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荷花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7 11:53:40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例1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请同学们观看录像,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非常的美丽。 

生:我发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荷花先是一个花骨朵,然后长出两三片花瓣,最后全展开了。(边说边用手做动作) 

  生:我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生:我看到了荷叶上有水珠,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非常美丽! 

  生:我看到了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绽开的荷花里面有嫩黄色的小莲蓬。

生:(齐说)小莲蓬

师:你再把这个词读一读。(生读了两遍) 

生:我发现了有的荷花饱胀得要破裂似的。 

   三﹑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师: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作者写得好,你也读得不错!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这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写出荷叶多,长得很茂盛,而且还把它当成人来写了。(师板书:挨挨挤挤)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公共汽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火车上。 

  生:我们在食堂打饭的时候也是挨挨挤挤的。 

 生:在广场上,有一次我在广场看到好多的人挨挨挤挤的,原来他们在看打狗。(众人大笑) 

  师:谢谢你,带给我们一个幽默笑话。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 

  生:我觉得这句也写得很好“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因为…… 因为……(学生说不出来,气氛有点紧张) 

  师:觉得它就是写得好,没有理由,是吗?哦,你喜欢它是不须要理由的! 

师: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因为它写出来了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师板书:冒) 

  师:那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呢? 

 生:慢慢的长出来的。 

 生:不对,应该是很快的长出来,一下子长出来的意思。 

 生:老师,我们刚才不是说荷叶是挨挨挤挤的吗!所以荷花就在荷叶的之间长出来了! 

 师:(鼓掌)你说的太棒了!正是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所以白荷花就在荷叶之间冒出来了!你们还可以换上哪些词呢? 

生:探出来 

生:像小草一样,从泥士中钻出来。 

  生:荷叶已经在那展示自己的碧绿的衣裳了,荷花也赶紧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鼓掌) 

 师:还有觉得好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也好: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白里透红的花瓣本来已经很美了,再加上嫩黄色的小莲蓬就更迷人了。 

  师:老师觉得你正像那迷人的荷花一样。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好: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写出了花骨朵儿很饱,就像人吃得太饱了,像要爆炸似的。(用手比画了一下肚子,引得老师发笑) 

师:那这里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 

 生:快要绽放了。 

 师: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段) 

生: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 

  生: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 

  生: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那这一池荷花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生想了一会,忽然有一个学生低声的说大自然) 

师:刚才老师好像已经听到了一个学生说对了,这位画家是谁? 

生:大自然(很多学生一齐说)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画面,不光我们陶醉了,好多好多的小动物也陶醉了,他们纷纷跑来跟荷花说话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会有哪些小动物来跟荷花什么?(鼓励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小动物会来跟荷花说话? 

   生1:我想到了小蜜蜂。 

 (老师发给小蜜蜂头饰并请这位同学找到自己的伙伴做荷花与荷花对话) 

   生2:荷花姐姐,你真美啊,我能在你的身上采蜜吗?

 

生3:当然可以。 

   生4:我是小蜻蜓(戴上头饰并找到荷花伙伴)荷花姐姐,我清早飞行时,闻到了你的清香,可真快乐…… 

  生5:我是小鱼儿(老师发给头饰并让他找荷花朋友)荷花仙子,我昨夜睡觉时,梦见我也变成荷花啦! 

   生6(扮荷花):真的吗?那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啦! 

   生7:我是小蝴蝶…… 

   4﹑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五﹑总结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六、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 

1、继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荷花教案例2

以上考古、文献、文物图案等资料证明,在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秦汉,荷花已经成为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受人们欢迎并重视的一种水生植物。况且,迄今为止,印度并没有发现荷花花粉化石或其它与荷有关的化石,也没有其它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是荷花的原产地。相较而言,证明中国是荷花原产地的证据更充足一些。

