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9 00:52:37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营运计划的编制是城市公交营运管理的核心工作,营运计划编制过程即是城市公交营运计划确定的过程,是把营运资源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使营运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的过程。营运计划的编制既要考虑企业外部的要求,如乘客对候车时间、服务时间等,也要考虑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强度、企业可承受的成本等。

一、公交营运计划的基本组织单元及种类

城市公交营运计划最基本要素是人和车,即驾驶员和公交车辆。驾驶员和车辆搭配后形成一个车组,车组是公交营运调度中的最基本的组织单元。

车组根据不同的搭配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台车与一名驾驶员进行搭配称作单班车组,一台车与两名驾驶员进行搭配称作双班车组,一台车与三名驾驶员进行搭配称作三班车组。单班车组在一天的营运过程中驾驶员与车辆固定搭配,双班车组、三班车组在一天的营运过程中驾驶员会分别进行一次、两次更换,以保证驾驶员合理的工作时间,确保行车安全。

单班车组根据工作时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常日班车组和两头班车组。常日班车组指从投入营运到营运结束,车组连续运行,中途不退出营运。两头班车组是指仅在一天中的早晚高峰期间投入营运,中途客流较少的时段暂停营运,停止运行。

不同类型车组,是由驾驶员最长工作时间和线路服务时间的需要所共同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驾驶员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1个小时,若需要继续营运,那么就要更换驾驶员,相应车组就由原先的单班车组变为双班车组。部分通宵营运或接近于通宵营运的线路,需再次更换驾驶员,形成三班车组。

线路配备的车组,可以是单独某一种类型,也可以是几类车组的组合。由于公交线路客流一般均呈上下班高峰大平时小的特点,因此公交线路车组搭配以双班车组搭配单班车组(两头班车组)为主。

二、车组营运过程及安排

车组从起点站始发到达终点站后再回到起点站,这个过程称为完成一个班次。车组的营运安排主要需考虑完成一个班次所需的时间,以及在完成一个班次后、下一个班次发出前车组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车组从发车准备至一个班次完成的的过程分为驻站、运行两个阶段,将包含准备工作到本次班次完成称作一个周期的完成,相应时间段分别称作驻站时间、运行时间、周转时间。

1、运行过程及时间

运行时间指公交车辆营运时,从发车出场到班次完成后回到停车场的时间段,包括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以及停站上下客的时间。运行时间受道路交通状况和客流量大小影响,交通拥堵会导致车辆运行速度下降,行驶时间增加;客流量大会导致车辆停站时间延长。

运行时间一般分为高峰运行时间和低峰运行时间,也可细分至每个班次制订不同的运行时间,但会导致工作量增加,而交通状况与客流量有很大的随机性,每个班次制订不同的运行时间一般没有太大必要。

2、驻站阶段及时间

驻站时间是指公交车辆运行完一个班次后回到停车场,直至下次发车出场前的时间段。

驻站时间一般安排10分钟左右,用于驾驶员稍作休息、车辆清洁。在早晚饭点还应考虑驾驶员吃饭时间。若车辆加注一次燃料无法满足一天营运的需要,还需考虑车辆加油(加气)时间。

驻站时间同时还是线路应对交通拥堵的缓冲时间。若交通拥堵导致的车辆晚点时间小于驻站时间,可以通过缩短车辆回场后的驻站时间来确保下一个班次的准时发车,若晚点时间大于驻站时间,则需要延缓后续班次的发车时刻,增大后续发车间隔,以确保线路发车的均衡,其实质是降低线路的服务质量。

3、周转过程及时间

车组从开始准备到完成一个班次称为一个周转,所需的时间称为周转时间。周转时间也可以表述为车组前一个班次出发与后一个班次出发之间的时间段。包括车辆在线路上的运行时间和车辆回场后等候发车时间。即周转时间=运行时间+驻站时间。

车组的周转时间是车组营运计划安排中的关键。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其完成班次周转时间之和确定,线路的发班间隔是由车组的周转时间与可投入车组数量决定。

对于车组的营运计划安排,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中,可以按照车组、班次的平均时间来进行总体的计算、规划,但在具体编制行车计划过程当中,应逐个车组、班次核对,确保计划配备的时间充足。任何一个车组、班次的上述三个时间不足,不仅会影响本车组的运行,还会对其它车组、班次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线路的特点及对营运安排的影响

每条公交线路均有不同的特点,但影响营运安排的主要有线路长度、线路营运速度、服务时间、班次间隔(由客流量大小决定)。

1、线路特点对车组营运安排的影响

车辆的运行时间与线路长度和线路营运速度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途经道路空旷的公交线路,其营运速度可以达到25KM/H,市区线路可达到20KM/H。在速度一定的前提下,线路越长,运行时间越长。运行时间、线路长度、营运速度三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运行时间=线路长度/营运速度。

车组的类型也与线路特点直接相关。一般一名驾驶员每天的工作时间宜在7到11个小时。小于7小时,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大于11小时,劳动强度过大,不利于安全行车。因此,对于服务时间(有时也称营业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的线路,一般采用单班车组。服务时间在15个小时左右的线路,必须采用一定比例的双班车组,同时配备部分单班车组增加高峰期间可用车组数,缩小高峰期间的班次间隔。服务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上或通宵运行的线路,可以考虑采用三班车组。

2、营运计划编制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

公交线路的服务时间是指公交线路首班车发出到末班车发出之间的时间段。也有人认为服务时间应为首班车发出到末班车收车之间的时间段,但由于末班车发车后常规的调度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便于计算,在行车时刻表的编制过程中,服务时间仅指首班车发车时刻与末班车发车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班次间隔时间是指相邻两个班次发车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如同行车时间一样,班次间隔时间也分为高峰班次间隔时间和低峰班次间隔时间。高峰期间客流一般较低峰有所增加,班次间隔时间缩短意味着更多的车组同时在线运行,线路运载能力的提高。公交线路的班次间隔时间一般采用均一的时间间隔,因为乘客到达站台的时间具有随机性,均一的时间间隔能够使乘客的候车时间最小。当班次间隔时间小于5分钟时,乘客对候车时间的长短已经不大敏感;当班次间隔过大时,可以考虑在站台采用班次时刻公示方式,方便乘客。

高峰时段是指线路客流比较大、道路交通比较拥堵的时段。高峰时段一方面是指客流量较大的时段,为了保证乘客都能乘到车,需要缩短班次间隔时间,增加运力投放;另一方面,高峰时段也指道路交通状况较为拥堵,车辆运行速度下降,为了保证原有的班次间隔时间,也需要增加运力投放。此外,由于发车点与大客流形成的站点,以及发车点与交通拥堵点的空间距离,为了应对高客流站点和拥堵路段,营运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一定的时间提前量。

四、营运计划的编制

城市公交营运计划的编制应该从线路客流的需求出发,根据公交车辆的运载能力来确定班次间隔,根据乘客出行特点来确定线路服务时间及首、末班时间。同时,城市公交的营运计划安排还应兼顾城市公交运营企业可动用、投入的人、车资源。

1、根据线路长度和运行速度确定班次间隔

在编制营运计划之前,需对该线路所行驶道路的交通情况有所了解,通过实地测试、调查的方式,确定线路高、低峰营运速度。根据线路长度和高、低峰车辆运行速度,相应确定线路的高、低峰运行时间,然后根据线路实际运营的需求配备驻站时间后,确定线路的周转时间。相关因素的之间的计算关系如下:运行时间=线路长度/营运速度;周转时间=运行时间+驻站时间。

周转时间确定后,根据可动用的车组数量,初步确定高、低峰期间的班次间隔。具体计算关系如下:班次间隔=周转时间/可动用车组数。

2、确定所采用车组的类型及比例

线路所采用的车组类型与驾驶员的工作时间直接相关。由于每个驾驶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般为7――11个小时,相应单班车组每天在线路上的时间也是7――11个小时。若服务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可通过全部配备单班车组来完成;若服务时间过长,则须通过配备双班车组来实现。

从乘客出行特点来看,一般公交线路高峰分为早高峰、晚高峰,部分线路会有夜高峰。早高峰一般为6:00至8:00,晚高峰一般为16:00至18:00,夜高峰一般为20:30至21:30。根据线路客流特点不同,可能有所差异。单班车组一般会同时覆盖早、晚两个高峰,双班车组一般只会覆盖早、晚两个高峰中的一个。

单、双班车组比例与服务时间长度、驾驶员休息方式、驾驶员配备数量相关。理论上,单双班车组的配备比例没有任何限制,但在实践当中,往往还会考虑单班每天工作时间较长、驾驶员与车辆轮换相对固定等因素进行安排。

确定驾驶员轮休方式时,首先计算出每天工作的人数和车组类型及工作量,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分组,确保相对均衡。如每天工作5个双班车组5个单班车组,按照1个双班车组与一个单班车组相搭配,每个驾驶员每天驾驶各4圈。则总班次为60个,驾驶员工作3天休息1天,线路每天工作驾驶员人数为15名,总配备人员数为20名。若按照配备3个双班车组,7个单班车组,每个驾驶员每天驾驶各4圈,则总班次数为52个,驾驶员休息方式相应调整为工作3、3、3、4天休1天。每天工作驾驶员人数为13个,总配备驾驶员人数为17名。

3、营运计划的编制的过程

所采用车组及比例确定后,营运计划的大体框架已经基本确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配备的车组以时间为轴进行排列,并使发车间隔与客流情况尽量吻合的过程。

城市公交营运计划的编制过程一般无法做到一步到位,需要反复修改、完善。这是因为,营运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服务时间、车辆和人员的数量、驾驶员工作强度、高低峰班次间隔等诸多因素。营运计划的编制受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制约,营运计划的编制过程,也是在以上几个因素间进行取舍的过程。

行车时刻表的编制过程可用下图来示意:

五、小结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2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和军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的,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夯实基础、创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双拥模范县创建程序、命名周期,从现在开始启动实施,2019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2020年8月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面提升全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地方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完善的保障措施。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双拥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组织、协调和指导双拥工作有力。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教育对象、时间、内容落实,形式、方法多样。双拥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成果丰硕,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浓厚。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识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广泛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部队建设的支持作用和部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兼顾国防需求充分,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富有成效。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配合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活动,动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协助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保障能力强。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利用军队资源和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县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防范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团结影响群众的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法规政策。转业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休人员、残疾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接收安置,以及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军休人员服务管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得到落实;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征兵任务按时完成,兵员数量质量得到保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医疗、住房等保障落实到位,并保证其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享受优待;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建设,做到功能突出,作用明显。军队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双拥活动以基层为重点,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推进双拥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民共学科学理论、共树文明新风、共育优秀人才、共办文化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提高军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开展经常,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军地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三、实施步骤

按照“集中时间、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达标”的要求,创建工作分五个阶段:

1.组织动员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制定《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县创建部级双拥模范县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营造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的浓厚氛围。

2.工作推进阶段(2017年3月—2018年3月)。全县各单位要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县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逐条逐项对照落实,确保各项双拥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3.检查自评阶段(2018年4月—2018年12月)。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县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自查,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做好迎检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申报迎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结合自查情况,制定迎接省级考评验收方案,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认真做好各项考评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创建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5.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6月—2020年8月)。巩固发展我县双拥成果,健全双拥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同时,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及时衔接申报,力争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功。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双拥模范县创建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与富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一致。具体组成为: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人武部政委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编办、外宣办、团县委、妇联、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水务局、卫计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交通局、经发局、工信局、文体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粮食局等部门,以及城关街道、淡村镇、庄里镇、驻富部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日常协调服务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县委办:制定党委议军会议和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抓好会议制度落实;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奖励。

2.县政府办: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各部门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有关双拥、议军方面会议的记录,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实施方案及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等事件的记录和汇报材料审核把关等工作。

3.县委组织部:结合富平实际,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制定并按时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对军队复转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的骨干作用;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

4.县委宣传部:有计划地开展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网站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拍摄双拥宣传专题片;加强优抚安置法规和军事法规宣传教育;宣传双拥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组织和指导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把双拥内容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

