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17 07:55:19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1

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相互借鉴。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面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只要教师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就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善”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和。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有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到肯定、完善和推广,从而促进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教师向着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可以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师德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当然上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师德修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1、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表明,进行不断而认真的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34

Rich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Course Teaching Mode

WU Jian

(College of Marxism, Qiongzhou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Abstract A new era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mphasize: Advocacy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harmonious, advocating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the rule of law, promote patriotism, dedication, integrity, kindness. Only constraint harmony under the rule of law, social order toward a legalization direction. The rule of law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times,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line with the legal thinking of adding a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classroo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classroom itself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values, outlook on life, ethics guidelines to shape the direction of a process, but also played a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of outstanding character.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 the rule of law for the conduct and guide harmonious visi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Harmony Vision of Law;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 teaching mode

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传统教学分析

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当中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的最大矛盾与问题就是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中心,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整个课堂上学生都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教师却一直处在一个主体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传授知识、学生的背诵重点、期末的试卷考核、考试过后忘记所学知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教学特征则体现为:“教师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给学生灌输知识,讲授知识的一个过程。”在高校的大多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都呈现着课堂人数过多的现象,在课堂上缺乏组织性,更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缺乏活力、学生不喜欢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得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所取得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幅下降,即使培养出来了少部分的优秀学生也是缺少创新能力,从而使得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差,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加以改革,从而促进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开展。

2 全新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从而推动着许多教育机构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在我国许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国内的许多教育学专家都提出了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改革方法。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式。

2.1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所修订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好所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从而达成高校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很明确的指出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方向,以教学评价作为动力,从而达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工作。这种教学模式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学生可以再高校的制定的教学目标的范围内,明确教学目的,在学校的监督下进行学习;第二,可以集中高校的全部力量解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而突破一切的教学难点与重点,促进教学的发展;第三,一旦教师能够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训练有度,通过这样的不断强化教学的计划性与目的性,从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堂的最优化控制。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其中,由于学校制定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会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被教学目标所限制,反而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思维,增强的凝聚力,但是,会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得学生的自我创造与想象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从而受到限制。

2.2 以人为本思想引导下的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下的教学模式,分为许多种,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的教学模式。

第一,“网络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开展的一个虚拟网络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项学习、发散思维学习,通过网络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第二,“研究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研究与探讨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有一个理解,从而能够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达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目的。第三,“三自一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紧紧地围绕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学生,自己对书本加以理解,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这就是“三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导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能够解决问题。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是“三自一导”教学模式,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的就是主导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与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3 研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学模式也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通过理论的指导以及一定的课堂实践所体现出来,是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十分正确的教学理论,如果不以某一种十分通俗的形式作为载体,也无法在实践的教育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如果将教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总结出全新的教学模式。

有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研究学者同时也在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更多的都是凭借着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缺少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很难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能够将这种全新的理论同时代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总结,提高自身对教学的探索能力,使得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推广,推动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使之能够与社会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对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不断总结出优秀的教学经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4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进的几点建议

(1) 建立一个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体系。在高校内部建立一个以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基础。如何才能够在高校内部建立一个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这需要高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高校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完善综合管理体系,更要加强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与开展。

(2)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高校就已经开展了内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新时期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建设方面更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不断健全高校内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制度,及时了解高校员工的需求,以及听取员工对高校发展的建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要从基层做起,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

(3)在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切入点:第一,要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工作对高校管理方面的指导作用,使之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二,要加大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在高校中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大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引用到高校的管理中来才能带动整个高校的生产与经营,从而推动着整个高校的未来发展。第三,要完善管理机制,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高校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激励机制,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导向。第四,高校的发展与思想道德修养工作的开展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真正意义的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够推动高校的未来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推行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方面过分重视形式主义,使得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没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为了促进高校的长期发展,健全高校的管理机制迫切需要将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与高校的发展相结合。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成为培养新时期现代化人才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素养,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3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责任重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迫在眉睫,亦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学习。高尚的模范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主观因素的协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炼,不断自我完善而逐步发展和提高而形成的。只有认真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不会迷失道德修养的方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

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抵制腐败道德观念的侵袭,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提高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

二是向优秀教师学习。在师德修养中,要向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切伟大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学习。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教师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感人的特点,体现了教师的道德风貌。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三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教师要细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通过比较和思考,汲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孔子主张“以人为镜”,主动与别人的言行得失进行辨别比较,进而反省自己。要求教师要“见贤思齐,见不齐而内省也”,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善于提高,并善于反思。

