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4 07:01:03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1

二、绩效工资的组成

改革之后,事业单位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其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而基础性绩效工资则由各地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确定标准。上述的工资部分一般会根据职工个人的岗位、级别、工龄等实际情况按照标准按月发放,基本上可以说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的部分。而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即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本文主要讨论的即是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

三、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

1.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设计原则

航海保障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沿海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以及其他航海保障服务工作。其人员构成中,航标人员、海测人员以及船员等水上作业艰苦岗位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如何能兼顾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同时又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业务骨干适当倾斜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活跃在专业技术前线,确保航海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基本原则。

2.月年度考核奖的设立及计算方法

根据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将一个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约占总量的95%,用于设立月度考核奖;另一部分约占总量5%,用于设立年度考核奖。月度考核奖根据岗位系数以及月考核结果按月发放,年度考核奖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月度考核奖的发放办法是,首先科学系统地确定本单位所有岗位的岗位系数,同时建立月度考核制度,根据每个职工的考核结果确定岗位系数浮动值,根据最终确认的岗位系数发放职工的月度考核奖。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职工月度考核奖=A×95%/12/B×(C+D)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B:全部在聘岗位的系数之和

C: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D:职工当月考核浮动值

年度考核奖的发放方办法是,对于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职工,根据其岗位系数一次性发放年度考核奖。年度考核奖的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年度考核奖=(A-E)/F×G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E:全年发放的月度考核奖总额

F: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岗位系数之和

G:年度考核优秀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3.岗位系数体系的设立

根据绩效工资分配的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最高系数不得超过最低系数2.5倍的原则,即如最低岗位系数为1.0,最高岗位系数不得超过2.5。从工作内容上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可将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综合岗位、专业岗位及船员岗位四类,为鼓励人才能向一线岗位流动,在主业工作方面发挥才能,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时侧重向专业岗位和船员岗位倾斜。

根据上述原则,以某航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情况为例,初步设计岗位系数如下表:

4.月度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兑现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2

第二条 考核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均需考核,并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考核原则

1、以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为主导;

2、以岗位职责任务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3、考评工作中,坚持对事不对人,重视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

第四条 考核时间

1、公司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并分为月度、年度考核,月度考核在每月末至下月初进行,年度考核在次年初进行。

2、公司因重大工作项目或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五条 考核形式

各类考核形式有:上级评议、同级同事评议、自我鉴定、下级评议、外联客户评议等。因各次考核目的、时段及各种考核形式本身特点的不同,各考核形式在考核过程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

第六条 考核办法

考核采取等级评估、目标考核、相对比较、重要事件或综合等办法,具体根据日常工作记录、档案、考勤情况、部门和员工书面报告、重大特别事件等进行。

第七条 考核内容

1、主任级以上员工考核,包括所辖部门总体绩效情况和个人绩效表现两部分,其中,所辖部门总体绩效考核结果所占个人考核权重为60%,主要依据所管辖部门整体工作的考评结果综合评定;个人绩效表现权重为40%,主要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ⅰ。

2、公司基层员工考核,依据个人实际工作表现,内容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ⅱ。

3、业务人员根据个人任务总额确定每月销售最低限额和目标销售额,作为当月绩效考核量化依据。若当月无销售任务,对应无绩效工资。

4、考核设立加分项和扣分项,分别对应公司奖励与惩罚条例、考勤制度等相关内容其中,各项目部业务人员每超额完成目标销售额1万元加1分,每低于最低销售额1万元扣1分。其他部门员工有突出贡献,每次加1分,工作有明显重大失误,每次扣1分。

第八条 专项考核

1、试用期考核

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对试用期表现优秀或较差者,可建议提前转正或适当延长试用期;

2、后进员工考核

对公司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3、个案考核

对员工工作涉及的重大工作项目可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并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处罚。

4、调任考核

因工作需要拟订岗位职务调配人选时可提出考评意见,作为员工任职或工作参考。

第九条 考核程序

1、月、年度考核开始前,由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下发有关考核量表。

2、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和鉴定,有关的各级主管、同级同事、下级员工准备考评意见,并填写考核量表汇总到人事部。

3、人事部依据考核办法统计考评对象的总分,并汇总各部门考核情况,提交公司管委会审核考核结果。

4、管委会根据当期工作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审核确定考核结果。

5、人事部公布考核结果,并对考核对象提出相应改进意见,请员工作出岗位工作目标与计划。

6、考核结果存档,分别存入人事部、员工个人档案、考核对象部门。

第十条 考核结果

1、根据考核的具体情况,结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差等五个档次。其中:

① 考核总分≥90分,优秀,当月实发绩效工资100%;

② 90分>考核总分≥80分,良好,当月实发绩效工资80%;

③ 80分>考核总分≥60分,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60%;

④ 60分>考核总分≥50分,较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40%;

⑤ 50分>考核总分,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40%以下。

2、年度工作中,月度考核结果优秀次数累计达8次以上者可参加年度考核评优;不合格次数累计达3次以上者,公司将予以解聘。

第十一条 考核结果的作用

考核结果作为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全面反映,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与员工个人薪酬挂钩;

2、是决定员工岗位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3、与员工福利等待遇相关;

4、决定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3

2、公司因重大工作项目或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二条考核目的

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对公司及个人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进和调控,发现优秀人才,加强沟通与激励,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经营战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考核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均需考核,并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考核原则

1、以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为主导;

2、以岗位职责任务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3、考评工作中,坚持对事不对人,重视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

第五条考核形式

各类考核形式有:上级评议、同级同事评议、自我鉴定、下级评议、外联客户评议等。因各次考核目的、时段及各种考核形式本身特点的不同,各考核形式在考核过程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

第六条考核办法

考核采取等级评估、目标考核、相对比较、重要事件或综合等办法,具体根据日常工作记录、档案、考勤情况、部门和员工书面报告、重大特别事件等进行。

第七条考核内容

1、主任级以上员工考核,包括所辖部门总体绩效情况和个人绩效表现两部分,其中,所辖部门总体绩效考核结果所占个人考核权重为×××,主要依据所管辖部门整体工作的考评结果综合评定;个人绩效表现权重为×××,主要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ⅰ。

2、公司基层员工考核,依据个人实际工作表现,内容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ⅱ。

3、业务人员根据个人任务总额确定每月销售最低限额和目标销售额,作为当月绩效考核量化依据。若当月无销售任务,对应无绩效工资。

4、考核设立加分项和扣分项,分别对应公司奖励与惩罚条例、考勤制度等相关内容其中,各项目部业务人员每超额完成目标销售额×××万元加1分,每低于最低销售额×××万元扣1分。其他部门员工有突出贡献,每次加1分,工作有明显重大失误,每次扣1分。

