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融合通信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1 16:56:42

融合通信

融合通信例1

中图分类号: F416.61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经过多年发展,现代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都已具备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的特征,信息及通信专业在有效推进电网及电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SG186工程的竣工,重庆公司以网络、数据库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覆盖了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建成先进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形成了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分层分级自愈环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

由于电网的复杂化,再加上分布广泛,因此如果需要保证各部分之间协调、有效、即插即用,就取决于完善的信息及通信标准,信息技术实现了跨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以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代表,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通信技术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服务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2电网企业信息和通信专业发展现状

2.1电网企业信息通信层次框架

企业信息流的层次模型包括四个层次,即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数据应用层。各个层次组成的信息支撑体系是坚强企业信息运转的有效载体,是坚实的信息传输基础。信息支撑体系通过对企业基础信息分层分级的集成与整合,达到信息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2通信专业发展现状

重庆电力通信系统是重庆电网调度自动化和公司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所承载的生产业务信息及管理信息,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和“五大”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信通分公司作为市公司通信运行维护的专业公司,根据“大运行”体系对信通分公司通信专业的定位,主要负责国网、华中一二级干线在渝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和重庆电网主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负责市公司主干通信设备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负责市主干通信系统新、改(扩)建项目、大修项目的管理及实施,负责市公司通信系统的通信调度运行等职责。

在“五大”体系建设中,信通分公司根据通信运维工作职责,结合运维实际,建立起以通信调度为核心、以通信运行为重点、以通信专业检修为支撑的“调、运、检”通信管理新模式,对通信运维的典型业务实现全程全网、统一管理、专业检修,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要求,以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导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专业支撑和保障。

2.3信息专业发展现状

公司作为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专业单位,负责公司广域网络、机房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应用支持服务。

信息运维体系各项工作内容如下:

(1)调度运行: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运行方式、调度值班、调度指挥、应急管理、灾备、资源管理(容量管理)、运行技术架构(可靠性管理)、运行技术评估、运行值班、检修监护(验收)、告警管理、运行分析、工作票管理、配置管理、服务验证、访问管理、备份与恢复、系统部署、事件管理等。

(2)检修维护: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检修执行、健康测试、检修计划、知识管理、紧急抢修、缺陷管理、技术改造、系统调优等。

(3)客户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请求受理、故障受理、信息、桌面维护、客户满意度调查、需求收集等。

3信息通信"大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体来看,重庆公司信息通信系统在建设、运营、维护的管理上还存在分散现象,例如,部分项目的配套通信项目纳入其项目一体招标建设等。职能部门科技信息部和调通中心不仅要分别负责各自的专业职能管理,而且还要负责系统建设和运维的管理,管理负荷较大。在部分大型项目涉及的配套通信工程实施和接入等方面,还存在协调层次多,以抢建方式解决正常工程节点计划的现象。另外,随着公司信息通信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公司层面信息通信专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员,区(县)基层单位信息通信技术力量配置参差不齐,技术支持不足。因此,传统的信息通信专业划分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环境,迫切需要转变信息通信专业发展方式,提升集约化和精益化水平。

从发、输、配电的通信方式发展看,信息网络传输的是保护、控制、测量数据等综合信息,电力通信网络将发展成综合信息网络。目前,信息网络传输的硬件设备的监控由通信部门管理,而传输内容监控由信息运维部门承担,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通信和信息专业加以融合,集约管理,共享资源,就可以在处理故障或状态检修时实现两者之间工作的紧密配合。另一方面,从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实施专业融合,可以推动信息监控模式从传统的基于局部信息向基于全局信息转变,分散在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将通过综合数据平台的方式进行集成,方便不同业务关注人员对各类数据进行应用。

4三大要素促进信息通信“大融合”

4.1优化业务流程,整合调控

建立通信信息统一调度室,将通信、信息调度监控人员集中运行,实现调度监控一体化,与机房分离,并实现通信、信息的联动性。将通信调度电话81100、81101整合进81186,实现统一信息通信调度平台。

加强通信、信息专业的联动。由于信息系统的通道及路由均由通信承载,信息专业的工作可由通信调度进行许可。信息专业的巡检情况须向通信调度汇报,以便通信调度及时掌握信息通道的运行情况。涉及信息业务的通信工作,由通信调度下达调度命令,由通信、信息人员调整运行方式。

融合通信例2

前言:

多网融合即将监控、管理、安全防范等系统中的控制网络与宽带信息网络相连接或利用传输、协议基础,将下设技术和系统相联合,进而实现统一的数据分析和管理的系统集成一体化技术,将其应用于通信工程中,对优化通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网络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信工程帮爱的各子系统管理信息和数据要实现融合和综合;一方面网络融合及时通信工程子系统之间信息融合的基础,又是插口和地址接入之间的融合,只有两方面融合效果都可以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发挥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作用。随着我国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已经认识到多网融合对通信工程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

二、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价值

2.1经济价值

通信工程通常覆盖范围广、工程耗材多,所以在采取通信工程优化措施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衡量,通过大量通信工程优化数据可以发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相比未应用多网融合的情况可缩减资金超过30个百分点,可见其经济价值突出,多网融合的经济效益主要依靠其商业性用地相比未应用时大幅缩减实现。

2.2技术价值

首先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集成一体化相关的管理模式,换言之可以在通信工程中实现对任何系统的集成管理,这一方面可以使通信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子系统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通信工程自身的稳定性。而且改变过去大型通信工程需要安置多个安防管理中心的局面,使大型通信工程可以通过一个安防管理中心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这既缩减了通信工程自身的复杂程度,又缩减大型通信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使通信工程的整体功能提升[3]。其次,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可以使通信工程建成后部分增值优势服务实现其特定的功能,而多网融合作为数字化系统其可以衍生出大量的增值服务,在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可结合其需要开发出更加满足其需求的增值服务功能,这不仅有利于通过优化服务质量,提升通信工程用户对起满意度,而且在丰富工信工程整个系统功能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3安全价值

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技术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在长时间的探索中,相关经验已经越累越成熟,可以对外来威胁起到较理想的防护作用。

