兰、文心兰等众多的兰花品种一起搭成为不同的造型。国兰展区位于科普馆,以展示国兰的各种变异类型。

北京桃花节暨世界名花展。桃花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世界名花展举办了9届。2012年桃花节主题为“寻找心灵的桃花源”,共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同比增加19%,门票收入935.79万元,同比增加2%。布展总面积达2万余平米,147个品种40万多株。其中郁金香106个品种,其它球根花卉42个品种。草本花卉70个品种,约9万株。

北京桃花节成为北京市民春天踏青赏花的首选。桃花园收集展示桃花品种近70个,是世界观赏桃品种最多的专类园之一。每到春季,园内迎春、玉兰、桃花、郁金香、丁香、海棠、牡丹等次第开放,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北京植物园成了花的海洋,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接待100多万人前来踏青赏花,连续两年被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评为年度优秀文化活动,还被评为北京公园十大品牌文化活动。

北京月季文化节。月季文化节迄今已举办了4届。依托北方最大的月季园,2012年主题为“月季一北京之花,北京一月季之城”。分为入口引导区、精品盆栽月季区和自由赏花区三个展区。树状月季展示区最为特色。精品盆栽月季展示精品月季百余种,盆栽月季2000余盆。自由观赏区栽植月季1200余品种,近10万余株,及百余种名贵月季。开展“万盆月季进校园”、“跟行家认月季”和“E时代一月季摄影赛”等科普文化活动。

北京文化节暨北京植物园市花展。文化节迄今已举办3届,展举办。2011年展以“秋色雅韵”为主题,花卉布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各色花卉300余个品种,20万余株。布置“玉兔祈福”、“五谷丰登”、“金秋雅韵”等景点,有高达6米的11层塔菊、6米的篆书“菊”字花坛及200余个经催花处理的独本菊品种。举办“文化与生活”科普展,制作了大型科普展,介绍的文化和生活。现场还展示了各种茶菊、枕、垫等产品,体现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达到科普与展览的结合。

芳香植物展。展出薰衣草、迷迭香、罗勒、薄荷、到手香、蜡菊、香妃草、驱蚊草、百里香等20多种芳香植物。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在赏花时,除有视觉享受,还可以得到嗅觉享受,体验不同植物制作的精油。

清明植物文化展。以柳树、桃花、迎春花、等20余种清明植物制作切花、盆花、盆景、植物人时装展。游客还可参与编柳、戴柳、佩戴柳帽、观看编艺表演等活动。

其它花卉文化展览活动还有向日葵展、盆景展,蝴蝶生态文化展等。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北京植物园依托植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人员优势,通过举办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游览之中,在服务游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植物园的景观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北京植物园每年举办“桃花节”、“世界名花展”、“市花展”等大量文化活动,展示植物园花展文化、园林文化。利用曹雪芹纪念馆、卧佛寺等文化资源,先后举办了“红楼梦版本展”、“红楼梦与中国玉文化”展、卧佛文化展、腊梅迎春会等多项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国悠久传统历史文化。利用“一二九”运动纪念亭、梁启超墓等场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008年,我园举办了北京2008“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展出了来自五大洲205个奥运成员国和地区的国花、国树和代表性植物1000多个品种100余万株。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北京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2009年国庆节前,植物园组织参与了七博会“花与科技”专题馆的布展与展示工作,布置展板和宣传牌示200余块,触摸屏14块,液晶播放器13块,多媒体投影装置10余套,LEO显示装置20余平方米和国内最大的多媒体球幕阵、世界最大的万花筒群及航天育种等各类科普展项30余个。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日均接待10万人以上,得到了回良玉、刘淇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北京植物园的社会知名度。2009年国庆节,植物园组织了迎国庆60周年大型花展暨第17届市花展,活动“盛世华章”为主题,通过造景手法的多元化、植物材料的丰富化进行环境美化、景观布置和展览展示,共分为五大展区,设置“盛世花章”、“普天同庆”、“和平盛世”等大型立体花坛,杨树区设置“华彩乐章”花坛,将民族图腾和典型的少数民族建筑及舞蹈动作制作成立体花坛,作为“盛世华章”的主展区之一;温室前广场设置“欢庆锣鼓”花坛,采用真锣鼓与花卉制作的假锣鼓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做法,表现了锣鼓声声、太平盛世的宏大场面。整个花展共选用花木300多个种(品种)、60余万株,布展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北京植物园以文化建园为突破,按照举办“四季花节”、“十项活动”、“六条特色游览线”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努力培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和卧佛寺文化景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不断彰显文化影响力,实现发展新突破。成功举办了兰花展、向日葵展、荷花展、热带亚热带珍奇植物展、盆景展、蝴蝶生态科普展、曹雪芹生平展、卧佛展、世界著名的巨魔芋之夜等优秀展览展陈,每年都吸引300余万游人参观游览。按照四季花开、景观常新、文化活动不断线的要求,举办了国际仙人掌多肉植物展、亚太地区第八届盆景赏石展、北京市花展、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卧佛寺腊梅迎春会、传统节日民俗和专类植物文化展等各种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不断彰显植物园特色文化。以郁金香为主成功举办了九届世界名花展,形成了我园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曹雪芹西山传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7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65-02