第八条专项考核

1、试用期考核

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对试用期表现优秀或较差者,可建议提前转正或适当延长试用期;

2、后进员工考核

对公司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3、个案考核

对员工工作涉及的重大工作项目可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并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处罚。

4、调任考核

因工作需要拟订岗位职务调配人选时可提出考评意见,作为员工任职或工作参考。

第九条考核程序

1、月、年度考核开始前,由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下发有关考核量表。

2、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和鉴定,有关的各级主管、同级同事、下级员工准备考评意见,并填写考核量表汇总到人事部。

3、人事部依据考核办法统计考评对象的总分,并汇总各部门考核情况,提交公司管委会审核考核结果。

4、管委会根据当期工作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审核确定考核结果。

5、人事部公布考核结果,并对考核对象提出相应改进意见,请员工作出岗位工作目标与计划。

6、考核结果存档,分别存入人事部、员工个人档案、考核对象部门。

第十条考核结果

1、根据考核的具体情况,结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差等五个档次。其中:

①考核总分≥90分,优秀,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②90分>考核总分≥80分,良好,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③80分>考核总分≥60分,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④60分>考核总分≥50分,较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⑤50分>考核总分,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以下。

2、年度工作中,月度考核结果优秀次数累计达×××次以上者可参加年度考核评优;不合格次数累计达×××次以上者,公司将予以解聘。

第十一条考核结果的作用

考核结果作为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全面反映,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与员工个人薪酬挂钩;

2、是决定员工岗位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3、与员工福利等待遇相关;

4、决定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4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人才战略,激发人才活力,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途径。2011年以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岗位责任心。

一、有效推进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

1.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要科学设置岗位,并把优秀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实现事岗相适,人岗相宜。推行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强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规范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涉及到每个教职工切身利益。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学院成立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人员编制管理指导意见》和《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为岗位设置和聘用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学院严格控制岗位总量和职务结构比例,本着“精简、高效、因事设岗”原则,结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任务,设置三类岗位,并编制了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名称、职责、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责任目标等。岗位设置中,学院力求提高教学岗位为主的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专业技术岗位占已聘岗位总量的78%,管理岗位占已聘岗位总量15%,与上级部门提出的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最低占岗位总量的70%,高出8个百分点。在岗位设置上,学校对正高、副高职称相应岗位的高层次岗位均留有余地,鼓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可以聘用在较高层级的岗位。

岗位设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我们为了科学、系统地推进此项工作,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认真研究和定位,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业绩成果等要素,设置各部门的岗位。特别是设置教学部门的岗位,除了适当的管理岗位以外,主要依据当前学生数、专业设置数、教学班级数、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企业实践及服务等多个因素,核算出每个单位的教师岗位数。各类各级岗位比例在全院范围内严格控制,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微调。岗位设置工作,经过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研究和各单位部门的广泛讨论磋商,达成一致认识,为岗位聘用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效推进岗位聘用工作

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了《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类岗位聘用细则,明确了实施范围、岗位类别和等级、竞聘条件、聘后管理及未聘人员的安置等内容,实现了岗位聘用工作平稳过渡。具体操作中,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1)摸底了解和分析学院教职工各类信息和业绩情况

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对学院教职工的基本信息、目前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历年考核情况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年的业绩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统计、梳理和分析。摸底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为制定岗位聘用条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引起了广大教职员工对岗位聘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合理制定岗位申报和聘用条件

岗位聘用条件的制定是岗位聘用工作中一项极具难度的工作,也是涉及到教职员工能够聘用到哪一级岗位的关键环节,此项工作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岗位聘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关系到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院目前有四十余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原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建筑设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专业是在学院成立伊始开设的专业,历史悠久,师资队伍中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研究能力功底深厚的老教师比较集中。另外,近年来为了优化学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企业引进了部分技术人才。由于以上原因,岗位聘用的条件需要全校范围内平衡,特别是针对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在各教学单位的分布严重不均衡的情况,学校统一规定聘用条件是首次岗位聘用工作平稳过渡的有力保障。

为了通过岗位聘用工作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建设,在岗位聘用条件中突出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业绩,特别是在教授岗位的聘用条件中部级教学成果奖、部级名师、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聘用的专家均作为主要聘用条件;在副教授一级岗位上特别突出了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及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效果。

(3)认真编制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不仅明确教职工现已具备的岗位聘用的条件,还对在聘期应该完成的工作和标准提出量化目标,也是聘期内和聘期结束后进行考核的依据。岗位说明书中岗位职责具体,聘期内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的数量、质量和时限清晰。例如,教师岗位各级岗位的工作标准中明确了承担的教学任务、要发表的论文篇数、科研项目数、培养年轻教师的数量等具体工作项目。

3.签订合同,及时兑现相关待遇

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核心,是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调解、仲裁人事争议的依据。通过聘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能够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聘用关系的转变。岗位聘用备案工作结束后学院及时组织广大教职工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岗位、聘用时间、聘用待遇以及岗位职责等内容。

根据岗位聘用结果,我们及时兑现各类岗位的工资待遇,同时为了有效推动教职工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的分配机制,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调整了校内津贴分配办法。

4.完善考核体系,加强聘后管理

为了正确评价我院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督促工作人员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并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提供依据,学院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考核奖励办法,研究制定《教职工考核暂行办法》、《党政管理岗位人员考核细则》、《专业技术岗位考核细则》等相关文件。

教职工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平时考核由各处级单位实施;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由学校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落实、统一验收,一般在自然年度的十二月份进行。教师职务考核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各教学岗位的岗位职责为基本内容,要在严格掌握思想政治表现的前提下,重点考核岗位职责与工作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业务工作量三项内容要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准确决定被考核者的考核等次。其中要将教学质量考核作为考核内容的重中之重。

二、今后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通过学院首次岗位聘用,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聘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人事管理机制框架,但改革还是初级的、浅层次的,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才活力,要进一步提高改革的思想认识,加强岗位管理各环节,系统设计并实施人才引进工作。

1.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改革的着力点不是削减人员,而是理顺人事管理关系,激发人事管理活力。通过编制管理和岗位分配,人事制度改革和各类教学改革并进,使教职工有更大的选择岗位类别和工作部门的自,学校继续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教职员工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通过改革形成的有效激励机制下,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岗位管理