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只有在教育活动的种种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才能更进一步对自已良好师德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内化过程。

一是钻研业务。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在自已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

二是科学研究。积极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抵制学术腐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子,完成作为高校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三是关心爱护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爱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以观后效的过程。在此期间,高校教师应以莫大的恒心和毅力,关心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纠正缺点,发扬优点,才有可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栋梁之才。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内省。所谓“内省”就是对自已内心进行反省。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已的言行举止,依据师德要求作出自我评价、自我批判、自我调控,从而达到自我提高。实践证明,只有认真总结经验,自觉内省,高校教师才能明确今后改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慎独。“慎独”,即内蕴君子之德,不会因无人知、无人见而对自已的言行有失检点。“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慎独”要求教师把道德修养的着眼点放在灵魂深处,时时处处都表里如一,杜绝人前道貌岸然、人后卑鄙丑恶的两面派作风,做到个人独处时,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慎独需要有很高的自觉性,有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过程,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平凡事例里去实践和锻炼。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88

当前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了很多超出人们道德底线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社会民众对当前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是满意的,这说明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并且整体的发展趋势也是良好的。但是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当这些不良行为经过媒体和网络的放大效应以后,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甚至在社会上造成一些错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整体、严重、快速下滑。在知识信息爆炸和道德情感正被价值理性逐步消解的时代,社会民众热切期待正常道德秩序的回归,这种期待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为人师表”的教师身上,并且这种期待会显得更为迫切。正是这种对教师较高的道德期待,导致了社会不允许高校教师“犯错”,当个别老师出现个别“情况”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无限放大。这种“供需”的矛盾所产生的张力正在迅速破坏着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如何消解这个张力成为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无疑有赖于整个社会道德伦理的重建,但是在短期内寄希望于大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无疑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必须另辟新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全面和根本性提升:

1 教师自身要提升自身修养

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受体也是教师,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当前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学习重业务能力,轻道德伦理,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并重。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充分认识到一个道德败坏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要不断加强道德伦理学习,先学德,再学才,增强自己的道德焦虑感和紧迫感,提高自己的道德约束力。第二,要加强宣传。宣传的作用在于扩大影响,营造氛围,让人人关注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让个别有不良行为的教师总是感觉芒刺在背、如坐针毡,让道德良好的教师不敢“堕落”,时时警醒。如果没有“注视的眼睛”,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就会涣散。第三,加强舆论引导。随着市场化转制和网络的兴趣,媒体为了收视率、订阅率和点击率,趋迎附和受众的猎奇心态,而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加强对媒体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充分发挥媒体在价值观重塑和道德伦理重建中的责任与道义,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舆论引导,提高教师提升自身修养的内在驱动力。

2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终身制

全面推行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强化教师岗位管理和聘任考核,打破教师实际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建立教师退出制度,考核不合格、师德师风差、学生满意度低等不符合高校教师岗位要求的教师应退出教师队伍。可以试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对没有能够竞聘上岗的教师暂时退出教师队伍,学校可以成立人才中心接纳这些暂时没有工作岗位者,给予一到二年的能力提升时间,期间如果仍然没有部门接收,第三年就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合同期满,解除聘用关系。这样通过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重道德的新型选人用人机制,让道德败坏者及时退出教师队伍。与此相对应,在高校教师聘用上,必须严把准入关。在招聘考试和试用考察中,要加大对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考查份量,可以试行公务员招聘的考核方式,严格考试程序,一方面可以剔除个别利用裙带关系“混入”学校的人,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政治审核和道德评价,真正做到让道德败坏者进不了教师队伍。

3 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

当下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重论文数量、科研课题和教学工作,而轻教师的德育工作和学生评价,因此必须完善和优化教师考核体系:①评价内容: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称评定、各类荣誉评选以及薪酬挂钩,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考核,可以试行道德修养一票制。②评价标准:把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明确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细化评价的细则,制定具体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考核,尤其要把受教育者的评价和感受纳入评价体系。③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可以尝试建立一个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专业机构,由多个部门、多层次人员组成的小组定期巡视、测评,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并开发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库模型,对每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水平进行估算。

当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每位高校从教者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没有完善和优化的情况,这种个人自身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同时还需要外在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相应的机会与动力,两者的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许亨洪.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1,(12).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5

“知行合一”思想提出虽然较早,但近年来,各地高校兴起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学生管理工作活动不断,意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但与此同时,“知行合一”不仅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利”,结合高校教师提升高校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可行的。