莲花的象征意义

莲花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象征意义主要分为两类院世俗象征和宗教象征。

1.世俗象征意义要要美人、君子、爱情、吉祥:第一,美人象征。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芳草美人的象征意蕴素来有之。荷,出现得很早。《诗经窑郑风窑山有扶苏》和《诗经窑陈风窑泽陂》将荷比喻为年轻娇美的女子。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这里的荷华和荷都指美丽的女子。还如,“彼泽之陂,有蒲与稥”,对这句话,汉郑玄的解释是院“稥当作耶莲爷。莲,芙蕖实也。莲以喻女之言信。”唐孔颖达的解释则是院“兰当作耶莲爷,莲是荷实,故喻女言信实。”综合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稥,荷的一部分,指美丽的女子。又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毛亨的解释是院“菡萏,荷华也。”郑玄的解释是院“华以喻女之颜色。”菡萏,荷的另一种称谓,仍指美丽的女子。秦汉以降,以荷花寓意女性,尤其是美丽女性的诗词曲赋大量出现。如院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的洛神,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婷婷出水中”的少女。其它还如,唐李白《渌水曲》院“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宋杨万里《红白莲》院“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清郑板桥《芙蓉》院“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等等。美人与荷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君子象征。荷象征君子大量出现始于《楚辞》。《楚辞》中荷的意象出现在《离骚》、《招魂》、《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九怀》、《逢纷》等诸篇目中。在这些篇章里,荷主要是用来比喻诗人自己高洁的品质。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兮”。荷的高洁品质一直为人们认同,至宋定格。宋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独爱莲,其《爱莲说》状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品质,可谓将莲花与君子的关系定型为“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后,君子莲的称呼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说法。第三,爱情象征。荷的爱情象征在汉乐府中已有。《江南》院“江南可采莲,莲《何田田。鱼戏莲《间,鱼戏莲《东,鱼戏莲《西,鱼戏莲《南,鱼戏莲《北。”诗歌以莲作为比兴,以“鱼戏莲《”隐喻爱情的和谐、融洽。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门采红莲”、“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谐“恋”、“怜”、“连”,表达了女子对情郎既爱且怜的深情。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汉以降作者以《采莲曲》为题,基本上是表达男女间的美好纯洁的爱情。第四,吉祥象征。荷花经过变异有一蒂二花、一蒂三花甚至四花、五花、多花的现象。古代人们不能解释这种变异现象,把并蒂莲、并头莲或一茎多花的出现看作天降福瑞。所以莲在古代又可称为“嘉莲”、“瑞莲”。如唐姚合《咏南池嘉莲》院“四“人闲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唐末王贞白《宫池产瑞莲》院“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此外,古代民俗中,莲与童子一同出现,人们常称为“连(莲)生多子”、“连(莲)生贵子”,表达祈求生子添丁的美好愿望。莲也会与鱼一同出现,被喻为连(莲)年有鱼(余),表达吉庆兴旺、丰收富裕之意。时至今天,在许多地方婚礼习俗中,新娘喝莲子粥,新人的床上撒下莲子表“连生多子”之意。有的婚礼习俗中有鹭鸶或芦苇与莲花相配,寓意“一路连科”。

2.宗教象征意义要要超脱之境和神圣之物:佛教中处处皆见莲花。莲刹、莲胎、莲眼、莲舍、莲宫、莲社、莲宗、莲界、莲邦、莲(花)台、莲(花)座、莲花手、莲花衣、莲花戒、莲花步、莲花冠等。在佛教中,不少菩萨生自莲花,头戴莲花冠,脚踩莲花,端坐于莲花上。莲花代表着是净洁、神圣、美妙、灵妙等。佛教为什么把莲花作为重要的标志钥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记载院“大莲华者,梁摄论中四义院一如世莲华在泥不污,譬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法所污曰二如莲华性自开发,譬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曰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譬真如为众圣所用曰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真如四德,谓常乐我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35/162c25)由此可见,莲的品质令佛教的图腾选择了她。其实,初期佛教徒乃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征而重视莲花。他们认为,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世间花卉一般是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的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因此莲花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大智度论》卷十四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不过佛教中的莲花其实已升华为象征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而佛教莲花又大于人中莲花百千万倍。所以朱庆之指出院“佛教以莲花作表记的根本原因是莲花独具一格的自然特征和佛教基本精神的高度吻合。”可谓不无道理。印度佛教艺术也较早地使用了莲花图案。公元前2世纪山崎的佛塔栏上有八《开敷莲花,前1世纪佛陀伽耶栏楯上,有夜叉围着单瓣莲花的浮雕图案,萨尔那特,阿育王石柱的狮子像与牛雕刻像的台座上,有最古老的逆莲图案。#p#分页标题#e#