签订聘用合同和加强岗位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聘用合同为岗位管理提供依据,签订聘用合同是加强岗位管理的基础。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按岗定酬是科学人事管理的必然要求,由身份管理变为岗位管理是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结合推进首次岗位聘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有些难点工作,要不断充实聘用合同的内容,使聘用合同成为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根本依据。要严格实行按岗定责、按岗考核、按岗定酬,岗变薪变,从而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3.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根据专业分布、学生人数及教学工作量,建立有效的人员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分配秩序控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学院统一规划下,各部门合理规划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学单位考虑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及结构优化因素,科学完善师资队建设计划,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4.进一步深化内部分配改革

结合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在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考核上,注重数量和质量的有效结合,教学工作和教学辅助工作、科研工作的合理融通。将在坚持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同时,努力探索采取各种有效形式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费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搞活分配的形式和幅度。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难点。岗位聘用管理,实施绩效工资等管理和分配上的改革,不仅是用人制度的规范化和分配方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对高校教师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提升能力素质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能体现出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然而,系统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改革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广泛学习和研究,与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其他改革相互渗透,才会取得更好的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 夏春婷 陈光巨 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分配改革――北京师大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与效果.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增刊。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5

一、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薪酬待遇增长与公司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二、以岗位责任、劳动绩效、综合技能、工作年限等指标综合考核员工报酬。重点向能力突出的优秀员工和业绩突出的关键岗位倾斜。

三、以公司现有的管理运营模式所存在的岗位结构为主;突出营销岗位、行政管理并重,建立薪酬档次落差,形成激励机制。

第三条:范围

现阶段公司在职员工,均需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一条:薪酬构成

员工薪酬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构成。

一、基本工资:按照员工任职岗位、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确定。

二、岗位工资:按职务岗位最低责任繁简轻重确定,不同岗位的员工岗位工资不同。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化,将按年度变更或调动岗位工作标准。

三、绩效工资:按照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和部门月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公司整体经营指标中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第二条:管理人员岗位设置

一、营销管理人员:从事持续性的营销管理工作;确保营销业务工作有效实施,其工作行为表现及结果对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发生作用。

二、行政管理人员:从事持续性的公司资源管理工作;有力经营和建立营销业绩的全面支撑工作,对人力资源运营成本和人员培训进行实施。

三、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设置

高层:A级(执行总经理1名)、B级(副总经理1名)、C级(营销总监1名)

中级:D级(部门经理1名)、E级(部门经理助理1名、部门主管2名)

专员:F级(高级专员)、G级(基层员工)

四、员工岗位薪酬详见《薪酬执行标准》

第三条:绩效工资

一、绩效考核由公司人事行政部统一安排按月进行。考评小组由公司执行总经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人事行政经理、部门经理及财务经理组成。

二、每月绩效基数由考核小组根据上个月公司经营情况确定。

三、绩效工资与员工岗位结构、同一岗位层级的等级工资(见附表《薪酬执行标准》)。

四、绩效工资由公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发放(见附表《薪酬执行标准》)。

第四条:公司员工薪酬实行岗位制 动岗动薪

第五条:新任命的岗位员工,原则上均自任命岗位的基本薪级起薪;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更改其起薪薪级

1)、具有所任岗位要求的对口专业工作已经超过三年以上

2)、具有所任岗位要求的对口专业资格职称高一级以上

3)、所具能力优异为公司甚难招聘到的人才

第六条:新任命的岗位员工,依所任岗位基本薪级起薪的,由人事行政确定并执行。需提高其起薪,薪过该等最高薪级的,由人事行政或营销总监提出建议,执行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第七条:低级岗位高级岗位或低级岗位实际代行高级岗位的职责的,提高薪级一级。

第八条:员工对薪酬有疑义,可向人事行政部提出书面查询要求。至发生日起一个月内未提出要求的,则视为无异议。

第一条:试用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间薪酬按岗位基本工资的80%进行发放。

第二条:营销岗位试用人员,试用期内可享受业绩提成或对应奖金,按营销方案及周期结算后发给本人。

第三条:薪酬发放时间为每月二十五日。

第四条:由人事行政进行考勤及相薪资的收集、统计经人事行政经理签字,并与财务核对;准确无误财务经理签字,将薪酬统计表交执行营销总监审批。

第五条:办理离职结算的员工,原则上按离职批准日期为结算日。结算日起即停止享受公司相关福利以及未结算的相关费用。

第一条:经人事行政经理、营销总监、执行总经理共同商议并提交议案,经董事会商议确定后,执行公司整体薪酬调整。

第二条:对员工薪酬调整审定周期为一年;原则上对一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进行审定。

第三条:对员工薪酬调整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依岗位薪级提薪、降薪或保持原薪级,提薪、降薪均不限定薪级数。

第四条:具有提薪资格的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体薪。

1)、长期休假者(各类休假年累计12天以上)。

2)、出勤天数不满规定工作天数的九成者。

3)、在审定时间内受警告处分以上的行政处分者(不含警告处分)

4)、进入公司不满一年者

第一条:对有特别表现或特殊贡献、业绩显著的员工,或因个人过失给公司业务或声誉造成重大损失的员工,其薪酬可进行特殊调整不受时间限制。

第二条:对员工薪酬特别调整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依岗位薪级提薪或降薪,提薪不超过三个薪级,降薪不限薪级。

第三条:特别调整由部门

或人事行政部提出书面建议,经公司中、高层会议商议,执行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第四条:员工薪酬特别调整后,际本制度第四章第四条规定情况外,不影响薪酬的定期调整。

第一条:部门副职(含)以下员工,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或实际工作表现,对员工的任职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做出评价,填写《员工薪酬调整申报表》。报该部门直接上级审批,送人事行政审核,经执行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二条:部门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的薪酬调整,有执行总经理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或时间表现做出决定。由人事行政部填写《员工薪酬调整申报表》经部门直接上级签字意见,报执行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一条:目的

为鼓励各级员工各尽职守,积极为公司发展做贡献。培养以贡献为争取高薪的风度并避免优秀人员免受嫉妒起见,特推行薪酬保密管理办法。

第二条:各级员工不得询问、评论他人薪酬,应树立以工作表现争取高薪的精神。

第三条:各级员工薪酬除公司人事行政、财务部及各部门直接上级外一律保密。

第四条:如因违反薪酬保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现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另调岗位或辞退处理。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6

“制度管人”就是根据工作岗位的个性特点,对从事这个岗位的主体“人”提出行为规范和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约束。所以,它主要是指对人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不同的岗位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对人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根据各科室职责,制定了各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考评评分标准。

“程序管事”就是根据全处的工作内容与标准,科学合理的因事设岗。我处按照各科室的岗位实际.情况从五个工作分类设置40个一线工作岗位,并对每个工作岗位从岗位名称(编号)、工作区域、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进行细化与规范,明确了各岗位的考核评分细则。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操作规范严谨的技术岗位,如高(低)压配电房管理岗、监控设备管理岗等,我们对操作程序、运行机制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台帐考核”就是根据对“人”和“事”所制定的制度、工作标准以及考核细则,依照考核办法,坚持巡查日常考核制,建立日考核台帐,逐月进行汇总,并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施奖惩。

