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部门表态发言稿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7:36

部门表态发言稿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新年好!

在这喜庆祥和还飘满酒香的日子里,我们正昌人欢聚一堂用真诚谱写新曲,用喜悦绘制正昌赞歌,用胆识面对市场经济危机,用认真咀嚼吸纳20xx年12月31日袁总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中我们已清晰地看到了我们公司的发展方向,从内涵到横向,从上游到下游目的就是扩张,快速扩大发展,创造精品。围绕这个精品展开的工作就是,我以及我们部门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创新提升个人素养,用勤奋促进工作作风,特别是作为物资管理的我们,身兼责任的重担,要承担起这份使命,对工作不光要用心,而且要用情,凡事要考虑到后果,确保物资的安全,确保物资的数量,确保物资的质量。

20XX运部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大家共同的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鼎立配合,工作已画上句号。过去的岁里,我们通过学习,结合实践,已把部门的内部管理工作提升一个档次,克服是工作的导向,忠诚是工作的目标,但是离公司新时期的发展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这就要大家共同面对,总结、反思、改进,创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储运部面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力争做到以下的工作:

围绕一个中心:所有工作做到精品

发展方向:加强培训,整合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

目标:

一、工作日清日高

二、现场干净整洁

三、做到帐物相符

四、做到勤俭节约

五、创造和谐团队

采取的措施是:

一、落实部门每个人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细致的反思,找出工作中的不足,面对新时期的目标,加以改进完善,并制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发展方向。

二、针对每项工作要从新制定合理可行性标准,要有量化指标,结合考核制度来衡量每个人的工作业绩,从而达到日清日高的效果。

三、现场管理责任到人,纳入工作业绩一并考核,要持之以恒,直到养成一种习惯。

四、要求各环节每天都要对所管理的物资进行盘点,与电脑进行核对,特殊物品可以分期核对,要做到心中有数,帐物相符。

五、勤俭节约不是口号要赋予行动,精打细算,严把计量关,及时与采购沟通,合理使用好现有仓库,杜绝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2

一、定位求准。表态性发言,关键词在于“表态”一词:不能写成领导讲话,向与会人员提要求,也不能写成工作交流,在大会上传授经验,而是重在向领导表态,重点写今后如何抓落实。落笔前应先阅读一下会议通知,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以及发言材料撰写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向会议组织者询问更详细的信息,彻底领会领导意图。

二、立意求新。套用当前流行的话语来说,文稿写不出新意,都是在耍流氓。作表态性发言的会议,是领导展现风采、体现水平的重要场合。要体现领导水平,关键环节也是讨巧之处在于有新思想。只有思想观念新颖了,表态性发言才有了灵魂,才能对与会人员有所启发,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幅求短。表态性发言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很多会议通知会对发言时间进行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最好向 1

会议组织者询问清楚,以便更好安排发言篇幅。领导发言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250字,10分钟的讲话在2000字左右,最好控制在3-4页纸。

四、结构求简。在判断文章结构时,眼睛要比耳朵好使,只要我们“甲乙丙丁”逐层开好“中药铺”,费点力还是能看清楚文章的层次的。但听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层次分得太多容易把人绕晕。而且因篇幅有限,表态性发言也不允许开“中药铺”。因此,表态性发言的层次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层小标题,但小标题下面要说哪几层意思,条理要十分清楚。

五、标题求显。笔者见到的发言材料标题往往太简单,比如“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等等,这样的标题,缺乏个性,过于随意,给文稿减分不少。标题取得好,能够很好地拱托主题。建议大家为表态性发言设计主、副标题,围绕会议精神、从单位职责出发拟制有感染力的主标题,再写上副标题:“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印发的发言材料更应如此。

六、切题求快。借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工作和成效,可能是很多领导的想法。这个可以有,但不宜喧宾夺主,一般要求在最短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笔者更乐于提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写法,在第一段就点题,向领导作出鲜明表态。

七、措施求实。表态性发言,态度坚决是必要的,但最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3

一、定位求准。表态性发言,关键词在于“表态”一词:不能写成领导讲话,向与会人员提要求,也不能写成工作交流,在大会上传授经验,而是重在向领导表态,重点写今后如何抓落实。落笔前应先阅读一下会议通知,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以及发言材料撰写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向会议组织者询问更详细的信息,彻底领会领导意图。

二、立意求新。套用当前流行的话语来说,文稿写不出新意,都是在耍流氓。作表态性发言的会议,是领导展现风采、体现水平的重要场合。要体现领导水平,关键环节也是讨巧之处在于有新思想。只有思想观念新颖了,表态性发言才有了灵魂,才能对与会人员有所启发,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幅求短。表态性发言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很多会议通知会对发言时间进行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最好向 1

会议组织者询问清楚,以便更好安排发言篇幅。领导发言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250字,10分钟的讲话在2000字左右,最好控制在3-4页纸。

四、结构求简。在判断文章结构时,眼睛要比耳朵好使,只要我们“甲乙丙丁”逐层开好“中药铺”,费点力还是能看清楚文章的层次的。但听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层次分得太多容易把人绕晕。而且因篇幅有限,表态性发言也不允许开“中药铺”。因此,表态性发言的层次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层小标题,但小标题下面要说哪几层意思,条理要十分清楚。

五、标题求显。笔者见到的发言材料标题往往太简单,比如“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等等,这样的标题,缺乏个性,过于随意,给文稿减分不少。标题取得好,能够很好地拱托主题。建议大家为表态性发言设计主、副标题,围绕会议精神、从单位职责出发拟制有感染力的主标题,再写上副标题:“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印发的发言材料更应如此。

六、切题求快。借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工作和成效,可能是很多领导的想法。这个可以有,但不宜喧宾夺主,一般要求在最短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笔者更乐于提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写法,在第一段就点题,向领导作出鲜明表态。

七、措施求实。表态性发言,态度坚决是必要的,但最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4

一、砥砺前行,文秘工作风雨并济的感悟

(一)职业生涯史极为漫长文史专业出身的同志都知道,文秘工作源自汉朝。起初,历代朝廷独立设置的中书机构负责文秘工作,实行专人专管制。在县级基层单位,文秘工作一般来说由县丞或师爷承担和管理。到了近现代,办公厅、办公室等机构部门的出现,使得文秘工作在综合性、应用性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人从事文秘工作多年,从基层单位到县市区级办公室,为部门内外、各级别领导起草发言、撰写报告、拟文发文的数量可谓不可胜数。如今,我虽退居二线,但必要时刻总会“重操旧业”,为省市级领导动笔杆、挥毫墨、写材料。由此可见,文秘工作并非“青春饭”,而是“一劳永逸”的持久性工作或事业。