5.人武部:负责将双拥工作列入军队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协调各驻军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整理收集部队政治教育、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国防教育基地、双拥活动简报及上报信息、双拥典型人物和党政军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剪报、影视或文字资料;军地各基层单位“双拥”组织建设资料齐全(村居委会有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连队有群众工作活动小组),联谊活动、结对帮扶等活动情况有记录;军民共建点、共建协议书、共建活动及军警民联防联治、征兵情况材料齐全;爱民工程点内容充实;建立军民矛盾和纠纷预警机制,成立维权领导小组,制定维权政策和法律援助中心;严格落实征兵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兵员质量。

6.民政局:督促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法规和政策;强化优抚安置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做好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积极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7.双拥办:负责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负责与成员单位和驻军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组织协调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展双拥工作;参与协调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有关双拥工作资料。

8.编办:负责落实县双拥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扩编;对符合安置条件、妥善安置到各事业单位的退伍军人落实编制。

9.人社局: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子女的接收和安置工作;总结表彰军队转业干部中的先进典型;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军转干部随军家属中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接收安置;协助解决好困难企业中军转干部的生活。配合做好城镇义务兵的安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军地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工作;做好部队随军家属包括下岗军人家属的安置、培训和再就业工作。

10.经发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参与协调驻军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协调驻军部队支援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11.文体广电局:负责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双拥专题片和典型人物的影视资料拍摄,在电视台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做好我县双拥工作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12.公安局:配合人武部、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制定联防联治方案;总结军警联防联治、维护社会治安的经验做法;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负责建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机制,依法优先、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大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为部队训练演习提供方便和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及其随军家属户口迁移工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部队军事运输安全畅通;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的政审工作。在县城各宾馆设立“军人优先”服务标志牌。

13.财政局:保障创建经费及时到位,保证优待抚恤资金及时拨付。负责将军地合署办公的专项经费和专用车辆、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烈士陵园维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负责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和重点优抚对象大病救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并逐步增加;负责落实经费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问题;配合民政部门研究制定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14.卫计局:协助民政部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落实好优抚对象医疗优惠政策;在各医疗机构设置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服务标志,开设优抚对象门诊、病房,建立优抚对象医疗档案,有档案可查,双拥工作有计划、有总结。配合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

15.交通局:负责在车站、公交车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负责公路、桥梁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在各类停车场设置军车免费停放标志;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应享受的各项优待。

16.教育局:搞好学校国防教育、军训组织、文化科技拥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17.国土局:帮助部队做好军事用地的征用工作,协助驻军搞好土地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军地土地纠纷。

18.文物旅游局: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应享受的各项优待;在旅游景点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及军人免费标志。

19.粮食局:负责我县驻军的军粮供应工作,保证供应优质、及时,开展行业拥军,深化“好米好面供部队”等优质服务活动,积极支持和参加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为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

20.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支持部队的改革和建设;指导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对军供保障、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及优抚对象、转退军人、随军家属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和支持,落实军人创业有关优惠政策。负责在各大超市以及有关企业设置军人服务窗口和军人优先标志。

21.住建局:积极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在城乡基础建设中兼顾到军事需要,制定优先优待政策。负责在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设计安装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2.综合执法局:负责配合做好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设立、管理工作。

23.农业局: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24.总工会: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各级工会的工作计划,做好国防和双拥宣传,发动组织职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25.妇联: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妇联工作计划,配合部队宣传表彰女军人先进典型,培养支持部队建设的好军嫂典型,发动妇女开展为驻军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活动,协同有关部门维护军人家庭、婚姻等合法权益。

26.团县委:将双拥共建工作列入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计划,加强对青少年和团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教育。组织军地青年联欢联谊,发动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办好事。

27.各镇(街道):制定每年双拥工作计划,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兑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各项抚恤补助金;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双拥活动。

28.驻富各部队: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部队教育规划,建立国防和双拥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制定本部队每年的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建立扶贫联系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参加军地统一组织的捐赠活动,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参加驻地绿化美化、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每年为驻地群众办1-2次有影响的实事好事;参与平安富平建设,加强军警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体纪律,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共约和共建活动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双拥模范县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是军地和谐、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投入创建工作经费,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人武部、民政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双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教育。要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意义、目的。县电视台要开辟专版专栏,加大对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先进典型及时跟进报道,引导群众树立拥军优属意识,形成“爱国拥军、人人有责”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3.严格落实责任。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具体,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创新创优。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创建各项标准和工作任务,明确专门机构人员,全力推进日常创建工作。要将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4.严格督查考核。县创建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考核办要将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相关镇(街道)、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监督,对工作推脱、行动缓慢、工作滞后的,严格追究责任。

持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

2016年7月29日,泉州市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现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是全市军民共同取得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全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成果。第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155次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八连冠”为新起点,启动“九连冠”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实成效上发展。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同步发展,全力深化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推动“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建设和驻泉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

创建目标

2017年,创建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力争第三次实现“满堂红”创模目标,为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夯实基础;2020年,泉州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分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六连冠”、“四连冠”目标。

创建任务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规定内容: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工作报告;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完善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议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设有相对固定的联络员,双拥活动年度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年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进行工作述职(或书面述职);地级以上市双拥办有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县级双拥办有相对固定的地方工作人员和部队人员参与工作,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有人负责双拥工作,双拥办工作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双拥工作经费及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满足双拥工作需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

创新特色内容:建立健全述职制度,结合每年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宣传、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国资委、国税、地税、工商、人民银行,泉州军分区政治部等军地成员单位进行工作述职;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鲤城区、丰泽区各选择3个社区(居委会),试点成立“拥军优属服务站”、“拥军优属法律援助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市双拥办、司法局,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规定内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有国防和双拥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以上教育活动;当地主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有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利用阅报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公共设施进行教育宣传;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编印工作刊物、开办双拥网站或网页,交流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反映双拥工作动态等;双拥文化产品创作推广富有成效,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重视培养和宣扬双拥先进典型。

创新特色内容:出版《文都鱼水情》---泉州拥军群英谱,宣传双拥模范人物;将市区公交停靠站作为中心城区宣传主阵地之一,在5%的公益广告版面中,根据实际需要分配适当比例的广告版面,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征兵宣传标语,在市区工人文化宫建立双拥宣传园区,进一步完善鲤城区江南兴贤路国防教育一条街,增设新门街文旅街区为国防教育示范一条街,依托郑成功公园建立丰泽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建立泉州双拥公众微信号,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成员单位联络员、各县(市、区)双拥办相关人员组建泉州双拥微信群。(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交通委、市政公用事业局、国资委、总工会,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

规定内容:广泛宣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措施,设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着眼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充分发挥部队装备、设施、场地等的民用效能,支持地方建设发展;配合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协助解决合同协议解除相关问题,避免发生军民纠纷,保持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创新特色内容:推行“互联网+”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服务,建立健全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项目奖励制度,及时奖励进入军工行业的企业和取得军工生产资质认证企业,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泉州潜力优势,引导先创、军鹏、亿仁等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建设需要,争取更多泉州产品纳入军需采购目录,及时主动对接,推动更多部队技术创新成果在泉州转化;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部队相关规定,从东宝、龙兴小区经济适用房划出约100套保障性住房,优先解决31集团军泉州片区干部住房困难,部队申购人员资格由31集团军负责,报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各级住建部门每年牵头深入辖区部队实地调研,掌握驻军现役军人住房保障需求,逐年分期分批拿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确保现役军人按照上述规定优先购买驻地保障性住房,集中建立拥军楼、军人楼,解决好驻泉部队现役军人住房困难;抓紧解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项目,促进相关项目在部队训练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双拥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规定内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推动新调整组建部队的新营区、新设施、新阵地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划拨、资金投入、费用减免、水电供应,给予必要倾斜;结合公共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向部队周边配置,为部队官兵提供便利;主动配合部队有关单位撤并转改工作,协助搞好人员分流、营产管理、在建工程善后、涉法涉诉问题处置,促进转隶移交平稳顺利;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支持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审批规划、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积极配合部队进行体制编制、政策制度等调整改革;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军供站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设施、设备完善,保障能力强,为过往部队提供优质服务;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有残疾退役军人、烈属和现役军人等优先优惠服务的标志,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所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建立各种社会拥军组织,社会化拥军活动开展经常。

创新特色内容:开展科技文化进军营,坚持和创新师旅团部队科技文化拥军现场办公制度,增加市科技拥军专项资金每年至500万元以上,加大扶持部队科技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开设“温陵讲堂”、“心理健康讲坛”、“泉州讲古”,提升官兵精.气.神;开展项目建设进军营,按照驻闽部队有关问题专项任务部署会议要求,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适时到驻军单位现场办公,帮助部队解决军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支前保障进军营,坚持和发扬“驻泉部队军事行动到哪里,支前保障就延伸到哪里”的优良传统,市双拥办、支前办要建立起实物慰问部队的制度;开展法律进军营,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拥军优属服务功能,市县两级法院要向部队官兵发放维权工作联系卡,公布维权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全市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商场、广场等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张贴“军车免费”停放标志。泉州中心市区公交车辆均应张贴“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休干部”中心市区免费乘坐标志。开展交通专线进军营,加强对9条拥军专线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运营企业扶持力度,将拥军专线运营亏本补贴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补助资金,确保现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免费乘坐,成为我市双拥宣传流动窗口。(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局、交通委、卫计委、体育局、旅游局、人防办、国资委、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规定内容:驻军拥政爱民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预案健全,准备充分,完成任务圆满。积极参加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参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行动和驻地新农村建设或城市社区建设,有扶贫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援建有项目、有成效;开展助学兴教,帮助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开展德育美育体育等特色教育,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开展医疗扶持,团以上单位医院(门诊部)积极为驻地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参加驻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方面成效明显;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谐创建,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有效;支持驻地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支持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开放部队军史馆、荣誉室、武器装备陈列馆等场所支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驻军部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成绩显著。

创新特色内容:召开驻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讨论部队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三峡移民村的军民共建活动,各县(市、区)人武部牵头,组织驻军继续与三峡移民村开展共学共建活动,扶持移民融入泉州,促进移民发展生产;引导东部战区陆军所属驻泉部队开展与龙岩革命老区的结对精准帮扶活动;开放73141部队红色尖刀连、73311部队红军一连、73146部队海峡神炮连、海军泉州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美丽乡村共建活动,驻泉各部队以连为单位,组织官兵帮助驻地乡村整治村容村貌、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参与驻地乡村公益事业。(泉州军分区政治部,驻泉各部队政治部(处)负责)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规定内容:结合本地区和驻军部队实际,出台综合性双拥政策规定;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有明确奖励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现役军人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残疾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现役军人和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当地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享受优待;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退役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省和县级财政预算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逐步增加;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或高于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实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发放的地区,可参照城镇户口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执行,具体标准由本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落实编制、人员、车辆、维修改造和日常运行经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优抚医院、光荣院的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功能发挥良好;开展医疗巡诊,承担短期疗养服务;光荣院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好转业、复员、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伤病残退役军人、无军籍职工等,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得到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一次性经济补助、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且列入财政预算;针对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措施,妥善安置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身份随军家属,积极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军队离退休干部妥善安置,政治、生活、医疗待遇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编制、人员、车辆、工作经费、附属用房设施落实,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按政策接收安置,地方补助补贴落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众纪律,在驻地群众中形象好。

创新特色内容: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拓展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的讲话精神,一是做好安置工作,排除军转干部、退役士兵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要依照《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发〔2016〕13号)及相关军转干部安置政策要求,抓好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按上级规定落实团职以上干部的实职安置率和营职以下干部进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的比率,落实好军转干部各项福利和政治待遇。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05﹞80号),提高军转干部随调家属一次性安置费标准;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补差的通知》(泉政文﹝2006﹞14号),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全市企业军转干部总体和谐稳定。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当年度完成。加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确保军休人员“两个待遇”落实。二是完善优待抚恤政策体系,增强军人荣誉感和军事职业的吸引力。严格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城乡同一标准制度,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增长比例和义务兵年度优待金不低于省定标准。针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配套措施,各级人社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泉州军分区批转市人社局、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下发的《泉州市军人军属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泉政文〔2015〕48号)的要求,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军人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等工作。三是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军人子女教育的需求。要认真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政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军分区政治部制定下发的《泉州市贯彻教育部、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泉教综﹝2013﹞73号)要求,切实做好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的入学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要认真督促检查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履行双拥职责、以及涉军“三后”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特事特办原则,切实帮助官兵解除“三后”之忧。(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社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