一是制定了工作岗位及人员考评办法。明确考评小组的组成,考核的操作机制、内容,台帐的建立,考核结果的汇总与计算,实施奖惩的方法。

二是建立巡查考核制度并实施考核。明确要求各科(室)对下属岗位和岗位工作实行日考核制,处领导也不时地对各科(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每周至少抽查2—3次,对巡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按《岗位人员管理规范》和《岗位工作程序规范》中明确的考评评分标准现场做出扣分。

三是对考评结果逐月汇总、公示。每月月底的最后一天,综合办公室结合各科(室)汇总的考核情况,处考核小组的考评结果(按标准的1.5倍扣分)、局检查通报的情况(按标准的2倍扣分)以及市级以上检查的情况通报,新闻媒体曝光、投诉情况(按标准的3倍扣分)进行汇总评分,分值累计相加,上不封顶。每分按5元的标准折算扣款金额,并将考评结果、计扣分(款)情况在全处范围内公示。

四是按月实施奖惩。对所扣金额在当事人的当月岗位津贴中扣除。对于当月计扣分累计20分者,临时工处留岗查看一个月的处分,超过20分者做辞退处理。临时工连续三个月未扣分者,给予30元∕月奖励。正式工作人员的计扣分情况作为年度考评的依据列入年度评先评优考核并实施奖惩。

如果说“制度管人”和“程序管事”是衡量我们工作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一把尺子,那么“台帐考核”就是用好这把尺子的具体操作方法。因此,“制度管人”、“程序管事”、“台帐考核”三者之间的主体虽然不同,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它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自从这套管理模式在我处实施以来,工作岗位更加具体、职责范围更加明确、程序操作更加规范、管理工作更加轻松、管理效果更加明显。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理念逐渐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中扎根,全处范围内逐步形成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良好氛围。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90-03

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薪酬调整、职务晋升、人事调整、职称评定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保证高校整体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笔者所在的沈阳工程学院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以激发教职工多元主体内生动力为导向的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机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从比较的视角看以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为导向的高校岗位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师的绩效考核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结合;二是运用系统和一贯的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考核;三是绩效考核是根据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的能力态度和业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1}同许多兄弟高校一样,我院最早在1991年(沈阳电力专科学校)就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意识,将考核结果同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以此激励教师参与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这种考核评价以教学、科研、教研工作为主,对教师的工作确实起到了导向作用,但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院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价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1.考核总体层面,科研、教学工作两个极端现象比较突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注重学术水平(科研教研课题、经费、著作、论文、检索等),由于在考核中将、出版著作(教材)等数量化,教师为完成文章的篇数和著作的数量,忽视了质量,致使学术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而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研究项目和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更有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

科研能力弱的教师,注重授课的数量,教学工作量普遍过大,每天都忙于授课,备课时间偏少,影响了教学质量。以教学工作量作为评价指标,导致教师追求更多的教学工作量,导致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下降,挣得了与其授课质量不符的更多的课酬。

2.考核指标方面,指标单一,系统化考核少,缺乏公信力。教师的绩效考核,其考核指标基本上遵从“德、能、勤、绩”四方面,由于对指标分解得不具体、不全面,使得实际考核中操作性不强。高校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单一的考核标准考核不同学科的教师,不仅存在评价指标上不科学、不系统的问题,而且也存在不易操作及考核内容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在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绩”与“酬”的结合与系统性设计上,缺乏有效的结合,使绩效考核的公信力下降。

3.考核环节方面,重视绩效考核,轻视绩效管理。以往绩效管理仅限于绩效考核,考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发奖金或课时津贴,强调外部控制,将考核定位于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而现代绩效管理则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自我控制,着眼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是一种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绝不能将之等同于绩效管理。由于高校人事权集中于学校层面,导致以往的考核存在各系部无职权、无责任对教师进行考核等弊端,进而不能形成人事部门和专业系部分工明确且协调一致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难以履行各自的责任。

4.考核过程方面,重视考核结果,轻视考核过程。绩效是工作成效与所付出的行动的统一。在考核过程方面,以往的考核重视对绩效中的工作成果考核,轻视与教学行为有关的教师工作动机、热情度、忠诚感等。体现在对教学、科研等任务有指标,而教师完成任务的过程却很少度量,既不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也不在教师遇到阻力时提供支持。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良心活”,既与教师个人因素,如知识、教学艺术与技能、态度等有关,也与所教课程、年级、人数规模等有关,考核中必须将教师的可控因素和其绩效挂钩,做到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5.考核标准方面,重视定性考核,轻视定量考核。一方面,对教职工的考核标准不够明确、不够科学,不能切实针对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真实反映其工作绩效的高低、工作胜任力的大小以及其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考核工作往往只为考核而考核,并且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评价很少。主观性较强,随意性较大,民主性较差,考核结果缺乏信度和效度。

二、我院以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为导向的高校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的设计思路

实践证明,技术含量越低,越容易确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及方法。而与企业和事业单位相比,高校教职工从事的多是含量技术高的工作,确定适当的考核方法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对于高校教师的工作“脑力劳动为主”的性质而言,其工作具有隐蔽性,技术含量高。教学、科研等都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同样的课程,包含的工作量、心血、水平,可能都不一样,相同研究经费的研究,包含的技术含量、成果也可能差别很大,教师的工作不仅限于八小时之内,作业批改、学术研究等,都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内容。鉴于这一特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很难进行“质”的指标考核,不能用程序化、纯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二是对于高校教师工作本身而言,工作范围面宽、线广,包含教学、科研教研等不同类别,这些大类别又可细分为很多小类别,如教学就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科研包括横向、纵向、主持、参与等不同类别。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工作尚难建立起合理的等价关系。三是对于高校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而言,其劳动体现出需求多样、内容高深、过程创造性强、性质复杂、成果识别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充实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层次、知识结构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之余还要加强实践锻炼,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鉴于此,我院在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以教师为本”,构建“发展型”教师考核体系。“以教师为本”,构建“发展型”教师考核体系就是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样性,突出教师的自我评价;坚持评价种类的综合性,强调形成性评价;坚持评价标准的层次性,重视评价的针对性。以往对教师的评价多在“以事为主”上,指标偏重对教学、科研等结果的考核。坚持“以教师为本”,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用人和分配机制的变革,又要重视组织氛围和用人环境建设,在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时,要找到教师竞争和合作的平衡点,注重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与工作目标的统一。

