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1 15:16:54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1

理顺中央地方体制关系是财税改革三大任务之一,在理顺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中,亟待尽早编制中央、省、市县财政事权一览表,并对应到三级财政支出责任明细单。

一是合理设定各级财政事权必须具体化到一览表的形式上。财政作为国家政权“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是为政府履行其应有职能服务的国家治理基础与重要支柱;政府职能的合理设定,需要具体化到各级财政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设计上,并且必须进而细化到“事权一览表”和与之对应的“支出责任明细单”的形式上,才能具备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二是我国各级财政事权的一览表应当按照中央、省、市县三级来编制。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之相匹配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我国需要继续推进以“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为操作途径的“扁平化”改革,将财政实体层级调整为中央、省和市县三级架构,从而使省以下分税制由无解变有解。与此改革大方向和内在基本逻辑相适应,编制我国各级财政事权的一览表,宜按照中央、省、市县三级来设计掌握。

三是三级财政事权一览表的编制,可由粗到细、动态优化。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社会转轨还在攻坚克难的“进行时”,政府职能、财政事权的演变还有一个从比较大幅、频繁的调整演变到逐步稳定成熟的过程,故三级事权一览表的编制,可按照尽职事务的外溢性、信息复杂程度和激励相容等原则和匹配适宜的地方税种等客观要求,由粗到细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动态优化。起始阶段,参照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由管理部门牵头设计一个哪怕是相对粗线条的方案付诸实施,再于实践中总结其管理运行经验,做出细化改进,争取尽快把三级事权的一览表,对接到以预算支出科目为技术性支撑条件的三级支出责任明细单之上。以后动态优化的处理,将可望趋于更为从容。

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行业期盼“量体裁衣”的政策引导

全国政协委员、中通诚资产评估集团董事长 刘公勤

专业服务业作为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中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专业服务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具有特殊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要素,为保障其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智力密集型行业特点,给予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

(一)专业服务招标应兼顾机构软实力

目前的招投标程序已经比较透明公平,为国有资金的规范科学管理提供了程序保障,提高了资金效率,成效显著,但针对专业服务业的招投标程序及评审制度,还不尽科学与完善,价格高低往往成为唯一或最重要的评审标准。

因为沿用了传统的招标标准,目前对于专业服务业务的招标工作一般奉行价低者得的原则。以价格高低为标准,在传统的物资购买与工程采购等行业可以保证招投标工作公平合理,但用于专业服务业,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某些机构可以靠低价恶性竞争获取目,却无法保证项目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最终损害的是委托方的利益,并危及行业整体的专业形象和品牌信誉。

希望有关部门针对专业服务业拟定专门的招投标法规或规定,将专业水平、服务质量与机构品牌等软实力指标,作为关键性衡量标准加入规则当中,并加大这些指标的评分占比。这可以在保障国有资金使用更具效率的同时,充分兼顾专业质量,使项目达到最佳的性价比。以契合行业特色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为专业服务业打造一个有利于其追求质量水平和品牌内涵、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和谐环境。

(二)期盼出台考虑行业特性的税收政策

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业具有自己的特性,要想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无论是招标标准还是税务规则,都需要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资产评估、审计、税务师等专业服务业与传统行业的最大不同,就是更为依靠高端人才谋求企业发展,是最能体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行业,这导致了企业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是人力成本。

现在针对专业服务业,国家尚未出台有针对性的税收规则。会计、审计、税务和资产评估等行业现在依旧按照制造业的税率纳税,但专业服务机构又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支出,也很少有按照现行规定可冲减的研发开支,这就最终导致了专业服务业整体税负较重。针对传统行业的现行税收规则,已不适应专业服务业等新业态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专业服务业在人才培养和研发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早日研究制定契合行业特点的相关税收制度,以便促进专业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推进分类与综合相结合个税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张连起

(一)推进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改革将是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推行的基本方向是逐渐由企业代扣代缴向个人申报方式转变;在综合扣除基础上,辅以家庭的专项扣除。在新的征管条件下,要想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完善很多配套条件,并做好技术支持,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实现改革目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在个人所得税征缴中,应当适度扣除纳税人再教育支出、抚养二孩支出的部分。这部分支出可被看作是纳税人为了提高自身社会贡献能力而付出的成本,以纳税优惠的方式鼓励其增加这部分的支出,将有利于税基的扩大,从长远来看,是个人与国家的“双赢”。

(二)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妨从多角度进行尝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将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考虑在河北、山东,或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市、地区,大力推进农村特色小镇建设。

(三)进一步优化PPP模式

目前来看,PPP这种公私合营模式是一种有力、有效的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高速铁路建设、垃圾处理、污染防治等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的手段,应当大力提倡并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促使其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建议优化PPP相关的招投标机制。

收费法定 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生导师 丁时勇

2013年以来,国家持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但目前收费名目较多、乱收费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仅稀释了政策和改革的“红利”,降低了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市场发展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和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应全面清理规范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必须做到“收费法定”,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应尽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清费举措,实现“清费”与“减税”共同发力,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的制度易成本。涉企收费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带头治“费”,以“自我革命”破除部门利益。通过上下联动,坚决取消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杜绝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纠正行业协会商会强制企业入会或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厘清政府机关与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府要给企业一本“明白账”,将应保留的合理收费项目全部列入收费清单,说明保留的原因,并向全社会公开。凡是清单上没有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一分钱也不能收。要充分发挥审计、督查、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对政策落地效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督促整改涉企收费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关注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情况,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强化信息公开,完善企业调查和举报平台,将收费问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必须建立健全对清理和规范收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追责问责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限期整改;对因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清理规范不到位,构成违纪的,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对失职、渎职或、利益输送等形成的乱收费行为,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责。

推广公共部门注会审计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朱建弟

当前,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的重点领域。作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我国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正在试点推广之中。

(一)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逐步推开

当下,公共部门在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公”与“私”的冲突,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与绩效、项目投资活动的效果以及支持保障公共部门运行的相关经费等领域,该问题尤为突出。推广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在立法层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首先是与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的立法计划得以有效落实。如新的红十字会法、慈善法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经审计财务报告”要求。同时,新生效的部门规章中也提出了公共领域审计鉴证服务的要求。如财政部等部门陆续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等7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均提出了绩效评价或报表、资料审核等要求。此外,地方层面也逐步推开了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在具体实施中,正在逐步推开的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仍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法制保障程度仍有待提高。从法制保障角度来看,广泛的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仍未确立,与之相关的各项部门规章条款仍不十分明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等,仍未涉及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二是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技术标准与执业水平有待提高。公共部门业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复合性等特征显著,注册会计师在此方面经验积累较少。与在企业领域的丰富经历相比,注册会计师在公共部门领域的执业准则、技术、经验等方面@著不足。由此,将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为公共部门提供审计鉴证服务。

三是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及其利用有待于强化。审计结果及其运用是公共部门注册师审计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渠道。然而,标准化的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信息含量低、审计结果不公开、审计结果的利用形式和手段单一,影响了审计制度作用的发挥。

(三)四方面工作需加紧做好

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包括继续推动相关立法;或在条件尚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可优考虑由财政部制定部门规章;对新纳入国家立法计划的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安排的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订时,应增加与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相协调的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修订时,应将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列为法定审计业务等。

二是加快构建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标准体系。应抓紧根据政府部门的性质、目标、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在现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基础上,增加适用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的“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

三是改进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模式和内容。建议在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先行先试,顺应国际审计报告的改革方向,尝试增加符合预期使用者需求部分、增强提高审计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审计职业判断部分,促进审计报告这一最基础的审计结果形式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公开。审计结果公开是推动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公共部门审计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快推进不同层次、不同渠道和方式的审计结果公开是当务之急。

刘志彪:建立央企委派总会计师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 刘志彪

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建议建立委派总会计师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职能作用。

(一)修改或下放两个条例

修改《总会计师条例》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条件适当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相衔接。或直接先废除前两个条例,依据公司法、会计法或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直接下放到财政部或国资委,以部门规章形式规范其职责职能。

(二)提升公司治理中总会计师的地位,凸显出资人的监督职责

为使总会计师更好的履行职责,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要明确总会计师必须由财政部或者国资委外派,行使外部人在企业内部的监督职责。一是作为外部董事进入董事会决策层。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负责。二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入监事会,代替现有外派监事的职能。由于第二种交叉任职行使的是同一种职能,而且,总会计师比外派监事更了解企业内部信息,因此既可以提高监督效率,也可以降低现有的双重监督体制的运行成本。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2

一、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二、公路材料供应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索

(一)传统审计模型下的审计过程及结论

对于会计报表的其他项目,也进行了详细审计,未发现重大问题,据此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可以说,以传统审计模型为准绳衡量对该公司的审计,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应属充分,审计结论也并无不当。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审计过程及结论