荷花教案例3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它能吸引学生去积极参与学习语文的活动,去思考问题。

1、营造氛围。语文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语文,就嫩个很好的发挥血往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学生思维放开,有了活动空间,学生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行为的自主,空间的广泛,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勇于质疑、大胆探索,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2、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可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其中课堂提问是常用的一种手段,它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以问答谈话形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首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特点:

一是启发性。这是课堂提问的“核心”。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巧妙地提问,能帮助学生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如《罗盛教》一文中,在教学罗盛教第一次下水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的内容时,可以这样提问:“哪些语句写罗盛教第一次下水拯救落水儿童?这些语句好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既抓住了重点,又能启发学生思维。

二是系统性。课堂提问的系统性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反映,所以,课堂提问要条理清晰、环环紧扣、步步推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综合归纳,或演绎分析。如教《鸟的天堂》一文时,让学生自学课文前,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为什么看到的景色却不一样?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在讲清教材的基础上,可紧扣教材的特点,恰当地增补一些富有知识性的新颖材料,另外。教师还可以用鲜明、生动、诙谐的语言感染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二、假设发散性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旨在获取各种各样不同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只要一个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在题目所蕴含的各种答案中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注意发掘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想象力。

荷花教案例4

鉴赏一件文物,我们要善于透过其用途、器形、纹饰,去解读其历史文化背景,发掘其历史、科学、艺术、情感、审美价值。这件越窑青瓷荷形托盏,就充分折射出唐代宁波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兴盛,可谓是“禅茶一味”。

荷形托盏的莲花、荷叶造型,烙上了深深的佛教文化印痕。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印度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映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若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致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倍受人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袈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澡井、栏杆、神帐、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另外,“莲”也作“荷”,“荷”与“和”、“合”同意,象征“和睦”;“莲”又与“连”、“联”同音,象征“连续”,比如莲跟鱼的图案,就象征“连年有余”。由于“莲”、“荷”具有的多重美好象征意义,因而在中国雅俗共赏,自古器物上多莲荷造型、纹饰图案。唐代阎立本画的《萧翼赚兰亭图》上,就有用荷形托盏敬茶的场面,而唐代诗人孟郊也有“越瓯荷叶空”的诗句,赞赏越窑荷花形茶盏。

茶盏为饮茶用具,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较饭碗小,较酒杯大。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所见实物器形为直口直腹壁,饼状平底足,施青釉。南北朝时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唐代及五代时期的茶盏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最著名。唐时茶盏又称“瓯”,陆羽《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越窑盏多配有盏托,其托常常设计成荷叶卷边状,上托莲瓣状茶盏。唐代饮茶方式主要为煎煮法,即将以茶叶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后用开水煎煮,煮浓后盛到茶盏中饮用,饮用时将汤及茶末一起喝下。为防止刚烧开的茶汤烫手,也为了敬茶礼节的庄重感,唐代流行“茶托子”——盏托,相传为“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宁之女”所发明。

据陆羽《茶经》所述,至中唐时,全国种茶已遍及42个州和一个郡,其中包括明州(宁波)。唐代刘贞亮将饮茶好处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据《宁波日报》2009年元月10日报道,不久前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的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日方成果报告会上,专家宣布田螺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人工种植的古茶树,为世界最早种茶之发现!可见宁波种茶之悠久历史。

荷花教案例5

清代粉彩荷花纹饰,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与角隅纹样、连续纹样配合起来应用,而荷花纹饰主要装饰形式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适合纹样等装饰形式。

