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1 19:10:49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1

正因为地震带来的灾害严重,所以我们才应该重视它,才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它,一味得祈求苍天发善心是不现实的,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地球上的地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它的一种特性。地球没有给我们预感地震的能力,我们就应该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去向动物们学习、请教,让它们来和人类共同预防地震,我们不要再用一种低级的眼光来看待它们,我们和它们是朋友,不是宰杀于被宰杀的对象,也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对象,我们平等地对待它们,让它们在地震之前把消息告诉我们,不失是预防地震的一种方法。

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我们人类为什么没有预感地震的能力?而动物们却有这样的能力?是地球母亲真的存在偏心吗?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同样是在地球上生育、在地球上成长的物种,地球不可能只给予其它动物这种能力,而让人类没有预感地震的功能,因为地球上的地震我们人类同样也能感觉得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地震同样也给了我们恐怖和灾难,我们的基因中也应该有这种感应,有这种感应的基因及应该产生预防和预知的能力,我们和动物们的机会和遭遇都是相同的,地球不给我们这种功能,除非是让我们对地震没有感应,但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况且我们还戴着“高级动物”的桂冠,低级动物对将要遭遇到的灾害有预感,而高级动物却没有预感,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太可笑了?

在地震的报道中,我们只听见伤亡多少人,失踪多少人的数据,就是没有死亡多少动物的数据,这是人类的一种偏见,也是没有这种研究的表现,要是我们重视和研究了动物们在预感地震方面的现象,要是我们平等地对待动物,这方面的报道也就不会缺失了。既然动物们有预感地震的功能,它们就不会在地震来临之时,和我们人类一样,傻傻地等大地颤抖起来之后,才知道是地震发生了,它们一定是在地震来临之前,就早早地躲到安全的地方去了。有未雨绸缪的能力,才是减少伤亡的最好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有的科学家说:人类的磁感消失,是进化的一种表现,这是让人费解的!对磁力有感应的鸟类不会迷失方向,蛇类才会不用眼睛也能行动自如,动物们正是因为有磁力感应,它们才能预感地震。这些正是我们人类努力发展的方向,一个正在向这方面努力的物种,怎么会进化掉这种急需的功能呢?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2

跑步跌倒了,一位同学过来搀扶我起来,这是感动;

考试考砸了,同桌过来说几句安慰的话语,这是感动。

读完一个故事,同样会感动。有这样一个女孩,她渴望生病,渴望一生一世都在生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女孩的故事。

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回一个带着小弟弟的女人。父亲对弟弟疼爱有加,继母更是处处呵护。与平时的故事不同,父亲和继母从来不责骂和虐待女孩,给予女孩的只是冷漠,一种彻底的冷漠。从那以后,女孩变得孤僻,不爱与人交往,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倒真希望他们能够责骂我一次。”

一个孤独的女孩就这样在冷漠的环境中挣扎着。这一切仿佛浓重的雾将她裹住,任她如何逃遁也无法摆脱。

一次意外的生病,使她渴望了很久的温暖又回到了她身边。她四肢乏力地躺在床上,睡眼模糊地看到了这一切:父亲请假,坐在她床边守护着她,继母摘下往日冷漠的面纱,四处为她买药,连往日淘气的弟弟,也变得乖巧了许多。女孩身体上仍然痛苦,可这次,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甜美。

小蓬:当我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看见妈妈早已为我准备好了早餐,怎能不感动呢?大雨滂沱中,看见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爸爸为我送来了雨伞,怎能不感动?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精心准备了蛋糕,为我唱一首生日歌,怎能不感动?

小钟: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不需要用语言表达,让我们把感动留在心间,把这份感动化作前行的力量。

小川:看来,感动与我们很近,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存在让人感动的地方。

是的,感动在心间――每一天都有值得我们感动的事,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因为感动,我们知道了他人的艰辛与不易;因为感动,我们学会了别人那样的坚强与勇敢;因为感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小川:我是七年级学生。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一定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3

2, 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活动准备:

1、歌曲《感恩的心》光盘。或录音带。

2、影碟机或录音机。

3、在黑板上画一颗大心,在心字中间用美术字写上活动名称《感恩父母》。

4、选好主持人,男、女生各一名。

5、班长准备好开场白。

基本步骤: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二、班长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帮助,并且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我们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幸福的感觉,所以,今天我们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活动,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感谢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

三、活动开始,请主持人上场

女:是谁将我们带到了人间,让我们有了第一声啼哭.

男:是我们敬爱的父母.

女:是谁牵着我们的手,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男:是我们敬爱的父母.

女: 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

男:父母给了我们温暖的家庭

女:为了子女,父母什么苦都愿意吃

男:为了子女,父母什么罪都愿与受

女:当生死攸关的时候,父母总会义无反顾的舍弃自我,把生命的希望留给后代.