2.4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速度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决定,我国广阔的农村的通信条件、网络通信设施等都明显落后于城镇,而网络融合可提升卫星通讯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网络等各种类型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使农村原有的卫星资源、电话线路资源、有线电视资源在发挥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有效联合成为农村通讯网络,提升农村通信工程整体的可靠性,这不仅缩减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本投入,而且在短时间内城乡差距无法有效缩小的前提下,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实际价值显著。

2.5提升通信工程网络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化和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联网应用模式、电话应用模式、电视应用模式等传统网络应用模式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但受其之间不兼容性的影响,通信资源会受到极大的浪费,而多网融合的出现和逐步推广,可以有效的提升各种应用模式之间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提升通信工程的资源利用能力。另外网络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使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当通信方式和网络硬件模式得到有效的优化时,通信工程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发展速度和整体性能等方面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为通信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信工程自身特性决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网络应用类型间的资源共享。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在通信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为提升其稳定性和功能性等,人们有意识的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优化,但我国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仍不够完善,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深化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杰安.多网融合技术及其应用于通信工程问题探析[J].广东科技,2015,12:72-73+64.

融合通信例3

关键词:

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应用分析

多网融合技术在近些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了新型网络通信技术,在我国的通信工程发展建设过程中成为了坚定的支持力量。多网融合实现了以基层为主要出发点的互联以及互通通信系统发展,通过多网融合应用也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所以,应针对多网融合技术,综合现如今多网融合技术的重要地位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应采取的对应性防护管理措施。本文从多网融合技术概念入手,综合分析了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优点,最后对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不足以及防护对策进行了完整总结。通过多网融合可以提升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问题分析能力,可以了解存在的技术应用问题,实现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1多网融合技术的概念

多网融合实现了宽带网络应用发展过程中的多项科学技术融合,进一步将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监控融合到系统网络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直接和间接相融合地方系统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实现了一体化网络管理模式创新。从通信工程发展领域分析可以发现,多网融合技术实际上是多个不同子系统实现的网络数据信息的内容资源整合,针对的是子系统的系统地址与系统接插口的融合,两种不同的网络系统形态实际上都是多个网络系统的汇总形式,通过统一性更高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整体形态的融合发展,通过融合贯通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网融合应用,在通信工程应用中达到了最佳效果。

2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优点

多网融合技术在技术应用和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断突出本身的技术优势和自身优越地位,主要的技术优势不仅仅局限于运用和推广的技术科学性的有效提升,也进一步显示了技术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发挥了重要的技术防护性优势。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目前的技术应用特点,进一步将多网融合技术拓展到了网络通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实践效果,应用成绩显著。多网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网络技术,已逐步摒除了分散管理的网络系统管理模式,开始进行信息的统一传输,提升了整体的技术应用实用性和技术应用经济性,带动了整体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1]。

2.1提升功能

在现阶段的一体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管理集成发展模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的子系统在基础事件上的联动发展,进而打破了我国在现阶段的逐一划分管理和控制局面单一片面的问题,实现了在规模较大的通信工程中的不同安防管理中心的设置,由此不仅仅实现了管理便捷程度的有效提高,也进一步实现了投资成本的良好节约。通过利用多网融合的网络结构,整体的系统安防管理中心实际位置的要求也在进一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用地资金成本的有效降低[2]。现阶段,我国的通信技术和智能化发展技术不断提升,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多网融合的功能性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显现,所以,可以以工程进度和实际用户使用管理情况为基础,分批不断完善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建设,提升了整体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智能化系统的完整性不断提高,同时及时的系统调整和系统开发建设实现了对系统漏洞的及时修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实现了开发商经营管理压力的有效降低。在该基础上建立的子系统,实际的系统稳定性和系统便捷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再需要传统的提前建设,由此也体现了多网融合系统管理下的功能性有效提升,实现了分批建设的智能化系统的有效完善,带动了开发建设的循环水平有效提升,同时及时调整和及时漏洞更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开发商的压力,对于已建设完成的网络通信系统,整体系统智能化发展应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通过子系统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便捷程度[3]。

2.2增值服务

通过与传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多网融合的子系统建设发展在全部完成以后更应关注实现特定的系统功能,所以已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增值服务概念,但是,如果与数字化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多网融合和管理技术已不断凸显出增值服务管理的优势[4]。同时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类型新技术、新功能和新的应用发展都明显可以看出增值服务存在的重要技术优势,该类型的新型应用也进一步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技术体验,同时更加具有独特的技术体验优势,在不断满足技术使用人员的技术应用要求的过程中,实现了通信技术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大众认识了解与实际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5]。

2.3经济性

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在工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实际经济效益,也就是需要考虑到能否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带来最大的经济回报,在多网融合应用到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多网融合技术实现了统一的技术管理规划,也进一步通过光纤传输实现了设备采购成本有效节约。另一方面,在铺设过程中,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铺设方式,减少了复杂和繁琐的工作,通过多网技术融合应用实现了工程建设整体物资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除此之外,通过多网融合也带动了安防管理的核心位置出现了更多更加具体的技术要求,所以在实际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和了解商业用地和商业占地费用的有效降低。总体分析可以发现,多网融合技术不仅仅实现了整体工程的经济建设成本降低,也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3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不足及防护对策