(1)经营环境的分析。铁矿石谈判及力拓案的启示:铁矿石谈判连续五年痛失“话语权”,令中国钢铁业损失惨重,过去6年中国钢铁商和铁矿石消费者,因价格谈判下铁矿石定价太高,损失高达7000亿元。而我国高速公路用沥青一直依赖韩国进口,韩国公司不断提高价格,公路材料供应公司的利润率越来越小。沥青供应会不会步铁矿石的后尘,最终成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障碍,是一个我们应当警惕问题。公路厅应考虑与当地石化公司合资开发高质量的高速公路用沥青。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2)经营产品的分析。在产品上,公路材料供应公司除国外品牌沥青外,还要努力争取国产有自主专利的创新品牌沥青,多方向经营,多方面发展,发挥市场优势,摆脱单一产品依赖。

(3)经营模式的分析。某公路材料供应公司期末净资产8000万元左右,沥青销售利润1200万左右,对外租赁和对外投资700万左右。因此以贸易为主的公路材料供应公司有雄厚的资金优势,通过贷款贸易,净资值产投资,不但可以提高净资产回报率,还可以通过贷款降低税务压力,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公路工程建设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索

(1)经营环境的分析。中铁建设集团的启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企业500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企业,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施工承包一级等多项专业最高等级资质。中铁走进来,是大势所趋,公路走出去,也是大势所趋。公路工程建设公司也应该继续深入实施 “走出去”发展战略,科学组织施工,打造精品工程,为工程处今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出公路的建设品牌。把工程资质申报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处领导亲自靠上抓,组织专业人员,在做好硬件配套建设的基础上,疏通关节,努力申报国家一级施工企业资质。

(2)经营产品的分析。建筑行业的利润越趋平均化,公路工程建设公司越应完善的奖惩考核机制是企业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建议工程处围绕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廉政建设、成本控制等要素,建立健全一套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的责任目标考核体制,严格目标考核,加强管理创新,提高工程效益。

(3)经营模式的分析。由于公路行业企业采用的公路系统财务制度,不计提坏账;同时固定资产折旧率为5%,这样当资产报废时还有50%左右的余值,这样就造成了公路行业企业资产不实,因此公路行业企业应使用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同时采用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也降低了公路行业工程建设企业的税务压力。

四、传统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

以上案例表明,在审计过程中,受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指引,以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核心进行战略风险分析,不仅可以克服缺乏全面性的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而且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一则会把握重点审计领域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二则会在未发生大量审计成本的情况下选择退出。

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必须时刻把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我们在审计时不能为了审计而审计,不能单纯追求审计底稿做得有板有眼工整而全面,形式上的合规实质上可能存在着对重大问题领域的忽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第四编)[M].279-289.

[2] 陈思维.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5):98-226.

[3] 李德胜.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09(3):112-160.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3

1 前言

按《公司法》组建的企业集团,主要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而聚合,决策经营结构为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经营班子---二级单位经理---经营班子---,因而,尽管管理的层次多、幅度大,但内部的治理机制是比较明晰的。

我国在1994年《公司法》颁布之前,已开始在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及电子行业进行企业集团试点,但真正推行还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后,而且从推行效果来看,处于沿海发达省市要好于内部省市,一些新兴行业、规模中小的企业集团要普遍好于上述行业中成立较早的企业集团。这主要是那些较早成立的以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而改组的企业企业集团一开始就有非经济因素的行业垄断性,存在浓重的行政色彩和产权不清原因,这说明,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仍处于探索过程中。

按照《公司法》,企业集团是一非法人机构,其依托一般是一个或几个集团公司的联合,在我国,绝大部分是一个集团公司,而且这种集团公司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滚爬壮大,形成一种以产权为纽带,以母公司为核心,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垂直型组织体制,这种组织体系,在避免行政捏合的同时,形成富有特色的决策经营系统和比较明晰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系指组织规划和管理而采用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二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作为按《公司法》组建的企业集团,其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又可按系统的层次性划分为对母公司和对子公司,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实际上以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表现出来。

集团公司如何开展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从目前的企业集团运营实践看,方式有所不一,如财务总监派出、财务主管派出和轮岗、成立内部审计、稽查部门等等,可以说,

模式多种多样。其中财务总监派出的管理机制更是有待探索。

适值《会计法》正式实施之际,集团公司要推行在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制度,具体需要构筑一个怎么样的财务总监管理体制?增加财务总监后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体制做何改变,为了弄清楚这一点,必须首先对目前集团公司一般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体制进行分析。

2

一般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体制模式

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的组织体系,集团公司一般实行三级管理,即如下模式:

集团公司是以母子公司型式存在的,下面多个子公司的财务各自独立设帐核算和管理,一般来说,母公司财务部门的担子更重,除负责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对所有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监控。 集团公司负责人

(总经理)

总会计师

财务部经理

(财务主管)

内部审计经理

(财务审计块)

图1:集团公司一般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体系

目前,作为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工作主要落在财务部负责人(财务主管)这一层,而问题也就出现在这一层次上,现分析如下:

2.1单位负责人(总经理)的责任如何得到落实、保障

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会计法》,与85年版和93年修改版相比,在八个方面作了更大的修改,其中之一,便是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一是明确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负责;二是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四是对各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具体体现在第1章总则和第6章法律责任中。可见《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规定是明确的,这反映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约束。因为,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主体,由于单位负责人并不负责具体的会计工作,他的这部分责任只能通过内部委托授权关系,和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加以明确和落实,正因为这样,单位负责人必须强化这种责任下放的委托授权的接受对象。

2.2 总会计师并不承担具体的会计监督工作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设置总会计师,新《会计法》第36条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可见委托授权对象,对于设置了总会计师的企业,可以把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的权利和责任委托授权给总会计师,对于没有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这种委托对象只能是下一层次的财务部门或相应机构了。

但总会计师也不从事具体的财务控制、会计监督工作,《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中,第5条规定:“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可见,作为总会计师,所承担的是更加重要的参谋职能,是单位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而且这方面的工作也主要是起组织和领导的职能作用,总会计师的职责在《总会计师条例》第7、8、9条作了明确的规定,第7条中明确规定:“总会计师负责组织本单位的下列工作:

(1)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本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2)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

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8条规定:“总会计师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9条规定:“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总体的任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奖金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现在,大多数的集团公司都制定有《总会计师领导责任规定》或《总会计师工作规定》等,是按照上述条例细化制定的,从对总会计师职责的规定来看,具体的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工作不是由总会计师承担,而是由有其组织领导财务部门开展。所以,如果单位负责人把这一权利责任委托给总会计师,总会计师仍要向下委托。

2.3

财务部门对财务控制、会计监督职责的承担。

财务部门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财务控制、会计监督这一职责,新《会计法》第5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根据《会计法》的要求,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4章会计监督部分中,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财务控制,会计监督职能、依据,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可见财务控制、会计监督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能,理所当然。然而,问题是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管理部门,又不仅仅是从事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这一项工作,而且,即使是监督工作也存在监督别人和自我内部监督双重内容,况且,作为一个职能部门,以执行会计核算任务为主,且权力也有限,这往往会导致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再加上,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会计监督工作质量如何保障,如何衡量,谁去衡量呢?等等,新《会计法》的制订,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因为从大量出现的财务管理案件来看,正是因为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职能弱化所导致,因而新《会计法》对加强财务监督制度、法律责任的明确上,作了重大修改和调整。

转贴于

2.4 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另一条线,象集团公司这类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3条规定:“下列单位,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三)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第4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并依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具体集团公司本身系统的实际情况,会制定相应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规定》。从内部审计的职责来看,主要着眼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其依据是集团公司的制度体系,比单纯的财务审计范围宽得多,但财务审计仍是其重点内容,内部审计部门也具有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的职能,这一职能是《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赋予的,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新《会计法》中第4 章“会计监督”条款得以具体实施的一个保障。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得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工作受到控制和监督。然而,前面讲过,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责并不仅仅是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所以,如果要加强内审部这条线里这方面的职能,必须加强内审相应的人力资源的建设。这就是对应的财务总监派出管理出台的原因。

3 新的财务监控机制设想

根据上面的分析,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可调整如下:

(1) 各级财务部门首先必须作好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工作,这项职能工作的权力,由新《会计法》这一法律赋予,具体职能的开展由《会计法》及统一的会计制度、集团公司相应的财务具体规定明确。《会计法》明确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承担好这一职能,如果真的这一道防线能守好,那就十分完美,但现实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无法得到保障。

(2)增加独立工作机构,即由内部审计部承担独立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职能,具体职能的开展由《会计法》及统一的会计制度、《审计法》、集团公司相应的相应的财务、审计规定明确。对财务部门的这一工作职能的履行以及由此引伸的企业财务运作进行控制和监督。

(3)总会计师作为总经理的助手发挥参谋作用,提供专业建议和业务指导,同时行使总经理(直线主管)在财务管理方面授予的直线权力,组织领导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核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也即财务部门的业务受总会计师组织、领导,同样,内部审计部中有关财务控制及会计监督这方面的业务也受总会计师组织、领导。