1、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又称为边花和带状图案。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单独纹样组成一个单位纹样,然后按照一定的组织骨式,向上、下或左、右作有规律的连续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在清代,满装饰的二方连续荷花纹饰的陶瓷很多,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风严谨而细腻。二方连续图案常见的构成装饰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重叠式:它是以两种基本骨式相互交错重叠地组合在一起,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纹饰分别作底纹或浮纹,组合构成二方连续。重叠式具有变化丰富,层次感、节奏感、空间感强的特点。经查阅资料发现,清代粉彩荷花纹多采用荷瓣纹作为重叠式的装饰形式。②散点式:散点式是以一个或几个单独纹样组成单位纹样,然后作单位纹样间的散点反复排列所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具有大方与安定的特点。它的图案有莲荷写实或者是莲荷写实与变形荷纹相结合运用的,有作为主题纹饰的,也有作为边饰的;不过在粉彩陶瓷装饰形式里,这种构成形式主要以荷纹为边饰纹饰,其构图灵活,有一定的空间,而不密集。③直立式:直立式是先以呈直立状态的骨式配置单位纹样,然后将单位纹样作有规律有组织地排列构成二方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给人以和谐、安定和平稳整齐的感觉。在粉彩荷花纹饰里,其装饰主要以荷花及荷叶一起作为主装饰形式。纹饰构图平稳、安逸、疏朗、色彩淡雅。④倾斜式:它是先以呈倾斜角度的骨式配置单位纹样,然后将单位纹样作有规律地有组织地排列构成二方连续纹样。纹饰组织灵活,具有生动活泼、变化丰富的特点。在粉彩荷纹装饰里,倾斜式常见的是以荷花、荷叶以及荷叶杆做倾斜的构成形式。⑤连锁式:它是以形状大小相同或相异的散点复合式构成单位纹样,然后作纹样间的相互环套连接排列,形成一环套一环的连锁式二方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自然整齐、变化丰富、连续性强、富有节奏美,其注重根脉相连、缠绕不断的整体特征。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得知,清代,粉彩荷纹装饰里主要是以缠枝纹为连锁式最常见的构成形式。⑥波线式:它是先以呈倾斜角度的骨式配置单位纹样,然后将单位纹样作有规律有组织地排列构成二方连续纹样。纹饰组织灵活,具有生动活泼,变化丰富的特点。在粉彩装饰里应用比较少,其是以折枝莲做波线式的构成形式。⑦发射式:它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以点或线为骨式配置单位纹样,然后将单位纹样作有规律有组织地排列构成二方连续纹样。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它是以荷花和荷叶作为主要单位元素构成发射形式,并注重器型与图案的关系,以及其发射的方向。

2、四方连续

四方连续是指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同的单位纹样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排列,使其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并可无限扩展的纹样图案。粉彩荷花纹装饰中,四方连续的组织形式有很多,和二方连续比较相似,也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构成形式之分。其中,在粉彩荷花纹饰装饰里,勾莲纹是四方连续最常用的装饰纹饰。

3、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指在一定的形(如方、圆、三角形、多角形以及严整的自然形、器物的形)内配置图案纹样,并使纹样和外轮廓相吻合,达到装饰效果的纹样就是适合纹样。粉彩荷花纹饰在此装饰形式中也很常见,非常注重莲荷纹饰的形象、色彩、意境等纹饰特征。

二、荷花与适合纹样其它纹样的组合

1、适合纹样荷花纹饰的单体类型

在清代时期,很多荷花纹的装饰都是以组合体为主,当然也有单体类型的,不过数量不是很多。荷花纹饰的单体,它是只以荷花或者是荷花与荷叶为装饰纹样,没有参与别的纹样进行装饰的。一般采用荷瓣纹或是荷瓣纹与莲蓬作为陶瓷的装饰形式,构图简明大方。注重荷花纹饰纹样与所要装饰的器型的关系,在清代,有相当多的粉彩与青花相结合的纹饰,古典、耐看又有创新。

2、适合纹样荷花纹饰的组合体类型

清代粉彩适合纹样荷花纹饰装饰的组合体形式有很多,这种装饰形式将荷花与其它图案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统一画面,使之达到统一、完整、和谐的装饰效果。然而这种装饰形式不受生活惯例的影响使之产生连惯、对比、衬托等作用,丰富了组合体类型的内容,增添了其趣味性。①与白鹭的组合:荷花与白鹭的组合,在清代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乾隆时期很是盛行,从已知资料来看,此类图案主要是白地彩绘,也有彩地彩绘的,采用满构图,注重与白鹭的构图及色彩的搭配关系;而器中白鹭数目或一,或三乃至更多,不难看出当时的统治者对此类图案的设计并没有严格限制白鹭的具体数目。②与鸳鸯的组合:在清代,荷塘鸳鸯纹的使用相对频繁,画面通常由鸳鸯、荷花、荷叶组成,纹样在构图时强调虚实与疏密的对比关系,运用平视构图或者是立体构图表现形式,以荷莲构图为主,鸳鸯与荷莲的呼应关系,鸳鸯起到点缀的作用。 ③与鱼的组合:在所查阅资料图片中,发现荷花与鱼组合的装饰类型还是有的,不过粉彩的数量不多。如清雍正鱼纹粉彩盘。上有莲花,下有鱼的寓意:莲连有鱼(连连有余的谐音),如果莲花里有莲蓬,还有莲生贵子(连生贵子的谐音)的一层寓意。总之,是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好寓意,期盼生活富足安康的一种寄托希望的载体。④与池塘草虫的组合:清时期,荷莲与池塘草丛的组合非常多,运用均衡的构图形式,也有运用散点式和S型形式的,主要是以荷花为主,其它池塘草丛纹饰为辅的装饰形式,疏郎有秩,和谐统一。此外还有荷莲与人物、蝴蝶、青蛙、鸭子等出现在清代粉彩荷花纹饰的装饰形式中。如清雍正粉彩荷塘草虫纹玉壶春瓶。