在现如今的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网络融合管理技术都在标榜自身技术的优势和水平,但是,以为需要整体接入到电信运营网络中,所以,应综合考虑到系统技术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多网融合技术属于在通信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众多子系统融合管理模式,所以,各个系统环节之间的沟通和连接程度较为紧密,一旦部分环节出现问题很易导致整体系统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系统瘫痪,这也是整体系统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还需要关注病毒在入侵过程中能否影响到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需要保证与系统运行管理不发生冲突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上述分析得知,多网融合通信管理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取的都是防火墙通信管理技术,通过入侵形式扫描和技术检验来获得更为直接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网络外来黑客攻击和病毒威胁的有效防护,进而为系统安全提供有利保证。在系统设计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病毒封锁方式,变被动的防御改为主动的安全维护,以排除可能存在的系统风险。网络安全系统从宏观角度分析属于类型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类似的病毒预防模式,所以,应提前筛选所有进入系统内部的数据,通过全面检查来获得最终的通行许可,最终实现高效率的网络终端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多网融合技术的实际安全维护能力。进一步将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监控融合到系统网络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直接和间接相融合地方系统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实现了一体化网络管理模式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多网融合已逐步以技术高效性和技术可靠性优势实现了整体技术投入成本的有效降低,进一步突出了自身的重要优势,提升了整体技术的优势认可程度和应用的广泛性。从研发到现在,在该技术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中,其技术优势正在不断突出,实际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地位也在不断凸显。本文在分析和了解通信工程的功能性提升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增值服务的实际经济性优势,进一步阐述和明确分析了多网融合技术在我国现阶段通信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应用作用和技术应用效果,为整体的网络通信工程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支持。同时需要在通信的实际应用中进行多网融合技术的综合分析,分析在通信工程发展应用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解决和防护对策。通过多网融合可以提升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问题分析能力,可以了解存在的技术应用问题,实现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融合贯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网融合应用,在通信工程应用中达到了最佳效果。

作者:孙莉 单位:天津市博洋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学健,鞠瞻君.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1):92.

[2]郁文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48-49.

融合通信例4

云通信是通信产业的未来

面向个人用户的云通信形态多种多样,除了Gmail和QQ,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划入云通信的范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完全普及,各类具有通信功能的APP扩大了云通信的范围,而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传统运营商则面临着沦为“管道”的命运。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运营商只是提供文本、数据和语音通信链路,而以数据通信为基础的云通信却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层多媒体通信。这个链条好比物流,运营商只是修筑高速公路,云通信平台是汽车,具有运输不同的货物的能力,人们交流的信息是货物。所以,云通信成为数字时代的通信平台,而运营商的底层通信能力只是云计算架构的基础管道。

随着4G牌照的下发,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我们知道,4G标准TD-LTE事实上只提升了数据业务的性能,传统语音呼叫要切换到2G/3G上。 4G的数据业务未来将给云通信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未来,天然处在应用层的互联网服务商将是云通信——或者说通信的主导者。

尽管个人用户已经在通过Gmail、QQ、微信、微博等工具进行不同形式的通信沟通,但沟通的效率并不是个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企业通信领域,企业用户追求高效沟通,所以业界早已推出了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统一通信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使不同的终端具备数据、图像和声音的通信能力。统一通信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它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从而为人们带来选择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云通信早已被统一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客户接受,基于SaaS的云统一通信服务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企业级云通信领先发展

云计算的优点在云通信中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弹性扩展、快速部署、免除维护、系统稳定性高等等。统一通信借助云计算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将最新的视频会议、社交媒体等技术集合进来,帮助人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云端统一通信的融合,还帮助终端实现了“瘦身”,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终端使用多种通信方式沟通。

NEC曾经对企业应用统一通信的情况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统一通信在企业内的主要应用场景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用于企业内部沟通,二是用于联络客户,三是用于联络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这三种沟通场景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沟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统一通信帮助企业降低办公通信成本,加速信息的获取,从而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统一通信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提高了销售的转化率,也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统一通信也方便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提升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供应链成本,并且可以获得外部专家的支持。

可以看到,统一通信兼顾内外沟通的需求,公有云或者混合云模式下的SaaS云通信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国内从事云通信业务的厂商非常多,不仅能够提供整套的统一通信云解决方案,也能提供完全基于云端的云通信租赁服务,代表厂商有华为、263、全时等。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是业界领先的云通信解决方案。它通过一个客户端实现多种会议模型,支持消息、语音、视频、数据多业务协同,实现渐进式沟通;支持与华为智真会议系统融合,无缝嵌入OA/Outlook/CRM/ERP等办公系统。华为UC&C云协作平台秉承了“云管端”的设计理念,“云”将分布式部署的基础设施形成有机整体的管理系统、呼叫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资源;各种类型的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包括企业内网,公网和移动网络形成“管”,提供统一的体验;不同网络接口、协议、媒体能力的用户终端构成“端”,适应终端多样化的需求。

263云通信是国内公有云SaaS统一通信服务的代表。263云通信是建立在云计算、云存储的基础上的统一通信平台,业务涵盖企业邮箱、日程管理、企业网盘、网络会议、电话会议等;整合大量的第三方企业应用,包括OA、ERP、CRM等等,单点登录实现不同应用间无缝切换;实现通讯录同步,企业应用可以和平台上的消息互相推送。在管理方面,263云通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简单便捷的管理模式。

以云视频会议为基础的全时云会议同样属于公有云SaaS服务。全时云会议倡导“简单易用、共享协作”,融合视频、语音、数据共享、白板等远程会议手段,实现多维度远程协作,具有“简单、移动、协作”的特点。云会议2.0可实现跨平台一键快速入会,通过邮件、客户端、office插件、手机/电话都能接入会议,同样具备终端多样化优势。

从以上三个简介不难看出,企业级云通信市场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解决方案都已经成熟,云化趋势已蔓延至整个应用通信市场。

融合通信是未来趋势

融合通信例5

2007中国国际通信展上,“奥运通信”、“3G”、“无线宽带”、“NGN”等众多亮点,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通信技术和IT技术融合的力量。

互相入侵 筑就ICT盛宴

记者在本次展会上最大的感触是,ICT融合正如巨浪袭来。在运营商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通信设备厂商、新兴的数据通信厂商、以及传统IT厂商随时准备分享ICT融合盛宴。

10月19日,源自于IT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MAX被ITU纳入3G标准。尽管人们对WiMAX移动技术的成熟性尚存质疑,但这意味着以Intel为核心的一些IT技术厂商和数据通信厂商在通信设备领域获得了话语权。IT与通信的融合已经从业务支撑层面深入到基础技术层面。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传统通信设备厂商都对WiMAX技术有所跟踪。华为、中兴已在海外中单;北电成为WiMAX的坚定支持者,并和传统IT厂商微软、Intel结成强有力的联盟关系; NEC早已将WiMAX技术纳入其研发范围,并助力烽火移动对其无线宽带业务做些相应的业务调整。