2.构建适合教师工作特点的考评体系,体现客观、公正、全面。首先,建立一个合适的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我院借鉴现代企业中采用的“360度评价法”(全方位评价法),来改进和完善原来的教师评价体系,强调对教师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评价的参与者包括部门领导、同行、学生、专家和教师本人,重视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其次,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制订符合教师特点的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上述总体大框架基础上,制定具体量化可操作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师岗位、不同教师职务等之间的差异,注意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刚性与柔性指标等相结合,体现教师劳动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

三、我院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导向的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的建构

根据我院实际,我们在岗位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时,主要考虑五个模块并形成体系:

模块1:学院对部门的综合评价。根据学院管理系统、学院教学评价中心办学质量白皮书,对部门进行整体评价,以此确定部门绩效和部门自身进步率,对部门进行排名,进而分配部门优良指标。

模块2:岗位考核。一是年度考核,根据对部门的排名下达各部门教师的优秀、良好指标比例,由各部门根据自行制定的具体考核标准对本部门教师进行考核,确定优、良人选。二是岗位聘期考核,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对优、良的分别在岗位聘期A类业绩积分中加10分和3分。

模块3:院内绩效津贴分配。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基本津贴、额定外基本课酬、领导责任津贴发放的依据,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分别乘以1.25、1.1、1.0、0.8、0系数,据此发放年度绩效津贴。教师聘期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期绩效津贴发放的依据,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分别予以1.0、0.9、0的系数。

模块4:岗位业绩积分。我院在2009年7月29日正式实施新的岗位绩效考核办法,教师在此之前的本层级业绩积分为聘期岗位B类业绩积分(截至2009年7月28日前本层级取得的业绩)和A类积分(岗位学术业绩积分+年度考核奖励加分+年资积分)之和,据此排序进行层级内聘任;层级内聘期岗位A类积分排序,作为岗位等级聘用依据。

模块5:岗位聘用。以层级内聘期岗位A类+B类积分的排序作为岗位层级聘用依据;以层级内聘期岗位A类积分排序,作为岗位等级聘用依据。

五个考核模块相互联系。采用过程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考核主要指年度考核,阶段考核主要指聘期考核,两种考核相互交叉。年度岗位考核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效果及师德的表现情况为主;对聘期要求的标志性成果不做硬性要求,避免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聘期考核主要考核聘期目标中标志性成果的完成情况,并结合各年度的考核情况,保证考核的完整性。对不同类型及不同的考核对象,考核重点也各有侧重。年度考核重点考核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完成情况及教学质量效果;聘期考核重点考核教师“聘任合同书”中聘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我院岗位年度考核指标涵盖了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教学科研教研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等各个方面。主要考核内容是:教师年度内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能力及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教学工作数量、质量、效果、实绩。设置了五个一级指标:德、能、勤、绩、附加奖励。“德”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即政治修养(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等情况,事业心和责任心、工作态度等)、师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等)、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能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课程群驾驭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双语教学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指标;“勤”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即教学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等)、部门工作(对部门所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及对部门工作的贡献);“绩”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即教学工作量(各类教师额定教学工作量的质与量等)、教学质量(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辅导、作业批改方面的教学检查情况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评价等)。“附加奖励”包括,教学、科研获奖;部门荣誉;个人荣誉;社会服务;团队建设;教学;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加分等。

对于聘期岗位考核工作,学院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任务类型。分为教学Ⅰ、Ⅱ型(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学建设等)、科研Ⅰ、Ⅱ型、(科学研究、学术论著、学科建设等)、标准型(兼顾教学和科研)。岗位任务的设置由必要任务(围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实现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岗位选择任务(在规定任务表中选择适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任务,根据个人选择的“岗位人员选型”和“岗位级别”而有所不同)构成。

我院按不同的岗位层级规定了“岗位必要任务”。如:2―4级教授,规定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两大方面的任务;6―7级副教授则规定了专业、课程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任务;8―12级教师规定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任务。

我院还按不同的岗位层级和教师的选型规定了“岗位选择任务”。如: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规定了31项任务,四级规定了32项;五―十二级各规定了35项。不同选型的教师可根据规定选择其中的某些项。

与之相配套,我院还出台了“岗位业绩积分细则”,对岗位业绩的计分方式、年度考核奖励加分、年资积分、积分的计算、使用、积分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我院的教师岗位绩效考核的特点体现在:公开,即考核透明度较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即教师的业绩根据具体的指标考核出来。多向,即考核组、同事、领导、个人、学生等多方面考核。差别,即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制度,即考核工作形成制度,使之成为长效的激励制约机制。实用,即考核制度全面、简洁、操作性强。反馈,即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优化过程管理。

四、我院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机制与以往考核制度的比较

针对以往教师考核显现出的问题,自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起,在全国的事业单位,全部推行绩效工资制度。”{2}之前,我院在2008年就开始了教职工绩效考核的探索。与以前我院实施的考核制度比较,新的绩效考核机制有以下特点:

1.强调科研和教学之间平衡,注重科研与教学、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关系。针对以往考核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教学工作量过大、科研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使考核指标更加符合高校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新的考核指标注重了在提高科研教研水平的同时应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保证教学工作量完成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在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时, 把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及教师从事的教学改革工作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作为重要指标;在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时,着重看论文的层次和水平;在评价科研教研项目时,着重看项目本身的意义及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针对教师工作创造性的特点,注重在考核中根据不同学科教师工作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岗位职责和特点,实施分类评价。总之,教学和科研两者缺一不可,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职责,做好教学工作是天职,而要做好教学工作,科研、教研是促进,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2.强调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注重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过于重视量化考核而忽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个性,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而忽视高校的多样性、学科及教师类型的多样性特点,看似公平,实则是考核工作简单化的表现。如把论文的多少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会造成教师为了“发论文”而“写论文”,进而追求论文数量,这就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在课题研究中考虑的不是如何才能把项目完成得更好,而是怎样才能多出数据,多写文章,致使课题的质量受到影响。为此,我院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中十分注重数量与质量的结合。考核指标既注重于教师的现实状况、又注重取得实效与以往情况相比较,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采取年度(学年)、聘期(五年)考核结合的方式,发挥考核对平时工作的促进作用。

3.强调不同学科之间考核标准的差异,注重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我们感到,不同的学科,尤其是人文类学科与理工类学科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为此,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通过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绩效考核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在教职工工作评价中,不仅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指标,还有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指标,使教师通过评价找出问题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4.强调考核过程,注重考核结果与过程的结合。高校教师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有以科研为主的科研型,有的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标准型。此外,教师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有普通教师,有骨干教师,有学科带头人等,教授又分一、二、三、四级等。不同的教师,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各不相同。对其考核也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也不能根据谁的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数量及层次这些成果来统一评价。所以,我院注重考核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强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水平、能力、学科建设、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考核;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体现了考核是为了促进教师、同时促进学校发展的本意。