男:下面请欣赏真实故事

《六旬老父捐肾救子》、《母亲下岗》

女: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中的艺术光明,我们为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再次受到这样的感动.因为那样的父母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男:我们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因此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感动的事,有的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难道父母在平凡的生活中并不爱我们吗

同学们谈家长令自己感动的事

女: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爱我们的,可能以前我们没有像今天这样静下心来感受.

男:哎! 你说我们的父母这样爱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 ?

女:那我们还是先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以及歌曲背后感人的故事吧.

男:懂事的小女孩,虽然说不出话但是她明白了妈妈么心,她要好好的活下去,让妈妈放心的离去.

女:我看到大家眼里含着的泪花,我知道大家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因为父母的爱,才让我们拥有了比海洋还要深的幸福

男:同学们,我们同样不希望这样感动的事再次发生,因为这种感动让主人公也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女:那么就让我们回到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心思考,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感恩父母》

同学谈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 辛苦吗 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 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10)我们应该在漫长的时间里全心全意的去爱父母.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父母做每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事,让他们也成为一个被爱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用我们的行动去打动我们的父母,让我们也成为一棵小树,一棵能够为父母挡风遮雨的小树.

女: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该说谢谢的时候,就大声地说出来,不要只把谢意埋在心里

男:那就让我们该行动起来的时候,就大胆去做,不要把欲望的脚步停住.

女:行动起来

男:行动起来

合:用真诚的心回应真诚的心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4

识字教学,历来都是枯燥无味的,怎样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性”,导出浓浓的语文味呢?几年前,笔者曾听取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爷爷的芦笛》。上课伊始,薛法根老师就把文中的生字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读准音的基础上,与端正书写,拓展词语,书写词语,写大段的话结合起来,朴实的教学形式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使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生字词的教学。现在想想:为什么一般人不敢尝试的字词教学(第一课时),薛法根老师就能把它上得那么有滋有味,那么吸引人?究其原因:在字词教学中要设计出多种“活动”,让浓浓的语文味使枯燥的字词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使字词教学既充实又高效。按照这种思路,在设计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第一课时的活动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①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揣摩字形。②碰到有疑问的,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请教别人。③全班交流。

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写、思、评、悟……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语文味”课堂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提升。

二、品词析句中飘逸出浓浓语文味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能够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能领悟出作者表达的方法和艺术。但是这些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心田,也不会单凭老师的教来达到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领悟、体验出来。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但学生受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一份“活动性”强,操作性强,切实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活动单。六年级下册课文《三亚的落日》中,在“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蓝蓝的海水,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的美景衬托下,作者通过亲身体会,将三亚的落日描写得很美,连续用了三个打比方的句式:“快乐的孩童”“大红灯笼”“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怎样细致品读这些句子?参照学情,我在第二课时的活动单中这样设计:①找出非常优美的描写落日的三个打比方的句子。②细细品读。(形式多样,多读几遍,选择最喜欢的方式,读出美感。)③交流体会这种句式美妙无穷及作者的情感关系。

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朗读、夸张的肢体语言、精彩的语言点评及产生的质疑,将这些句式的精妙之处挖掘得淋漓尽致,并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仿照这些例句造句。最后,自然而然将蕴涵在文中的情感因素展示得淋漓尽致。总之,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的表现令我赞叹不已。

所以,我认为阅读设计中,必须要突出品读的训练。不仅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着重让学生在品读中受到语言文字的感染,并迁移到仿句、写作训练中,达到“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的理想境界。

三、让文本空白处散发浓浓语文味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只用一两句概括性的语句,或干脆不写,或隐含在不经意的字里行间,留给了读者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充分抓住这些空白点,从内容中挖掘教学资源,在阅读设计中寻找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的契合点,对此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比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就这样,司马迁用了13年时间……”这过程中司马迁是如何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写作,如何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的,课文中没有具体的文字描写。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其中的内涵呢?活动单中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引语:这一写就是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司马迁是怎样过来的,让我们去看看吧!

天色微明,……

夜深人静,……

烈日炎炎的夏天,……

寒风刺骨的冬天,……

这样的阅读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选择一两个句式说几句话,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在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深切感悟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接着让学生将这样的句式写下来。这样的想象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促使学生走近了主人公,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乐于表达的说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智慧的火花。毫无疑问,这样的阅读设计,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会得到提高?