另一方面,通信企业也把脚伸到了IT界。本次通信展上,包括NEC、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内的主流通信厂商除了展示电信方案外,还彰显了其在行业信息化上的能力或出色电信IT管理能力。

记者在第16届通信展上看到,NEC推出了其为中国市场2G和3G网络设计的一个功能强大的IT平台POOM。作为NEC通讯Net Dr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OOM可以为转型中的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将不同设备供应商的数据库、日常运维数据和工程数据、网优与规划功能集成于同一平台,提供功能强大的专家系统,具备简单的二次开发功能。

IT厂商进入到通信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以往,IT厂商一般是作为通信行业的IT基础设施提供商出现,为其提供服务器、存储设备、工作软件等; 而现在,IT还作为业务管理优化和业务增值环节出现,甚至直接参与到运营商的业务设计环节中。

据IBM在通信展上介绍,IBM除了提供IT基础设备和倡导SOA外,还为运营商提供整合与转型的业务咨询服务。目前,IBM在通信行业重点推广服务交付平台SDP,以帮助运营商分析用户行为,以便他们根据市场需求更好地开发应用。

而微软则利用自身对应用开发者、设备厂商的巨大影响力,以移动通信应用开发运作联盟的形式,带领一大批IT硬件、软件厂商,和通信设备厂商一起,在智能通信和融合通信领域集体淘金。在本次展会上,除了展示6款基于Windows Mobile6的智能手机外,微软还联手北电、Avaya等数据通信厂商,展示了一系列基于Windows Mobile、Windows VistaMicrosoft Office2007 、 Exchange Server2007等尖端产品及最新的Teleco2.0和UC的解决方案。

融合重洗产业链

记者还观察到,运营商的业务转型是通信展期间所举行的ICT系列论坛上的讨论焦点,而在展会现场,融合业务展示正在取代技术展示成为通信展的主角。

尽管在本次展会上,NGN、B3G、4G等新技术还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不少大厂商都侧重展示与消费者生活、工作、商务、娱乐密切相关的业务和终端,以及一些以企业和集团客户为对象的解决方案。

由于面临2008年奥运会,在本次通信展上,一些与奥运相关的业务成为各运营商和设备商展示的重点,譬如基于3G的视频业务、手机电视等。

我们可以从展示内容重心的迁移看出,通信已从简单的语音、数据应用走向复杂的多媒体数据应用,而不同领域交叉融合类应用将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技术融合正在推动“移动互联”的到来。

一方面是固网与移动的融合,特别是IMS和综合业务平台两大技术,为网络核心和业务层面的核心提供了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是IT与CT的融合,运营商的强项在于基础网络服务,但缺乏向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经验,需要融合一些新元素,比如开放系统、统一通信、体验营销等。

融合在推动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同时,重写了整个通信业的价值链,这为IT厂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首先,随着电路交换(CS)向包交换(PS)转移,数据通信厂商将提供灵活的、可管理的智能网络平台,他们在不影响运营商利益的前提下,将和传统的通信设备厂商一道成为推动运营商网络转型的重要力量。

其次,电信的运营离不开强大的IT后台支撑,而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IT后台的支撑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包括IT的管理和流程的优化。

第三,运营商需要通过业务创新来提升ARPU值。电信业务正在向着信息化、多媒体化、宽带化、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譬如,固网运营商要开拓以宽带为重点的数据和互联网新业务,就需要IT作为增值环节出现。

以IP技术为核心的ICT融合,使得整个通信产业价值链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按照最早提倡“C&C”理念(Computer& Communication)的日本NEC公司的看法是,在NGN的大目标下,通信和IT已经不可分割。

3G终端“另类”生存

■ 本报记者 刘丽丽

尽管对3G牌照的发放问题,业界已经稍露疲惫,但是对3G终端的关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显而易见,只要终端和网络成熟了,3G手机就能用,至于颁不颁发牌照与老百姓无关。在23日配合通信展而举行的“中国移动通信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内外几大移动终端厂商几乎集体亮相,并在现场展出了部分3G手机,希望能在3G大规模商用和3G牌照发放前抢占市场的先机。

作为国内的3G标准,TD是此次展会上最热门的名词。“TD规模商用的必备条件已基本完成。”TD联盟秘书长杨骅在“移动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高调说,TD手机将涵盖高、中、低不同档次,TD联盟及产业界现在正为大规模的商用做产能准备。目前各大手机商都在等待中国移动采购的“号令枪”。

种种信息显示,TD离真正商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那么,未来3G终端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生存模式呢?

标准多样 “多模”手机突起

23日,大唐移动和三星电子联合宣布,在大唐移动终端开放实验室,由三星电子提供的TD-SCDMA终端在TD/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业务测试中取得了可喜进展,最高速率达到2Mbps/载波(1.6MHz带宽)以上。这意味着,目前存在于TD终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已经完全攻克。而前不久,中兴也正式推出了实现TD/MBMS手机电视功能的TD终端。一系列的动作表明,TD终端正走向成熟。

然而,10月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突然接纳了WiMAX成为3G成员,“这意味着基于WiMAX的网络,终于可以应用同IMT-2000标准(3G标准)内其他技术一样的频段,也就是说,WiMAX会使用和TD-SCDMA一样的频率。这就差不多完全堵死了TD的国际化之路。”国内知名通信专家项立刚说。

关于TD国际化受阻这一说法,埃森哲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有不同的观点,“此时WiMAX被ITU接收,为时已晚,对TD形成不了多大的冲击。”他认为,未来WiMAX最多就是一种接入技术的补充。

不管上层的各个标准之间的竞争压力多大,但是终端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中兴通讯手机体系副总经理罗忠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兴将开发与各种网络相适应的移动终端。