规定内容:双拥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广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重点优抚对象办好事实事成效明显;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驻军部队领导到地方有关部门走访,并慰问困难群众;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军,每年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公祭烈士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载体。

创新特色内容: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季度计划总结制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组织军地领导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盘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的活动。(市民政局、双拥办,各成员单位负责)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规定内容:部队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经常组织共建活动;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成效明显。

创新特色内容:一是深化部门共建活动,开展军地共建共学“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扩大领域,引导所属科级单位或相关科室与驻泉部队挂钩连队的班排或家庭贫困战士开展挂钩共建或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部队“学兵、知兵、感兵”活动,特别是对家庭贫困战士的帮扶,弘扬乐善好施精神,采取“一挂多”和“多挂一”形式,精准扶持,帮助战士家属发展生产,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深化跨区共建活动,洛江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继续巩固与驻泉部队团以上单位开展双拥共建成果,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部队共建。组织“兵妈妈”服务队,深入跨区共建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体验部队生活,鼓励子女安心服务,在部队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三是深化军企共建活动,盘活民营企业拥军资源,拓宽企业拥军参与面,充实各级企业拥军协会力量,建立慈善拥军基金,积极帮助贫困战士家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优先安排随军家属就业,解决部队干部后顾之忧。学习借鉴“石狮市老大妈拥军服务队”经验,组织引导企业职工成立拥军服务队,深入驻地部队开展服务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拥军优属热情,进一步打响我市社会化拥军品牌。四是深化“城舰”共建活动,推选新一届泉州市人大代表,举办城舰共建论坛,传承猛虎精神,邀请猛虎英模到我市作典型报告,传经送宝。(市文明办、双拥办,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企业拥军协会,泉州军分政治部负责)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规定内容: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军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有预防和处理军民纠纷的规定措施,当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军地双方及时妥善处理。

创新特色内容: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东部战区陆军部、省军区、31集团军,以及泉州军分区、驻泉师旅部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驻闽空军、海军机关,驻泉独立师旅团部队;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严禁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市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创建措施

1、强化职责。军地双方共同维护崇高的政治荣誉,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努力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提高“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双拥工作的全面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泉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完成工作目标,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加强与军地媒体对接合作,大力宣传我市双拥工作的特色亮点,扩大我市双拥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一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或一条街的建设,每年搞好一组双拥创模系列报道。

3、强化基层。按照双拥在基层活动,扎实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等九进活动,激发各行各业自觉、自发、自愿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双拥在基层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

4、强化基础。针对《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适时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5、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双拥创模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实行问责,追究责任。

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2016年9---12月,下发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启动方案,召开全市双拥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创建任务。各单位2016年开展双拥活动的图片、资料,于2016年12月20日前上报市双拥办(地址:市行政中心D幢517室,电话:22500615、22500636),图片应注明活动时间、内容、人员职务等信息。

2、第二阶段:2017年,为新一届省双拥模范城考评迎检考评年,对照考评内容,查漏补缺、资料归档、迎检环境布置,制定迎接省考评组的接待方案,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实现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奠定基础。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3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和军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的,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夯实基础、创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双拥模范县创建程序、命名周期,从现在开始启动实施,2019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2020年8月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面提升全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地方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完善的保障措施。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双拥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组织、协调和指导双拥工作有力。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适应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教育对象、时间、内容落实,形式、方法多样。双拥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成果丰硕,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浓厚。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识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广泛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部队建设的支持作用和部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兼顾国防需求充分,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富有成效。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配合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活动,动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协助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支援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完好。军供站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保障能力强。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利用军队资源和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县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防范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团结影响群众的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法规政策。转业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休人员、残疾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接收安置,以及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军休人员服务管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得到落实;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征兵任务按时完成,兵员数量质量得到保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医疗、住房等保障落实到位,并保证其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享受优待;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建设,做到功能突出,作用明显。军队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双拥活动以基层为重点,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各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定期检查总结,推进双拥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民共学科学理论、共树文明新风、共育优秀人才、共办文化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提高军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开展经常,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军地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三、实施步骤

按照“集中时间、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达标”的要求,创建工作分五个阶段:

1.组织动员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制定《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县创建部级双拥模范县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营造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的浓厚氛围。

2.工作推进阶段(2017年3月—2018年3月)。全县各单位要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县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逐条逐项对照落实,确保各项双拥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3.检查自评阶段(2018年4月—2018年12月)。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县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自查,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做好迎检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申报迎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结合自查情况,制定迎接省级考评验收方案,全面汇报我县双拥工作成果,认真做好各项考评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创建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5.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6月—2020年8月)。巩固发展我县双拥成果,健全双拥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同时,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及时衔接申报,力争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功。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双拥模范县创建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富平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与富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一致。具体组成为: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人武部政委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编办、外宣办、团县委、妇联、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水务局、卫计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交通局、经发局、工信局、文体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粮食局等部门,以及城关街道、淡村镇、庄里镇、驻富部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日常协调服务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县委办:制定党委议军会议和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抓好会议制度落实;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奖励。

2.县政府办: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各部门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有关双拥、议军方面会议的记录,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实施方案及走访慰问驻军和优抚对象等事件的记录和汇报材料审核把关等工作。

3.县委组织部:结合富平实际,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制定并按时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对军队复转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的骨干作用;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

4.县委宣传部:有计划地开展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网站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拍摄双拥宣传专题片;加强优抚安置法规和军事法规宣传教育;宣传双拥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组织和指导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把双拥内容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

5.人武部:负责将双拥工作列入军队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协调各驻军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整理收集部队政治教育、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国防教育基地、双拥活动简报及上报信息、双拥典型人物和党政军领导参加双拥活动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剪报、影视或文字资料;军地各基层单位“双拥”组织建设资料齐全(村居委会有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连队有群众工作活动小组),联谊活动、结对帮扶等活动情况有记录;军民共建点、共建协议书、共建活动及军警民联防联治、征兵情况材料齐全;爱民工程点内容充实;建立军民矛盾和纠纷预警机制,成立维权领导小组,制定维权政策和法律援助中心;严格落实征兵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兵员质量。

6.民政局:督促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法规和政策;强化优抚安置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做好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指导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积极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7.双拥办:负责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负责与成员单位和驻军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组织协调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展双拥工作;参与协调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有关双拥工作资料。

8.编办:负责落实县双拥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扩编;对符合安置条件、妥善安置到各事业单位的退伍军人落实编制。

9.人社局: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子女的接收和安置工作;总结表彰军队转业干部中的先进典型;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干部随军家属中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接收安置;协助解决好困难企业中干部的生活。配合做好城镇义务兵的安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军地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工作;做好部队随军家属包括下岗军人家属的安置、培训和再就业工作。

10.经发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参与协调驻军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协调驻军部队支援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11.文体广电局:负责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双拥专题片和典型人物的影视资料拍摄,在电视台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做好我县双拥工作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12.公安局:配合人武部、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制定联防联治方案;总结军警联防联治、维护社会治安的经验做法;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负责建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机制,依法优先、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大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为部队训练演习提供方便和服务。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及其随军家属户口迁移工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部队军事运输安全畅通;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的政审工作。在县城各宾馆设立“军人优先”服务标志牌。

13.财政局:保障创建经费及时到位,保证优待抚恤资金及时拨付。负责将军地合署办公的专项经费和专用车辆、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烈士陵园维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负责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和重点优抚对象大病救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并逐步增加;负责落实经费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问题;配合民政部门研究制定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14.卫计局:协助民政部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落实好优抚对象医疗优惠政策;在各医疗机构设置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服务标志,开设优抚对象门诊、病房,建立优抚对象医疗档案,有档案可查,双拥工作有计划、有总结。配合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

15.交通局:负责在车站、公交车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负责公路、桥梁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在各类停车场设置军车免费停放标志;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应享受的各项优待。

16.教育局:搞好学校国防教育、军训组织、文化科技拥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17.国土局:帮助部队做好军事用地的征用工作,协助驻军搞好土地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军地土地纠纷。

18.文物旅游局:负责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应享受的各项优待;在旅游景点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及军人免费标志。

19.粮食局:负责我县驻军的军粮供应工作,保证供应优质、及时,开展行业拥军,深化“好米好面供部队”等优质服务活动,积极支持和参加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为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

20.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支持部队的改革和建设;指导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对军供保障、优抚安置事业单位及优抚对象、转退军人、随军家属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和支持,落实军人创业有关优惠政策。负责在各大超市以及有关企业设置军人服务窗口和军人优先标志。

21.住建局:积极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在城乡基础建设中兼顾到军事需要,制定优先优待政策。负责在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设计安装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2.综合执法局:负责配合做好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双拥永久性宣传标牌设立、管理工作。

23.农业局: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24.总工会: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各级工会的工作计划,做好国防和双拥宣传,发动组织职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25.妇联: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妇联工作计划,配合部队宣传表彰女军人先进典型,培养支持部队建设的好军嫂典型,发动妇女开展为驻军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活动,协同有关部门维护军人家庭、婚姻等合法权益。

26.团县委:将双拥共建工作列入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计划,加强对青少年和团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教育。组织军地青年联欢联谊,发动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送温暖、办好事。

27.各镇(街道):制定每年双拥工作计划,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兑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各项抚恤补助金;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双拥活动。

28.驻富各部队: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部队教育规划,建立国防和双拥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有效保护军事设施;制定本部队每年的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建立扶贫联系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参加军地统一组织的捐赠活动,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参加驻地绿化美化、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每年为驻地群众办1-2次有影响的实事好事;参与平安富平建设,加强军警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体纪律,定期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和群众纪律检查,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共约和共建活动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双拥模范县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是军地和谐、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投入创建工作经费,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人武部、民政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双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教育。要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意义、目的。县电视台要开辟专版专栏,加大对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先进典型及时跟进报道,引导群众树立拥军优属意识,形成“爱国拥军、人人有责”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3.严格落实责任。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具体,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创新创优。各镇(街道)、各部门和驻富各部队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创建各项标准和工作任务,明确专门机构人员,全力推进日常创建工作。要将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4.严格督查考核。县创建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考核办要将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相关镇(街道)、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监督,对工作推脱、行动缓慢、工作滞后的,严格追究责任。

持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

2016年7月29日,泉州市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实现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是全市军民共同取得的崇高政治荣誉,也是全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成果。第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155次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八连冠”为新起点,启动“九连冠”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实成效上发展。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同步发展,全力深化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推动“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建设和驻泉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

创建目标

2017年,创建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力争第三次实现“满堂红”创模目标,为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夯实基础;2020年,泉州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分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六连冠”、“四连冠”目标。

创建任务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规定内容: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人武部党委工作报告;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完善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议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设有相对固定的联络员,双拥活动年度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年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进行工作述职(或书面述职);地级以上市双拥办有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县级双拥办有相对固定的地方工作人员和部队人员参与工作,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有人负责双拥工作,双拥办工作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双拥工作经费及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满足双拥工作需要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

创新特色内容:建立健全述职制度,结合每年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宣传、教育、民政、人社、住建、国资委、国税、地税、工商、人民银行,泉州军分区政治部等军地成员单位进行工作述职;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形成网络,鲤城区、丰泽区各选择3个社区(居委会),试点成立“拥军优属服务站”、“拥军优属法律援助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市双拥办、司法局,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规定内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有国防和双拥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以上教育活动;当地主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有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利用阅报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公共设施进行教育宣传;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编印工作刊物、开办双拥网站或网页,交流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反映双拥工作动态等;双拥文化产品创作推广富有成效,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经常活跃,重视培养和宣扬双拥先进典型。

创新特色内容:出版《文都鱼水情》---泉州拥军群英谱,宣传双拥模范人物;将市区公交停靠站作为中心城区宣传主阵地之一,在5%的公益广告版面中,根据实际需要分配适当比例的广告版面,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征兵宣传标语,在市区工人文化宫建立双拥宣传园区,进一步完善鲤城区江南兴贤路国防教育一条街,增设新门街文旅街区为国防教育示范一条街,依托郑成功公园建立丰泽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建立泉州双拥公众微信号,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成员单位联络员、各县(市、区)双拥办相关人员组建泉州双拥微信群。(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交通委、市政公用事业局、国资委、总工会,鲤城区、丰泽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3、军民融合有效推进。