一、高校职业道德修养与“知行合一”的内涵

1.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为了让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达到统一而逐渐形成的约定。有可以概括为“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心理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修养也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形成个人与集体、乃至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了协调这种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个人发展,在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规定和制度。职业道德修养相应的特点较之一般道德具有,职业差异性、强迫性,即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容会有差别,而且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约束、规范。而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践不仅仅来自于社会舆论、集体规定、传统习俗,同时还要依赖于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和内心的信念,这就是涉及“知”与“行”的关系。2.“知行合一”的内涵。我国历代思想家、哲学家如孔子、孟子、朱熹等对知与行的关系一直进行着不断的探讨,其一般探索角度在知与行的难易、知与行的高低、知与行的先后等。到明代王阳明博采众长,提出知与行关系的统一,既是是传统观念知行角度认识的打破,又是知行“统一”关系的创新。他的知行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知”并非传统意义的见闻、知识等,而是良知。第二,“行”是指人的意念思想引发的活动,甚至更高层面是指道德活动实践。而“合一”即统一、结合,王阳明推崇“一”是较高层次的实践,即道德实践。“行”是其体现方式,而达到这个目前必须与“知”相结合,否则,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只能是空谈。因此,可以看出,“知行合一”可以这样理解:一是,知与行是道德实践的必然过程和目标;二是,知与行没有顺序,不分前后,应当统一结合,相辅相成;三是,知行统一是人在认“知”的基础上自然的、自发的行“动”,否则不能称之为“合一”,只有自动的实践,才是自然的结合。

二、高校教师目前“知行不合一”的问题

既然“知行合一”是道德实践,那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的实践必定不能离开“知行合一”的落实。然而,当代学术、高等学府层出不穷高校教师负面消息,甚至如今高校教师不再将培育国家栋梁为己任,以利益最大化为图谋,甚至科研的目的不是在于为人类和社会创新理论知识等现象,无一不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滑坡。但高校教师做为高学历人群,知识储备相对较多,但为何仍然有违背职业道德修养的事情频繁发生,乃至于教师自我定位的缺失?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考量,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而不行。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看,高校教师除了传递学生专业知识、科研等职能,还需要提升学生灵魂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在“在专业上成才”、“在精神上成人”,既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在课堂内外管理学生。虽然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借由“辅导员”一职分化出来,但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辅导员实际上都对课堂上的学生及课下的学生承担一定的引导、影响责任和义务。尽管如此,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中,更多的教师对课堂管理不作为,甚至有些出现学生只听从辅导员管理,而不听从代课老师管理等。导致这种现象,根本在于高校教师“知而不行”,即虽然知道老师应当承担学生行为规范、知识和精神引导的责任,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承担起“育人”的职责,没有意识到“知”必须与“行”合一,才能更好的管理课堂、以人为本,从而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实际,学生管理和学生知识传授与灵魂塑造应当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知”与“行”的关系一样,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从教师科研的角度,高校教师因承担研究者和服务者共同的重要角色等,需要善于总结、归纳问题。然而科研不能随意,更不能急功近利,以评职称为根本目的。如果不懂得“知行合一”从实践中提出科研课题,并回归社会实践,那么科研就浮于空中楼阁,甚至会引发抄袭、假冒等现象产生。因为无需根植于“知行合一”所以,就导致有些老师片面的以为“知”则已。尽管哲学等一些人文学科,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能很快付诸于实践,但是教师不可忽视,最近的实践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知行合一”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是促进教师在课堂上、课堂后科研中、对社会影响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这点是不容忽视的。否则,教师科研就会落入“茫茫荡荡悬空去里索,全部肯着实躬行”,而这一点与“知行合一”完全相悖的。2.行而不知。“知”是“行”的引导,如若不重视“知”而偏重于行,高校教师只问课堂要结果,不重视科研和对社会的影响力的话,如此也不能算称职、符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的好教师。只有“知”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是世界观。如今国内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实行人事管理教师“非升即走”,即高校教师达到年限评不上职称就被迫离职,虽然饱受非议,有人诟病其过于功利化,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促进教师不断的提高“知”与“行”合一,给高校教师“施压”,让高校教师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众所周知,高校教育不断承接社会,更引领社会的变革和知识的创新。如果高等学府失去了这种创新知识和影响社会思想乃至其他方面,那么高等学府无异于沦落为一般的技能学校,只传授学生技能而不传授学生新思想、新知识,引导学生创新。因此,高校教师落实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懂得“行而要知”,并且“知行合一”。3.“知行不合一”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践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知而不行”、“行而不知”,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在行为和认识上的“错位”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还会影响整个校园学术的风气乃至社会的思想。根据上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知行不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不利于高校教师自身的进步。尽管表面上通过短期的学术造假可以达到评职称的目的,但由于“知行不统一”,行为违背了道德甚至法律约束,迟早会受到规范。二是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能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连“知行统一”都无法做到,高校教师如何才能向学生言传身教“明德”、“亲民”、“至善”呢?“明德”和“至善”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而将此二者联系并为“大用”在“亲民”在人文关怀和素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知行合一”。三是不利于高校管理。高校教师不仅仅包含了任课老师、辅导员等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从业人员,还包括了高校具备管理职能的老师,虽然目前高校管理层都是教师兼任,但也不可忽视,管理工作是更加偏于实践性的工作,如果管理人员不能“知行合一”,那么管理将落于纸上谈兵,甚至是空中楼阁。

