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可持续发展理论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6 01:08:0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1

1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9.68%,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城市承载力的压力也逐渐扩大,粮食问题,饮用水问题,能源供给问题等矛盾凸显,同时,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未来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会议中不断提出,九十年代以来被正式列入国际社会议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并发展成具有各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用来衡量城市或区域建设中,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之间的平衡关系,最终达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目标。 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各个方面[1-6],可以从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上进行分类。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社区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研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分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后者研究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基于环境评价的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如图1所示。 3国内外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比较 3.1可持续发展城市指标 可持续发展城市指标属于综合指标,利用各项反应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指标系统来表示城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7]评价了2010年英国主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列出了排名前20的城市的基本发展评价指标。表1列出了英国四个城市和中国两大城市的基本情况比较。英国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高,中国两城市规模较大,北京市人均碳排量高于英国城市,上海市数据暂缺。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由于统计方式不同,可能存在偏差),英国城市道路用地比例高于国内两个城市,家庭花园所占比例也远高于国内,北京和上海市绿地面积(含农村)比例较高。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采用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为未来发展三个一级指标,环境质量中又包括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生活垃圾、生态足迹四个方面,生活质量包括就业、交通、教育、健康、绿地等基本情况,未来发展则涉及气候变化、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二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分别用一个详细可监测或计算的三级指标来反映。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来看(因中国统计内容和实际情况限制,国内城市一些指标暂缺)(见表2),环境质量方面,国内城市的物种保护力度低于英国城市,人均产生垃圾量低于英国城市平均水平;生活质量方面,北京和上海市平均寿命均高于英国城市,受教育程度要低于英国城市;在未来发展方面,中国两座城市人均拥有的新企业数目高于英国城市。从总体上来讲,国内城市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和家庭拥有绿地方面有待加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当地物种的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环境,提高公众受教育水平,提高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口比例,并提高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3.2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 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规与政策研究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网络信息研究中心确定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如表3所示[8],一级指标分为5项,二级指标分为21项,三级指标76项,研究同时评价了146个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中国排名第133位,综合得分38.6分,最高分为芬兰75.1分,中国一级指标中环境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社会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管理得分均较低。总体评价为系统得分较低,压力程度中等,环境质量,管理能力较弱。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点改善弱项,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寻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之路,并积极参与国际活动,承担相应责任。 4主要结论 本文对国外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类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英国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例研究,以及与国内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比较,总结国内城市发展的弱项,主要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家庭拥有绿地方面、对当地物种的保护方面、公众受教育方面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通过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介绍及对中国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点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寻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之路,并积极参与国际活动,承担相应责任。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2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23-07

作为目前西方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管理学等领域关注的热点,治理的实质在于通过行使和分配政治、经济、行政权力来管理国家或公共事务,包括使国家、公民社会和私营部门在内的多利益主体参与、合作与互动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和过程。治理应用的范围已从私营部门扩展到公共事务的所有领域,从公司治理层面延伸到社区治理、区域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层面,成为开展和指导国家公共行政改革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近年来,治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治理尤其是良治被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重要保障和时间约束目标[1]而列入到大会通过的《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会议认为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当地到全球层面,未来制度的作用和架构将是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治理包括环境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不断增加[1~4]。但是从总体来看,作为治理理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治理目前不仅缺乏比较严格的界定,而且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零散和混乱,难以反映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精神内核和全貌。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治理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理论架构。

1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内涵

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甚至也是可持续发展在狭义上的代名词。目前在国际上,使用较多的则是与可持续发展治理密切相关的“环境治理”概念。Gonthier[5]认为国家环境治理可以被描述为确保服从国家环境法律和标准的政权制度,包括准则、制度和参与机制,环境治理意味着对影响环境的人类事务进行治理。Paavola[6]认为环境治理可以理解为建立、重申和改变解决环境资源冲突的制度,其中冲突指的是一种利益冲突,不一定是参与的团体之间的开放冲突。上述两种定义偏重于从制度的角度进行论述。Wang Qingjie[7]认为环境治理被定义为管理一个国家环境事务的过程和方式,以实现国家环境目标。在环境治理中行动者包括政府但是超越政府,亦即包括整个社会。Levy and Newell[8]则认为,“环境治理”表示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过程,这些结构和过程影响和限制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因此环境治理是指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处理和调控的多种途径或渠道,它既包括规则建立、制度建设、监测和执行即“硬的方面”,也包括在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过程中,对可以接受的环境行为的规范、期望和社会理解方面的“软设施”。最近有学者[9]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地球系统治理的概念,即地球系统治理可以被定义为正式或非正式规则体系以及人类社会各层次行为主体网络的总和。建立这些规则和网络是为了影响人与自然系统的协同演化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后三个定义则相对比较宽泛,不但涵盖了制度,而且也体现了治理的过程、方式和多个行为主体的参与,因此相对更接近治理的内核和特征。

由于可持续发展面对的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对其进行治理亦即可持续发展治理意味着要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整合到治理过程的架构中并且引导该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演化[4]。结合治理和环境治理的基本内涵,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治理定义如下:可持续发展治理是指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规则行使权力或权威,引导、控制和规范各行为主体(包括个体和集体)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行为,统筹协调行为主体多元化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持续合作和有效互动,使之能够联合一致行动起来,共同管理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领域的公共事务,应对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制度、规则、机制、过程和方式的总和。