(二)既是考验也是历练正如XX主任所言,党政办公室文秘事务不是人能干得了的工作。反之,能干得了这份工作的估计也不是人。这句话听起来颇为刺耳,但却有它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更是我们办公室文秘工作的真实写照。在座的同志会发现,我们党政办公室几乎不受八小时工作制和节假日等时间的限制,那是因为党政办处在二十四小时工作循环以及全年无休的状态之中。

所以,坚持在党政办公室从事工作的人员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工作机能。尽管如此艰辛、付出良多,不被上级领导批评已然被视为了一种表扬。而这也成就了每位办公室工作者的发展之路。可以说,但凡从党政办出去的人,基本上都能在新部门中很快独当一面,晋升为中层干部。

(三)机遇与风险俱存俗话说得好:“没有精钢钻,勿揽瓷器活。”前任老主任XXX同志曾经在一次工作汇报中提到,不喜欢从事行政管理或者热衷于教学科研和技术操作的同志,最好别削尖了脑袋进来党政办公室,否则那将是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这样一个讲民主讲政治的新时期新时代,“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依旧未过时。

由于党政办公室对接的是最高领导及领导班子,所以根据之前几位表现欠佳科员的工作经历,希望在座部门当中有意向的同志,认真考量自身的素质、能力、品行、形象等方面,严格对标对表,达到要求者可以自荐或是由所在部门干部推荐。如果力不能及,最好别考虑到领导身边晃悠。虽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哲理依旧可行可用。可是,党政办公室就犹如一个放大镜,既能放大你的优势,也能充分显露你的不足。(四)文秘最终的要义为领导写的任何一份材料,都要体现出领导的角色或身份。同“见字如见人”的内涵相似,以领导的名义写的稿子一定要产生应有的领导效能。所以,这就要求文秘在起草稿件时,把握三个写作站位:

一是动之以情。领导并非无情之人,也是血肉之躯的正常人。所写材料要表达出领导对下属、员工、人民等群体的关怀与情感,从而让人感受到领导的情感力量。

二是晓之以理。领导所处的位置虽然高高在上,但并不能突破常规情理。文字内容一定要表现出层次性、道理性、常识性,让人能够感受到领导的逻辑力量。

三是孚之以威。领导在情与理的基础上,终究要表现出高屋建瓴的管理姿态。那么,文字材料一定要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让人感觉到领导的权威力量。

二、求真务实,文秘工作构建体系的基础

(一)理论知识储备既要博大也要精深作为专职的文字工作人员,在积淀理论和知识的过程中,要实现“专”与“博”的充分结合。尤其是对于党政办文秘工作者,一定需要在平时的理论知识涉猎中把握好点线面的积累程度。具体而言,合格的党政办文秘工作者,有必要梳理和掌握中国儒家为主的基本思想体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研读。与此同时,还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时事政治。而且,尽量抽出业余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博览和历史梗概进行了解和阅读,从而让自身的理论知识积淀更为深厚和扎实。

(二)夯实并加强写作文字功底一般而言,基本的文字功底就是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即可。可是,对于办公室专职文秘人员来说,文字功底应该具有更高的水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文秘工作者要做到文字风格、修辞、形式的包罗万象。也就是说,可以起草各种体裁的文字稿件。

从狭义的视角来讲,文秘工作者则要对文字的推敲、斟酌、比对下一番功夫。那么,就文字的运用功夫而言,文秘人员应该时常阅读、体会、模仿《古文观止》《鲁迅杂文集》《毛泽东选集》的内容。另外,文秘人员也可以对中国近体诗(格律诗)加以研磨。因为格律诗文字考究的平仄和精炼的推敲,有助于提高文字功底。就此,办公室文秘工作人员可以尝试研读北京大学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和北京师范大学已故学者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

三、拔高精进,文秘工作铸就能力的进阶

(一)要做到文字内容有清晰的层次感撰写公文等应用文最不怕的就是材料库存,毕竟几乎每天都在产出各式各样的公文篇章。也就是说,除了领导定的稿件选题很偏很怪导致可资借鉴的材料数量极为有限之外,基本上令文秘人员可选可用的材料可谓“汗牛充栋”。

如果文秘工作人员本身就学富五车的话,写材料对他而言,就是论据的全面搜集、文字的精准筛选罢了。当然,这也就对文秘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文字稿件切忌材料堆砌,而是要让文章层次错落有致。那么,文秘人员在起草稿件的过程中,就需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在语言运用上多揣摩、在论证表述上勤斟酌,力争让稿子严密周全、无懈可击。

(二)要在“急稿”和“慢稿”之间自如切换不得不说,文秘工作人员在个别时候不及行政工作人员那样的有计划性。说白了,单纯就写材料来说,也面临着急与慢的冲突矛盾性难题。这个时候,作为一名老练的文秘人员,就要锻炼出既能写“急稿”的速度,又能写“慢稿”的质量。

所谓“急稿”,就是要注重写作的效率。古人自诩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即如此意。文秘人员在接到领导的突发性、临时性文字需要时,一定要秉持“文章勿惮改”的思想意识,自信满满地以最快速度写成简易初稿,从而为领导审阅留出宽裕的时间,避免引发领导燃眉之急。相反,对于一些“慢稿”,也就是战线拉得比较长的稿件,文秘人员则要杜绝敝帚自珍的心态,谦虚地把初稿拿给同事等人进行评议,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在综合所有评价和看法的基础上,对初稿进行完善,力争让稿件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方方面面内容齐备齐全,以供领导删减和调整。

(三)要以领导的眼界和站位进行思考领导虽然在管理风格上有所差异,但都极为重视文字的质量,尤其是原创性文字内容,诸如大会发言稿、省市级重要文件、领导来往公文等。当然,领导的讲话稿难免显得“虚空”,但如果配以高远的立意和远大的主题,则能够让文字内容具有灵魂的核心和统帅的魅力。那么,这就要求文秘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换位思考,模仿领导的情怀和视野,像领导一样进行思索与分析。在为领导撰写讲话稿时,文秘工作者要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通天气。要让讲话稿的内容遵循和贯彻中央及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传达本单位的最高决策精神。