三、“知行合一”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践的必要及作用

1.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落实。高校教师从职业之初培训阶段认识、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到切身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个循环渐进过程,否定之否定后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和言行过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类似,“知行合一”也强调认识和实践的结合,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相互促进。通过对职业道德修养理论、案例的熟悉和了解才能在从业过程中不断的落实。否则就落到“知而不行”或者“行而不知”的状态。当“知行合一”真正的成为高校教师实践的宗旨时,无论是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课下乃至业余时间无形中有意无意的帮助大学生进行引导和自我引导,“知行合一”不但从道德层面要求知识分子格物致知、操守底线,同时也要求知识分子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代脱节。这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落实就不仅仅依赖于社会舆论、单位管理、他人督促,更能成为内发、自觉地动力。自觉、自发是“知行合一”的本质,因而能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落实。2.帮助教师自我调整和要求。既然“知行合一”能促进高校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发学习,以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那么正如庄子言:“而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高校教师认识到了“知行合一”后,将不断的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鞭策自己。这样帮助高校教师在免于现现代市场经济利益诱惑与价值的坚守、职业道德修养操守上做出明确的抉择。犯错误前,没有人会真正的惩罚你,因为单纯思维活动往往在法律之下,不会触及规范。一旦教师突破底线,违法违纪,那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做到“知行合一”在无形中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调整和不断要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虽然这些耳濡目染,似乎是众人皆知的法规、道德,为何有的人愿意为了利益铤而走险,还是在于“只知不行”。因此,尊重知行合一,将有利于教师的心理调节、道德约束。3.有利于教育管理人员落实政策。高校教育从业者除了教师外还包含高校教育的管理人员,作为管理教育者的从业者,遵守、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成为必须的要求。“知行合一”要求从业人员加强学习,除了管理知识外,对于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相关的职业道德修养新闻等评论时间和动态也应当保持敏感度,以加强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因为教育管理人员不但负担了学校建设的责任,同时因为管理对象是教师也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方方面面。因此,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意识并且能够贯彻始终,是“知行合一”的目的,也是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高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知行合一”,就懂得一方面做好管理工作的分内之事,另一方面由于“行必须与知统一”,就潜在的要求他们必须要了解高校教师及学生的需求特点,从而更好的为学生、高校乃至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钱焕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

[3]程雯.论“知行合一”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教行合一”[J].蚌埠学院学报,2012(3):117-120.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是该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和拓展,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其理论性强,实践性高为突出特点。该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以此提高学生认识理解社会、分析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分辨的能力,从而带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积极投身于实践过程,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向自我修养的实际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纠正学生“重学习成绩、轻行为践履”的倾向

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改变旧有的那种“上课记笔记,考试答笔记”的学习弊端,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增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从而真正发挥该课程导向与检测作用。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客观反映学生修养的实际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的考核,是根据有关真实记录共同评定,这样得出的成绩是全面、客观、公正的,是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思想修养状况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实际和行为实际,应体现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四统一”的原则:

1.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统一

与一般专业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实际效果的优劣需要学生根据具体表现来评定,可是实际表现单纯通过量化的考核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层次性的基本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2.在考核内容上实行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的统一

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和道德自律,直至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而这一切的完成自然离不开道德认知作为基础,这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道德实践更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键所在。因为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桥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道德自律的支配和指导。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双方面的情况,考核体系指标既要包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指标,又要包括对理论的实践程度指标,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3.在考核阶段上实行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修养、法律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更强调的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考核评价要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就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情况,该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落在实处。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除了期末进行学业考核外,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特别是要将课堂外的日常道德和法律修养行为表现纳入到该课程的考核之中,在考核指标中应包含体现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完成各项活动、遵纪守法等指标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4.在考核主体上实行教师考核与辅导员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作出评定的重要主体。但是任课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法律行为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了解,这种单一的评价有失公允。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听取和尊重辅导员的意见进行考评,这样有利于使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增强本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也更有利于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积善成德”。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为了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了334的层次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即30%日常教学活动考核,30%辅导员考核,40%期末成绩,从而体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课内与课外考核、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的精神,见表1。