李为冲也认为,目前由于3G技术已经有4种国际标准,为实现用户在不同标准的网络之间的漫游,各大厂商正在研发能够支持不同3G标准的“双模”或“多模”手机,未来双膜甚至是多膜手机是移动终端发展趋势。

不但如此,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老大,中国移动在3G终端的发展方向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各大终端厂商对它也是为马首是瞻。对TD终端的功能,中国移动提出了五大要求: 一是在功耗和稳定性上要与GSM终端相似; 二是发展3G增强型技术HSDPA的终端; 三是功能上需有可视电话功能; 四是可以开展基于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 五要具备TD /GSM双模双待功能。

这样看来由于在3G网络建设前期,运营商不会很快地建设能够覆盖全国的3G网络,如何与 2G网络实现漫游,也是众移动终端厂商们要考虑的问题。

成本压力 运营商定制成主流

据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谭星辉介绍,在3G时代,在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定制手机的比重会逐渐加大,由运营商捆绑销售将成为手机销售的重要模式。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在3G业务推广初期,厂家为手机研发投入了巨大成本,然而,由于前期用户数量少,手机生产达不到批量规模,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如果手机价格过高,又会限制3G业务吸引更多用户,这种市场风险也是所有新兴的科技产品推出市场时必须要面对的。

而据以往经验,这种市场导入期很可能会维持12至18个月,相关专家认为,手机厂家必须要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能半途而废。导入期销售收入有限,厂家为研发和生产3G手机投入的成本不能很快回收,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将会面临压力,这对企业的财务支撑能力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基于以上原因,再加上“在资本市场建立良好的融资渠道,是成功的3G手机厂家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年,移动终端生产厂家之间的整合以及靠移动运营商实现手机定制模式,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

除了上述资金链不太成熟的原因之外,据罗忠生介绍,3G终端用户群在初期的定位将面向高端商务用户,之后再渐行渐进地向低端发展。而这种发展趋势也将为运营商定制模式带来便利。

“因为,通过手机定制,除了可以保障终端对业务的良好支持外,在品牌、功能、用户界面、销售层面还可以加载运营商的策略。运营商定制手机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手机销售的主要模式之一。”相关专家如此表示,而日韩运营商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G搭台服务唱戏

■ 本报实习记者 马硕

在NOKIA、三星、移动、联通、中兴等巨幅广告映衬下,各路电信人士纷纭而至设在北京国展的第16届通信展。

走进展览大厅,中外电信厂商分列两侧,左边是KOREA PAVILION、FUJIKURA等国外电信厂商,国内四大运营商则坐阵1号馆右侧,而3个“G”无疑是双方“擂台”上最大看点。TD-SCDMA产业联盟展台位于1B号馆深处,一位来自江苏的运营商手上拿着宇龙酷派TD3G手机,正和同伴体验视频电话功能,他兴奋地对记者说: “宇龙是做高端机的,而TD-SCDMA联盟展台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而基本流畅的视频图像完全可以使他满意而归。在这个展区不仅有大唐、中兴、华为等“TD盟友”,也包括通宇通讯这样的基站天线设备厂商,中国的TD产业链在这里做了一次集体展示。

关注中国3G的不仅是国内厂商,在中兴展台,包括伊朗通讯部长在内的中外咨询者络绎不绝,有人甚至开口便问: “我就想知道何时才能商用。”中兴通讯无疑是展区最大热门,在WCDMA、TD-SCDMA、CDMA2000上全面开花,即使在刚刚确认为“3G”的WIMAX技术上,中兴也拿出最新演示产品。在中兴的客户名单中也包括沃达丰这样的国际知名运营公司。

中兴通讯TD产品管理部高级工程师蒋淳透露,目前其已实现TD上网最高速率,超过2M。大唐移动也和三星电子合作,实现了最高2.8M的上网速率,这是国内目前最快的TD上网速度。

融合通信例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世界变得复杂多样,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系统中设置多个安全设置,将信息进行融合,改变了单个安全设置防备不完善的性能,保障了系统的安全。

一、当代的我们为何要重视信息安全

1.由于微机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

微机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集成电路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微机。微机在成熟后被称为个人计算机,针对于个人使用,而不是公用。微机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但随着储存器隔离机制和程序的安全保护机制等一系列成熟的信息安全机制被去除,程序的执行不再被限制,系统的数据也可以随意被更改,病毒、木马等程序也就趁机猖獗起来。

2.随着信息技术的再度发展,最初的被称为个人计算机的微型计算机再次成为公用,但关于信息安全的系统已经去除,因此,现代计算机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抵御能力自然下降。

3.网络的迅猛发展,再次将计算机带入到了网络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连接使信息的传递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但缺乏安全体制的管理,网络信息世界已经危机四伏。一些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导致了安全验证的过程十分复杂,其次,当前的网络协议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网络不被攻击。

二、信息通信的融合发展

最初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独立领域。随着时代的转变,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为了使更多的人获取到信息通信增值服务,在技术层面上将通信技术逐渐从底层延伸到了应用层,总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两者之间在理论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从目前的总体趋势来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两种技术的融合可以基于宽带网络提供通信服务,如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共享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在当代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它为传统的行业在技术上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的软件产业与硬件产业独立发展的境况,逐渐将软件硬化、硬件软化了,以此来逐步节约成本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使产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实现了信息从上层贯穿至底层的资源互动。

此外,我们在当代提出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是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并迅速的带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而在我国,信息通信融合这一概念最早被接受则是出现在电信运营商。他们将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融合成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后来,这一平台就被称为融合通信。当前,我国已经正式将信息通信产业设立为推动我国经济繁荣的新兴产业。三个主要的通信服务运营商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信息通信的融合。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的通信业务产生了影响,也对我们发展国家电力电网事业有了启发。我国在发展智能电网和智能电厂的创设方面多运用了这一融合性的思想,将会对智能电网事业起到支撑性的作用。

三、信息通信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融合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经过研究表明,发挥信息融合技术的自身优势,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关键。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设置防火墙已经不能解决来自互联网内部的网络安全问题了。网络安全设备的单一性再次暴露了无法应对多重网络攻击的特点。杀毒软件无法识别最新的病毒程序,检测系统无法及时的传递检测信息。而这时正需要对网络的安全性做出全面的分析。

2.高速运转中的各类信息急切的需要一个管理的平台。随着网络攻击的日益增多,我们在网络的配置中增添了许多的安全设备,但这些安全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为网络安全管理员对于安全性的分析设置了障碍。同时,过于复杂的管理过程也影响了网络系统之间的合作。

3.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催生了许多关于网络安全性的思考。现代的网络攻击手段,通常是分层次,分步骤的逐一进行攻击。因此,我们只有顺应变化,不断的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才能提升网络安全性,全面的分析和处理网络问题.