(4)总经理把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的权利责任(属于财务管理范围)分别授权委托给总会计师和内审部经理,由总会计师组织领导财务部实施,内审部经理组织相应岗位实施。

(5)为强化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由集团公司派出财务总监,编制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岗位。

(6)财务总监组织行政管理属内审部,业务管理同时属内审部和总会计师,以总会计师为主,内审部协助。

(7)财务总监依据新《会计法》统一的会计制度、《审计法》、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工作,接受总会计师及内审部赋予的职权,同时对对应的职责负责。

(8)财务总监日常工作汇报归口为总会计师和内审部,重大问题有直接向集团公司总经理汇报的权利。

根据上面的分析,一般的模式要改变,新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体系如下图新模式。

4 财务总监派出制度

从上面分析可知,如果是财务总监与财务管理二条线并行,就需要在加强原有会计部门的控制与监督工作之外,还需要加强第二条线,这就必然导致财务总监的派出,在上面的组织体系下,财务总监与各层次的关系如何呢?分析如下:

4.1 财务总监与总经理:

财务总监对总经理负责的形式以对总会计师和内审部经理负责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后二者的职权直接来自总经理的授予。由于财务总监独立开展工作,重大问题有直接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和汇报的权利和义务,集团公司总经理根据特殊情况需要,可直接过问财务总监的工作,从这点讲下派的财务总监也是总经理的助手,但除非特殊情况,根据分层管理原则,财务总监日常工作由总会计师和内审部经理组织、领导。

4.2 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

小企业情况下,总经理直接管理财务工作,但在大中型规模的情况下,总经理精力有限,遵照分权管理原则,总经理把财务管理的一部直线权力分权委托给总会计师,总会计师作为助 单位负责人

(总经理)

总会计师

内部审计经理

(财务审计块)

本部财务主管

子公司财务主管

财务总监

母公司财务部

子公司财务部

现有的职权责任关系

增加的职权责任关系

重大问题职权责任关系

图2:改进的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体系

子公司经营班子

(经营管理)

手,负全部财务工作参谋职能,并负直线权力下的相应职能;对于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权,总会计师拥有直线权力,即组织领导和指挥权,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总监将接受来自总会计师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职权,同时对总会计师负职能责任,这实际上是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

4.3 财务总监与内审部经理:

从新《会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的规定来看,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既是会计工作的范畴,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这样规定,也许跟中国的国情有关,即内部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主。

可见,财务总监有双重身份,既是会计工作者,也是内审工作者,或者说是从内部审计的角度从事会计工作,这与财会部门岗位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是有根本区别的。正因为如此,财务总监的工作不受财务部门的干扰,其编制属于内部审计部,组织行政上接受内审部经理领导,其职能除从总会计师那里接受外,还要从内审部经理那里接受内部审计的职能。

4.4 财务总监与子公司的财务主管

为加强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与会计监督,现在的集团公司往往采取财务主管下管一级和财务总监制度,这种制度在沿海特区中的大中型国企及三资企业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和有效。如,深圳市94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投资与财务的内部审计及监督的意见》中,所提出的财务监控方面的11条指导意见,就对财务主管下管一级与财务总监派出制度作了规定,这对目前集团公司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所谓财务主管下管一级,即指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经理进行直接管理,负责其选拔、委派、考核以及奖惩等方面事务,以保证集团公司财务监控的有效性。那么,下管一级的财务主管工作职能是什么呢?与财务总监的职能怎样区分?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一般会制订有《财务主管轮岗管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财务主管依据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开展所在二级单位的财务工作,这就很明确地规范了财务主管的工作职能。我们再看看特区一些企业集团的做法,深圳免税集团95年颁布的《财务主管人员下管一级暂行规定》中主要内容是:

(1)下属二级全资子公司的财务部长由集团公司委派,并实行定期轮换制;

(2)各全资子公司财务部长行政上受集团公司计财部领导,由集团公司委派,其他财务人员行政上受所在单位领导,业务上接受集团公司计财部领导、监督;

(3)下派的财务部长负责所在单位的全面财务工作,组织和领导财务部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如实反映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监督各项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集团公司每年对派出的财务部长考核一次,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给予降职或免职;

(5)全资子公司的财务部长实行定期报告制度,由财务总监、集团公司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定期听取其财务执行情况(每季一次),同时提交书面财务报告。

可见通过财务主管下管一级,在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方面得到一定的强化和组织保证,但是财务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职能上还要接受子公司生产经营班子领导,完全靠财务主管去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在客观上是一定困难的,原因是:

(1) 财务部长要双向负责,一身二役不可得兼,既然身为二级企业经理的助手和参谋,那么地位上决定了不可能充当“监军”角色,难以向集团公司负责,维护公司利益。

(2) 财务部长虽然也是属于总公司派出人员,但毕竟是二级企业的中层干部,从组织的结构与管理的角色来说,总公司很难对其进行过多的控制。

(3) 虽然有的集团公司对财务部长的任免不必与所在的企业领导协商,完全可以直接委派、更换,但双向负责违背命令统一原则。集团公司与二级公司在利益分配,资源占用上毕竟时有矛盾,财务部长有可能处于要么坚持原则,与企业领导产生摩擦,要么丧失立场,做假报表、隐瞒亏损或利润,费用开支超标准入帐,乃至重大资金流动失控或资产流失的境地。

因而,集团公司在对二级企业的财务监控上既要为企业选派财务经理,更要向企业派驻“监军”,这就是财务总监管理制度。

可见,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是两条线,由于财务总监的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因而所在企业的财务主管所负责的工作自然也就在财务总监的监察范围内。财务总监有权了解财务主管主持的所有财务活动,而且后者还要定期向前者汇报。

4.5 财务总监与子公司总经理:

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尽管属下派,但仍是子公司总经理(代表经营领导班子)的助手和参谋,从权力责任结构层级上讲是中层领导,负责职能部门的运作。是子公司运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负责人。但财务总监则不然,他不是子公司总经理的助手和参谋,而是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助手和参谋,履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的岗位工作职能,从管理层次上讲,相当于子公司副总经理,集团公司的部门经理级别。正因为如此,工作有更大的超脱性,财务总监有权了解、审核子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活动,子公司总经理(代表经营班子)有责任支持、配合财务总监职能工作的开展

5 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管理的内容

基于上面认识,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管理的内容进一步探讨如下:

先看看法律法规依据: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4

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财务总监、内部审计机构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来实施。

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首席执行官提名,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在公司中相当于公司副总裁级别。从企业控制和激励体系看,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是:(1)提出财务会计机构设置方案,经公司管理层审议后,由董事会决定;(2)提出财务会计的基本制度草案,经公司管理层审议后,由董事会决定;(3)提出财务会计的具体规章制度,报董事会审议;(4)组织实施经董事会、股东会批准的重大财务方案;(5)监督日常的财务和会计运行。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体系来看,财务总监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筹集;(2)资金投放;(3)收入分配;(4)综合财务管理;(5)组织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

财务总监下面设置财务主管、主计长和财务计划与分析师等等。财务主管主要行使执行资金筹集、投放及分配的职能。主计长主要行使执行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的职能。财务计划与分析师行使执行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职能。

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管理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负责人一般由首席执行官任命并对首席执行官负责。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1)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审计,即所谓的经营审计;(2)组织结构的审计,经确定企业的组织是否与既定的政策、程序、法律、法规相符合;(3)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审计;(4)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管理当局报告审计情况,提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经营效率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董事长报告,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该经常地与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

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已成为美国公司组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凡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它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的外部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由公司章程规定,主要包括:推荐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检查外审的费用、工作期限及其独立性;检查公司内部资深审计官员的任命和替换;在外部审计与董事会之间及资深内部审计官员及董事会之间充当沟通媒介;审阅外部审计的所有结果,收集管理层对外审报告建议的反应,外审报告与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的比较情况,以及管理层对所有这些报告的反应;审视公司年度财务报表以及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在准备这些财务报表时有关的意见分歧;征求外审及内部资深审计官员的意见,注意公司财务控制是否适当;在准备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注意选用的审计及会计准则及应用操作方面的主要变动情况及其它有关问题等等。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是公司与外部独立审计师之间矛盾的一个缓冲器,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少管理层对外部审计师活动的影响和干扰,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独立鉴证功能。

(二)公司外部的财务监控

在美国,公司外部的财务监控职能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来行使,政府部门很少直接参与对企业的财务监控。注册会计师以其独立、客观、公正的身份,对公司管理层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提出意见。 在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均采用合伙形式,实行行业自律,不存在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这种体制确保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

公司自愿地聘请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审计服务。注册会计师一般由公司董事会直接聘请,在设有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则由审计委员会代表董事会聘请。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按照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要求,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接受公司委托完成审计任务后,将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情况,审计报告分为无保留意见型、保留意见型、拒绝表示意见型和反对意见型四种。如果公司董事会有要求,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出具管理建议书,对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公司管理层参考。