第二,接地气。要让讲话稿充分反映员工、人民、基层的诉求,适当运用群众口语化语言。

第三,聚人气。要让讲话稿涵盖社会热点话题,引发听众思考及共鸣,增强文字的现场感染力。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5

石原慎太郎,193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是获得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的日本小说家,也是画家。1968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是日本著名右翼保守派代表,既反华也反美。1999年4月11日,他以高票当选东京都知事。他当作家、议员时,口无遮拦,经常发表极端的反华反美言论,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他当选了东京都知事,身为政府官员,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人民日报》驻日记者于青敏感地抓住这个新闻线索,与《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合作(因为北京与东京结为友好城市),主动于4月18日与石原事务所取得联系,次日得到答复,同意20日中午12时半接受中国两家报纸记者15分钟的访谈。记者忠实记录了与石原的访谈材料,及时发回《新当选东京都知事首次接受中国记者采访(肩题)石原慎太郎谈话纪要(主题)》的内参稿。

内参稿开头突出石原谈话七个要点:一、使用“支那”一词,是我不知历史经纬。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我没有轻视中国的意思。今后不再使用“支那”这个称谓。二、决不反对东京和北京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两城市民的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通过相互交流与借鉴,东京和北京可在改善交通、治理污染等方面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四、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今后怎么办,结局会怎样,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但不欢迎中国以武力解决。五、从未讲过当选知事后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日本媒体报道有失实之处。六、必要时,愿意接受访华邀请,非常高兴到北京和中国内地去看一看,但要师出有名,目的明确。七、东京和北京宜共同为两城市民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表示对友城之间交换电视节目有兴趣。石原最后还表示:当国会议员期间,接触过中国记者。当选东京都知事后还是第一次。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于青内参稿的主要观点是:石原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言人,短期内不会改变他对中国社会体制、南京大屠杀、问题等的错误观点。当选知事后,石原意识到日本一些媒体有意在与东京都知事无关、涉及中日关系的问题上做文章。因此,近日发表谈话(包括对日本媒体),在北京和东京的友城关系,“支那”用语、等方面,态度略有变化。

没有料到内参一发出就受到批评

1999年4月21日上午,报社国际部收到记者从东京发来的内参稿,部主任陈特安打电话给我,请示如何处理为好。我说内参稿按程序,部主任就可以签发送中央和报社有关领导参考。但鉴于这份内参涉及石原慎太郎这样敏感的政治人物,为慎重起见我建议可先送社长审阅。邵华泽社长收到国际部的这份内参稿后,很快作了批示:“请速传关根同志、赵启正同志。”根据社长的意见,国际部即将内参稿原件于21日上午电传给了和国务院外宣办两位领导同志。

21日当天下午,邵华泽社长接到分管媒体宣传的副部长徐光春打来的电话,他说上头领导要了解一下这份内参稿的采访经过,为什么中国主流媒体正在公开批判石原反华言论的时候,发这么一份内参稿?有什么背景?希望报社送份报告来。徐副部长的话说得很平和,但透出的“上头领导”批评的口气,是一听就心中有数的。

于是,邵社长当即召集我和国际部主任陈特安到他办公室,研究落实报告的事。陈特安说,国际部没有布置记者采访石原,是记者自己决定的。于青这个记者政治比较敏感,新闻专业责任心比较强,很可能是在国内媒体集中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时,要切实了解一下石原本人是如何反应的,所以就主动约《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一起去直接采访石原。

我接过陈特安的话,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日本著名的右翼保守派力量代表石原慎太郎,在他当作家、画家和国会议员时一贯肆无忌惮地发表极端反华、反美言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现在他当选东京都知事、跨进政界后,作为政府官员的他,对中日关系的真实看法(不是政治作秀)是不是有所变化?反华言行会不会有所收敛?这显然是我国外交部门和宣传部门十分关注的事。所以,记者能敏锐抓住这个新闻价值的节点,直接采访石原本人发回内参稿,应当是值得肯定的事。

邵社长基本上同意我们的这些看法,但同时也说中央正部署主流媒体公开批石原反华言论,记者要采访发内参,应当先请示报告才对。接着,他对国际部如何给报社编委会写报告,提了几点具体要求。然后说,他明天会直接写信给长丁关根同志,把国际部的报告呈送给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再说。

4月22日上午,邵华泽社长亲笔给丁关根部长写了信,丁关根同志收到这份报告,于24日作了批示:“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建议编委会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讨论,总结教训。如何处理,请编委会定。”

4月26日,邵华泽社长把丁关根部长的批件批给许中田总编辑和我阅,并指定我作准备,下次开编委会时讨论丁部长的批示。当时,我就把丁部长的批示认真地看上几遍,作深入领会。我明显觉得丁部长对国际部的陈述性报告是不满意的,所以,一开头他就强调“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并进一步要报社编委会就这个“案例”进行讨论,来帮助国际部提高认识、总结教训,最后还提出编委会要对这次记者采访石原事件“如何处理”,作出决定。

外交部《快报》对内参稿作出积极评价

就在我们发出于青内参稿的21日当天,我国外交部新闻司根据这份内参以最快速度编发了一期《快报》,提供给中央领导参考。《快报》标题:《石原慎太郎就其言论向我作出澄清》,主要集中在石原的三方面态度:

一、对华认识及“支那”称谓问题。石原称, 自己已不再使用“支那”一词,也并无轻视中国之意,并认为“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是个有魅力的国家。在邓小平的倡导下,进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并且初见成效”。中国在“中国辛亥革命时使用过‘支那’,后来不再用。我本人看了有关报道后,我就不再用这一称谓了,实际上我并没有轻视中国之意”。

二、及邀请李登辉访日事。石原称,“这完全是中国人自身的事情,我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如果发生战争,则是很不好办,不仅日本,整个亚洲都会感到不安。我绝对不欢迎武力解决。但今后怎么办,结局会如何,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我从未说过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外界对我当选知事后猜测很多,有些是失实的。”

三、北京市与东京都交流问题。石原称:“我决不反对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两城市市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非常期待着访问北京,愿意接受邀请。除北京外,还希望到内陆地区去看看。当然,访问要师出有名,有明确的目的才行。东京和北京应该共同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