年画艺术在中国古代有着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劳动人民过年风俗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我国民间特有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装饰艺术。木版年画的历史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和、祭祀等等。而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国内流派繁多的年画中可谓是独树一帜。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但具有图文并解、题材多样、故事连续的特质,在构图上也是丰满、精巧,富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之美。

一、桃花坞年画衰落的历史原因

桃花坞年画在康熙、乾隆年间进入兴盛时期,木版年画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深入到家家户户。太平天国运动时,清兵围攻苏州,大多数店铺被大火烧毁,经营年画的店铺自然也未幸免于难,大量的年画作品毁于一旦,许多珍贵的年画资料也就此失传。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从此一蹶不振。

民国初年,因受到西方印刷术的冲击,传统木版年画渐渐失去了广大的市场。直到19世纪初,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家创作了许多以当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新潮物件为主题的作品,但这一类年画的数量及其有限,在当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破坏了经济,搞得民不聊生、百业俱废,势必又对年画艺术造成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文化艺术是一场浩劫。当时,桃花坞年画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遭到大量损毁,在此期间,桃花坞木版年画全面停产。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大批画家和匠人以他们的满腔情投入新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创作中。桃花坞年画开始慢慢得到复兴。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步入了一个文化多元交融的新时代,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促使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眼花缭乱。城市环境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性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桃花坞木版年画也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静静地藏匿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除了部分专家学者和慕名前来的收藏爱好者愿意购买外,普通市民无人问津。年轻一代对桃花坞木版年画更是缺乏了解、不感兴趣,更不可能愿意学习桃花坞年画的制作技艺。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任重道远。

二、新时期桃花坞年画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1.创新宣传渠道与政府扶持政策

在互联网时代,桃花坞年画若要恢复以往的兴盛,必须做好年画制作工艺的传承,并在宣传渠道、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有所创新。1979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重新组建起来,人们又开始关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再次充满了活力,焕发了生机!桃花坞年画的创新之路迈出了振奋人心的探索步伐。但是一直到2000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所拥有的设计师仅两名,刻工、印工也只剩3个人,几乎是处在停产的状态。为了继承和发展桃花坞年画艺术,苏州工艺美术局和苏州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2001年6月苏州市市政府,就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划转工作提出请示。等到2002年的5月,“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终于正式划转到了苏州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这使得原本已经陷入低谷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开始了它继承发展的新阶段[1]。