三、清代粉彩荷花纹饰的装饰寓意

1、时代背景

清代粉彩瓷器创烧于康熙,并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雍正时期的粉彩,被认为是清季盛世之一,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而此时的粉彩,其技艺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无论官窑、民窑,粉彩瓷的制作都非常讲究。粉彩瓷和青花瓷这两个品种在整个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中占了极大比重。

荷花教案例6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朱自清 《荷塘月色》

1.课前准备

(1)结合地方特色(扬州),扬州有一个景点――荷花池,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请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游览荷花池”路线,准备好导游词,成文后上交。

(2)资料查询:①荷花的各种寓 意;②荷的功用、形态、习性、栽培知识;③历史赋予荷塘的人文底蕴。

2.教学过程

(1)各小组交流比较“游览荷花池”行程安排的策划。

(2)模拟导游: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扮演导游,戴上导游证,手执队旗,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听完后大家评价线路的设计和导游词的设计是否合理。

(3)交流体会:请“导游们”说说, 怎样才能成为优秀导游。

(4)由荷花池的荷花切入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以学生准备的导游词和朱自清笔下对荷花、月色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撰写导游词时多运用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加导游词的艺术性。

(5)课后作业:将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优美描写以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游荷塘”导游词。

本次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专业”,凸显“语文”。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从学生的专业出发,模拟学生专业实训场景,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成功结合,效果较好。课例虽然着眼于学生的专业,但始终在努力彰显着“语文”味儿。通过创设做“荷塘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提高了听、说、评的能力。同时又成分利用了扬州地方旅游资源,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扬州旅游文化,感悟荷花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立足“主动”,激发学生兴趣。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写作欣赏能力,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是知识、技能、能力等的主动获得者。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及课堂上“模拟导游”、相互评论等实践活动,体验到了主动获得资料、创意表达、角色表演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知识面宽,针对不同的问题共同解决,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比较轻松自由,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同学善意的笑声和帮助中逐一改进。在活跃、欢笑的课堂氛围中,口语交际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又一次得到提升。

荷花教案例7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ABC,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1)所引的4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2)所引的4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1)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2)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荷花教案例8

师:老师觉得你正像那迷人的荷花一样。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精彩: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写出了花骨朵儿很饱,就像人吃得太饱了,像要爆炸似的。(用手比画半开的、全开的和未开的荷花,读)

师: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段)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你能用有的……仿佛……说说吗?

生:(说得不好)

师:(临时改变教案)荷花池里的荷花远远不止这些姿势,大家看(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请大家以“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为开头练习写话。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写写荷花的其他样子。

二、交流

生: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边说边挺直着自己的腰杆,好像她就是那哨兵一样)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三、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应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笔。

在设计教案时,本来的意图是说到这部分时,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一段话,可在课上学生似乎无话可说,为此,我灵机一动,及时把文本内容加以整合,把第三段的内容提到前面来,把以“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为开头说话,改作“写话”。让学生看看图,说后大胆地去写,结果学生写得很好,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八字定位:“畅简、务本、求实、有度”。就畅简而言,从方法的角度看:

荷花教案例9

“品议”是“读议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并针对课文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分析,教会学生品析精美语句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寻求答案,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还要及时总结学法,指点学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诵读”一般与“品议”相结合进行教学,它可以是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体会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带着疑问区反复品读、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最有效的方法。