《快报》还补充说:据悉,石原在接受采访时还主动用中文作自我介绍,并强调,“我做事干脆,凡是发现错了,就会马上改正,自己认为正确的,就顽固坚持。”“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外交部新闻司这期《快报》,独具新闻慧眼,从“向我作出澄清”的角度,概括出三个问题,简洁明了,要义明确。从《快报》看出,我国外交部门对本报与《北京日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发回内参稿,是给予积极肯定的。他们把石原对我记者的谈话,判断为是对其近期反华言论作出“澄清”性质的行为,反映了其对中日关系、、与北京合作交流等问题上的态度和认识的新变化,因此具有外交工作的参考价值。

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有关石原的宣传

在本报记者发出采访石原的内参稿,以及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快报》以后,国务院外宣办紧接着向北京主流媒体发出通知,决定21日下午3时半,在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对石原慎太郎的报道与评论问题。

我与首都各大主流媒体负责国际报道的领导人等,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同时还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日报》等在京的驻日记者到会。座谈会由外宣办主任赵启正主持。赵主任开宗明义就说,上午收到《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的内参,丁关根同志与我交换了一下看法,按照关根同志的意见,下午外宣办紧急召开这么一个座谈会,一起研究一下最近中央部署的批评石原的宣传,根据实际情况应当作些什么调整,请诸位直言不讳地谈谈看法和建议。

会上最活跃的是各报在京的驻日记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日本情况的了解,都畅所欲言。大家认为前些时候,对石原在竞选东京都知事过程中发表的反华言论进行比较集中的抨击,是必要的。但资产阶级政治家在竞选前后的言论普遍存在反差,竞选前往往是政治作秀,为了选票,竞选后就变了。现在石原当选了东京都知事,对他的报道和评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比较好。《人民日报》驻日老记者孙东民(于青是他的接任者),更直言不讳说,石原反华言论很可恶,批他一下是应该的。但他在日本政界算不上是个显要人物,我们一部署批他,各大媒体齐出动,十八般武器都用上(指报道、评论、漫画、政府发言人等),有这个必要吗?不是太抬举他了?过去批日本政界人物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日本一些政界大佬和民众反应都不大好,归结说是“共产党中国舆论垄断”的现象。他建议目前不必急着批石原,待他就任东京都知事后,根据他的具体言行再做宣传部署比较好。

我在座谈会上也讲了三点意见:一、本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不是报社授意的,是记者的主动作为。他的政治敏感和职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二、采访准备得并不充分,采访时间也有局限,所以对石原反华言论中如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等几个要害问题没有涉及,是个缺陷。三、内参稿对我国外事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工作,是有参考价值的,至少可以供我们分析判断作家石原与都知事石原,对中日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区别。

赵启正主任最后对座谈会做了总结,肯定了多数与会者的意见,对石原当选东京都知事后,不急于批评,先作耐心观察,根据他就任后的实际表现,再作对外宣传的部署。他强调在新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外宣传的政策、策略、方式方法和技巧上的调查研究,加以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报社编委会就内参稿的是非统一了认识

1999年4月28日,报社召开编委会,把讨论丁关根同志对国际内参稿的批示列入议题。讨论时,邵华泽社长和许中田总编一开始就带头作了自我批评。他们说,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记者要采访批判对象,必须事先请示报告,得到报社同意后进行,这是应该遵守的外宣外事纪律。这次关根同志要我们抓住这个“案例”总结教训,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我们一定要从组织纪律性高度,主动检查我们在遵守外宣外事纪律上存在的问题,汲取教训。过去,编委会向驻外记者进行外宣外事纪律教育不够,主要责任在领导,我们要做自我批评。

我在两位主要领导表态后,谈了自己对这个“案例”的思考和看法。开头我也先作自我批评,说这次记者采访石原自行其是、违反纪律,具体责任应该首先落在我这个分管国际部的副总编辑身上。今后确实需要加强驻外记者的外宣外事纪律教育,这是这次应当总结教训的重点所在,也是关根同志批示的主要精神所在。

接着,我把自己摆进去,说如果记者事先向我请示采访石原写内参,我一定会同意支持的,我不会想到要进一步向请示。因为,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驻外记者的职责与重视内参作用的问题。我们的驻外记者不仅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就是说,在执行中央部署的宣传任务同时,还要敏锐地收集各方情况以内参形式提供中央参考。所以我认为,发内参与公开执行中央宣传任务是不矛盾、不冲突的,反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两面一体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驻日记者于青主动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应当给予肯定,不存在接受处理的问题。否则,以后驻外记者谁还愿意写内参呢?关键在于我们把关者,掌握政策,判断是非,如果不具内参价值,或观点有错、有碍我外交大局,我们不发就是了。而不是先作决定授不授予记者采访权、写作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实践效果来判断,这份内参稿当天便被外交部新闻司采用,编发《快报》发中央各部门参考。同时,关根同志也重视这份内参的作用,当天要求国务院外宣办赵启正主任召开座谈会研究,听取媒体领导人和记者的意见,及时调整了对石原的原有批判的宣传安排。所以,从内参的实际效果来看,也证明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正确的,他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专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6

是新任领导面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所有群众或代表而发表的施政演说。就职演讲是群众对新任领导的第一印象,所以,就职演讲稿的写作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对症

就职演讲稿的写作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动笔的。是就职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表见解,其矛头所指必须是该单位的热点、焦点问题,这样才会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真挚

演讲稿中注入了演讲者强烈而真挚的感情,这种强烈的感情以适当方式表现出来,必将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简洁

演讲稿必须具有简洁性。要做到主题集中、突出、层次少而有条理,语言准确洗练,使听众一听就能够明白接受。

四、真实

就职演讲稿要比其他文章更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演讲内容要真实,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能哗众取宠。

就职演讲的作用

就职演讲目前使用的范围还不广泛,还没有正式作为公文文种列入公文范畴。它的重要作用有:

1、有督促干部实行诺言的作用

。各单位的新任领导,在竞职期间,曾就在职工作问题发表饿看法和诺言。现在他们走马上任,要向群众立下军令状,确立工作目标,表示工作态度,阐明工作措施,并以此对工作的方针目标起安排和指导作用,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以便听众和上级领导对其监督和督促。