桃花坞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需要来自艺术院校的支持,也需要学院派的声音来为它的发展建言献策。但是真正要让大众认识、喜爱并且愿意来学习桃花坞年画的制作技艺,还是要依靠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等传播介质大力宣传。目前,艺术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制作是桃花坞年画的主要发展方向。那么,能否以商业软文的形式将与桃花坞年画相关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包装?软文通过报刊杂志的刊载广泛地传播,再配合网络新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兴趣部落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互动关系,扭转认知、培养兴趣,从根本上重新培育桃花坞年画的社会土壤。

在年画艺术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上,也要尝试题材的创新。现在市面上的儿童故事绘本大多画工粗糙,严重妨碍了少年儿童的认知审美发展。桃花坞年画恰好有以多张连续性的年画来叙述戏文故事的形式,将《杨家将》《西游记》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小说故事改编成拥有桃花坞年画特色的儿童故事绘本,既拓宽了桃花坞年画的市场,又能让少年儿童从小就接触到桃花坞年画独有的艺术风格,做到“年画要从娃娃抓起!”更何况,一个孩子的背后往往凝聚着多名成年人的关心,以桃花坞年画的风格来绘制的儿童故事绘本一旦受到家长的追捧,必将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必须在注重产品文化属性的同时,强调其创意性和功能性,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向导,根植于传统,紧扣流行文化的脉搏,增强桃花坞年画艺术衍生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不断加强保护和传承力度的同时还要大范围地宣传桃花坞年画艺术,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撑。苏州针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和管理政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苏州人自古以来就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非遗传承人拿到政府扶持资金后不作为或传承工作不到位,那么对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就很不利。《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修订稿)》中明确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以后不再是终身制,文广新局将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以作为管理依据。

手工艺界正普遍存在着对 “传承人”头衔热评、热捧的歪风邪气,其中有少数的传承人在其入选后并没有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职责。许多热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大量申报人数,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很少有人报名。苏州非遗文化作为城市的一种活态文化,它的继承和发展需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代际传承,所以认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必要的。但这样的必要措施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应的资格和政策支持,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带动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绝不能只看个人的技艺高低,还要看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和发展做了什么事,尽了哪些责任。该修订稿对此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要采取绩效考核管理措施,只要有以下三类情况可以换人:一是原有代表性传承人去世;二是代表性传承人因年龄、健康等原因而丧失传承能力;三是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却不履行相关责任与义务,被取消传承人资格。针对后两种情况,市非遗办将每两年组织专家进行一次资质与传承能力及传承绩效的考评工作[2]。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修订稿)》还列出了缺少从业人员或已经进入《苏州市濒危非遗项目名录》的项目,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中青年只要能够通过相关的程序,就会被列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候选。一旦发现原有传承人已经不具备传承能力或者没有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职责,立即换人。相信这一政策的出台会促使更多喜爱苏州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愿意投入到桃花坞年画的学习和制作中来。

2.借鉴苏绣与宋锦的成功经验

早期桃花坞木版年画吸收了外来艺术的精华,使得作品层次上升,甚至影响了日本浮世绘艺术,从而又间接影响了欧洲印象派绘画,海外媒体称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东方古艺之花”[3]。近年来,桃花坞年画艺术走向衰落,与桃花坞年画同样代表苏州民俗艺术的苏绣、宋锦却频频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走向国际。

要善于利用名人效应,苏州绣娘姚建萍因其刺绣作品经常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人而出名,再加上她本人又善于包装和宣传自己,从而带动了苏绣的发展。在当代,似乎找不到名人或者艺术大师与桃花坞年画有关联,但是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给桃花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那就是大才子唐伯虎。看过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人都知道,秋香最喜欢的唐伯虎的诗就是歌咏桃花坞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可见在明朝末年,桃花坞就已经声名鹊起,桃花坞年画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才会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形成“南桃北柳”的态势。苏州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利用江南才子的文化效应,大力做好网络宣传。并且,配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将唐伯虎与桃花坞年画联系在一起,开发旅游项目,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桃花坞领略年画艺术。