四、在情感浓厚处诱发浓浓语文味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5

古人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与情是不可分割的,情渗透于理中,理中藏着情,明理先得动情,触动感情之弦的品德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品德教育不应高高在上,而应走出“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让生活走进我们的品德社会课,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挖掘学生情感的冷漠点。

例如:教学《和睦相处》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邻居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心,可真让学生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时,学生却一时语塞,课堂陷入了沉闷的气氛。的确,如今的商品房将“邻居”这一概念淡化了。那又该怎样激起学生对“邻居”的认识,让商品房中的邻居也亲近起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欣出门总对楼下奶奶说声:“一楼奶奶好!”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位奶奶家有几口人,不知道她姓什么,更不知道这位奶奶有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孙子。一天,小欣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听见敲门声,只见一楼奶奶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艾饺递了过来,笑眯眯地说:“这是我刚做的,今天是清明节,你父母那么忙,肯定没时间做给你吃,来,尝尝奶奶的手艺。”小欣端着这一碗艾饺,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同学们,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浓浓的邻居情,那么,在你的身边有过这样的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场景立刻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学生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有一次,我妈妈去上班了,我在邻居家吃午饭。”、“我家的盐没了,邻居借给我们”、“邻居家的大哥哥经常教我做功课。”……就是这样一桩桩平凡的生活小事,勾起了学生对邻居的感激之情,使他们感受到了别人的关爱,更让学生明白了只要你付出了真情,别人也会感恩。

“邻里情”,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词,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进行说教,告诉他们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要相互关心,这种教育显然是苍白而无力的。我们必须找到学生情感的冷漠点,以此为切点,有效地、贴切地进行思想教育,让水在不知不觉中升温,让思想教育内容“随风潜入夜”,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悄然的变化。

二、提升情感的燃点,让水有热度

当学生有了知识火花的碰撞、智慧激流的喷发、丰富情感的积淀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让学生的情感有喷发的机会,让这一汪温水再加热,直至沸腾。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让学生逐步走进语言材料感人的精神内核,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和感悟,提升品德素养。

我们的品德教学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最终目的。无论老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发展的结果。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教师只有把学习者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体验后感悟,才能激活学生原有的静态的知识经验,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道德的发展。

如老师在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中“我在你肚子里时,你累不累”这一环节时,让学生把自己重重的书包背在前面,书包中放上一个蛋,让他们蹲下来捡东西,扫垃圾等。一开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都觉得这项活动特有意思。但是,几分钟下来,个别孩子书包中的蛋被挤破了,个别孩子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这一活动不用老师多语,学生便能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十个月,妈妈是多么辛苦,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6

接下来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观察和体会入手,尝试把内心感觉用适当的词语或是文句表现出来。在这里呢我尝试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充分发挥艺体类学科优势让音乐、图画以及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发现身体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精心组织的活动中体验课间的快乐。周四的活动是教同学们学跳兔子舞,舞曲节奏欢快让人精神振奋,学生们以前没有涉及过这样的舞步所以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孩子们也就跟上了节奏,整齐的舞步配上欢快的音乐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种情况,运动过后小脸通红的孩子们一部分是越玩越感兴趣嚷嚷着继续继续,另外有七、八个男孩子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嘟哝着不玩了,于是我让前一群孩子继续玩着,便和这几个男生呆在一旁休息,和他们闲谈着,我问:“你们现在感觉怎样呀?”“很累”无不例外的齐声回答,我接着问:“那你累的时候身体都有什么不舒服的状态吗?”一个平时就不太爱运动的男生抱怨说:“我觉得我一运动就要流汗,我不喜欢流汗。”另一个抢着说:“我跟着跳,跳的喉咙都干了,想喝水。”“对头对头,我的小腿都酸痛酸痛的。”我抓住时机对这几个男生说:“孩子们,运动会让我们的身体发生一些变化,刚才你们说的都是正常的现象,老师觉得你们很及时的发现了身体的感觉真不错,可是呀,不能因为一时的辛苦就放弃运动,因为运动也会让我们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所以,休息一会儿我们又去和同学们一起跳舞,好吗?”在我的鼓励下,剩下的这几个男生里大部分又回到了活动场地。课间的运动结束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于是,我就引导他们畅谈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感觉,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点。这样的及时总结让学生能充分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能在相互交流中细细体会本已发生但自己还尚未体验出的心中点滴。在艺体活动中穿插这样的语言练习来锻炼孩子找到内心感觉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和压力,所以会显得更加轻松自然,同样是激发孩子发现内心感觉,美术课上,我们学习色彩的冷暖,在分别认识了冷色(蓝、绿)暖色(红、黄)后有目的的让孩子们说说冷暖色是否给你冷和热的不同感受,以及一些其他的感悟,孩子们都基本上能结合实际说道冷暖色带来的心里影响,比如夏天,烈日炎炎如果再穿一身火红的衣服会让人觉得特别热,然而淡蓝色的海洋却能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这样的引导丰富学生感知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感受内心的感知能力。

方法二:利用课本优良资源,使用文字体验,触发感觉产生。

本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的课文是以祖国大好河山优美画卷的美轮美奂为主角。在本单元中有类似《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这样文笔清新、舒畅,语言优美、形象的经典文章,我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能力。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里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这两部分段落时,教师范读讲究了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深剖文字里的含氧量,让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去体会文字的灵魂让每个丰富的字句都充满生命力,只有孩子们沉进去了才能更深入的感受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想,以此也能提升自我感悟力。在学生以各种形式的朗读演绎了文段精彩的瞬间,他们自然也如身临其境、畅游美景了。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7