由此可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治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可持续发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对象、范围、重点和目标有所不同。首先,环境治理侧重于对环境相关的事务进行管理,而可持续发展治理更为广泛和复杂,不仅涉及到环境事务的管理,而且也涉及到与环境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事务的管理。第二,环境治理通常以环境部门为主导,而可持续发展治理则跨越多个部门,不仅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尤其是环境部门与发展部门,同时也强调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三,环境治理的目标是环境质量的改善或环境承载力的提高,而可持续发展治理目标则是多元化的,既追求环境保护目标,也同时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主要特征

可持续发展治理,尤其是环境治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环境管理而言的。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应对现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特点,需要在管理模式、重点、工具和方法上进行反思、调整和变革的结果。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持续发展治理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多维度或多尺度特征

尺度问题是目前可持续发展治理或环境治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10~11]。可持续发展治理问题的尺度关系框定了“决策的空间”。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它首先作用于自然过程,形成了环境问题的自然尺度,这一尺度通常由自然的极限或承载力来界定;环境问题源于社会(包括经济),并且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形成了环境问题的社会尺度,这一尺度通常通过文化、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等手段来调节。环境问题可以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如地方,但是环境影响往往可以越过行政区界、国家边界形成区域尺度、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又是不断变化的,这构成了环境问题的时间尺度等。环境问题的多尺度特征也体现在环境治理上。在空间尺度上,形成了从当地、流域、区域、国家到全球尺度的环境治理;在时间尺度上,环境治理的思路、重点、目标、方式、参与主体不断发生变化。环境治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时空过程。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只局限于环境问题本身的单一尺度,未能认识到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多尺度特征。因此,对可持续发展治理问题的尺度认识和界定是解决和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也为原有的管理模式调整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总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多尺度特征以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不仅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多尺度特征,而且决定了可持续发展需要用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统筹协调各尺度之间、各因素之间以及复杂的时空过程之间的关系。

2.2 可持续发展治理结构的多层级和复合化特征

可持续发展治理结构与尺度问题,尤其是政治尺度和空间尺度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权力架构模式是以官僚等级制为特点的。这种架构与政治权力的国土边界划分有关。通过政治管辖区域的划分、组合或安排,形成一种镶嵌式的垂直等级结构。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就带有这种体制深深的烙痕。由于环境要素的流动性和环境问题的空间关联性往往导致环境问题超过行政区界和地理界线,从而向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提出挑战。新的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治理更加重视行为主体和组织的作用,而这些主体和组织可以同时在多个尺度上运作,这样就衍生出一种以网络化联系为特征的水平治理结构[11],使得传统的、以国土划界为基础进行权力分配的等级型治理结构的界限趋于模糊。而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垂直等级结构和水平网络结构则进一步相互作用、相互交叉,形成了一种权责和空间边界模糊的、复合型(hybrid)、多层次的治理架构。

2.3 可持续发展治理主体的相互依赖性和多元化特征

可持续发展治理主体的相互依赖性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即环境作为一种公共池塘资源,具有竞争性消费(可减性)和难以排他性[6]。这就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各主体在能力和资源上的有限性,难以独自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需要相互合作。传统的环境管理采用的是一种封闭式的决策程序,没有意识到多元化利益群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博弈。而新的环境治理模式主体则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即治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和机构,而且包括非政府环境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科学家包括环境学家等。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纯粹的上下关系,而是合作互动、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的网络关系。可持续发展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环境治理是一个开放的、分权制衡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治理并不是彻底否定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是要在强化政府部门环境管理职能的同时,考虑到利益主体的呼声和要求,通过政府部门与市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有效合作来共同管理人类环境与发展公共事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这使得治理模式正在从等级治理向网络治理演化。

2.4 可持续发展治理手段和功能的多样化特征

与传统的环境管理手段相比,可持续发展治理手段和工具(包括制度安排)更为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环境问题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为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而应对这些问题不可能依靠单一方案或某一类管理手段。传统的环境管理手段几乎全部依赖于强制性的工具,括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而新的管理模式注重强制性工具和自愿性工具(如平等协商、协议、企业的环境管理认证等)相结合,注重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如税收等相结合;强调各种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或政策包(portfolio)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治理手段的多样性也对应着环境治理功能的多样性,因为不同的治理方案往往形成不同的治理功能。这些治理功能可以在治理的不同层次上实施。总之,可持续发展治理手段和方案的多样性以及治理功能的多样性可以说是应对环境问题复杂性和多样性趋势和必然结果。

2.5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动态适应性和复杂性特征

可持续发展治理所面对的许多问题不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且其演化过程和后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一种“适应性治理”[9],包括通过持续的社会学习过程对新知识、新的科学发现作出快速响应并将其应用于实践;通过环境治理制度、手段、方法和途径的不断调整和创新,提升和增强对不同尺度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建立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灵活的、快速的并且持续演化的适应机制[10];尽可能包含更多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弱势群体,体现他们的环境权益和诉求等。同时,也应认识到,相对于传统的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治理更为复杂。首先,治理尺度从单一环境问题尺度向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多维尺度转变,而且尺度之间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治理视野更为广阔、更为综合;应对不同的环境问题需要多样化的治理方案和制度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制度的分割或分裂、冗余、政策制度之间冲突,乃至于降低或牺牲政策制度的连贯性或一致性[10],同时也增加了协调上的难度和实践上的复杂性。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关系协调起来更为复杂。可持续发展治理过程不仅涉及到协调政府专业部门内部的关系,而且还要协调专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协调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还要创造条件协调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总之,可持续发展治理领域每个尺度或维度的变化都会增加治理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要素