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2014年APEC会议过后,苏州宋锦织造工匠抓住机遇,学习国外知名奢侈品的设计理念,把宋锦产品打造成时尚的奢侈品,打通了中高端客户的渠道。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既要提高年画的观赏功能,又不能削弱年画的实用功能。年画不应该只是人们传统记忆中过年可有可无的一张纸,而是任何时候都能拿出来翻看的精美的工艺品、艺术品。19世纪初,桃花坞木版年画也曾出现了不少能够反映国内外事件和新潮事物的作品,例如《法人求和》《苏州铁路大轮车》等。网络时代,聚焦时事的题材十分容易就能获得,网络传播又只需要设计图的扫描稿即可,免去了繁琐的刻板、套色流程。大量地创作这一类年画作品,必然会使桃花坞年画成为微信、微博疯狂转载的热点。此外,在宣传手段上也要多多运用国外先进科技,诸如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给予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要先让大家熟悉并喜欢上桃花坞年画,才有可能吸引他们来学习或体验原汁原味的桃花坞年画制作工艺,购买桃花坞年画艺术的衍生产品。

三、结 语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能够适应潮流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背景下,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为苏州民俗艺术的发展探索出新途径。

参考文献: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8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植物的色彩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植物诸造景因素中,色彩最引人注目,给人的感受也最为深刻。色彩的作用多种多样,色彩予环境以性格:冷色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环境。色彩的不同运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方园林色彩浓重艳丽,园林风格热烈奔放;东方园林色彩朴素合宜,园林风恬淡雅宜,含蓄隽永。色彩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联想,久而久之,则几乎固定了色彩的专有表达方式,逐渐建立了色彩的各自象征。有时,一种色彩在世界范围内有其共同的象征,有时,其所象征的东西因民族的习惯、自然环境、信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了解色彩的心理联想及象征,有助于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的、在情调上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二、不同色调的特点及园林应用

红色充满刺激性令人振奋。它意味着热情、奔放、喜悦、活力,给人以艳丽、芬芳、甘美、成熟、青春和富有生命力的感觉。自然界中20%的花属于红色系。红色花朵掺杂在在其他枝叶和背景、前景之中时,对游人心理易产生比较强烈的刺激。具有红色花系的园林植物有:海棠花、贴梗海棠、榆叶梅、桃、山桃、李、梅、樱花、合欢、木瓜、木槿、紫薇、红花檵木、蔷薇、月季、石榴、山茶、杜鹃、牡丹、锦带花、猥实、红花夹竹桃、木棉、凤凰木、刺桐、龙牙花、悬铃花、锦带花、扶桑、红千层、郁金香、锦葵、芍药、美人蕉、大丽花、石竹、一串红、四季秋海棠、晚香玉、、雏菊、凤尾鸡冠、象牙红等。秋色叶呈红色的园林植物有:糖槭、漆树、黄连木、盐肤木、火炬树、花楸、乌桕、元宝枫、、茶条槭、枫香、黄栌、柿、鸡爪槭、山楂、南天竹、石楠、地锦、五叶地锦、小檗等。

黄色最为明亮,象征太阳的光源,所以给人以光明、辉煌、柔和、纯净、活跃和轻快的感受。黄色又具有崇高、神秘、华贵、尊严等超然物外的感觉,因此,帝王、宗教系统都以黄色作宫殿、家具、服饰等的装饰色。在自然界中,有28%左右是黄色系的花,而且多数花都有香气,如,腊梅、桂花、米兰、黄兰、木香等,这些黄色的花给人带来温馨感。在园林中明快的黄色有独特的作用,幽深浓密的风景林,使人产生神秘和胆怯感,不敢深入,如在林中空地或林缘配置一株或一丛秋色或春色为黄色的乔木或灌木,诸如银杏、桦木、无患子、黄刺玫、棣棠等,即可使林中顿时明亮起来,而且在空间感中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蓝色:是天空与海洋的颜色,给人以深远、清凉、宁静的感觉。蓝色是典型的冷色和沉静色,在园林中,蓝色系植物宜用于安静休息区,老年人活动区。园林植物中开蓝色的花不多,而且深蓝的尤少,开花期多在夏季,,恰好用冷色来驱除酷热。开蓝花的园林植物有:飞燕草、乌头、风信子、耧斗菜、马蔺、八仙花、鸢尾、蓝花楹、婆婆纳等。果实呈蓝色的园林植物有:海州常山、十大功劳等。