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

现代公司中,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政策制定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经营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基本收入与风险收入相结合、近期收入与中长期收入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一)薪酬激励的范围和薪酬结构

在美国的大公司特别是公众公司中,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等因素的不同,薪酬激励的具体范围有所差异,但通常都为公司的高管人员。以GM公司为例,其高管人员共有3300余名,包括66名副总裁以上的人员,500名中层正职(含地区负责人)和中层副职。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5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 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程序的关键问题, 以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营运为目的, 是有效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公司治理有促进作用。故民营企业的发展完善需要内部审计。

1 .民营企业内审,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 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着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 迫切感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提出了 股份化、集体化、产业化、国际化 二次创业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在法人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公司治理结构, 也是一种权责分明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受托管理经营出资者的资产, 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的责任。总经理对董事会承担经营责任, 董事会就需要借助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经理层的经营业绩、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按照分级负责、分权管理的原则,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对总经理承担经济责任, 总经理也需要借助内部审计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 以增强自我约束力, 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 .民营企业内审, 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人员控制范围的扩大, 基于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经营业务的增多, 为了扩展和分权管理, 分设了独立注册的全资公司、控股公司等下属单位, 这就要求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依法管理这些资产并取得收益, 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管理层次增多, 经济责任关系扩展, 企业进行管理的跨度和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需要直接的管理, 更需要间接的监督, 这种间接的监督需要内部审计来完成, 以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3.民营企业内审, 是实现生产力要素最佳配置的客观需要

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管理等职能, 通过审计, 可以了解经营管理中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客观评价下属企业的盈亏情况, 发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挖掘各方潜力,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配置, 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审计, 在建立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长期规划经营战略上, 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审计, 可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约束, 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 维护企业正常经济秩序, 保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健康发展。通过审计, 可以发现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经营不力、效率低下的原因, 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切实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1.一些民营企业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必要性认识不清

有些民营企业虽然在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打得很响, 但管理层尚不知道内部审计是怎么回事,有些虽然设立了审计机构, 但在实际工作中,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 民营企业负责人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由于内部审计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甚至企业的核心机密, 有些民营企业不敢轻易让外人 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所以在用人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形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

有些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 被审计者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 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外, 有些企业老板则抱着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的思想, 怕开展内部审计会伤了和气, 除非有重大嫌疑或已经出了问题,否则不开展内部审计。

3 .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 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的内在需要。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高级管理当局逐渐重视内部审计。但是, 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操作,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从传统审计的 阴影 中走出来, 尽管形式上有 经济效益审计 、 内部控制审计等, 但基本上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 主要职能仍然是 监督 , 还停留在 查错防弊、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 的阶段上, 而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竞争能力。很少以积极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内部审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4 .民营企业脱胎于家族制的管理模式, 人际关系复杂

民营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对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刚刚脱胎于家族制, 在管理上家族制的气息还很浓厚, 集团内部各个部门、子分公司往往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 监督碍于人情面子而不能有效实施; 内部人 与 外部人 的关系还在协调;有的民营企业由多个股东组成, 而各股东都派 自己人 加入到企业管理,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可能会激发股东之间的矛盾, 影响企业稳定。

三、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构建及展望

我国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 加之不健全的市场经济坏境, 使得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及治理结构有许多特殊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以我国民营企业的实情为基准, 从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模式、内容范围、技术要求、人员素质等方面构建一个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特点、能切实发挥作用的内部审计框架。

1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构建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以增加企业价值、改善组织运营为目标。随着现行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大和管理层级的增加, 对具有现代意义的内部审计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 更注重其提供高质量的咨询及服务。故我们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 同样要跟随内部审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切实将其转化为我国民营企业切实可用的, 真正发挥其作用的现代内部审计, 而不能再停留在查错防弊、事后的、单纯财务领域的审计。

2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化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大, 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会从财务收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 从查错防弊扩展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评价, 它的职能也从监督扩展到控制、评价、管理, 使内部审计成为一种渗透到整个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中的经济监督、控制、评价和管理活动。我们认为,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 主要以 服务论 较为适宜, 具体包括监督、控制、评价和管理四个职能。监督职能是基本职能, 控制职能、评价职能是核心职能, 管理职能寓于监督、控制、评价职能之中, 是宗旨职能,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应注重管理职能的发挥。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选择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 是自我约束行为机制的体现, 它的设置必须切合民营企业的特点, 建立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运行模式。对于规模较小的家族制或合伙制民营企业, 可以考虑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审计经理进行内部审计业务的协调和沟通。

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制民营企业, 因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产权是分离的。一个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关系。因此, 民营企业内部会格外关注内部审计。至于设置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要根据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以及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要求来确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股东大会主导的内部审计, 包括监事对董事会、经营者开展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等, 检查评价其财务活动和绩效并向股东大会报告;二是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 赋予审计部门较大的权力, 可以对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经营活动进行审计, 有利于审计职能的发挥、改善监控效果。为了发挥董事会监控的功能, 董事会中可以再设立审计委员会, 协助董事会开展专门工作。在治理结构规范的民营企业, 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 内部审计由董事会领导是较为理想的模式;三是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 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要求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进行合理分工、协调, 以避免机构重叠、工作重复。这种审计模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约束、公司治理的需要;四是总经理主导的内部审计, 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 更接近经营管理层, 有利于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和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但内部审计机构由总经理领导, 难以对公司本级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 对下属单位的监督, 也会因下属公司经营活动的很多方面贯彻总经理的意图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 内部审计机构置于总经理领导之下, 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不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五是财务总监主导的内部审计, 由董事会决定、委派财务总监, 授权其领导内部审计并对董事会负责, 财务总监领导内部审计, 可以加强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审计控制。财务总监监督领导的内部审计必须与经营者主导的财务管理独立, 这是实施审计控制的基本前提。

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及技术要求

民营企业要围绕企业经营的安全性, 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围绕规范化建设, 加强内控制度评审;要逐渐转向管理效益审计。

同时, 内部审计在审计方法和手段上, 由传统的检查报表、账册、凭证的技术, 向新的分析技术评价方法发展, 包括利用统计抽样、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投资分析等数字加工技术, 以及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在审计处理手段上由手工操作逐渐向网上审计转化。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6

从20**年度起,我省辖区内(**市除外)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专业人员按本程序申报评审高级会计师材料。

一、申报程序

1、拟申报人应自行对照《**省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基本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向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2、各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对照《条件》对申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并按本单位申报职称评定的工作程序决定是否同意推荐;

3、将同意推荐的申报人的学历、资历、专业工龄、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的时间、取得中级职称以来主要业绩及撰写的专业文章、论文、职称计算机考核有效证明情况等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4、公示无疑义的申报人员按照要求提供下列申报材料:

(1)《**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

(2)《**省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3)《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初审登记表》1份;

(4)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一张;

以上材料不需要装订。对于上述(1)至(3)项表格请认真如实填写,并按照表上要求签字和加盖相应部门公章,未签字或盖章的无效。

(5)会计从业资格、学历、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计算机考核等有效证明材料;

(6)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报告(本人签名,单位人事和财务部门共同鉴定并盖章);

(7)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的获奖情况、证明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的有关材料、财会管理或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推广情况;

(8)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本专业论文、论著或译著;

(5)至(8)项除论文、论著等需要提供原件外,其余可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应由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核实盖章并由核实人签字;各市申报的材料,其中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高级会计师考试证书、继续教育证明复印件还应有财政部门核实人签字;

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并编写《送评材料目录》编上页码,并将(1)至(4)项材料一并装入档案盒(档案盒封面格式见附件5)。

省级主管部门或市人事局职称办(无主管部门的省级单位由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或人事机构)在对本部门或本地区申报高级会计师材料审核其手续齐备后开具委托评审函,连同申报人员公示情况说明,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一并送我厅会计处;

对外省或部属等非本省辖区内单位会计人员需要我省会计专业高评委代评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应向省人事厅职称办办妥有关委托手续后,我厅才能受理。

我厅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整理并报省职称办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的单位和姓名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七个工作日。

二、评审程序

公示结束,对无疑义的申报材料转入评审阶段。

1、向省职称办报送《评审委员会活动申报表》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审批表》

2、根据申报数量和评审对象情况,在省职称办的监督下,按规定从高级会计师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专家组成专业评议小组和执行评审委员会。

评议小组对申报对象的业绩、成果及其他材料进行评议,形成初评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会议审定。

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职称政策,对照《条件》对评审材料和评议小组意见进行审议。对于申报者有成果共用发生争议或申报材料与实际工作有出入、论文雷同等评委会会议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申报者应积极配合评审组织部门作出的安排,接受答辩、电话答辩或提供单位证明等。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出席会议的执行委员三分之二(不包括三分之二)的为通过。