5.强调考核的取向,注重教师绩效考核主体的多元化。我院新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性评价,如教师在年终考核中的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体现在教职工具体岗位工作考核方面,作为绩效工资晋升的依据。二是对教职工的聘期考核,多种评价标准,多种类型的成员参加,以促进教师发展的鼓励性评价。体现在教职工的岗位、职称晋升等方面,以聘期内的总体工作业绩为主。在考核主体多元化方面,我院在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教师资格的认定与标准评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考核评价的主体。包括领导对教师评价,即上级评价下级;教职工对上级的评价,即下级评价上级;同行之间的评价,即同事互评;自我总结,即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即学生评教等。

注释: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司华.迈向公益公平的新起点[N].中国人事报,2010.2.10(5)

参考文献:

1.林苍松.构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设想[J].教育教学,2011(1)

2.李爱爱.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8

在遵循国家《劳动法》的前提下,为了规范薪酬管理,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建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有效吸引、维系、激励和发展员工,重庆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特制订如下职位体系员工薪酬绩效管理办法。

第一,本办法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综合考虑社会物价水平、公司支付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就工资结构组成、工资标准、工资核算方法及其它有关事项做出相关规定。

第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根据职位价值的高低和职位等级的不同,而确定工资体系的员工(生产一线员工和部门经理、副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除外)。

一、职位体系员工薪酬绩效管理办法

(一)薪酬结构

职位等级工资制是针对不同的职位设立了7个薪酬结构,21个薪酬等级。薪酬的构成包括基础工资、绩效奖金、工龄工资、津补贴、福利保险、年终绩效奖金、特别奖励七个部分。

(二)薪酬标准

(1)基础工资:基础工资是不同职位在组织中相对价值的体现,是员工达到任职资格要求并履行职位职责所获得的固定报酬。工资水平的确定根据职位评价结果、市场薪酬水平和公司以往的薪酬水平共同确定。

(2)绩效奖金:每一考核周期内(以月度为考核周期),个人实得的奖金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核算和调整,按月进行发放,核算公式见表1、考核分布状况见表2。

(3)工龄工资:工龄自进入本公司之日起,计算连续工作时限;由总公司调派到本公司工作的人员在总公司工作的工龄连续计算;工龄工资按照不同的工龄分别计算;工龄工资每年1月按标准自动调整;工龄工资的增长跟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达到B以上,可享受工龄工资的调整,C以下,工龄工资不增长。

(4)津补贴:交通补贴按照交通补贴管理办法执行;通讯补贴按照岗位进行补贴,见表3;住房补贴按住房补贴管理办法执行;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节假日费用不低于上年发放标准;年终绩效奖金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确定年度奖金总量,部门根据职位价值系数总和确定各部门年度奖金总量;部门内部根据员工职位价值系数和年度绩效奖金系数确定员工个人的年度奖金,通讯补贴见表3。

(三)入职员工工资确定

原则上,每一职位的初任者从该职位对应的薪酬下限起薪。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任职者,由用人部门根据对应薪酬等级的薪酬空间提出工资要求,行政人事部门审核后,经分管上级领导批准后执行。

因公司组织结构薪酬体系调整,在新旧薪酬方案的对接中,原任职者转入新的薪酬结构时,要依据个人的经验和业绩等历史因素,重点参照以往的薪资水平,根据所在薪酬等级的薪酬空间确定其在新制度下的工资。若原有工资已经超过对应薪酬等级的薪酬上限,则按照薪酬上限执行(或维持当前薪酬水平);若原有工资低于对应薪等的薪酬下限,则按照当前的薪酬水平执行,同时约定根据绩效表现在四个,绩效周期内逐次增长工资至对应薪等的薪酬下限(绩效考核优秀及以上)。

(四)工资调整

(1)工资调整方式:职位等级工资制是以职位价值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等级制员工的工资,主要根据其所在职位对应薪酬等级的薪酬空间来确定。工资的调整分为调职和调整薪级两类。调职是指在员工任职职位调整后,以所在职位对应薪酬等级的薪酬空间来核定工资水平。调整薪级是指根据员工年度的绩效表现,对部分绩效表现突出或绩效表现未达标的员工,在其所在职位对应的薪等空间内上调或下调薪级。

(2)调整薪级:薪级调整的标准为员工年度内各月绩效考核结果的平均得分,见表4。

(3)薪级调整的限制性条件:各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在达标(含)以上,否则该部门员工当年不得调整薪级;员工个人年度内各月绩效考核的结果,最多出现一次基本达标且不得有基本达标以下,否则当年不得调整薪级;在本公司工作未满一年的员工,当年不得调整薪级。

(4)工资增幅的限制性条件:适用职位等级制薪酬的员工,其工资增幅的上限为所在职位对应等的空间上限。某一职位的任职者,如果其工资已达到所在薪等空间的上限,原则上工资不再增长,可以考虑职务晋升。

(五)薪酬结构的调整。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组织架构、职位职责体系或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等的变化,借助职位评价和市场薪酬调查等工具,适时调整等级制薪酬结构及相应的薪酬水平。

二、一线生产工人绩效薪酬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生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能够与员工的薪酬、奖惩、晋升、调迁、退职等相结合,进而保证生产工人的工资发放更为合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薪资激励机制,特制定一线生产工人绩效薪酬管理办法。

本办法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综合考虑社会物价水平、公司支付能力以及生产工人工种、工龄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就工资结构组成、工资标准、工资核算方法及其他有关事项做出相关规定。

(一)生产工人工资组成

(1)岗位基础工资:根据员工所在的岗位而确定的工资。

(2)工龄工资:根据生产工人在本企业工作时间长短而发放的工资。

(3)绩效奖金:根据生产工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结果而发放的工资。

(4)多岗技能津贴:指生产工人除具备本岗位所需技能外,还具备公司其他主产岗位技能,公司根据生产工人所具备的不同技能,给予其相应的多岗技能津贴。

(5)特别岗位津贴:指国家有专门政策或公司特别规定的少数人享受的津贴。

(6)加班工资:对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额外劳动所付的报酬。

(7)年度奖金: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状况而发放的特别奖励。

(二)工资标准

岗位基础工资根据一线生产岗位职位价值评估结果进行重新调整,不得低于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随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递增。

生产工人的工龄工资计算方法是以进入本公司之日起,计算连续工作时限;由总公司调派到本公司工作的人员,其在总公司工作的工龄连续计算;工龄工资每年1月按标准自动调整;工龄工资的增长跟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达到B以上,可享受工龄工资的调整,C以下,工龄工资不增长。