2、有提高干部素质的作用。领导干部的就职演讲,是对干部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首先,在准备就职演说时,干部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均得到充分的调动。其次,在演讲中,干部的口才、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记忆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这一过程中,使干部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聪明智慧发挥出来,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是培养、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3、有树立威信的作用。干部就职演讲,是在新岗位上要塑造自身形象的开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职演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此干部今后在本单位工作的成败。如果这一炮打响了,首先给群众一个良好印象,使群众对你产生信任,那么,干部的威信便树立起来了。这样也就给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就职演说,要做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4、有自我约束作用。就职演讲要向下属明确自己

的良好形象,促使自己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能懈怠。时时处处自己规定的目标约束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有所遵循。

5、有桥梁纽带作用。一各好的就职演讲,能够帮助新任领导建立起一座沟通群众的桥梁,拉近领导与群众之间距离,成为动员和维系群众同心协力搞好本部门工作的有力手段。

就职演讲稿的撰写

就职演讲稿目前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但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构成。

一、标题

就职演讲稿的标题有多种写法,一般由事由加文种组成。

二、称谓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7

一、竞争上岗演讲稿的特点

(一)议论性

在文体上,演讲稿属于议论文。因而,演讲稿具有议论的本质特性。首先,演讲稿的目的和内容是说理。发言者要讲出自己的道理,也就是自己对公务新颖、深刻的认识及最为稳妥有效的工作意向。这样,演讲稿对于未来的工作又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其次,这种认识的论述过程从主体上也可以就是一个逻辑论证过程,要有中心论点即主题,还要有分论点即层义以及段义,更要有事实(自身情况、组织情况以及国内外环境情况)和理论两种主要材料。演讲稿要进行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科学论证。再次,在议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演讲稿的说服性和鼓动性。演讲能够直接产生社会效应,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传播,目的是说服听众,让听众一道办理在共同认识主导下的公务。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符合记忆规律(7个字左右),最好让听众口耳相传。

(二)策略性

这是关键和重点内容。提出自己的工作要点计划,要“许诺”。具体来讲,一是提出自己的规划方案,即目标措施。如6字方针:“(我提出的目标是)知名度(省内外和国际知名度)、翻两番(任期内业绩、单位总收入和职工收入)。”二是整体性。建立在对社会组织及其国内外环境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对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起码一个任期)的意见和安排。三是针对性。针对社会组织及任职范围内的工作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答案,提出安排。这个问题,是听众和考评员都非常关心的普遍问题,能够产生强烈共鸣。

(三)通俗性

演讲面对会议听众,要尽可能让个性不同、情况各异的与会者全部听懂,这就决定了演讲稿必须具有通俗性。对于与会者来说,演讲稿的内容应当是通俗易懂的,是听众熟悉的讲演者及社会组织的情况。即使是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内容,也要尽可能明晰准确,以与会者理解为标准。演讲稿的形式更是通俗的。结构是格式化的,语言则是口语化的。演讲稿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文章,更不同于一般的公文,最明显的一点是语言的口语化。一般的科学文章,主要诉诸人们的视觉,要让读者理解,语言就要概括精炼,甚至讲究专业性。而一般公文尤其是行政公文,语言是规范的,有的格式用语甚至是特定的,最重视的是准确、明晰和简练。相反,演讲稿的语言则由讲话的自身性质所决定,必须口语化。由于讲话是声入心通的、人和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需要更加适应人们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四)艺术性

演讲稿的艺术性是讲话的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讲话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演讲稿必定要联系整体的演讲活动特点来进行。演讲一词,可以分为两个字来看待,即“演”和“讲”。“演”,是表象的整体的艺术生命体,又称“讲演”或者“演”。“讲”,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演讲既是一门学问,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整体生命的投入、表现甚至升华。但是,有的演讲重“讲”,有的重“演”。毛泽东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的讲话风格,可以说是东方思维为主导,比喻很多,深入浅出,应该说重“演”;周恩来严谨科学、坚定有力的讲话风格明显不同,可以说重“讲”。列宁的演讲正如斯大林所说,有一种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希特勒的演讲,却有一种蛊惑力,使人像“中了电一样浑身颤抖”(见《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些宗教人物的布道往往达到天花乱坠或者单口相声一样的效果。当然,我们希望两者并重。写作演讲稿,最好从上述对演讲总的认识出发。演讲稿的艺术性,还表现在语言要有感情和个性。这就要注意分析并体现演讲者的个性特点,将感情发展过程形成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内在结构。最终,演讲成为一种整体生命的投入和表现。

二、竞争上岗演讲稿的写作

(一)确定主题

演讲稿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演讲稿中反复突出。提取对现实公务的认识,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社会组织成员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要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演讲稿的主题一般是明晰的,但是,比起一般的事务性公文写作来说主题要集中、新颖、深刻得多。演讲稿的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确定主题,这是讲话稿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

要注意的是,最好提炼一个口号(广告语),贯穿全文,反复突出,进行宣传鼓动,成为听众的流行语言。

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句的高低也决定着全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题句具有层次性。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让主题句达到更高的层次。主题句可以有五个层次。一是客观特色层次。主题句最基本的层次应该是客观层次,即主题句准确反映了演讲稿中心内容的本质真实和客观特色。如:“建设经济效益高的……”二是时代特色层次。时代特色中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这种主题句是具有科学技术新颖性和先进性的认识。如:“建设信息时代的……”三是文化色彩层次。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如:“建设小康(大同)的……”四是哲理意味层次。哲理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理趣。如:“建设世界性的、永久性的……”五是审美生命层次。黑格尔认为美学是哲学的高度发展,而哲学又是人类所有认识的精华。所谓美,其实就是促发人们积极意义的高级生命及其自由创造的本质。据此,笔者以为,主题句最高的层次应该是审美的生命认识。如:“建设全新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语)的……”

主题句的位置:标题大多是主题句。开头一般要在段尾写出主题句。中间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层来,说明主题为什么(主张)和怎么样(措施),行文中兼用其他论证方法如列举事实的例证法。在中间部分的*后处突出主题句。结论重申主题句,可以在字句上变化,或更深入一步。

(二)选择材料

演讲稿一定要有材料。正如一般的议论文,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事实材料,在讲话稿中叙述或者说明(如数据)出来。这种材料包括结构中两个重要部分:自身简况和优势,包括建立在对社会组织以及国内外环境的认识基础上的计划。二是理论材料,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各种下行文中的方针、政策,还有群众语言。又分个人材料和单位材料。

(三)安排结构

1.遵循格式化外在结构:

(1)标题。演讲稿的标题可以说有两种:一是演讲主题型,二是直接以“竞争上岗演讲”作标题。

(2)称谓。称谓是演讲稿特有的,是对听众的称呼。称谓要根据听众对象而定。如“各位考评员、同志们”。称谓放在标题之下正文的开头,有时根据需要在正文中间适当穿插使用(一般采用提行的写法以拉近两者心理距离)。

(3)正文。演讲稿正文的写法依据讲话场合和对象而定。正文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结束语三部分。

①开场白。方式多种。有的开篇入题,又叫开门见山,如“我主张……”;有的介绍内容如“我要向各位谈谈……”;有的采用设问式;还有借题发挥,或者表示感情等。开场白要平直、概括、简短,要具有吸引力,使听众产生兴趣。

②主体。主体一般要分析证明主题,这就要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主体有两种层次安排方法,即纵向排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和横向排列(各层次独立性强,共同论证主题的正确)。每一层次都要有一个小的主题,写成层义句。层义句,一般写在层次前面,或者每一层次前后都要写出,也有的层义句写成了小标题。层次中间要恰当运用材料。可以是口号(主题句)的反复。

主题具体落实在三大部分:一是自我简况(要突出成绩,给人印象,作为依据)。二是优势(有利之处,与他人相比的长处)。三是工作设想,即计划。

③结束语。一是结束语,多种多样:有的概括要点,强调主题;有的抒发感情,激励人心;有的展望未来,鼓舞斗志;有的饱含哲理,发人深思。二是表示态度,竞争上不上的态度。三是表示感谢。

2.简介竞争上岗演讲稿的模式:

【标题】主题型:一句话。

直接型:“竞争上岗演讲”

【开场白】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

开宗明义(主题)

【主干】(1)简介自身:简历和优缺点(要突出成绩,给人印象,作为依据)

(2)优势:有利之处(与他人相比的长处)

(3)工作设想:提出策略即目标和措施,这是重点内容。

要领:抒情化议论主题;分成几个层次,每层次前有主句(还可以反复);材料作血肉;进入高潮时,使演讲现场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聚焦点;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向听众呼吁,手势动感强,引人进入一种创造境界,仰视上空。

【结尾】(1)强调主题;或抒发感情;或展望未来。

(2)表示态度,竞争上不上的态度。

(3)表示感谢。

3.谈谈演讲稿的内在结构和写作要求:

演讲稿是有内在结构的,这就是情感的发展。演讲者要调动情感,争取引起听众的共鸣,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演讲稿就要以情为文:情感是结构内在线索,要有一定的律动起伏,呈现一条向上的曲线(陡起后下落,再一节比一节高地升起,达到最高峰时戛然而止)。演讲稿写作时可以标注上在演讲时的注意事项,如点明在高潮到来时如何运用眼神、排比句式和手势动作等。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8

一、 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的区别

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区别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粗略的区分。新闻会一般在专门的新闻厅内举行,主持人和发言人都在台上就座。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然后发言人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或者主持人就是人,自己信息并点记者提问。记者招待会是一种更正式的、更大范围的新闻方式。一般用于重大信息,除新闻发言人以主持人身份到场外,通常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出席。在现场,由发言人先作开场白,简单介绍出席会的领导和专家的身份,然后请他们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上一般不主动新闻,其特点是常常来自高层领导人的权威信息。

我们可以选取几个主要的视角来对比一下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区别:从信息的主动性来看,新闻会一般有信息要主动,发言人一般先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而记者招待会主要由记者提问,开始后就直接进入记者提问。从主持人的作用来看,新闻会的主持人通常自己就是发言人,自己点请记者提问并独立回答提问;记者招待会上主持人常常只控制场面,由受邀而来的领导或专家回答记者提问。从持续时间长度来看,新闻会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记者招待会一般一个多小时或更长。从记者提问的尖锐程度来看,新闻会上往往会出现很尖锐的问题;记者招待会常因发言人位尊权重,记者比较收敛。典型的新闻会如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主持的会,典型的记者招待会如我国总理出席的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

二、准备新闻通稿和背景材料

新闻会之前应该准备的文稿包括新闻通稿、背景材料、发言提纲、开场白等,需要散发给记者的主要是新闻通稿和背景材料。新闻通稿原本是新闻通讯社使用的工具,通讯社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文本发给全国所有需要此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一个组织或团体在对外信息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组织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背景材料应该包括与信息有关的更多的细节内容。发言人也是事先准备通稿和背景材料的“把关人”,每次会上向记者提供这些材料,可以方便记者在、提问和答问之外挖掘新闻事件,扩大报道范围。

新闻通稿最好提前发给记者,当记者一来签到时就能拿到它,这样就可以一边听一边翻看资料。白宫的新闻办公室除了向记者讲话、公告和包含有新闻会内容的文字材料之外,还向记者们分发新闻通稿、事实说明、背景资料、演讲要点、对未来新闻事件的预测、政策文献摘要、对公文重点内容的分析、赞同自己意见的专家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对自己有利的新闻的摘编、有关的图片图表光盘等资料,打包成媒体资料袋。把这些材料发放给记者,实际上就是事先对给媒体的信息进行把关,从而将于己不利和那些虚假的信息排除过滤掉,这种替媒体设置议程的做法就是引导舆论、驾驭媒体。美国报人理查•霍奇勒在《操控新闻》一文中说:“许多美国报纸的读者并不知道,他们所阅读的‘新闻’,很多其实并非出自新闻人员本身的勤奋发掘或谨慎思考,而是来自某份由政府机构所、上面印有‘请勿引述来源’的新闻资料。”

新闻通稿里应该包含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全部已知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否则就有掩盖事实的嫌疑―――为什么不把已经发生的事实告诉媒体呢?一位资深的媒体人指责:“不知何时,新闻通稿开始流行。哪里发生了矿难,迎接记者的是当地政府的新闻通稿;大凡是丑闻,总会出现新闻通稿。我认为,某些新闻通稿和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没有什么两样。首先这种‘统一口径’的新闻通稿剥夺了记者的采访权,再就是这样的新闻通稿往往是官方掩盖事实真相的护身符。”“用‘新闻通稿’来打压言路,带来的效应只会适得其反,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知道当地政府辖下的本地媒体往往噤若寒蝉,原因就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新闻通稿’,媒体往往别无选择,照登不误。而外面的媒体记者因消息被封锁,难以涉足,真相也就难以披露。一个地方发生了突发事件,或者应急事件、重大案件等等,往往会看到‘新闻通稿”这个怪胎。而且,事实上,许多新闻通稿都是掩人耳目的,最后被民众所抛弃,其公信力也荡然无存。”(洪巧俊:《新闻通稿成了掩盖事实真相的护身符》,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7月31日)