四、信息通信融合应用到网络安全中的可行性

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复杂和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应运而生,信息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起到了联动、预警、评估分析等作用。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展融合技术应用到网络安全方面是可行的。

1.单个网络设备在防御方面通常具有不稳定性和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融合技术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将运行中的网络状态准确的描述出来。

2.网络安全设备中融入了信息安全设备,将有利于提升网络安全设备的可信度,同时也提升了判断网络安全问题的正确性。

3.信息融合技术在处理网络安全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方面做出了贡献,减少了我们对于网络安全问题上认知的模糊问题。

4.由于采用了信息融合技术,从而整体提升了网络对于信息的检测能力,通过网络多个安全设备的处理信息和对安全事件的综合处理结果,提升了对于网络中的有效且安全的信息的发现概率。

随着网络之间攻与守的角色不断转变,信息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意义也逐渐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关注。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曾指出,信息的融合可实现不同质的数据进行融合。若想要成功的反应一个网络系统的网络形态,就必须要进行数据信息的融合。此外,国外还有根据信息融合技术构建态势感知模型。通过态势感知构架我们得知,信息的融合能够及时的了解网络的安全动态,并对我们在进行有关的决策时提供帮助。

五、信息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的应用中仍需改善的地方

虽然信息融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安全做出了贡献,也有许多技术应用到了网络安全的创建中,但纵观整体,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信息融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避免由单一方式造成的误差以及理论性误差,提升结果的准确率。

2.信息融合技术目前只是针对某一种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模型创立和解决问题,而没有涉及到整体的网络状况的研究。

3.应注重融合技术与网络安全系统的不断磨合,使其充分适应网络环境,降低由于主观因素带来的不适应性问题,从而全面的反应系统的安全问题。

总结:

信息通信融合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复杂的工程,从维持到稳定再到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于网络、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管理水平,以及对于操控计算机的专业人员的水平管理。也可以说,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融合技术无法发挥其正常的水平。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信息的安全已经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我们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切实的保障言网络系统和信息的安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但我们深知,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起步较晚,而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也不在一朝一夕之间,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磨合信息融合技术,全面而有效的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融合通信例7

电力通信为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也是电力系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通信网络及网络设备的良好运行,分别建设了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为通信网络及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监测及控制手段。电力通信网管网络互联接口标准在底层普遍采用TCP/IP协议。网络互联的高层标准接口有多种可选择的国际标准,如:Q3接口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标准(CMIP)、互联网中流行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标准(SNMP)、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公共对象请求体系标准(CORBA)以及大量的专用协议标准等。这些标准都在一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有其优点和不足。鉴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高层标准接口协议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的建设应强调可接受多种标准接口协议的能力,以保障网管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联能力。本文研究一种多网络管理通道融合的技术,使网络管理系统可接受多网络通道、多接口及多标准协议,提高网管系统对于多网管通道的兼容性、融合性,提升与不同类型网络设备互联互通的能力,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一体化和标准化。

1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结构及功能

1.1系统结构

电力通信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位于各电力通信设备的网管系统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之间,把不同厂商的电力通信设备网管数据集中到同一个通信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将不同设备的网管数据发送到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络管理软件上;反之,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络管理软件的数据经过集中通道传输后能够分发到各自的通信设备上。中途网管数据透明传输。电力通信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2系统功能

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通信通道融合和标准协议转换。实现设备网管到融合系统的多通道融合,进行设备网管数据到级调度或综合网管的融合及分发。同时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1.2.1通道融合和协议转换通道融合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系统与设备网管的通道建立和数据交互,第二是系统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之间的通道建立和数据交互。设备网管一般采用CORBA,WebService,SNMP等标准提供北向接口,系统实现对以上北向接口的接入,并且对上提供CORBA北向接口。分别建立相互独立的通道,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和数据的解析、编码、封装。系统对数据的融合处理:依据各标准协议从各设备网管获取实时数据,通过系统网关进行上行数据的协议转换,形成实时数据库;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所获取的命令指令,通过网关进行下行数据的协议转换,采用定位分发机制通过相应的通道发送给相应设备网管。1.2.2系统管理实现对接入网管及设备的运行方式、计算机运行状态、设备冗余、故障切换和监视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通道接入认证配置、系统配置、日志管理。1.2.3设备管理对各种通信设备的矢量拓扑图、设备对象仿真图形的展示;查看每一个接入网管的设备列表。查看网管设备板卡、设备端口、设备VLAN信息;接收和查看网管端产生并经过融合平台进行汇集和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以及生成各类数据统计报表。1.2.4网络状态监控监测各通道状态:监控每一网管主机的连接状态和运行状态;监控各个网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1.2.5Web系统以Web服务的形式进行。包括网络设备及拓扑图、收到的报警信息、以及统计报表。当Web浏览器提出对某设备网络及设备查询时,从实时数据库读取数据并。

2多网管通道融合的关键技术

2.1系统模型

系统主要由应用管理、通道管理、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抽象通道、抽象网关、Web服务组成。其中通道管理是核心组件,包含多个抽象通道和抽象网关。通道和网关之间存在1对1的关系。依照此关系,模型包含对设备网管和对上提供北向接口的通信。北向接口由CORBA客户端执行功能。应用管理负责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交互。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2.2实时数据模型