规定内容:广泛宣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军地各级军民融合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措施,设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等相关保障措施;着眼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支持部队住房、医疗、装备维修等保障社会化;充分发挥部队装备、设施、场地等的民用效能,支持地方建设发展;配合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协助解决合同协议解除相关问题,避免发生军民纠纷,保持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创新特色内容:推行“互联网+”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服务,建立健全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项目奖励制度,及时奖励进入军工行业的企业和取得军工生产资质认证企业,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泉州潜力优势,引导先创、军鹏、亿仁等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建设需要,争取更多泉州产品纳入军需采购目录,及时主动对接,推动更多部队技术创新成果在泉州转化;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部队相关规定,从东宝、龙兴小区经济适用房划出约100套保障性住房,优先解决31集团军泉州片区干部住房困难,部队申购人员资格由31集团军负责,报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各级住建部门每年牵头深入辖区部队实地调研,掌握驻军现役军人住房保障需求,逐年分期分批拿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确保现役军人按照上述规定优先购买驻地保障性住房,集中建立拥军楼、军人楼,解决好驻泉部队现役军人住房困难;抓紧解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项目,促进相关项目在部队训练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双拥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4、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规定内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推动新调整组建部队的新营区、新设施、新阵地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划拨、资金投入、费用减免、水电供应,给予必要倾斜;结合公共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向部队周边配置,为部队官兵提供便利;主动配合部队有关单位撤并转改工作,协助搞好人员分流、营产管理、在建工程善后、涉法涉诉问题处置,促进转隶移交平稳顺利;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海洋维权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支持部队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审批规划、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积极配合部队进行体制编制、政策制度等调整改革;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军供站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设施、设备完善,保障能力强,为过往部队提供优质服务;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有残疾退役军人、烈属和现役军人等优先优惠服务的标志,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所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建立各种社会拥军组织,社会化拥军活动开展经常。

创新特色内容:开展科技文化进军营,坚持和创新师旅团部队科技文化拥军现场办公制度,增加市科技拥军专项资金每年至500万元以上,加大扶持部队科技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开设“温陵讲堂”、“心理健康讲坛”、“泉州讲古”,提升官兵精.气.神;开展项目建设进军营,按照驻闽部队有关问题专项任务部署会议要求,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适时到驻军单位现场办公,帮助部队解决军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支前保障进军营,坚持和发扬“驻泉部队军事行动到哪里,支前保障就延伸到哪里”的优良传统,市双拥办、支前办要建立起实物慰问部队的制度;开展法律进军营,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拥军优属服务功能,市县两级法院要向部队官兵发放维权工作联系卡,公布维权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全市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商场、广场等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张贴“军车免费”停放标志。泉州中心市区公交车辆均应张贴“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休干部”中心市区免费乘坐标志。开展交通专线进军营,加强对9条拥军专线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运营企业扶持力度,将拥军专线运营亏本补贴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补助资金,确保现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免费乘坐,成为我市双拥宣传流动窗口。(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局、交通委、卫计委、体育局、旅游局、人防办、国资委、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负责)

5、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规定内容:驻军拥政爱民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预案健全,准备充分,完成任务圆满。积极参加为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参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行动和驻地新农村建设或城市社区建设,有扶贫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援建有项目、有成效;开展助学兴教,帮助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开展德育美育体育等特色教育,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开展医疗扶持,团以上单位医院(门诊部)积极为驻地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参加驻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方面成效明显;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协助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谐创建,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协助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有效;支持驻地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支持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开放部队军史馆、荣誉室、武器装备陈列馆等场所支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驻军部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成绩显著。

创新特色内容:召开驻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讨论部队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三峡移民村的军民共建活动,各县(市、区)人武部牵头,组织驻军继续与三峡移民村开展共学共建活动,扶持移民融入泉州,促进移民发展生产;引导东部战区陆军所属驻泉部队开展与龙岩革命老区的结对精准帮扶活动;开放73141部队红色尖刀连、73311部队红军一连、73146部队海峡神炮连、海军泉州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美丽乡村共建活动,驻泉各部队以连为单位,组织官兵帮助驻地乡村整治村容村貌、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参与驻地乡村公益事业。(泉州军分区政治部,驻泉各部队政治部(处)负责)

6、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规定内容:结合本地区和驻军部队实际,出台综合性双拥政策规定;对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有明确奖励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现役军人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残疾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现役军人和残疾退役军人参观游览当地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享受优待;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退役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省和县级财政预算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逐步增加;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或高于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实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发放的地区,可参照城镇户口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执行,具体标准由本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落实编制、人员、车辆、维修改造和日常运行经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优抚医院、光荣院的编制、人员、车辆、经费按规定落实,功能发挥良好;开展医疗巡诊,承担短期疗养服务;光荣院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好转业、复员、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伤病残退役军人、无军籍职工等,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得到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一次性经济补助、待安排工作期间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且列入财政预算;针对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措施,妥善安置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身份随军家属,积极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军队离退休干部妥善安置,政治、生活、医疗待遇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编制、人员、车辆、工作经费、附属用房设施落实,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按政策接收安置,地方补助补贴落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军队群众纪律,在驻地群众中形象好。

创新特色内容:认真落实总理关于“拓展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的讲话精神,一是做好安置工作,排除干部、退役士兵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要依照《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发〔2016〕13号)及相关干部安置政策要求,抓好干部的安置工作,按上级规定落实团职以上干部的实职安置率和营职以下干部进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的比率,落实好干部各项福利和政治待遇。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05﹞80号),提高干部随调家属一次性安置费标准;修改完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放自主择业干部退役金补差的通知》(泉政文﹝2006﹞14号),做好自主择业干部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企业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全市企业干部总体和谐稳定。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当年度完成。加强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确保军休人员“两个待遇”落实。二是完善优待抚恤政策体系,增强军人荣誉感和军事职业的吸引力。严格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城乡同一标准制度,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增长比例和义务兵年度优待金不低于省定标准。针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人调整交流、异地任职增多等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配套措施,各级人社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泉州军分区批转市人社局、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下发的《泉州市军人军属就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泉政文〔2015〕48号)的要求,军地双方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军人军属随调随迁、安置就业等工作。三是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军人子女教育的需求。要认真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套政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军分区政治部制定下发的《泉州市贯彻教育部、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泉教综﹝2013﹞73号)要求,切实做好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的入学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要认真督促检查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履行双拥职责、以及涉军“三后”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特事特办原则,切实帮助官兵解除“三后”之忧。(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社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泉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

7、双拥活动坚持经常。

规定内容:双拥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平时有活动;广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重点优抚对象办好事实事成效明显;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驻军部队领导到地方有关部门走访,并慰问困难群众;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军,每年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公祭烈士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载体。

创新特色内容: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季度计划总结制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组织军地领导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盘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的活动。(市民政局、双拥办,各成员单位负责)

8、军民共建富有成效。

规定内容:部队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与驻地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经常组织共建活动;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成效明显。

创新特色内容:一是深化部门共建活动,开展军地共建共学“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扩大领域,引导所属科级单位或相关科室与驻泉部队挂钩连队的班排或家庭贫困战士开展挂钩共建或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部队“学兵、知兵、感兵”活动,特别是对家庭贫困战士的帮扶,弘扬乐善好施精神,采取“一挂多”和“多挂一”形式,精准扶持,帮助战士家属发展生产,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深化跨区共建活动,洛江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继续巩固与驻泉部队团以上单位开展双拥共建成果,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部队共建。组织“兵妈妈”服务队,深入跨区共建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体验部队生活,鼓励子女安心服务,在部队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三是深化军企共建活动,盘活民营企业拥军资源,拓宽企业拥军参与面,充实各级企业拥军协会力量,建立慈善拥军基金,积极帮助贫困战士家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优先安排随军家属就业,解决部队干部后顾之忧。学习借鉴“石狮市老大妈拥军服务队”经验,组织引导企业职工成立拥军服务队,深入驻地部队开展服务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拥军优属热情,进一步打响我市社会化拥军品牌。四是深化“城舰”共建活动,推选新一届泉州市人大代表,举办城舰共建论坛,传承猛虎精神,邀请猛虎英模到我市作典型报告,传经送宝。(市文明办、双拥办,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企业拥军协会,泉州军分政治部负责)

9、军政军民关系融洽。

规定内容: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军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有预防和处理军民纠纷的规定措施,当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军地双方及时妥善处理。

创新特色内容: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东部战区陆军部、省军区、31集团军,以及泉州军分区、驻泉师旅部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不少于1次走访驻闽空军、海军机关,驻泉独立师旅团部队;经常互通情况,遇事主动协商,妥善解决;严禁重大军地军民纠纷发生,遇一般军民纠纷发生,军地领导能亲自出面、妥善解决。(市双拥办、支前办,泉州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负责)

创建措施

1、强化职责。军地双方共同维护崇高的政治荣誉,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全力争创,志在必得,努力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提高“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双拥工作的全面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泉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完成工作目标,确保在上级的检查考评中不失分、不拖全市双拥工作的后腿。

2、强化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氛围。加强与军地媒体对接合作,大力宣传我市双拥工作的特色亮点,扩大我市双拥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一批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公园或一条街的建设,每年搞好一组双拥创模系列报道。

3、强化基层。按照双拥在基层活动,扎实开展双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医院、进学校、进车站、进连队、进两新组织等九进活动,激发各行各业自觉、自发、自愿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抓好规范化建设,落实达标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夯实基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推广双拥在基层的先进典型,老典型要巩固发展提高、出新招、有新意,新典型要有新亮点、新特色。

4、强化基础。针对《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我市实际情况,适时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高标准、严要求,重点抓好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工作。

5、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6、强化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双拥创模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把创建工作与评先创优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做的好的、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完成创建任务的,实行问责,追究责任。

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2016年9---12月,下发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启动方案,召开全市双拥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创建任务。各单位2016年开展双拥活动的图片、资料,于2016年12月20日前上报市双拥办(地址:市行政中心D幢517室,电话:22500615、22500636),图片应注明活动时间、内容、人员职务等信息。

2、第二阶段:2017年,为新一届省双拥模范城考评迎检考评年,对照考评内容,查漏补缺、资料归档、迎检环境布置,制定迎接省考评组的接待方案,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实现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奠定基础。双拥工作图片资料上报时间另行安排。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4

2长春火车站枢纽方案设计

2.1道路网规划方案

规划年研究区域内规划路快速路2条:亚泰大街和台北大街;主干路4条:人民大街、辽宁路、凯旋路、长白路;次干路5条;支路23条。规划道路网密度6.8km/km2,道路面积率17%(去除铁路用地后分别为11.3%和21%)。设计规划5条南北方向的城市道路穿越铁路,大大解决了铁路对城市南北方向交通的分隔问题,促进了路网体系一体化。1)青石路—铁西街,红线宽28m,双向4车道,主要分流西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2)凯旋路,红线宽50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车站西侧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3)亚泰大街,红线宽54m~56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车站东侧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4)北十条—长利路(永宁路),红线宽28m,双向4车道,主要分流东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5)东莱街,红线宽40m,双向6车道,主要分流东部南北方向穿越铁路交通。

2.2交通枢纽交通组织方案

北广场地下停车库进行统一考虑,对东西两座地下停车库进行整体改造、连接,并拆除北广场地面下沉广场,最终把原来的两个独立车库改造成一个完整的地下停车库;然后在停车库内部进行局部改造,形成一个联系轨道交通车站及火车站进、出站通道的人流集散、换乘空间,该空间向北可联系轨道交通车站内的站厅,向南可联系火车站进、出地下通道;向上可联系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南广场设计方案考虑长白路下穿,解决过境车与进出站车辆交织问题,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南广场西侧设公交车场和短途大巴车停车场,东侧设置公交车场,将原本分散的公交车始发站集中设置,尽量满足各条主干道方向的公交车进出站。为减小广场上的交通压力,将出租车与社会车停车场设在地下,出租车在广场落客后进入地下出租车蓄车场蓄车接客,充分体现交通立体化的设计理念,使旅客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有序、便捷的换乘。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5