三、形象设计

新闻人进入现场后,会的流程就算是真正开始了。而人亮相的一刹那,就给记者留下了第一印象。人在亮相时的神态和体语,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般要仪容整洁、仪表脱俗、仪态端庄。在着装方面,宜着正装以示庄重,注意领带的颜色和的信息的社会性质吻合协调。

在言谈举止方面,新闻发言人在现场面对媒体记者时,一定要让记者看到信心十足的自己。姿态和表情应该稳重大方,适当运用手势,彬彬有礼却不咄咄逼人。你的精神和灵魂会通过你的目光、语音和神态向外放射。在外界有疑虑的消息或意见时,新闻发言人应以自信的表情表达自己坚定的立场,适当辅以加强语气的手势或动作,以加深提问者的印象。在外界激烈反对的消息或意见时,谨慎使用肢体语言,以免造成提问者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发言人说话的时候,目光不必聚焦于对方脸上某个部位,而是用目光笼罩台下所有的人,观察记者的表情,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声音,让记者始终跟着新闻发言人的神态和话语去思考。说话时,可以采用温和平缓的方式,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表情放松、语气平和、眼神亲切、动作轻柔,尽量拉近与提问者的心理距离,争取其信任。如果新闻发言人讲话有活力,表情兴奋,会对他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甚至记者的情绪也会随发言人的姿态和表情而发生变化。有时发言人音调放低,会更加表现出权威感。适当的停顿,则能在静默中为记者提供思考的时间和回味的空间。

四、介绍新闻人

介绍新闻人是指在有领导或专家出席新闻会或记者招待会时,主持人向记者介绍这些参加发言的领导和专家。在主持人介绍出席会的成员时,领导和专家都要迅速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发言人;我们用“介绍成员”这一说法而不用“介绍嘉宾”这种说法,是因为出席会的领导不是嘉宾,而是发言的主体。至于专家,在主持人邀请他加盟会发言人团队之前,他是主持人眼里的嘉宾,但是一旦专家们答应加盟,他必须事先同意和邀请他的组织保持口径一致,这时候双方起码订立了一种心理上的契约,这些专家也就成了主办新闻会一方的成员了。专家、领导、主持人或专职新闻发言人共同组成一个发言的团队,构成发言的主体。

在会上,领导、专家们的身份应该是发言团队的成员、更应该是发言人。坐在台下的不再是领导们的下属,而是领导要服务的对象。在新闻会上,真正的嘉宾是记者。当主持人依次介绍发言团队成员的时候,被介绍到的成员无须站起身鼓掌鞠躬,只需坐在座位上轻轻颔首、微笑示意即可。

五、点请记者

新闻会开始时往往有个开场白,由主要人简介主题及有关情况,应该简化开场白以尽快进入答记者问环节;在记者提问环节,应该公平对待记者、适当照顾境外媒体。当主持人或发言人在致完开场白后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时,记者席上常常会有很多只手同时举起来,这时候一般由主持人或发言人来邀请某一位记者提问。点记者提问要秉持公平的原则。2003年抗击“非典”新闻会上,发言人按照座位的顺序点请记者,每排点一位记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在点记者提问时,一般是伸出手臂,手掌展开,手指并拢,指向邀请对象,不宜用一个手指来点记者。在点请记者时可以适当向境外记者倾斜。朱基就曾要求主持人照顾一下香港的记者,这不仅因为香港是“一国两制”的示范,而且当时香港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大鳄蓄谋发动的另一波金融战的危险,朱基需要有一名香港记者通过提问来使他有机会表达对香港的全力支持态度。在2003年3月18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14个记者的问题,大陆记者提问4人,港台记者3人,外国记者7人。以后历年都差不多是这个比例。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共回答了11个记者的提问,其中3个是大陆记者,2个是港台记者,外国记者为6人。

记者在提问之前一般会自报家门,发言人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准备不同的信息。爱泼斯坦说,聪明的记者应该问只有被问者本人才能回答的问题。记者不该问那些在已经刊登的言论中可以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聪明的记者问的问题必然是具体的,如果是笼统的问题就可以被发言人用笼统的原则来对付。聪明的记者还会用激将法来刺激发言人的情绪,造成发言人情绪的亢奋或失衡,激励他主动爆料。尖锐而有深度的问题是对发言人的一种激励。赵启正说:“我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挑战性的问题往往是外国最关心的问题,你回答后容易得到传播,效果好。”吴建民表示,“问题越尖锐,越能碰撞出有意思的回答,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因此他在当外交部发言人的时候从不责备记者提刁钻问题。沈国放也认为,记者所提的问题越具有挑战性,他往往回答得越好。

六、答记者问

每个记者都希望获得提问的机会,因此记者都希望发言人的回答能言简意赅,人们都在期待着下一个问题是什么。2003年,美国白宫时间最长的一次新闻会为35分钟,回答了82个问题,时间最短的一次为12分钟,回答了20个问题。另据统计,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回答每个问题的平均时间长度是38秒,这就要求发言人不要绕圈子,不能像接受记者专访那样娓娓道来,也不能像平时会议训话那样“穿衣戴帽”、有板有眼。要节省时间让尽可能多的记者得到提问机会。在国外有些国家,所有的官员都要进行新闻培训,其中有一个“6秒原则”,即记者在采访你时,不管记者问什么问题,你必须在6秒以内迅速回答。如果不能,就是不合格的。

答记者问时,人应该掌握一定的策略技巧。从聆听记者自报家门,到辨别记者提问中有无圈套陷阱,我们总结设计出一套答记者问操作程序和规范:

1.弄清记者来路。对境内记者确认其所属媒体的言论独立程度,对境外记者确认其所属媒体的对华倾向;

2.倾听记者提问。倾听记者陈述的前提和结论,清晰地把握记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

3.辨别问题归口。辨别问题是否在自己获得授权的范围以内,对自己回答权限以外的问题提醒记者转问他人;

4.确定回答人选。主持人将问题转交给应邀发言的嘉宾,发言人兼任主持人时由发言人独立答问;