3、评审会议结束后,将评审情况、通过评审人员花名册及电子材料报送省职称办,同时将通过评审人员的单位和姓名在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七个工作日。

三、评审结果公布及材料退回程序

1、根据省职称办公布的评审结果(以省人事厅发文为准),及时办妥各项后续工作(包括申报表盖章、办理资格证书等);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7

公司会计盈余有着长长的生产链,受着诸多因素影响。审计是该生产链的最后一道工序,审计师相当于质检员,审计质量影响会计盈余质量。但是,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并不整齐划一。一般认为,大事务所由于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会更加注重其审计质量的提高。即大小事务所审计质量存在差异,且前者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这是一个既关乎投资者理性,又关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理论分析认为:大事务所具有声誉机制,审计失败时客户流失与声誉价值损失也更多;大事务所还具有深口袋效应,审计失败时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赔偿往往也更多。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迫使大事务所致力于审计质量提高。但是,审计质量却是难以评估的。这不仅在于审计的产品——审计报告,已被格式化且绝大多数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还在于曝光的审计失败也较少见。通常,研究者只能以盈余管理程度、非标审计意见的准确性或概率等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研究这些替代变量与大事务所的相关关系。大体上,这些研究获得了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经验证据。

若果真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国外经验研究结论基本上是肯定的。我国经验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较短,投资者散户化特征也较明显,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投资者理性等还是可以预期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显示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对此,我国投资者应能够感知。

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划分,典型方法是以是否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区分。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指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末指“五大”、2002年后指“四大”(为叙述方便统称“四大”)。为此有假设一:相对于“非四大”,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

近两年,我国本土事务所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合并联合浪潮,展开了规模化运动。为深入研究本土所,再把“非四大”分为“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并有假设一推论:相对于“本土大所”,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以及假设二:相对于“本土中小所”,投资者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

1.研究模型

为检验投资者对“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以研究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为基础。报酬模型中,会计盈余对个股回报的解释能力,表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所以,在报酬模型中增加事务所规模变量、事务所规模变量与盈余的交互项。通过考察交互项的系数是否显著为正,即可考察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具体地,为检验假设一、二,构建模型(1)、(2)。

R=α+β1E+β2E·Big4+β3Big4+控制变量+ε (1)

R+α+β1E+β2E·Top10+β3Top10+控制变量+ε(2)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R,个股年持有回报。计算公式为∏(1+Rj)-1。其中,Rj为当年5月至次年4月的考虑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月个股收益率。

(2)解释变量。E,会计盈余。计算方法为当年净利润与上年末总资产商,即总资产报酬率。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可使资不抵债公司包含于样本中。Big4,“四大”。公司当年审计师是“四大”时,Big4取值为1,否则为零。Top10,“本土大所”。公司当年审计师在“非四大”中排名前10名时,Top10取值为1,否则为零。排名依据A股客户总资产。

(3)控制变量。Size ,公司规模。以上年末总资产自然对数作替代。Lev ,公司偿债能力。以上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与总资产商作替代。Eff,公司经营效率。以上年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商作替代。Ind1~Ind21,公司行业。以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基础,把制造业(C类)再依第一位代码细分为十个行业,与其他行业构成22个行业。综合类上市公司为基准组。Year2~Year4,数据年度。样本数据包含2001年~2004年共4个年度。2001年为基准组。

3.数据来源及样本

研究所需的数据,除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手工收集于上市公司年报外,其他均来源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2006版)。本文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使用Stata 8.1软件。各年度的样本及事务所聘任情况见表1。 

三、实证检验结果

1.“四大”与“非四大”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1)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评价。假设一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2.“四大”与“本土大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2)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感知到“四大”与“本土大所”审计质量差异,并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的评价。假设一推论也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3.“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3)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能够感知两者审计质量的差异,并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假设二也获得经验证据支持。

注:*、**、***分别表示10%、5%、1%水平上显著(双尾);括号中是t值;截距及控制变量结果未报告

四、结语

本文基于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将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分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就投资者能否感知各层级间审计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能够感知到“四大”与“非四大”、“四大”与“本土大所”、“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间审计质量差异,并对前者给以更高的评价。即投资者认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间审计质量存在层级差。

研究在提供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经验证据同时,可解事务所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困惑。“做大”并不意味着放弃“做强”。在投资者更认同大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背景下,选择“做大”可向投资者传递审计质量提高的决心与行动。研究也可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事务所做大做强总体目标的落实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结论也潜在地呼吁我们对当前这一轮的事务所合并浪潮给以更多包容与肯定。

参考文献:

[1]DeAngelo, L.E.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3):183~199

[2]Dye,R.. Auditing standards, legal liability and auditor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 Vol.101:887~914

[3]Teoh,S.H.and T.J.Wong. Perceived auditor quality and the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April):346~366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8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management discussion

CaoXianYan

Guizhou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bstract: highwa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manag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he core. You must d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combine with reality, reasonable economy, timely and accurate, not heavy don't leak.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ering management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an we effectively control projec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ay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计量前期工作

1.1精确进行工程量复核

合同条款55. 1条中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中开列的工程量是根据工程估算工程量,不能作为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中应予完成工程的实际和准确工程量”。实际计量、支付应是质量达到合同标准的已实际完成工程数量,是由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计量方法,以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标准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发中间交工证书(附质量证明材料),且质量合格工程方可予以计量。同时,按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或总额价计算支付金额。

承包人、驻地办、总监办进场后,总监办应依业主计量支付管理办法下发监理通知(含工程量清单复核表格式),要求承包人在限期内对合同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和图纸数量进行准确复核,即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严格工程量清单修正。修正清单必须经驻地办、总监办及业主逐级审核,形成初步修正工程量清单,交设计单位认定后形成最终修正工程量清单。由此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对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准确计量,也使各级计量人员充分熟悉设计文件。既可对原清单外而又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时计量支付(符合FIDIC条款之重新计量原则),又使原清单外计量工程在可控范围,改进了以往工程量清单为控制量(计量不得超清单)的做法,使承包人得以及时计量支付,避免因工程进度与费用支付不同步、不及时造成承包人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影响工程顺利实施。

1. 2严格建立计量台账

建立工程计量支付台账是保证计量精确程度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某些按比例或部位计量的工程更能清晰地反映其进度,避免重复查阅前期报表及数据精度不足的弊端。台账格式在工程量清单复核表格式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作为计量台账格式,台账格式必须统一、详细、准确。由承包人形成的台账,应由驻地办、总监办及业主逐级审核确认,使每个支付号下每个施工部位计量数据累计已完工程/工作量、未完工程/工作量、本期完成工程/工作量、剩余工程/工作量清晰明了,同时为竣工结/决算、经济评价及资料归档奠定必要基础。

1. 3严格计量软件选择与修订

为便于计量管理,一般公路工程项目均选择统一的计量支付管理软件。但由于目前计量支付管理软件尚不够完善,不像概预算软件那么成熟,软件开发各不相同,使用局限性大。为全面满足项目计量支付管理需要,应根据项目特点和管理需要对软件进行严格选择、修订和完善。

另外,以往计量软件只能对计量数据进行总体控制,对工程细目控制力不从心。为此,可在软件中专门定制针对每个部位的计量台账,使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均大大提高,对计量数据从总体到细目均可准确控制。

2中期计量程序

扎实细致地完成前期工作,繁杂的计量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进行。计量工程师必须严格按程序计量,不可走半点捷径。否则将会给项目费用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对此应引起项目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2.1计量程序管理

公路工程计量履行承包人申报、驻地办复核、总监办审核、业主审批的逐级把关、签认程序。业主对承包人、驻地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的计量结果有否决权。对计量中存在问题的工程量有权更改。

工程计量程序宜分为两步,第一步由承包人通过软件填报计量单,逐级上报审核,软件上每一级均有修改功能,如承包人报送驻地办计量工程师的报表,可复核修改后报送总监办计量工程师复审修改及业主计量工程师审核修订,逐级审核修订后的数据发送给承包人、驻地办、总监办。该数据各级接收后,则软件会自动控制其不允许更改。承包人接收数据后生成16张核准的月支付报表即可逐级签字上报。依此程序可避免报表出错和计量审核过程中,各级审核有问题时反复多级重复报审签认,保证计量时效,为及时支付创造条件。

2. 2计量软件应用

熟练而高效地运用计量支付管理软件,可使严肃的计量工作准确、及时、便利且高效率。因此,项目管理必须严格计量管理规范化,严肃计量工作纪律。任何一级计量人员均不得绕过软件而手工计量,随意采取粗旷式计量管理,给项目费用管理留下经济隐患。要形成详细线条式管理方式。计量软件的改进和应用,使单个或多个合同段计量支付报表、合同段计量台账、监控台账同时生成。通过支付报表可清晰了解截止本期各合同段完成数量及金额合计。通过计量台账可全面了解详细段落桩号、部位完成量,减轻计量人员工作量。使项目管理者随时掌握项目费用动态,同时可提高计算精度。监控台账的生成,使数据大、内容多、变更杂的工程量通过监控台账变得简单化。