白色象征着纯粹和纯洁,表示和平与神圣。白色的明度最高,人看到白色易产生纯净、清雅、神圣、安适、高尚、无邪的感觉,使人肃然起敬。白色可使其他颜色淡化而使人有协调之感,如在暗色调的花卉中,混入大量白花,可以使色调明快起来;色彩对比过强的花卉配置中,加入白色,可使对比趋向于缓和。单独成片的白花有时因过于素雅而有冷清甚至孤独、肃然之感。开白色花的园林植物有:白玉兰、流苏、刺槐、鹅掌柴、楤木、灯台树、马醉木、白丁香、白檀、接骨木、糯米条、溲疏、山楂、李、白花山桃、白花山碧桃、天目琼花、木本绣球、玉簪、晚香玉等。

绿色:兼备了蓝色的深远和黄色的明,象征着生命的色。人们在心理上对绿色的感应是和平、安定、清新、充满活力、丰满而有希望。绿色是大自然中隽永的底色或称“基调”,大自然辽阔的地面正是统一在它的基调之中。大自然赋予了植物叶片丰富多变的绿色,如浅绿、嫩绿、鲜绿、浓绿、黄绿、褐绿、蓝绿、墨绿、灰绿等。将不同绿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丽的色感。植物的花色和秋色叶虽丰富多彩,但观赏期较短,因此,植物景观设计中,不同绿色调的巧妙布置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三、园林设计中对色彩的注意事项

同一种花卉,花型、花色并不一致,如天人菊的舌状花有时为舌状,有时为五裂漏斗状。还有些花卉开时为一种颜色,到后来又变成另一种颜色。如八仙花属好几个种都是先开白花,后变淡蓝及淡紫色;海仙花初开时为黄白色,后渐变紫红色;金银木花冠白色,后变黄色;猕猴桃的花常由白色变橙黄色。

异彩纷呈,很多花卉是几种颜色相混杂的,有的是按某一规律交错在一起,如木槿的淡紫色花均具红色花心,但也有些花卉并无一定规律,如碧桃品种“洒金碧桃”、“五宝桃”,一株上开白、红、粉几种颜色的花,或一朵花有两种颜色,或一个花瓣上出现两色。以上举出花朵色彩混杂多变的情况,说明开花时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很难捉摸,只能以开花期间主要色调所能引起的感觉为准,所以一种花最好集中成片种植才能产生色块的整体影响,使心理产生联想、回忆。

四、结论

根据色彩对人生理与心理所产生的作用,分析了暖色、冷色、同类色、对比色、金银色及黑白色对人的视觉感受, 从色彩给人的情感感受上不同植物色彩在景观中有着不同的应用,不同色彩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的科学的搭配原则,以实现科学艺术地运用色彩的对比变化来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从而表现园林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 莫敏洁.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7)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9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校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校园绿化美化是校园校容校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植物配置是建设校容校貌的关键。在选择植物类别、品种时,既要考虑其绿化美化的观赏效果又要兼顾其生态效应,即在配置植物时要注意季相变化,使四季有花、有叶、有景观赏,同时使之配置的植物(树木、花卉、草坪草)能有效地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