1.知识与行为的考核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

(1)对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完成作业等具体情况进行的考核。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视。

(2)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所掌握的道德、法律规范进行的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形式完成。期末考核遵循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基础知识考核与灵活运用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方向发展的命题原则。在试题的编写上,基础知识的比例可占50%的比例,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出发,重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察,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特别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该部分考核占50%。实行开卷考试。按照统一阅卷标准,采取集体流水阅卷的方式,由1―2名教师批阅一类题型,以确保阅卷的公正性、一致性与准确性。[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

这类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进行考察。该考核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展开。课内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上课具体表现、和学习态度等;课外考核的内容包括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参加校内外活动情况等。同时,该考核也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每一项内容中设定具体的考察项目,可以量化的予以量化,不可量化的采取定性考核的方法。此外,还应对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予以奖励或惩罚。对于在道德实践方面表现突出者,如获优秀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或是在各校、院、系的各类学习竞赛中成绩优异者,以及有过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行为者,可以给予适当加分鼓励,反之,如出现违反法律、校纪等行为时,则应予以减分惩罚。

2.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

1. 任课教师的考核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同时包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成绩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定,比例占总评成绩的70%(日常教学活动占30%,期末考试占40%),见表2。

2. 辅导员的考核

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相对来说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更多,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更有发言权。因此,要将辅导员对学生的意见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考核中,使得学生们在任课教师面前和辅导员面前的行为表现更加一致,也使更多的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还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见表3。

由表3中可见,课程总成绩=授课教师考核成绩(70%)+辅导员考核成绩( 30%)。实现了学生在课堂内理论内容的学习、提高与在课堂外的养成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内听课态度与参与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的评定考核,与辅导员对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的评定考核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能体现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能引导大学生应用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更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实际情况,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说明

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我们认为在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确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成绩评定办法,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 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科学落实考核评价体系

因为考核体系会涉及到学生日常操行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考核工作应整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和群策群力,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相结合。从而保证考核结论的准确性。可以考虑聘请课程辅助教师,也就是聘请相关班级的辅导员作为课程辅助教师,帮助完成课程考核,如果辅导员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由班级辅导员担任。[2]

3. 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操行行为的考核,要根据课程学习过程分阶段进行评定,对每个阶段应进行总结评价,注意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实际,达到逐步改进提高的目的。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积极投身到实践过程,促进思想修养的理论向思想修养的实际转化,从而促进学知识、促行动,达到“知行合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津.高职课程设计与多元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7

[摘 要] 道德叙事是中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的优秀德育模式,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价值传递。在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日益陷入枯燥说教的情况下,重新引入道德叙事这一古老传统,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提供一种优良高效的模式。

[关键词] 道德叙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37-03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19[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体系,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与传递,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与兴趣爱好,这让道德教育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这种填鸭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道德养成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作为以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授方式一直是该门课程的教师们积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道德叙事概述

(一)道德叙事的含义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采取讲故事的手段来传递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方法。其题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歌唱、英雄人物、典故,也可以是教育者的自身经历或者他人的经历。人类古代的道德教育,无论是东方的《论语》、《孟子》,还是西方的《圣经》、《荷马史诗》等,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的。它将人类最为朴素美好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下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遵从欲望。

(二)道德叙事的方式

1.道德叙事的题材。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古老的德育模式,有其特定的取材方式。其所阐述故事中的形象总是生动鲜活而全面,让人能够自觉浸润在其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道德规范的传递,也是一个平等交流而非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其中所受的影响总是通过自觉判断而非死记硬背产生的。因为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道德叙事总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适当的加工或拔高,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道德故事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然,道德叙事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并非局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典故等,这类题材是对生活故事的提升与适当的神化,但其所要展示的道德规范总是贴近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总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2.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的重要模块。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方式中十分重要的模块,是道德叙事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生命叙事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生命中的某段历程进行叙说和诠释。叙事主体由于讲述的是自我或者对自我影响十分巨大的生命历程,因而在叙事当中总会倾注大量的情感,讲述的总是些值得追忆和反思的经历,并且总能够激发听者的强烈共鸣。听生命故事的人总是带有一种探轶别人生命历程的好奇心,渴望与别人分享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快乐与忧伤。分享的过程也是价值判断标准产生的过程,听者通过对叙事者的讲述用善恶标准进行自觉判断,从而在善与恶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作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德育课程,所讲述的生命故事总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就算是消极的也应该是积极故事的反衬,是能够让受教育者从中自觉做出积极的道德选择的。