感恩一直是一个被人传颂的话题,因为感恩的传递,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加融洽。感恩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今天我们艺术设计102班举办特色感恩双学活动,借助这感恩之日把感恩深情地传递,承继时代感恩风气。

此次双学活动让我感深颇深的是小品《提醒幸福》演绎了妈妈和儿子因为发生了争执,儿子就离家出走,在外面因为一位阿姨的行为被感动了,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好后悔和母亲吵架,当儿子回家看见母亲站在门口张望,他心里更是以阵悔恨,儿子用双手拉着母亲的双手说:"妈,我错了":那一刻触动了我,也感染了我。我突然也有一种冲动想拉着母亲的手跟她说一声"妈妈,号多地方我也做错了啊"现在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了很多,知道好多地方做错了啊,以前经常气妈妈,而且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死,怎么能那么过分,真想恨恨揍自己,而母亲从来都是那么包容我,把她气成那样过了一天只后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从来都没有责备过我,父母是天底下对我们最无私的的人,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到父母你那里都可以原谅,现在明白了他们了,不再那么幼稚,更加理解和体谅他们,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撑我今天是不可能走在大学的校园里的,不可能有机会去学习那些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更不可能接受高等教育来提高自己,和我一些同学相比较我觉得我幸福无比,他们其中有好多在不停滴未生存而奔波劳累,我还可以在大学里安静的学习,我好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让我觉得生活的如此幸福。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一个星期才打一次电话回家报平安,或经常给妈妈发短信,不让他们担心。我希望我能就这样一直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感谢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感谢我的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带给我许多生活上的乐趣,还有许多朋友在我困难失意时给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感谢老师给我们指导和教诲!

双学活动最后一个节目感动了我,同时授予表演《感恩的心》使整个会场带入高潮,我们全班同学手捧红色蜡烛呈心字型,走上台阶,齐唱《感恩的心》紧扣每一个人的心弦,让爱在每一个人心中流淌,也让我们明白了把爱不断地传播,我更加懂得了用更多的爱心去对待别人,尊重为前提,把生活中的每一个感动每一个细节都收藏在自己心中,让它在心底里融化,升华,让自己真切地懂得日和去用行动关爱,尊重别人。节目《感恩的心》由我们自己参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对待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一股感动的甘流在我心中流淌,让我感慨道生活也可以这样有意义,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感动,哪怕就是在我们这个小校园里也不例外,陌生同学一个善良的微笑,一个有情的动作,老师亲切的指导这些都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像阳光一样灿烂。我想把这些放在心中,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无论怎样忙碌都不会忘记感谢生活,感谢身边的人,带上一颗感恩的心上路,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和谐而又有节奏。世界之所以美丽,不在乎它的繁华。是因为在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感恩之情。纵使世态炎凉,却总有一种感动存放在你我心间;纵使淡漠无边,却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泪流满面。感恩不是激动得涕泪涟涟,而是用生命记录一种关切,为这世间拥有真诚、无私奉献。由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和谐和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瞒与涣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这是我们活动的主题,充分让我们体味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恩来源于心,回报于行动之上。此次感恩活动让我们更加学会如何去感恩,懂得如何把爱传递给别人,懂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付出多一点的爱,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无比的人!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8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结晶,有着言语所不能比拟的力量,当言语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音乐就能焕发出特有的感染力。通过音乐的熏陶,逐步接触音乐世界,认识社会,了解各种人生,丰富情感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是音乐老师致力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目的。对音乐欣赏,可以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音乐修养,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感动自己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诉诸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各种各样美的感受。打动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了解和掌握一部作品,从点到面都要有细致了解。当我们对这些作品有了感触,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话语,丰富多彩的表情,生动活泼的肢体动作,等等,就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魅力。

在教授肖邦的《波兰舞曲》一课时,在备课过程中,我就对这首乐曲的背景和结构做了详尽了解,对肖邦本人的经历及其作品也都做了细致了解。对于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要知道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那些经典的作品,也要清楚它们诞生的背景,肖邦借着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等。那么,在教授这一课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充满感情,让学生对这位钢琴诗人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敲门砖,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对欣赏有了兴趣,对欣赏的作品有了好奇心,才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关注音乐作品。由于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因此只有让他们多听、认真听,才能通过理解音乐形象渐渐走进乐曲的意境中。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些简单的律动,启发学生理解音乐,营造欣赏的气氛。