中国计量学院新校区位于杭州市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下沙),经过2003年至2005年三年时间的绿化施工,校区绿化基本完成,整个校区以草坪为基色,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四季花坛,形成复层结构的主旋律,更好的发挥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据统计校区绿化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生活区绿化面积约2万3千平方米。其中校区草坪面积约13万平方米,灌木面积约1万平方米。乔木7千余株。根据校区内植物近十年的生长状况,现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下沙校区绿化配置应首先因地制宜,要适合下沙本地的生态环境,优先考虑适合碱性土壤生长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植物个体来说,植物种与绿化地点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水分、气候状况等)相适应,才能健康的生长发育,对人工植物群落来说,群落中的藤、草、灌、乔等各种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互相协调,让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保持自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使整个群落能够自然演替。

在喜酸性土壤植物的选择上,则应该选择种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乔木、灌木,确保植物种植的成活率,减少后期校园绿化养护的难度,再对绿化植物配置进行多样性和多态性的挑选。如条件允许,应在大型名贵乔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在种植区域添加大量的酸性土以改良土壤的酸碱度,达到提高植物成活率,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下沙碱性土壤易造成部分植物发生退化、返祖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对整体景观效果造成破坏。

下沙高校校园绿化的配置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和配置乔木、灌木、草木等植物题材,创造植物景观,充分体现高校校园特色,有意识的运用对比、调和、韵律、尺度等手法进行创造,乔灌结合,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结合,适当的配置和点缀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征,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在挑选适合的种植品种时,应避免单调及配置雷同,达到形式多样统一,使设计的绿化具有意境美。给校园营造出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四时有景、各有韵味的校园生态环境特色。

适合下沙碱性土壤生长的乔木树种有:石楠、银杏、鹅掌楸、乐昌含笑、桂花、冬青、龙爪槐、樱花、垂丝海棠、无患子、合欢、紫玉兰、法国梧桐、玉兰、意杨、紫叶李、槭树、茶花、紫薇、木槿、紫荆、枫香、雪松、木芙蓉、女贞、桃、栾树、夹竹桃、珊瑚树、木本绣球、结香、棕榈、桧柏、观赏石榴等。

适合下沙碱性土壤生长的灌木树种有:红叶石楠、金边黄杨、凤尾兰、凤尾竹、海桐、贴梗海棠、火棘、六月雪、大叶栀子、八仙花、春娟、金丝桃、龙柏、南天竹等。

根据适合下沙土壤特性对下沙高校校园不同功能区进行的绿化配置:

1.校区主入口周边绿化配置:校区主入口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门内可配以大型乔木如大桂花、大香樟等,以突出校园的文化特色,由于大型乔木价值较高,可在种植时添加大量酸性土,以提高种植的成活率。校门外则可配置四季花坛,既丰富色彩,又方便交通。

2.教学科研区绿化植物配置:教学区绿化是校区绿化的重点,是学校的主体建筑区,植物配置要幽静美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可以草坪为基调,配以树姿优美的乔木及色彩丰富的灌木色块,点缀的观赏树木以落叶树和常绿树结合最佳,常绿树种可以选择石楠、乐昌含笑、桂花、杨梅、茶梅、龙爪槐、紫叶李等,落叶树可以选择樱花、枫香、银杏、玉兰、紫薇、红枫等。空旷地可种植灌木色块,灌木品种以红叶石楠、金边黄杨、金森女贞、春娟等为主,以达到丰富色彩的目的。并可在树木间隙处种植观赏性强的灌木如含笑球、火棘球、贴梗海棠、凤尾兰、八仙花等。高低错落,交叉有序,形成园林小品的观赏性。

3.主题公园区的绿化配置:主题公园区是师生休息、游乐的中心,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面积较大的空间可布置成自然式的起伏地形,以草坪为基调,点缀的观赏树木可采用无患子、栾树、枫香、银杏、马褂木等能遮阳的乔木,绿地小径则可采用小型灌木和地被植物搭配,如结香、南天竹、十大功劳、葱兰、绣球、苏铁等,既具观赏性,又达到引导、分隔的作用。