如图3所示,实时数据模型是对象的容器,维护全部网络设备运行数据。同时维护设备端点和连接点等设备之间连接关系信息。实时数据模型对外提供网络集合、设备对象、数据集分组、数据点、设备端点、连接点、拓扑操作等的访问接口。

2.3网关信息转换

网关是在各种协议和实时数据模型之间进行信息转换的中间环节。包括网络单元信息的转换、网络信息转换、网络拓扑分析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元素信息转换是获取网络单元功能和网络单元物理部分所需的信息与实时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网络信息转换是逻辑上的网络信息与实时数据模型之间的数据转换。网络拓扑分析综合以上信息,得出各个网络单元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网络物理和逻辑的拓扑连接。网关信息转换模型如图4所示,

2.4通道融合

系统接入某设备网管系统时,动态创建相应的网关读取其网络元素信息和网络信息并转换到到实时数据模型。同时给此通道进行ID+IP标识对标识并纳入通道管理。以此类推接入多个设备网管系统,以不同ID+IP标识区分各个被管网络。在实时数据模型中形成整体网络管理模型。同时对上提供北向接口,使外部获取整体网络信息。

3多网管通道融合的技术实现流程

(1)依据配置建立与被管设备网管的网络通道,以及建立北向接口的网络通道。并且在各个通道中动态创建并启动相应的协议网关进行通信。(2)通过各协议网关从设备网管获取其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动态建立自定义网络管理模型的实时数据库,保存一份从各设备网络系统的网络单元和网络实时信息。并通过此信息动态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关系。(3)建立CORBA北向接口,给上层系统提供全网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数据来源于本地实时数据模型及实时数据库。从北向接口所获取的命令指令通过网关进行编码,采用定位分发机制通过相应的通道发送给相应的设备网管执行命令。(4)以WebService形式进行信息,依据采集的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动态生成所管网络的网络拓扑以及设备网管状态并进行图形方式展示。(5)将接收的报警信息以消息总线的形式,提供报警查询接口。(6)将实时数据记录入库,并依据配置自动生成报表,提供报表查询接口;提供信息查询接口,以进行网络及设备信息查询功能、资源管理等功能。

4结语

本文在分析多网管通道融和功能的基础上,使用组件及UML技术设计了多通道融和系统结构,分析了系统模型、实时数据模型、信息转换、通道融合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多网管通道融合的技术实现。本文设计的多网管通道融合技术可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浅析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4,32(2):73-74

融合通信例8

1 互联?沟通代替传统通信是大势所趋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满足沟通需求的方式增多,如1m、e-mail、在线游戏、sns等互联?交流方式逐渐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的沟通需求进一步释放;而电信运营商的传统通信业务不断被替代,电信运营商面临沦为管道的风险。

中国用户互联?沟通的市场从2005年至2010年增长了3.5倍(如图1所示),以e-mail、sns、im、在线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沟通工具所占份额由28.3%增加到57.2%。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短信为基石的传统电信业务所占比例由71.7%下降到42.8%,其中,固定电话的绝对量(话务量)、相对量(份额)下滑严重,移动电话的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滑,短信的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滑,移动电话、短信均已经过了拐点。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2 移动互联?掀起新一轮沟通革命

随着?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的沟通方式迎来大好发展时机。移动互联?沟通方式凭借其固有的移动性、黏性强等特点,催生出一片持续扩张的蓝海。尼尔森数据显示:2010年,移动im仍是渗透率较高的应用,具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及极高的用户黏性,能够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随时随地的沟通需求(如图2所示)。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1年第2季度国内移动lm市场累计账户数达到5.23亿,环比增长6.25%,增长幅度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高位;预计未来移动im活跃账户数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如图3所示)。

当前,市场上的主流移动im产品仍然是传统桌面im的手机版,包括手机qq、手机msn、手机飞信等。这类产品主要用于补充pc桌面产品,在手机桌面上的用户体验不佳,尚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社交沟通需求,如多媒体沟通、通讯录管理、lbs等。

基于通讯录的沟通类移动互联?应用横空出世,能更好地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沟通需求,将成为移动互联?杀手级应用、移动互联?时代的主流沟通方式。

3 融合通信:移动互联?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融合通信是传统通信与it、互联?三大领域逐步发展、自然融合的结果,是基于ip系统和统一平台、跨终端、跨平台的新型综合信息服务业务。融合通信的兴起,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沟通需求。随着无线?络的发展与普及,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沟通类移动互联?应用(移动im、移动voip等),成为融合通信领域的市场热点。

基于通讯录的移动互联?应用满足的仍然是沟通需

求,是新型的互联?通信服务,其替代语音、短信、彩信等传统通信业务的趋势愈演愈烈。此类业务通过3g、wifi等通道提供几乎免费的通话、短信、彩信;主打手机通讯录、熟人?络、多媒体消息等功能,近乎完美地诠释了solomo理念(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

融合通信业务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能力。融合通信业务提供商可以:

(1)整合用户的各类社交关系。加载手机通讯录中的实体社交关系、导入互联?虚拟社交关系,形成对用户社交关系的全覆盖。

(2)控制移动互联?入口。在全面整合用户社交关系的基础上,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并顺势调用或加载其他业务,从而控制用户的入口。

融合通信例9

融合通信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和传统通信技术融一种新型整合通信模式和解决方案,融合通信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集成性以及实用性较强的特点。融合通信技术实现了企业客户之间进行网络交流全新体验,简化了交流方式和提高了沟通效率。融合通信技术将会把持企业内部所有的通信模式,将固定电话通信、电子邮件通信以及移动设备通信等实现数据相互交换。融合通信技术将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模式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了提高数据交互效率和节约交流沟通成本,并最终实现电网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融合通信技术具有通信网络的融合性、扩展性和多样性,网络通信的融合性将终端统一到一个网络之上,并实现网络统一管理和维护;网络通信扩展性将通信功能更好的嵌入应用系统之中;网络的多样性使得网络不仅是IP网络、固定网络,还包含了GSM网络和无线网络。