基于治理或良治的基本要素和有关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研究成果[7,9],可以演绎和归纳出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十大基本要素:①包容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并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团体或个人,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在治理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生活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包括非政府环境组织,有组织地纳入进来以代表广泛的利益“谱”。②法制性。这是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组织机构、政府官员、社会公众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和服从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完善。③透明性是指有关环境与发展公共事务和决策过程中信息的公开性和可得性。每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环境与发展决策或政策信息。这就要求相关信息通过各种传媒和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社会公众和个人,以便他们充分认识和理解任何规划、计划和活动的长期环境影响,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相关的环境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并且对该过程实施监督。④责任性指的是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是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更要对其行为负责。责任性强调权力和责任、义务的匹配性或一致性,包括建立和形成促使公共管理者对其权力运用和行动后果负责机制。缺乏责任感会降低政府部门或机构的公信力。⑤回应性。环境与发展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能够灵活地对各种变化迅速作出响应,有关的环境与发展决策、政策制定、行动安排要广泛征询意见并且对公民的要求、意见、建议和问题等及时作出反馈和答复。⑥效率和有效性。尽可能以最小的治理成本获取最大的治理收益,包括管理效率和政策成本有效性。管理效率要求机构和权责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成本的有效削减等。政策成本有效性则要求以最小的费用实现既定政策目标或者以同样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政策目标。同时在制度选择中要公平与效率兼顾等。⑦参与。可持续发展治理参与的基本原理是合法性和效率。而缺乏真正的参与会严重削弱法定的权威和妨碍效率。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中,要使个体和群体联合起来一致行动应对环境与发展问题,就要在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公平的参与和表达意见机会,通过互动、学习和交流(包括思想、计划、优先、关注、批评、希望、警告和鼓励等),增加其共识、认同和责任感。⑧科学知识。可持续发展治理需要大量的科学投入。科学知识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中尤为受到重视。因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需要科学来进一步揭示,有关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公众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提高也需要科学家的宣传。科学家与管理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和应用新知识的社会学习过程[12]。同时由于可持续发展治理是一个跨学科领域,也迫切需要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联合。⑨前瞻性。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中,需要根据环境与发展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预见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适应性对策,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计划。由于政策制度对环境与发展问题响应包括各种政策措施组合的运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那些环境与发展相关的法律、规制和政策尽可能清晰、简单、明了、易于应用,并且能够公平、有效地实施和执行。⑩稳定性。这是相对于政治生活的易变性而言。政治领导人的任期制使其更多地关注任期内比较紧迫问题,而几乎很少考虑超过其任期的诸如环境问题等长期性问题,这种现象容易催生政府的短期行为或急功近利行为。因此,可持续发展治理要求保持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连贯性、一致性,不随政治时间尺度的变化或政治领导人的更迭而发生间断的、剧烈的变化,这也是应对环境与发展问题不确定性的基本要求。

4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途径

无论是可持续发展治理,抑或是环境治理,都有可能采取三种基本途径或理论模式:官僚政治模式、市场激励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7]。

4.1 官僚政治模式

该模式实质上与政府的性质相联系,特别是与官僚政治联系更为强烈,这在以命令―控制、自上而下为典型特征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官僚政治模式的主体可能包括集体和个体利益相关者,但是国家是基本的主体,这些行为者通常不平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过程。其保留剧目通常包括专门的资源管理机构、污染控制机构、控制性政策工具、专家顾问委员会等。官僚政治模式非常注重专家和专业知识的作用,并且将其纳入到官僚等级体制中,这也是发达国家政府对最初环境危机共同的、基本的反应。官僚政治模式在发达国家过去的环境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功解决了一些传统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但是在应对新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第三代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和臭氧层耗竭等问题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危机和挑战。这种模式的主要缺陷包括:在环境领域努力的回报出现递减;只是倾向于替代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成本高,效率低下,往往在高层决策者对决策的期望与基层执行决策的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等等。针对该模式面临的困境,一些学者提出采用自由民主管理形式,也有学者推荐利用市场机制。

4.2 市场激励模式

该模式倡导运用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来应对环境问题。这也是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焦点。市场失灵通常被认为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垄断、信息非对称、不确定性、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现象的存在,导致市场不能正确地估价和公正地分配环境资源,不能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价格中。市场失灵也是政府干预的直接动因。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清晰地界定产权。有学者倡导环境资源的私有化,其理由是私人拥有比与他人共享获利更多,而且也是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一个基本的前提和条件。但是环境资源的多属性和多用途不可能用单一的产权来划分。理论界提出了治理环境资源的四种产权制度:开放接近、公共产权、国家产权和私人产权[6],但是迄今为止对这些产权之间的区分和界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争议,更不必说在实践上的应用了。因此,该模式不适合指导环境事务。虽然一些主张市场激励模式者倾向于选择市场而不是政治,但是实际上市场激励模式严重依赖于官僚政治模式。