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标识码:A

为缓解城市机动车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生活质量,我国各大城市均以不同的速度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然而,地铁的施工会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地铁站点施工占用大量道路资源,施工区域多在城市中心交通繁忙区,建设周期长,施工期间主城区将面临严峻的考验[1]。如何处理地铁站点施工与城市道路交通矛盾逐渐成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在分析广州6号线长湴地铁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状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交通仿真模型,分析长湴地铁站施工期间对周边交通影响情况,并提出缓解交通拥堵的改善方案,并为后续地铁施工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1 基本思路

解决地铁施工与城市道路交通矛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施工期间不同交通疏解方案下道路交通进行模拟仿真和预测,将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选取更加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最优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技术问题有两个:(1)交通的模拟和预测,即交通仿真软件的选取;(2)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价体系,实现对不同情况下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2]。采用的交通仿真软件应该能对区域内各种类型的路口进行面的分析,能够模拟具体的改建方案、车辆路径等,并输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如车辆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

本文以广州6号线长湴地铁站的施工工程为例,选取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地铁长湴施工期间周边的交通进行模拟和预测,分别分析地铁施工前、现有交通疏解方案、改善方案等三种情况下的车辆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评价指标。

2 Vissim交通仿真软件概述

Vissim交通仿真软件[3—7]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0.1s为时间步长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车辆的纵向运动采用了心理——生理跟车模型,横向运动(车道变换)采用了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算法。驾驶员行为模拟分为保守型和冒险型,车辆沿用用户定义的或从Vissim输人的数据移动。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网络(特别是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仿真分析,它不但对公交车辆的组成及运行特点作了特别详细的考虑,而且还在交通流组成中考虑了摩托车、自行车及行人等,能较真实地反映和重现实际交通状况,为交通方案的优化和评定提供依据,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3 交通数据调查分析

3.1 道路环境调查

长湴地铁站为广州地铁6号线的起点站,位于天源路东升厂公交站附近。天源路原为双向12车道,由于长湴地铁施工占用大量道路资源,使得地铁站附近路段变为双向6车道,使得该处经常出现拥堵现象。本文选取上元岗公交站至东升厂公交站路段为研究对象,全长约为1 327米。具体道路情况如图1所示。

3.2 交通量调查

依据上元岗站至东升厂站路段交通流特性,采用人工计数法对该路段早高峰(8:00—9:00)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4 仿真分析

4.1 仿真建模

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东升厂至上元岗路段的交通流进行仿真所需要的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其中道路条件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车道长度、纵坡度和纵坡长等;交通条件包括交通组成、交通量、车辆基本性能等情况。

(1)道路条件依据东升厂至上元岗路段平面布局图(如图1所示),长湴地铁附近为双向6车道,其他位置为双向12车道,车道宽约3.25m,其他参数视具体情况设置。

(2)交通条件中的交通量依据实际调查的交通流数据(如表1、表2)。

(3)车辆的几何尺寸选用Vissim软件中2D或3D模型中的类似车型尺寸和速度根据连升路具体情况设置,如表3所示。

依据东升厂至上元岗路段平面布局图(如图1所示),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中分别建立地铁施工前后的仿真模型,依据表3中的车辆特性设置模型中车辆的特性,并将表1、表2相关交通流量数据分别输入到地铁施工前后的模型中,最后得到该路段地铁施工前后的交通仿真模型,如图2、图3所示。

4.2 仿真结果分析

对该路段地铁施工前后的交通状况分别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各种交通信号控制指标,经整理得出该路段的仿真结果,如表4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长湴地铁站施工的影响,东升厂至上元岗路段的车辆延误时间增加130%,停车次数增加95%,行程时间增加6.1%。

5 改善方案

由流量调查数据及仿真结果可知,由于长湴地铁站的施工影响,该地段交通拥堵现象特别明显。特别是由东升厂往上元岗方向,由于车流过大,在地铁施工处道路通行能力不足,经常出现车辆拥堵现象。鉴于此,本文提出将地铁施工处的车道划分由原来的每个方向各3车道更改为由东升厂往上元岗方向4车道、由上元岗往东升厂方向2车道。利用Vissim仿真软件重新建模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疏解方案对比,如表5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改善方案使得东升厂至上元岗路段的交通流平均延误时间降低18.7%,平均停车次数降低26.2%,行程时间降低4.8%,能够有效地缓解长湴地铁站施工处的交通拥堵现状,提高了该路段的通行效率。

6 结束语

运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分析长湴地铁施工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指标,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改善方案,有效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了延误时间,改善道路的服务水平,并为后续地铁施工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燕,孙曲辉. 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07(8):23—24.

[2] 黄立葵,刘靓,等. 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问题研究[J]. 交通与计算机,2005,23(1):43—46.

[3] 罗美清,隽志才. Vissim在交叉通设计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2):232—235.

[4] 秦雅琴,熊坚. 基于VISSIM仿真系统的城市路网评价——以昆明城市路网整治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31(6):87—89.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6

回顾公交发展的历史,公交站场无论是从它的定位、到规划、还是建设,都成为了制约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站场用地严重不足。据统计,2001年,××公交拥有公交车辆1544台,总停车场面积40293m2,按照国家最低标准65m2/标台计算,停车场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40.1%;2004年,广州拥有公交站场322个,总停车场面积730000m2,但按照国家标准,站场面积缺口达5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格不合理。公交站场的布局应有科学的规划,即公交站场的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文化和体育设施、大型住宅区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要有配套规划;在城市远期规划中应预留公交站场用地,避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规划上的缺陷。

2、管理不科学。公交站场资源的稀缺性与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存在矛盾。公交站场作为附加于土地资源之上的交通设施,在目前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将变得日益稀缺与昂贵,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3、投资少。投资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除政府部分投资和公交企业少量积累的资金外,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股对城市站场建设的投资少。如:按照规定,有10000人的开发小区,就要设立公交站场,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节省土地资源,并不按规定执行,更为恶劣的是有些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时,把开通公交作为一个卖点,商品销售完了,公交站场用地也改作了他用。

截止2004年,××公交总公司实现资产总计73961.63万元,运营车辆2507台,运营线路61条,运送乘客6亿人次,完成运营收入53113万元,完成运营公里20802万公里。实现利税3000余万元。而现有停车场地14个,总停车面积72822.84平方米,其中包括租借用地23667.84m2。停车场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55%。导致××地区二公司车辆都是沿马路停放。站场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公交企业的发展。

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公交站场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交站场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经验,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应保持POP的百分之三到五左右,否则,公交基础设施功能将难以保证。但据统计,2001年全国用于城市公交的投资只有190亿人民币,不足全国城市POP的百分之一,用于公交站场建设的投资就更少(摘自《中国城市公交存在五缺陷,今后将优先发展公交》。而欠发达地区投入公交站场建设更少之又少。如何解决公交站场建设的发展问题?通过××多层多功能停发车场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解决公交站场用地困难,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土地资源在我国是稀缺资源。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要解决公交站场用地,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土地使用方(包括公交企业)在规划、建设开发、使用土地时,就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用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要增加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效益。×××停车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投入基础建设500余万元,1996年6月因无资金停工。2003年再资动工,而当时期设计的通道车停车场结构,已毫无实际意义,桩基础及设计方案全部报废,城市规划一度将停车场变更为城市绿地。期间闲置7年多,给国家、企业都造成了损失。东塘地区的公交车辆丛部停在劳动路沿线。变更原设计后的×××停车场,大大地增加了土地的集约效益。

2、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

城市公交站场建设,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理应得到政府的投资和扶持。城市公交的性质,决定了公交企业只是一个微利企业,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然而,资本的特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投资大的纯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逐利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优先考虑的是资本的投资回报,在政府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公交企业就必须充分发掘、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利用站场带来的客流,交通环境的优化,公交的广告效应,吸引和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来投资公交站场建设。

4、合作开发,对合作双方要实现双赢的局面。

只有双赢,合作的基础才牢固,合作才能长久。×××多功能停车场经过变更原设计,增加了超市功能,通过自动扶梯,将停车场与国内知名超市购物中心连为一体。一方面,公交车为超市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客源,大大改善了超市的交通环境,方便了市民。另一方面,公交站场以大型超市为依托,不仅增加了客流,方便了购物后的乘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开发,我司按使用功能划分出让了商业部分的土地使用权,原九四年投入的桩基础部分500多万元也作为我司投入。通过盘活这部分存量土地资源及报废的桩基础设施,我司在获得等量三万多平方米公交站场的条件下,减少了资金投入6000多万元。这是合作双方都乐于看到的结果。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7

引言

随着机动车的增长,特别是轿车的快速增长,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的发展严重失衡,公交的优势和发展受到限制,老百姓正常出行受到影响,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城市公交运行存在很多矛盾。一方面,公交需求总趋于超过道路供给,单纯依靠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来扩大路网供应能力不能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公交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交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政府提供的服务质量与人民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及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1.金华市公交运营情况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我国华东地区较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换乘集散地。市区目前拥有城市道路近百条,主要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中心城区道路网主框架采用环状和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形成“三纵三横三环”的路网主骨架。三纵:双龙街、八一街、东市街;三横:人民路、李渔路、现330国道城区南段;三环:内环、二环、三环(城市快速路)。市区已建成道路260.55km,道路用地面积610公顷,道路网密度为2.77km/km2,人均道路面积为5.23m2,道路用地面积约占建成区面积的7.77%。

居民主要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为公交车。截止到2012年7月底,市区线路共有线路80条,大部分线路以大中型车辆营运为主,还有一部分采用小型车辆营运,城市公交分担率为16.7%。日运营量的三个高峰期分别为:6:40~8:30、16:00~17:30和11:40~12:30,容易在八一北街与丰亭路交叉口、新华街人民广场路段等形成交通拥堵。

2.金华市公交服务体系的满意度调查

金华市公交服务体系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在提高城市品位形象,为居民提供便捷出行方面作出了较大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乘客对金华市主城区公交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并有效地了解乘客反映较突出的问题,征询相关建议与看法,为金华市公交服务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

2.1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主要为金华主城区,抽样调查,问卷分布范围情况如下:

江南:八一南街,李渔路交叉路口(颐高到银泰段) 100份

江北:八一北街,回溪街,人民东路(恒大,第一百货,银泰段) 100份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

(1)乘客对公交车内及站点相关配置的满意度:公交车内感官视觉、坐椅舒适度、卫生、人员服务态度等;对车内相关配置意见与看法;对满意的车内设施最低配置要求;

(2)乘客对公交运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乘客对金华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服务的满意度;

(3)调查乘客对除公交服务外其它相关方面的建议:针对性对公交服务突出问题调查,如车内拥挤、公交站点设计等;收集乘客对金华公共交通规划建议。

2.2调查结果

1、乘客对公交车内及站点相关配置的满意度:

(1)公交车内硬件设施视觉效果,34.38%—好,50%—一般;

(2)车内座椅舒适度,28.13%—好,68.75%—一般;

(3)车内卫生质量,26.56%—好,51.56%—一般,14.06%—不好;

(4)司机服务态度,37.5%—好,50%—一般;

(5)公交站点相关配置,13%—很满意,81%—一般,6%—不满意。

2、乘客对公交运服务的营满意度:

(1)等车时间:反映平均每次坐车等车小于等于10分钟的占26%,10~20分钟的占40%,20~40分钟的占26%,40~60分钟的占8%;

(2)总体满意度:35%—很满意,60%—满意,5%—一般;

(3)存在问题:50%—车内拥挤,14.06%—等候时间太长,10.9%—车辆老化现象严重,6.25%—乱停乱靠,4.69%—路线太长,4.69%—司机服务态度太差,4.69%—到站指示不明确,3.13%—卫生管理不到位,1.56%—车速太快。

3、调查乘客对除公交服务外其它相关方面的建议:

(1)对公交站点的改进:31.25%—设置排队护栏,39.06%—线路指示牌清晰化,4.69%—增加站点广告宣传,1.56%—减少站点广告宣传,20.31%—增加温馨提示语,

(2)对提高公交服务的建议:53.13%—线路优化设置,1.56%—停靠点优化布置,50%—提高发车频率,46.87%—增加换乘便利性,18.75%—优化站牌外观设计,28.13%—优化站牌线路指示,32.81%—增进卫生管理,