3.道德叙事主题的提炼。新品格教育者认为,听道德故事只是为我们达成品格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现实化转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受教育者需要在建构故事主题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道德主题与寓意。因此,道德叙事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讲述故事,所述内容还应该紧密围绕某一德育主题进行,让受教育者在感受道德故事的巨大感召力的同时,能遵循施教者的教育思维,达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主题是从故事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够从故事中自觉归纳出主题,则该道德叙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仍需要施教者进一步提炼主题,将主题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在适当的情节节点将主题展示出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

(三)道德叙事的作用

关于道德叙事的作用,詹姆斯•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因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扩展思想视界。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

因此,道德叙事的内容大都展示着一种善恶皆有因果的论调,总是通过表现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向善,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其故事总是让人们在给予最基本的人性善恶判断的基础上,对更深层次的善恶做出自觉地扬弃,养成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这些故事能够激起人们内心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唤起大家对社会道德的责任感和维护道德的使命感。道德叙事的题材总是取材于生活,有些经典的故事,经过一代代教育者的不断改编,十分贴近受教育者的接受空间,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让受教育者总是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很相似,故事中的道德模范十分令人神往或亲切,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总能让受教育者在其中找到许多相似性,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自觉扬善弃恶,总结出一些人性的闪光点供人生慢慢消化。

二、道德叙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一)道德叙事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可行性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意味着德育从呆板走向鲜活、从填鸭式灌输走向言传身教。道德叙事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道德行为样板,供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总结出应该遵从的道德范式,十分符合受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中升华出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的思想认识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内容,是德育专家们根据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基本现实,总结出来的理性规律。而道德叙事则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这些条理化的理性规律演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道德故事,重回到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感性认知上来。由此可见,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不光具有可行性,还将为该门课程的教授提供一种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道德叙事能够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摆脱枯燥

当前大学的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化,学校不重视,老师也大多抱着应付了事态度,德育课堂形式主义泛滥,走过场成为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共同心态。如此下来,老师不用心教,讲课只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知识灌输过程;学生不用心学,学习课程知识也仅为应付考试,形成恶性循环,课程的开展就必将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引入道德叙事这一生动鲜活的授课模式,通过选取富有感召力的、能激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道德故事,再适当运用课程情景设置等营造课堂气氛的手段,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从沉闷变为活跃、从枯燥变为生动,起到激发教师授课兴趣和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良好效果。

(三)道德叙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德育需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因此,目前教条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仅能够为应付考试提供考生和材料,完全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道德叙事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道德故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道德叙事不强制要求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教师要求达到的道德传授目标,而是通过讲授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让学生自觉扬善弃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道德叙事通过讲述一个个古今中外鲜活的道德故事,将道德标准暗含其中,即起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还提高了学生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将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承担了十分重大的社会使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于注重理论编列、知识与生活存在差距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让该门课程的教学不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不过于乏味、课堂气氛不陷于枯燥,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所受的潜移默化多于知识性的灌输。

(一)道德故事的选取在引入了道德叙事这一鲜活的德育模式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选取有感染力的、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故事,如前文提到的生命叙事等。该门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达到价值观上的共享和认同。因此,道德故事表达的价值观念,是要能够为大学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若将违反大学生基本善恶观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则再优良的德育模式,也无法起到价值共鸣的作用。

(二)课堂气氛的营造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8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其理论性强,实践性高为突出特点。该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以此提高学生认识理解社会、分析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分辨的能力,从而带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积极投身于实践过程,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向自我修养的实际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纠正学生“重学习成绩、轻行为践履”的倾向

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改变旧有的那种“上课记笔记,考试答笔记”的学习弊端,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增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从而真正发挥该课程导向与检测作用。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客观反映学生修养的实际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的考核,是根据有关真实记录共同评定,这样得出的成绩是全面、客观、公正的,是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思想修养状况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实际和行为实际,应体现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四统一”的原则:

1.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统一

与一般专业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实际效果的优劣需要学生根据具体表现来评定,可是实际表现单纯通过量化的考核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层次性的基本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2.在考核内容上实行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的统一