4.3 民主参与模式

这种模式以交互式、民主地解决环境问题为特征,认为解决问题应该是一个灵活的、包含许多声音的过程。其常用的工具包括公共征询和调查、替代方案争议、政策对话、知情权立法等。与官僚政治模式相比,民主参与治理不是由政府这一单一的权力主体来主导,而是由公民组成的多元化的决策过程,来自各个阶层的人们,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集体行为者诸如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都有政治权利对治理活动和过程施加压力。非政府组织(NGO)作为非国家行为者利益的典型代表,在治理过程中起着扩散信息和知识、建立新的议程和促进形成积极的政治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民主参与模式中,互动式的政治关系比官僚等级制远为复杂,而且需要合法化的决策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模式也容易受到政治权力、某些规则和企业界的影响,如政治权力有可能扭曲决策方向、过程和政策实施的后果,从而与生态价值相背离等。从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民主参与模式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从可持续发展治理本身来看,民主参与模式应该是其比较理想的模式或者努力的方向。在现实世界中,官僚政治模式虽然存在不少缺陷,但是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主导地位。这是由政府在其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领域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发挥着掌舵者或调控的核心作用所决定的,即使目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虽然在环境或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方法和途径上不断创新,但仍然取代不了官僚政治模式的统治地位。因此,实际的治理模式基本上介于官僚政治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之间,大多是以官僚政治模式为主导、或多或少地融入、吸收或借鉴了市场激励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某些优点或成功经验的混合或过渡模式。

5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可操作模式

由于可持续发展治理包括环境治理受到一个国家政治、行政、社会经济制度甚至环境条件、环境问题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和制度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治理,学者Zarsky[7, 13]建立了三种可操作的环境治理模式即社会伙伴关系模式(Community partnership)、企业自调节模式(Corporate selfregulation)和战略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Strategic stakeholder engagement)。它们之间在内容上可能有部分重叠。由于这三种环境治理模式都涉及到与环境相关的多个经济和社会部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自然可以延伸到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中。

5.1 社会伙伴关系模式

社会伙伴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开展具体项目、实施具体政策和计划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企业界结成伙伴关系。在该模式中,政府的作用是动员、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努力。作为调控者和执行者,政府不但保留其核心作用,而且要持续建构与企业界和社会群体的双边关系以及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不但可望执行政策,而且有望设计政策。由于政府部门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在其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城市供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可灵活、适当地引入一些市场化的经济手段或者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手段、经营模式向民营企业和社会开放,包括采用招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BOT、TOT等途径和模式,建立政府和私营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利用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弥补政府在资金和能力上的不足,而且可以降低公共服务的生产成本,提高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效率和质量。

5.2 企业自调节模式

企业自调节模式基于两点认识:一是不管政府的管制如何,企业将对消费者需要更好的环境绩效作出反应。二是企业比政府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它们的环境绩效。该模式包括“行为准则”(Codes of conduct)法和广为使用的ISO140001(企业环境管理标准)。这些都是企业自我调节模式的核心思想。市场经济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理应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而且企业自觉地保护环境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国际上许多跨国企业、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加强环境治理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和降低企业竞争力,因此需要通过创造环境、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强化企业自律,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让企业对自己危害环境的行为负责,让对环境负责的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优势。具体措施包括:充分运用经济手段鼓励企业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如加大排污收费标准,通过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和技术革新等;明确企业环保责任和目标,加大对企业监督和检查力度,授权或发动公众和环境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环境损害行为进行监督,调整违法行为的处罚制度,使其不能获得任何经济收益;建立企业责任延伸制度,如对环境有害产品实行“押金制”或“预付金制度”,促进废物回收;建立企业环境或可持续性报告或信息披露制度,增强社会对污染企业的了解、监督和压力;向企业提供环境管理信息咨询和教育培训服务,扩大自愿性手段如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的运用,积极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和防治污染自觉性,更好地引导消费者作出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促进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企业和社会开展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等。

5.3 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

环境与发展问题影响到社会的每个成员,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理应有权利参与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治理中以维护其自身正当的发展和环境权益。该模式把政府、企业和社会作为三个关键的主体。除了与企业和公众结成伙伴关系一道执行具体的项目和计划外,政府要为公众参与政策设计和更广泛的发展战略开辟渠道,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并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制约。此外,政府还要发挥战略“授权者”(enabler)和“召集者”(convenor)两个具体的作用,即政府赋予社会权力以增强它们在监测和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中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创造制度平台使得社会和企业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之间进行持续对话,以解决差异和制定绩效目标。该模式合并了前两个模式的基本要素,但是在政府作用的概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具体的途径包括: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明确公众参与程序,把公众参与体现和落实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为公众参与提供合法化途径和制度保障;通过教育、培训、宣传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或政务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为公众参与和监督、制约创造条件等。

6 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制度安排及功能

制度安排是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广义的制度安排包括治理体制和机制、政策工具选择和治理方案的确定等。可持续发展制度设计和安排涉及到三个核心方面:制度的功能和结构层;治理功能及其组织;关键制度规则的形成[6]。而治理方案制度设计在这三方面的不同配置将对治理的结果(如利益流的范围、数量和分配)产生显著影响。