同样是欣赏肖邦的《波兰舞曲》,这是一首六年级的欣赏曲。六年级学生相对于小学其他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思想上已经很独立了,对社会的认识和接触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丰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周杰伦的专辑《十一月的肖邦》中的歌曲为导入,流行音乐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他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肖邦呢?”接着让学生一起观看肖邦的传记电影《一曲难忘》中的经典片段,让他们不仅从电影中了解肖邦的生平,而且让他们听到许多由肖邦创作并演奏的钢琴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钢琴诗人”肖邦对自己的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以此作为学生的情感铺垫,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波兰舞曲》的欣赏中。

三、静心聆听

欣赏以“听”为主,这种“听”不是毫无目的的听,而是带着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情感都参与到音乐中的听。这种“听”也不只是学生听,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我们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共同参与能让学生认为老师与他们有情感上的共鸣。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不要用过多讲解干扰学生聆听,也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听”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要单纯地重复地听。要细听,多想,逐步提高聆听的要求,每次的聆听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聆听的难度逐步提升,帮助学生在聆听中进步。

听是一切音乐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学生一般都不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地听。对此,我通常会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这样能相对集中注意力,突出听觉,让欣赏的课堂保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我在教授欣赏《彩云追月》一课时,首先进行的是整体欣赏,感知乐曲特点,让学生对乐曲的情感基调心中有数,接下来是深入、细致的欣赏。对第一乐段的欣赏,我要求学生听辨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两种民族乐器。然后哼唱这一乐段的主题旋律,让学生体会作曲者对故乡淡淡的思念。对第二乐段的欣赏,同样是带着问题的欣赏“这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这一乐段中引用的重复手法,让学生由这种手法的表现体会到作曲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了。对第三乐段的欣赏,仍然是先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一乐段的主奏乐器是用怎样的演奏形式表现的?”由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认识对答式的表现手法,并通过打击乐器的模仿,有更切身的体会。最后是对乐曲的完整欣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欣赏能力。

整个欣赏的过程从整体、到分段、再到整体,这样的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这样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得以提升,对学习的参与性得到加强。

四、理解作品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9

“感悟”是一座神奇的桥梁。在这座桥上,学生与文本对话,领略到许多奇特的风景:初春梅花山的绚丽,秋天北大荒的明艳;夏日“雨后”的童趣,寒冬雾凇的神奇;认识到“长城和运河”的古老和壮丽,“国际互联网”独特和奇妙……在学生“感悟”的世界里,文字有了温度和感情,一条条道、一座座桥,通向广阔的天地,享尽丰富多彩!

“感悟”又是一把神奇的金钥匙。它能打开学生心扉,静心倾听作者的诉说,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它能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获得情感熏陶,追寻审美的乐趣;它能让学生们知道“敢跟高手比,才能获得奖励”,懂得“母亲的恩情”,认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守约,具备“放飞蜻蜓”的环保意识……在学生“感悟”的世界里,文字有了升华和激情,一扇扇窗、一扇扇门,通向思维的空间,放飞理想的风筝。

二、从“感”到“悟”需要台阶

“感悟”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但它不是一蹴而就,常常需要循阶而上,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给学生铺设从“感”到“悟”的台阶。

1.创设氛围。让学生“感悟”,并不是老师一句“大家现在去感悟”就能做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感性认识为基础,故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提高阅读的氛围,以促进“感悟”的生成。比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由于学生出生时,邓小平早已去世,仅靠阅读课文,不太容易激起其内心的情感波澜。老师可以在教学伊始播放《哀乐》,低沉压抑的音乐如泣如诉,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抽紧了。再请学生说说看到过的举丧情景和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内心的伤痛之感。即使从没见过家人、亲戚去世场面的学生,由于上面氛围的触动,也有了悲凉之感。在这基础上,老师动情地说:“邓小平爷爷去世了,这不是一家人的悲伤,而是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悲伤。那么,大家为什么如此悲痛呢?邓小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做了一次怎样的最后之举呢?大家又是怎样与他诀别的呢?我们来细细读课文,认真想一想。”这样,就把学生很好地引入阅读深思之中。可以说,创设氛围能促进“感悟”的生成和深化。

2.语言感知。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就应放手让他们去感悟文本,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邓小平的伟大,哪些地方写出了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不忍他离去。在阅读感悟中,“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永不停息的涛声”在学生心头激荡着,而4个“也许”的排比句,更增添了震撼力。这是阅读的根本,只有根基于文本语言的“感悟”,才是真正的学语文。

3.心灵对话。语文教学,就是要把文字变活,成为生命的涌动,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为了让学生与邓小平增近距离,可让学生说说邓小平转战南北的故事;说说邓小平拨乱反正、力主改革开放的故事;说说邓小平是怎样制定一国两制方针,使香港、澳门回归的……当邓小平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人们为什么不愿他离去。最后,回应邓小平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让学生对邓小平说上几句心里话。只有做到了学生与文本人物、作者的心灵交流,感悟才是真的。