2. 3工程变更计量

随着工程施工的逐渐深入,任何工程项目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更工程。对此,我们依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办法严格审批程序,对有变更意向项目及时进行方案论证、确定及审批,以便变更工程及时计量。

依总监理工程师工程变更指令,严格建立变更计量台账。由于变更工程数量较多,一般采用流水账式计量方法,详细建立变更计量台账,其他程序则同清单计量程序。

3工程支付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依FIDIC合同条款所规定的工程支付范围(清单支付和清单外的支付),对符合工程支付条件的工程项目,严格按合同条件、监理规范及工程支付程序,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支付方法,对工程的前期支付、中期支付和最终支付的所有支付项目,由承

包人提交有关计量报表和支付申请,经各级监理部门审查、签认、扣除应扣款项后,签发支付证书并由业主审批支付。

这里重点论述最终支付管理。最终支付意味着工程项目已竣工,合同将要终止,通过最终支付使整个建设项目的费用支付全面结束。准确及时做好最终支付可避免合同纠纷,保障合同各方利益。其程序如下。

3.1依“范本”、合同通用条款,承包人提交最终支付申请

承包人完成以下工作后,具备提交最终支付申请条件(即最终财务报告及结算清单),即:①全部遗留或缺陷工程均已完成且达到合同规范要求,获得监理工程师签发的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②有关合同各方遗留事宜均已与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协商达成基本一致,并按合同办理有关手续;③竣工图纸及有关竣工资料已按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得到监理工程师确认;④对合同期所有支付款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所需支付凭证进行了必要补充与完善。

3. 2承包人最终支付申请组成文件依据

①正文(申请最终支付证书总说明);②最终结算清单;③最终结算证明文件等及时申报。

3. 3监理工程师审定承包人提交的最终支付申请内容

①逐项审核修订承包人的系列结算清单;②逐项申验相应的系列证明资料;③确认所有的计量与支付均符合合同要求等已审定。

3. 4业主在收到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最终支付证书并对最终支付证书确认无误时签认,使最终支付证书生效,在合同规定时间内依最终支付证书对承包人付款或扣款。

4结语

公路工程计量支付管理工作是公路建设项目费用控制的核心。必须做到符合规定、结合实际、经济合理、及时准确、不重不漏。

①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掌握国家、部、厅有关费用管理政策文件,确保计量支付符合相关国家政策,是搞好计量支付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和原则。

②计量工程师必须熟悉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掌握技术规范中有关计量支付规定,同时应深人现场,随时了解施工及变更动态,便于计量支付工作的及时、准确。

③合同条款是计量支付的基础,熟悉掌握合同文件内在联系及条款真正含义,并融会贯通、应用自如十分必要,必须加强计量工程师业务培训及素质教育。

④贯彻以质量为中心,先交工后计量原则,无交工证书不计量。只有这样计量支付管理才能作为经济手段,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积极作用。

⑤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急需开发和完善统一、规范、标准且能适应公路工程的计量支付管理软件。应通过计量支付人员对其熟练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的不断完善,使计量支付管理工作逐渐趋于规范化。

总之,根据自己几年计量管理工作实践,充分认识到:准确核对图纸、修正工程量清单、严格台账建立,依项目特点和管理需要对软件进行严格选择、修订和完善,是整个计量支付管理工作十分严肃、必不可少且应严格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计量管理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9

一、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把员工划分为5个等级:A级、B级、C级、D级以及合伙人,A级通常指的是工作年限在两年以内的员工,B级是工作年限在两年以上、五年以内的员工,一般指的是助理经理,C级和D级属于管理层,为经理及高级经理级别,而合伙人通常为一个分所的最高管理人员,属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范畴(李娅,2012)。本文所界定的审计人员是指入职一般在五年以内,承担具体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担任审计助理的角色,即普通审计人员,也就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划分的员工等级里面的A级和B级员工。审计人员由于入职时间较短,经验往往不够丰富。刚开始只是承担着如询证函、抽凭等基础审计工作,但随着级别的提升,也会逐渐转向收入、费用等关键项目以及审计报表的草稿拟定等关键审计工作。普通审计人员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决定着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名声和竞争力。审计人员有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是各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国家应当重点培养的对象。

2.审计人员的特征。本文所研究的审计人员是工作经验相对来说不足,大都承担的是抽凭等比较具体的审计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参与不同的审计业务需要进驻不同的审计单位,可能会经常出差,工作地点变动较为频繁。另外,审计人员承担不同审计客户的审计工作时,可能会归属于不同的项目组,员工归属较为灵活,这是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而审计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其必定会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郑耀洲(2006)总结了知识员工的特点:内在激励;涉及整个任务;创造、革新和合成;同行认可;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单纯;道德感、责任感和正直的内化;崇尚精英,蔑视传统。综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可以得出审计人员的心理特点:内在激励;涉及整个任务;崇尚精英;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具有职业培训的强烈欲望。

(二)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代首先提出的,主要讨论报酬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员工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周三多等,2009)。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并据此做出反应。以下列公式来说明:

Qp/Ip=Qx/Ix

其中,Q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Qx:自己对别人所获报酬的感觉;Ip:自己对所投入量的感觉; Ix:自己对别人所投入量的感觉。

如果觉得报酬是公平的,他可能会因此而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如果Qp/Ip>Qx/Ix,则说明该员工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者付出的努力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他一般不会要求减少报酬,而有可能会自觉地增加投入量,但过一段时间就会通过高估自己的投入而对高报酬心安理得,其产出便会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如果Qp/Ip

员工对比报酬的参照物除了别人外,还可以是自己。当员工刚进入某个组织并不太了解组织中其他员工的信息时,参照物只可能是自己过去的经验,或者是组织所做出的许诺或是对自我价值的估价。这个时候员工会根据自己目前所获得的报酬与自己目前的投入量的比值和自己过去所获报酬与自己过去的投入量的比值的大小,改变其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公平理论在会计师事务所激励制度的应用分析。对于A和B两个不同的审计人员,应当满足QA/IA=QB/IB,即各自得到的报酬与投入量的比率应该相当,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应越多。当然这里的回报或者说报酬不仅包括物质奖励还应包括精神奖励。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审计人员会拿自己的努力程度与同事相比较,如果其感到公平,会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审计人员觉得不公平,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其会降低努力程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实践证明,公平理论对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工作热情,降低员工的离职率都有很好的保障作用,也就是说公平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领导能给予充分的认识,并能将其有效的贯彻实施,定能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带来很强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事务所的经济收益,实现事务所的价值增值。因此,将公平理论运用在审计人员的自助式薪酬菜单中很有意义。

2.期望理论。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人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取决于以下三种联系的判断:努力――绩效、绩效――奖赏以及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审计人员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组织目标与审计人员个人目标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管理者的预期,又达到审计人员的预期。具体做法为:先将会计师事务所的未来一段时期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告知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让审计人员明确工作目标的预期;然后根据审计人员的特征以及工作的性质设定适当难度的工作目标,并帮助其实现该工作目标;最后在审计人员实现该工作目标时,给予符合审计人员期望的激励,使得激励效果实现最大化。综上可知,在对审计人员设计薪酬菜单时,加入获知组织的发展前景这一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3.团队激励理论。约瑟夫・F・斯坎伦于1938年针对团体激励提出的薪酬计划中提到团队激励的思想,团队激励的目的是通过团队中各成员的协作与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以团体整体作为激励的对象,来实现1+1>2的效果。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团队,团队整体的业绩最好情况是各成员的业绩相加之和,最差情况是1+1=0甚至为负数;如果给予该团队相应的激励,则很可能实现整体业绩远远大于各部分业绩之和的效果。审计人员在从事具体的审计工作时,往往隶属于某个特定的审计项目组。在审计项目组这个团队里与其他同事协商合作,共同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目标。如果只针对审计人员个人激励,则会出现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意愿降低等问题,致使团队没有生机与活力,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下降。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项目组达到预期的目标时,除了个人激励外,还要将项目组作为一个团队进行激励,来达到鼓舞项目组士气的效果,使其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工作。

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需要。人都是为达到一定目标和需要而行动的。在此基础上,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需要一般是针对A级审计人员而言的,刚参加工作或者工作年限在两年以内,主要通过这四个层面的需要满足匮乏性的需求;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针对B级审计人员来说的,匮乏性的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为了充分发挥其潜能实现自我,便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超越性需求。