6.1 治理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层

治理制度有三个功能层或三个层次的决策等级:操作层、制度层和法制层,这些功能层分别由相应的规则来治理。在“操作层”,个体在“操作”规则限制的范围内抉择,而操作规则定义了选择的集合。在“集体选择”层,被授权的行为者进行集体选择,其决策是基于“制度”规则。而集体行为者的权威及其遵守的程序形成了行动的“法制”层,也就是由“法制规则”所治理。

治理制度的功能层并不等同于治理制度的垂直结构。同一层次的制度可能同时具有上述三个层次的功能,而许多治理方案既有三个功能层又有多层次的结构。当建立高层次的治理来协调低层次治理方案或者通过低层次的治理方案来实施更高层次的战略或方案时,就可能出现多层次的治理方案。制度的建立往往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协调当地治理方案的功能)和自上而下过程(创造正式的多层次治理方案)产生一种嵌套性的制度结构,使得一个小行政区的治理方案被镶嵌在一个更大的行政区方案中,而所有治理方案都发挥一定的治理功能。治理功能可以在不同的治理层面上实施,不同层次的治理可以是功能互补的,但不是嵌套在一起的。

6.2 治理功能及组织

根据学者Paavola总结,一般性的环境治理功能包括:排除未授权的使用者;调控授权资源的使用并分配其利益;支付和回收环境治理成本;监测;实施;解决冲突;集体选择等。不同的治理方案对治理功能的组织是不同的。多层次方案可以在不同层次上组织不同功能。对于国家正式的政策制度而言,它需要政府组织机构之间在权责配置上更深刻、更清晰。这不仅有利于形成一种制衡机制,而且也有利于在环境事务中分散权力、培育民主、增加透明度和增强责任感。要使治理方案发挥同样或类似的治理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但是不同的组织方式产生的交易成本也不同。治理问题的性质和尺度、治理方案的制度设计及其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关系着治理方案的选择和效能。

6.3 关键的制度规则

关键或核心的制度规则对交易成本、分配和过程的公正以及治理的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这些规则包括排除未授权者使用资源;创造授权资源使用的权利以及控制资源使用;提供资源使用监测以及在环境治理中组织参与和决策。排他规则:是指如何有效地排除未授权用户。这类规则的目的是排除一定的用途和使用者,带有强烈的命令或禁止特征。但是要对这些规则的服从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执行起来比较松散。权利规则:是指赋予资源使用的权利,它也是治理方案的关键规则。这些规则的形成对环境后果和资源利用收益的分配有着显著的影响。监测规则:决定监测什么以及由谁来监测。这包括自我监测、相互监测和专门机构监测等。决策规则:决定了谁的利益受到认可、谁能够参与环境决策以及决策时必须注意到的规则和程序是什么。这些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理方案的公正性(包括分配和过程)和有效性。

7 结 论

可持续发展治理是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超越、创新和发展,是应对现代环境与发展问题多样化、复杂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实质在于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和权威,协调个体和集体的行动,共同管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公共事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目标。与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相比,新的治理模式强调建立起一种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多维度或多尺度、多层级、多主体、多工具以及复杂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治理包括十大基本要素:包容性、法制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效率和有效性、参与、科学知识、前瞻性、稳定性等。同时也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治理存在三种基本途径或理论模式即官僚政治模式、市场激励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其中民主参与模式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基本方向。可持续发展治理的三种可操作模式是社会伙伴关系模式、企业自调节模式和战略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最后指出,制度安排是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它包括三个核心方面:制度的功能和结构层、治理功能及其组织以及关键制度规则的形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yre G, Callwy R.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M]. London: Earthscan, 2005:1~175.

[2]Bressers H T A, Rosenbaum W A.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allenge of Governance across Social Scales[M].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2003:20~138.

[3]Lafferty W M.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anllenge of Adapting Form to Function[M]. UK: Edward Elgar and USA: Northampton, 2004:5~70.

[4]Petschow U, Rosenau J et al.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New Challenges for States, Companies and Civil Society[M]. UK: Greenleaf Publishing, 2005: 1~275.

[5]Gonthier,Charles D. 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Law, 2002. 省略/dpdl/symposium/Documents/Country_papers/GONTHIER.doc

[6]Paavola J.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 Reconceptualizat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3: 93~103.

[7]Wang Qing ji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What's in a Name? A Proposition for Building Theory, 2005. soaeda.省略/2006/09/soagovernancewhatsinname.htm.

[8]Levy D L, Newell P. The Busines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2~150.

[9]Biermann F.‘Earth System Governance’ as a Crosscutting Theme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 17:326~337.

[10]Meadowcroft J. Politics and Scale: Some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61:169~179.

[11]Bulkeley H. Reconfigur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owards a Politics of Scales and Networks[J]. Political Geography, 2005, 24: 875~902.

[12]Luks F, Bernd S. Transdisciplinarity for Soci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German Socioecological Research Initiative to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3: 418~426.