当我们循着这样的台阶,让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感受文本魅力,做一次心灵的洗礼,才算到了位。“感悟”

三、“感悟”离不开一个“读”字

“感悟”基本上是沿着从“感”到“悟”这条线走的,其牵引就是一个“读”字。检验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朗读就知道了。“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悟”。古人说的“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化”,就是指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语感经验。比如,教学《小河与青草》一课中的“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句子比较长,低年级学生不易读好。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来指导长句的停顿,让学生一遍遍地朗读,体会节奏。然后,教师问:“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懂了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河边长满了青草,很美丽。”有的学生说:“因为前面青草夸奖了小河,所以小河表示感谢,”“我读也夸奖青草。还有的说:我读懂了小河与青草是好朋友!”教师说:“那么,你愿意读出这份感情来吗?”学生又一次感情朗读。什么是有感情地读?就是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描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正因为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才有了学生对课文的真切感知,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让默读为“感悟”建个磁场

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步入“感悟”的境界,我们有必要给他们建一个磁场,其核心就是默读。因为默读能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参与阅读,人人进入文本,边读边想,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人人就有所得。这样,就会越来越深。“感悟”

1.留足默读时间。学生默读感悟,是在主动阅读思维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给学生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只有这样反复而充分地默读,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获得读书的乐趣。

2.留出默读空间。这里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默读不是让任自流,需要有一定的导向,也就是用一定的阅读问题来做默读侧重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默读有了任务的驱动,才会有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学生也容易潜入文本,去读、去想、去发现。如上面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教师在情境创设后,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感悟方向就明确,就集中。

3.创设默读氛围。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若注意力不集中,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虽貌似默读,实则浪费时间。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默读环境,排除各种不良的干扰,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体会也就更深刻。

五、让“感悟”在品味中进行

“感悟”不可能凭空而来,它必须通过比较、推敲等多种形式来揣摩词句背后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

1.品味用词的精当。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单靠读一读、想一想,还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品评出语言意蕴的深刻,从而对文章有所领悟。我们来看看一位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品味《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撑立”一词的:

师:让我们再次聚焦刚才说到的“魏魏然撑立”这个短语。大家看,如果我把“撑立”换成“屹立”或“挺立”能读得通吗?(生读,点头)

师:那么,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撑立”

生:让人感觉是经过磨炼的。“撑立”

生:“撑立”让人感觉它有压力,才有一种向上的劲。

生:让人感觉有精神。“撑立”

师:是的,它让人感到有力量在里面。

生:“撑立”让人感觉这株柳很顽强,直直地撑在那里。

师:同学们,阅读就要善于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作者用词的得当。一个“撑”字,撑起了这株柳树,写出了它的伟岸、高大,它的顶天立地。建议大家在“撑立”下加个三角符号,记住这个词。

很普通的一个词语,通过对比、推敲,不但明白了词的意义,更透过这个词语,感悟到了这株柳树的生命力和毅力,感悟到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

2.品味想象的魅力。语字是凝固的,但其描绘的画面却是流动的。怎样让学生透过凝固的文字看到流动的画面呢?想象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阶梯。凭借想象,可以把凝固的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让“感悟”更丰厚。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去进行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文字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心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两条线最后交汇在一起,融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形象。如教学《云房子》一课,可让学生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云房子的模样,然后说:“小鸟造出了多么漂亮的云房子,能干的小朋友一定也能造出更多更好看的云房子来。咱们和小鸟比一比吧!”接着,出示句式:“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学生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驰骋在蓝天中,飞入一座座美丽、宽敞的云房子,收获着各自对语言的独特感受。

3.品味情感的真切。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说出来的,而应让学生通过细细品味,使文中的情感流进心里,激起心灵的涟漪,感受真切的“情”与“感”。比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可围绕母亲住院展开“爱”的对话:

师:你从哪些细节看出了父母间的爱?

生:我从母亲说的“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妈妈心疼出差辛劳的爸爸,这是一种爱的流露。

生:“虚弱”一词能说明妈妈深爱看爸爸。虽然妈妈身体很虚弱,但她仍想着不能让爸爸着急。

生: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从这儿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爱得深,根本顾不上自己出差的劳累。

师:读书就要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爸爸满头大汗地向医院奔去。

生:我能猜到,“她这么善爸爸一定是边跑边自我安慰:良,一定没事的,上帝保佑她。”

师:从你们的想象中,我感受到了文章中爸爸妈妈之间深深的爱。

这个片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味,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读出了父母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六、巧用“设错”促“感悟”

有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巧,往往还很难到位。这时,我们不妨有意“设错”,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促进“感悟”。比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中的“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句,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对“伴”字做一番推敲:

师:有同学读了这句话后,提了一个问题,“伴着”一般都指有人或动物的动作,如。这里,和“陪伴”“鲜花”“骨灰”只是两个事物,用“拌”是不是更恰当一些?你怎么看?(很多学生觉得有道理,表示赞同)

师:谁来给大家区分一下“拌”和“伴”的不同处?