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和道德自律,直至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而这一切的完成自然离不开道德认知作为基础,这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道德实践更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键所在。因为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桥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道德自律的支配和指导。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双方面的情况,考核体系指标既要包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指标,又要包括对理论的实践程度指标,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3.在考核阶段上实行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修养、法律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更强调的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考核评价要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就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情况,该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落在实处。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除了期末进行学业考核外,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特别是要将课堂外的日常道德和法律修养行为表现纳入到该课程的考核之中,在考核指标中应包含体现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完成各项活动、遵纪守法等指标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4.在考核主体上实行教师考核与辅导员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作出评定的重要主体。但是任课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法律行为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了解,这种单一的评价有失公允。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听取和尊重辅导员的意见进行考评,这样有利于使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增强本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也更有利于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积善成德”。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为了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了334的层次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即30%日常教学活动考核,30%辅导员考核,40%期末成绩,从而体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课内与课外考核、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的精神,见表1。

1.知识与行为的考核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

(1)对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完成作业等具体情况进行的考核。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视。

(2)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所掌握的道德、法律规范进行的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形式完成。期末考核遵循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基础知识考核与灵活运用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方向发展的命题原则。在试题的编写上,基础知识的比例可占50%的比例,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出发,重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察,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特别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该部分考核占50%。实行开卷考试。按照统一阅卷标准,采取集体流水阅卷的方式,由1―2名教师批阅一类题型,以确保阅卷的公正性、一致性与准确性。[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

这类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进行考察。该考核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展开。课内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上课具体表现、和学习态度等;课外考核的内容包括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参加校内外活动情况等。同时,该考核也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每一项内容中设定具体的考察项目,可以量化的予以量化,不可量化的采取定性考核的方法。此外,还应对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予以奖励或惩罚。对于在道德实践方面表现突出者,如获优秀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或是在各校、院、系的各类学习竞赛中成绩优异者,以及有过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行为者,可以给予适当加分鼓励,反之,如出现违反法律、校纪等行为时,则应予以减分惩罚。

2.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

1. 任课教师的考核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同时包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成绩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定,比例占总评成绩的70%(日常教学活动占30%,期末考试占40%),见表2。

2. 辅导员的考核

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相对来说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更多,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更有发言权。因此,要将辅导员对学生的意见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考核中,使得学生们在任课教师面前和辅导员面前的行为表现更加一致,也使更多的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还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见表3。

由表3中可见,课程总成绩=授课教师考核成绩(70%)+辅导员考核成绩( 30%)。实现了学生在课堂内理论内容的学习、提高与在课堂外的养成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内听课态度与参与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的评定考核,与辅导员对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的评定考核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能体现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能引导大学生应用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更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实际情况,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说明

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我们认为在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确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成绩评定办法,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 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科学落实考核评价体系

因为考核体系会涉及到学生日常操行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考核工作应整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和群策群力,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相结合。从而保证考核结论的准确性。可以考虑聘请课程辅助教师,也就是聘请相关班级的辅导员作为课程辅助教师,帮助完成课程考核,如果辅导员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由班级辅导员担任。[2]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9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改革任务任重道远。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受学生欢迎,是我时常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此次课改,为贯彻落实学院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我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教材内容的优化组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观念,而难点在于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能进一步入脑入心,收到更好的实效。所以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以教育部制定的教材为授课蓝本,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加以浓缩提炼,按专题进行讲授。

(一)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体系的设计始终贯彻“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体现了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主线的结合,并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问题放到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从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生动性。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化的重组,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我院学生实际,从加强高职学生针对性、实效性入手,契合高校爱国爱家爱他人、感恩包容会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了八个专题的教学模块: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树立恋爱美德,追寻爱情真谛;感恩父母亲情,承担家庭责任;遵循社交原则,和谐人际关系;树立理想,规划人生;知荣明耻,尊道厚德;修身齐家,忧患爱国;懂法知法,学法用法。通过专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好学生,好恋人,好同学,好儿女,好员工,好公民,好国民,使教学同教材形成一种既统一又区别的关系。