[13]Zarsky L. Civil Society and Clean Shared Growth in Asia: Towards a Stakeholder Model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In: USAEP, ADB.The Outlook for environmentally Sound Development Policies [C]. Indonesia: Manila,1999:35~58.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EN Shaofeng1, 2 WANG Yi2 ZOU Xiuping2 LIU Yang2

(1.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52,China;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3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bo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ental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reiterat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world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urgency, we want to " focus on glob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ction ", construction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ature;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四个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现存的制约条件下,争取环境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寻找最佳的生态体系和土地利用形式来支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就整体性人居环境与建筑可持续而言,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化布置与周围绿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保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古建筑和传统街区,保存和发展传统民居。

(2)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要创造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系,强调建筑的全寿命过程。在建筑使用过程的运行管理中,采用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内外装饰采用可更新的构造方式,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

(3)通过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力求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

化,这是当前可持续规划与建筑研究的重点所在。

(4)可更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系统,如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如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总的来说:可持续的建筑追求环境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空间、

经济空间的效率,追求居住环境与建筑运行系统全面生态化。在技术方面,则提

倡依赖地方条件,以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

二、“人类聚居学”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道萨迪亚斯晚年对于人类聚居与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明智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对所有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三、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在处理人与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一,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二,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三,强调设计过程的多学科性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共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生态建筑学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

合效益。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生态建筑学把建筑作为生态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并且以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为其基本原则。

四、国外创新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可持续设计目标在于,“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不用消耗自然的资源”。可持续设计必须包括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规则的关心,和关心建筑以及城市的能源使用以及环境影响一样,因此,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在于:低能耗、广适应性、资源效率。

高技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理查德・罗杰斯,曾经在东京中心区某小山上设计过一栋利用风能的写字楼。建筑的主体部分面对高速公路,外墙为直线;南立面是比较平滑的曲线型,曲面的形状使空气流经主建筑和服务楼之间的缝隙,当风通过办公楼和服务楼时,被曲面压缩和加速,从而推动缝隙间的涡轮风扇而产生电力。 “服务大楼”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也像通风烟囱一样,装饰有透明玻璃、漫射玻璃和不透明板的北立面允许日光进入到需要自然照明的空间,而其他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立面是热绝缘的。热绝缘立面和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热。地下室周围的水被用作热存储体。这些水在夏天被作为冷却剂,冬天作为加热剂来温暖冷空气。

另一位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并不仅仅是单座的建筑,其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区域乃至地球全体。”现在的城市发展己经吞噬了太多的土地。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可以减少土地消耗而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社区。

在福斯特看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用最少的来做最多的。这句话可能是密斯那句著名的“少就是多”的生态解释。建筑应该有比较灵活的可变性,这样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久的服务。从而减少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改建可以看做是福斯特在这方面的实践。

五、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中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在于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顺应地域特征,巧妙地综合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达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l)对气候的应对

自古以来,房屋就是让人避免受外界气候干扰而得以舒适生活的空间,建筑从其产生时就表现出一定的气候功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以满足人类生理舒适为目的适应过程。

(2)对地形地貌的应对

营建活动的进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充分利用基地的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3)对材料的应对

充分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

(4)对资源的应对

保护和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首先表现在村落、城镇的选址上,“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就从总体上利用了自然资源,使整个居住环境享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重视理水,节约水资源。

(5)对植被的应对

中国传统住居历来重视植树绿化,护林、绿化的思想已载入到许多传统村落

的乡规民约里。从选址到建设整个过程,都力求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结语

理想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早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它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

二十一世纪,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生态到人文,原有的设计观念都不能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和审美心理的需求。环境是我们大量的日常现象组成的,每个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都是独特的,但在深处又是一致的,否则对于环境认知就无法交流,无法定向和认同。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也认为:“尽管存在着推动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国都越来越努力的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因此,在探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的道路上,要“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想人居环境。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非凡的环境理念。

【引文】

C.A.Doxiadis. We Need a Great Revolution. Ekisties,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E 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 E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著 华夏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4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5

摘 要:在人类知识体系的十一门类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地理科学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在人类五大开放系统中,星际系统和社会系统是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地理系统在二者的结合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科学的地位和理论体系,然后介绍了地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最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未来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地理科学;可持续发展;地理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P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36-01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张轩凡(1992-),男,海南澄迈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近代地理科学发展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地理科学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数量化,地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与社会生态以及其他学科都有联系。当前,地理科学的发展要按照钱学森教授所建立的科学思想,加大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力度,加大在地理科学上的科研投资,这对解决我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科学的地位及基本体系

(一)地理科学的地位

在钱学森教授总结的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中,地理科学是十一个研究学科之一。地理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地理系统又是五大开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十一门类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科学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地理科学的地位之所以得到提高,是为了制定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有很多分类,马蔼乃曾将地理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基础理论为主的理论地理科学;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地理系统工程,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 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原来的地理生态系统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部分,之后有关学者对其进行扩充,将人类圈、外层空间圈、地形圈和土圈纳入了其中;在社会系统上分为经济基础圈,上层建筑圈和意识形态圈。为了将各个圈层中的共同和不同区别开来,将基础的突破圈层结构深入到了独立因子层。为了建立地理信息模型,对独立因子层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相似准则,通过地理信息模型的建立能够很好地对未来地理现象进行预测。

2. 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对基本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模型计算,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模拟地理工程,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结经验。在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地位、地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上,一般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3. 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地理系统工程:地理系统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处理好人地系统中的人地关系。地理系统工程和地理科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系统过程的健康发展能够实现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