二、文献回顾

(一)审计人员流失的原因综述

目前一些学者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才流失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即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以及当今不景气的就业形势使得相当数量的审计工作者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进入更高层次领域的行业就业的跳板;二是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因素,即会计师事务所片面追求业务的发展,满足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生活需求,造成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离职率,员工的忠诚度降低。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与进步,对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水平、声誉以及国际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王宏键(2012)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社会与心理与其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我们认为,造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高流动率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将组织绩效与员工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以建立起相应的薪酬管理机制,单纯地把审计人员作为一项费用加以扣除而不是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资产加以培养,忽视了审计人员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胡春晖等(2010)认为以知识蕴涵为特点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的最核心竞争力,企业以及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其知识化的程度,企业和国家为了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会竞相争夺优秀的人才。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审计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事务所的长期发展,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和事务所价值的双赢,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薪酬管理机制来满足审计人员的需求,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制度,但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物质激励单一、缺乏差别激励和团队激励等,满足不了审计人员各方面的需求。而薪酬菜单作为薪酬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从员工的特点和各自不同的需求出发,为员工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自助菜单,供审计人员自由选择。

(二)薪酬菜单的演进

传统的薪酬激励手段单一,不能吸引和激励现代企业的员工,时代价值观与员工队伍的变化,以及相关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了自助式薪酬菜单的产生。自助式薪酬概念由美国密歇根大学John E. Tropman博士于1990年提出,并在其著作《薪酬方案》一书中将薪酬细分为五大类十种成分,以薪酬等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体薪酬(TC)=基本工资(BP)+附加工资(AP)+间接工资(IP)+工作用品补贴(WP)+额外津贴(PP)+晋升机会(OA)+发展机会(OG)+心理收入(PI)+生活质量(QI)+私人因素(X)

国外学者对自助式薪酬菜单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传统报酬和非传统报酬。无论哪种分类,其菜单总体上还是以货币性薪酬为主(刘秀丽等,2012),没有考虑到员工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自助式薪酬理念作为一个新的思想在我国尚处于引进阶段,对此研究的学者有很多,他们针对员工的不同需要,设计相应的自助式薪酬菜单。比如马继兵、刘秀丽等针对研发人员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研发人员需求的自助式薪酬菜单,杨旭华则根据销售人员的自身需求设计出销售人员的自助式薪酬菜单,以更好地满足销售人员的个性化需求。但对审计人员设计自助式薪酬菜单的研究却很少,审计人员的状态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前景。根据审计人员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自助式薪酬菜单供审计人员自主选择,以吸引和留住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迫在眉睫。

三、审计人员自助式薪酬菜单设计

审计人员所在的生活环境、所处的年龄层次、性别、个人情绪智力的差异,使得他们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在设计审计人员的自助式薪酬菜单时,必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笔者在刘秀丽设计的研发人员自助式薪酬菜单的基础上,保留了审计人员和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相同的需求要素,结合审计人员的特点,将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团队激励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其中,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审计人员需求的自助式薪酬菜单。如表1所示。

其中,经济性薪酬主要是指基本工资、个人出差补贴、奖金福利、各种保险等经济性回报,主要满足审计人员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为了激发审计项目组团队的士气,我们将团队激励理论运用其中,增加了团队收益分享这一薪酬要素。非经济性薪酬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对工作带来的归属感与满足感的认知,满足的是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归属与爱的需求中的带薪假是对公平理论的一种运用,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有其忙季和淡季,为了使审计人员在忙季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在业务清闲的时候准予员工带薪假,这也是期望理论的一个体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这五个层次的需求的自助式薪酬要素里面,都有参与职业培训这一个要素。因为研究发现“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为知识型员工离职的众多原因之首,审计工作的繁琐和枯燥可能会使审计人员放弃当前的工作转向其他行业,因此在每个需求层面都增加职业培训这一要素以丰富审计工作,提升审计人员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职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沟通能力培训、网页制作、交际能力培训等方面的培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层次选择不一样的职业培训。另外,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职业培训比如沟通能力的培训和交际能力的培训可以促使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流的过程中节约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换句话说,职业培训可以同时使员工价值和组织价值提升,达到双赢。

四、总结

本文通过结合审计人员的特点与特征,将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团队激励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其中,设计出一套符合审计人员自身需求的自助式薪酬菜单体系,供审计人员自主选择,以减少审计人员的流失率,对于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声誉以及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级审计师公式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9-0035-06

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安达信倒闭和萨班斯法案出台,这一系列连锁事件,在国际证券市场和审计学术界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使得人们对上市公司假账丑闻和审计师变更以及审计意见收买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中国证券市场中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截至2008年底,中国深沪两市中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总额已经超过了1 300例,这些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政府相关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新闻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审计市场和上市公司特征,以2007年、2008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回顾

在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上,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研究成果相对丰硕。比如,在审计意见方面,Chow和Rice(1982)[1]、Krishnan和Stephens(1995)[2]的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变更与变更前一会计年度的保留审计意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Lennox(2000)[3]提出了一种检验审计意见购买动机是否成功的方法,并通过英国的经验证据证实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意见购买动机,使得对有关审计师变更问题的探讨有了较为规范的实证检验模型。又如,在财务困境方面,Schwart和Menon(1985)的研究显示,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即在审计师变更方向上,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不同的事务所;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将可能导致客户的需求与偏好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他们把财务困境作为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4]。此外,在事务所级差方面,Burton and Roberts(1967)[5]的研究结果显示,将“地方性”会计师事务所变为“全国性”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因为客户想要获得“全国性”审计师的声誉和特有的专家才能,尤其是在客户想要发行新股的时候。

(二)国内文献回顾

相对于国外,中国有关审计师变更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以前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但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市场的发展和日趋完善,这为该领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在审计意见方面,吴溪、李爽(2004)[6]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1997-2003年的不利审计意见改善问题作了分析,并在其中考虑了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对不利审计意见改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审计师变更的前提下,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上年度收到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以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改善率没有太大差异;但如果对样本作了变更与否的划分,则两类意见的改善率呈现出一定差异,由此,需在研究中区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不同后果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吴联生、谭力(2005)[7]通过分析中国审计市场,审计师变更的决策依据和结果,指明审计师变更可以改变审计意见,并不能一定说明存在着审计意见购买,这并不能排除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于客户受到其前任事务所不公平对待的可能。同时,通过建立审计意见估计模型,他们发现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其决策依据不仅仅在于收到了“不清洁”审计意见,还在于公司相信在变更审计师后审计意见能够得到改善。

在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方面,朱小斌(2001)[8]认为,在熊市中发行股票的公司比在牛市中发行股票的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在更换前财务状况普遍有恶化的趋势,很多公司甚至处于“财务困境”中而成为“ST”、“PT”公司。

在事务所规模方面,李爽、吴溪(2002)[9]在对中国1997-1999年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中发现:审计师变更总体上并不利于审计意见的改善,仅有变更前选择了异地审计师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显著地改善了审计意见,大规模公司更可能通过变更审计师来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事务所地域性方面,余玉苗(2002)[10]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在1999年年报审计业务中,由本地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比例平均达到79.4%。

在控股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变更方面,熊建益(2001)[11]以1997-1999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他发现上市公司更愿意聘用当地“容易沟通”的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更换事务所是为了聘请更有可能对有争议会计处理做出妥协的事务所,以求增加盈利。

二、中国审计师变更的特征分析

中国审计师变更事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1997-2008年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数量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199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并且这一现象也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表现的越来越频繁。如果说,在发展初期,如表1中的1997-2000年,发生的变更数量还不算很突出,虽呈现增加态势,但是数量仍控制在100家以内,并且,在1999年出现了一个小幅的回落。但是,从2001年开始的几年间,审计师变更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除了2003年以外,其余各年的变更数量均突破百家且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见图1)。

从图1中不难直观地看到,在这12年中,发生审计师变更最少的时期是在1997年(27家),变更数量达到峰值的是2001年(237家),从2002年开始,又出现了小幅回落,市场上有关审计师变更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从总体数量上看,依然无法回落到2001年以前的水平,并且总在100家以上波动,回落现象不显著。具体说来,从1997-2005年,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数量居高不下,由1997年的27家发展到变更数量最多的2001年的237家。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和2001年,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大规模合并重组,剔除这一因素后,1997-2002年审计师变更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虽然有所减少,但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又有了明显增长的趋势,并且在2006年又创新高。

综上可见,中国证券A股市场中所出现的审计师变更现象,在总体上依旧呈现上升趋势,变更倾向于频繁。

三、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审计意见类型、公司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第一大股东变动等问题被提及的频率较高,为进一步验证其在逐渐改善的监管环境下的变化情况,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是影响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与否的显著因素之一,即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假设2: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假设3: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更倾向于选择“十大”事务所。

假设4:中国审计市场上,审计师的地域性差别更容易导致变更审计师这一行为的发生。

假设5: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资料来源

1. 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7年、2008年已公布财务报告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再从所得样本数据中剔除包括深发展、中信证券等在内属于金融类、保险类上市公司;另外,剔除年度报告、公告中披露信息不全面的和存在事务所合并情况(如2007年岳华、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开元、深圳天健信得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开元信得会计师事务所,2008年天健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与重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合并,安徽华普、辽宁天健和北京高商万达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合并,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等情况)的上市公司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2 223个,其中2007年发生自愿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有76家,2008年有83家。