5.对照押题题库。确认押题时是否猜中记者的问题,确认押题时有无准备相近的问题;

6.辨别圈套陷阱。分辨记者提问有无圈套陷阱,针对圈套陷阱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7.搜索备用口径。已经准备口径的问题根据既定口径回答,没有准备口径的问题根据政策法律回答;

8.主动设置议程。尽可能正面回应记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顺带自己准备的信息;

9.运用策略技巧。熟练使用应对记者的各种策略技巧,避免违反政策法规,冒犯记者;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9

接受任务之后,我细心地琢磨有关发言人的身份和角色,经过两天的写作、润色及修改后,觉得满意了才送到老总手里。在老总办公室,一家印刷公司的业务经理秦女士也在场,因为业务往来频繁,她和公司的许多人都很熟。她听到我跟老总汇报有关发言稿的事情,热情地对老总说,她认识一位擅长写这类文稿的“大手笔”,愿意把文稿转交给此人修改润色。老总还没来得及表态,她就把我写的几份文稿装进包里。

我心里很不乐意,因为我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是蛮自信的。我也明白秦女士的意图,她是想借此让她的公司承揽此次活动的印刷业务。可老总没有表态,我也不好说什么。

两天后,文稿拿回来了,我觉得经“大手笔”改过的几处地方,显得比较牵强,文字风格和我原稿的内容也不太吻合。考虑再三,我还是将其原原本本地又改了过来。

新闻会取得了意料之中的效果,秦女士也如愿揽得此次活动的印刷业务。此后举办的庆功酒会上,秦女士给老总敬酒时,也没忘说替我修改发言稿的“大手笔”如何的出手不凡。这时,正好我也过来敬酒,她又顺便夸了我几句:“当然,小刘写的也不错,可修改后的文稿就更完美了,是不是,小刘?”我谦虚惯了,忙说:“那是,那是!”但心里却不是滋味。

随后,公司又策划了几项活动,其中一些重要文案,都由我来主笔。文案写就后,老总总要让我交给秦女士,让她转交给那个“大手笔”修改。我很不情愿,本想把上次“大手笔”修改稿件并不如意的事情说出来,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怕老总说我不以大局为重,有个人想法。

但事实就是这样,每次请大手笔修改后的文案,我都要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又改了回去,以求符合整体策划的风格与思路。

策划部策划的几项活动反响挺大,超出了预期的目标。老总很高兴,特地在员工大会上表扬了策划部的工作,我的付出得到了承认,心里也挺痛快。

这时,策划部经理被猎头公司挖走了,同事们都说,这个经理的位置非我莫属。我谦虚地说哪可能啊,心里却想我还是有能力担当的。

然而,我从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知,秦女士向公司老总推荐了那位 “大手笔”来做策划部经理,老总还在考虑之中。

这个消息让我坐不住了,觉得自己如果保持沉默,一是会失去这个珍贵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二来让那个华而不实的“大手笔”趁虚而入,对公司也不负责。几经斟酌,我决定向老总毛遂自荐,并把以前写策划文案的真相说出来,力争让自己在职场中更进一步。

随后,我拿着此前保存的每次重大活动策划文案的文稿,其中有我的原稿,“大手笔”改过的文稿,以及我又重新改过的文稿,一一呈送到老总面前,并诚恳地说:“李总,这是几次重大活动文案的成稿过程,以前,本着谦虚的原则,我没有说出文章出台背后的真相。现在,为了策划部的长足发展,我想凭实力得到这次机会,斗胆向李总自荐!”

部门表态发言稿例10

1.确保质量。年鉴内容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政治纪律和保密规定,符合资料丰富、选题精当、一事一条、要素齐全、条题准确、语言精炼、图文并茂、述有深度的要求,力戒假、大、空语言。尤其是概况条目一定要以事例、数据、成绩说话,高度归纳,提纲挈领。

2.真实科学。年鉴具有存史价值,所记内容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保证入刊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各撰稿单位所提供的内容要真实可靠,反映本部门(行业)年度重点工作和工作特色要实事求是。同一分目内的条目,一般以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排序,做到资料性、规范性和可读性相结合。

3.条题规范。年鉴每一条目标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主题词准确鲜明,措词具体实在,做到个性突出、文字精炼、方便检索。

4.讲究效率。年鉴编纂工作量大、涉及单位多、时效性强,若个别单位延误稿件上报时限,将会影响整个编纂出版进度。望各供稿单位增强效率意识和协作观念,严格按文件规定时限上报撰稿人员名单、审稿单、稿件和配文图照。

5.图文并茂。照片、示意图和表格作为年鉴条目的附属资料,具有形象性、便览性和参考性的特点和作用,是条目资料内容的补充和扩大。各供稿单位在撰写年鉴条目稿时,注意尽量多采用示意图、表格和图照,以丰富内容,增加信息量。

为大力宣传全市*年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包括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展示*著名品牌和高新产品,积极宣扬重点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需征编部分涉及上述先进单位的宣传彩页资料,望各主管部门与基层单位予以大力支持与配合。

二、编纂要求

《*年鉴(*)》以“存真求实、服务现实”的编纂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载*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发展全局,继续实施“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战略部署,按照“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工作基调,围绕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和谐*建设目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深化改革开放、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和新经验,以及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着重反映当年事关全局的大事、新事、要事和特事,着力体现年度特点和*特色。

编纂年鉴不仅是年度贯例性工作,而且是信息化的需要,更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需要。望各单位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按时保质完成编写任务。各撰稿单位提供的配文照片要做到资料真实、画面清晰、与文字内容相符、具有存史价值。在年鉴排版稿返回各单位审核时,务请撰稿人或分管领导严格审阅,认真核对,协助把好质量关。

为展示*文化底蕴,丰富年鉴存史内容,请各单位收集由本单位或系统在*年中以单位和个人编著并正式出版的各类书籍,每种2册,于3月15日前一起报送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以便入刊存史。

三、编纂体例

1.范围。以*市*年行政区域为界,侧重市本级,兼顾县(市、区),按事件分类作城乡一体记载。

2.时限。自*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体例。年鉴体例为条目体,一事一条,以说明文体如实记载,要求简明扼要、文风朴实、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

4.数据。年鉴中所用数据,要与统计部门数据一致,统计部门没有的,则以职能部门提供为准。职能部门在提供数据时,要做到总数据与分数据之和相等,同一数据前后要一致。

四、编纂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