二、地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科学发展之初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之后过度到“人类中心主义”,接着又发展到当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地理学科因为自身存在的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主题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终目的,这也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主题。

(二)研究内容

可持续发展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在地理科学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上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地理科学研究领域的很多方面。

(三)研究优势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研究最终是要在不同的区域落实,而区域开发恰好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时,要明确具体的研究范围,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操作才具有可行性。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发展中都贯彻了这一思想,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地理科学的展望

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近几年,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念已经逐渐被可持续发展观所取代,而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的落实必须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地理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会对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产生冲击,地理科学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地理科学朝着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趋势发展,且向技术化和社会化方向倾斜,最终为实现可持续化创造条件。

四、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单一的学科研究所能完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将给地理科学的发展带来春天。地理科学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总结自身的优势,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科学方向。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6

F830A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7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可持续发展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相关章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渗透这一指导思想已成为新时期地理教学的特色之一,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发展危机的反思中,人们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孕育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战略。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确保当代中国走向可持续的未来。可持续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每一个部分都相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培养活动,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行动能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立足点已从过去单纯的环境保护转移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在高中地理第十章《人口与城市》教学中要有机地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渗透其中,教育学生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口增长过快,致使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失衡,导致产生粮食、能源、交通、就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自觉地维护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要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激发学生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积极学习,有意识地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点。

二、树立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资源问题也是世界人们关注的一大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但是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子孙后代人的需要。我们在讲授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内容时,要根据可更新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不同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的内涵,不奢侈浪费,注意节约。对于可更新资源,要促进更新,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要树立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观,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三、抓理论结合, 树立全新的环境观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和人口的增长而加剧。环境问题最关键的是污染,而污染主要由人为原因所造成。所以,在讲授高中地理第十一章《人类与环境》内容时,要有机地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教育学生树立全新的环境观。要讲清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破坏后难以逆转。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则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不断改变其供应能力,为人类提供所需的资源。要解决好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其统一,就要研究怎样才能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需要,并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凡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良性发展,反之人类与环境就是对立的。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把人口、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统一起来考虑。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同时,要让学生自觉地去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提高自身素质,适应21世纪的需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自觉地为子孙后代谋利造福,为治理和保护环境、造福全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系统化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让学生学会以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地理事物,对自然要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综合研究。这就需要运用系统化思维手段, 透过复杂的现象来掌握事物的本质,系统化思维必须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变化发展的动态分析方法。例如,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时,既要考虑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又要考虑气候演变等自然因素。创新思维重在批判和理性思考,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多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创造能力的探究法、讨论法,如 探讨可持续发展内涵等问题,鼓励学生不受 课本知识局限,而应有自己独创的观点。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 善于创新。

五、构筑辩证的地理思维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长期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它的确定和解决非一个国家能力所及,需要国际间长期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中国是世界大国,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口、资源利用、环保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我国有十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在第二十三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上,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向世界各国阐明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舞台上,中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上材料在教学中适时、适当运用,效果会非常突出。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8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又称为永续发展,是在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型及其高效性原则的下,即保护环境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中,应当立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采用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的将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结合起来,打造现代化的新型城市。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环境、城市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情况下,更应当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工作,从城市发展的长期利益、整体利益出发,实现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析了对在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

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平衡没有重大变化、自然环境未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及地域的利用。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城市的规划设计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城市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环境、社会、人与环境、城市有机体、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田园城市、新城理论、广亩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等强调城市发展的分散化思想,认为城市在地域空间上必须保持低密度,生活上回归绿色自然;而《明日城市》等则注重城市发展的集中主义思想,认为城市应适宜行走,具有高效的公共交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模;现代城市发展理论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关系,认为城市应该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生态结合。为了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既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生态特色,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又要继承合理性的基因,把历史人文因素纳入城市发展的理论框架中,还要注重美学与文化内容等等。这些城市发展的理论精髓充实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优化策略

规划的每项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基于可持续性思想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对传统城市规划指导方向和实际操作中的修正,涉及内外优化两个阶段和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

3.1 内部优化策略

内部优化采用的手段基本上是过程控制和末端质量控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与目标通常已定,城市环保规划或生态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大多情况下是为城市的发展目标等服务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通过环保规划或生态规划提出的措施使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破坏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污染物总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绿地面积、防治水土流失等是其主要手段。

内部优化策略就是变被动为准主动,通过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将来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划等,明确各功能分区内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明确规划布局的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明确规划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明确环保投资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环境后评估,为下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和建议;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措施,保护乡村生态系统,并协调城乡规划间的关系。此外,内部优化策略要协调各专项规划间的关系,主要针对涉及的环境要素而言。

3.2外部优化策略

外部优化策略包括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规划合理性论证两种手段,其核心思想是“源头预防”,在决策源头控制环境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追求的是经济绿色、高效,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多元化、特色化与生态化,经济发达;社会公平、和谐,文化的多元化、特色化与生态化;环境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系统完整,城市生态的自然化;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能源的多样化,鼓励新能源的利用。可持续性城市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一体化。

环境影响评价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注重生态完整性、景观协调性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城市的无序发展和人口的过度膨胀,把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城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城市、城乡各规划要素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效率,有效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3内外优化策略整合措施