2. 数据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省略)、中国股票市场研究(CSMAR)交易数据库查询系统、《谁审计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市场分析》(1999―2003);运用“大智慧”股票交易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有关财务困境情况,通过金融界网站(省略)整理获得,对于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情况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省略.省略info.省略)公布的各公司年度报告中收集获得。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界定

1. 变量选择

根据前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应变更原因分析,结合上文提出的假设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情况,在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以下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1)因变量:审计师变更(SWITCH)

负责本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是负责公司前一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即被界定为发生了审计师变更。

变量界定:SWITCH=1,发生审计师变更;SWITCH=0,未发生审计师变更。

(2)解释变量:审计意见类型(OPINION)

在理论研究中,一般把审计意见类型划分为两类,即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笔者采用二元分类方法考察审计意见类型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即验证假设1。

变量界定:OPINION=1,变更前年度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OPINION=0,变更前年度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3)解释变量:财务困境(DISTRESS)

由于身陷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具有强烈动机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则报表未能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很可能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变更审计师的途径来求得对自身有利的审计意见。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标有“ST”、“*ST”字样的上市公司作为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

变量界定:DISTRESS=1,公司在样本所属期间曾被冠以“ST”、“*ST”;DISTRESS=0,公司未在样本所属期间被冠以“ST”、“*ST”。以此来验证假设2。

(4)解释变量:审计师级差特征(HIGHBANK)

审计师级差理论认为,不同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存在级差。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或特殊技能、审计服务质量和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能力都是产生审计级差的因素。中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对于高级差的审计服务需求取决于客户的审计服务需求,笔者把级差因素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引入检验过程中,以此变量来验证假设3。

变量界定:HIGHBANK=1,变更后审计师属于10家选定审计师行列;HIGHBANK=0,变更后审计师属于其他审计师。

(5)解释变量:审计师地域特征(FIELD)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年报或公告中公司将审计师不在同一地域、沟通联系不便、费用高作为其变更审计师的理由之一,其中2002-2004年,异地审计师的选择约占1/4。选择异地审计师作为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上市公司比重低于选择本地审计师的公司。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可能对审计师变更产生影响。该解释变量的设置为了验证假设4。

变量界定:FIELD=1,变更前审计师为异地审计师;FIELD=0,变更前审计师为本地审计师。

(6)解释变量:第一大股东变更(CHANGE)

此变量反映在发生审计师变更当年公司的高层是否发生了变更,即用来验证假设5。

变量界定:CHANGE=1,审计师变更当年上市公司管理高层发生了变更;CHANGE=0,审计师变更当年上市公司管理高层未发生变更。

2. 模型界定

结合国内外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通常把因变量审计师变更设置为二分类变量,即“是、否”。在分析分类变量时,多采用对数线性模型(Log-linear model)。当对数线性模型中的一个二分类变量被当作因变量并且定义为一系列自变量的函数时,对数线性模型就变成了Logistic回归模型。在有关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多运用这种检验方法。

笔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为主要验证方法,同时结合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对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

在采用多变量验证之前,先进行单变量检验,利用前边提到的虚拟变量(包括OPINION、DISTRESS、HIGHRANK、FIELD、CHANGE在内的所有0-1变量)分别与审计师变更(SWITCH)建立交叉汇总表,进行两因素独立性T检验,用以初步确定与审计师变更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模型表达式为:

Ln{P(SWITCH)/[1-P(SWITCH)]}

=?琢+?茁1OPINION+?茁2DISTRESS+?茁3HIGHRANK+?茁4FIELD+?茁5CHANGE+?着(1)

所有计算与建模过程由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其中,所有变量见表2。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4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选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把样本公司分为变更(赋值为1)和不变更(赋值为0)这两组的基础上,通过SPSS17.0独立性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对样本公司在审计意见、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地域性及第一大股东变动等各变量进行验证,分析显著差异是否存在。统计结果见表3、表4。

表3列出了在2007年和2008年2 223家A股样本上市公司的各个变量均值和其标准差以及显著性程度。在所选取样本的独立性检验中,其结果显示,样本所涉及到的五个解释变量中,审计意见、财务困境、审计师级差这三个样本其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其中,审计师级差这一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尤为突出。

表4列出了有关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研究的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从其中所显示数据不难看出,在这些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审计师级差、地域性呈现负相关,而其与第一大股东变更呈现正相关趋势;财务困境与审计意见、事务所级差和第一大股东变更呈现负相关,其与地域性呈现正相关;事务所级差与审计意见、财务困境呈负相关;其与地域性、第一大股东变更呈正相关;地域性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其与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均呈现正相关。如果上市公司变更的事务所属于异地的,那有可能聘请了高级差的事务所进行审计。第一大股东变更与审计意见呈现负相关,其与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地域性呈现正相关。另外,比较表4中所列示的数据可以看到,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的相关系数较大,除此之外,其余相关系数数值均较小。相关系数取值较大代表其影响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相关系数数据值较小,未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一情况可能会对多元回归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使验证效果不很明显,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2.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前述中,笔者对所选择的2 223家A股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且针对各变量间的显著性和相关关系作出了分析和论证。考虑到在审计师变更问题上存在的多因素综合性影响,下面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多元变量入手,综合、系统地对影响审计师变更的若干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见式(1)。

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笔者调用SPSS17.0中的Logistic Regression过程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在前述有关样本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中,提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财务困境这两个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见表3),其产生的相互影响较大,可能对验证结果产生影响,考虑到以上两个变量是本研究中较为关注的解释变量,由此,笔者将其分开纳入两个模型中,以避免同时进入回归模型,以控制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系数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Ln{P(SWITCH)/[1-P(SWITCH)]}

=?琢+?茁1OPINION+?茁2HIGHRANK+?茁3FIELD+?茁4CHANGE+?着(2)

Ln{P(SWITCH)/[1-P(SWITCH)]}

=?琢+?茁1DISTRESS+?茁2HIGHRANK+?茁3FIELD+?茁4CHANGE+?着(3)

3. 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结合以上表5、表6、表7所列示的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有关显著性的分析解释

表5中的结果显示,研究所选取的五个解释变量中,事务所级差的显著性尤为突出。而其他解释变量的相应系数在数值上反映并不十分理想。产生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于在进行独立性T检验的时候,五个解释变量中,审计意见、财务困境、审计师级差这三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各解释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的相关系数取值较大,使得样本的检验结果受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的相关性较强而对检验效果造成的影响这一问题,还构建了其他两个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这两个变量,以减小多重共线性对于检验效果的影响。在表6中,显示的是剔除了财务困境时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事务所级差这一解释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表6中审计意见这一变量的取值(>10%)虽不显著,但数值却十分接近10%。由此,笔者认为这一变量也可列入显著相关的范畴。此外,在表7中,同理也剔除了另一个解释变量(审计意见),从所显示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事务所级差依然是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财务困境这一解释变量的数据接近于在10%水平上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变量所反映的结果也是值得关注的。

(2)解释变量对审计师变更(因变量)的分析解释

表5、表6、表7中的结果显示,在五个解释变量中对于审计师级差这一自变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的三个变量中,审计意见和财务困境所显示数值趋向于显著相关。笔者认为也可以将这两个解释变量列入相关的范围内。在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差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意见和财务困境可近似视为与审计师变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3)对提出假设的分析解释

从总体上看,在笔者所提出的五个假设中,除假设4和假设5以外,假设1、假设2、假设3均得到了证实。其中,假设3的验证效果最好,即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差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他的两个假设: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在实证分析中也被间接验证。假设4和假设5未在本次验证中得到证实,虽然第一大股东的变更与审计师变更呈现正相关,但不显著。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因素还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实证分析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限制。

参考文献:

[1]Chow,C.The Demand for External Auditing.Size Debt and Ownership Influences”[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4):326-335.

[2]Krishnan, J. and R. Stephens . Evidence on Opinion Shopping from Audit Opinion Conservatism[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5,(1):179-201.

[3]Lennox, C. Do Companies Successfully Engage in Opinion-shopping? Evidence from the UK[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179-201.

[4]Schwartz K.B., Menon.Auditor switches by failing firms[J].The Accounting Review60,1985,(4):248-261.

[5]Burton J.and w. Robert .A study of auditor changes[J].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67,(4):31-36.

[6]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1):13-18.

[7]吴联生,谭力.审计师变更决策与审计意见改善[J].审计研究,2005,(2):35-41.

[8]朱小斌.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1,(10):11-15.

[9]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的监管思想、政策效应与学术含义――基于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措施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11):32-36.

[10]余玉苗.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0,(5):28-31.

[11]熊建益.对我国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0,(11):34.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uditor Switche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Dong Huiping1, Ma Jing2

(1. Heilongjiang CPA Association, Harbin 150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