(3)其他建议:高峰时段(上下班、放学时间段)增加班次,增加车辆的载人量,增加站点,发车应准时,车辆需增多(如:310线路车辆较少,郊区应适当多增路线);增强卫生管理力度;司机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可以安排乘务员严格管理上下车秩序,对于年纪大的老人需特别照顾;应增加车内的扶手护栏,车速适当减慢,以保障安全,完善自动提醒站点装置;公交车站的设施有待改进,站台提示牌应清晰化,线路需优化。

3.金华市公交服务体系的不足

除了问卷中发现的问题,在实地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市区南北纵向主干道只有两条,一条是八一街,另一条是双龙街。优化改造后的八一南街是双向六车道,大大提高了通行能力,但连接南北的通济桥成了卡脖路段。另外,市区类似宾虹路、东市街这样的断头路很多,市区一环线和二环线目前仍没有打通,这些都给市区主干道的交通带来很大压力。

(2)线路设计不太合理,沿途停靠虽然达到绝大多数乘客的认可水平,但还是不能做到十分满意,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因为公交车为了抢夺客源的目的,会出现乱停乱靠行为,不仅破坏金华市公共交通服务整体形象,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且司机态度不好,经常性的加速与减速,容易在车内拥挤情况下,造成车内人与人挤压的现象,影响乘客情绪。

(3)公交站点设置也有不合理之处,商业中心区域周边公交站点分布不均衡,且对向站点之间距离过近。公交线路重复率极高,商业中心周边主干道公交班线过于密集。

(4)公交车的车型单一且不环保。虽有不少新车辆,但车型比较单一,公交车不美观,不能成为都市风景线。而且,目前金华市还未曾购置双层客车,双层客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乘车拥挤的压力。目前还是以汽油车为主,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使用排放达到欧洲二号甚至三号标准的环保公交车了。

(5)部分金华公交未使用电子路牌,这也与车辆老化现象严重有关。虽然电子路牌的费用相对传统路牌高,但是,由于电子路牌是发光路牌比较美观和实用,可以随意调整线路号,还是比较受乘客欢迎的。目前金华公交还有一部分未使用电子路牌,给乘客乘车带来一定的不便,尤其是晚上乘车,光线昏暗使得公交路牌不突出,容易发生坐错车的现象。

(6)公交服务整体水平处于一般或略偏下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面的服务水平。

4.金华市公交服务体系的优化

根据调查结果及居民给的建议,金华市公交服务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车内和站台进行卫生打扫,更换或清洗车椅坐垫及椅套,清洗车身外框架,将卫生标准纳入公交运营公司或公交车司机及售票服务员绩效考核计划中,并赋予适当权重,促使其重视此项考核的重要性。

(2)增加培训工作。对司机和售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如驾驶技术培训,文明用语培训、服务技能培训等,同时对两类人员进行统一着装,给乘客留下良好印象。

(3)增加车内相关配置。如舒适的坐椅,宽敞明亮的车内空间及过道,配备车载电视、车载空调,相关的消防器材等。

(4)进一步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的淘汰旧车破车;修建候车棚及坐椅;在复杂路段和繁忙线路增设护栏,减少上车推挤现象;及时更换、更新路牌,尽可能利用信息科技手段,使站点公交信息提示系统实时化和现代化,确保乘客能够掌握公交发车、班次、到达地点等的准确信息。

(5)市区多建几个公交枢纽站。大量公交线路经过市中心拥堵路段,加剧了市区道路拥挤,市区较容易堵塞的路段常导致公交车脱班,带来了市区公交线路重复率高、实载率低、准点率低等诸多问题。若在线路交汇的城市核心区的设置公交枢纽站,让农村线路的公交车在此折返,乘客在这里换乘进入市区公交车,不仅可以减少进入市区的公交车数量,减轻市区交通压力,而且公交车往返频率也会加快,减少乘客等车的时间。对乘客而言,在枢纽站换乘,可选择的线路多,市区道路畅通了,路上乘车的时间也能缩短。

(6)合理设置公交站点,适当调整商业中心区域内的公交班线,减少主干道交通压力。对商业中心区域内的公交站点重新进行统筹布局,力争通过布局使各路公交站点均匀地分布在商业中心周边,减少个别主干道由于公交站点扎堆引起道路拥堵。此举还能有效带动商业中心部分较冷路段店铺的人气。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公交车站点,避免出现公交站点距路口过近或两个对向公交站点间距过近的情况。市区内有条件的路段,可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7)对公交规划合理性进行审查。公交公司应及时跟踪乘客意见,做好有效的市场调查工作,对乘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在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下对各线路、各班次、单辆公交发车间隔进行合理设计,及时调整过时或老旧的规划线路,尽可能的扩大公交网络覆盖面。同时对线路上的盲区增设站点、合理调度,对繁忙线路、高峰期增加车次,更换大车,缩短候车时间,延长早晚运营时间,对非繁忙线路换小车,加快运营速度。并在有条件的路段开设公交车专行道。

5.结语

综上所述,金华公交为广大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但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当今私人汽车拥有量高速增长的当今,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汽油昂贵问题严重,加重了居民的生活压力。公交具有污染小,便捷等优点。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措施。排除公交服务中让居民不满意的部分,促进公交优化,使公交在激烈竞争中立足脚步,积极发挥优势。

在完善的公交体系下,最直接的是节约了乘客的时间。从乘客的角度来看,公交最必须的特点是准时性和高效性。完善的公交体系可以节约乘客时间。另外,完善的公交体系能减少交通事故的损失,提高乘客本身的安全性保障,为乘客们提供了便捷又舒适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贡献。(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8

•引言

快速公交系统(BRT)具有容量大、服务标准高、投资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既可以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也可以成为交通网络的补充。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国许多城市纷纷开始了快速公交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机动车迅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等几个方面同时进行的阶段。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济南市开始了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2005年展开了近期建设规划和首期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成为我国快速公交系统实践中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背景

1、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分析

济南市中心城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规划的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1022平方公里。2004年底,中心城城市人口约为280万人(其中包括暂住人口50万人),人口集中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呈团状布局形态的老城区内。《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规划济南市中心城的布局形态由老城区的单核心发展模式向“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进行调整(见图1)。“一城”指主城区,“两区”为西部城区和东部城区,预计2020年总人口430万人,其中,主城区人口310万人,用地290平方公里;西部城区50万人,50平方公里;东部城区70万人,70平方公里。城市主城区和东部城区形成连绵向东的发展态势,西部城区由于地质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一个组团发展。“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使得济南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一个带形城市,南北向宽度约14公里,东西向长度约55~60公里。

2、济南交通现状及预测

济南市机动车增长迅速,1990年至2004年间市区机动车平均年增长16.9%。目前,济南市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到2004年底,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为85.5万辆。近年来,济南市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济南市道路面积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城市的道路建设难以适应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与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对比中,济南道路网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积率均处于中等水平。现在早高峰时段老城区重要路段出现交通堵塞现象,高峰期机动车平均车速仅为16公里左右。随着城市人口增长,济南公交客运总量增长幅度较大,2004年完成的公交客运总量为5.26亿人次,与1993年相比,增长56.1%。公交车辆数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2004年公交线路配车总数增加到3100标台,比1993年增长184%;运营线路也由1993年的45条增加至2004年的118条,增长162%。随着城市的发展,济南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居民步行出行方式将保持一定份额,自行车出行将有显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机动车出行方式的迅速增长。根据济南城市发展要求和国家公共交通发展宏观环境,预计2020年济南公共交通的比重将达到45%(不含步行)(见下表)。

3、对快速公交系统的选择

随着城市的发展,济南市区向东西方向延伸发展,中心区与新城区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市民平均出行距离将由现在的3.8公里增加到7.25公里。同时,预计2020年市区居民公交方式出行量,将由现在的100万人次/日达到360万人次/日(不含出租车)。强大的公交出行需求对公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持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提供大容量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满足公共交通需求增长的要求。但是,济南特有的“保泉”问题限制了轨道交通的发展。2002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六位院士应济南市的邀请专程来济,就济南市轨道交通(地铁建设)与地下水保护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经过考察论证,专家们得出结论:济南建设轨道交通的前提是要做足地质勘测的文章,只有勘测分析足够详细,施工技术科学合理,济南才有条件建设轨道交通。同时,考虑到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即使政府倾全力建设轨道交通示范线路,短期内仍很难形成网络,不可能承担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为此,济南市提出近期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以适应城市形态的变化需要,将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作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及建设部等六部委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举措,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解决百姓出行问题,以此建设和谐社会,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

•规划的流程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实践,体现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过程,涉及到各个层面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规划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战略规划阶段、线网规划阶段和线路规划阶段。

1、战略规划阶段

核心关键问题在于将快速公交系统引入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根据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的需要,从综合交通体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功能定位。济南在《济南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优先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形成”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结合济南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济南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了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策略,最终在总体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大运量的公共交通采用快速公交与地铁或轻轨结合的模式”,“采取渐进式发展的策略,远期考虑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近期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2、线网规划阶段

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和快速公交线网专项规划,明确城市快速公交线网以及配套。重点在于根据城市的用地结构,明确快速公交走廊,编制规模合理的快速公交网络,并将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当中,进行用地控制和道路红线控制。在《济南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提出了主城区快速公交网络结构为“四横五纵”,总规模为290公里。济南在近期道路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对于规划为快速公交走廊的道路,优先考虑是否有可能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条件尚未成熟的,也往往结合道路工程设置2个路边公交专用道,作为将来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预留空间。

3、线路规划阶段

首期建设线路的选择是快速公交系统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首期线路能够成功,关系到市民是否接纳新的交通方式,政府决策者能否继续推动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首期线路的选择重点考虑:(1)符合城市和交通发展的需要;(2)近期和远期的客流条件;(3)道路改造和建设的可行性,首期线路最好是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的重点工程;(4)政府决策风险。济南市根据近期客流条件和远景发展趋势,以支持城市土地开发为目标,结合近期重点道路工程,选择城市北部地区重要的客流走廊北园大街作为快速公交系统首期实施线路。

•快速公交系统的特点

•规划设计起点高。遵循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建设实施,打造覆盖全市的快速公交网络,并作为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2.采用“开放式”运营模式,运营网络由“BRT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组成。既有效利用了现有“公交专用道”资源,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又可根据客流的需要,灵活拓展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线路可达性和服务水平。

•采用“中央岛式”站台,车辆双向停靠。相对道路两边的侧式站台而言,需用站台数量减少一半,有效降低了道路资源占用和站台建设投入、运营成本支出,并可以实现站内零距离免费换乘,进一步提升快速公交服务水平。

•为适应BRT专用道岛式站台“左侧”停靠和公交专用道普通站台“右侧”停靠的需要,采用12米和18米“左右两侧”开门车辆。车辆采用全承载车身设计,排放达到国Ⅲ标准,车内配有空调、电视、LED显示屏、自动语音报站等多种人性化服务设施。BRT专用道路段实行站台售检票,公交专用道路段收费方式与常规公交相同,前门上车,中、后门下车。

•采用“快速公交+高架快速路”的“双快”模式,合理利用桥下空间建设站台,有效降低了对道路资源的占用。

•采用了先进的智能信息系统。安装了包括电子调度和实时监控管理中心、车载信息子系统、车辆“双侧开门”控制系统、站台乘客信息服务子系统等的智能信息系统,保障了BRT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站台屏蔽门与车辆通过“红外通讯”,统一联动控制,与车门开关一致,确保乘客上下车安全。

•为使广大市民充分享受BRT快捷、舒适的服务,快速公交执行低票价。票制票价与普通公交相同,实行一票制,投币1元,刷卡0.9元,可使用成月票卡、学生月票卡、免费卡、老年优惠卡,并且乘客可享受同站台免费换乘的优惠。

•设计信号优先系统,降低BRT车辆路口等候时间。在行人过街路口,对BRT车辆“绿灯”放行,实行“绝对”优先;在机动车交叉路口,采用适当延长“绿灯”或缩短“红灯”的方式,实行“相对”优先。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营情况