(三)联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如何规划大学与人生?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如何爱国?通过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交流与探讨引发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同时我们还设置了每周新闻人物评论,每周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大家观看中央电视台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中的新闻人物,然后进行师生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增加教学实践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是为了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而这些理论知识必须在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外化,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完成。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价值。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教材内容优化方向,结合课程特点,制定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既要利于学生“内化”思想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利于沟通实践环节,为此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一)教学模式改革。本课程采取集体备课、专题讲座,分工合作、滚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作用。依据教师学术专长和性别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分工,解决了教师时间、精力、学术积累等矛盾,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强化了教学效果。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授课中,两位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学校毕业的教师搭档,每人负责四个专题,学期中段进行班级对调,这样既利于教师把授课内容讲好做精,对学生又是一种新的体验,他们会感受到不同风格老师带来的感觉,无形中增加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学家知名学者骆郁廷指出:“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既不是单独的教师教授活动,也不是纯粹的学生学习活动,而是由教师教的活动与其所引起的学生学的活动有机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2]因此,在课改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探索和实施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包括小组讨论、辩论,团队活动,主题演讲,情景表演,读书交流,影视赏析,课件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同时,通过老师授课和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行为感染和影响学生,比如,教师要做到不迟到,尊重学生,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等等,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变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学。

(三)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舞台。比如,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制多媒体课件,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搜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及理念,结合当前热点和学生关注问题,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方法,比如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问卷调查》。从2006年开始,我们全院范围内对入学新生进行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为主题的调研,通过几年的问卷调查,比较宏观地对新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作出了比较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再比如,我们定期进行师生谈心,撰写师生谈心录,把说理启迪和情感交流为主的谈心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此外,我们通过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疑点难点及解析》资源库、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学生座谈会、加强师生网络交流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的操作方面,围绕教学总体目标,把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教学中,结合实际开展系列实践教学主题活动,有效地促进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知行合一,培养德能并举的合格大学生。课内实践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如入学感言;如何看待大学生未婚同居等。班级辩论,比如恋爱是否要考虑“门当户对”;大学生恋爱利弊。团队活动,如心理障碍克服练习活动;献出你的真诚、献出你的爱(团结、关爱)等。课外实践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先后会同院团委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个。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青岛海军博物馆、青岛博物馆、青岛纺织博物馆、海尔工业园、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这些实践基地签订书面协议和正式挂牌的方式,从机制上保证了实践教学基地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实效性。

三、考核机制的重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核制度的设计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日学习表现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过去过分看重学生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从2015级学生开始试行新的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既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又对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一)形成性考核部分:形成性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平日表现和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70%。包括: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20%;课堂发言、参与讨论、辩论、活动情况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20%;课堂笔记、个人书面作业、课后小组讨论作业、读书笔记占总成绩的30%。这种考核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听课、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中的课堂笔记,重点考查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作业和笔记要保质保量完成,有严重抄袭现象的不给分。实践活动考核的最终结果一般以多媒体课件汇报、视频资料展示等形式组成,重在过程的考核。

(二)期末终结性考核部分。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行的是随堂半开卷考试,试题库的试题全部是材料论述题,基本涵盖本课程所讲授的全部知识点,要求每个班级随机抽取二道题作答,且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了有效考核的目标。期末考试要求只能携带一张准备好的手写A4纸材料作为参考资料,这种灵活的考试方式既避免了死记硬背,又深化了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更易于发挥其主动思考的能力。

四、课程改革成效与经验体会

此次课改得到学生和学院督导的肯定性评价。有学生这样评价:“每上一次课,就受一次精神洗礼”,“虽然开课时间不长,但被老师的风趣和智慧深深地吸引。给了我正确的指导和明确的方向,让我受益很多。希望每周都能有机会上一门这样的课,但愿以后还开这门课。”有督导这样评价:“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通过大量实例说明问题,生动有趣;讲解生动,方法灵活,结合实际好;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既是对本学期程课改的肯定,又是对课程改革的鼓励。我体会颇深,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对未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不断尝试各种教改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勇于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激化教改思路,推进教改进程。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和指导性。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要以教材为授课大纲和蓝本,但又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积极与学生交流。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增强课程改革的效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例10

一、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具体方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到“独慎”

“独慎”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它使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坚持按照教师道德规范去行事。它是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表现。这要经历一个由十分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斗争和锻炼的过程。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不断锻炼和改造自己,以达到“独慎”的境界。

(二) 要_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

古人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的是人难免都有过失。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正确认识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教师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善于向他人学习,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进而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三)推动自我修养,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教师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和教师修养目标,既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成为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巨大力量。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惟一标准。

(四)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

树立教师理论人格为了搞好师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二、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自我鼓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才能使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倡导科学用人机制除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 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 一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按照 “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立足于推动工作,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作者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聘任制度

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二)建立奖罚制度

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建立监督制度

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组织有领导、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设立“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 自律,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四)导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应对师德建设做出长期规划,并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使师德建设一环紧扣一环地深入下去,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培育先进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