(三)绩效奖金

(1)生产效能指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日班产,生产效能指数为1;若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班产并继续承担生产任务的,则生产效能指数增加,总工时量和完成班产所用工时量之比为生产效能指数;若规定时间内班产任务没有完成,班产任务完成比例为生产效能指数。

(2)工时工资标准:不同的生产效能指数对应不同的工时工资标准。

(3)生产一线工人的绩效奖金核算方法:工时按日结算,工时奖金基数为工时数*工时工资标准,见表5。

生产一线主产岗位工人月度绩效奖金总基数为每日工时奖金之和,再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得出生产一线工人的实际绩效奖金;工资固定部分由职位价值评估结果决定,浮动部分与对应的生产效能指数挂钩;关联岗位绩效奖金的核算,按非一线生产岗位的其他人员的绩效奖金浮动部分按一定比例与生产挂钩,按照月度生产效能指数进行核算,根据其岗位对应的关联范围(公司、厂、区、岗位)关联级别(从高到低五级划分)的不同确定关联比例和对应的生产效能指数,具体的关联范围、关联比例和生产效能系数见《重庆凌云管理各级岗位硬性指标考核及与生产管理等级一览表试行版》。

(4)辅助管理:因操作者违规操作导致异常停机或本人因自身因素没有完成班产量而产生的时间,累计计入净可用时间并不核算加班费;因待料、非人为造成的设备故障等的外部因素导致的异常停机时间不计入净可用时间;无主产岗位安排的,安排员工进行推箱倒架、翻库、6S等辅助工作时,基本工资照常发放外,另给予工时补贴标准6元/小时发放,此部分工时不计入净可用时间;无故不服从安排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考核;根据不同产品的返修工序特性不同,产品的返修工时由现场制造工程师给出返工工艺,精益专员现场负责工时测算与核定,返修单必须经质量部检验签字后回传给生产部统计员核算工资,统计员以当日总工时量核算效能指数。

(四)绩效考核。每日根据部门工作行为准则加减分项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最终结果与效能指数得出的日绩效奖金挂钩;每日生产一线工人的考核标准以100分为基准,通过每日加分项与减分项的最终分值核算出当日的绩效得分。

(五)新员工工资标准。公司新招聘员工或内部转岗员工(以下简称新员工),在试用期间的岗位基本工资按照该岗位的固定的实习工资发放,对于生产一线主产岗位,师傅带徒弟按表6标准执行。

对新员工的实作培养周期为1个月,到岗4周内不能独立上机操作,在师傅代领指导下每日至少操作设备2小时,同时此期间的效能指数累加计入师傅效能指数中;新员工超过1个月,不能独立上岗操作或连续1个星期的班产完成率低于90%,公司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特殊情况下,根据新员工的综合表现,由师傅提出延长实作培养周期的申请。

(六)加班工资。在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按岗位基础工资÷21.75÷8×加班时间(单位为小时)×1.5来核算加班工资;对在公休日的加班,应尽量安排生产工人补休,若不能安排生产工人补休的,则应支付加班工资,公休日的加班工资=岗位基础工资÷21.75÷8×加班时间(单位为小时)×2;对于生产工人在法定假日的加班,按岗位基础工资÷21.75÷8×加班时间(单位为小时)×3来核算加班工资;加班时间不足1小时的部分,不计算加班工资;对于出差或外出培训等(包括双休日或节假日)情况不计加班;生产工人因未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而延长工作时间的不计入加班;生产工人加班须填写加班申请、在公司批准后才能加班,否则加班不被公司认可;因特殊原因无法事先填写加班申请的,由加班人员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后进行,并在加班后1天内报行政人事部审核、备案;对于任何谎报加班等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当月所有加班,并将逐次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开出的行政处分。

(七)多岗技能津贴。生产工人具有除了本岗位外的其它岗位的技能,且服从公司的调派,公司将按附表7的标准,逐项发给生产工人相应的津贴;生产工人领取了多岗技能津贴后,须根据公司的需要随时调派到其它岗位,生产工人若不服从公司的调派,公司将对该生产工人索要违约金,索赔金额为生产工人所领多岗技能津贴的2倍。特别岗位的津贴补助,见表8。

(八)各种假别的工资扣减规定

(1)事假:生产工人请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包括基础岗位工资和绩效)。事假冲减年休假的,按年休假处理。

(2)病假:按照“渝劳办发[2000]233号”《关于贯彻执行〈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意见》、并结合(渝府发[2000]47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一并执行。

(3)工伤: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产假:女生产工人休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生育保险的规定进行发放;男生产工人休护理假期间,岗位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照发,取消其他津贴。女生产工人怀孕流产、生产工人做节育手术,可根据有关规定休流产假、节育假,休假期间,岗位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照发,取消其他津贴。产前假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坚持劳动确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并经公司同意,可离岗休息,离岗期间(产假除外)的工资按本人岗位基础工资的70%发放,工龄工资照发,取消其他津贴。

(5)探亲:生产工人休探亲假、婚假、丧假、年度带薪休假、行使公民权时、公司大会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等期间,岗位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照发,没有绩效奖金,取消其他津贴。

(6)旷工:生产工人旷工1天扣除两倍岗位基础工资,没有绩效奖金。

(7) 制度: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损害公司荣誉的,公司有权从工资中扣除生产工人应向公司缴纳的赔偿、补偿等费用。

(8)中途调岗、调薪的工资:在工资计算期间,中途调岗或调薪时(包括因转正而调薪等情况),调整时间为15日(含)前的,当月工资按调整后的工资执行;调整时间为15日后的,当月工资按调整前工资执行,次月起按照调整后工资执行。

(十)最低工资保障规定。因公司生产任务减少而使生产工人岗位任务不饱满时,公司可安排生产工人从事其他岗位工作,对于服从公司工作安排的生产工人,公司可保障该生产工人的最低工资收入保持一定水平。但因生产工人自身原因未完成规定量的,或生产工人岗位工作不饱满但又不服从公司另行工作安排的,则按照其实际金额发放其工资。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9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掘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广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早在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就对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原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200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又会同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广电等省行业主管部门,印发了《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全省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各等级之间结构比例的总体控制目标。因此,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二、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根据浙江省文化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印发的《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省厅结合行业特点,本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原则,明确规定了县级市文广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各等级之间结构比例的总体控制目标。例如,县级市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博物单位正高级岗位占总专业技术岗位的3%、副高级岗位占总专业技术岗位的12%、中级岗位占总专业技术岗位的40%、初级岗位占总专业技术岗位的45%。适度比例的专业技术岗位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同时,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水平、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的作用。