2、电网企业通信环境现状

随着人们对电力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多,电网企业的通信网络服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实现高效通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的电网企业故障造成的损害非常大,要求电力用户必须要快速高效寻找应对策略。电网企业的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移动电话、语音通信、邮件通信、传真通过信、即时软件通信以及短消息等方式。伴随着电话会议、视频会议、Web会议、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普及,人们对于沟通交流的网络通信质量也正在不断提高。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构建起组织结构,在组织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沟通,通信的核心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来源相当重要。目前,核心数据主要来源于LDAP目录。其主要的内容包含了组织机构人员的固定电话、邮件信息、IP电话、手机号等重要信息。

3、融合通信技术应用效果

3.1优化工作人员及业务流程效率

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更加高效合作,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来开拓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关系更具有价值。按照电网企业的分布式通信对象进行集中统一综合,从而获得更加高效的通信模式。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帮助电网企业员工协助工作。

3.2拓展电网企业价值

融合通信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企业资源设备,并创造出新的价值。传统的通信模式迁移到IP电话,用户的所有设备均能够得到大部分保留。通过融合通信技术扩展资源能力,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价值。

3.3更好发挥软件应用价值

融合通信技术不仅可以为电网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多厂协作通信服务,而且还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的价值。将企业的更多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文化之中,并且通过企业的核心业务来实现资源集中。

4、电力通信网信息通信融合的路径

4.1管理融合

①成立新机构,实现信息技术中心与调度运行中心的有机融合,成立专门的信息通信机构,负责电网企业内部技术设计、调度监管、运维管理。为新机构预算新职工,设立相应的岗位,制定岗位业工作标准,新职工按照全新的岗位要求上岗。②设定全新的岗位考核指标,其岗位考核体系应当包括管理、建设、运行等多个方面,制定统一的考核办法,对职工实行统一的绩效考核办法。

4.2建设融合

进行建设的融合的基本目标是将电网企业承建的信息项目、通信项目实行统一管理,防止各个管理单位以本部门的需求为工作基本出发点,背离ICT技术的融合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项目、通信项目所涉及的内容不断扩大,涉及的主体相对较多,这就给两个项目的调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此要想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应当以项目群管理理念为基础构建集约性项目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手段实现信息项目、通信项目的统一管理,保证项目进度的统一性。

4.3运行融合

运行融合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信息项目、通信项目资源的有机组合,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运维业务,保证信息通信融合的稳定进行。引进ITIL标准化工作流程,并吸收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从实际的运维业务需求出发,把握信息通信业务的基本管理流程,进而实现一体化业务体系的构建。在业务调度方面,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模式,实现通信资源、信息资源的有效组合;在业务检修方面,进行统一标准化作业,实现检修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而保证检修质量,将业务风险降低到最小。

4.4客服融合

融合通信例10

信息通信融合指融合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一体化的信息管理设备,重新组合信息与通信的结构,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我国建立一流电网和一流电网企业的核心价值有着巨大的帮助,对现代技术ICT的发展也做出贡献。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运行、融合发展、深入改革的特点,对电网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建设、客户、服务、运行、建设、人才等多方面进行重新分配融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形成精益管理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结构[2]。

2.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融合实践

2.1 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主要职责就是使现在信息和原有管理信息的有效匹配配合,形成新的管理体系。

(1)新机构新职能

整合内部原有资源,建立新公司设立技术、监控、维修、工程部门,对新结构岗位设定重新评估,运用新的岗位设计重新设计。

(2)制定新制度标准体系

突破企业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结合新机构设立的职能变化,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删、改、立等手段完善新的制度体系。

(3)设计新考核指标

由于岗位和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机构所需要面临的工作职责都是新确立的,所以企业原有的岗位考核指标就不再适合新的要求,为新机构设计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统一的组织效益和各个岗位执行程度进行考核。

2.2 建设融合

建设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处境ICT技术的融合,控制企业原有的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受到统一的管理。如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一些差异较大、涉及较广、难以结合的情况,就需要通过研究项目群管理理论,利用理论知识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用集约化项目管控模式,实现信息通信的有效结合,并使其受到?y一的质量、技术、安全、验收等项目控制。

2.3 运行融合

运行融合就是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的运行体系相互协调融合形成新的运行体系,并保证在融合过程中不会影响两个项目的稳定运行。在两个项目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ITIL标准化流程,来帮助项目的融合。ITIL标准化流程的是目前最新、最先进的理念,可以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整体市场的构建和业务流程进行新的梳理,重新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的运营体系[3]。在两个项目融合后就要受到新机构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新机构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对运行、维修、检修、标准、规范等项目进行统一的监控。

3.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融合建议

3.1 组建机构,调配人员,保障融合

组建新的机构就需要从人员和组织机构上面落手,在融合过程中合理抽调原有部门的人员,并明确好新机构工作的岗位需求,建立统一综合管理部门,对原有两个企业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合理的分配人力、教育、技术、人才资源,保障两个项目在结合后也可以高校快速的完成原项目的业务。同时融合后在部门设置上要进行融合,对个项目原有的部门进行筛选,合并功能相同和业务相近的部门比如工程部、调度监控部、客户服务部、运行维护部等这些都是两个项目工程共有的部门,并根据融合后的现实情况重新设立需要专用部门。 在融合后产生了较多的新职务,原有的职务的岗位标准也出现了变化,所以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配各个岗位人员数量,对原有的岗位人员进行筛选避免人才浪费,并根据融合后的实际岗位需求,设计岗位职责和考核细则,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考核。

3.2 建设与运行融合

根据ICT技术融合的要求,对电网企业所承接的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使用统一管理的手段。但是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各自的技术和业务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拥有较广的业务范围和主体,这为企业的融合建设起到了阻碍的效果,所以需要有效的利用集约性项目管理方法,利用这种新型的管理方法,有效的对两个项目进行融合并实现统一管理的目的。利用LTIL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先进理念,根据融合后的实际情况,保证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在融合后受到统一管理的同时可以融合各自的运行体系,形成全新的运维网络,建立信息与通信的一体化运行体系。保证各自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管理。有效的把运营业务和建设机构统一起来,才可以更好的进入融合,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