BRT-1、2、3、4号线分别于2008年4月22日、2008年9月26日、2009年4月16日和2009年8月27日开通试运营,成为国内首个在较短周期内即已形成快速公交网络的城市。据统计,BRT-1号线与BRT-2号线有3个站台重合,BRT-1号线与BRT-3号线有4个站台重合,BRT-2号线与BRT-3号线有5个站台重合,重合站台均为道路中央岛式站台,乘客可以实现同台免费换乘。按照济南BRT网络化运营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应用“远程中心调度模式”,将车辆(远程)实时调度与站台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实时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与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目前,4条线路的车辆均由黄岗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协调组织,运营效果良好。另外,快速公交在“封闭”的专用道内行驶,若发生车辆中途抛锚,将严重影响线路正常运营,因此在落实应急调度、客流疏散、车辆救援等预案的同时,对BRT运营车辆实行“航空地勤式”强检服务,实行“一趟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运行以来,未发生因车辆故障的抛锚事件。

快速公交线路开通后,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界对BRT的反应也由最初的新奇、质疑转变为理解、接受、喜爱。权威数据显示总客流的26%为新吸引的乘客,BRT日均客流量19万人次左右,客流分担率达到9%,BRT满意度高达90%。BRT在济南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为市民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出行方式,极大增加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为缓解济南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一种绿色的出行方式,快速公交为济南市的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构建宜居的城市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BRT的开通也使得区域环境提升、周围交通改善,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BRT专用车道是否合理

建设BRT必须设立专用车道,其合理性在于:BRT车身都很长,最长的达18米,最短的也在12米,可以想象这样的车辆要达到设计运行速度,如果没有其自身专用车道是绝对无法保证的;没有专用车道BRT将会沦落为普通公交,甚至比普通公交的运行速度更加缓慢,势必完全丧失BRT的意义。这就是说专用车道是BRT项目必须的基础设施,没有专用车道BRT断然无法存在,因此在BRT运行的路段设立专用车道是顺理成章的。问题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BRT也不例外,也存在它的负面效果。以北园大街为例,全路段基本以双向三车道为主,实际上在许多路段是二车道,我们暂按三车道进行一下分析:BRT占用了一个车道,这就使北园大街的机动车道变成了二车道,也就是说由于BRT占用一个车道后,就把所有的机动车和普通公交车挤在了另外两个车道上,况且在某些路段是把BRT以外的所有机动车、公交车挤在了一个车道上。也许有人会说:北园大街还有高架路嘛!不错,北园大街确实修建了高架路(高架路选址在这里其本身就不够合理,对此暂且不做分析),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城市道路中高架路不可能作为普通道路的替代,而只是普通道路的补偿。北园大街正常运行的机动车能驶上高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多数车辆仍然需要在下面行驶。我们很难想象投资几十亿元改造后的北园大街,设置BRT专用车道以后,到底是比以前畅通了?还是倍加拥塞了?

•快速公交系统利弊分析

我市BRT的设计运行时速为26KM,作为目前我市的公交如果能达到这个时速,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了。目前的BRT专用车道设计在道路的中间,在实际运行中其它的机动车包括普通公交车,都不能占用这个车道,但BRT在路口多数处于直行状态,如果BRT先放行,势必造成其余机动车辆的人为的拥塞;如果转弯的其它机动车先放行,BRT就必须等信号,BRT真能快起来吗?既便BRT真能快起来我们为此付出的社会代价又究竟有多大呢?另外,BRT的站台全部建在道路中间,至少目前还没有乘客通往人行道的地下通道,因此乘客进出站必须经过路口的人行横道线,这样不仅乘客进出站台不方便,同时增加了人行横道的疏散量;另一方面,普通公交的站台则不允许设在路口,因此BRT的乘客要转乘普通公交有多麻烦也就可想而知了。再者单就BRT车辆本身来说,大型的可乘170人,但只有37个座椅,这就是说在BRT满载时会有78.24%的“站客”,乘坐这种车辆还有什么舒适可言吗?至于BRT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更加复杂却更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建议

1、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既便要搞BRT也应该先搞一条线路进行试点,经过实践检验以后进行总结,然后再考虑后续规划,不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特别是目前两条线路同时上的做法过于盲目。

2、根据目前我市道路的基本状况,笔者认为与其发展BRT,不如在主要干道现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设立“大站车”;发展“大站车”对道路、站台、车辆等方面没有任何新的投入,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降低运行成本,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9

一、xxxx年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

共x条,累计xx.x公里。具体进展情况为:x、双塘路养护工程。上半年建设任务为江村垃圾渗沥液处理厂门前xxx米路段的拓宽改造。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及挡墙施工。工程预计于xx月底全面完成。x、XX路XX门口道路养护工程。全长x.x公里,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和施工图设计,目前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准备工作。由于x管委会在XX路(狄寨北路)规划建设雨污水管网,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按照区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我局与x管委会共同协商,拟定由x管委会先行实施该路段雨污水管网建设后,再由我局实施XX路XX门口道路养护工程。x、通村通组路工程。共x条,累计x.xx公里。项目已完成招标并进场施工,预计xx月份全面竣工。

(二)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对我区x条累计xx.xx公里的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进行完善,全面提升县乡公路交通安防水平。目前已经完成招标,近期正在进行开工准备,预计xx月底全面竣工。

(三)两路两侧绿化整治工作。

上半年实施的项目为x桥下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完成树木栽植xxxx株,完成绿篱、草花栽植xx万株,完成种草x万平方米,完成沥青铺设xxxx平方米,完成广场石材铺设xxxx平方米,完成产值约xxxx万元。工程预计于

xx月底竣工。

(四)省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及环境协调保障工作。

x、绕城高速通行能力提升工程。一是XX立交建设项目。施工环境正常有序。建设进展为:桥梁工程累计完成xx%;路基工程累计完成xx%,预计x月底全面竣工。二是XX东服务区工程。xx亩建设用地征迁完毕。但由于至今建设方未确定用地主体,因此土地报批手续还未进行;目前我局协助自然资源规划XX分局已容缺将土地组卷上报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现该工程停工未建。

(五)牵头落实

“市委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共x个方面xx项工作,具体进展如下:x.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配合做好x东站建设。市政府决定该项目由地面改为高架建设,由于高架建设后原道路交叉协议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待设计调整后,我局将积极组织签订道路立交协议,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积极联系区文体局,协助西成客专x有限责任公司推进了x东站文物保护事宜。x.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XX。(x)制定我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方案。x月中旬市上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方案下发,近期我局正在参照草拟我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方案。(x)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对XX立交项目、陕沪高速桥下生态修复工程扬尘污染治理,对工地存在黄土裸露未覆盖等问题,严格按照治污减霾相关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确保规范管理。二是对灞临路、双塘路与市政道路连接段增加湿扫保洁频次;对半引路、马东路存在的灰带、扬尘等问题,加强监管,增加洒水频次,及时修补破损路面,清理路域范围堆积物,禁止焚烧树叶垃圾。(x)负责辖区县乡村道路扬尘清扫保洁。每日x次对县乡公路进行清扫保洁,上半年累计清扫路面xxxxxx千平方米、清扫桥面xxxxxx平方米,对易扬尘路段进行洒水冲洗工作;每月对村道治污减霾工作进行巡查,有效降低农村公路降尘污染。(x)每季度检测一次砂石运输车辆密闭性,防止抛洒滴漏及扬尘问题。x、x月份按计划已完成对辖区xx家源头装载企业xx辆砂石料运输车辆密闭性检测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车辆立即要求限时整改。(x)砂石料场摸排、砂石源头企业用车登记摸排、制定下发检测方案。已经对辖区内xx家砂石料场进行了逐一摸排,登记砂石源头企业用车

xxx辆,车辆密闭性检测方案由市运管处制定我区遵照执行。(x)x月底“高台土”整治到位。对县道高台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累计投入人力xxxx人次,投入机械车辆xxx台次,于x月xx日全部整治到位。共完成整治长度xx公里,清理土方量约xxxx立方米,样板路绿化xxxx米,种草xxxxx平方米。(x)小微汽修企业的清理取缔和喷烤漆业务的监管。一是摸排出不符合《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小微汽修企业x家,目前已经取缔x家。二是对xx家开展喷烤漆业务的汽修企业持续开展巡查,督促企业定期维护废气治理设施、更换废气吸附耗材,确保有机废气达标排放。三是开展《汽车维修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宣传和落实情况检查,xxx余家企业均签订了危废物处置合同,基本做到规范暂存、生产转运有记录。四是加强群众投诉、上级督办事项的查处力度,取缔x家露天喷漆汽修店,及时查处市区铁腕治霾部门督办案件x起,查处xxxxx平台移交涉及露天喷漆污染环境投诉xx件。x.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x)x月份以来,先后开通了xxxx线路。截止目前,我区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xxx%。(x)截止目前,共新许可货运企业xxx家,新审核货运车辆xxx辆,已完成全年任务。(x)对辖区内城东客运站、半坡地铁站口、x大学城、XX转盘等重点区域

“黑车”进行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检查车辆xxx辆,查处涉嫌非法营运车辆xx辆,查扣违规揽客的蓝田、临潼出租车xx辆,暂扣x辆违规揽客的出租车道路运输证,驱离违规营运出租车xxx辆,引导停靠出租车xxxxx余次,批评教育xx起,有效维护了辖区城东客运站及地铁口周边等重点区域良好交通环境和客运秩序。x.

加强文化强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x)提升城东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中转能力和规模。因城东客运站的审批和监管权限在市上,因此我局主要是加强了城东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提升整治,持续做好城东客运站周边非法营运黑车、违规出租车以及车辆违停的查处整治。(x)加大通景区公路建设。目前通达xA、xA级景区和通达乡村旅游点道路均达到相应等级公路标准,今年主要任务为完善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改工程招标工作已经完成,近期正在筹备开工,xx月底完工。x.保障和改善民生。(x)x处交通拥堵点的疏解工作。一是新医路(新寺路-纺一路)拥堵点疏解任务已完成,我区通过x项措施推进完成了疏解任务。二是纺四路(纺西街-纺东街)拥堵点疏解任务。区交委办、交警XX大队制定了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交通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已完成纺四路与纺正街十字路口渠化扩宽改造工作,在此之前,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完成了纺正街至纺西街段道路及人行道翻建,重新施划了标线;区城管局在纺正街至纺西街段增设了道路隔离柱。三是新寺路(电厂东路-柳鸣路)拥堵点疏解任务。交警XX大队在医院周边开展常态化违停整治工作,工程治理措施正与唐都医院积极对接。(x)十件交通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我区累计完成xx件交通民生实事办理及事后回访工作。主要涉及道路改造、维修、交通秩序治理、市政设施维护、交通设施优化等方面,大部分为xxxxx市民热线工单反映问题。该项工作我区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特别是我区协调x平安运输集团开通了x条定制通村线路和x条定制接驳线路,解决了洪庆山区和x塬坡地带数万群众出行难问题。(x)打造完整街道示范街区工作。年初,XX区制定了《XX区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xxxx-xxxx)》,确定新医路为XX区完整街道示范区点位。新医路提升改造工程于x月份完成。x月xx日,市交委办对我区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进行月度考核,市交委办认为新医路特色不鲜明。我区按照市交委办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积极推动该项工作,x月xx日,邀请市交委办专家组到我区进行了指导,确定我区纺西街(堡子村广场—纺四路)为我区完整街道示范街区新点位,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等工作。(x)挖掘资源增加停车位有效供给,开展共享停车试点工作。截止目前,XX区累计完成x处错时共享停车试点,共享车位xxx个。该项工作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数十家媒体对XX区政府大院共享停车进行了报道,该项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六)牵头落实“迎十四运”工作任务。