4.生活区的绿化配置:生活区植物配置的原则是简单、实用、耐践踏,不能影响寝室的通风及采光,可选择低矮的乔灌木如:桂花、紫叶李、红枫、樱花、杨梅、凤尾兰,宿舍楼前则可种植毛娟、红叶石楠等灌木色块,周边角落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草坪则可采用丝带草,成型后可防止行人踏入。

5.体育运动区的绿化配置:学校的运动区尘土较大,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要选择一些吸附尘土、净化空气能力都很强的树种,如桧柏、夹竹桃、珊瑚树等,起到绿化隔离带的作用。

改善校园生态环境,进行校园绿化,已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园绿化植物合理的选择与配置是提高绿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在通过中国计量学院及周边高校近十年来校园植物的生存状况的观察和统计,对能成功适应下沙碱性土质的植物进行分类挑选、统计汇总,淘汰原先种植的不适应下沙碱性土质的植物,再将各种植物品种按照校园绿化建设进行合理化配置,以达到供其他学校或是企业、居民小区绿化建设参考和借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永基,王莲清.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宋力.园林景观设计[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3]梁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4]郝建华.园林树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熊运海.提高校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策略[J].生物学通报,2005,40(7):17-18.

[6]陈孝春,朱建新,许秀环.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3):46~48.

[7]裘鸿菲,高翅,吴雪飞.撷校园文化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2,(2):57~59.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例10

据洛阳东花园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翠荣介绍,洛阳东花园筹建于2011年,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园区占地2700亩,是洛阳市伊滨区万亩牡丹产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园区共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牡丹观赏及休闲度假;二是生态农业;三是牡丹深加工。

园区种植植被多达60余类,其中精品牡丹品种50余种,芍药品种20余种,观赏牡丹、芍药共占地面积200余亩,凤丹1600亩。另外,种植数量较多的有紫薇、海棠、月季、雪松、油松、国槐、法桐、国王枫、红叶李、大叶女贞、南天贞、红叶碧桃等,采摘区有核桃、葡萄、苹果、梨、桃、杏等。

公司现有博士2名、硕士5名、高级园艺师10名、技术员20名、园艺工人80名。每年可向国内外提供牡丹品种500余种,九大花型,九大花系,200万余株;芍药品种180余种,九大花系,六大花色,100余万株。

如今的洛阳东花园已然形成集牡丹苗木种植、花卉培育、花卉观赏、果品采摘、牡丹深加工、休闲度假、科普实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规模,是一个以牡丹苗木、牡 丹催花、牡丹鲜切花、牡丹茶饮、牡丹食品、牡丹保健品、牡丹化妆品、牡丹工艺品、牡丹生活用品等牡丹系列产品的研发、加工、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实行“公司+基地+研发+合作社+农户+生产+销售”的运营模式,并将线下牡丹产业与线上互联网相结合,深化牡丹产业链条。目前,公司的牡丹类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云南、四川、陕西、贵州、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市。

说起东花园目前的规划和未来的设想,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万江告诉记者,现在东花园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八个区域,即园区综合办公区、牡丹种植区、游客观赏区、休闲餐饮区、果蔬采摘区、农耕体验区、仓储物流区、产品加工区。目前这些项目已累计投入了6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构成。

接下来,根据国家大力推动木本油料作物的政策方针,公司将发展木本油料作物牡丹的种植和深加工为主导方向,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充分带动周边农户从事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洛阳市木本油料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另一方面,结合洛阳市旅游资源,以及在休闲农业基础上的完善,公司将以青少年科普教育为轴心,为3-12岁儿童提供寓教于乐的内容,把园区打造成儿童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同时分别对接洛阳市团市委、科协、教育局、消防支队、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机构,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会消防、自救、野外生存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