生:就是搅和在一起,“拌水泥”。(说完还做了“拌”比如一个搅和的动作)

师:这位同学的动作很生动地表示出了“拌”的意思。课文中的“鲜花”是这样“拌”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吗?(学生纷纷摇头)

师:那么,鲜花是怎么放着的呢?

生:它是靠着骨灰放着,就像一个人陪伴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师:这些鲜花代表着什么?

生:它代表了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热爱。

师:是呀,如果用“拌”对邓爷爷太不尊敬了。一个“伴”字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和怀念,写出了真情。如果鲜花会说话,它会对着邓爷爷的骨灰说什么呢?

生:邓爷爷,我代表所有的人陪伴您走完人生最后一个篇章。

生:邓爷爷,我们都不舍得您离去啊!

生:邓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这个案例打破了常规,老师“有意”设错,把学生引入对“伴”字的推敲,不仅让学生品味出了作者用词的精当,还使其经历了一次情感升华,而最后的代表“鲜花”说话,则真切地道出了其心声。这样的“感悟”,是扎实、有效的,是对学生心灵的引导。

七、方法的“感悟”不可忽视

引导学生“感悟”,不能仅停留这文字层面,更要引导他们去感受、体会写作(或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其灵性、发展其能力。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引导学生感悟语句结构的片段,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现在请你说一下对青蛙的认识。

生:青蛙是捕虫的大将军,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卫士。

师:说话要讲究排列,概念从小到大。正因为青蛙是捕虫的大将军,所以是庄稼的卫士;正因为是庄稼的卫士,所以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了吗?再说一次。

生:青蛙是捕虫大将军,是庄稼的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

贾老师虽然只是很简洁地点评了一下,其实引导了学生再细读、思考,从中感悟到方法运用的奥妙。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更有兴趣,也会主动地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写作方法,抒发心声。学语文就是学方法,对方法的“感悟”不可忽视。

八、“感悟”不是说什么都行

虽然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但教学中,教师还是有必要帮助、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位老师执教《伊索寓言》中《蝉和狐狸》一文,在学习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话要向狐狸说?”一个学生回答:“狐狸,你不该老用这样的方法去骗人!”教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幽默地说:“哦,我知道了,狐狸应该多想出一些办法来骗蝉呀!”在全班学生的笑声中,这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狐狸不是该如何去骗,而是不应该去骗人!尽管这位学生的回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不分青红皂地为其“与众不同”的看法叫好,而应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次感悟,回归本位。

九、重视“感悟”≠拒绝讲授

自从《语文标准课程》倡导“感悟、体验”后,“讲授”被戴上了繁琐分析的“帽子”,很多老师像避瘟神一样躲着它,一切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感悟”、“体验”得出来。我们说,尽管新课程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学生的感悟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点拨、讲解还是必要的,它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其实,讲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你怎么运用它,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来看一个课例。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例10

一名教师在上课文《我盼春天的荠菜》时,虽然故事很感人却打动不了学生,课堂上孩子游离在场外。文中那个小女孩,因为肚子太饿,实在忍不住,去偷了地主家的玉米棒子,被地主家的儿子追打着,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差点死掉,这种感觉,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根本无法体会,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经历,怎么办?有那么一个强烈的落差在,怎么办?认识人物的坎坷经历实在不易,要让现在的孩子进入到那样的场中更是不易。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各级各类学校的文科教学更多地关注了知识的传授,却少有情感的熏陶,特别是应试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是丧失了它的情感性,机械而单纯地传授语言文字和文学常识。

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坎坷”的经历,领悟人物的情感呢?

一、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首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感动是事实,但人的情感应该是古今相通的,通过搭起沟通的桥梁能达到心灵的互通。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尽管老师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和预设,也带着自己的丰富情感进入课堂,但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然进入不了这个“场”,就连特级教师也坦然承认在自己的课堂上有学生进入不了这个场,游离在外,譬如同学在一边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有的同学却在一旁嬉笑着或无动于衷,这样的个别学生总是存在的。究其原因,我想与我们的社会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如家庭环境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提高,艰苦经历的减少,都给学生一种远离痛苦和挫折的感觉,要让这样的学生进入那梦魇般的社会背景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进化在几千年内的情感是相通的,为什么经典、名著历时长久而不衰?因为人性当中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淌而被刷掉。人性当中最基本的,即被认为经典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必定是人之常情常理。因而,教师要把握人的性情中最本质的那些内容,所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在普普通通的每一个人的性情当中,把握普通人的常情常理,一定要打通作为人的一些基本的人性的相互之间的沟通,要解决好这个关系,要为书上的人物和孩子修路径、搭平台。教师若能做到这一步,那种情况可能就会有所改观。同样的《我盼春天的荠菜》这篇课文,在另一个老师的课堂上就有不能自已掩面而泣者,亦有学生声泪俱下。