共x个方面x项工作,其中x项工作与前文“牵头落实‘市委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内容一致,不再赘述。剩余x项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x、加强全运会交通组织,提升道路通行环境。一是加快区域对外交通发展,开展骨架路网前期工作。灞河新区市政局已完成西临高速(官厅立交-方家村立交)高改快项目、灞瑞一路跨灞河桥项目初步研究方案;柳新路西延伸(电厂东路-东三环)、香王高速收费站城市出入口交通能力提升项目设计单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二是完善路网结构,加强次支路建设。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已完成席王五村路网内灞丰三路、灞丰四路、柳新一路东段、柳新二路东段、客运站北路东段、柳间路等x条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目前正在进行自来水配套施工;东城豪庭周边柳虹路西侧规划路,目前正在由设计单位出具路基处理方案;柳鸣路、灞丰二路断面完善已完成,完成灞丰二路(席王路-柳莺路)上面层铺设,新建非机动车道xxx平方米,车行道xxx平方米,人行道xxx平方米;电厂东路东侧人行道改造提升完成xxx米;东城大道修补坑槽、病害道路xxxx平方米,修复塌陷人行道xxx平方米,更换破损道沿xx米;灞柳五路修补破损、沉陷道路xxx平方米,更换破损道沿xx米;柳雪路修复塌陷、破损人行道xx平方米,修补坑槽、病害道路xx平方米;灞柳一路修补坑槽、病害道路xxx平方米。三是开展交通设施提升工作。交警XX大队与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协同开展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优化提升工作,由交警XX大队提供东城大道交通标线设计图,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负责具体实施。完成东城大道与公园东路、东城大道与豁口村小学、祥云路(毛西公路)、祥云路(柳雪路)、东城大道(x路)共x组信号灯安装,并投入运行。对纺西街、纺渭路、纺一路、东月路延伸段等xx条道路重新施划交通标线,设置公交专用标记xx组,公交道导向线xxx㎡,公交停车港湾xxx.x㎡;完成东城大道全线约x公里施划标线及两侧道沿刷黄,祥云路(灞柳一路-柳雪路)约xxx米施划标线,祥云路(灞柳一路-香王收费站)约x公里两侧道沿刷黄,xxx国道改造段约x公里施划标线及两侧道沿刷黄。区城管局完成新医路(新寺路—纺一路)车行红绿灯x个,人行红绿灯x个,全段路面标线黄线xxx米,白线xxxx米,全段两侧黄道沿喷涂xxxx米,完成纺东街延伸段道路标线xxx米;交警XX大队开展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专项整治,在东三环云亭巷与东三环辅道交叉口处增设主辅道中央隔离护栏xxx米。四是开展道路和人行道违停治理工作。交警XX大队上半年共计整治违停车辆xxxxxx辆;区城管局及时拖移堵塞交通、占压盲道等人行道违停车辆,累计贴人行道违法停车告知单xxxx张,劝离违停xxxx余起;现场纠正、规范共享单车xxxx余次,暂扣未在指定位置停放阻碍通行的共享单车共计xxx辆,新增划线共享单车停放点xx处;XX区城管局在纺一路、纺渭路等共设立xxxx余根隔离桩;区住建局组织实施了柳雪路、汀柳路及云溪巷等路段路内停车泊位施划,新增路内停车位共计xxx个。五是积极推动动态堵点治理工作。XX区交委办组织交警XX大队、区城管局、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等单位,对x市交通运行监测月报公布的XX区拥堵排名位于前x的路段进行了逐一现场查勘,认真研究分析拥堵原因,并制定了治理措施。六是全面完成围挡变围栏整治工作。

累计排查出围挡xxx处xx.xxx公里,整改完成xxx处,完成xxx%。x.优化公交线路设置,配合完成奥体中心—半坡公交调度站、奥体中心—XX停车场、会议中心—纺织城枢纽站的公交线路设置工作。

经过和市运管处多次联系对接,目前市运管处正在制定全市十四运公交方案。方案出台后,我们将按照市运管处、公交公司需求做好配合工作。x.对涉及我区的沿山公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提升沿山路的生态环境品位。一是在辖区沿山公路两侧种植行道树xx棵、去除树木xx棵、修剪树木xxx棵、路面坑槽小修xxxx平方米。完成风光路两侧整修绿化x公里。二是对县道高台土进行了挖除清运,并将路肩整平,对有条件绿化的路肩、绿化带的绿化空白路段进行绿化补种三叶草,达到路肩平整顺适、路侧绿化美化。截止x月份,累计完成高台土整治共计xx公里,工程总量约xxxx立方米,样板路绿化xxxx米,种草xxxxx平方米,投入人力xxxx人次,投入机械车xxx辆台次。

(七)行业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工作。

(x)x月份以来,先后开通了纺织城客运站经灞临路至三阳院村、纺织城客运站经洪阳南路至三阳院管区、纺织城客运站经双塘路至西张坡新村三条定制客运线路和东李至西蒋村接驳线路。目前我区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xxx%。(x)对全区所有建制村通村道路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x条路面破损路段进行了全面修复,x月份已经全面完工,目前我区建制村通村路通畅率达到了xxx%。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加大省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及环境协调保障力度,全力做好“市委十项重点工作”和“迎十四运”牵头工作任务的落实,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加快双塘路养护工程、XX路XX门口道路养护工程、通村通组路工程、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沪陕桥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按期保质保量竣工。

2、进一步加大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障力度,加强与项目管理单位、相关街办村组的对接协调,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工作,科学解决征地拆迁等相关问题,确保绕城高速通行能力提升工程、西延高铁、西十高铁和x东站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加大和唐都医院的协调力度,尽快使唐都医院及其主管单位通过工程改造方案,使新寺路拥堵点疏解和唐都医院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早日落地实施。

车站双拥工作计划例10

Abstract:bus priority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it relat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traf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ystem of the existing mechanism of city planning, and the concept of people, and it is not just a bus and taxi in the way of use preference,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priority traffic. The most important is, in the " three factors of human, vehicle,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in the limited road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smooth road and vehicle growth problem,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considering that most people travel convenience.

Keywords: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bus priority;transporta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66-03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的现象,交通拥堵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尤其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这样的情况更为明显。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每年有近一千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且,就一定地域而言,交通的发展不是无限的,交通的拥挤终究会导致交通源的外移和交通方式的改变。“发展公交,公交优先”作为改善交通环境,缓解城市拥堵的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

同时,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以前的集市、农贸市场等逐渐演变成大型的商业中心和商业综合体,他们通常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拥有着大量的人流和车流聚集效应,在早晚高峰和节假日等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公交优先的理念对这一特定地区的交通规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形成较好的效应。

2 国内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现状

现代的城市交通规划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至今已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中心商业区的交通规划有了较完整的体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交通规划模式。一种是以美国城市的大型商业中心为代表,他们在商业中心周边设计了十分宽敞的街道,布置大型的地上公共免费停车场,商业中心集体育、文化、娱乐和休闲于一体,体量巨大而且容积率较低。另一种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商业中心周边街道狭窄,停车场通常在地下,而且收费极高,公共交通却十分方便,通向城市的任意商业中心。究其原因,人口密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以上两种方式,都是从各自的国情出发的,都是可行的。

我国城市的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起步较晚,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相对稀缺,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在50~80m2,一些大型城市则更少,是北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中心商业区体量巨大,而且较为集中,交通拥堵现象经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公交优先的我国香港的交通规划模式可以借鉴(表1)。

3 公交优先的定义及本质

公交优先是指在城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当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了解决好城市拥堵、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营效率,是快速分流人群,减轻道路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途径。公交优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现行的体制机制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而且它不仅仅是指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路权使用上的优先,而是指绝大多数人在交通出行方面的优先。最重要的是,在“人、车、路”交通管理的三要素当中,要在有限的道路条件下解决好道路通畅和车辆增长的问题,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到多数人出行方便的情况。

公交优先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不仅是交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包含着政策上的优先、规划建设方面的优先和交通通行方面的优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交通规划方面的公交优先更多的体现为以人为本的出行,把增加出行舒适性和提高出行效率当做首要的目标。

4 规划对策

公交优先理念最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多数人出行的通畅,而不是简单地公共交通在道路通行上的优先。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道路、公交、停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大多数人的出行利益出发,寻求合理的交通规划对策。

4.1 建立体现公交优先的立体化交通

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在中心商业区更是寸土寸金,地面交通已经接近饱和。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快速公交的模式(表2)。他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垂直空间的层次解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4.1.1地下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准时、安全、大运量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往往起到骨干作用,而且它的出入口四通八达,甚至可以直达每个商场的入口,通过地下的交通组织,减少了地上的大量人流。在其他的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晚,它的前景将变的十分光明(图1)。

4.1.2地面快速公交。它就是我们俗称的BRT(Bus Rapid Transit),它的作用是快速疏散中心商业区的的客流,减少常规公交的承载力少、通行能力差的缺点,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它的优点是大容量和直达性,可以大量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同时可以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4.2 设置棋盘型的合理的单向交通

由于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除了一些景观道路之外,其他道路相对较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想象更为明显。尤其在中心商业区,道路修建较早,道路红线已无法做大的调整,双向通行经常会形成多个拥堵点,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面的车辆就无法通行,这时人流和车流交织在一起,交通十分混乱。单向交通是指只允许车辆向某一个方向行驶的道路组织形式,它大大减少了交叉口的冲突点,减少了交通事故。它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合理优化信号灯的配置,为多数人的出行节约时间。在德国的城市里,两排车道的道路基本都为单向行驶,而且单行道总是成对出现,即在相邻的一条道路上只允许车辆在相反方向上行驶,尤其在城市中心区,这种设置更为普遍。统计显示,单向交通可将运力提高80%,交通事故减少一半左右。在设计上,单向交通应贯穿于商业区的周边,形成棋盘型的结构,在长度上力求最大,避免道路两端的干扰。同时,给予公交车双向通行的权利,以符合多少人的通行利益(图2)。

4.3 设立分散的交通停靠点

中心商业区是人流聚集地,在一些时段经常会出现潮汐式的交通流线,形成交通压力。在交通停靠点更是如此,大量公交车辆聚集于此,行人和车辆交织在一起,造成拥堵。将公共交通停靠点分散,采取错站停靠,减少站点的公交线路,使人们向四面八方通行,交通路线上不出现重叠,同一处站址的公交站点间距在50m左右,反方向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m即可,适当分散公交站牌,提高出行能力。同时,公交站台可选择港湾式,适当提高站台的长度,将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分离,但不应过多,避免公交车之间形成冲突。在十字路口和商业区的主要出入口应禁止设立停靠点,避免造成大量行人聚集,产生混乱。对于出租车,可设置专用停靠点,选择在商业区周边次干路,并且与公交站台分开,禁止随意停车(图3)。

4.4 提高地下停车数量,限制路边随意停车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的静态交通问题。静态交通问题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停车设施主要包含地下停车场、露天停车场、路边单侧停车等。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就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商业区周边更为明显,针对以上情况,在地上空间达到饱和时,地下的交通疏导成为一种重要途径。

地下停车场提供车位较多,交通流线较好组织,而且不受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可以和购物中心主要出入口形成连接,形成一站式购物,不增加地面上的人流。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种方式十分奏效(图4)。露天大型停车场在美国的大城市中十分普遍,这种方式布置简单快捷而且成本十分低廉。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商业中心本来就寸土寸金,这种停车方式无法大量使用。路边单侧停车虽然方便快捷,但是问题很多,它不仅要考虑道路条件的制约,还要考虑停车设施的配套与管理,同时需要一定的驾驶技能,否则会对动态交通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我们对此要慎重(图5)。总之,对于私家车的停靠,我们应当控制,如果有特殊需求,也应提供相应的停车位。

4.5 强化政府调控手段,提前加强交通管理

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通常是对已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政府管理,着眼于人、车、路和时间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和组织。然而,在当前车辆快速增加和交通供需矛盾日突出的情况下,过去的调控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客观需求。尤其在中心商业区,一旦发生交通拥堵,就会导致大面积的交通瘫痪,此时再去管理已经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应法规来提前管理。

4.5.1改善公交环境,提倡公交出行。“地铁挤、打车难、公交慢”是阻碍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难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私家车。在欧洲,私家车拥有率虽然很高,但人们仍然愿意乘坐公共交通,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公交守时、方便、快捷。在这些发面,我们应当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我们的公共交通质量。

4.5.2提前预测交通流量,出台交通限行措施。每到双休日及长假期间,中心商业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格外突出,对于这一特定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单双号”和部分路段限行等措施,提前分流车辆,使人们意识到在拥堵路段乘坐公共交通公交会更加便利一些。

5 结语

城市的交通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和全面协调的过程,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更是如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交通拥堵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都应保持以人为本的态度,根据各自的情况来解决。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紧缺,我们应该倡导公交优先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娇蓉,白子建.城市交通整合规划理论与实践[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