第三、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能够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一是为事业单位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二是为与事业单位“工改”政策相配套;三是为促进人才流动,实现社会公益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县级市文广系统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工作,关键在于建立岗位管理的新机制,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由于文广系统各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使整个系统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存在诸多难题,例如,首次设岗聘用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各单位岗位内部等级比例设置、岗位分级的条件及“双肩挑”人员岗位的确定等,是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重点和难点,才能使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顺利完成。

第一、岗位结构矛盾突出,岗位分配困难。近年来,由于各单位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部分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对较低,高级资格职务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有的单位远远超过省规定的高级岗位结构比例(15%),例如,我市文物单位人才队伍结构:高学历,高职称。10个在编人员:1个正高,2个副高5个中级,2个初级。学士研究生2个,大学本科5个,大学专科2个,高中1个。而有些单位学历低,现有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弱,高级资格职务人才较少,且近期晋升人员也少。若由本系统各事业单位根据《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自主计算出各层次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进行设岗聘用,则出现部分单位高级人才岗位不足、无法聘用,部分单位高级资格职务人数明显偏少、空缺岗位浪费的现象。这就造成系统内同类人才待遇不一,人才资源分配不均,首次岗位聘用矛盾激化,导致首次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工作难以完成。

第二、岗位分级条件是难点,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各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可分为13个等级,正高一至四级、副高五至七级、中级八至十级、助级十一至十二级、员级为十三级。每一级别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是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的基础。如何对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分级,特别是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每一级别岗位的分级条件是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的难点之一。在确定岗位等级之后,应该要确定各等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要求等。但事实上,各单位将岗位设置数据上报之后,才开始逐步修订岗位职责,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第三、“双肩挑”人员岗位难以确定。“双肩挑”人员在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文件中有明确的定义,是指既承担着专业技术职责又担负一定的管理职责。本系统下属事业机构存在单位较小,人数较少,但既担任领导职务又承担专业技术职责的“双肩挑”人数较多。按照政策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两类岗位上任职。也就是说“双肩挑”人员一人兼了两类岗位是政策不允许的。因此,如何确定“双肩挑”人员的岗位,是设岗工作的难点之一。

第四、改革不够彻底,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按规定首次设岗聘用工作是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所以,本系统没有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良性激励机制或惩罚机制。尽管各单位公布了各类岗位设置方案、岗位、岗位等级、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进行公开应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首次岗位聘任按现聘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人人有岗位”的状况,没有真正实行择优聘用的竞争机制。同时,未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这将对今后的岗位竞聘、续聘带来诸多困难。

三、改善县级市文广系统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实施工作的对策

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要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调控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相结合原则。

第一、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岗位总量与结构。本系统的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制度实施工作既要根据上级的政策,又要结合下属事业机构单位小,高、中级人才数量不一,人员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相差较远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考虑文广事业发展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方向、杰出人才晋升空间等因素,由主管局按规定的结构比例,统一核算整个系统各层次不同等级的岗位总量。依据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的原则,分配到局属各单位。并对各单位岗位聘用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的管理方式,建立指导、监督、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局属各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功能和职责,在主管局下达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实施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

第二、精确测算,认真研制岗位聘用的实施办法。主管局在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摸清本系统所有职工的职称资格年限、科研业绩成果等具体事项,分析局属各单位事业发展、人才晋升趋势对岗位结构比例的需求。对本系统岗位设置和聘用的实施范围、岗位类别、岗位数量、岗位等级、岗位任职基本条件(特别是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基本条件)、岗位聘用程序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本系统岗位聘用实施办法规定:首次岗位聘用时,在主管局核准下达的各层次不同等级的岗位总量限额内进行聘用。同时,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五级岗位应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6年,八级岗位应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6年,十一级岗位应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3年;2011年专业技术职务新晋升为副高级、中级、助理级资格的,均分别聘任为七级、十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等。这样,既保证了整个系统岗位聘用政策的统一性,又确保了首次岗位聘任平稳过渡的顺利进行,使空缺岗位得到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分配得到合理优化。同时,适当留有空缺岗位,为年青人才晋升留有空间。

特岗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10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教师评价的基本标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评价多元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校、教师个体差异及岗位特点,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

(二)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坚持师德为首、育人为本,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教师完成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任务。

(三)多元开放,科学合理。坚持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机制,力求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

(四)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依法实施考核,考核过程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程序严格、操作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类别、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职责、师德表现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的实绩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平时考核重点考核教师师德表现和遵守纪律,出勤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等情况;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根据学校的特点,可以年度或学年为周期进行;聘期考核以年度考核为基础,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进行。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核期间不超过半年的,可以合并进行。

考核工作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得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不得简单以民主测评得票率确定考核等次。坚持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岗定评,不同岗位应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兼职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履行兼职岗位职责的情况。

各学校要按照《县中小学教师考核主要内容与考核方式》(见附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

四、考核程序

教师考核工作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务、人事和纪检等有关部门人员,以及班主任、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考核工作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其中,班主任、教师代表不少于考核工作小组组成人员的1/2。班主任、教师代表的产生,要履行相应的民主推选程序。

(二)确定方案。学校依据本意见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实施方案要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并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会议审议通过,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施考核。学校考核工作小组依据学校考核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考核。平时考核由考核工作小组或考核工作小组确定的考核机构,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方案,依据教师考勤、教学常规、工作表现、日常记录等随时进行。年度考核一般在学期末进行,按照个人总结,在一定范围公开述职或书面述职,教师互评、民主测评,并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学生、家长、家委会、社区意见,汇总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成绩,确定考核等次等步骤实施。

(四)学校公示。将教师考核结果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期应不少于7个工作日。

(五)结果反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并由本人签署意见;对拟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教师进行组织谈话。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次、聘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30日内向学校申请复核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六)总结归档。考核工作结束后,教师个人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学校考核工作总结和教职工考核结果汇总情况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五、考核结果及使用

(一)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其中,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或比例,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规定的考核等次比例,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监督下,依据对学校的社会多元评价结果和年度工作考核结果确定。对学生规模小、教职工人数少的学校,以及安排教师支教走教的学校,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或比例可统筹使用,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二)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绩效工资发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周期内,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暂缓进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注册周期内年度考核每年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方可进行定期注册。

2.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转岗或接受专门培训。

3.教师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学校可以调整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岗位,但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有权按照规定的程序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4.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方可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5.教师绩效工资分配要结合考核结果确定,实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

(三)学校要重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指导、诊断功能。考核工作结束后,要深入分析研究考核结果,对教师加强专业指导,帮助教师发扬成绩,改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