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现在过渡到过去的时候,要有相应的介绍和认识,让学生在走入这些人物之前,先走近他们。对话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对话建构起相关的认知,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再进行情感渗透。教师要搭建一个平台,以大家的知识作为基础,以课堂环境氛围作为支点,以教师言语手势表情作为媒介,展示给大家一个苦难的情境幻想,并从中体味文章的时代感情。

二、丰富文学情感的积累。

增广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学生想像的基石也很重要。在小学语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描写或记叙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的,也有不少是反映人物的意志品质、人生历程的,还有一些是反映国内外的旧时代的生活的,其中不乏名人名篇名作,如《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飞夺泸定桥》、《再见了,亲人》、《罗盛教》、《祖国,我回来了》、《一定要争气》、《我爱春天的荠菜》、《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小音乐家扬科》、《穷人》……举不胜举。要读懂这些课文并不难,但要体会作者的情感却不易。

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外品读有关的文化历史,知史方可论文,知人方可喻文,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才可能与教师有心灵的互通。文学作品在培养人的情感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常读书的学生能联系较多的类似情节,有丰厚的储备,易于找到情感,能体会文章的意蕴。通过文本的解读让学生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学积累,达到感情的升华。

阅读有关的背景文章或相关知识是更好地理解文章、进入情感的基础。对一些专有名词或历史名词,很多同学往往很费解,有些一个时代所特有的词汇也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而在课外能多一些这类题材内容的接触,多一些相关知识的积累,是激发学生苦难情感的必需品。

三、运用切实有效的教法。

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有待提高。就不少教师而言,有良好的动机和想法,想给学生营造一种相应的氛围来感受当时的情景,让他们能入情入理。但事实往往是动了自己的情,却动不了学生的情,或者在自己准备不够充分的基础上,在自己无法打动自己的基础上,也让学生走进不了课堂。

我曾上过《再见了,亲人》一课,虽然自己在备课时常常都被自己的设计打动,也每每在一些语言上情绪激荡,心潮起伏,有一种想将自己的这份感动带给我的学生的冲动,而且就在上课前与学生接触为学生示范朗读时,学生个个凝神听完,不禁鼓起掌来,我以为这堂课能让学生感动,但是事实是到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十分差强人意,一方面,学生对这个文本刚拿到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我只注意了以自己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一次次的引导、激发,学生却闻而不动,特别是男生的朗读显得苍白无力,柔弱松散,不能入情,有一部分学生有感动,但无法形成这个“场”。

课后,我知道了我没有将学生自主理解放在主要位置上,当我自己“进入”以后,大部分学生却还都游走在“外面”,我没有能“走出来”拉学生“进入”,让他们自己体味到文中深情,只是用我的感动来感动他们,所以他们没有从内心里得到浸润,也就让人觉得师“动”而生欲“静”。从方法上看,我在让学生回到那个年代时,没有营造离别的场面,只是让他们体会了战争年代的感觉,没有预先铺设送别的情感,在主线的提炼上也片面地抓住了“亲人”的生发,而忽略了其它方面。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能深入地体会到那个历史年代的特定情感。我觉得在这种课堂里如果学生不能进入这样的“场”的话,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还有许多的思想、方法有待提高。

另外,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情感要求,也有不同的教法,比如有些课文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要能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来进行,有些课文让学生进行查一查、写一写、做一做的相关练习效果来得更好,有些课文还需要进行实践探索等。

四、加强教师情感的感染

追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学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保证,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是课堂出色的前提。既然我们的学生离历史情感有距离,不能进入,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入,这正是教育者与教书匠的区别。在好老师的课里,我们总能找到让学生感动的那种人的本质的东西,总可以进入相应的“场”。教师要通过自己饱满的情感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氛围,就要自己有充足的情感,运用自己精彩的语言,饱含深情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情不成文,无情不成课。

还记得《二泉映月》一课深刻的感触。王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坎坷”可谓费尽心机,学生开始对“坎坷”一词理解不深,只是浮光掠影一般,或者只停留在口头上,王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将写阿炳的人生经历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词“坎坷”,并在每一段每一次的文字理解中让学生反复理解、加深印象:“这就是什么?”“这就叫什么?”“这里写的只有一个词,就是???”“读出了什么?”句句点到。在想像阿炳的坎坷生活中这样提示:“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度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教师饱满的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受了一次心灵的撞击。教师带着情感的引读,柔和深沉的语音,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本中的情感,一种如怨似艾的《二泉映月》的味道。

教师情感的深入与否在于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教师自身的情感阅历也影响着情感的表达。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发学生的共鸣,必须要有恰当的描述、正确的情感暗示和展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当经常进行一些朗诵和演讲的训练,以达到以声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