城市规划优化策略的整合,体现了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和环境影响评价“早期介入”的原则,不仅有助于规划的完善与科学化,也可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不必要的审查程序。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在规划编制之初便将可持续性城市的元素融入其中,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论证规划的合理性,同时提出对策建议供规划参考,不断反馈,在决策源头控制和预防环境影响。城市生态规划和环保规划作为补充,以解决外部优化策略难以解决的问题,重点是污染治理、环境考核、生态恢复、生态补偿及保障措施等。整合后的优化策略主要在各自阶段或层面发挥作用。

总之,可持续城市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与每个国家都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但是,各个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而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认知和优先偏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还是第一优先的目标,当然必须强调“不为发展而发展”和绿色GDP,经济发展要有效率。城市规划可能无法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积极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规划绝对应该强化、制度化开发控制的能力,秩序井然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运行是最起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环境被不可避免的开采、改造甚至是破坏。随着人类发展对自然能源的不断索取,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的被激化。且随着污染的逐步严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则成为平衡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如何平衡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关系,为此,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发展和环境之间选择一条更为平衡的发展道路。水利的规划和实践,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的指导内容。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我国水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进行研究,并将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阐释,现报告如下。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活动,需要在满足目前的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人类的发展需求的能力。而我国作为资源利用量最大的的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的影响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则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重要矛盾。我国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四点:首先,可持续发展不是限制发展和反对发展,相反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力求将发展的方法转变为减少消耗、避免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压力的方法;其次,在发展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上;再次,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的资源、环境作为基础,确保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向协调;最后可持续发展则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向适宜,做到有法可依、全社会参与。

2我国水利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水利发展成功的转向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并以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并未完全的融入到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当中,水利规划、建设以及管理都未完全实施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水利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征兆和现象。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低,出现浪费现象。其中主要现象为北方河流出现断流情况,特别是华北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漏斗、湖泊干枯以及萎缩现象,而部分地区则出现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等问题。而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环境问题,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而造成的。除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够以及保护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大面积砍伐、偷盗、坡地垦荒等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活动,则严重的损害了水资源。中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退湖还田以及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科学的指导。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施。其中对水资源周边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对水资源周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规划、以及对水资源周边的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3面向可持续水利规划的规划思路

(1)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以及研究过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在规划和研究过程中,需要经过以下的过程:首先,要根据水源地周围以及其流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水利的规划,内容主要有水利规划的依据、水利规划的具体任务、水利规划的目标以及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其次,要对水源地周围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与分析,做出预测模型,将未来经济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在对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的流域进行用水量以及可供水资源进行建模,并将其作为水利规划的基础建模。(2)规划水资源。对水资源以及其流域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后,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水资源,而规划的方法和手段,则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做到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为此,水资源的规划与定量,都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处于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中。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要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系统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水利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4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中的关键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要对水源以及其流域的水文、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次,要对不同的水源地跟据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特别是湖泊以及盆地地形,都要进行不同的水源定量,而定量的依据,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经济结构的调整;(2)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上游的灌区的发展规模以及饮水量的大小。结语综上所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国的国家、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通过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能够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做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佼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论例10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含三个子系统,即生态持续观、经济持续观、社会持续观,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生态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经济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并尽量减少成本和费用,这是现行会计体系的主要工作;社会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 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由环境会计、企业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组合而成的多元化信息系统。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现行会计体系不相适应

(一)现行会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会计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所期望的经济回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无使用价值或无价值的物质均作为废料,废弃于环境之中,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和分解,服从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目标。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目前主要采用货币单位确认那些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 忽视了本应作为会计对象基本要素之一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现行会计体系产生的会计公式,不计算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不仅导致了虚夸的税收,也忽略了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三)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 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企业低估了其绩效, 而没有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和考虑生态环境的企业高估了其绩效。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处于可持续发展会计系统的最高层次。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经济治理的唯一目标,还应包括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使用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调整投资方向,加快科技开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新的环境消费观念。

(二)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会计主体应突破企业主体的范围, 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何核算、反映企业活动给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是可持续发展会计的重要任务。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时间观。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核算以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为前提, 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必不可少的假设。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

(三)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核算对象

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对象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要宽广的多。按照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内容划分: 为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与社会事项和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 是指那些已包含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有助于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四)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

自然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永恒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同性质资源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永恒资源是社会资源,企业使用时不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而应按照其所替代的其他两种资源所隐含的价值,即其“机会成本”,计入企业的潜在收益和社会收益中,同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

对于人力资源可采用人力资源相关方法处理。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间的公平, 在确认收益和利润时不能使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由于各类自然资源可再生性、价值增值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确认其公允价值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已经实际核算的环境和人力资源事项, 可按照现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核算。在账户设置方面,可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来反映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事项。如企业购入的排污设备,可在“固定资产—环保设备”中核算;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可在“或有负债一环境”中反映;环境治理费用可在“治理费用一环境治理费用”中核算;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会计处理, 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方法进行, 并在表附注中说明;对于没有实际核算的事项,要增加一些科目,如环境成本、环境受益、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

(六)可持续发展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

为了形成全面的指标体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除了日常的核算指标外,还应加入一些新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反映发展权公平状态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