读议教学法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品议——诵读”这两个环节更是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荷花》的教学,谈谈“品议”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质疑——讨论——解疑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如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的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可以从审题入手,针对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可以从词句、标点中发现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围绕中心提出疑问;也可以从布局谋篇提出为什么;或是用比较的方法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和品析精美词句的方法。《荷花》一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反复品析,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质疑——讨论——解疑,体会到作者行文之美”。

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现了荷花的姿态美。我先让学生把这句话中最能表现荷花姿态的词画出来,再引导他们针对这个词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中的“冒”能不能换成“钻”或“探”?“这时没有人举手。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好以后,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这三个词分别放入句中品读,加以分析,学习小组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学生纷纷查字典,然后七嘴八舌地争议起来。以下是各小组学生回答的实录:

生1:我查了字典,“冒”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钻”的意思是穿过,进入。白荷花不可能向前生长,也不可能穿过什么东西生长起来,所以“冒“不能换成“钻”或“探”。

生2:我同意他的答案,但对他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理解一个词应放到句子中理解。我把这三个词放入句中品读了几遍,发现“冒”字更能体现出荷花的美。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来看看这幅活的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荷花的各种姿态,威风吹来时,荷花又是怎样的姿态。然后说说“冒”字为什么用得好。(生看录像)

生3:从录像上看出,微风吹来时,荷花若隐若现,因为荷花刚刚向外透,有些长得不够荷叶高,被荷叶遮住了。“冒”表现出荷花的生长情况。

生4:我认为“冒”换成“钻”或“探”也可以,但是这两个词不够“冒”好。“钻”说明荷花已经穿过荷叶,比荷叶还高,所以给人感觉是荷花已经停止往上生长了;“探”是指荷花向前伸,给人感觉是荷花只能躲在荷叶当中。而“冒”生动地写出了荷花往上升的势头。

生5:这时候的荷花还能长高,有些荷花长得比荷叶还高,有些只有荷叶那么高,有些荷花比荷叶还矮。所以微风吹来,荷花若隐若现。“冒”字,让荷花具有一种神秘感,比用“钻”和“探”准确多了。

……

根据以上实践,我认为,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对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即使是错误的或是不着边际的也不要随意批评,要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争议,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二、领悟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能自行领悟课文中一些语句的精妙之处,或是通过诵读,也能自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领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学品析的过程。我在教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师生共同小结学法,即“质疑——讨论——解疑”,让学生按此学法,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下面是学生自学后的发言实录片断:

生1:我知道那画家就是大自然,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么美丽的荷花。

生2:我来补充一点:一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微风吹来,荷花和荷叶随风摆动,这幅国画就活了。叶圣陶爷爷把这一池荷花比作活的画,实在是太妙了。

生3:从第四自然段我读懂了:作者被这一池荷花陶醉了,连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和一池的荷花共舞,这景象实在太美了!

生4:我读了课文,觉得自己也爱上了这一池的荷花,爱上了大自然。

……

这样,学生根据学法,独立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了课文中心之处。教师及时总结学习规律,指点学路,启迪了学生思维,使其在自学自悟的过程中,既领会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了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仿练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进行运用性的训练,才能形成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小片断的练笔。选准训练点是语言训练效益高低的关键。阅读教学中“片断练笔”的基本切入点,可以放在课文典型处进行迁移性仿写。

例如,教学了《荷花》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简要地写一段话,这段话可以写人,写事,也可以写动作。教师还可以着眼于课文的省略处,让学生进行想象补充的练笔。课文常因表达需要而对某些内容有所省略,在这些省略处,可适当地让学生依据文意发挥想象,进行补充。《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这段最后写到:“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境界,问:“读到省略处时,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心情如何?”然后,我要求学生写几句话,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完整,再连起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如我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后,说:“作者站在荷花池边,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荷花,与一池的荷花共舞。如果你也站在荷花池边,你愿意变成什么?”学生的兴致极高:“我愿意变成一只彩蝶,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我是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为这一池美丽的荷花唱歌。”“我变成了一直会说话的鹦鹉,我要告诉所有的人们,在这里有一幅美丽的活的画,让他们都跑来欣赏。”……

荷花教案例10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人教版第六册《荷花》)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江巧红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 换成“伸”,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应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